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蕩蕩南海,島嶼多如星辰。

    據說,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音大士的仙居之處紫竹林就在此處。雖說飄渺不知處,就在此海中,但終究佛法廣大,紫竹林這方海上淨土,在世人的眼中,無處在,無處不在。

    大概就在紫竹林附近,有一座荒島,由二塊島嶼連接而成,一大一小,一長一圓,猶如一個葫蘆漂浮在海水中。

    此島向來無名,既然形似葫蘆,又與紫竹林比鄰,姑且稱它為仙葫島吧。

    現在請你將目光掃描到仙葫島的腰身,也就要二塊島嶼的相接之處。靠陰那麵是一壁又高又陡的山峰,連綿貫穿全島,沒有什麽好看的。

    且看靠陽的這一麵。你會驚奇地發現它的平坦和舒展,它的卓越和奇特。

    遠處是碧海藍天,然後是米黃色飄帶一樣的沙灘,接著是滿眼的綠草如茵。最後是族族叢生的椰樹林。

    椰樹生的高,樹冠又很是繁密,自然擋住了你的眼簾。

    你心中一定在想:椰樹林後一定另有佳境。因為椰樹林與山峰之間憑空凹了下去。

    林中有路,彎彎曲曲,若有若無。走過去,走出椰林。

    你的眼前將豁然一亮,驚喜寫滿你的瞼寵:

    山腰以上長著一種不知名的紅葉樹,形似楓葉,卻絕不是楓樹。山腰直下盡是竹林,一到平地便嘎然而止,猶如一大張綠的瀑布,可惜不是紫竹,而是青青翠竹,不然似乎要懷疑是來了觀音大士的紫竹林了。

    平地是花的領地。五彩繽紛,百花爭豔,有那熟悉的,更多是叫不出名字的,總之於你的眼睛是色彩的展覽,讓你感歎自然的豪富外,就是陶醉;於你的鼻子是嗅覺的大餐,讓你驚慕奇葩的芳香外,就是怡然。

    你的耳朵也絕不會閑著,鳥在鳴唱,蜂在翻飛,蝶在撲舞。如果你是用心聽,你又會發現這裏什麽聲音都有,又似乎什麽聲音都沒有,充盈於心的是天籟的靜,荒島的奇,山穀的幽。

    花的世界裏更有一泓顫悠悠明晃晃的翡翠玉,形若月牙,卻是一方水潭,清澈透亮,遊魚的身影都曆曆可見。你要說它是月牙泉也無不可。如果探手去掬,白天,你會覺出它的清涼,夜晚,你會覺出它的溫熱。一方奇泉。

    這奇泉的源在哪?沿著隱在花樹下的溪流,你會發現它在竹林裏。

    問潭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到了源頭,你的左邊會出現一條白石砌就的小徑。

    幽徑通幽。這條小徑的盡頭,竟是一座三層小樓,就近取材,一律是竹君子搭就,周遭是一圈疏疏的竹籬笆。荒島現人煙,桃源聞足音。

    竹樓中此時飄出的卻是縷縷悠揚的笛音。

    忽高忽低,忽快忽慢,時而歡快如泉流石上,時而空明如月照鬆間,讓人聽了有出塵之感。

    笛音雅靜中透出明快。使人一聞此笛音便欲見持笛之人。

    持笛者誰?

    笛音倏然而靜。竹樓三層陽台的竹門忽然而開。現出一個白衣少女,手持長劍,亭亭玉立。但見她蓮足輕點,臨空而起,飄身下樓,猶如仙女下凡,直飄出五丈開外,眼看就要落入花叢,但見她左足在花枝上再一輕點,身子又憑空彈起,又飄出了三丈外,右足忽又在花枝上輕點,繼而又憑空彈起,飄出三丈,如此三個起落,已到了月牙泉邊的一方草坪。

    但見她玉腕輕翻,手中長劍立時如長虹驚現,梨花滿天,整個人都籠罩在一團白光之中,倏然間,但見這團白光騰空而起,從空中劃出一道弧線,直飛月牙泉的水麵,人劍倒立,卻不沉落水中,仔細一看,那劍尖竟是托在水中一條遊魚的背鰭上。雖說人劍臨身,這條遊魚卻隻在水中輕微一晃,仍然自由的四處遊走,竟像是馱著白衣少女一般在泉水中周遊了一遭。猛然間,忽見劍身輕顫,白衣少女已俏立草坪中央。

    手中已不見長劍。

    白衣少女雙手飛出二道素練,各有二丈多長,卻不見垂落地下,而是如細浪一樣翻騰而出。

    約有一盞茶的功夫,奇事出現了,但見周邊五丈方圓的花叢中的各種蜂各種蝶,似乎都受了某種吸力一般,向素練上飛去,附在上麵展翅欲飛,卻又飛離不得,而那二道素練此時成了彩練,色彩斑斕,鮮豔奪目。

    忽然,隻見白衣少女蓮足輕點,人已憑空而起,在半空中顯出飛天之形。

    凝立片時,白衣少女的右腳尖在左腳上輕點,人又再次飛升一丈多高。方才旋轉著緩緩飄然而下。

    彩練輕顫又成素練,各種蜂各種蝶紛紛飛去。

    但聽白衣少女口中輕嘯一聲,猶如鳳鳴一般,身似流雲地向竹林上方飄去,蓮步頻點,竹梢微顫,越過紅樹林,扶搖直上峰頂,憑風而立,衣帶飄飄,猶若仙女下凡。

    “寄兒。”

    一個聲音響起,這聲音是那麽的輕柔,卻又是那麽的清晰。

    白衣少女聽到這聲唿喚,立時從峰頂飛臨直下,如禦風而行,轉瞬間飄進了竹樓,跪在一個盤身而坐的老尼身邊,口中輕聲道:“師父,喚徒兒何事?”

    老尼一臉慈容,微微一笑道:“寄兒,為師觀你修為甚有長進,隻是還有待閱曆一翻,方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彈指間,你與為師在這海島上已六年有餘了。當年,為師與你父母有八年之約。如今期約以近,你應該迴去看看親人了。”

    白衣少女一聽,臉頰現出二行清淚,輕聲地說道:“師父,徒兒舍不得您老人家啊!”

    “寄兒,你坐到我身邊來”。老尼招了招手。白衣少女起身走了過去,偎在老尼的身邊。老尼一邊用右手撫著白衣少女的秀發,一邊溫聲說道:

    “寄兒,八年來你我師徒相依為命,相處甚歡,其樂融融,為師也舍不得你去。隻是一則為師與你父母有約,二則你確實要去塵世間厲練一翻,修為方能進益,更為重要的是,為師演算出,你的家鄉現今正有大難,唯有你方能解救。佛說,慈航普渡眾生,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你雖不是佛門中人,卻是佛門弟子,也應當感念眾生之苦,慈悲為懷,造福於民。因此,為師希望你不必以我為念,明日你就離島出海,迴歸東土。”

    白衣少女淚流滿麵,用二隻手摟著老尼的脖子,把頭靠在老尼的肩膀上,語帶嗚咽地說道:“師父,師父!徒兒聽您的吩咐就是了。”

    老尼忽然一臉莊重,用手指了指旁邊的蒲團,對白衣少女說道:“寄兒,到那兒坐好,你此次出島,為師有幾句話要交待你。”

    白衣少女聽了,連忙起身在身旁的蒲團坐下,眼觀鼻,鼻觀心,如老尼一般盤膝而坐。老尼見白衣少女坐好後,方才開口說道:

    “此次離島,為師贈你三句話:一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凡事慎細謙和為重。二是眾生平等,如非萬惡,不可輕起殺念。三是扶危濟困既是佛法又是俠道,吾輩義不容辭。以上之言,寄兒當需牢記。”

    白衣少女一臉莊重地應道:“徒兒謹記師你教誨!”

    老尼聽了,微笑著說道:“孩子,你去收拾一下,把紫玉劍帶上,青玲瓏這鳥兒也帶走吧,有什麽事也可給為師一個消息。此外,路上需要盤纏,寄兒不妨到西邊的海灘走走,一定會有意外收獲的。”

    白衣少女聽了,笑著說道:“一切都聽師父的吩咐。徒兒現在就去看看。”

    白衣少女姓李,名寄,就是汀州府天鄰寨李仝和宋蘭英的女兒,而那位老尼就是當年在天鄰帶走李寄的遊方老尼,佛家取名九月,江湖中人稱她為九月神尼,是一個神龍見道不見尾的佛門高僧,一生度人無數,卻很少人知其真麵目。

    作為當時武林第一奇人,深參佛家上乘妙諦,一身功力更是已臻達無物無我的化境,武林中再也無人能望其項背。

    九月神尼功力雖已參造化,隻是猶未有傳人,這倒並不是神尼珍技自秘,而是因英材難得,若非根骨稟賦絕世奇材,豈能習練上乘武功,承受衣缽?況設若傳授非人,不但貽害武林,且將造成武林一場彌天劫,則罪孽深重矣。故神尼擇徒條件甚苛,亦極慎重,若不是心性淳厚,根骨稟賦絕世奇材,甘願一身武學失傳於世,絕不授徒,免得遭致無窮的煩惱,替武林造下殺孽。

    俗謂:福緣前定,決非人力可以強求。她在天鄰遇到年方五歲的李寄,不但長得惹人喜愛,而且根骨稟賦絕佳,為極難得的練武的絕世奇材,當時心中不禁意動。

    良材美質,人人喜愛,何況九月神尼這種身負奇絕異學,猶未有傳人的佛門高人,見了如何不會為之意念心動?

    神尼一身武學,不但功參造化,奇高無比,且胸羅萬象,學究天人,心動意念之下,便將李寄仔細的審視了一遍,覺得她實在沒有一處不好,正是最理想的衣缽傳人。

    為悉心培育李寄,九月神尼攜著她一葉輕舟,來到孤懸南海的仙葫島,一住就是六年。李寄雖說才年方十三歲,卻學就了九月神尼的一身武學,人也出落得如芙蓉仙子一般。

    六年島居生活,九月神尼與李寄名雖師徒,情感卻如祖孫,九月神尼視李寄如掌上明珠,愛惜無比。

    九月神尼為讓李寄增加閱曆,近二年來常帶李寄出島走動,大江南北,塞外邊漠,名山大川,無不留下她們師徒倆人的蹤影。

    八年之約臨近,九月神尼豈是失約之人,況且她昨天夜裏默運神功,演算出李寄的家鄉眼下有大難,因此,雖說舍不得李寄,卻也不得不派李寄離島出山,迴歸家鄉,與親人團聚,造福一方百姓。

    不過,就在前此時日,九月神尼就已慢慢向李寄道明了她的身世,告知她乃汀州府天鄰寨人氏,父親叫李仝,母親叫宋蘭英,還有個弱弟叫宋本李。因此離島之事,於李寄來說,卻是心中有備,並不突然。

    九月神尼雖是佛門高僧,卻也不知李寄的父親李仝已死多年,其母弟也被族長宋雕趕到江西石城等事情。

    九月神尼擔心李寄從未單獨行走,為防不時之需,便將自已的隨身配劍,也就是本派的鎮山之寶紫玉劍贈予李寄。

    紫玉劍之名是因色如紫玉而得名,卻不是玉類,更非金非鐵,乃是一種罕見的堅木。此木硬過鐵石千萬倍,就是金鋼石碰它,也隻能劃一道淺淺的痕跡。此劍鑄成實非易事,乃是九月神尼的師祖以硫酸水,經六十年之久慢慢浸蝕而成。此劍一出,天下無以爭鋒。更為奇者,此劍雖屬堅實的木類,卻是遇火不焚,遇水不沉。

    一把天下少有的奇兵利器,對江湖中人來說是夢寐以求卻又是可遇不可求的。九月神尼此劍七十多年不曾離身,如今贈給徒弟李寄,可見愛徒之心何其深也。

    九月神尼口中所說的青玲瓏,卻非兵器,而是一隻鳥。

    此鳥絕非凡鳥,仍是九月神尼從天山的天池裏,曆經半年多時間方才捕捉到的。

    此鳥通身青色,伏在草叢樹葉中,很不易發現,體形嬌小,故而命名為青玲瓏。

    青玲瓏通靈性,善飛翔,傳遞信息一日千裏,最是迅捷。九月神尼也讓李寄帶上,自然是防李寄不時之需能傳送消息於她。

    方外之人,於金珠寶貝看得甚是淡薄。九月神尼自然也是身無長物。徒弟離島出山,總不能讓她一個女孩兒家像自身一樣到處化緣為生吧。

    為此,九月神尼才叫她到島西的海灘走走。

    李寄按照師父的指點,蓮步輕點,展開提縱之術,片刻間便到了島的西邊,也是仙葫島的葫底邊。但見一大片金黃色的沙灘展現眼前,遠處是碧波萬裏,天空中海鳥雲集,海風徐來,濤聲如歌,置身其中,心曠神怡,讓人歡喜的手舞之,足蹈之,盡情揮灑。

    李寄笑著,跳著,叫著,鬧著,忽而飛奔,忽而旋舞,不時傳出一陣陣銀鈴般的笑聲,海灘頓時活躍起來,充滿了生氣充滿了快樂。

    李寄正鬧得歡,眼光忽然被左前方的一束光亮吸引住了。那是有物體在陽光中閃著炫目的光彩。李寄跑前一看,見是一大堆蚌殼,那閃光的是蚌殼中的一粒珠子。

    她附身下去,挖出那粒珠子,拿在手中竟有雞蛋一樣大,流光四溢,光彩奪目,心中喜愛無比。忽然,她還看見蚌殼中還閃著不少光點,便運功發勁,揚掌朝蚌殼堆輕揮,掌風過處,蚌殼成灰,沙地上散落著十一粒閃閃發光的珠子,都同手中的珍珠差不多大小。李寄心想:師父說得收獲莫非就是這此珠子,姑且撿拾迴去給師父看。便用衣襟包著這十二粒珍珠,跑迴竹樓。

    她一邊跑一邊叫著:“師父,看啊,好多珠子啊!”說著打開衣襟捧到師父麵前。

    九月神尼取了其中一粒仔看後,笑逐顏開地說道:“寄兒,這可是難得一見的珍珠啊,這麽大一粒,至少值五萬兩銀子啊。這下可好了,不僅你的路資有了,還能做不少的善事,救濟不少的窮苦人家啊!”

    李寄一聽,歡喜的跳起來,驚叫道:“真的啊,那可太好了!”

    九月神尼用手指著李寄,笑罵道:“野丫頭,看把你高興的。這當然是貨真價實的珍珠了,為師五年前就發現這隻大蚌堆,不過為師也沒想到有這麽多的珍珠啊,整整十二顆。不過,這些珠子太過招人了,你在外麵隻可帶上三顆去,一顆換成錢,還有二顆留著備用。其餘的就暫存於為師這兒吧!”

    李寄笑著答應道:“徒兒聽師父的。”

    九月神尼麵容稍整,歎了一聲,說道:“如今路資有了,寄兒,你也該動身起行了。”

    李寄一聽,跪了下去,臉帶淒容,眼圈微紅,輕聲說道:“師父……師父……寄兒舍不下您啊!”說著說著,竟不自住的哭出聲來。

    九月神尼見了,用手隔空對李寄輕抬,輕聲說道:“寄兒,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以後自有相見之時,你起來吧,快去收拾東西準備起程吧!”

    聽師父這麽說,李寄便起身下樓準備行裝。片刻間,背好行裝上樓,向師父跪下,拜了三拜,帶著哭聲說道:“師父,徒兒走了,請師父保重!”

    九月神尼也是心中不舍,卻強作笑容道:“寄兒,你也保重了,凡事小心在意!臨行之前,我還有要言相勸,此次出島,絕不可枉傷人命,就是十惡之徒,若能改過,也不可嚴懲,恃技為惡不改者,也隻可廢其武功。為師之言,你要謹記。”

    李寄正容應道:“寄兒一定謹記師父教誨。”

    “好孩子,你走吧!”

    李寄拜別了師父,召唿了青玲瓏,佩好紫玉劍,包好三顆珍珠,飄然下了竹樓,朝海邊掠去。

    在一方礁石邊,係著一葉竹筏,竹筏上橫著一根長約二丈的竹篙,筏屋釘著一個竹箱子,裏邊放著裝滿淡水的皮袋,自然是月牙泉的水了,還有些食物,也不過就是些黃精、山茯苓和一些水果等物品。

    李寄解開纜繩,上了竹筏,竹篙輕點,竹筏便如離弦的箭一般射向茫茫大海,青玲瓏自在空中飛行相隨。

    李寄運功行筏,一路上經風雨,搏惡浪,天風又幫忙,不到五天功夫便到了詔安縣的一個小漁村靠岸了。

    上岸時,正是晚霞滿天後,月亮已在西邊的天空顯出淡淡的清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山高月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司馬青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司馬青衣並收藏山高月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