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扶蘇封禪天下最高峰之後,整整十年時間,大秦並未再對外發動任何攻勢。


    現在的大秦疆土,西到蔥嶺,北到冰洋,在西北兩個方向上,已經達到了領土擴張的極限。


    國土之廣闊,實乃亙古未見,天下何曾有過如此強盛之帝國!


    當然,大秦內部還有著許多的問題。


    絕大部分領土都還是未經深度開發的處女地,特別是長江以南。


    扶蘇在這裏傾注了無數的心血,十年之中,他七下江南,密切關注這裏的發展。


    整整十年時間,大秦在這裏投入了無數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幾乎是傾全國之力在發展這裏。


    扶蘇的投入也開始產生收益,雖然眼下的江南還遠不如後世繁華富足,但已經發展的十分不錯,是除了關中、河洛以外,全國發展最好的地區。


    這裏正逐漸開始成為帝國的綿羊,財稅如同羊毛一樣,每年都可以剪,剪完之後,長得更快了。


    除了發展經濟,繁衍人口,扶蘇的另一大任務就是平叛。


    各郡國隻是偶爾爆發一下小叛亂,沒對帝國的肌體造成什麽大的影響。


    隻要經濟發展的好,輕徭薄賦,百姓能夠安居樂意,大秦人還真沒什麽人主動造反。


    更多的叛亂來自於邊疆地區,來自於大秦的那些羈縻郡縣。


    大秦對於這個的統治本來就薄弱,伴隨著老一代人的逝去,各部族年輕一代開始掌權。


    他們的野心就如同他們的鮮血一樣炙熱,總以為自己是世界之王、宇宙的中心。


    他們不像父輩那樣,經曆過扶蘇鐵拳的捶打。


    他們對大秦的統治有著諸多不滿,因此經常爆發叛亂。


    於是,扶蘇一邊平亂,一邊將叛亂的部族權貴連根拔除,改變之前的羈縻政策,在當地設立流官統治,如同大秦內郡一樣,史稱“改土歸流”。


    經過大秦這麽多年的苦心經營,部族的底層大多是認可大秦統治的。


    除了上層的統治者,誰會喜歡戰爭呢?


    不管這些統治者編造什麽冠冕堂皇的借口,都是想用底層的性命維護自己的利益罷了,包括扶蘇在內。


    大秦廣施仁政,直接給叛亂部族的底層輸送利益,因此改土歸流之路進行的十分順利。


    經過十年的殺殺殺,各羈縻郡守、縣令似乎都明白了一個道理:


    造反沒有好下場,改土歸流是大勢所趨,但是隻要他們不造反,就能繼續做幾十年甚至幾代人的土皇帝。


    因此十年時候,大秦內部居然連造反的人都沒有了。


    大秦奉行軍功爵製,其軍事製度是妥妥的戰爭體製,一單沒有了仗打,這套體製就會因為無法持續運行而崩潰。


    可以說,大秦是一個“邪惡”的國家,為了維護其運轉,需要不斷的發動戰爭。


    扶蘇即位之後,做了一些改變,比如科舉製、察舉製等等,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軍隊綁架整個國家的情況。


    但是,扶蘇本身也是一個戰爭狂人,根本就不想改變這種製度。


    於是,在經過“十年無外戰”的空窗期後,扶蘇重新開啟了大秦的擴張之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奪舍扶蘇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鯨仙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鯨仙人並收藏從奪舍扶蘇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