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古屋始建於十六世紀,後廢置,在1610年德川家族第一位將軍德川家康在此建立巨大城堡,後發展成為東海地區最大城市,明治時代初人口已達十三萬,隨後東海道幹線、關西幹線和中央幹線相繼通車,並且開港通商,促進了現代工業的興起。
大戰突起名古屋成了主戰場,市內人口雖然由戰前的十三萬人發展到現在的十五萬人,但其中有將近十萬人是維新政府駐紮在名古屋的軍隊,兩軍對峙的地點就在名古屋市的北側,一條貫穿整個本州島東西兩側的戰線將這塊區域變成了無人區。
名古屋往日繁華的大馬路上現在變得空蕩蕩的,商店門窗也都緊閉,公共汽車、電車、小汽車、出租馬車都不見了蹤影,但見羊群被驅趕著通過市中心廣場去前線作為肉食供應。
廣場和街道的景象一掃車水馬龍的紛擾,顯示出當初設計的清淨本色,名古屋的報紙大多已告停刊,報攤上稀稀拉拉地掛著幾份還在出版的單張報紙,各國旅客都已遠走高飛,裝修豪華的飯店闃無一人,甚至有的飯店已改為戰地醫院。
在這八月裏,名古屋有史以來第一次恢複了古典日本城市的風貌,而且悄無聲息,陽光照耀,中心廣場處的噴泉閃閃發光,樹木蔥鬱,靜靜的運河像往日一樣流逝,把這座美麗的古城裝點得格外絢麗。
突然而至的大戰瞬間將這處美麗破壞殆盡,轟鳴的炮彈不時越過維新政府軍隊的防線落在市區附近,掀起的氣浪不斷將被驅趕的羊群拋上天空。甚至就連驅趕羊群的牧羊人也受到波及,隨後有序的羊群便出現了混亂。四散而逃。
經過近兩個月的準備,徐衛通過海軍的便利不斷將重炮和炮彈通過海路運到京都—名古屋沿線。同時也將修築永久工事的鋼筋水泥運到這條防線,將整條防線修築的牢不可破,很多防禦工事就連維新政府最大口徑的陸軍炮280毫米榴彈炮都無法擊穿。
維新政府的280毫米榴彈炮是仿製自意大利,明治十七年大阪炮兵工廠仿照意大利28毫米榴弾炮進行試製,明治十九年於大阪府信太山進行了試射並且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效果,明治二十年正式投入批量生產,而克魯伯公司也模仿同一火炮製造了280毫米臼炮,並賣給了俄國人。
在日俄戰爭旅順要塞爭奪戰中將280毫米榴彈炮作為攻城炮的唿聲很大,但一直被攻城炮兵司令官豐島陽藏少將以搬運不便為理由拒絕。直到旅順會戰第一次總攻擊失敗後,才終於把準備裝配到鎮海灣要塞的280毫米榴彈炮配屬給第三軍,此後不斷增加數量,累計達到十八門。
事實證明,此炮無論在日軍占領二零三高地,還是摧毀港內俄艦上,都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其後280毫米彈炮隊又配屬給第四軍,參加了奉天會戰。
在進攻俄軍萬寶山陣地時。由於俄軍碉堡上被一米厚的冰層覆蓋,導致了很多280毫米榴彈炮發射的堅鐵彈沒有爆炸,事後才查明是引信強度不夠的緣故,但這並不是故事的結尾。沒有爆炸的炮彈又被俄軍打了迴來,因為俄軍也裝備280毫米榴彈炮的孿生弟弟280毫米臼炮。
日俄戰爭時期俄國在遠東大約有十門280毫米臼炮,這種炮與280毫米榴彈炮大體諸元是相同的。裝填方式均為後裝式,使用吊臂將炮彈和藥包提升到水平高度。使用人工將炮彈壓入膛中,使得發射速度大大提高。
兩種火炮最大的區別是為維新鎮府280毫米榴彈炮膛線是左旋的。克魯伯造的與之相反,於是俄軍專門搜集日軍射過來的未爆280毫米炮彈,然後換上47毫米速射炮的引信再打迴給日本人,日本人吃盡了自己射出去炮彈的苦頭,特別是在鞠家屯的280毫米榴彈炮陣地上,被打迴來的炮彈擊毀了日軍自己的火炮。
維新政府製造的280毫米榴彈炮工藝相當複雜,製作費用也相當的高昂,故而在日俄戰爭之後其因國力衰退而沒有再大規模生產這種火炮。
在日本國內,280毫米的榴彈炮主要做要塞炮使用,主要分布在橫須賀、吳、佐世保、舞鶴等四軍港鎮守府,其中橫須賀鎮守府的280毫米榴彈炮在上一次橫須賀大火之中被烈焰燒成廢鐵,而佐世保鎮守府又位於九州島的長崎縣,其要塞內的280毫米榴彈炮也已經在305毫米艦炮猛烈炮擊中被擊毀,現在擁有280毫米榴彈炮的隻有位於京都府的舞鶴鎮守府和位於廣島縣的吳鎮守府。
徐衛的炮兵部隊到目前為止已經經過了三次換裝,第一次成軍的時候師屬炮兵營裝備六門75毫米山炮、六門75毫米野炮、三門105毫米榴彈炮、三門105毫米加農炮。
在隨後的訓練中,德國軍官向徐衛建議將配屬與師部的炮兵營內射程比較短的山炮和炮管較長、發射仰角較小、彈道低平的加農炮取消,全部換成75毫米野炮和105毫米榴彈炮,這樣一來使炮兵部隊更適合陣地戰。
隨著徐衛在新澳港設立新澳港陸軍軍官學校和陸軍大學為軍隊培養一大批炮兵和炮兵指揮官,徐衛就將軍隊的炮兵營擴充了一倍,雖然依然沿用炮兵營的番號,但其裝備的火炮數量已經遠遠高於維新政府軍隊的炮兵聯隊,裝備了三十六門75毫米野炮和二十四門105毫米榴彈炮,其炮兵營的兵力也達到了恐怖的三千人。
不過隨著軍隊的日益完善,徐衛在曆次大戰中依然感覺現有的師屬炮兵配置不足與滿足當前的軍事需要,同時徐氏汽車公司也生產出了堅實耐用的軍用卡車。於是他再一次將師屬炮兵配置擴增,組建成了現有的擁有近五千人的炮兵團。配備了三十六門75毫米野炮、二十四門105毫米榴彈炮以及十二門150毫米榴彈炮。
加強後的師屬炮兵部隊在交戰之初將維新政府的軍隊打的節節敗退,但反應過來的維新政府很快就從舞鶴鎮守府和吳鎮守府內調撥了二十多門155毫米榴彈炮和十門280毫米榴彈炮。這在火炮數量上雖然無法與徐衛的炮兵部隊相抗衡,但在威力上卻扳迴了原有的劣勢。
不過維新政府並沒有高興多長時間,徐衛很快就從新澳港調撥了近百門203毫米榴彈炮和十二門305毫米口徑榴彈炮,甚至為了完爆維新政府炮兵,還從新澳港調撥了剛剛被外界獲知的406毫米榴彈炮。
新澳港軍工廠設計生產的中型火炮有兩種,一種是203毫米、305毫米、406毫米口徑的重型加農炮,主要擔任要塞炮和艦炮,另一種則是203毫米、305毫米、406毫米口徑的重型榴彈炮,是一種野戰炮。
這三種重型榴彈炮雖然被當做野戰炮使用。但其重量沉重,無法跟隨軍隊轉移,所以通常用來當做列車炮以及對峙戰線內固定碉堡炮台使用。
列車炮到目前為止依然是行動最為迅速,並且殺傷力最大的火炮,其概念最早源於十九世紀五十年代的英國,在英國人安德森的作品《國防》中被提出的,隨後在六十年代俄羅斯亦有著相同的概念,然而最早使用列車炮的國家則是美國。
在南北戰爭期間,聯邦軍為了圍攻邦聯軍據地彼得斯堡。首次采用搭載了無蓋列車的十三英寸臼炮進行轟擊,這是世上第一款的列車炮。
在後世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亦開始以列車炮作為轟擊要塞及塹壕的武器,把列車炮的使用推向一個新的高峰。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間。德國使用了射程一百三十公裏的巴黎大炮轟擊法國巴黎,因此協約國在戰後擬定的凡爾賽條約中列明德國禁止使用列車炮等重型武器,雖然如此。但希特勒在重整德國軍備後,列車炮再次麵世。
第二次世界大戰間。德國製造了很多不同種類的列車炮,這些列車炮的口徑比較大。由150毫米至800毫米不等,其炮管亦較相對長,所發射出來的炮彈射程有數十公裏。
雖然列車炮火力巨大,射程遠,並能夠在沒有戰場製空權的情況下對敵方縱深和堅固目標予以毀滅性打擊,但由於列車炮過於笨重,並且在移動中要進行複雜的拆卸,加上製造成本高,大口徑火炮壽命短,實際使用中並不理想。
徐衛命新澳港內的徐氏軍工廠生產大口徑榴彈炮自然不是為了製造這種華而不實,且對鐵軌依賴嚴重的列車炮,他所需要的是自行重型榴彈炮。
自行火炮是一種安裝在各種車輛底盤上,不需外力牽引而能自行運動的火炮,早在一戰之初沙俄帝國就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門安裝在卡車底盤上的76毫米自行高射炮。
在後世,第一門真正的自行野戰火炮是由法國在一戰後期發明的,當時坦克剛誕生後不久,法國人為了使笨重的牽引式炮具有更好的機動性,能夠在各種地形條件下迅速地思考轉移陣地,在一輛履帶坦克底盤上安裝一門野戰炮,使具有機動越野性能,但這時的自行火炮沒有裝甲防護,隻適用於對步兵進行火力支援。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自行火炮得以迅速發展,僅前蘇聯就發展了五種口徑、九個型號的自行反坦克炮,在三年左右的時間內,就生產了三萬一千多輛自行反坦克炮,在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由於強調機動力、火力、防護力的有機協調,自行火炮的發展倍受重視,大有取代牽引火炮之趨勢,幾乎所有牽引式火炮都研製了自行式火炮的派生型,同時由於現代自行火炮具有機動性和防護性好、裝有自動裝彈機、射速快等特點,所以在許多發達國家軍隊裏,它有逐漸取代牽引式火炮的趨勢。
不過以現在的技術依然無法實現這種重型榴彈炮的自行設計,徐衛軍中中小口徑火炮都是以卡車為牽引動力的牽引火炮,所以這些已經設計生產出的重型榴彈炮隻能被用來當做固定碉堡炮台使用。
在現在的條件下,重型榴彈炮使用非常麻煩,尤其是305毫米榴彈炮和406毫米榴彈炮,這兩種火炮單單是炮彈都要以噸來論,更不要說它們的炮體重量,隻有與大型的龍門吊相配合才能夠使用,並且造價也是極度的昂貴。
305毫米榴彈炮的射速為每三分鍾兩發,而406毫米榴彈炮的射速為每兩分鍾一發,這種射速對於中小口徑火炮來說算是非常慢的,但其威力卻是巨大的,以目前維新政府防線碉堡的防禦程度,沒有任何一處碉堡能夠承受住305毫米炮彈的兩次連續擊中和406毫米炮彈的直接擊中。
進入名古屋沿線第一條防線的第七師很快便於強行增員到第一條戰線的維新政府軍隊相遇,隨後兩軍便展開了白刃戰,不過能夠冒著猛烈的炮火從後麵的防線突進到第一條防線的維新政府士兵都是現役的常備軍隊,在白刃戰中自然完爆第七師這群新兵。
第七師很大部分軍官和全部的士兵都是日本人組成,這些人在情感上對維新政府的軍隊有著天然的認同感,這種認同感讓他們在兩軍狹路相逢的時候產生了一絲猶豫,也恰恰是這一絲的猶豫讓維新政府的軍隊有了反擊的機會。
好在第七師身後跟著第二師和摩托化步兵第一師第二團的軍隊,他們在極短的時間內在第一條防線上架設好了迫擊炮陣地和通用機槍陣地,很快便將不斷有維新政府軍隊的交通壕再次封鎖,而乘著這個機會第七師的軍隊也從己方不斷死傷的同袍中清醒過來,對殘留在第一條防線的維新政府軍隊發起反擊。
名古屋總指揮、第二師師長徐坤對這次突襲采取的戰略思想是一點為中心,然後向四周突破,這種戰略能夠更好地將軍隊的戰鬥力發揮到最大,於是第七師的軍隊在占領當前戰線後邊開始想兩邊擴散,而第二師和摩托化步兵第一師第二團的軍隊則緊跟其後,很快便完成了第一條防線的全麵突破。(未完待續。)
大戰突起名古屋成了主戰場,市內人口雖然由戰前的十三萬人發展到現在的十五萬人,但其中有將近十萬人是維新政府駐紮在名古屋的軍隊,兩軍對峙的地點就在名古屋市的北側,一條貫穿整個本州島東西兩側的戰線將這塊區域變成了無人區。
名古屋往日繁華的大馬路上現在變得空蕩蕩的,商店門窗也都緊閉,公共汽車、電車、小汽車、出租馬車都不見了蹤影,但見羊群被驅趕著通過市中心廣場去前線作為肉食供應。
廣場和街道的景象一掃車水馬龍的紛擾,顯示出當初設計的清淨本色,名古屋的報紙大多已告停刊,報攤上稀稀拉拉地掛著幾份還在出版的單張報紙,各國旅客都已遠走高飛,裝修豪華的飯店闃無一人,甚至有的飯店已改為戰地醫院。
在這八月裏,名古屋有史以來第一次恢複了古典日本城市的風貌,而且悄無聲息,陽光照耀,中心廣場處的噴泉閃閃發光,樹木蔥鬱,靜靜的運河像往日一樣流逝,把這座美麗的古城裝點得格外絢麗。
突然而至的大戰瞬間將這處美麗破壞殆盡,轟鳴的炮彈不時越過維新政府軍隊的防線落在市區附近,掀起的氣浪不斷將被驅趕的羊群拋上天空。甚至就連驅趕羊群的牧羊人也受到波及,隨後有序的羊群便出現了混亂。四散而逃。
經過近兩個月的準備,徐衛通過海軍的便利不斷將重炮和炮彈通過海路運到京都—名古屋沿線。同時也將修築永久工事的鋼筋水泥運到這條防線,將整條防線修築的牢不可破,很多防禦工事就連維新政府最大口徑的陸軍炮280毫米榴彈炮都無法擊穿。
維新政府的280毫米榴彈炮是仿製自意大利,明治十七年大阪炮兵工廠仿照意大利28毫米榴弾炮進行試製,明治十九年於大阪府信太山進行了試射並且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效果,明治二十年正式投入批量生產,而克魯伯公司也模仿同一火炮製造了280毫米臼炮,並賣給了俄國人。
在日俄戰爭旅順要塞爭奪戰中將280毫米榴彈炮作為攻城炮的唿聲很大,但一直被攻城炮兵司令官豐島陽藏少將以搬運不便為理由拒絕。直到旅順會戰第一次總攻擊失敗後,才終於把準備裝配到鎮海灣要塞的280毫米榴彈炮配屬給第三軍,此後不斷增加數量,累計達到十八門。
事實證明,此炮無論在日軍占領二零三高地,還是摧毀港內俄艦上,都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其後280毫米彈炮隊又配屬給第四軍,參加了奉天會戰。
在進攻俄軍萬寶山陣地時。由於俄軍碉堡上被一米厚的冰層覆蓋,導致了很多280毫米榴彈炮發射的堅鐵彈沒有爆炸,事後才查明是引信強度不夠的緣故,但這並不是故事的結尾。沒有爆炸的炮彈又被俄軍打了迴來,因為俄軍也裝備280毫米榴彈炮的孿生弟弟280毫米臼炮。
日俄戰爭時期俄國在遠東大約有十門280毫米臼炮,這種炮與280毫米榴彈炮大體諸元是相同的。裝填方式均為後裝式,使用吊臂將炮彈和藥包提升到水平高度。使用人工將炮彈壓入膛中,使得發射速度大大提高。
兩種火炮最大的區別是為維新鎮府280毫米榴彈炮膛線是左旋的。克魯伯造的與之相反,於是俄軍專門搜集日軍射過來的未爆280毫米炮彈,然後換上47毫米速射炮的引信再打迴給日本人,日本人吃盡了自己射出去炮彈的苦頭,特別是在鞠家屯的280毫米榴彈炮陣地上,被打迴來的炮彈擊毀了日軍自己的火炮。
維新政府製造的280毫米榴彈炮工藝相當複雜,製作費用也相當的高昂,故而在日俄戰爭之後其因國力衰退而沒有再大規模生產這種火炮。
在日本國內,280毫米的榴彈炮主要做要塞炮使用,主要分布在橫須賀、吳、佐世保、舞鶴等四軍港鎮守府,其中橫須賀鎮守府的280毫米榴彈炮在上一次橫須賀大火之中被烈焰燒成廢鐵,而佐世保鎮守府又位於九州島的長崎縣,其要塞內的280毫米榴彈炮也已經在305毫米艦炮猛烈炮擊中被擊毀,現在擁有280毫米榴彈炮的隻有位於京都府的舞鶴鎮守府和位於廣島縣的吳鎮守府。
徐衛的炮兵部隊到目前為止已經經過了三次換裝,第一次成軍的時候師屬炮兵營裝備六門75毫米山炮、六門75毫米野炮、三門105毫米榴彈炮、三門105毫米加農炮。
在隨後的訓練中,德國軍官向徐衛建議將配屬與師部的炮兵營內射程比較短的山炮和炮管較長、發射仰角較小、彈道低平的加農炮取消,全部換成75毫米野炮和105毫米榴彈炮,這樣一來使炮兵部隊更適合陣地戰。
隨著徐衛在新澳港設立新澳港陸軍軍官學校和陸軍大學為軍隊培養一大批炮兵和炮兵指揮官,徐衛就將軍隊的炮兵營擴充了一倍,雖然依然沿用炮兵營的番號,但其裝備的火炮數量已經遠遠高於維新政府軍隊的炮兵聯隊,裝備了三十六門75毫米野炮和二十四門105毫米榴彈炮,其炮兵營的兵力也達到了恐怖的三千人。
不過隨著軍隊的日益完善,徐衛在曆次大戰中依然感覺現有的師屬炮兵配置不足與滿足當前的軍事需要,同時徐氏汽車公司也生產出了堅實耐用的軍用卡車。於是他再一次將師屬炮兵配置擴增,組建成了現有的擁有近五千人的炮兵團。配備了三十六門75毫米野炮、二十四門105毫米榴彈炮以及十二門150毫米榴彈炮。
加強後的師屬炮兵部隊在交戰之初將維新政府的軍隊打的節節敗退,但反應過來的維新政府很快就從舞鶴鎮守府和吳鎮守府內調撥了二十多門155毫米榴彈炮和十門280毫米榴彈炮。這在火炮數量上雖然無法與徐衛的炮兵部隊相抗衡,但在威力上卻扳迴了原有的劣勢。
不過維新政府並沒有高興多長時間,徐衛很快就從新澳港調撥了近百門203毫米榴彈炮和十二門305毫米口徑榴彈炮,甚至為了完爆維新政府炮兵,還從新澳港調撥了剛剛被外界獲知的406毫米榴彈炮。
新澳港軍工廠設計生產的中型火炮有兩種,一種是203毫米、305毫米、406毫米口徑的重型加農炮,主要擔任要塞炮和艦炮,另一種則是203毫米、305毫米、406毫米口徑的重型榴彈炮,是一種野戰炮。
這三種重型榴彈炮雖然被當做野戰炮使用。但其重量沉重,無法跟隨軍隊轉移,所以通常用來當做列車炮以及對峙戰線內固定碉堡炮台使用。
列車炮到目前為止依然是行動最為迅速,並且殺傷力最大的火炮,其概念最早源於十九世紀五十年代的英國,在英國人安德森的作品《國防》中被提出的,隨後在六十年代俄羅斯亦有著相同的概念,然而最早使用列車炮的國家則是美國。
在南北戰爭期間,聯邦軍為了圍攻邦聯軍據地彼得斯堡。首次采用搭載了無蓋列車的十三英寸臼炮進行轟擊,這是世上第一款的列車炮。
在後世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亦開始以列車炮作為轟擊要塞及塹壕的武器,把列車炮的使用推向一個新的高峰。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間。德國使用了射程一百三十公裏的巴黎大炮轟擊法國巴黎,因此協約國在戰後擬定的凡爾賽條約中列明德國禁止使用列車炮等重型武器,雖然如此。但希特勒在重整德國軍備後,列車炮再次麵世。
第二次世界大戰間。德國製造了很多不同種類的列車炮,這些列車炮的口徑比較大。由150毫米至800毫米不等,其炮管亦較相對長,所發射出來的炮彈射程有數十公裏。
雖然列車炮火力巨大,射程遠,並能夠在沒有戰場製空權的情況下對敵方縱深和堅固目標予以毀滅性打擊,但由於列車炮過於笨重,並且在移動中要進行複雜的拆卸,加上製造成本高,大口徑火炮壽命短,實際使用中並不理想。
徐衛命新澳港內的徐氏軍工廠生產大口徑榴彈炮自然不是為了製造這種華而不實,且對鐵軌依賴嚴重的列車炮,他所需要的是自行重型榴彈炮。
自行火炮是一種安裝在各種車輛底盤上,不需外力牽引而能自行運動的火炮,早在一戰之初沙俄帝國就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門安裝在卡車底盤上的76毫米自行高射炮。
在後世,第一門真正的自行野戰火炮是由法國在一戰後期發明的,當時坦克剛誕生後不久,法國人為了使笨重的牽引式炮具有更好的機動性,能夠在各種地形條件下迅速地思考轉移陣地,在一輛履帶坦克底盤上安裝一門野戰炮,使具有機動越野性能,但這時的自行火炮沒有裝甲防護,隻適用於對步兵進行火力支援。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自行火炮得以迅速發展,僅前蘇聯就發展了五種口徑、九個型號的自行反坦克炮,在三年左右的時間內,就生產了三萬一千多輛自行反坦克炮,在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由於強調機動力、火力、防護力的有機協調,自行火炮的發展倍受重視,大有取代牽引火炮之趨勢,幾乎所有牽引式火炮都研製了自行式火炮的派生型,同時由於現代自行火炮具有機動性和防護性好、裝有自動裝彈機、射速快等特點,所以在許多發達國家軍隊裏,它有逐漸取代牽引式火炮的趨勢。
不過以現在的技術依然無法實現這種重型榴彈炮的自行設計,徐衛軍中中小口徑火炮都是以卡車為牽引動力的牽引火炮,所以這些已經設計生產出的重型榴彈炮隻能被用來當做固定碉堡炮台使用。
在現在的條件下,重型榴彈炮使用非常麻煩,尤其是305毫米榴彈炮和406毫米榴彈炮,這兩種火炮單單是炮彈都要以噸來論,更不要說它們的炮體重量,隻有與大型的龍門吊相配合才能夠使用,並且造價也是極度的昂貴。
305毫米榴彈炮的射速為每三分鍾兩發,而406毫米榴彈炮的射速為每兩分鍾一發,這種射速對於中小口徑火炮來說算是非常慢的,但其威力卻是巨大的,以目前維新政府防線碉堡的防禦程度,沒有任何一處碉堡能夠承受住305毫米炮彈的兩次連續擊中和406毫米炮彈的直接擊中。
進入名古屋沿線第一條防線的第七師很快便於強行增員到第一條戰線的維新政府軍隊相遇,隨後兩軍便展開了白刃戰,不過能夠冒著猛烈的炮火從後麵的防線突進到第一條防線的維新政府士兵都是現役的常備軍隊,在白刃戰中自然完爆第七師這群新兵。
第七師很大部分軍官和全部的士兵都是日本人組成,這些人在情感上對維新政府的軍隊有著天然的認同感,這種認同感讓他們在兩軍狹路相逢的時候產生了一絲猶豫,也恰恰是這一絲的猶豫讓維新政府的軍隊有了反擊的機會。
好在第七師身後跟著第二師和摩托化步兵第一師第二團的軍隊,他們在極短的時間內在第一條防線上架設好了迫擊炮陣地和通用機槍陣地,很快便將不斷有維新政府軍隊的交通壕再次封鎖,而乘著這個機會第七師的軍隊也從己方不斷死傷的同袍中清醒過來,對殘留在第一條防線的維新政府軍隊發起反擊。
名古屋總指揮、第二師師長徐坤對這次突襲采取的戰略思想是一點為中心,然後向四周突破,這種戰略能夠更好地將軍隊的戰鬥力發揮到最大,於是第七師的軍隊在占領當前戰線後邊開始想兩邊擴散,而第二師和摩托化步兵第一師第二團的軍隊則緊跟其後,很快便完成了第一條防線的全麵突破。(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