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阿狸暫時在郊外一所僻靜院子住下來。那日朱高燨不欲她隨行,她表麵答應,隻是為著不讓朱高燨擔心,是以當時佯裝同意,心裏卻是打著偷偷跟著的算盤,隻待朱高燨他們前腳一走,她便帶著十二月一同前往,有十二月隨身保護,她自思不用過多擔心。
這日晚飯時分三月從外麵迴來,說起朝廷大軍突然出發。阿狸心中起疑,不明白東征軍為何連夜突然集結出征,且出發的目的地也有所更改。一來是擔心朱高燨,二來也為著蘇櫻之故,她便心緒不寧起來。姚廣孝早年說過漢王朱高煦下場甚慘,滿門抄斬。她當日沒敢多問,也不敢多想。漢王謀反按罪當誅,不過如果禍及家人便是一大慘事。又想到蘇櫻及她女兒小七,那小七還是牙牙學語小女兒家,就此喪命也太可憐,蘇櫻為了孩子幾次相求,自己當日也曾答允蘇櫻必要時救小七。想當日蘇櫻曾對朱瞻基手下留情,想來朱瞻基亦會留下小七性命也未可知。隻是雙方大戰在即,會不會發生什麽變數都是未知之數。她如此思前想後,鬧到後半夜才恍惚睡去。
早上醒來的時候,聽到外麵幾聲鳥叫,眼見已日上三竿。她卻也懶得起來,就這麽在床上躺著一動不動,腦中卻在盤算何時動身前去樂安。忽然聽得腳步聲,有人來到她的窗下邊,似乎是對著屋內看了看,又縮迴去,接著便聽到三月的聲音道:“你這位姑奶奶真能睡,太陽老高了還不起床。”
卻聽到有人輕哼了一下,聲音雖低,阿狸也聽出是十二月的聲音。這兩個人定是早起看不到她,便來房間一看究竟。又聽三月將她稱為十二月的姑奶奶,阿狸心中來氣暗道本姑娘也是你姑奶奶。
此時四下寂靜一片,二人的談話倒讓阿狸聽個清楚。
隻聽三月道:“這皇上十萬大軍圍攻樂安,定然兵到城破,那時漢王家眷都要落入皇上手中。漢王與皇上對峙,怕是難以取勝,但皇上若以家眷逼迫漢王,恐那漢王難以取舍了。除非他能像劉邦一樣無情,能狠下心來舍棄兒女,不然那漢王終是要敗於皇上手中。”
十二月道:“自古交戰,雙方憑實力取勝方才光明磊落,如果以婦幼相逼,怕為人所不齒。那個皇帝看來頗為自負,應該不會拿婦孺來威逼利誘。”
三月卻是笑道:“以前也許不會這麽做,不過這次可是說不準,他覺得漢王連累楚王妃‘亡故’,誓必要報這深仇大恨的。”忽輕輕嗤地一笑,放低聲音道:“你說這個丁王妃卻也奇怪,前些時候救漢王,後來又舍命救皇上,她心裏到底是想著誰呢?咱們少主知道她這麽花心麽?”
十二月沒有說話,這裏阿狸心中早已把三月罵個半死。
卻又聽三月歎道:“不過隻是可憐少主了。少主因為答應他那個皇帝爹爹一定要保漢王安全,才一直待在北京。這次隨駕征討漢王,卻也不知道怎麽能救得了漢王的性命。”
阿狸大吃一驚,朱高燨原來不肯離開北京,卻是為了朱棣的遺命。那三月一直待在北漠搜集消息,想必是偷聽了朱棣不少事情,他所說不會有假,但這次東征,朱高煦鐵定是要被鏟除,朱高燨卻是要如何救他呢?阿狸心中頓時不安起來。
忽聽三月又笑道:“有件事我一直不明白,如果楚王妃真的被漢王累及而亡,你說少主還會不會救漢王性命呢?”
十二月依然無言,三月想來很是無趣,又自圓自說道:“少主怎麽著我猜不到,不過我倒知道你定然會將漢王府鬧個雞犬不寧。十二啊十二,不是我說你,你趁早收拾起你那點心思,少主已然察覺你對丁王妃想入非非了,沒把你告到主上那裏還算少主心善,不然有你好受的。”頓了一下,又道:“我知道你心裏感念這丁姑娘幾次相救於你,可是人家一點也沒往心裏去,你倒時刻記在心中。真是令人無語了。”
卻聽十二月冷冷道:“你說了這許多,口渴麽?”
三月打哈哈道:“一說起她來你就不高興,好了好不說她了。不過——”他複笑道:“昨晚上我告訴她大軍已然出發之時,她好像有心事一般,你說她會不會偷偷跑到樂安去呢?她以前相救的兩個人在樂安決戰,我不信她會坐視不理。”
阿狸忽地把被子掀開跳下床,赤腳來到窗子下邊,猛地一把推開窗欞,饒是三月反應敏捷,差點被撞個正著。待三月看到阿狸那張氣衝衝的俏臉時,心中不免打鼓,忙陪笑道:“啊呀丁姑娘,起來了?這麽早?”
阿狸啐道:“呸,丁姑娘是你叫的?我是你姑奶奶!”
三月便知方才與十二月的談話被她聽個正著,十二月麵無表情。三月倒也灑脫,笑道:“姑奶奶就姑奶奶,有什麽使不得。那麽請問,姑奶奶,你有何吩咐呢?”
阿狸被他逗得忍俊不止,想笑卻忙撐住,大聲道:“你們二人快去準備一下,我們即刻出發!”
三月忙道:“去哪裏?”
阿狸盯了他一眼,道:“樂安!”
阿狸當天下午帶著三月十二月往山東而去,三人騎著馬兒,卻也不急著趕路,緩緩而行,路途中不時遇到些百姓,拖家帶口的。三月便上前打聽,原來朝廷與漢王在山東開戰,山東當地居民四處逃亡,有許多來到京城。幾次詢問下來,阿狸倒把東征大軍的行程了解的清清楚楚。
原來朱瞻基連夜帶軍出發後,一夜急行軍,於次日一早抵達樂安,樂安守城的是朱高煦的世子朱瞻垣,年紀才十六七歲,奉命守城,再沒想到朝廷的軍隊一夜之間竟然開到了樂安城下,更沒想到的還是皇上親征。樂安的精銳兵馬大部被朱高煦帶去攻打濟南,此時留在樂安的隻是些老弱殘兵,哪裏禁得起朱瞻基的十萬大軍,那神機營隻將大炮衝著東門轟炸幾下,便攻下城門,東征大軍趁勢攻進城中,那些守城之軍雖然拚力廝殺,卻是難以扭轉失敗之局麵,東征軍占領了樂安,將漢王府團團圍住,將一應家眷都看押了起來。
那漢王朱高煦正在猛攻濟南,在將要取得勝利之時,卻得知朱瞻基帶人占領了樂安,朱高煦手下將領大部分是樂安本地人,家眷都在城內,得知樂安被朝廷軍占據,登時心中大亂,再也無心戀戰,紛紛請求打迴樂安。朱高煦無奈之下也隻得帶兵迴來,卻不料竟然在半途中了薛祿劉順的埋伏,朱高煦反應敏捷,臨危不亂,竟然給他衝出了包圍,隻是所帶人馬卻也折去三分之一。薛祿所帶兩萬精兵,卻也被朱高煦衝得七零八散,死傷過半。朱高煦本欲收拾了薛劉二人,心中又掛念樂安,便放過二人,帶領漢軍急急趕往樂安。
阿狸與三月十二月這日行到樂安境內,從路上行人口中得知,原來朱高煦已帶兵駐紮於樂安城下,與朝廷大軍相持對峙,雙方已經交過一戰,朝廷大軍雖然人數縱多,漢王部隊卻也精良善戰,雙方也隻是試探一番,隨即收兵,各自迴營。
原來朱高煦與朱瞻基均是謹慎之人,此戰關係重大,兩人心中非常重視。朱瞻基雖然以薛祿劉順設埋伏突襲使朱高煦受挫,但他深知朱高煦久經沙場,不會輕易屈服。他先行占據樂安,此時與朱高煦正麵交戰,卻也擔心敗於漢軍之手。如果此役戰敗,那麽朝中一些觀望的大臣們恐生變節之心,就如當日對待建文皇帝一樣,左右搖擺,如果那樣下去這個皇帝之位怕又是要易主了,是以此戰他必須勝利。因此朱瞻基隻是令人與朱高煦短暫交手,便收兵迴城,自去細想取勝之法。
朱高煦一路奔波,在樂安城下與朝廷大軍甫一交手,卻也收起了小覷之心。他心中原本有些輕視朱瞻基黃口小兒,哪裏懂得排兵布陣,沒想到在濟南外圍中了薛祿劉順的埋伏,令他損兵折將,他便看出朱瞻基年紀雖小,卻非平庸之輩,今日在樂安城下,漢軍與朝廷軍正麵交手,朱高煦冷眼旁觀,亦覺朝廷軍隊訓練有素,戰鬥力不在他漢軍之下。便心中沉重,自思這場戰爭怕比想象中更加艱難。後來朱瞻基收兵,他也帶領人馬後退三裏,紮營駐地,思索明日如何攻城。
阿狸與三月十二月探得明白,三人在城外樹林中渡過一夜。次日一早三月十二月便帶著阿狸來到樂安城邊,那三月十二月均是輕功了得之人,帶著阿狸隱藏於城外密林大樹之上,從上麵俯視下來,能將樂安城門看得清楚。阿狸心中歡喜,十二月恐她不小心掉落下來,便也不錯眼的看著她。三月心中好笑,也不理睬二人,自己飛躍到旁邊樹上去觀看不提。
眼看著太陽升起來,聽得遠處馬蹄聲聲,隻見數千騎兵飛奔來到城下,為首的正是朱高煦。阿狸看他頂盔貫甲,手提大刀,胯下一匹烏騅馬,氣宇軒昂,英姿勃發,阿狸心中不禁喝彩,這番不戰自威的氣魄,終是長年征戰所練就。忽聽得城內三聲炮響,城門大開,衝出數千人來,卻也精神抖擻,這些人馬來到漢軍麵前自動排開,與漢王對峙而列,阿狸看得清楚,當中的大將身材魁梧,滿麵虯髯。阿狸認得此人叫作馬讚,朱棣最後一次北征時曾隨駕在側,性格爆烈,異常勇猛,手中一杆長矛神出鬼沒,被譽為賽張飛。阿狸心中暗想朱瞻基派此人出戰,想來是想殺殺漢軍的氣勢。抬眼望向城頭,隱約看到城牆上旗幟飄揚,朱瞻基立在城頭之上,密切地關注著城下。不錯眼間,阿狸又看到他旁邊站立的夏元吉楊榮等人,接著便看到了朱高燨。阿狸畢竟心虛,雖然知道城頭上的人並不能看到她,卻仍然不自禁地往樹裏麵躲了躲,十二月見狀,順勢看看城頭,便明白其中關係。
卻說那馬讚提馬來到漢軍麵前,一舉手中長矛,大聲喝道:“叛賊聽著,何人前人受死?”
朱高煦還未答言,旁邊的大將王斌便請命道:“殿下,末將願前去迎戰!”
朱高煦也識得這個馬讚,知道他雙臂過人,此時聽他口中叫囂,便先是不悅,道:“早聽說此人勇猛過人,本王便去會他一會。”
王斌忙道:“殿下,這等人隻待屬下解決便是,何用勞殿下大駕?”
旁邊諸將亦是相勸,朱高煦輕輕一揮手,一提韁繩,烏騅馬便躥出隊伍,朱高煦大喝一聲,道:“馬讚,本王來送你去見閻王爺!”
那馬讚隻見對方陣中衝出一人,待看清是漢王朱高煦時,他心中吃了一驚,他沒想到堂堂漢王竟然親自出馬,眼見朱高煦急馳而來,手中大刀帶著風聲衝著自己麵部砍來。馬讚急忙舉槍去擋,隻聽得一聲巨響,場上之人無不雙耳一鳴,馬讚肩胛酸痛,朱高煦微微一笑。兩匹馬相錯開來,朱高煦卻是輕觸馬肚,那烏難馬跟著他戰場廝殺已久,知道他習性,立馬掉過頭來,朱高煦又是一聲大喝,道:“馬讚小兒,受死吧!”
那馬讚方才轉過馬頭,聽得後麵斷喝,還來不及提起槍來,隻覺眼前銀光一閃,已然被劈中麵門,腦袋分開兩片,登時血流如注,身子在馬上晃了幾下,掉於馬下。朱高煦嗬嗬一笑,撥馬迴到陣前。
此舉發生太過迅速,以致於場上之人沒有明白怎麽迴事,待看清馬讚已被斬於馬下之時,登時一片嘩然。漢軍紛紛呐喊道:“漢王神武!”鼓聲不斷。
樹上的阿狸也被嚇了一跳,看場麵太過血腥,不免心中作嘔,轉過頭來不敢再看。
朝廷軍一陣騷動,衝出幾人上前將馬讚的屍首搶了迴去。陣前將士見自己的將軍隻使出兩招便被對方所殺,不免紛紛色變。
朱高煦一抬頭,正好看到了城牆上的朱瞻基,心中火起,便大聲道:“好侄兒,昨日沒有見到你,今日倒親自出來督戰了?”
朱瞻基在城牆上看到朱高煦兩個迴合便刀劈馬讚,心中一凜,待聽到朱高煦揚聲取笑於他,便也微笑道:“二皇叔,別來無恙啊。怎麽,濟南沒有拿下來麽?這般急匆匆的就迴來了?”
朱高煦聽他提及濟南,便知他在譏諷自己既沒攻下濟南,又失去樂安屬地,心中大怒,便道:“你父子二人慣會玩陰耍滑,趁我不在居然偷襲樂安,你若真有本事,便下來與本王真刀真槍地打上一仗,看看你我二人到底誰輸誰贏?”
朱瞻基尚未開口,他身邊的夏元吉卻變色,怒聲喝道:“漢王太過放肆,如此對天子說話,實在無禮之極!”
朱高煦聞言提馬上前幾步,大聲罵道:“夏元吉你個老匹夫,想我父皇當日何等重用於你,怎知他方才離世,你竟然攛掇新君擅改先帝舊製,你可對得起我父皇麽?你們這些賊子,整日正事不做,就隻會蠱惑君王亂我朝綱,眼看著好好的大明江山就要毀在你們這些人之手。本王起兵,也是想要誅殺你這等亂臣賊子。待我攻下城來,定將你們這些奸臣碎屍萬段!”
當日朱高熾繼位以後,聽取朝中大臣建議,對朱棣的許多舊製作了更改,尤其是釋放建文皇帝時期一些重要罪犯,朱高煦起兵造反,也是打著清君側之名,是以聽到夏元吉說話,便趁機出言厲聲相罵。夏元吉臉上時紅時白,尷尬之極。
楊榮忙道:“若論亂臣賊子,恐怕非漢王莫屬!想先帝待漢王禮遇有加,俸祿加倍,漢王卻是不思感恩,常存叛亂之心。今新皇方才登基,漢王卻以莫須有之名起兵謀反,試問漢王此舉,豈非天下大逆不道之徒之為麽?”
楊士奇亦道:“新皇繼位,漢王以長叔之勢,不僅不傾力輔助,卻來欺負寡嫂幼侄,當真令天下人不恥。”
朱高煦聞言更是勃然大怒,喝道:“你們這些酸書生隻會逞口舌之強!當日靖難,本王立下赫赫功績,太宗皇帝亦曾許諾他日傳位本王。就是你們這些臭文人,在太宗皇帝麵前時時進些讒言,令太宗皇帝削奪本王護衛,又將本王貶斥樂安小城,本王恨不得吃爾肉喝尓血!天下有你等這邦小人,怎得平安?”轉而衝著朱瞻基喊道:“大侄子,你若將這些逆臣交與我手,待我殺了他們,我便與你諸事好商量。如若不行,便休怪本王不念叔侄之情,誓與你兵戎相見!”
夏元吉楊榮等聞言都變了顏色,夏元吉忽然摘下帽子,衝朱瞻基屈身道:“陛下,都是微臣不才,惹得漢王兵變,微臣罪該萬死!便請陛下將微臣交與漢王,如果能因此化去幹戈,微臣死也甘心!”
朱瞻基扶起夏元吉,安慰道:“卿家何錯之有?漢王久有謀逆之心,起兵隻在早晚,不過拿爾等作個借口而已。卿家以為,朕真地殺了你們,漢王就不會造反了麽?”
夏元吉心中感動,老淚橫流。朱瞻基轉身對城下道:“二皇叔,當日皇爺爺在世之時就多次言你將來必反,我父皇隻不願相信,厚待於你,及朕登基,亦是秉承父皇遺命,對各位叔叔親善有加,奈何二皇叔反意蓄謀已久,父皇與朕竟也不能感化。今日朕親自出征,便是想再來勸下二皇叔,及早懸崖勒馬,棄械投降,那麽二皇叔還是朕的叔叔,依然做你的漢王。如果執迷不悟,便休怪侄兒不念親情,要以國法為重了。”
朱高煦哪裏聽得進去,喝道:“小兒休得多言,快快派些有身手的下來與本王交戰!如果都是馬讚之流,還是不要過來,省得白白丟了性命!”
朱瞻基冷笑一聲,道:“二皇叔,他不過是個馬前卒而已,想你以一個親王之尊殺一個青年武將,也值得誇耀麽?朕這便派個將軍下去會你!”說著衝海濤使個眼色,那海濤急忙下城牆而去。
朱高煦心中正思想朱瞻基會派何人出馬,卻聽得城內鼓聲響起,城門開處,數十騎衝了出來,當前一人白馬銀盔,長槍橫握,卻是麵目英俊,神情冷峻。朱高煦心神一震,來的卻是張輔!
樹上的阿狸看清是張輔時,也是暗叫不妙,心道這個朱瞻基心思倒也狡猾,明知道這二人關係密切,卻讓張輔出來應戰,分明是為難兩人嘛。
卻說張輔見到朱高煦,亦是心潮湧動。他知道朱瞻基的用意,亦知道他在城頭上注視著自己的一舉一動,此時他縱然心中百般不願,卻也隻能驅馬上前,將槍頭倒豎,雙手抱拳,道:“漢王殿下,張輔這廂有禮了。”
朱高煦見此情景,不禁衝著城頭的朱瞻基狠狠瞪了一眼,道:“豎子實乃小人!”看向張輔,道:“阿輔,你今日是要與本王為敵麽?”
張輔心中一痛,卻冷冷道:“漢王殿下,今日朝廷大軍東征,張輔實為先鋒,張輔食君之祿,不敢違抗君命。如果漢王殿下順應皇上聖意,棄械而降,則張輔不敢對殿下動手。望著殿下三思。”
朱高煦點頭道:“好個食君之祿,忠君之命!”忽然哈哈大笑,道:“張輔,你與本王相交三十餘載,可曾見過本王陣前投降過麽?”神色一變,怒道:“本王寧可戰死,決不會苟且偷生!”
張輔慘然一笑,手中長槍一抖,點頭道:“那麽,請殿下亮兵器吧。”
朱高煦注視他良久,黯然道:“沒想到你我還有拔刀相向的時候。”言罷忽朗聲喝道:“好!既然如此,今日我們便作個了斷吧。”
張輔雙目微赤,迴首喝道:“拿酒來!”
朱高煦愣了下,卻見張輔的手下抱著一壇酒過來,倒上滿滿兩碗酒,遞與張輔一碗,又端著另一碗衝朱高煦走過來。王斌怕朱高煦吃虧,急忙打馬上前,接了那碗酒,狠狠地瞪了張輔一眼,眼中冒出怒火,喝道:“張輔,你個無情無義之輩,我總要為枚青報仇!”
張輔見王斌極為憤怒,又提及枚青,他心中不免苦澀。當日枚青奉朱高煦之命進京找他,他情知已無法再相助朱高煦,便狠心趕走枚青,卻沒想到枚青一出府便被錦衣衛拿進皇宮,後來朱瞻基當眾說是他張輔以大義為重,不與漢王同流合汙,將漢王細作送入皇宮,更是將他置於朱高煦對立之麵。此次出征,朱瞻基又命他為先鋒,他無力反抗,隻得屈從。現在麵對朱高煦,他無法替自己解釋,也不想為自己解釋,這條路,自從在朱棣麵前發下誓言之後便無退路,他隻能硬著頭皮走下去了。王斌恨極是他“出賣”枚青,出言相罵,張輔隻能忍受,對王斌道:“枚青是為我所累丟了性命,等會你我刀劍相見,盡管替他索命,千萬不要手下留情!”
王斌一愣,不明白他話中含意,哼了一聲,撥轉馬頭迴到朱高煦身邊。他沒有將酒遞與朱高煦,卻提醒道:“殿下,小心這酒水有異。”
朱高煦搖頭道:“阿輔不會作這等齷齪事!”接著酒碗。
張輔舉起來酒碗,道:“殿下,這碗酒,張輔敬你,亦為你我數十年的情份!”說完一飲而盡!
朱高煦道:“好,為著我們數十年的情份!”亦端起來一氣喝下。
張輔將空碗叭在往地上一摔,手中長槍一揮,道:“從此以後,你我兩人便是陌路之人,你不識得我張輔,我亦不識你是何人!便是在這戰場上,亦敵非友!”
朱高煦苦笑一聲,將碗狠狠摔在地上,亦大聲道:“即日起,你我兩人便山高水長,兩不想幹!”
張輔長槍一握,提馬衝了過來!
王斌見狀罵道:“好個忘恩負義之徒!殿下,讓末將來戰他!”
不待他話音落地,朱高煦已打馬往前,張輔半路上迎住,兩人刀來槍往,來來迴迴戰在一起。此時不止漢軍,包括樂安城頭朝廷君臣都密切地看著兩人。那阿狸也是如此,她見昔日好友今日戰場上卻變成對立,被迫相向而鬥,心中老是不忍,不禁歎道:“這可算什麽打法啊。”
身邊十二月卻輕聲道:“那漢王並未盡全力,一直招架並不進攻。倒是張輔招招拚命,似乎在逼迫漢王出招相鬥。”
阿狸聞言不禁啊呀一聲,道:“這張輔是不想要性命了啊。”她聽朱高燨講過張輔之事,知道張輔所作並非自願,今日戰場與朱高煦絕交,所有架式分明就是自取滅亡之舉,如果他死於朱高煦手中,便不違背對朱棣誓言,而朱瞻基自然不會再為難他的家人,看來他是想要行此下策了。
十二月不知道張輔與朱高煦的情誼,自然不明白張輔所為何故。阿狸心中擔憂,卻也不知如何應對這個場麵。
城頭上朱瞻基亦看出張輔用意,心中微惱,略一思索,輕聲道:“拿弓箭來!”身邊的劉江不明所以,卻也急忙從旁邊士兵手中取過弓箭遞與他。
朱瞻基彎弓搭箭,瞄準朱高煦,口中大聲道:“張將軍,朕來助你一臂之力!”嗖地一聲射了下去!
城下朱高煦與張輔刀槍激戰正酣,聽得風聲急響,饒是他反應敏捷,在馬上閃身避過去,卻也來不及避開張輔的長槍,被張輔刺來的長槍劃過手腕,登時流出血來。張輔愣了下,看到那枝落地的羽箭,隻聽到城頭上朱瞻基大聲道:“來人,給張將軍擂鼓助威!祝張將軍旗開得勝!”便聽到鼓聲大作!
張輔又羞又怒,看到朱高煦手臂上已染滿血跡,不禁道:“你傷得如何?”
朱高煦聽他語氣甚是關懷,心中一喜,低聲道:“阿輔,我知道你不是誠心傷我,我不怪你。我隻想知道,你為何改變心意?可是有人逼迫於你麽?”
張輔眼睛微熱,卻是舉起長槍,喝道:“從來沒人逼迫我!看槍!”欺身來到朱高煦身邊,朱高煦隻得抬刀應戰。
這裏漢軍裏的人便不願意了,大將朱恆、王斌喝道:“暗箭傷人算什麽大丈夫所為?!”兩人拍馬來到陣前,王斌大聲道:“殿下請迴,讓末將來收拾這個忘恩負義之人!”
說著以長刀接住張輔的長槍,喝道:“張輔,殿下不忍傷你,你卻狠心傷他!我王斌對你可不會客氣!看刀!”手中大刀狠狠地砍向張輔,又快又狠,朱恆亦以馬刀相輔,兩人共同大戰張輔。
城頭上朱瞻基看到王斌朱恆與張輔混戰,笑道:“怎麽,漢王想要以多勝少麽?兩個人戰一個人可不光彩。”劉江忙道:“是啊,講人多漢王可不占什麽便宜。”朱瞻基點頭道:“神機營何在?火器弓弩伺候!”
劉江領命,忙下城去帶了神機營的人出城,命人瞄準朱高煦王斌朱恆三人,手中旗幟一揮,登時數千枝弓弩射出,王斌見狀忙護在朱高煦身邊,以手中長刀來撥打飛箭。漢軍騎兵見狀不對,亦衝上前去,這裏朝廷人馬亦上陣前交鋒,一時兩軍陣前亂成一團。劉江見雙方人馬已經混在一起,短兵相接,倒也不敢輕易使用火器,急忙指揮人馬應戰。
這裏朱高煦見自己的騎兵衝過來,再找張輔,他已被王斌朱恆兩人團團圍住,那兩人恨極張輔,下手自不留情。張輔似乎無意與二人交手,漸處下風。朱高煦見狀急忙衝上前去,喝止道:“王斌朱恆退後!”
朱恆聞言勒馬轉迴來,王斌似有不甘,不肯罷手。朱高煦怒道:“難道你不聽本王的話麽?”揮起馬鞭來衝著王斌便打去。王斌身上吃了一鞭,隻得收刀後退,嘴裏恨恨道:“張輔,如果不是因為殿下,我饒不了你。”
張輔知道朱高煦心意,心中難過,卻硬起心腸來,喝道:“誰要你相饒!”舉槍又向朱高煦衝去,道:“說了恩斷義絕兩不相欠,你為何這般惺惺作態?!”
朱高煦閃躲過去,道:“阿輔,對你我從來不會惺惺作態。”張輔連刺數槍來,都被朱高煦躲過,他卻似乎是殺紅了眼,槍尖不離朱高煦左右,朱高煦不禁道:“阿輔,你真地想要本王的命麽?”
張輔雙目紅腫,卻不答話。突然幾枝箭射向朱高煦,王斌朱恆離得較遠,相救已是不及,朱高煦抬刀來撥打避去兩枝,眼見另外兩枝射向他胸前,張輔見狀不加思索,手中長槍啪啪挑飛長箭,朱高煦見狀喜道:“我知道你不會真的傷我。”
張輔瞬間清醒過來,怒吼一聲,長槍一挺刺向朱高煦,朱高煦卻也不抵擋,張輔的槍頭竟然生生刺進他的胸前。朱高煦吃痛伸手握住槍頭。張輔大驚,道:“你為何不躲?”
朱高煦啞聲道:“我不信你會傷我。”手外往用力撥出槍頭,胸前立馬鮮血湧出,濕透身前甲衣。張輔看著槍頭依然往下滴血,心中惶恐,這一槍怕是刺得深了。朱高煦以手捂住胸口,王斌朱恆已來到身邊,朱恆忙護住朱高煦。王斌罵道:“張輔你個賊子,納命來!”長刀急刺張輔,張輔心思混亂,胡亂舉槍來擋,朱高煦卻急忙喝止王斌。
這一場廝殺便在樂安城下混戰了半個時辰,樂安城下血流成河,雙方死亡頗多。朱瞻基在城牆上看得明白,那漢王人數雖少,卻都是精挑細選過的,個個能征善戰,陣前廝殺異常兇猛,不過數千人馬,卻也能在他大隊人馬包圍中奮力拚搏,很是訓練有素,想要一舉殲滅卻也不是那麽容易。又想到朱高煦後方也有幾萬人馬駐紮,心中不免湧起不安來,思量如果一直要這麽硬碰硬的打下去,怕是兩敗俱傷,將來鹿死誰手卻未可知。眼見城下馬嘶人喊,殺聲不斷,忽一眼瞥見朱高煦受傷,心中大喜。
朱高煦胸前中槍,神智漸昏,唯恐被人看出,他強撐著坐穩,立馬橫馬,喝道:“今日暫時饒過小皇帝,收兵迴營!”
朱恆知道底細,亦忙傳令下去。一時漢軍騎兵交相響應,慢慢退後,王斌朱恆護著朱高煦亦是退到後麵。那朱瞻基見漢軍撤退,陣形井井有條絲毫不亂,倒也不敢追趕,便令人鳴金收兵。一時張輔劉江帶人迴城,朱瞻基在城內迎接不提。
那朱高煦亦被部下救迴營中,蘇櫻在帳外迎接,看到朱高煦身上血跡吃驚不小,朱高煦下馬來扶著蘇櫻進入大帳之內,再也支撐不住,幾欲跌倒在地上。蘇櫻王斌急忙傳隨軍大夫。大夫過來後看那胸口傷口雖深,卻是性命無礙,給朱高煦敷上藥仔細包紮。眾將方才放下心來,出去整頓人馬,帳中留下蘇櫻照顧朱高煦。
蘇櫻已從朱恆口中知道大概情況,心中憂慮,又怕朱高煦難過,便不提今日之戰。朱高煦知她心思,便握住她的手,輕聲道:“不用擔心,我總會攻下樂安,解救所有被困將士家屬。小七不會有事的。”
自從前些日子知道樂安被朱瞻基攻下來,蘇櫻便再沒有笑容,她心中擔心女兒,唯恐她有個閃失。此時聽得朱高煦安慰自己,勉強笑道:“我素知你壯誌雄心,知道你的本事。我很放心。”心中惴惴,又生怕亂了朱高煦的心思,不敢過多流露出來。
忽聽到外麵一陣混亂,朱高煦臉上色變,道:“難道是朝廷神機營過來了麽?”馬上否定道:“本王的火炮亦架在外圍,不可能沒有一絲動靜。”
隻見王斌匆匆進來,手中拿著一封書信,道:“殿下,方才有朝廷的弓箭手向著大營射來許多書信,屬下方才看過,卻是朝廷勸降的敕書,說隻要我們投降,便可保全性命,並城中家屬一並無虞。”
朱高煦接過來匆匆過目,大怒道:“朱瞻基這小子花樣不少,此時竟來亂我軍心!”將書信撕個粉碎。
朱恆這時急步而入,想說什麽卻沒有開口。朱高煦道:“有什麽隻管講來!”
朱恆沉聲道:“現在軍營裏許多士兵議論紛紛,均是擔心城中家眷,怕是軍心不穩。”
王斌聞言喝道:“軍心不穩,便想辦法穩定下來,難不成真要趁了小皇帝的願,投降不成?!”
朱高煦沉思一下,道:“朱恆你去軍中多加安撫,休讓將士中了朝廷的離間之計。告訴大家,本王亦有家人在城中,本王的心思跟他們一樣,本王答應他們,定能救出他們的家人來。”朱恆答應出去。
朱高煦又道:“王斌,你去營地四周再巡視一下,現在朝廷人數多於我軍,朱瞻基礙於麵子,倒暫時不會搞偷襲之舉,不過我們還是要作好準備,不可大意了。”王斌領命亦去。
朱高煦待他們出去了,自己深鎖眉頭,思量明日如何攻城之法。蘇櫻一聲不響,在旁邊侍候著。
天色不覺黑了下來,蘇櫻點燃油燈,將帳篷照得明亮。
朱恆忽然跑了進來,道:“稟殿下,楚王與張輔來到營前,求見殿下!”
朱高煦心下狐疑,這個時候朱高燨與張輔過來,多半是為公事而來,十有八九是奉朱瞻基之命來勸降,又聽到有張輔前來,心中歡喜,便道:“請他們進來。”
過不多時,朱高燨與張輔走了進來,慕容秋風緊隨其後,他後麵卻是四個黑衣人,目光如炬,神色冷峻。朱高煦心下猜測這幾人定是雁蕩之巔的十二少。朱高煦看到朱高燨與張輔,也不起身,道:“再也想不到二位這個時候過來,快請坐下。”一指旁邊的椅子,吩咐人上茶。
朱高燨與張輔衝著他一揖作禮,依言坐下,那邊蘇櫻上了茶來,雙方點頭示意。朱高煦看向張輔,神色頗為憔悴,不想張輔的眼睛也正望著他,二人目光相碰,張輔轉過頭去。朱高燨看在眼內,卻問朱高煦道:“二哥傷勢如何?”
朱高煦笑道:“倒沒什麽大礙,皮肉傷而已。”又笑一下,道:“你們二人今晚過來,不會隻為看我傷勢吧?”
朱高燨點頭道:“二哥明鑒,我與張大哥確是奉皇命而來,請二哥繳械投降。”
朱高煦微微冷笑,道:“如果是這句話,就請迴吧,在陣前我已答複過,寧死勿降!現在還是這句話,請二位給朱瞻基帶迴去吧。”
朱高燨與張輔對望一眼,轉而向朱高煦道:“現在漢軍與朝廷軍對峙樂安,二哥以為你勝算有多少呢?”
朱高煦看著他,反問道:“你們的勝算又有多少呢?”
朱高燨道:“依我分析,朝廷軍的勝算在七成以上。第一我們的人馬多過你數倍;第二神機營的火器亦比漢軍的威力猛些;第三天下大部分地方還是朝廷屬地,而漢軍不過隻占領山東一半土地而己。第四,”他意味深長地看看朱高煦,道:“朝廷軍占領樂安,俘虜了許多漢軍家眷,雖然並未以此作要挾,但是,此舉顯然已動搖了漢軍軍心。兩軍對壘,軍心不穩乃兵家大忌,光是這一條,二哥已失去一半勝算的機會了。”
朱高煦哈哈大笑兩聲,道:“四弟所說非假,什麽人多地少武器威猛,這些都是小事,最重要的便是人心!不錯,漢軍中過半人數是樂安將士,但還有一萬人卻是我從南京帶過來,跟著我十幾年走南闖北,勇猛異常,這些人足可以一當十,他們心中隻有漢王!想當年高祖皇帝也不過領著七百人便打下這大明江山。我就不信我手中這一萬精騎,開創不了一個新天地!”
朱高燨歎息道:“二哥當世英雄,自然能闖一番事業,你所憑的絕不是這一萬精兵,你心中在想著蒙古的兀良合與韃靼的騎兵,對麽?隻是,二哥恐怕不知道你所希望的援兵已背地裏向朝廷投誠了吧”
朱高煦心中一震!朱高燨察顏觀色,繼續道:“二哥私下與這兩個部落聯係不斷,其實父皇早已察覺,早在父親最後一次北征,趁機料理了兀良哈,便是要斷了你的念頭,又著脫歡緊咬著韃靼,那阿魯台,整日被脫歡追得四處逃躥,哪裏還有精神來顧及二哥呢?你平時送他們錢糧,為的是戰時助你一臂之力,可是你怎麽不想想,若論錢糧,你漢王府能與國庫相比嗎?你能拿出來的,當今皇上就拿不出來麽?他給那兩個蒙古部落的,隻會比你更多。”
朱高煦臉色慘白,他沒想到朱瞻基已在背後斷了他的後路。朱高燨見狀又道:“實話告訴你吧,當日父皇駕崩之際,已私下警告過兀良哈與韃靼,不能與藩王勾結為難朝廷,那脫歡是早已向當今皇上發過誓言終生效力,蒙古三部看來你是沒有指望了。”
朱高煦動動嘴唇,卻沒有言語。朱高燨觀其臉色,頓了下,又道:“二哥想必心中還指望著那與你一同謀反的山東都指揮使靳榮發兵過來吧?二哥可能不知道,這個靳榮早已被布政使和按察使控製住了,發兵來支援是絕無可能了。”
朱高煦心中最後的希望也破滅了,他如墜冰窟之內,渾身冰冷。朱高燨慢慢地又道:“今日我與張輔前來,也是奉旨前來。皇上言道漢王被人迷惑,方做出此等大逆之事,隻要漢王將主謀擒住獻與朝廷,那麽此事就有轉機。如果依然執迷不悟,堅持與朝廷相抗,怕將來兵敗之日,後悔也無濟於事了。”
朱高煦忽地看看朱高燨,道:“四弟的本事我是知曉的。當日一曲簫音便退了瓦拉的大軍。怎麽,今日你的玉簫不用了,卻又這般的巧舌如簧,憑你一番言語也想來勸退我的大軍麽?”
朱高燨淡淡一笑,道:“想是二哥不信我所言,那麽我也沒有辦法。說不說在我,信不信卻在你。”
蘇櫻在一邊聽得心中膽顫,她看著朱高煦,忍不住開口道:“殿下,楚王殿下所言,請你三思。”
她語音未落,卻聽得有人大聲喝道:“殿下不可!”
隻見王斌大步進得帳內,他滿麵怒容,狠狠地瞪著朱高燨與張輔,轉首對朱高煦道:“殿下,且不可聽信他們恐嚇之語!大丈夫立於天地之間,言出必行,我們已經走上這條路,寧可一戰而死,決不能苟且投降!”又橫目蘇櫻,怒道:“你這個婦人,當日若不是你私自放過小皇帝,他早就被我們所殺,殿下也已然身登九五,又何來今日之禍?你不暗自慚愧,反倒還敢在這裏蠱惑殿下投降?你到底是小皇帝的奸細不是?”
王斌話一出口,在場之人無不臉色大變!朱高煦更是吃了一驚,看向蘇櫻,道:“王斌說的是什麽意思?你幾時放過朱瞻基?”
蘇櫻瞬間額頭冒出汗來,她不知如何迴答。王斌卻道:“迴殿下,事已至此,末將便都說了吧。當日殿下安排人馬在山東沿途攔截小皇帝,這蘇姑娘帶人將小皇帝圍個正著,隻是不肯下手殺他,阿青姑娘看不過去,正要解決小皇帝性命時卻被人殺死,蘇姑娘眼睜睜地放過小皇帝。這些事情也是迴來的侍衛私下傳到我耳中的,我知道殿下甚是相信這個女人,即使告訴你了你也不會相信,便也忍著不提,但是今日無論如何也要說出來,這個女人的話不能相信!”
朱高煦突然怒喝道:“住嘴!”王斌不敢開口,卻仍是滿麵憤慨,怒視蘇櫻。
朱高煦臉色複雜之極,卻忽向蘇櫻柔聲道:“蘇蘇,王斌說的我不相信,你告訴本王,你沒有做過那些事。”
蘇櫻花容慘淡,無言以對。朱高煦伸手輕觸著她的臉龐,又輕聲道:“你說啊,你告訴本王,你沒有放走朱瞻基。”蘇櫻隻是咬牙不語,朱高煦心中失望之極,厲聲道:“你當真放過他麽?”手上一緊,捏住蘇櫻的下頜。
蘇櫻不自覺地點點頭,眼中落下淚來。慕容秋風心中一痛,大聲道:“堂堂一個王爺,何苦為難一個女子?”
朱高煦轉過頭來看看他,複又迴頭看看蘇櫻,點點頭道:“我倒忘了,你是流螢山莊的人。這許多年來,我誠心待你,把你當作漢王府的人。我卻是忘記了,你出自慕容家,你的心,一直都在他們那邊。”
蘇櫻雙目流淚,連連搖頭,道:“蘇櫻早把自己當成漢王府的人。我的心也在這裏,沒有在別的地方。”
朱高煦喝道:“那你為何還要壞本王的大事?”
蘇櫻泣不成聲,嗚咽道:“我隻是想給小七留條後路,心裏卻從來沒想過要去害殿下。”
朱高煦抬手一記耳光打向蘇櫻,蘇櫻一個趔趄摔倒在地,臉上登時紅腫,嘴角流出一絲血跡來。慕容秋風想要上前卻被朱高燨拉住。
朱高煦長聲哀歎道:“婦人誤我,婦人誤我!”又仰天狂笑,道:“天要亡我,夫複何言?”頓足捶胸,聲淚俱下!
蘇櫻從未見過朱高煦這般癲狂模樣,心下萬分難過,如果當日未曾放過朱瞻基,那麽便沒有今日這個局麵,今日所有的一切都是她當日一手造成,如此想著不覺心如死灰,她慢慢地站起身來,來到朱高煦麵前,輕輕拉住他胳膊,道:“殿下。”
朱高煦正值盛怒,唰地抽出腰間寶劍,抵住蘇櫻胸前,道:“你個賤人!還要說些什麽?”蘇櫻慘然一笑,道:“殿下,是蘇櫻該死,誤了殿下大事。殿下想殺就殺吧。”
朱高煦看到蘇櫻眉眼哀怨,抬起劍來卻是不忍下手,忽地將手中長劍一拋,歎道:“罷了罷了!你去吧。漢王府從此再沒有你這個人。”
蘇櫻抹去臉上淚水,道:“此時我方明白我大錯特錯,卻已無法挽迴。殿下,是我對你不起!蘇櫻哪裏也不去,便是死,也隻在你身邊。”說著撿起地上寶劍,反手在頸間一抹,登時血流如注,倒下身來。
此幕發生太過突然,帳中眾人一時都目瞪口呆。朱高煦大叫一聲,抱著蘇櫻搶聲唿喊。慕容秋風一時沒有緩過勁,半晌方唿出一口氣來,搶身至蘇櫻身前,搭她脈息,已是香消玉殞,不禁失聲道:“師妹,你怎麽這麽傻啊。”痛哭流涕。
朱高燨心中亦是惻然,不忍相看,轉首之時忽然看到身邊的八月竟然向著帳篷頂上掃了幾眼。朱高燨一怔,凝神細聽似乎聽到頂上微微響動,不禁心中咯噔一下。
慕容秋風多年來一心牽掛於蘇櫻,今日見她慘死,心如刀絞一般,不禁衝著朱高煦吼道:“是你害死了她!是你害死了她!”拔出腰間長劍,向朱高煦刺去。
張輔見狀衝過來擋在朱高煦身前,道:“慕容公子,且慢!”雙手死死抓住慕容秋風的手臂,慕容秋風一時竟也動彈不得。
慕容秋風怒道:“你放手,我要替我師妹報仇!”
張輔卻道:“你要替蘇櫻報仇,那麽漢王府也要替阿青報仇。想必你們已知道阿青是漢王之女,她慘死在你們手中,這個仇要找誰報呢?”
慕容秋風冷笑一聲,道:“你果然知道這一切!知道阿青是漢王派到我們身邊的細作。”
張輔最初見到阿青時,隻覺此女眼熟,卻並不知道阿青是朱高煦之女,後來朱高煦私下告知,他才知道阿青是他年少風流惹下的情債。阿青之母張輔亦曾見過,是個武林中人,一見朱高煦便陷入情網,與他幾夕纏綿後珠胎暗結,卻不願受王府約束,獨自離開生下阿青,後來在阿青十歲左右時身染時疫,將死之時將阿青送到朱高煦身邊。朱高煦方知有這個女兒的存在,便私下著人訓練,及至長成,找了個合適機會送到了朱高燨身邊。按著朱高煦本意,是想洞悉朱高燨的舉動,卻也沒想到反被朱高燨探出阿青的底細來,隻是朱高煦從未讓外人知曉他與阿青的關係,所以朱高燨隻知阿青是漢王府人,卻不知道她是漢王之女。
此時張輔聽到慕容秋風提及阿青細作之身份,他不禁反問道:“蘇櫻何嚐不是你們派在漢王府的細作呢?”
慕容秋風氣道:“當日是這個人非要我師妹過府,我師妹百般不願,卻也沒奈何隻得屈從,可是從來沒有給我們作過細作!”他說得也是實情,蘇櫻自入漢王府以後,雖然慕容家曾幾次向蘇櫻打探漢王情報,蘇櫻卻是隻字不言。
張輔自然亦知道此中曲折,輕笑一聲,道:“漢王是強要蘇姑娘,可是你敢說當日送她入王府來,不是你們慕容家屈服於當時太子殿下的命令,欲以她入府作細作?隻是當時的太子殿下千算萬算,沒有算到蘇姑娘入府以後竟然喜歡上了漢王,轉而成為漢王的人。”
王斌恨恨道:“這女人根本就是個奸細,不然也不會放走小皇帝,壞殿下大計!我們殿下不忍殺她,總算她自己羞愧一劍斃命,不然我們這些手下也不會放過她去!你要償命,也還先阿青姑娘的命來!”
朱高燨一直不語,聽到此言便冷冷道:“那麽楚王妃的命,又要誰來償呢?”
王斌一時無言以對,當日阿狸落崖殞命,朱高煦沒想到會牽連到楚王的人,將手下狠狠訓斥一頓,卻也無可奈何,心中終是顧忌朱高燨。此時聽到朱高燨提及阿狸,又經蘇櫻慘死,心中不免沮喪,便道:“蘇蘇死了,阿青死了,阿狸也死了。我與你們楚王府的帳就此罷了,休得再提!”
轉身來叫過侍女,吩咐將蘇櫻的屍體掩蓋起來,抬到後麵安置。慕容秋風隻是不舍,卻也無奈,眼睜睜看著蘇櫻被抬走,他的身子也似被掏空一般。
張輔走到朱高煦身邊,道:“殿下,人已經走了,請節哀!”
朱高煦抬起頭來,目光有些呆滯,看著他道:“朱瞻基一直想置我於死地,想必亦會出高價懸賞我這顆頭顱。”他摸摸自己的腦袋,又道:“這頭便請你拿去吧,小皇帝見了必定會給你加官進爵!”
張輔以為他以言語譏諷自己,難過道:“原來你將阿輔看成這般人。”說著伸手撿起地上寶劍,朱高煦方經過蘇櫻一事,見張輔拿起劍來,心中大駭,喝道:“你要作什麽?”顧不得什麽,劈手便去搶奪,手掌登時被劍刃劃破,流出血來。
張輔急忙撒手鬆開劍柄,朱高煦方才鬆口氣,將寶劍扔得遠遠去。張輔低聲道:“你又何苦呢?”
朱高煦慘然道:“已經死了一個了。如果再饒上你,這世上還有什麽生趣?”
張輔心中一痛,卻道:“殿下,方才楚王殿下所言還請細想。與其負隅頑抗,將來兩敗俱傷,倒不如作個逍遙王爺的好。”
朱高煦忽然仰天大笑,道:“事已至此,難道我還能迴頭麽?張輔,虧我與你相交多年,我數十年來苦心經營所為何來?便是為著爭奪這天下!縱然天不佑我,我也要拚生相搏,至死無悔!大丈夫生作人傑,死當鬼雄!這一仗我是打定了!”
張輔與朱高燨麵麵相覷,頗為無奈。
張輔忽然對朱高煦道:“阿煦!”
朱高煦一怔,這個稱唿隻有兩人私下之時,張輔對會如此喊他,平素人前張輔從來不以此語唿之。此時他喚得一聲阿煦,朱高煦心中疑惑,以目詢之。張輔輕聲道:“楚王殿下與我來你這裏之時,皇上便答允我們,隻要你放棄抵抗,他便諸事不予追究,我想你答應我,跟我們迴去見皇上。”
朱高煦聞言又驚又怒,道:“阿輔,你,你也相信那小子的話麽?我是死也不會相信於他。你想帶我去見他,好,便割下我的頭去給他吧!”
張輔搖頭道:“我是無論如何也不會傷你。”驀地右手一掌劈向朱高煦頸項之間,朱高煦未曾防備,被掌擊中,立時失去意識,張輔順勢將他身子靠著自己,卻在他耳邊輕聲道:“阿煦對不住了。”
王斌見狀大驚,便要抽兵器,朱高燨身後的八月已飄然上前來給他一掌,將他擊倒在地。此時帳中再無旁人,朱高燨吩咐將王斌推到椅上坐下,解下朱高煦的服飾來給他穿戴齊整,將他扮作朱高煦模樣,伏案沉思。張輔又給朱高煦套上鬥篷,半遮其麵,與慕容秋風一左一右架著他出了大帳,朱高燨站著衝裏麵道:“二哥,四弟這下先行告辭,後會有期!”卻又對門口侍衛道:“漢王殿下此時有些累了,你們把守這裏,且莫讓人打擾於他,等他唿喚之時再進去。”
門外侍衛也從方才出來的侍女那裏知道蘇櫻之死,心中猜測漢王心情定然不好,聽到朱高燨此語,亦忙點頭。
這裏朱高燨帶著張輔等人,夥同幽冥四少擁著朱高煦出了營地,已有人在營地外等候,幾人翻身上馬,帶著朱高煦匆匆迴到樂安城中。
這日晚飯時分三月從外麵迴來,說起朝廷大軍突然出發。阿狸心中起疑,不明白東征軍為何連夜突然集結出征,且出發的目的地也有所更改。一來是擔心朱高燨,二來也為著蘇櫻之故,她便心緒不寧起來。姚廣孝早年說過漢王朱高煦下場甚慘,滿門抄斬。她當日沒敢多問,也不敢多想。漢王謀反按罪當誅,不過如果禍及家人便是一大慘事。又想到蘇櫻及她女兒小七,那小七還是牙牙學語小女兒家,就此喪命也太可憐,蘇櫻為了孩子幾次相求,自己當日也曾答允蘇櫻必要時救小七。想當日蘇櫻曾對朱瞻基手下留情,想來朱瞻基亦會留下小七性命也未可知。隻是雙方大戰在即,會不會發生什麽變數都是未知之數。她如此思前想後,鬧到後半夜才恍惚睡去。
早上醒來的時候,聽到外麵幾聲鳥叫,眼見已日上三竿。她卻也懶得起來,就這麽在床上躺著一動不動,腦中卻在盤算何時動身前去樂安。忽然聽得腳步聲,有人來到她的窗下邊,似乎是對著屋內看了看,又縮迴去,接著便聽到三月的聲音道:“你這位姑奶奶真能睡,太陽老高了還不起床。”
卻聽到有人輕哼了一下,聲音雖低,阿狸也聽出是十二月的聲音。這兩個人定是早起看不到她,便來房間一看究竟。又聽三月將她稱為十二月的姑奶奶,阿狸心中來氣暗道本姑娘也是你姑奶奶。
此時四下寂靜一片,二人的談話倒讓阿狸聽個清楚。
隻聽三月道:“這皇上十萬大軍圍攻樂安,定然兵到城破,那時漢王家眷都要落入皇上手中。漢王與皇上對峙,怕是難以取勝,但皇上若以家眷逼迫漢王,恐那漢王難以取舍了。除非他能像劉邦一樣無情,能狠下心來舍棄兒女,不然那漢王終是要敗於皇上手中。”
十二月道:“自古交戰,雙方憑實力取勝方才光明磊落,如果以婦幼相逼,怕為人所不齒。那個皇帝看來頗為自負,應該不會拿婦孺來威逼利誘。”
三月卻是笑道:“以前也許不會這麽做,不過這次可是說不準,他覺得漢王連累楚王妃‘亡故’,誓必要報這深仇大恨的。”忽輕輕嗤地一笑,放低聲音道:“你說這個丁王妃卻也奇怪,前些時候救漢王,後來又舍命救皇上,她心裏到底是想著誰呢?咱們少主知道她這麽花心麽?”
十二月沒有說話,這裏阿狸心中早已把三月罵個半死。
卻又聽三月歎道:“不過隻是可憐少主了。少主因為答應他那個皇帝爹爹一定要保漢王安全,才一直待在北京。這次隨駕征討漢王,卻也不知道怎麽能救得了漢王的性命。”
阿狸大吃一驚,朱高燨原來不肯離開北京,卻是為了朱棣的遺命。那三月一直待在北漠搜集消息,想必是偷聽了朱棣不少事情,他所說不會有假,但這次東征,朱高煦鐵定是要被鏟除,朱高燨卻是要如何救他呢?阿狸心中頓時不安起來。
忽聽三月又笑道:“有件事我一直不明白,如果楚王妃真的被漢王累及而亡,你說少主還會不會救漢王性命呢?”
十二月依然無言,三月想來很是無趣,又自圓自說道:“少主怎麽著我猜不到,不過我倒知道你定然會將漢王府鬧個雞犬不寧。十二啊十二,不是我說你,你趁早收拾起你那點心思,少主已然察覺你對丁王妃想入非非了,沒把你告到主上那裏還算少主心善,不然有你好受的。”頓了一下,又道:“我知道你心裏感念這丁姑娘幾次相救於你,可是人家一點也沒往心裏去,你倒時刻記在心中。真是令人無語了。”
卻聽十二月冷冷道:“你說了這許多,口渴麽?”
三月打哈哈道:“一說起她來你就不高興,好了好不說她了。不過——”他複笑道:“昨晚上我告訴她大軍已然出發之時,她好像有心事一般,你說她會不會偷偷跑到樂安去呢?她以前相救的兩個人在樂安決戰,我不信她會坐視不理。”
阿狸忽地把被子掀開跳下床,赤腳來到窗子下邊,猛地一把推開窗欞,饒是三月反應敏捷,差點被撞個正著。待三月看到阿狸那張氣衝衝的俏臉時,心中不免打鼓,忙陪笑道:“啊呀丁姑娘,起來了?這麽早?”
阿狸啐道:“呸,丁姑娘是你叫的?我是你姑奶奶!”
三月便知方才與十二月的談話被她聽個正著,十二月麵無表情。三月倒也灑脫,笑道:“姑奶奶就姑奶奶,有什麽使不得。那麽請問,姑奶奶,你有何吩咐呢?”
阿狸被他逗得忍俊不止,想笑卻忙撐住,大聲道:“你們二人快去準備一下,我們即刻出發!”
三月忙道:“去哪裏?”
阿狸盯了他一眼,道:“樂安!”
阿狸當天下午帶著三月十二月往山東而去,三人騎著馬兒,卻也不急著趕路,緩緩而行,路途中不時遇到些百姓,拖家帶口的。三月便上前打聽,原來朝廷與漢王在山東開戰,山東當地居民四處逃亡,有許多來到京城。幾次詢問下來,阿狸倒把東征大軍的行程了解的清清楚楚。
原來朱瞻基連夜帶軍出發後,一夜急行軍,於次日一早抵達樂安,樂安守城的是朱高煦的世子朱瞻垣,年紀才十六七歲,奉命守城,再沒想到朝廷的軍隊一夜之間竟然開到了樂安城下,更沒想到的還是皇上親征。樂安的精銳兵馬大部被朱高煦帶去攻打濟南,此時留在樂安的隻是些老弱殘兵,哪裏禁得起朱瞻基的十萬大軍,那神機營隻將大炮衝著東門轟炸幾下,便攻下城門,東征大軍趁勢攻進城中,那些守城之軍雖然拚力廝殺,卻是難以扭轉失敗之局麵,東征軍占領了樂安,將漢王府團團圍住,將一應家眷都看押了起來。
那漢王朱高煦正在猛攻濟南,在將要取得勝利之時,卻得知朱瞻基帶人占領了樂安,朱高煦手下將領大部分是樂安本地人,家眷都在城內,得知樂安被朝廷軍占據,登時心中大亂,再也無心戀戰,紛紛請求打迴樂安。朱高煦無奈之下也隻得帶兵迴來,卻不料竟然在半途中了薛祿劉順的埋伏,朱高煦反應敏捷,臨危不亂,竟然給他衝出了包圍,隻是所帶人馬卻也折去三分之一。薛祿所帶兩萬精兵,卻也被朱高煦衝得七零八散,死傷過半。朱高煦本欲收拾了薛劉二人,心中又掛念樂安,便放過二人,帶領漢軍急急趕往樂安。
阿狸與三月十二月這日行到樂安境內,從路上行人口中得知,原來朱高煦已帶兵駐紮於樂安城下,與朝廷大軍相持對峙,雙方已經交過一戰,朝廷大軍雖然人數縱多,漢王部隊卻也精良善戰,雙方也隻是試探一番,隨即收兵,各自迴營。
原來朱高煦與朱瞻基均是謹慎之人,此戰關係重大,兩人心中非常重視。朱瞻基雖然以薛祿劉順設埋伏突襲使朱高煦受挫,但他深知朱高煦久經沙場,不會輕易屈服。他先行占據樂安,此時與朱高煦正麵交戰,卻也擔心敗於漢軍之手。如果此役戰敗,那麽朝中一些觀望的大臣們恐生變節之心,就如當日對待建文皇帝一樣,左右搖擺,如果那樣下去這個皇帝之位怕又是要易主了,是以此戰他必須勝利。因此朱瞻基隻是令人與朱高煦短暫交手,便收兵迴城,自去細想取勝之法。
朱高煦一路奔波,在樂安城下與朝廷大軍甫一交手,卻也收起了小覷之心。他心中原本有些輕視朱瞻基黃口小兒,哪裏懂得排兵布陣,沒想到在濟南外圍中了薛祿劉順的埋伏,令他損兵折將,他便看出朱瞻基年紀雖小,卻非平庸之輩,今日在樂安城下,漢軍與朝廷軍正麵交手,朱高煦冷眼旁觀,亦覺朝廷軍隊訓練有素,戰鬥力不在他漢軍之下。便心中沉重,自思這場戰爭怕比想象中更加艱難。後來朱瞻基收兵,他也帶領人馬後退三裏,紮營駐地,思索明日如何攻城。
阿狸與三月十二月探得明白,三人在城外樹林中渡過一夜。次日一早三月十二月便帶著阿狸來到樂安城邊,那三月十二月均是輕功了得之人,帶著阿狸隱藏於城外密林大樹之上,從上麵俯視下來,能將樂安城門看得清楚。阿狸心中歡喜,十二月恐她不小心掉落下來,便也不錯眼的看著她。三月心中好笑,也不理睬二人,自己飛躍到旁邊樹上去觀看不提。
眼看著太陽升起來,聽得遠處馬蹄聲聲,隻見數千騎兵飛奔來到城下,為首的正是朱高煦。阿狸看他頂盔貫甲,手提大刀,胯下一匹烏騅馬,氣宇軒昂,英姿勃發,阿狸心中不禁喝彩,這番不戰自威的氣魄,終是長年征戰所練就。忽聽得城內三聲炮響,城門大開,衝出數千人來,卻也精神抖擻,這些人馬來到漢軍麵前自動排開,與漢王對峙而列,阿狸看得清楚,當中的大將身材魁梧,滿麵虯髯。阿狸認得此人叫作馬讚,朱棣最後一次北征時曾隨駕在側,性格爆烈,異常勇猛,手中一杆長矛神出鬼沒,被譽為賽張飛。阿狸心中暗想朱瞻基派此人出戰,想來是想殺殺漢軍的氣勢。抬眼望向城頭,隱約看到城牆上旗幟飄揚,朱瞻基立在城頭之上,密切地關注著城下。不錯眼間,阿狸又看到他旁邊站立的夏元吉楊榮等人,接著便看到了朱高燨。阿狸畢竟心虛,雖然知道城頭上的人並不能看到她,卻仍然不自禁地往樹裏麵躲了躲,十二月見狀,順勢看看城頭,便明白其中關係。
卻說那馬讚提馬來到漢軍麵前,一舉手中長矛,大聲喝道:“叛賊聽著,何人前人受死?”
朱高煦還未答言,旁邊的大將王斌便請命道:“殿下,末將願前去迎戰!”
朱高煦也識得這個馬讚,知道他雙臂過人,此時聽他口中叫囂,便先是不悅,道:“早聽說此人勇猛過人,本王便去會他一會。”
王斌忙道:“殿下,這等人隻待屬下解決便是,何用勞殿下大駕?”
旁邊諸將亦是相勸,朱高煦輕輕一揮手,一提韁繩,烏騅馬便躥出隊伍,朱高煦大喝一聲,道:“馬讚,本王來送你去見閻王爺!”
那馬讚隻見對方陣中衝出一人,待看清是漢王朱高煦時,他心中吃了一驚,他沒想到堂堂漢王竟然親自出馬,眼見朱高煦急馳而來,手中大刀帶著風聲衝著自己麵部砍來。馬讚急忙舉槍去擋,隻聽得一聲巨響,場上之人無不雙耳一鳴,馬讚肩胛酸痛,朱高煦微微一笑。兩匹馬相錯開來,朱高煦卻是輕觸馬肚,那烏難馬跟著他戰場廝殺已久,知道他習性,立馬掉過頭來,朱高煦又是一聲大喝,道:“馬讚小兒,受死吧!”
那馬讚方才轉過馬頭,聽得後麵斷喝,還來不及提起槍來,隻覺眼前銀光一閃,已然被劈中麵門,腦袋分開兩片,登時血流如注,身子在馬上晃了幾下,掉於馬下。朱高煦嗬嗬一笑,撥馬迴到陣前。
此舉發生太過迅速,以致於場上之人沒有明白怎麽迴事,待看清馬讚已被斬於馬下之時,登時一片嘩然。漢軍紛紛呐喊道:“漢王神武!”鼓聲不斷。
樹上的阿狸也被嚇了一跳,看場麵太過血腥,不免心中作嘔,轉過頭來不敢再看。
朝廷軍一陣騷動,衝出幾人上前將馬讚的屍首搶了迴去。陣前將士見自己的將軍隻使出兩招便被對方所殺,不免紛紛色變。
朱高煦一抬頭,正好看到了城牆上的朱瞻基,心中火起,便大聲道:“好侄兒,昨日沒有見到你,今日倒親自出來督戰了?”
朱瞻基在城牆上看到朱高煦兩個迴合便刀劈馬讚,心中一凜,待聽到朱高煦揚聲取笑於他,便也微笑道:“二皇叔,別來無恙啊。怎麽,濟南沒有拿下來麽?這般急匆匆的就迴來了?”
朱高煦聽他提及濟南,便知他在譏諷自己既沒攻下濟南,又失去樂安屬地,心中大怒,便道:“你父子二人慣會玩陰耍滑,趁我不在居然偷襲樂安,你若真有本事,便下來與本王真刀真槍地打上一仗,看看你我二人到底誰輸誰贏?”
朱瞻基尚未開口,他身邊的夏元吉卻變色,怒聲喝道:“漢王太過放肆,如此對天子說話,實在無禮之極!”
朱高煦聞言提馬上前幾步,大聲罵道:“夏元吉你個老匹夫,想我父皇當日何等重用於你,怎知他方才離世,你竟然攛掇新君擅改先帝舊製,你可對得起我父皇麽?你們這些賊子,整日正事不做,就隻會蠱惑君王亂我朝綱,眼看著好好的大明江山就要毀在你們這些人之手。本王起兵,也是想要誅殺你這等亂臣賊子。待我攻下城來,定將你們這些奸臣碎屍萬段!”
當日朱高熾繼位以後,聽取朝中大臣建議,對朱棣的許多舊製作了更改,尤其是釋放建文皇帝時期一些重要罪犯,朱高煦起兵造反,也是打著清君側之名,是以聽到夏元吉說話,便趁機出言厲聲相罵。夏元吉臉上時紅時白,尷尬之極。
楊榮忙道:“若論亂臣賊子,恐怕非漢王莫屬!想先帝待漢王禮遇有加,俸祿加倍,漢王卻是不思感恩,常存叛亂之心。今新皇方才登基,漢王卻以莫須有之名起兵謀反,試問漢王此舉,豈非天下大逆不道之徒之為麽?”
楊士奇亦道:“新皇繼位,漢王以長叔之勢,不僅不傾力輔助,卻來欺負寡嫂幼侄,當真令天下人不恥。”
朱高煦聞言更是勃然大怒,喝道:“你們這些酸書生隻會逞口舌之強!當日靖難,本王立下赫赫功績,太宗皇帝亦曾許諾他日傳位本王。就是你們這些臭文人,在太宗皇帝麵前時時進些讒言,令太宗皇帝削奪本王護衛,又將本王貶斥樂安小城,本王恨不得吃爾肉喝尓血!天下有你等這邦小人,怎得平安?”轉而衝著朱瞻基喊道:“大侄子,你若將這些逆臣交與我手,待我殺了他們,我便與你諸事好商量。如若不行,便休怪本王不念叔侄之情,誓與你兵戎相見!”
夏元吉楊榮等聞言都變了顏色,夏元吉忽然摘下帽子,衝朱瞻基屈身道:“陛下,都是微臣不才,惹得漢王兵變,微臣罪該萬死!便請陛下將微臣交與漢王,如果能因此化去幹戈,微臣死也甘心!”
朱瞻基扶起夏元吉,安慰道:“卿家何錯之有?漢王久有謀逆之心,起兵隻在早晚,不過拿爾等作個借口而已。卿家以為,朕真地殺了你們,漢王就不會造反了麽?”
夏元吉心中感動,老淚橫流。朱瞻基轉身對城下道:“二皇叔,當日皇爺爺在世之時就多次言你將來必反,我父皇隻不願相信,厚待於你,及朕登基,亦是秉承父皇遺命,對各位叔叔親善有加,奈何二皇叔反意蓄謀已久,父皇與朕竟也不能感化。今日朕親自出征,便是想再來勸下二皇叔,及早懸崖勒馬,棄械投降,那麽二皇叔還是朕的叔叔,依然做你的漢王。如果執迷不悟,便休怪侄兒不念親情,要以國法為重了。”
朱高煦哪裏聽得進去,喝道:“小兒休得多言,快快派些有身手的下來與本王交戰!如果都是馬讚之流,還是不要過來,省得白白丟了性命!”
朱瞻基冷笑一聲,道:“二皇叔,他不過是個馬前卒而已,想你以一個親王之尊殺一個青年武將,也值得誇耀麽?朕這便派個將軍下去會你!”說著衝海濤使個眼色,那海濤急忙下城牆而去。
朱高煦心中正思想朱瞻基會派何人出馬,卻聽得城內鼓聲響起,城門開處,數十騎衝了出來,當前一人白馬銀盔,長槍橫握,卻是麵目英俊,神情冷峻。朱高煦心神一震,來的卻是張輔!
樹上的阿狸看清是張輔時,也是暗叫不妙,心道這個朱瞻基心思倒也狡猾,明知道這二人關係密切,卻讓張輔出來應戰,分明是為難兩人嘛。
卻說張輔見到朱高煦,亦是心潮湧動。他知道朱瞻基的用意,亦知道他在城頭上注視著自己的一舉一動,此時他縱然心中百般不願,卻也隻能驅馬上前,將槍頭倒豎,雙手抱拳,道:“漢王殿下,張輔這廂有禮了。”
朱高煦見此情景,不禁衝著城頭的朱瞻基狠狠瞪了一眼,道:“豎子實乃小人!”看向張輔,道:“阿輔,你今日是要與本王為敵麽?”
張輔心中一痛,卻冷冷道:“漢王殿下,今日朝廷大軍東征,張輔實為先鋒,張輔食君之祿,不敢違抗君命。如果漢王殿下順應皇上聖意,棄械而降,則張輔不敢對殿下動手。望著殿下三思。”
朱高煦點頭道:“好個食君之祿,忠君之命!”忽然哈哈大笑,道:“張輔,你與本王相交三十餘載,可曾見過本王陣前投降過麽?”神色一變,怒道:“本王寧可戰死,決不會苟且偷生!”
張輔慘然一笑,手中長槍一抖,點頭道:“那麽,請殿下亮兵器吧。”
朱高煦注視他良久,黯然道:“沒想到你我還有拔刀相向的時候。”言罷忽朗聲喝道:“好!既然如此,今日我們便作個了斷吧。”
張輔雙目微赤,迴首喝道:“拿酒來!”
朱高煦愣了下,卻見張輔的手下抱著一壇酒過來,倒上滿滿兩碗酒,遞與張輔一碗,又端著另一碗衝朱高煦走過來。王斌怕朱高煦吃虧,急忙打馬上前,接了那碗酒,狠狠地瞪了張輔一眼,眼中冒出怒火,喝道:“張輔,你個無情無義之輩,我總要為枚青報仇!”
張輔見王斌極為憤怒,又提及枚青,他心中不免苦澀。當日枚青奉朱高煦之命進京找他,他情知已無法再相助朱高煦,便狠心趕走枚青,卻沒想到枚青一出府便被錦衣衛拿進皇宮,後來朱瞻基當眾說是他張輔以大義為重,不與漢王同流合汙,將漢王細作送入皇宮,更是將他置於朱高煦對立之麵。此次出征,朱瞻基又命他為先鋒,他無力反抗,隻得屈從。現在麵對朱高煦,他無法替自己解釋,也不想為自己解釋,這條路,自從在朱棣麵前發下誓言之後便無退路,他隻能硬著頭皮走下去了。王斌恨極是他“出賣”枚青,出言相罵,張輔隻能忍受,對王斌道:“枚青是為我所累丟了性命,等會你我刀劍相見,盡管替他索命,千萬不要手下留情!”
王斌一愣,不明白他話中含意,哼了一聲,撥轉馬頭迴到朱高煦身邊。他沒有將酒遞與朱高煦,卻提醒道:“殿下,小心這酒水有異。”
朱高煦搖頭道:“阿輔不會作這等齷齪事!”接著酒碗。
張輔舉起來酒碗,道:“殿下,這碗酒,張輔敬你,亦為你我數十年的情份!”說完一飲而盡!
朱高煦道:“好,為著我們數十年的情份!”亦端起來一氣喝下。
張輔將空碗叭在往地上一摔,手中長槍一揮,道:“從此以後,你我兩人便是陌路之人,你不識得我張輔,我亦不識你是何人!便是在這戰場上,亦敵非友!”
朱高煦苦笑一聲,將碗狠狠摔在地上,亦大聲道:“即日起,你我兩人便山高水長,兩不想幹!”
張輔長槍一握,提馬衝了過來!
王斌見狀罵道:“好個忘恩負義之徒!殿下,讓末將來戰他!”
不待他話音落地,朱高煦已打馬往前,張輔半路上迎住,兩人刀來槍往,來來迴迴戰在一起。此時不止漢軍,包括樂安城頭朝廷君臣都密切地看著兩人。那阿狸也是如此,她見昔日好友今日戰場上卻變成對立,被迫相向而鬥,心中老是不忍,不禁歎道:“這可算什麽打法啊。”
身邊十二月卻輕聲道:“那漢王並未盡全力,一直招架並不進攻。倒是張輔招招拚命,似乎在逼迫漢王出招相鬥。”
阿狸聞言不禁啊呀一聲,道:“這張輔是不想要性命了啊。”她聽朱高燨講過張輔之事,知道張輔所作並非自願,今日戰場與朱高煦絕交,所有架式分明就是自取滅亡之舉,如果他死於朱高煦手中,便不違背對朱棣誓言,而朱瞻基自然不會再為難他的家人,看來他是想要行此下策了。
十二月不知道張輔與朱高煦的情誼,自然不明白張輔所為何故。阿狸心中擔憂,卻也不知如何應對這個場麵。
城頭上朱瞻基亦看出張輔用意,心中微惱,略一思索,輕聲道:“拿弓箭來!”身邊的劉江不明所以,卻也急忙從旁邊士兵手中取過弓箭遞與他。
朱瞻基彎弓搭箭,瞄準朱高煦,口中大聲道:“張將軍,朕來助你一臂之力!”嗖地一聲射了下去!
城下朱高煦與張輔刀槍激戰正酣,聽得風聲急響,饒是他反應敏捷,在馬上閃身避過去,卻也來不及避開張輔的長槍,被張輔刺來的長槍劃過手腕,登時流出血來。張輔愣了下,看到那枝落地的羽箭,隻聽到城頭上朱瞻基大聲道:“來人,給張將軍擂鼓助威!祝張將軍旗開得勝!”便聽到鼓聲大作!
張輔又羞又怒,看到朱高煦手臂上已染滿血跡,不禁道:“你傷得如何?”
朱高煦聽他語氣甚是關懷,心中一喜,低聲道:“阿輔,我知道你不是誠心傷我,我不怪你。我隻想知道,你為何改變心意?可是有人逼迫於你麽?”
張輔眼睛微熱,卻是舉起長槍,喝道:“從來沒人逼迫我!看槍!”欺身來到朱高煦身邊,朱高煦隻得抬刀應戰。
這裏漢軍裏的人便不願意了,大將朱恆、王斌喝道:“暗箭傷人算什麽大丈夫所為?!”兩人拍馬來到陣前,王斌大聲道:“殿下請迴,讓末將來收拾這個忘恩負義之人!”
說著以長刀接住張輔的長槍,喝道:“張輔,殿下不忍傷你,你卻狠心傷他!我王斌對你可不會客氣!看刀!”手中大刀狠狠地砍向張輔,又快又狠,朱恆亦以馬刀相輔,兩人共同大戰張輔。
城頭上朱瞻基看到王斌朱恆與張輔混戰,笑道:“怎麽,漢王想要以多勝少麽?兩個人戰一個人可不光彩。”劉江忙道:“是啊,講人多漢王可不占什麽便宜。”朱瞻基點頭道:“神機營何在?火器弓弩伺候!”
劉江領命,忙下城去帶了神機營的人出城,命人瞄準朱高煦王斌朱恆三人,手中旗幟一揮,登時數千枝弓弩射出,王斌見狀忙護在朱高煦身邊,以手中長刀來撥打飛箭。漢軍騎兵見狀不對,亦衝上前去,這裏朝廷人馬亦上陣前交鋒,一時兩軍陣前亂成一團。劉江見雙方人馬已經混在一起,短兵相接,倒也不敢輕易使用火器,急忙指揮人馬應戰。
這裏朱高煦見自己的騎兵衝過來,再找張輔,他已被王斌朱恆兩人團團圍住,那兩人恨極張輔,下手自不留情。張輔似乎無意與二人交手,漸處下風。朱高煦見狀急忙衝上前去,喝止道:“王斌朱恆退後!”
朱恆聞言勒馬轉迴來,王斌似有不甘,不肯罷手。朱高煦怒道:“難道你不聽本王的話麽?”揮起馬鞭來衝著王斌便打去。王斌身上吃了一鞭,隻得收刀後退,嘴裏恨恨道:“張輔,如果不是因為殿下,我饒不了你。”
張輔知道朱高煦心意,心中難過,卻硬起心腸來,喝道:“誰要你相饒!”舉槍又向朱高煦衝去,道:“說了恩斷義絕兩不相欠,你為何這般惺惺作態?!”
朱高煦閃躲過去,道:“阿輔,對你我從來不會惺惺作態。”張輔連刺數槍來,都被朱高煦躲過,他卻似乎是殺紅了眼,槍尖不離朱高煦左右,朱高煦不禁道:“阿輔,你真地想要本王的命麽?”
張輔雙目紅腫,卻不答話。突然幾枝箭射向朱高煦,王斌朱恆離得較遠,相救已是不及,朱高煦抬刀來撥打避去兩枝,眼見另外兩枝射向他胸前,張輔見狀不加思索,手中長槍啪啪挑飛長箭,朱高煦見狀喜道:“我知道你不會真的傷我。”
張輔瞬間清醒過來,怒吼一聲,長槍一挺刺向朱高煦,朱高煦卻也不抵擋,張輔的槍頭竟然生生刺進他的胸前。朱高煦吃痛伸手握住槍頭。張輔大驚,道:“你為何不躲?”
朱高煦啞聲道:“我不信你會傷我。”手外往用力撥出槍頭,胸前立馬鮮血湧出,濕透身前甲衣。張輔看著槍頭依然往下滴血,心中惶恐,這一槍怕是刺得深了。朱高煦以手捂住胸口,王斌朱恆已來到身邊,朱恆忙護住朱高煦。王斌罵道:“張輔你個賊子,納命來!”長刀急刺張輔,張輔心思混亂,胡亂舉槍來擋,朱高煦卻急忙喝止王斌。
這一場廝殺便在樂安城下混戰了半個時辰,樂安城下血流成河,雙方死亡頗多。朱瞻基在城牆上看得明白,那漢王人數雖少,卻都是精挑細選過的,個個能征善戰,陣前廝殺異常兇猛,不過數千人馬,卻也能在他大隊人馬包圍中奮力拚搏,很是訓練有素,想要一舉殲滅卻也不是那麽容易。又想到朱高煦後方也有幾萬人馬駐紮,心中不免湧起不安來,思量如果一直要這麽硬碰硬的打下去,怕是兩敗俱傷,將來鹿死誰手卻未可知。眼見城下馬嘶人喊,殺聲不斷,忽一眼瞥見朱高煦受傷,心中大喜。
朱高煦胸前中槍,神智漸昏,唯恐被人看出,他強撐著坐穩,立馬橫馬,喝道:“今日暫時饒過小皇帝,收兵迴營!”
朱恆知道底細,亦忙傳令下去。一時漢軍騎兵交相響應,慢慢退後,王斌朱恆護著朱高煦亦是退到後麵。那朱瞻基見漢軍撤退,陣形井井有條絲毫不亂,倒也不敢追趕,便令人鳴金收兵。一時張輔劉江帶人迴城,朱瞻基在城內迎接不提。
那朱高煦亦被部下救迴營中,蘇櫻在帳外迎接,看到朱高煦身上血跡吃驚不小,朱高煦下馬來扶著蘇櫻進入大帳之內,再也支撐不住,幾欲跌倒在地上。蘇櫻王斌急忙傳隨軍大夫。大夫過來後看那胸口傷口雖深,卻是性命無礙,給朱高煦敷上藥仔細包紮。眾將方才放下心來,出去整頓人馬,帳中留下蘇櫻照顧朱高煦。
蘇櫻已從朱恆口中知道大概情況,心中憂慮,又怕朱高煦難過,便不提今日之戰。朱高煦知她心思,便握住她的手,輕聲道:“不用擔心,我總會攻下樂安,解救所有被困將士家屬。小七不會有事的。”
自從前些日子知道樂安被朱瞻基攻下來,蘇櫻便再沒有笑容,她心中擔心女兒,唯恐她有個閃失。此時聽得朱高煦安慰自己,勉強笑道:“我素知你壯誌雄心,知道你的本事。我很放心。”心中惴惴,又生怕亂了朱高煦的心思,不敢過多流露出來。
忽聽到外麵一陣混亂,朱高煦臉上色變,道:“難道是朝廷神機營過來了麽?”馬上否定道:“本王的火炮亦架在外圍,不可能沒有一絲動靜。”
隻見王斌匆匆進來,手中拿著一封書信,道:“殿下,方才有朝廷的弓箭手向著大營射來許多書信,屬下方才看過,卻是朝廷勸降的敕書,說隻要我們投降,便可保全性命,並城中家屬一並無虞。”
朱高煦接過來匆匆過目,大怒道:“朱瞻基這小子花樣不少,此時竟來亂我軍心!”將書信撕個粉碎。
朱恆這時急步而入,想說什麽卻沒有開口。朱高煦道:“有什麽隻管講來!”
朱恆沉聲道:“現在軍營裏許多士兵議論紛紛,均是擔心城中家眷,怕是軍心不穩。”
王斌聞言喝道:“軍心不穩,便想辦法穩定下來,難不成真要趁了小皇帝的願,投降不成?!”
朱高煦沉思一下,道:“朱恆你去軍中多加安撫,休讓將士中了朝廷的離間之計。告訴大家,本王亦有家人在城中,本王的心思跟他們一樣,本王答應他們,定能救出他們的家人來。”朱恆答應出去。
朱高煦又道:“王斌,你去營地四周再巡視一下,現在朝廷人數多於我軍,朱瞻基礙於麵子,倒暫時不會搞偷襲之舉,不過我們還是要作好準備,不可大意了。”王斌領命亦去。
朱高煦待他們出去了,自己深鎖眉頭,思量明日如何攻城之法。蘇櫻一聲不響,在旁邊侍候著。
天色不覺黑了下來,蘇櫻點燃油燈,將帳篷照得明亮。
朱恆忽然跑了進來,道:“稟殿下,楚王與張輔來到營前,求見殿下!”
朱高煦心下狐疑,這個時候朱高燨與張輔過來,多半是為公事而來,十有八九是奉朱瞻基之命來勸降,又聽到有張輔前來,心中歡喜,便道:“請他們進來。”
過不多時,朱高燨與張輔走了進來,慕容秋風緊隨其後,他後麵卻是四個黑衣人,目光如炬,神色冷峻。朱高煦心下猜測這幾人定是雁蕩之巔的十二少。朱高煦看到朱高燨與張輔,也不起身,道:“再也想不到二位這個時候過來,快請坐下。”一指旁邊的椅子,吩咐人上茶。
朱高燨與張輔衝著他一揖作禮,依言坐下,那邊蘇櫻上了茶來,雙方點頭示意。朱高煦看向張輔,神色頗為憔悴,不想張輔的眼睛也正望著他,二人目光相碰,張輔轉過頭去。朱高燨看在眼內,卻問朱高煦道:“二哥傷勢如何?”
朱高煦笑道:“倒沒什麽大礙,皮肉傷而已。”又笑一下,道:“你們二人今晚過來,不會隻為看我傷勢吧?”
朱高燨點頭道:“二哥明鑒,我與張大哥確是奉皇命而來,請二哥繳械投降。”
朱高煦微微冷笑,道:“如果是這句話,就請迴吧,在陣前我已答複過,寧死勿降!現在還是這句話,請二位給朱瞻基帶迴去吧。”
朱高燨與張輔對望一眼,轉而向朱高煦道:“現在漢軍與朝廷軍對峙樂安,二哥以為你勝算有多少呢?”
朱高煦看著他,反問道:“你們的勝算又有多少呢?”
朱高燨道:“依我分析,朝廷軍的勝算在七成以上。第一我們的人馬多過你數倍;第二神機營的火器亦比漢軍的威力猛些;第三天下大部分地方還是朝廷屬地,而漢軍不過隻占領山東一半土地而己。第四,”他意味深長地看看朱高煦,道:“朝廷軍占領樂安,俘虜了許多漢軍家眷,雖然並未以此作要挾,但是,此舉顯然已動搖了漢軍軍心。兩軍對壘,軍心不穩乃兵家大忌,光是這一條,二哥已失去一半勝算的機會了。”
朱高煦哈哈大笑兩聲,道:“四弟所說非假,什麽人多地少武器威猛,這些都是小事,最重要的便是人心!不錯,漢軍中過半人數是樂安將士,但還有一萬人卻是我從南京帶過來,跟著我十幾年走南闖北,勇猛異常,這些人足可以一當十,他們心中隻有漢王!想當年高祖皇帝也不過領著七百人便打下這大明江山。我就不信我手中這一萬精騎,開創不了一個新天地!”
朱高燨歎息道:“二哥當世英雄,自然能闖一番事業,你所憑的絕不是這一萬精兵,你心中在想著蒙古的兀良合與韃靼的騎兵,對麽?隻是,二哥恐怕不知道你所希望的援兵已背地裏向朝廷投誠了吧”
朱高煦心中一震!朱高燨察顏觀色,繼續道:“二哥私下與這兩個部落聯係不斷,其實父皇早已察覺,早在父親最後一次北征,趁機料理了兀良哈,便是要斷了你的念頭,又著脫歡緊咬著韃靼,那阿魯台,整日被脫歡追得四處逃躥,哪裏還有精神來顧及二哥呢?你平時送他們錢糧,為的是戰時助你一臂之力,可是你怎麽不想想,若論錢糧,你漢王府能與國庫相比嗎?你能拿出來的,當今皇上就拿不出來麽?他給那兩個蒙古部落的,隻會比你更多。”
朱高煦臉色慘白,他沒想到朱瞻基已在背後斷了他的後路。朱高燨見狀又道:“實話告訴你吧,當日父皇駕崩之際,已私下警告過兀良哈與韃靼,不能與藩王勾結為難朝廷,那脫歡是早已向當今皇上發過誓言終生效力,蒙古三部看來你是沒有指望了。”
朱高煦動動嘴唇,卻沒有言語。朱高燨觀其臉色,頓了下,又道:“二哥想必心中還指望著那與你一同謀反的山東都指揮使靳榮發兵過來吧?二哥可能不知道,這個靳榮早已被布政使和按察使控製住了,發兵來支援是絕無可能了。”
朱高煦心中最後的希望也破滅了,他如墜冰窟之內,渾身冰冷。朱高燨慢慢地又道:“今日我與張輔前來,也是奉旨前來。皇上言道漢王被人迷惑,方做出此等大逆之事,隻要漢王將主謀擒住獻與朝廷,那麽此事就有轉機。如果依然執迷不悟,堅持與朝廷相抗,怕將來兵敗之日,後悔也無濟於事了。”
朱高煦忽地看看朱高燨,道:“四弟的本事我是知曉的。當日一曲簫音便退了瓦拉的大軍。怎麽,今日你的玉簫不用了,卻又這般的巧舌如簧,憑你一番言語也想來勸退我的大軍麽?”
朱高燨淡淡一笑,道:“想是二哥不信我所言,那麽我也沒有辦法。說不說在我,信不信卻在你。”
蘇櫻在一邊聽得心中膽顫,她看著朱高煦,忍不住開口道:“殿下,楚王殿下所言,請你三思。”
她語音未落,卻聽得有人大聲喝道:“殿下不可!”
隻見王斌大步進得帳內,他滿麵怒容,狠狠地瞪著朱高燨與張輔,轉首對朱高煦道:“殿下,且不可聽信他們恐嚇之語!大丈夫立於天地之間,言出必行,我們已經走上這條路,寧可一戰而死,決不能苟且投降!”又橫目蘇櫻,怒道:“你這個婦人,當日若不是你私自放過小皇帝,他早就被我們所殺,殿下也已然身登九五,又何來今日之禍?你不暗自慚愧,反倒還敢在這裏蠱惑殿下投降?你到底是小皇帝的奸細不是?”
王斌話一出口,在場之人無不臉色大變!朱高煦更是吃了一驚,看向蘇櫻,道:“王斌說的是什麽意思?你幾時放過朱瞻基?”
蘇櫻瞬間額頭冒出汗來,她不知如何迴答。王斌卻道:“迴殿下,事已至此,末將便都說了吧。當日殿下安排人馬在山東沿途攔截小皇帝,這蘇姑娘帶人將小皇帝圍個正著,隻是不肯下手殺他,阿青姑娘看不過去,正要解決小皇帝性命時卻被人殺死,蘇姑娘眼睜睜地放過小皇帝。這些事情也是迴來的侍衛私下傳到我耳中的,我知道殿下甚是相信這個女人,即使告訴你了你也不會相信,便也忍著不提,但是今日無論如何也要說出來,這個女人的話不能相信!”
朱高煦突然怒喝道:“住嘴!”王斌不敢開口,卻仍是滿麵憤慨,怒視蘇櫻。
朱高煦臉色複雜之極,卻忽向蘇櫻柔聲道:“蘇蘇,王斌說的我不相信,你告訴本王,你沒有做過那些事。”
蘇櫻花容慘淡,無言以對。朱高煦伸手輕觸著她的臉龐,又輕聲道:“你說啊,你告訴本王,你沒有放走朱瞻基。”蘇櫻隻是咬牙不語,朱高煦心中失望之極,厲聲道:“你當真放過他麽?”手上一緊,捏住蘇櫻的下頜。
蘇櫻不自覺地點點頭,眼中落下淚來。慕容秋風心中一痛,大聲道:“堂堂一個王爺,何苦為難一個女子?”
朱高煦轉過頭來看看他,複又迴頭看看蘇櫻,點點頭道:“我倒忘了,你是流螢山莊的人。這許多年來,我誠心待你,把你當作漢王府的人。我卻是忘記了,你出自慕容家,你的心,一直都在他們那邊。”
蘇櫻雙目流淚,連連搖頭,道:“蘇櫻早把自己當成漢王府的人。我的心也在這裏,沒有在別的地方。”
朱高煦喝道:“那你為何還要壞本王的大事?”
蘇櫻泣不成聲,嗚咽道:“我隻是想給小七留條後路,心裏卻從來沒想過要去害殿下。”
朱高煦抬手一記耳光打向蘇櫻,蘇櫻一個趔趄摔倒在地,臉上登時紅腫,嘴角流出一絲血跡來。慕容秋風想要上前卻被朱高燨拉住。
朱高煦長聲哀歎道:“婦人誤我,婦人誤我!”又仰天狂笑,道:“天要亡我,夫複何言?”頓足捶胸,聲淚俱下!
蘇櫻從未見過朱高煦這般癲狂模樣,心下萬分難過,如果當日未曾放過朱瞻基,那麽便沒有今日這個局麵,今日所有的一切都是她當日一手造成,如此想著不覺心如死灰,她慢慢地站起身來,來到朱高煦麵前,輕輕拉住他胳膊,道:“殿下。”
朱高煦正值盛怒,唰地抽出腰間寶劍,抵住蘇櫻胸前,道:“你個賤人!還要說些什麽?”蘇櫻慘然一笑,道:“殿下,是蘇櫻該死,誤了殿下大事。殿下想殺就殺吧。”
朱高煦看到蘇櫻眉眼哀怨,抬起劍來卻是不忍下手,忽地將手中長劍一拋,歎道:“罷了罷了!你去吧。漢王府從此再沒有你這個人。”
蘇櫻抹去臉上淚水,道:“此時我方明白我大錯特錯,卻已無法挽迴。殿下,是我對你不起!蘇櫻哪裏也不去,便是死,也隻在你身邊。”說著撿起地上寶劍,反手在頸間一抹,登時血流如注,倒下身來。
此幕發生太過突然,帳中眾人一時都目瞪口呆。朱高煦大叫一聲,抱著蘇櫻搶聲唿喊。慕容秋風一時沒有緩過勁,半晌方唿出一口氣來,搶身至蘇櫻身前,搭她脈息,已是香消玉殞,不禁失聲道:“師妹,你怎麽這麽傻啊。”痛哭流涕。
朱高燨心中亦是惻然,不忍相看,轉首之時忽然看到身邊的八月竟然向著帳篷頂上掃了幾眼。朱高燨一怔,凝神細聽似乎聽到頂上微微響動,不禁心中咯噔一下。
慕容秋風多年來一心牽掛於蘇櫻,今日見她慘死,心如刀絞一般,不禁衝著朱高煦吼道:“是你害死了她!是你害死了她!”拔出腰間長劍,向朱高煦刺去。
張輔見狀衝過來擋在朱高煦身前,道:“慕容公子,且慢!”雙手死死抓住慕容秋風的手臂,慕容秋風一時竟也動彈不得。
慕容秋風怒道:“你放手,我要替我師妹報仇!”
張輔卻道:“你要替蘇櫻報仇,那麽漢王府也要替阿青報仇。想必你們已知道阿青是漢王之女,她慘死在你們手中,這個仇要找誰報呢?”
慕容秋風冷笑一聲,道:“你果然知道這一切!知道阿青是漢王派到我們身邊的細作。”
張輔最初見到阿青時,隻覺此女眼熟,卻並不知道阿青是朱高煦之女,後來朱高煦私下告知,他才知道阿青是他年少風流惹下的情債。阿青之母張輔亦曾見過,是個武林中人,一見朱高煦便陷入情網,與他幾夕纏綿後珠胎暗結,卻不願受王府約束,獨自離開生下阿青,後來在阿青十歲左右時身染時疫,將死之時將阿青送到朱高煦身邊。朱高煦方知有這個女兒的存在,便私下著人訓練,及至長成,找了個合適機會送到了朱高燨身邊。按著朱高煦本意,是想洞悉朱高燨的舉動,卻也沒想到反被朱高燨探出阿青的底細來,隻是朱高煦從未讓外人知曉他與阿青的關係,所以朱高燨隻知阿青是漢王府人,卻不知道她是漢王之女。
此時張輔聽到慕容秋風提及阿青細作之身份,他不禁反問道:“蘇櫻何嚐不是你們派在漢王府的細作呢?”
慕容秋風氣道:“當日是這個人非要我師妹過府,我師妹百般不願,卻也沒奈何隻得屈從,可是從來沒有給我們作過細作!”他說得也是實情,蘇櫻自入漢王府以後,雖然慕容家曾幾次向蘇櫻打探漢王情報,蘇櫻卻是隻字不言。
張輔自然亦知道此中曲折,輕笑一聲,道:“漢王是強要蘇姑娘,可是你敢說當日送她入王府來,不是你們慕容家屈服於當時太子殿下的命令,欲以她入府作細作?隻是當時的太子殿下千算萬算,沒有算到蘇姑娘入府以後竟然喜歡上了漢王,轉而成為漢王的人。”
王斌恨恨道:“這女人根本就是個奸細,不然也不會放走小皇帝,壞殿下大計!我們殿下不忍殺她,總算她自己羞愧一劍斃命,不然我們這些手下也不會放過她去!你要償命,也還先阿青姑娘的命來!”
朱高燨一直不語,聽到此言便冷冷道:“那麽楚王妃的命,又要誰來償呢?”
王斌一時無言以對,當日阿狸落崖殞命,朱高煦沒想到會牽連到楚王的人,將手下狠狠訓斥一頓,卻也無可奈何,心中終是顧忌朱高燨。此時聽到朱高燨提及阿狸,又經蘇櫻慘死,心中不免沮喪,便道:“蘇蘇死了,阿青死了,阿狸也死了。我與你們楚王府的帳就此罷了,休得再提!”
轉身來叫過侍女,吩咐將蘇櫻的屍體掩蓋起來,抬到後麵安置。慕容秋風隻是不舍,卻也無奈,眼睜睜看著蘇櫻被抬走,他的身子也似被掏空一般。
張輔走到朱高煦身邊,道:“殿下,人已經走了,請節哀!”
朱高煦抬起頭來,目光有些呆滯,看著他道:“朱瞻基一直想置我於死地,想必亦會出高價懸賞我這顆頭顱。”他摸摸自己的腦袋,又道:“這頭便請你拿去吧,小皇帝見了必定會給你加官進爵!”
張輔以為他以言語譏諷自己,難過道:“原來你將阿輔看成這般人。”說著伸手撿起地上寶劍,朱高煦方經過蘇櫻一事,見張輔拿起劍來,心中大駭,喝道:“你要作什麽?”顧不得什麽,劈手便去搶奪,手掌登時被劍刃劃破,流出血來。
張輔急忙撒手鬆開劍柄,朱高煦方才鬆口氣,將寶劍扔得遠遠去。張輔低聲道:“你又何苦呢?”
朱高煦慘然道:“已經死了一個了。如果再饒上你,這世上還有什麽生趣?”
張輔心中一痛,卻道:“殿下,方才楚王殿下所言還請細想。與其負隅頑抗,將來兩敗俱傷,倒不如作個逍遙王爺的好。”
朱高煦忽然仰天大笑,道:“事已至此,難道我還能迴頭麽?張輔,虧我與你相交多年,我數十年來苦心經營所為何來?便是為著爭奪這天下!縱然天不佑我,我也要拚生相搏,至死無悔!大丈夫生作人傑,死當鬼雄!這一仗我是打定了!”
張輔與朱高燨麵麵相覷,頗為無奈。
張輔忽然對朱高煦道:“阿煦!”
朱高煦一怔,這個稱唿隻有兩人私下之時,張輔對會如此喊他,平素人前張輔從來不以此語唿之。此時他喚得一聲阿煦,朱高煦心中疑惑,以目詢之。張輔輕聲道:“楚王殿下與我來你這裏之時,皇上便答允我們,隻要你放棄抵抗,他便諸事不予追究,我想你答應我,跟我們迴去見皇上。”
朱高煦聞言又驚又怒,道:“阿輔,你,你也相信那小子的話麽?我是死也不會相信於他。你想帶我去見他,好,便割下我的頭去給他吧!”
張輔搖頭道:“我是無論如何也不會傷你。”驀地右手一掌劈向朱高煦頸項之間,朱高煦未曾防備,被掌擊中,立時失去意識,張輔順勢將他身子靠著自己,卻在他耳邊輕聲道:“阿煦對不住了。”
王斌見狀大驚,便要抽兵器,朱高燨身後的八月已飄然上前來給他一掌,將他擊倒在地。此時帳中再無旁人,朱高燨吩咐將王斌推到椅上坐下,解下朱高煦的服飾來給他穿戴齊整,將他扮作朱高煦模樣,伏案沉思。張輔又給朱高煦套上鬥篷,半遮其麵,與慕容秋風一左一右架著他出了大帳,朱高燨站著衝裏麵道:“二哥,四弟這下先行告辭,後會有期!”卻又對門口侍衛道:“漢王殿下此時有些累了,你們把守這裏,且莫讓人打擾於他,等他唿喚之時再進去。”
門外侍衛也從方才出來的侍女那裏知道蘇櫻之死,心中猜測漢王心情定然不好,聽到朱高燨此語,亦忙點頭。
這裏朱高燨帶著張輔等人,夥同幽冥四少擁著朱高煦出了營地,已有人在營地外等候,幾人翻身上馬,帶著朱高煦匆匆迴到樂安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