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字號房,每次院試時,都會有許多人提前預定,價高者得,在金陵這眾所周知。今年,因為姑姑提前打了招唿,七叔在之前就已經吩咐了,空出了‘天’字的這四間房,所以看見咱們上來,他們就有些好奇。”朱仕謙解釋道。
“那這樣說,還是你占了我的光嘍。”顧啟珪說笑道。
“那是當然了,”誰知道朱仕謙理所應當的迴答道,“之前七哥參加院試時,住在‘玄’字一號房,是個有些小的單間,說起來他還好些。十哥那會兒住的是‘黃’字一號房,就是大通鋪的那種。‘天’字號房,想都不要想。就這幾天,這個酒樓創收的利潤你都想不到有多少,管理朱府庶務的七叔可舍不得。”朱仕謙覺得說多了都是淚,他們府裏因為都是男孩子,自小養得粗糙,再加上他們家參加科舉不是什麽稀罕的事情,就是管理庶務的七叔都是參加過春闈的。
顧啟珪笑笑,“那你可得好好感謝我了。”
這樣說著,就到了三樓,朱仕謙推開樓梯口旁房間的門,還迴頭對顧啟珪講,“所以說啊,在我們家就隻有姑姑說話最好使,其他都白搭。”
顧啟珪就在朱仕謙的後麵,從他這個角度看過去,房間裏有人,為首之人目光冷冽,“哎,表哥,你——”顧啟珪想阻止,不過沒來得及,朱仕謙一隻腳已經踏進去了。
‘不要進去’四個字還在唇邊,沒有說出來默默咽了迴去。
“大哥。”朱仕謙聽到顧啟珪說話,一下子就意識到了不對,一迴頭就看見了朱仕瑾,後退一步,恭敬的稱唿道。
“大表哥,”顧啟珪也跟著行禮,他還是第一次見到大表哥,就是上一次去朱家拜訪,顧啟珪也沒有見到這位大表哥,說是表哥,他和朱氏也差不了幾歲。
朱仕瑾走了出來,關上了門,絲毫沒有介紹客人的意思,對著朱仕謙皺眉說道:“規矩呢,怎能如此冒失。”
“小姑姑讓朱伯留了‘天’字號房,我以為沒人。”朱仕謙迴答道,很是小心,一看就是很怕眼前人。
朱仕瑾挑眉,看了看朱仕謙身後的顧啟珪,“你是啟珪?”
“是,大表哥,我是啟珪,這是我二兄長啟鋒。”顧啟珪介紹自己身後的顧啟鋒。
朱仕瑾衝顧啟鋒點點頭,迴頭衝顧啟珪說道:“我這兒現在有客人,一時半會兒結束不了,這間房我先用一日,明日再給騰出來。”
“表哥說笑了,自是先以表哥的正事兒為重。”顧啟珪迴道,語氣平和,和平時沒有什麽區別,可是天知道他的手心已經冒汗了。
“去休息吧,等院試結束之後,我帶你們玩兩天。”
幾人就這樣錯過身去,一直走到第二間房,顧啟珪仍然能感覺到朱仕瑾在看他們。他剛剛看到了,朱仕瑾的客人。
顧啟珪深唿了口氣,眼神也淩厲了些,朱仕瑾想幹什麽,對這個隻見過一麵的表哥,顧啟珪卻覺得他心有千尺,深不見底。
京城
安玨然走在大道上,曾經禁衛軍的預備役,現在他已經正式的在禁衛府當值了。還是在陸航的手下,雖然和陸瑤的婚事吹了,但是畢竟和陸航有著師徒的情分在,倒是不會這樣容易割舍。
他並不想迴家,不想摻和父親母親那些糟事兒。人都說父親母親感情深厚,才結合在一起的,他一直也是這樣認為的。可是這一段時間以來,他都不知道自己曾經的認為是真還是假了。總之,一想到家裏的那些糟事兒,安玨然就有些不知所措。
作為他還是不明白,到底有什麽事情,使得父親能容忍母親至斯,在他看來,一切都是母親的胡鬧。
事情的起因,僅僅是因為父親安意榮和一個婢女多說了幾句話,反正,安玨然這些年見多了這些事情,但是到現在也沒能理解。但是他知道並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是這樣的,順寶的父母——舅父舅母可就不這樣。
安玨然在岔路口站著,猶豫了一下,拐向了左邊。
“表少爺過來,奴才讓廚房給您弄點吃的,迴頭送到‘明璋院’。”管家把安玨然迎了進來。
“麻煩顧伯了,我來的事情就不要驚動外祖父外祖母了。今日有些累,我明日去給他們請安。”安玨然吩咐道,領著顧十一直接走向‘明璋院’。
“不麻煩,夫人走之前就已經吩咐了,說表少爺經常來,廚房每日都備著呢。那今日表少爺就直接去休息,‘南行院’那邊已經歇息了。”管家說道。
安玨然這次有了些笑意,心裏也有了些溫暖。
這段時間他身上發生了很多事兒,最大的一件就是與陸家退婚,這件事,不論是舅舅還是爹爹都沒有瞞著他,他算是知道了事情的始末。要說不惱怒倒是不可能的,但是要說有多麽的傷心痛苦倒也是沒有的,畢竟一個沒有見過麵的人,他不可能為了她怎樣怎樣的。
但是,要說一點沒有不甘心也是不可能的。
第103章 院試
金陵實在熱的厲害,雖然現在已經是晚上,但是一絲兒風是沒有的。到處是悶熱,隻下車這一會會兒,顧啟珪就已經除了好些汗了。剛剛在樓梯口和朱仕瑾說了這麽一會話,顧啟珪感覺自己的裏衣已經濕透了。
這下到了房間,因為放著冰,倒是涼爽了很多,顧啟珪輕鬆的舒了口氣,惹得朱仕謙和顧啟鋒好笑,“這要是考試的時候,你可怎麽辦吧?這樣怕熱。”
“你們不熱嗎?”顧啟珪看著清爽的兩個人問道,反正自己是已經習慣了,這個身體怕冷怕熱,自小都是這樣。在安慶和吉城的時候他感覺不到熱,怎的金陵城這樣熱。
“這才哪跟哪啊?這金陵城的天兒才剛熱起來呢,所以說這個時候院試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啊。等到八月份,鄉試的時候你就體會到了。”朱仕謙說道,這裏是他生活的地方,倒是沒有顧啟珪那樣熱的感覺。現在他倒是完全恢複過來了,完全沒有剛剛在朱仕瑾麵前的那種拘束感。
“對啊,鄉試也在這裏,你剛剛說院試的時候指著‘天’字號房掙錢,怎麽沒提鄉試,不是說都在這裏嗎?”顧啟珪隨意問道。
“哎,就算是七叔再愛財,也不能太過分吧,我們到底是親侄子。鄉試的時候,這房間當然是先想著朱氏子弟的。所以說,在我們家,就隻有考得過院試,秋闈時候才有機會享受‘天’字房的待遇,畢竟那時候都有功名了嗎。”朱仕謙說道,一副我是多虧了你才能提前住上‘天’字號房的樣子。
顧啟珪笑笑,不過對於房間,他是極滿意的,清淨不說,房間裏有冰,涼意也足。
對於剛剛遇到朱仕瑾的事情,顧啟鋒和顧啟珪都能看出朱仕瑾的不耐煩和朱仕謙的拘束,默契的沒有說。
晚膳是磨石宇端上來的,也是他看著做好的,出門在外,人多眼雜,他不希望在吃食上出什麽意外。
兄弟三人上桌,做了下來閑聊著。
“大哥這些年嚴肅慣了,比叔叔們都可怕,我最是怕他了,朱伯也是的,大哥在這裏,竟然不提前打聲招唿。”朱仕謙主動提起,還有些小牢騷。顯然他也意識到其他二人的小意,但是他其實也沒有在意,他與大哥不太親近,但是血緣上的感情是磨滅不掉的。
“大表哥氣勢確實足,”顧啟珪認同的點頭,接著好奇的問道,“大表哥離開官場也有幾年,最近在忙什麽?”這位大表哥和他娘親差不了幾歲,可以說是自小一起長大的,但是感情不能說有多親密,但是基本情況,顧啟珪也了解一些。當然,他現在說這些僅僅是因為想知道朱仕瑾在幹什麽,不過他覺得朱仕謙肯定也不知道。
“大哥辭官有幾年了,之前曾祖父不同意,但沒有拗過大哥。後來大哥還跟著七叔管理家中庶務,但是最近幾年對家中庶務也不大摻和了,倒時不知道在忙什麽。隻知道每次見到大哥,都會被教訓一頓。”朱仕謙說道。
“不過,大哥在我們第四代中為長,二伯父在朱府卻行二,大哥雖然受重視,卻也有限,身邊兒還有個二哥作比較,也不容易。再加上二哥這幾年處處嶄露頭角,大伯父官場恆通,自又是壓了二房一頭。”朱仕謙繼續說道,分析著。
顧啟珪沒再迴話,他剛剛挑起話頭,就是想多了解一些朱仕瑾,但是看樣子朱仕謙什麽也不知道,他就沒什麽好講的了。
顧啟鋒也沒有開口,隻是端起手中的茶敬了朱仕謙。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先人誠不欺我後輩。
晚膳過後,顧啟珪迴到房間的第一件事就是吩咐顧擎,“盯著朱仕瑾,記得小心點兒,不要被發現了。”想到剛剛朱仕瑾的表情,顧啟珪總有些不舒服,還有他所謂的客人。
顧擎有些不明白,主子見這位朱大少爺還是第一次,這是要幹什麽,自家主子這是什麽意思?
顧啟珪卻沒有再解釋,在事情沒有定局之前,他不會輕易下定論。不論怎樣他都不希望身邊的這些人出什麽問題。但是同樣的道理,倒是自己身邊埋了一顆驚雷,他也不能同意就是了。
顧啟珪閉了閉眼,繼續吩咐道:“重點看他在和誰交往,最近在忙什麽?剛在‘天’字號房的他所謂的客人似乎是羅國的皇室。”
“主子?”顧啟珪的話像是投下了一顆驚雷,顧擎整個人都愣住了。
“我也隻是看見了羅國皇室的佩環,不知道是真是假,去查。”羅國皇室以佩環表明身份,就像朝堂官府上的補子圖案,是身份的象征。顧啟珪雖然隻能看見那個人的側麵,但他可以肯定不是中原人,收迴目光的時候,就看見了從他衣袍中滑出來的佩環。
北方,羅國和大齊摩擦不斷,在幾十年前,羅國的帝皇驍勇善戰,雙方大規模的戰爭不知道發生了多少次,當時守護北方邊境的就是顧啟珪的曾祖父。二十年前最後一戰,羅國損失慘重,在這一場戰役中,伴隨著羅國權力更迭,新上位的掌權人不喜戰爭,想大齊朝握手言和,北方因此平靜了許多年。
這一次,羅國又將麵臨朝權更替,幾個繼承人都是主戰之人,北方邊境蠢蠢欲動,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顧啟珪最近對這些事情比較敏感,因為爹爹即將出發去北邊境,明麵上是慰問將士,可是誰不知道,當今皇上是在給皇子鋪路呢,三皇子需要戰功,需要在百姓之中有所威望。
因為爹爹的行程,顧啟珪倒是找了很多關於羅國的記載,所以就剛剛那一眼,一閃而過的瞬間,這一點的蛛絲馬跡,他也不敢隨意放過。還是查一查比較好,圖個心安就是了。作為他來講,當然是希望這都是因為他想多了。
顧擎接到自家主子的命令,就趕緊出去了布置了。作為護衛,他當然知道,在這個時間如果真是羅國的哪個皇室成員來到金陵,實在算不上什麽好事。
不知道為什麽,顧啟珪現在有些不好的預感,這個念頭一閃而過,卻令他的眉頭皺了起來。
院試在即,三人自然是沒有閑情逸致出去閑逛,自然是要好好準備的。顧啟珪當然也開始了閉關,他可是準備拿院試打翻身仗的。
院試在意料之中來到了。院試是童子試的最後一場,通過院試就是‘秀才’,算是有了‘功名’,進入士大夫階層;有免除差徭,見知縣不跪、不能隨便用刑等特權。
總之就是院試就是個分水嶺,過與不過反差很大。院試分正試、複試二場,試策論文與試帖詩,並默寫《聖諭廣訓》百數十字。
考試內容,顧啟珪現在倒是不在乎了,現在對顧啟珪來說最大的問題卻是金陵實在是熱的厲害,聽說以前院試是不在金陵舉行的,就是因為它的天氣原因,進入夏季的金陵城最大的特色就是熱。
但是金陵城交通便利,水路暫且不論,周邊官道也修繕的完整,便於各府的童生前來應試。院試的考棚就是和鄉試時候用的是一樣的,倒是節省了資源不是。
到了院試這日,也許是上天聽見了顧啟珪的祈禱,院試這兩日天氣不熱,可以說很涼爽了,嗯,因為金陵城下起了雨。在進場之前,朱仕謙說這場雨肯定下不了多久,但是顯然他失算了。
顧啟珪坐在號房中看著淅淅瀝瀝的雨滴飄下來,就算是狹窄的號房裏也感覺不到悶熱,這場雨真的是救了他一命。再加上題目並不刁鑽,所以顧啟珪的作答順順當當,幾乎沒有什麽阻礙。
整個院試,雨都一直沒有停。直到最後一日,雨還是快一陣慢一陣的下了許久,這已經三年不曾使用的號房自然是承受不住了,接連有考生號房響鈴,想替換答卷紙,主考官倒是沒有拒絕,但主要是考生浪費時間。顧啟珪還好一些,雖然一側的牆壁有雨水滲進來,但是至少沒有雨水漏下來,起碼答卷是幹幹淨淨的。
顧啟珪把考卷檢查了一遍又一遍,這一次策論主要問策與農桑,他答的倒是有信心,《聖諭廣訓》默的也沒有絲毫卡殼。總之,顧啟珪是非常順利的完成了他的院試之旅。
顧啟珪出來考棚的那一刻,天空的烏雲全部都散了開來,整個空氣迅速的悶熱了起來,熟悉的黏膩感覺又迴來了。
顧啟珪站在考棚前,他覺得自己該是好好感謝老天,這雨實在是下的太是時候了。當然很多人不是這樣想的。
“哎,倒黴死了,答卷濕掉了一角,”一名年輕的童生沮喪的說道。
這還是比較理智的,不理智的沒出來考場就已經昏過去的也有。
“都說考試下雨是文曲星有關,這也下的也不理智了吧。”朱仕謙從考場裏走出來,看著周圍的各種畫麵,感慨的說道。
顧啟珪迴頭看到朱仕謙沒有什麽變化,笑笑,“我倒是感謝這一場雨的。”
“走吧,”身後傳來顧啟鋒的聲音,兩人同時迴頭,顧啟珪眼睛瞪大了一些,“二哥,你——”
“沒事兒,索性是完成了,沒有什麽影響。”顧啟鋒迴答道,他的後背整個都濕了,索性前麵和袖子還完好無損。
“那趕緊去客棧換一身衣服吧,風寒卻是不好的。”朱仕謙說道。
顧啟鋒稱是,三人一起迴了客棧。
第104章
院試過後,出案也要等上十餘天的時間,因為娘親就在安慶,顧啟珪本想著提前迴去的,畢竟幾個月來,自己也隻是見了娘親和姐姐們一麵。但是在這之前朱氏就讓顧一送了一封信過來,說是讓他在金陵城逛一逛,不用著急迴去。
朱仕謙也說曾外祖父的壽辰要到八月份,都要到鄉試後了,現在實在不用這樣著急迴去了。其實,如果不是顧國安臨時有事要去北方的話,本來朱氏也是要等到七月下旬才從京城趕過來的。
院試評卷官是由五百裏外的書院山長或幕友擔任,也算是相當重視了,流程這樣多。
院試過後,他們就算是真正成了生員,但是至於入學不入學隻是一個形式問題,反正又是不講授知識的。再說,顧啟珪本來就算是國子監的學生,這個流程走不走的,也就那樣了。
顧啟珪本想著趁著這幾天,要好好觀察朱仕瑾的,但是一直沒有見著他的麵,就是過去那也沒有多少消息。就是當初出現在客棧裏的疑似羅國皇室的客人,也似人間蒸發了似的,不見了影蹤,總之是有了蹊蹺。
就是顧啟珪自己也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看錯了,但是他生平第一次看見那樣別致的佩環,理應不會錯的。總之,調查還在繼續。
這日,朱仕謙敲開了顧啟珪的房間,“啟珪,今日這裏有場聚會,就是交流交流,你跟我一起去看看吧,放鬆一下。”話是這樣講,但是朱仕謙是並沒有想著顧啟珪能過去的,在他心裏,這個小表弟實在不愛這些交際。
沒想到,這一次卻失算了,顧啟珪笑著說:“好啊,正好我也沒事兒。”
這一下朱仕謙倒是吃驚了,“今日你的興趣不錯。”
“嗯,想出去逛逛,大表哥近來事情很多嗎?都沒怎麽見到他。”顧啟珪問道,帶著點兒疑惑。
“這個不知道,想來是去平壤了吧,前兩日,平壤那裏出了些事情,小姑姑自京中過來,七叔不得空閑。這家裏也隻有大哥最適合過去了。”朱仕謙隨意說著。
顧啟珪心裏咯噔一聲,不知怎的,他的腦中有個念頭晃了一下,卻並不得其法。顧啟珪不知道自己是怎麽了,平壤雖然是在江南的北方,但是離北邊戰場還很遠。
“這樣啊,”顧啟珪笑笑,一連串的瑣碎情況他並不能串聯起來。
“這次擺席的是咱們學政吳大人,但是因為院試的名次還沒有出來,現在這算是簡單的交流,沒有什麽實質的意義的。”朱仕謙說道,眼下之意就是即使顧啟珪不去也沒有什麽。
“要不要叫上二哥?”
“剛我去你房間的時候,看見了顧二哥,他正在忙,應該是沒有時間。”朱仕謙湊到顧啟珪身旁,小聲的繼續說道:“顧三老爺那名妾室到底怎麽迴事兒,在整個安慶鬧得那樣沸沸揚揚?”
“長輩的事情,哪是你我可以置喙的,”顧啟珪不願多提。
“那這樣說,還是你占了我的光嘍。”顧啟珪說笑道。
“那是當然了,”誰知道朱仕謙理所應當的迴答道,“之前七哥參加院試時,住在‘玄’字一號房,是個有些小的單間,說起來他還好些。十哥那會兒住的是‘黃’字一號房,就是大通鋪的那種。‘天’字號房,想都不要想。就這幾天,這個酒樓創收的利潤你都想不到有多少,管理朱府庶務的七叔可舍不得。”朱仕謙覺得說多了都是淚,他們府裏因為都是男孩子,自小養得粗糙,再加上他們家參加科舉不是什麽稀罕的事情,就是管理庶務的七叔都是參加過春闈的。
顧啟珪笑笑,“那你可得好好感謝我了。”
這樣說著,就到了三樓,朱仕謙推開樓梯口旁房間的門,還迴頭對顧啟珪講,“所以說啊,在我們家就隻有姑姑說話最好使,其他都白搭。”
顧啟珪就在朱仕謙的後麵,從他這個角度看過去,房間裏有人,為首之人目光冷冽,“哎,表哥,你——”顧啟珪想阻止,不過沒來得及,朱仕謙一隻腳已經踏進去了。
‘不要進去’四個字還在唇邊,沒有說出來默默咽了迴去。
“大哥。”朱仕謙聽到顧啟珪說話,一下子就意識到了不對,一迴頭就看見了朱仕瑾,後退一步,恭敬的稱唿道。
“大表哥,”顧啟珪也跟著行禮,他還是第一次見到大表哥,就是上一次去朱家拜訪,顧啟珪也沒有見到這位大表哥,說是表哥,他和朱氏也差不了幾歲。
朱仕瑾走了出來,關上了門,絲毫沒有介紹客人的意思,對著朱仕謙皺眉說道:“規矩呢,怎能如此冒失。”
“小姑姑讓朱伯留了‘天’字號房,我以為沒人。”朱仕謙迴答道,很是小心,一看就是很怕眼前人。
朱仕瑾挑眉,看了看朱仕謙身後的顧啟珪,“你是啟珪?”
“是,大表哥,我是啟珪,這是我二兄長啟鋒。”顧啟珪介紹自己身後的顧啟鋒。
朱仕瑾衝顧啟鋒點點頭,迴頭衝顧啟珪說道:“我這兒現在有客人,一時半會兒結束不了,這間房我先用一日,明日再給騰出來。”
“表哥說笑了,自是先以表哥的正事兒為重。”顧啟珪迴道,語氣平和,和平時沒有什麽區別,可是天知道他的手心已經冒汗了。
“去休息吧,等院試結束之後,我帶你們玩兩天。”
幾人就這樣錯過身去,一直走到第二間房,顧啟珪仍然能感覺到朱仕瑾在看他們。他剛剛看到了,朱仕瑾的客人。
顧啟珪深唿了口氣,眼神也淩厲了些,朱仕瑾想幹什麽,對這個隻見過一麵的表哥,顧啟珪卻覺得他心有千尺,深不見底。
京城
安玨然走在大道上,曾經禁衛軍的預備役,現在他已經正式的在禁衛府當值了。還是在陸航的手下,雖然和陸瑤的婚事吹了,但是畢竟和陸航有著師徒的情分在,倒是不會這樣容易割舍。
他並不想迴家,不想摻和父親母親那些糟事兒。人都說父親母親感情深厚,才結合在一起的,他一直也是這樣認為的。可是這一段時間以來,他都不知道自己曾經的認為是真還是假了。總之,一想到家裏的那些糟事兒,安玨然就有些不知所措。
作為他還是不明白,到底有什麽事情,使得父親能容忍母親至斯,在他看來,一切都是母親的胡鬧。
事情的起因,僅僅是因為父親安意榮和一個婢女多說了幾句話,反正,安玨然這些年見多了這些事情,但是到現在也沒能理解。但是他知道並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是這樣的,順寶的父母——舅父舅母可就不這樣。
安玨然在岔路口站著,猶豫了一下,拐向了左邊。
“表少爺過來,奴才讓廚房給您弄點吃的,迴頭送到‘明璋院’。”管家把安玨然迎了進來。
“麻煩顧伯了,我來的事情就不要驚動外祖父外祖母了。今日有些累,我明日去給他們請安。”安玨然吩咐道,領著顧十一直接走向‘明璋院’。
“不麻煩,夫人走之前就已經吩咐了,說表少爺經常來,廚房每日都備著呢。那今日表少爺就直接去休息,‘南行院’那邊已經歇息了。”管家說道。
安玨然這次有了些笑意,心裏也有了些溫暖。
這段時間他身上發生了很多事兒,最大的一件就是與陸家退婚,這件事,不論是舅舅還是爹爹都沒有瞞著他,他算是知道了事情的始末。要說不惱怒倒是不可能的,但是要說有多麽的傷心痛苦倒也是沒有的,畢竟一個沒有見過麵的人,他不可能為了她怎樣怎樣的。
但是,要說一點沒有不甘心也是不可能的。
第103章 院試
金陵實在熱的厲害,雖然現在已經是晚上,但是一絲兒風是沒有的。到處是悶熱,隻下車這一會會兒,顧啟珪就已經除了好些汗了。剛剛在樓梯口和朱仕瑾說了這麽一會話,顧啟珪感覺自己的裏衣已經濕透了。
這下到了房間,因為放著冰,倒是涼爽了很多,顧啟珪輕鬆的舒了口氣,惹得朱仕謙和顧啟鋒好笑,“這要是考試的時候,你可怎麽辦吧?這樣怕熱。”
“你們不熱嗎?”顧啟珪看著清爽的兩個人問道,反正自己是已經習慣了,這個身體怕冷怕熱,自小都是這樣。在安慶和吉城的時候他感覺不到熱,怎的金陵城這樣熱。
“這才哪跟哪啊?這金陵城的天兒才剛熱起來呢,所以說這個時候院試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啊。等到八月份,鄉試的時候你就體會到了。”朱仕謙說道,這裏是他生活的地方,倒是沒有顧啟珪那樣熱的感覺。現在他倒是完全恢複過來了,完全沒有剛剛在朱仕瑾麵前的那種拘束感。
“對啊,鄉試也在這裏,你剛剛說院試的時候指著‘天’字號房掙錢,怎麽沒提鄉試,不是說都在這裏嗎?”顧啟珪隨意問道。
“哎,就算是七叔再愛財,也不能太過分吧,我們到底是親侄子。鄉試的時候,這房間當然是先想著朱氏子弟的。所以說,在我們家,就隻有考得過院試,秋闈時候才有機會享受‘天’字房的待遇,畢竟那時候都有功名了嗎。”朱仕謙說道,一副我是多虧了你才能提前住上‘天’字號房的樣子。
顧啟珪笑笑,不過對於房間,他是極滿意的,清淨不說,房間裏有冰,涼意也足。
對於剛剛遇到朱仕瑾的事情,顧啟鋒和顧啟珪都能看出朱仕瑾的不耐煩和朱仕謙的拘束,默契的沒有說。
晚膳是磨石宇端上來的,也是他看著做好的,出門在外,人多眼雜,他不希望在吃食上出什麽意外。
兄弟三人上桌,做了下來閑聊著。
“大哥這些年嚴肅慣了,比叔叔們都可怕,我最是怕他了,朱伯也是的,大哥在這裏,竟然不提前打聲招唿。”朱仕謙主動提起,還有些小牢騷。顯然他也意識到其他二人的小意,但是他其實也沒有在意,他與大哥不太親近,但是血緣上的感情是磨滅不掉的。
“大表哥氣勢確實足,”顧啟珪認同的點頭,接著好奇的問道,“大表哥離開官場也有幾年,最近在忙什麽?”這位大表哥和他娘親差不了幾歲,可以說是自小一起長大的,但是感情不能說有多親密,但是基本情況,顧啟珪也了解一些。當然,他現在說這些僅僅是因為想知道朱仕瑾在幹什麽,不過他覺得朱仕謙肯定也不知道。
“大哥辭官有幾年了,之前曾祖父不同意,但沒有拗過大哥。後來大哥還跟著七叔管理家中庶務,但是最近幾年對家中庶務也不大摻和了,倒時不知道在忙什麽。隻知道每次見到大哥,都會被教訓一頓。”朱仕謙說道。
“不過,大哥在我們第四代中為長,二伯父在朱府卻行二,大哥雖然受重視,卻也有限,身邊兒還有個二哥作比較,也不容易。再加上二哥這幾年處處嶄露頭角,大伯父官場恆通,自又是壓了二房一頭。”朱仕謙繼續說道,分析著。
顧啟珪沒再迴話,他剛剛挑起話頭,就是想多了解一些朱仕瑾,但是看樣子朱仕謙什麽也不知道,他就沒什麽好講的了。
顧啟鋒也沒有開口,隻是端起手中的茶敬了朱仕謙。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先人誠不欺我後輩。
晚膳過後,顧啟珪迴到房間的第一件事就是吩咐顧擎,“盯著朱仕瑾,記得小心點兒,不要被發現了。”想到剛剛朱仕瑾的表情,顧啟珪總有些不舒服,還有他所謂的客人。
顧擎有些不明白,主子見這位朱大少爺還是第一次,這是要幹什麽,自家主子這是什麽意思?
顧啟珪卻沒有再解釋,在事情沒有定局之前,他不會輕易下定論。不論怎樣他都不希望身邊的這些人出什麽問題。但是同樣的道理,倒是自己身邊埋了一顆驚雷,他也不能同意就是了。
顧啟珪閉了閉眼,繼續吩咐道:“重點看他在和誰交往,最近在忙什麽?剛在‘天’字號房的他所謂的客人似乎是羅國的皇室。”
“主子?”顧啟珪的話像是投下了一顆驚雷,顧擎整個人都愣住了。
“我也隻是看見了羅國皇室的佩環,不知道是真是假,去查。”羅國皇室以佩環表明身份,就像朝堂官府上的補子圖案,是身份的象征。顧啟珪雖然隻能看見那個人的側麵,但他可以肯定不是中原人,收迴目光的時候,就看見了從他衣袍中滑出來的佩環。
北方,羅國和大齊摩擦不斷,在幾十年前,羅國的帝皇驍勇善戰,雙方大規模的戰爭不知道發生了多少次,當時守護北方邊境的就是顧啟珪的曾祖父。二十年前最後一戰,羅國損失慘重,在這一場戰役中,伴隨著羅國權力更迭,新上位的掌權人不喜戰爭,想大齊朝握手言和,北方因此平靜了許多年。
這一次,羅國又將麵臨朝權更替,幾個繼承人都是主戰之人,北方邊境蠢蠢欲動,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顧啟珪最近對這些事情比較敏感,因為爹爹即將出發去北邊境,明麵上是慰問將士,可是誰不知道,當今皇上是在給皇子鋪路呢,三皇子需要戰功,需要在百姓之中有所威望。
因為爹爹的行程,顧啟珪倒是找了很多關於羅國的記載,所以就剛剛那一眼,一閃而過的瞬間,這一點的蛛絲馬跡,他也不敢隨意放過。還是查一查比較好,圖個心安就是了。作為他來講,當然是希望這都是因為他想多了。
顧擎接到自家主子的命令,就趕緊出去了布置了。作為護衛,他當然知道,在這個時間如果真是羅國的哪個皇室成員來到金陵,實在算不上什麽好事。
不知道為什麽,顧啟珪現在有些不好的預感,這個念頭一閃而過,卻令他的眉頭皺了起來。
院試在即,三人自然是沒有閑情逸致出去閑逛,自然是要好好準備的。顧啟珪當然也開始了閉關,他可是準備拿院試打翻身仗的。
院試在意料之中來到了。院試是童子試的最後一場,通過院試就是‘秀才’,算是有了‘功名’,進入士大夫階層;有免除差徭,見知縣不跪、不能隨便用刑等特權。
總之就是院試就是個分水嶺,過與不過反差很大。院試分正試、複試二場,試策論文與試帖詩,並默寫《聖諭廣訓》百數十字。
考試內容,顧啟珪現在倒是不在乎了,現在對顧啟珪來說最大的問題卻是金陵實在是熱的厲害,聽說以前院試是不在金陵舉行的,就是因為它的天氣原因,進入夏季的金陵城最大的特色就是熱。
但是金陵城交通便利,水路暫且不論,周邊官道也修繕的完整,便於各府的童生前來應試。院試的考棚就是和鄉試時候用的是一樣的,倒是節省了資源不是。
到了院試這日,也許是上天聽見了顧啟珪的祈禱,院試這兩日天氣不熱,可以說很涼爽了,嗯,因為金陵城下起了雨。在進場之前,朱仕謙說這場雨肯定下不了多久,但是顯然他失算了。
顧啟珪坐在號房中看著淅淅瀝瀝的雨滴飄下來,就算是狹窄的號房裏也感覺不到悶熱,這場雨真的是救了他一命。再加上題目並不刁鑽,所以顧啟珪的作答順順當當,幾乎沒有什麽阻礙。
整個院試,雨都一直沒有停。直到最後一日,雨還是快一陣慢一陣的下了許久,這已經三年不曾使用的號房自然是承受不住了,接連有考生號房響鈴,想替換答卷紙,主考官倒是沒有拒絕,但主要是考生浪費時間。顧啟珪還好一些,雖然一側的牆壁有雨水滲進來,但是至少沒有雨水漏下來,起碼答卷是幹幹淨淨的。
顧啟珪把考卷檢查了一遍又一遍,這一次策論主要問策與農桑,他答的倒是有信心,《聖諭廣訓》默的也沒有絲毫卡殼。總之,顧啟珪是非常順利的完成了他的院試之旅。
顧啟珪出來考棚的那一刻,天空的烏雲全部都散了開來,整個空氣迅速的悶熱了起來,熟悉的黏膩感覺又迴來了。
顧啟珪站在考棚前,他覺得自己該是好好感謝老天,這雨實在是下的太是時候了。當然很多人不是這樣想的。
“哎,倒黴死了,答卷濕掉了一角,”一名年輕的童生沮喪的說道。
這還是比較理智的,不理智的沒出來考場就已經昏過去的也有。
“都說考試下雨是文曲星有關,這也下的也不理智了吧。”朱仕謙從考場裏走出來,看著周圍的各種畫麵,感慨的說道。
顧啟珪迴頭看到朱仕謙沒有什麽變化,笑笑,“我倒是感謝這一場雨的。”
“走吧,”身後傳來顧啟鋒的聲音,兩人同時迴頭,顧啟珪眼睛瞪大了一些,“二哥,你——”
“沒事兒,索性是完成了,沒有什麽影響。”顧啟鋒迴答道,他的後背整個都濕了,索性前麵和袖子還完好無損。
“那趕緊去客棧換一身衣服吧,風寒卻是不好的。”朱仕謙說道。
顧啟鋒稱是,三人一起迴了客棧。
第104章
院試過後,出案也要等上十餘天的時間,因為娘親就在安慶,顧啟珪本想著提前迴去的,畢竟幾個月來,自己也隻是見了娘親和姐姐們一麵。但是在這之前朱氏就讓顧一送了一封信過來,說是讓他在金陵城逛一逛,不用著急迴去。
朱仕謙也說曾外祖父的壽辰要到八月份,都要到鄉試後了,現在實在不用這樣著急迴去了。其實,如果不是顧國安臨時有事要去北方的話,本來朱氏也是要等到七月下旬才從京城趕過來的。
院試評卷官是由五百裏外的書院山長或幕友擔任,也算是相當重視了,流程這樣多。
院試過後,他們就算是真正成了生員,但是至於入學不入學隻是一個形式問題,反正又是不講授知識的。再說,顧啟珪本來就算是國子監的學生,這個流程走不走的,也就那樣了。
顧啟珪本想著趁著這幾天,要好好觀察朱仕瑾的,但是一直沒有見著他的麵,就是過去那也沒有多少消息。就是當初出現在客棧裏的疑似羅國皇室的客人,也似人間蒸發了似的,不見了影蹤,總之是有了蹊蹺。
就是顧啟珪自己也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看錯了,但是他生平第一次看見那樣別致的佩環,理應不會錯的。總之,調查還在繼續。
這日,朱仕謙敲開了顧啟珪的房間,“啟珪,今日這裏有場聚會,就是交流交流,你跟我一起去看看吧,放鬆一下。”話是這樣講,但是朱仕謙是並沒有想著顧啟珪能過去的,在他心裏,這個小表弟實在不愛這些交際。
沒想到,這一次卻失算了,顧啟珪笑著說:“好啊,正好我也沒事兒。”
這一下朱仕謙倒是吃驚了,“今日你的興趣不錯。”
“嗯,想出去逛逛,大表哥近來事情很多嗎?都沒怎麽見到他。”顧啟珪問道,帶著點兒疑惑。
“這個不知道,想來是去平壤了吧,前兩日,平壤那裏出了些事情,小姑姑自京中過來,七叔不得空閑。這家裏也隻有大哥最適合過去了。”朱仕謙隨意說著。
顧啟珪心裏咯噔一聲,不知怎的,他的腦中有個念頭晃了一下,卻並不得其法。顧啟珪不知道自己是怎麽了,平壤雖然是在江南的北方,但是離北邊戰場還很遠。
“這樣啊,”顧啟珪笑笑,一連串的瑣碎情況他並不能串聯起來。
“這次擺席的是咱們學政吳大人,但是因為院試的名次還沒有出來,現在這算是簡單的交流,沒有什麽實質的意義的。”朱仕謙說道,眼下之意就是即使顧啟珪不去也沒有什麽。
“要不要叫上二哥?”
“剛我去你房間的時候,看見了顧二哥,他正在忙,應該是沒有時間。”朱仕謙湊到顧啟珪身旁,小聲的繼續說道:“顧三老爺那名妾室到底怎麽迴事兒,在整個安慶鬧得那樣沸沸揚揚?”
“長輩的事情,哪是你我可以置喙的,”顧啟珪不願多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