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二世三十三年,扶蘇皇帝在時隔十年之後,重新開始了他的征服之路。


    扶蘇用兵的第一個地方是衛滿朝鮮。


    朝鮮半島之上有著數量眾多的小國家,其中最強大的就是衛滿朝鮮。


    這裏和中原政權的早有聯係,淵源最深。


    當年,周武王克商後,釋放商代的王族箕子。


    後來,箕子這個人跑到了朝鮮,武王聽說之後,就以朝鮮封之,這就是傳說中的箕子朝鮮。


    戰國時期,燕國就曾經掌控過朝鮮的部分地區。


    秦滅六國之後,燕國的王族紛紛遠離大秦,逃向了朝鮮半島。


    這也就是為什麽,陳勝之亂爆發的時候,其餘五國都有王族出來鬧事,唯獨燕國沒有的緣故。


    逃到朝鮮半島的燕國人衛滿擊破朝鮮而自王之,成為了朝鮮之王,這就是現在的衛滿朝鮮。


    現在,朝鮮的許多百姓,都是為避戰亂而從大秦遷居到這裏的。


    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這裏都是大秦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為什麽扶蘇繼位之後,一直四處開疆拓土,唯獨沒有對付朝鮮呢?


    原來,衛滿這個人十分懂事,早早就向扶蘇納貢稱臣了。


    他以外臣自居,年年進貢,表現的十分乖巧,因此扶蘇初期並沒有收拾他。


    現在,扶蘇已經把周圍合適的地方都收入囊中了,朝鮮這塊嘴邊的肥肉,扶蘇沒道理不吃。


    還是那句老話,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朝鮮距離大秦太近了,扶蘇不可能放任不管,這裏必須要迴歸大秦的懷抱。


    在試圖用一紙詔書逼衛滿就範未果之後,扶蘇開啟了他的西征朝鮮之路。


    這一次,他要水路並進,一舉蕩平朝鮮。


    陸路的主帥是韓信。


    他將率領大秦郡國兵、匈奴兵、烏桓兵、鮮卑兵以及他的部族兵向朝鮮發動進攻,總兵力達到了二十五萬。


    水路方麵,由橫海將軍彭越率領十萬水軍,從齊地渡過渤海,直取朝鮮都城王險城。


    目前,大秦的海軍主要分為兩部分,橫海將軍彭越率率領的是北海軍,也是創建最早人數最多戰鬥力最豐富的海軍。


    南海軍駐地在海南島、海東島,有伏波將軍楊過統帥,是近些年新成立的,人數隻有三萬多人。


    楊過過去在大秦少府之中擔任尚方,在扶蘇造農業的時候開始嶄露頭角。


    此人卻有才能,逐漸提扶蘇提拔,如今已經是大秦海軍的重要將領。


    話說韓信彭越二人,水路並進,向著朝鮮發動了進攻。


    韓信彭越和英布是扶蘇繼位之後最新提拔的將領,曾被譽為帝國三傑。


    如今,他們早不再是當年的愣頭青了,身子骨的硬了,是大秦軍中的魁首。


    這兩個人帶領三十多萬進攻朝鮮,無異於殺雞用宰牛之刀。


    很快,他們就滅掉了朝鮮,臣服了朝鮮半島北部的諸多小國。


    其中一個小國名為倉海國,是衛滿的鐵杆支持者,膽敢夥同朝鮮軍對抗大秦的天兵。


    韓信十分震怒,打算殺掉倉海國的國主倉海君,屠掉其都城。


    這時候,一位自稱叫做赤鬆的道人求見了韓信,他用如簧巧舌極力規勸,最終是韓信放棄了殺倉海君屠倉海城的舉動。


    韓信和蒼鬆道人交談了一夜,深感此人才學出眾,希望他能夠留在自己軍中做幕僚。


    沒想到,此人哈哈大笑:


    “貧道早已看談了富貴榮華,人生一世間,如白駒之過隙,何自苦如此!”


    “昔年倉海君曾有恩於我,今日貧道隻為了解這樁公案,從此兩不相欠罷了。”


    言訖,飄然而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奪舍扶蘇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鯨仙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鯨仙人並收藏從奪舍扶蘇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