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在幹什麽啊,這麽些人聚在這裏。”長寧王妃明知故問。
“啊,母妃,那個,他們在陪雪兒踢毽子,我看的有趣,就看看。”沐茜嗬嗬笑著,走到長寧王妃身邊兒乖巧的說道。母妃最近管的嚴,她隻是出來放鬆放鬆的,就被發現了。
長寧王妃看著自家小女兒因為剛剛運動過而變得有些紅紅的臉蛋,更顯的糯軟。“是嗎?也給我提個看看吧,我都還沒看過雪兒踢毽子呢。”長寧王妃說道。
“母妃,母妃,雪兒她累了,咱們明天再看啊,快下去吧,下去吧。”沐茜衝他們擺擺手,雪兒領著幾個丫鬟沒做停留下去了。
“你呀,”長寧王妃寵溺的點點沐茜的額頭,說道:“以後可不能這麽玩,著涼了可怎麽辦?趕緊去收拾一下,換身衣服。”
“是,母妃,茜茜先下去了。”沐茜小跑著走遠了。
看著沐茜過於活潑的身影,長寧王妃歎了一口氣。
“王妃不要擔心了,郡主良善,以後也能過得很很好的,您就放寬心吧。”身邊的嬤嬤勸慰道。
“怎麽能不擔心,茜茜玩心重,到現在還是小孩子脾氣,我本想著多留兩年的,可沒想到就被賜婚了。顧家這樣的世家,規矩多,可不知是福是禍呢。”長寧王妃低聲說道,話裏滿滿都是對小女兒未來的擔憂。想當初大女兒出嫁的時候,她可是巴不得的,輪到軟軟香香的小女兒,她是滿滿的舍不得。
“看顧夫人是個賢惠知禮的,教養出的兩個女兒名聲也都不錯,顧家想來是不錯的,郡主過去了也不會吃虧的。”嬤嬤再次說道。
“希望如此吧。”長寧王妃歎口氣,能怎麽辦,都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顧府
“今日不是啟珪放榜的日子嗎?也不知道情況怎麽樣?”朱氏不無擔心道。
“不要抱太大的期望,這次府試策論解題不難,但是卻並不是可以隨便答的題。啟珪的答卷我和陳老都有看,還是一樣,過試應是沒問題。”顧國安坐在茶幾邊上邊煮茶,邊迴答自家夫人。
“啊,順寶之前還很有鬥誌和我表示他這次一定好好準備的,他可是對滿京城都在傳他體弱學識淺薄,他可是很生氣呢,哎這次可怎麽辦呢。”朱氏一聽到自家兒子過試沒有問題,後麵就不擔心了,後麵雖然是有點可惜的話,用有些歡快的語氣說出來,還是有些怪異的吧。
顧國安也笑,小兒子也不止一次和他提過。
“夫君,你什麽時候出發?”朱氏笑著問,最近他們家的人似乎好像都在離家。
“這個還沒有定下來,雖然和羅國多有摩擦,但是現在也隻是相持階段,沒有開火交鋒的意思,應該還得過一段時間吧。應該有時間的,迴頭我先送你們迴江南,拜訪祖父和嶽父後再迴來。”顧國安迴答道,羅國此時正是權力更迭的時候,羅國的那幾個皇子都是一直主戰的,情況並不容樂觀。
所以,雖然皇帝已經下令,但是離他出發的時間還很遠,他的任務是陪著忠親王三皇子去慰問將士,隻要能把戰功拿到就行了。
“這樣,那時候夫君會有時間嗎?會不會太忙了?”朱氏聽到夫君迴江南自是非常開心,但是還是擔心會耽擱他的事情。
顧國安把妻子拉到懷裏,“玥冉,沒事兒的,事情是忙不完的。啟陵也大了,過一段時間,啟珪也要獨當一麵了。再說,咱們已經十幾年都沒有迴去了。”
“嗯,”朱氏答應一聲,笑的開心。“那這一次就帶著茗兒和琪兒一起過去,孩子們馬上就要出嫁了,還都沒有出過遠門呢。”
“嗯,好。”顧國安答道。
“到時候,還能去看看順寶,要是這次順寶的府試成績並不好,還可以指導一下他的院試。”朱氏低聲說道。
“好。”顧國安輕聲迴答。
今夜天氣晴朗,外麵月色斑駁,很是寧靜。
第100章
月餘時間已經過去,隨著時間的逼近,朱老太爺的壽辰也漸漸的來到了。
朱氏正在收拾去江南的行李物品,因為這一次孩子們都會跟著去,所以準備的東西還要更細致些。這個時代對女孩子苛刻,所以朱氏一直想著能讓孩子多出去走走。
從前天起,顧國安就已經開始告假,一直到從安慶迴來,再去北邊,這是已經計劃好的時間。走前他去拜訪陳恪陳首輔,陳恪近來正準備隱退,奈何聖上一直沒有同意,不過就他自己而言,腳步是慢慢慢了下來。
說實話,聖上這樣想也是沒有錯,畢竟陳恪深諳中庸之道,像個老狐狸似的周旋在朝堂各方勢力,什麽時候多方爭論,就有陳恪在一旁調和,整個朝堂當然是一片和諧,皇上怎舍得輕易放人。
顧國安和陳恪交情本就不錯,再加上顧啟珪的關係,顧府和陳府這些年相處的很好。
“北方最近可是不大太平,你從江南迴來再過去?”陳恪落下一子。
“是,‘那位’想為兒子鋪路,北方鬧得越兇,行程隻會越推越後。”
“也對,”陳恪再次落下一子,“啟珪這兩次的名次都差強人意。”
棋盤上黑白子錯綜複雜,卻形成了兩軍對壘相持的局麵,誰也不讓誰。
“那孩子一向謹慎,這次府試的試題出的也確實巧妙。”顧國安按下一子,而名次好的那幾個身份都很玄妙。
“這樣也好,行走官場,謹慎小心些也是應該的,不過這李知府是和你同期吧。”
“是,有過些淵源,不過不深。”顧國安淡淡說道。
“說起來縣試時候的知縣周守硯好像也和你有些淵源。”
“好像是這樣的,”顧國安神情語氣還是淡淡的。
陳恪整個人都有些不好了,不明白這做爹爹的當年怎麽能得罪這樣多的人,還真是……不過得罪的人都還算正直,並不是大奸大惡耍壞的官員,隻是印象分沒有了就是了。想想他還真是冤枉,他陳恪的弟子,縣試府試名次都不顯,就連老妻都挖苦他了。他也很冤枉好不好,這麽些事情都不是他的原因啊,明明是娃他親爹坑自家孩子。
“隱退之事怕是不容易,”顧國安直接說道,今上不會同意陳恪輕易隱退,現在他還需要他,有一個雖然權傾朝野卻並不拿權的首輔,‘那位’當然不會輕易放手了。
對於此事,陳恪明顯不想多說,轉而問道:“關於啟珪的婚事,你是怎麽看的?”妻子曲氏經常提起這位古靈精怪的郡主,但是啊,那孩子太小,孩子氣也太重。
“這個也得過兩年才能提上日程。”
“去喝杯茶吧,我新得了些好茶。”陳恪放下手裏的棋子,繼而說道。
顧國安不置可否。
安慶
在李維和周康的努力下,他們的生意算是走上了正規,主營各種精茶,店鋪名也是簡單的一個字‘茗’。這倒是讓顧啟珪意外,畢竟以李維浮誇的風格竟然喜歡小清新太不可思議了。
一開始來‘茗’這裏吃茶,買茶的人並不多,畢竟茶在江南並不稀罕。不過李維要走經商這一條路,並不是心血來潮,再加上李家和周家都是安慶有頭有臉的門戶,所以高門大戶也樂得給個麵子。因為茶種類多,味道也獨特,店鋪慢慢的倒是打出了些名堂。
李維也算是賺了第一桶金,不過作為資方的顧啟珪是沒能拿到分紅的,因為最近李維又準備在吉城開新的店鋪,已經在看店鋪了。
因為安慶離金陵並不近,顧啟珪這邊兒要準備早早出發去金陵,並沒有太在意這些事情,對於經商,他並不擅長。
而現在,顧啟珪正在去吉城的路上,眼看就要到吉城了,至於為什麽顧啟珪現在要到吉城,主要是因為……
時間拉迴到昨日,顧啟珪正在書房練字,縣試和府試的沉痛教訓告訴他還是要努力前行,奮發向前。
“主子,”顧擎走進來,腳步很急。
顧啟珪皺眉,“怎麽了?”好久不見顧擎這樣著急了。
“李少爺在吉城出了點事情,周少爺想請你跑一趟。”顧擎說道。
“怎麽迴事兒?”顧啟珪站起身,“準備馬車。”這算是他來到江南的唯二的朋友,他有事,他理所應當過去走一趟。
所以顧啟珪就在這裏了。
進了吉城,顧啟珪就第一時間趕去了酒樓,隻有周康在,“怎麽迴事兒?”
“你過來了。”周康看到顧啟珪還是有些高興的,這次是惹到縣衙。周家說不上話,李家又本不希望李維經商,為此還吵過架。所以,想來想去就隻有這個弟弟叫來了,他認識人多,可能就有辦法。
說起這事兒來,也是氣人。他們來吉城是來看鋪子的,已經在吉城看了一段時間了。李維相中了‘悅來客棧’旁邊的鋪子,一來這條街人多,二來靠近酒樓,沒準兒還能合作,算是極好的地段了。
說來也巧,正巧有一家布莊的掌櫃家中又出了些事兒,得帶著一家老小迴家鄉去,就想把店鋪盤出去,因為著急,價錢也很合理。本來李維他們都已經定金就要交尾銀了,突然冒出個李公子,非要和李維爭搶,李維自是不讓,就發生了爭執。李維受了輕傷不說,還引來了官差。
“李維兄長和那個姓李的都在大牢裏?”顧啟珪問道,不過既然是起衝突,應該是都在牢裏吧。
“不是,李維入牢之後,我有在店鋪裏看見姓李的,店鋪已經在他手裏了。”周康說道。
顧啟珪皺皺眉,“那就去拜訪一下知縣吧,用爹爹的拜帖。”顧啟珪也是在師父最近的一封信裏才知道,知縣周大人竟然和爹爹時同期。
“我陪你一起去。”周康站起來。
顧啟珪看著周康一臉的胡渣,和略帶浮腫的眼睛,一看就知道,自從李維出事,就沒有休息好,“周哥就在這裏休息吧,我自己去就行了,你留在這裏等消息。”
周康也知道自己現在形象確實不適合去拜訪長輩,就沒有再堅持。
顧啟珪直接把拜帖直接送到了周府,彼時周守硯正在書房裏和幾個幕僚說話,聽聞此事都摸不著頭腦。
“聽說,顧家這位七少爺到江南之後拜訪了不少顧大人的同期,看來這是終於輪到咱們大人了。”有幕僚說道。
周守硯冷哼一聲,他可不這樣認為,顧國安那個家夥會想起讓他兒子來拜訪他,不過,“既然今日,我有貴客來訪,各位就散了吧,這些事情改日再談。”
幕僚們當然不會這樣沒有眼色,說了幾句就退下去了。
不一會兒顧啟珪就跟著管家到了書房。
“周大人,”顧啟珪行禮,是一個比較正式的禮節。
周守硯挑眉,這小子似乎是有事兒找他,“顧七少爺來我這兒是有什麽事情?”
“本來剛到吉城,小侄就應該來拜訪周大人的,可惜之前一直不知道,周大人和家父還有這些淵源,要不是師父提起,我到現在還有些迷糊呢。”顧啟珪三兩句把事情解釋清楚,“不過,不滿周叔,確實是有事兒,小侄有個朋友在咱們吉城因為和人發生了點衝突,被關進了大牢,就是按照咱們大齊律例,這刑罰也太重了些。”顧啟珪說的直接。
這下輪到周守硯驚訝了,他可不知道有這迴事兒。
看到周守硯的表情,顧啟珪就明白他不知道這迴事兒,“啟珪這次過來,就是想問問周叔這事兒的原委。”
周守硯看著眼前小狐狸樣的小子,抽了抽嘴角,“這事兒我現在還不清楚,具體我會去查清楚的。”
“實在是麻煩周叔了。”顧啟珪從善如流,府衙這邊的事情還是交給知縣為好,至於那些私仇,還是私下裏解決為好。
沒過兩日,李維被放了出來,捕頭李統領被削了職,李家兒子也被查出多項罪責被扔進了大牢,無人問津。這裏麵當然少不了顧啟珪的手筆。
不過,如此以來,顧啟珪倒是和周知縣混了個臉熟。其實,真說起來,周知縣的三十過半,妻兒都不在身邊兒,細問之下才知道,他竟然是京城人士。周家在京城並不顯名,顧啟珪也不記得那個家族裏有什麽人了。而且,聽他話音,和爹爹娘親還都是熟識,顧啟珪就有些疑惑爹爹可從來沒提過。
總而言之,這件事算是塵埃落定了,顧啟珪在吉城也沒待多久。反正院試就在不久後,他想著直接去金陵,還可以少折騰些。隻是計劃趕不上變化……
就在顧啟珪吩咐顧擎直接從吉城出發去金陵的的前一天,安慶三房發生了一件大事。
本來已有身孕的三老爺顧國靖的妾室芸娘無緣無故的消失了,派了許多人出去都沒能找到。因為顧啟珪來吉城,家裏並沒有留下多少人,就是顧十六也隻是盯著五房防止他們出什麽幺蛾子,沒想到先出事兒的竟然是三房。
顧啟珪覺得蹊蹺無比,可以說,他一直都認為三老爺顧國靖違和,卻並不得其法。府裏包括得到的情報都說他這幾年獨寵妾室,那是傾其所有的寵愛。可是就在顧啟珪少有幾次見過顧國靖和芸娘相處的樣子,總覺得有些刻意。反而,對三嬸和二哥還好像很照顧的樣子。
“因為咱們在安慶的人手大都派了出去,所以對原委還不大清楚。”顧擎這樣說著。
顧啟珪蹙眉。
第101章
因為三房臨時出了這些事情,所以顧啟珪隻能轉而求其次,迴了安慶。
這個時候,三房是一團糟,索性何氏和顧啟鋒好似並沒有受到什麽太大的影響,
“主子,”磨石宇迎上來,因為去吉城太過匆忙,磨石宇就留在了安慶,對此事倒是了解的多些。
“具體怎麽迴事兒?”顧啟珪問道。
“芸娘無緣無故失蹤,她經常去的地方皆無絲毫蛛絲馬跡。五少爺和六少爺已經報了官,找了這些時候,還是沒有絲毫動靜。兩位少爺之前還與二少爺發生了衝突,都被三老爺罰了,三夫人因此事受了些刺激,臥病在床。”
“啊,母妃,那個,他們在陪雪兒踢毽子,我看的有趣,就看看。”沐茜嗬嗬笑著,走到長寧王妃身邊兒乖巧的說道。母妃最近管的嚴,她隻是出來放鬆放鬆的,就被發現了。
長寧王妃看著自家小女兒因為剛剛運動過而變得有些紅紅的臉蛋,更顯的糯軟。“是嗎?也給我提個看看吧,我都還沒看過雪兒踢毽子呢。”長寧王妃說道。
“母妃,母妃,雪兒她累了,咱們明天再看啊,快下去吧,下去吧。”沐茜衝他們擺擺手,雪兒領著幾個丫鬟沒做停留下去了。
“你呀,”長寧王妃寵溺的點點沐茜的額頭,說道:“以後可不能這麽玩,著涼了可怎麽辦?趕緊去收拾一下,換身衣服。”
“是,母妃,茜茜先下去了。”沐茜小跑著走遠了。
看著沐茜過於活潑的身影,長寧王妃歎了一口氣。
“王妃不要擔心了,郡主良善,以後也能過得很很好的,您就放寬心吧。”身邊的嬤嬤勸慰道。
“怎麽能不擔心,茜茜玩心重,到現在還是小孩子脾氣,我本想著多留兩年的,可沒想到就被賜婚了。顧家這樣的世家,規矩多,可不知是福是禍呢。”長寧王妃低聲說道,話裏滿滿都是對小女兒未來的擔憂。想當初大女兒出嫁的時候,她可是巴不得的,輪到軟軟香香的小女兒,她是滿滿的舍不得。
“看顧夫人是個賢惠知禮的,教養出的兩個女兒名聲也都不錯,顧家想來是不錯的,郡主過去了也不會吃虧的。”嬤嬤再次說道。
“希望如此吧。”長寧王妃歎口氣,能怎麽辦,都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顧府
“今日不是啟珪放榜的日子嗎?也不知道情況怎麽樣?”朱氏不無擔心道。
“不要抱太大的期望,這次府試策論解題不難,但是卻並不是可以隨便答的題。啟珪的答卷我和陳老都有看,還是一樣,過試應是沒問題。”顧國安坐在茶幾邊上邊煮茶,邊迴答自家夫人。
“啊,順寶之前還很有鬥誌和我表示他這次一定好好準備的,他可是對滿京城都在傳他體弱學識淺薄,他可是很生氣呢,哎這次可怎麽辦呢。”朱氏一聽到自家兒子過試沒有問題,後麵就不擔心了,後麵雖然是有點可惜的話,用有些歡快的語氣說出來,還是有些怪異的吧。
顧國安也笑,小兒子也不止一次和他提過。
“夫君,你什麽時候出發?”朱氏笑著問,最近他們家的人似乎好像都在離家。
“這個還沒有定下來,雖然和羅國多有摩擦,但是現在也隻是相持階段,沒有開火交鋒的意思,應該還得過一段時間吧。應該有時間的,迴頭我先送你們迴江南,拜訪祖父和嶽父後再迴來。”顧國安迴答道,羅國此時正是權力更迭的時候,羅國的那幾個皇子都是一直主戰的,情況並不容樂觀。
所以,雖然皇帝已經下令,但是離他出發的時間還很遠,他的任務是陪著忠親王三皇子去慰問將士,隻要能把戰功拿到就行了。
“這樣,那時候夫君會有時間嗎?會不會太忙了?”朱氏聽到夫君迴江南自是非常開心,但是還是擔心會耽擱他的事情。
顧國安把妻子拉到懷裏,“玥冉,沒事兒的,事情是忙不完的。啟陵也大了,過一段時間,啟珪也要獨當一麵了。再說,咱們已經十幾年都沒有迴去了。”
“嗯,”朱氏答應一聲,笑的開心。“那這一次就帶著茗兒和琪兒一起過去,孩子們馬上就要出嫁了,還都沒有出過遠門呢。”
“嗯,好。”顧國安答道。
“到時候,還能去看看順寶,要是這次順寶的府試成績並不好,還可以指導一下他的院試。”朱氏低聲說道。
“好。”顧國安輕聲迴答。
今夜天氣晴朗,外麵月色斑駁,很是寧靜。
第100章
月餘時間已經過去,隨著時間的逼近,朱老太爺的壽辰也漸漸的來到了。
朱氏正在收拾去江南的行李物品,因為這一次孩子們都會跟著去,所以準備的東西還要更細致些。這個時代對女孩子苛刻,所以朱氏一直想著能讓孩子多出去走走。
從前天起,顧國安就已經開始告假,一直到從安慶迴來,再去北邊,這是已經計劃好的時間。走前他去拜訪陳恪陳首輔,陳恪近來正準備隱退,奈何聖上一直沒有同意,不過就他自己而言,腳步是慢慢慢了下來。
說實話,聖上這樣想也是沒有錯,畢竟陳恪深諳中庸之道,像個老狐狸似的周旋在朝堂各方勢力,什麽時候多方爭論,就有陳恪在一旁調和,整個朝堂當然是一片和諧,皇上怎舍得輕易放人。
顧國安和陳恪交情本就不錯,再加上顧啟珪的關係,顧府和陳府這些年相處的很好。
“北方最近可是不大太平,你從江南迴來再過去?”陳恪落下一子。
“是,‘那位’想為兒子鋪路,北方鬧得越兇,行程隻會越推越後。”
“也對,”陳恪再次落下一子,“啟珪這兩次的名次都差強人意。”
棋盤上黑白子錯綜複雜,卻形成了兩軍對壘相持的局麵,誰也不讓誰。
“那孩子一向謹慎,這次府試的試題出的也確實巧妙。”顧國安按下一子,而名次好的那幾個身份都很玄妙。
“這樣也好,行走官場,謹慎小心些也是應該的,不過這李知府是和你同期吧。”
“是,有過些淵源,不過不深。”顧國安淡淡說道。
“說起來縣試時候的知縣周守硯好像也和你有些淵源。”
“好像是這樣的,”顧國安神情語氣還是淡淡的。
陳恪整個人都有些不好了,不明白這做爹爹的當年怎麽能得罪這樣多的人,還真是……不過得罪的人都還算正直,並不是大奸大惡耍壞的官員,隻是印象分沒有了就是了。想想他還真是冤枉,他陳恪的弟子,縣試府試名次都不顯,就連老妻都挖苦他了。他也很冤枉好不好,這麽些事情都不是他的原因啊,明明是娃他親爹坑自家孩子。
“隱退之事怕是不容易,”顧國安直接說道,今上不會同意陳恪輕易隱退,現在他還需要他,有一個雖然權傾朝野卻並不拿權的首輔,‘那位’當然不會輕易放手了。
對於此事,陳恪明顯不想多說,轉而問道:“關於啟珪的婚事,你是怎麽看的?”妻子曲氏經常提起這位古靈精怪的郡主,但是啊,那孩子太小,孩子氣也太重。
“這個也得過兩年才能提上日程。”
“去喝杯茶吧,我新得了些好茶。”陳恪放下手裏的棋子,繼而說道。
顧國安不置可否。
安慶
在李維和周康的努力下,他們的生意算是走上了正規,主營各種精茶,店鋪名也是簡單的一個字‘茗’。這倒是讓顧啟珪意外,畢竟以李維浮誇的風格竟然喜歡小清新太不可思議了。
一開始來‘茗’這裏吃茶,買茶的人並不多,畢竟茶在江南並不稀罕。不過李維要走經商這一條路,並不是心血來潮,再加上李家和周家都是安慶有頭有臉的門戶,所以高門大戶也樂得給個麵子。因為茶種類多,味道也獨特,店鋪慢慢的倒是打出了些名堂。
李維也算是賺了第一桶金,不過作為資方的顧啟珪是沒能拿到分紅的,因為最近李維又準備在吉城開新的店鋪,已經在看店鋪了。
因為安慶離金陵並不近,顧啟珪這邊兒要準備早早出發去金陵,並沒有太在意這些事情,對於經商,他並不擅長。
而現在,顧啟珪正在去吉城的路上,眼看就要到吉城了,至於為什麽顧啟珪現在要到吉城,主要是因為……
時間拉迴到昨日,顧啟珪正在書房練字,縣試和府試的沉痛教訓告訴他還是要努力前行,奮發向前。
“主子,”顧擎走進來,腳步很急。
顧啟珪皺眉,“怎麽了?”好久不見顧擎這樣著急了。
“李少爺在吉城出了點事情,周少爺想請你跑一趟。”顧擎說道。
“怎麽迴事兒?”顧啟珪站起身,“準備馬車。”這算是他來到江南的唯二的朋友,他有事,他理所應當過去走一趟。
所以顧啟珪就在這裏了。
進了吉城,顧啟珪就第一時間趕去了酒樓,隻有周康在,“怎麽迴事兒?”
“你過來了。”周康看到顧啟珪還是有些高興的,這次是惹到縣衙。周家說不上話,李家又本不希望李維經商,為此還吵過架。所以,想來想去就隻有這個弟弟叫來了,他認識人多,可能就有辦法。
說起這事兒來,也是氣人。他們來吉城是來看鋪子的,已經在吉城看了一段時間了。李維相中了‘悅來客棧’旁邊的鋪子,一來這條街人多,二來靠近酒樓,沒準兒還能合作,算是極好的地段了。
說來也巧,正巧有一家布莊的掌櫃家中又出了些事兒,得帶著一家老小迴家鄉去,就想把店鋪盤出去,因為著急,價錢也很合理。本來李維他們都已經定金就要交尾銀了,突然冒出個李公子,非要和李維爭搶,李維自是不讓,就發生了爭執。李維受了輕傷不說,還引來了官差。
“李維兄長和那個姓李的都在大牢裏?”顧啟珪問道,不過既然是起衝突,應該是都在牢裏吧。
“不是,李維入牢之後,我有在店鋪裏看見姓李的,店鋪已經在他手裏了。”周康說道。
顧啟珪皺皺眉,“那就去拜訪一下知縣吧,用爹爹的拜帖。”顧啟珪也是在師父最近的一封信裏才知道,知縣周大人竟然和爹爹時同期。
“我陪你一起去。”周康站起來。
顧啟珪看著周康一臉的胡渣,和略帶浮腫的眼睛,一看就知道,自從李維出事,就沒有休息好,“周哥就在這裏休息吧,我自己去就行了,你留在這裏等消息。”
周康也知道自己現在形象確實不適合去拜訪長輩,就沒有再堅持。
顧啟珪直接把拜帖直接送到了周府,彼時周守硯正在書房裏和幾個幕僚說話,聽聞此事都摸不著頭腦。
“聽說,顧家這位七少爺到江南之後拜訪了不少顧大人的同期,看來這是終於輪到咱們大人了。”有幕僚說道。
周守硯冷哼一聲,他可不這樣認為,顧國安那個家夥會想起讓他兒子來拜訪他,不過,“既然今日,我有貴客來訪,各位就散了吧,這些事情改日再談。”
幕僚們當然不會這樣沒有眼色,說了幾句就退下去了。
不一會兒顧啟珪就跟著管家到了書房。
“周大人,”顧啟珪行禮,是一個比較正式的禮節。
周守硯挑眉,這小子似乎是有事兒找他,“顧七少爺來我這兒是有什麽事情?”
“本來剛到吉城,小侄就應該來拜訪周大人的,可惜之前一直不知道,周大人和家父還有這些淵源,要不是師父提起,我到現在還有些迷糊呢。”顧啟珪三兩句把事情解釋清楚,“不過,不滿周叔,確實是有事兒,小侄有個朋友在咱們吉城因為和人發生了點衝突,被關進了大牢,就是按照咱們大齊律例,這刑罰也太重了些。”顧啟珪說的直接。
這下輪到周守硯驚訝了,他可不知道有這迴事兒。
看到周守硯的表情,顧啟珪就明白他不知道這迴事兒,“啟珪這次過來,就是想問問周叔這事兒的原委。”
周守硯看著眼前小狐狸樣的小子,抽了抽嘴角,“這事兒我現在還不清楚,具體我會去查清楚的。”
“實在是麻煩周叔了。”顧啟珪從善如流,府衙這邊的事情還是交給知縣為好,至於那些私仇,還是私下裏解決為好。
沒過兩日,李維被放了出來,捕頭李統領被削了職,李家兒子也被查出多項罪責被扔進了大牢,無人問津。這裏麵當然少不了顧啟珪的手筆。
不過,如此以來,顧啟珪倒是和周知縣混了個臉熟。其實,真說起來,周知縣的三十過半,妻兒都不在身邊兒,細問之下才知道,他竟然是京城人士。周家在京城並不顯名,顧啟珪也不記得那個家族裏有什麽人了。而且,聽他話音,和爹爹娘親還都是熟識,顧啟珪就有些疑惑爹爹可從來沒提過。
總而言之,這件事算是塵埃落定了,顧啟珪在吉城也沒待多久。反正院試就在不久後,他想著直接去金陵,還可以少折騰些。隻是計劃趕不上變化……
就在顧啟珪吩咐顧擎直接從吉城出發去金陵的的前一天,安慶三房發生了一件大事。
本來已有身孕的三老爺顧國靖的妾室芸娘無緣無故的消失了,派了許多人出去都沒能找到。因為顧啟珪來吉城,家裏並沒有留下多少人,就是顧十六也隻是盯著五房防止他們出什麽幺蛾子,沒想到先出事兒的竟然是三房。
顧啟珪覺得蹊蹺無比,可以說,他一直都認為三老爺顧國靖違和,卻並不得其法。府裏包括得到的情報都說他這幾年獨寵妾室,那是傾其所有的寵愛。可是就在顧啟珪少有幾次見過顧國靖和芸娘相處的樣子,總覺得有些刻意。反而,對三嬸和二哥還好像很照顧的樣子。
“因為咱們在安慶的人手大都派了出去,所以對原委還不大清楚。”顧擎這樣說著。
顧啟珪蹙眉。
第101章
因為三房臨時出了這些事情,所以顧啟珪隻能轉而求其次,迴了安慶。
這個時候,三房是一團糟,索性何氏和顧啟鋒好似並沒有受到什麽太大的影響,
“主子,”磨石宇迎上來,因為去吉城太過匆忙,磨石宇就留在了安慶,對此事倒是了解的多些。
“具體怎麽迴事兒?”顧啟珪問道。
“芸娘無緣無故失蹤,她經常去的地方皆無絲毫蛛絲馬跡。五少爺和六少爺已經報了官,找了這些時候,還是沒有絲毫動靜。兩位少爺之前還與二少爺發生了衝突,都被三老爺罰了,三夫人因此事受了些刺激,臥病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