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多條戰線又傳來捷報:
1,夾攻之勢
東麵的吳越國已經奉詔出兵常州、宣州,南唐宣州將領姚彥洪率領一萬多士兵投降吳越國;
西麵的朗州王逵攻克鄂州的長山寨,殺敵三千餘眾,生擒南唐將領陳澤等,獻於壽州行在。
3,孤城壽州
壽州城內左神衛軍指揮官徐象等18人出城投降。
2,刺刀行動
韓令坤奉詔馳襲揚州,前鋒白延遇率領百餘騎兵於清晨突入城中,揚州竟然毫無察覺,韓令坤隨後率主力與之裏應外合,南唐揚州守將棄城而逃,揚州遂被後周軍隊接管。
據《五國故事》記載,韓令坤使用了“白衣渡江”之計。讓士卒蒙著羊皮裝扮成喜洋洋,然後有人牽著馬,趕著“羊群”,以商人的身份滲透進敵後。所以揚州才會被輕鬆拿下。
據《東都事略》記載,韓令坤之襲揚州,守城將吏主動開門迎降,市不易肆,人甚悅。
南唐帝國的東都揚州,就這樣幾乎是被和平解放,後周不費一兵一卒,直接接管駐防。
期間,東都副留守、“四兇五鬼”之一的馮延魯被後周生擒。據記載,馮延魯得知後周軍隊突襲後,急忙給自己來了一套洗剪吹,剃光了頭發,換穿僧衣,企圖蒙混過關。結果還是被捕識破。
得知馮延魯被生擒,飽受“四兇五鬼”欺壓的南唐民眾編了幾句上下聯,譏諷之:
“執節分符,始作大軍之帥;披緇削發,潛為行腳之僧。”
又雲:
“昔日旌旗,擁出坐籌之將;今朝毛發,化為行腳之僧。”
柴榮賜給馮延魯衣冠,又授予他給事中(一說太常卿),好言相慰,然後向他打探南唐虛實。
“沒有人比我更懂南唐了。”——“四兇五鬼”馮延魯
據記載,馮延魯竹筒倒豆子,“占奏詳明”,盡泄南唐虛實,柴榮大喜,立即追加了大量賞賜,把他安置在汴州,賜官刑部侍郎。
南唐天長軍製置使耿廉率部全體投降,上繳糧草兩千餘萬。天長縣在揚州以西100餘裏,也是昇州的重要門戶。戰火距離昇州越來越近了。
韓令坤攻克揚州後,馬不停蹄地繼續攻打泰州,泰州刺史棄城逃跑,泰州亦被接管。
泰州,在揚州以東115裏,原為海陵鎮,南唐先升鎮為縣,後升縣為州,這個“鎮級市”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為它其實是一座高級監獄,裏麵關押著南唐最高級別的政治犯——楊氏族人。
當揚州失陷後,李璟第一時間派親信尹延範到泰州遷移楊氏子孫至潤州,以防止他們被後周俘獲,繼而在淮南地區打“楊氏牌”。
尹延範當然明白李璟的意思,到了泰州之後,就把楊氏族人六十餘名男性全部誅殺,隻把女性帶了迴來。楊氏從此絕嗣。
消息傳來,李璟大怒,當即將尹延範腰斬。
據《江南野史》記載,李璟將尹延範腰斬之後,內心痛苦無比,向左右近侍哭訴了實情:“尹延範就是成濟的翻版。是我讓他這麽做的,我實在也是迫不得已呀!”
楊氏宗族被滅口後,泰州被解放。
李璟以蠟丸書求救於契丹,結果被後周截獲,蠟丸書被送交到柴榮手中;
李璟再派陳處堯到契丹求救,結果陳處堯走後,音訊全無,不知是死是逃;
3月1日,柴榮親自視察壽州水寨前線,在經過淝水橋的時候,柴榮親自抱了一塊兒大石頭在懷中,騎馬至前線,以供投石車攻城之用;隨從官員爭先恐後地效仿,每人抱一塊兒。
皇上和文武重臣利用視察的機會,親自搬運巨石,舍不得跑空,這令後周將士士氣大振。
趙匡胤乘船在壽州城下經過時,城上守軍用床弩狙他,“矢大如椽”,裨將張環奮不顧身舉著大盾牌保護趙匡胤。趙匡胤毫發無傷,然而張環被射中大腿,當場昏死過去。等救醒之後,發現箭簇深深地紮進骨頭裏,無法取出,張環喝了滿滿一大碗酒,然後命人“破骨出之”,鮮血流了好幾升,而張環全程神情自若。
堪比關二爺的“刮骨療毒”,張環之勇震驚了所有人,特別是趙匡胤。趙匡胤稱帝後,就任命張環為侍衛親兵總指揮。
李璟見柴榮毫無收手之意,於是複派孫晟、王崇質奉表入見,稱願意比照兩浙、湖南之事,奉大周正朔,向大周稱臣;另外再向大周進貢黃金一千兩,白銀十萬兩,羅綺兩千錠。
與鍾謨、李德明不同,孫晟來之前就已經做好了殉國的準備。
之前孫晟與馮延己並列為相,但他向來鄙視“四兇五鬼”,與馮延己不合,甚至公開以“金杯玉盤盛狗屎”來形容馮延己等人,因而也遭受到了“四兇五鬼”無情地打壓排擠,如今,馮延己仍為宰相,而孫晟則是沒有實權的司空。
出發前,孫晟找到馮延己,對他說:“您才是宰相,這個喪權辱國、身敗名裂的活兒應該是您的。但是,我深受李氏兩代厚恩,此刻正是我報答先帝的時候。所以由我來代替您背負這個千載罵名吧。”
半路途中,孫晟輾轉反側,難以入眠,對著明月唉聲歎氣,對王崇質說道:“咱們這一趟,是不可能活著迴去了。不管怎麽說,都不能對不起先帝啊!”
求和談判,特別是城下之盟,自然要喪權辱國,事後難免會被己方鍵盤俠批倒批臭,批得體無完膚,把一切髒水、一切黑鍋都甩到簽約者的頭上。孫晟為了報答徐知誥的知遇之恩,在來之前就做好了必死的準備,至於他如何壯烈殉國,後文將會呈現。
麵對南唐稱臣納貢的表態,柴榮仍舊沒有答應,因為這不是他的戰略目標。
1,夾攻之勢
東麵的吳越國已經奉詔出兵常州、宣州,南唐宣州將領姚彥洪率領一萬多士兵投降吳越國;
西麵的朗州王逵攻克鄂州的長山寨,殺敵三千餘眾,生擒南唐將領陳澤等,獻於壽州行在。
3,孤城壽州
壽州城內左神衛軍指揮官徐象等18人出城投降。
2,刺刀行動
韓令坤奉詔馳襲揚州,前鋒白延遇率領百餘騎兵於清晨突入城中,揚州竟然毫無察覺,韓令坤隨後率主力與之裏應外合,南唐揚州守將棄城而逃,揚州遂被後周軍隊接管。
據《五國故事》記載,韓令坤使用了“白衣渡江”之計。讓士卒蒙著羊皮裝扮成喜洋洋,然後有人牽著馬,趕著“羊群”,以商人的身份滲透進敵後。所以揚州才會被輕鬆拿下。
據《東都事略》記載,韓令坤之襲揚州,守城將吏主動開門迎降,市不易肆,人甚悅。
南唐帝國的東都揚州,就這樣幾乎是被和平解放,後周不費一兵一卒,直接接管駐防。
期間,東都副留守、“四兇五鬼”之一的馮延魯被後周生擒。據記載,馮延魯得知後周軍隊突襲後,急忙給自己來了一套洗剪吹,剃光了頭發,換穿僧衣,企圖蒙混過關。結果還是被捕識破。
得知馮延魯被生擒,飽受“四兇五鬼”欺壓的南唐民眾編了幾句上下聯,譏諷之:
“執節分符,始作大軍之帥;披緇削發,潛為行腳之僧。”
又雲:
“昔日旌旗,擁出坐籌之將;今朝毛發,化為行腳之僧。”
柴榮賜給馮延魯衣冠,又授予他給事中(一說太常卿),好言相慰,然後向他打探南唐虛實。
“沒有人比我更懂南唐了。”——“四兇五鬼”馮延魯
據記載,馮延魯竹筒倒豆子,“占奏詳明”,盡泄南唐虛實,柴榮大喜,立即追加了大量賞賜,把他安置在汴州,賜官刑部侍郎。
南唐天長軍製置使耿廉率部全體投降,上繳糧草兩千餘萬。天長縣在揚州以西100餘裏,也是昇州的重要門戶。戰火距離昇州越來越近了。
韓令坤攻克揚州後,馬不停蹄地繼續攻打泰州,泰州刺史棄城逃跑,泰州亦被接管。
泰州,在揚州以東115裏,原為海陵鎮,南唐先升鎮為縣,後升縣為州,這個“鎮級市”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為它其實是一座高級監獄,裏麵關押著南唐最高級別的政治犯——楊氏族人。
當揚州失陷後,李璟第一時間派親信尹延範到泰州遷移楊氏子孫至潤州,以防止他們被後周俘獲,繼而在淮南地區打“楊氏牌”。
尹延範當然明白李璟的意思,到了泰州之後,就把楊氏族人六十餘名男性全部誅殺,隻把女性帶了迴來。楊氏從此絕嗣。
消息傳來,李璟大怒,當即將尹延範腰斬。
據《江南野史》記載,李璟將尹延範腰斬之後,內心痛苦無比,向左右近侍哭訴了實情:“尹延範就是成濟的翻版。是我讓他這麽做的,我實在也是迫不得已呀!”
楊氏宗族被滅口後,泰州被解放。
李璟以蠟丸書求救於契丹,結果被後周截獲,蠟丸書被送交到柴榮手中;
李璟再派陳處堯到契丹求救,結果陳處堯走後,音訊全無,不知是死是逃;
3月1日,柴榮親自視察壽州水寨前線,在經過淝水橋的時候,柴榮親自抱了一塊兒大石頭在懷中,騎馬至前線,以供投石車攻城之用;隨從官員爭先恐後地效仿,每人抱一塊兒。
皇上和文武重臣利用視察的機會,親自搬運巨石,舍不得跑空,這令後周將士士氣大振。
趙匡胤乘船在壽州城下經過時,城上守軍用床弩狙他,“矢大如椽”,裨將張環奮不顧身舉著大盾牌保護趙匡胤。趙匡胤毫發無傷,然而張環被射中大腿,當場昏死過去。等救醒之後,發現箭簇深深地紮進骨頭裏,無法取出,張環喝了滿滿一大碗酒,然後命人“破骨出之”,鮮血流了好幾升,而張環全程神情自若。
堪比關二爺的“刮骨療毒”,張環之勇震驚了所有人,特別是趙匡胤。趙匡胤稱帝後,就任命張環為侍衛親兵總指揮。
李璟見柴榮毫無收手之意,於是複派孫晟、王崇質奉表入見,稱願意比照兩浙、湖南之事,奉大周正朔,向大周稱臣;另外再向大周進貢黃金一千兩,白銀十萬兩,羅綺兩千錠。
與鍾謨、李德明不同,孫晟來之前就已經做好了殉國的準備。
之前孫晟與馮延己並列為相,但他向來鄙視“四兇五鬼”,與馮延己不合,甚至公開以“金杯玉盤盛狗屎”來形容馮延己等人,因而也遭受到了“四兇五鬼”無情地打壓排擠,如今,馮延己仍為宰相,而孫晟則是沒有實權的司空。
出發前,孫晟找到馮延己,對他說:“您才是宰相,這個喪權辱國、身敗名裂的活兒應該是您的。但是,我深受李氏兩代厚恩,此刻正是我報答先帝的時候。所以由我來代替您背負這個千載罵名吧。”
半路途中,孫晟輾轉反側,難以入眠,對著明月唉聲歎氣,對王崇質說道:“咱們這一趟,是不可能活著迴去了。不管怎麽說,都不能對不起先帝啊!”
求和談判,特別是城下之盟,自然要喪權辱國,事後難免會被己方鍵盤俠批倒批臭,批得體無完膚,把一切髒水、一切黑鍋都甩到簽約者的頭上。孫晟為了報答徐知誥的知遇之恩,在來之前就做好了必死的準備,至於他如何壯烈殉國,後文將會呈現。
麵對南唐稱臣納貢的表態,柴榮仍舊沒有答應,因為這不是他的戰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