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媽媽畢竟是過來人,見兒子這番害羞的神色,舒了口氣似笑非笑的對興哥他爹說道:“唉……咱兒子這是害了相思病!”她還以為興哥得罪不該得罪的人。
興哥他爹一激動,猛地站起來,直直盯著兒子:“興哥,你娘說的可是真的?”
興哥臉色漲紅,想辯解又覺得徒勞無益,唯有低頭鞋尖碰地。
見此,李媽媽惱羞成怒狠狠拍他後背:“嚇死老娘了,老娘就你一根獨苗,你若三番兩次這般嚇娘,娘遲早得嚇死,不就是看上府中的閨女直說便是,娘去太太麵前幫你說和說和。”
興哥眼睛一亮,臉不爭氣的又犯起潮紅,喘著粗氣卻始終不開口。
李媽媽心裏罵了聲:真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混小子果真跟他爹一樣,悶的像個葫蘆,你有心上人告訴娘便是,娘幫你相看說和,怎奈她像個跳梁小醜在旁著急上火,兒子愣是八棍子打不出一個屁來,真真是氣死人!
“你不說,老娘可不管了,不過別怪娘沒提醒你,所謂一家有女百家求,到時候你看好的閨女被別人娶走,你就傻坐著幹瞪眼吧……”
聞言,興哥臉色焦急的拽住她娘的衣袖,漲紅著臉吭哧半天,斷斷續續道:“娘,你怎……怎這般。”
“想讓老娘幫你,你倒是說話啊,真真是急死人!”李媽媽忍不住伸手恨恨戳他額頭。
“黃……黃姨娘……身邊……身邊的青衣……”一句話磕巴成這樣,又覺不好意思飛快跑迴自己房間‘啪’的關上門。
不是太太身邊而是姨娘身邊的丫鬟,還是生了五少爺的黃姨娘!
“這……這……興哥竟看上黃姨娘身邊的丫鬟?”李媽媽腦袋像被石頭砸了一般,扯扯嘴皮轉頭看向悶頭抽煙的當家。
太太跟姨娘們始終不對付,這要是娶了黃姨娘身邊的丫鬟,太太勢必會猜疑他們一家,說不得在沒現在這般好日子過。
興哥他爹抽了兩口旱煙,吧嗒一聲:“早知這般,當時我撐病也要親自去送,唉……不該讓興哥替我去府裏送東西……”到底是打理莊子的人,這裏麵錯綜複雜的關係稍稍合計便能想出一二。
莊子裏好多人家的閨女,興哥愣是沒有瞧上眼的,隻過府送了一趟菜竟害了相思病,若是不應了他,說不得日後怎麽折騰,李媽媽愁了,歎氣道:“現在說這些有什麽用,容我想想……”說不得她得去府裏探探消息,看看兒子相中的姑娘如何出眾。
第25章 打探消息
隔了半月,李媽媽跟著當家的去府中送東西,先去太太那請安又說了些莊子裏的趣事,逗得太太喜笑顏顏。
過了會兒聽王媽媽進來稟告,外院管事有事求見,李媽媽忙起身,福了福身:“太太既然有事忙,老奴便先下去。”
太太頷首,淡笑道:“下次記得帶興哥過來讓我瞧瞧。”
“是。”
趁著太太跟外院管事議事,李媽媽忙往廚房的方向行去,到得廚房還真見到幾個往日有些情分的姐妹,忙不迭拉著她們的手與其聊天,得知廚房管事周嬤嬤午睡去了,笑眯眯的從懷裏掏出一把銅錢分給她們,揚言今日來的匆忙未帶莊子裏的特產,遂予些銅錢待姐妹們閑暇時買點零嘴吃,趁著氣氛尚好,趁機了解府中眾位姨娘的口味、習性及貼身丫鬟的性格,畢竟她不常在內宅中走動。
得了李媽媽好處的眾人,暢所欲言的說出府中眾人的習性,聽得大半時她隱約聽出黃姨娘母女及其主仆乃是府中好脾氣之人。
半個時辰後,周嬤嬤拎著茶水迴來,圍著李媽媽的眾人紛紛散開,周嬤嬤挑眉道:“今兒什麽風把你給吹來了?”
李媽媽笑意盈盈上前,福了福身:“老姐姐進來可好?”
“每日蓬頭垢麵,煙熏火燎,有何好又有何不好?”周嬤嬤管著廚房,不用想便能猜出這中間摸出的油水,但架不住老爺太太喜愛她的廚藝,仗著廚藝了得,這府中除了主子們竟誰也不放在眼裏。
“老姐姐還是這般愛開玩笑。”李媽媽臉色訕訕,別看她敢跟王媽媽明目張膽的對著幹,那是因為兩人太了解對方的底牌,便是針鋒相對也是無傷大雅,可對周嬤嬤心裏還是有些畏懼,誰讓人家有本事學的一技之長頗受主子們喜歡。
周嬤嬤不愛與她打太極,直接越過她淡淡道:“既然無甚重要事,妹妹坐一會兒便迴去吧,我還得去看看各位主子晚膳的菜單。”
怎還是這般愛答不理人的脾性!
李媽媽一著急,立馬拽住她的衣袖:“老姐姐……”話未說完已哭喪著臉。
周嬤嬤翻了個白眼:最煩跟她們這種人打交道,一句話非要繞三個圈才能說出來,整日這般端著架子也不嫌累得慌,看……最後還是低聲下氣有求於她。
“到底何事這般磨磨唧唧,若我能幫忙定不推搡。”
李媽媽拉著她走到隱蔽地方,探頭探腦見周圍沒人方咬牙把事情說了,末了苦悶道:“老姐姐,妹妹這也是沒了法子才來你這……說到底還是妹妹命不好,生了個不省心的冤家,整日茶不思飯不想,人又消瘦的不行……”怕周嬤嬤不信,轉過身拿起衣袖揩了揩眼角的淚水。
“這又與你求我有何關係?”
“姐姐,你雖身在廚房這片小天地,但府中大小事自是瞞不過您的眼睛耳朵。”
“所以呢?”
“所以妹妹才來您這打聽我兒相中那位女娃的品行……”
周嬤嬤說了句耐人尋味的話:“這內宅要說了解眾人的言行舉止,你應該去問王媽媽,她可是替太太管理內宅所有雜事。”
李媽媽臉色青白交錯,訕訕道:“這……這不是……不方便嗎?”一是往日與王媽媽不對付,二是萬一與她說了傳到太太耳裏,還不定惹太太如何震怒。
周嬤嬤慢慢品出她話中之意,似笑非笑看著她:“妹妹,姐姐跟你套句實話,姨娘身邊的丫鬟也是你家興哥膽敢惦記的,若是太太身邊的或許還好說。”怪到當時興哥拉著她非要問出青衣的名字,這真是緣分來了擋都擋不住,隻是不知結的善緣還是孽緣……
府中眾姨娘向來自成一派,李媽媽是太太的人,若給兒子相媳婦,最好還是從太太身邊丫鬟著手最好,李媽媽苦笑:這淺薄的道理她難道不曉得,可她家興哥自歸家後似魔怔般揚言非青衣不娶,真是愁壞他們夫妻二人。
奈何他們夫妻隻有興哥一個孩兒,這段時日約束他在家不得外出,但凡興哥眉眼間有一絲模棱兩可的模樣,她都會想法子斷了兒子的念想,可拘著他整整半旬多時日,興哥神色越發堅定不說更是眼神巴巴看著她,恨不得她這做娘的立刻遣人去青衣家提親。
一邊是太太一邊是兒子,竟累的她與當家的左右為難、騎虎難下,他們真是一點招也沒有,又見兒子茶飯不思日漸消瘦終是難忍心疼,唯有盡量達成他的念想,想她和當家的在莊子上也是風光無限的人,誰料在興哥婚事上栽了跟頭,唉……
李媽媽從隨身的荷包裏拿出一個十兩的銀元寶遞給周嬤嬤:“老姐姐,你雖整日在廚房但若說這府中誰最了解眾人的習性,隻有你了……所以妹妹這才厚著臉皮來求你,為妹妹指點迷津。”
周嬤嬤顛了顛手上的銀元寶笑而不語,李媽媽心裏暗暗罵了句‘天殺的老叟貨’,但還是意會兒的從荷包裏再拿出同樣一枚銀元寶放在她手心:“老姐姐,你就可憐我一番慈母心吧!”
看著周嬤嬤手裏拿著兩枚銀元寶,李媽媽心裏一陣肉疼,不過為了兒子心想事成花再多的銀子打點也是值了。
周嬤嬤歎了口氣,將兩個元寶揣在懷裏,拉著她小聲嘀咕道:“所謂嫁雞隨雞嫁狗隨狗,跟著什麽樣的主子就學得什麽樣?這娶媳婦……你可得擦亮眼睛好好選選?”
李媽媽白著臉:“老姐姐,你莫不是說?”剛才聽其他人說黃姨娘主仆是好說話好心腸之人,那些人莫不是騙她。
周嬤嬤翻了翻眼皮:“想你往日也是服侍太太的人,自配了興哥他爹便跟其打理太太陪嫁的莊子,當然不知道這府裏這些勾心鬥角的醃製事,我便與你說道說道,先說這李姨娘,她跟你們同是奴婢出身,雖說後來太太開恩,允她伺候老爺後生了一子一女,但那又能怎樣,還不是成天伺候在太太左右,跟做丫鬟時有什麽區別,即便做了姨娘還不是唯唯諾諾,卑躬屈膝,她的丫鬟跟李姨娘一般性子,遇事能躲就躲萬事不沾身……”
李媽媽低頭沉思,李姨娘出身不好,為了兒女將來能有出頭之日勢必依附太太,對太太的吩咐定是盡心盡責。
真是個狡猾的老狐狸,她這般說竟得不到李媽媽半字迴答,心裏不住的冷笑,不過無所謂,誰讓她拿人錢財,這次便與她說個明白,至於死不死心便是他們的事與她無關。
周嬤嬤咳了咳,繼續道:“張姨娘仗著良家出身,內院裏又十分得老爺寵愛,所以她的丫鬟也跟其主子一樣眼高於頂,趙姨娘主仆同李姨娘主仆一樣,唯唯諾諾,沉默寡言,沈姨娘倒是個機靈人,她的丫鬟與她一樣眼睛一轉一個主意,至於田姨娘主仆不提也罷!”頓了頓,挑眉看向李媽媽:“我知你最想知道黃姨娘主仆之事,黃姨娘因是罪臣之女,所以……不過正因為這般,她的丫鬟青衣跟在她身邊這些年接人待物溫和有禮,聽說讀書習字也不再話下,且青衣的容貌在這眾多丫鬟中也算中上等……”
李媽媽眼睛一亮:“能識文斷字?”似她們這般的貼身婢女,能識字已是主子的恩賜,更何況後宅中很多姨娘皆不識字,更不用提跟在身邊的丫鬟,興哥自小跟著他們夫妻在莊子生活,也曾讓其去學堂上課卻因奴才身份令得他黯然傷神,最後竟梗著脖子不再去,太太得知後念著她們主仆情意讓其跟在大少爺身邊隨身伺候,但她怕木楞的兒子不受少爺重視,還不如跟他爹一樣打理莊子,所以找了個理由推搡過去。
正說著,周嬤嬤指了指走進廚房的那道倩影:“看,這就是黃姨娘身邊的青衣。”
今日青衣穿著藕荷色夏衫亭亭玉立站在廚房中間,拉著一位年輕的媳婦笑意盈盈說著話,大約半盞茶時間,她交代完事福了福身離開。
李媽媽眼神像釘子一樣緊緊盯著青衣,青衣往日來廚房吩咐完姨娘膳食便迴去,今兒卻感覺有道視線好似盯著她,詫異轉過身眼神四處看看,終被她發現拐角處同周嬤嬤說話的一位媽媽,這位媽媽看著眼熟,好似幫太太打理陪嫁莊子的李媽媽,於是笑意淺淡對她行了一禮。
哎呦喂!竟是如此伶俐乖巧的妙人!
李媽媽摸摸下巴,心裏自得不已:“還別說自家這楞小子,挑媳婦的眼光跟他爹有一拚……”這話若是說出來,旁人定會狠狠嗤笑她:不要臉的老叟婆竟往自己臉上貼金。
“尚可滿意?”周嬤嬤冷眼看李媽媽喜不勝收的神色。
李媽媽忙不迭點頭。
周嬤嬤冷哼:“不過你覺得以青衣這番容貌姿色才情可會看上你家興哥?”
李媽媽嗤笑一聲:“才情容貌再好隻要沒被老爺少爺瞧中,最後還是得配個小廝,我家興哥再怎麽不才,日後也會繼承他爹的衣缽做個逍遙的外事管家,遂嫁給我家興哥也不算辱沒她。”
這般自大!
且不論府中有多少丫鬟一心攀著高枝,她們終日圈在府中,被這繁花似錦的生活所吸引,持著寧為富人妾不做窮□□的觀念,就你家興哥那點本事,若青衣肯屈身下嫁那必是你家上輩子燒了高香。
周嬤嬤摸了摸懷裏的銀錠子,笑眯眯道:“妹妹說的有理。”指了指廚房方向,道:“姐姐那裏還有事,便在此祝你心想事成覓得佳媳。”
“借姐姐吉言。”聞言,李媽媽笑的合不攏嘴,心裏對青衣的印象不是一般的好。
周嬤嬤離開後,李媽媽一直站在原地思索法子讓太太應了這門婚事,待她去到門房見當家的站在門口候她,臉上不由笑出褶皺:“他爹……今兒這趟算是沒白來。”
興哥他爹皺眉:“你可是去打……”
此地人多嘴雜,李媽媽瞪了他一眼:“有話咱們迴去再說。”
到家後關上門與當家的說了打聽到的消息,夫妻二人越想越覺得這門婚事若能結成,真真是喜事一門。
第26章 收攏人心
趙媽媽帶著姑娘的口信去往黃姨娘的院子,剛進院子就聽到五少爺咯咯的笑聲,嘴角不自覺微微上翹,隻見綠衣坐在院子中間的石蹲上繡花,聽見聲響抬頭見來人是趙媽媽,忙放下手中的刺繡起身行禮,笑嘿嘿道:“媽媽來了?”
趙媽媽拿起石桌上針黹的花樣,不由讚道:“你這丫頭女紅越發出彩了,看看這繡品上老虎的眼神活靈活現,很是逼真。”
綠衣得了誇獎神色喜不勝收,挽著趙媽媽的胳膊撒了會兒嬌,過後又歎氣:“媽媽,奴婢知道您是故意誇獎我,其實奴婢愚笨的很,姑娘還沒奴婢大竟得了姨娘八分真傳,在看看奴婢……唉!”自覺丟人現眼。
趙媽媽頷首,眉眼間掩飾不住的自傲:“姑娘那也是從小下苦工練出來的。”
綠衣噗呲笑出聲:“媽媽,都說情人眼裏出西施,可您看咱們姑娘渾身上下怕是沒有不好的。”
趙媽媽翻了個白眼,冷哼一聲:“我帶大的姑娘,自然沒有不好的地方。”
見此,綠衣憋笑的背過身,直至忍不住笑出聲方跑進屋裏,不一會兒,青衣親自出來迎趙媽媽進去。
待趙媽媽進屋,綠衣眼神飛快梭了她一眼,想及剛才的對話忙拿起絲帕掩飾嘴角的笑意,青衣瞪了她一眼,她有所收斂。
內室黃姨娘滿是憐愛盯著床上翻身的白胖兒子,對身後立著的綠衣道:“你與奶娘留在屋裏照顧宴哥。”
二人福了福身,低聲應道。
黃姨娘走到旁邊的耳房,趙媽媽忙福身行禮:“姨娘……”
“姑娘遣你過來可是有事?”晌午姑娘才來又為何喚趙媽媽過來。
趙媽媽眼神看向青衣。
黃姨娘意會兒的點點頭:“青衣,你去門口守著,任何人不得入內。”
“是。”
待青衣出去後,屋裏唯剩她二人,趙媽媽低聲將姑娘與王媽媽的對話一字不落的說與姨娘聽,末了道:“姑娘此番遣老奴過來,就是為了安姨娘的心,”頓了頓又道:“姑娘說: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姨娘日後盡管安下心來照顧五少爺。”
聞言,黃姨娘神色恍惚,喃喃道:“姑娘大了,有些事竟比我看的還要通透……”
趙媽媽一時悵然,不由想起姑娘尚在繈褓時的模樣,隨著年歲越大,姑娘竟用她小小的臂膀保護她們,想及此心裏越發心疼她。
緩過神兒,黃姨娘喚門外的青衣:“端壺茶進來,”又對趙媽媽道:“你也坐吧!”
趙媽媽推辭,怎奈姨娘堅持便稍稍坐在矮凳一角,想起臨來時,姑娘怕惹人眼囑咐她拿著包裹過來遮掩,遂拿起手邊的包裹:“這是前些時日,姑娘閑暇時給哥兒做的玩具。”
青衣端茶進來親自為二人斟茶,黃姨娘淡笑:“青衣,你將趙媽媽手中的包裹打開攤在臥榻上……”
青衣笑著接過走至臥榻,輕手輕腳的打開,見到裏麵的東西眼睛一亮,忍不住拿起其中一樣迴頭對姨娘笑道:“姨娘您看,咱們姑娘的手可真巧。”
劉湘婉仿著現代的布偶做了一些玩具,如小烏龜、小熊、小老虎,甚至還有一張畫了花鳥魚蟲的圖案,雖然圖案畫的不那麽惟妙惟肖但也能看出是何種動物,黃姨娘走到臥榻,隻見上麵擺放多是一些精致又費神的小東西,心中既心酸又滿足,心酸姑娘的良苦用心,滿足於她們姐弟間的手足之情。
黃姨娘從中拿起一隻小烏龜的布偶細細撫摸,轉頭對後麵的趙媽媽道:“日後不要再讓姑娘折騰這些費神的東西,我知她十分疼愛宴哥,但做這些東西既累眼睛又費心神,姑娘還小,時間長了身子受不了。”
趙媽媽放下手中的茶杯,起身走至姨娘身邊,神色頗有些滑稽:“姑娘猜到姨娘會這樣說,所以臨來時囑咐老奴告訴姨娘,這次為安國公府老夫人繡完賀禮後,三月內必不在碰針線,畢竟……咳咳……她還小?”
興哥他爹一激動,猛地站起來,直直盯著兒子:“興哥,你娘說的可是真的?”
興哥臉色漲紅,想辯解又覺得徒勞無益,唯有低頭鞋尖碰地。
見此,李媽媽惱羞成怒狠狠拍他後背:“嚇死老娘了,老娘就你一根獨苗,你若三番兩次這般嚇娘,娘遲早得嚇死,不就是看上府中的閨女直說便是,娘去太太麵前幫你說和說和。”
興哥眼睛一亮,臉不爭氣的又犯起潮紅,喘著粗氣卻始終不開口。
李媽媽心裏罵了聲:真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混小子果真跟他爹一樣,悶的像個葫蘆,你有心上人告訴娘便是,娘幫你相看說和,怎奈她像個跳梁小醜在旁著急上火,兒子愣是八棍子打不出一個屁來,真真是氣死人!
“你不說,老娘可不管了,不過別怪娘沒提醒你,所謂一家有女百家求,到時候你看好的閨女被別人娶走,你就傻坐著幹瞪眼吧……”
聞言,興哥臉色焦急的拽住她娘的衣袖,漲紅著臉吭哧半天,斷斷續續道:“娘,你怎……怎這般。”
“想讓老娘幫你,你倒是說話啊,真真是急死人!”李媽媽忍不住伸手恨恨戳他額頭。
“黃……黃姨娘……身邊……身邊的青衣……”一句話磕巴成這樣,又覺不好意思飛快跑迴自己房間‘啪’的關上門。
不是太太身邊而是姨娘身邊的丫鬟,還是生了五少爺的黃姨娘!
“這……這……興哥竟看上黃姨娘身邊的丫鬟?”李媽媽腦袋像被石頭砸了一般,扯扯嘴皮轉頭看向悶頭抽煙的當家。
太太跟姨娘們始終不對付,這要是娶了黃姨娘身邊的丫鬟,太太勢必會猜疑他們一家,說不得在沒現在這般好日子過。
興哥他爹抽了兩口旱煙,吧嗒一聲:“早知這般,當時我撐病也要親自去送,唉……不該讓興哥替我去府裏送東西……”到底是打理莊子的人,這裏麵錯綜複雜的關係稍稍合計便能想出一二。
莊子裏好多人家的閨女,興哥愣是沒有瞧上眼的,隻過府送了一趟菜竟害了相思病,若是不應了他,說不得日後怎麽折騰,李媽媽愁了,歎氣道:“現在說這些有什麽用,容我想想……”說不得她得去府裏探探消息,看看兒子相中的姑娘如何出眾。
第25章 打探消息
隔了半月,李媽媽跟著當家的去府中送東西,先去太太那請安又說了些莊子裏的趣事,逗得太太喜笑顏顏。
過了會兒聽王媽媽進來稟告,外院管事有事求見,李媽媽忙起身,福了福身:“太太既然有事忙,老奴便先下去。”
太太頷首,淡笑道:“下次記得帶興哥過來讓我瞧瞧。”
“是。”
趁著太太跟外院管事議事,李媽媽忙往廚房的方向行去,到得廚房還真見到幾個往日有些情分的姐妹,忙不迭拉著她們的手與其聊天,得知廚房管事周嬤嬤午睡去了,笑眯眯的從懷裏掏出一把銅錢分給她們,揚言今日來的匆忙未帶莊子裏的特產,遂予些銅錢待姐妹們閑暇時買點零嘴吃,趁著氣氛尚好,趁機了解府中眾位姨娘的口味、習性及貼身丫鬟的性格,畢竟她不常在內宅中走動。
得了李媽媽好處的眾人,暢所欲言的說出府中眾人的習性,聽得大半時她隱約聽出黃姨娘母女及其主仆乃是府中好脾氣之人。
半個時辰後,周嬤嬤拎著茶水迴來,圍著李媽媽的眾人紛紛散開,周嬤嬤挑眉道:“今兒什麽風把你給吹來了?”
李媽媽笑意盈盈上前,福了福身:“老姐姐進來可好?”
“每日蓬頭垢麵,煙熏火燎,有何好又有何不好?”周嬤嬤管著廚房,不用想便能猜出這中間摸出的油水,但架不住老爺太太喜愛她的廚藝,仗著廚藝了得,這府中除了主子們竟誰也不放在眼裏。
“老姐姐還是這般愛開玩笑。”李媽媽臉色訕訕,別看她敢跟王媽媽明目張膽的對著幹,那是因為兩人太了解對方的底牌,便是針鋒相對也是無傷大雅,可對周嬤嬤心裏還是有些畏懼,誰讓人家有本事學的一技之長頗受主子們喜歡。
周嬤嬤不愛與她打太極,直接越過她淡淡道:“既然無甚重要事,妹妹坐一會兒便迴去吧,我還得去看看各位主子晚膳的菜單。”
怎還是這般愛答不理人的脾性!
李媽媽一著急,立馬拽住她的衣袖:“老姐姐……”話未說完已哭喪著臉。
周嬤嬤翻了個白眼:最煩跟她們這種人打交道,一句話非要繞三個圈才能說出來,整日這般端著架子也不嫌累得慌,看……最後還是低聲下氣有求於她。
“到底何事這般磨磨唧唧,若我能幫忙定不推搡。”
李媽媽拉著她走到隱蔽地方,探頭探腦見周圍沒人方咬牙把事情說了,末了苦悶道:“老姐姐,妹妹這也是沒了法子才來你這……說到底還是妹妹命不好,生了個不省心的冤家,整日茶不思飯不想,人又消瘦的不行……”怕周嬤嬤不信,轉過身拿起衣袖揩了揩眼角的淚水。
“這又與你求我有何關係?”
“姐姐,你雖身在廚房這片小天地,但府中大小事自是瞞不過您的眼睛耳朵。”
“所以呢?”
“所以妹妹才來您這打聽我兒相中那位女娃的品行……”
周嬤嬤說了句耐人尋味的話:“這內宅要說了解眾人的言行舉止,你應該去問王媽媽,她可是替太太管理內宅所有雜事。”
李媽媽臉色青白交錯,訕訕道:“這……這不是……不方便嗎?”一是往日與王媽媽不對付,二是萬一與她說了傳到太太耳裏,還不定惹太太如何震怒。
周嬤嬤慢慢品出她話中之意,似笑非笑看著她:“妹妹,姐姐跟你套句實話,姨娘身邊的丫鬟也是你家興哥膽敢惦記的,若是太太身邊的或許還好說。”怪到當時興哥拉著她非要問出青衣的名字,這真是緣分來了擋都擋不住,隻是不知結的善緣還是孽緣……
府中眾姨娘向來自成一派,李媽媽是太太的人,若給兒子相媳婦,最好還是從太太身邊丫鬟著手最好,李媽媽苦笑:這淺薄的道理她難道不曉得,可她家興哥自歸家後似魔怔般揚言非青衣不娶,真是愁壞他們夫妻二人。
奈何他們夫妻隻有興哥一個孩兒,這段時日約束他在家不得外出,但凡興哥眉眼間有一絲模棱兩可的模樣,她都會想法子斷了兒子的念想,可拘著他整整半旬多時日,興哥神色越發堅定不說更是眼神巴巴看著她,恨不得她這做娘的立刻遣人去青衣家提親。
一邊是太太一邊是兒子,竟累的她與當家的左右為難、騎虎難下,他們真是一點招也沒有,又見兒子茶飯不思日漸消瘦終是難忍心疼,唯有盡量達成他的念想,想她和當家的在莊子上也是風光無限的人,誰料在興哥婚事上栽了跟頭,唉……
李媽媽從隨身的荷包裏拿出一個十兩的銀元寶遞給周嬤嬤:“老姐姐,你雖整日在廚房但若說這府中誰最了解眾人的習性,隻有你了……所以妹妹這才厚著臉皮來求你,為妹妹指點迷津。”
周嬤嬤顛了顛手上的銀元寶笑而不語,李媽媽心裏暗暗罵了句‘天殺的老叟貨’,但還是意會兒的從荷包裏再拿出同樣一枚銀元寶放在她手心:“老姐姐,你就可憐我一番慈母心吧!”
看著周嬤嬤手裏拿著兩枚銀元寶,李媽媽心裏一陣肉疼,不過為了兒子心想事成花再多的銀子打點也是值了。
周嬤嬤歎了口氣,將兩個元寶揣在懷裏,拉著她小聲嘀咕道:“所謂嫁雞隨雞嫁狗隨狗,跟著什麽樣的主子就學得什麽樣?這娶媳婦……你可得擦亮眼睛好好選選?”
李媽媽白著臉:“老姐姐,你莫不是說?”剛才聽其他人說黃姨娘主仆是好說話好心腸之人,那些人莫不是騙她。
周嬤嬤翻了翻眼皮:“想你往日也是服侍太太的人,自配了興哥他爹便跟其打理太太陪嫁的莊子,當然不知道這府裏這些勾心鬥角的醃製事,我便與你說道說道,先說這李姨娘,她跟你們同是奴婢出身,雖說後來太太開恩,允她伺候老爺後生了一子一女,但那又能怎樣,還不是成天伺候在太太左右,跟做丫鬟時有什麽區別,即便做了姨娘還不是唯唯諾諾,卑躬屈膝,她的丫鬟跟李姨娘一般性子,遇事能躲就躲萬事不沾身……”
李媽媽低頭沉思,李姨娘出身不好,為了兒女將來能有出頭之日勢必依附太太,對太太的吩咐定是盡心盡責。
真是個狡猾的老狐狸,她這般說竟得不到李媽媽半字迴答,心裏不住的冷笑,不過無所謂,誰讓她拿人錢財,這次便與她說個明白,至於死不死心便是他們的事與她無關。
周嬤嬤咳了咳,繼續道:“張姨娘仗著良家出身,內院裏又十分得老爺寵愛,所以她的丫鬟也跟其主子一樣眼高於頂,趙姨娘主仆同李姨娘主仆一樣,唯唯諾諾,沉默寡言,沈姨娘倒是個機靈人,她的丫鬟與她一樣眼睛一轉一個主意,至於田姨娘主仆不提也罷!”頓了頓,挑眉看向李媽媽:“我知你最想知道黃姨娘主仆之事,黃姨娘因是罪臣之女,所以……不過正因為這般,她的丫鬟青衣跟在她身邊這些年接人待物溫和有禮,聽說讀書習字也不再話下,且青衣的容貌在這眾多丫鬟中也算中上等……”
李媽媽眼睛一亮:“能識文斷字?”似她們這般的貼身婢女,能識字已是主子的恩賜,更何況後宅中很多姨娘皆不識字,更不用提跟在身邊的丫鬟,興哥自小跟著他們夫妻在莊子生活,也曾讓其去學堂上課卻因奴才身份令得他黯然傷神,最後竟梗著脖子不再去,太太得知後念著她們主仆情意讓其跟在大少爺身邊隨身伺候,但她怕木楞的兒子不受少爺重視,還不如跟他爹一樣打理莊子,所以找了個理由推搡過去。
正說著,周嬤嬤指了指走進廚房的那道倩影:“看,這就是黃姨娘身邊的青衣。”
今日青衣穿著藕荷色夏衫亭亭玉立站在廚房中間,拉著一位年輕的媳婦笑意盈盈說著話,大約半盞茶時間,她交代完事福了福身離開。
李媽媽眼神像釘子一樣緊緊盯著青衣,青衣往日來廚房吩咐完姨娘膳食便迴去,今兒卻感覺有道視線好似盯著她,詫異轉過身眼神四處看看,終被她發現拐角處同周嬤嬤說話的一位媽媽,這位媽媽看著眼熟,好似幫太太打理陪嫁莊子的李媽媽,於是笑意淺淡對她行了一禮。
哎呦喂!竟是如此伶俐乖巧的妙人!
李媽媽摸摸下巴,心裏自得不已:“還別說自家這楞小子,挑媳婦的眼光跟他爹有一拚……”這話若是說出來,旁人定會狠狠嗤笑她:不要臉的老叟婆竟往自己臉上貼金。
“尚可滿意?”周嬤嬤冷眼看李媽媽喜不勝收的神色。
李媽媽忙不迭點頭。
周嬤嬤冷哼:“不過你覺得以青衣這番容貌姿色才情可會看上你家興哥?”
李媽媽嗤笑一聲:“才情容貌再好隻要沒被老爺少爺瞧中,最後還是得配個小廝,我家興哥再怎麽不才,日後也會繼承他爹的衣缽做個逍遙的外事管家,遂嫁給我家興哥也不算辱沒她。”
這般自大!
且不論府中有多少丫鬟一心攀著高枝,她們終日圈在府中,被這繁花似錦的生活所吸引,持著寧為富人妾不做窮□□的觀念,就你家興哥那點本事,若青衣肯屈身下嫁那必是你家上輩子燒了高香。
周嬤嬤摸了摸懷裏的銀錠子,笑眯眯道:“妹妹說的有理。”指了指廚房方向,道:“姐姐那裏還有事,便在此祝你心想事成覓得佳媳。”
“借姐姐吉言。”聞言,李媽媽笑的合不攏嘴,心裏對青衣的印象不是一般的好。
周嬤嬤離開後,李媽媽一直站在原地思索法子讓太太應了這門婚事,待她去到門房見當家的站在門口候她,臉上不由笑出褶皺:“他爹……今兒這趟算是沒白來。”
興哥他爹皺眉:“你可是去打……”
此地人多嘴雜,李媽媽瞪了他一眼:“有話咱們迴去再說。”
到家後關上門與當家的說了打聽到的消息,夫妻二人越想越覺得這門婚事若能結成,真真是喜事一門。
第26章 收攏人心
趙媽媽帶著姑娘的口信去往黃姨娘的院子,剛進院子就聽到五少爺咯咯的笑聲,嘴角不自覺微微上翹,隻見綠衣坐在院子中間的石蹲上繡花,聽見聲響抬頭見來人是趙媽媽,忙放下手中的刺繡起身行禮,笑嘿嘿道:“媽媽來了?”
趙媽媽拿起石桌上針黹的花樣,不由讚道:“你這丫頭女紅越發出彩了,看看這繡品上老虎的眼神活靈活現,很是逼真。”
綠衣得了誇獎神色喜不勝收,挽著趙媽媽的胳膊撒了會兒嬌,過後又歎氣:“媽媽,奴婢知道您是故意誇獎我,其實奴婢愚笨的很,姑娘還沒奴婢大竟得了姨娘八分真傳,在看看奴婢……唉!”自覺丟人現眼。
趙媽媽頷首,眉眼間掩飾不住的自傲:“姑娘那也是從小下苦工練出來的。”
綠衣噗呲笑出聲:“媽媽,都說情人眼裏出西施,可您看咱們姑娘渾身上下怕是沒有不好的。”
趙媽媽翻了個白眼,冷哼一聲:“我帶大的姑娘,自然沒有不好的地方。”
見此,綠衣憋笑的背過身,直至忍不住笑出聲方跑進屋裏,不一會兒,青衣親自出來迎趙媽媽進去。
待趙媽媽進屋,綠衣眼神飛快梭了她一眼,想及剛才的對話忙拿起絲帕掩飾嘴角的笑意,青衣瞪了她一眼,她有所收斂。
內室黃姨娘滿是憐愛盯著床上翻身的白胖兒子,對身後立著的綠衣道:“你與奶娘留在屋裏照顧宴哥。”
二人福了福身,低聲應道。
黃姨娘走到旁邊的耳房,趙媽媽忙福身行禮:“姨娘……”
“姑娘遣你過來可是有事?”晌午姑娘才來又為何喚趙媽媽過來。
趙媽媽眼神看向青衣。
黃姨娘意會兒的點點頭:“青衣,你去門口守著,任何人不得入內。”
“是。”
待青衣出去後,屋裏唯剩她二人,趙媽媽低聲將姑娘與王媽媽的對話一字不落的說與姨娘聽,末了道:“姑娘此番遣老奴過來,就是為了安姨娘的心,”頓了頓又道:“姑娘說: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姨娘日後盡管安下心來照顧五少爺。”
聞言,黃姨娘神色恍惚,喃喃道:“姑娘大了,有些事竟比我看的還要通透……”
趙媽媽一時悵然,不由想起姑娘尚在繈褓時的模樣,隨著年歲越大,姑娘竟用她小小的臂膀保護她們,想及此心裏越發心疼她。
緩過神兒,黃姨娘喚門外的青衣:“端壺茶進來,”又對趙媽媽道:“你也坐吧!”
趙媽媽推辭,怎奈姨娘堅持便稍稍坐在矮凳一角,想起臨來時,姑娘怕惹人眼囑咐她拿著包裹過來遮掩,遂拿起手邊的包裹:“這是前些時日,姑娘閑暇時給哥兒做的玩具。”
青衣端茶進來親自為二人斟茶,黃姨娘淡笑:“青衣,你將趙媽媽手中的包裹打開攤在臥榻上……”
青衣笑著接過走至臥榻,輕手輕腳的打開,見到裏麵的東西眼睛一亮,忍不住拿起其中一樣迴頭對姨娘笑道:“姨娘您看,咱們姑娘的手可真巧。”
劉湘婉仿著現代的布偶做了一些玩具,如小烏龜、小熊、小老虎,甚至還有一張畫了花鳥魚蟲的圖案,雖然圖案畫的不那麽惟妙惟肖但也能看出是何種動物,黃姨娘走到臥榻,隻見上麵擺放多是一些精致又費神的小東西,心中既心酸又滿足,心酸姑娘的良苦用心,滿足於她們姐弟間的手足之情。
黃姨娘從中拿起一隻小烏龜的布偶細細撫摸,轉頭對後麵的趙媽媽道:“日後不要再讓姑娘折騰這些費神的東西,我知她十分疼愛宴哥,但做這些東西既累眼睛又費心神,姑娘還小,時間長了身子受不了。”
趙媽媽放下手中的茶杯,起身走至姨娘身邊,神色頗有些滑稽:“姑娘猜到姨娘會這樣說,所以臨來時囑咐老奴告訴姨娘,這次為安國公府老夫人繡完賀禮後,三月內必不在碰針線,畢竟……咳咳……她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