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柴榮的命令下,各條戰線持續推進。


    3月3日,何超奏:南唐光州刺史張紹棄城逃跑,光州監軍張承翰舉城投降;


    3月4日,郭令圖奏:攻克舒州,南唐舒州刺史周弘祚投水自盡;


    南唐蘄州將領李福發動兵變,誅殺蘄州代理刺史王承雋,起義投降;


    壽州城內南唐禁軍將領(天成軍使)蔡暉,出城投降。


    周師攻打和州,戰線持續推進。


    李璟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第三次釋放友好信號,給柴榮送來150個蜀兵。這些蜀兵是在“秦、鳳戰爭”時投降後周的,當時柴榮給出寬大的政策,願意留下的,編入禁軍序列,賜番號“懷恩軍”,使之沿淮駐防;願意迴家的,給安家費、路費,使之迴蜀。


    在柴榮發動征淮戰爭時,很多“懷恩軍”又臨陣投降南唐,如今,被李璟悉數打包送給柴榮,以示友好。


    柴榮將這150名不懷恩的懷恩軍卒全部斬首。


    新接管的揚州城裏,有兩位重量級人物——馬希崇;王延政之子王繼沂。柴榮下詔安撫,務必優待。雖然李璟及時把泰州的楊氏宗族斬草除根,但安置在揚州的馬希崇和王繼沂就來不及轉移或加害了。


    對於柴榮來說,這兩人才是無價之寶,在未來的湖南、福建戰場上,可以打“馬氏牌”和“王氏牌”,有助於和平解放湖南、福建。


    柴榮把孫晟帶到壽州城下,讓他以宰相的身份勸降堅守孤城的劉仁瞻。


    孫晟是輔佐徐知誥建國稱帝的元老功臣,曆事兩帝,在南唐享有崇高的聲望。劉仁瞻看到德高望重的孫晟,立刻畢恭畢敬地向他行禮請安。以邊帥見宰相之禮跪拜孫晟。


    柴榮一看劉仁瞻這樣恭敬,心中油然升起一陣喜悅,隻要孫晟曉以利害,壽州必然開門納款。


    誰知孫晟衝城上大喊道:“劉將軍,千萬不要喪失臣節,援兵就要來啦!”另記載說是“你深受皇恩,千萬不能開城投降!”


    一介書生,身陷虎狼,性命旦夕不保,猶能豁出性命,這令劉仁瞻非常感動,在城牆上灑淚道:“相爺放心,劉某誓與壽州共存亡!”


    柴榮既驚又怒,厲聲叱責,“孫晟,你好大的膽子!”兩旁邊侍從拔刀出鞘,就等一聲令下,就讓孫晟身首異處。


    孫晟毫無懼色,正色道:“我身為宰相,天下哪有宰相教唆節度使叛國的道理!”


    柴榮啞口無言,上下打量了一番孫晟,忽然“哈哈”大笑,“先生莫怪,方才以言相試耳。”


    自古以來,多少鐵血硬漢屠刀下秒慫,多少文弱書生鐵骨錚錚。書生雖手無縛雞之力,但他們懷揣堅定的信仰,為了崇高的理想和使命,他們視死如歸,哪怕是千刀萬剮,哪怕是刀山油鍋,他們也毫無懼色,不忘初心。


    死亡,隻能嚇唬那些害怕死亡的人。柴榮決定換種方法,用糖衣炮彈來感化孫晟。


    據記載,從此之後,柴榮待之甚厚,每當宴請群臣的時候,都要請孫晟到場,把他安排在上座,給他無盡的禮遇,以期他能感念周恩,棄暗投明。


    然而柴榮不應該忘記關二爺“掛印封金”的故事。曹操厚待關羽,卻無法撬動桃園三結義的誓言,最終,關二爺還不是過五關、斬六將,千裏走單騎,去河北尋大哥劉備?


    三國時有關羽,五代十國時有孫晟。


    隨著戰線的持續推進,鍾謨、李德明情緒崩潰了,先是表示願意讓南唐李璟削去帝號,向後周稱臣,並割讓壽、濠、泗、楚、光、海六州之地,每年進貢金帛百萬,以求後周罷兵。


    柴榮啞然失笑,說我現在攻克的土地已經比這六州之地還要多了,而且你們也看到了,各條戰線每天都傳迴捷報,我為什麽要答應呢?


    李德明徹底崩潰,向柴榮說道:“隻因我家主子之前不知道天朝兵力如此威猛,這樣,請您給我五天的時間,我迴去告訴我家主子,讓他盡割江北之地,您看行嗎?”


    敲黑板,劃重點——劃江而治,這才是柴榮的心理價位。此次征淮的戰略目標,就是把南唐壓縮到長江以南。


    淮河不是天險,但長江絕對是天險。柴榮知道自己不具備延伸到江南的實力,而且一旦中原真的進攻江南,那麽兩浙、湖南、兩廣諸藩的態度就有可能發生轉變,後周將麵對巨大的阻力和無可預知的變數。


    所以,柴榮“三征淮南”的戰略目標就是把南唐壓縮到長江以南,重傷它,保留它,用它來牽製吳越國、南漢等南方諸國,讓南唐成為中原在南中國的楔子。這樣才會使中原利益最大化。


    當李德明悟出這個道理後,柴榮的臉上終於露出了微笑,孺子可教也。於是,柴榮派人把李德明和王崇質送迴昇州,鍾謨、孫晟則繼續被扣留。


    李德明迴來後,李璟滿懷期待地召見了他,要聽一聽他的匯報。結果李德明一開口,震驚四座,朝堂為之靜默。


    史書記載,李德明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在朝堂上當著李璟及滿朝文武的麵,盛讚柴榮的威德及後周甲兵之強大無敵,力勸李璟抓緊時間割讓江北全境。


    李璟非常不高興。


    隨後,李德明又拿出柴榮的迴信,在李璟多次去信無果後,柴榮終於第一次正麵迴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代十國往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無臭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無臭蛋並收藏五代十國往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