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成親以來,他覺得自己比以前成熟了許多,若說以前還是少年那般狂妄自大,為所欲為,而現在已然改掉了許多毛病,那些他自以為是的,自認為好的,其實換成另外一個角度去看,完全是現在的自己不屑的,嗤之以鼻的,這便是成長罷。
“我今日迴來了一趟,見你不在家,又出去了,卻在半路遇到了賀公,還有兩個年輕才子,這長安城果然人才輩出,今日也才隻見著了兩個,可見我以前實在是井底之蛙了。”
說起才子,許萱想起自己在賀府打聽到的消息,對李白道:“可是有個姓崔的?”
李白疑惑道:“娘子怎麽知道?”隨即不正經的調侃道,“莫非娘子一直在跟蹤為夫?還是娘子又千裏眼?”
許萱懶得理他,解釋道:“今日去拜訪賀夫人時,聽賀夫人說賀公今日是和一個叫崔宗之的才子出門飲酒去了,既然你遇見了賀公,定然也會有那位姓崔的才子,不知他與李郎想必若何?”
李白收起玩笑心思,挑眉道:“文采如何現在還不知曉,隻看他相貌如此出眾,自然不是凡人了。”
許萱頓時來了興趣,認真看著李白清冷的容顏,好奇道:“難不成比李郎還要好看?”
許萱誇讚李白容貌的時候少之又少,此時聽見這話卻不怎麽高興,心裏有幾分的不滿,語氣也帶了幾分的哀怨:“當然比我好看多了,人家還比我年輕幾歲,又有才又有貌,聽說要給他說媒的媒婆都要把他家的門楣給踏破了,娘子以為如何?”
許萱憑空想象,自然想不出那人的模樣,隻得作罷,見李白滿臉不開心,心裏好笑,道:“那另一位又是誰呢?”
李白不甚高興道:“那人叫王維,在街上偶然見到,一見如故,不過那人給我的感覺有幾分很想浩然先生,因此才對他另眼相看。”
許萱咦了一聲,道:“王維?”
又是一位著名詩人,不過先前見過孟浩然,她現在也不怎麽大驚小怪了。
“娘子認識?”李白奇怪道。
“不認識。”許萱笑道,“隻是覺得這名字有些耳熟,許是今日聽賀夫人也提起過罷,既然幾日如此巧合,李郎如何沒有與他們飲上幾杯?”
李白想起後來碰到的彭允,若是沒有他,說不定迴去喝上幾杯,不過大家都有事情在身,今日的確不是個最佳時日。
“他們有事在身,我也想早些迴家,既然認識了,那麽飲酒暢談也不急在這一時,日後有的是機會。”
以前李白尚且不會在意彭允和郝知禮,而如今細細想來,心裏忽然就有些堵得慌,這些本與許萱無關,她全心全意都是為了自己,然而那股子醋勁卻不知怎的一股腦的湧了上來,眼前的女子是自己的妻,她的一顰一蹙隻為自己,也隻能為自己。
“娘子明日不要去賀府了吧?”李白忽然道。
許萱不解道:“為何?”
李白傾身過去,在她耳邊曖昧道:“我怕娘子明日起不來......”
******
許萱第二日果然起的晚了些,想到昨天跟賀夫人約定好了的,心裏著急的不行,飯都未吃就急急忙忙往賀府敢去,李白聽到消息時許萱已經出了門,頓時後悔起昨晚的任性來,也不知是因為許萱誇讚了崔宗之兩句,還是因為遇到了彭允的緣故,李白覺得自己很少這般失控過,以後萬萬不可如此了。
趕到賀府時,賀夫人已然坐在花廳裏喝著茶等著了,看她臉色與昨日無異,許萱也拿不準她的心思,隻得先行了禮,乖巧的坐在一旁。
賀夫人將杯盞放下,看了許萱一眼,語重心長道:“那些東西本就無聊的緊,你若實在沒興趣,也不必強求,年輕人喜歡這些東西的多,喜歡親手去做的卻少之又少,你也不必勉強。”
許萱被賀夫人說的臉頰通紅,她不是故意來晚的,實在是昨日......許萱羞愧的無以複加,原因又說不出口,隻得低著頭認錯,連聲道:“實在是昨晚有事要做......以至於今日沒能早起,對不住夫人,我並不是沒有將此事放在心上,更不是因為敷衍夫人才說喜歡,我是真的喜歡,還請夫人原諒我這一次,隻此一次!”
賀夫人也不知是否相信了她說的話,臉上已經麵無表情,隻輕輕歎了口氣,將許萱帶去了內室,除了教她便沒有其它話多說,也不如昨日那般親切了。
以後一定要好好表現,讓夫人看到自己的誠意,許萱心想,下次可不能由著李白胡來了。
李白在書房看了一會兒書,卻什麽也看不進去,滿腦子都在想許萱會不會惱了自己,直到墨青送來一副請帖,他才從失神中走出來。
那請帖鑲著金邊,一看就不是普通的請帖,李白忙問道:“是什麽人送來的請帖?”
墨青想了想,答道:“是個小奴,不過那小奴衣著很是光鮮,一看就不是尋常人家的奴仆。”
李白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他看了一會兒那請帖,方才打開來看,上麵寫著後日請他到終南山別館赴宴,署名正是玉真二字。
玉真公主邀請他參加宴席?李白有些不解,又有些了然,定然是王維迴去和公主提起了自己,隻是沒想到公主會對自己感興趣,而他對這位玉真公主的了解也十分單薄,僅限於她的身份罷了。
“既然是公主相邀,我若是不去,豈不是抗旨不尊了?”李白自言自語,想到玉真公主應該不是邀請自己一人,看昨日王維的表現,應當是參加公主宴會許多次了,看來公主喜歡將一些文人墨士收於麾下,而他也恰好因為最近幾日風聲正盛,這才入了公主的青眼。
李白想通,便沒有將此事放在心上,許萱去了賀府,李白也看不進去書,索性帶上幾本孤本讓墨青裝好,悠悠然的也去了賀知章府上。
賀知章因昨日飲酒剛剛起來用膳,聽聞這李氏夫婦前後腳進來,忍不住笑了起來:“這太白也是個極為有趣之人啊。”
李白入了客廳,飯菜已經撤了下去,賀知章朝他招招手,兩人進了書房,李白將那幾本孤本放在賀知章書桌上,道:“這幾本書乃是我先前在昌明時無意間覓來的,已經照著親手抄了一遍,便將原書贈予賀公,閑來無事時也可消磨時光。”
賀知章拿起一本翻看,意味深長道:“老夫可沒有多少閑置時光可以消磨了,比不得你們年輕人。”
李白聞言一頓,想起了許圉師,心中不禁感慨,沒有再繼續這個話題,他從懷中拿出剛收到的請帖,向賀知章請教道:“今日忽然收到玉真公主的相邀,李白初來長安,舉目無親,亦一無所知,還望賀公指點一二。”
賀知章接過帖子看了一眼,冷哼一聲,對李白道:“若說起玉真公主的事跡,當真是一天一夜也說不完,在此之前我先問太白一聲,因何緣故娶了許圉師的孫女為妻?”
李白一怔,他還是第一次遇到這麽直白的問他這個問題的人,其實凡是聽說他娶得人是前宰相許圉師的孫女,便都會用一種意味深長或了然的眼神看著他,他當然知道那種眼神是什麽意思,隻是自己心中雖然坦蕩蕩,不免也為之堵心。
無論別人心裏怎麽想,嘴上說的卻是另外一套,而像賀知章這般直白的目前也知他一人了。
李白如實答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賀知章認真的看著李白的表情,見他並不作假,神情緩和了許多,似乎對許萱很是好奇,繼續問道:“那麽太白認為許氏是個什麽樣的人?”
“她?”提到許萱,李白的神情頓時變得柔和,這個問題他自己也曾想過,那並不是一兩個詞語或者句子可以完全概況說的清楚的,“她是個很好的人,對於別人來說。而對於我來說,完全是個驚喜,是上天給我的恩惠,我愛惜如命。”
賀知章顯然沒有料到答案會是這番,他似乎很是震驚,好一會兒才道:“那你可知,在她心中你又是什麽樣子的?”
這迴卻是難倒了李白,他認真的想了想,許萱對自己很好,非常的好,但他卻忽然發現自己除卻這些,對她其它的了解甚少,而她對他卻十分了解,他喜歡吃什麽,喜歡做什麽,他的思維方式,他的所思所想,她都會幫他想到,並為他處理好。
而他雖然一心都在想要尊重許萱的想法,事實上為她做的卻又少之又少,李白心生難過,原來自己並沒有自己想象中的那麽好。
賀知章見他陷入沉思,便將那請帖交迴他的手中,道:“既是公主相邀,斷沒有拒絕的道理,否則你就是不想要你這顆腦袋了。”
李白抬頭不解的看著賀知章。
“我今日迴來了一趟,見你不在家,又出去了,卻在半路遇到了賀公,還有兩個年輕才子,這長安城果然人才輩出,今日也才隻見著了兩個,可見我以前實在是井底之蛙了。”
說起才子,許萱想起自己在賀府打聽到的消息,對李白道:“可是有個姓崔的?”
李白疑惑道:“娘子怎麽知道?”隨即不正經的調侃道,“莫非娘子一直在跟蹤為夫?還是娘子又千裏眼?”
許萱懶得理他,解釋道:“今日去拜訪賀夫人時,聽賀夫人說賀公今日是和一個叫崔宗之的才子出門飲酒去了,既然你遇見了賀公,定然也會有那位姓崔的才子,不知他與李郎想必若何?”
李白收起玩笑心思,挑眉道:“文采如何現在還不知曉,隻看他相貌如此出眾,自然不是凡人了。”
許萱頓時來了興趣,認真看著李白清冷的容顏,好奇道:“難不成比李郎還要好看?”
許萱誇讚李白容貌的時候少之又少,此時聽見這話卻不怎麽高興,心裏有幾分的不滿,語氣也帶了幾分的哀怨:“當然比我好看多了,人家還比我年輕幾歲,又有才又有貌,聽說要給他說媒的媒婆都要把他家的門楣給踏破了,娘子以為如何?”
許萱憑空想象,自然想不出那人的模樣,隻得作罷,見李白滿臉不開心,心裏好笑,道:“那另一位又是誰呢?”
李白不甚高興道:“那人叫王維,在街上偶然見到,一見如故,不過那人給我的感覺有幾分很想浩然先生,因此才對他另眼相看。”
許萱咦了一聲,道:“王維?”
又是一位著名詩人,不過先前見過孟浩然,她現在也不怎麽大驚小怪了。
“娘子認識?”李白奇怪道。
“不認識。”許萱笑道,“隻是覺得這名字有些耳熟,許是今日聽賀夫人也提起過罷,既然幾日如此巧合,李郎如何沒有與他們飲上幾杯?”
李白想起後來碰到的彭允,若是沒有他,說不定迴去喝上幾杯,不過大家都有事情在身,今日的確不是個最佳時日。
“他們有事在身,我也想早些迴家,既然認識了,那麽飲酒暢談也不急在這一時,日後有的是機會。”
以前李白尚且不會在意彭允和郝知禮,而如今細細想來,心裏忽然就有些堵得慌,這些本與許萱無關,她全心全意都是為了自己,然而那股子醋勁卻不知怎的一股腦的湧了上來,眼前的女子是自己的妻,她的一顰一蹙隻為自己,也隻能為自己。
“娘子明日不要去賀府了吧?”李白忽然道。
許萱不解道:“為何?”
李白傾身過去,在她耳邊曖昧道:“我怕娘子明日起不來......”
******
許萱第二日果然起的晚了些,想到昨天跟賀夫人約定好了的,心裏著急的不行,飯都未吃就急急忙忙往賀府敢去,李白聽到消息時許萱已經出了門,頓時後悔起昨晚的任性來,也不知是因為許萱誇讚了崔宗之兩句,還是因為遇到了彭允的緣故,李白覺得自己很少這般失控過,以後萬萬不可如此了。
趕到賀府時,賀夫人已然坐在花廳裏喝著茶等著了,看她臉色與昨日無異,許萱也拿不準她的心思,隻得先行了禮,乖巧的坐在一旁。
賀夫人將杯盞放下,看了許萱一眼,語重心長道:“那些東西本就無聊的緊,你若實在沒興趣,也不必強求,年輕人喜歡這些東西的多,喜歡親手去做的卻少之又少,你也不必勉強。”
許萱被賀夫人說的臉頰通紅,她不是故意來晚的,實在是昨日......許萱羞愧的無以複加,原因又說不出口,隻得低著頭認錯,連聲道:“實在是昨晚有事要做......以至於今日沒能早起,對不住夫人,我並不是沒有將此事放在心上,更不是因為敷衍夫人才說喜歡,我是真的喜歡,還請夫人原諒我這一次,隻此一次!”
賀夫人也不知是否相信了她說的話,臉上已經麵無表情,隻輕輕歎了口氣,將許萱帶去了內室,除了教她便沒有其它話多說,也不如昨日那般親切了。
以後一定要好好表現,讓夫人看到自己的誠意,許萱心想,下次可不能由著李白胡來了。
李白在書房看了一會兒書,卻什麽也看不進去,滿腦子都在想許萱會不會惱了自己,直到墨青送來一副請帖,他才從失神中走出來。
那請帖鑲著金邊,一看就不是普通的請帖,李白忙問道:“是什麽人送來的請帖?”
墨青想了想,答道:“是個小奴,不過那小奴衣著很是光鮮,一看就不是尋常人家的奴仆。”
李白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他看了一會兒那請帖,方才打開來看,上麵寫著後日請他到終南山別館赴宴,署名正是玉真二字。
玉真公主邀請他參加宴席?李白有些不解,又有些了然,定然是王維迴去和公主提起了自己,隻是沒想到公主會對自己感興趣,而他對這位玉真公主的了解也十分單薄,僅限於她的身份罷了。
“既然是公主相邀,我若是不去,豈不是抗旨不尊了?”李白自言自語,想到玉真公主應該不是邀請自己一人,看昨日王維的表現,應當是參加公主宴會許多次了,看來公主喜歡將一些文人墨士收於麾下,而他也恰好因為最近幾日風聲正盛,這才入了公主的青眼。
李白想通,便沒有將此事放在心上,許萱去了賀府,李白也看不進去書,索性帶上幾本孤本讓墨青裝好,悠悠然的也去了賀知章府上。
賀知章因昨日飲酒剛剛起來用膳,聽聞這李氏夫婦前後腳進來,忍不住笑了起來:“這太白也是個極為有趣之人啊。”
李白入了客廳,飯菜已經撤了下去,賀知章朝他招招手,兩人進了書房,李白將那幾本孤本放在賀知章書桌上,道:“這幾本書乃是我先前在昌明時無意間覓來的,已經照著親手抄了一遍,便將原書贈予賀公,閑來無事時也可消磨時光。”
賀知章拿起一本翻看,意味深長道:“老夫可沒有多少閑置時光可以消磨了,比不得你們年輕人。”
李白聞言一頓,想起了許圉師,心中不禁感慨,沒有再繼續這個話題,他從懷中拿出剛收到的請帖,向賀知章請教道:“今日忽然收到玉真公主的相邀,李白初來長安,舉目無親,亦一無所知,還望賀公指點一二。”
賀知章接過帖子看了一眼,冷哼一聲,對李白道:“若說起玉真公主的事跡,當真是一天一夜也說不完,在此之前我先問太白一聲,因何緣故娶了許圉師的孫女為妻?”
李白一怔,他還是第一次遇到這麽直白的問他這個問題的人,其實凡是聽說他娶得人是前宰相許圉師的孫女,便都會用一種意味深長或了然的眼神看著他,他當然知道那種眼神是什麽意思,隻是自己心中雖然坦蕩蕩,不免也為之堵心。
無論別人心裏怎麽想,嘴上說的卻是另外一套,而像賀知章這般直白的目前也知他一人了。
李白如實答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賀知章認真的看著李白的表情,見他並不作假,神情緩和了許多,似乎對許萱很是好奇,繼續問道:“那麽太白認為許氏是個什麽樣的人?”
“她?”提到許萱,李白的神情頓時變得柔和,這個問題他自己也曾想過,那並不是一兩個詞語或者句子可以完全概況說的清楚的,“她是個很好的人,對於別人來說。而對於我來說,完全是個驚喜,是上天給我的恩惠,我愛惜如命。”
賀知章顯然沒有料到答案會是這番,他似乎很是震驚,好一會兒才道:“那你可知,在她心中你又是什麽樣子的?”
這迴卻是難倒了李白,他認真的想了想,許萱對自己很好,非常的好,但他卻忽然發現自己除卻這些,對她其它的了解甚少,而她對他卻十分了解,他喜歡吃什麽,喜歡做什麽,他的思維方式,他的所思所想,她都會幫他想到,並為他處理好。
而他雖然一心都在想要尊重許萱的想法,事實上為她做的卻又少之又少,李白心生難過,原來自己並沒有自己想象中的那麽好。
賀知章見他陷入沉思,便將那請帖交迴他的手中,道:“既是公主相邀,斷沒有拒絕的道理,否則你就是不想要你這顆腦袋了。”
李白抬頭不解的看著賀知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