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大帝登上了安慶的陸地,不由感歎:“萬裏長江此封喉,吳楚分疆第一州。奪了此地,廬州、鳳陽再無險可守!”
一旁的太傅丁魁楚聽了忙拍馬屁:“陛下,安慶在東周時期,乃古皖國所在。此地一下,全皖咽喉,盡操我手。您是真龍天子,得上天眷顧,方能如此順利地渡江”。
在光武大帝的一眾臣子中,丁魁楚拍馬屁的本事,其實不如馬歡喜和孫金鼎,不過後人卻大多認為丁魁楚是光武朝第一馬屁精。主要是他編了一部《明史》,極盡對皇帝歌功頌德之能事,經典永流傳,而馬、孫二人拍馬屁的事跡,大半沒有文字保存。
“哈哈哈”,丁魁楚拍得朱亨嘉十分受用,不由得朗聲大笑。
“陛下,安慶乃天下堅城,當趁勢速擊之,遲則有變”,鄭封諫言。
朱亨嘉神色一凝,“鄭卿所言甚是,傳令三軍,疾馳而行,不可予敵喘息之機!”
??
“撫台,明軍在懷寧港登陸,梁總兵陣亡”。
清操江巡撫李日芃聽了軍報,不由得一陣天昏地暗,強壓住心頭恐懼,組織軍士上城防守。
對明軍來攻,他其實已有準備。一個月前,大江(長江)以北,到處流傳著一封《光武帝奉天討虜檄》,雖然不知真假,但他依然提高了警惕,加固了安慶江防。可惜,主力被多尼調往揚州了,區區兩萬人馬,如何敵得過十餘萬明軍虎狼?
“唉!盡人事,聽天命吧”,李日芃哀歎一聲,吩咐征發百姓守城。
“撫台有令,各家各戶十六歲至五十歲男丁,盡皆上城協守,違令者,斬”??衙役們敲著鑼,將李日芃的鈞命傳遍了懷寧城的大街小巷。
鑼敲得很響,卻不知這鑼聲卻是催命符。
懷寧城羅教的庵堂內,陸文野聽到了鑼聲,精神一振,對劉正、翁長賢、張喜柱說道:“朝廷的大軍已至安慶城下,大夥都跟著吾,裝作守城的百姓去西城門,那裏有潘虎和幾十個信教的綠營兄弟響應。咱們奪取城門,放天兵入城”。
“謹遵老官號令”,千餘羅教教徒跟隨陸文野往西城門蜂擁而去。
為了給教眾鼓氣,陸文野吟起了偈語:“四大原無我,五蘊本來空。將頭臨白刃,猶是斬春風”。這偈語可厲害,視斬頭如春風拂麵。
“四大原無我,五蘊本來空。將頭臨白刃,猶是斬春風”,教徒們跟著念,邊念邊往西門奔去。說也奇怪,這幾句偈語一念,立刻便不怕了,效果與當年義和團,喊著“刀槍不入”殺洋人,一模一樣。
來到西門,門洞內,秘密入教的潘虎等幾十個綠營兵士早已等候多時。
“站住,汝等是做什麽的?”
守門的把總喝問。
“張把總,這些都是撫台征發的協助守城的百姓”,潘虎點頭哈腰地對把總說,又偷偷給陸文野使了個眼色。
“汝帶人給這幫百姓編隊,十人一組,帶到城牆上去,別擠在城門洞費事”,那姓張的把總喝道。
“是”,潘虎應了聲,做勢欲往,狠地拔刀,轉身一掄,好快刀!將把總頭斬得飛出三尺。
“真空家鄉,無生父母”,陸文野虎嘯一聲,砍倒一個兵士。
“真空家鄉,無生父母”,眾教徒唿喊著,殺散兵丁,打開了西城門。
??
“這安慶不愧是天下堅城,城高池深,恐怕不易下耳”,朱亨嘉放下千裏鏡,悠悠一歎,“炮台築好了嗎?”
“稟陛下,炮台已經構築完畢”,宜興伯趙勇稟道。
“嗯”,朱亨嘉正欲下令開炮,忽聽城內傳出喊殺聲。
“咯吱,咯吱”,沉重的西城門居然開了。
“這是怎麽迴事?難道朕老眼昏花了?”
心裏疑惑,卻聽到喊殺聲越來越大。不管怎樣,斷然沒有敵人開了城門,攻城的一方反倒不敢進的道理。哼哼,朕不是司馬懿,汝李日芃也休想做諸葛亮!
“令李明忠速速進城”,朱亨嘉下達了軍令,隨即又補充道,“傳令各軍,保持間距,分批入城,以防有詐”。
李明忠的部將陳上川、鄧耀、楊彥迪率軍分批魚貫而入。郝尚久、郝永忠、李來亨、王國璽、張成武、孫廣威諸部緊隨在李明忠部的後麵。
“小民陸文野,率義士奪門獻城,恭迎王師”,陸文野大唿,率羅教教徒跪於路邊,迎接明軍。
陳上川、鄧耀、楊彥迪諸將,急著入城立軍功,沒空搭理他。李明忠倒是有禮貌地衝他點了點頭,算是嘉獎,又入城指揮作戰去了。
陸文野正在懊惱,又來了一員黑臉武將,威風凜凜,必是大官!精神一振,再次吼道:“小民陸文野,率義士奪門獻城,恭迎王師”。
來的是新泰侯郝尚久,見他攔路,急喝道:“小娃娃,速把路讓開,別耽誤了俺殺敵”,說完疾馳而入。
連過十餘員大將,楞是一個搭理他的人都沒有。
陸文野垂頭喪氣,唿喊聲低了許多,“小民陸文野~率義士奪門獻城~恭迎王師”,越喊越沒勁。
驀地,來了一杆大旗,比別的旗都高,上麵還繡著一條張牙舞爪的金龍。旗前,好一匹神駒!雪白無雜色。馬背上端坐著一老兒,倒也沒什麽稀奇,就是穿著一件龍袍。
龍袍!
陸文野的眼睛瞪大了。
“汝就是那個殺虜獻城的義士?叫什麽名字呀?”
老頭兒的聲音很溫和,卻不怒而威,充滿了上位者的尊嚴。
別看陸文野伶牙利齒、膽大包天,私下裏稱皇帝為“皇帝老兒”,可真見了皇帝老兒的麵,卻嚇得屁滾尿流,跪伏於地,說話都不利索,“草,草,草民陸文野,率眾造反,不,舉義。奪取城門,以,以、以迎王師”。
朱亨嘉一樂,說話的聲音又柔和了些,“平身!陸義士莫怕,朕又不是老虎,不會吃了汝。汝剛才殺虜奪城,何等英雄!怎麽見了朕,反倒膽子變小了?哈哈哈!”
見皇帝很和氣,陸文野心裏一定,闖江湖的利嘴又迴來了,“陛下乃真龍天子,小民為龍威所懾,不由得惶恐”。
朱亨嘉仔細端詳了這小夥,儀表堂堂、相貌英俊,倒是讓人頗生好感。一想,自己在檄文中說得明白,有殺虜舉義來投的,授以官爵。這是北伐以來,舉義響應自己的第一個義士,可得好好封個官,以起到千金市馬骨的作用。
可是這小夥年紀小了些,看上去還不到二十歲,官封大了,也不合適;若封小了,又怕別人說朕薄待功臣。
左右為難,忽然靈機一動,幹脆直接問陸文野道:“陸義士此番立功甚大,想讓朕封個什麽官呀?”
“封官?”
陸文野腦袋一嗡,當了官便可以娶孫姐了!當下又磕頭道:“草民願為一把總!”
“哈哈哈!”
朱亨嘉及左右樂不可支,笑了起來。區區把總,不過七品武職,在陸義士眼裏天大的官,在皇帝和重臣眼裏卻不值一提。
光武大帝對陸文野的印象又好了三分,這小夥不錯,立了這麽大功,卻不貪心,隻求區區一把總。越是這樣,朕越不能薄待了他,不然今後還有誰肯為朕賣命?
當下說道:“把總一職,如何能酬義士舉義奪城的大功?這樣吧,朕封義士為安慶遊擊將軍”。要麽不做人情,做便做到位。光武大帝最擅長此道,不僅封了官,還下馬親自攙扶起陸文野。
把陸文野感動得眼淚直流,我老陸家祖墳冒青煙啊!這得積多大德,才能讓皇帝親自攙扶吾起身!
“報,偽清操江巡撫李日芃開東門逃跑了”,朱亨嘉正在安撫人心,傳來了軍報。
冷哼一聲,此次北伐,舉義歸順者要重賞,冥頑不靈者自然要重罰,殺雞儆猴!
“令孫廣威率騎兵給朕追,要死的,不要活的”,光武大帝兇相畢露。
??
“駕駕駕駕駕”,李日芃夾緊馬腹,拚命地揮鞭抽馬屁股。
他本是文官,雖然帶兵鎮壓過義軍,騎術也就那樣,騎了半天,雙腿紅腫,正欲休息,後方湧起滾滾煙塵。
“噠噠噠噠噠噠”,孫廣威部騎兵追至。
為了追上李日芃,孫廣威隻帶了八百騎跑得最快的親兵追擊。
李日芃魂飛魄散,正欲逃離,戰馬卻“噅聿聿”一聲悲鳴,口吐白沫倒地。
原來他隻知道用馬鞭抽馬、加快速度。卻不知道馬鞭、韁繩、腿、腳、聲音這些其實隻是和馬溝通的渠道而已。表麵上看,用馬鞭抽,確實能讓馬興奮,從而跑得快一點。但這種因為恐懼而產生的興奮,時間一長,會讓馬跑脫了力,累倒。
而孫廣威等專業騎兵,馬術可比李日芃強多了。人家時不時地親自喂馬,幫馬洗澡、捉虱子,注意與馬溝通,打起仗來,自然人馬合一,跑得飛快。而且,他們隻是用馬鞭指揮馬,比如用馬鞭點馬脖子,馬就知道轉彎;點馬肚子,馬自動便知道加速。輕點而已,壓根就舍不得狠抽。跑著跑著,馬自動便興奮起來。這種自發的興奮,能讓馬跑得快而持久。
“苦也!劣馬誤主啊!”
李日芃不怪自己騎術差,卻怨馬不好。
一見跑不掉了,螻蟻尚且偷生,跪地請降,“罪人李日芃願歸順大明!”
聲音洪亮,迴蕩在曠野中,久久不停。
“汝就是李日芃?”
“正是罪人”。
孫廣威冷笑,“聖上有旨,要死的不要活的”,言罷,長刀斜劈,將李日芃劈作兩截。
一旁的太傅丁魁楚聽了忙拍馬屁:“陛下,安慶在東周時期,乃古皖國所在。此地一下,全皖咽喉,盡操我手。您是真龍天子,得上天眷顧,方能如此順利地渡江”。
在光武大帝的一眾臣子中,丁魁楚拍馬屁的本事,其實不如馬歡喜和孫金鼎,不過後人卻大多認為丁魁楚是光武朝第一馬屁精。主要是他編了一部《明史》,極盡對皇帝歌功頌德之能事,經典永流傳,而馬、孫二人拍馬屁的事跡,大半沒有文字保存。
“哈哈哈”,丁魁楚拍得朱亨嘉十分受用,不由得朗聲大笑。
“陛下,安慶乃天下堅城,當趁勢速擊之,遲則有變”,鄭封諫言。
朱亨嘉神色一凝,“鄭卿所言甚是,傳令三軍,疾馳而行,不可予敵喘息之機!”
??
“撫台,明軍在懷寧港登陸,梁總兵陣亡”。
清操江巡撫李日芃聽了軍報,不由得一陣天昏地暗,強壓住心頭恐懼,組織軍士上城防守。
對明軍來攻,他其實已有準備。一個月前,大江(長江)以北,到處流傳著一封《光武帝奉天討虜檄》,雖然不知真假,但他依然提高了警惕,加固了安慶江防。可惜,主力被多尼調往揚州了,區區兩萬人馬,如何敵得過十餘萬明軍虎狼?
“唉!盡人事,聽天命吧”,李日芃哀歎一聲,吩咐征發百姓守城。
“撫台有令,各家各戶十六歲至五十歲男丁,盡皆上城協守,違令者,斬”??衙役們敲著鑼,將李日芃的鈞命傳遍了懷寧城的大街小巷。
鑼敲得很響,卻不知這鑼聲卻是催命符。
懷寧城羅教的庵堂內,陸文野聽到了鑼聲,精神一振,對劉正、翁長賢、張喜柱說道:“朝廷的大軍已至安慶城下,大夥都跟著吾,裝作守城的百姓去西城門,那裏有潘虎和幾十個信教的綠營兄弟響應。咱們奪取城門,放天兵入城”。
“謹遵老官號令”,千餘羅教教徒跟隨陸文野往西城門蜂擁而去。
為了給教眾鼓氣,陸文野吟起了偈語:“四大原無我,五蘊本來空。將頭臨白刃,猶是斬春風”。這偈語可厲害,視斬頭如春風拂麵。
“四大原無我,五蘊本來空。將頭臨白刃,猶是斬春風”,教徒們跟著念,邊念邊往西門奔去。說也奇怪,這幾句偈語一念,立刻便不怕了,效果與當年義和團,喊著“刀槍不入”殺洋人,一模一樣。
來到西門,門洞內,秘密入教的潘虎等幾十個綠營兵士早已等候多時。
“站住,汝等是做什麽的?”
守門的把總喝問。
“張把總,這些都是撫台征發的協助守城的百姓”,潘虎點頭哈腰地對把總說,又偷偷給陸文野使了個眼色。
“汝帶人給這幫百姓編隊,十人一組,帶到城牆上去,別擠在城門洞費事”,那姓張的把總喝道。
“是”,潘虎應了聲,做勢欲往,狠地拔刀,轉身一掄,好快刀!將把總頭斬得飛出三尺。
“真空家鄉,無生父母”,陸文野虎嘯一聲,砍倒一個兵士。
“真空家鄉,無生父母”,眾教徒唿喊著,殺散兵丁,打開了西城門。
??
“這安慶不愧是天下堅城,城高池深,恐怕不易下耳”,朱亨嘉放下千裏鏡,悠悠一歎,“炮台築好了嗎?”
“稟陛下,炮台已經構築完畢”,宜興伯趙勇稟道。
“嗯”,朱亨嘉正欲下令開炮,忽聽城內傳出喊殺聲。
“咯吱,咯吱”,沉重的西城門居然開了。
“這是怎麽迴事?難道朕老眼昏花了?”
心裏疑惑,卻聽到喊殺聲越來越大。不管怎樣,斷然沒有敵人開了城門,攻城的一方反倒不敢進的道理。哼哼,朕不是司馬懿,汝李日芃也休想做諸葛亮!
“令李明忠速速進城”,朱亨嘉下達了軍令,隨即又補充道,“傳令各軍,保持間距,分批入城,以防有詐”。
李明忠的部將陳上川、鄧耀、楊彥迪率軍分批魚貫而入。郝尚久、郝永忠、李來亨、王國璽、張成武、孫廣威諸部緊隨在李明忠部的後麵。
“小民陸文野,率義士奪門獻城,恭迎王師”,陸文野大唿,率羅教教徒跪於路邊,迎接明軍。
陳上川、鄧耀、楊彥迪諸將,急著入城立軍功,沒空搭理他。李明忠倒是有禮貌地衝他點了點頭,算是嘉獎,又入城指揮作戰去了。
陸文野正在懊惱,又來了一員黑臉武將,威風凜凜,必是大官!精神一振,再次吼道:“小民陸文野,率義士奪門獻城,恭迎王師”。
來的是新泰侯郝尚久,見他攔路,急喝道:“小娃娃,速把路讓開,別耽誤了俺殺敵”,說完疾馳而入。
連過十餘員大將,楞是一個搭理他的人都沒有。
陸文野垂頭喪氣,唿喊聲低了許多,“小民陸文野~率義士奪門獻城~恭迎王師”,越喊越沒勁。
驀地,來了一杆大旗,比別的旗都高,上麵還繡著一條張牙舞爪的金龍。旗前,好一匹神駒!雪白無雜色。馬背上端坐著一老兒,倒也沒什麽稀奇,就是穿著一件龍袍。
龍袍!
陸文野的眼睛瞪大了。
“汝就是那個殺虜獻城的義士?叫什麽名字呀?”
老頭兒的聲音很溫和,卻不怒而威,充滿了上位者的尊嚴。
別看陸文野伶牙利齒、膽大包天,私下裏稱皇帝為“皇帝老兒”,可真見了皇帝老兒的麵,卻嚇得屁滾尿流,跪伏於地,說話都不利索,“草,草,草民陸文野,率眾造反,不,舉義。奪取城門,以,以、以迎王師”。
朱亨嘉一樂,說話的聲音又柔和了些,“平身!陸義士莫怕,朕又不是老虎,不會吃了汝。汝剛才殺虜奪城,何等英雄!怎麽見了朕,反倒膽子變小了?哈哈哈!”
見皇帝很和氣,陸文野心裏一定,闖江湖的利嘴又迴來了,“陛下乃真龍天子,小民為龍威所懾,不由得惶恐”。
朱亨嘉仔細端詳了這小夥,儀表堂堂、相貌英俊,倒是讓人頗生好感。一想,自己在檄文中說得明白,有殺虜舉義來投的,授以官爵。這是北伐以來,舉義響應自己的第一個義士,可得好好封個官,以起到千金市馬骨的作用。
可是這小夥年紀小了些,看上去還不到二十歲,官封大了,也不合適;若封小了,又怕別人說朕薄待功臣。
左右為難,忽然靈機一動,幹脆直接問陸文野道:“陸義士此番立功甚大,想讓朕封個什麽官呀?”
“封官?”
陸文野腦袋一嗡,當了官便可以娶孫姐了!當下又磕頭道:“草民願為一把總!”
“哈哈哈!”
朱亨嘉及左右樂不可支,笑了起來。區區把總,不過七品武職,在陸義士眼裏天大的官,在皇帝和重臣眼裏卻不值一提。
光武大帝對陸文野的印象又好了三分,這小夥不錯,立了這麽大功,卻不貪心,隻求區區一把總。越是這樣,朕越不能薄待了他,不然今後還有誰肯為朕賣命?
當下說道:“把總一職,如何能酬義士舉義奪城的大功?這樣吧,朕封義士為安慶遊擊將軍”。要麽不做人情,做便做到位。光武大帝最擅長此道,不僅封了官,還下馬親自攙扶起陸文野。
把陸文野感動得眼淚直流,我老陸家祖墳冒青煙啊!這得積多大德,才能讓皇帝親自攙扶吾起身!
“報,偽清操江巡撫李日芃開東門逃跑了”,朱亨嘉正在安撫人心,傳來了軍報。
冷哼一聲,此次北伐,舉義歸順者要重賞,冥頑不靈者自然要重罰,殺雞儆猴!
“令孫廣威率騎兵給朕追,要死的,不要活的”,光武大帝兇相畢露。
??
“駕駕駕駕駕”,李日芃夾緊馬腹,拚命地揮鞭抽馬屁股。
他本是文官,雖然帶兵鎮壓過義軍,騎術也就那樣,騎了半天,雙腿紅腫,正欲休息,後方湧起滾滾煙塵。
“噠噠噠噠噠噠”,孫廣威部騎兵追至。
為了追上李日芃,孫廣威隻帶了八百騎跑得最快的親兵追擊。
李日芃魂飛魄散,正欲逃離,戰馬卻“噅聿聿”一聲悲鳴,口吐白沫倒地。
原來他隻知道用馬鞭抽馬、加快速度。卻不知道馬鞭、韁繩、腿、腳、聲音這些其實隻是和馬溝通的渠道而已。表麵上看,用馬鞭抽,確實能讓馬興奮,從而跑得快一點。但這種因為恐懼而產生的興奮,時間一長,會讓馬跑脫了力,累倒。
而孫廣威等專業騎兵,馬術可比李日芃強多了。人家時不時地親自喂馬,幫馬洗澡、捉虱子,注意與馬溝通,打起仗來,自然人馬合一,跑得飛快。而且,他們隻是用馬鞭指揮馬,比如用馬鞭點馬脖子,馬就知道轉彎;點馬肚子,馬自動便知道加速。輕點而已,壓根就舍不得狠抽。跑著跑著,馬自動便興奮起來。這種自發的興奮,能讓馬跑得快而持久。
“苦也!劣馬誤主啊!”
李日芃不怪自己騎術差,卻怨馬不好。
一見跑不掉了,螻蟻尚且偷生,跪地請降,“罪人李日芃願歸順大明!”
聲音洪亮,迴蕩在曠野中,久久不停。
“汝就是李日芃?”
“正是罪人”。
孫廣威冷笑,“聖上有旨,要死的不要活的”,言罷,長刀斜劈,將李日芃劈作兩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