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晟之死】


    後周初下淮南時,圍壽州、破滁州,江左大震,於是李璟派遣孫晟攜表求和,此後孫晟就一直被扣留在後周。


    期間,柴榮曾讓孫晟到壽州城下勸降,孫晟抵達城下後,竟然激勵劉仁瞻死守壽州以盡臣節。


    柴榮向孫晟打探南唐虛實,孫晟一直堅稱李璟畏懼王師,是真心實意要向後周稱臣,保證沒有二心,竭力促成南唐效法兩浙及湖南之事,鼓吹這才是雙贏的結果。


    可以說,孫晟的甜言蜜語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幹擾柴榮判斷的作用。


    沒想到等柴榮班師後,之前的努力幾乎前功盡棄,除了壽州仍在圍困之外,其餘城池均被南唐收複。等見到這封書信,柴榮更是火冒三丈,史籍並沒記載這封信的原文,隻說“書中多斥周過惡”、“其書皆謗毀及反間之語”。


    柴榮把孫晟叫來,恨不能把這份證據摔在他的臉上,“你瞅瞅,這就是你所謂的‘璟畏吾神武,願得北麵稱臣,保無二心’嗎?”遂將孫晟等一行二百餘人皆投入大獄,下令處死。


    據記載,當時柴榮派心腹曹翰對孫晟做了最後的試探。


    後漢時,郭威坐鎮魏州,認為曹翰精明能幹,就把他安排到了養子柴榮手下聽用,曹翰從此成為柴榮的心腹。當郭威病重時,是曹翰提醒柴榮應該“入宮侍疾”,間接幫柴榮接管皇位,因此深得柴榮信任。


    曹翰請孫晟喝酒,席間多次以言語引誘,試圖讓他迴心轉意,為偉大、光榮、正確的柴榮同誌效力,孫晟始終不肯答應。最後,曹翰既無奈又惋惜,終於說出了此行的目的,“皇上有口諭,賜先生一死。”


    “哦?嗬嗬。”孫晟帶著怡然自樂的神色,好像是聽到了什麽好消息一樣,隻見他緩緩起身,取來袍笏,對著鏡子整理好了衣冠,仿佛是要參與朝會或出席祭天大典,麵朝李璟所在的南方行跪拜大禮,留下了人生中的最後一句話,“臣謹以死報國。”


    隨後,孫晟昂首挺胸,英勇就義。隨行而來的二百餘人亦遭屠戮。


    孫晟殉國的消息傳來,李璟痛哭不已(哀甚流涕),下詔給孫晟追贈太傅,追封魯國公,賜諡號“文忠”,厚恤其家,提拔他的兒子為祠部郎中,還給他的兒子賜名“魯嗣”。


    英雄惜英雄。柴榮殺了孫晟後,也感到非常後悔(憐其忠,頗悔之)。


    史籍對孫晟的評價相當高,說他一個手無寸鐵的老書生,能在國家危難之際,身陷虎狼之穴而不屈不撓,舍生取義,他的死重如泰山。


    同為南唐使者的鍾謨則被柴榮貶授耀州司馬,之後又因後悔殺了孫晟,而召鍾謨為衛尉少卿。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同為南唐使節,鍾謨、李德明之輩屈於威武淫威,爭相向後周俯首稱臣,出賣祖國。


    有的人死了,輕如鴻毛,遺臭萬年;有的人死了,重如泰山,名垂青史。歐陽修將孫晟列入《死事傳》。


    不過孫晟也並非純潔的人、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他也有小小的瑕疵,比如生活作風上。據記載,孫晟在南唐極為奢侈,生活不能說酒池肉林吧,起碼也是腐化墮落,他的家裏不設餐桌,每當吃飯的時候,就讓諸美妓手捧盤子碗,環繞自己侍立,取名為“肉台盤”,還成為南唐上流社會爭先模仿的社會潮流,跟倭國的“女體盛”有一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代十國往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無臭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無臭蛋並收藏五代十國往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