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不自伐故有功”,“伐”者砍也、毀也。“自伐”是自我表揚,自我誇耀功勞的代名辭。有了功勞愛表功,幾乎是常人常態。尤其是年輕人,最容易犯這個毛病。做了點好事,取得點成績,就沾沾自喜,到處顯露。人怕出名豬怕肥。自己誇自己,這不僅是自損先天謙德,也容易招惹別人非議,自找麻煩,自己討伐自己,這就是“自伐”。真正有修養的人,把有功看作無功,把功歸於天下,歸於國家,自己隻是做了一點該做的事,沒有什麽值得誇耀的。如此虛心處下,那才是“不自伐”的境界。
一個真正有本領的人,絕不自賣自誇,反而會受到人們的尊敬和社會的肯定,其名不自彰而彰。一般人都有好大喜功的心理病態,自誇其功,炫耀才能,以求榮華之心。凡自誇功者,必損心德。誇功的目的在於求名,其功終不會有,別人也不肯附譽。聖人不自誇而功自有,不炫耀而功自著。聖人不誇其功,將功歸於大道,歸於天下,所以天下人未有不歸功於聖人者。故曰“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矜故長”。“矜”音今。“自矜”就是傲慢,說好聽點就是自尊心過強。自尊心與傲慢,幾乎是同一心態,但用處卻有不同,效果也不一樣。要看用在什麽地方,用不對了就是傲慢,用得恰當就是自尊。傲慢的人往往失去人心,事業很難成功,而且容易招惹禍患。世人皆知自揚其長,而護其所短。有所長便驕傲自滿,誇誇其談,唯恐人不知道。有了一星半點之長,便傲視於人,而不知人都有自己的長短。自矜之人,往往以己之長,比人之短,所以自認為了不起。若能虛心處下,以人之所長,補我之所短,豈不美哉!聖人不循長短之跡,不起計較之心,從不炫己之長,而天下人莫不以其長而效仿之。聖人的聰明智慧,一般人所難及。聖人的耳目心思,常人難以達到。聖人不居功自誇,而其功卻能長彰於天下。故曰“不自矜故長”。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夫唯不爭,而天下莫能與之爭。”以上所說的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這“四不”,是逐個分開作論述的。到此句,太上概括歸納說:要做到這“四不”,隻有去除私心,才能做到“不爭”。怎樣做到無爭呢?就是要把好處都讓給別人,隻知奉獻,不求索取,就像仙佛聖真那樣慈悲愛人,愛一切世人,愛一切眾生,愛一切物。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天下百姓,不計較任何得失,什麽都不爭,因此才能“天下莫能與之爭”。既然心中已空,別人還和你爭什麽?人之所以有煩惱、有禍患、有痛苦,都是因為想得到點什麽,因為未得到,所以拚命去爭才產生的,都是自找的麻煩。既然一切都不爭,一切都舍了,還有誰與你爭呢?
天下萬事萬物,都是遵循自然大道的運行規律,都是自自然然,毫無人為雕琢的痕跡。日月的運行,四時的序變,風雲雷雨,哪一件不是自然,哪一種是爭出來的?惟有人心這個怪物,常以私心妄念,想入非非,動輒(zhé)與人爭名爭利,與天地爭比高低。常常自找麻煩,自尋煩惱,而且難以醒悟,難以自拔。願能從此句中吸取營養,得到教益。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以上所說的“四不”,皆是言不爭的妙義。是對“曲則全”原則的進一步發揮,看起來都是從反麵切入,其實相反的,正是為了從正麵保全自己,成就自己的道德,完善自己的人生。所以老子特別加重語氣說:“豈虛言哉?”既然不是空洞的說教,也不是高不可攀,而是真實的現實人生,應該人人都能做到。
天下凡有爭之事,都是有私心妄念在作怪。聖人與天地共一體,與萬物同一心,大公無私,無欲無念,毫無個人半點私利,何爭之有?所以天下人與萬物,皆與聖人合其德、同其心、同其利。聞到聖人的聲音,心悅誠服。沐浴在聖人的德光之下,倍感幸福。所以天下人沒有與聖人爭奪之心。天下百姓無論尊卑上下,無論賢與不肖,皆被聖人的不爭之德所感化。人民明白了不爭之理,故而人人謙讓寬容,這便是“聖人抱一而成天下之道”。
此二句是總結本章經旨的全意。“曲則全”是古聖之語。意思就是“曲從則全身”,此言並不虛妄。“曲則全”的現象處處可見。例如嬰兒在母腹中的蜷曲之體,就是一種先天自然態勢。成人睡眠時,也多以曲身側臥感到舒坦。常見馬、牛、羊、犬等動物臥地休息,亦是頭尾相接,蜷曲其身。毛蟲先曲其身,而後才能行進。虎豹先縮其體,而後才能縱身馳騁。日月星辰皆是曲圓之體。氣體皆是旋曲上升。畫圓亦必由點至曲線而成。事物都是呈曲線向前發展。由此可知,世間萬事萬物皆體現著“曲則全”、“曲則圓”、“曲則直”之理。人的性命若能遵從曲全之理,返歸到未生前的狀態,則性複天然,命複乾健,性命皆複先天,何有生老病死之苦?
“誠全而歸之”,一是說“曲則全”最為重要,人生最偉大的作為,並不在於求功歸於我,無論是道德修為上的成功,還是事業上的成功,都是“功成身退而不居”,一切付之全歸。這種心地坦然光明之境,就是大道“曲則全”之境,這才是人生的最高聖境。“誠”字也可以當作動詞用,說明隻有走“曲則全”這條路,才能得天下之所歸,眾望之所屬。另一層含義是,要真正做到“曲則全”,隻有以一顆赤誠之心,把它當作道德,誠誠懇懇去做。如果把“曲則全”隻當成手段,那就是“不誠為物”,陷入到物性裏邊,而卻遠離了道性。修真人如能得此“曲全之理”,凡事忍辱含曲,弱己讓人,舍己全人。明白“退讓一步天地寬”,“後退原來是向前”的道理。以“委曲我一個,成全天下人”的精神,造福社會。如是,天下國家,不求全而自全。修德證道,不求圓而自圓。
“曲則全”之理,就是“抱一”之道。“曲”與“全”本是一個整體,唯有此“曲”,才有彼“全”。曲是因,全是果。因果相依,曲全互變。世人多是求全,而不願自曲,隻想成全,終而難全。究其原因,皆是不懂曲全之理。人若能誠心用曲,做到曲己而從人,曲事而順理,受屈而不辯,陷窪而不怨。委曲一己,成全萬人,無怨無悔,謙恭自處。久行之,必深得曲中之妙,則道德無不以至誠而全歸。
【本章說解】
本章旨要,重在闡“一”之道。大道之生,生之於一,天下萬物,起之於一,曆數之始,始之於一。故“一”為萬事之本始,萬理之統宗。以無極言之,“一”就是“一炁含三”的無聲無臭、無形無象之元精、元炁和元神。以太極言之,“一”就是含體又含用的陰陽。若不能得此“一”,造化就沒有樞紐,萬物的品類也難以生成。所以天地人萬物,紛紜交錯,萬象萬異,凡有形有象者,莫不是出自一,莫不具有無極之性。聖人之心得天理之渾全,故萬事萬殊之體用,無不是貫之於一。經中所列舉的“曲與全”、“枉與直”、“窪與盈”、“弊與新”、“多與少”等五對矛盾,皆是陰陽合為一體,一體又分兩麵的太極。分之則為二,合之則為一。一即是太極,二就是陰陽。聖人抱一之道,“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不自爭”,故能成全天地大業。修真者果能抱元守一,心亟太極之理,身全造化之一,洞貫萬事,純全不二,修於心身,必能得一而全己之道。
此章重在強調“抱一為天下式”。“抱一”之理,就是曲己從眾,可全其身。屈己而申人,久則枉自直。地窪下水自滿,人謙下德自歸。自受其弊薄,人敬久自新。自取其少反勝多,先人後己得謙德。以上之理,皆是教人清心寡欲。實踐證明,貪多必惑,財多必禍,此乃一定之理。因此聖人抱一守謙,不自炫耀,所以光明。不自以為是,所以著名。不自誇功,所以有功。不自高自大,所以長久。不與人爭,所以天下沒人與他爭。這就是太上“以柔弱謙下為德”的學說,也就是“委曲求全”之道。
能抱此一,便能成其全德;不抱此一,必難全己心身之道。凡是不曲而求全,不枉而求直,不窪而求盈,不弊而求新,不少私而求得,不抱一而求多,此皆是以小害大,以末喪本,隻見其近,不見其遠的狹隘小智,是不知整體的偏知偏見,也是人心的一廂情願。其結果必然適得其反。不曲而求全者,反害其全。不枉而求直者,反失其直。不窪而求盈者,反去其盈。不弊而求新者,反敗其新。不舍私而求得者,反喪其得。不抱一而求多者,反失其多。這些都是世人不知自然辯證法的短視行為。
惟聖人不同。聖人能以曲自養,不居功,不伐善,不好高,不自大。不以聖人為心,不以私而立念。聖人曲己從眾,忍辱委曲,弱己而饒人,屈己而伸人。自受弊薄,後己而先人,取少而讓多的高風亮節,深受天下人的敬重。以道德化人,家國天下,未有不保全者。以道德全己,性命未有不了者。此即“曲而全之理”。由此可知“曲則全”其道大矣。
物理通事理。太上在本章中所論的“曲則全”等道理,並非抽象的虛言,而是表現在現實生活的方方麵麵,無處不是,無處不有,隻是世人不知,且是反其道而行。正如《莊子·天下篇》所說:“人皆求福,己獨曲全。曰:‘苟免於咎’。”“曲則全”之理的普遍性,自古至今,天上地下,萬事萬物,概莫能外。這種有效性,在《淮南子》中被稱之為“道應”。
修真者應從本章中明白做人做事的原則。世間任何事物都有陰陽正負兩麵,有兩麵就有轉化。唯有執兩用中,不偏不倚,抱一不二,才沒有對立麵的鬥爭與轉化,不會走向事物的反麵。這就是太上所提出的“抱一為天下式”。“抱一”就能不爭,不爭就是“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人若不爭,就不會有“曲、窪、弊、失”之患。一個人為人處世,無論事大事小,無論做人修道,都要把握住“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弊則新”這四大原則。這不僅是人生的藝術,更是修真的標準。能堅持做到,則人一生的事業與生活,都會穩妥而有康泰。修真也會步步青雲,直至道源本根。
樸素章第十九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睿通淵微、洞曉天地、道高德厚的大智慧者曰“聖”。知曉世間萬物外象,具有後天聰明才智者曰“智”。聖與智一隱一顯,治天下必不可少。為什麽太上要提出絕棄呢?太上所處的春秋時期,社會變亂,多有標榜奇謀異術的高人,賣弄世智辯聰,爭雄稱霸,百姓和平安靜的生活,被那些假“聖人”攪亂了,人民苦不堪言。太上在痛心之餘,針對社會時弊,便提出了“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的主張。其目的在於撥亂反正,讓人們識破假聖人的偽裝。
從另一個方麵來說,“絕聖棄智”的意思,是說聖人雖處高位而不知其高,雖施德於天下而不知其所施,與道渾然為一體,無聖無智,無物無人,完全是一種忘我無為的混沌狀態,如此才能做到利益天下的“無不為”。並不是聖人不學無術,不知顯態人事,不具人間智識,更不是那些心懷私欲,顯才露能的假“聖人”。
聖人全智全慧,集顯隱於一身,無論先天與後天,無論天上或人間,無論萬物與萬事,皆了然在胸,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無所不為。“絕聖棄智”是就先天無為狀態而言,是以先天大慧與後天智識、先天無為與後天有為相比較而言。先天大智慧是在無識無知、無欲無念中才能產生,倘若稍有後天智識摻入,便不能與大道虛靜之體相合,真知真見便不能顯現,無為無不為也不能實現。所以聖人雖大聖而不自以為聖,雖大智而不顯露其智,這才是真空無為聖境的絕妙。隻有絕其後天一切智識,才能進入真空,才能真知此境的妙有。
“絕聖棄智”指的就是無極界。修真者要進入性慧雙修、明心見性的高層次,就是要達到這種無極混沌狀態,也就是儒家所說的“至善”,佛家所說的“佛性”。前輩曰:“達摩西來一字無,全憑心意用功夫”。金剛經雲:“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亦即無人我、無生滅、無執染、無對待、無貪嗔(chēn)癡慢等等……,這些都是“絕聖棄智”的意思,是修證真如性體的必由之路。
當修者完成體用合一,性命合體,用之則無窮,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遇緣即施,緣去即息。來者應,去者靜,常清常靜,內聖外王,不離本性真如妙道,這就是“絕聖棄智”的空境實妙。當修者步入物我兩空,寂滅四相,心中不留一塵,不被一物所牽,一切皆空,空不異色,色不異空,就是進入了這種聖境階段。要進入無極虛境,就必須“絕聖棄智”,後天再好的知識,再高的智慧,都應當放下,以免幹擾先天。這就如同走路用拐仗,過河乘舟船一樣。當你已經到達彼岸,舟船已完成了它的使命,理應絕棄。假若仍然抱著不放,甚至背在身上,那豈不是多此一舉?
知識智慧都是為了探索真理。經過實踐驗證了它,完成了認知上質的飛躍以後,原來所學所用的智識,都已成為多餘,而應當斷然丟棄,邁入新的領域。“絕學棄智”,就好比一個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人,今日的博士知識,雖是當年小學、中學、大學知識的積累,但現在所需要達到的目標,絕非昔日中小學的內容。若還抱住中學課本不放,那豈不是一種倒退?
認知的境界是分層次、分階段的。正如空淨師所雲:“到什麽山上唱什麽歌,不能一個調唱到底”。宇宙間有先天與後天、顯態與隱態、智觀與慧觀、宏觀與微觀兩大體係,是多層次、全息性、多維性的立體組合體。
任何事物的本體,都是既統一,又對立;既相通,又各異。但就其體而言,靜而為一,二含其中;就其用而言,一中有二,合二為一。先天境界純一不二,它雖然包容後天,主宰後天,但不容許後天喧賓奪主,幹擾先天。先天之學是不學之學,先天智慧是不智而慧,是在無為無心狀態下的一種天然閃現,容不得半點後天的幹擾。當修真者完成了後天知識的積累,實現了認知的飛躍,達到了要求的指針,自然會一個個層次地超越。當到達最終目的地之後,何需再駕舟拄杖,一切皆應絕棄。那時的景況,正如空淨師所示的“言無可言,言語道斷”、“隻可意會,不能言傳”的“拈(niān)花一笑(傳道授學,講求心領神會,無需文字言語表達。)”境界。至此境,一切後天學問知識,都成為餘食贅行、畫蛇添足了。
“絕聖棄智”之意,還在於教人以聖智自修,而不是以聖智施人。治國之道,在於無為,在上者無為,在下者必無事。無為則大道運行,民自富,國自安。聖人在上治世,是為了行大道於天下,而絕非圖聖智之名,所以聖人不以聖自居。堯帝之稽(ji)眾舍己,舜帝之與人為善,禹帝之聞善則拜,皆是虛心自卑的“絕聖棄智”之妙。聖人之行,雖立足於世,眼觀天下萬象,察知萬物之變,與天下萬物萬象息息相通,但聖人之心卻常寂然不動,這就是“絕聖棄智”之用。
“民利百倍”,是說不立聖智之名,不自知其聖,故聖之名流世不朽。不自顯其智,不逞聖智之教,不發號施令,不擾民心,不礙民事,百姓就會在悠然自得中安享幸福。正因為聖人“絕其聖智”,才能在無心無為中,發揮“無不為”的巨大作用。若是以後天之智、人為之學用來治世,天下必然落入後天,不可能行“無為而無不為”之治。所以聖人在位,上下無為,上下無事,國泰民安。此即“絕聖棄智,民利百倍”之義。
【絕仁棄義,民複孝慈;】
“絕仁棄義”,友愛寬厚、真誠善良曰“仁”。公正合宜、見義勇為曰“義”。心懷孝敬、善事父母曰“孝”。愛憐同情、施舍救難曰“慈”。仁義是五德之首,是進德之要衝。世間無一事不含仁,無一物不通義。仁義之德本是做人的基本準則。
為何又言“絕仁棄義”呢?這和上句“絕聖棄智”曆史原因相同。試想在春秋戰國時期,諸候割據,各國爭戰,彼此攻城掠地,都是掛著羊頭賣狗肉,打著“仁義”的牌子,行奸詐爭鬥之實。口號上都是為了百姓行仁盡義,實際上都是心懷鬼胎,但最終遭殃的都是老百姓。太上對此痛心疾首,故疾唿要“絕仁棄義”。其所要棄絕的,正是那些假仁假義。
太上在此所說的“絕仁”,寓有多層含義。就修真證道而言,“絕仁棄義”並不是不要仁義,而是要在修行仁義之德中,去除欲心,物我兩忘,達到無心無為的上仁上義高層境界。要斷絕以私心去施恩惠,摒(bing)棄為揚個人之名,或圖別人迴報的假仁假義。古人雲:“有心行善不為德”,說的正是此義。
有心行善雖也是好亊,隻是因為心中仍有私痕,目的不純,所以不符合自然大道的體性。也因為行善之後,得到別人的感謝或物質迴報,使德性能量場產生交換而喪失,故而無德。所以太上教人要“絕仁”,絕掉此種有心有為之仁。隻有無心無欲,天然本性的仁善才能自然顯露。上善若水,仁義之德就像流水一般,純是一種天然流露,毫無後天欲心雜質。當行則行,當止則止,隨緣順時,自然而然,毫不勉強。行德不被人知,不圖人報,因物付物,各就其性,在無心中利益天下一切人事物,這就是上仁之德。此德不僅不應“絕棄”,而且應當大力宏揚。
“義”者,宜也。即指人沒有私欲,行事正當,而且合宜得體。孟子雲:“夫義,路也。惟君子能由是路。”故君子處貧困之中,不失大義,不為物欲所蔽,不為逆境所畏。當發達之時,亦不敢奢華浪費,或行敗德背道之事。義之理原自於天,故有“大義參天”之說。大義者,舍身不顧,如關公之為義殺身,至公無私。又如周公之大義滅親等,皆屬此類。正如孟子所說的“舍生而取義”,就是大義。“義”又有與財相對待之意。語雲:“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此“道”即是義理。不該得之財,謂之“不義之財”。對於不義之財,君子寧死不取。“義”又有勇敢之意,“見義勇為”,即合義德。見義不為無勇也。所以君子皆有“見義凜然以赴”之氣慨,善盡所擔之天職。古有義馬之賦,今有義犬之說,走獸尚知行義,人豈可不為之?
所謂“棄義”,就是要絕棄私欲偏心之義。大義者皆是以公為前提,不偏不倚,惟德是從的浩然正氣,絕非世人不講原則,隻是酒肉朋友,為私情而兩肋插刀,一時血氣衝動而拔刀相助的那種“哥兒們義氣”。又例如娶了媳婦忘了娘,偏愛其妻,不顧父母。恩及外人,不顧其妻。不尊兄友弟,失去手足和樂。此等親疏倒置,不合常道之理,以致家內不和者,皆不可謂之義。獎賞善行不當者,不可謂之仁;處罰輕重不如其惡者,不可謂之義。此等以私心行賞罰,好與惡失偏,憎與愛失宜,獎罰不明,擾亂人心的不義行為,皆應絕棄之。所以古聖治天下,絕仁之名,而不顯其仁;棄義之名,而不顯其義。這種無心無為的“絕仁棄義”,天下百姓皆效法之,以無心無欲去行仁義,孝慈之本性自然複明。
“民複孝慈”,孝慈是萬物的天然本性,自然之德,非人為也。虎毒不食子,是虎之母慈。羊有跪乳之孝,乃羊子的天性流露。並非後天的有為造作,也不是以孝慈之名教化出來的。孝者不知其盡孝,慈者不知其為慈,皆相忘於孝慈的自覺實行中,終身自行而不已,這才是仁義孝慈的根本之處。今之社會,倫理多有混淆(xiáo),已經喪失了“長幼有序,父慈子孝”的做人規範。父輩無尊嚴,而以“朋友”身份去盡父道之教。子輩不敬畏父輩威嚴,而以“代溝”為由喪失孝道。此種違背天理道德,實是一種人倫上下的顛倒,與仁義之德失之甚遠。上古之世,人人仁義孝慈,人們反而不知有仁義孝慈之名。先輩雲:“絕仁之後見恩惠,棄義之後尚華信。”由此可見,“絕仁棄義”就是德行深厚的自然表露,是發自內心深處的自覺行為,而不是矯揉造作的表麵文章。概而言之,“絕仁棄義”就是不以善惡美醜累其心矣。
【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絕巧棄利”,以權術治民者曰“巧”。以財貨物質利益養民者曰“利”。權變之巧非大巧。“大巧”就是以無為之道治天下,故天下不可見,百姓不可知。財貨之利可以養人,但隻能利人一時,不能利人永生;隻能利於後天之身,不能利人先天之心;隻能利人以物質享受,不能利人精神健康。故隻能稱作小利,而非大利。惟有以道德治理天下,治人之心,使其返樸還淳,這才是天下之至寶大利。大利不僅可以利益天下一切人,還可以利益萬物眾生,可以利長遠,可以利古今。
“盜賊無有”,就是說要絕其權變之巧,絕棄人的奸詐小聰明,絕棄以財貨欲望誘人本心的小利。權術之巧,最易誘使人生奸詐心,誤人行不正之事。財貨之利,最易使人貪圖享受,腐蝕靈魂,滋生盜心。故應當絕之棄之,使民返樸歸真。唯有施民以道德,絕巧棄利,使人心性純淨,不生貪念,恢複天良本性,才能從根本上鏟除盜心,杜絕貪汙盜竊等一切犯罪行為。
天下的一切物質財富皆是大道所生。大道生萬物是為了“天下為公”,養育眾生,人人皆受大道之恩惠,物物都有應得的本份。大道至公,無有厚此薄彼之分。天下的一切財富,皆是自種心田,自收其果;種豆得豆,種瓜得瓜;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天公地道,理之自然。換言之,富有都是修德、積德、守德的福果。怎奈當今世人不明此理,背道而馳,信奉金錢萬能,以追求物質利益為榮,逞爭巧奪利之能。為達到個人私欲不擇手段,貪汙盜竊之事日盛,人的心靈愈暗,本性愈失,自造業障,因果報應無情,何日能出苦海?
修道之人,更是來不得半個“巧”字,貪不得半個“利”字。巧與利之事,雖世間人人喜愛,實不知內藏辱身之禍端,害性之毒種。人心之巧智與貪欲,猶如穿窬(yu門邊像圭形的小洞)劫掠之盜賊。凡非勞動所得,不是本分所有的錢財,皆屬於不義,都是盜。凡是行不正之事,違背天良,暗室虧心,損人利己,傷天害理者,都是賊。所以,人靈性深處的奸巧利欲不除,心中之陰賊必然侍機施虐。隻有“絕巧棄利”,心中盜賊不生,身中之淨土自然安泰。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
“此三者”,即上文所說的“聖智”、“仁義”、“巧利”。“文”,就是思想、觀念、理論的意思。也有虛華外表之義。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兩句話連起來的意思是說,“聖智”、“仁義”、“巧利”這三者,都是被人心私欲所盜用的虛假。也就是莊子在《胠篋(quqiè原指撬開箱子,後亦泛指盜竊。)篇》中所說的“大盜”、“盜蹠(zhi)”。莊子是根據春秋戰國時期大道已去,社會上興起一股盜用“聖智”、“仁義”等名份,拉大旗作虎皮,各國諸候借此名侵吞國家人民財產,禍害百姓。所以他認為當時的諸候,都是竊國大盜。太上在此提出絕聖智、棄仁義、去巧利,都是針對當時社會的時弊,人心的浮華,而提出來的“治病”之方。
大道的本質樸實無華。凡是屬於外表虛華的東西,都是虛假,如果抓住不放,就是棄本逐末,有害於自性的複明。世間顯態萬千事物都含有道性,都是大道自然體性的外現。因為事物各自所稟道性物質的層次不同,其所賦的自然屬性各異,所以才產生了萬物千姿百態、五光十色的差異。故無論何事何物,皆有表裏之分,內外不同。而且皆是虛華在其外,樸實含其中。所以對待世間一切事物,都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切勿被外表假象所迷惑。即使被人們視為神聖的“聖智”、“仁義”等美好事物,也隻能在心中去修去悟,才能得到。若是以人心私欲去追求,愈求愈假,甚至適得其反。
“文不足”,是說人身生活在顯態物質世界,終日與大道相依相伴,卻不知不識,常常擦肩而過。因為私欲的蒙蔽,往往難明事理,隻見虛表,不見本質。眼睛隻向外看,不向內求。隻求益於外,不顧害於內。逐其浮華,鑿喪其根。人類的這種認知取向,既不足以治國,也難以修身,故應絕棄之。如果真能做到拋棄這“三文”的虛假,淳古之風必興,樸素之質必存,自然無為之道必成。以此修身齊家治國,自然民利百倍,父慈子孝,盜賊無有,天下太平。
可惜一般人常患“得之容易,不知珍惜”之病,隻見外在形相,而不知深究內涵。修道者往往開始誠心,有了一知半解,便以為修真不過如此,從此不再精進。有的經不住考煉,日久意懶心灰,自然會被淘汰於道外。修道旨在真功實善,不在外表虛名,在於腳踏實地,不尚浮誇清談。故追求飾表文華,圖虛榮,好麵子,都是修真者應禁忌的“偽道”。
上乘天元無為妙道,不在於外求,而在於迴光返照,觀心修道,常常觀省自心的顯隱變化是否合理。有雲:“行遠自遐(xiá)邇(ěr),登高必自卑。”實乃修道人的至貴箴(zhēn)言。當代修真者身處火宅,極易受外環境的幹擾,往往經不起順逆的考驗。例如:受毀謗即生嗔(chēn)心,受名利引誘即生貪心,受凡業纏擾即生怠心……。曆種種境,即生種種心,漸漸為外境所牽引而離正道,竟至前功盡棄,實為可歎!
【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故令有所屬”,有所教誡者謂之“令”。“屬”,即囑托、寄望之意。教誡之令,就是治世的綱領,教民之準則。太上在此將如何能做到絕聖棄智等“三文”,歸納為兩句話:見素抱樸,少私寡欲。並且把它作為修道的教令和治世的綱領,特於此再三囑托,以使後世有所遵行。人類社會真能以此治身,天下自然太平。人若能以此修身治心,才能真正達到超凡入聖之境。
“見素抱樸,少私寡欲”,是總結本章之要點。“見”,就是見地、思想、觀念。“素”,就是純潔、素淨。“素”,又是指一種非肉眼可見的道性物質元素,唯有內觀返照方可見到,清靜無欲時才能閃現。孔子在《論語》中形容“素”為一張白紙,毫不沾染雜色。人的思想要保持純潔無雜,即是佛家所說的“不思善,不思惡”的境界,兩邊都不沾,才能清明透亮。
“樸”,猶如未加工過的原木,未雕琢過的“璞玉”。表麵看起來粗糙不顯眼,但其佳質深藏於內,光華內斂,一切自然天成,毫無後天人工的刻意造作。“樸”,又是比喻大道一炁尚未分判時的混沌狀態,又有純真、樸實、敦厚等意。人的本性中皆有這種淳樸的美德,隻是被後天欲心所擾,不能自然閃現。人們應當隨時懷抱這種天然的樸素,以此心態待人接物,處世應俗,方合法度。對修真者而言,“見素抱樸”,就要思想純正無邪,無私欲雜念,不落主觀偏見。平時做事,不假做作,不刻意強為,自然真常。靜心守真,抱元守一,虛靜光明,不尚文飾,不圖虛表,真修實證,持之以恆,方能見天地之原始,能知本來之麵目。
“少私寡欲”之意,就是要清靜身心,不起貪欲之念,饑則食,渴則飲,困則眠,一切順之自然。不生非分之想,不貪額外之享,知足常樂,能養命足矣。外而應事接物,審時度勢,隨緣順理,隨遇而安。遇境忘境,不沾不粘,不執意追求,不貪得無厭,不生妄得之心,不起戀慕之情。
“少私寡欲”,並非要人去“絕欲”、“禁欲”,而是教人要少欲、節欲,將欲望控製在適可而止的中間狀態。要絕對做到無欲,對於常人和初修者來說,簡直是不可能的。有此肉身在,就有所欲,饑欲食,渴欲飲,困欲眠,寒欲衣,這些都是人身的正常生理需要。“少私寡欲”就是斂華就實之意。道儒兩家都要求“少私寡欲”,意在靜心定性,不使欲望超過生理閾(yu)值,產生大量毒素而損傷心身性命。能經常做到“止欲生悔”、“少私寡欲”,即可近於道,但尚未合道。若能真正達到了,那就是超凡入聖的境界。
修真者當於宏大處見細微,於細微處見本質。以太上老祖所提出的“見素抱樸,少私寡欲”,作為修心養性的中心原則。處俗應世,身在事中,心在事外。不被華表所迷,不隨外物所轉。如此持守不輟,常清常靜,即可達到樸素的渾沌狀態,進入逍遙自在的自由王國,複返先天,返樸歸真。
【本章說解】
本章名為“樸素”,重在言治國治身之道。太古時期的有德之君,治世無為無跡。後至大道日漸下衰,便以仁義為治,於是便出現了分別心,對仁善者親近之,對懷義者讚譽之。再至仁義不足為治時,便以刑法為政,故下民畏懼之。及至刑法也難治時,便以權巧行事,上有機巧,下必有詐侮。人類社會所經曆的這種道德漸次下降,道樸漸散,誠信漸失的曆程,是一個長期而痛苦的過程。從百姓不知有聖君治世的無為自然,到有親譽之分時所伴生的假仁義,再到智慧出所相隨的大偽,說明了大道一降再降。在“大道廢,有仁義”這個階段,其變化速度尚緩。自進入“智慧出,有大偽”階段,其變甚急,每況愈下,由此可見大道漸失的漫長過程。
聖祖在此反複擬比,是為了寄意後世要返本還樸。並囑告了返樸良方:“見素抱樸,少私寡欲。”這既是治世的大綱,也是修真的關要。治國者能以此修己,則我無為而民自化,我無欲而民自樸。這才是聖智之大,仁義之至,巧利之極。道散而生非,偽勝反貴道。降者道之微,反者衰之極。道未散之時,仁義潛於道中。大道既廢,才有仁義之名。六親不和,才提倡孝慈。國家昏亂,才出現忠臣。這就是“反而貴道”之義。也就是現代語言所說的,得到時容易,失去了的,才覺得可惜可貴。正如前人雲:“方散,則見其似而忘其全;極衰,蕩然無餘而貴其似”。世間之理,都遵行“物極必反”,“反者道之動”的規律。
太上在本章所提出的“絕聖棄智”,就是自己不以聖人為標榜,智藏內不顯於外,韜光隱晦,不露真相,以免世人以有色眼鏡,滋生弦外之音。所說的“絕仁棄義”,就是怕人心私欲把“仁義”之經念歪了,借仁義之名,幹傷天害理之實。所說的“絕巧棄利”,並非絕對不要利益,而是針對世人喜歡賣弄聰明才智,使巧用計,耍弄手段,一切都是為了個人私利,這些都是強盜心理,是產生盜竊的思想根源,因此必須禁絕。太上見世道衰變,人心每況愈下,故教人要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把“見素抱樸,少私寡欲”,作為返本歸樸的綱要,作為人們生活修養的中心原則,以救末流之弊。聖人用其實,不用其華。不以私欲示民,而以道德教民,不以妄心欺物,更不敢以文自欺。本章重在教誡人們:做人要心地純誠,樸實無華,淳厚篤實,不尚浮華,不圖虛表,才能返樸歸真。
現今世俗,人們多是求外不求內,求華不求實,講究修飾包裝,不行仁義道德,隻講虛華外表,不知斂華就實。於是便出現了“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反常現象。人類社會已進入到信息時代,科技昌盛,物質豐厚,人們在盡享物質榮華的同時,卻使最寶貴的純潔靈性沉淪。社會道德滑坡,社會風氣不正,人們精神空虛,思想無所寄托,便節外生枝,追求怪異荒誕,尋求麻醉刺激。當今世界,人心不古,不行道德,不敬天地,不愛萬物,不知廉恥,不懂禮數,失卻本性。人心已經沉溺到深深的苦海之中,反而自我感覺良好,實是令人汗顏,空負了先輩們的一片苦心!
先輩教導曰:“人心要虛,道心要實。”文華與內實本是事物顯隱兩麵的統一體,不可偏勝,更不可顛倒。斂華就實者,則近於道樸;以華勝質、貪求虛文粉飾者,即是悖道,其害甚大。今人多是崇尚虛華,隻圖衣著華麗,不求心靈純美。隻做表麵文章,不寫道德華章。隻賞假幻鏡花,不種自家金蓮。在燈紅酒綠中枉耗生命,還自以為享受人生……。故老子在本章中淳淳教誡天下後世,要見素抱樸,斂華就實,輕文重質,以複歸人類自然本性的純真。
從這一章的多個反證可知,並非有人所說的“老子反對聖智,反對仁義,反對孝慈”。他隻是針對當時社會的時弊,意在將人心導於正途。而千古以來,注解老子的學者專家,往往不知太上文中的弦外之音,隻知其一,不知其二,更不知其中的多維性、全息性、整體觀的真正內涵,故而誤解、曲解了老子的本意。讀經者當細思之。
食母章第二十
【絕學無憂。】
自古聖賢稀少,隻在這個“學”字上,豈可絕之?太上這句“絕學無憂”的本意,並非不讓人學知識,不求真理,而是教人要斷絕後天人心的濁識俗見,絕棄人心私欲及其小聰明之類的奸巧妄心。凡是一切不利於心身健康,有染於先天本性之學,都應當拒之門外,以免損精耗神,累及身心。對於做人的道理,奉獻社會的本領,顯態智觀科學,以及修悟性命的精微之理,陰陽消長之道,能學而推之於人,用以修身齊家,造福國家人民的學問,不僅不應絕棄,而且應當努力為之。
“絕學無憂”,說來容易,做起來很難。絕學並不是不要一切學問知識,而是說不要過於執著,不要鑽到書本裏出不來,而是要活學活用,把前人的知識融匯貫通,形成自己的獨特見解,創造新的成果,以利益人類社會。
凡是有害之學,例如黃色淫穢、暴力打鬥、迷人心性、害人靈魂、教唆犯罪、誘人行邪等類荒誕之學,都屬於異端魔說,皆應禁絕之。凡是邪僻之學,皆是害人良知,誘人蒙昧,縱人奸邪,汙染心靈,教人犯罪的教唆犯。皆是邪知邪見,穿鑿妄見,誤人正途,害人天良的毒汁。此類邪學魔知,都是害人心靈的大敵,隻有從根本上杜絕,天下才能太平無憂。故曰“絕學無憂”。
人都是學而知之。但學有先天與後天之分。後天之學是工具,是台階,是為了登上先天大智的高峰。而先天之學則是不學之學,是在真空虛無境界中的真知灼見,是宇宙在胸,了知天下萬事萬物的大學問。兩者不可同日而語,但又密不可分。
學海無涯,學無止境。無論道佛高境,都有一個有學有修的階段。要真正達到“絕學”、“無學”的階段,那就是至高無上境界了。到那時,任何名相,任何疑難,都會迎刃而解,無憂無慮,沒有牽掛。無論顯隱,無論先天後天,一切了然在心,圓融合一,何需再去畫蛇添足?這種不學之學的狀態,世人根本無法理解,也難以做到。一切仙佛聖真,都是由學起步,從開始學做人的知識,到學真理,修善德,累功行,精習修煉,才得以成道。對於修真者而言,當進入高層次修證階段,就應當“絕學”、“忘言”,放棄後天一切智識,放下一切欲心妄念,寂滅一切法相,才能步入“絕學無憂”之空。絕棄後天塵埃,使心性保持空明,不被後天所擾,才能進入自然無為之境。正如空淨師所言:“已經到達彼岸,應當棄去舟船。若還抱著舟船不放,那豈不是迂腐!”這是對“絕學無憂”的絕妙開示。
修正道大法者,唯以觀心得道為要,全在心裏作文章。要堅持正心、正知、正見、正覺、正悟、正念、正定,才能步步有成。大道之理,博大精深,不持正內修,不悟正道,完全陷入後天之學,永難入真之門。修真者都處在塵中脫塵,極易受後天汙染,往往以“我識”、“我見”作為判斷一切事理的標準,把長期形成的知識經驗當作真理。於是隨相轉念,唯識是心,以自我為中心,分割了大我與小我、真我與假我的合一。於是三毒五蘊因之而生,後天幹擾遂之而起,難以跨入先天大門。佛雲:“見無所見是為正見”,“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道心惟微,人心惟危”。故修者必須放下後天識心、欲心,以道心換人心,以佛性製識心。“聖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其意即此也。
所謂“絕學無憂”,就是佛家所說的“掃三心、飛四相”。儒家的“格物致知”。道家的“清心寡欲”。“絕學無憂”真正做到了,心中自是一片光明,自能以一種清明客觀的態度處世應物。若真能如是,則人欲盡而天理行,習染一除,物我兩空,後天識見一空,則本性可見。“達摩西來一字無,全憑心意用功夫”,這就是“絕學無憂”的真義。
【唯之於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何若?】
“唯之於阿,相去幾何”,是與人講話時的兩種態度,即今人所說的“是的”。“唯”是指在說話時敬謹順和,誠懇的應諾聲。“阿”有兩層含義,一種是憤怨怠慢、待答不理的逆應聲;一種是拍馬奉迎,不管事實真實,一味迎合討好對方。這便是“唯”與“阿”的不同之處。兩者雖同出於口,同應於人,就其應對的聲音而言,差異並不太多,不易分別。但就其音調的高低順逆、陰陽剛柔所表現出的心態,及其所得到的響應,卻有著質性的差別。太上在此所說的道理,並非教人帶著尖刻的眼光,去專門挑剔別人的言行舉止;而是在於提醒自己,要在日常言行中修習真誠不佞的“唯”,避免虛偽造作或待人冷漠的“阿”。
修道之人,一切道德都應當從小處著手,從反求自己開始。以謙讓柔和之聲應於人,使人愉悅而結善緣,故“唯”者合道,是取善之本。以獻媚之聲討好人,以傲慢忿怒之聲應於人,必然遭人反感而結愆(qiān)怨,故“阿”者不合道性,是致惡之根。由此可知,生活中處處遇到的“唯”與“阿”等曲曲小事,皆有其道,皆有善惡。正因為其小,所以往往被人忽視。善之根在“唯”,惡之根在“阿”,唯與阿雖是日常簡單的應諾之聲,但卻反映了一個人內心世界的德性修為水平,由此可以檢驗內道場的中氣是否具足。
唯與阿之事雖微,卻是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必須麵對的修養課題。去阿立唯,去惡從善,既是做人的標準,也是修真人的風範。“唯”與“阿”全在一念之間,並非相隔千山萬水,也不是高不可攀,而在於是否能自察自知,是否能慎獨克己。應之於唯,必得其善;就之於阿,必得其惡。聖祖在此以唯阿之微,喻比善惡之別,其意在於教人認識:世間無處不是道,“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唯與阿、善與惡,本是辨證的統一體,全靠人心去把握。心中存正氣者,即唯即善。心中正氣不足者,即阿即惡。但其結果卻是差之毫厘,失之千裏。當心中德善能量具足,體內真炁渾然一體之時,也就無唯無阿,無善無惡,純是先天自然了。故曰“善之與惡,相去若何?”
“善之與惡,相去何若?”是說善與惡本是一體兩麵,在人世間以好心做好事為“善”,以不好心做不好事為“惡”。但站在高層往深處觀察,善惡並無分別,都是源之於一,在太極未分判陰陽之前,善與惡渾然一體,很難劃分出它的距離。善惡之間,很難分辨。世間許多事情,往往去做一件好事,反而得到惡果。這就是俗話所說的“好心辦壞事。”
善與惡都有其因果規律包含其中,由本因、內因、外因這“三因”互為條件,以“本因”為主導。待到“三因”相合相聚時,就會發生或善或惡的結果,都有其規律決定著,決不是偶然現象。所以,善與惡的分際,人的主觀意識實難捉摸。善惡之根,全在人心。一念正,即是造善根,一念邪,就是栽惡根。兩者相去,並無千裏,僅在一念瞬間。若僅從哲學的立場上去研究善惡、是非、好壞的原由,是很難確定一個絕對的標準。故前人雲:“禍福無門,善惡唯心”。
太上在此教誨世人,善與惡就在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一應一諾、一唯一阿中。心善之於內,可言之於外;言能善之於外,亦可化入於內。人果能在平日與人應答之間,於清濁輕重之處,隻要在心裏稍微抑逆轉順,其“阿”之應,瞬間即可化為“唯”之聲。致惡之由,立刻化為取善之根。由此可知,善惡全在於心中一瞬間。對於修真者來說,點點滴滴的善惡之念,皆應審慎從之,不可掉以輕心。當進入高層修證時,就應該一心不動,不辨善惡,入於渾然一體之境,無人無我,無好無壞,無善無惡,純是一片天然,何有善惡之患?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善與惡相去不遠,就在轉瞬之間。人之善惡皆在於心,本性中八識田裏的微妙之機,以及人生路上所形成的陋習毛病,都種下了不少惡種。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唯”結善緣而得吉,“阿”結惡緣而遭殃。差之毫厘,謬之千裏。天下人皆畏惡,我亦不可不畏。但真知善惡之關要者能有幾個?唯阿之應,當還在未出於口之前,就是無善無惡、無心無欲的太極狀態,所以無畏。一念之下,既出於口,善惡之端已分,善惡之果,業已著成,善惡之報,隨之即到,絲毫不爽。每當禍患臨身,誰能不畏懼呢?
“人之所畏”,宇宙間最大之畏,莫過於因果自然規律。故先輩雲:“凡人畏果,菩薩畏因。”因果報應是宇宙間的基本規律,在因果規律麵前人人平等,即使佛菩薩也不例外。所謂“菩薩畏因”,是說佛菩薩皆是大慈悲的大智慧者,他們洞曉宇宙真理,深知因果真諦,所以唯道是從,一切順應自然,不敢有一絲不慎,唯恐造下惡因而招致惡果。所謂“凡人畏果”,是說世人不信因果,不識因果,不信自然無以明,故以私心妄念行事,隨心所欲,橫衝直撞,盲目蠻幹。待到所造惡業遭受惡果時,方才畏懼,但為時已晚,隻有自作自受了。世人平時不積善德,不潔身自律,種下惡根,待到禍端臨身,才臨時抱佛腳,去燒香叩頭,拜求菩薩保佑,這隻能是聊以自慰而已,不會有多大作用。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是說一個社會做人的道德標準,雖是相對的,並沒有一個絕對衡量的尺度,但作為修真人更應當模範遵守。如果稍有輕忽,造成不良影響,則是“人言可畏”,破壞了自己的外環境。即使超越了相對的層次,達到較高的道德境界,仍然需要和光同塵,韜光隱跡。遵守俗規俗習,不可自詡(xu)清高,避免特殊於人,舉止怪異,驚世駭俗,而成為眾矢之的。所以修真人混跡世俗,就必須隨俗應世,隨流而不逐流,隨俗而不被俗染。所謂“和其光,同其塵”,其意就是為了適應世俗。對於世俗,“不可不畏”與“不得不畏”,雖是一字之差,其意相去甚多。“不可不畏”,是發自自己內心的認識與選擇,為了利益眾生而順遂眾生,不受外環境左右,不執著一般相對的價值標準。遵守約定俗成的語言稱唿與風俗習慣,隨鄉入俗,不標新立異。否則就是得罪眾人,自我孤立,必然失去人心,自找麻煩。而“不得不畏”,是世人被動的無奈。作為修真者,不僅要畏世人之所畏,更要畏天、畏地、畏聖人,自然規律能不畏乎?
【荒兮,其未央哉!】
“荒兮”,是形容詞,像荒原大漠一般,有遼遠荒廢之意。世間一切事物都是無窮無盡,相生又相克,沒有了結之時。“未央”,即未盡、未止的意思。
“荒兮其未央”,是指人生是一盤永遠下不完的殘棋,你爭我奪,一來一往,永遠沒有定論的時候。世人終日陷溺於世俗名利,迷癡於花花世界,不修心養性,不涵養道德,這好比自家的良田無人耕種,隻長荒草,不長莊稼。“未央”,是說這種撂(liào)荒現象沒完沒了,不知終期。又是指世人迷蒙不悟,無所歸止、不知歸宿、不自醒悟之義。
此句是承上句唯阿相應之聲,幾經善惡之辨,已知“唯”是取善之本,“阿”是致惡之根。如不力行取善之本,若不斷除致惡之根,則惡心橫生,私欲滋盛,爭強鬥勝,無所不為,這等於荒廢了自己的心田沃土。長此以往,良田必然日荒日遠,流蕩身心,終無止歸之所,永不能複還天理之正,終不能去其人心之私。細想此“荒兮未央”一句,深知太上救世之心切!我等後世子孫聞之,理應臉紅羞愧,何不早日懇荒,種好自家福田。
今之世態顛倒,人心丕敗,舍道德、背信義之人之事比比皆是。自然賜予世人相同的時間,每天二十四小時,同樣的空氣和陽光,並不因貧富善惡而有區別。為何世人反而不能效法天地之慈悲、公正、應緣,反而愈迷愈深?何時能懇荒?何時能解脫?大道真理是唯一永恆不變者,並不因時間、空間的變遷而隨之變遷,亦不因人的蔑視而不存在,唯在各人的心如何取向。中土難生今已生,人身難得今已得,今生不修待何時?
【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
“眾人熙熙”,“熙”同嬉,玩耍嬉笑,又有追求聲色快樂之義。意思是說內心空虛,清濁不辨,是非混淆,所以終日在迷迷糊糊中打發日子,在享受中耗損福果,在熙攘熱鬧中浪費性命。
“如享太牢”,“牢”是牛。“太牢”,即古時祭祀所供的牛羊肉等食物。“如享太牢”,此處引伸為貪求享受,沉迷於燈紅酒綠的宴樂之中,飽享美味,有如“享太牢”一般,以醉人生。
“如登春台”,“春台”泛指登高攬勝,貪求外部環境的虛華美景。世人之心多是貪外、攀高、求美,這有如“登春台”觀風景一般,心神外馳,心戀美景,好高鶩遠,見境情生。“登春台”就是遊山玩水,登高望遠之意。春天陰陽交泰,陽光明媚,萬物複蘇,花紅柳綠,美景誘人。此時登台觀賞春色,極覽無際,美景盡收眼底。若貪婪春色美景,心神必然隨景物流動,心力神光被外景所反奪,而耗神散氣。經中三句話皆是借境喻意,是對世人沉迷世俗幻景,貪求美色享樂,心神外馳的一種比喻。
“熙”字有好有不好,喜憂參半。司馬遷在《史記》中就有“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試觀人們的外表,好象都是高高興興地活著,其內心卻有諸多痛苦,為了爭名奪利,四處奔波。雖常出沒於歌舞之廳,或天天坐在高層旋轉餐廳吃大餐,就像春天爬山登高,遊山玩水,頗為愜意。但同時也在消耗著自己的生命光陰,豈不是喜憂同在。
佛在《金剛經》中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佛以夢、幻、泡、影、露、電這六種自然現象,揭示了世間萬事萬物都是生滅無常,生即是滅,滅即是生。觀世間一切相、一切境,皆是稍縱即逝。惟大道永存,真性長久,永不壞滅。人若能體悟此理,抱道守一,明心見性,看破虛假,認理歸真,苦修大道,求得真性常住,這才不負天地之心。前人雲:“一失足成千古恨,再迴頭已百年身”。“不怕念起,隻怕覺遲。”這是對做人或修真的警誡之言。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一念之間,清濁升降。人若不能省心格物,往往隨波逐流,被湮滅在外境物流之中。
人世間就是個萬花筒,也是一個大染缸,聲色犬馬一應俱全,美色如雲,虛華無窮。鶯聲燕語,歡笑狂歌,令人目不暇接。美酒佳肴引人垂涎欲滴,猜拳行令、吆五喝六之聲此起彼伏。美女在旁侍伴,妖氣美麗悅目。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修真者若是定力不足,慧智不深,往往也會沉湎在這種順境中,被糖衣炮彈擊倒,被名利酒色所害。這種靠外來剌激為快樂,是被物流所役,終究是暫時性的虛幻,隨後而來的空虛與罪惡感,更會加深良心的不安與愧疚。如此惡性循環,以追求快樂始,以黑暗痛苦終。
現實證明,“逆考”反而容易為人心所警戒。雖然在感受上是一種難忍的折磨,但磨過之後,卻是一種勝利的喜悅,一種心誌與定力的升華。而“順考”卻往往使人在舒舒服服的不知不覺中,腐化了道心道誌,終究被埋沒於享樂欲望的洪流之中。如果能克己持正,明覺常醒,在酒色財氣的霧瘴中真心達到“思之自然無邪,誘之自然無妄”之境,這種“心覺”才是極樂。
“不自伐故有功”,“伐”者砍也、毀也。“自伐”是自我表揚,自我誇耀功勞的代名辭。有了功勞愛表功,幾乎是常人常態。尤其是年輕人,最容易犯這個毛病。做了點好事,取得點成績,就沾沾自喜,到處顯露。人怕出名豬怕肥。自己誇自己,這不僅是自損先天謙德,也容易招惹別人非議,自找麻煩,自己討伐自己,這就是“自伐”。真正有修養的人,把有功看作無功,把功歸於天下,歸於國家,自己隻是做了一點該做的事,沒有什麽值得誇耀的。如此虛心處下,那才是“不自伐”的境界。
一個真正有本領的人,絕不自賣自誇,反而會受到人們的尊敬和社會的肯定,其名不自彰而彰。一般人都有好大喜功的心理病態,自誇其功,炫耀才能,以求榮華之心。凡自誇功者,必損心德。誇功的目的在於求名,其功終不會有,別人也不肯附譽。聖人不自誇而功自有,不炫耀而功自著。聖人不誇其功,將功歸於大道,歸於天下,所以天下人未有不歸功於聖人者。故曰“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矜故長”。“矜”音今。“自矜”就是傲慢,說好聽點就是自尊心過強。自尊心與傲慢,幾乎是同一心態,但用處卻有不同,效果也不一樣。要看用在什麽地方,用不對了就是傲慢,用得恰當就是自尊。傲慢的人往往失去人心,事業很難成功,而且容易招惹禍患。世人皆知自揚其長,而護其所短。有所長便驕傲自滿,誇誇其談,唯恐人不知道。有了一星半點之長,便傲視於人,而不知人都有自己的長短。自矜之人,往往以己之長,比人之短,所以自認為了不起。若能虛心處下,以人之所長,補我之所短,豈不美哉!聖人不循長短之跡,不起計較之心,從不炫己之長,而天下人莫不以其長而效仿之。聖人的聰明智慧,一般人所難及。聖人的耳目心思,常人難以達到。聖人不居功自誇,而其功卻能長彰於天下。故曰“不自矜故長”。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夫唯不爭,而天下莫能與之爭。”以上所說的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這“四不”,是逐個分開作論述的。到此句,太上概括歸納說:要做到這“四不”,隻有去除私心,才能做到“不爭”。怎樣做到無爭呢?就是要把好處都讓給別人,隻知奉獻,不求索取,就像仙佛聖真那樣慈悲愛人,愛一切世人,愛一切眾生,愛一切物。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天下百姓,不計較任何得失,什麽都不爭,因此才能“天下莫能與之爭”。既然心中已空,別人還和你爭什麽?人之所以有煩惱、有禍患、有痛苦,都是因為想得到點什麽,因為未得到,所以拚命去爭才產生的,都是自找的麻煩。既然一切都不爭,一切都舍了,還有誰與你爭呢?
天下萬事萬物,都是遵循自然大道的運行規律,都是自自然然,毫無人為雕琢的痕跡。日月的運行,四時的序變,風雲雷雨,哪一件不是自然,哪一種是爭出來的?惟有人心這個怪物,常以私心妄念,想入非非,動輒(zhé)與人爭名爭利,與天地爭比高低。常常自找麻煩,自尋煩惱,而且難以醒悟,難以自拔。願能從此句中吸取營養,得到教益。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以上所說的“四不”,皆是言不爭的妙義。是對“曲則全”原則的進一步發揮,看起來都是從反麵切入,其實相反的,正是為了從正麵保全自己,成就自己的道德,完善自己的人生。所以老子特別加重語氣說:“豈虛言哉?”既然不是空洞的說教,也不是高不可攀,而是真實的現實人生,應該人人都能做到。
天下凡有爭之事,都是有私心妄念在作怪。聖人與天地共一體,與萬物同一心,大公無私,無欲無念,毫無個人半點私利,何爭之有?所以天下人與萬物,皆與聖人合其德、同其心、同其利。聞到聖人的聲音,心悅誠服。沐浴在聖人的德光之下,倍感幸福。所以天下人沒有與聖人爭奪之心。天下百姓無論尊卑上下,無論賢與不肖,皆被聖人的不爭之德所感化。人民明白了不爭之理,故而人人謙讓寬容,這便是“聖人抱一而成天下之道”。
此二句是總結本章經旨的全意。“曲則全”是古聖之語。意思就是“曲從則全身”,此言並不虛妄。“曲則全”的現象處處可見。例如嬰兒在母腹中的蜷曲之體,就是一種先天自然態勢。成人睡眠時,也多以曲身側臥感到舒坦。常見馬、牛、羊、犬等動物臥地休息,亦是頭尾相接,蜷曲其身。毛蟲先曲其身,而後才能行進。虎豹先縮其體,而後才能縱身馳騁。日月星辰皆是曲圓之體。氣體皆是旋曲上升。畫圓亦必由點至曲線而成。事物都是呈曲線向前發展。由此可知,世間萬事萬物皆體現著“曲則全”、“曲則圓”、“曲則直”之理。人的性命若能遵從曲全之理,返歸到未生前的狀態,則性複天然,命複乾健,性命皆複先天,何有生老病死之苦?
“誠全而歸之”,一是說“曲則全”最為重要,人生最偉大的作為,並不在於求功歸於我,無論是道德修為上的成功,還是事業上的成功,都是“功成身退而不居”,一切付之全歸。這種心地坦然光明之境,就是大道“曲則全”之境,這才是人生的最高聖境。“誠”字也可以當作動詞用,說明隻有走“曲則全”這條路,才能得天下之所歸,眾望之所屬。另一層含義是,要真正做到“曲則全”,隻有以一顆赤誠之心,把它當作道德,誠誠懇懇去做。如果把“曲則全”隻當成手段,那就是“不誠為物”,陷入到物性裏邊,而卻遠離了道性。修真人如能得此“曲全之理”,凡事忍辱含曲,弱己讓人,舍己全人。明白“退讓一步天地寬”,“後退原來是向前”的道理。以“委曲我一個,成全天下人”的精神,造福社會。如是,天下國家,不求全而自全。修德證道,不求圓而自圓。
“曲則全”之理,就是“抱一”之道。“曲”與“全”本是一個整體,唯有此“曲”,才有彼“全”。曲是因,全是果。因果相依,曲全互變。世人多是求全,而不願自曲,隻想成全,終而難全。究其原因,皆是不懂曲全之理。人若能誠心用曲,做到曲己而從人,曲事而順理,受屈而不辯,陷窪而不怨。委曲一己,成全萬人,無怨無悔,謙恭自處。久行之,必深得曲中之妙,則道德無不以至誠而全歸。
【本章說解】
本章旨要,重在闡“一”之道。大道之生,生之於一,天下萬物,起之於一,曆數之始,始之於一。故“一”為萬事之本始,萬理之統宗。以無極言之,“一”就是“一炁含三”的無聲無臭、無形無象之元精、元炁和元神。以太極言之,“一”就是含體又含用的陰陽。若不能得此“一”,造化就沒有樞紐,萬物的品類也難以生成。所以天地人萬物,紛紜交錯,萬象萬異,凡有形有象者,莫不是出自一,莫不具有無極之性。聖人之心得天理之渾全,故萬事萬殊之體用,無不是貫之於一。經中所列舉的“曲與全”、“枉與直”、“窪與盈”、“弊與新”、“多與少”等五對矛盾,皆是陰陽合為一體,一體又分兩麵的太極。分之則為二,合之則為一。一即是太極,二就是陰陽。聖人抱一之道,“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不自爭”,故能成全天地大業。修真者果能抱元守一,心亟太極之理,身全造化之一,洞貫萬事,純全不二,修於心身,必能得一而全己之道。
此章重在強調“抱一為天下式”。“抱一”之理,就是曲己從眾,可全其身。屈己而申人,久則枉自直。地窪下水自滿,人謙下德自歸。自受其弊薄,人敬久自新。自取其少反勝多,先人後己得謙德。以上之理,皆是教人清心寡欲。實踐證明,貪多必惑,財多必禍,此乃一定之理。因此聖人抱一守謙,不自炫耀,所以光明。不自以為是,所以著名。不自誇功,所以有功。不自高自大,所以長久。不與人爭,所以天下沒人與他爭。這就是太上“以柔弱謙下為德”的學說,也就是“委曲求全”之道。
能抱此一,便能成其全德;不抱此一,必難全己心身之道。凡是不曲而求全,不枉而求直,不窪而求盈,不弊而求新,不少私而求得,不抱一而求多,此皆是以小害大,以末喪本,隻見其近,不見其遠的狹隘小智,是不知整體的偏知偏見,也是人心的一廂情願。其結果必然適得其反。不曲而求全者,反害其全。不枉而求直者,反失其直。不窪而求盈者,反去其盈。不弊而求新者,反敗其新。不舍私而求得者,反喪其得。不抱一而求多者,反失其多。這些都是世人不知自然辯證法的短視行為。
惟聖人不同。聖人能以曲自養,不居功,不伐善,不好高,不自大。不以聖人為心,不以私而立念。聖人曲己從眾,忍辱委曲,弱己而饒人,屈己而伸人。自受弊薄,後己而先人,取少而讓多的高風亮節,深受天下人的敬重。以道德化人,家國天下,未有不保全者。以道德全己,性命未有不了者。此即“曲而全之理”。由此可知“曲則全”其道大矣。
物理通事理。太上在本章中所論的“曲則全”等道理,並非抽象的虛言,而是表現在現實生活的方方麵麵,無處不是,無處不有,隻是世人不知,且是反其道而行。正如《莊子·天下篇》所說:“人皆求福,己獨曲全。曰:‘苟免於咎’。”“曲則全”之理的普遍性,自古至今,天上地下,萬事萬物,概莫能外。這種有效性,在《淮南子》中被稱之為“道應”。
修真者應從本章中明白做人做事的原則。世間任何事物都有陰陽正負兩麵,有兩麵就有轉化。唯有執兩用中,不偏不倚,抱一不二,才沒有對立麵的鬥爭與轉化,不會走向事物的反麵。這就是太上所提出的“抱一為天下式”。“抱一”就能不爭,不爭就是“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人若不爭,就不會有“曲、窪、弊、失”之患。一個人為人處世,無論事大事小,無論做人修道,都要把握住“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弊則新”這四大原則。這不僅是人生的藝術,更是修真的標準。能堅持做到,則人一生的事業與生活,都會穩妥而有康泰。修真也會步步青雲,直至道源本根。
樸素章第十九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睿通淵微、洞曉天地、道高德厚的大智慧者曰“聖”。知曉世間萬物外象,具有後天聰明才智者曰“智”。聖與智一隱一顯,治天下必不可少。為什麽太上要提出絕棄呢?太上所處的春秋時期,社會變亂,多有標榜奇謀異術的高人,賣弄世智辯聰,爭雄稱霸,百姓和平安靜的生活,被那些假“聖人”攪亂了,人民苦不堪言。太上在痛心之餘,針對社會時弊,便提出了“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的主張。其目的在於撥亂反正,讓人們識破假聖人的偽裝。
從另一個方麵來說,“絕聖棄智”的意思,是說聖人雖處高位而不知其高,雖施德於天下而不知其所施,與道渾然為一體,無聖無智,無物無人,完全是一種忘我無為的混沌狀態,如此才能做到利益天下的“無不為”。並不是聖人不學無術,不知顯態人事,不具人間智識,更不是那些心懷私欲,顯才露能的假“聖人”。
聖人全智全慧,集顯隱於一身,無論先天與後天,無論天上或人間,無論萬物與萬事,皆了然在胸,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無所不為。“絕聖棄智”是就先天無為狀態而言,是以先天大慧與後天智識、先天無為與後天有為相比較而言。先天大智慧是在無識無知、無欲無念中才能產生,倘若稍有後天智識摻入,便不能與大道虛靜之體相合,真知真見便不能顯現,無為無不為也不能實現。所以聖人雖大聖而不自以為聖,雖大智而不顯露其智,這才是真空無為聖境的絕妙。隻有絕其後天一切智識,才能進入真空,才能真知此境的妙有。
“絕聖棄智”指的就是無極界。修真者要進入性慧雙修、明心見性的高層次,就是要達到這種無極混沌狀態,也就是儒家所說的“至善”,佛家所說的“佛性”。前輩曰:“達摩西來一字無,全憑心意用功夫”。金剛經雲:“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亦即無人我、無生滅、無執染、無對待、無貪嗔(chēn)癡慢等等……,這些都是“絕聖棄智”的意思,是修證真如性體的必由之路。
當修者完成體用合一,性命合體,用之則無窮,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遇緣即施,緣去即息。來者應,去者靜,常清常靜,內聖外王,不離本性真如妙道,這就是“絕聖棄智”的空境實妙。當修者步入物我兩空,寂滅四相,心中不留一塵,不被一物所牽,一切皆空,空不異色,色不異空,就是進入了這種聖境階段。要進入無極虛境,就必須“絕聖棄智”,後天再好的知識,再高的智慧,都應當放下,以免幹擾先天。這就如同走路用拐仗,過河乘舟船一樣。當你已經到達彼岸,舟船已完成了它的使命,理應絕棄。假若仍然抱著不放,甚至背在身上,那豈不是多此一舉?
知識智慧都是為了探索真理。經過實踐驗證了它,完成了認知上質的飛躍以後,原來所學所用的智識,都已成為多餘,而應當斷然丟棄,邁入新的領域。“絕學棄智”,就好比一個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人,今日的博士知識,雖是當年小學、中學、大學知識的積累,但現在所需要達到的目標,絕非昔日中小學的內容。若還抱住中學課本不放,那豈不是一種倒退?
認知的境界是分層次、分階段的。正如空淨師所雲:“到什麽山上唱什麽歌,不能一個調唱到底”。宇宙間有先天與後天、顯態與隱態、智觀與慧觀、宏觀與微觀兩大體係,是多層次、全息性、多維性的立體組合體。
任何事物的本體,都是既統一,又對立;既相通,又各異。但就其體而言,靜而為一,二含其中;就其用而言,一中有二,合二為一。先天境界純一不二,它雖然包容後天,主宰後天,但不容許後天喧賓奪主,幹擾先天。先天之學是不學之學,先天智慧是不智而慧,是在無為無心狀態下的一種天然閃現,容不得半點後天的幹擾。當修真者完成了後天知識的積累,實現了認知的飛躍,達到了要求的指針,自然會一個個層次地超越。當到達最終目的地之後,何需再駕舟拄杖,一切皆應絕棄。那時的景況,正如空淨師所示的“言無可言,言語道斷”、“隻可意會,不能言傳”的“拈(niān)花一笑(傳道授學,講求心領神會,無需文字言語表達。)”境界。至此境,一切後天學問知識,都成為餘食贅行、畫蛇添足了。
“絕聖棄智”之意,還在於教人以聖智自修,而不是以聖智施人。治國之道,在於無為,在上者無為,在下者必無事。無為則大道運行,民自富,國自安。聖人在上治世,是為了行大道於天下,而絕非圖聖智之名,所以聖人不以聖自居。堯帝之稽(ji)眾舍己,舜帝之與人為善,禹帝之聞善則拜,皆是虛心自卑的“絕聖棄智”之妙。聖人之行,雖立足於世,眼觀天下萬象,察知萬物之變,與天下萬物萬象息息相通,但聖人之心卻常寂然不動,這就是“絕聖棄智”之用。
“民利百倍”,是說不立聖智之名,不自知其聖,故聖之名流世不朽。不自顯其智,不逞聖智之教,不發號施令,不擾民心,不礙民事,百姓就會在悠然自得中安享幸福。正因為聖人“絕其聖智”,才能在無心無為中,發揮“無不為”的巨大作用。若是以後天之智、人為之學用來治世,天下必然落入後天,不可能行“無為而無不為”之治。所以聖人在位,上下無為,上下無事,國泰民安。此即“絕聖棄智,民利百倍”之義。
【絕仁棄義,民複孝慈;】
“絕仁棄義”,友愛寬厚、真誠善良曰“仁”。公正合宜、見義勇為曰“義”。心懷孝敬、善事父母曰“孝”。愛憐同情、施舍救難曰“慈”。仁義是五德之首,是進德之要衝。世間無一事不含仁,無一物不通義。仁義之德本是做人的基本準則。
為何又言“絕仁棄義”呢?這和上句“絕聖棄智”曆史原因相同。試想在春秋戰國時期,諸候割據,各國爭戰,彼此攻城掠地,都是掛著羊頭賣狗肉,打著“仁義”的牌子,行奸詐爭鬥之實。口號上都是為了百姓行仁盡義,實際上都是心懷鬼胎,但最終遭殃的都是老百姓。太上對此痛心疾首,故疾唿要“絕仁棄義”。其所要棄絕的,正是那些假仁假義。
太上在此所說的“絕仁”,寓有多層含義。就修真證道而言,“絕仁棄義”並不是不要仁義,而是要在修行仁義之德中,去除欲心,物我兩忘,達到無心無為的上仁上義高層境界。要斷絕以私心去施恩惠,摒(bing)棄為揚個人之名,或圖別人迴報的假仁假義。古人雲:“有心行善不為德”,說的正是此義。
有心行善雖也是好亊,隻是因為心中仍有私痕,目的不純,所以不符合自然大道的體性。也因為行善之後,得到別人的感謝或物質迴報,使德性能量場產生交換而喪失,故而無德。所以太上教人要“絕仁”,絕掉此種有心有為之仁。隻有無心無欲,天然本性的仁善才能自然顯露。上善若水,仁義之德就像流水一般,純是一種天然流露,毫無後天欲心雜質。當行則行,當止則止,隨緣順時,自然而然,毫不勉強。行德不被人知,不圖人報,因物付物,各就其性,在無心中利益天下一切人事物,這就是上仁之德。此德不僅不應“絕棄”,而且應當大力宏揚。
“義”者,宜也。即指人沒有私欲,行事正當,而且合宜得體。孟子雲:“夫義,路也。惟君子能由是路。”故君子處貧困之中,不失大義,不為物欲所蔽,不為逆境所畏。當發達之時,亦不敢奢華浪費,或行敗德背道之事。義之理原自於天,故有“大義參天”之說。大義者,舍身不顧,如關公之為義殺身,至公無私。又如周公之大義滅親等,皆屬此類。正如孟子所說的“舍生而取義”,就是大義。“義”又有與財相對待之意。語雲:“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此“道”即是義理。不該得之財,謂之“不義之財”。對於不義之財,君子寧死不取。“義”又有勇敢之意,“見義勇為”,即合義德。見義不為無勇也。所以君子皆有“見義凜然以赴”之氣慨,善盡所擔之天職。古有義馬之賦,今有義犬之說,走獸尚知行義,人豈可不為之?
所謂“棄義”,就是要絕棄私欲偏心之義。大義者皆是以公為前提,不偏不倚,惟德是從的浩然正氣,絕非世人不講原則,隻是酒肉朋友,為私情而兩肋插刀,一時血氣衝動而拔刀相助的那種“哥兒們義氣”。又例如娶了媳婦忘了娘,偏愛其妻,不顧父母。恩及外人,不顧其妻。不尊兄友弟,失去手足和樂。此等親疏倒置,不合常道之理,以致家內不和者,皆不可謂之義。獎賞善行不當者,不可謂之仁;處罰輕重不如其惡者,不可謂之義。此等以私心行賞罰,好與惡失偏,憎與愛失宜,獎罰不明,擾亂人心的不義行為,皆應絕棄之。所以古聖治天下,絕仁之名,而不顯其仁;棄義之名,而不顯其義。這種無心無為的“絕仁棄義”,天下百姓皆效法之,以無心無欲去行仁義,孝慈之本性自然複明。
“民複孝慈”,孝慈是萬物的天然本性,自然之德,非人為也。虎毒不食子,是虎之母慈。羊有跪乳之孝,乃羊子的天性流露。並非後天的有為造作,也不是以孝慈之名教化出來的。孝者不知其盡孝,慈者不知其為慈,皆相忘於孝慈的自覺實行中,終身自行而不已,這才是仁義孝慈的根本之處。今之社會,倫理多有混淆(xiáo),已經喪失了“長幼有序,父慈子孝”的做人規範。父輩無尊嚴,而以“朋友”身份去盡父道之教。子輩不敬畏父輩威嚴,而以“代溝”為由喪失孝道。此種違背天理道德,實是一種人倫上下的顛倒,與仁義之德失之甚遠。上古之世,人人仁義孝慈,人們反而不知有仁義孝慈之名。先輩雲:“絕仁之後見恩惠,棄義之後尚華信。”由此可見,“絕仁棄義”就是德行深厚的自然表露,是發自內心深處的自覺行為,而不是矯揉造作的表麵文章。概而言之,“絕仁棄義”就是不以善惡美醜累其心矣。
【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絕巧棄利”,以權術治民者曰“巧”。以財貨物質利益養民者曰“利”。權變之巧非大巧。“大巧”就是以無為之道治天下,故天下不可見,百姓不可知。財貨之利可以養人,但隻能利人一時,不能利人永生;隻能利於後天之身,不能利人先天之心;隻能利人以物質享受,不能利人精神健康。故隻能稱作小利,而非大利。惟有以道德治理天下,治人之心,使其返樸還淳,這才是天下之至寶大利。大利不僅可以利益天下一切人,還可以利益萬物眾生,可以利長遠,可以利古今。
“盜賊無有”,就是說要絕其權變之巧,絕棄人的奸詐小聰明,絕棄以財貨欲望誘人本心的小利。權術之巧,最易誘使人生奸詐心,誤人行不正之事。財貨之利,最易使人貪圖享受,腐蝕靈魂,滋生盜心。故應當絕之棄之,使民返樸歸真。唯有施民以道德,絕巧棄利,使人心性純淨,不生貪念,恢複天良本性,才能從根本上鏟除盜心,杜絕貪汙盜竊等一切犯罪行為。
天下的一切物質財富皆是大道所生。大道生萬物是為了“天下為公”,養育眾生,人人皆受大道之恩惠,物物都有應得的本份。大道至公,無有厚此薄彼之分。天下的一切財富,皆是自種心田,自收其果;種豆得豆,種瓜得瓜;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天公地道,理之自然。換言之,富有都是修德、積德、守德的福果。怎奈當今世人不明此理,背道而馳,信奉金錢萬能,以追求物質利益為榮,逞爭巧奪利之能。為達到個人私欲不擇手段,貪汙盜竊之事日盛,人的心靈愈暗,本性愈失,自造業障,因果報應無情,何日能出苦海?
修道之人,更是來不得半個“巧”字,貪不得半個“利”字。巧與利之事,雖世間人人喜愛,實不知內藏辱身之禍端,害性之毒種。人心之巧智與貪欲,猶如穿窬(yu門邊像圭形的小洞)劫掠之盜賊。凡非勞動所得,不是本分所有的錢財,皆屬於不義,都是盜。凡是行不正之事,違背天良,暗室虧心,損人利己,傷天害理者,都是賊。所以,人靈性深處的奸巧利欲不除,心中之陰賊必然侍機施虐。隻有“絕巧棄利”,心中盜賊不生,身中之淨土自然安泰。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
“此三者”,即上文所說的“聖智”、“仁義”、“巧利”。“文”,就是思想、觀念、理論的意思。也有虛華外表之義。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兩句話連起來的意思是說,“聖智”、“仁義”、“巧利”這三者,都是被人心私欲所盜用的虛假。也就是莊子在《胠篋(quqiè原指撬開箱子,後亦泛指盜竊。)篇》中所說的“大盜”、“盜蹠(zhi)”。莊子是根據春秋戰國時期大道已去,社會上興起一股盜用“聖智”、“仁義”等名份,拉大旗作虎皮,各國諸候借此名侵吞國家人民財產,禍害百姓。所以他認為當時的諸候,都是竊國大盜。太上在此提出絕聖智、棄仁義、去巧利,都是針對當時社會的時弊,人心的浮華,而提出來的“治病”之方。
大道的本質樸實無華。凡是屬於外表虛華的東西,都是虛假,如果抓住不放,就是棄本逐末,有害於自性的複明。世間顯態萬千事物都含有道性,都是大道自然體性的外現。因為事物各自所稟道性物質的層次不同,其所賦的自然屬性各異,所以才產生了萬物千姿百態、五光十色的差異。故無論何事何物,皆有表裏之分,內外不同。而且皆是虛華在其外,樸實含其中。所以對待世間一切事物,都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切勿被外表假象所迷惑。即使被人們視為神聖的“聖智”、“仁義”等美好事物,也隻能在心中去修去悟,才能得到。若是以人心私欲去追求,愈求愈假,甚至適得其反。
“文不足”,是說人身生活在顯態物質世界,終日與大道相依相伴,卻不知不識,常常擦肩而過。因為私欲的蒙蔽,往往難明事理,隻見虛表,不見本質。眼睛隻向外看,不向內求。隻求益於外,不顧害於內。逐其浮華,鑿喪其根。人類的這種認知取向,既不足以治國,也難以修身,故應絕棄之。如果真能做到拋棄這“三文”的虛假,淳古之風必興,樸素之質必存,自然無為之道必成。以此修身齊家治國,自然民利百倍,父慈子孝,盜賊無有,天下太平。
可惜一般人常患“得之容易,不知珍惜”之病,隻見外在形相,而不知深究內涵。修道者往往開始誠心,有了一知半解,便以為修真不過如此,從此不再精進。有的經不住考煉,日久意懶心灰,自然會被淘汰於道外。修道旨在真功實善,不在外表虛名,在於腳踏實地,不尚浮誇清談。故追求飾表文華,圖虛榮,好麵子,都是修真者應禁忌的“偽道”。
上乘天元無為妙道,不在於外求,而在於迴光返照,觀心修道,常常觀省自心的顯隱變化是否合理。有雲:“行遠自遐(xiá)邇(ěr),登高必自卑。”實乃修道人的至貴箴(zhēn)言。當代修真者身處火宅,極易受外環境的幹擾,往往經不起順逆的考驗。例如:受毀謗即生嗔(chēn)心,受名利引誘即生貪心,受凡業纏擾即生怠心……。曆種種境,即生種種心,漸漸為外境所牽引而離正道,竟至前功盡棄,實為可歎!
【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故令有所屬”,有所教誡者謂之“令”。“屬”,即囑托、寄望之意。教誡之令,就是治世的綱領,教民之準則。太上在此將如何能做到絕聖棄智等“三文”,歸納為兩句話:見素抱樸,少私寡欲。並且把它作為修道的教令和治世的綱領,特於此再三囑托,以使後世有所遵行。人類社會真能以此治身,天下自然太平。人若能以此修身治心,才能真正達到超凡入聖之境。
“見素抱樸,少私寡欲”,是總結本章之要點。“見”,就是見地、思想、觀念。“素”,就是純潔、素淨。“素”,又是指一種非肉眼可見的道性物質元素,唯有內觀返照方可見到,清靜無欲時才能閃現。孔子在《論語》中形容“素”為一張白紙,毫不沾染雜色。人的思想要保持純潔無雜,即是佛家所說的“不思善,不思惡”的境界,兩邊都不沾,才能清明透亮。
“樸”,猶如未加工過的原木,未雕琢過的“璞玉”。表麵看起來粗糙不顯眼,但其佳質深藏於內,光華內斂,一切自然天成,毫無後天人工的刻意造作。“樸”,又是比喻大道一炁尚未分判時的混沌狀態,又有純真、樸實、敦厚等意。人的本性中皆有這種淳樸的美德,隻是被後天欲心所擾,不能自然閃現。人們應當隨時懷抱這種天然的樸素,以此心態待人接物,處世應俗,方合法度。對修真者而言,“見素抱樸”,就要思想純正無邪,無私欲雜念,不落主觀偏見。平時做事,不假做作,不刻意強為,自然真常。靜心守真,抱元守一,虛靜光明,不尚文飾,不圖虛表,真修實證,持之以恆,方能見天地之原始,能知本來之麵目。
“少私寡欲”之意,就是要清靜身心,不起貪欲之念,饑則食,渴則飲,困則眠,一切順之自然。不生非分之想,不貪額外之享,知足常樂,能養命足矣。外而應事接物,審時度勢,隨緣順理,隨遇而安。遇境忘境,不沾不粘,不執意追求,不貪得無厭,不生妄得之心,不起戀慕之情。
“少私寡欲”,並非要人去“絕欲”、“禁欲”,而是教人要少欲、節欲,將欲望控製在適可而止的中間狀態。要絕對做到無欲,對於常人和初修者來說,簡直是不可能的。有此肉身在,就有所欲,饑欲食,渴欲飲,困欲眠,寒欲衣,這些都是人身的正常生理需要。“少私寡欲”就是斂華就實之意。道儒兩家都要求“少私寡欲”,意在靜心定性,不使欲望超過生理閾(yu)值,產生大量毒素而損傷心身性命。能經常做到“止欲生悔”、“少私寡欲”,即可近於道,但尚未合道。若能真正達到了,那就是超凡入聖的境界。
修真者當於宏大處見細微,於細微處見本質。以太上老祖所提出的“見素抱樸,少私寡欲”,作為修心養性的中心原則。處俗應世,身在事中,心在事外。不被華表所迷,不隨外物所轉。如此持守不輟,常清常靜,即可達到樸素的渾沌狀態,進入逍遙自在的自由王國,複返先天,返樸歸真。
【本章說解】
本章名為“樸素”,重在言治國治身之道。太古時期的有德之君,治世無為無跡。後至大道日漸下衰,便以仁義為治,於是便出現了分別心,對仁善者親近之,對懷義者讚譽之。再至仁義不足為治時,便以刑法為政,故下民畏懼之。及至刑法也難治時,便以權巧行事,上有機巧,下必有詐侮。人類社會所經曆的這種道德漸次下降,道樸漸散,誠信漸失的曆程,是一個長期而痛苦的過程。從百姓不知有聖君治世的無為自然,到有親譽之分時所伴生的假仁義,再到智慧出所相隨的大偽,說明了大道一降再降。在“大道廢,有仁義”這個階段,其變化速度尚緩。自進入“智慧出,有大偽”階段,其變甚急,每況愈下,由此可見大道漸失的漫長過程。
聖祖在此反複擬比,是為了寄意後世要返本還樸。並囑告了返樸良方:“見素抱樸,少私寡欲。”這既是治世的大綱,也是修真的關要。治國者能以此修己,則我無為而民自化,我無欲而民自樸。這才是聖智之大,仁義之至,巧利之極。道散而生非,偽勝反貴道。降者道之微,反者衰之極。道未散之時,仁義潛於道中。大道既廢,才有仁義之名。六親不和,才提倡孝慈。國家昏亂,才出現忠臣。這就是“反而貴道”之義。也就是現代語言所說的,得到時容易,失去了的,才覺得可惜可貴。正如前人雲:“方散,則見其似而忘其全;極衰,蕩然無餘而貴其似”。世間之理,都遵行“物極必反”,“反者道之動”的規律。
太上在本章所提出的“絕聖棄智”,就是自己不以聖人為標榜,智藏內不顯於外,韜光隱晦,不露真相,以免世人以有色眼鏡,滋生弦外之音。所說的“絕仁棄義”,就是怕人心私欲把“仁義”之經念歪了,借仁義之名,幹傷天害理之實。所說的“絕巧棄利”,並非絕對不要利益,而是針對世人喜歡賣弄聰明才智,使巧用計,耍弄手段,一切都是為了個人私利,這些都是強盜心理,是產生盜竊的思想根源,因此必須禁絕。太上見世道衰變,人心每況愈下,故教人要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把“見素抱樸,少私寡欲”,作為返本歸樸的綱要,作為人們生活修養的中心原則,以救末流之弊。聖人用其實,不用其華。不以私欲示民,而以道德教民,不以妄心欺物,更不敢以文自欺。本章重在教誡人們:做人要心地純誠,樸實無華,淳厚篤實,不尚浮華,不圖虛表,才能返樸歸真。
現今世俗,人們多是求外不求內,求華不求實,講究修飾包裝,不行仁義道德,隻講虛華外表,不知斂華就實。於是便出現了“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反常現象。人類社會已進入到信息時代,科技昌盛,物質豐厚,人們在盡享物質榮華的同時,卻使最寶貴的純潔靈性沉淪。社會道德滑坡,社會風氣不正,人們精神空虛,思想無所寄托,便節外生枝,追求怪異荒誕,尋求麻醉刺激。當今世界,人心不古,不行道德,不敬天地,不愛萬物,不知廉恥,不懂禮數,失卻本性。人心已經沉溺到深深的苦海之中,反而自我感覺良好,實是令人汗顏,空負了先輩們的一片苦心!
先輩教導曰:“人心要虛,道心要實。”文華與內實本是事物顯隱兩麵的統一體,不可偏勝,更不可顛倒。斂華就實者,則近於道樸;以華勝質、貪求虛文粉飾者,即是悖道,其害甚大。今人多是崇尚虛華,隻圖衣著華麗,不求心靈純美。隻做表麵文章,不寫道德華章。隻賞假幻鏡花,不種自家金蓮。在燈紅酒綠中枉耗生命,還自以為享受人生……。故老子在本章中淳淳教誡天下後世,要見素抱樸,斂華就實,輕文重質,以複歸人類自然本性的純真。
從這一章的多個反證可知,並非有人所說的“老子反對聖智,反對仁義,反對孝慈”。他隻是針對當時社會的時弊,意在將人心導於正途。而千古以來,注解老子的學者專家,往往不知太上文中的弦外之音,隻知其一,不知其二,更不知其中的多維性、全息性、整體觀的真正內涵,故而誤解、曲解了老子的本意。讀經者當細思之。
食母章第二十
【絕學無憂。】
自古聖賢稀少,隻在這個“學”字上,豈可絕之?太上這句“絕學無憂”的本意,並非不讓人學知識,不求真理,而是教人要斷絕後天人心的濁識俗見,絕棄人心私欲及其小聰明之類的奸巧妄心。凡是一切不利於心身健康,有染於先天本性之學,都應當拒之門外,以免損精耗神,累及身心。對於做人的道理,奉獻社會的本領,顯態智觀科學,以及修悟性命的精微之理,陰陽消長之道,能學而推之於人,用以修身齊家,造福國家人民的學問,不僅不應絕棄,而且應當努力為之。
“絕學無憂”,說來容易,做起來很難。絕學並不是不要一切學問知識,而是說不要過於執著,不要鑽到書本裏出不來,而是要活學活用,把前人的知識融匯貫通,形成自己的獨特見解,創造新的成果,以利益人類社會。
凡是有害之學,例如黃色淫穢、暴力打鬥、迷人心性、害人靈魂、教唆犯罪、誘人行邪等類荒誕之學,都屬於異端魔說,皆應禁絕之。凡是邪僻之學,皆是害人良知,誘人蒙昧,縱人奸邪,汙染心靈,教人犯罪的教唆犯。皆是邪知邪見,穿鑿妄見,誤人正途,害人天良的毒汁。此類邪學魔知,都是害人心靈的大敵,隻有從根本上杜絕,天下才能太平無憂。故曰“絕學無憂”。
人都是學而知之。但學有先天與後天之分。後天之學是工具,是台階,是為了登上先天大智的高峰。而先天之學則是不學之學,是在真空虛無境界中的真知灼見,是宇宙在胸,了知天下萬事萬物的大學問。兩者不可同日而語,但又密不可分。
學海無涯,學無止境。無論道佛高境,都有一個有學有修的階段。要真正達到“絕學”、“無學”的階段,那就是至高無上境界了。到那時,任何名相,任何疑難,都會迎刃而解,無憂無慮,沒有牽掛。無論顯隱,無論先天後天,一切了然在心,圓融合一,何需再去畫蛇添足?這種不學之學的狀態,世人根本無法理解,也難以做到。一切仙佛聖真,都是由學起步,從開始學做人的知識,到學真理,修善德,累功行,精習修煉,才得以成道。對於修真者而言,當進入高層次修證階段,就應當“絕學”、“忘言”,放棄後天一切智識,放下一切欲心妄念,寂滅一切法相,才能步入“絕學無憂”之空。絕棄後天塵埃,使心性保持空明,不被後天所擾,才能進入自然無為之境。正如空淨師所言:“已經到達彼岸,應當棄去舟船。若還抱著舟船不放,那豈不是迂腐!”這是對“絕學無憂”的絕妙開示。
修正道大法者,唯以觀心得道為要,全在心裏作文章。要堅持正心、正知、正見、正覺、正悟、正念、正定,才能步步有成。大道之理,博大精深,不持正內修,不悟正道,完全陷入後天之學,永難入真之門。修真者都處在塵中脫塵,極易受後天汙染,往往以“我識”、“我見”作為判斷一切事理的標準,把長期形成的知識經驗當作真理。於是隨相轉念,唯識是心,以自我為中心,分割了大我與小我、真我與假我的合一。於是三毒五蘊因之而生,後天幹擾遂之而起,難以跨入先天大門。佛雲:“見無所見是為正見”,“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道心惟微,人心惟危”。故修者必須放下後天識心、欲心,以道心換人心,以佛性製識心。“聖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其意即此也。
所謂“絕學無憂”,就是佛家所說的“掃三心、飛四相”。儒家的“格物致知”。道家的“清心寡欲”。“絕學無憂”真正做到了,心中自是一片光明,自能以一種清明客觀的態度處世應物。若真能如是,則人欲盡而天理行,習染一除,物我兩空,後天識見一空,則本性可見。“達摩西來一字無,全憑心意用功夫”,這就是“絕學無憂”的真義。
【唯之於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何若?】
“唯之於阿,相去幾何”,是與人講話時的兩種態度,即今人所說的“是的”。“唯”是指在說話時敬謹順和,誠懇的應諾聲。“阿”有兩層含義,一種是憤怨怠慢、待答不理的逆應聲;一種是拍馬奉迎,不管事實真實,一味迎合討好對方。這便是“唯”與“阿”的不同之處。兩者雖同出於口,同應於人,就其應對的聲音而言,差異並不太多,不易分別。但就其音調的高低順逆、陰陽剛柔所表現出的心態,及其所得到的響應,卻有著質性的差別。太上在此所說的道理,並非教人帶著尖刻的眼光,去專門挑剔別人的言行舉止;而是在於提醒自己,要在日常言行中修習真誠不佞的“唯”,避免虛偽造作或待人冷漠的“阿”。
修道之人,一切道德都應當從小處著手,從反求自己開始。以謙讓柔和之聲應於人,使人愉悅而結善緣,故“唯”者合道,是取善之本。以獻媚之聲討好人,以傲慢忿怒之聲應於人,必然遭人反感而結愆(qiān)怨,故“阿”者不合道性,是致惡之根。由此可知,生活中處處遇到的“唯”與“阿”等曲曲小事,皆有其道,皆有善惡。正因為其小,所以往往被人忽視。善之根在“唯”,惡之根在“阿”,唯與阿雖是日常簡單的應諾之聲,但卻反映了一個人內心世界的德性修為水平,由此可以檢驗內道場的中氣是否具足。
唯與阿之事雖微,卻是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必須麵對的修養課題。去阿立唯,去惡從善,既是做人的標準,也是修真人的風範。“唯”與“阿”全在一念之間,並非相隔千山萬水,也不是高不可攀,而在於是否能自察自知,是否能慎獨克己。應之於唯,必得其善;就之於阿,必得其惡。聖祖在此以唯阿之微,喻比善惡之別,其意在於教人認識:世間無處不是道,“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唯與阿、善與惡,本是辨證的統一體,全靠人心去把握。心中存正氣者,即唯即善。心中正氣不足者,即阿即惡。但其結果卻是差之毫厘,失之千裏。當心中德善能量具足,體內真炁渾然一體之時,也就無唯無阿,無善無惡,純是先天自然了。故曰“善之與惡,相去若何?”
“善之與惡,相去何若?”是說善與惡本是一體兩麵,在人世間以好心做好事為“善”,以不好心做不好事為“惡”。但站在高層往深處觀察,善惡並無分別,都是源之於一,在太極未分判陰陽之前,善與惡渾然一體,很難劃分出它的距離。善惡之間,很難分辨。世間許多事情,往往去做一件好事,反而得到惡果。這就是俗話所說的“好心辦壞事。”
善與惡都有其因果規律包含其中,由本因、內因、外因這“三因”互為條件,以“本因”為主導。待到“三因”相合相聚時,就會發生或善或惡的結果,都有其規律決定著,決不是偶然現象。所以,善與惡的分際,人的主觀意識實難捉摸。善惡之根,全在人心。一念正,即是造善根,一念邪,就是栽惡根。兩者相去,並無千裏,僅在一念瞬間。若僅從哲學的立場上去研究善惡、是非、好壞的原由,是很難確定一個絕對的標準。故前人雲:“禍福無門,善惡唯心”。
太上在此教誨世人,善與惡就在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一應一諾、一唯一阿中。心善之於內,可言之於外;言能善之於外,亦可化入於內。人果能在平日與人應答之間,於清濁輕重之處,隻要在心裏稍微抑逆轉順,其“阿”之應,瞬間即可化為“唯”之聲。致惡之由,立刻化為取善之根。由此可知,善惡全在於心中一瞬間。對於修真者來說,點點滴滴的善惡之念,皆應審慎從之,不可掉以輕心。當進入高層修證時,就應該一心不動,不辨善惡,入於渾然一體之境,無人無我,無好無壞,無善無惡,純是一片天然,何有善惡之患?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善與惡相去不遠,就在轉瞬之間。人之善惡皆在於心,本性中八識田裏的微妙之機,以及人生路上所形成的陋習毛病,都種下了不少惡種。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唯”結善緣而得吉,“阿”結惡緣而遭殃。差之毫厘,謬之千裏。天下人皆畏惡,我亦不可不畏。但真知善惡之關要者能有幾個?唯阿之應,當還在未出於口之前,就是無善無惡、無心無欲的太極狀態,所以無畏。一念之下,既出於口,善惡之端已分,善惡之果,業已著成,善惡之報,隨之即到,絲毫不爽。每當禍患臨身,誰能不畏懼呢?
“人之所畏”,宇宙間最大之畏,莫過於因果自然規律。故先輩雲:“凡人畏果,菩薩畏因。”因果報應是宇宙間的基本規律,在因果規律麵前人人平等,即使佛菩薩也不例外。所謂“菩薩畏因”,是說佛菩薩皆是大慈悲的大智慧者,他們洞曉宇宙真理,深知因果真諦,所以唯道是從,一切順應自然,不敢有一絲不慎,唯恐造下惡因而招致惡果。所謂“凡人畏果”,是說世人不信因果,不識因果,不信自然無以明,故以私心妄念行事,隨心所欲,橫衝直撞,盲目蠻幹。待到所造惡業遭受惡果時,方才畏懼,但為時已晚,隻有自作自受了。世人平時不積善德,不潔身自律,種下惡根,待到禍端臨身,才臨時抱佛腳,去燒香叩頭,拜求菩薩保佑,這隻能是聊以自慰而已,不會有多大作用。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是說一個社會做人的道德標準,雖是相對的,並沒有一個絕對衡量的尺度,但作為修真人更應當模範遵守。如果稍有輕忽,造成不良影響,則是“人言可畏”,破壞了自己的外環境。即使超越了相對的層次,達到較高的道德境界,仍然需要和光同塵,韜光隱跡。遵守俗規俗習,不可自詡(xu)清高,避免特殊於人,舉止怪異,驚世駭俗,而成為眾矢之的。所以修真人混跡世俗,就必須隨俗應世,隨流而不逐流,隨俗而不被俗染。所謂“和其光,同其塵”,其意就是為了適應世俗。對於世俗,“不可不畏”與“不得不畏”,雖是一字之差,其意相去甚多。“不可不畏”,是發自自己內心的認識與選擇,為了利益眾生而順遂眾生,不受外環境左右,不執著一般相對的價值標準。遵守約定俗成的語言稱唿與風俗習慣,隨鄉入俗,不標新立異。否則就是得罪眾人,自我孤立,必然失去人心,自找麻煩。而“不得不畏”,是世人被動的無奈。作為修真者,不僅要畏世人之所畏,更要畏天、畏地、畏聖人,自然規律能不畏乎?
【荒兮,其未央哉!】
“荒兮”,是形容詞,像荒原大漠一般,有遼遠荒廢之意。世間一切事物都是無窮無盡,相生又相克,沒有了結之時。“未央”,即未盡、未止的意思。
“荒兮其未央”,是指人生是一盤永遠下不完的殘棋,你爭我奪,一來一往,永遠沒有定論的時候。世人終日陷溺於世俗名利,迷癡於花花世界,不修心養性,不涵養道德,這好比自家的良田無人耕種,隻長荒草,不長莊稼。“未央”,是說這種撂(liào)荒現象沒完沒了,不知終期。又是指世人迷蒙不悟,無所歸止、不知歸宿、不自醒悟之義。
此句是承上句唯阿相應之聲,幾經善惡之辨,已知“唯”是取善之本,“阿”是致惡之根。如不力行取善之本,若不斷除致惡之根,則惡心橫生,私欲滋盛,爭強鬥勝,無所不為,這等於荒廢了自己的心田沃土。長此以往,良田必然日荒日遠,流蕩身心,終無止歸之所,永不能複還天理之正,終不能去其人心之私。細想此“荒兮未央”一句,深知太上救世之心切!我等後世子孫聞之,理應臉紅羞愧,何不早日懇荒,種好自家福田。
今之世態顛倒,人心丕敗,舍道德、背信義之人之事比比皆是。自然賜予世人相同的時間,每天二十四小時,同樣的空氣和陽光,並不因貧富善惡而有區別。為何世人反而不能效法天地之慈悲、公正、應緣,反而愈迷愈深?何時能懇荒?何時能解脫?大道真理是唯一永恆不變者,並不因時間、空間的變遷而隨之變遷,亦不因人的蔑視而不存在,唯在各人的心如何取向。中土難生今已生,人身難得今已得,今生不修待何時?
【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
“眾人熙熙”,“熙”同嬉,玩耍嬉笑,又有追求聲色快樂之義。意思是說內心空虛,清濁不辨,是非混淆,所以終日在迷迷糊糊中打發日子,在享受中耗損福果,在熙攘熱鬧中浪費性命。
“如享太牢”,“牢”是牛。“太牢”,即古時祭祀所供的牛羊肉等食物。“如享太牢”,此處引伸為貪求享受,沉迷於燈紅酒綠的宴樂之中,飽享美味,有如“享太牢”一般,以醉人生。
“如登春台”,“春台”泛指登高攬勝,貪求外部環境的虛華美景。世人之心多是貪外、攀高、求美,這有如“登春台”觀風景一般,心神外馳,心戀美景,好高鶩遠,見境情生。“登春台”就是遊山玩水,登高望遠之意。春天陰陽交泰,陽光明媚,萬物複蘇,花紅柳綠,美景誘人。此時登台觀賞春色,極覽無際,美景盡收眼底。若貪婪春色美景,心神必然隨景物流動,心力神光被外景所反奪,而耗神散氣。經中三句話皆是借境喻意,是對世人沉迷世俗幻景,貪求美色享樂,心神外馳的一種比喻。
“熙”字有好有不好,喜憂參半。司馬遷在《史記》中就有“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試觀人們的外表,好象都是高高興興地活著,其內心卻有諸多痛苦,為了爭名奪利,四處奔波。雖常出沒於歌舞之廳,或天天坐在高層旋轉餐廳吃大餐,就像春天爬山登高,遊山玩水,頗為愜意。但同時也在消耗著自己的生命光陰,豈不是喜憂同在。
佛在《金剛經》中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佛以夢、幻、泡、影、露、電這六種自然現象,揭示了世間萬事萬物都是生滅無常,生即是滅,滅即是生。觀世間一切相、一切境,皆是稍縱即逝。惟大道永存,真性長久,永不壞滅。人若能體悟此理,抱道守一,明心見性,看破虛假,認理歸真,苦修大道,求得真性常住,這才不負天地之心。前人雲:“一失足成千古恨,再迴頭已百年身”。“不怕念起,隻怕覺遲。”這是對做人或修真的警誡之言。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一念之間,清濁升降。人若不能省心格物,往往隨波逐流,被湮滅在外境物流之中。
人世間就是個萬花筒,也是一個大染缸,聲色犬馬一應俱全,美色如雲,虛華無窮。鶯聲燕語,歡笑狂歌,令人目不暇接。美酒佳肴引人垂涎欲滴,猜拳行令、吆五喝六之聲此起彼伏。美女在旁侍伴,妖氣美麗悅目。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修真者若是定力不足,慧智不深,往往也會沉湎在這種順境中,被糖衣炮彈擊倒,被名利酒色所害。這種靠外來剌激為快樂,是被物流所役,終究是暫時性的虛幻,隨後而來的空虛與罪惡感,更會加深良心的不安與愧疚。如此惡性循環,以追求快樂始,以黑暗痛苦終。
現實證明,“逆考”反而容易為人心所警戒。雖然在感受上是一種難忍的折磨,但磨過之後,卻是一種勝利的喜悅,一種心誌與定力的升華。而“順考”卻往往使人在舒舒服服的不知不覺中,腐化了道心道誌,終究被埋沒於享樂欲望的洪流之中。如果能克己持正,明覺常醒,在酒色財氣的霧瘴中真心達到“思之自然無邪,誘之自然無妄”之境,這種“心覺”才是極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