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始汗已薨,朱亨嘉覺得四川、雲南邊境沒必要再放太多兵馬,令賀九義、劉鎮國、張虎率兩萬雲南兵馬北上助戰。
目前紅毛夷人還算老實,大明與日本德川幕府、薩摩藩的關係也還不錯,又大筆一揮,令駐台灣的廣東水師總兵陳奇策率七千水師,趕往朝鮮身彌島,至平北將軍楊懷帳下聽用。又任楊朝棟為台灣水師總兵,令其在台灣募兵三千,其部由三千擴充至六千,組建台灣水師。
忙完這些,光武大帝盯著輿圖思索了起來。朕令孫貴去燒韃子的豐濟倉,可這豐濟倉是韃子的糧秣命脈,守衛森嚴,不是那麽好燒的。不行,得令錢謙益去助孫貴一臂之力。
又下了道手諭給錢謙益,令他率軍在鳳陽與淮安邊境的歸仁集一帶駐留,擺出一副攻打桃源縣,切斷清軍漕運的架勢,誘使清漕運河道總督楊方興將清江浦守軍北調桃源,以便孫貴火中取栗。
這道手諭一下,大帝感覺輕鬆了不少,悠哉遊哉地喝了盞茶,然後下令三軍,堅守營寨,隻守不攻。
??
淮安,意思是讓淮地得安定,是曆代漕運必經的咽喉要地。
清漕運河道總督楊方興就駐在這裏。他當的這官,權力很大,既管漕運又管河道,全稱是“總督漕運兼提督軍務巡撫鳳陽等處兼管河道”。
官大,壓力也大,總漕部院衙門內,楊方興來迴踱著步,這些天,睡不好覺,眼眶都是黑的。他本有三千五百名漕標,外加運河沿線的一些綠營,萬餘兵馬。後來派許爾吉帶三千兵馬救援鳳陽,沒想到肉包子打狗,有去無迴。又傳來消息,鳳陽的明軍已經進入到了歸仁集,有切斷漕運之勢。
沒法子,隻能讓副將王昌功率漕標北上桃源,可是如此一來,山陽縣、清江浦便隻剩了五千兵馬,防守豐濟倉的兵力空虛。雖然明軍占了江南後,豐濟倉的存糧僅剩九十萬石,和往常的三百萬石沒法比,但依然是大清的糧秣要地,斷斷乎丟不得呀!
“漕台,卑職即將北上桃源,請您示下”,正想著心事,副將王昌功來辭行。
王昌功統率的漕標,分陸師左、中、右,水師左、中、右,城守七營兵,三千五百人,是整個淮安最有戰力的軍隊。不到萬不得已,楊方興是不會派他去的。
沒法子,都是讓錢謙益那老兒逼的。一開始,聽說鳳陽明軍的主帥是錢謙益,楊方興哈哈大笑,認為明朝的光武皇帝不會用人,居然派了個七十多歲的老頭來,譏之為“東林老儒”。沒想到這老儒攻勢極猛,一口氣打到了歸仁集,逼得他想不派援兵都不行。
“王副將,汝此去桃源,與蕭遊擊會合後,務必緊守城池,不可與明軍浪戰。隻要守住桃源,便是大功”。
“卑職謹遵漕台教誨”。
??
“稟父帥,我軍前鋒已至淮安府草灣,渡過黃河便是山陽城了”,甲喇章京石琳向鑲紅旗漢軍固山額真、鎮海將軍石廷柱稟報,他是石廷柱的四兒子。
“嗯,告訴汝三哥還有張朝璘章京,讓他們速派人渡黃河,聯係漕運總督楊方興,讓其速派漕船接應我軍渡河”。
“嗻!”
石廷柱今年五十七了,原是大明廣寧衛守備,後來與孫得功、金礪等人在廣寧降清。不過與孫得功、金礪不一樣,他可不是漢奸,人家本來便是滿人,滿洲本姓瓜爾佳。
因為是滿人,降清後深得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帝三位皇帝信任,“性多謀略,遇事明敏”,參加過伐明、征察哈爾、攻朝鮮、打李自成等一係列大戰,戰功赫赫,被封三等伯、鑲紅旗漢軍固山額真、鎮海將軍。
他本在河間府一帶鎮著海,聽說明軍打過了長江,順治帝令他率鑲紅旗漢軍一萬、綠營兵一萬,南下增援多尼。
順治帝本想再抽調滿蒙八旗,可滿蒙八旗人口有限,連番大戰,實在是再抽不出來。沒法子,隻得大量擴充八旗漢軍。他不信任綠營,但是對八旗漢軍還是很信任的。尤其是石廷柱這種降清早的老臣。
在降將中,石廷柱算是有骨氣的。當年豫親王多鐸看上了她的繼女,想娶迴家做妾。他不肯,說繼女也是吾之女,吾的女兒,隻能為正室,怎麽能做妾呢?不答應,因此事還挨了整。不過多鐸反倒挺佩服他,覺得是條硬漢子,居然將自己的三女兒嫁給了他的三兒子,結了親家。
草灣,滾滾黃河水滔滔。
一等阿達哈哈番、梅勒章京張朝璘遙望著氣勢磅礴的河水,感慨萬千,“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迴。黃河在這淮安奪淮入海,真是好氣魄啊!”
他是漢人,父親是大明遼東巡撫王化貞的中軍守備張士彥。張士彥帶他降清後,入了旗,成了旗人。
“哈哈哈,久聞章京雅量高致,果不其然”,和碩額駙石華善見狀大笑。他是石廷柱第三子,因為娶了多鐸的女兒,被授和碩額駙。
“末將有感而發,讓額附見笑了。吾等南下,縱然伏屍百萬,流血千裏,與這滾滾黃河相比,亦不過渺小如塵埃矣”,張朝璘感歎連連。
“哈哈,章京且慢感慨,趕緊收拾兵馬,楊漕台派來接咱們渡河的漕船到了”。
??
自從王昌功開拔後,楊方興的右眼皮一直跳,總感覺有禍事要發生,不料竟是喜事,自己這一方來了兩萬援兵。
趕緊派漕船將石廷柱部接過河,又在淮安府治山陽城裏的總漕部院衙門擺酒,宴請石廷柱及諸將。
“請漕台為我部準備充足的糧秣,本帥要即刻趕至六合,增援大將軍”,石廷柱對滿清忠心耿耿,沒飲幾杯便談國事。
“哎呀,額真,恐怕您暫時無法南下了。明軍錢謙益部正在攻打淮安府桃源縣。淮安一旦有失,大軍的軍糧便完了。請額真先擊敗鳳陽的明軍,再南下”。
“什麽,有這種事!”
石廷柱聞訊大驚,酒也不喝了,令人取來輿圖,仔細看了半天。緩緩說道:“看來隻能上報朝廷和大將軍,暫緩南下,先擊敗鳳陽的錢謙益再說”。
想了想,對王國光、張中說二將道:“王副將、張副將,汝二人領一萬兵馬,去桃源助王副將一臂之力,擊退錢謙益”。
和張朝璘一樣,這二人皆是鐵杆漢奸,被封為一等阿達哈哈番,當即昂然應道:“末將領命”。
“嗯”,石廷柱滿意地捋了捋長髯,“本額真親自坐鎮清江浦。糧草重地,萬萬不可有失!”
目前紅毛夷人還算老實,大明與日本德川幕府、薩摩藩的關係也還不錯,又大筆一揮,令駐台灣的廣東水師總兵陳奇策率七千水師,趕往朝鮮身彌島,至平北將軍楊懷帳下聽用。又任楊朝棟為台灣水師總兵,令其在台灣募兵三千,其部由三千擴充至六千,組建台灣水師。
忙完這些,光武大帝盯著輿圖思索了起來。朕令孫貴去燒韃子的豐濟倉,可這豐濟倉是韃子的糧秣命脈,守衛森嚴,不是那麽好燒的。不行,得令錢謙益去助孫貴一臂之力。
又下了道手諭給錢謙益,令他率軍在鳳陽與淮安邊境的歸仁集一帶駐留,擺出一副攻打桃源縣,切斷清軍漕運的架勢,誘使清漕運河道總督楊方興將清江浦守軍北調桃源,以便孫貴火中取栗。
這道手諭一下,大帝感覺輕鬆了不少,悠哉遊哉地喝了盞茶,然後下令三軍,堅守營寨,隻守不攻。
??
淮安,意思是讓淮地得安定,是曆代漕運必經的咽喉要地。
清漕運河道總督楊方興就駐在這裏。他當的這官,權力很大,既管漕運又管河道,全稱是“總督漕運兼提督軍務巡撫鳳陽等處兼管河道”。
官大,壓力也大,總漕部院衙門內,楊方興來迴踱著步,這些天,睡不好覺,眼眶都是黑的。他本有三千五百名漕標,外加運河沿線的一些綠營,萬餘兵馬。後來派許爾吉帶三千兵馬救援鳳陽,沒想到肉包子打狗,有去無迴。又傳來消息,鳳陽的明軍已經進入到了歸仁集,有切斷漕運之勢。
沒法子,隻能讓副將王昌功率漕標北上桃源,可是如此一來,山陽縣、清江浦便隻剩了五千兵馬,防守豐濟倉的兵力空虛。雖然明軍占了江南後,豐濟倉的存糧僅剩九十萬石,和往常的三百萬石沒法比,但依然是大清的糧秣要地,斷斷乎丟不得呀!
“漕台,卑職即將北上桃源,請您示下”,正想著心事,副將王昌功來辭行。
王昌功統率的漕標,分陸師左、中、右,水師左、中、右,城守七營兵,三千五百人,是整個淮安最有戰力的軍隊。不到萬不得已,楊方興是不會派他去的。
沒法子,都是讓錢謙益那老兒逼的。一開始,聽說鳳陽明軍的主帥是錢謙益,楊方興哈哈大笑,認為明朝的光武皇帝不會用人,居然派了個七十多歲的老頭來,譏之為“東林老儒”。沒想到這老儒攻勢極猛,一口氣打到了歸仁集,逼得他想不派援兵都不行。
“王副將,汝此去桃源,與蕭遊擊會合後,務必緊守城池,不可與明軍浪戰。隻要守住桃源,便是大功”。
“卑職謹遵漕台教誨”。
??
“稟父帥,我軍前鋒已至淮安府草灣,渡過黃河便是山陽城了”,甲喇章京石琳向鑲紅旗漢軍固山額真、鎮海將軍石廷柱稟報,他是石廷柱的四兒子。
“嗯,告訴汝三哥還有張朝璘章京,讓他們速派人渡黃河,聯係漕運總督楊方興,讓其速派漕船接應我軍渡河”。
“嗻!”
石廷柱今年五十七了,原是大明廣寧衛守備,後來與孫得功、金礪等人在廣寧降清。不過與孫得功、金礪不一樣,他可不是漢奸,人家本來便是滿人,滿洲本姓瓜爾佳。
因為是滿人,降清後深得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帝三位皇帝信任,“性多謀略,遇事明敏”,參加過伐明、征察哈爾、攻朝鮮、打李自成等一係列大戰,戰功赫赫,被封三等伯、鑲紅旗漢軍固山額真、鎮海將軍。
他本在河間府一帶鎮著海,聽說明軍打過了長江,順治帝令他率鑲紅旗漢軍一萬、綠營兵一萬,南下增援多尼。
順治帝本想再抽調滿蒙八旗,可滿蒙八旗人口有限,連番大戰,實在是再抽不出來。沒法子,隻得大量擴充八旗漢軍。他不信任綠營,但是對八旗漢軍還是很信任的。尤其是石廷柱這種降清早的老臣。
在降將中,石廷柱算是有骨氣的。當年豫親王多鐸看上了她的繼女,想娶迴家做妾。他不肯,說繼女也是吾之女,吾的女兒,隻能為正室,怎麽能做妾呢?不答應,因此事還挨了整。不過多鐸反倒挺佩服他,覺得是條硬漢子,居然將自己的三女兒嫁給了他的三兒子,結了親家。
草灣,滾滾黃河水滔滔。
一等阿達哈哈番、梅勒章京張朝璘遙望著氣勢磅礴的河水,感慨萬千,“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迴。黃河在這淮安奪淮入海,真是好氣魄啊!”
他是漢人,父親是大明遼東巡撫王化貞的中軍守備張士彥。張士彥帶他降清後,入了旗,成了旗人。
“哈哈哈,久聞章京雅量高致,果不其然”,和碩額駙石華善見狀大笑。他是石廷柱第三子,因為娶了多鐸的女兒,被授和碩額駙。
“末將有感而發,讓額附見笑了。吾等南下,縱然伏屍百萬,流血千裏,與這滾滾黃河相比,亦不過渺小如塵埃矣”,張朝璘感歎連連。
“哈哈,章京且慢感慨,趕緊收拾兵馬,楊漕台派來接咱們渡河的漕船到了”。
??
自從王昌功開拔後,楊方興的右眼皮一直跳,總感覺有禍事要發生,不料竟是喜事,自己這一方來了兩萬援兵。
趕緊派漕船將石廷柱部接過河,又在淮安府治山陽城裏的總漕部院衙門擺酒,宴請石廷柱及諸將。
“請漕台為我部準備充足的糧秣,本帥要即刻趕至六合,增援大將軍”,石廷柱對滿清忠心耿耿,沒飲幾杯便談國事。
“哎呀,額真,恐怕您暫時無法南下了。明軍錢謙益部正在攻打淮安府桃源縣。淮安一旦有失,大軍的軍糧便完了。請額真先擊敗鳳陽的明軍,再南下”。
“什麽,有這種事!”
石廷柱聞訊大驚,酒也不喝了,令人取來輿圖,仔細看了半天。緩緩說道:“看來隻能上報朝廷和大將軍,暫緩南下,先擊敗鳳陽的錢謙益再說”。
想了想,對王國光、張中說二將道:“王副將、張副將,汝二人領一萬兵馬,去桃源助王副將一臂之力,擊退錢謙益”。
和張朝璘一樣,這二人皆是鐵杆漢奸,被封為一等阿達哈哈番,當即昂然應道:“末將領命”。
“嗯”,石廷柱滿意地捋了捋長髯,“本額真親自坐鎮清江浦。糧草重地,萬萬不可有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