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乘乘兮,若無所歸。】


    “泊”,即淡泊的意思。“我獨泊兮”,是聖祖以第一人稱謂自己,同時也泛指淡泊明誌者。其意是說,我雖處在紅塵中,但淡然麵對,無欲無為,像水一樣清淡,不染一絲灰塵,不為燈紅酒綠所動。


    “其未兆”,即指人心中的喜、怒、哀、樂、愛、惡、欲的念頭,尚未生起時的無心、空心狀態。終日處在淡泊之中,不為外境所擾。世間之事,快樂中必隱藏著憂苦,並非絕對。因此太上在此提醒修道者,應該“我獨泊兮其未兆”,心像一潭清水一樣,微波不起,清澈透底。


    “嬰兒未孩”,是比喻心像剛出生尚不會笑的孩子那樣,無思無慮,天真無邪,全是先天自然狀態。此句和上麵所講的“專氣致柔,能嬰兒乎”的道理一樣。中華民族的老祖先所創造的方塊漢字,每個字都含有極深的哲理。“孩”之一字,是由左“子”右“亥”組合而成,亥為陽壬水,子為陰癸水,陰陽交合而生子。天地自然萬物無處不有亥子,年有亥子月,月有晦朔,日有亥子時,植物有果核,物物有核心,皆是陰陽合和之理。“孩”之一字,意即陰陽未分、先天未散的自然合同狀態。“未孩”就是赤子之心,亦即天真無邪的自性佛,也指平常心。“赤子之心”就是一種非識、非知、非欲、無憎愛、無分別、不造作、不執著,天性未鑿,餓來吃飯困時眠,於事無心,無心於事,一切都是天然。修真者若能悟此含意,時刻懷抱一顆赤子之心,終日與此心相合、相依、相同,隨緣而化,眾善奉行,諸惡莫作,何愁道果不能成熟?


    “乘”者,動也。“乘乘兮”者,魏源解曰:“如乘舟大海之中,漂浮而無係著。”意思是說:心終日像嬰兒之未孩,處未兆之先,不入世味之中。心無掛礙,似為不為,心性不動,修無為之身,齊無為之家,以無為之家,治無為之國,以無為之國,平無為之天下。因事治事,隨物付物,渾然全無後天有心作為之可見。這種無心無為的明境,有如先輩一首詩中所描繪的那樣:“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裏無雲萬裏天。(前一句,月如佛性,千江則如眾生,江不分大小,有水即有月;人不分高低,有人便有佛性。佛性在人心,無所不在;就如月照江水,無所不映。任何一位眾生,隻要他有心學佛,他便會有佛性,任何一條江河,隻要有了水,他就會有明月。後一句,天空有雲,雲上是天。隻要萬裏天空都無雲,那麽,萬裏天上便都是青天。天可看做是佛心,雲則是物欲、是煩惱。煩惱、物欲盡去,則佛心本性自然顯現。)”


    “若無所歸”者,也就是孔子所言的“君子不器”,不自歸於任何能名有形的地方,無法將它歸於某一種範圍,也無法加以界定。說他是任何一種名相,都似乎不像。


    “乘乘兮若無所歸”,又好象乘船於一望無際的大海中,心茫茫所向,像大海一般,天連著水,水連著天,寬廣無際,坦坦蕩蕩。無欲無識,無憂無慮,心跡不立,渾無一物,沒有任何止歸之所。這是一幅心曠神怡的無為美境。


    世間眾人貪欲享樂,我則獨以道味自足,獨處於一念不起的無心狀態,因而心地空明,抱元守一,真心不動,唯以道為樂。世人不知道味之美,唯以世味為美。道味清而淡,道味足,則無往而不見足。貪世味之人,永不知足,交爭於心,難以止歸。人若能止世味之心於未生之先,其無欲無為之妙,就會像嬰兒未孩一般,不知不識。惟知母乳,不知世味,隻有道性的天真無邪。太上教人以道味自足,不貪入世味之中,應該像嬰兒般的純真,修不動心,修無為身,因事順事,因物付物,渾然與萬事萬物合為一體,無我、無人、無物之區分。如是,便是嬰兒赤子之心。修道者達到相當程度後,不但心態可以返到嬰兒般的純潔天真,而且身體也可以返老還童,全身各個係統都能恢複到嬰兒時的狀態。若能時時保持這種心境,就是複至先天境界。


    【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


    “眾人皆有餘”,是說世人都認為自己了不起,拚命追求名利金錢,以享受為樂,以權勢地位為貴,以貪多索取為能,什麽都想占有。故而欲望無盡,貪多圖好,貪得無厭,以此為榮。


    “而我獨無遺”,是說人們什麽都想有,而我什麽都不求。我“遺世而獨立”,好象忘掉了世間的一切,而淡漠了世俗的追求。“遺”就是看淡放棄之意。


    “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是說有道之人,唯道是從,看破紅塵,視一切名利為身外之物,視金錢如糞土,視高貴為卑下,視奢侈為恥辱,視貪欲為賊盜,視享樂為損福。故我能放下人心,淡泊世俗,恬淡人生。而我這種淡泊之心,世人並不理解,故而笑我癡,說我愚,甚至閑言碎語,冷嘲熱諷,被人誤解,遭人冷眼……。但我全不在意,心中明鏡高懸,自自然然,坦蕩做人。不被外境所擾,不為逆境所屈。心無所慮,泰然自樂,不為物累,逍遙自在。心境不有一物,意中不起一念,沌沌然如天地未始,淡淡然道味無窮。心中天地之聖潔,性分中的那種天樂,世人是永遠無法體味,也無法得到的。


    但真要做到“忘我”,確實不是一件易事。辛稼軒詩曰:“須知忘世真容易,欲世相忘卻大難。”自己要將這個社會遺忘還容易,但要社會所有人把你輕易忘掉,那可能更難。“人怕出名,豬怕肥”。人忘掉這個世間,歸隱山林,不過問世事,還比較容易,隻要自己一個人能心想得開、放得下便可。但社會上蛛絲般的關係,尤其是一旦有點名氣,即使你躲到山林郊野,也得千方百計纏著你,決不輕易放過。這就是“欲世相忘卻大難”。所以太上騎青牛悄悄出了函穀關。


    “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老子自稱之“愚”,並不是真笨,而是一種“和光同塵”的外在示現。“沌沌”也不是糊塗,而是如水匯流,隨順而流,而不是追物逐流,所以心中並不汙濁。學道人不能做作裝糊塗,這種外昏內明的功夫不是造作出來的,而是心修到位後的一種自然流露,是德性累積的必然結果。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昭昭”,本是明朗之意。“俗人昭昭”,是說俗人都想高人一等,自作靈光。眼光習慣向外看,像手電筒一樣,照外不照內。不知返光內照,不知節約能源,而是通過雙眼,貪婪地攝取世俗美景。但同時也把大量光炁等能量物質,透過雙眼白白浪費了。俗人的眼光特征,就是照人不照己,照外不照內,故而外明而內暗。受心中偏暗的影響,往往戴著有色眼鏡去看人、看事、看物、看世界。總是自我感覺良好,認為自己最正確、最聰明,看不見自己的不足。


    “我獨昏昏”,是說修真人與世俗之道相反,不以聰明才智高人一等,在外人看起來反而是平凡庸陋,平平常常。“我獨若昏”,同時也說明修道人的行為雖是入世而修,但心境卻是出世塵外,不斤斤計較個人利益,在常人看來是傻子。“我獨昏昏”還有另一層含義,就是常常迴光返照,時時慎獨反省。非禮不視,雖視物若無物,不為物欲所誘,不為世俗幻景所迷。不貪外景,不顯露聰明,不論人的是與非。儉目養神,涵德斂光,節約能源。甘於被世人笑為昏暗不明的白癡,但心中卻光明熠熠(yi)。


    “俗人察察”,是說俗人都是小聰明,對任何小事都很精明,事事都極精細。心眼如針尖般小,隻看見眼前一些蠅頭小利,卻看不見大道理。俗人的心經常外馳,總是以嚴曆的目光盯住別人臉上的灰塵,以苛刻的標準挑剔別人的毛病。議論別人長短,而從不省察自己。明之於外,暗之於內。嚴以待人,寬以待己。這是俗人的通病。


    “我獨悶悶”,而我卻異於俗人,總是笨笨、悶悶的。雖外表“和光同塵”,混混沌沌,而內心卻清明灑脫,心明如鏡。“悶悶”就是渾厚樸實之狀。世人多是自作聰明,逞能顯智,誇誇其談,喜歡在人麵前炫露才華,以求得別人讚譽,滿足那顆虛榮之心。而我卻似若暗昧,若癡若愚。雖有智慧才能,卻從不亂用。不顯山露水,不逞能好強。因我深知:“大道之妙,美者貴乎藏,善者貴乎隱”,故不敢損德害性。


    常人的眼睛向外不向內,知顯不知隱。對大小一切事物,皆是見近不見遠,見假不見真。隻看現象,不識本質,隻求眼前小利,不管長遠大計。對己無限寬容,待人察若毫厘。我知人與萬物同體,本無彼此之分,故悶悶然,無上下貴賤之分,無美醜高下之別,渾渾然無所割截,心境一片寂然。無論世人笑我傻、說我愚,我獨樂在心裏。


    【忽兮若海,飂(liu)兮若無所止。】


    “忽兮若海”,即我的心終日處在無為之中,恍恍惚惚,渾然與天地自然融為一體。“飂”即風,形容動蕩不安的意思。兩句連起來,就是形容心像大海一樣,無邊無際,波動不靜。大海寬闊無大,能容納一切細流,能包容一切塵垢,無有窮極,自然無為。俗人離本求末,貪圖世味,追求功名貨利,其欲望如大海之波濤,奔騰不息。又像一葉小舟,漂泊搖弋在茫茫無際的苦海裏,流浪生死,無有歸期,不能自止,不知迴頭是岸,不能返樸歸真。


    這兩句經文,是太上以海為喻,以悲憐之心,歎息世人的沉迷不醒,並寄望於道德宏世,救度世人拔脫紅塵大海,迷途知返,早達彼岸,歸根認祖,重塑人生。經文同是以大海為喻,太上卻賦予兩種境意。一種是有道者的心與大海溶為一體,渾然無分,自然無為。一種是世俗人的欲望如海,濤濤不息,無有止歸,令人歎息!


    自古以來,先聖們都是教人要胸襟寬大,包容一切。並以“淡泊明誌,寧靜致遠”作為修養警言。隻有如此,才能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升華,從種種束縛中超越出來。


    “飂兮若無所止”,這種境界,隻有坐在山上才能體會出來。“飂”不是驟風,而是高雅的清風,猶如空中大氣的清遠徐吹。很難用文字形容出來。“天風朗朗”這種意境,即是靜夜身處高山峻嶺,雖然無風,但卻能聽到那種清雅的風聲,像金石之聲;又像在極為寧靜的心態下,聽到那高遠的太空裏無比美妙的音樂聲,虛無飄渺,人間音樂所難及。也就是莊子所說的“天籟之音”,沒有達到這種境界,很難領略到其中的妙意。人生在世,宛如海潮,一溢一滅,乍潤乍礁。靈亦如是,轉輪無息,或廢或凋。吉兇禍福,自作自召。因果簿上,件件分明,準確無差,誰也難逃。


    【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


    “眾人皆有以”。人各有誌。俗人有俗人的人生目的,修真有修真的生命情調。世人對人生都是“有以”,即有以為。都是或求升官發財,或求長壽健康。在修佛修道者看來,“人身難得今已得”,生命來之不易,因而既有目的,又無目的。即使修佛證道,也是在出有入無中無心求證出來的,並不是用執著心追求出來的。


    “而我獨頑似鄙”,這種心境,就是佛家所說的“隨緣而遇”,儒家所說的“隨遇而安”。老子認為這種隨緣而遇還不夠,還要“頑似鄙”。“頑”有愚癡、無知之意。世稱調皮的孩子為“頑童”。“頑”,又有頑強之義,是一種誌心定力,堅持不變。“鄙”,就是粗俗鄙陋,言行舉止,平淡無奇,俗人都瞧不起。譬如濟公活佛的吃狗肉、喝燒酒,瘋瘋顛顛,看似冥頑不靈,人們都看不起。說他瘋,他又好象非常清楚,說他點數不清,有些事卻是有板有眼,毫不含糊。從這個廟到那個寺,人家都不歡迎他。“鄙”到這種程度,他卻是個最解脫、最不受約束的人,飄然自在,心在天外,豈不灑脫!但卻是世人永遠難以理解的。


    俗人以舍真逐妄為有,以舍本求末為真,以聲色貨利為樂,以高官厚祿為榮,以機智巧心為能,以後天識心用事。故愈逐愈迷,愈有愈貪,愈陷愈深,愈走離道愈遠。“我獨頑似鄙”,此句是太上自謂說:我認清了世情世味之有害,心離世塵,處逆求真,故自安於被世人所譏諷的頑愚、遲鈍和鄙下,自持鄙微粗陋,任人評頭品足,乃至曲解侮辱,我心巍然不動,依然光明朗朗,坦坦蕩蕩。雖終日與世人和光同塵,處塵卻不染塵。身處汙泥濁水中,心卻空潔如蓮藕。與世無爭,與人無辨,在火中學栽蓮,在濁中靜沉澱,在鬧中煉靜心,在有為中入無為。常在河邊走,就是不濕鞋。如此持之以恆,磨鏽不輟,靈台自清,心鏡自明,性光自圓。如此爐火純青,頑陰盡消,真陽自現,心中之日月天地燦然。到那時,處世應物,似若不逮也。


    【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我獨異於人”,即我雖與世人形同,而處世之心卻不同。俗人貪世味,而我卻貴道味。人與天下萬物同為道生,同受德育,道德是天地人萬物之父母。人由道而生,物由道而成,道不遠人,而人自遠之,道不異人,而人自異之。


    “食”者,養也。“母”者,道也。“而貴食母”,是說俗人皆貪貴於食世味,而我卻獨貴於食道母之炁。“民以食為天”。人生存於天地之間,一刻也離不開慈母的養育。在母腹孕育期間,以臍帶吸取母體先天精華物質,落地後,以食母乳而成長,成人後,衣食住行,離不開地球母親的滋養。地球又以天為母,天以陰陽運化日月,人與萬物得天地之精氣神而生存。天以道為母,道生天生地,又以道母的精華物質養育天地。道以自然為母,自然乃大道之根,是宇宙的本源,是天地人萬物的老母。


    “食母”是一個龐大的理論體係和物質係統,它既包含著自然大道“一炁含三”的“三元”(即元精、元炁、元信)與“三源”(即質源、物源、玄源)體係,又包涵著萬物“一元四素”象數理氣的構成元素。“食母”是解析宇宙的係統科學,是先輩們經過慧觀與智觀、顯觀與隱觀、宏觀與微觀所總結出的集大成之學,也是“玄靈修真理法學”所探索與實踐的理法係統。


    “食母”之道,就是一部天元神修大法。母性就是道心佛性,就是天理人心,就是真善上德。母性是最偉大的,故有“可憐天下父母心”之謂。修真就是求證完備這種人心固有的真善美,複歸先天本有的天然母性。同時還要通過內修外煉,打通人身小宇宙與天體大宇宙的傳輸組織結構,使外宇宙、天地之母的先天能量,源源不斷地流入體內。根據由常道進入非常道,由後天複返先天的修證原則,內外同步,順補逆變。由表至裏,由淺至深。由經至脈,由脈至線。由線至竅,渾元一體,聚散自然。從而逐級實踐“我食於母、我食地母、我食天母、我食道母、我食自然之母”這五個層次的“食母”過程。即由修補身體虧損,達到在母腹中的乾健狀態。再使十二經絡暢通,達到與地母連通,食地母的能量場勢,完成第一個層次的返先天,這就是“人法地”。再以天為母,以內外丹脈線為臍帶,從天母體內獲能,得日月星精華的滋養,完成“天之驕子”的胎兒發育成長,由天人合一成真。再進入天法道層次,天以道為母,從道母體內的胎血中獲能,育成道子,完成真一之道。由此再進入道中修道,修煉天脈竅、理脈竅、混沌竅,繼續修證道的更高層次,到達大解脫、大自在,破〇壁,碎虛空,真無極,合自然的全部食母修證過程。正如空淨師所雲:“天有理脈在宇心,我有理脈在吾身。慈母懷抱吮道乳,兩者雖分不可分。”這時,就可以像自然“母親”一樣,法於自然大道,合於自然大道。


    【本章說解】


    此章經旨,深重“食母”二字。能深悟者,即可俯仰周旋,無往而不樂,無事而不通。人生存在宇宙空間,日遊於道炁之中,誰能放逸於外,即使自己不食母炁,而母炁又何時離開過?萬物無本則不生,萬水無源則不流。因萬物有本,所以生化無窮,自古至今,青黃不改,這就是萬物與天地能長久之妙。萬水有源,所以才能不舍晝夜,川流不息。自古以來,水從來都是以它的天一本性,去高而就下,與天地共同化育萬物,天地萬物共食大道母炁。大道母炁為先天精華物質,雖無聲無臭,不色不空,無形象可指,無端倪可見,但它卻是造化之樞機,是萬物萬類之根蒂。正因為有此母炁之源,所以生萬物而不遺,養萬物而不匱。彌綸天地,貫通古今。天地萬物造化之巧,無不是母炁之妙。舍此母炁,既無天地,也不可能有人與萬物的生命存在。


    天地萬物,誰能離開自然大道母親的養育。從人的屬性而言,看似並無差異,何以又言“我獨異於人”呢?我與人之異者,就在於俗人貪世味,我獨食母氣。“母氣”者,即道炁。道炁根於自然本源,彌散於六合空間,是一種高級能量物質,它是人與萬物活命的根本所在。人若能體之於道,處世應物,日用細微,唯道是尊,唯道是從,依道而行,便是與道母合體,可以與母炁相通。如同嬰兒食母乳一般。得其乳,則性命可全,不得其乳,則性命難立。若能使天下人都明白食母之道,則天下百姓與我同然,萬物與我同體。我之所貴,人亦貴之,我之所食,人亦食之。天地人物,渾如一個母子,同是一個整體,善惡同心,唯阿不二。昭昭者亦無所用,察察者亦無所施。到那時,雖說有微異,但卻是大同而小異而已。


    修道之人,果能食足天地道母之炁,自然性命歸一,心德周全。母炁具足之日,上則可識天時,下則可達地理,中則可盡人物。母炁足,道即全,悠然於先天無為之境中,看似好象若遺若昏,似頑似鄙,但心中的大千光明美境,非昭昭察察的俗人所能知、所能及。由此可知,本章重在言食母之旨要,這是太上教人認識生命之真諦,為世人指出了一條求得生命健康,乃至長生久視的光明之途。同時也為修道人展示了一幅美好的畫卷,指出了當代修真者必須堅持的修證方向,以及當務之急的修證課題。


    從道章第二十一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孔”者,大也。“德”代表真正有道的行為。“孔德之容”,就是大德之意。佛家稱大德為“孔德”。後因有孔子姓孔,才將“孔德”改為“大德”。“容”,是指內涵的包容作用。大德之人心若太虛,自處謙卑,能納垢濁,內聚厚德,無所不容,能裝天地萬物,能承天下萬事。道大德必大,故有“孔德”之稱。孔德就是大德、真德、玄德,在天地為天地之德,在聖人為聖德。天地聖人之德,非道而不能立。德為有物有象之本。天地能容萬物,聖人能愛萬民,愛民之德,就是容物之德,愛民與容物,總是一德。


    “惟道是從”,“惟”者,獨也、一也。一個真正有道德修養的人,他的內涵隻有一個,那就是“道”。“惟道是從”,就是說人要在二六時中,隨時隨地,每分每秒,都在嚴格要求自己合於道的原則,起心動念,一言一行,沒有絲毫違犯道業。有道之人,“澹兮其若海”,永遠包容一切,容納千涓萬流,匯歸於一,沒有離譜出軌的現象出現,這是做人的大原則,也是修道人出世的規範。修真之人,不隨世俗所轉,心地誠一,遵道而行。道是德之體,德是道之用,兩者相輔而相成,故德不獨立而存,必從於道而立。


    人隻知天地之大,並不知孔德之大,這是因為天地有象,道德無形,故人不能以形象看見道德。若能悟透色空不二,有無本一,隱顯同觀,即可知道與德無法比擬。有大地山河的地球雖大,但在浩翰宇空,卻好似小團塊一般。孔德雖然是浩大無際,真空妙有,但卻不出人的方寸之間。人的先天本體之心,古人稱為“方寸”,此心是人的先天隱態之心,並非人體肉團之心。此心雖無形質,卻能主宰人的後天形質。方寸之心有七孔,內含大德慧性,故又稱為“七竅玲瓏心”。此心有七孔,孔上生毛,毛端雖小,卻可容納昆侖萬山,可納四海之水。孔德的無形之形,小可容大,可包容宇宙萬物;大不異小,可藏至微之密,故稱之為“孔德”,也就是先天道性之德。此等德性的奧妙,不但天地聖人有之,天下百姓人人具有,隻可惜世人被私欲蒙蔽,這顆本來活潑靈慧之心,卻被後天汙物阻塞,故開啟不全,其孔不大,所以容量有限。於是便造成了世人本性失明,心胸不寬,看不透事物本質等先天缺損現象。


    修道人通過修心煉性,抑製後天欲心汙染,積功累德,使七竅心逐步打開,先修成“七竅玲瓏心”,進而再修“金剛不動心”、“菩提佛道心”,終而達到性聰目明,洞徹人生,了知宇宙,性圓命了,性命雙成,得道成真,複命歸根。這便是“孔德之容,惟道是從”的真義。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此六句反複形容道之為物,似有非有,似無非無;有而不有,乃是無中所生的妙有;無而不無,乃是無中之妙無。不屬於有,不屬於無,惟恍惟惚,恍惚之妙,混混沌沌,隱顯於有無之中。似乎有象,以有象求之,則又無象;似乎有物,以有物求之,則又無物。無方所,無定體,無聲無色,無形無象,但卻能變化莫測。道之為物,這個“物”字,乃是不物之物,是一種肉眼不可見的高級精微物質。就數而言,此物中有一,一中又含三,能生萬物的元精、元炁、元信。這三種基本物質,就是現代物理學所稱的“暗物質”,並非顯態後天有形的物象。


    自然大道的最本質期就是太虛,經過太易進入太初階段,元炁開始形成,炁的生成變化過程,就產生質性,“太素”就是質性的開始狀態。質性出現而產生形,沌形並非常態之形,而是道性之形,這就是“太始”階段。這種形成變化的演變過程,既是微觀的,也是宏觀的,可以稱為物的“初始化”階段,都包容於“一”中,是一種無極向太極的演化過程。自然大道的隱顯層次,都是由宇宙本源(元)演化出來,才產生出天地萬物的各種不同級次,形成大道包容下的形質差異和層次分別。近代科學在生物微觀的研究中,深入到三胚層、卵細胞分裂、染色體結構、遺傳物質染色體數量、dna22螺旋結構,遺傳基因的64種組合體等等,都是初步進入這些道性微觀領域的求證。這種研究小中見大,知微識巨;大中容小,識巨知微,已經接近中華先祖們早已驗證過的這一超前高科技理論。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後世許多研究老子哲學的人中,有說老子的思想是唯物的,也有說是唯心的。說“唯物”的一派,認為書中許多處提到“物”字。在春秋時代,還沒有“唯物”與“唯心”的區別。那時所講的“物”,等於現代人所講的“這個東西”。這在諸子百家論著中常能見到。古漢字寓義深邃(sui),一字多義,具有全息性、立體型的特點。近代以來,西方文化傳入中國,言簡意賅的漢語言文字,被白話文替代,失去了漢字豐富的魅力。


    “東西”是兩個不同的方向,但現代語言已將它合成一個概念,而且是很難準確界定的觀念。古人講“物”,也同樣是這種意思,並不局限確定,隻是表示物質的一種總概念。而物質概念又是廣義的,並非專指某個具體物質。現代人曲解了兩千多年前先輩們的觀念,把“物”當成“唯物”之物,以今人的觀念詮釋古人的思想境界,失之毫厘,差之千裏。老子所講的“物”,等於佛家所說的“自性光明”,也就是禪宗祖師們所說的“這個”。“這個”與“那個”無法注解,它是一種境界,隻有自己親身悟到證到,才知道這個“物”是什麽含義。


    至於“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更是複雜,就像啞巴吃餃子,唯有心知,口難表達。這種境界毫無邊際。“象”者,境界也。這兩句話是說,在那個光明境界裏,似乎有那麽一種說不清的東西。等於佛家所說的“即空即有,即有即空”。在空空洞洞裏又似乎不空。這個“其中有物”,既非唯心,又非唯物,而是物的一種元始狀態,是心物一元的初始階段。唯有修道人才可以進入這種不可名狀,光明無際,若虛若實的境界。這種境界無法用語言表述,太上隻好以“象”與“物”兩個字表達。在佛學中則被稱為“不可思議”、“不可說”,個中景味,隻好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現代語言將“恍惚”一詞,胡亂解為精神錯亂,昏頭昏腦,神經不正常的精神迷幻狀態,這是完全錯解了太上的本義。“恍惚”本是進入深層靜定狀態下的一種心性的光明境界。僅就字形結構而言,“恍”是豎心旁一個“光”字;“惚”是豎心旁加之一個“忽”字,其意就是心地光明,飄然自在,活活潑潑,並非是顛三倒四的昏頭昏腦。而是一種不可言語表達的那種朗朗光明、自在灑脫的聖境。


    人的先天本心,具有空明虛靈之妙,能通天下一切物,視之卻又實無一物,故以“有物”言之。人心若能複得虛靈之妙,不被外物所蒙,不受內欲汙染,以虛合虛,無中自然能生有,無象中自然有象,無物中自然有物。此物非白非青,非實非虛,隻可神會,難以言傳。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窈”是形容其通幽深遠,“冥”是形容其深不可測。窈冥是對太空現象的比喻。例如“飛入清冥”這句話,就是形容到達無窮高、無限遠的太空中,甚至忘記了太空的概念,心身與太空渾然一體。若能修行到如此程度,便可以洞察“其中有精”的真意。這個“精”,不完全是今人所解釋的物質概念,更不是旁門左道所指的精蟲卵子之精,它包含著道性物質的“精靈”、“精華”等含意,是一種不可測量、不可捉摸的精神之精,也包括道家所講的“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所需的精炁神渾合體。精神是無法以言詞作具體形容,但人人都可以感覺到這種生命的活力存在。精神好與不好,是人的生理狀態與心理狀態的綜合因素決定的,有相互作用的關係。今人將這個“精”字完全曲解為人體後天生成的精子卵子,這是對先輩們本意理解的大錯特錯了。


    道之為物,雖無一法一物,但其中之妙,則又窈兮冥兮。似遠非遠,遠而若近;似近非近,近而若遠。在杳冥(yǎoming)之中好象什麽也沒有,在虛靈莫測中,不見其有,而實際全有。天地無此精華不能生成,成也不能長久。人與萬物無此精華不能生成,成則半途夭折。此類精華物質自自然然,人的主觀意誌無法改變,增之不能益,損之不能缺,無毀無滅,甚真且妙,故曰“其精甚真”。德為有物有象之本,尤其是德中的精華物質,是萬物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故莊子雲:“以德為本,以本為精,是言德出乎道也。”修真之人都能體會到,真能打坐達到“窈兮冥兮”的空靈境界,哪怕稍稍凝定幾分鍾,等於常人睡眠數小時,這便是“其中有精”,由此才能進入“煉精化炁”的狀態。老子、莊子書中所談的修道境界,並非哲學家、文人研究者所能理解詮釋的。不吃梨子,焉能談梨子的滋味?隻有親身實修實證,才能真正體會個中真味。


    “其精甚真”,此處所指之精,即佛家所論的“不生不滅”境界。《愣嚴經》曰:“心精圓明,含裹十方。”修心到達此種地步,可以含天蓋地,包容整個宇宙。這個“其精甚真”,是個絕對真實的東西,無始無終,不生不滅。


    “其中有信”,“信”是一種道性精華物質,它可以統馭其它精炁神,包含在其中。確有其事,真實不虛。“信”表現在“精”上,不僅常存不滅,而且不違其時,不失其序,真誠而有信,故又名“信德”。譬如日月四時之運行,天體自然規律的自動循環,日之晝出夜落,月之晦朔弦望,物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皆是守信的準確無誤。萬物雖有生滅,日月依然往複,守信而不差毫厘。故曰“其中有信”。


    此信無處不有,無時不在,貫乎古今,通乎萬物,天下人與萬物日用常行,無不是此信。此信在天地,在萬物,在萬事,雖不居其名,卻可以成無名之實。李氏嘉謨曰:“有中之有,眾皆以為有,而不知盡妄也。無中之有,人所不知,而不知其有至真也。惟其真而不假,故不以有而存,不以無而亡,是謂有信。”老子所說的精氣神這三樣東西,是修真的階段和步驟。“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是說隻要大誌修真,鍥而不舍,不心動意搖,久而久之,精神信息的妙用征象,就會步步呈現,層層上升,終而至於形而上的大道。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是說自然大道參天地造化之機,不生不滅,永恆存在。自古及今,真理隻有一個,無二亦無三。但表達“不二法門”的大道之名,卻是千差萬別,並非一個名稱。稱它是“道”、是“神”、是“心”、是“物”、是“天”、是“如來”、是“自然”等等,都是代表著“這個”大道。它永遠不會改變,不可磨滅,橫豎三界,彌散六合。我們的祖先就將它稱之為“道”。自混沌初開以來,天地萬物生生不息,曆劫無數,眾甫皆遷流,唯有大道終古自若,無改無易,運化不息。雖有聖人出世,亦不能去其名。故曰“自古及今,其名不去”。


    “以閱眾甫(fu)”,“閱”者,稟也,即給與之意;又有檢查、檢閱之義。“眾”即天下眾生與萬事萬物。“甫”,即開始、起初。“眾甫”就是天下的眾生萬物。“以閱眾甫”的意思,是說大道主宰萬象,常以道觀物。在大道眼裏,萬物從稟受道氣而始,受陰陽五行的製化而行,生息不止,循環往複,像住旅舍的過客一樣,匆匆而來,匆匆而去。天下萬物萬事的真善美與假醜惡,無不受道之檢閱和審視,無不受自然規律的製約。故古有“頭頂三尺有神明”之說。凡人的為善為惡,事物的清濁沉浮,皆難逃天眼的視線。即使詭密行竊、暗室欺心之類的事,也難以逃脫“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的果報,此非虛言也。


    【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眾甫”之密義,就是甚真之真精,甚真之真信。真精與真信的出機與入機,變化無窮,深藏玄妙。始則出機化而為物,終則入機而歸於道。聖人以觀“甫”為始,觀徼為後,閱眾始則前際空,萬物並作而觀其複。以道觀道,則難知眾甫之理;若以物觀道,則可以達本而窮源。那樣,則眾甫出入之機即可得知,眾甫之流遷變化,亦可一目了然。既可知其所以,亦可知其所以然。天地萬物皆是大道所生,萬物都是大道物質的載體,因其所含道性物質層次的不同,才有萬物萬類之別異。但就其本體而言,都是道性的體現。就其生息流遷的變化而言,都是大道自然的應用變化。宇宙雖然至大無邊,變化雖然高深莫測,但在大聖大智、以道蒞天下的佛道聖祖們看來,皆如掌中觀物。


    “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這是說,等到證悟了真理之後,便能毫無障礙地觀察一切眾生相,了知一切眾生的根性。“眾甫”就是眾生萬物,“甫”也可作“父”解,代表男性。一個人得道之後,對芸芸眾生的種種習性,種種因緣,以及千差萬別的生命狀態,皆可一目了然。太上這句話是說,我以什麽了解人的根性,人的心理狀態呢?就是“以此”而來。因為得了道,對這個至高無上、恍恍惚惚、通達變化的宇宙萬有,照見無涯無際的生命現象,所以才能無所不知,無所不曉。


    【本章說解】


    有道便有理,有理便有氣,理氣具而造化生,造化生而有萬物。大道造化之生,有動靜之機,有陰陽之妙。二氣交感有時,萬物變化有序。動不妄動,時至則動;生不妄生,時至則生。時至則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用,四時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兇。造化之生,萬物之有,太極之體用,皆在於此。道為生死之關鍵,本始之總持,複命之源頭,造化之樞紐。道中之密義,不屬有無,不落方所。天地之大本,萬匯之大源,聖人全此實理,所以成聖,真人全此實理,所以為真。經中所言“閱眾甫”,正是此義。


    道包天地,細入無倫。孔德之德,亦如其然。道雖恍惚,無固定之形體,但恍惚中似有形象,實有物質。混沌窈冥之中,包涵著精炁神。精炁神這三種道性物質真實不虛,從古至今,常在不去,玄乎莫測,無所不容,無欲無為,無物不納。與道融合而無間,由此可知大道之全神,孔德之妙用。如此體認大道,其旨可得。善觀道者,必以物觀之。善觀物者,必以道觀之。離開觀道,則難以知見物的本質;離開觀物,也難以觀知道的運化。觀物者,觀物之入機;觀道者,觀道之出機。人若能在靜定中觀見杳冥(yǎoming)恍惚之境,就可以領悟眾甫之所以然,可知其中有象有物,有精有信,孔德之容,皆可一以貫之。


    本章反複形容道體之妙。物即象也,真即精也,信即真也,變文協韻,反複模擬。太上聖祖殷殷教誨後世之情,躍然於字裏行間。以道觀眾生萬物之本始,可知天地萬物皆自道而出,眾甫皆變化遷流,而道則終古自若。能知眾甫為道所閱者,才是真正體悟了道的至真至信,萬古不壞。道是萬象的主宰,站在道的高度上,以道檢閱萬物,萬物皆如旅店中的寄宿過客一般,匆匆而來,匆匆而去。萬物皆順道而行,故有終有始,有盛有衰,而大道卻永恆不壞。人若能明白大道既有順生,又有逆返之理,顛倒陰陽,反奪天地的精華,即可複命歸根,與道同體,長生而久視。


    太上在本章所講的“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或“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等話,是指心光廣大,蓋天蓋地的境象。況且是對“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的勉強形容。古道書經典中常形容道為“圓陀陀,光灼灼”,這是對道境的一種形容而已,與“恍惚”二字的意思相同。它是修道者長期修煉中的一個階段。隻要收心止念,萬緣放下,不執不著,順其自然,心身就會一步步變化,境界就會一層層提升。“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它是在光質能量聚積到相當程度之後,才能出現這種光明燦爛的境界。也就是那種“一輪明月掛眉梢”的圓明之境。


    抱一章第二十二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


    “曲則全”,“曲”者,隱曲、圓曲之義。曲與直相對待。道曰“玄竅”,佛曰“那個”,儒曰“端倪(事情的頭緒跡象)”。“曲則全”是我們先祖早就發現的宇宙真理。《易經·係傳》說:“曲成萬物而不遺。”宇宙都是曲線的,是圓周形的,而不是直線所構成。觀察物理世界,沒有一件事物是完全的直線所構成。銀河星係呈圓形旋轉,太陽係有八卦九宮之形,北極就有各類不同曲線光形。樹木有年輪,果實多圓體,萬物無不由曲線構成,圓即是曲。所謂“直”,是把圓切斷分割,或將它拉成直線。故曰“曲成萬物”。人體這個小天地,與宇宙大天體結構相同,氣象的變化與太陽月亮密切相關。《陰符經》曰:“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是說觀察天地的自然法則,把握自身的陰陽變化規律,修煉功夫即可信手得來。


    “曲則全”,也是講做人的道理。為人處世,外圓內方,運用巧妙的曲線,往往隨機一轉,就能轉憂為喜,轉兇為吉,這是做人的方法藝術,也就是畫家所講的曲線美。俗話說:“話有三說,巧說為妙”,講的就是“曲則全”之理。別人有錯誤,如果直來直去,往往對方接受不了,如果轉個彎子,話從正麵說,委婉柔和,旁敲側擊,既可達到目的,又能彼此不傷和氣。這就是善於言詞的“曲則全”。不過在“曲則全”中,還要堅持直的原則,老是轉彎抹角,就會滑到不講原則的“大滑頭”裏去。所以,曲直之間的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外圓內方,執兩用中,才是“曲則全”的正確途徑。


    太上所雲“曲則全”,就修行而言,是指在人身的隱微之間,在那個獨知獨覺之地,有一個渾淪完全、活潑靈通之機,由此存之養之,采取烹煉,即可至於丹成仙就。此處即古人所喻的冬至一線微陽,以至於生生不已。又如初三一彎新月,漸至十五月圓,無非都是“曲而全”之理。“曲”是隱的意思,隱微之處,其機甚微,其成則大。一曲之內,無非是理氣之一元。全體之間,亦是太極之精粹,這就是“曲則全”。修真人得此“曲全”之理,迴環抱伏,如雞溫卵,一心內守。久則一股清剛之氣,挺然直上。


    “枉則直”,“枉”是糾正,將歪的東西糾正過來,就是枉。“枉則直”就是將偏離中心的事物,修正到事物的中心點上,使它圍繞核心,而不至於偏離方向。我們的祖先早就知道宇宙間的萬物,沒有一件是直的,直是人為的、暫時的、勉強的,因此便有“矯枉過正”的成語。矯正太過了,又會變成彎曲。一件事物,太偏左了,將它拉到中間居中即可。如果矯正太過,又偏到右邊,那就不是中道。中是心,中是一,唯心是道,偏左偏右都是“枉”,都是差錯,都不符合道性。“中”道是一門極為廣泛而高深的學問,涉及到哲學、物理、人倫、生理、修真等各個領域。宇宙萬事萬物無處不含中道,合中者存,失中者亡,這是宇宙的一條基本法則。夷險禍辱之來,逆來順受,不辯不爭,這就是“枉”之義。人皆不枉而求直,強以爭直,結果反至於枉。所以聖人順其枉而不逆,屈而忍之,順而化之,故能固其全德。世間事物皆有時數,枉之日久,枉必自化,理之不直,不求而自得。故曰“枉則直”。枉而能直,故知“枉”之道亦甚大。


    “窪則盈”,“窪”者,地麵窪下之處。“窪則盈”,是說水性下流,凡是最低窪的地方,流水聚積必多,最容易盈滿。聖人以窪下自處,以謙退處下,不敢為天下先,就好比地之窪下一般,雖無心求盈滿,但其窪下之德未嚐不滿。窪而能盈,用之於地上,用之於天下,無往而不妙。“窪”即謙下之德,甘處人不願處的卑下之位。正因為有處下不爭之德,故天下人亦不能與之爭。由此可知處下不爭的道理。


    【弊則新,少則得(多),多則惑。】


    所謂“弊則新”。“弊”者,指故舊的東西。溫故能知新。世人多有喜新厭舊、棄舊圖新的思想。求新求好,追逐外表虛華,不知新與舊的辯證關係。修道者修於內而不修於外,自處謙下,自受弊薄,不與人爭新,而心境卻常常自新。這就是孔子所說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如果能夠一天新,就應保持天天新,新了還要更新)。”因為聖人深知道德貴乎隱,所以常養於弊,使舊可以化而為新;不養於弊,則新也可以變而為舊,乃至於損毀弊敗。這是事物的互變法則。“弊則新”是老子從事物的反麵,來表達正麵的道理,即任何事物都有正反兩麵,甚至還有它的八麵、十麵,如果把握不好,往往會走向它的反麵。這就如太上在58章所說的“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少則得”,“少”就是“舍”,是就人的私心欲念與道德的對應關係而言。私心愈少,公心愈得,欲望愈少,道心愈得。聖人隱蔽而不顯露,抱元守一,少私寡欲,不使七情妄動,專心養性,不致五性失和。抱一之道既得,一貫之理時行。自取其少,得而反多。這種有形與無形的轉化之理,多即是少,少即是多,舍即是得,得即是舍。這是天道“佑謙”的法則,故曰“少則得(多)”。


    “多則惑”,真知大道的人才能明白,知識愈多,煩惱愈大。財富愈多,痛苦越深。所以佛經裏把煩惱叫作“煩惑”,愈有煩惱,思想就越迷惑不清,認識大道之理就越難。欲修大道者,應先除盡情欲,斷除煩惑。人心對名利的占有欲,從來都是多多益善,豈不知財多者必惑於所守,學多者必惑於所聞,名多者必惑於虛榮。人若不能去掉私心,不清心寡欲,便不能得一貫之理。不能守抱一之道,必然多見多聞,多學多惑。多惑之人,則心中不能清靜,心理不得融貫,內外不能合一,抱著俗識濁見不放,難以求得宇宙大真理,何以能複返先天?辯證法告訴人們:凡事凡物,凡名凡利,追求多者,必失於一,失一就是失道。故曰“多則惑”。


    聖人舍其多而守其一,舍其繁而就其簡,舍其奢而就其樸,所以其理不惑,其事不亂。故聖人觀萬物之理,即一物之理。觀萬人之事,即一人之事。能化萬為一,又有何惑?


    【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此句是總結上文六句,都是講的抱一之道。老子說:自古以來,有道的聖人,必是“抱一為天下式”,巍然而不拔,固守道一的原則自處。何為“一”?“一”就是道。此句經文其一是說,人活在世上,做人處事要有一個準則。也就是人生觀、世界觀。世間人雖有名位之高低,職業之不同,貧富之差別,但人格都是平等的,都有一個共同的做人準則,也應當有一個人生的目標,活得有價值,才不枉來人世一趟。


    萬物萬類雖千差萬別,但皆是稟受道之一氣、天之一理所生。“一”是混元無極大道。在人身即為一點虛靈不昧之光,在物則為自然之本性。聖人守一,乃知萬事,故成為天下人修身、治家、治國、平天下的法式。“法式”就是法則、規矩、模式、規律性。聖人明一之理,歸一之道,惟以抱一為治天下的法式。故先輩雲:“得其一而萬事畢”。


    天下萬物各具一理,同出一源。以一理推之,物物皆有理,事事無不通。譬如仁義禮智信這五德,仁主於愛,義主於利,禮主於敬,智主於知,信主於誠。此理在人心本無不足,因人們不能盡其自然,所以私意橫生,曲者不能全,枉者不能直,窪者不能盈,弊者不能新。世間千萬事實證明:多爭而能多得者極少,多欲而不惑者亦少,此皆是因為不能得抱一之道也。聖人所抱者雖一,所應者卻無窮。所以天下之人,不教而自一,天下之物,不齊而自一。這就是“抱一法式”之妙,也是萬物“歸一”之道。


    代代祖師,苦口化人,意欲使人人都能同歸覺路,早出苦惱迷津。人若不知心,便不知“道”。所以修道者必須自煉心開始。“然煉於未發難知,煉於已發易為”。例如出現雜念、妄心、遊心,皆是已發之心。欲使心寂然不動,必須守其心、定其心、收其心。守心之訣在“抱一”,守其未動之時。定心之訣,在定其心動時。收心之訣,在收其已動時。收之不易,先要察其機而隨起隨收,收之愈急,守之愈堅,定之愈固。這就是修心的妙訣,其要在於使心的動靜合於道“一”。


    心由先天一炁之真陽所結成。故心屬火,但非純陽無陰,其陽中自有真陰。“心”字的形相上有三點覆下,下有偃月載上。可見陽非陰不長,陰非陽不生,真陰從真陽,故名為心。故心的特征就是:動一毫妄念,心內就損耗一分真炁;多一絲妄事入心,便添一種魔障。有道是:“一念動三千,有靈皆由田;寸土常寂靜,隨緣共轉天。”


    “抱一”就是修心。修心之道,儒曰“正心”,佛雲“明心”,道名“煉心”。心皆一心,法皆一法,修持雖各有小異,證果卻無不同歸,仙佛聖真之名,就是此“一心”圓滿至善之別稱。從心起修,則一真一切真,一證一切證矣!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


    這“四不”,是佛道儒三家通用的道理。隻是佛家與儒家多從正麵講,道家老莊之學往往從反麵說,比較起來,反說的意義往往來得更深刻,更具有啟發性,讓人反思自悟。正麵說往往使人容易視為教條,產生抗拒意識。而太上的正話反說,卻合乎“曲則全”的道理,使人容易接受。世人皆有自見、自是、自伐、自矜之通病,故心不純靜,不能得抱一之道。所以修道有幾層功夫,一克己,二改過,三省察,四布慈。


    “不自見故明”。“見”,同觀。所謂“自見”,就是自我的見識。人本來應該時時反省,為什麽這裏卻要說“不自見故明”呢?這是說,要人不可固執自己主觀的成見,執著了己見,便是佛家所說的“所知障”,反而成為自障。隻要腦子有了主觀框框,就很難接收客觀的東西,因此說“不自見故明”。人的主觀意識往往有“先入為主”的習慣,尤其是一個領導者、企業家,一旦事業有所成就,千萬不可得意忘形,須有自知之明,多聽別人的意見,才能更加明白事理。若能虛心聽取大家意見,把群眾的智慧,集中為自己的智慧,那自己的智慧就大了。


    人的自見,都是受自己後天因素的長期熏陶形成的。這種“自見”,往往都是管中窺豹,鼠目寸光,難以完全事理。而且這些“自見”多是隻見於己,不見於人;“隻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狹隘陋知短見,所知亦是半解不全。所以,凡有自以為是者,都是被俗心蒙蔽了真性智慧,愛表現自己,容易固執己見,所見既不全不遠,所知也不明不徹,故而誤人又害己。聖人因物而現物,因事而現事,能窮其事理的精微,上能察於天文,下能察於地理,中能參人事物。乃至古今之變,顯隱之機,皆能洞然而見,這些都是聖人“不自見”的妙處,是謂之真見。故曰“不自見故明”。


    “不自是故彰”。“自是”與“自見”,其內涵有相通之處,但同中有異。“自是”是認為我的意見一定都對,絕對沒錯。譬如現代人常說的“某某的字典裏沒有難字”,乍聽起來很有氣魄,其實這種“自是”的人,最後終將失敗。曆史上項羽的“剛愎自用”,最後慘敗的結局,就是“自是”的典型例證。所以隻有不自以為是,才是事業成功的保障。


    “不自是故彰”,是說有謙虛美德的人,虛心處下,心地無雲遮霧罩之蔽,不自以為是,所以能心常清明,其理不揚自彰。世間常人多以自見為是,自以為正確。但往往因為自己所認為的“是”,隻是門縫之見,不合乎大道之理,僅能自欺己心,未必能信服於人,故其所認為的“是”理不彰,不會被人接受。聖人不以自是為是,而是因物性之是為是,因事理之是為是,因道德之是而是之,毫無半點主觀痕跡,純屬天然之是。故合於道德,合於天理,其道理自會彰現於天下。


    【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不自伐故有功”,“伐”者砍也、毀也。“自伐”是自我表揚,自我誇耀功勞的代名辭。有了功勞愛表功,幾乎是常人常態。尤其是年輕人,最容易犯這個毛病。做了點好事,取得點成績,就沾沾自喜,到處顯露。人怕出名豬怕肥。自己誇自己,這不僅是自損先天謙德,也容易招惹別人非議,自找麻煩,自己討伐自己,這就是“自伐”。真正有修養的人,把有功看作無功,把功歸於天下,歸於國家,自己隻是做了一點該做的事,沒有什麽值得誇耀的。如此虛心處下,那才是“不自伐”的境界。


    一個真正有本領的人,絕不自賣自誇,反而會受到人們的尊敬和社會的肯定,其名不自彰而彰。一般人都有好大喜功的心理病態,自誇其功,炫耀才能,以求榮華之心。凡自誇功者,必損心德。誇功的目的在於求名,其功終不會有,別人也不肯附譽。聖人不自誇而功自有,不炫耀而功自著。聖人不誇其功,將功歸於大道,歸於天下,所以天下人未有不歸功於聖人者。故曰“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矜故長”。“矜”音今。“自矜”就是傲慢,說好聽點就是自尊心過強。自尊心與傲慢,幾乎是同一心態,但用處卻有不同,效果也不一樣。要看用在什麽地方,用不對了就是傲慢,用得恰當就是自尊。傲慢的人往往失去人心,事業很難成功,而且容易招惹禍患。世人皆知自揚其長,而護其所短。有所長便驕傲自滿,誇誇其談,唯恐人不知道。有了一星半點之長,便傲視於人,而不知人都有自己的長短。自矜之人,往往以己之長,比人之短,所以自認為了不起。若能虛心處下,以人之所長,補我之所短,豈不美哉!聖人不循長短之跡,不起計較之心,從不炫己之長,而天下人莫不以其長而效仿之。聖人的聰明智慧,一般人所難及。聖人的耳目心思,常人難以達到。聖人不居功自誇,而其功卻能長彰於天下。故曰“不自矜故長”。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夫唯不爭,而天下莫能與之爭。”以上所說的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這“四不”,是逐個分開作論述的。到此句,太上概括歸納說:要做到這“四不”,隻有去除私心,才能做到“不爭”。怎樣做到無爭呢?就是要把好處都讓給別人,隻知奉獻,不求索取,就像仙佛聖真那樣慈悲愛人,愛一切世人,愛一切眾生,愛一切物。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天下百姓,不計較任何得失,什麽都不爭,因此才能“天下莫能與之爭”。既然心中已空,別人還和你爭什麽?人之所以有煩惱、有禍患、有痛苦,都是因為想得到點什麽,因為未得到,所以拚命去爭才產生的,都是自找的麻煩。既然一切都不爭,一切都舍了,還有誰與你爭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道德經講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空淨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空淨師並收藏道德經講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