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叔那邊兒怎麽說?”顧啟珪問道。
“剛開始的時候,三老爺很氣憤,但是現在卻比任何人都鎮定了。誰想問他問題,他還會詳細的迴答。”
“哦,五房那邊兒有什麽動靜嗎?”
“最近五老爺和五夫人經常吵架,一言不合就摔東西,但是夫妻倆都很中意四少爺顧啟裴的婚事,對這個寶貝兒子倒是百依百順。”
顧啟珪險些忘記了,還有陸瑤和顧啟裴這檔子破事兒,隻是現在陸叔還不能答應吧,畢竟他們年齡都不大。
“先去看看三嬸和二哥吧,把周康兄長帶來的山參帶著。”顧啟珪吩咐,之前周康得了些上好的山參,往他這送了顆,品相上佳,本想著給京中父母送迴去的,現在多事之秋,還是去給三嬸吧。
“是。”磨石宇領命下去了。
“我看這小磨,到越來越像那麽迴事了。”顧擎看著磨石宇離去的背影說道,想剛登船的時候,還是個呆軟的少年,現在行事辦事兒都灑脫了許多。
對這話,顧啟珪倒是讚同。
三房的這件事持續了好一段時間,雖然各方都有出人出力,但芸娘這個人到底是憑空消失了,無影無蹤。
因為這事兒,顧啟珪的行程倒是受到了一些影響,不過倒是無大礙。
雖然三房妾室失蹤對於其他人倒不是什麽大事,但是花費這樣多的人力物力都還沒有消息就是有所蹊蹺了。顧啟珪雖然好奇,多想了些,但是他必須要離開先去吉城,等著和爹娘他們會和了。安慶到吉城並不遠,但是還是要花費不少時間的。
本來想著他們一家在金陵見麵,這樣時間會寬鬆些,畢竟院試盡在眼前。現在他們隻能在吉城見麵,因為要是早早到了安慶本家,又是一攤子事兒,顧啟珪可耽誤不得。就是在吉城,知道爹爹到了,想必也是有一大堆人要去拜訪的。
辭別二哥顧啟鋒,顧啟珪先一步上路。去金陵還是行船快上一些,所以,他們會在吉城碰麵,一起出發去金陵城。因為要先與父母見麵,顧啟珪先出發一步而已。
顧啟珪早就接到了信,知道了確切的船隻到達安慶的確切信息。按時間看來,爹娘還會比他更快一步到達。
·
“順寶怎麽還沒有過來,這孩子真是的。”到達吉城,朱氏就翹首以盼,已經近半年不見幼子,自然很是想念。
“弟弟真慢。”顧煙琪也說道,隨著年齡的增長,兄長姐弟的定親,她逐漸穩重了許多,不過在家人麵前還是會原形畢露就是了。
也不能隻說她,就是顧煙茗也是盼著早些見到這個弟弟的。
隻有顧國安老神在在坐在茶幾上飲茶,對母女幾個的發言不置可否。
“七少爺到了,”船艙外傳來林嬤嬤的聲音,接著就有人挑開了船艙的簾子,把顧啟珪迎了進來。
“爹,娘,”顧啟珪掀袍跪在了地上,他也是極其想念爹娘的,剛剛因為街上有人成親,馬車根本行不動,他就有些焦急。
“快起來,跟爹娘在乎這些虛禮做什麽,”朱氏趕緊把兒子扶起來,看著這許久不見的兒子,摸摸他沒有幾兩肉的臉頰,“我們順寶都瘦了……”
“娘,我隻是長個了。”顧啟珪無奈,其實每個娘親都是這樣的吧,每次看見不在自己跟前的自家小孩,總覺得他們吃了多少苦似的。
“不是說在金陵見麵的嗎?怎麽又改變主意了?”一家人剛坐下,朱氏就殷切的問道,院試在金陵城舉行,在金陵見麵兒子會輕鬆很多,不想前兩日接到兒子的來信,卻是改變主意了,說有事兒。
“三叔家裏出了點事情,想著太早離開不太好,就多留了兩日。”顧啟珪簡單迴答,轉而問道:“舅母和大哥怎麽沒過來?”他剛看了一圈都沒有看到他家大哥。
“你舅母因為你徐表姐的事情這兩日有些忙碌。至於你大哥,前些日子,你二嬸身子不好,你煙琳姐姐去慈恩寺替你二嬸祈福,就央了你大哥陪著去。一個小女孩畢竟讓人放心不下,你祖母就就答應了。不過,他們晚兩日會在後麵趕過來。”
顧啟珪這才點點頭,“娘親,咱們是去客棧還是就住在船上?”
“就在船上吧,什麽東西都不缺,行禮現在都還在船上呢,留在這裏還能安心些。”朱氏笑著說。
一家人高高興興的用了午膳,午膳後,母女三人去午睡,父子兩人就來到了船上的顧國安的臨時書房。對話倒不嚴肅,更像是朋友間的談話。
父子兩人坐在茶幾兩側,煮茶的自是顧啟珪。
“感覺怎麽樣?”顧國安接過自家兒子遞過來的清茶,非常清香,接著又誇道,“茶不錯。”
“啊?”顧啟珪沒有明白前半句的意思,或者說不想明白來的恰當些,他專心迴答後一個問題,“這茶是二哥母舅家的手藝,味道還不錯。”
“奧,”對此顧國安是知道些的,之前幼子來信提過一點,但是,“參加科舉的感覺怎麽樣?”
果然,就知道逃不過去,“就那樣吧,”反正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在意不在意的都已經城定局了。
看著幼子不情不願的迴答,顧國安不厚道的笑了,不過沒再繼續問下去就是了。
“院試開始才是挑戰呢,萬不可顧慮太多。”顧國安飲了一口茶,接著說道:“江南省學政吳稌年今年是任期的最後一年,他是以翰林學士充任的江南學政提督,這一任期結束自會往上升一升的,再加上陳老有意隱退,聖上雖然沒有允許,但是空位基本已經出來了。這一次院試他自是想選任出能人為他以後鋪路的。”
顧啟珪之前也聽師父說過有這個意向,聽到爹爹這樣說,也不驚訝,“是,我知道了。”
顧國安放下手裏的茶杯,“最近寫了什麽文章嗎?拿來我看看。”
顧啟珪命磨石宇去取,父子兩個談了好些話,都是顧國安在說,顧啟珪間或插上幾句話。
“對了,爹爹,之前我有一些事情麻煩到了吉城知縣周守硯,師父說他與您是同期,倒是沒聽您提過,這一次到了吉城,要不要見一麵。”顧啟珪突然想起了這一件事兒。
“不急,他外放的任期也是要到了,到時候周家肯定是要讓他迴京的,見麵倒是不急。”顧國安語氣平淡,隱隱還有些冷淡,不像是想見到這個同期的樣子。
顧啟珪也沒追問,卻更是好奇了些。
午後,到底是到了一個新地方,姐妹倆想下船去瞧瞧,朱氏自然不放心,再加上她也很久都沒有迴江南來了,就想陪著去。母女三人都是炸眼的,父子二人也無事,最後自然也是陪著去了。
吉城說繁華熱鬧自是比不上辛城和金陵,但是畢竟和京城有諸多不同,倒是趣味十足。
顧啟珪和顧國安當然都是陪逛的,不同的是,顧國安隻要站在那裏就行了,顧啟珪不僅需要發表些意見,還要充當冤大頭,不論是誰拿了什麽,都是他來付錢。
悠悠閑閑,逛了不少時間,前麵就到了‘悅來客棧’,“之前我在這裏住了很長時間,膳食都是這當地的特色,味道倒是不錯的,今日咱們就在這兒用晚膳吧,權當吃個新鮮。”顧啟珪提議道。
顧煙茗和顧煙琪都躍躍欲試,顧國安朱氏夫妻倆當然都沒有意見。
“啟珪?你過來了,”正當顧啟珪一家人要踏進‘悅來客棧’的時候,從旁邊傳來李維的聲音。
顧啟珪這才意識到‘茗’就在‘悅來客棧’的旁邊,店鋪剛步入正軌,李維在這兒也正常,顧啟珪轉身,“李維兄。”
接著又替雙方介紹,“爹爹,娘親,這是我提過的李伯父的獨生子李維兄長,這是我爹娘。”至於兩個姐姐,顧啟珪並沒有過多的介紹。
李維又趕緊行禮,顧啟珪的爹娘,那不就是顧閣老和夫人,李維有些腿軟,雖說自家父親和顧閣老是同期,但是這官職沒法比好不好。
顧國安都點頭示意,朱氏寒暄了幾句,謝了這段時間李維對自家兒子的照顧。“兄長,我先陪爹娘上去,迴頭我們再聊。”
李維點頭,目送一行人上了二樓,看見兩個身材窈窕的姑娘,李維一愣,剛剛他都沒注意,不經意和迴頭的顧煙琪對了眼,顧煙琪吐了吐舌頭,笑了一下,快步跟著家人上了二樓,李維愣了一下,很久都沒迴過神來。
二樓,顧啟珪和自家爹娘解釋著李維的事情,之前的家信,他提過一兩句,卻沒有細提。“這孩子倒是有些能耐,也是個有成算的。”朱氏說道,“我們家順寶,都能掙錢了啊。”她的重點當然是放在自家孩子身上,“但還是不要太累為好。”
“放心吧,娘親,這些事兒我都不摻和,就圖個樂嗬,事情都是二位兄長操持的。”顧啟珪替自家娘親倒茶,“不過,這何家祖傳的手藝製成的茶味道倒是極其不錯的,還有各種花茶,果茶,倒是極有意思的。迴頭讓顧擎去店裏拿上些,娘您和姐姐都試一試,看合不合口味。”
“你是明日出發,還是等到後日?”朱氏問道。
“後日早上,明日二哥和十三表哥會先來與我會和,等後日一早出發去金陵。”顧啟珪迴答道。
“那讓你爹爹送你們過去,還能有時間指導指導你們。”朱氏看向夫君,幼子這就要離開了,等不到府試結束,夫君就得迴京複命,時間確實有些緊湊,朱氏想讓父子二人多說說話。
顧國安沒有反對。
顧啟珪卻不同意,“爹爹還是好好歇一歇,我有堂哥表哥作伴,怎麽都不會有事的,娘親不用擔心。”就是坐船,也是勞累的,他不想為爹爹增添負擔,再說趕去金陵後還要趕迴來。
“就去吧,我送你過去。”顧國安一錘定音。
顧啟珪沒再說什麽,反正爹爹隻要下了決定,就不會隨意再更改。
很久沒與家人一起用膳,晚膳用的其樂融融。出‘悅來客棧’的時候,又碰到了還沒有離開的李維,站在店鋪門口向他們打招唿,顧啟珪倒是有些疑惑,李維什麽時候這樣積極了。不過想是這樣想,他也沒有放在心上。
顧啟珪自然沒有發現,李維一直注視著他們離開的背影,沒有看到想看到的,失望的歎了口氣。倒是磨石宇猛地迴頭,複雜的看了一眼李維。
吉城的晚上十分熱鬧,一家人逛著街,慢慢向碼頭方向走去。
明日,在朱仕謙和顧啟鋒來之前,朱氏她們母女三人就要先出發去安慶,本來是想送走顧啟珪,她們才出發的,但是顧啟珪不同意。最後顧國安拍板,讓母女三人明日出發,這樣在天黑之前就能到達安慶,也讓人放心些。
第102章
隔日,送走娘親和姐姐們,等了很久,朱仕謙和顧啟鋒也沒能來到。倒是李維又來逛了一圈,令顧啟珪有些疑惑,不過也沒有放在心上。
一直到夜幕降臨時分,顧啟鋒和朱仕謙才趕到,見到顧啟珪才知道,自家大伯(姑夫)要送他們去金陵,自又是一番請安問好。其實說起來,相比顧啟從出生起就沒見過這邊兒的親戚,他們兩個對顧國安都不是這麽陌生的,畢竟在顧啟陵過去京城之前,每年,顧國安都會抽空迴來江南。
因為有顧國安在,幾個人自然是聚在一起請顧國安指導學業,顧國安留下本就是因為這,自然不會拒絕。
總之,船上氛圍是極好的。
第二日一早,船就出發了,向著金陵城前進。就算是在船上,顧國安也不是時時都有空閑的,所以往往都是三兄弟在一起交流。
吉城到金陵需要兩日的時間,但第一日傍晚,顧國安把顧啟珪叫到了書房。“爹爹?”顧啟珪不知道爹爹有什麽事情。
“我臨時有點事,明日一早會提前下船,然後會繞路去辛城一趟,此次院試好好努力。”顧國安說道。
顧啟珪卻皺眉,“我讓十六陪您一起。”因為要護送娘親姐姐們去安慶,所以顧一他們都跟著去了。顧啟珪不知道爹爹去幹嘛,但是多些人,肯定是沒錯的。
顧國安抬頭看了一眼皺眉的幼子,倒是沒有拒絕。
顧國安什麽時候走的,顧啟珪不知道,等天亮的時候顧啟鋒和朱仕謙問的時候,顧啟珪才知道爹爹已經出發了。整艘船上就剩他們三個小子,倒是輕鬆了很多,接下來的一天他們三人是在手談中度過的,三個人倒是下的盡興。
天剛蒙蒙黑的時候,他們到了金陵城的碼頭。下榻的酒樓離碼頭並不遠,這是朱家名下的產業,所以說在這幾次考試中,倒是這一次下榻是最容易的了,隻要吩咐一聲就有地方住,酒樓離考場也近。
金陵城本就繁華,因為三年一次的院試,來了許多學子,人山人海的,倒是更顯得擁擠了很多。
“這還是我第一次到金陵城呢。”顧啟珪說著,感慨著,相比有著總督府的辛城,金陵人來人往,更顯得繁華異常。
“你之前去吉城不是經過這裏嗎,沒下來看看?”朱仕謙問道。
“是經過這裏,不過當時時間有些緊,我又沒有很多興致,就在船上看了兩眼,倒是沒有下來。”當時他腦子有些消沉,哪有心情下船來。
“那院試結束以後,好好的逛一下。”顧啟鋒說著,他一向對人多的地方敬謝不敏,再加上他到過金陵,所以並沒有表現出太大的興致。
“曾祖父的壽辰還得過一段日子,留下來遊玩兩日倒是不妨礙什麽。”朱仕謙說道,雖然沒有去過京城這樣遠的地方,但是金陵他是沒少來的。
顧啟珪笑笑沒再說話,到時候再說吧。他感覺每次他提前想好什麽事情去做是總是會出現意外情況,還是不說了。
想他二月份乘船來到江南,現在都到了六月份了,再過兩個月大半年都過去了,他都要參加秋闈了。
既然是朱家名下的客棧,門口豎著大大的寫著‘朱’字的旗子。顧啟珪一行人到客棧的時候,掌櫃正在打算盤,刷刷隻響,頭也沒抬,“客官,對不住您勒,店裏已經沒有空房了。”
“朱伯,是我。”朱仕謙笑著說道。
“十三爺,您可過來了。”掌櫃抬頭看到是自家少爺過來了,趕緊迎出來。看到朱仕謙身後站著的兩人,“是表少爺來了?”
顧啟珪點點頭,不明白為什麽這樣問。
“好嘞,‘天’字號房都已經空出來了,幾位少爺樓上請。”掌櫃看到顧啟珪稱是,直接讓人樓上請。
“好了,朱伯,我知道了,我領著他們上去,有勞您為我們弄點吃的吧。”
“是,少爺,我這就去。”朱掌櫃下去了。
顧擎看了一眼磨石宇,磨石宇點點頭,跟著朱掌櫃的腳步下去了。
顧啟珪當然注意到了他倆的小動作,卻沒有說話,出門在外,小心點也是可以的。
看得出來整個客棧都已經住滿了趕考的書生。因為這酒樓位置不錯,住宿的價錢肯定也不便宜,所以住在這裏的學子穿戴都不錯,不過看到他們上了三樓,還是有人盯著他們看。
“剛開始的時候,三老爺很氣憤,但是現在卻比任何人都鎮定了。誰想問他問題,他還會詳細的迴答。”
“哦,五房那邊兒有什麽動靜嗎?”
“最近五老爺和五夫人經常吵架,一言不合就摔東西,但是夫妻倆都很中意四少爺顧啟裴的婚事,對這個寶貝兒子倒是百依百順。”
顧啟珪險些忘記了,還有陸瑤和顧啟裴這檔子破事兒,隻是現在陸叔還不能答應吧,畢竟他們年齡都不大。
“先去看看三嬸和二哥吧,把周康兄長帶來的山參帶著。”顧啟珪吩咐,之前周康得了些上好的山參,往他這送了顆,品相上佳,本想著給京中父母送迴去的,現在多事之秋,還是去給三嬸吧。
“是。”磨石宇領命下去了。
“我看這小磨,到越來越像那麽迴事了。”顧擎看著磨石宇離去的背影說道,想剛登船的時候,還是個呆軟的少年,現在行事辦事兒都灑脫了許多。
對這話,顧啟珪倒是讚同。
三房的這件事持續了好一段時間,雖然各方都有出人出力,但芸娘這個人到底是憑空消失了,無影無蹤。
因為這事兒,顧啟珪的行程倒是受到了一些影響,不過倒是無大礙。
雖然三房妾室失蹤對於其他人倒不是什麽大事,但是花費這樣多的人力物力都還沒有消息就是有所蹊蹺了。顧啟珪雖然好奇,多想了些,但是他必須要離開先去吉城,等著和爹娘他們會和了。安慶到吉城並不遠,但是還是要花費不少時間的。
本來想著他們一家在金陵見麵,這樣時間會寬鬆些,畢竟院試盡在眼前。現在他們隻能在吉城見麵,因為要是早早到了安慶本家,又是一攤子事兒,顧啟珪可耽誤不得。就是在吉城,知道爹爹到了,想必也是有一大堆人要去拜訪的。
辭別二哥顧啟鋒,顧啟珪先一步上路。去金陵還是行船快上一些,所以,他們會在吉城碰麵,一起出發去金陵城。因為要先與父母見麵,顧啟珪先出發一步而已。
顧啟珪早就接到了信,知道了確切的船隻到達安慶的確切信息。按時間看來,爹娘還會比他更快一步到達。
·
“順寶怎麽還沒有過來,這孩子真是的。”到達吉城,朱氏就翹首以盼,已經近半年不見幼子,自然很是想念。
“弟弟真慢。”顧煙琪也說道,隨著年齡的增長,兄長姐弟的定親,她逐漸穩重了許多,不過在家人麵前還是會原形畢露就是了。
也不能隻說她,就是顧煙茗也是盼著早些見到這個弟弟的。
隻有顧國安老神在在坐在茶幾上飲茶,對母女幾個的發言不置可否。
“七少爺到了,”船艙外傳來林嬤嬤的聲音,接著就有人挑開了船艙的簾子,把顧啟珪迎了進來。
“爹,娘,”顧啟珪掀袍跪在了地上,他也是極其想念爹娘的,剛剛因為街上有人成親,馬車根本行不動,他就有些焦急。
“快起來,跟爹娘在乎這些虛禮做什麽,”朱氏趕緊把兒子扶起來,看著這許久不見的兒子,摸摸他沒有幾兩肉的臉頰,“我們順寶都瘦了……”
“娘,我隻是長個了。”顧啟珪無奈,其實每個娘親都是這樣的吧,每次看見不在自己跟前的自家小孩,總覺得他們吃了多少苦似的。
“不是說在金陵見麵的嗎?怎麽又改變主意了?”一家人剛坐下,朱氏就殷切的問道,院試在金陵城舉行,在金陵見麵兒子會輕鬆很多,不想前兩日接到兒子的來信,卻是改變主意了,說有事兒。
“三叔家裏出了點事情,想著太早離開不太好,就多留了兩日。”顧啟珪簡單迴答,轉而問道:“舅母和大哥怎麽沒過來?”他剛看了一圈都沒有看到他家大哥。
“你舅母因為你徐表姐的事情這兩日有些忙碌。至於你大哥,前些日子,你二嬸身子不好,你煙琳姐姐去慈恩寺替你二嬸祈福,就央了你大哥陪著去。一個小女孩畢竟讓人放心不下,你祖母就就答應了。不過,他們晚兩日會在後麵趕過來。”
顧啟珪這才點點頭,“娘親,咱們是去客棧還是就住在船上?”
“就在船上吧,什麽東西都不缺,行禮現在都還在船上呢,留在這裏還能安心些。”朱氏笑著說。
一家人高高興興的用了午膳,午膳後,母女三人去午睡,父子兩人就來到了船上的顧國安的臨時書房。對話倒不嚴肅,更像是朋友間的談話。
父子兩人坐在茶幾兩側,煮茶的自是顧啟珪。
“感覺怎麽樣?”顧國安接過自家兒子遞過來的清茶,非常清香,接著又誇道,“茶不錯。”
“啊?”顧啟珪沒有明白前半句的意思,或者說不想明白來的恰當些,他專心迴答後一個問題,“這茶是二哥母舅家的手藝,味道還不錯。”
“奧,”對此顧國安是知道些的,之前幼子來信提過一點,但是,“參加科舉的感覺怎麽樣?”
果然,就知道逃不過去,“就那樣吧,”反正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在意不在意的都已經城定局了。
看著幼子不情不願的迴答,顧國安不厚道的笑了,不過沒再繼續問下去就是了。
“院試開始才是挑戰呢,萬不可顧慮太多。”顧國安飲了一口茶,接著說道:“江南省學政吳稌年今年是任期的最後一年,他是以翰林學士充任的江南學政提督,這一任期結束自會往上升一升的,再加上陳老有意隱退,聖上雖然沒有允許,但是空位基本已經出來了。這一次院試他自是想選任出能人為他以後鋪路的。”
顧啟珪之前也聽師父說過有這個意向,聽到爹爹這樣說,也不驚訝,“是,我知道了。”
顧國安放下手裏的茶杯,“最近寫了什麽文章嗎?拿來我看看。”
顧啟珪命磨石宇去取,父子兩個談了好些話,都是顧國安在說,顧啟珪間或插上幾句話。
“對了,爹爹,之前我有一些事情麻煩到了吉城知縣周守硯,師父說他與您是同期,倒是沒聽您提過,這一次到了吉城,要不要見一麵。”顧啟珪突然想起了這一件事兒。
“不急,他外放的任期也是要到了,到時候周家肯定是要讓他迴京的,見麵倒是不急。”顧國安語氣平淡,隱隱還有些冷淡,不像是想見到這個同期的樣子。
顧啟珪也沒追問,卻更是好奇了些。
午後,到底是到了一個新地方,姐妹倆想下船去瞧瞧,朱氏自然不放心,再加上她也很久都沒有迴江南來了,就想陪著去。母女三人都是炸眼的,父子二人也無事,最後自然也是陪著去了。
吉城說繁華熱鬧自是比不上辛城和金陵,但是畢竟和京城有諸多不同,倒是趣味十足。
顧啟珪和顧國安當然都是陪逛的,不同的是,顧國安隻要站在那裏就行了,顧啟珪不僅需要發表些意見,還要充當冤大頭,不論是誰拿了什麽,都是他來付錢。
悠悠閑閑,逛了不少時間,前麵就到了‘悅來客棧’,“之前我在這裏住了很長時間,膳食都是這當地的特色,味道倒是不錯的,今日咱們就在這兒用晚膳吧,權當吃個新鮮。”顧啟珪提議道。
顧煙茗和顧煙琪都躍躍欲試,顧國安朱氏夫妻倆當然都沒有意見。
“啟珪?你過來了,”正當顧啟珪一家人要踏進‘悅來客棧’的時候,從旁邊傳來李維的聲音。
顧啟珪這才意識到‘茗’就在‘悅來客棧’的旁邊,店鋪剛步入正軌,李維在這兒也正常,顧啟珪轉身,“李維兄。”
接著又替雙方介紹,“爹爹,娘親,這是我提過的李伯父的獨生子李維兄長,這是我爹娘。”至於兩個姐姐,顧啟珪並沒有過多的介紹。
李維又趕緊行禮,顧啟珪的爹娘,那不就是顧閣老和夫人,李維有些腿軟,雖說自家父親和顧閣老是同期,但是這官職沒法比好不好。
顧國安都點頭示意,朱氏寒暄了幾句,謝了這段時間李維對自家兒子的照顧。“兄長,我先陪爹娘上去,迴頭我們再聊。”
李維點頭,目送一行人上了二樓,看見兩個身材窈窕的姑娘,李維一愣,剛剛他都沒注意,不經意和迴頭的顧煙琪對了眼,顧煙琪吐了吐舌頭,笑了一下,快步跟著家人上了二樓,李維愣了一下,很久都沒迴過神來。
二樓,顧啟珪和自家爹娘解釋著李維的事情,之前的家信,他提過一兩句,卻沒有細提。“這孩子倒是有些能耐,也是個有成算的。”朱氏說道,“我們家順寶,都能掙錢了啊。”她的重點當然是放在自家孩子身上,“但還是不要太累為好。”
“放心吧,娘親,這些事兒我都不摻和,就圖個樂嗬,事情都是二位兄長操持的。”顧啟珪替自家娘親倒茶,“不過,這何家祖傳的手藝製成的茶味道倒是極其不錯的,還有各種花茶,果茶,倒是極有意思的。迴頭讓顧擎去店裏拿上些,娘您和姐姐都試一試,看合不合口味。”
“你是明日出發,還是等到後日?”朱氏問道。
“後日早上,明日二哥和十三表哥會先來與我會和,等後日一早出發去金陵。”顧啟珪迴答道。
“那讓你爹爹送你們過去,還能有時間指導指導你們。”朱氏看向夫君,幼子這就要離開了,等不到府試結束,夫君就得迴京複命,時間確實有些緊湊,朱氏想讓父子二人多說說話。
顧國安沒有反對。
顧啟珪卻不同意,“爹爹還是好好歇一歇,我有堂哥表哥作伴,怎麽都不會有事的,娘親不用擔心。”就是坐船,也是勞累的,他不想為爹爹增添負擔,再說趕去金陵後還要趕迴來。
“就去吧,我送你過去。”顧國安一錘定音。
顧啟珪沒再說什麽,反正爹爹隻要下了決定,就不會隨意再更改。
很久沒與家人一起用膳,晚膳用的其樂融融。出‘悅來客棧’的時候,又碰到了還沒有離開的李維,站在店鋪門口向他們打招唿,顧啟珪倒是有些疑惑,李維什麽時候這樣積極了。不過想是這樣想,他也沒有放在心上。
顧啟珪自然沒有發現,李維一直注視著他們離開的背影,沒有看到想看到的,失望的歎了口氣。倒是磨石宇猛地迴頭,複雜的看了一眼李維。
吉城的晚上十分熱鬧,一家人逛著街,慢慢向碼頭方向走去。
明日,在朱仕謙和顧啟鋒來之前,朱氏她們母女三人就要先出發去安慶,本來是想送走顧啟珪,她們才出發的,但是顧啟珪不同意。最後顧國安拍板,讓母女三人明日出發,這樣在天黑之前就能到達安慶,也讓人放心些。
第102章
隔日,送走娘親和姐姐們,等了很久,朱仕謙和顧啟鋒也沒能來到。倒是李維又來逛了一圈,令顧啟珪有些疑惑,不過也沒有放在心上。
一直到夜幕降臨時分,顧啟鋒和朱仕謙才趕到,見到顧啟珪才知道,自家大伯(姑夫)要送他們去金陵,自又是一番請安問好。其實說起來,相比顧啟從出生起就沒見過這邊兒的親戚,他們兩個對顧國安都不是這麽陌生的,畢竟在顧啟陵過去京城之前,每年,顧國安都會抽空迴來江南。
因為有顧國安在,幾個人自然是聚在一起請顧國安指導學業,顧國安留下本就是因為這,自然不會拒絕。
總之,船上氛圍是極好的。
第二日一早,船就出發了,向著金陵城前進。就算是在船上,顧國安也不是時時都有空閑的,所以往往都是三兄弟在一起交流。
吉城到金陵需要兩日的時間,但第一日傍晚,顧國安把顧啟珪叫到了書房。“爹爹?”顧啟珪不知道爹爹有什麽事情。
“我臨時有點事,明日一早會提前下船,然後會繞路去辛城一趟,此次院試好好努力。”顧國安說道。
顧啟珪卻皺眉,“我讓十六陪您一起。”因為要護送娘親姐姐們去安慶,所以顧一他們都跟著去了。顧啟珪不知道爹爹去幹嘛,但是多些人,肯定是沒錯的。
顧國安抬頭看了一眼皺眉的幼子,倒是沒有拒絕。
顧國安什麽時候走的,顧啟珪不知道,等天亮的時候顧啟鋒和朱仕謙問的時候,顧啟珪才知道爹爹已經出發了。整艘船上就剩他們三個小子,倒是輕鬆了很多,接下來的一天他們三人是在手談中度過的,三個人倒是下的盡興。
天剛蒙蒙黑的時候,他們到了金陵城的碼頭。下榻的酒樓離碼頭並不遠,這是朱家名下的產業,所以說在這幾次考試中,倒是這一次下榻是最容易的了,隻要吩咐一聲就有地方住,酒樓離考場也近。
金陵城本就繁華,因為三年一次的院試,來了許多學子,人山人海的,倒是更顯得擁擠了很多。
“這還是我第一次到金陵城呢。”顧啟珪說著,感慨著,相比有著總督府的辛城,金陵人來人往,更顯得繁華異常。
“你之前去吉城不是經過這裏嗎,沒下來看看?”朱仕謙問道。
“是經過這裏,不過當時時間有些緊,我又沒有很多興致,就在船上看了兩眼,倒是沒有下來。”當時他腦子有些消沉,哪有心情下船來。
“那院試結束以後,好好的逛一下。”顧啟鋒說著,他一向對人多的地方敬謝不敏,再加上他到過金陵,所以並沒有表現出太大的興致。
“曾祖父的壽辰還得過一段日子,留下來遊玩兩日倒是不妨礙什麽。”朱仕謙說道,雖然沒有去過京城這樣遠的地方,但是金陵他是沒少來的。
顧啟珪笑笑沒再說話,到時候再說吧。他感覺每次他提前想好什麽事情去做是總是會出現意外情況,還是不說了。
想他二月份乘船來到江南,現在都到了六月份了,再過兩個月大半年都過去了,他都要參加秋闈了。
既然是朱家名下的客棧,門口豎著大大的寫著‘朱’字的旗子。顧啟珪一行人到客棧的時候,掌櫃正在打算盤,刷刷隻響,頭也沒抬,“客官,對不住您勒,店裏已經沒有空房了。”
“朱伯,是我。”朱仕謙笑著說道。
“十三爺,您可過來了。”掌櫃抬頭看到是自家少爺過來了,趕緊迎出來。看到朱仕謙身後站著的兩人,“是表少爺來了?”
顧啟珪點點頭,不明白為什麽這樣問。
“好嘞,‘天’字號房都已經空出來了,幾位少爺樓上請。”掌櫃看到顧啟珪稱是,直接讓人樓上請。
“好了,朱伯,我知道了,我領著他們上去,有勞您為我們弄點吃的吧。”
“是,少爺,我這就去。”朱掌櫃下去了。
顧擎看了一眼磨石宇,磨石宇點點頭,跟著朱掌櫃的腳步下去了。
顧啟珪當然注意到了他倆的小動作,卻沒有說話,出門在外,小心點也是可以的。
看得出來整個客棧都已經住滿了趕考的書生。因為這酒樓位置不錯,住宿的價錢肯定也不便宜,所以住在這裏的學子穿戴都不錯,不過看到他們上了三樓,還是有人盯著他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