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萬事萬物,都是遵循自然大道的運行規律,都是自自然然,毫無人為雕琢的痕跡。日月的運行,四時的序變,風雲雷雨,哪一件不是自然,哪一種是爭出來的?惟有人心這個怪物,常以私心妄念,想入非非,動輒(zhé)與人爭名爭利,與天地爭比高低。常常自找麻煩,自尋煩惱,而且難以醒悟,難以自拔。願能從此句中吸取營養,得到教益。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以上所說的“四不”,皆是言不爭的妙義。是對“曲則全”原則的進一步發揮,看起來都是從反麵切入,其實相反的,正是為了從正麵保全自己,成就自己的道德,完善自己的人生。所以老子特別加重語氣說:“豈虛言哉?”既然不是空洞的說教,也不是高不可攀,而是真實的現實人生,應該人人都能做到。
天下凡有爭之事,都是有私心妄念在作怪。聖人與天地共一體,與萬物同一心,大公無私,無欲無念,毫無個人半點私利,何爭之有?所以天下人與萬物,皆與聖人合其德、同其心、同其利。聞到聖人的聲音,心悅誠服。沐浴在聖人的德光之下,倍感幸福。所以天下人沒有與聖人爭奪之心。天下百姓無論尊卑上下,無論賢與不肖,皆被聖人的不爭之德所感化。人民明白了不爭之理,故而人人謙讓寬容,這便是“聖人抱一而成天下之道”。
此二句是總結本章經旨的全意。“曲則全”是古聖之語。意思就是“曲從則全身”,此言並不虛妄。“曲則全”的現象處處可見。例如嬰兒在母腹中的蜷曲之體,就是一種先天自然態勢。成人睡眠時,也多以曲身側臥感到舒坦。常見馬、牛、羊、犬等動物臥地休息,亦是頭尾相接,蜷曲其身。毛蟲先曲其身,而後才能行進。虎豹先縮其體,而後才能縱身馳騁。日月星辰皆是曲圓之體。氣體皆是旋曲上升。畫圓亦必由點至曲線而成。事物都是呈曲線向前發展。由此可知,世間萬事萬物皆體現著“曲則全”、“曲則圓”、“曲則直”之理。人的性命若能遵從曲全之理,返歸到未生前的狀態,則性複天然,命複乾健,性命皆複先天,何有生老病死之苦?
“誠全而歸之”,一是說“曲則全”最為重要,人生最偉大的作為,並不在於求功歸於我,無論是道德修為上的成功,還是事業上的成功,都是“功成身退而不居”,一切付之全歸。這種心地坦然光明之境,就是大道“曲則全”之境,這才是人生的最高聖境。“誠”字也可以當作動詞用,說明隻有走“曲則全”這條路,才能得天下之所歸,眾望之所屬。另一層含義是,要真正做到“曲則全”,隻有以一顆赤誠之心,把它當作道德,誠誠懇懇去做。如果把“曲則全”隻當成手段,那就是“不誠為物”,陷入到物性裏邊,而卻遠離了道性。修真人如能得此“曲全之理”,凡事忍辱含曲,弱己讓人,舍己全人。明白“退讓一步天地寬”,“後退原來是向前”的道理。以“委曲我一個,成全天下人”的精神,造福社會。如是,天下國家,不求全而自全。修德證道,不求圓而自圓。
“曲則全”之理,就是“抱一”之道。“曲”與“全”本是一個整體,唯有此“曲”,才有彼“全”。曲是因,全是果。因果相依,曲全互變。世人多是求全,而不願自曲,隻想成全,終而難全。究其原因,皆是不懂曲全之理。人若能誠心用曲,做到曲己而從人,曲事而順理,受屈而不辯,陷窪而不怨。委曲一己,成全萬人,無怨無悔,謙恭自處。久行之,必深得曲中之妙,則道德無不以至誠而全歸。
【本章說解】
本章旨要,重在闡“一”之道。大道之生,生之於一,天下萬物,起之於一,曆數之始,始之於一。故“一”為萬事之本始,萬理之統宗。以無極言之,“一”就是“一炁含三”的無聲無臭、無形無象之元精、元炁和元神。以太極言之,“一”就是含體又含用的陰陽。若不能得此“一”,造化就沒有樞紐,萬物的品類也難以生成。所以天地人萬物,紛紜交錯,萬象萬異,凡有形有象者,莫不是出自一,莫不具有無極之性。聖人之心得天理之渾全,故萬事萬殊之體用,無不是貫之於一。經中所列舉的“曲與全”、“枉與直”、“窪與盈”、“弊與新”、“多與少”等五對矛盾,皆是陰陽合為一體,一體又分兩麵的太極。分之則為二,合之則為一。一即是太極,二就是陰陽。聖人抱一之道,“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不自爭”,故能成全天地大業。修真者果能抱元守一,心亟太極之理,身全造化之一,洞貫萬事,純全不二,修於心身,必能得一而全己之道。
此章重在強調“抱一為天下式”。“抱一”之理,就是曲己從眾,可全其身。屈己而申人,久則枉自直。地窪下水自滿,人謙下德自歸。自受其弊薄,人敬久自新。自取其少反勝多,先人後己得謙德。以上之理,皆是教人清心寡欲。實踐證明,貪多必惑,財多必禍,此乃一定之理。因此聖人抱一守謙,不自炫耀,所以光明。不自以為是,所以著名。不自誇功,所以有功。不自高自大,所以長久。不與人爭,所以天下沒人與他爭。這就是太上“以柔弱謙下為德”的學說,也就是“委曲求全”之道。
能抱此一,便能成其全德;不抱此一,必難全己心身之道。凡是不曲而求全,不枉而求直,不窪而求盈,不弊而求新,不少私而求得,不抱一而求多,此皆是以小害大,以末喪本,隻見其近,不見其遠的狹隘小智,是不知整體的偏知偏見,也是人心的一廂情願。其結果必然適得其反。不曲而求全者,反害其全。不枉而求直者,反失其直。不窪而求盈者,反去其盈。不弊而求新者,反敗其新。不舍私而求得者,反喪其得。不抱一而求多者,反失其多。這些都是世人不知自然辯證法的短視行為。
惟聖人不同。聖人能以曲自養,不居功,不伐善,不好高,不自大。不以聖人為心,不以私而立念。聖人曲己從眾,忍辱委曲,弱己而饒人,屈己而伸人。自受弊薄,後己而先人,取少而讓多的高風亮節,深受天下人的敬重。以道德化人,家國天下,未有不保全者。以道德全己,性命未有不了者。此即“曲而全之理”。由此可知“曲則全”其道大矣。
物理通事理。太上在本章中所論的“曲則全”等道理,並非抽象的虛言,而是表現在現實生活的方方麵麵,無處不是,無處不有,隻是世人不知,且是反其道而行。正如《莊子·天下篇》所說:“人皆求福,己獨曲全。曰:‘苟免於咎’。”“曲則全”之理的普遍性,自古至今,天上地下,萬事萬物,概莫能外。這種有效性,在《淮南子》中被稱之為“道應”。
修真者應從本章中明白做人做事的原則。世間任何事物都有陰陽正負兩麵,有兩麵就有轉化。唯有執兩用中,不偏不倚,抱一不二,才沒有對立麵的鬥爭與轉化,不會走向事物的反麵。這就是太上所提出的“抱一為天下式”。“抱一”就能不爭,不爭就是“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人若不爭,就不會有“曲、窪、弊、失”之患。一個人為人處世,無論事大事小,無論做人修道,都要把握住“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弊則新”這四大原則。這不僅是人生的藝術,更是修真的標準。能堅持做到,則人一生的事業與生活,都會穩妥而有康泰。修真也會步步青雲,直至道源本根。
同道章第二十三
【希言自然。】
“希言自然”,“希言”者,其意是指無聲無息,無言之言,不說之說。也就是佛家所說的“不可說”之說。宇宙間最高的境界,最大的真理,不是文字語言所能表達的。一切形而上的最高道理,世間罕聞難聞之言,沒有準確的文字能表達出來,這就是“希言”。聖人行不言之教,“悠兮其貴言”,有道者皆是得道忘言、無言、少言,不虛言輕言,不得已而言。言則有道,言簡意賅,合乎大道自然,故曰“希言自然”。
所謂“自然”,這裏所說的自然,不完全是今人所說的物質世界的科學自然,而且還有哲學的內涵,就是現代語言“原來如此”的意思,也同於佛家所說的“法爾如是”。都是表達了自然大道“本來原是這樣”的意思,是規律性的東西。大道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天地本無言,而日月自然運行;聖人亦希言,而聖人之德自然化行,此皆是自然之妙。
所謂“希言自然”,是說道本無為無作,無聲無言,但卻運化養育了宇宙萬物。大道運陰陽,陰陽行造化,都是在無聲無言中,自自然然運行著。不牽強,不造作,不煩不悖,妙義無窮。有道之人,既不執於有言,又不執於無言,在“不有不無”之間,因時順理,隨宜得妙,順其自然。當言時少言慎言,不當言時緘口無言,更不妄言。此即所謂“言之自然”。
君不見大德之師常以笑代言,以一望一示而言。常常借物以寄言,取象以喻言,言則一語含千意,直指九重天。令人心領神悟後,方知其言藏微明,其意涵九宮,真意無窮,受之終生。世人皆以多言逞能,以言爭勝;或自是而好辯,強辭而奪理;或惡言以攻奸,背後論人非;或辯白以為黑,抑是而為非;或言行不一,口是而心非。更甚至口出狂言、汙穢之言,此等皆與“希言自然”相反,是失道離德、自造孽障的妄言。豈不知多言數窮,言多必失,言多散氣,舌動是非生。日常中許多禍事,多因言語不當而引火燒身,乃至傾身喪命。曆史上也有不少因失言而招致國敗家亡的實例。故言之道大矣,不可不慎!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飄風”,即暴怒之狂風、颶風或台風。“驟雨”,即特大的暴雨、雷雨。無論“飄風”或“驟雨”,都是自然界的急速變化,是陰陽二氣失調而發作的。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是說自然界的這種異常突變,都是短暫的,一般都是幾個小時就過去了,不會終日不歇。一般台風不會超過午時,暴雨不超過三小時。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說凡不合乎道性的事物,都不會長久,就像狂風不可能整天刮個不停,暴雨也不可能終日不歇一樣,都是暫時現象。大道運轉陰陽,互為根本。大自然的風、雷、電、雨、露、雪等氣候現象,都是陰陽二氣的變化過程。天地之氣合道,陰陽調和適當,必然是風調雨順,和風細雨,晴雨適當。假若天氣離道,陰陽二氣失和,正氣不足,邪氣有餘,必然天災地變生。所以便出現狂風暴雨、大旱大澇等異常災害。
“飄風”、“驟雨”,都是天地以泄其暴怒之氣而產生的過激現象。待其機迴氣敗,這種反常就會自然停止。疾風暴雨並非自然之道,而是人類破壞自然生態平衡,人心不正,社會道德滑坡等因素,而導致的天地陽氣不足,陰邪之氣過盛,作用於氣象而出現的自然現象,其勢必不能長久。
太上聖祖在此以狂風暴雨不能持久的自然現象,隱喻統治者不能對人民施行暴政,而要行清靜無為的自然之道,施民以德化教育,百姓才能安然順暢。倘若施以高壓暴政欺壓百姓,以苛捐雜稅榨取百姓,必會激起百姓狂風暴雨般地反抗,其暴政也不會長久。壓力愈大,反抗力愈強,此乃自然之理。
人身是一小天地,喜、怒、哀、樂、悲、恐、驚等情緒變化,便是人身小天地的氣候變化。若情感之收發調節合於適當者,必定心清氣和,漸至“常應常靜”的歸一境界。如若私欲過甚,悖戾多端,胡作非為,五德偏廢,五行失調,必然會導致言語舉止失和,甚至暴怒發作,這便是人身自然界的“飄風”、“驟雨”。修行人當以此為戒,如若不戒,則體內陽不製陰,陰欺陽囚,邪僻之氣暴發,無明之火頓起,認妄遺真,必將釀成“火燒功德林”的悲劇。多年修行積累的內道場,毀於一時暴風驟雨之中,豈不可惜!
【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孰”,即誰的意思。“孰為此者?”意思是問:誰能有這麽大的力量驅使這種飄風驟雨呢?唯有“天地”,才能有這麽大的威力。
天地之道,本是自然,四時之順序,寒暑之往來,山河之寧靜,萬物之生育,皆是天道運行的自然。二氣氤氳(yinyun),化而為雨;一氣流行,化而為風。狂風驟雨雖是天地之所為,但也是不合道的異常現象,並非自然之道。這種狂風暴雨,是因為天地陰邪暴戾之氣的聚散不常,發泄太甚,來勢兇猛,所以才有此風之狂,能拔大木;此雨之暴,能湧平川。來之速,去之也速,其勢不可能終日終朝。當陰霾(mái)氣迴力盡時,必然返迴晴明,一切複歸正常。如此看來,天地異常變化所產生的狂風驟雨,尚且隻是暫短現象,不能終於朝暮,更何況於人不合大道的私心妄念,爭名奪利,逞能好強,失去天良,胡作非為,違法犯罪,暗室虧心,以強淩人等等不正的邪氣,豈能長久乎?
天地人本是一體,同是大道所生,此乃“天人合一”的哲學觀。人是天地人三才之一,是自然的一分子,與天地自然息息相通,與宇宙萬物心心相連。人心正,講道德,就會感應於天地,得天地正氣之助。人人講道德,社會正氣流行,人間的正氣必然作用於天地,使天地的正氣充盈,陰陽平衡,天必降瑞氣於人間。如是,就會風和日麗,風調雨順,吉祥康泰,樂享太平。反之,則會引起天怒地怨,必降災於人,這就是人類的自作自受,可不畏乎?由此可知,人類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人類的希望正在於道德的宏揚,在於人心內天地的道氣充盈,這是天下歸道的必然趨勢。
“天地尚不能久,而況人乎?”中華先祖們早就知道,宇宙、銀河係、太陽係及我們所生存的地球,雖已生成數十億年,雖有開天辟地之時,也有終歸結束的時候。這就是佛家所說的“成、住、壞、空”,“諸法無常”。亦即太上在此所說的“天地尚不能久”。白居易詩中有“天長地久有時盡。”毛澤東詩中所說的“天若有情天亦老。”這些都是說天地也不能永遠無盡而長生不老。不管要經過幾百千萬億年,終歸要有結束的瞬間。天地尚且不能久,而何況乎人呢?人的壽命在天地曆史長河中,實在微不足道,彈指一揮間,豈能長生?除非真我成就,與道合真,才能與自然大道永生長存。
【故從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
這幾句話,從文字上看,好象是自說自話,並不重要。其實,它是說人事物理的同類相親,同類相從的道理。
“從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是說一個修道的人,自然會與同修同道者誌同道合,相親相近,互相切磋,這是很簡單的道理。道中的人,喜歡與同道結合在一起,同修同參。而喜歡吹牛的人,總喜歡與愛侃的人交朋友,否則兩個人吹不起來。世間百人百性,蘿卜白菜,各有所愛。稟性相合者,氣味相投者,總是結合在一起,這就叫“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就是“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的反證。換句話說,一個人努力以道德修養自己,就會天天發現自己就在道境之中。
從自然界“飄風驟雨”的變化中可知,從事於道的人與自然界一樣,當你有道時,自然大道就在你的心身中與你合同,你就是道,道就是你。當你有德時,天地萬物的德場德能,就會與你共通,那麽,天地萬物之德,就是你的德;你的德,也就是天地萬物之德,德與德共通共融。當你失去道德時,道必離去,德必喪失,心身內天地的盈虛消長,必然與道德同失。這並不是道德有意拋棄了你,而是你背離了道德。
“德者同於德”,這是說大道毫無私心私情。道德的自然屬性,就是同類相親相合,同屬相通相融。當人有道時,便具有與道性的親和力,得到大道的鼎力之助。當你有德時,天地萬物之德,都會齊來與你融匯貫通。當你背離道德時,道德必然離你而去,毫無私情可講,這就是道德的特性。正如前輩所雲:“大道無親,唯與善人”。
主觀意識在修證大道中,當抱道體之靜,身中的天地才能風和日麗。倘若欲念過度,陽不製陰,就會出現像自然界失去中之氣時的那種狂風暴雨。同時也要順天應時,適應外環境的變化。以方律己,以圓應世,隨緣而遇,隨遇而安。無論順逆之境,皆能唯道是從,做到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像蓮藕般的道德風範,在紅塵中經受飄風驟雨,無悔無怨,處汙泥而不染,又能從汙濁中吸聚營養,為己所用。如此,身中之天地,必會風調雨順,光明朗照,永享康寧。
古之聖人,順乎天而應乎時,雖時有泰否,事有損益,皆不違於道。比如三皇之世,君臣父子無不有道,此乃天時之使然。化民之事也應從之於此,所以聖人順其時而導之,民亦不異其道。聖人以道從天下,天下未有不從道者,故曰“道者同於道。”
又如五帝之時,道雖已缺,但君臣父子無不有德,這也是天時之使然。故聖人順其時,以德教民,民亦不異其德,此正是以德同天下,天下未有不歸於德者,故曰“德者同於德”。社會發展到後世,氣運日衰,君臣上下,無不失道喪德,此亦是天時之必然。人之事也是如此,所以聖人便順其時,應其勢,便開始以法治刑賞治於民,根據民之實際所失,有的放矢地施以法治,以規範民之心身。
“失者同於失”,通俗的說法,就是領導者如果執行了錯誤路線,身邊聚積的必然都是同類人,所有失敗倒黴的因素都會來湊熱鬧。一個人如果走了紅運,身邊招來的都是沾光的;如果交了黴運,所交往的人和事,也都隨著倒黴而來,自己也自覺或不自覺地去向倒黴的方向去靠近。這就是“失者同於失”。
【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失之。】
“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也就是孔子所說的“德不孤,必有鄰”,恰好相同。道雖虛無清靜,不施言令,無識無知,但隻要人的舉心動念合於道者,道必應而遂之,樂而得之。
修道是一件長期、艱難的證悟過程,要有為之終生努力的大誓願、大誌向,絕非一朝一夕能見成效那麽簡單。所要的就是那顆真誠的佛道之心。修正道大法,最要緊的就是在心上下功夫,以修心為綱,帶動性和命三修合一。要準備苦修一輩子,甘於寂寞,樂於平淡,自覺受苦,在紅塵中逆修逆煉。學佛修道是千秋大業,不是一時一事的僥幸成功,乃至不求千秋的得失。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日積月累,默默求證,“隻管耕耘,不問收獲”。待到證無所證,得無所得之境,那才是大自在、大解脫的極樂。
道德二字,在秦漢以前,往往是各自分開而用的。以後二字才合起來成為“道德”一詞。“道”,是形而上的,它與形而下的“德”字對稱。道是本體,德是道的運用。“德”者,得也。德是仁義禮智信的升華,是良好行為的成果體現。本章反複用自然現象,比喻大道的因果規律,告訴人們一個道理:一切都在無常變化中,需要認識人間世事的現象,以及人與人、人與事之間,沒有一分一秒不在變化著。它既不是人的力量所能阻擋,而且也無須去阻攔它的發展變化。隻有超越現實,順應自然,把生命中天賦的“那個”變而不變的“真我”把握住。那個“東西”怎樣體會它呢?隻有從“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中去體認它,才能自然證得。使它在能變、所變、受變中,不斷升華,達到天人合一。
修道德不能在表麵上作文章,不能隻修嘴皮子道,而是要心、性、命這三方麵下功夫。真修道德的人,順境不迷戀,逆境不畏懼,窮苦、受辱、寂寞、逆境、疾病等磨難,皆不能改變初衷,不動搖其誌。這樣才能出世入世相結合。雖在修己,誌在利人,沒有這種忘我之心,那就是吹牛,就是偽道。
德雖無為自然,沒有賞罰施恩的動機,但它卻是隨從人的言行而相從。人若能遵從於德,德必以助而應之。若人的心身言行失道喪德,即使你使盡萬般聰明,用盡巧心機智去追求它,道也不會相從,德也不會相應,這是不容懷疑的法則。今之世人,平日我行我素,胡作非為,暗室虧心,不修道德。待到有求之時,才去燒香叩頭,求佛菩薩保佑,這隻能是聊以自慰而已,怎能得道的樂助?
聖人之道,因天時之渾樸,而與民同於渾樸,隨時勢的變遷,應世而垂教。天下熙熙攘攘,而聖人終日安靜,處於不識不知的無為中。道雖虛無清靜,天地雖不施言令,人的舉心動念若能從於道,則道必然樂以應之,聖人也會樂於相從。故曰“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
聖人因時勢的篤厚,而與民同於篤厚,無為而靜觀其變。天下道德皓皓然,人們雖日用而不知。若言談行事都能以道德為本,道德也會伴之左右。那樣便是天下人與聖人共合於德。故曰“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
因天時之衰,世風之降,世人失道失德,淳樸者變為智巧,篤厚者變為苛薄。聖人並不嫌棄,仍以慈悲愛憐之心,樂於以失道失德之策而教之,以化其偏,立法規以匡其過。民心雖失道德,但聖人仍以好生之德,真誠之意,以禮樂為之陶冶,以萬物萬事之理,感恪其本然之性,啟發其天性良知。聖人以其巨大的道能,上感而下應,拯救萬民所失之道德,使其失不終失。故曰“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以上這些話,都是正反兩麵,各盡其義,需要讀經者自心去體味,不要輕忽視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信不足焉”,是說人們對以上所說自然大道的真理,不肯真信,所以便說“信不足焉!”同時也是指在上的統治者對百姓信誠不足之意。
“有不信焉”,是說世間大多數人,根本不相信在眼見世界之外,還有一個隱態世界,不相信還存在著一個形而上的自然之道,也不相信宇宙間存在著全息自然因果律,所以將道德視為虛無的東西,反而對道“而大笑之”。
信德是天下最大的凝聚力與粘合劑,是做人作君的根本。君對民的信德不足,民必以信不足而應之。在上者若能誠信於天下,則萬民必以誠信響應之。領導者本應與民同道同德,同信同心,同得同失,心心相印。君民上下本是魚與水的關係,應當共處共融,親密無間。為官者能以人民利益為重,做人民的公樸,必會得到萬民的擁戴。倘若心存妄思,離道失德,不能誠信待民,不能造福人民,而是以智巧之心愚弄天下,下必以智巧之心應之於上。民之不信,皆緣於上之無信所感,上行下效,上梁不正下梁歪。上下相欺,天下怎能祥和太平,怎能有魚水自然之妙?所以太上深以“信不足,有不信”而誡之。
“信”含有極深的道理。“信”字以“人”與“言”組成,人言為信。大道無形,天地無言,真理道義,都在信中。人之語言,必須真實,不可稍有虛偽。假若言不顧行,行不顧言,言行不一,虛言詐語,瞎話流淌(tǎng),這就是失信。失信者無人信從,親友不相倚托,鄰裏不相恭敬,成為孤家寡人。信是大道之根,是上德之本,信中含有自然道性的精華元素物質,天地萬物,動植飛潛,一切生命體中,皆承繼著大道這種“樸”性的遺傳基因。
“信”中飽藏著渾厚淳樸之性。天地之道,不外乎一個“信”字。日以晨出暮落為信,循環不息,準確無誤。故人們皆以日出為法則,日出日作。月以信為心,朔望有常,夜以繼日,不差毫厘,故人皆以月為準,夜伏休息。列星有信,運行無差。時序有信,代謝不亂。
人能法天地之信為信,才無愧於三才之一。呂氏曰:“受欺之害,身害也。欺人之害,心害也。哀莫大於心死,而身死次之。”呂氏所言,是說人若無信,就是心死,其害比身死更大。人有誠信,福必隨之;人失誠信,禍必從之。所以古有季布的“一諾千金”,候羸的“一言為重”,說的都是不敢失信於人,以免自取欺心之害。
“信”為仁義禮智四德之根,在五行為戊己土。在河圖洛書位處中心一點“⊙”,主宰四麵八方。在人則為心。以降衷而言謂之“命”。以稟受而言謂之“性”。以應酬萬事而言謂之心。以感於萬事所生喜怒哀樂而言謂之“情”。合而言之,一理也,一信也,一心也。心是萬化之主宰。天命之性人人固有,因拘於氣稟,蔽終物欲,大都有而不知其有。天者,統帥人體之心;心者,人人本具之天。人心含天理,天理在人心,心就是人的天地。因而欺心就是欺天,負心就是負天。故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由此可知,天地人本是一體,天統四時,人統四端,天之所具,人性皆具,隻患人不能明心見性而已。可見“信”之一字的分量舉足輕重,人豈可不重信德乎?
【本章說解】
道生天地,道為天地之本;天地生養萬物,天地又為萬物之本。人在天地之間,身配天地,性參太極,與萬物同於一德,同於一道。是故聖人以大同之道先盡於己,而後盡於人;以大同之德應乎於人,而順乎於天。無親疏,無遠近。聖人之道流行無間,貫通古今,其德不過不遺,充周莫測。天下同於一道,萬民同於一德,這都是天地、聖人行無為之道的希言之妙。
本章經旨,重在“希言自然”一句。“希言”者,即無聲之言,亦即無言、少言。“聽之不聞名曰希”。所謂“得道忘言”者,順其自然而已。古之聖人,以希言自然之道,同道同信於天下,所以天下人民莫不樂而得之,樂而失之。樂得與樂失,都是在上的聖人,體貼萬民之心,以萬民之心為己心,取信於萬民,故有此等“自然樂得”而歸之的心意。
天地本自然,自然本虛靜。故人少言、慎言才能合乎自然。有道之人與道相同,有德之人與德相同,失道德之人與失相同。與道相同者,道樂於合其同。有德之人,德樂於合其同。失去道德之人,道既不言不責,也不怨不棄,樂於與其合同失。自然界的法則,都是物類相歸,同類相求,同聲相應。雲從龍,風從虎,水流濕,火就燥,這些都是自然之理。大道無為,凡有為造作的事物,皆不能持久。天地違犯自然規律的“飄風驟雨”現象,尚不能長久,何況於人!
聖人崇尚自然。《老子本義》曰:“全其自然之謂道,得於自然之謂德,失其自然之謂失。”對這些明如白晝的道理,如果懷疑不信,那就隻能是“得者同其得”、“失者同其失”,一切唯道是從,一切順其自然。自然大道的基本法則就是:方以類聚,人以群分。修者得之,不修則失。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所得又有深淺之別,上中下之分。學道者若不體悟天地好生之德,不懷真誠篤信之意,則難以進道也。
道本自然。世人對大道有信與不信、誠與不誠之分。修道首先要信道,修道就要修真道、修正道,直趨本源,方不枉修一場。世上門派林立,門有正有傍,有習內功者,有習外功者,五光十色。但真道不二,唯以觀心得道、性命雙修為要,在紅塵中修道德,涵養德行,故修德即是修道。修真道須以“信”為前提,信其為山則是山,信其為水則是水,信決定著一切。隻此一個“信”字,即可合仁義禮智為一德,聚萬理為一道。聖人教人修道,都是要人從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實際處下要。生活就是道,離開生活,便無真道。說在嘴上,不真正心身力行者,就是嘴皮子道,就是偽道,永難進真道。
總之,讀《道德經》,不僅要一句句理解,更要通篇聯係起來,要完全了解它的宗旨,才能融通無礙。就好象一首詩,雖隻有警人好句,卻不能構成一篇好詩,便不是好文章。好文章是全麵的,不能抓住一句,忘記了全篇的大義所在。那樣便不能透徹了解,不能融會貫通。這樣說,也可能就是“希言”,或者說是“自然”。
不處章第二十四
【跂(qi)者不立,跨者不行。】
“跂者不立”,就是把腳尖踮起來,腳跟離地的姿勢。人往往想望遠處時,便把足尖踮起,抬足高望,謂之“跂”。這種把腳尖踮起來,是難以長久的。即使有功夫的人,也不過能站一短暫時間。《詩》曰:“跂予望之”,是說足尖踮起可以暫時望遠,但不如腳掌平著地安穩久遠。這便是“跂者不立”的道理。
“跨者不行”。邁開大步走路,謂之“跨”。這種走路姿勢隻能是暫時偶然的,不可能長久。如果故意跨大步伐行遠路,那就是違背自然規律,自取顛沛之道。這是人人都懂得的常識。
太上在此以人之“立”與“行”這樣常見的現象,闡明自然大道之義。人自然站立時,腳跟著地,身體平穩,可以久立不疲。倘若腳尖蹺立,以圖望高,雖可維持一時,必不能長久,因為他違背了自然之理。人行走時根據自身體力,自然邁步,符合自然之理。假若跨步太大,急速如飛,便不合自然,其行必不能久遠。太上以這兩個人最熟悉的動作,說明有些人好高騖遠,急功近利的思想是錯誤的。“跂”者,就是好高,“跨”者,就是鶩遠。如果將最淺近、最基礎的尚未做好,卻要想去追求高遠,那就無異於自找苦吃,甘願自毀。
大道本自然,不容有一毫做作。修真之理也是如此,也必須坦然而行,若有造作,便失卻自然大道,這好比“跂”者難久立,“跨”者難遠行一樣。世人不信大道之理,妄信異端邪說。或執泥於詐謬之見;或認假為真,指邪為正;或不悟自然大道的真諦。故貪權慕名,撈取功利,故意造作,這都是與道相悖的倒行逆施,皆是不可久立的短淺行為。今之世人,不敬畏天地,不遵從自然規律,故為人處事,頭頭錯亂,處處顛倒,違背常理,這是常人急於求成、拔苗助長、違犯自然常規的通病,猶如“跂立”、“跨行”一樣,皆非長久之道!
【自見者不明,】
由“跂立”、“跨行”兩個原則,又引申出“自見者不明”等以下“四不”的道理。真理無窮盡,認識無止境。
“自見者不明”,是說常人總是認為自己最正確,以自是自見為美,以自行所行為好。宇宙之廣,無邊無際,大道之妙,深奧莫測。處在低維空間世界的人類,其見識與學問總是有限的,即使當今科技頗有研究成果的某些領域,在自然宇宙大真理麵前,也還是顯得十分膚淺,與自然大道規律和核心相比,還相距很遠的路程,更何況一般常人。故萬萬不敢自以為是,不敢以自知自見為聰明。
人們多不願意看見自己形貌的醜陋,不願知自己德性操行之粗鄙,不敢正視自己的缺點錯誤,這是世人無明而愚昧的重要原因。人的自見,多是一己之偏,故隻能見己,而不能見於人。隻見私,而不見於公。隻見近,而不見於遠。隻見後天,而不見於先天。隻見顯,而不見於隱。隻能見其始,不能見其終。隻能知其末,不能知其本。隻能見其假,很難見其真等等。這些都是“自見”病的一般特征,也是它的局限性。
凡是“自見”者,皆是後天主觀用事,所以不能見天理純全之妙。或任智取能,或生心作意,或標新立異,都是人心用事,完全違背自然之道,所以想求真知真見者,難上加難也。惟有無私無我,無欲無為,心性光明如日月,則大可以普照萬方,小可以無孔不照,到那時,功成性圓,大千世界,朗朗乾坤,盡收眼底。無所不見,無所不知,無所不能,至此,才可稱之為真知灼見。由此可知,常人的自見,豈能與聖人大智慧的大知見可比擬?
【自是者不彰,】
“自是者不彰”,“是”者,是對客觀事實真理存在的肯定,與“非”相對立。世人多是以己為是,以人為非,將自己禁錮在狹小的認知圈子裏,所以不能明了大道之理。“是”有正反兩麵,有自然大道客觀存在之“是”,也有自我摻入其中之“是”。自然之“是”不分彼此,古今不易,獨立而不改。自然大道的“是”,天地人物之理,不言而自著,陰陽隱顯的變化,不教而自明。
經中所指的“自是”,是帶有“我欲”摻入其中的“自以為是”。凡自以為是者,皆是我見不忘,人我分立。用一己之“是”取勝於人,人亦必以他之“是”取勝於我,於是便出現兩是相爭,以偏對偏,都不合道性,所以不能取信於人。人心之“自是”,多是私慧小智,一己孔見,一技巧心,猶如管中窺豹,坐井觀天,難知天下之大,難明天理之全,故不可能彰之天下後世。
聖賢深明自然萬物之理,熟知大道運行之妙。譬如無極太極的運化,陰陽五行之順逆,四時之序的順行等等,便是知天地之“是”處。故聖賢順道行是,可生則生,可成則成,毫不勉強,這便是順萬物自然的“是”處。太上以天地萬物之理訓示天下,其意在於使後世明曉自然之理,跳出我的“自是”小圈子,才能認識宇宙自然,這樣才能無往而不“是”。
【自伐者無功,】
“自伐者無功”,常人以一己之功取勝於事,辦成一件事情,往往炫耀自誇。豈不知這種自誇,隻不過是圖其虛名而失其德性。所謂“自伐”,顧名思義,就是自損自傷。功德是一種能量物質,貴隱宜藏,不宜炫露。露則散失,這就是德性的奧妙之處。天道佑謙。凡是自誇功者,都是缺乏謙德的表現。這種“老王賣瓜,自賣自誇”,往往在吆喝聲中散失其德,想誇德,結果適得其反,令人生厭,往往引起別人反感。故自誇功的人,未有不自取其敗的。
高功大德之人,都是謙遜自處,有功而不言功,其功反而自彰。淺德之人,做點好事,唯恐人不知,往往自吹自擂,其結果惹人討嫌,既無功,又喪德。大道之理,就是德者自得,執德無德。如果真有舒卷風雲、吞吐珠玉之才,真有安邦定國,造福惠民之功,不用自誇,人皆頌之,而功自彰。所以太上以“自伐者無功”,教化世人要謙下自處。自古以來,聖賢立功於萬世,而從來淡然處之,不自居其功,但天下後世未嚐不以大功德歸之於聖賢。聖賢之“不伐功”,正是全其功,而世人的自誇功,終而無功。大凡追求功利者,必失信於人,又安得有功乎?
【自矜者不長。】
“自矜者不長”,是說世間人往往自己有一點長處,便沾沾自喜,好自尊大,恃才傲人,強勝於人,此皆是取敗之道,必不能長久。人若以自己有些微長處,惟恐別人不知,便處處自吹自擂。有一點小善、一滴小能,便生起高傲之心,有點滴知識,便生傲物之想。所以時時事事以傲然之情而自用,處處表現,事事逞能。而且往往言過其實,貪天之功為己有,撈眾人之功為己功,都是私心的表現。細想一個人之所以能做成幾件事情,有多少人在背後支撐著,有多少物力在暗中相助,自然大道隻不過借用了一下你的手,做了一件自己應該做的事而已,怎能將功勞統統記在自己名下而誇耀呢?離開天地,離開人群,離開萬物,試試看能辦成一件事麽?
俗話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這句話極為形象的概括了人與人、人與物的相互關係,含有極為深刻的哲理。凡自傲之人,往往以無為有,以虛為盈,以假為真,多有不實之處,所以人皆不信而遠離之。故曰“自矜者不長。”有道之人,通曉事物之理,以大道之綱常為“長”,養深積厚。惟求“長”於天理,不求“長”於虛榮。“長”之玄微之處,世人不能識,“長”之名譽處,世人都想爭,其結果是終不能長久。
【其於道也,曰餘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也。】
“其於道也”,是指上文所列舉的自見、自是、自伐、自矜,是一般人心性中常見的四種病態,都不符合道性法則。人都喜歡虛榮,所以應當經常反省,自己改正才好。
從道理法則上講,以上這四種心理行為,都是“餘食贅行”。“餘食”就是多吃的那兩口。人若已經吃飽了,再多吞幾口下去,必然胃不舒服。“贅”音zhui,譬如人身上多餘的累贅,諸如瘤子、六指、甲狀腺囊腫、肥胖症等皆是。人的身體任何部位,都有其自然狀態,如果多長出一塊,那就是多餘的,也就是病態。因人性之迷,人心之妄,人情之偏,私欲之曲,故才有這四種病之患。
“餘食贅行”之“行”字,古時與“形”相通,多作“形”字解,二字通用。“跂立”、“跨行”、“自見”、“自是”、“自伐”、“自矜”等,都是違背自然之道的故意造作,是後天識心的有意作為。在先天無為自然大道看來,後天欲心的一切有為造作,都是多餘的,猶如手腳多生的六指,非但無用,反而有累。人心的背真趨妄行為,猶如餘食贅行一般。人一日三餐,惟求一飽,飽後又多食,必傷脾胃,未有不害者。人之形體,四肢完備,假如頸生癭(ying)瘤,手腳六指,雖不害其性命,總是多餘累贅,故人心未有不厭惡的。人這四種通病,無論做人修道,亦是如此。
“餘食贅行”之病,不但為人所厭惡,就是物類也不喜歡。所以有道之人,抱道養德,盡己盡人,不求自見,不欲自是,不為自伐,不好自矜。如中天之日,其光明人不能掩;如天地之公,人誰能去否定它。性分之中,如澄水明鏡,無所取舍,無所障礙。修道之人,本應自然,餘食贅行等蠢事,自不該去做。若不信自然無為大道,行不能行之事,想非分之想,那就如同食之過飽,行之過勞,不僅無益,反而有害。學道者當順天德而無違,循物理之自然,不摻雜主觀意識的矯揉造作,就不會自找麻煩。
所謂“物或惡之”,是說任何一樣東西,都有它的自然定形,凡是變體,都是不正常的。即使是植物,過分長出一個多餘的附件,不但增加自身負擔,而且令人生厭。何況一個人呢!比如一個人很高明,別人慢慢會認識的,何必自己去吆喝、顯露。一個有道之士,絕不會如此,絕沒有這種心理行為,才算合於道性。
“故有道者不處”的“有道者”,並非專指“入山唯恐不深,避世唯恐不遠”的山林修道士。綜觀道家的理論與實踐,既不是佛家的絕對出世修行,也不是儒家的完全入世而修,而是介於兩者之間,出世與入世相結合。尤其是現代修真者,就是要入世於紅塵之中,在心裏修行出世之道。這樣經過烈火的烹煉,才能煉出金剛不動心,鑄成金剛不壞身,遠比獨避山林中來得更紮實,煉出的功夫也更硬。
道有體有用,道體處於形而上的自然中,道用卻在日常的萬事萬物間。因此,天下無論高貴與貧賤,人人都自覺或不自覺的處於道中。老子所說的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是就道體而言,佛所說的“離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是就道用而言,與孔子所說的“四毋”——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有所相似。所以,它不僅是修道者的道德指標,也是做人做事的最基本修養。自古至今,凡是立大功、建大業的人,隻要一違犯這些原則,絕對沒有不失敗的。前車之鑒,以古為鏡,所以太上為此再三鄭重其言,其目的正在於此。
【本章說解】
由第二十二章開始,到二十五章為止,反複申明道體的自然,要人清靜無為,切莫亂加造作。當道應用在萬事萬物時,必須效法天地自然的規律,以“曲則全”而成事。本章銜接上兩章的內涵,再次提出反證,作為正麵的告誡。因此便從“跂者不立”、“跨者不行”等日常細微小事講起,比喻大道之理。
世人多是好高自大,自是自滿,每每持私欲、操私智,以求勝於人。太上恐民風日亂,人心日私,世道日邪,是以設經示教,以匡世萬民。經中反複類比,曆曆取喻,以立為天下後世之戒言,作為行為的準則。
聖人之心,無私無欲。常人之心,有機有智。聖人之性,能亟(ji)太極至誠之理,心合天地自然之用,養深積厚;悠悠然,如青雲出岫(xiu),而意念無為,樂天知命;湛湛兮,似明月印潭,而身心自在。是故慮心應物,不肯先己而後人,體道而用柔,去高而就下。聖人之心不與物爭,物亦不能與之相爭。常人之心,理與欲之機不明,功利之心未泯,惟知損人而益己,不願曲己而全人。世人種種有機有智的小聰明之心,其自見、自是、自伐、自矜的行為,在為人處世,待人接物中,隨處都會顯露出來。太上在本章中,教人要從日常生活的“立足”、“步行”中,時時處處都要貴乎平實從容。否則,皆是自取危殆。人若逆理而行,違背自然之理,皆是非仁之舉,非義之立,非禮之為,都是自取其咎的自作自受。
本章自“希言”至“有不信”,是在說明道之得與失。自“跂者不立”以下,又以人的行立等行為,比喻自然之理。由是可知,諸如立與行這種司空見慣的日用小事,也無不包含著自然之道,無事無處不顯示出自然之理。奈何世人不悟真常,不信自然,常常一意孤行,為了達到個人私心欲望的目的,硬是要違背自然,跂立跨行,企圖人為地增高繼長,結果碰得頭破血流,乃至引禍入身,損傷性命,生命何以能久常。
修真之人,若內挾自見自是之心,外露自矜自伐之能,這種違背大道所得到的損傷,比常人更為嚴重。人心之私妄,後天之造作,修證之執著,乃至登仙成佛之想,都不合乎大道自然,都是多餘的累贅,都是天然本分之外的包袱。先輩所講的“放下人心即是道”,其理正在於此。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以上所說的“四不”,皆是言不爭的妙義。是對“曲則全”原則的進一步發揮,看起來都是從反麵切入,其實相反的,正是為了從正麵保全自己,成就自己的道德,完善自己的人生。所以老子特別加重語氣說:“豈虛言哉?”既然不是空洞的說教,也不是高不可攀,而是真實的現實人生,應該人人都能做到。
天下凡有爭之事,都是有私心妄念在作怪。聖人與天地共一體,與萬物同一心,大公無私,無欲無念,毫無個人半點私利,何爭之有?所以天下人與萬物,皆與聖人合其德、同其心、同其利。聞到聖人的聲音,心悅誠服。沐浴在聖人的德光之下,倍感幸福。所以天下人沒有與聖人爭奪之心。天下百姓無論尊卑上下,無論賢與不肖,皆被聖人的不爭之德所感化。人民明白了不爭之理,故而人人謙讓寬容,這便是“聖人抱一而成天下之道”。
此二句是總結本章經旨的全意。“曲則全”是古聖之語。意思就是“曲從則全身”,此言並不虛妄。“曲則全”的現象處處可見。例如嬰兒在母腹中的蜷曲之體,就是一種先天自然態勢。成人睡眠時,也多以曲身側臥感到舒坦。常見馬、牛、羊、犬等動物臥地休息,亦是頭尾相接,蜷曲其身。毛蟲先曲其身,而後才能行進。虎豹先縮其體,而後才能縱身馳騁。日月星辰皆是曲圓之體。氣體皆是旋曲上升。畫圓亦必由點至曲線而成。事物都是呈曲線向前發展。由此可知,世間萬事萬物皆體現著“曲則全”、“曲則圓”、“曲則直”之理。人的性命若能遵從曲全之理,返歸到未生前的狀態,則性複天然,命複乾健,性命皆複先天,何有生老病死之苦?
“誠全而歸之”,一是說“曲則全”最為重要,人生最偉大的作為,並不在於求功歸於我,無論是道德修為上的成功,還是事業上的成功,都是“功成身退而不居”,一切付之全歸。這種心地坦然光明之境,就是大道“曲則全”之境,這才是人生的最高聖境。“誠”字也可以當作動詞用,說明隻有走“曲則全”這條路,才能得天下之所歸,眾望之所屬。另一層含義是,要真正做到“曲則全”,隻有以一顆赤誠之心,把它當作道德,誠誠懇懇去做。如果把“曲則全”隻當成手段,那就是“不誠為物”,陷入到物性裏邊,而卻遠離了道性。修真人如能得此“曲全之理”,凡事忍辱含曲,弱己讓人,舍己全人。明白“退讓一步天地寬”,“後退原來是向前”的道理。以“委曲我一個,成全天下人”的精神,造福社會。如是,天下國家,不求全而自全。修德證道,不求圓而自圓。
“曲則全”之理,就是“抱一”之道。“曲”與“全”本是一個整體,唯有此“曲”,才有彼“全”。曲是因,全是果。因果相依,曲全互變。世人多是求全,而不願自曲,隻想成全,終而難全。究其原因,皆是不懂曲全之理。人若能誠心用曲,做到曲己而從人,曲事而順理,受屈而不辯,陷窪而不怨。委曲一己,成全萬人,無怨無悔,謙恭自處。久行之,必深得曲中之妙,則道德無不以至誠而全歸。
【本章說解】
本章旨要,重在闡“一”之道。大道之生,生之於一,天下萬物,起之於一,曆數之始,始之於一。故“一”為萬事之本始,萬理之統宗。以無極言之,“一”就是“一炁含三”的無聲無臭、無形無象之元精、元炁和元神。以太極言之,“一”就是含體又含用的陰陽。若不能得此“一”,造化就沒有樞紐,萬物的品類也難以生成。所以天地人萬物,紛紜交錯,萬象萬異,凡有形有象者,莫不是出自一,莫不具有無極之性。聖人之心得天理之渾全,故萬事萬殊之體用,無不是貫之於一。經中所列舉的“曲與全”、“枉與直”、“窪與盈”、“弊與新”、“多與少”等五對矛盾,皆是陰陽合為一體,一體又分兩麵的太極。分之則為二,合之則為一。一即是太極,二就是陰陽。聖人抱一之道,“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不自爭”,故能成全天地大業。修真者果能抱元守一,心亟太極之理,身全造化之一,洞貫萬事,純全不二,修於心身,必能得一而全己之道。
此章重在強調“抱一為天下式”。“抱一”之理,就是曲己從眾,可全其身。屈己而申人,久則枉自直。地窪下水自滿,人謙下德自歸。自受其弊薄,人敬久自新。自取其少反勝多,先人後己得謙德。以上之理,皆是教人清心寡欲。實踐證明,貪多必惑,財多必禍,此乃一定之理。因此聖人抱一守謙,不自炫耀,所以光明。不自以為是,所以著名。不自誇功,所以有功。不自高自大,所以長久。不與人爭,所以天下沒人與他爭。這就是太上“以柔弱謙下為德”的學說,也就是“委曲求全”之道。
能抱此一,便能成其全德;不抱此一,必難全己心身之道。凡是不曲而求全,不枉而求直,不窪而求盈,不弊而求新,不少私而求得,不抱一而求多,此皆是以小害大,以末喪本,隻見其近,不見其遠的狹隘小智,是不知整體的偏知偏見,也是人心的一廂情願。其結果必然適得其反。不曲而求全者,反害其全。不枉而求直者,反失其直。不窪而求盈者,反去其盈。不弊而求新者,反敗其新。不舍私而求得者,反喪其得。不抱一而求多者,反失其多。這些都是世人不知自然辯證法的短視行為。
惟聖人不同。聖人能以曲自養,不居功,不伐善,不好高,不自大。不以聖人為心,不以私而立念。聖人曲己從眾,忍辱委曲,弱己而饒人,屈己而伸人。自受弊薄,後己而先人,取少而讓多的高風亮節,深受天下人的敬重。以道德化人,家國天下,未有不保全者。以道德全己,性命未有不了者。此即“曲而全之理”。由此可知“曲則全”其道大矣。
物理通事理。太上在本章中所論的“曲則全”等道理,並非抽象的虛言,而是表現在現實生活的方方麵麵,無處不是,無處不有,隻是世人不知,且是反其道而行。正如《莊子·天下篇》所說:“人皆求福,己獨曲全。曰:‘苟免於咎’。”“曲則全”之理的普遍性,自古至今,天上地下,萬事萬物,概莫能外。這種有效性,在《淮南子》中被稱之為“道應”。
修真者應從本章中明白做人做事的原則。世間任何事物都有陰陽正負兩麵,有兩麵就有轉化。唯有執兩用中,不偏不倚,抱一不二,才沒有對立麵的鬥爭與轉化,不會走向事物的反麵。這就是太上所提出的“抱一為天下式”。“抱一”就能不爭,不爭就是“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人若不爭,就不會有“曲、窪、弊、失”之患。一個人為人處世,無論事大事小,無論做人修道,都要把握住“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弊則新”這四大原則。這不僅是人生的藝術,更是修真的標準。能堅持做到,則人一生的事業與生活,都會穩妥而有康泰。修真也會步步青雲,直至道源本根。
同道章第二十三
【希言自然。】
“希言自然”,“希言”者,其意是指無聲無息,無言之言,不說之說。也就是佛家所說的“不可說”之說。宇宙間最高的境界,最大的真理,不是文字語言所能表達的。一切形而上的最高道理,世間罕聞難聞之言,沒有準確的文字能表達出來,這就是“希言”。聖人行不言之教,“悠兮其貴言”,有道者皆是得道忘言、無言、少言,不虛言輕言,不得已而言。言則有道,言簡意賅,合乎大道自然,故曰“希言自然”。
所謂“自然”,這裏所說的自然,不完全是今人所說的物質世界的科學自然,而且還有哲學的內涵,就是現代語言“原來如此”的意思,也同於佛家所說的“法爾如是”。都是表達了自然大道“本來原是這樣”的意思,是規律性的東西。大道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天地本無言,而日月自然運行;聖人亦希言,而聖人之德自然化行,此皆是自然之妙。
所謂“希言自然”,是說道本無為無作,無聲無言,但卻運化養育了宇宙萬物。大道運陰陽,陰陽行造化,都是在無聲無言中,自自然然運行著。不牽強,不造作,不煩不悖,妙義無窮。有道之人,既不執於有言,又不執於無言,在“不有不無”之間,因時順理,隨宜得妙,順其自然。當言時少言慎言,不當言時緘口無言,更不妄言。此即所謂“言之自然”。
君不見大德之師常以笑代言,以一望一示而言。常常借物以寄言,取象以喻言,言則一語含千意,直指九重天。令人心領神悟後,方知其言藏微明,其意涵九宮,真意無窮,受之終生。世人皆以多言逞能,以言爭勝;或自是而好辯,強辭而奪理;或惡言以攻奸,背後論人非;或辯白以為黑,抑是而為非;或言行不一,口是而心非。更甚至口出狂言、汙穢之言,此等皆與“希言自然”相反,是失道離德、自造孽障的妄言。豈不知多言數窮,言多必失,言多散氣,舌動是非生。日常中許多禍事,多因言語不當而引火燒身,乃至傾身喪命。曆史上也有不少因失言而招致國敗家亡的實例。故言之道大矣,不可不慎!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飄風”,即暴怒之狂風、颶風或台風。“驟雨”,即特大的暴雨、雷雨。無論“飄風”或“驟雨”,都是自然界的急速變化,是陰陽二氣失調而發作的。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是說自然界的這種異常突變,都是短暫的,一般都是幾個小時就過去了,不會終日不歇。一般台風不會超過午時,暴雨不超過三小時。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說凡不合乎道性的事物,都不會長久,就像狂風不可能整天刮個不停,暴雨也不可能終日不歇一樣,都是暫時現象。大道運轉陰陽,互為根本。大自然的風、雷、電、雨、露、雪等氣候現象,都是陰陽二氣的變化過程。天地之氣合道,陰陽調和適當,必然是風調雨順,和風細雨,晴雨適當。假若天氣離道,陰陽二氣失和,正氣不足,邪氣有餘,必然天災地變生。所以便出現狂風暴雨、大旱大澇等異常災害。
“飄風”、“驟雨”,都是天地以泄其暴怒之氣而產生的過激現象。待其機迴氣敗,這種反常就會自然停止。疾風暴雨並非自然之道,而是人類破壞自然生態平衡,人心不正,社會道德滑坡等因素,而導致的天地陽氣不足,陰邪之氣過盛,作用於氣象而出現的自然現象,其勢必不能長久。
太上聖祖在此以狂風暴雨不能持久的自然現象,隱喻統治者不能對人民施行暴政,而要行清靜無為的自然之道,施民以德化教育,百姓才能安然順暢。倘若施以高壓暴政欺壓百姓,以苛捐雜稅榨取百姓,必會激起百姓狂風暴雨般地反抗,其暴政也不會長久。壓力愈大,反抗力愈強,此乃自然之理。
人身是一小天地,喜、怒、哀、樂、悲、恐、驚等情緒變化,便是人身小天地的氣候變化。若情感之收發調節合於適當者,必定心清氣和,漸至“常應常靜”的歸一境界。如若私欲過甚,悖戾多端,胡作非為,五德偏廢,五行失調,必然會導致言語舉止失和,甚至暴怒發作,這便是人身自然界的“飄風”、“驟雨”。修行人當以此為戒,如若不戒,則體內陽不製陰,陰欺陽囚,邪僻之氣暴發,無明之火頓起,認妄遺真,必將釀成“火燒功德林”的悲劇。多年修行積累的內道場,毀於一時暴風驟雨之中,豈不可惜!
【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孰”,即誰的意思。“孰為此者?”意思是問:誰能有這麽大的力量驅使這種飄風驟雨呢?唯有“天地”,才能有這麽大的威力。
天地之道,本是自然,四時之順序,寒暑之往來,山河之寧靜,萬物之生育,皆是天道運行的自然。二氣氤氳(yinyun),化而為雨;一氣流行,化而為風。狂風驟雨雖是天地之所為,但也是不合道的異常現象,並非自然之道。這種狂風暴雨,是因為天地陰邪暴戾之氣的聚散不常,發泄太甚,來勢兇猛,所以才有此風之狂,能拔大木;此雨之暴,能湧平川。來之速,去之也速,其勢不可能終日終朝。當陰霾(mái)氣迴力盡時,必然返迴晴明,一切複歸正常。如此看來,天地異常變化所產生的狂風驟雨,尚且隻是暫短現象,不能終於朝暮,更何況於人不合大道的私心妄念,爭名奪利,逞能好強,失去天良,胡作非為,違法犯罪,暗室虧心,以強淩人等等不正的邪氣,豈能長久乎?
天地人本是一體,同是大道所生,此乃“天人合一”的哲學觀。人是天地人三才之一,是自然的一分子,與天地自然息息相通,與宇宙萬物心心相連。人心正,講道德,就會感應於天地,得天地正氣之助。人人講道德,社會正氣流行,人間的正氣必然作用於天地,使天地的正氣充盈,陰陽平衡,天必降瑞氣於人間。如是,就會風和日麗,風調雨順,吉祥康泰,樂享太平。反之,則會引起天怒地怨,必降災於人,這就是人類的自作自受,可不畏乎?由此可知,人類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人類的希望正在於道德的宏揚,在於人心內天地的道氣充盈,這是天下歸道的必然趨勢。
“天地尚不能久,而況人乎?”中華先祖們早就知道,宇宙、銀河係、太陽係及我們所生存的地球,雖已生成數十億年,雖有開天辟地之時,也有終歸結束的時候。這就是佛家所說的“成、住、壞、空”,“諸法無常”。亦即太上在此所說的“天地尚不能久”。白居易詩中有“天長地久有時盡。”毛澤東詩中所說的“天若有情天亦老。”這些都是說天地也不能永遠無盡而長生不老。不管要經過幾百千萬億年,終歸要有結束的瞬間。天地尚且不能久,而何況乎人呢?人的壽命在天地曆史長河中,實在微不足道,彈指一揮間,豈能長生?除非真我成就,與道合真,才能與自然大道永生長存。
【故從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
這幾句話,從文字上看,好象是自說自話,並不重要。其實,它是說人事物理的同類相親,同類相從的道理。
“從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是說一個修道的人,自然會與同修同道者誌同道合,相親相近,互相切磋,這是很簡單的道理。道中的人,喜歡與同道結合在一起,同修同參。而喜歡吹牛的人,總喜歡與愛侃的人交朋友,否則兩個人吹不起來。世間百人百性,蘿卜白菜,各有所愛。稟性相合者,氣味相投者,總是結合在一起,這就叫“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就是“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的反證。換句話說,一個人努力以道德修養自己,就會天天發現自己就在道境之中。
從自然界“飄風驟雨”的變化中可知,從事於道的人與自然界一樣,當你有道時,自然大道就在你的心身中與你合同,你就是道,道就是你。當你有德時,天地萬物的德場德能,就會與你共通,那麽,天地萬物之德,就是你的德;你的德,也就是天地萬物之德,德與德共通共融。當你失去道德時,道必離去,德必喪失,心身內天地的盈虛消長,必然與道德同失。這並不是道德有意拋棄了你,而是你背離了道德。
“德者同於德”,這是說大道毫無私心私情。道德的自然屬性,就是同類相親相合,同屬相通相融。當人有道時,便具有與道性的親和力,得到大道的鼎力之助。當你有德時,天地萬物之德,都會齊來與你融匯貫通。當你背離道德時,道德必然離你而去,毫無私情可講,這就是道德的特性。正如前輩所雲:“大道無親,唯與善人”。
主觀意識在修證大道中,當抱道體之靜,身中的天地才能風和日麗。倘若欲念過度,陽不製陰,就會出現像自然界失去中之氣時的那種狂風暴雨。同時也要順天應時,適應外環境的變化。以方律己,以圓應世,隨緣而遇,隨遇而安。無論順逆之境,皆能唯道是從,做到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像蓮藕般的道德風範,在紅塵中經受飄風驟雨,無悔無怨,處汙泥而不染,又能從汙濁中吸聚營養,為己所用。如此,身中之天地,必會風調雨順,光明朗照,永享康寧。
古之聖人,順乎天而應乎時,雖時有泰否,事有損益,皆不違於道。比如三皇之世,君臣父子無不有道,此乃天時之使然。化民之事也應從之於此,所以聖人順其時而導之,民亦不異其道。聖人以道從天下,天下未有不從道者,故曰“道者同於道。”
又如五帝之時,道雖已缺,但君臣父子無不有德,這也是天時之使然。故聖人順其時,以德教民,民亦不異其德,此正是以德同天下,天下未有不歸於德者,故曰“德者同於德”。社會發展到後世,氣運日衰,君臣上下,無不失道喪德,此亦是天時之必然。人之事也是如此,所以聖人便順其時,應其勢,便開始以法治刑賞治於民,根據民之實際所失,有的放矢地施以法治,以規範民之心身。
“失者同於失”,通俗的說法,就是領導者如果執行了錯誤路線,身邊聚積的必然都是同類人,所有失敗倒黴的因素都會來湊熱鬧。一個人如果走了紅運,身邊招來的都是沾光的;如果交了黴運,所交往的人和事,也都隨著倒黴而來,自己也自覺或不自覺地去向倒黴的方向去靠近。這就是“失者同於失”。
【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失之。】
“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也就是孔子所說的“德不孤,必有鄰”,恰好相同。道雖虛無清靜,不施言令,無識無知,但隻要人的舉心動念合於道者,道必應而遂之,樂而得之。
修道是一件長期、艱難的證悟過程,要有為之終生努力的大誓願、大誌向,絕非一朝一夕能見成效那麽簡單。所要的就是那顆真誠的佛道之心。修正道大法,最要緊的就是在心上下功夫,以修心為綱,帶動性和命三修合一。要準備苦修一輩子,甘於寂寞,樂於平淡,自覺受苦,在紅塵中逆修逆煉。學佛修道是千秋大業,不是一時一事的僥幸成功,乃至不求千秋的得失。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日積月累,默默求證,“隻管耕耘,不問收獲”。待到證無所證,得無所得之境,那才是大自在、大解脫的極樂。
道德二字,在秦漢以前,往往是各自分開而用的。以後二字才合起來成為“道德”一詞。“道”,是形而上的,它與形而下的“德”字對稱。道是本體,德是道的運用。“德”者,得也。德是仁義禮智信的升華,是良好行為的成果體現。本章反複用自然現象,比喻大道的因果規律,告訴人們一個道理:一切都在無常變化中,需要認識人間世事的現象,以及人與人、人與事之間,沒有一分一秒不在變化著。它既不是人的力量所能阻擋,而且也無須去阻攔它的發展變化。隻有超越現實,順應自然,把生命中天賦的“那個”變而不變的“真我”把握住。那個“東西”怎樣體會它呢?隻有從“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中去體認它,才能自然證得。使它在能變、所變、受變中,不斷升華,達到天人合一。
修道德不能在表麵上作文章,不能隻修嘴皮子道,而是要心、性、命這三方麵下功夫。真修道德的人,順境不迷戀,逆境不畏懼,窮苦、受辱、寂寞、逆境、疾病等磨難,皆不能改變初衷,不動搖其誌。這樣才能出世入世相結合。雖在修己,誌在利人,沒有這種忘我之心,那就是吹牛,就是偽道。
德雖無為自然,沒有賞罰施恩的動機,但它卻是隨從人的言行而相從。人若能遵從於德,德必以助而應之。若人的心身言行失道喪德,即使你使盡萬般聰明,用盡巧心機智去追求它,道也不會相從,德也不會相應,這是不容懷疑的法則。今之世人,平日我行我素,胡作非為,暗室虧心,不修道德。待到有求之時,才去燒香叩頭,求佛菩薩保佑,這隻能是聊以自慰而已,怎能得道的樂助?
聖人之道,因天時之渾樸,而與民同於渾樸,隨時勢的變遷,應世而垂教。天下熙熙攘攘,而聖人終日安靜,處於不識不知的無為中。道雖虛無清靜,天地雖不施言令,人的舉心動念若能從於道,則道必然樂以應之,聖人也會樂於相從。故曰“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
聖人因時勢的篤厚,而與民同於篤厚,無為而靜觀其變。天下道德皓皓然,人們雖日用而不知。若言談行事都能以道德為本,道德也會伴之左右。那樣便是天下人與聖人共合於德。故曰“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
因天時之衰,世風之降,世人失道失德,淳樸者變為智巧,篤厚者變為苛薄。聖人並不嫌棄,仍以慈悲愛憐之心,樂於以失道失德之策而教之,以化其偏,立法規以匡其過。民心雖失道德,但聖人仍以好生之德,真誠之意,以禮樂為之陶冶,以萬物萬事之理,感恪其本然之性,啟發其天性良知。聖人以其巨大的道能,上感而下應,拯救萬民所失之道德,使其失不終失。故曰“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以上這些話,都是正反兩麵,各盡其義,需要讀經者自心去體味,不要輕忽視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信不足焉”,是說人們對以上所說自然大道的真理,不肯真信,所以便說“信不足焉!”同時也是指在上的統治者對百姓信誠不足之意。
“有不信焉”,是說世間大多數人,根本不相信在眼見世界之外,還有一個隱態世界,不相信還存在著一個形而上的自然之道,也不相信宇宙間存在著全息自然因果律,所以將道德視為虛無的東西,反而對道“而大笑之”。
信德是天下最大的凝聚力與粘合劑,是做人作君的根本。君對民的信德不足,民必以信不足而應之。在上者若能誠信於天下,則萬民必以誠信響應之。領導者本應與民同道同德,同信同心,同得同失,心心相印。君民上下本是魚與水的關係,應當共處共融,親密無間。為官者能以人民利益為重,做人民的公樸,必會得到萬民的擁戴。倘若心存妄思,離道失德,不能誠信待民,不能造福人民,而是以智巧之心愚弄天下,下必以智巧之心應之於上。民之不信,皆緣於上之無信所感,上行下效,上梁不正下梁歪。上下相欺,天下怎能祥和太平,怎能有魚水自然之妙?所以太上深以“信不足,有不信”而誡之。
“信”含有極深的道理。“信”字以“人”與“言”組成,人言為信。大道無形,天地無言,真理道義,都在信中。人之語言,必須真實,不可稍有虛偽。假若言不顧行,行不顧言,言行不一,虛言詐語,瞎話流淌(tǎng),這就是失信。失信者無人信從,親友不相倚托,鄰裏不相恭敬,成為孤家寡人。信是大道之根,是上德之本,信中含有自然道性的精華元素物質,天地萬物,動植飛潛,一切生命體中,皆承繼著大道這種“樸”性的遺傳基因。
“信”中飽藏著渾厚淳樸之性。天地之道,不外乎一個“信”字。日以晨出暮落為信,循環不息,準確無誤。故人們皆以日出為法則,日出日作。月以信為心,朔望有常,夜以繼日,不差毫厘,故人皆以月為準,夜伏休息。列星有信,運行無差。時序有信,代謝不亂。
人能法天地之信為信,才無愧於三才之一。呂氏曰:“受欺之害,身害也。欺人之害,心害也。哀莫大於心死,而身死次之。”呂氏所言,是說人若無信,就是心死,其害比身死更大。人有誠信,福必隨之;人失誠信,禍必從之。所以古有季布的“一諾千金”,候羸的“一言為重”,說的都是不敢失信於人,以免自取欺心之害。
“信”為仁義禮智四德之根,在五行為戊己土。在河圖洛書位處中心一點“⊙”,主宰四麵八方。在人則為心。以降衷而言謂之“命”。以稟受而言謂之“性”。以應酬萬事而言謂之心。以感於萬事所生喜怒哀樂而言謂之“情”。合而言之,一理也,一信也,一心也。心是萬化之主宰。天命之性人人固有,因拘於氣稟,蔽終物欲,大都有而不知其有。天者,統帥人體之心;心者,人人本具之天。人心含天理,天理在人心,心就是人的天地。因而欺心就是欺天,負心就是負天。故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由此可知,天地人本是一體,天統四時,人統四端,天之所具,人性皆具,隻患人不能明心見性而已。可見“信”之一字的分量舉足輕重,人豈可不重信德乎?
【本章說解】
道生天地,道為天地之本;天地生養萬物,天地又為萬物之本。人在天地之間,身配天地,性參太極,與萬物同於一德,同於一道。是故聖人以大同之道先盡於己,而後盡於人;以大同之德應乎於人,而順乎於天。無親疏,無遠近。聖人之道流行無間,貫通古今,其德不過不遺,充周莫測。天下同於一道,萬民同於一德,這都是天地、聖人行無為之道的希言之妙。
本章經旨,重在“希言自然”一句。“希言”者,即無聲之言,亦即無言、少言。“聽之不聞名曰希”。所謂“得道忘言”者,順其自然而已。古之聖人,以希言自然之道,同道同信於天下,所以天下人民莫不樂而得之,樂而失之。樂得與樂失,都是在上的聖人,體貼萬民之心,以萬民之心為己心,取信於萬民,故有此等“自然樂得”而歸之的心意。
天地本自然,自然本虛靜。故人少言、慎言才能合乎自然。有道之人與道相同,有德之人與德相同,失道德之人與失相同。與道相同者,道樂於合其同。有德之人,德樂於合其同。失去道德之人,道既不言不責,也不怨不棄,樂於與其合同失。自然界的法則,都是物類相歸,同類相求,同聲相應。雲從龍,風從虎,水流濕,火就燥,這些都是自然之理。大道無為,凡有為造作的事物,皆不能持久。天地違犯自然規律的“飄風驟雨”現象,尚不能長久,何況於人!
聖人崇尚自然。《老子本義》曰:“全其自然之謂道,得於自然之謂德,失其自然之謂失。”對這些明如白晝的道理,如果懷疑不信,那就隻能是“得者同其得”、“失者同其失”,一切唯道是從,一切順其自然。自然大道的基本法則就是:方以類聚,人以群分。修者得之,不修則失。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所得又有深淺之別,上中下之分。學道者若不體悟天地好生之德,不懷真誠篤信之意,則難以進道也。
道本自然。世人對大道有信與不信、誠與不誠之分。修道首先要信道,修道就要修真道、修正道,直趨本源,方不枉修一場。世上門派林立,門有正有傍,有習內功者,有習外功者,五光十色。但真道不二,唯以觀心得道、性命雙修為要,在紅塵中修道德,涵養德行,故修德即是修道。修真道須以“信”為前提,信其為山則是山,信其為水則是水,信決定著一切。隻此一個“信”字,即可合仁義禮智為一德,聚萬理為一道。聖人教人修道,都是要人從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實際處下要。生活就是道,離開生活,便無真道。說在嘴上,不真正心身力行者,就是嘴皮子道,就是偽道,永難進真道。
總之,讀《道德經》,不僅要一句句理解,更要通篇聯係起來,要完全了解它的宗旨,才能融通無礙。就好象一首詩,雖隻有警人好句,卻不能構成一篇好詩,便不是好文章。好文章是全麵的,不能抓住一句,忘記了全篇的大義所在。那樣便不能透徹了解,不能融會貫通。這樣說,也可能就是“希言”,或者說是“自然”。
不處章第二十四
【跂(qi)者不立,跨者不行。】
“跂者不立”,就是把腳尖踮起來,腳跟離地的姿勢。人往往想望遠處時,便把足尖踮起,抬足高望,謂之“跂”。這種把腳尖踮起來,是難以長久的。即使有功夫的人,也不過能站一短暫時間。《詩》曰:“跂予望之”,是說足尖踮起可以暫時望遠,但不如腳掌平著地安穩久遠。這便是“跂者不立”的道理。
“跨者不行”。邁開大步走路,謂之“跨”。這種走路姿勢隻能是暫時偶然的,不可能長久。如果故意跨大步伐行遠路,那就是違背自然規律,自取顛沛之道。這是人人都懂得的常識。
太上在此以人之“立”與“行”這樣常見的現象,闡明自然大道之義。人自然站立時,腳跟著地,身體平穩,可以久立不疲。倘若腳尖蹺立,以圖望高,雖可維持一時,必不能長久,因為他違背了自然之理。人行走時根據自身體力,自然邁步,符合自然之理。假若跨步太大,急速如飛,便不合自然,其行必不能久遠。太上以這兩個人最熟悉的動作,說明有些人好高騖遠,急功近利的思想是錯誤的。“跂”者,就是好高,“跨”者,就是鶩遠。如果將最淺近、最基礎的尚未做好,卻要想去追求高遠,那就無異於自找苦吃,甘願自毀。
大道本自然,不容有一毫做作。修真之理也是如此,也必須坦然而行,若有造作,便失卻自然大道,這好比“跂”者難久立,“跨”者難遠行一樣。世人不信大道之理,妄信異端邪說。或執泥於詐謬之見;或認假為真,指邪為正;或不悟自然大道的真諦。故貪權慕名,撈取功利,故意造作,這都是與道相悖的倒行逆施,皆是不可久立的短淺行為。今之世人,不敬畏天地,不遵從自然規律,故為人處事,頭頭錯亂,處處顛倒,違背常理,這是常人急於求成、拔苗助長、違犯自然常規的通病,猶如“跂立”、“跨行”一樣,皆非長久之道!
【自見者不明,】
由“跂立”、“跨行”兩個原則,又引申出“自見者不明”等以下“四不”的道理。真理無窮盡,認識無止境。
“自見者不明”,是說常人總是認為自己最正確,以自是自見為美,以自行所行為好。宇宙之廣,無邊無際,大道之妙,深奧莫測。處在低維空間世界的人類,其見識與學問總是有限的,即使當今科技頗有研究成果的某些領域,在自然宇宙大真理麵前,也還是顯得十分膚淺,與自然大道規律和核心相比,還相距很遠的路程,更何況一般常人。故萬萬不敢自以為是,不敢以自知自見為聰明。
人們多不願意看見自己形貌的醜陋,不願知自己德性操行之粗鄙,不敢正視自己的缺點錯誤,這是世人無明而愚昧的重要原因。人的自見,多是一己之偏,故隻能見己,而不能見於人。隻見私,而不見於公。隻見近,而不見於遠。隻見後天,而不見於先天。隻見顯,而不見於隱。隻能見其始,不能見其終。隻能知其末,不能知其本。隻能見其假,很難見其真等等。這些都是“自見”病的一般特征,也是它的局限性。
凡是“自見”者,皆是後天主觀用事,所以不能見天理純全之妙。或任智取能,或生心作意,或標新立異,都是人心用事,完全違背自然之道,所以想求真知真見者,難上加難也。惟有無私無我,無欲無為,心性光明如日月,則大可以普照萬方,小可以無孔不照,到那時,功成性圓,大千世界,朗朗乾坤,盡收眼底。無所不見,無所不知,無所不能,至此,才可稱之為真知灼見。由此可知,常人的自見,豈能與聖人大智慧的大知見可比擬?
【自是者不彰,】
“自是者不彰”,“是”者,是對客觀事實真理存在的肯定,與“非”相對立。世人多是以己為是,以人為非,將自己禁錮在狹小的認知圈子裏,所以不能明了大道之理。“是”有正反兩麵,有自然大道客觀存在之“是”,也有自我摻入其中之“是”。自然之“是”不分彼此,古今不易,獨立而不改。自然大道的“是”,天地人物之理,不言而自著,陰陽隱顯的變化,不教而自明。
經中所指的“自是”,是帶有“我欲”摻入其中的“自以為是”。凡自以為是者,皆是我見不忘,人我分立。用一己之“是”取勝於人,人亦必以他之“是”取勝於我,於是便出現兩是相爭,以偏對偏,都不合道性,所以不能取信於人。人心之“自是”,多是私慧小智,一己孔見,一技巧心,猶如管中窺豹,坐井觀天,難知天下之大,難明天理之全,故不可能彰之天下後世。
聖賢深明自然萬物之理,熟知大道運行之妙。譬如無極太極的運化,陰陽五行之順逆,四時之序的順行等等,便是知天地之“是”處。故聖賢順道行是,可生則生,可成則成,毫不勉強,這便是順萬物自然的“是”處。太上以天地萬物之理訓示天下,其意在於使後世明曉自然之理,跳出我的“自是”小圈子,才能認識宇宙自然,這樣才能無往而不“是”。
【自伐者無功,】
“自伐者無功”,常人以一己之功取勝於事,辦成一件事情,往往炫耀自誇。豈不知這種自誇,隻不過是圖其虛名而失其德性。所謂“自伐”,顧名思義,就是自損自傷。功德是一種能量物質,貴隱宜藏,不宜炫露。露則散失,這就是德性的奧妙之處。天道佑謙。凡是自誇功者,都是缺乏謙德的表現。這種“老王賣瓜,自賣自誇”,往往在吆喝聲中散失其德,想誇德,結果適得其反,令人生厭,往往引起別人反感。故自誇功的人,未有不自取其敗的。
高功大德之人,都是謙遜自處,有功而不言功,其功反而自彰。淺德之人,做點好事,唯恐人不知,往往自吹自擂,其結果惹人討嫌,既無功,又喪德。大道之理,就是德者自得,執德無德。如果真有舒卷風雲、吞吐珠玉之才,真有安邦定國,造福惠民之功,不用自誇,人皆頌之,而功自彰。所以太上以“自伐者無功”,教化世人要謙下自處。自古以來,聖賢立功於萬世,而從來淡然處之,不自居其功,但天下後世未嚐不以大功德歸之於聖賢。聖賢之“不伐功”,正是全其功,而世人的自誇功,終而無功。大凡追求功利者,必失信於人,又安得有功乎?
【自矜者不長。】
“自矜者不長”,是說世間人往往自己有一點長處,便沾沾自喜,好自尊大,恃才傲人,強勝於人,此皆是取敗之道,必不能長久。人若以自己有些微長處,惟恐別人不知,便處處自吹自擂。有一點小善、一滴小能,便生起高傲之心,有點滴知識,便生傲物之想。所以時時事事以傲然之情而自用,處處表現,事事逞能。而且往往言過其實,貪天之功為己有,撈眾人之功為己功,都是私心的表現。細想一個人之所以能做成幾件事情,有多少人在背後支撐著,有多少物力在暗中相助,自然大道隻不過借用了一下你的手,做了一件自己應該做的事而已,怎能將功勞統統記在自己名下而誇耀呢?離開天地,離開人群,離開萬物,試試看能辦成一件事麽?
俗話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這句話極為形象的概括了人與人、人與物的相互關係,含有極為深刻的哲理。凡自傲之人,往往以無為有,以虛為盈,以假為真,多有不實之處,所以人皆不信而遠離之。故曰“自矜者不長。”有道之人,通曉事物之理,以大道之綱常為“長”,養深積厚。惟求“長”於天理,不求“長”於虛榮。“長”之玄微之處,世人不能識,“長”之名譽處,世人都想爭,其結果是終不能長久。
【其於道也,曰餘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也。】
“其於道也”,是指上文所列舉的自見、自是、自伐、自矜,是一般人心性中常見的四種病態,都不符合道性法則。人都喜歡虛榮,所以應當經常反省,自己改正才好。
從道理法則上講,以上這四種心理行為,都是“餘食贅行”。“餘食”就是多吃的那兩口。人若已經吃飽了,再多吞幾口下去,必然胃不舒服。“贅”音zhui,譬如人身上多餘的累贅,諸如瘤子、六指、甲狀腺囊腫、肥胖症等皆是。人的身體任何部位,都有其自然狀態,如果多長出一塊,那就是多餘的,也就是病態。因人性之迷,人心之妄,人情之偏,私欲之曲,故才有這四種病之患。
“餘食贅行”之“行”字,古時與“形”相通,多作“形”字解,二字通用。“跂立”、“跨行”、“自見”、“自是”、“自伐”、“自矜”等,都是違背自然之道的故意造作,是後天識心的有意作為。在先天無為自然大道看來,後天欲心的一切有為造作,都是多餘的,猶如手腳多生的六指,非但無用,反而有累。人心的背真趨妄行為,猶如餘食贅行一般。人一日三餐,惟求一飽,飽後又多食,必傷脾胃,未有不害者。人之形體,四肢完備,假如頸生癭(ying)瘤,手腳六指,雖不害其性命,總是多餘累贅,故人心未有不厭惡的。人這四種通病,無論做人修道,亦是如此。
“餘食贅行”之病,不但為人所厭惡,就是物類也不喜歡。所以有道之人,抱道養德,盡己盡人,不求自見,不欲自是,不為自伐,不好自矜。如中天之日,其光明人不能掩;如天地之公,人誰能去否定它。性分之中,如澄水明鏡,無所取舍,無所障礙。修道之人,本應自然,餘食贅行等蠢事,自不該去做。若不信自然無為大道,行不能行之事,想非分之想,那就如同食之過飽,行之過勞,不僅無益,反而有害。學道者當順天德而無違,循物理之自然,不摻雜主觀意識的矯揉造作,就不會自找麻煩。
所謂“物或惡之”,是說任何一樣東西,都有它的自然定形,凡是變體,都是不正常的。即使是植物,過分長出一個多餘的附件,不但增加自身負擔,而且令人生厭。何況一個人呢!比如一個人很高明,別人慢慢會認識的,何必自己去吆喝、顯露。一個有道之士,絕不會如此,絕沒有這種心理行為,才算合於道性。
“故有道者不處”的“有道者”,並非專指“入山唯恐不深,避世唯恐不遠”的山林修道士。綜觀道家的理論與實踐,既不是佛家的絕對出世修行,也不是儒家的完全入世而修,而是介於兩者之間,出世與入世相結合。尤其是現代修真者,就是要入世於紅塵之中,在心裏修行出世之道。這樣經過烈火的烹煉,才能煉出金剛不動心,鑄成金剛不壞身,遠比獨避山林中來得更紮實,煉出的功夫也更硬。
道有體有用,道體處於形而上的自然中,道用卻在日常的萬事萬物間。因此,天下無論高貴與貧賤,人人都自覺或不自覺的處於道中。老子所說的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是就道體而言,佛所說的“離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是就道用而言,與孔子所說的“四毋”——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有所相似。所以,它不僅是修道者的道德指標,也是做人做事的最基本修養。自古至今,凡是立大功、建大業的人,隻要一違犯這些原則,絕對沒有不失敗的。前車之鑒,以古為鏡,所以太上為此再三鄭重其言,其目的正在於此。
【本章說解】
由第二十二章開始,到二十五章為止,反複申明道體的自然,要人清靜無為,切莫亂加造作。當道應用在萬事萬物時,必須效法天地自然的規律,以“曲則全”而成事。本章銜接上兩章的內涵,再次提出反證,作為正麵的告誡。因此便從“跂者不立”、“跨者不行”等日常細微小事講起,比喻大道之理。
世人多是好高自大,自是自滿,每每持私欲、操私智,以求勝於人。太上恐民風日亂,人心日私,世道日邪,是以設經示教,以匡世萬民。經中反複類比,曆曆取喻,以立為天下後世之戒言,作為行為的準則。
聖人之心,無私無欲。常人之心,有機有智。聖人之性,能亟(ji)太極至誠之理,心合天地自然之用,養深積厚;悠悠然,如青雲出岫(xiu),而意念無為,樂天知命;湛湛兮,似明月印潭,而身心自在。是故慮心應物,不肯先己而後人,體道而用柔,去高而就下。聖人之心不與物爭,物亦不能與之相爭。常人之心,理與欲之機不明,功利之心未泯,惟知損人而益己,不願曲己而全人。世人種種有機有智的小聰明之心,其自見、自是、自伐、自矜的行為,在為人處世,待人接物中,隨處都會顯露出來。太上在本章中,教人要從日常生活的“立足”、“步行”中,時時處處都要貴乎平實從容。否則,皆是自取危殆。人若逆理而行,違背自然之理,皆是非仁之舉,非義之立,非禮之為,都是自取其咎的自作自受。
本章自“希言”至“有不信”,是在說明道之得與失。自“跂者不立”以下,又以人的行立等行為,比喻自然之理。由是可知,諸如立與行這種司空見慣的日用小事,也無不包含著自然之道,無事無處不顯示出自然之理。奈何世人不悟真常,不信自然,常常一意孤行,為了達到個人私心欲望的目的,硬是要違背自然,跂立跨行,企圖人為地增高繼長,結果碰得頭破血流,乃至引禍入身,損傷性命,生命何以能久常。
修真之人,若內挾自見自是之心,外露自矜自伐之能,這種違背大道所得到的損傷,比常人更為嚴重。人心之私妄,後天之造作,修證之執著,乃至登仙成佛之想,都不合乎大道自然,都是多餘的累贅,都是天然本分之外的包袱。先輩所講的“放下人心即是道”,其理正在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