滎陽這名字,出自《尚書·禹貢》中的“滎陂既瀦”,戰國時韓國在滎水北岸建城,故名滎陽。
這地方,凡是懂象棋的人都知道。當年,劉邦與項羽在滎陽北邊的廣武山上築城對壘,西城為劉邦所築,東城為項羽所築,二城中隔著廣武澗(戰國時期的鴻溝)。此澗即是棋盤中的“楚河、漢界”。
滎陽西邊的汜水縣,有雄關名虎牢,乃洛陽至開封的必經要道。
如此戰略要地,哪個將軍能不動心?
楊輔臣聽朱國強說,隻要饒他不死、願為大明詐取滎陽,當即便動了心。
笑咪咪地喊了聲“且慢”,下令將人押迴來。是的,笑咪咪的。有是君便有是臣,光武大帝是出了名的笑麵虎,手下的一幫心腹狗腿,自然個個都是笑裏藏刀的狠角色。
“汝說可為大明詐取滎陽,那滎陽守將沈朝華能信汝?”
朱國強被從帳外帶迴,已是嚇出了一身冷汗。聞言,定了定神,說道:“大帥有所不知,前一陣子,偽清的總督李蔭祖欲調罪人去滎陽協守,罪人推諉不肯去。李蔭祖行文說,若罪人守不住禹州,便撤往滎陽。因為有總督公文,若罪人去滎陽,滎陽守將沈朝華定深信不疑”。
楊輔臣笑得更歡了,如一朵綻放的芙蓉花,溫言軟軟地說道:“其實本帥與汝無怨無仇,並不真想殺汝。這樣吧,汝若能替大明詐取滎陽,本帥便饒汝不死,再給一萬兩銀子養老。不過,汝霸占的那些田地、窯場,要全部歸還給禹州的百姓。如何呀?”
朱國強死裏逃生,哪敢不答應,忙道:“謝大帥不殺之恩”。
“哈哈哈,來人,擺酒,替朱將軍壓驚”,楊輔臣哈哈大笑。
??
滎陽副將沈朝華這段時間心情很好,因為有替他擋災。
他有三千戰兵和三千滎陽、河陰、滎澤等縣的守備兵,聽說明軍進入河南,率領這六千兵馬,惶惶不安地守著滎陽城。滎陽、鄭州、禹州一帶,兵馬看上去不少,足有萬餘人。可真正能戰的,其實隻有那三千綠營戰兵,其他都是些戰力低下的守兵。
沒法子,能戰的軍隊幾乎都被李蔭祖調去守衛開封了,若不是滎陽實在太過重要,李總督連那三千綠營都想調走。
正在沈副將惴惴不安之際,傳來喜訊:禹州都司朱國強不肯來滎陽協守,還放出話來,要死守禹州。這朱國強真是條漢子!有他替自己擋刀,明軍一時半會還打不過來。
沈副將恨不得抱著朱都司親一口,隻是又有些疑惑。這朱國強的部下都是些守兵,就算守著禹州這個富裕的瓷城,有錢、裝備比其他守兵強些,可也隻有三千人,能擋住數萬明軍虎狼嗎?
雖然有些疑惑,可有人替自己擋災,總是件好事。沈朝華這幾天著實睡了個好覺,然後率軍不慌不忙地加固滎陽的防衛,又派人通知鄭州都司佟文煥,讓他小心戒備。
“稟將軍,南門外出現了一支敗兵,自稱是禹州都司朱國強的部下,請求進城。
沈朝華先是一楞,隨即便撲嗤一笑。吾還以為這朱國強是三頭六臂的猛將,原來是個吹大牛的草包。不過,也是,他隻有三千兵馬,再能打也不是數萬明軍的對手,吃敗仗是正常的。
沈朝華來到南城,查看端倪。
“吾乃禹州都司朱國強,請佟副將答話”,隻見一個臉色陰鷙、留有一道狹長刀疤的狙獷漢子,在城下大吼。
沈朝華仔細一瞧,正是朱國強,他身旁一將也麵熟,乃是號稱“朱不離趙、趙不離朱”的禹州守備趙喜祿。
頓時便信了五分,衝朱國強喝道:“朱都司不是說要死守禹州嘛,緣何來此?”
朱國強臉一紅,垂頭喪氣地說道:“末將慚愧,吃了敗仗,禹州丟了。李督憲曾行文給末將,若禹州失守,便撤往滎陽。請沈副將過目”。說完,令部下將李蔭祖給自己的公文吊上城牆。
此事沈朝華知道,見公文印信皆對,當即信了十分。
“開城門,放朱都司進城”。
朱國強部兩千殘兵敗將進了城。沈朝華見朱部雖吃了敗仗,但部下將士皆十分強悍,手中的武器也精良,不禁點點頭,早就聽說這朱國強在禹州撈到不少銀子,兵強馬壯,果不其然,這下熒陽倒是多了支強軍。
又見朱國強身邊一人,長相猙獰兇惡,不禁好奇,“這位是?”
“末將班誌富參見沈副將”,兇惡漢子倒十分客氣。
“班誌富?”
沈朝華樂了,開玩笑道:“吾聽說那投降偽明的平南藩王麾下,有一總兵亦叫班誌富,莫非是汝嗎?哈哈哈!”
“哈哈哈”,兇惡漢子亦大笑,“沈副將好眼力,正是在下。汝既然認出了吾,便將頭留下吧”。
話音一落,抽刀便剁,沈朝華腦袋飛至半空,悠悠地喊了句:“好快刀”。此處,乃是民間謠傳,言班誌富刀法之快也。後世有蒲鬆齡者,聞此事,將其收錄在《聊齋誌異》卷二《快刀》篇中。
??
風瀟瀟,馬長嘯,劍氣如霜。
楊輔臣輕取滎陽,意氣風發。一邊向嚴遵誥報捷,一邊率軍往東,攻打鄭州。
清鄭州都司佟文煥率兩千餘守兵駐守鄭州,聞明軍來了,忙登城守禦。
“嗖”的一聲,一顆人頭被擲了上來,滎陽副將沈朝華之頭。
“城上的聽著,我軍已克滎陽,此乃守將之頭。速速歸降,可免一死”,城下的明軍大叫。
楊輔臣本以為鄭州隻有兩千多戰鬥力弱小的地方守兵,一聞滎陽失守,必然乖乖歸順。不料那佟文煥竟是個不怕死的,對明軍的勸降,報以箭雨。
“好膽!”
楊輔臣大怒,對尚之信說了句:“尚總鎮,看汝的了”。
攻城這種事,自然要派降兵。
尚之信很懂事,激勵班誌富、時應運道:“吾等乃降將,若不立功,如何立足?二公勉之”。
“願隨世子死戰”,班、時二人也是老行伍,懂規矩。
一邊是久經沙場的戰兵,一邊是沒打過硬仗的地方守兵。付出三百餘人的傷亡後,明軍攻克了鄭州。
??
“大將軍,這便是虎牢關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守住此關,洛陽的清軍就休想援救開封”,楊輔臣神彩飛揚地對嚴遵誥說。
聽說楊輔臣以很小的代價,連克滎陽、鄭州,嚴遵誥很高興,親自去虎牢關查看地形。
“興業侯仗打得不錯,本帥當上奏聖上,為汝請功”,嚴遵誥先誇了下有些飄飄然的楊輔臣,然後又淡淡地說道:“除了虎牢關,密雲縣的大周山也要派兵駐守,如此方能徹底切斷洛陽與開封的聯係”。
“末將願守虎牢關和大周山”,忽然傳來一個聲音,卻是降將尚之信。
嚴遵誥一楞,這麽重要的地方,若交給一個降將守衛,恐有反複。可這尚之信打鄭州時立了戰功,不答應又寒了他的心。
左右為難之際,忽然想:此事若是陛下會如何處理?豁然開朗,陛下向來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笑咪咪地對尚之信說道:“非將軍無以守此雄關,本帥便將虎牢關和大周山交給汝了”,直把尚之信感動得熱淚盈眶。
登高遠眺,嚴遵誥感慨連連,作《滿庭芳·登虎牢》詞曰:
天地之功,萬般造化,自古天下雄關。
橫鞭長嘯,刀劍複河山。
征虜提兵血戰,滎陽西,汜水河畔。
英雄血,紅了楓葉,不待曉霜丹。
雪殘。
昔日事,兩京淪喪,遍地腥膻。
笑漢家再起,又複衣冠。
胡運殘山剩水,何須問,落日哀湍。
登高處,北京在望,聖駕定迴鑾。
這地方,凡是懂象棋的人都知道。當年,劉邦與項羽在滎陽北邊的廣武山上築城對壘,西城為劉邦所築,東城為項羽所築,二城中隔著廣武澗(戰國時期的鴻溝)。此澗即是棋盤中的“楚河、漢界”。
滎陽西邊的汜水縣,有雄關名虎牢,乃洛陽至開封的必經要道。
如此戰略要地,哪個將軍能不動心?
楊輔臣聽朱國強說,隻要饒他不死、願為大明詐取滎陽,當即便動了心。
笑咪咪地喊了聲“且慢”,下令將人押迴來。是的,笑咪咪的。有是君便有是臣,光武大帝是出了名的笑麵虎,手下的一幫心腹狗腿,自然個個都是笑裏藏刀的狠角色。
“汝說可為大明詐取滎陽,那滎陽守將沈朝華能信汝?”
朱國強被從帳外帶迴,已是嚇出了一身冷汗。聞言,定了定神,說道:“大帥有所不知,前一陣子,偽清的總督李蔭祖欲調罪人去滎陽協守,罪人推諉不肯去。李蔭祖行文說,若罪人守不住禹州,便撤往滎陽。因為有總督公文,若罪人去滎陽,滎陽守將沈朝華定深信不疑”。
楊輔臣笑得更歡了,如一朵綻放的芙蓉花,溫言軟軟地說道:“其實本帥與汝無怨無仇,並不真想殺汝。這樣吧,汝若能替大明詐取滎陽,本帥便饒汝不死,再給一萬兩銀子養老。不過,汝霸占的那些田地、窯場,要全部歸還給禹州的百姓。如何呀?”
朱國強死裏逃生,哪敢不答應,忙道:“謝大帥不殺之恩”。
“哈哈哈,來人,擺酒,替朱將軍壓驚”,楊輔臣哈哈大笑。
??
滎陽副將沈朝華這段時間心情很好,因為有替他擋災。
他有三千戰兵和三千滎陽、河陰、滎澤等縣的守備兵,聽說明軍進入河南,率領這六千兵馬,惶惶不安地守著滎陽城。滎陽、鄭州、禹州一帶,兵馬看上去不少,足有萬餘人。可真正能戰的,其實隻有那三千綠營戰兵,其他都是些戰力低下的守兵。
沒法子,能戰的軍隊幾乎都被李蔭祖調去守衛開封了,若不是滎陽實在太過重要,李總督連那三千綠營都想調走。
正在沈副將惴惴不安之際,傳來喜訊:禹州都司朱國強不肯來滎陽協守,還放出話來,要死守禹州。這朱國強真是條漢子!有他替自己擋刀,明軍一時半會還打不過來。
沈副將恨不得抱著朱都司親一口,隻是又有些疑惑。這朱國強的部下都是些守兵,就算守著禹州這個富裕的瓷城,有錢、裝備比其他守兵強些,可也隻有三千人,能擋住數萬明軍虎狼嗎?
雖然有些疑惑,可有人替自己擋災,總是件好事。沈朝華這幾天著實睡了個好覺,然後率軍不慌不忙地加固滎陽的防衛,又派人通知鄭州都司佟文煥,讓他小心戒備。
“稟將軍,南門外出現了一支敗兵,自稱是禹州都司朱國強的部下,請求進城。
沈朝華先是一楞,隨即便撲嗤一笑。吾還以為這朱國強是三頭六臂的猛將,原來是個吹大牛的草包。不過,也是,他隻有三千兵馬,再能打也不是數萬明軍的對手,吃敗仗是正常的。
沈朝華來到南城,查看端倪。
“吾乃禹州都司朱國強,請佟副將答話”,隻見一個臉色陰鷙、留有一道狹長刀疤的狙獷漢子,在城下大吼。
沈朝華仔細一瞧,正是朱國強,他身旁一將也麵熟,乃是號稱“朱不離趙、趙不離朱”的禹州守備趙喜祿。
頓時便信了五分,衝朱國強喝道:“朱都司不是說要死守禹州嘛,緣何來此?”
朱國強臉一紅,垂頭喪氣地說道:“末將慚愧,吃了敗仗,禹州丟了。李督憲曾行文給末將,若禹州失守,便撤往滎陽。請沈副將過目”。說完,令部下將李蔭祖給自己的公文吊上城牆。
此事沈朝華知道,見公文印信皆對,當即信了十分。
“開城門,放朱都司進城”。
朱國強部兩千殘兵敗將進了城。沈朝華見朱部雖吃了敗仗,但部下將士皆十分強悍,手中的武器也精良,不禁點點頭,早就聽說這朱國強在禹州撈到不少銀子,兵強馬壯,果不其然,這下熒陽倒是多了支強軍。
又見朱國強身邊一人,長相猙獰兇惡,不禁好奇,“這位是?”
“末將班誌富參見沈副將”,兇惡漢子倒十分客氣。
“班誌富?”
沈朝華樂了,開玩笑道:“吾聽說那投降偽明的平南藩王麾下,有一總兵亦叫班誌富,莫非是汝嗎?哈哈哈!”
“哈哈哈”,兇惡漢子亦大笑,“沈副將好眼力,正是在下。汝既然認出了吾,便將頭留下吧”。
話音一落,抽刀便剁,沈朝華腦袋飛至半空,悠悠地喊了句:“好快刀”。此處,乃是民間謠傳,言班誌富刀法之快也。後世有蒲鬆齡者,聞此事,將其收錄在《聊齋誌異》卷二《快刀》篇中。
??
風瀟瀟,馬長嘯,劍氣如霜。
楊輔臣輕取滎陽,意氣風發。一邊向嚴遵誥報捷,一邊率軍往東,攻打鄭州。
清鄭州都司佟文煥率兩千餘守兵駐守鄭州,聞明軍來了,忙登城守禦。
“嗖”的一聲,一顆人頭被擲了上來,滎陽副將沈朝華之頭。
“城上的聽著,我軍已克滎陽,此乃守將之頭。速速歸降,可免一死”,城下的明軍大叫。
楊輔臣本以為鄭州隻有兩千多戰鬥力弱小的地方守兵,一聞滎陽失守,必然乖乖歸順。不料那佟文煥竟是個不怕死的,對明軍的勸降,報以箭雨。
“好膽!”
楊輔臣大怒,對尚之信說了句:“尚總鎮,看汝的了”。
攻城這種事,自然要派降兵。
尚之信很懂事,激勵班誌富、時應運道:“吾等乃降將,若不立功,如何立足?二公勉之”。
“願隨世子死戰”,班、時二人也是老行伍,懂規矩。
一邊是久經沙場的戰兵,一邊是沒打過硬仗的地方守兵。付出三百餘人的傷亡後,明軍攻克了鄭州。
??
“大將軍,這便是虎牢關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守住此關,洛陽的清軍就休想援救開封”,楊輔臣神彩飛揚地對嚴遵誥說。
聽說楊輔臣以很小的代價,連克滎陽、鄭州,嚴遵誥很高興,親自去虎牢關查看地形。
“興業侯仗打得不錯,本帥當上奏聖上,為汝請功”,嚴遵誥先誇了下有些飄飄然的楊輔臣,然後又淡淡地說道:“除了虎牢關,密雲縣的大周山也要派兵駐守,如此方能徹底切斷洛陽與開封的聯係”。
“末將願守虎牢關和大周山”,忽然傳來一個聲音,卻是降將尚之信。
嚴遵誥一楞,這麽重要的地方,若交給一個降將守衛,恐有反複。可這尚之信打鄭州時立了戰功,不答應又寒了他的心。
左右為難之際,忽然想:此事若是陛下會如何處理?豁然開朗,陛下向來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笑咪咪地對尚之信說道:“非將軍無以守此雄關,本帥便將虎牢關和大周山交給汝了”,直把尚之信感動得熱淚盈眶。
登高遠眺,嚴遵誥感慨連連,作《滿庭芳·登虎牢》詞曰:
天地之功,萬般造化,自古天下雄關。
橫鞭長嘯,刀劍複河山。
征虜提兵血戰,滎陽西,汜水河畔。
英雄血,紅了楓葉,不待曉霜丹。
雪殘。
昔日事,兩京淪喪,遍地腥膻。
笑漢家再起,又複衣冠。
胡運殘山剩水,何須問,落日哀湍。
登高處,北京在望,聖駕定迴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