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店老板問師太這外丹和捉拿那小鬼有什麽關係呢?師太看了看師姐和布店老板,然後示意他們和她一起走進另一間屋子。
在這間屋子裏,擺設極其簡單,但是一進去後就有一種奇香飄來,這讓師姐也很奇怪,因為這師太認識這麽長時間了,在這個地方也沒聞到過這種香味啊,而且這味道讓人有一種神清氣爽的感覺。
師太指著屋子中間的一個爐子說,這裏曾經就煉過丹,但這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原來多年前有一位年長的道長,不遠千裏來到香港,可是當時沒有地方居住,於是就暫借此地留宿,這位道長在些待了七七四十九天,每天就在這屋子裏煉丹,也沒見他吃過東西。他呢,也好像有重要的事要做似的,急於煉成這丹丸,後來煉成了,他就要走,在臨走前,送了三粒丹丸給師太,說這丹丸可以去邪避祟。一直以來,這三料丹丸就放在這屋裏,師太取出一粒給了布店老板,她說:“你在明晚之前先服上一粒,然後拿著那佛牌去賭馬場,我們會在那裏等你,晚上的時候,我們再做法拿那小鬼。”
布店的生意在那個時候的香港還是很吃得開的,很多女人喜歡去那裏選擇布匹做旗袍什麽的,而有的女人也會來這裏買布料給自己的先生做西裝,可以說整個香港因為這時裝也曾一時間走在了亞洲潮流的最前方。
這布店是依托著服裝的,而向來中國人的服裝就是一直在發展中的,中國人經曆了太多的服飾變遷,早在幾千年前的中國,衣服就已經不僅僅是禦寒蔽體的附物,而是具有高度發達人文思想的華夏民族重要標誌。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一部感性化了的人類文化發展、變遷史。
一直以為,服飾都是人類特有的勞動成果,也是人類審美成果,它既是物質文明的結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從三皇五帝到清朝的幾千年間,服飾作為一種文化形態,貫穿了中國古代各個時期。從服飾的演變中可以看出曆史的變遷、經濟的發展和中國文化審美意識的嬗變。商的服飾“威嚴莊重”,周的服裝“華美天然”,戰國以“清新”而著稱,漢代以“凝重”以流傳,魏晉的“寬衣灑脫”,唐的“豐滿華麗”,宋的“拘謹規矩”,元的“粗壯豪放”,明的“敦厚繁麗”,清的“纖巧簡單”,無不體現出中國古人的審美傾向和思想內涵。中華民族憑借自己的智慧,創造了絢麗多彩的服飾文化,發展形成了具有中華民族自己博大精深的獨特的完備的服裝體係。
服裝與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一個載體,中國人的祖先們追求自然之道,服飾也是一樣反映出一個民族的心理需求,遠古時期,東、西方服飾形態在是相近的,一開始都是樹葉、草皮裙圍在腰間用以遮羞。後來西方就逐漸把衣服做成緊貼身體的形式,使西方服飾越來越體現出人體美,強化性別,凸顯人體線條;而東方文化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東方文化中的含蓄、朦朧美占了主導地位,在服飾中有意弱化人體,掩蓋人體。保持東方服飾的寬鬆、飄逸、灑脫的風格。追求的是麵料的質地、色彩與花紋。漢服的基本形製為東方服裝世界提供了標準,今天中國周邊和東南亞很多民族的服裝都受了漢服的影響,尤其是韓國的韓服和日本的和服更是直接由中國的“漢服”演變發展而來並保存完好的文化遺存,可是中國人並沒有把漢服這麽精美的服裝得以繼承發展,這的確有些遺憾,這與封建社會最後一個朝代清朝到民國的演變有著一定的關係的,雖然東、西服飾文化分道揚鑣上千年。然而到民國後期在中國也出現了體現女性人體美的旗袍,還是有點殊途同歸的意味,這種讓全世界人民眼睛一亮的旗袍才使得中國人的服飾審美有了極大改觀。
中國古代服製的建立始於秦代,早就有了“官衣”和“民服”“禮服”的區別了,對麵過來一個人,看穿的衣服就知道是什麽身份了,“官人”穿官服更便於工作。“禮服”是在大型活動或外交禮儀中的穿戴,這種傳統對以後各個曆史朝代產生了很深遠的影響。就是到了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也是這樣。漢服是那時的中華禮服,中國的古人是很講究的,早就有“上衣下裳”的區別,有“上衣下裳,寬衣博帶”的講究,一為了華美;二是寬衣廠袖穿在身上比較舒展。當然老百姓平日裏還是以短衣收袖的便裝為主的,這樣方便人們日常的勞作和生活,更簡潔實用。中國的服裝“上衣下裳”,裳裙也,非褲子。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的女子服飾以“深衣”為主。這裏的“深”,不屬顏色,而是樣式,深衣是將過去上下不相連的上衣和下裳連在了一起,然後紮上腰帶,其襟裾隨身體纏繞稱為“曲裾”,後來這種深衣也被叫做“曲裾式深衣”。再比如,中國漢服裏還有一個“交領右衽”的說道,無論男女都是左襟壓右襟,這也是中國人的最重要的服裝特征;一直到今天,我們的所有服裝都保留著這個講究,這正是文化的傳承在服飾中的體現。因為中國以“左為陽,右為陰”的說法,這裏體現了“陽乘陰”的思想,而非陽高於陰之意。秦漢女子仍以深衣為尚,隻是衣襟纏繞層數增加,衣擺寬度增加,穿此種深衣,腰身要裹得很緊,用帶子束住。衣帶的出現終於使中國的服裝也體現出朦朧的人體美,係帶可以起到扣子和裝飾作用,柳永有一句著名的詩句:“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裏的“帶”就是國人的一種審美取向的變化的結果。古代的下衣除了裳之外還有“絝”。絝就是褲子,因常用細絹織成,故稱“紈絝”,富家子弟多穿紈絝,才有“紈絝子弟”之名,現在已經演化為一個貶義詞。過去中國人常常用穿衣服來說明一個人的身份,比如“布衣”是指貧民百姓,“白袍”是泛指未得功名的士人,“袍澤”一般是指將士、軍人的代名詞。“青衿”是周代讀書人常穿的服裝,泛指有學識的人。明清科舉時代則專指秀才。“黃裳”:黃色表示尊貴,穿黃裳意味著貴居尊位,因而黃裳就成了皇帝的別稱,我們最熟知的“巾幗”是指女英雄,青衣:是古時地位低下者所穿的服裝。婢女亦多穿青衣,後用為婢女的代稱。“赭衣”,赤褐色。古時囚犯乃服赭衣,因以褚衣代稱囚犯。還有很多關於服裝為不同人的帶名稱,這體現了中國服飾文化的多樣性。
魏晉南北朝以後的女子服飾大體上還是承襲秦漢的樣式,以襦、衫、裙為主,也以大袖衫為時尚,流行上襦對襟(開衫),裙一般是裙腰高,上衣短,衣袖窄,下裙長。到了隋唐時期,中國由戰亂到經濟文化的昌盛,服飾的發展無論衣料還是樣式,都出現出一派絢爛的服裝樣式。在隋代及初唐時期,婦女的短襦都是小袖,下著緊身長裙,裙腰依然帶高係,普通都在腰部以上,有點像現在的韓服,有的甚至係在腋下,並以絲帶係紮,給人一種修長俏麗的感覺。中唐時期的襦裙的比初唐的較開闊一些,其它無太大變化。隋唐女子的服飾最為開放自由,唐代女性的服飾華美豔麗。由於受外來文化的影響,服飾多樣化,出現女著男裝;以露為美的特點。表現出唐代女性雍容大氣、崇武尚勇、追求平等、開放大膽的審美心態。這種審美心態從一個側麵反映了唐人的審美精神和寬容的文化胸懷。有一首著名的詩:“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說明唐代女子服飾的美好。宮廷裏的美麗服飾逐漸流傳到民間,如:對襟、套頭、翻領或無領式樣,半袖露臂,袒露豐胸以成為時尚。在這段時期服飾的樣子可謂五花八門,應有盡有。唐代的女裝主要是衫、裙和帔;帔就是披在肩上的長圍巾。還有特別的短袖半臂衫,是套穿在長衫外麵的,我們在唐三彩中看到過這類人物形象。
宋、明以來由於朱程理學的主導,服裝的等級分的比較嚴格,貴族婦女服飾都有具體規定,從皇後、皇妃到命婦皆有冠、服。“鳳冠霞帔”是明代有社會地位的婦女禮服,是後妃在參與祭奠等重要儀式時運用的服飾。整個冠上綴著龍鳳,搭配霞帔一同穿著。而明代日常女子服裝以衫、裙、襖、褙子、比甲為主。褙子較流行,直領、對襟、小袖為平民之服。另外,一種對襟、無袖,左右兩側開衩的上衣“比甲”,在宋元之後漸流行,而在明代成為婦女日常之服。這種比甲從形式上看與隋唐的半臂有著淵源關係,清朝馬甲也由此發展而來。
清朝是我國服裝史上改變最大的一個時代,有著幾千年的古代服飾文化,到了清朝時達到了頂峰,無論是織造技術,還是染色工藝均聞名世界,出口到世界許多國家。清代是個滿漢文化交融的時代,尤其是服裝文化在滿人入主中原以後,一開始還是保留了大部分的漢代的服飾習慣。後來民間就開始模仿宮中人的服飾,乾隆朝製定了詳細的冠服製度,並圖示說明。清朝的皇親貴族、士官達人與普通民眾的服飾有著鮮明的特點,層次差距甚大,滿人男裝主要是長袍和馬褂,袖端呈馬蹄形是女真人的“崇尚犬馬精神”在滿族服飾裏的最具體的體現。長袍造型簡練,立領直身,偏大襟,前後衣身有接縫,下擺有兩開衩,四開衩和無開衩幾種類型更便於騎馬射獵。皇室貴族為便於騎射,著四麵開衩長袍,即衣前後中縫和左右兩側均有開衩的式樣,平民則著左右兩側開衩或稱“一裹圓”的不開衩長袍。滿族婦女平時多穿長袍,下可掩足,右衽斜襟,袖口平而較大,袖端,衣襟,衣裾鑲有彩色緣邊,領有高有低,無領則以圍巾繞領;用於保護頸部,她們穿的旗袍,早期是寬大直筒型的,後來才變成了有腰身,在旗袍外麵再加上一件“坎肩”。由於滿人不纏足,她們的一種花盆式的高底鞋走起路來需要平穩中略帶幾分搖擺,主要突出了滿人女性的端莊與灑脫。
民國時期是中國服裝是從古代到現代的分水嶺,一切前清官爵命服及袍褂、補服、翎頂、朝珠,一概廢除。當然也有一個逐漸演化的過程,男人的長跑馬褂逐漸到中山裝、西服。女子的寬腰寬袖旗袍逐漸演化成束身旗袍,更加突出女性的身材美,終於成為代表中國女性優雅風範的服裝樣式。在民國時期,當時的政治主張和時代要求都會在服裝中找到其想象的影子,比如“中山裝”是綜合西服和中國傳統馬褂的特點為革命黨人設計的。中山裝初始式樣為前身9粒扣,後身貫通背縫,立領,前身有4個明袋。它雖不如西裝瀟灑,但樸實、莊重、大方,並且可以用國產布料加工,因此一問世,便在青年學生中時興起來,並逐步推及一般成年男人。1929年國民政府通令將中山裝定為禮服,修改中山裝造型,並賦予“革命”含義:定前身四隻口袋,依據立國之四維(禮、義、廉、恥);袋蓋為倒筆架形,寓為“以文治國”;前身改用五粒扣子是依據國民政府五權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察)原則;袖口定為三粒扣子是依據“三民主義”原則,把立衣領改為封閉式翻領,顯示“三省吾身,嚴謹治國”的理念。此後,中山裝不但成為政府公職人員的官服,更成為一般青年追求時尚的象征。可惜的是中山裝沒有保持下來,如果現在有人穿中山裝在大街上走一圈,一定會被人認為是那個劇組的演員了。
到了民國後期還有大部分人在穿著長袍馬褂,比如我們看到在老舍的《茶館》中人們的服飾大抵如此,這都與清代的服飾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的,當時的服裝形成了兩極分化的趨勢,服飾層次的分化迅速拉大。這個時期的社會主流穿戴是:一般是商人是西裝、知識分子穿長衫、政府官員中山裝,女裝是旗袍和上襖下裙最為流行。在民間男人則以對襟的唐裝為主,女人會有帶大襟在腋下係扣的衣服為主。
建國以後,受經濟發展水平的製約,這一時期的衣著消費十分簡易和單調。大致是“50年代列寧服、60年代中山裝、70年代勞動服”,具體來說每個時期又稍有不同。在50年代,男人中流行灰藍色的“幹部服”,女子則以穿“列寧裝”為時尚,而男女都穿同樣的布鞋,並以樸素為美。在中蘇友好的時期,蘇聯花布開始讓生活絢麗多彩,服裝又開始擔當裝飾自身的功能”。受蘇聯女專家的影響,不少中國女子也一度穿起了“布拉吉”。60年代由於提出了“對資產階級思想的抵製”,穿西裝、長衫的幾乎絕跡、高跟鞋更不見了。流行起毛邊底的布鞋,以示“因陋就簡,艱苦樸素”。不難發現,對樸素的極力提倡和讚揚,致使人們的思想感情真的開始以樸素為美,即使全社會認同的一種“審美觀”。然而,“文革”開始後,穿衣因“革命”精神的泛化而變得越來越乏味。“文革”時期“綠、藍、灰”顏色成了人們穿衣的主色調,軍裝成了時尚;款式是老式的中山裝,一字領;麵料是一水的棉布。在“不愛紅妝愛武裝”的服飾思想指導下,舉國時興綠軍裝,戴紅袖標,那是中國服裝最為灰暗的年代。
改革開放以後,中國人的思想和觀念逐漸發生了變化。表現在衣著消費方麵,自上而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到對美的追求,決不是資產階級的專利。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是美好生活的創造者,完全有權利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些,得到美的享受。甚至中央有關領導也親自出來為穿衣正名,服裝業和思想應該解放些。要提倡服裝多樣化,把人們的衣著狀況提高到文明水平標誌的高度來認識,“衣著水平反映了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富裕程度和精神文明的水平,美化生活要從美化服裝做起”。與此同時,黨和國家領導人帶頭穿起了久違的西裝。中央領導同誌提倡美化服裝,帶頭穿西服,集中體現了時代的變遷。但是不同中似仍有相同,就是百姓的穿衣打扮,也與政治決策者的思想息息相關,其中穿西裝,從某種意義上說顯然是對外開放和向西方學習的一種象征,深含著某種改革、開放的社會意義;其實,這是政治倫理影響服飾的另一種表現,即開明的政治帶來的開放的著裝。談美色變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隨著國家政治生活的日趨正常和人們穿衣觀念的變化,國人的衣著消費大致呈現出個性化、成衣化、高檔化的衣著消費趨勢。與中國是文化大國的名頭與之相匹配。
任何一個民族的服飾都有自己的一套係統和傳承,這與文化、政治、經濟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衣著時刻提醒人們注意自己形象和舉止,人們無論人是如何也離不開衣服來遮體的,研究這種文化的變遷,會使我們明白隻有文化的基因才是服飾文化的最明顯的特質。而且隨著我們經濟的蓬勃發展,我們的服裝一定會更加絢麗多彩。
作為布店的老板對這服裝的演變自然是心中有數,而且還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但現在的問題是,這一連數月來,不但賭馬輸,連這布讓的生意也越來越差,看來這小鬼在此對布店老板的影響是真的挺大啊,想到這裏,布店老板又用手摸了摸前胸口袋裏的那粒丹丸,心想,就隻能靠師太來降伏這小鬼了,也好讓我的生意再紅火起來啊。
(未完待續)
在這間屋子裏,擺設極其簡單,但是一進去後就有一種奇香飄來,這讓師姐也很奇怪,因為這師太認識這麽長時間了,在這個地方也沒聞到過這種香味啊,而且這味道讓人有一種神清氣爽的感覺。
師太指著屋子中間的一個爐子說,這裏曾經就煉過丹,但這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原來多年前有一位年長的道長,不遠千裏來到香港,可是當時沒有地方居住,於是就暫借此地留宿,這位道長在些待了七七四十九天,每天就在這屋子裏煉丹,也沒見他吃過東西。他呢,也好像有重要的事要做似的,急於煉成這丹丸,後來煉成了,他就要走,在臨走前,送了三粒丹丸給師太,說這丹丸可以去邪避祟。一直以來,這三料丹丸就放在這屋裏,師太取出一粒給了布店老板,她說:“你在明晚之前先服上一粒,然後拿著那佛牌去賭馬場,我們會在那裏等你,晚上的時候,我們再做法拿那小鬼。”
布店的生意在那個時候的香港還是很吃得開的,很多女人喜歡去那裏選擇布匹做旗袍什麽的,而有的女人也會來這裏買布料給自己的先生做西裝,可以說整個香港因為這時裝也曾一時間走在了亞洲潮流的最前方。
這布店是依托著服裝的,而向來中國人的服裝就是一直在發展中的,中國人經曆了太多的服飾變遷,早在幾千年前的中國,衣服就已經不僅僅是禦寒蔽體的附物,而是具有高度發達人文思想的華夏民族重要標誌。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一部感性化了的人類文化發展、變遷史。
一直以為,服飾都是人類特有的勞動成果,也是人類審美成果,它既是物質文明的結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從三皇五帝到清朝的幾千年間,服飾作為一種文化形態,貫穿了中國古代各個時期。從服飾的演變中可以看出曆史的變遷、經濟的發展和中國文化審美意識的嬗變。商的服飾“威嚴莊重”,周的服裝“華美天然”,戰國以“清新”而著稱,漢代以“凝重”以流傳,魏晉的“寬衣灑脫”,唐的“豐滿華麗”,宋的“拘謹規矩”,元的“粗壯豪放”,明的“敦厚繁麗”,清的“纖巧簡單”,無不體現出中國古人的審美傾向和思想內涵。中華民族憑借自己的智慧,創造了絢麗多彩的服飾文化,發展形成了具有中華民族自己博大精深的獨特的完備的服裝體係。
服裝與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一個載體,中國人的祖先們追求自然之道,服飾也是一樣反映出一個民族的心理需求,遠古時期,東、西方服飾形態在是相近的,一開始都是樹葉、草皮裙圍在腰間用以遮羞。後來西方就逐漸把衣服做成緊貼身體的形式,使西方服飾越來越體現出人體美,強化性別,凸顯人體線條;而東方文化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東方文化中的含蓄、朦朧美占了主導地位,在服飾中有意弱化人體,掩蓋人體。保持東方服飾的寬鬆、飄逸、灑脫的風格。追求的是麵料的質地、色彩與花紋。漢服的基本形製為東方服裝世界提供了標準,今天中國周邊和東南亞很多民族的服裝都受了漢服的影響,尤其是韓國的韓服和日本的和服更是直接由中國的“漢服”演變發展而來並保存完好的文化遺存,可是中國人並沒有把漢服這麽精美的服裝得以繼承發展,這的確有些遺憾,這與封建社會最後一個朝代清朝到民國的演變有著一定的關係的,雖然東、西服飾文化分道揚鑣上千年。然而到民國後期在中國也出現了體現女性人體美的旗袍,還是有點殊途同歸的意味,這種讓全世界人民眼睛一亮的旗袍才使得中國人的服飾審美有了極大改觀。
中國古代服製的建立始於秦代,早就有了“官衣”和“民服”“禮服”的區別了,對麵過來一個人,看穿的衣服就知道是什麽身份了,“官人”穿官服更便於工作。“禮服”是在大型活動或外交禮儀中的穿戴,這種傳統對以後各個曆史朝代產生了很深遠的影響。就是到了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也是這樣。漢服是那時的中華禮服,中國的古人是很講究的,早就有“上衣下裳”的區別,有“上衣下裳,寬衣博帶”的講究,一為了華美;二是寬衣廠袖穿在身上比較舒展。當然老百姓平日裏還是以短衣收袖的便裝為主的,這樣方便人們日常的勞作和生活,更簡潔實用。中國的服裝“上衣下裳”,裳裙也,非褲子。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的女子服飾以“深衣”為主。這裏的“深”,不屬顏色,而是樣式,深衣是將過去上下不相連的上衣和下裳連在了一起,然後紮上腰帶,其襟裾隨身體纏繞稱為“曲裾”,後來這種深衣也被叫做“曲裾式深衣”。再比如,中國漢服裏還有一個“交領右衽”的說道,無論男女都是左襟壓右襟,這也是中國人的最重要的服裝特征;一直到今天,我們的所有服裝都保留著這個講究,這正是文化的傳承在服飾中的體現。因為中國以“左為陽,右為陰”的說法,這裏體現了“陽乘陰”的思想,而非陽高於陰之意。秦漢女子仍以深衣為尚,隻是衣襟纏繞層數增加,衣擺寬度增加,穿此種深衣,腰身要裹得很緊,用帶子束住。衣帶的出現終於使中國的服裝也體現出朦朧的人體美,係帶可以起到扣子和裝飾作用,柳永有一句著名的詩句:“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裏的“帶”就是國人的一種審美取向的變化的結果。古代的下衣除了裳之外還有“絝”。絝就是褲子,因常用細絹織成,故稱“紈絝”,富家子弟多穿紈絝,才有“紈絝子弟”之名,現在已經演化為一個貶義詞。過去中國人常常用穿衣服來說明一個人的身份,比如“布衣”是指貧民百姓,“白袍”是泛指未得功名的士人,“袍澤”一般是指將士、軍人的代名詞。“青衿”是周代讀書人常穿的服裝,泛指有學識的人。明清科舉時代則專指秀才。“黃裳”:黃色表示尊貴,穿黃裳意味著貴居尊位,因而黃裳就成了皇帝的別稱,我們最熟知的“巾幗”是指女英雄,青衣:是古時地位低下者所穿的服裝。婢女亦多穿青衣,後用為婢女的代稱。“赭衣”,赤褐色。古時囚犯乃服赭衣,因以褚衣代稱囚犯。還有很多關於服裝為不同人的帶名稱,這體現了中國服飾文化的多樣性。
魏晉南北朝以後的女子服飾大體上還是承襲秦漢的樣式,以襦、衫、裙為主,也以大袖衫為時尚,流行上襦對襟(開衫),裙一般是裙腰高,上衣短,衣袖窄,下裙長。到了隋唐時期,中國由戰亂到經濟文化的昌盛,服飾的發展無論衣料還是樣式,都出現出一派絢爛的服裝樣式。在隋代及初唐時期,婦女的短襦都是小袖,下著緊身長裙,裙腰依然帶高係,普通都在腰部以上,有點像現在的韓服,有的甚至係在腋下,並以絲帶係紮,給人一種修長俏麗的感覺。中唐時期的襦裙的比初唐的較開闊一些,其它無太大變化。隋唐女子的服飾最為開放自由,唐代女性的服飾華美豔麗。由於受外來文化的影響,服飾多樣化,出現女著男裝;以露為美的特點。表現出唐代女性雍容大氣、崇武尚勇、追求平等、開放大膽的審美心態。這種審美心態從一個側麵反映了唐人的審美精神和寬容的文化胸懷。有一首著名的詩:“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說明唐代女子服飾的美好。宮廷裏的美麗服飾逐漸流傳到民間,如:對襟、套頭、翻領或無領式樣,半袖露臂,袒露豐胸以成為時尚。在這段時期服飾的樣子可謂五花八門,應有盡有。唐代的女裝主要是衫、裙和帔;帔就是披在肩上的長圍巾。還有特別的短袖半臂衫,是套穿在長衫外麵的,我們在唐三彩中看到過這類人物形象。
宋、明以來由於朱程理學的主導,服裝的等級分的比較嚴格,貴族婦女服飾都有具體規定,從皇後、皇妃到命婦皆有冠、服。“鳳冠霞帔”是明代有社會地位的婦女禮服,是後妃在參與祭奠等重要儀式時運用的服飾。整個冠上綴著龍鳳,搭配霞帔一同穿著。而明代日常女子服裝以衫、裙、襖、褙子、比甲為主。褙子較流行,直領、對襟、小袖為平民之服。另外,一種對襟、無袖,左右兩側開衩的上衣“比甲”,在宋元之後漸流行,而在明代成為婦女日常之服。這種比甲從形式上看與隋唐的半臂有著淵源關係,清朝馬甲也由此發展而來。
清朝是我國服裝史上改變最大的一個時代,有著幾千年的古代服飾文化,到了清朝時達到了頂峰,無論是織造技術,還是染色工藝均聞名世界,出口到世界許多國家。清代是個滿漢文化交融的時代,尤其是服裝文化在滿人入主中原以後,一開始還是保留了大部分的漢代的服飾習慣。後來民間就開始模仿宮中人的服飾,乾隆朝製定了詳細的冠服製度,並圖示說明。清朝的皇親貴族、士官達人與普通民眾的服飾有著鮮明的特點,層次差距甚大,滿人男裝主要是長袍和馬褂,袖端呈馬蹄形是女真人的“崇尚犬馬精神”在滿族服飾裏的最具體的體現。長袍造型簡練,立領直身,偏大襟,前後衣身有接縫,下擺有兩開衩,四開衩和無開衩幾種類型更便於騎馬射獵。皇室貴族為便於騎射,著四麵開衩長袍,即衣前後中縫和左右兩側均有開衩的式樣,平民則著左右兩側開衩或稱“一裹圓”的不開衩長袍。滿族婦女平時多穿長袍,下可掩足,右衽斜襟,袖口平而較大,袖端,衣襟,衣裾鑲有彩色緣邊,領有高有低,無領則以圍巾繞領;用於保護頸部,她們穿的旗袍,早期是寬大直筒型的,後來才變成了有腰身,在旗袍外麵再加上一件“坎肩”。由於滿人不纏足,她們的一種花盆式的高底鞋走起路來需要平穩中略帶幾分搖擺,主要突出了滿人女性的端莊與灑脫。
民國時期是中國服裝是從古代到現代的分水嶺,一切前清官爵命服及袍褂、補服、翎頂、朝珠,一概廢除。當然也有一個逐漸演化的過程,男人的長跑馬褂逐漸到中山裝、西服。女子的寬腰寬袖旗袍逐漸演化成束身旗袍,更加突出女性的身材美,終於成為代表中國女性優雅風範的服裝樣式。在民國時期,當時的政治主張和時代要求都會在服裝中找到其想象的影子,比如“中山裝”是綜合西服和中國傳統馬褂的特點為革命黨人設計的。中山裝初始式樣為前身9粒扣,後身貫通背縫,立領,前身有4個明袋。它雖不如西裝瀟灑,但樸實、莊重、大方,並且可以用國產布料加工,因此一問世,便在青年學生中時興起來,並逐步推及一般成年男人。1929年國民政府通令將中山裝定為禮服,修改中山裝造型,並賦予“革命”含義:定前身四隻口袋,依據立國之四維(禮、義、廉、恥);袋蓋為倒筆架形,寓為“以文治國”;前身改用五粒扣子是依據國民政府五權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察)原則;袖口定為三粒扣子是依據“三民主義”原則,把立衣領改為封閉式翻領,顯示“三省吾身,嚴謹治國”的理念。此後,中山裝不但成為政府公職人員的官服,更成為一般青年追求時尚的象征。可惜的是中山裝沒有保持下來,如果現在有人穿中山裝在大街上走一圈,一定會被人認為是那個劇組的演員了。
到了民國後期還有大部分人在穿著長袍馬褂,比如我們看到在老舍的《茶館》中人們的服飾大抵如此,這都與清代的服飾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的,當時的服裝形成了兩極分化的趨勢,服飾層次的分化迅速拉大。這個時期的社會主流穿戴是:一般是商人是西裝、知識分子穿長衫、政府官員中山裝,女裝是旗袍和上襖下裙最為流行。在民間男人則以對襟的唐裝為主,女人會有帶大襟在腋下係扣的衣服為主。
建國以後,受經濟發展水平的製約,這一時期的衣著消費十分簡易和單調。大致是“50年代列寧服、60年代中山裝、70年代勞動服”,具體來說每個時期又稍有不同。在50年代,男人中流行灰藍色的“幹部服”,女子則以穿“列寧裝”為時尚,而男女都穿同樣的布鞋,並以樸素為美。在中蘇友好的時期,蘇聯花布開始讓生活絢麗多彩,服裝又開始擔當裝飾自身的功能”。受蘇聯女專家的影響,不少中國女子也一度穿起了“布拉吉”。60年代由於提出了“對資產階級思想的抵製”,穿西裝、長衫的幾乎絕跡、高跟鞋更不見了。流行起毛邊底的布鞋,以示“因陋就簡,艱苦樸素”。不難發現,對樸素的極力提倡和讚揚,致使人們的思想感情真的開始以樸素為美,即使全社會認同的一種“審美觀”。然而,“文革”開始後,穿衣因“革命”精神的泛化而變得越來越乏味。“文革”時期“綠、藍、灰”顏色成了人們穿衣的主色調,軍裝成了時尚;款式是老式的中山裝,一字領;麵料是一水的棉布。在“不愛紅妝愛武裝”的服飾思想指導下,舉國時興綠軍裝,戴紅袖標,那是中國服裝最為灰暗的年代。
改革開放以後,中國人的思想和觀念逐漸發生了變化。表現在衣著消費方麵,自上而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到對美的追求,決不是資產階級的專利。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是美好生活的創造者,完全有權利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些,得到美的享受。甚至中央有關領導也親自出來為穿衣正名,服裝業和思想應該解放些。要提倡服裝多樣化,把人們的衣著狀況提高到文明水平標誌的高度來認識,“衣著水平反映了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富裕程度和精神文明的水平,美化生活要從美化服裝做起”。與此同時,黨和國家領導人帶頭穿起了久違的西裝。中央領導同誌提倡美化服裝,帶頭穿西服,集中體現了時代的變遷。但是不同中似仍有相同,就是百姓的穿衣打扮,也與政治決策者的思想息息相關,其中穿西裝,從某種意義上說顯然是對外開放和向西方學習的一種象征,深含著某種改革、開放的社會意義;其實,這是政治倫理影響服飾的另一種表現,即開明的政治帶來的開放的著裝。談美色變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隨著國家政治生活的日趨正常和人們穿衣觀念的變化,國人的衣著消費大致呈現出個性化、成衣化、高檔化的衣著消費趨勢。與中國是文化大國的名頭與之相匹配。
任何一個民族的服飾都有自己的一套係統和傳承,這與文化、政治、經濟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衣著時刻提醒人們注意自己形象和舉止,人們無論人是如何也離不開衣服來遮體的,研究這種文化的變遷,會使我們明白隻有文化的基因才是服飾文化的最明顯的特質。而且隨著我們經濟的蓬勃發展,我們的服裝一定會更加絢麗多彩。
作為布店的老板對這服裝的演變自然是心中有數,而且還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但現在的問題是,這一連數月來,不但賭馬輸,連這布讓的生意也越來越差,看來這小鬼在此對布店老板的影響是真的挺大啊,想到這裏,布店老板又用手摸了摸前胸口袋裏的那粒丹丸,心想,就隻能靠師太來降伏這小鬼了,也好讓我的生意再紅火起來啊。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