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呦和陶陶都對她口中的“貨物”有些不習慣,但是並沒有表露出來。姐妹兩個聽完了她的介紹,商量了一會兒,讓她現在就迴去,帶人過來給她們看。
“不過,我們有幾個要求。”陶陶盡量表現的十分熟練淡然,“第一,太小太老的不要,第二抄家沒籍的不要,第三,可以有一家子的,但最多隻能有三家。”
“你也看到了,我們家空缺的人手多著呢,”呦呦緊跟著接道,“這次之後肯定還有進人的時候,到時候少不了你的生意。”
蔣牙婆自然會算數,這將軍府三年沒有主人,一來就是一大家子,聽說今天上午還處理了二十幾個下人,要麽是將軍不好惹,要麽是將軍夫人是個厲害的。而從她一進門到現在,聽說的都是夫人和善可親,可是出來接待自己的卻是兩位小姐,而且看著一點都不像是鄉下來的樣子,教養氣度都不比京城世家的小姐們弱。
蔣牙婆忙不迭地答應著,承諾會選她那裏最好最本分的下人們送來,然後同呦呦陶陶商量了男女長幼的人數,這才離去。
作者有話要說: 晚上應該還有一章,應該啊,不一定,看我的效率,大概九點鍾以後吧。
☆、第七十五章
第七十五章
十一月初十早上從起床開始, 就有幾隻喜鵲在呦呦的窗前叫個不停。呦呦披了衣服從被子裏鑽出來, 趴在窗台上往外看,然後迴身同陶陶講:“今天會有什麽喜事呀, 喜鵲一直叫個不停。”
“誰知道呢,說不定就是因為天冷了,小丫頭又在外頭撒了米粒兒了。”陶陶穿好衣服, 把呦呦的棉襖從熏籠上拿下來, 催她快點。
“大小姐二小姐起了嗎?”外頭傳來丫頭的聲音,“奴婢進來了。”
“進來吧。”陶陶答應著。
那天花家最後在蔣牙婆那裏一共買了三十人,加上原來家裏的二十幾個下人, 花家現在有五十幾個下人。與旁的世家大族,甚至是普通的官紳動輒近百人的仆人無法相比,但是對於呦呦和陶陶來說,算得上是“窮人乍富”。
陶陶和呦呦商量著, 把這五十多個人按職能和年紀大小給分分派了工作,並給譚麗娘看過後,稍微做了一點調整, 就讓他們去安排了。
人手不多,陶陶將所有人都根據他們的特點盡量合理的分派了工作。原來府中那二十幾個下人因為本就是看家護院的雜工, 就依然還做他們的原職,灑掃、護院、車夫馬夫、廚房雜事。羅家的被安排做了內院的管事娘子, 而她男人,陶陶本來想安排做外院管事,卻被譚麗娘否決了, 最後安排到了人事房。
“大小姐,二小姐。”進來的是一個名為雙喜的丫頭,這個丫頭和另外一個叫元順的都是陶陶的丫頭,兩個都是二等丫頭,另外還有一個叫小米的四等小丫頭,負責瑣碎跑腿等雜事。
同樣,呦呦也有兩個二等丫頭,一個叫三元,一個叫四喜,四等小丫頭叫穀子。
雙喜端著水盆進來,四喜跟在身後拿著牙具。姐妹兩個洗漱完畢後,帶著元順和三陽去了正院。在門口遇上了剛端著臉盆出來的春柳,呦呦就問她譚麗娘起了沒有。聽說都起了,這才撩起簾子進去。
春柳和秋桂在人事變動後從原來的一等丫鬟降等成了二等丫鬟,而從蔣牙婆那裏買來的,經過訓練的丫頭夏荷與冬梅成為了譚麗娘的二等丫鬟,另外還有其他的雜事丫鬟婆子什麽的好幾個。
譚麗娘見到陶陶和呦呦過來,趕忙讓她們進屋上炕,又叫夏荷端茶給她們,“一早上喜鵲就在外頭嘰嘰喳喳叫個不停,你們聽到了嗎?”
“聽到了,”陶陶接了茶喝了一口,然後問夏荷,“這是太平猴魁嗎?”
夏荷對這種情況已經不見怪了,她的新主人一家雖然是從千裏之外的櫟陽縣而來,卻並不是那種暴發戶,從平時的點滴中能看出來,底蘊還是挺深厚的。
呦呦對於這些茶的了解不多,但是也知道是好茶,就好好地品了品,喝了幾口茶後才想起來迴答譚麗娘的問題,“喜鵲上枝頭,是不是要發生什麽好事了?”
“沒準兒,”這時候花易岩帶著懷宇懷瑾從外頭進了來,攔住了要行禮的陶陶和呦呦,“我算是奉旨迴來的,迴來第二天就愛往宮裏遞了牌子,估計皇上今天該宣我進宮了。”
“呀,那是不是就是說爹就要有實職了?”呦呦小聲叫了一下。
另外一大三小也看向他,目光灼灼。有了實職的將軍,還隻頂著二品 官銜的閑職將軍自然不一樣。
花易岩點點頭,又搖搖頭,“不好說。嗨,說不定就是喜鵲餓了來找吃的了,沒那麽說道。先吃飯吧。”
花家的廚娘也是從蔣牙婆那裏新買來的,聽說能做閩粵淮京好幾個菜係,花家的飲食花樣也多了起來,光早餐主食就好幾樣,包子、燒麥、餡餅、酥餅、小米粥、粳米粥,還有小菜也挺多種。至於原來手藝還不如陶陶的廚子,已經被降等到下人廚房去了。
吃過了早飯,一家人如同前幾天似的,花易岩出門去“看看”,順便打聽打聽書院,孩子讀書的事情不能耽誤。懷宇和懷瑾繼續迴去讀書,陶陶和呦呦陪著譚麗娘聊天做針線。因為趕了一個月的路,針線活都耽誤了,得加快起來了,還有小被子小衣服要做呢。
“哎,不是說大戶人家都有針線房嗎?”呦呦總算將一定小帽做完,開始跟著陶陶學做貼身小衣服,此刻她低頭縫線累了,揉揉自己的肩膀,發出疑問。
坐在炕下小矮凳上陪著做針線的夏荷笑道,“不少人家是有的,之前那位老將軍的時候也是有的,規模小一點兒,後來老將軍告老,就給解散了。這些人要麽迴家,要麽去了別家。”
呦呦點頭,表示知道了,想著什麽時候把自己的針線房也重新組織起來。正想著,春柳進來了。
“夫人、大小姐、二小姐,小井通報說門口有個蕭公子來了。說要見將軍,門房告訴他將軍不在家,他就說要見大公子。”
蕭公子?懷宇才來京城才幾天,什麽時候認識過蕭公子了?疑問剛剛升起,答案就出現在她腦海裏了,蕭沐仁!呦呦忍不住皺眉,那個木頭人來幹嘛?
此時譚麗娘已經吩咐春柳讓小井把人請進來,然後叫秋桂去隔壁院子請懷宇去接待蕭沐仁,“京城不比鄉下,男女有別,我們就不去了。”
呦呦坐在炕上又縫了幾針針線,然後就說肚子疼要去茅房,跑了出去。出了正房,呦呦當然沒有去茅房,而是繞過花園,溜去了外院。
果然不出所料,來人正是蕭沐仁。他正坐在前廳中央的椅子上,身穿一件靛藍色長袍,腰間束一條蟹殼青色的腰帶,腳下依然是黑色靴子,正一邊晃蕩腿一邊打量屋子裏的擺設。
呦呦正趴在門邊偷著看,對麵走來了懷宇和他身後端著茶盤的小井。懷宇看到呦呦趴在門邊偷看,一時不知道說什麽,他是覺得這種行為沒什麽的,畢竟呦呦以前在家也沒少偷聽偷看。不過這裏到底已經是京城了,不同於家裏了。這要是被外人知道……
這麽想著,懷宇就迴頭看了一眼小井,小井正低著頭眼觀鼻鼻觀茶杯,似乎並沒有看到呦呦。不管他是真沒看到還是假沒看到,懷宇覺得小井是個聰明敏捷之人,可用。
再轉迴頭來,呦呦已經不見了,想來因為被自己發現,已經離開了吧。懷宇這麽想著,就邁步進了前廳。殊不知,呦呦也覺得在門口偷聽不雅,就繞了半個圈,從後門進去,躲在一旁的屏風後偷聽。
蕭沐仁來沒有別的事,他從福賢王那裏聽說花將軍已經進京了,一直央求著帶他來拜訪,然而福賢王最近有點忙,況且也沒有他一個王爺來拜訪將軍的道理,於是蕭沐仁就自己騎馬跑來了。
“我都特意來看你了,你要請我吃飯才行。”蕭沐仁像是和懷宇認識很久的老朋友似的,十分自來熟。呦呦在屏風後麵翻了個白眼,在心裏吐槽。
然後就聽到蕭沐仁繼續說:“我也不白吃你的,我有個消息要告訴你。”神秘兮兮的樣子。
懷宇在桌子另外一側坐著,有些哭笑不得,“你就是不告訴我,我也會留你吃飯的。”馬上就到飯點了,讓客人空肚子走可不是我們家的待客之道。
“其實吧,這個消息我不說你待會兒也會知道,皇上聽說花將軍迴京了,已經下旨要召見他了,聽說太皇太後也要見見你的母親呢。”蕭沐仁語氣中有些羨慕,他不羨慕花家可以被皇上和太皇太後召見,他羨慕的是譚懷宇有母親,而且是那樣溫柔和氣可親的母親。
蕭沐仁想起兩個月前在櫟陽縣的時候,他、懷宇還有懷瑾一起玩,玩到一半的時候花夫人和姑姑出來散步,看到他們跑的滿頭是汗時,她拉過懷瑾溫柔地替他擦汗,然後又叮囑懷宇要小心不要磕了碰了。雖然也關心了自己,可是那是對待客人的客氣,並不是可親。
懷宇乍一聽到這個消息很是吃驚,沒想到父親在皇上麵前竟然如此有麵子。因為他正在吃驚,所以並沒有注意到蕭沐仁的略帶失落的表情。正想著要不要找人去給母親報個信,就聽到旁邊屏風後麵傳來碰倒東西的聲音,不用想,肯定是呦呦。
“什麽聲音?”蕭沐仁顯然也聽到了,站起來想要去查看查看,懷宇趕忙拉住他,“讓小井子去看一眼就行,你給我說說,太皇太後怎麽會要見我母親?就太皇太後一個人見嗎?還有沒有別的人?”希望呦呦能夠趕快離開。
屏風後麵的聲音的確是呦呦發出來的,她在屏風後麵聽蕭沐仁和懷宇說話,一開始她是站著的,後來覺得累了,就自己搬了個小杌子坐著。
結果剛坐下,就聽到蕭沐仁說太皇太後要見譚麗娘。驚得她一下子從杌子上站了起來,就在她要轉身迴去給譚麗娘報信的時候,忘了自己身後有個杌子,轉身太猛,把杌子碰倒了。幸虧她的小丫頭穀子站在身後扶了一把,但是到底還是弄出了聲響。
趁著懷宇拖住了蕭沐仁,呦呦趕快帶著穀子離開前廳了。
蕭沐仁被懷宇拖延了一會兒,很快就明白過來了。他用一種似笑非笑的神情看著懷宇,“剛才偷聽的,是你妹妹吧?她叫什麽來著?嗷嗷是吧?”
“什麽嗷嗷,”懷宇哭笑不得,“她叫呦呦,呦呦鹿鳴的呦呦。”等說完了才發現,自己無意間透露了呦呦的閨名不說,還差點承認了偷聽的是呦呦。
果然,蕭沐仁臉上露出了“如我所料”的表情。
“你詐我!”懷宇苦笑。
“是你自己太不當心。”蕭沐仁晃晃腦袋,然後突然麵容嚴肅起來,“這是咱們一起說話,如果在外頭,千萬千萬多留個心思。”
懷宇知道蕭沐仁這是為自己好,鄭重地點頭道謝。
再說呦呦,她得了這個消息就想著趕快迴去報告給譚麗娘知道,卻忘了自己是偷跑出來的。直到走到了正院門口餘光掃到跟在自己身後的穀子,問她為什麽一直跟著自己,穀子說是夫人見她去茅房太久,就讓自己到前廳來找了。
小不點有點不開竅,還問呦呦,“二小姐,您明明說的是去茅房,為什麽夫人讓我到前院來找你啊?”
“因為我去的前院茅房。”呦呦隨口胡謅糊弄穀子,心裏想的卻是“知女莫若母”。
迴到屋裏,呦呦把從蕭沐仁那裏聽到的消息跟譚麗娘說了。沒想到譚麗娘卻對這個消息絲毫不關心,反而數落呦呦,“你又跑去偷聽,下次再這樣,罰你繡十個荷包!”
“娘,人家跟你說正事呢!”呦呦急了,皺起眉頭。
“知道了,不就是太皇太後要見我,到時候就進宮去見唄。”譚麗娘語氣淡定,連眉毛都沒皺一下。
倒是陶陶,聽到這個消息有點不安和緊張,“娘,太皇太後要見您,用不用準備一下?聽說這些貴人們規矩可大呢。”
譚麗娘嘴角微微翹起來,無奈地看向兩個女兒,“你們愁什麽呀!有什麽好準備的。又沒有聖旨下來,急什麽,娘教過你們很多次了,要寵辱不驚,要淡定不要急,急中容易出錯,不記得了嗎?”
“記得記得。”呦呦點著頭答應,“不過那個木頭人可是福賢王妃的侄子,說不定他是從福賢王爺那裏聽說的呢!爹不是說,福賢王可是皇上唯一的胞弟呢。”
呦呦猜得倒是沒有錯,蕭沐仁的確是從福賢王那裏聽說的,而且是福賢王故意說給他聽,又默認了讓他來提前報信。
“就算是真的,也要等聖旨下來,我們光急有什麽用?萬一不是真的呢?大張旗鼓的豈不是丟人現眼?”譚麗娘跟呦呦和陶陶認真地擺開了說,“咱們現在可不是在櫟陽了,你爹這次迴來,不知道多少雙眼睛盯著呢,做什麽事說什麽話都要慎重再慎重。”
兩個孩子都點頭,表示知道了。
這時候秋桂進來了,說小井剛來稟報,蕭公子進來來給夫人請安來了。呦呦和陶陶麵麵相覷,倒是譚麗娘讚了他一句有禮貌,呦呦在心底撇撇嘴,那是您沒看見沒禮貌的時候!
因為“男女有別”,陶陶和呦呦避到了內室去。才進去,一陣腳步聲就傳來了,懷宇陪著蕭沐仁來給譚麗娘請安。
蕭沐仁這時候倒是一副十分懂禮的樣子,請了安之後就要告辭,譚麗娘自然不可能讓人空著肚子走,就留他吃了午飯再迴去,“若是怕王妃擔心,我讓府裏的管事去王府稟報一聲。”
蕭沐仁連忙擺手,“不用不用,我讓我的小廝迴去說一聲就行。那就叨擾花夫人了。”
懷宇站在他身邊忍不住翻白眼,忒能裝了。
蕭沐仁用眼睛掃了一圈屋裏,看到內室微動的門簾,知道呦呦躲了起來,也不多問,就告辭同懷宇迴了前院。
作者有話要說: 在萬達買了身衣服,後悔了,太成熟了,不知道能不能退掉【鬼臉】
☆、第七十六章
第七十六章
蕭沐仁的消息到底是不是空穴來風沒人知道, 反正第二天辰時過, 就有麵白無須嗓音尖細的太監來宣旨,召花易岩花將軍一家進宮覲見。
花易岩接旨後從地上站起來, 塞了一個荷包給宣旨太監,然後不確定地問:“聖旨說,全家都去?孩子們也去?會不會衝撞了貴人們?”
這個太監他是花易岩之前沒有見過的, 因此問的很是客氣。
“花將軍, 您沒聽錯,是說讓您一家都去。”太監得了花易岩一個大紅包更是客氣,“皇上說, 讓您收拾收拾這就進宮去,他已經等了您三年了!”
花易岩又說了些是皇上賞識自己愧不敢當的話語,然後迴去和譚麗娘她們一起迴去換衣服準備進宮。
按理說二品虎賁將軍的夫人也應該是有品階的,但是懿旨沒下, 譚麗娘就隻能是平民身份,所以也沒有大禮服這些繁瑣的衣飾,就換了得體穩重的衣服。
“宮裏沒有派嬤嬤來教導禮儀, 你們也不必擔心,”花易岩替譚麗娘穿上鞋子, 她現在肚子已經顯懷了,彎不下腰, “到宮裏隻要記住少聽少說少看多留心,說話一定要謹慎但必須據實。”
譚麗娘點著頭,表示自己記住了, “陶陶我很放心,她一向都是謹慎穩重的,就怕呦呦,”說到這裏又忍不住埋怨了花易岩,“都是你,嬌慣的她沒了樣子,昨天居然還跑前頭院子偷聽蕭公子和懷宇談話。”
說的好像是你沒有嬌慣似的,花易岩心想,不過他可不敢說出來,還安慰她,“你放心,呦呦懂事的很,知道什麽時候撒嬌什麽時候穩重,你不要擔心到時候注意自己。”然後又拿了好幾個荷包出來給譚麗娘,“進宮不要手軟,該打賞的打賞,別委屈了自己和孩子們。”
皇宮位於鴻都城的正中心,東西南北中軸線的交點,從將軍府坐馬車過去大概要走近一個時辰。呦呦聽說後忍不住咋舌,難怪聽說古代官員們幾乎都是淩晨就起來準備上朝,離這麽遠當然要早點走才能趕得上。
因為旁邊有著太監和宮裏侍衛的跟隨,呦呦不敢撩簾子往外看,隻聽得到外頭的吆喝叫賣聲,討價還價聲,各種聲音,人生鼎沸。到了宮門外後一家人也沒有等很久,宣旨太監進去不知道和誰說了什麽,就有人叫他們下車進宮。
因為被叮囑了不可亂看,因此呦呦全程低眉順目,都不敢抬眼,因此也不知道皇宮的大門到底什麽樣,是否和前世故宮似的雄偉輝煌。
進了宮門不久,她們母女三人就和花易岩父子三人分開了,花易岩要帶著懷宇懷瑾去見皇帝,而譚麗娘三個則直接被領去太皇太後的宮裏。
分開之前,花易岩重重地看了譚麗娘一眼,譚麗娘對他微微點頭表示自己會注意,又拉了呦呦一把,呦呦也點頭表示自己會聽話,這才又跟著太監繼續往前走。
譚麗娘等人繼續往前走,因此並不知道此時宮門口又出現了一隊人,宮女太監們見了都下跪,口稱“公主”“駙馬爺”。公主的車駕沒停,直接朝後頭而去,而駙馬爺剛好看到花易岩等人往禦書房去,還有另外幾個人步行著往後宮去了,就問守門太監是什麽人,怎麽覺得有些眼熟?尤其那個成年女子,背影很是熟悉。
守門太監就告訴他,是花將軍帶著家人進宮請安。然後還偷偷覷了一眼駙馬爺,心想:聽說這位將軍三年前揍過駙馬爺呢。果然就看到駙馬也皺了皺眉。
這位駙馬不是旁人,正是忘恩負義攀附榮華拋妻棄子、雲瑤公主的駙馬陳士梅。陳士梅一聽太監說是花將軍,那些不好的記憶也迅速湧上了心頭,心想:他不是迴老家去了嗎?怎麽又迴京了?
“不過,我們有幾個要求。”陶陶盡量表現的十分熟練淡然,“第一,太小太老的不要,第二抄家沒籍的不要,第三,可以有一家子的,但最多隻能有三家。”
“你也看到了,我們家空缺的人手多著呢,”呦呦緊跟著接道,“這次之後肯定還有進人的時候,到時候少不了你的生意。”
蔣牙婆自然會算數,這將軍府三年沒有主人,一來就是一大家子,聽說今天上午還處理了二十幾個下人,要麽是將軍不好惹,要麽是將軍夫人是個厲害的。而從她一進門到現在,聽說的都是夫人和善可親,可是出來接待自己的卻是兩位小姐,而且看著一點都不像是鄉下來的樣子,教養氣度都不比京城世家的小姐們弱。
蔣牙婆忙不迭地答應著,承諾會選她那裏最好最本分的下人們送來,然後同呦呦陶陶商量了男女長幼的人數,這才離去。
作者有話要說: 晚上應該還有一章,應該啊,不一定,看我的效率,大概九點鍾以後吧。
☆、第七十五章
第七十五章
十一月初十早上從起床開始, 就有幾隻喜鵲在呦呦的窗前叫個不停。呦呦披了衣服從被子裏鑽出來, 趴在窗台上往外看,然後迴身同陶陶講:“今天會有什麽喜事呀, 喜鵲一直叫個不停。”
“誰知道呢,說不定就是因為天冷了,小丫頭又在外頭撒了米粒兒了。”陶陶穿好衣服, 把呦呦的棉襖從熏籠上拿下來, 催她快點。
“大小姐二小姐起了嗎?”外頭傳來丫頭的聲音,“奴婢進來了。”
“進來吧。”陶陶答應著。
那天花家最後在蔣牙婆那裏一共買了三十人,加上原來家裏的二十幾個下人, 花家現在有五十幾個下人。與旁的世家大族,甚至是普通的官紳動輒近百人的仆人無法相比,但是對於呦呦和陶陶來說,算得上是“窮人乍富”。
陶陶和呦呦商量著, 把這五十多個人按職能和年紀大小給分分派了工作,並給譚麗娘看過後,稍微做了一點調整, 就讓他們去安排了。
人手不多,陶陶將所有人都根據他們的特點盡量合理的分派了工作。原來府中那二十幾個下人因為本就是看家護院的雜工, 就依然還做他們的原職,灑掃、護院、車夫馬夫、廚房雜事。羅家的被安排做了內院的管事娘子, 而她男人,陶陶本來想安排做外院管事,卻被譚麗娘否決了, 最後安排到了人事房。
“大小姐,二小姐。”進來的是一個名為雙喜的丫頭,這個丫頭和另外一個叫元順的都是陶陶的丫頭,兩個都是二等丫頭,另外還有一個叫小米的四等小丫頭,負責瑣碎跑腿等雜事。
同樣,呦呦也有兩個二等丫頭,一個叫三元,一個叫四喜,四等小丫頭叫穀子。
雙喜端著水盆進來,四喜跟在身後拿著牙具。姐妹兩個洗漱完畢後,帶著元順和三陽去了正院。在門口遇上了剛端著臉盆出來的春柳,呦呦就問她譚麗娘起了沒有。聽說都起了,這才撩起簾子進去。
春柳和秋桂在人事變動後從原來的一等丫鬟降等成了二等丫鬟,而從蔣牙婆那裏買來的,經過訓練的丫頭夏荷與冬梅成為了譚麗娘的二等丫鬟,另外還有其他的雜事丫鬟婆子什麽的好幾個。
譚麗娘見到陶陶和呦呦過來,趕忙讓她們進屋上炕,又叫夏荷端茶給她們,“一早上喜鵲就在外頭嘰嘰喳喳叫個不停,你們聽到了嗎?”
“聽到了,”陶陶接了茶喝了一口,然後問夏荷,“這是太平猴魁嗎?”
夏荷對這種情況已經不見怪了,她的新主人一家雖然是從千裏之外的櫟陽縣而來,卻並不是那種暴發戶,從平時的點滴中能看出來,底蘊還是挺深厚的。
呦呦對於這些茶的了解不多,但是也知道是好茶,就好好地品了品,喝了幾口茶後才想起來迴答譚麗娘的問題,“喜鵲上枝頭,是不是要發生什麽好事了?”
“沒準兒,”這時候花易岩帶著懷宇懷瑾從外頭進了來,攔住了要行禮的陶陶和呦呦,“我算是奉旨迴來的,迴來第二天就愛往宮裏遞了牌子,估計皇上今天該宣我進宮了。”
“呀,那是不是就是說爹就要有實職了?”呦呦小聲叫了一下。
另外一大三小也看向他,目光灼灼。有了實職的將軍,還隻頂著二品 官銜的閑職將軍自然不一樣。
花易岩點點頭,又搖搖頭,“不好說。嗨,說不定就是喜鵲餓了來找吃的了,沒那麽說道。先吃飯吧。”
花家的廚娘也是從蔣牙婆那裏新買來的,聽說能做閩粵淮京好幾個菜係,花家的飲食花樣也多了起來,光早餐主食就好幾樣,包子、燒麥、餡餅、酥餅、小米粥、粳米粥,還有小菜也挺多種。至於原來手藝還不如陶陶的廚子,已經被降等到下人廚房去了。
吃過了早飯,一家人如同前幾天似的,花易岩出門去“看看”,順便打聽打聽書院,孩子讀書的事情不能耽誤。懷宇和懷瑾繼續迴去讀書,陶陶和呦呦陪著譚麗娘聊天做針線。因為趕了一個月的路,針線活都耽誤了,得加快起來了,還有小被子小衣服要做呢。
“哎,不是說大戶人家都有針線房嗎?”呦呦總算將一定小帽做完,開始跟著陶陶學做貼身小衣服,此刻她低頭縫線累了,揉揉自己的肩膀,發出疑問。
坐在炕下小矮凳上陪著做針線的夏荷笑道,“不少人家是有的,之前那位老將軍的時候也是有的,規模小一點兒,後來老將軍告老,就給解散了。這些人要麽迴家,要麽去了別家。”
呦呦點頭,表示知道了,想著什麽時候把自己的針線房也重新組織起來。正想著,春柳進來了。
“夫人、大小姐、二小姐,小井通報說門口有個蕭公子來了。說要見將軍,門房告訴他將軍不在家,他就說要見大公子。”
蕭公子?懷宇才來京城才幾天,什麽時候認識過蕭公子了?疑問剛剛升起,答案就出現在她腦海裏了,蕭沐仁!呦呦忍不住皺眉,那個木頭人來幹嘛?
此時譚麗娘已經吩咐春柳讓小井把人請進來,然後叫秋桂去隔壁院子請懷宇去接待蕭沐仁,“京城不比鄉下,男女有別,我們就不去了。”
呦呦坐在炕上又縫了幾針針線,然後就說肚子疼要去茅房,跑了出去。出了正房,呦呦當然沒有去茅房,而是繞過花園,溜去了外院。
果然不出所料,來人正是蕭沐仁。他正坐在前廳中央的椅子上,身穿一件靛藍色長袍,腰間束一條蟹殼青色的腰帶,腳下依然是黑色靴子,正一邊晃蕩腿一邊打量屋子裏的擺設。
呦呦正趴在門邊偷著看,對麵走來了懷宇和他身後端著茶盤的小井。懷宇看到呦呦趴在門邊偷看,一時不知道說什麽,他是覺得這種行為沒什麽的,畢竟呦呦以前在家也沒少偷聽偷看。不過這裏到底已經是京城了,不同於家裏了。這要是被外人知道……
這麽想著,懷宇就迴頭看了一眼小井,小井正低著頭眼觀鼻鼻觀茶杯,似乎並沒有看到呦呦。不管他是真沒看到還是假沒看到,懷宇覺得小井是個聰明敏捷之人,可用。
再轉迴頭來,呦呦已經不見了,想來因為被自己發現,已經離開了吧。懷宇這麽想著,就邁步進了前廳。殊不知,呦呦也覺得在門口偷聽不雅,就繞了半個圈,從後門進去,躲在一旁的屏風後偷聽。
蕭沐仁來沒有別的事,他從福賢王那裏聽說花將軍已經進京了,一直央求著帶他來拜訪,然而福賢王最近有點忙,況且也沒有他一個王爺來拜訪將軍的道理,於是蕭沐仁就自己騎馬跑來了。
“我都特意來看你了,你要請我吃飯才行。”蕭沐仁像是和懷宇認識很久的老朋友似的,十分自來熟。呦呦在屏風後麵翻了個白眼,在心裏吐槽。
然後就聽到蕭沐仁繼續說:“我也不白吃你的,我有個消息要告訴你。”神秘兮兮的樣子。
懷宇在桌子另外一側坐著,有些哭笑不得,“你就是不告訴我,我也會留你吃飯的。”馬上就到飯點了,讓客人空肚子走可不是我們家的待客之道。
“其實吧,這個消息我不說你待會兒也會知道,皇上聽說花將軍迴京了,已經下旨要召見他了,聽說太皇太後也要見見你的母親呢。”蕭沐仁語氣中有些羨慕,他不羨慕花家可以被皇上和太皇太後召見,他羨慕的是譚懷宇有母親,而且是那樣溫柔和氣可親的母親。
蕭沐仁想起兩個月前在櫟陽縣的時候,他、懷宇還有懷瑾一起玩,玩到一半的時候花夫人和姑姑出來散步,看到他們跑的滿頭是汗時,她拉過懷瑾溫柔地替他擦汗,然後又叮囑懷宇要小心不要磕了碰了。雖然也關心了自己,可是那是對待客人的客氣,並不是可親。
懷宇乍一聽到這個消息很是吃驚,沒想到父親在皇上麵前竟然如此有麵子。因為他正在吃驚,所以並沒有注意到蕭沐仁的略帶失落的表情。正想著要不要找人去給母親報個信,就聽到旁邊屏風後麵傳來碰倒東西的聲音,不用想,肯定是呦呦。
“什麽聲音?”蕭沐仁顯然也聽到了,站起來想要去查看查看,懷宇趕忙拉住他,“讓小井子去看一眼就行,你給我說說,太皇太後怎麽會要見我母親?就太皇太後一個人見嗎?還有沒有別的人?”希望呦呦能夠趕快離開。
屏風後麵的聲音的確是呦呦發出來的,她在屏風後麵聽蕭沐仁和懷宇說話,一開始她是站著的,後來覺得累了,就自己搬了個小杌子坐著。
結果剛坐下,就聽到蕭沐仁說太皇太後要見譚麗娘。驚得她一下子從杌子上站了起來,就在她要轉身迴去給譚麗娘報信的時候,忘了自己身後有個杌子,轉身太猛,把杌子碰倒了。幸虧她的小丫頭穀子站在身後扶了一把,但是到底還是弄出了聲響。
趁著懷宇拖住了蕭沐仁,呦呦趕快帶著穀子離開前廳了。
蕭沐仁被懷宇拖延了一會兒,很快就明白過來了。他用一種似笑非笑的神情看著懷宇,“剛才偷聽的,是你妹妹吧?她叫什麽來著?嗷嗷是吧?”
“什麽嗷嗷,”懷宇哭笑不得,“她叫呦呦,呦呦鹿鳴的呦呦。”等說完了才發現,自己無意間透露了呦呦的閨名不說,還差點承認了偷聽的是呦呦。
果然,蕭沐仁臉上露出了“如我所料”的表情。
“你詐我!”懷宇苦笑。
“是你自己太不當心。”蕭沐仁晃晃腦袋,然後突然麵容嚴肅起來,“這是咱們一起說話,如果在外頭,千萬千萬多留個心思。”
懷宇知道蕭沐仁這是為自己好,鄭重地點頭道謝。
再說呦呦,她得了這個消息就想著趕快迴去報告給譚麗娘知道,卻忘了自己是偷跑出來的。直到走到了正院門口餘光掃到跟在自己身後的穀子,問她為什麽一直跟著自己,穀子說是夫人見她去茅房太久,就讓自己到前廳來找了。
小不點有點不開竅,還問呦呦,“二小姐,您明明說的是去茅房,為什麽夫人讓我到前院來找你啊?”
“因為我去的前院茅房。”呦呦隨口胡謅糊弄穀子,心裏想的卻是“知女莫若母”。
迴到屋裏,呦呦把從蕭沐仁那裏聽到的消息跟譚麗娘說了。沒想到譚麗娘卻對這個消息絲毫不關心,反而數落呦呦,“你又跑去偷聽,下次再這樣,罰你繡十個荷包!”
“娘,人家跟你說正事呢!”呦呦急了,皺起眉頭。
“知道了,不就是太皇太後要見我,到時候就進宮去見唄。”譚麗娘語氣淡定,連眉毛都沒皺一下。
倒是陶陶,聽到這個消息有點不安和緊張,“娘,太皇太後要見您,用不用準備一下?聽說這些貴人們規矩可大呢。”
譚麗娘嘴角微微翹起來,無奈地看向兩個女兒,“你們愁什麽呀!有什麽好準備的。又沒有聖旨下來,急什麽,娘教過你們很多次了,要寵辱不驚,要淡定不要急,急中容易出錯,不記得了嗎?”
“記得記得。”呦呦點著頭答應,“不過那個木頭人可是福賢王妃的侄子,說不定他是從福賢王爺那裏聽說的呢!爹不是說,福賢王可是皇上唯一的胞弟呢。”
呦呦猜得倒是沒有錯,蕭沐仁的確是從福賢王那裏聽說的,而且是福賢王故意說給他聽,又默認了讓他來提前報信。
“就算是真的,也要等聖旨下來,我們光急有什麽用?萬一不是真的呢?大張旗鼓的豈不是丟人現眼?”譚麗娘跟呦呦和陶陶認真地擺開了說,“咱們現在可不是在櫟陽了,你爹這次迴來,不知道多少雙眼睛盯著呢,做什麽事說什麽話都要慎重再慎重。”
兩個孩子都點頭,表示知道了。
這時候秋桂進來了,說小井剛來稟報,蕭公子進來來給夫人請安來了。呦呦和陶陶麵麵相覷,倒是譚麗娘讚了他一句有禮貌,呦呦在心底撇撇嘴,那是您沒看見沒禮貌的時候!
因為“男女有別”,陶陶和呦呦避到了內室去。才進去,一陣腳步聲就傳來了,懷宇陪著蕭沐仁來給譚麗娘請安。
蕭沐仁這時候倒是一副十分懂禮的樣子,請了安之後就要告辭,譚麗娘自然不可能讓人空著肚子走,就留他吃了午飯再迴去,“若是怕王妃擔心,我讓府裏的管事去王府稟報一聲。”
蕭沐仁連忙擺手,“不用不用,我讓我的小廝迴去說一聲就行。那就叨擾花夫人了。”
懷宇站在他身邊忍不住翻白眼,忒能裝了。
蕭沐仁用眼睛掃了一圈屋裏,看到內室微動的門簾,知道呦呦躲了起來,也不多問,就告辭同懷宇迴了前院。
作者有話要說: 在萬達買了身衣服,後悔了,太成熟了,不知道能不能退掉【鬼臉】
☆、第七十六章
第七十六章
蕭沐仁的消息到底是不是空穴來風沒人知道, 反正第二天辰時過, 就有麵白無須嗓音尖細的太監來宣旨,召花易岩花將軍一家進宮覲見。
花易岩接旨後從地上站起來, 塞了一個荷包給宣旨太監,然後不確定地問:“聖旨說,全家都去?孩子們也去?會不會衝撞了貴人們?”
這個太監他是花易岩之前沒有見過的, 因此問的很是客氣。
“花將軍, 您沒聽錯,是說讓您一家都去。”太監得了花易岩一個大紅包更是客氣,“皇上說, 讓您收拾收拾這就進宮去,他已經等了您三年了!”
花易岩又說了些是皇上賞識自己愧不敢當的話語,然後迴去和譚麗娘她們一起迴去換衣服準備進宮。
按理說二品虎賁將軍的夫人也應該是有品階的,但是懿旨沒下, 譚麗娘就隻能是平民身份,所以也沒有大禮服這些繁瑣的衣飾,就換了得體穩重的衣服。
“宮裏沒有派嬤嬤來教導禮儀, 你們也不必擔心,”花易岩替譚麗娘穿上鞋子, 她現在肚子已經顯懷了,彎不下腰, “到宮裏隻要記住少聽少說少看多留心,說話一定要謹慎但必須據實。”
譚麗娘點著頭,表示自己記住了, “陶陶我很放心,她一向都是謹慎穩重的,就怕呦呦,”說到這裏又忍不住埋怨了花易岩,“都是你,嬌慣的她沒了樣子,昨天居然還跑前頭院子偷聽蕭公子和懷宇談話。”
說的好像是你沒有嬌慣似的,花易岩心想,不過他可不敢說出來,還安慰她,“你放心,呦呦懂事的很,知道什麽時候撒嬌什麽時候穩重,你不要擔心到時候注意自己。”然後又拿了好幾個荷包出來給譚麗娘,“進宮不要手軟,該打賞的打賞,別委屈了自己和孩子們。”
皇宮位於鴻都城的正中心,東西南北中軸線的交點,從將軍府坐馬車過去大概要走近一個時辰。呦呦聽說後忍不住咋舌,難怪聽說古代官員們幾乎都是淩晨就起來準備上朝,離這麽遠當然要早點走才能趕得上。
因為旁邊有著太監和宮裏侍衛的跟隨,呦呦不敢撩簾子往外看,隻聽得到外頭的吆喝叫賣聲,討價還價聲,各種聲音,人生鼎沸。到了宮門外後一家人也沒有等很久,宣旨太監進去不知道和誰說了什麽,就有人叫他們下車進宮。
因為被叮囑了不可亂看,因此呦呦全程低眉順目,都不敢抬眼,因此也不知道皇宮的大門到底什麽樣,是否和前世故宮似的雄偉輝煌。
進了宮門不久,她們母女三人就和花易岩父子三人分開了,花易岩要帶著懷宇懷瑾去見皇帝,而譚麗娘三個則直接被領去太皇太後的宮裏。
分開之前,花易岩重重地看了譚麗娘一眼,譚麗娘對他微微點頭表示自己會注意,又拉了呦呦一把,呦呦也點頭表示自己會聽話,這才又跟著太監繼續往前走。
譚麗娘等人繼續往前走,因此並不知道此時宮門口又出現了一隊人,宮女太監們見了都下跪,口稱“公主”“駙馬爺”。公主的車駕沒停,直接朝後頭而去,而駙馬爺剛好看到花易岩等人往禦書房去,還有另外幾個人步行著往後宮去了,就問守門太監是什麽人,怎麽覺得有些眼熟?尤其那個成年女子,背影很是熟悉。
守門太監就告訴他,是花將軍帶著家人進宮請安。然後還偷偷覷了一眼駙馬爺,心想:聽說這位將軍三年前揍過駙馬爺呢。果然就看到駙馬也皺了皺眉。
這位駙馬不是旁人,正是忘恩負義攀附榮華拋妻棄子、雲瑤公主的駙馬陳士梅。陳士梅一聽太監說是花將軍,那些不好的記憶也迅速湧上了心頭,心想:他不是迴老家去了嗎?怎麽又迴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