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師還在向前推進,但相對於第一條防線與道路還有一條彎彎曲曲的界限,後麵的防線就變得交錯縱橫了起來,單兵戰壕、環形戰壕、補給點、休息室等等穿插在一起,為軍隊的進攻帶來的極大的不便。
有了第一條戰線的經驗,第七師的士兵們都意識到即便他們估計同胞之情在作戰中故意放水,對麵維新政府的軍隊卻分辨不出他們到底是日籍士兵,還是華人士兵,交起手來自然無所保留,同時軍隊中各項攜帶連坐性質的處罰製度也讓他們沒有了臨陣倒戈的決心,於是為了保命隻好拿出訓練時的軍事水平繼續作戰。
名古屋到琵琶湖的這條戰線不過四十多公裏,其中絕大多數的防線都在長濱城和員弁郡境內,從員弁郡到名古屋的這條防線不過十幾公裏,其中還有很大一部分被山嶺阻隔,所以真正用來交戰的區域非常有限,這也是當年日軍三四個師團就能拖住徐衛大軍進攻步伐的原因。
維新政府修建的防線多是以山體為掩護,甚至有的地方已經被掏空,這樣的掩體具有很強的隱蔽性,當然這也是維新政府在突破徐衛軍隊第一條戰壕群時新學的東西,用來對付徐衛軍隊這個師傅正好恰逢其會。
渡邊幸野是第七師下轄的一個班長,他們班在進攻的時候因為處於較後的位置損失比較少,隻有一名比較倒黴的士兵被榴彈擦破了頭皮,連簡單的包紮都不需要。
在第一條防線的維新政府軍被消滅後,渡邊幸野這個班便跟隨者連隊突破進入後麵的防線,彎彎曲曲的防線和不時飛來的子彈讓他們亂衝亂撞之下很快就與前麵的大部隊失去了聯係,不過好在執政政府軍隊的軍服與維新政府軍隊的軍服有著很大的差別,就算相互之間不認識也不至於傷了自己人。
作為班長。渡邊幸野擁有一支速射版毛瑟軍用手槍,有二十發的彈容量,這是班用機槍裝備部隊之前唯一一種能夠提供班式突擊火力的武器,從戰爭開始打到現在,這支手槍已經打出了上百發子彈,有專門的士兵為其裝彈。
毛瑟軍用手槍是毛瑟廠中的菲德勒三兄弟利用工作閑暇聊設計出來的。當時半自動手槍剛剛起步,全世界還沒有任何一個軍隊使用半自動手槍作為製式武器,毛瑟深知若要成功就必須要得到一個主要強權的軍隊合約,因此他將毛瑟軍用手槍命名為毛瑟軍用手槍,希望能取得一個軍方合約。
不過事與願違,一直到後世毛瑟廠停產毛瑟軍用手槍為止,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采用毛瑟軍用手槍作為軍隊的製式武器,而毛瑟軍用手槍的生產也不生不死的拖了四十年,毛瑟廠估計大約生產了一百萬把的各式各樣毛瑟軍用手槍。
然而。這種不受歐洲人重視的武器卻在中國極端火爆,成為中國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流行武器,其主要原因是二十世紀上半葉的中國正處在水深火熱中,各派軍閥相互征戰,急需要武器進行作戰,而當時的西方控製向中國出口軍火,尤其是步槍、機槍和衝鋒槍,但駁殼槍作為手槍則不在此列。因此駁殼槍成為各派武裝的首選,中國當年進口和自製了大量的駁殼槍。總數量超過五十萬隻。
當時中國軍隊的精銳部隊中,由於缺乏機槍,輕機槍射手都往往配發有這種手槍,毛瑟手槍機構堅固,動作可靠,火力強大。可以單發,也可以連發,采用可卸式供彈具,包括十發彈匣和二十發彈匣兩種。
該槍配有木質盒子槍套,除具有保護和攜行手槍的功能外。常規射擊時將木槍套駁接在手槍握把上,作為槍托抵肩射擊,有效射程可達一百五十米,使用7.63毫米毛瑟手槍彈,初速高,槍口動能大,殺傷威力和侵徹力都非一般軍用手槍可比。
經過戰爭年代的中國軍人都對毛瑟手槍有著不可抑製的情感,以至於新中國輕武器工業在研製第一種國產自動手槍的時候,居然研製出一種外形與毛瑟手槍極其相似的怪物,那就是國產1980式自動手槍,也稱八零式衝鋒手槍,這槍跟毛瑟手槍的最大區別是,八零式未采用木盒式槍托,而是用一支多用途的匕首作為槍托,好在這種返祖的怪物並沒有裝備部隊。
或許是收到上一世的影響,徐衛在裝備軍隊的時候非常鍾愛毛瑟軍用手槍,不僅在軍隊建立初期裝備了大量的毛瑟軍用手槍,還在軍工廠運行生產後將這種半自動手槍改為自動手槍,配備到華人軍隊中每個班的正副班長以及日籍軍隊中班長的手中。
與上一世國內侵權仿製不同,徐衛自然不會在這方麵讓別人詬病,於是在軍工廠竣工後他便聯係毛瑟廠購買了毛瑟軍用手槍的生產專利,就連改進後的自動手槍專利也主動讓與了毛瑟廠。
毛瑟手槍在後世影響極大,很多文章中都有對它的描寫,其中徐衛印象最深的就是關於毛瑟手槍由於後坐力大、槍口上跳較大,連發射擊時的準確性不高,歐洲人都認為不適合連發射擊的介紹。
文中稱當時國人充分發揮了五千年以來積累的聰明才智,提出的一個簡便的方法,解決了槍口上跳的難題,即將毛瑟手槍的橫向或斜向展開射擊,橫打使上下跳動變為掃射,提高了命中率。
在這一世,徐衛專門就提高其命中率方麵做了實驗,但得出的結論卻是毛瑟手槍橫打並不能提高其準確性。
其實,毛瑟手槍的後坐力很大,正常連發射擊時,槍管會垂直晃動,除第一發比較準確,第二發以後的子彈的落點會高出目標數米,如果將槍身橫過來射擊,由於喪失準星照門的瞄準線,隻能靠餘光概略瞄準。再加上單手橫向據槍的別扭,連第一發的命中率都不能保證,橫向射擊也會使子彈的散步更大。
其實在後世,毛瑟手槍的射擊,軍隊和民間武裝並不相同,正規軍隊大多在安裝槍托情況下射擊。據槍姿勢也很標準,而遊擊隊、土匪和民間武裝在多數情況下,不使用木盒槍托,僅單手射擊。
實際打過毛瑟手槍的射手會有體會,該槍巨大的後坐力,導致無槍托單手全自動射擊時,根本無法保證槍身的可控,基本都是瞎打,所以無托單手據槍隻適合單發射擊。電影裏好漢們雙槍連發的情景都是胡扯的。
不過,這篇文章的解釋的錯誤並不是表示毛瑟軍用手槍這種使用方式錯誤,毛瑟軍用手槍的橫打雖然不能解決命中率,卻能解決很多其他的問題。
舊時國人的軍隊單手無托射擊時之所以要將槍身橫來呢,其原因非常簡單,究其緣由則是避免拋出的子彈殼燙著自己,因為毛瑟軍用手槍的拋殼方式為彈殼向槍身後上方飛出。
當使用槍托抵肩據槍的射擊姿態,手槍發射後的彈殼正好向後越過射手的頭頂。飛到射手身後,這樣無論什麽角度和姿態彈殼都不會打中射手。但是單手無托射擊時,問題就來了,如果手臂伸直,槍身垂直,射擊時拋出的彈殼向後飛行,正好砸到射手的臉上。這會極大地影響和幹擾射手的射擊,所以比較簡便的方法式將槍身斜著發射,讓子彈殼向斜後方拋出。
至於歐洲人為何很少見到橫向據槍射擊,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大部分歐洲人在使用毛瑟手槍的時候看。都是安裝槍托抵肩射擊的,他們很少采用單手不抵肩的這種命中率很不靠譜的射擊姿勢。
有了這個結論,徐衛在訓練士兵的時候著重強調了使用姿勢的正確性,任何非指定姿勢的任性行為都是嚴厲製止的,這一點在日籍士兵的身上得到充分的發揮,他們在使用毛瑟軍用手槍方麵正規程度比已經使用了兩三年的華人軍隊還要標準,精確度還要高。
渡邊幸野一邊將毛瑟軍用手槍槍托抵肩,時刻保持著絕對的警覺性,一邊帶領自己的班向前突擊,當碰到抵抗時能夠用毛瑟軍用手槍解決的就用毛瑟軍用手槍解決,不能用手槍解決的就用懸掛在自己身上的手雷招唿,隻有在突然相遇的情況下才與維新政府的軍隊發生白刃戰。
“班長,小心!”在渡邊幸野等人轉到一處拐角地方的時候,他旁邊的一名士兵突然飛身將他壓在身下,而就在這時,拐角的地方突然伸出一支槍口,隨後便“突突突”的噴射出連續的火舌,聽聲音便知道是日製的哈奇開斯重機槍,顯然這裏是一處隱蔽的重機槍陣地。
渡邊幸野雖然成功躲過了機槍的掃射,但他身後的士兵卻沒有這麽好的運氣,突如其來的射擊瞬間打中兩名士兵的身上,其中一名士兵被子彈打在腰上,將他的整個身體攔腰打斷,死的不能再死,而另一名則是打在腿上,還算幸運隻是將整個腿打斷,躺在地上不斷哀嚎。
維新政府這處重機槍陣地處於防線的製高點,在戰壕內還能夠提供隱蔽,一旦走出戰壕或者從拐角進入交通壕都會被重機槍射中,並且重機槍的掩體雖是用木頭修建,但卻用泥土覆蓋,頂部還鋪有石頭,工事雖大,但石頭表麵的射擊孔卻較小,很難被直接擊中,就連迫擊炮這時候也不太好用。
維新政府的這處重機槍陣地完全是仿照徐衛軍隊重機槍陣地設置的,其上的石頭能夠抵擋的住數發中小型迫擊炮炮彈的直接擊中,而周圍低矮的木質和泥土掩體也能夠抵禦重機槍的直接射擊,想要在極短的時間內攻破這種重機槍陣地隻有讓迫擊炮炮彈橫著命中低矮掩體,但是這種假設在技術上是不能成立的,就算把迫擊炮放平當榴彈槍用也不可能達到這麽低的射角。
渡邊幸野從戰壕內爬起來後邊開始命士兵一邊警戒,一邊著手救治傷員,不過單兵使用的急救包卻堵不住大腿不斷噴射的血液,很快傷兵的哀嚎聲便越來越低,最後歸於寂靜。
“班長,是機炮排的人!”就在眾人為前麵擋道的重機槍陣地傷神的時候,從後麵的戰壕內走出一隊扛著迫擊炮的士兵,並且從著裝上看是執政政府的軍隊無疑。
“哈伊,這裏有一挺重機槍!”渡邊幸野放下已經斷了氣的士兵,對後麵的那對士兵喊道。
“重機槍的,在哪裏?”為首的軍官也是一名班長,不過他的日語說的就生澀多了,顯然是第二師或者摩托化步兵第一師第二團的華人軍隊。
“那裏!在那裏!”渡邊幸野一邊高聲招唿,一邊對著交通壕拐角的地方比劃著。
維新政府的那座重機槍陣地雖然掩飾工作做的很好,但隻要開槍就暴露了自己的位置,在渡邊幸野的指引下很快就將迫擊炮對準了那處重機槍陣地,然後迫擊炮炮彈拖著長長的尾巴直接命中了覆蓋在重機槍陣地上麵的石頭上,將石頭上的泥土全部震落,不過去沒有將石頭震碎。
一個迫擊炮班擁有兩門60毫米迫擊炮,其中除了正副班長不需要攜帶任何器具外,每一門迫擊炮標配為六人,三人攜帶炮管、底座、支架,另外三人每人攜帶四門60毫米迫擊炮炮彈,同時這支迫擊炮班是唯一一支隻攜帶毛瑟軍用手槍的兵種。
維新政府的重機槍陣地自然不是堅不可破的鋼筋混泥土工事,在兩門迫擊炮連續不斷的炮擊下很快就被攻破,隨後兩個班二十多人全部一擁而上,控製了整座重機槍陣地。
這種重機槍堡壘應該是成群使用的,但是維新政府在學習上並沒有學透,在設計上隻有孤零零的一處,配置為四人,不過機槍手和彈藥手在迫擊炮的炮擊下被炸死,隻有兩個手持步槍的士兵在瑟瑟發抖。
日籍軍隊已經組建了很長一段時間,士兵之間也相互有了感情,同時現在也不適合攜帶俘虜,所以在眾人進入機槍堡壘的時候就有日籍士兵想要將兩個俘虜殺死,不過卻被渡邊幸野阻止了。
“爸爸!?”渡邊幸野半是激動,半是不可思議的對其中一人說道。
“幸野!”那人抬起頭看到渡邊幸野喊道。(未完待續。)
有了第一條戰線的經驗,第七師的士兵們都意識到即便他們估計同胞之情在作戰中故意放水,對麵維新政府的軍隊卻分辨不出他們到底是日籍士兵,還是華人士兵,交起手來自然無所保留,同時軍隊中各項攜帶連坐性質的處罰製度也讓他們沒有了臨陣倒戈的決心,於是為了保命隻好拿出訓練時的軍事水平繼續作戰。
名古屋到琵琶湖的這條戰線不過四十多公裏,其中絕大多數的防線都在長濱城和員弁郡境內,從員弁郡到名古屋的這條防線不過十幾公裏,其中還有很大一部分被山嶺阻隔,所以真正用來交戰的區域非常有限,這也是當年日軍三四個師團就能拖住徐衛大軍進攻步伐的原因。
維新政府修建的防線多是以山體為掩護,甚至有的地方已經被掏空,這樣的掩體具有很強的隱蔽性,當然這也是維新政府在突破徐衛軍隊第一條戰壕群時新學的東西,用來對付徐衛軍隊這個師傅正好恰逢其會。
渡邊幸野是第七師下轄的一個班長,他們班在進攻的時候因為處於較後的位置損失比較少,隻有一名比較倒黴的士兵被榴彈擦破了頭皮,連簡單的包紮都不需要。
在第一條防線的維新政府軍被消滅後,渡邊幸野這個班便跟隨者連隊突破進入後麵的防線,彎彎曲曲的防線和不時飛來的子彈讓他們亂衝亂撞之下很快就與前麵的大部隊失去了聯係,不過好在執政政府軍隊的軍服與維新政府軍隊的軍服有著很大的差別,就算相互之間不認識也不至於傷了自己人。
作為班長。渡邊幸野擁有一支速射版毛瑟軍用手槍,有二十發的彈容量,這是班用機槍裝備部隊之前唯一一種能夠提供班式突擊火力的武器,從戰爭開始打到現在,這支手槍已經打出了上百發子彈,有專門的士兵為其裝彈。
毛瑟軍用手槍是毛瑟廠中的菲德勒三兄弟利用工作閑暇聊設計出來的。當時半自動手槍剛剛起步,全世界還沒有任何一個軍隊使用半自動手槍作為製式武器,毛瑟深知若要成功就必須要得到一個主要強權的軍隊合約,因此他將毛瑟軍用手槍命名為毛瑟軍用手槍,希望能取得一個軍方合約。
不過事與願違,一直到後世毛瑟廠停產毛瑟軍用手槍為止,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采用毛瑟軍用手槍作為軍隊的製式武器,而毛瑟軍用手槍的生產也不生不死的拖了四十年,毛瑟廠估計大約生產了一百萬把的各式各樣毛瑟軍用手槍。
然而。這種不受歐洲人重視的武器卻在中國極端火爆,成為中國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流行武器,其主要原因是二十世紀上半葉的中國正處在水深火熱中,各派軍閥相互征戰,急需要武器進行作戰,而當時的西方控製向中國出口軍火,尤其是步槍、機槍和衝鋒槍,但駁殼槍作為手槍則不在此列。因此駁殼槍成為各派武裝的首選,中國當年進口和自製了大量的駁殼槍。總數量超過五十萬隻。
當時中國軍隊的精銳部隊中,由於缺乏機槍,輕機槍射手都往往配發有這種手槍,毛瑟手槍機構堅固,動作可靠,火力強大。可以單發,也可以連發,采用可卸式供彈具,包括十發彈匣和二十發彈匣兩種。
該槍配有木質盒子槍套,除具有保護和攜行手槍的功能外。常規射擊時將木槍套駁接在手槍握把上,作為槍托抵肩射擊,有效射程可達一百五十米,使用7.63毫米毛瑟手槍彈,初速高,槍口動能大,殺傷威力和侵徹力都非一般軍用手槍可比。
經過戰爭年代的中國軍人都對毛瑟手槍有著不可抑製的情感,以至於新中國輕武器工業在研製第一種國產自動手槍的時候,居然研製出一種外形與毛瑟手槍極其相似的怪物,那就是國產1980式自動手槍,也稱八零式衝鋒手槍,這槍跟毛瑟手槍的最大區別是,八零式未采用木盒式槍托,而是用一支多用途的匕首作為槍托,好在這種返祖的怪物並沒有裝備部隊。
或許是收到上一世的影響,徐衛在裝備軍隊的時候非常鍾愛毛瑟軍用手槍,不僅在軍隊建立初期裝備了大量的毛瑟軍用手槍,還在軍工廠運行生產後將這種半自動手槍改為自動手槍,配備到華人軍隊中每個班的正副班長以及日籍軍隊中班長的手中。
與上一世國內侵權仿製不同,徐衛自然不會在這方麵讓別人詬病,於是在軍工廠竣工後他便聯係毛瑟廠購買了毛瑟軍用手槍的生產專利,就連改進後的自動手槍專利也主動讓與了毛瑟廠。
毛瑟手槍在後世影響極大,很多文章中都有對它的描寫,其中徐衛印象最深的就是關於毛瑟手槍由於後坐力大、槍口上跳較大,連發射擊時的準確性不高,歐洲人都認為不適合連發射擊的介紹。
文中稱當時國人充分發揮了五千年以來積累的聰明才智,提出的一個簡便的方法,解決了槍口上跳的難題,即將毛瑟手槍的橫向或斜向展開射擊,橫打使上下跳動變為掃射,提高了命中率。
在這一世,徐衛專門就提高其命中率方麵做了實驗,但得出的結論卻是毛瑟手槍橫打並不能提高其準確性。
其實,毛瑟手槍的後坐力很大,正常連發射擊時,槍管會垂直晃動,除第一發比較準確,第二發以後的子彈的落點會高出目標數米,如果將槍身橫過來射擊,由於喪失準星照門的瞄準線,隻能靠餘光概略瞄準。再加上單手橫向據槍的別扭,連第一發的命中率都不能保證,橫向射擊也會使子彈的散步更大。
其實在後世,毛瑟手槍的射擊,軍隊和民間武裝並不相同,正規軍隊大多在安裝槍托情況下射擊。據槍姿勢也很標準,而遊擊隊、土匪和民間武裝在多數情況下,不使用木盒槍托,僅單手射擊。
實際打過毛瑟手槍的射手會有體會,該槍巨大的後坐力,導致無槍托單手全自動射擊時,根本無法保證槍身的可控,基本都是瞎打,所以無托單手據槍隻適合單發射擊。電影裏好漢們雙槍連發的情景都是胡扯的。
不過,這篇文章的解釋的錯誤並不是表示毛瑟軍用手槍這種使用方式錯誤,毛瑟軍用手槍的橫打雖然不能解決命中率,卻能解決很多其他的問題。
舊時國人的軍隊單手無托射擊時之所以要將槍身橫來呢,其原因非常簡單,究其緣由則是避免拋出的子彈殼燙著自己,因為毛瑟軍用手槍的拋殼方式為彈殼向槍身後上方飛出。
當使用槍托抵肩據槍的射擊姿態,手槍發射後的彈殼正好向後越過射手的頭頂。飛到射手身後,這樣無論什麽角度和姿態彈殼都不會打中射手。但是單手無托射擊時,問題就來了,如果手臂伸直,槍身垂直,射擊時拋出的彈殼向後飛行,正好砸到射手的臉上。這會極大地影響和幹擾射手的射擊,所以比較簡便的方法式將槍身斜著發射,讓子彈殼向斜後方拋出。
至於歐洲人為何很少見到橫向據槍射擊,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大部分歐洲人在使用毛瑟手槍的時候看。都是安裝槍托抵肩射擊的,他們很少采用單手不抵肩的這種命中率很不靠譜的射擊姿勢。
有了這個結論,徐衛在訓練士兵的時候著重強調了使用姿勢的正確性,任何非指定姿勢的任性行為都是嚴厲製止的,這一點在日籍士兵的身上得到充分的發揮,他們在使用毛瑟軍用手槍方麵正規程度比已經使用了兩三年的華人軍隊還要標準,精確度還要高。
渡邊幸野一邊將毛瑟軍用手槍槍托抵肩,時刻保持著絕對的警覺性,一邊帶領自己的班向前突擊,當碰到抵抗時能夠用毛瑟軍用手槍解決的就用毛瑟軍用手槍解決,不能用手槍解決的就用懸掛在自己身上的手雷招唿,隻有在突然相遇的情況下才與維新政府的軍隊發生白刃戰。
“班長,小心!”在渡邊幸野等人轉到一處拐角地方的時候,他旁邊的一名士兵突然飛身將他壓在身下,而就在這時,拐角的地方突然伸出一支槍口,隨後便“突突突”的噴射出連續的火舌,聽聲音便知道是日製的哈奇開斯重機槍,顯然這裏是一處隱蔽的重機槍陣地。
渡邊幸野雖然成功躲過了機槍的掃射,但他身後的士兵卻沒有這麽好的運氣,突如其來的射擊瞬間打中兩名士兵的身上,其中一名士兵被子彈打在腰上,將他的整個身體攔腰打斷,死的不能再死,而另一名則是打在腿上,還算幸運隻是將整個腿打斷,躺在地上不斷哀嚎。
維新政府這處重機槍陣地處於防線的製高點,在戰壕內還能夠提供隱蔽,一旦走出戰壕或者從拐角進入交通壕都會被重機槍射中,並且重機槍的掩體雖是用木頭修建,但卻用泥土覆蓋,頂部還鋪有石頭,工事雖大,但石頭表麵的射擊孔卻較小,很難被直接擊中,就連迫擊炮這時候也不太好用。
維新政府的這處重機槍陣地完全是仿照徐衛軍隊重機槍陣地設置的,其上的石頭能夠抵擋的住數發中小型迫擊炮炮彈的直接擊中,而周圍低矮的木質和泥土掩體也能夠抵禦重機槍的直接射擊,想要在極短的時間內攻破這種重機槍陣地隻有讓迫擊炮炮彈橫著命中低矮掩體,但是這種假設在技術上是不能成立的,就算把迫擊炮放平當榴彈槍用也不可能達到這麽低的射角。
渡邊幸野從戰壕內爬起來後邊開始命士兵一邊警戒,一邊著手救治傷員,不過單兵使用的急救包卻堵不住大腿不斷噴射的血液,很快傷兵的哀嚎聲便越來越低,最後歸於寂靜。
“班長,是機炮排的人!”就在眾人為前麵擋道的重機槍陣地傷神的時候,從後麵的戰壕內走出一隊扛著迫擊炮的士兵,並且從著裝上看是執政政府的軍隊無疑。
“哈伊,這裏有一挺重機槍!”渡邊幸野放下已經斷了氣的士兵,對後麵的那對士兵喊道。
“重機槍的,在哪裏?”為首的軍官也是一名班長,不過他的日語說的就生澀多了,顯然是第二師或者摩托化步兵第一師第二團的華人軍隊。
“那裏!在那裏!”渡邊幸野一邊高聲招唿,一邊對著交通壕拐角的地方比劃著。
維新政府的那座重機槍陣地雖然掩飾工作做的很好,但隻要開槍就暴露了自己的位置,在渡邊幸野的指引下很快就將迫擊炮對準了那處重機槍陣地,然後迫擊炮炮彈拖著長長的尾巴直接命中了覆蓋在重機槍陣地上麵的石頭上,將石頭上的泥土全部震落,不過去沒有將石頭震碎。
一個迫擊炮班擁有兩門60毫米迫擊炮,其中除了正副班長不需要攜帶任何器具外,每一門迫擊炮標配為六人,三人攜帶炮管、底座、支架,另外三人每人攜帶四門60毫米迫擊炮炮彈,同時這支迫擊炮班是唯一一支隻攜帶毛瑟軍用手槍的兵種。
維新政府的重機槍陣地自然不是堅不可破的鋼筋混泥土工事,在兩門迫擊炮連續不斷的炮擊下很快就被攻破,隨後兩個班二十多人全部一擁而上,控製了整座重機槍陣地。
這種重機槍堡壘應該是成群使用的,但是維新政府在學習上並沒有學透,在設計上隻有孤零零的一處,配置為四人,不過機槍手和彈藥手在迫擊炮的炮擊下被炸死,隻有兩個手持步槍的士兵在瑟瑟發抖。
日籍軍隊已經組建了很長一段時間,士兵之間也相互有了感情,同時現在也不適合攜帶俘虜,所以在眾人進入機槍堡壘的時候就有日籍士兵想要將兩個俘虜殺死,不過卻被渡邊幸野阻止了。
“爸爸!?”渡邊幸野半是激動,半是不可思議的對其中一人說道。
“幸野!”那人抬起頭看到渡邊幸野喊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