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常似靜,靜豈懶者徒”,不是沒有道理。如果此刻不倚榻上而“靜”,則方才情緒所兜的小小圈子便無條件地失落了去!人家就不可惜它,自己卻實在不能不感到這種親密的損失的可哀。
就說它是情緒上的小小旅行吧,不走並無不可,不過走走未始不是更好。歸根說,我們活在這世上到底最珍惜一些什麽?果真珍惜萬物之靈的人的活動所產生的種種,所謂人類文化?這人類文化到底又靠一些什麽?我們懷疑或許就是人身上那一撮精神同機體的感覺,生理心理所共起的情感,所激發出的一串行為,所聚斂的一點智慧——那麽一點點人之所以為人的表現。宇宙萬物客觀的本無所可珍惜,反映在人性上的山川草木禽獸才開始有了秀麗,有了氣質,有了靈犀。反映在人性上的人自己更不用說。沒有人的感覺,人的情感,即便有自然,也就沒有自然的美,質或神方麵更無所謂人的智慧,人的創造,人的一切生活藝術的表現!這樣說來,誰該鄙棄自己感覺上的小小旅行?為壯壯自己的膽子,我們更該相信惟其人類有這類情緒的馳騁,實際的世間才賡續著產生我們精神所寄托的文物精粹。
此刻我竟可以微微一咳嗽,乃至於用播音的圓潤口調說:我們既然無疑的珍惜文化,即尊重盤古到今種種的藝術——無論是抽象的思想的藝術,或是具體的駕馭天然材料另創的非天然形象——則對於藝術所由來的淵源,那點點人的感覺,人的情感智慧(通稱人的情緒),又當如何地珍惜才算合理?
但是情緒的馳騁,顯然不是詩或畫或任何其他藝術建造的完成。這馳騁此刻雖占了自己生活的若幹時間,卻並不在空間裏占任何一個小小位置!這個情形自己需安全明了。此刻它僅是一種無蹤跡的流動,並無棲身的形體。它或含有各種或可捉摸的質素,但是好奇地探討這個質素而具體要表現它的差事,無論其有無意義,除卻本人外,別人是無能為力的。我此刻為著一片清婉可喜的陽光,分明自己在對內心交流變化的各種聯想發生一種興趣的注意,換句話說,這好奇與興趣的注意已是我此刻生活的活動。一種力量又迫著我來把握住這個活動,而設法表現它,這不易抑製的衝動,或即所謂藝術衝動也未可知!隻記得冷靜的杜工部散散步,看看花,也不免會有“江上被花惱不徹,無處告訴隻顛狂”的情緒上一片紊亂!玲瓏煦暖的陽光照人麵前,那美的感人力量就不減於花,不容我生硬地自己把情緒分劃為有閑與實際的兩種,而權其輕重,然後再決定取舍的。我也隻有情緒上的一片紊亂。
情緒的旅行本偶然的事,今天一開頭並為著這片春初晌午的陽光,現在也還是為著它。房間內有兩種豪侈的光常叫我的心緒緊張如同花開,趁著感覺的微風,深淺零亂於冷智的枝葉中間。一種是燭光,高高的台座,長垂的燭淚,熊熊紅焰當簾幕四下時各處光影掩映。那種閃爍明豔,雅有古意,明明是畫中景象,卻含有更多詩的成分。另一種便是這初春晌午的陽光,到時候有意無意的大片子灑落滿室,那些窗欞欄板幾案筆硯浴在光靄中,一時全成了靜物圖案;再有紅蕊細枝點綴幾處,室內更是輕香浮溢,叫人俯仰全觸到一種靈性。
這種說法怕有點會發生誤會,我並不說這片陽光射入室內,需要筆硯花香那些儒雅的托襯才能動人,我的意思倒是:室內頂尋常的一些供設,隻要一片陽光這樣又幽嫻又灑脫地落在上麵,一切都會帶上另一種動人的氣息。
這裏要說到我最初認識的一片陽光。那年我六歲,記得是剛剛出了水珠以後——水珠即尋常水痘,不過我家鄉的話叫它做水珠。當時我很喜歡那美麗的名字,忘卻它是一種病,因而也覺到一種神秘的驕傲。隻要人過我窗口問問出“水珠”麽?我就感到一種榮耀。那個感覺至今還印在腦子裏。也為這個緣故,我還記得病中奢侈的愉悅心境。雖然同其他多次的害病一樣,那次我仍然是孤獨的被囚禁在一間房屋裏休養的。
那是我們老宅子裏最後的一進房子;白粉牆圍著小小院子,北麵一排三間,當中夾著一個開敞的廳堂。我病在東頭娘的臥室裏。西頭是嬸嬸的住房。娘同嬸永遠要在祖母的前院裏行使她們女人們的職務的,於是我常是這三間房屋惟一留守的主人。
在那三間屋子裏病著,那經驗是難堪的。時間過得特別慢,尤其是在日中毫無睡意的時候。起初,我僅集注我的聽覺在各種似腳步,又不似腳步的上麵。猜想著,等候著,希望著人來。間或聽聽隔牆各種瑣碎的聲音,由牆基底下傳達出來又消斂了去。過一會兒,我就不耐煩了——不記得是怎樣的,我就躡著鞋,捱著木床走到房門邊。房門向著廳堂斜斜地開著一扇,我便扶著門框好奇地向外探望。
那時大概剛是午後兩點鍾光景,一張剛開過飯的八仙桌,異常寂寞地立在當中。桌下一片由廳口處射進來的陽光,泄泄融融地倒在那裏。
一個絕對悄寂的周圍伴著這一片無聲的金色的晶瑩,不知為什麽,忽使我六歲孩子的心裏起了一次極不平常的振蕩。
那裏並沒有幾案花香,美術的布置,
隻是一張極尋常的八仙桌。如果我的記憶沒有錯,那上麵在不多時間以前,是剛陳列過鹹魚,醬菜一類極尋常儉樸的午餐的。小孩子的心卻呆了。或許兩隻眼睛倒張大一點,四處地望,似乎在尋覓一個問題的答案。為什麽那片陽光美得那樣動人?我記得我爬到房內窗前的桌子上坐著,有意無意地望望窗外,院裏粉牆疏影同室內那片金色和煦絕然不同趣味。順便我翻開手邊娘梳妝用的舊式鏡箱,又上下搖動那小排狀抽屜,同那刻成花籃形的小銅墜子,不時聽雀躍過枝清脆的鳥語。心裏卻仍為那片陽光隱著一片模糊的疑問。
時間經過二十多年,直到今天,又是這樣一泄陽光,一片不可捉摸,不可思議流動的而又恬靜的瑰寶,我才明白我那問題是永遠沒有答案的。事實上僅是如此:一張孤獨的桌,一角寂寞的廳堂。一隻靈巧的鏡箱,或窗外斷續的鳥語,和水珠——那美麗小孩子的病名——便湊巧永遠同初春靜沉的陽光整整複斜斜地成了我迴憶中極自然的聯想。
原載1946年11月24日《大公報·文藝副刊》
平郊建築雜錄
北平四郊近二三百年間建築遺物極多,偶爾郊遊,觸目都是饒有趣味的古建。其中遼、金、元古物雖然也有,但是大部分還是明清的遺構;有的是煊赫的“名勝”,有的是消沉的“痕跡”;有的按期受成群的世界遊曆團的讚揚,有的隻偶爾受詩人們的憑吊,或畫家的欣賞。
這些美的存在,在建築審美者的眼裏,都能引起特異的感覺,在“詩意”和“畫意”之外,還使他感到一種“建築意”的愉快。這也許是個狂妄的說法——但是,什麽叫做“建築意”?我們很可以找出一個比較近理的含義或解釋來。
頑石會不會點頭,我們不敢有所爭辯,那問題怕要牽涉到物理學家,但經過大匠之手澤,年代之磋磨,有一些石頭的確是會蘊含生氣的。天然的材料經人的聰明建造,再受時間的洗禮,成美術與曆史地理之和,使它不能不引起賞鑒者一種特殊的性靈的融會,神誌的感觸,這話或者可以算是說得通。
無論哪一個巍峨的古城樓,或一角傾頹的殿基的靈魂裏,無形中都在訴說,乃至於歌唱,時間上漫不可信的變遷;由溫雅的兒女佳話,到流血成渠的殺戮。他們所給的“意”的確是“詩”與“畫”的。但是建築師要鄭重鄭重的聲明,那裏麵還有超出這“詩”、“畫”以外的“意”存在。眼睛在接觸人的智力和生活所產生的一個結構,在光影可人中,和諧的輪廓,披著風露所賜與
的層層生動的色彩;潛意識裏更有“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樓塌了”憑吊與興衰的感慨;偶然更發現一片,隻要一片,極精致的雕紋,一位不知名匠師的手筆,請問那時銳感,即不叫他做“建築意”,我們也得要臨時給他製造個同樣狂妄的名詞,是不?
建築審美可不能勢利的。大名煊赫,尤其是有乾隆禦筆碑石來讚揚的,並不一定便是寶貝;不見經傳,湮沒在人跡罕到的亂草中間的,更不一定不是一位無名英雄。以貌取人或者不可,“以貌取建”卻是個好態度。北平近郊可經人以貌取舍的古建築實不在少數。攝影圖錄之後,或考證它的來曆,或由村老傳說中推測他的過往——可以成一個建築師為古物打抱不平的事業,和比較有意思的夏假消遣。而他的報酬便是那無窮的建築意的收獲。
一、臥佛寺的平麵說起受帝國主義的壓迫,再沒有比臥佛寺委屈的了。臥佛寺的住持智寬和尚,前年偶同我們談天,用“歎息痛恨於桓靈”的口氣告訴我,他的先師老和尚,如何如何地與青年會訂了合同,以每年一百元的租金,把寺的大部分租借了二十年,如同膠州灣,遼東半島的條約一樣。
其實這都怪那佛一覺睡幾百年不醒,到了這危難的關頭,還不起來給老和尚當頭棒喝,使他早早覺悟,組織個佛教青年會西山消夏團。雖未必可使佛法感化了摩登青年,至少可借以繁榮了壽安山……不錯,那山叫壽安山……又何至等到今年五台山少些的補助,才能修葺開始殘破的廟宇呢!
我們也不必怪老和尚,也不必怪青年會……其實還應該感謝青年會。要是沒有青年會,今天有幾個人會知道臥佛寺那樣一個山窩子裏的去處。在北方——尤其是北平——上學的人,大半都到過臥佛寺。一到夏天,各地學生們,男的,女的,誰不願意來消消夏,爬山,遊水,騎驢,多麽優哉遊哉。據說每年夏令會總成全了許多愛人們的心願,想不到睡覺的釋迦牟尼,還能在夢中代行月下老人的職務,也真是佛法無邊了。
從玉泉山到香山的馬路,快近北辛村的地方,有條岔路忽然轉北上坡的,正是引導你到臥佛寺的大道。寺是向南,一帶山屏障似的圍住寺的北麵,所以寺後有一部分漸高,一直上了山腳。在最前麵,迎著來人的,是寺的第一道牌樓,那還在一條柏蔭夾道的前頭。當初這牌樓是什麽模樣,我們大概還能想象,前人做的事雖不一定都比我們強,卻是關於這牌樓大概無論如何他們要比我們大方得多。現在的這座隻說他不順眼已算十分客氣,不知哪一位和尚化來的酸緣
,在破碎的基上,豎了四根小柱子,上麵橫釘了幾塊板,就叫它做牌樓。這算是經濟萎衰的直接表現,還是宗教力漸弱的間接表現?一時我還不能答複。
順著兩行古柏的馬道上去,驟然間到了上邊,才看見另外的鮮明的一座琉璃牌樓在眼前。漢白玉的須彌座,三個漢白玉的圓門洞,黃綠琉璃的柱子,橫額,鬥棋,簷瓦。如果你相信一個建築師的自言自語,“那是乾嘉間的做法”。至於《日下舊聞考》所記寺前為門的如來寶塔,卻已不知去向了。
琉璃牌樓之內,有一道白石橋,由半月形的小池上過去。池的北麵和橋的旁邊,都有精致的石欄杆,現在隻餘北麵一半,南麵的已改成洋灰抹磚欄杆。這也據說是“放生池”,裏麵的魚,都是“放”的。佛寺前的池,本是佛寺的一部分,用不著我們小題大作地講。但是池上有橋,現在雖處處可見,但它的來由卻不見得十分古遠。在許多寺池上,沒有橋的卻較占多數。至於池的半月形,也是個較近的做法,古代的池大半都是方的。池的用途多是放生,養魚。但是劉士能先生告訴我們說南京附近有一處律宗的寺,利用山中溪水為月牙池,和尚們每齋都跪在池邊吃,風雪無阻,吃完在池中洗碗。幸而臥佛寺的和尚們並不如律宗的苦行,不然放生池不唯不能放生,怕還要變成髒水坑了。
與橋正相對的是山門。山門之外,左右兩旁,是鍾鼓樓,從前已很破爛,今年忽然大大地修整起來。連角梁下失去的銅鐸,也用二十一號的白鉛鐵焊上,油上紅綠顏色,如同東安市場的國貨玩具一樣的鮮明。
山門平時是不開的,走路的人都從山門旁邊的門道出入。入門之後,迎麵是一座天王殿,裏麵供的是四天王——就是四大金剛——東西梢間各兩位對麵侍立,明間麵南的是光肚笑嘻嘻的阿彌陀佛,麵北合十站著的是韋馱。
再進去是正殿,前麵是月台,月台上(在秋收的時候)鋪著金黃色的老玉米,像是專替舊殿著色。正殿五間,供三位喇嘛式的佛像。據說正殿本來也有臥佛一軀,雍正還看見過,是旃檀佛像,唐太宗貞觀年間的東西。卻是到了乾隆年間,這位佛大概睡醒了,不知何時上哪兒去了。隻剩了後殿那一位,一直睡到如今,還沒有醒。
從前麵牌樓一直到後殿,都是建立在一條中線上的。這個在寺的平麵上並不算稀奇,罕異的卻是由山門之左右,有遊廊向東西,再折而向北,其間雖有方丈客室和正殿的東西配殿,但是一氣連接,直到最後麵又折而東西,迴到後殿左右。這一周的廊
,東西(連山門和後殿算上)十九間,南北(連方丈配殿算上)四十間,成一個大長方形。中間雖立著天王殿和正殿,卻不像普通的廟殿,將全寺用“四合頭”式前後分成幾進。這是少有的。在這點上,本刊上期劉士能先生在《智化寺調查記》中說:“唐宋以來有伽藍七堂之稱。惟各宗略有異同,而同在一宗,複因地域環境,互相增省……”現在臥佛寺中院,除去最後的後殿外,前麵各堂為數適七,雖不敢說這是七堂之例,但可借此略窺製度耳。
這種平麵布置,在唐宋時代很是平常,敦煌畫壁裏的伽藍都是如此布置,在日本各地也有飛鳥平安時代這種的遺例。在北平一帶(別處如何未得詳究)
就說它是情緒上的小小旅行吧,不走並無不可,不過走走未始不是更好。歸根說,我們活在這世上到底最珍惜一些什麽?果真珍惜萬物之靈的人的活動所產生的種種,所謂人類文化?這人類文化到底又靠一些什麽?我們懷疑或許就是人身上那一撮精神同機體的感覺,生理心理所共起的情感,所激發出的一串行為,所聚斂的一點智慧——那麽一點點人之所以為人的表現。宇宙萬物客觀的本無所可珍惜,反映在人性上的山川草木禽獸才開始有了秀麗,有了氣質,有了靈犀。反映在人性上的人自己更不用說。沒有人的感覺,人的情感,即便有自然,也就沒有自然的美,質或神方麵更無所謂人的智慧,人的創造,人的一切生活藝術的表現!這樣說來,誰該鄙棄自己感覺上的小小旅行?為壯壯自己的膽子,我們更該相信惟其人類有這類情緒的馳騁,實際的世間才賡續著產生我們精神所寄托的文物精粹。
此刻我竟可以微微一咳嗽,乃至於用播音的圓潤口調說:我們既然無疑的珍惜文化,即尊重盤古到今種種的藝術——無論是抽象的思想的藝術,或是具體的駕馭天然材料另創的非天然形象——則對於藝術所由來的淵源,那點點人的感覺,人的情感智慧(通稱人的情緒),又當如何地珍惜才算合理?
但是情緒的馳騁,顯然不是詩或畫或任何其他藝術建造的完成。這馳騁此刻雖占了自己生活的若幹時間,卻並不在空間裏占任何一個小小位置!這個情形自己需安全明了。此刻它僅是一種無蹤跡的流動,並無棲身的形體。它或含有各種或可捉摸的質素,但是好奇地探討這個質素而具體要表現它的差事,無論其有無意義,除卻本人外,別人是無能為力的。我此刻為著一片清婉可喜的陽光,分明自己在對內心交流變化的各種聯想發生一種興趣的注意,換句話說,這好奇與興趣的注意已是我此刻生活的活動。一種力量又迫著我來把握住這個活動,而設法表現它,這不易抑製的衝動,或即所謂藝術衝動也未可知!隻記得冷靜的杜工部散散步,看看花,也不免會有“江上被花惱不徹,無處告訴隻顛狂”的情緒上一片紊亂!玲瓏煦暖的陽光照人麵前,那美的感人力量就不減於花,不容我生硬地自己把情緒分劃為有閑與實際的兩種,而權其輕重,然後再決定取舍的。我也隻有情緒上的一片紊亂。
情緒的旅行本偶然的事,今天一開頭並為著這片春初晌午的陽光,現在也還是為著它。房間內有兩種豪侈的光常叫我的心緒緊張如同花開,趁著感覺的微風,深淺零亂於冷智的枝葉中間。一種是燭光,高高的台座,長垂的燭淚,熊熊紅焰當簾幕四下時各處光影掩映。那種閃爍明豔,雅有古意,明明是畫中景象,卻含有更多詩的成分。另一種便是這初春晌午的陽光,到時候有意無意的大片子灑落滿室,那些窗欞欄板幾案筆硯浴在光靄中,一時全成了靜物圖案;再有紅蕊細枝點綴幾處,室內更是輕香浮溢,叫人俯仰全觸到一種靈性。
這種說法怕有點會發生誤會,我並不說這片陽光射入室內,需要筆硯花香那些儒雅的托襯才能動人,我的意思倒是:室內頂尋常的一些供設,隻要一片陽光這樣又幽嫻又灑脫地落在上麵,一切都會帶上另一種動人的氣息。
這裏要說到我最初認識的一片陽光。那年我六歲,記得是剛剛出了水珠以後——水珠即尋常水痘,不過我家鄉的話叫它做水珠。當時我很喜歡那美麗的名字,忘卻它是一種病,因而也覺到一種神秘的驕傲。隻要人過我窗口問問出“水珠”麽?我就感到一種榮耀。那個感覺至今還印在腦子裏。也為這個緣故,我還記得病中奢侈的愉悅心境。雖然同其他多次的害病一樣,那次我仍然是孤獨的被囚禁在一間房屋裏休養的。
那是我們老宅子裏最後的一進房子;白粉牆圍著小小院子,北麵一排三間,當中夾著一個開敞的廳堂。我病在東頭娘的臥室裏。西頭是嬸嬸的住房。娘同嬸永遠要在祖母的前院裏行使她們女人們的職務的,於是我常是這三間房屋惟一留守的主人。
在那三間屋子裏病著,那經驗是難堪的。時間過得特別慢,尤其是在日中毫無睡意的時候。起初,我僅集注我的聽覺在各種似腳步,又不似腳步的上麵。猜想著,等候著,希望著人來。間或聽聽隔牆各種瑣碎的聲音,由牆基底下傳達出來又消斂了去。過一會兒,我就不耐煩了——不記得是怎樣的,我就躡著鞋,捱著木床走到房門邊。房門向著廳堂斜斜地開著一扇,我便扶著門框好奇地向外探望。
那時大概剛是午後兩點鍾光景,一張剛開過飯的八仙桌,異常寂寞地立在當中。桌下一片由廳口處射進來的陽光,泄泄融融地倒在那裏。
一個絕對悄寂的周圍伴著這一片無聲的金色的晶瑩,不知為什麽,忽使我六歲孩子的心裏起了一次極不平常的振蕩。
那裏並沒有幾案花香,美術的布置,
隻是一張極尋常的八仙桌。如果我的記憶沒有錯,那上麵在不多時間以前,是剛陳列過鹹魚,醬菜一類極尋常儉樸的午餐的。小孩子的心卻呆了。或許兩隻眼睛倒張大一點,四處地望,似乎在尋覓一個問題的答案。為什麽那片陽光美得那樣動人?我記得我爬到房內窗前的桌子上坐著,有意無意地望望窗外,院裏粉牆疏影同室內那片金色和煦絕然不同趣味。順便我翻開手邊娘梳妝用的舊式鏡箱,又上下搖動那小排狀抽屜,同那刻成花籃形的小銅墜子,不時聽雀躍過枝清脆的鳥語。心裏卻仍為那片陽光隱著一片模糊的疑問。
時間經過二十多年,直到今天,又是這樣一泄陽光,一片不可捉摸,不可思議流動的而又恬靜的瑰寶,我才明白我那問題是永遠沒有答案的。事實上僅是如此:一張孤獨的桌,一角寂寞的廳堂。一隻靈巧的鏡箱,或窗外斷續的鳥語,和水珠——那美麗小孩子的病名——便湊巧永遠同初春靜沉的陽光整整複斜斜地成了我迴憶中極自然的聯想。
原載1946年11月24日《大公報·文藝副刊》
平郊建築雜錄
北平四郊近二三百年間建築遺物極多,偶爾郊遊,觸目都是饒有趣味的古建。其中遼、金、元古物雖然也有,但是大部分還是明清的遺構;有的是煊赫的“名勝”,有的是消沉的“痕跡”;有的按期受成群的世界遊曆團的讚揚,有的隻偶爾受詩人們的憑吊,或畫家的欣賞。
這些美的存在,在建築審美者的眼裏,都能引起特異的感覺,在“詩意”和“畫意”之外,還使他感到一種“建築意”的愉快。這也許是個狂妄的說法——但是,什麽叫做“建築意”?我們很可以找出一個比較近理的含義或解釋來。
頑石會不會點頭,我們不敢有所爭辯,那問題怕要牽涉到物理學家,但經過大匠之手澤,年代之磋磨,有一些石頭的確是會蘊含生氣的。天然的材料經人的聰明建造,再受時間的洗禮,成美術與曆史地理之和,使它不能不引起賞鑒者一種特殊的性靈的融會,神誌的感觸,這話或者可以算是說得通。
無論哪一個巍峨的古城樓,或一角傾頹的殿基的靈魂裏,無形中都在訴說,乃至於歌唱,時間上漫不可信的變遷;由溫雅的兒女佳話,到流血成渠的殺戮。他們所給的“意”的確是“詩”與“畫”的。但是建築師要鄭重鄭重的聲明,那裏麵還有超出這“詩”、“畫”以外的“意”存在。眼睛在接觸人的智力和生活所產生的一個結構,在光影可人中,和諧的輪廓,披著風露所賜與
的層層生動的色彩;潛意識裏更有“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樓塌了”憑吊與興衰的感慨;偶然更發現一片,隻要一片,極精致的雕紋,一位不知名匠師的手筆,請問那時銳感,即不叫他做“建築意”,我們也得要臨時給他製造個同樣狂妄的名詞,是不?
建築審美可不能勢利的。大名煊赫,尤其是有乾隆禦筆碑石來讚揚的,並不一定便是寶貝;不見經傳,湮沒在人跡罕到的亂草中間的,更不一定不是一位無名英雄。以貌取人或者不可,“以貌取建”卻是個好態度。北平近郊可經人以貌取舍的古建築實不在少數。攝影圖錄之後,或考證它的來曆,或由村老傳說中推測他的過往——可以成一個建築師為古物打抱不平的事業,和比較有意思的夏假消遣。而他的報酬便是那無窮的建築意的收獲。
一、臥佛寺的平麵說起受帝國主義的壓迫,再沒有比臥佛寺委屈的了。臥佛寺的住持智寬和尚,前年偶同我們談天,用“歎息痛恨於桓靈”的口氣告訴我,他的先師老和尚,如何如何地與青年會訂了合同,以每年一百元的租金,把寺的大部分租借了二十年,如同膠州灣,遼東半島的條約一樣。
其實這都怪那佛一覺睡幾百年不醒,到了這危難的關頭,還不起來給老和尚當頭棒喝,使他早早覺悟,組織個佛教青年會西山消夏團。雖未必可使佛法感化了摩登青年,至少可借以繁榮了壽安山……不錯,那山叫壽安山……又何至等到今年五台山少些的補助,才能修葺開始殘破的廟宇呢!
我們也不必怪老和尚,也不必怪青年會……其實還應該感謝青年會。要是沒有青年會,今天有幾個人會知道臥佛寺那樣一個山窩子裏的去處。在北方——尤其是北平——上學的人,大半都到過臥佛寺。一到夏天,各地學生們,男的,女的,誰不願意來消消夏,爬山,遊水,騎驢,多麽優哉遊哉。據說每年夏令會總成全了許多愛人們的心願,想不到睡覺的釋迦牟尼,還能在夢中代行月下老人的職務,也真是佛法無邊了。
從玉泉山到香山的馬路,快近北辛村的地方,有條岔路忽然轉北上坡的,正是引導你到臥佛寺的大道。寺是向南,一帶山屏障似的圍住寺的北麵,所以寺後有一部分漸高,一直上了山腳。在最前麵,迎著來人的,是寺的第一道牌樓,那還在一條柏蔭夾道的前頭。當初這牌樓是什麽模樣,我們大概還能想象,前人做的事雖不一定都比我們強,卻是關於這牌樓大概無論如何他們要比我們大方得多。現在的這座隻說他不順眼已算十分客氣,不知哪一位和尚化來的酸緣
,在破碎的基上,豎了四根小柱子,上麵橫釘了幾塊板,就叫它做牌樓。這算是經濟萎衰的直接表現,還是宗教力漸弱的間接表現?一時我還不能答複。
順著兩行古柏的馬道上去,驟然間到了上邊,才看見另外的鮮明的一座琉璃牌樓在眼前。漢白玉的須彌座,三個漢白玉的圓門洞,黃綠琉璃的柱子,橫額,鬥棋,簷瓦。如果你相信一個建築師的自言自語,“那是乾嘉間的做法”。至於《日下舊聞考》所記寺前為門的如來寶塔,卻已不知去向了。
琉璃牌樓之內,有一道白石橋,由半月形的小池上過去。池的北麵和橋的旁邊,都有精致的石欄杆,現在隻餘北麵一半,南麵的已改成洋灰抹磚欄杆。這也據說是“放生池”,裏麵的魚,都是“放”的。佛寺前的池,本是佛寺的一部分,用不著我們小題大作地講。但是池上有橋,現在雖處處可見,但它的來由卻不見得十分古遠。在許多寺池上,沒有橋的卻較占多數。至於池的半月形,也是個較近的做法,古代的池大半都是方的。池的用途多是放生,養魚。但是劉士能先生告訴我們說南京附近有一處律宗的寺,利用山中溪水為月牙池,和尚們每齋都跪在池邊吃,風雪無阻,吃完在池中洗碗。幸而臥佛寺的和尚們並不如律宗的苦行,不然放生池不唯不能放生,怕還要變成髒水坑了。
與橋正相對的是山門。山門之外,左右兩旁,是鍾鼓樓,從前已很破爛,今年忽然大大地修整起來。連角梁下失去的銅鐸,也用二十一號的白鉛鐵焊上,油上紅綠顏色,如同東安市場的國貨玩具一樣的鮮明。
山門平時是不開的,走路的人都從山門旁邊的門道出入。入門之後,迎麵是一座天王殿,裏麵供的是四天王——就是四大金剛——東西梢間各兩位對麵侍立,明間麵南的是光肚笑嘻嘻的阿彌陀佛,麵北合十站著的是韋馱。
再進去是正殿,前麵是月台,月台上(在秋收的時候)鋪著金黃色的老玉米,像是專替舊殿著色。正殿五間,供三位喇嘛式的佛像。據說正殿本來也有臥佛一軀,雍正還看見過,是旃檀佛像,唐太宗貞觀年間的東西。卻是到了乾隆年間,這位佛大概睡醒了,不知何時上哪兒去了。隻剩了後殿那一位,一直睡到如今,還沒有醒。
從前麵牌樓一直到後殿,都是建立在一條中線上的。這個在寺的平麵上並不算稀奇,罕異的卻是由山門之左右,有遊廊向東西,再折而向北,其間雖有方丈客室和正殿的東西配殿,但是一氣連接,直到最後麵又折而東西,迴到後殿左右。這一周的廊
,東西(連山門和後殿算上)十九間,南北(連方丈配殿算上)四十間,成一個大長方形。中間雖立著天王殿和正殿,卻不像普通的廟殿,將全寺用“四合頭”式前後分成幾進。這是少有的。在這點上,本刊上期劉士能先生在《智化寺調查記》中說:“唐宋以來有伽藍七堂之稱。惟各宗略有異同,而同在一宗,複因地域環境,互相增省……”現在臥佛寺中院,除去最後的後殿外,前麵各堂為數適七,雖不敢說這是七堂之例,但可借此略窺製度耳。
這種平麵布置,在唐宋時代很是平常,敦煌畫壁裏的伽藍都是如此布置,在日本各地也有飛鳥平安時代這種的遺例。在北平一帶(別處如何未得詳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