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城,大禹被大舜封為夏伯的地方,清軍都司朱國強在都司衙門內踱來踱去,陰鷙的臉上一道狹長的刀疤,隨著身體的移動,抖來抖去。


    他這都司並非掌印(正二品)、同知(從二品)、僉書(正三品)等大明衛所製下的都指揮使司官員,僅是個普通的四品武將而已,位於參將、遊擊之下,守備之上。如今衛所廢馳,明、清雙方都在進行軍製改革,清軍這邊是正四品,明軍這邊是從四品。


    前不久,朱國強收到了總督李蔭祖的調令,讓他率部撤至滎陽,歸副將沈朝華節製。


    總督嘛,官大,站得高,看得遠。滎陽位於洛陽和開封之間,自古便是“兩京襟帶,三秦咽喉”,戰略地位可比禹州重要得多。


    調令下得沒錯,可是朱都司卻不太願意執行。


    他本是豪族,帶著一幫弟兄駐守禹州,已有數年,早把禹州看成了自家的地盤。在禹州,進城要給朱都司交城門稅;開店鋪要交商稅;甚至連田賦,朱都司大筆一揮,魚鱗圖冊上的田畝數也是改了又改;當地的大族,逢年過節若是不打點朱都司,等著吧,半夜準有“土匪”上門。


    這些年在禹州吃香的喝辣的,置了豪宅,占了無數田地,還娶了十幾個如花似玉的姬妾,實在舍不得離開禹州!一邊給李蔭祖送了份厚禮,一邊又聲稱自己身為都司,守土有責。


    李總督拿朱都司沒辦法,大清不是剛入關的時候了,軍法森嚴;現在一敗再敗,生怕各級將領投明,不敢嚴格執行軍法。王朝末世,大多伴隨著藩鎮跋扈,清廷也是如此。如這朱國強便多次宣稱自己和朱皇帝一個姓,還說自己是朱熹的後代,李總督也隻好裝不知道,給他又下了道鈞命,守不住便往滎陽撤。


    朱國強並不傻,知道以自己那區區三千地方守兵,絕不是明軍的對手。但他也不敢降,河南正在大興“通虜罪”,自己這些年幫著清廷,壞事沒少幹,投過去準沒好。現在唯一的希望便是明軍瞧不上這小小的禹州城,直接北上打開封。那自己的地盤便保住了!


    “稟將軍,明軍的前鋒往禹州來了”。


    “呸!早上一起來,黑老鴇便直叫,直娘賊,好的不靈壞的靈”,朱國強定了定神,問道:“明軍來了多少人?”


    “約有一萬之數”。


    “什麽!一萬人!”


    朱國強驚叫,自己總共隻有三千兵馬,還都是些戰力低下的守兵,鎮壓刁民起義還行,如何敵得過一萬身經百戰的明軍虎狼?咬牙下令道:“快,進山!”


    禹州西南有山名神垕山,位於禹州和峽縣之間。山不在高,有瓷則名。山下有神垕鎮,乃是鈞瓷之都,五大名瓷之首。


    狡兔三窟,朱都司撈了這麽多銀子,最怕的就是有錢沒命花。早就在神垕山中設了密營,藏金銀珠寶糧食輜重於其中。


    “大哥,那這禹州城咱不要了?”結拜兄弟趙喜祿問道,這幫兄弟都跟著朱國強在城裏置了業,舍不得離開。


    “先躲一陣子,等明軍主力走了,禹州還是咱們的”,朱國強咬牙切齒。


    ??


    “恭迎王師進城!”


    “小兄弟,餓了吧,吃塊餅!”


    “弟兄們,上好的果子,給,嚐嚐”??


    明軍先鋒興業侯楊輔臣不由得震驚,這一路上,各地勞軍的百姓很多,但規模這麽大,儒僧道商、三教九流齊來迎接,人群連綿十餘裏的,倒甚是少見。


    此皆是朱國強的功勞,在禹州幾年,著實把百姓們禍害苦了!大家都將明軍視為救星,男女老少、各行各業皆簞食壺漿以迎王師。一時間,出現了“道士歡迎捧林果,儒冠遠迓挈壺漿”的盛況。


    楊輔臣笑著對副先鋒尚之信說:“尚總鎮,汝瞅瞅,此便是人心所向啊!”


    尚之信降明後,被封總兵,嚴遵誥令他擔任副先鋒,歸楊輔臣節製。聞言連連點頭,“人心在明,誰無漢思?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王師此番定能收複中原!”


    “說得好”,楊輔臣哈哈大笑,“走,隨吾進城”。


    二人剛入城,就有本地鄉紳求見,趙錢孫李、周吳鄭王,來了一長串,獻上犒軍物資無數。


    “哎呀,各位父老實在太熱情了,這如何好意思?”楊輔臣被父老們的熱情深深感動了。


    “請大帥為禹州百姓做主,剿滅虜將‘朱扒皮’”,鄉紳們跪地請求,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


    倒弄得楊輔臣很詫異,“這‘朱扒皮’是何人啊?”


    “大帥,這’朱扒皮‘便是清虜禹州守將朱國強”。


    “朱國強?那廝不是逃跑了嗎?”


    “大帥有所不知,朱國強雖逃卻並未逃遠,就躲在禹州附近的神垕山中。您若不剿滅他,王師主力離開後,他定卷土重來。此人魚肉禹州,人神共憤。大帥若肯岀兵剿滅此獠,我等願捐銀三萬兩,不,五萬兩犒軍”。


    楊輔臣楞住了,本以為已經順利平定了禹州,沒想到身邊藏了這麽個禍害,慨然應允,“父老們放心,吾一定替禹州百姓除此奸賊”。


    ??


    聽說明軍要進山剿滅“朱扒皮”,禹州各地沸騰了。


    百姓們自發地為明軍充當向導,運送物資,輕而易舉地就組織了數千不要錢的民夫。楊輔臣不由得連連感歎,“這‘朱扒皮’到底做了什麽?這般遭人恨!”


    “總鎮,這便是神垕鎮了,朱賊便躲在鎮子右邊的大劉山中”,帶路的劉舉人對明軍副先鋒尚之信說。


    尚之信見此鎮青煙嫋嫋。不由得納悶,“這鎮子邪乎,怎麽煙霧繚繞的啊?”


    “總鎮有所不知,此鎮乃鈞瓷名鎮,常年燒瓷,自然煙多。民諺雲‘進入神垕山,七裏長街觀。七十二座窯,煙火遮邊天。客商遍地走,日進鬥金錢’,當年我劉家在此也有窯場。可恨那朱賊,將所有窯場盡皆霸占,這是不給百姓們活路啊”,說完,劉舉人憤憤不平。


    尚之信這迴明白了,難怪這些鄉紳這麽賣力地助剿朱國強!淡淡地一笑,“趕緊帶路吧,天色尚早,今日便滅了此獠”。


    神垕鎮風水好,西高東低,背靠西麵的鳳陽山,左依乾鳴山,右鄰大劉山,東麵遠眺角子山,騶虞河如玉帶,從鎮中蜿蜒而過。正所謂後有靠山,左有青龍,右有白虎,遠山遙相唿應,天然朝拱。神垕,乃上佳的“盤龍椅”風水寶地也。


    按說乾明山才是神垕主峰,乾者,天也;明者,大明也,意為上天保佑大明。可乾鳴山,並不高;反倒是旁邊的大劉山,又高又大。主山矮,應山高,為了調節風水,當地人在大劉山上建土地廟,壓低應山;在乾鳴山上建天爺閣,抬高主山。


    朱國強的三千兵馬,就駐於大劉山中,聞明軍神兵天降,驚得麵如土色,“明軍怎麽知道吾躲在這裏?”


    沒法子,隻能抵抗。


    打了一個多時辰,全麵崩潰。


    “大哥,弟兄們頂不住了,小弟護送您突圍”,趙喜祿來找朱國強。


    “汝再頂半個時辰”,朱國強咬了咬牙,跑入後堂,喚來妻妾,“老爺我今日命葬於此,不可讓汝等汙了清白,趕緊自盡吧!”


    螻蟻尚且偷生,何況人乎?


    隻有正妻和幾個妾上了吊,其他姬妾不肯死,哭哭啼啼地求饒。朱國強大怒,一刀一個,毫不手軟。


    殺至最後一女,卻是自己平時最喜愛的張氏。


    張氏眼一閉,也不求饒,楚楚可憐地引頸待戮。朱國強反下不去手,長歎一聲:“汝本是良家女,被吾強擄為妾,想必恨吾?”


    “妾身不恨老爺,這兵荒馬亂的,若沒有老爺,妾身恐怕早已餓死了”,張氏向朱國強施了一禮。


    朱國強忽然哭了,“吾不殺汝,將來不管汝成了何人之妾,每年今日,須記得老爺我最愛吃黃酒和燒雞”。


    ??


    “來呀,將朱賊帶上來”,隨著楊輔臣一聲厲喝,五花大綁的朱國強被押了上來,他終究舍不得自殺,被明軍生擒。


    “罪人願意歸順,求大帥饒罪人一條狗命”,朱國強磕頭如搗蒜。


    “嗬嗬”,楊輔臣冷笑,“戰敗被擒後方降,不亦晚乎?況且汝在禹州做惡多端,百姓恨不得食汝之肉,飲汝之血,不殺,如何平民憤?”


    “罪人願將所有貲財盡獻於大帥,隻求為一小民足矣”。


    “營寨已破,汝之貲財,吾自取之,便不勞汝進獻了”,楊輔臣戲謔地一笑,喝道:“來呀!將這廝斬首示眾”。


    左右推攘著朱國強往帳外走去。


    “且慢,大帥您不應殺吾!”


    “哦”,楊輔臣樂了,“給本帥一個不殺汝的理由”。


    朱國強拚命掙紮,急中生智,吼道:“若不殺吾,願為大帥詐取滎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明靖江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泱泱大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泱泱大明並收藏南明靖江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