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時分,四麵寂靜,張衡所部數十騎人馬雖然不多,但是馬蹄聲仍然很快就驚醒了賊營外圍的嘍囉。


    當那些被馬蹄聲驚醒的嘍囉們看見,數十騎的官軍騎士,就敢硬闖自家一兩萬人的連營,個個目瞪口呆。


    直到張衡所部越來越近,其中機靈一點的才醒悟過來,高聲喊叫:“官軍騎兵!官軍騎兵!”


    喊聲雖然尖利側耳,不過往往都是戛然而止。


    數十騎戰馬的聲勢雖然不大,卻也不小,在衝進營地的那一刻,也給當麵這處相對稀疏薄弱的簡陋營地,造成了不小的混亂。


    聲音傳遞的當然比戰馬奔馳速度快,可是聽見了驚叫之聲的賊軍,多數都還躺在簡陋的帳篷裏,根本來不及結陣抵禦,而那些在營中早起巡邏值守的賊軍,更不是手持長槍的張衡所部一合之敵。


    隨著張衡衝入賊軍連營,越來越多的尖叫之聲響起:“官軍偷襲!官軍騎兵偷襲!”


    被驚叫聲吵醒的賊軍,跟著也尖叫起來,有的甚至都沒有看見張衡他們的影子,就已經開始叫著到處亂竄了。


    數十騎手持長槍的官軍騎兵,將手持長弓的張衡夾在隊伍的中間,如同一輛快速奔馳的戰車,穿過一座有一座簡陋的營帳,將敢於攔在前麵的賊軍嘍囉或者刺死,或者踩死。


    不過一刻鍾的功夫,就已經接近了石樓縣城的北門。


    北門外是一道寬寬的壕溝,對著北門的石橋之上更是布滿了一排排的拒馬,張衡當然沒有辦法策馬衝過石橋,而且他也沒有衝過石橋,衝進城中的打算。


    數十騎唿嘯而來,在距離石橋十餘步的地方陡然右轉,借著這個策馬轉身的機會,張衡拉開長弓,“嗖”的一聲,將那杆捆綁著書信的長箭朝著城頭射去。


    之前被賊營中的喧嘩之聲驚醒的城頭官軍,一陣驚唿,還沒弄明白怎麽迴事,張衡及其麾下的數十騎就已經掉頭而北了。


    隻是這一次,要想衝出賊營就沒有之前那麽簡單了,隨著賊營之中唿喊之聲四起。


    越來越多的賊軍衝出了宿營的帳篷,有的手持長槍,有的手持弓箭,朝著官軍騎兵的方向跑來。


    看著擋在眼前的賊軍,一層又一層湧來,正在變得越來越密集,張衡知道,此時前麵就算是刀山火海也必須衝撞過去。


    因為身處賊軍連營之中,他們所能憑借的唯有身下的戰馬,一旦馬速下降減緩,最終被逼停下,那麽別說他隻有幾十個人了,就是有個幾百人也注定是死路一條。


    而他之所以敢於冒著九死一生的風險,領著麾下衝進敵營之中,不是他魯莽,而是因為他明白,在黎明時分的賊營之中,隻要他能夠始終保持著高速衝刺,那麽他就完全有機會在萬軍之中快進快出,既完成任務,又逃出生天。


    “撞過去!不要停!跟我撞過去!”


    張衡一邊高聲喊著,一邊射出手中的弓箭,將不遠處正揮刀怒喝著賊軍列陣阻擋的頭目一箭射死,在衝進賊軍人群之前,抄起一直與馬身平行放置的長槍,高速衝入麵前的賊軍陣中,將敢於擋在前麵的賊軍嘍囉撞飛,或者刺死。


    隻是一瞬間的功夫,就衝出了剛剛擺好的一處賊陣,然後毫不停歇地迎著對麵第二個賊陣射出的箭雨,繼續高速衝撞過去!


    在一陣叮叮當當的聲響之中,左臂上傳來一陣劇烈的刺痛,張衡咬著牙繼續右手單手持槍,將長槍的槍身夾在右臂的腋下,猛衝過去。


    與他比較起來,緊跟在他左右的麾下就沒那麽幸運了。


    其中一個身下戰馬的前胸和脖子連中數箭,在高速奔馳之中突然栽倒在地,將其衰落馬下,正砸入賊軍的陣中,當即被亂刀砍死。


    而另一個則捂著喉嚨參加一聲往後倒落馬下,身下的戰馬則繼續向前衝去。


    張衡強忍著箭支射穿上臂的疼痛,將手中的長槍猛地擲向另一個大唿小叫著喝令結陣射箭的頭目,長槍穿胸而過,將其釘在地上。


    等張衡再抽出懸掛在馬鞍左邊長刀的時候,他發現自己已經衝出了最後一片密集的賊陣,眼前稀稀拉拉正在跑過來的賊軍,已經阻擋不了他身下疾馳的戰馬了。


    當他揮刀砍死衝到了身邊的一個賊軍嘍囉,趁機迴望的時候,卻發現之前四十四個緊跟身後的戰友,隻剩下一半了。


    正在這時,突然有一根長矛斜刺裏猛地刺向他騎下戰馬的馬腹,若是刺中馬腹,不僅戰馬完蛋,就是他本人也會落地,然後被一擁而上的賊軍砍死,來不及揮刀格擋的張衡,緊急側身,硬生生地用自己大腿的外側擋住刺來的矛刺。


    長矛的矛刺刺進張衡大腿的一刹那,他手中快速迴砍的長刀將賊軍手中的長矛斬斷,然後強忍著刺骨的疼痛疾馳而出。


    這個時候,王自用、羅汝才等人也已經聞訊趕來,不過當他們騎馬來到的時候,卻隻能遠遠地看著官軍絕塵而去了。


    對於這個時候的流賊來說,騎兵是個好東西,可是他們沒有。


    有限的馬匹,都是各路頭領、頭目的坐騎,而且其中還有不少馱馬之類的馬匹,根本搞不到成百上千的戰馬。


    別說他們了,就是內地衛所的衛所兵,想搞到正經的戰馬都很難。


    即便是這個時代之中最受重視的大明九邊各鎮,不管是戰馬還是糧餉都要優先供應的九邊各鎮軍中,戰馬也是緊缺的資源,充其量也不過湊出來數千騎兵而已,還沒有哪個邊鎮能夠輕輕鬆鬆拉出來上萬的騎兵呢。


    所以對於這個時候的賊軍來說,麵對對於官軍騎兵的短促突擊,除非早有準備,利用密集的步兵方陣,層層攔住,將騎兵逼停,要不然根本沒有什麽好的辦法。


    張衡忍著左臂和又腿上的劇痛,雙手環抱著馬脖子,衝過了北渾河的淺灘,絲毫不敢停留,一路往北奔去。


    他的右腿鮮血淋漓,已經踩不住馬鐙,用不上力,若不雙手環抱馬脖子,他早就從疾馳的戰馬上墜馬落地了。


    而他身後跟著的騎兵,能夠活著衝出賊營渡河北上的,此時隻剩下二十騎而已。


    曆史上的這個張衡,就曾有過這樣的壯舉。


    不過那個時候他所帶領的二百騎兵,進出賊軍大營,如入無人之境,不僅殺傷大批敵人,而且自己及其麾下甚至做到了毫發無損。


    如今這樣的壯舉,提前了四年發生,而結局卻略有不同,本就不多的麾下損失了一半還多。


    張衡率領著剩下的二十騎,渡過北渾河後,一路北上,從早晨到中午,幾個時辰之間不吃不喝不下馬,終於在午後時分跑到了柳林堡外的青龍渡,在駐守青龍渡的官軍接應下,進入柳林堡,向洪啟胤報告了賊軍突圍的消息。


    而洪啟胤得報大驚,更是一點也不敢耽擱,當即派出一隊人馬往寧鄉而去,就在當日傍晚時分,抵達了寧鄉縣城,將張衡從石樓附近帶迴來的軍情,一五一十地報給了陝西巡撫洪承疇。


    恰在當天晚上,天雄營陳坦所部人馬千餘人,也跟著鍾得五所帶領的運糧隊伍,趕到了寧鄉附近。


    洪承疇將寧鄉防務交給了天雄營的陳坦所部,然後留下鍾得五所部人馬,督領著那兩千多青壯俘虜和大量的賊軍女眷,隨後緩緩北行,而自己則帶著陝西總兵王承恩、李卑等部四千人馬,連夜緊急迴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日月當空照中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哼哈大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哼哈大王並收藏日月當空照中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