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位於江西東南。因“環山多石,聳峙如城”而得名,東鄰福建省寧化,南抵福建省長汀、江西瑞金,西毗寧都,北靠撫州廣昌,處在贛州、撫州、三明、龍岩四地的交叉點上,交通便利,自古以來,石城是進入閩西北直至粵東的主道,素有“閩粵通衢”之稱。

    石城是贛江的發源地,物華天寶,風景秀麗,名勝眾多。既有寶福院塔、五龍岩摩岩石刻、楊坊村坊式亭、岩嶺永寧橋等豐富的人文景觀,又有西華山、如日山、東華山、通天寨等風景奇麗的自然景色,尤其是當天高氣爽之時,站在東華山頂,猶如身處仙境,更能望見“兩省三縣”;通天寨更是遠近聞名的丹霞地貌風景名勝區,素有“石怪、洞幽、泉美、茶香、佛盛”之美譽。

    宋蘭英一行到石城已近響午時分,向路邊之人隨意問訊,便找到了單流之家。原來單家是石城幾百年來的名門望族,家大業大,不論老少婦孺皆知。

    單流攜妻小紅迴石城後,拜見了哥嫂和族中長老。族中有正直長老見其浪子迴頭,還帶了一會知書達禮,溫婉可人的妻室歸家,甚為歡喜,便極力促成他們兄弟和好,要求將單流名下的家產分還於他。單流哥嫂心中雖然一萬分不樂意,卻也不敢違抗族中長老的公決。隻好將單流名下家產重新分還給他。

    單流便學了宋蘭英的做法,開了一家全石城最大的酒樓,名字“蘭馨閣”,而且專供宋蘭英釀的“紅娘酒”,這此自然是紀念宋蘭英的恩義,由於會經營,生意特別紅火。

    閑話休言,且說單流聽家人報知無日不念的恩人如今親臨石城,簡直是意外之喜,慌忙和妻子遠遠就迎了前去,嗬嗬大笑道:

    “我說昨晚燈花怎麽結了又結,今早又聽窗外的喜鵲叫得歡,原來是恩人大姐來了,啊呀!我,我是太高興了。”

    原本悲傷的宋蘭英也轉臉微笑道:“單流兄弟,我如今可是落難,帶著大夥投奔你來了,不知可否收容啊?”

    單流妻子小紅連忙笑著上前,拉著宋蘭英的雙手,脆聲應道:“我的好大姐,這是哪裏的話,若不是大姐相救,哪有我們今日。我們盼星星盼月亮一樣盼您能來,如今大姐來了,我們歡喜得不得了。隻要大姐不嫌棄,想住多久就多久。”

    單流也連連點頭說道:“對,對,大姐,我們一家人不說二家話。來,見到你們太高興太激動了,大夥都快到我家去吧。”

    說完,笑著抱起宋本李在前麵引路,眾家人也搶過他們的行李跟在後麵。

    單流的家占盡了石城的地理優勢,而且很大,共有三進,足有宋雕的二個九天十八井大。宋蘭英和老全他們都沒想到單流家如此之大。一行人在單流家中略微用了些香茗,一一見禮後,單流見不著大牛,心中奇怪,一問方知大牛為掩護大夥殞難了,不由得悲痛萬分,雙眼淚如雨下,雙膝跪倒,悲聲叫道:

    “我的大牛兄弟,大牛兄弟啊,嗬嗚嗚 ,我發誓,你的仇我一定給你報。你的忠骨,我們也一定會想法設法找到,隆禮安葬。”大夥本就心中悲痛,又見單流如此,也都跟著號啕痛哭。

    小紅也跟著哭,但一想自已是地主,大姐他們又跑了這麽遠的山路,全都很疲憊了,哪能再這樣悲泣,便勉強擠出笑臉,婉轉相勸,過了良久,眾人方才悲愴稍減。

    單流也很快意識到了,首先要讓大姐他們吃飯休息。便連忙笑著說道:“哎呀,您看,我這沒頭沒腦的,現今都過了晌午了,請大姐和大夥們先用餐吧。”

    他的家人早就備好了車轎,將宋蘭英一夥請到“蘭馨閣”。單流大擺宴席,但凡石城有的全都上桌,山珍海味,說不得的豐盛。

    單流斟了三大海碗的好酒倒在地上,口中禱道:“大牛兄弟,我知道你好酒量,現今大當家和大夥都安全地到了我單流這兒,你請放心,英靈不散,你我永遠是好兄弟,請安息吧。”眾人也都站起來,將杯中酒倒入地下。隨後,單流夫婦不斷殷勤相勸,酒桌上方才有此生氣。

    飯後,單流在家中劃了一個最寬大的院落,將宋蘭英一夥妥妥當當地安置住下,還特意給宋蘭英母子準備了一座小樓,並派了二個最得意的丫頭侍奉。自此,宋蘭英便在石城暫時住下了。

    單流夫婦每日都早早過來請安,接連十幾日,一日一小宴,三日一大宴,特別熱情。其間,單流花重金請人到天華山大牛死難處找迴屍骨,選了一處佳處,隆禮安葬。

    宋蘭英見單流如此念恩,如此熱情,心中非常過意不去,不過悲苦之情卻也有所減少。

    重陽節這天,單流又在“蘭馨閣”的二樓花廳大擺宴席,請宋蘭英她們一起喝酒賞花過節。席間宋蘭英問起單流家世,方才知道石城單家據說是單雄信之後。

    這單雄信是隋末瓦崗寨義軍首領。五虎上將第一名,人稱:赤發靈官。一柄金釘棗陽槊,勇冠三軍。反隋舉義前,單雄信坐鎮故裏二賢村,糾集五省綠林同道,為總瓢把子,俠肝義膽,英雄勇武。大義結交、解救窘困賣馬的秦瓊,後賈家樓三十六友結義,舉義反隋,占據瓦崗山。單雄信功勳卓著。後李密掌瓦崗大權,人心盡失,英雄離散。秦瓊等投李世民,單雄信因與李氏有仇,遂投王世充。洛陽兵敗,王世充之女即單雄信之妻王青鸞已身懷六甲,化裝成平常婦人,在三名親信護送下乘亂逃出洛陽,途中生下一子。取名單不唐。因親信頭目姓陳,仍石城人氏,便將孤兒寡母展轉帶至自已家鄉隱藏起來。單不唐成為石城單家開山祖。單不唐從母親口中得知父親和伯父皆死於大唐天子李世民之手,深恨大唐。便對蒼天立下重誓:凡單氏子孫永不為唐臣,永不食唐粟,也不可與官宦之家聯姻,違者輕則出籍改姓,重則家法處置,以金釘棗陽槊擊死。故盛唐數百年來石城單家傳了十一代子孫,無一官身之人,也無官宦之親。隻是經商作佃作生活,暗地裏教子孫們讀書識字,習文練武。

    單家子孫雖無其祖單雄信的英雄勇武之風,卻也有尚武之風,多有身懷絕藝之人。單流便是單家嫡傳長房,他哥哥就是族長,單流隻因生得文弱,不好練武。

    宋蘭英雖識字不多,卻聽戲裏演過,知道單雄信英雄故事,但卻不曾想到,單流就是他的後代。便笑著讚道:“你上祖那可是人人欽佩的仗義疏財的英雄好漢啊,能結識你,這可是我宋蘭英前世修來的福氣啊。”說完長歎一聲。

    單流見宋蘭英總是鬱鬱寡歡,便笑著安慰道:“大姐,您大可放心在我這長住,那宋雕雖說在天鄰稱王稱霸,但我量他也不敢來石城生事。”

    宋蘭英微笑道:“單流兄弟,在你的地麵我自然不怕宋雕來尋事,隻是我心中還有二件大事放心不下。而且老是這樣住著,讓你如此破費,大夥在你這白吃白住,總不是辦法啊。”

    單流連忙笑著說道:“大姐,說這話豈不見外了。大姐有什麽事,如果信得過我,說出來交給我來辦,我一定想方設法給大姐辦好。”

    宋蘭英沉呤片刻,從隨身的手袋裏取出一物,遞給單流。單流接過一看,見是一方小竹片,約有二個手指寬,三寸多長,色呈黃色。再一細看,但見其上草草地刻著字,好像是用鐵針倉促間刺成——“族長要將你和本李處死,速走。七”。

    單流看後一臉驚訝,問道:“大姐從何得來?”宋蘭英答道:“家中水池裏。也幸虧這方竹片,我們才得以逃脫,免遭宋雕毒手。”

    單流又問道:“那竹片上的‘七’又指什麽?”

    “我想過了,這竹片很可能是七叔公寫的。他是我宋家長輩之一,也特別愛護我,肯定是他暗地裏報信給我的。”一說到此,宋蘭英猛然間想起那夜逃難情形,臉上不僅一陣陣抽動。

    那夜果真如宋蘭英所猜一樣,的確是她的七叔公暗地報信給她的。七叔公當夜見族長處死宋蘭英之事無法改變,宋雕封鎖又如此嚴謹,心中雖然想報信於她,卻苦於無法走出九天十八井,心中很是著急。猛然間,他想起宋蘭英家引水竹筒就在宋雕家經過,而且還開了口子分流到廚房。一想到這,心中大喜,便找了一方小竹片,偷偷地用鐵針刺上字,然後趁人不備之時扔進引水竹筒裏,讓它順流而下。中流會不會卡住,或者宋蘭英能不能及時看到,這都是天意,他七叔公也沒辦法了。

    天意使然,這救命竹片不僅漂流到了宋蘭英的水池裏,還給宋蘭英及時發現看到了。其實,宋蘭英自已也沒想到,這竹筒引水之法不僅免了她擔水之苦,還解了她飛來大難。

    看到這竹片,拿著這竹片,宋蘭英心中的震驚可想而知了,一時間花容失色,驚慌失措。心中不斷地想道:“這是真的嗎?這可怎麽辦?怎麽辦?”但宋蘭英終非平常女子,很快鎮靜下來,細思宋雕的為人和作派,寧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要早做決斷。她並擔心自已,隻是擔心兒子本李,這可是丈夫李仝的香火骨血啊。

    她悄悄地叫醒老全,和他商量,老全聽後,馬上要求宋蘭英連夜逃走,並到石城投靠單流。接著老全輕輕一個個叫醒了酒坊中的所有夥計,也不敢點燈,更不敢弄出聲響,自然是擔心對麵的九天十八井發現。宋蘭英將眼前的情形和大夥說了,讓大家各自離開,可大夥都不願離開她,異口同聲地要求和大當家一起逃難。宋蘭英淚流滿麵,不過時間太過緊迫,也無從拖延,便點點頭,召唿大家揀些細軟之物,立即行動。黑燈瞎火的,倉皇出逃,也真難為了她們,竟然全無動靜,安然地從後門跑上山去。直到天明方才被宋雕的人發現。事後想來,如何不讓宋蘭英心悸呢?

    單流聽了宋蘭英猜測,也覺得深有道理。便問道:“那大姐想怎麽辦呢?”

    宋蘭英苦笑道:“七叔公的大恩,我宋蘭英粉身難報。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如今說不上報答,可給七叔公報個平安總是要的吧。但讓誰去天鄰找七叔公呢?這可讓我為難了。”

    單流一聽是這事,不由嗬嗬大笑:“大姐,我以為什麽事,這事好辦,交給我。”說完,他又衝樓下大聲喊道:“單誠,你上來一下,我有要緊的事交你去辦。”

    “馬上就來。”樓下有人大聲應道。一個漢子咚咚地上的樓來。眾人一看,這漢子年約三十來歲,相貌平平,卻長著一雙黑豆眼,甚是靈活,一看就知道全身都是消息的人。他向單流躬下身子問道:“少東家,您有什麽吩咐?”

    單流對宋蘭英說道:“大姐,這人是我的管家單誠。辦事還算忠心,頭腦也活絡。就讓他去,您說如何?”

    宋蘭英笑道:“好吧,那就由你安排吧。”單流見宋蘭英沒意見,便交代單誠帶上禮物,到汀州府天鄰寨秘密尋找七叔公報個平安。管家聽了,自行下樓準備去了。

    單流接著向宋蘭英問道:“大姐,這是第一件事,還有一件是什麽,請大姐言明,看看我是否能幫上忙。”

    宋蘭英輕輕歎了一口氣:“唉!還有一件就是擔心我的女兒李寄,她隨神尼一去就是七年,眼看八年之期將近,如若寄兒不知,重新迴到天鄰,要是給宋雕碰到了,這可如何是好啊?”

    李寄現今何處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山高月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司馬青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司馬青衣並收藏山高月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