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狼性好奇

    狼的自述:

    在星空下,如果我們把頭多探幾次,森林的幸運女神就會開始光顧我們。

    對於狼族來說,這個世界上每一個地方都讓它們感到驚異與神奇。它們不會將任何事物視作理所當然,相反地,狼族傾向於親身的體驗與研究。自然界的每一種在人類看來了無生機的廢棄物品,都有可能成為它們的玩具,或許隻是一根馴鹿的骨頭,或許隻是一隻鹿角、一塊野牛皮、一顆小鬆果,甚或露營者遺留的登山背包,以及包裏麵所裝的各種物品。對於狼族來說,每一種情況,都蘊含著無盡的可能——神秘、新奇的發現,或意外的驚喜。狼群之間的嬉戲,與人類小孩之間的嬉戲並沒有什麽差別:有時是躲藏在樹木或岩石後麵,設陷阱偷襲彼此;有時是玩“躲貓貓”,以各式各樣的方法追逐友伴。並且,從贏得這些競賽的過程中,學習到“自信”。與小孩一樣,幼狼毫無節製的好奇心與嬉戲,往往會使得它們覺察不到已經步入了險境。這也是為什麽人們從成熟野狼的眼神中看到的是經驗與慎重的光彩,而不是恍惚而輕漫的光澤。

    好奇帶來機遇

    2004年,勞麗詩在雅典奧運會上奪得女子跳水一金一銀的成績,在追尋她成長的曆程時,她的母親說,奧運金牌緣於女兒的好奇……

    勞麗詩的母親李鳳美說:“麗詩從小好奇心就很強,看見什麽不懂的都非問不可,有時簡直問得你無法迴答。她學跳水就是從好奇開始的。”

    勞麗詩的上麵有3個哥哥。父親叫勞成,從事個體職業,母親李鳳美管家務。李鳳美迴憶說,麗詩從6歲上學前班時就開始學跳水了,主要是受她三哥的影響。那時,父母經常用自行車送麗詩的三哥去遊泳場學跳水,她出於好奇,幾乎每次都要跟著去看看。剛開始學跳水的時候是在陸地的網上或墊上練,麗詩覺得很好玩,就跟父母說也想學跳水。父母心想,兒子都學了,總不能重男輕女吧,再說家裏就這麽一個寶貝女兒,她喜歡學就讓她去學吧,於是小小的麗詩就開始了自己的跳水生涯。

    她的父母沒有想到,這一學就學出了一個奧運冠軍。

    2004年勞麗詩在奧運會上奪得金牌的消息傳來,全家人都無比激動。

    其實,勞麗詩不到15歲時,就以其高超的技巧在亞運會上戰勝奧運冠軍李娜奪得金牌……在勞麗詩的家裏,勞成指著幾乎貼滿半邊牆的獎狀自豪地對記者說:“這些獎狀是他們幾兄妹的,但絕大部分都是麗詩得的。”

    沒有好奇,就沒有探究的欲望,也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動力,好奇,成就了一個世界冠軍。勞麗詩的成功證明了這一點。

    因為好奇,所以狼總想去探索自己不知道的神秘世界;因為好奇,狼在捕捉獵物的時候才有更多的發現;因為好奇,麵對自然界的變幻莫測,狼才能一次次地捕食成功,才能不斷地生存延續。

    對自己周圍的世界,狼一直都充滿著好奇,它們豎起靈敏的耳朵,傾聽自然界發出的每一種聲音,它們炯炯有神的眼睛總透露出躍躍欲試的鋒芒。它們對世界的好奇為它們帶來了無窮的機遇,也帶來了無盡的挑戰。

    好奇創造機遇。狼的好奇性讓它們對神秘的自然界充滿了向往,總是不自覺地去探索。和狼一樣,人類的許多成功在開始時也僅僅是因為好奇。

    大千世界,可謂是無奇不有,隻要你有一顆好奇心,你就可能隨時有各種新穎奇特的發現。

    有一天早上,化學家波義耳正要像往常一樣到他的實驗室去巡視,一位花匠走進他的書房,在屋的角落擺下一籃美麗的深紫色紫羅蘭。波義耳隨手拿起一束紫羅蘭,它那豔麗的色彩和撲鼻的芬芳使人感到心曠神怡。他一邊觀賞著一邊向實驗室走去。

    “威廉,有什麽新情況嗎?”波義耳問一個年輕的助手。

    “昨天晚上運來了兩大瓶鹽酸。”

    “我想看看這種酸,請從燒瓶裏倒出一點來。”

    波義耳隨手把紫羅蘭放在了旁邊的桌子上,去幫助威廉倒鹽酸。鹽酸揮發出刺鼻的氣體,像白煙一樣從瓶口湧出,倒進燒瓶裏的淡黃色液體也在不斷地冒著白煙。

    “威廉,這鹽酸很好。”波義耳高興地說,他從桌上拿起那束花,要迴書房去。這時,他突然發現紫羅蘭上冒出輕煙。原來鹽酸的飛沫濺到花朵上了。他趕緊把花放進水盆中清洗。令人奇怪的是,紫羅蘭的顏色由紫色變成了紅色。

    這個偶然的奇怪現象引起了波義耳的興趣,他決定弄個清楚。他走迴書房,把那個盛滿鮮花的籃子拿到實驗室,對威廉說:“取幾隻杯子,每種酸都倒一點,再拿些水來。”

    按照波義耳的吩咐,年輕的助手一個杯子倒進一種酸,再往每個杯子裏放進一朵花。波義耳坐在椅子上觀察著。深紫色的花朵逐漸變色了,先是帶點淡紅,最後變成了完完全全的紅色。

    “威廉,看清了嗎?不僅是鹽酸,其他各種酸,都能使紫羅蘭由紫變紅。”波義耳興奮地說,“這可太重要了!要判別一種溶液是不是酸,隻要把紫羅蘭的花瓣放進溶液就知道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紫羅蘭不是一年四季都開花的!”威廉帶著惋惜的口氣說。

    “你學會動腦筋了。為了方便鑒別溶液的酸性和堿性,我們該做些什麽呢?”波義耳向這個助手提出了新的問題。

    很快,他們就研製出一種用石蕊浸泡過的指示紙,很方便地就能分辨出什麽是酸什麽是堿。這個發現對化學研究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這個發明故事離我們或許有點遙遠,那就再看一個不久前發生在我國的一個關於發明的傳奇故事吧。

    有一天,山西榆社縣的一位名叫趙躍榮的農民下地察看菜地時,偶爾發現一個奇異的現象:一株被籬笆弄彎頭的西紅柿,果實結得特別好,一層一層,紅到頂部,而地裏的其他植株,盡管株株挺直,但在采摘第三次果子後,剩下的果子就會很難熟透。

    怎麽會這樣呢?好奇心強的趙躍榮眼睛一亮,覺得彎頭西紅柿中可能隱藏著某種豐產的秘密。於是,他開始對西紅柿進行彎頭處理試驗。結果發現經過彎頭處理栽培出來的西紅柿的確比一般的西紅柿要好得多。這是什麽原因呢?後來他分析,經彎頭處理過的植株能扼製頂端的生長優勢,使得營養供給均衡,從而刺激了植株的生長。

    經過彎頭處理後的植株呈v字形,所以趙躍榮將他的發明稱為“v型栽培法”。這種有利西紅柿大麵積豐產的栽培技術,很快引起科技部門的重視,被國家科委列為投資少、見效快的科技興農星火計劃項目,在全國不少省、市、自治區推廣。此外,該項技術還被拍成科教片(西紅柿v型栽培法),在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上演。

    現實生活中類似這樣的發明創造例子可謂是舉不勝舉。隻要有好奇心的存在,就有發明創造的機遇。獨具慧眼,善於“搜盡奇峰打草稿”,巧遇機遇女神的機會就會比一般人多得多。因此,好奇心是發明創造技法寶庫裏的一件利器,是發明創造的一個必備因素。

    好奇,是創新者應有的一種心靈。科學巨匠愛因斯坦說:“我沒有特殊的天賦,隻有強烈的好奇心。”發明大王愛迪生則說:“誰喪失了好奇心,誰就喪失了最起碼的創造力。”上麵列舉的發明創造實例,也說明,一個人對各種事物的好奇心愈強烈,探索的目光就愈明亮,許多自然界的秘密就會暴露在好奇心的巨大視野之內。相反,一個人如果對周圍發生的新奇現象熟視無睹或習以為常,那麽他的目光就會短淺,什麽樣的發現都做不到,甚至連發明創造的機遇就在他眼前,他也不知是什麽東西。因此,要想有所發明創造,就必須要具備強烈的好奇心。

    好奇心不隻會為發明創造帶來機遇,在商業活動中,有了好奇心,也會發現更多的商業機遇。

    曾昌飆,沈陽中旭集團總裁,溫州永嘉人,一個首批跨過鴨綠江做生意的商人,打造了朝鮮最大的百貨商場——平壤第一百貨。

    1992年,23歲的曾昌飆來到沈陽做紡織生意,在逐漸熟悉東北生活的同時,他一直關注與遼寧一衣帶水的朝鮮,曾昌飆說:“這種關注,起先主要是出於好奇,後來慢慢地發現了商機。朝鮮許多關於民生的物資嚴重短缺,供應不上。”

    華隆廣場是曾昌飆與別人合作的,在短短的幾年間就發展成為遼西最大的市場。7年前,曾昌飆專門對朝鮮作了一次考察,他堅信,總有一天,朝鮮會迸發出強大的市場需求。

    正如曾昌飆所料想的那樣,不久之後,朝鮮開始加速實行經濟政策的調整,金正日訪華後更是明確要“學習中國、強盛國家”,朝鮮開放已成定局。金正日訪華時明確表示:歡迎中國企業到朝鮮去。中國領導人也明確表示:中國政府支持朝鮮的經濟調整政策,並且鼓勵中國企業去朝鮮發展。曾昌飆抓住這個有利的時機,馬上開始了與朝鮮方麵的談判。

    曾昌飆沒有想到,談判是如此順利,大大出乎他的意料。曾昌飆承包下了朝鮮最大的百貨商場——平壤第一百貨商場。商場位於平壤市中心的黃金地段,共有營業麵積3. 6萬平方米。中旭集團投資5000萬元對整個大樓進行改建裝修,成為朝鮮國內最大最好的百貨商場。溫州乃至中國的商品都可以通過這個“橋頭堡”源源不斷地進入朝鮮市場。

    在曾昌飆承包的平壤第一百貨大樓的項目上,朝鮮政府規定隻征收兩種稅的優惠政策:5%的進口關稅和5%的所得稅。曾昌飆說,這是朝鮮有史以來最低的稅收。另外,中旭集團被允許使用持幣證,可以隨意將人民幣帶出境,另外還可以使用持幣證換購銅礦石、絲綢等在朝鮮屬於緊俏的商品。

    曾昌飆不僅僅隻是要做一個平壤第一百貨大樓。除了第一百貨外,曾昌飆還與平壤第二百貨、平壤百貨、平壤地下百貨、平壤站前百貨簽訂了合作意向,他還考慮在平壤投資興建“國際貿易中心”。曾昌飆認為,朝鮮現在的情形像中國20世紀的七八十年代,此時進入朝鮮市場,是搶占先機的最佳時刻,錯過了,機會就不會有。

    目前跟隨曾昌飆在平壤第一百貨做生意的已經有幾百位商人,他們大部分來自溫州,很多就是華隆商業廣場的店主。曾昌飆計劃每個月在平壤第一百貨舉辦一次貿易交易會,通過這個渠道將中國商品批發給朝鮮各地的零售商。曾昌飆打算把平壤第一百貨建成中國對朝鮮出口產品的一個大的貿易基地,以加強兩國之間的商品流通。

    一個年輕的溫州商人占領了一個國家的百貨商場,這一切的成功隻源於起先的好奇與關注,這種好奇不僅為他帶來了機遇和挑戰,隨之而來的還有滾滾的財富和事業的不斷成功。

    成功,有好奇心的功勞。

    前新加坡國立大學校長、斷裂力學專家施春風教授說,他的成功之路=好奇心+發憤圖強。68年前,當施春風的父母為他們的第一個兒子取名的時候,就期望兒子像春天的微風一樣帶來新的氣息。

    68年後,施春風肩負起了百年樹人的重任,準備為一所大學開拓新的視野。

    看著施教授履曆中一項又一項的學術成就,很難想象這位科學家少年時代竟然是“不怎麽積極的學生”,父母有時還會接到老師有關他遲交作業的通知。迴憶起40年前的童年生活,施教授笑著說,他的童年“充滿樂趣”。家住烏節路的他當時有點好玩,並不怎麽積極用功讀書。他說:“當時的烏節路和今天的完全不同。那時的烏節路到處都是果樹,我常從樹上摘果子吃。”

    從培德中學1962年的校刊中可以看出,施教授的劍橋學校考試成績雖不是名列前茅,但也很不錯,考試獲得第二級文憑。他說,直到踏進新加坡工藝學院(現為理工學院)的那一天,他都沒想過要上大學。自稱來自小康之家的他“隻想畢業後找份工作,負起持家的責任”。然而,一篇關於美國太空研究的報道,卻改變了他的一生。

    太空無窮的奧秘激發了他豐富的想象力和對太空的好奇心。他說:“我告訴自己:我要去美國。”在這股推動力的作用下,他開始發奮圖強。考獲新加坡工院土木工程專科文憑後,他獲得研究獎學金,之後又遠赴美國哈佛大學攻讀應用科學碩士學位,進而在1973年獲得博士學位。接著,他終於如願以償,參與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天局的研究工作。就這樣,他背井離鄉30年,隻是為了當初對太空的好奇,隻是想弄明白這個令他好奇的宇宙的情況。

    從摘果子的青春歲月,到肩負百年樹人的重大責任,施教授始終堅信教育的關鍵在於孕育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好奇心。迴顧過去走過的路,他說:“我想我的特點就是很好奇。雖然我好玩,但我總是對周圍的事物很好奇。我對課本從來沒什麽興趣,也不喜歡為考試而讀書。在大學,我一下課就翻開報紙。我想,當時我對美國所發生的事情比我的教授還清楚。我的觀點是,有的人缺乏推動力,有的是遲開竅。但是,隻要不缺乏好奇心,在學校裏表現平平的學生將來也可能變得很能幹,也可能取得人生和事業的成功,因為,人生的成功離不開好奇心。”

    由此,我們就不難理解施教授能夠取得如此成功的原因了。因為好奇成了一種成功的動力,它推動著你不斷地向前,不斷地學習,成功也就離你越來越近了。

    羅伯特·拉夫林(robertbughlin)分數量子霍爾效應在實驗上被發現以後,他構造出了分數量子霍爾係統的解析波函數,完整地說明了該效應的物理特征。

    傑拉德斯·霍夫特(19erardus thooft)證明了規範場(yang-mills場)理論的可重整性,提出了維數正規化、大n展開等許多已被廣泛采用的理論方法,還發現了規範場理論中存在著磁單極子、瞬子等非平凡狀態。

    對於普通人來說,這些人的名字和後麵那些生澀的學術用語也許很陌生,但是,他們都與一個偉大的獎項有關——諾貝爾物理獎。對於一般人而言,諾貝爾獎得主的成功之路也許不能拷貝,但是他們的人生經驗以及成長經曆卻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有許多人和事都影響著他們,作為一位成功的科學家,有哪些因素深刻地影響過他們呢?這兩位大師不約而同地強調了好奇心對於成功的重要性。

    羅伯特·拉夫林說,每個人在孩童時代都對外界的事物充滿了好奇,但是成年後就沒有那麽大了,這非常可惜。一個人隻有具有好奇心,同時加上後天的努力才會成功。“必須記住,你要聽從內心世界的召喚,雖然天賦是父母給的,但後天的執著卻是你自己可以決定的。”

    拉夫林說自己從小就喜歡把家中的電器拆掉再裝上,試圖了解那些玩意兒的內部結構。他最冒險的經曆是把家裏的彩電完全拆開了,但最後卻沒法安裝上。雖然這樣做很危險,但是他感謝父母的寬容:“我希望知道為什麽是這樣的原理,你必須要知道真理。”

    霍夫特也講起了他小時候的一些童年趣事:“小的時候,我看見沙子裏麵有蟲子在移動,我非常好奇,我想了解這些蟲子的生活是怎樣的,那麽我就想,在沙子裏麵挖個洞,看看沙子裏的世界和外麵的世界有什麽不同,所以好奇心很重要。如果對事物缺乏好奇心,那麽就很難有正確的科學態度,也就不可能有突出的科學成就。”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在普通人看來,科學家是一群神秘的人物:他們表情嚴肅諱莫如深,終日穿梭在實驗室的瓶瓶罐罐中,常常為那些晦澀難懂的研究而放棄假日休息。其實,他們每天都有很多的問題要探討,要有很多的事情去做。

    朱棣文是1997年度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他說,科學家要對自己從事的事情真正的喜歡,要有興奮感。他在選擇學生時要注重考察其對研究項目有沒有巨大的興趣。“當你對事業有好奇心時,所有的熱情、執著就會自然地被激發出來。”

    科研生活是很讓人著迷的,朱棣文說,在一個成功的團隊裏,你會與最優秀的人近距離接觸,了解他們是怎樣思考的,關心哪些問題,這些都會對你取得成功有很大幫助。

    好奇心讓科學家們有了更多的發現,在科學界中,由於好奇而取得成功的事例可謂是多得數不勝數。

    x射線對於我們並不陌生,它被廣泛地應用於醫療診斷和物質結構的研究。可是你知道嗎?x射線就是首屆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德國物理學家倫琴因為好奇而發現的。

    1895年的一天,倫琴正在實驗室內致力於研究陰極射線所引起的熒光現象,當他端詳著高真空放電管時,意外地發現放在距離放電管兩米遠的塗有鉑氰化鋇的熒屏也發出了熒光,而當放電管停止放電時,熒光也隨即消失了。這一現象引起了倫琴的強烈興趣,出於好奇心,他一次又一次地做起了實驗,一會兒把屏移到離放電管很遠的地方,一會兒又用黑紙把放電管包起來,最後認定這是一種不同於陰極射線的新物質。接著,他又通過進一步的試驗發現,這種光不能被磁場所偏轉,但可以使密封的底片感光,還可以穿過薄金屬片,甚至在照片上能顯示出衣服內的錢幣或手掌骨骼。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倫琴給這位神秘的不速之客起了個名字:x射線,x就是未知的意思。

    x射線發現後,在全世界的科學家中引起了巨大的轟動,一時間全球掀起了研究x射線的熱潮,倫琴的發現開創了人類探索物質世界的新紀元。

    對愛因斯坦的科學發現道路有所研究的人,都知道愛因斯坦“追光”的故事。愛因斯坦設想一個人追著光跑,而且設想把光握在手中時會出現什麽樣的現象,在這種好奇心的驅動下,他苦苦思索研究了十多年,最後得出一個並不十分驚人的結論:“時間是很可疑的。”可是就是這個“可疑”,在經過他後來長期耐心的琢磨之後,他提出了狹義相對論的概念,而這一切,是源於愛因斯坦對光的好奇。

    你渴望自己的智慧之花早日開放嗎?你渴望自己的創造靈感早日到來嗎?那麽,就仔細地觀察生活,觀察你身邊大大小小的事情吧!一個不熱愛生活、對周圍的一切都熟視無睹的人是不會擁有一顆好奇心的。如果你想在未來的人生舞台上做一顆明亮的星星,就從強化你的好奇心——邁出你成才的第一步——開始吧!

    好奇產生奇跡。狼的好奇使它們不自覺地探索自然,從而發現奇跡。人的好奇心也能引導人類創造奇跡。

    1858年,瑞典的一個富豪人家生下了一個女兒。然而沒過多久,孩子患上了一種無法解釋的癱瘓症,喪失了走路的能力。

    有一天,女孩和家人一起乘船去旅行。船長的太太給孩子講,船長有一隻多麽可愛的天堂鳥,小女孩被這隻鳥的描述迷住了,極想親自看一看。於是保姆把孩子留在甲板上,自己去找船長。孩子耐不住強烈的好奇心,等不到保姆迴來,就要求船上的服務生立即帶她去看天堂鳥。那服務生並不知道她的腿不能走路,而隻顧帶著她一道去看那隻美麗的小鳥。奇跡發生了,孩子因為過度地渴望,強烈地好奇,竟忘我地拉住服務生的手,慢慢地走了起來。從此,孩子的病好了。女孩兒長大後,又對文學產生了好奇,忘我地投入到文學創作中,最後成為第一位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女性,她就是著名作家茜爾瑪·拉格蘿芙。

    強烈的好奇心能讓人超越自身的束縛,釋放出潛在的能量。

    索尼立體聲錄音機的產生也說明了好奇創造機遇。

    索尼公司(sony)是世界著名的電子、電器設備公司,其總裁盛田昭夫是一位非常有戰略眼光的經營者。

    在早期的時候,日本的錄音機都是鋼絲錄音機。1949年,當美國產的磁帶錄音機在日本市場出現時,盛田和井深馬上買下它的專利。經過一年的研究,索尼的錄音機和磁帶便投放市場,並且繼續研究,降低它的價格,縮小它的體積。幾個月後,第一架手提式磁帶錄音機誕生了,價格降低了一半。很快,這種錄音機風靡了整個日本市場,受到消費者的一致好評。

    1952年,晶體管問世的消息傳到盛田昭夫的耳中後,他便親自飛往美國考察,爾後幾經努力,又買下了這項專利技術,並集中研究攻克了晶體管的頻率過低問題,生產出世界上第一部晶體管收音機,僅1955年,索尼公司生產的晶體管收音機的銷售額就達到250萬美元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而其引進專利的費用隻有2.5萬美元,3年時間,盛田昭夫讓這項專利的價值翻了100倍。

    1979年,索尼公司的幾位技術人員在修理手提式錄音機時,出於好奇心將這部錄音機改造成四聲道立體聲錄音機。盛田昭夫知道這件事後,親自測試和檢驗了這部新機器,並迅速組織了設計人員和工程人員優先研究開發這種錄音機,不久便又一次取得了成功。新研製出來的袖珍立體聲錄音機,重量輕價格便宜,受到了很多喜愛音樂的青少年的歡迎。

    由於盛田昭夫能夠一次又一次抓住有利於企業發展的良機,在短短幾十年中,索尼便迅速成長為世界性的知名公司,在2000年《財富》全球企業500強的評選中,索尼以600.52億美元的營業收入,位列全球財富榜的第30位。

    好奇是成功的動力

    幼狼剛一出生便會用好奇的目光打量這個陌生的世界,從周圍的環境和父母身上學會生存的本領,隨之茁壯成長,繁衍生息。它們好奇的本性使得它們不斷發現大自然中的精彩和奇妙。

    其實,在現實社會中,很多人的角色定位也和狼極為相似。有的人不安於現狀,對任何事物都充滿好奇,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視角敏銳,抓住機遇,行動迅捷,麵對挫折,永不服輸,就像狼一樣,無論麵對什麽樣的艱難困苦,都能在絕望中尋找到一線生機,從而絕地反擊,轉敗為勝,這種人就是生活中的強者。

    好奇,是成功的第一步。

    什麽是好奇心呢?這個問題我們並不陌生,好奇心就是對一些不認識、不了解的事有興趣,渴望知道更多、更清楚。19世紀法國文學家巴爾紮克說過:“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都毫無異議地是問號……而生活的智能大概就在於逢事問個為什麽。”有好奇心的人,就會不斷地問“為什麽”。

    好奇心是知識的源頭,而知識又是一切成功的基礎。我們要得到知識,就必須要有好奇心。你若有好奇心,你就會很想知道你不了解的事物,主動去找尋答案,那些答案就是知識。相反,若你沒有好奇心,即使把所有寫有答案的書籍放在你麵前,你也不會有絲毫的興趣去看,對你來說,這些書籍和廢物沒什麽區別。

    我們身邊大大小小的事物,都是充滿各種各樣的知識的,所以,我們隻有對事物好奇,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牛頓對生活中的事物也充滿了好奇,其他人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就像蘋果掉在地下,這對許多人來說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可他卻追根究底,最終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當然,除了要知道身邊各樣事物的基本理論,我們還要繼續追尋更深層次的東西,要尋根究底。如果瓦特知道了水壺蓋子為什麽會升起後就不再進一步地追尋、思考、引申,我們今天就不會有蒸汽機、蒸汽火車了。因此,我們不能隻看事物的表麵,還要看事物的本質。

    “我們怎樣才能找到答案呢?”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其實辦法有很多,比如看書、上網、看電視、發問,都能滿足好奇心,獲得知識。應該問什麽人呢?什麽人都可以,要追求知識,就要不恥下問,這是孔夫子的經驗。

    總而言之,好奇是成功的第一步,你要想成功,就不能沒有好奇心。知識好像大海,無窮無盡,隻有對事物充滿好奇,不斷地問問題,才可能一步步地邁向成功。

    但是,好奇心卻往往是人們最缺少的。許多教授雖然知識淵博,但因為缺少好奇心,所以隻能原地踏步。他們忘了,這個世界上“沒有最好,隻有更好”。

    好奇心是成功的第一步,如果沒有了好奇心,就不會成功。每個大企業都是由創作開始的,而創作都是從好奇心開始的。

    小時候,我們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對世界有了新的認識,新的看法,知識也增長了。這時候,可能會覺得自己什麽都懂了、會了,對周圍的環境太熟悉,太了解了,我們的好奇心也就慢慢地失去了。可能我們會這樣想:這個世界也不過是如此,沒有什麽新奇的。

    你的這種想法似乎是對的,從地球的表麵看來,我們好像也沒有什麽值得再探討、再研究了。但是,如果我們能想一想為什麽牛頓看到蘋果掉到地上,他就會發現地球引力,而其他人看到蘋果掉在地上,卻認為是一件司空見慣的事,你也許就會從中有所領悟。

    其實,隻要我們去深入地思考、觀察,帶著好奇心去看世界上的每個東西,你會發現,這個世界你是永遠無法完全了解的,你也就會有更多的發現。

    世界包羅萬象,可以說是無奇不有,無怪不存。好奇探怪,是人們認識和對待事物的一種態度,也是人們對自己不了解的、覺得新奇和感興趣的事物的一種探索方式。

    居裏夫人說:“好奇心是學者的第一美德。”

    愛因斯坦說,自己沒有別的天賦,隻有強烈的好奇心;自己也沒有什麽別的才能,不過喜歡對任何事物都尋根究底罷了。

    愛迪生被人們稱為“發明大王”,他是美國著名的科學家和發明家。他的一生,僅是在專利局登記過的發明就有1328種。一個隻讀過三個月書的人,怎麽會有這麽多發明創造呢?還是讓我們先來看看愛迪生的成長過程吧,也許從中能有些啟迪。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1847年,愛迪生出生在美國俄亥俄州米蘭市的一個商人家裏。很小的時候,愛迪生就顯露出了極強的好奇心,隻要看到不明白的事情,他就抓住大人的衣角兒問個不停,非要問出個子醜寅卯來,有時候問得大人都沒法迴答。

    有一天,他看著母雞正在孵蛋,就問媽媽:“母雞把蛋坐在屁股底下幹嗎呀?”媽媽說:“哦,那是在孵小雞呢!”下午,愛迪生突然不見了,家裏人急得四處尋找,終於在雞窩裏找到了他。原來,他正蹲在雞窩裏,屁股下放了好多雞蛋孵小雞呢!父母看了以後,哭笑不得,隻好把他拉出來,又是給他洗臉,又是給他洗衣服。還有一次,他看見鳥兒在天空中自由飛翔,就想:既然鳥能飛,人為什麽不能飛呢?於是,他找來一種藥粉給小夥伴吃,為了讓小夥伴飛上天空去。結果,害得小夥伴差點兒喪命,愛迪生也因此被父親狠狠地打了一頓。

    當愛迪生長到8歲的時候,父母把他送進了一所鄉村小學讀書,以為從此以後他能安安分分上學了。誰知,他仍然愛追根問底,經常把教師問得目瞪口呆,窘迫不堪。有一迴上算術課,教師在黑板上寫下了“2+2=4”,愛迪生馬上站起來問:“老師,2加2為什麽等於4呢?”這個問題老師沒辦法迴答,於是就認為愛迪生是個搗蛋鬼,專門和老師鬧別扭,就這樣,上了三個月課以後的愛迪生,就被老師趕迴家裏去了。

    愛迪生的母親是一位偉大的母親。她沒有因為兒子被攆迴來而責怪他,相反,她認為自己的孩子並不笨,於是決定自己來教育孩子。當她發現愛迪生好奇心重,對物理、化學特別感興趣時,就給他買了有關物理、化學實驗的書。愛迪生照著書本,獨自傲起實驗來。可以說,母親的這種教育是愛迪生搞科學發明的最早期的啟蒙教育。

    愛迪生長大以後,學會了無線電收發報技術。他在斯特拉得福鐵路分局找到了一個夜班報務員工作。按規定,夜班報務員不管有事無事,到晚上九點後,每小時必須向車務主任發送一次訊號。愛迪生為了晚間能好好休息,以便白天有精力鑽研發明創造,就設計了一個電報機自動按時拍發訊號。這就是電報機的雛形。沒過多久,他又對電報機進行了改進,經過很多次的重複試驗之後,一架新式的發報機在愛迪生手下誕生了。

    可以說,愛迪生的每一項發明都離不開他的好奇心。在他發明了電報之後,又開始搞電話實驗。他發現傳話器裏的膜板能夠隨著說話聲音引起相應振動,就仔細觀察,並且在筆記本上做了詳細記錄。由此,一個“會說話的機器”做成了。人們聽到這個消息之後,都紛紛前來觀看,並稱他為“最偉大的發明家”。所以,好奇心是一個人取得成功、展示智慧的首要條件,沒有好奇心,很難想象一個人會成功。

    許多偉大的科學家,也都和愛迪生一樣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所以也就有了很多偉大的發現。

    偉大的天文學家哥白尼在上中學的時候,聽說可以用太陽的影子來確定時間,這個儀器的名字叫日晷。他很好奇,就向老師了解日晷的原理,迴家後找了些廢舊材料,很快就做出了一個日晷。他利用自己做的日晷,研究太陽和地球的運動規律。因為對天文的極大興趣和好奇,長大以後,哥白尼提出了著名的“日心說”,推翻了過去一直認為是太陽繞地球轉的“地心說”,這是世界天文史上的一大貢獻。

    化學家羅蒙諾索夫,從小生長在一個漁民家庭,很小的時候就隨父親到海上打魚。他對大海發生的所有自然現象都感興趣。出海後迴到家裏,羅蒙諾索夫總是要問父親許多問題。“為什麽夏季傍晚海麵會出現光亮的水紋?”“為什麽冬夜天空會出現絢麗的北極光?”“為什麽海水每天兩起兩落?”也正是因為這種從小就有的好奇心,長大以後的羅蒙諾索夫終於在化學領域有了一番作為。

    大動物行為學家古多爾曾經說過,悶熱的雞窩常常和自己的兒童時代的迴憶交織在一起。小時候,他曾鑽進雞窩一直待了五個鍾頭,為的是要看看母雞究竟是怎麽下蛋的。

    我國偉大的地質學家李四光,小時候常常一個人靠著家鄉的一些來曆不明的石頭出奇的遐想,好奇的自問,為什麽這裏會出現這些孤零零的巨石?它們是怎麽來到這裏的。後來李四光走遍了全中國山川河流,作了大量的考察與研究,終於斷定這些怪石是冰川的浮礫,是第四紀冰川的遺跡,糾正了國外學者斷定中國沒有第四紀冰川的錯誤理論。

    幾乎每一個科學家的故事都可以告訴我們,他們的一生是充滿了對大自然奧秘好奇的一生,正是這種好奇心引導他們一步步攀登科學的高峰。

    科學家的好奇心是對新事物的敏感與探求。它是以大量原有經驗和知識為基礎的。好奇心是科學家們學習、研究的最初動因,也是最基本的創造心理因素。

    好奇心不僅僅隻是著名的科學家所必需的,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他要學習知識、有所成就也離不開好奇心。

    成才離不開好奇心,但是有了好奇心並不意味著就一定能夠成才。要想有成就,還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好奇心就好比一粒種子,沒有種子就長不出參天大樹,沒有好奇心的人也不可能有所發明,有所創造。種子播種在黑土裏以後,經過人們的澆灌、培育,會逐漸地破土而出,由小苗長成棟梁。有了好奇心,再加上汗水和心血,你就有可能成為對國家、對社會的有用之才。當代著名物理學家李政道博士說:“好奇心很重要,要搞科學離不開好奇。道理很簡單,隻有好奇才會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可怕的是提不出問題,邁不出第一步。”正因為好奇心如此重要,所以,許多人都把好奇心稱為成功者的第一美德。對於一個有誌成才、渴望成功的人來說,好奇心是其一項最寶貴的財富。

    不經意的好奇,意外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

    巧克力最初的來源地是中美洲,那裏的熱帶雨林中長滿了鬱鬱蔥蔥的野生可可樹,樹上結滿了果實可可豆。1300多年以前,約克坦瑪雅印第安人用焙炒過的可可豆做了一種飲料叫chocte。墨西哥阿茲台克人戰勝了瑪雅人並從他們那兒學到了關於chocte的一些知識。

    16世紀,當西班牙殖民者來到美洲時,阿茲台克人又把chocte知識傳給了他們。1504年,哥倫布出於好奇,環球航行迴歐洲時帶了些可可豆迴去,隨後的探索者don cortes發現了chocte的商業價值並把這種飲料傳到了西班牙。

    西班牙人對chocte進行改進,在裏麵加上糖使其變甜,到17世紀時這種飲料在歐洲那些富有的貴族中變得盛行起來。隨著需求量的不斷增加,可可樹的種植發展到巴西,特立尼達和其他西印度洋的一些群島,後來又發展到西非和其他熱帶國家。隨著巧克力的產生,這種食物很快傳遍全球各地。哥倫布一時的好奇,意外地促進了一種世界性食品的產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狼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宇並收藏狼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