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下知有之”,“太上”,即最高之意。道家稱最上、最高、最尊之師為“太上”。後又謂太古無名之聖君。今人稱太上老君為“太上”,或以太上為老君之師。若將宇宙核心至初始外層的顯隱組織結構分為十個層次,“太上”即修真界隱態第五個層次,其物質組織的名稱為“涬(xing,道家所謂的自然之氣)”。“下”者,即天下黎民百姓也。
“太上下知有之”,也可以理解為:“上”者,等於《易經》所說的“形而上者之謂道”。是指未有天地萬物以前的混沌一炁。“下”者,是指“形而下者之謂器”。自混沌一炁演化之後,分清分濁,清輕者在上,構成多重天體;重濁者在下,生成有形有象、千姿百態的萬物,構成了有形體的“器物世界”。
“太上”這個名稱,古時就有。古有“太上忘情”之說。人生最痛苦最難做到的就是忘情。人之為人必有情。“情”有道情、親情、友情、人情之分。人是有情感的動物,人與人之間靠情感維係著。有感情就有煩惱,有煩惱就有是非,有是非就有痛苦。因情受苦,忘情更難。“太上忘情”並非是無情,天地有情,聖人也有情,但其情是大慈大悲之情,無偏無私的大情。凡人之情在於私,聖人之情在於公。“太上下知有之”,就是太上憂悲眾生的大道之情。
“太上下知”,是說在上古盛世之時,聖君治理天下,上順天理,下應民情,以道德教化人民,以無為治理天下,道德宏揚,民風淳樸。雖天下大治,但人們不知有大治;百姓雖知有君王,但卻不起親譽之心。天下萬民皆處於自然之中,無有上下之分,不知彼此之別;各遂其性,各安其生,質樸渾厚,悠然自得,安享太平。百姓這種不知不識的質樸渾厚之風,並不是輕慢於上,也不是愚昧麻木,蓋因民心被道德所化,相忘於先天自然之中,毫無後天識心痕跡。故天下一體,萬民一心,本性厚樸,唯道是尊,唯德是從,心與道合一。那時的聖王以無為治世,不顯跡於下,不顯山露水,所以百姓不知道聖王如何治世,也無意有心奉承,上下皆相忘於無為之中。故言“太上,下知有之。”
所謂“下知有之”的含義,就是一般人看來好象是很笨的下等人,但他們往往卻是“大智若愚”的有“道”者,他們才是“真人不露相”的大智慧者。大智慧之人,都是藏而不露,虛懷若穀,這正體現著大道虛無的本性。不像今人讀了一點書,有了一點淺薄知識,便自認為了不起。其實論起本性心靈,並不如僻遠鄉愚的山民那麽純淨。他們雖書本知識少,見識不多,但卻豁達大度,心性淳樸,善良厚道。凡事都能看得開,沒有過多的心靈之苦,不像有知識的人那麽多心眼,這正是他們本性的天真。
在上古伏羲神農以前,鳥獸成群,人心質樸,人與萬物和諧共處於自然之中。那時人們心地純淨,信守道德,人與人和睦相處,沒有利害衝突,沒有是非之爭,社會井然有序。那時人心順德行事,先天智慧主宰後天意識,而安於主觀意識的不識不知,性命皆處在無為自然之中,與大道渾融為一。這就是“太上下知有之”的道理。
【其次親之譽之,】
“其次親之譽之”,是指施仁政之道,百姓的心態變化。“其次”,是說繼遠古伏羲神農之後,曆史發展到次後的五帝時期,天道運行至中古,人的後天主觀意識之心逐漸開啟,私欲妄心漸生,厚德漸被情欲毀喪,古樸淳風日漸淡泊。先帝們順天應勢,針對當時的人心變化,便開始施行德治,以彌補人心道性的虧損。於是,立仁政以養民心,製禮樂以敘尊卑,造衣冠以分貴賤,建房室以代巢穴,構橋梁以濟不通,造舟船以行水陸,造書契以代結繩。鑒於那時的人心後天意識漸開,私心欲念萌動,榮辱之念已起。從此,世道漸趨於崇尚尊貴賢能,人心也有了你我是非、親疏貴賤之分。於是便對仁善者親譽之,對懷義者尊敬之。先帝為了百姓德化歸道,故不得不倡導仁義,以教化於民。這種崇尚仁義的德化風尚,與太古時期的自然渾樸道風,已大不可相比。就道德的範疇而言,人類在精神領域,已由先天逐漸落入後天,從無為的元樸之性,下降到後天識心用事。故曰“其次,親之譽之”。
人自有了後天意識之後,便開始有分別之心,人的精神素質也拉開了檔次,才有了聖凡賢愚的差別,有了親疏遠近,毀譽巧詐之心,喪失了人性天然的古樸淳真。對於崇敬者,便頂禮膜拜,燒香供養。對於有仁義之德者,便讚歎不絕,親之譽之。對於聰明有智者,羨慕不已,學之習之。從此,人們有了分別心、追求心、虛榮心,漸失渾然一體的元性。大道至簡至樸,心地愈純淨,愈接近於道;思想愈複雜,離道性愈遠,這就是現代人遠道背道的根本原因。
常言道:“一張白紙,好畫最新最美的圖畫。”“白紙”象征著人性中固有的自然道性。人有了後天種種欲心妄念,就如同在白紙上塗抹了烏七八糟的東西,已不純淨。修道就是要將這些汙跡清理幹淨,重塑人生,使它返本如初。六祖慧能一個大字不識,卻能立即開悟,成為大智慧者。實踐了他“心上無一物,何處染塵埃”的頓悟。所以“大智若愚”的反麵,就是“大愚若智”了。
【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其次畏之”,是以重法治世之後,百姓的畏懼心理。五帝之時,民雖漸失自然大道的真樸之質,但總體上還保持著太古之風,人與人之間尚能以德自律,社會依然安定太平,故刑獄未立。此時人民雖知有君王,但不知有畏懼。至三王時期以後,世道日薄,人心日乖,常德愈失。在上者失道喪德,作威作福,在下者人心乖戾,兇暴邪惡滋生,於是便不得不以政令刑罰予以禁止,維護社會正常秩序。
刑罰既立,百姓未有不畏懼者。百姓在產生畏懼心的同時,也對在上統治者滋生起怨悔輕慢之心。從此人心變得更為複雜,誠信愈少,邪風日盛,民情日亂;民風既亂,衝突必多,刑政日煩,必然是惡性循環。上失真誠之德以待下,下必以不誠之心而還於上,上下兩不誠信,猶如水乳不相溶。於是乎上下不和,社會失去了凝聚力,人心自此散不樸,民風自此失古德。
上古之民,太樸未散,所以無知無識,清靜一心,不知親譽,沒有厚薄,一切言行皆在道德之中,毫無矯揉造作的痕跡。中古先民,雖有親譽之情,但仍然是至誠所感之妙。至於下古以後,太樸已喪,狡詐日生,上下相欺,人心失道,以至於不忠不孝,害仁害義,無所不為。此時設立刑罰,已屬於不得已而為。刑法不立,民心不畏,社會紊亂;刑法既立,禁多令煩,民心更亂。民心不歸誠,必然是假畏於表麵,而內心必生怨恨。從此狡詐日多,倫理紊亂,世道亦衰。由此可見失道後世道的每況愈下。
“其次侮之”,是言當時社會由道治下降到德治,又由德治下降到仁義之治,之後又下降到法治,道德日愈日下。人們不僅不信奉大道,反而侮之。人類有天生智慧的分級,佛學將眾生分為五種“種性”,也就是“根器”之說。一個真正有慧根之人,一聞道就“勤而行之”,百分之百的信奉不輟。而中等根性之人,則是半信半疑,若即若離。而那些下根的無知愚昧者,不知天高地厚,根本不信大道,以為信道是對人格的侮辱。此類人往往自以為是,以為隻有自己最高明,所以對道不僅不信,反而認為修道者都是神經不正常,所以以“大笑”而羞辱之。“不笑不足以為道”。大道若不被這些人嘲笑戲弄,那就不是大道了。這便是“有道”與“無道”的分水嶺。
【故信不足,焉有不信。】
“故信不足”,“信”就是道根,就是中,就是天地人之本心。信是一種大道本源的混沌性物質,它的特點是無方所,無定位,動靜自如,至虛至靈。在無極或高質元層次的太極狀態,強而圖之則為“○”,也就是河圖中央這一點“⊙”。它是天地之根,性命之源,是五德最根本、最關鍵的道性物質,它是統馭其它四類上德的基本元素。它既可以將這種道性元素分送給仁義禮智,又可以使散在四周的仁義禮智四德元素歸於中央一“信”,也就是將仁義禮智歸於一“心”、歸於一“中”。“信”作為一種基本道性物質,它充盈在宇宙萬物的真心中。這個心,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大至三千大世界,彌散六合;小至微塵,乃至細胞、原子、中子、誇克,無所不包,無所不含。有此心,則可出死入生;無此心,則出生入死。生之死之,唯在此心(信)的得失之間。
“信”是一個特殊之“心”,內含有五行之氣,但沒有五行之質;暗藏於五行之中,但又不落入五行之中。它源本於父母未生之前,但又可以現於既生之後。它雖寂然不動,但可以感而遂通。所以它能主宰仁義禮智這四德,也能綜合融化這四德。信德在河圖為中央戊陽土,土為黃色,其性中和,故有“黃婆”、“黃帝”、“核心”等稱謂。這個“信”是分層次的,它既有儒家所言的做人信德,更有修真甚高層次的信德。
對修真者而言,“信”德是一種陰陽合一,真實無妄的真信、靈信、玄信。“真實”者,是指它含有“妙有”的真實道性物質;“無妄”者,是指它具有一種真空的狀態,而不是頑空。所以這種“信德”是空而不空,不空而空,仁義禮智這四大上德的基本元素都包含其中,因而它又是四德的大本營,是一身之大主。仁義禮智信這“五德”,皆是以信為根基,以信為綜括,以信為統領。用一心(信)培養仁義禮智這四德,用天真純信的佛性上德再造心身,修到一定量級以後,則身內的五物五賊都會順聽其命,從而實現五行攢簇,四象和合,性命混溶一體,陰陽渾化,形神俱妙,與道合真,返歸先天。
經中所言的“信不足”,是說上君已喪失信德,無信於下民。“焉有不信”,是說因為上君不以信德化民,所以萬民也必然不守信德。這兩句經文是說:君王離道喪德,失信於民,人民也以“不信”迴報於上。上下兩“不信”,離心離德,君民失去親合力,國家喪失凝聚力。人民對上君的不信,並非下民之過,而是因為在上者失道喪德,不能以身垂範,不能以德服人。或以煩雜政令、苛捐雜稅擾民;或施行暴政,用嚴刑重法鎮壓人民。故民不能以誠信歸服,必然產生既畏懼、又怨恨之心,與之相對抗。上信既不足,下信必毀喪,上行下效,上下不合,君民相怨,國運不昌,社會不和,必然導致惡性循環。
古訓有雲:“民能載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此乃千古不易之理。縱觀曆史,凡有道之君,皆是道德深厚,慈悲為懷,與民同心同德,視民為父母,事民如事天,故得天民同助,國昌民富,社會康寧。凡是亂世,皆是為君者失道離德甚遠。春秋戰國時期,大道已去,故有五霸爭雄,百家爭鳴之亂。這段時間雖不長,卻是中國曆史上最混亂的時期。因為綱紀已亂,道德已失,各種思潮泛濫,紛紛亮相,各派學說紛爭,無不登台表演。這種人心渙散、思想混亂的局麵,從表象來看,人的思想似乎茅塞頓開,聰明顯露。但究其實質,卻都是對大道的肢解,是落入後天的以偏概全,是在古訓中摘章尋句,舍本逐末,各顯其能。這些都是假借道德仁義之名,行變詐取巧之實,逞好勝爭霸之勇。尤以戰國時期為甚,爭霸之戰不息,天下混亂,道德愈失,百姓遭殃。此等混亂局麵,皆是大道已去,無名之樸散失,信德不足的必然反彈。故聖祖感歎曰:“信不足,有不信”,即是此義。
【猶兮其貴言,】
“猶兮其貴言”的“猶”字,王弼本作“悠兮,其貴言。”白玉蟾等注本“猶”字稱作“由”。諸本字皆不同。猶、悠、由、猷四字,古作通用,皆是形容幽遠無象之貌。
“猶兮其貴言”,此句河上公注曰:“太上之君舉事猶貴重於言,恐離道失自然。”“猶兮”,又可解釋為悠閑自然的意思。所謂“其貴言”,就是說道很難說清楚,再怎麽高明的文字語言,都隻能是一種形容比喻,難以準確表達出道的境界。道的本體,無形無象,說似一物即不是,不能用世間名相界定它。
古之有道聖君,皆貴其言,接物舉事,皆是謹言、慎言、少言,不得已而言。言則寓意深奧,言簡意賅,字字珠璣。從不多言絮語,唯恐言語離道失德,而為害天下。大道無形,天地無言,真理道義,必賴人宣。故聖人行不言之教,當言則言,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必合道,絕不虛言。
人之言語必須真實,不可稍有虛偽。虛偽之人,多是言不顧行,行不顧言,親友不相倚托,鄰裏不相恭敬,虛言詐語,瞎話流堂,無人聽從。“言為心聲”。心中匿藏著貪、嗔(chēn)、癡、慢、疑之邪妄,必然會由偏激、消極、衝動、狂妄的言語中表現出來。心善言必善,心惡言必惡,心邪言必偏,心狂言必傲。有種種心,便有種種言。諸如花言巧語,搬是弄非,以詐傳詐,汙言穢語,妖言惑眾,惡言傷人,綺(qi美麗)言騙人。以至於嗬風罵雨,責天怨地等等之言,皆是心邪言不正,由口而出的必然流露。也是自造口業,招災惹禍的根源。故道佛先祖皆教人要持身守戒,戒心齋口,謹言慎語。言多必失,言多散氣,舌動是非生,故有“人言可畏”之說。所以聖祖在此警示世人要“貴言”。不可口無遮攔,口若懸河,誇誇其談,以免害人害己。
“猶兮其貴言”這句話,是說要複上古之風,得上古之樸,必須用無為之德化天下,並非以言語可以做到。大道惟妙惟肖,至深莫測,變化萬端,隻有靠自修自悟,圓成大道之時,才可以一目了然。大道無為,隻可心悟,無法言傳。後天顯態現有的文字語言,包括留傳下來的古聖典籍,都是修證的一種輔助工具,帶有很大的局限性。任何論述大道的文字語言,都隻能是一個助修的拐仗,無法準確描述高維空間道境的真象。故古有“大道無言”、“言語道斷”、“言難盡道”等古訓。凡是能用語言表達出來的,都不是全道、真道。後天語言過多,往往會將個人的主觀偏見固定於人,將別人的思維引向一端,形成一種定勢,封閉其心中無窮的天地。這就是古人反複強調“大道難全”、“道不言全”的本意。
大道靠自悟,亦靠明師傳。修大道就是一個心領神會、勤學苦證的過程。“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自古真傳大道的師父,都是以心傳神授為主,口傳言教為輔,其餘全靠各人自己的修悟苦證。明師都是得道的大智慧者,自由穿梭於高維空間,洞曉宇宙大真理,陰陽變化握掌間,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雖不能用語言全盡道義,又不得不借用顯態語言宏法傳道。真師傳道不貴言傳,而重心授,垂先示範,以身行道,借助有形與無形等多種形式,以開悟人的心扉靈性。君不見空淨師開示我等弟子時的以心明道,觀心得道,以象示道,借物傳道,以事喻道,乃至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個夢境等等,無不飽含著多層次、全息性的無窮道意。在不得已而言時,亦是言筒意賅,一語千金,字字金光,深含天理。惟有心領神會,深悟其微之後,方才豁然開朗。如撥雲見日,陰雲盡散,心中另是一番天地。這時才能真正理解聖祖“貴言”之理。
聖人深知,若僅以言教施於天下,難免誤人落入後天,民不能無為,天下便不能至治。故聖人皆貴其言,行不言之教,施無為之治,以道德化天下。天下萬民受之以德,得無為之道,不期而自信,不治而自化,百姓自然清靜無為,則天下歸道也。
【功成事遂,】
【“功成事遂”,“功成”者,即聖人施無為之治,而使天下歸道,功成圓滿,天下太平。“事遂”,即遂於不言之教。古之聖君皆是高真大德之人,融大道於一身,通天識地,洞曉陰陽,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大智慧者。聖君治理天下,都是無為而治。無為是一種至道的勝境,並非今之世人所理解的簡單概念,更不是被曲解了的“什麽都不做”,而是一種“無為而無不為”的高層次、高境界,是一種至極的高功大德。此德若養之不深,積之不厚,其無為之功也難成就。大德若守之不誠,貴之不慎,不言之教亦難遂。由此可知:非無為,不能立不言之教;非不言之教,不能守無為之德。不言之自然處,正是無為之實踐處;無為之實踐處,便是不言之自然處。大化不化,大言無言。上能自信,民必自信;上下之信,都是自然而然,不期信而自信。人人無不自然,人人無不自信,天下皆大信也。
【百姓皆謂我自然。】
“百姓皆謂我自然”。正是百姓在無為自然狀態中的自然之言。正因為聖王施無為之治,百姓隻知上有其君,並不知其聖德之厚。對聖王普施大德,恩惠天下,覺得這都是很平常、很自然的事,所以並不歌功頌德,也不刻意恭維。上古之時,人民耕種而食,鑿井而飲,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心性清靜,悠然自得。聖君的無為至治民不能見,聖君的不言之教民不能知,百姓盡享天然淳樸之樂,不起親譽之念,無有分別之心,一切皆出於自然。這就是無為之治的美好勝境。
觀此可知,太上這句經文有傷今思古之意。此章雖言治世,何嚐不是言治心。無為之德,用之於國可以安民,用之於家可以和睦,修之於心可以養性,修之於身可以成真。修真人若要通達了道,首先必須學會透過道的外在表象,深入洞見道的本質。如何通過萬事萬物千變萬化的影子,認識道的本體,這是首要的功夫。凡是事物的順遂如意,事業的順利成功,都是首先堪透了大道之理,順應大道自然規律的結果。一項重大的科學發明,無論是物理、化學、生物等各個領域,隻要掌握了物性的自然法則,摸到了宇宙物理的真髓,將它延伸到某項具體技術上,必然會實驗成功。自古至今,一切科學成就,都是道性的外現,都是大道自然的應用。
修真證道的實踐,就像剝香蕉、吃甘蔗一樣,要一層一層地剝,一節一節地了。修真與世間一切物理一樣,都是由外向內,由淺入深,依陽剝陰,剝假尋真,一層一層向裏剝,直至進入內部核心,達到剝無可剝、出神入化的境界,方為功成圓滿。然後再由核心向外釋放,從而表現出內道場核心的巨大事功作用,作用於萬事萬物,調整自然生態平衡,自然而然地服務天下眾生。這就是修真者的“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修真人果能放下塵緣,向無欲無為處養心德,雖有七情,可以淡而化之,使其不能逞狂;雖有六識,受先天慧性之製,使欲心不能占其主。若能如此,以先天駕馭後天,顯隱同觀,慧智合一,隨緣應變。便是無為之道心,不言之誠信,性分中之盛世也。
【本章說解】
天地與萬物同於一道,聖人與百姓同於一心。古聖治世,不施異政之能,不作有為之事,不妨民,不聚貨,不自貴,不賤民。位高而不自知,身尊而不自有。如日月之經天,相忘於太虛之中,惟盡施德照明之本份。在下之眾生萬物,雖受日月恩惠,卻無識無知,無有親譽之情,沒有畏侮之意。比如魚遊在水,並不知水的存在,也不知水的養育之恩。水以無為天性養魚之命,魚以無為之心歸之於水,魚水相依,自自然然,各盡天然無為之性,各享自在之樂。
隻有超越了的東西,才能達到超脫之境;隻有真正進入無為之境,才能通曉無為妙理。“無為”是高維空間道性物質的存在本體,是一種至高無上的聖境。“無不為”是宇宙的物質演變規律,是自然大道造物的玄妙之用。今人對“無為”一詞多有曲解,以為無為是一種無所事事的厭世哲學,是懶漢懦夫的混世思想,以為是一種與當今人們爭強好勝、奮力拚搏、追求物質享受的時代潮流格格不入的過時神話。這是對大道“無為而無不為”的無知。
“無為之治”是治國的最高勝境,是國強民富的根本大計,是人民德化、超凡入聖的自由王國。不切身經曆此境,永遠也難以理解“無為”的真意。治國與治身同於一理,家不殊俗,國不異政,身不陷邪,心不妄思,道境於此,則無所不治矣。古之聖君治國,能順上下之情,能致自然之化,惟用一個“德”字,治天下可得太平,治大國猶如“烹小鮮”一般。
古時治國可分為四個等次。最上最高的治世方略,就是無為而治,行不言之教,使人民各順其性,各安其生,所以百姓皆自然,隻知國有君,不知他的所做所為。次一等的,是以德教化人民,施仁政治理國家,人們由此便產生了分別心,有了親近、讚譽之情。再次一等的,是以政教教化於民,立刑法治理國家,人民雖生畏懼心,但對國君卻敬而遠之,缺乏誠信。最末一等的國君,對百姓不誠不信,高貴自傲,腐敗奢侈,欺壓百姓,用權術詭計愚弄欺騙臣民,用暴力鎮壓人民,所以人民必反而抗之。治國之道,都是隨時應勢,根據不同時期社會發展的需要而定,也是自然大道運行的必然規律。當今世界多是以法治國,輕視以德治國這個根本。這種單腳獨立式的治國方略,必有弊端,故民風日下世道沉淪。以德治為主,德冶與法治並舉,在當今之世,才比較現實周全。展望未來,人類社會必然是由法治到德治,由有為之治到無為之治的理想社會,這是曆史的必然。
四有章第十八
【大道廢,有仁義。】
道本先天,道的體性特征就是虛無自然、清靜無為、純粹樸素、簡單平易、柔弱不爭。這些體性特征,體現於人就是上德,上德是道的人格化和倫理化。道體現在顯態人事物上謂之德,體現於隱態謂之道。人的後天隻有德心、德行接近和符合先天自然大道的特性。正如聖祖所雲:所謂德,應當是唯道是從,未悟道的真境,沒有得道,才需要重德、修德、守德,以彌補道之缺損,累德而全道,此謂之“失道而後德。”所謂“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是說道德人格化缺失後的不同修證層次,是學會做人的不同標準,仁義禮智之德不全,便不能合道。“大道廢,有仁義”,就是聖人根據大道已廢去的實際情況,以仁義之德引導天下萬民,使之圓德而合道。
太古盛世,三皇在位,大道行世,萬民一體,子孝父慈,人民質樸,天下太平。那時的百姓,人人具有厚德,雖不知有仁義、忠孝、智慧等名稱概念,但卻人人自行在其中。君民同忘於道化之境,雖常在道中卻不自知有道,雖日用德而不曉其德。無高低貴賤之分,無善惡美醜之念,無名利是非之爭,人們都是物我兩忘,厚樸篤實,安然自在地生活著,那就是一種至高的道治社會勝景。次後,為君者不能以道治天下,不具無為之德,所以大道淡去。這並非大道遠離人類而去,實是人離道而自去。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道德仁義禮,是道性層次自上而下的排序。道是至高至善至美的存在形態,德治是僅次於道治的一種社會形態。大道既歸隱而去,故聖王不得不立仁義,施以德治,用仁義來規範人民的心性行為,以使天下由德歸道。故曰“大道廢,有仁義。”
“仁”者人也,仁中有人,人中有仁,二人為仁,陰陽合壁,日月合明,迴光返照之謂也。大道已去,人們已失缺部分道性,故立仁義以補救之,以智慧而濟之。
【智慧出,有大偽。】
“智慧出,有大偽”,三王治世時,世間大道漸去,故不得不出以智慧。此處所說的“智慧”,是以後天的文字語言闡述、教化仁義之理,以彌補人性中道德的不周全。“智慧”是指後天人心的智識。“智”者,知也。“慧”者,察也。人類後天形成的主觀識心,其特征就是:賤德而貴言,賤質而貴表。後世國君多是以智識機巧治世,後天智慧一出,民必離淳散樸,滋生乖巧機詐之心。先天漸失,後天漸起,大智慧日減,小聰明日興;以假作真,就偽失真,民風虛華,社會紊亂,這些都是“有大偽”的驗證。
春秋戰國之亂,五霸爭雄之危,皆是因為“大道廢”的原因,於是聰明之士蜂起,奇智之人並出,假仁假義亂真常,詭詐陰謀亂人性,逞雄稱霸,爭勝鬥強,如此等等,皆是失道喪德,入於後天智識,舍本逐末所造成的弊端。這就是“智慧出,有大偽”之義。
智慧與奸詐,乃是一體之兩麵,僅是一線之隔。聰明與狡猾、老實與笨拙,都是一根相連的孿生兄弟。誠實的智慧合於道,用之於世,能為社會謀福利,可以名之為“德”。道是體,德是用。誠實雖是好事,若是使用不當,就會適得其反,好心辦了壞事。
觀今之人類社會,更進一步驗證了“智慧出,有大偽”乃是真實不虛。人類社會發展到今日,物質豐富,科技昌盛,今人的後天聰明才智遠遠超過古人,但道德素質卻大大不如先輩。由於人類道樸喪失,心性被物欲汙染,天然本真已經昏迷,大智慧被小聰明掩蔽,巧詐取代了淳樸,虛偽掩蓋了真誠。因而在處世待人接物中,處處顛倒,以假當真。戴著假麵具做人,嘴上仁義禮智信,心藏鬼胎算計人。外雖衣冠楚楚,冠冕堂皇,內則汙濁浸心,靈魂蒙塵。說假話,辦假事,求假幻,行假路,無處不假;認假為真,以假為樂,以假為能,在虛假中混時度日,枉費人生寶貴時間而不自知。待到路歸黃泉時,悔之已晚。
當今人類,道德滑坡,正氣不足,虛假大偽橫行施虐,像瘟疫般地充斥著社會的方方麵麵,不僅危害人民的心靈健康,而且蔓延到物質領域,危害人體生命的健康。諸如假商品、假食品、假藥物……等,衣食住行,所需所用,無不有假。甚至波及到上層建築領域的方方麵麵,派生出權錢交易之類的不良現象。就連自古被人們視為神聖的道佛菩薩,竟然也有人敢於冒充。一些不法之徒自命不凡,以謠言惑眾,為害社會,誤人入歧途。社會虛假到如此程度,“大偽”已像惡魔一般地無孔不入,以致人們談假色變,視假如仇。於是打假的法規應運而生。但有形的打假隻能奏效一時,無形的治假才是長久之方。以道德宏揚天下,以德治人心之妄,使其本性複明,這才是治假之根,治國之本。
【六親不和,有孝慈。】
“六親不和”,“六親”者,即父母兄弟夫婦,泛指親緣眷屬。之所以六親不和,是因為失去孝慈之心,所以要提倡修養修仁慈孝敬之德。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六親不和,社會也難穩定。所以太上提倡孝慈,以盡人本性的天然。
“孝”為十善之首。古雲:“百善孝為先”。儒家稱父母之恩為“昊天罔(wǎng)極”。佛家以孝為戒,佛說母有十種重恩,認為父母養育之恩,高過山嶽,深逾大海。自古聖人無不提倡孝慈,把它作為做人的基本要求。倘若忤逆不孝,違負重恩,人格大虧,還談何為人?古人簞食瓢飲之恩皆思報答,更何況父母之大恩能不報乎?報答之道,唯以孝敬。盡孝道,以服勞奉養者為小孝;以盡忠報國,公而為天下奉獻者為大孝;以勸親修道養德而出輪迴者,乃為大孝中之大孝。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又曰:“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後能事親。”
孝乃個人、家庭、社會、國家道德之本,民族的興旺發達,借此原動力而得以延續。盡孝道之人,必能己立而立人,忠愛國家,必能為國家民族盡大孝。一個不愛自己父母、連做人的起碼資格都不夠的人,很難設想他能有愛他人、愛國家、愛人民之心。難怪國外一些企業在招收員工、提拔重用人才時,首先把是否孝敬父母作為首要條件,並通過密查暗訪,弄清究竟後,方才決斷。這與今之考試考核,麵試外表,隻重虛表才華,難見心靈深處的選才方式相比,確不失為高明之處。
孝者,效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窮究人之本源,乃是無極的一炁所衍化。靈性的本體,來自大道自然,如何事以孝道?唯以“效天之慈悲、公正、好生、自然、無為而無不為”,這才是大慈大孝,慈孝俱足。如果天下所有家庭都能和和美美.一家人和睦相處,個個都是孝子賢孫,那就沒有必要特別標榜孝與不孝。孝與不孝相襯托,正因為出現了不孝子孫,才有必要提倡孝道。“六親不和”,才需要提出“父慈子孝”。由此可知,太上提出“父慈子孝”的用心,是希望天下的子孫都盡孝道,那麽天下的家庭都會和樂幸福。
修道之人,還應當盡孝敬天地師君親的本分。無天地萬物之養,人難以活命;無顯隱眾師之助,難以修煉成真。道經師三寶,師寶為先,無師之嗬護培育,修真寸步難行,故師乃修真人的再造父母。父母隻給了今生,師父卻給予永生。故師之恩同於父母,大於父母,以天高地厚形容,也難盡意。故修真者當盡孝師之恩。敬師在於心,與師心心相印,以師之教誨為尊,大誌修真,功成果就,奉獻於眾生,這是對天地之恩、對眾師之恩、對萬物之恩的最好迴報,也是最大的孝敬!
父慈子孝,則家庭和睦,這是做人的基本倫理。上古時人心淳厚,慈孝在人們心目中被視為天經地義的本分,是天賦人性的自然流露。那時人們雖不知有孝慈之名,但人人皆能自覺遵行,以盡天分。隨著曆史的變遷,社會道德日見淡薄,六親失和,孝慈難盡,故才提出孝慈之名,以化民不孝之心,以立孝慈之德,複家庭之和。家是國之細胞,家不和,國亦難安,故先輩們將齊家與治國並論。
孝慈乃上善之德,是大道賦予天地萬物的本性,故萬物萬類皆有孝慈之心。羊有跪乳之孝,鳥有反哺之慈。人為萬物之靈,更應盡父慈子孝之心。縱觀現今世間,不孝不慈之事例,每見於傳聞報端,殺父弒母等駭人聽聞之事,屢見不鮮。此類傷天害理之事,已不如禽獸,雖衣冠加身,也隻不過是行屍走肉而已。
【國家昏亂,有忠臣。】
“國家昏亂”,為君者不修道德,君昏民暗,上下不明,謂之“昏”。治國失道,民心失信,政令不行,上下相怨,社會不寧,謂之“亂”。當奸邪爭權亂朝政,禍亂國家、危害百姓時,能憂國憂民,挺身而出,匡扶正義,盡心報國,謂之“忠臣”。
“忠”者,盡其中正之心也。一個“忠”字,具有無窮的深意,包含著宇宙萬物的真諦,也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忠”就是誠信厚樸之本心,就是忠誠老實,忠厚待人,忠於家,忠於國,忠於人民,忠誠對待一切事物。人人本性中都具有這個“忠”字,隻因被後天欲心汙染,被私心妄念所遮掩,故忠心逐漸淡失,而變為奸詐機巧之心。一個具有道德之人,忠字常在心,盡忠而不顯忠,全是一種自然的流露。
大忠大信之心,隻有在關鍵的臨難時刻才能表現出來。君權時代,君有過則敢犯顏直諫,是為忠直之臣。在國家有難之際,能誓死不辭,挺身而出,舍身報國,力扶社稷,抗禦禍亂,是為忠節之臣。例如宋時的嶽飛。在國君昏暗,民無寧日,當此臣節難立,臣忠難盡之時,若能忠於真理,不為昏君所亂,此忠信之心不顯而顯。比如商紂無道,囚箕子,殺比幹,此等忠於真理、寧死不屈的忠貞之名萬古不朽。凡忠臣無非是為了保全民生,顧全國體,而不計較個人的利害毀譽。故曰“國家昏亂,有忠臣”。
人必忠於國,忠於家,忠於朋友,忠於一切事物,有此忠誠之德,而後才可以謂之人。萬物皆含忠。觀草木之類,忠於四時。禽獸之屬,忠於卵育。天地之大,忠於氣候。日月之明,忠於晝夜。人秉天地之正氣,言語舉動,豈可不以忠為首務?一人盡忠,千萬人盡忠,眾誌成城,牢不可破,心本實心,腳踏實地,有何事業不可成功?忠之一字,乃天地之剛氣,無堅不可摧,無物不可擋,以之治心則心正,以之治家而家齊,以之治國而國興。觀今之人心,失忠已多。交友處世,待人接物,多施以奸巧詭詐,不能盡其忠心。嗚唿!人心雖非天地日月之可比,奈何連草木禽獸之不如也!
忠誠義士雖然可歌可敬,但從大道來看,也並非是好現象,它反映了社會的動蕩不安。中國曆史上的忠臣,如嶽飛、文天祥、史可法等,皆為人民所敬仰。他們忠心耿耿,臨危受命,為國家民族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然而忠臣都出在曆史混亂、民族危難的悲慘時代。故而凡是忠臣的出現,都伴隨著人民的苦難。假若國家康寧,天下太平,風調雨順,人民幸福,人人皆具德風,那豈不是人人都是忠臣,人人都是好人,何需特別稱讚某一個忠臣呢?前人有雲:“願天常生好人,願人常做好事”。這便是太上提出“國家昏亂有忠臣”的真正含義。
“忠”字是由“中”與“心”兩個字的組合詞,可稱為“中心”或“心中”。這個“忠”字是人道的基本元素,也是修證仙道的基礎。在中華民族的曆史上,無論道家或儒家的學說中,對這個“忠”字都作了大量精辟的闡述。中華文化源於道,我們的祖先都是大智慧者,故國名稱為“中國”,我們的民族稱為“中華民族”。可見“中”與“忠”字同根同源,富有極其深刻的內涵。
就修真證道而論,一部“觀心得道”學說,始終貫穿著“忠”與“中”的理論與實踐兩大係統,又是兩大概念的統一。“忠”與“中”就是一部無上的天元心法,是歸根認祖的根本大法和必修途徑。這是中華先祖們經過自身的長期修證實踐,總結驗證出的由後天複返先天的完整理論和方法,其內涵精髓,都高度濃縮在這個“中”字裏。其內容包羅萬象,直指根本,揭示本源,殷切期望我等後代子孫都能歸根複命,直超彼岸,人人得證,個個成真。
【本章說解】
本章之要,是說上古聖賢治世,本是無為而為,自然之治,從不輕易發號施令,人民相安無事,安享天下太平。因為氣數有興衰,所以後世天下漸失道德,所以不得不以智謀機巧治國,從而導致了人心生偽,民風也隨之愈趨愈下。大道之用,用無為則治,用有為則不治。無為之治,就是循其自然之道,行當行之事,無私心私利,無後天識心欺詐,一切皆是天理純然,上下相安於無事之中,萬民共樂於道德之化。聖君治天下是在“無為”的狀態下而“無不為”,故其所做所為毫無痕跡,不顯山,不露水,不彰揚於世,所以人們皆不識不知。民雖已被德化,入於先天無為之境,卻不知自己是怎樣被化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
老子所稱讚的理想社會,就是聖人治世的“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道治社會。《帝王世紀》中記載了帝堯之世的景況,詩曰:“天下太和,百姓無事,有五老人擊壤於道,觀者歎曰:‘大哉,堯之德也’。老人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這種生動的畫麵,可以說是對老子“百姓皆謂我自然”的最好圖解。若是治以有為,必因時勢之變遷,人心之不古,安能自然乎?縱觀曆史可知,人類社會經曆了道治、德治、政治、法治這四個階段,唯有道治是最理想的社會。自德治以下,都是有為之治,必然導致種種弊端,正像老子在本章中所指出的“有大偽”、“六親不和”、“國家昏亂”等現象,皆是不以無為道德治國的必然結果。
此章經旨,在於教化世人要至誠無妄,複歸於先天自然。天之德,大公而無私,順道而行;地之道,以無為順之於天,以自然之理長養萬物。聖人治世,皆是效法天地之德。修道之人應知此理,須在修無心、行無為上下功夫。若能空明其心,不顯於用仁義,不外露其智慧,盡其當然,行所無事。身在事中,心在事外,何患道之不成、命之不立?
老子所處的春秋時期,社會正麵臨著轉型多變之中,所以出現了許多病態現象。由此他發出無限感歎。在許多章句中,乍看起來是唱反調,其實在這種“正言若反”中,卻寄寓了他無限的慈悲真情,意在對後世進行正麵教育。太上所言,看起來很嚴厲,但也是“愛之心切,責之甚嚴”。看起來是反對仁義、智慧,其實他最擔心的是假仁義、假智慧毒害人心。
老子的思想與儒家學說既有相同之處,也有深度之不同。儒家思想是道家學說的分支,是做人應世的學問。而道家學說則是既有人道,又含天道的至高境界。佛道儒本是一家,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三大支柱,各有分工,各有側重。佛是燈,道是路,儒是身。空淨師曰:“儒家是一個糧食店,人天天都要吃飯,誰都離不了。佛家是一座百貨商店,商品琳琅滿目,由各人隨心選用。道家是一座綜合醫院,既治人身,又治人心。”南懷謹先生說:“孔子是個文化醫生”,“老子是醫生的醫生”。他認為孔子提倡的“仁義”這服治世藥方,對是對,但是藥吃多了,又會出毛病,副作用在所難免。
太上在本章主要是講事物互變之理。任何事物都處在動態變化之中。修道必須全部融會貫通,才能隨時知變、適變、應變,方能洞燭機先,微妙玄通。比如本章所講的“仁義”,雖屬於德,但容易被後天人心曲解。有私心的人,往往會利用“仁義”之名,行假仁假義之實,做欺世盜名之事,結果弄巧成拙,危害社會。老子是根據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病態,所以才感歎曰“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並不是太上反對仁義,反對智慧,反對忠臣,反對孝慈。而恰恰在於喚醒“無為之治”的美好社會。
抱一章第二十二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
“曲則全”,“曲”者,隱曲、圓曲之義。曲與直相對待。道曰“玄竅”,佛曰“那個”,儒曰“端倪(事情的頭緒跡象)”。“曲則全”是我們先祖早就發現的宇宙真理。《易經·係傳》說:“曲成萬物而不遺。”宇宙都是曲線的,是圓周形的,而不是直線所構成。觀察物理世界,沒有一件事物是完全的直線所構成。銀河星係呈圓形旋轉,太陽係有八卦九宮之形,北極就有各類不同曲線光形。樹木有年輪,果實多圓體,萬物無不由曲線構成,圓即是曲。所謂“直”,是把圓切斷分割,或將它拉成直線。故曰“曲成萬物”。人體這個小天地,與宇宙大天體結構相同,氣象的變化與太陽月亮密切相關。《陰符經》曰:“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是說觀察天地的自然法則,把握自身的陰陽變化規律,修煉功夫即可信手得來。
“曲則全”,也是講做人的道理。為人處世,外圓內方,運用巧妙的曲線,往往隨機一轉,就能轉憂為喜,轉兇為吉,這是做人的方法藝術,也就是畫家所講的曲線美。俗話說:“話有三說,巧說為妙”,講的就是“曲則全”之理。別人有錯誤,如果直來直去,往往對方接受不了,如果轉個彎子,話從正麵說,委婉柔和,旁敲側擊,既可達到目的,又能彼此不傷和氣。這就是善於言詞的“曲則全”。不過在“曲則全”中,還要堅持直的原則,老是轉彎抹角,就會滑到不講原則的“大滑頭”裏去。所以,曲直之間的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外圓內方,執兩用中,才是“曲則全”的正確途徑。
太上所雲“曲則全”,就修行而言,是指在人身的隱微之間,在那個獨知獨覺之地,有一個渾淪完全、活潑靈通之機,由此存之養之,采取烹煉,即可至於丹成仙就。此處即古人所喻的冬至一線微陽,以至於生生不已。又如初三一彎新月,漸至十五月圓,無非都是“曲而全”之理。“曲”是隱的意思,隱微之處,其機甚微,其成則大。一曲之內,無非是理氣之一元。全體之間,亦是太極之精粹,這就是“曲則全”。修真人得此“曲全”之理,迴環抱伏,如雞溫卵,一心內守。久則一股清剛之氣,挺然直上。
“枉則直”,“枉”是糾正,將歪的東西糾正過來,就是枉。“枉則直”就是將偏離中心的事物,修正到事物的中心點上,使它圍繞核心,而不至於偏離方向。我們的祖先早就知道宇宙間的萬物,沒有一件是直的,直是人為的、暫時的、勉強的,因此便有“矯枉過正”的成語。矯正太過了,又會變成彎曲。一件事物,太偏左了,將它拉到中間居中即可。如果矯正太過,又偏到右邊,那就不是中道。中是心,中是一,唯心是道,偏左偏右都是“枉”,都是差錯,都不符合道性。“中”道是一門極為廣泛而高深的學問,涉及到哲學、物理、人倫、生理、修真等各個領域。宇宙萬事萬物無處不含中道,合中者存,失中者亡,這是宇宙的一條基本法則。夷險禍辱之來,逆來順受,不辯不爭,這就是“枉”之義。人皆不枉而求直,強以爭直,結果反至於枉。所以聖人順其枉而不逆,屈而忍之,順而化之,故能固其全德。世間事物皆有時數,枉之日久,枉必自化,理之不直,不求而自得。故曰“枉則直”。枉而能直,故知“枉”之道亦甚大。
“窪則盈”,“窪”者,地麵窪下之處。“窪則盈”,是說水性下流,凡是最低窪的地方,流水聚積必多,最容易盈滿。聖人以窪下自處,以謙退處下,不敢為天下先,就好比地之窪下一般,雖無心求盈滿,但其窪下之德未嚐不滿。窪而能盈,用之於地上,用之於天下,無往而不妙。“窪”即謙下之德,甘處人不願處的卑下之位。正因為有處下不爭之德,故天下人亦不能與之爭。由此可知處下不爭的道理。
【弊則新,少則得(多),多則惑。】
所謂“弊則新”。“弊”者,指故舊的東西。溫故能知新。世人多有喜新厭舊、棄舊圖新的思想。求新求好,追逐外表虛華,不知新與舊的辯證關係。修道者修於內而不修於外,自處謙下,自受弊薄,不與人爭新,而心境卻常常自新。這就是孔子所說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如果能夠一天新,就應保持天天新,新了還要更新)。”因為聖人深知道德貴乎隱,所以常養於弊,使舊可以化而為新;不養於弊,則新也可以變而為舊,乃至於損毀弊敗。這是事物的互變法則。“弊則新”是老子從事物的反麵,來表達正麵的道理,即任何事物都有正反兩麵,甚至還有它的八麵、十麵,如果把握不好,往往會走向它的反麵。這就如太上在58章所說的“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少則得”,“少”就是“舍”,是就人的私心欲念與道德的對應關係而言。私心愈少,公心愈得,欲望愈少,道心愈得。聖人隱蔽而不顯露,抱元守一,少私寡欲,不使七情妄動,專心養性,不致五性失和。抱一之道既得,一貫之理時行。自取其少,得而反多。這種有形與無形的轉化之理,多即是少,少即是多,舍即是得,得即是舍。這是天道“佑謙”的法則,故曰“少則得(多)”。
“多則惑”,真知大道的人才能明白,知識愈多,煩惱愈大。財富愈多,痛苦越深。所以佛經裏把煩惱叫作“煩惑”,愈有煩惱,思想就越迷惑不清,認識大道之理就越難。欲修大道者,應先除盡情欲,斷除煩惑。人心對名利的占有欲,從來都是多多益善,豈不知財多者必惑於所守,學多者必惑於所聞,名多者必惑於虛榮。人若不能去掉私心,不清心寡欲,便不能得一貫之理。不能守抱一之道,必然多見多聞,多學多惑。多惑之人,則心中不能清靜,心理不得融貫,內外不能合一,抱著俗識濁見不放,難以求得宇宙大真理,何以能複返先天?辯證法告訴人們:凡事凡物,凡名凡利,追求多者,必失於一,失一就是失道。故曰“多則惑”。
聖人舍其多而守其一,舍其繁而就其簡,舍其奢而就其樸,所以其理不惑,其事不亂。故聖人觀萬物之理,即一物之理。觀萬人之事,即一人之事。能化萬為一,又有何惑?
【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此句是總結上文六句,都是講的抱一之道。老子說:自古以來,有道的聖人,必是“抱一為天下式”,巍然而不拔,固守道一的原則自處。何為“一”?“一”就是道。此句經文其一是說,人活在世上,做人處事要有一個準則。也就是人生觀、世界觀。世間人雖有名位之高低,職業之不同,貧富之差別,但人格都是平等的,都有一個共同的做人準則,也應當有一個人生的目標,活得有價值,才不枉來人世一趟。
萬物萬類雖千差萬別,但皆是稟受道之一氣、天之一理所生。“一”是混元無極大道。在人身即為一點虛靈不昧之光,在物則為自然之本性。聖人守一,乃知萬事,故成為天下人修身、治家、治國、平天下的法式。“法式”就是法則、規矩、模式、規律性。聖人明一之理,歸一之道,惟以抱一為治天下的法式。故先輩雲:“得其一而萬事畢”。
天下萬物各具一理,同出一源。以一理推之,物物皆有理,事事無不通。譬如仁義禮智信這五德,仁主於愛,義主於利,禮主於敬,智主於知,信主於誠。此理在人心本無不足,因人們不能盡其自然,所以私意橫生,曲者不能全,枉者不能直,窪者不能盈,弊者不能新。世間千萬事實證明:多爭而能多得者極少,多欲而不惑者亦少,此皆是因為不能得抱一之道也。聖人所抱者雖一,所應者卻無窮。所以天下之人,不教而自一,天下之物,不齊而自一。這就是“抱一法式”之妙,也是萬物“歸一”之道。
代代祖師,苦口化人,意欲使人人都能同歸覺路,早出苦惱迷津。人若不知心,便不知“道”。所以修道者必須自煉心開始。“然煉於未發難知,煉於已發易為”。例如出現雜念、妄心、遊心,皆是已發之心。欲使心寂然不動,必須守其心、定其心、收其心。守心之訣在“抱一”,守其未動之時。定心之訣,在定其心動時。收心之訣,在收其已動時。收之不易,先要察其機而隨起隨收,收之愈急,守之愈堅,定之愈固。這就是修心的妙訣,其要在於使心的動靜合於道“一”。
心由先天一炁之真陽所結成。故心屬火,但非純陽無陰,其陽中自有真陰。“心”字的形相上有三點覆下,下有偃月載上。可見陽非陰不長,陰非陽不生,真陰從真陽,故名為心。故心的特征就是:動一毫妄念,心內就損耗一分真炁;多一絲妄事入心,便添一種魔障。有道是:“一念動三千,有靈皆由田;寸土常寂靜,隨緣共轉天。”
“抱一”就是修心。修心之道,儒曰“正心”,佛雲“明心”,道名“煉心”。心皆一心,法皆一法,修持雖各有小異,證果卻無不同歸,仙佛聖真之名,就是此“一心”圓滿至善之別稱。從心起修,則一真一切真,一證一切證矣!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
這“四不”,是佛道儒三家通用的道理。隻是佛家與儒家多從正麵講,道家老莊之學往往從反麵說,比較起來,反說的意義往往來得更深刻,更具有啟發性,讓人反思自悟。正麵說往往使人容易視為教條,產生抗拒意識。而太上的正話反說,卻合乎“曲則全”的道理,使人容易接受。世人皆有自見、自是、自伐、自矜之通病,故心不純靜,不能得抱一之道。所以修道有幾層功夫,一克己,二改過,三省察,四布慈。
“不自見故明”。“見”,同觀。所謂“自見”,就是自我的見識。人本來應該時時反省,為什麽這裏卻要說“不自見故明”呢?這是說,要人不可固執自己主觀的成見,執著了己見,便是佛家所說的“所知障”,反而成為自障。隻要腦子有了主觀框框,就很難接收客觀的東西,因此說“不自見故明”。人的主觀意識往往有“先入為主”的習慣,尤其是一個領導者、企業家,一旦事業有所成就,千萬不可得意忘形,須有自知之明,多聽別人的意見,才能更加明白事理。若能虛心聽取大家意見,把群眾的智慧,集中為自己的智慧,那自己的智慧就大了。
人的自見,都是受自己後天因素的長期熏陶形成的。這種“自見”,往往都是管中窺豹,鼠目寸光,難以完全事理。而且這些“自見”多是隻見於己,不見於人;“隻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狹隘陋知短見,所知亦是半解不全。所以,凡有自以為是者,都是被俗心蒙蔽了真性智慧,愛表現自己,容易固執己見,所見既不全不遠,所知也不明不徹,故而誤人又害己。聖人因物而現物,因事而現事,能窮其事理的精微,上能察於天文,下能察於地理,中能參人事物。乃至古今之變,顯隱之機,皆能洞然而見,這些都是聖人“不自見”的妙處,是謂之真見。故曰“不自見故明”。
“不自是故彰”。“自是”與“自見”,其內涵有相通之處,但同中有異。“自是”是認為我的意見一定都對,絕對沒錯。譬如現代人常說的“某某的字典裏沒有難字”,乍聽起來很有氣魄,其實這種“自是”的人,最後終將失敗。曆史上項羽的“剛愎自用”,最後慘敗的結局,就是“自是”的典型例證。所以隻有不自以為是,才是事業成功的保障。
“不自是故彰”,是說有謙虛美德的人,虛心處下,心地無雲遮霧罩之蔽,不自以為是,所以能心常清明,其理不揚自彰。世間常人多以自見為是,自以為正確。但往往因為自己所認為的“是”,隻是門縫之見,不合乎大道之理,僅能自欺己心,未必能信服於人,故其所認為的“是”理不彰,不會被人接受。聖人不以自是為是,而是因物性之是為是,因事理之是為是,因道德之是而是之,毫無半點主觀痕跡,純屬天然之是。故合於道德,合於天理,其道理自會彰現於天下。
“太上下知有之”,也可以理解為:“上”者,等於《易經》所說的“形而上者之謂道”。是指未有天地萬物以前的混沌一炁。“下”者,是指“形而下者之謂器”。自混沌一炁演化之後,分清分濁,清輕者在上,構成多重天體;重濁者在下,生成有形有象、千姿百態的萬物,構成了有形體的“器物世界”。
“太上”這個名稱,古時就有。古有“太上忘情”之說。人生最痛苦最難做到的就是忘情。人之為人必有情。“情”有道情、親情、友情、人情之分。人是有情感的動物,人與人之間靠情感維係著。有感情就有煩惱,有煩惱就有是非,有是非就有痛苦。因情受苦,忘情更難。“太上忘情”並非是無情,天地有情,聖人也有情,但其情是大慈大悲之情,無偏無私的大情。凡人之情在於私,聖人之情在於公。“太上下知有之”,就是太上憂悲眾生的大道之情。
“太上下知”,是說在上古盛世之時,聖君治理天下,上順天理,下應民情,以道德教化人民,以無為治理天下,道德宏揚,民風淳樸。雖天下大治,但人們不知有大治;百姓雖知有君王,但卻不起親譽之心。天下萬民皆處於自然之中,無有上下之分,不知彼此之別;各遂其性,各安其生,質樸渾厚,悠然自得,安享太平。百姓這種不知不識的質樸渾厚之風,並不是輕慢於上,也不是愚昧麻木,蓋因民心被道德所化,相忘於先天自然之中,毫無後天識心痕跡。故天下一體,萬民一心,本性厚樸,唯道是尊,唯德是從,心與道合一。那時的聖王以無為治世,不顯跡於下,不顯山露水,所以百姓不知道聖王如何治世,也無意有心奉承,上下皆相忘於無為之中。故言“太上,下知有之。”
所謂“下知有之”的含義,就是一般人看來好象是很笨的下等人,但他們往往卻是“大智若愚”的有“道”者,他們才是“真人不露相”的大智慧者。大智慧之人,都是藏而不露,虛懷若穀,這正體現著大道虛無的本性。不像今人讀了一點書,有了一點淺薄知識,便自認為了不起。其實論起本性心靈,並不如僻遠鄉愚的山民那麽純淨。他們雖書本知識少,見識不多,但卻豁達大度,心性淳樸,善良厚道。凡事都能看得開,沒有過多的心靈之苦,不像有知識的人那麽多心眼,這正是他們本性的天真。
在上古伏羲神農以前,鳥獸成群,人心質樸,人與萬物和諧共處於自然之中。那時人們心地純淨,信守道德,人與人和睦相處,沒有利害衝突,沒有是非之爭,社會井然有序。那時人心順德行事,先天智慧主宰後天意識,而安於主觀意識的不識不知,性命皆處在無為自然之中,與大道渾融為一。這就是“太上下知有之”的道理。
【其次親之譽之,】
“其次親之譽之”,是指施仁政之道,百姓的心態變化。“其次”,是說繼遠古伏羲神農之後,曆史發展到次後的五帝時期,天道運行至中古,人的後天主觀意識之心逐漸開啟,私欲妄心漸生,厚德漸被情欲毀喪,古樸淳風日漸淡泊。先帝們順天應勢,針對當時的人心變化,便開始施行德治,以彌補人心道性的虧損。於是,立仁政以養民心,製禮樂以敘尊卑,造衣冠以分貴賤,建房室以代巢穴,構橋梁以濟不通,造舟船以行水陸,造書契以代結繩。鑒於那時的人心後天意識漸開,私心欲念萌動,榮辱之念已起。從此,世道漸趨於崇尚尊貴賢能,人心也有了你我是非、親疏貴賤之分。於是便對仁善者親譽之,對懷義者尊敬之。先帝為了百姓德化歸道,故不得不倡導仁義,以教化於民。這種崇尚仁義的德化風尚,與太古時期的自然渾樸道風,已大不可相比。就道德的範疇而言,人類在精神領域,已由先天逐漸落入後天,從無為的元樸之性,下降到後天識心用事。故曰“其次,親之譽之”。
人自有了後天意識之後,便開始有分別之心,人的精神素質也拉開了檔次,才有了聖凡賢愚的差別,有了親疏遠近,毀譽巧詐之心,喪失了人性天然的古樸淳真。對於崇敬者,便頂禮膜拜,燒香供養。對於有仁義之德者,便讚歎不絕,親之譽之。對於聰明有智者,羨慕不已,學之習之。從此,人們有了分別心、追求心、虛榮心,漸失渾然一體的元性。大道至簡至樸,心地愈純淨,愈接近於道;思想愈複雜,離道性愈遠,這就是現代人遠道背道的根本原因。
常言道:“一張白紙,好畫最新最美的圖畫。”“白紙”象征著人性中固有的自然道性。人有了後天種種欲心妄念,就如同在白紙上塗抹了烏七八糟的東西,已不純淨。修道就是要將這些汙跡清理幹淨,重塑人生,使它返本如初。六祖慧能一個大字不識,卻能立即開悟,成為大智慧者。實踐了他“心上無一物,何處染塵埃”的頓悟。所以“大智若愚”的反麵,就是“大愚若智”了。
【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其次畏之”,是以重法治世之後,百姓的畏懼心理。五帝之時,民雖漸失自然大道的真樸之質,但總體上還保持著太古之風,人與人之間尚能以德自律,社會依然安定太平,故刑獄未立。此時人民雖知有君王,但不知有畏懼。至三王時期以後,世道日薄,人心日乖,常德愈失。在上者失道喪德,作威作福,在下者人心乖戾,兇暴邪惡滋生,於是便不得不以政令刑罰予以禁止,維護社會正常秩序。
刑罰既立,百姓未有不畏懼者。百姓在產生畏懼心的同時,也對在上統治者滋生起怨悔輕慢之心。從此人心變得更為複雜,誠信愈少,邪風日盛,民情日亂;民風既亂,衝突必多,刑政日煩,必然是惡性循環。上失真誠之德以待下,下必以不誠之心而還於上,上下兩不誠信,猶如水乳不相溶。於是乎上下不和,社會失去了凝聚力,人心自此散不樸,民風自此失古德。
上古之民,太樸未散,所以無知無識,清靜一心,不知親譽,沒有厚薄,一切言行皆在道德之中,毫無矯揉造作的痕跡。中古先民,雖有親譽之情,但仍然是至誠所感之妙。至於下古以後,太樸已喪,狡詐日生,上下相欺,人心失道,以至於不忠不孝,害仁害義,無所不為。此時設立刑罰,已屬於不得已而為。刑法不立,民心不畏,社會紊亂;刑法既立,禁多令煩,民心更亂。民心不歸誠,必然是假畏於表麵,而內心必生怨恨。從此狡詐日多,倫理紊亂,世道亦衰。由此可見失道後世道的每況愈下。
“其次侮之”,是言當時社會由道治下降到德治,又由德治下降到仁義之治,之後又下降到法治,道德日愈日下。人們不僅不信奉大道,反而侮之。人類有天生智慧的分級,佛學將眾生分為五種“種性”,也就是“根器”之說。一個真正有慧根之人,一聞道就“勤而行之”,百分之百的信奉不輟。而中等根性之人,則是半信半疑,若即若離。而那些下根的無知愚昧者,不知天高地厚,根本不信大道,以為信道是對人格的侮辱。此類人往往自以為是,以為隻有自己最高明,所以對道不僅不信,反而認為修道者都是神經不正常,所以以“大笑”而羞辱之。“不笑不足以為道”。大道若不被這些人嘲笑戲弄,那就不是大道了。這便是“有道”與“無道”的分水嶺。
【故信不足,焉有不信。】
“故信不足”,“信”就是道根,就是中,就是天地人之本心。信是一種大道本源的混沌性物質,它的特點是無方所,無定位,動靜自如,至虛至靈。在無極或高質元層次的太極狀態,強而圖之則為“○”,也就是河圖中央這一點“⊙”。它是天地之根,性命之源,是五德最根本、最關鍵的道性物質,它是統馭其它四類上德的基本元素。它既可以將這種道性元素分送給仁義禮智,又可以使散在四周的仁義禮智四德元素歸於中央一“信”,也就是將仁義禮智歸於一“心”、歸於一“中”。“信”作為一種基本道性物質,它充盈在宇宙萬物的真心中。這個心,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大至三千大世界,彌散六合;小至微塵,乃至細胞、原子、中子、誇克,無所不包,無所不含。有此心,則可出死入生;無此心,則出生入死。生之死之,唯在此心(信)的得失之間。
“信”是一個特殊之“心”,內含有五行之氣,但沒有五行之質;暗藏於五行之中,但又不落入五行之中。它源本於父母未生之前,但又可以現於既生之後。它雖寂然不動,但可以感而遂通。所以它能主宰仁義禮智這四德,也能綜合融化這四德。信德在河圖為中央戊陽土,土為黃色,其性中和,故有“黃婆”、“黃帝”、“核心”等稱謂。這個“信”是分層次的,它既有儒家所言的做人信德,更有修真甚高層次的信德。
對修真者而言,“信”德是一種陰陽合一,真實無妄的真信、靈信、玄信。“真實”者,是指它含有“妙有”的真實道性物質;“無妄”者,是指它具有一種真空的狀態,而不是頑空。所以這種“信德”是空而不空,不空而空,仁義禮智這四大上德的基本元素都包含其中,因而它又是四德的大本營,是一身之大主。仁義禮智信這“五德”,皆是以信為根基,以信為綜括,以信為統領。用一心(信)培養仁義禮智這四德,用天真純信的佛性上德再造心身,修到一定量級以後,則身內的五物五賊都會順聽其命,從而實現五行攢簇,四象和合,性命混溶一體,陰陽渾化,形神俱妙,與道合真,返歸先天。
經中所言的“信不足”,是說上君已喪失信德,無信於下民。“焉有不信”,是說因為上君不以信德化民,所以萬民也必然不守信德。這兩句經文是說:君王離道喪德,失信於民,人民也以“不信”迴報於上。上下兩“不信”,離心離德,君民失去親合力,國家喪失凝聚力。人民對上君的不信,並非下民之過,而是因為在上者失道喪德,不能以身垂範,不能以德服人。或以煩雜政令、苛捐雜稅擾民;或施行暴政,用嚴刑重法鎮壓人民。故民不能以誠信歸服,必然產生既畏懼、又怨恨之心,與之相對抗。上信既不足,下信必毀喪,上行下效,上下不合,君民相怨,國運不昌,社會不和,必然導致惡性循環。
古訓有雲:“民能載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此乃千古不易之理。縱觀曆史,凡有道之君,皆是道德深厚,慈悲為懷,與民同心同德,視民為父母,事民如事天,故得天民同助,國昌民富,社會康寧。凡是亂世,皆是為君者失道離德甚遠。春秋戰國時期,大道已去,故有五霸爭雄,百家爭鳴之亂。這段時間雖不長,卻是中國曆史上最混亂的時期。因為綱紀已亂,道德已失,各種思潮泛濫,紛紛亮相,各派學說紛爭,無不登台表演。這種人心渙散、思想混亂的局麵,從表象來看,人的思想似乎茅塞頓開,聰明顯露。但究其實質,卻都是對大道的肢解,是落入後天的以偏概全,是在古訓中摘章尋句,舍本逐末,各顯其能。這些都是假借道德仁義之名,行變詐取巧之實,逞好勝爭霸之勇。尤以戰國時期為甚,爭霸之戰不息,天下混亂,道德愈失,百姓遭殃。此等混亂局麵,皆是大道已去,無名之樸散失,信德不足的必然反彈。故聖祖感歎曰:“信不足,有不信”,即是此義。
【猶兮其貴言,】
“猶兮其貴言”的“猶”字,王弼本作“悠兮,其貴言。”白玉蟾等注本“猶”字稱作“由”。諸本字皆不同。猶、悠、由、猷四字,古作通用,皆是形容幽遠無象之貌。
“猶兮其貴言”,此句河上公注曰:“太上之君舉事猶貴重於言,恐離道失自然。”“猶兮”,又可解釋為悠閑自然的意思。所謂“其貴言”,就是說道很難說清楚,再怎麽高明的文字語言,都隻能是一種形容比喻,難以準確表達出道的境界。道的本體,無形無象,說似一物即不是,不能用世間名相界定它。
古之有道聖君,皆貴其言,接物舉事,皆是謹言、慎言、少言,不得已而言。言則寓意深奧,言簡意賅,字字珠璣。從不多言絮語,唯恐言語離道失德,而為害天下。大道無形,天地無言,真理道義,必賴人宣。故聖人行不言之教,當言則言,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必合道,絕不虛言。
人之言語必須真實,不可稍有虛偽。虛偽之人,多是言不顧行,行不顧言,親友不相倚托,鄰裏不相恭敬,虛言詐語,瞎話流堂,無人聽從。“言為心聲”。心中匿藏著貪、嗔(chēn)、癡、慢、疑之邪妄,必然會由偏激、消極、衝動、狂妄的言語中表現出來。心善言必善,心惡言必惡,心邪言必偏,心狂言必傲。有種種心,便有種種言。諸如花言巧語,搬是弄非,以詐傳詐,汙言穢語,妖言惑眾,惡言傷人,綺(qi美麗)言騙人。以至於嗬風罵雨,責天怨地等等之言,皆是心邪言不正,由口而出的必然流露。也是自造口業,招災惹禍的根源。故道佛先祖皆教人要持身守戒,戒心齋口,謹言慎語。言多必失,言多散氣,舌動是非生,故有“人言可畏”之說。所以聖祖在此警示世人要“貴言”。不可口無遮攔,口若懸河,誇誇其談,以免害人害己。
“猶兮其貴言”這句話,是說要複上古之風,得上古之樸,必須用無為之德化天下,並非以言語可以做到。大道惟妙惟肖,至深莫測,變化萬端,隻有靠自修自悟,圓成大道之時,才可以一目了然。大道無為,隻可心悟,無法言傳。後天顯態現有的文字語言,包括留傳下來的古聖典籍,都是修證的一種輔助工具,帶有很大的局限性。任何論述大道的文字語言,都隻能是一個助修的拐仗,無法準確描述高維空間道境的真象。故古有“大道無言”、“言語道斷”、“言難盡道”等古訓。凡是能用語言表達出來的,都不是全道、真道。後天語言過多,往往會將個人的主觀偏見固定於人,將別人的思維引向一端,形成一種定勢,封閉其心中無窮的天地。這就是古人反複強調“大道難全”、“道不言全”的本意。
大道靠自悟,亦靠明師傳。修大道就是一個心領神會、勤學苦證的過程。“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自古真傳大道的師父,都是以心傳神授為主,口傳言教為輔,其餘全靠各人自己的修悟苦證。明師都是得道的大智慧者,自由穿梭於高維空間,洞曉宇宙大真理,陰陽變化握掌間,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雖不能用語言全盡道義,又不得不借用顯態語言宏法傳道。真師傳道不貴言傳,而重心授,垂先示範,以身行道,借助有形與無形等多種形式,以開悟人的心扉靈性。君不見空淨師開示我等弟子時的以心明道,觀心得道,以象示道,借物傳道,以事喻道,乃至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個夢境等等,無不飽含著多層次、全息性的無窮道意。在不得已而言時,亦是言筒意賅,一語千金,字字金光,深含天理。惟有心領神會,深悟其微之後,方才豁然開朗。如撥雲見日,陰雲盡散,心中另是一番天地。這時才能真正理解聖祖“貴言”之理。
聖人深知,若僅以言教施於天下,難免誤人落入後天,民不能無為,天下便不能至治。故聖人皆貴其言,行不言之教,施無為之治,以道德化天下。天下萬民受之以德,得無為之道,不期而自信,不治而自化,百姓自然清靜無為,則天下歸道也。
【功成事遂,】
【“功成事遂”,“功成”者,即聖人施無為之治,而使天下歸道,功成圓滿,天下太平。“事遂”,即遂於不言之教。古之聖君皆是高真大德之人,融大道於一身,通天識地,洞曉陰陽,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大智慧者。聖君治理天下,都是無為而治。無為是一種至道的勝境,並非今之世人所理解的簡單概念,更不是被曲解了的“什麽都不做”,而是一種“無為而無不為”的高層次、高境界,是一種至極的高功大德。此德若養之不深,積之不厚,其無為之功也難成就。大德若守之不誠,貴之不慎,不言之教亦難遂。由此可知:非無為,不能立不言之教;非不言之教,不能守無為之德。不言之自然處,正是無為之實踐處;無為之實踐處,便是不言之自然處。大化不化,大言無言。上能自信,民必自信;上下之信,都是自然而然,不期信而自信。人人無不自然,人人無不自信,天下皆大信也。
【百姓皆謂我自然。】
“百姓皆謂我自然”。正是百姓在無為自然狀態中的自然之言。正因為聖王施無為之治,百姓隻知上有其君,並不知其聖德之厚。對聖王普施大德,恩惠天下,覺得這都是很平常、很自然的事,所以並不歌功頌德,也不刻意恭維。上古之時,人民耕種而食,鑿井而飲,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心性清靜,悠然自得。聖君的無為至治民不能見,聖君的不言之教民不能知,百姓盡享天然淳樸之樂,不起親譽之念,無有分別之心,一切皆出於自然。這就是無為之治的美好勝境。
觀此可知,太上這句經文有傷今思古之意。此章雖言治世,何嚐不是言治心。無為之德,用之於國可以安民,用之於家可以和睦,修之於心可以養性,修之於身可以成真。修真人若要通達了道,首先必須學會透過道的外在表象,深入洞見道的本質。如何通過萬事萬物千變萬化的影子,認識道的本體,這是首要的功夫。凡是事物的順遂如意,事業的順利成功,都是首先堪透了大道之理,順應大道自然規律的結果。一項重大的科學發明,無論是物理、化學、生物等各個領域,隻要掌握了物性的自然法則,摸到了宇宙物理的真髓,將它延伸到某項具體技術上,必然會實驗成功。自古至今,一切科學成就,都是道性的外現,都是大道自然的應用。
修真證道的實踐,就像剝香蕉、吃甘蔗一樣,要一層一層地剝,一節一節地了。修真與世間一切物理一樣,都是由外向內,由淺入深,依陽剝陰,剝假尋真,一層一層向裏剝,直至進入內部核心,達到剝無可剝、出神入化的境界,方為功成圓滿。然後再由核心向外釋放,從而表現出內道場核心的巨大事功作用,作用於萬事萬物,調整自然生態平衡,自然而然地服務天下眾生。這就是修真者的“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修真人果能放下塵緣,向無欲無為處養心德,雖有七情,可以淡而化之,使其不能逞狂;雖有六識,受先天慧性之製,使欲心不能占其主。若能如此,以先天駕馭後天,顯隱同觀,慧智合一,隨緣應變。便是無為之道心,不言之誠信,性分中之盛世也。
【本章說解】
天地與萬物同於一道,聖人與百姓同於一心。古聖治世,不施異政之能,不作有為之事,不妨民,不聚貨,不自貴,不賤民。位高而不自知,身尊而不自有。如日月之經天,相忘於太虛之中,惟盡施德照明之本份。在下之眾生萬物,雖受日月恩惠,卻無識無知,無有親譽之情,沒有畏侮之意。比如魚遊在水,並不知水的存在,也不知水的養育之恩。水以無為天性養魚之命,魚以無為之心歸之於水,魚水相依,自自然然,各盡天然無為之性,各享自在之樂。
隻有超越了的東西,才能達到超脫之境;隻有真正進入無為之境,才能通曉無為妙理。“無為”是高維空間道性物質的存在本體,是一種至高無上的聖境。“無不為”是宇宙的物質演變規律,是自然大道造物的玄妙之用。今人對“無為”一詞多有曲解,以為無為是一種無所事事的厭世哲學,是懶漢懦夫的混世思想,以為是一種與當今人們爭強好勝、奮力拚搏、追求物質享受的時代潮流格格不入的過時神話。這是對大道“無為而無不為”的無知。
“無為之治”是治國的最高勝境,是國強民富的根本大計,是人民德化、超凡入聖的自由王國。不切身經曆此境,永遠也難以理解“無為”的真意。治國與治身同於一理,家不殊俗,國不異政,身不陷邪,心不妄思,道境於此,則無所不治矣。古之聖君治國,能順上下之情,能致自然之化,惟用一個“德”字,治天下可得太平,治大國猶如“烹小鮮”一般。
古時治國可分為四個等次。最上最高的治世方略,就是無為而治,行不言之教,使人民各順其性,各安其生,所以百姓皆自然,隻知國有君,不知他的所做所為。次一等的,是以德教化人民,施仁政治理國家,人們由此便產生了分別心,有了親近、讚譽之情。再次一等的,是以政教教化於民,立刑法治理國家,人民雖生畏懼心,但對國君卻敬而遠之,缺乏誠信。最末一等的國君,對百姓不誠不信,高貴自傲,腐敗奢侈,欺壓百姓,用權術詭計愚弄欺騙臣民,用暴力鎮壓人民,所以人民必反而抗之。治國之道,都是隨時應勢,根據不同時期社會發展的需要而定,也是自然大道運行的必然規律。當今世界多是以法治國,輕視以德治國這個根本。這種單腳獨立式的治國方略,必有弊端,故民風日下世道沉淪。以德治為主,德冶與法治並舉,在當今之世,才比較現實周全。展望未來,人類社會必然是由法治到德治,由有為之治到無為之治的理想社會,這是曆史的必然。
四有章第十八
【大道廢,有仁義。】
道本先天,道的體性特征就是虛無自然、清靜無為、純粹樸素、簡單平易、柔弱不爭。這些體性特征,體現於人就是上德,上德是道的人格化和倫理化。道體現在顯態人事物上謂之德,體現於隱態謂之道。人的後天隻有德心、德行接近和符合先天自然大道的特性。正如聖祖所雲:所謂德,應當是唯道是從,未悟道的真境,沒有得道,才需要重德、修德、守德,以彌補道之缺損,累德而全道,此謂之“失道而後德。”所謂“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是說道德人格化缺失後的不同修證層次,是學會做人的不同標準,仁義禮智之德不全,便不能合道。“大道廢,有仁義”,就是聖人根據大道已廢去的實際情況,以仁義之德引導天下萬民,使之圓德而合道。
太古盛世,三皇在位,大道行世,萬民一體,子孝父慈,人民質樸,天下太平。那時的百姓,人人具有厚德,雖不知有仁義、忠孝、智慧等名稱概念,但卻人人自行在其中。君民同忘於道化之境,雖常在道中卻不自知有道,雖日用德而不曉其德。無高低貴賤之分,無善惡美醜之念,無名利是非之爭,人們都是物我兩忘,厚樸篤實,安然自在地生活著,那就是一種至高的道治社會勝景。次後,為君者不能以道治天下,不具無為之德,所以大道淡去。這並非大道遠離人類而去,實是人離道而自去。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道德仁義禮,是道性層次自上而下的排序。道是至高至善至美的存在形態,德治是僅次於道治的一種社會形態。大道既歸隱而去,故聖王不得不立仁義,施以德治,用仁義來規範人民的心性行為,以使天下由德歸道。故曰“大道廢,有仁義。”
“仁”者人也,仁中有人,人中有仁,二人為仁,陰陽合壁,日月合明,迴光返照之謂也。大道已去,人們已失缺部分道性,故立仁義以補救之,以智慧而濟之。
【智慧出,有大偽。】
“智慧出,有大偽”,三王治世時,世間大道漸去,故不得不出以智慧。此處所說的“智慧”,是以後天的文字語言闡述、教化仁義之理,以彌補人性中道德的不周全。“智慧”是指後天人心的智識。“智”者,知也。“慧”者,察也。人類後天形成的主觀識心,其特征就是:賤德而貴言,賤質而貴表。後世國君多是以智識機巧治世,後天智慧一出,民必離淳散樸,滋生乖巧機詐之心。先天漸失,後天漸起,大智慧日減,小聰明日興;以假作真,就偽失真,民風虛華,社會紊亂,這些都是“有大偽”的驗證。
春秋戰國之亂,五霸爭雄之危,皆是因為“大道廢”的原因,於是聰明之士蜂起,奇智之人並出,假仁假義亂真常,詭詐陰謀亂人性,逞雄稱霸,爭勝鬥強,如此等等,皆是失道喪德,入於後天智識,舍本逐末所造成的弊端。這就是“智慧出,有大偽”之義。
智慧與奸詐,乃是一體之兩麵,僅是一線之隔。聰明與狡猾、老實與笨拙,都是一根相連的孿生兄弟。誠實的智慧合於道,用之於世,能為社會謀福利,可以名之為“德”。道是體,德是用。誠實雖是好事,若是使用不當,就會適得其反,好心辦了壞事。
觀今之人類社會,更進一步驗證了“智慧出,有大偽”乃是真實不虛。人類社會發展到今日,物質豐富,科技昌盛,今人的後天聰明才智遠遠超過古人,但道德素質卻大大不如先輩。由於人類道樸喪失,心性被物欲汙染,天然本真已經昏迷,大智慧被小聰明掩蔽,巧詐取代了淳樸,虛偽掩蓋了真誠。因而在處世待人接物中,處處顛倒,以假當真。戴著假麵具做人,嘴上仁義禮智信,心藏鬼胎算計人。外雖衣冠楚楚,冠冕堂皇,內則汙濁浸心,靈魂蒙塵。說假話,辦假事,求假幻,行假路,無處不假;認假為真,以假為樂,以假為能,在虛假中混時度日,枉費人生寶貴時間而不自知。待到路歸黃泉時,悔之已晚。
當今人類,道德滑坡,正氣不足,虛假大偽橫行施虐,像瘟疫般地充斥著社會的方方麵麵,不僅危害人民的心靈健康,而且蔓延到物質領域,危害人體生命的健康。諸如假商品、假食品、假藥物……等,衣食住行,所需所用,無不有假。甚至波及到上層建築領域的方方麵麵,派生出權錢交易之類的不良現象。就連自古被人們視為神聖的道佛菩薩,竟然也有人敢於冒充。一些不法之徒自命不凡,以謠言惑眾,為害社會,誤人入歧途。社會虛假到如此程度,“大偽”已像惡魔一般地無孔不入,以致人們談假色變,視假如仇。於是打假的法規應運而生。但有形的打假隻能奏效一時,無形的治假才是長久之方。以道德宏揚天下,以德治人心之妄,使其本性複明,這才是治假之根,治國之本。
【六親不和,有孝慈。】
“六親不和”,“六親”者,即父母兄弟夫婦,泛指親緣眷屬。之所以六親不和,是因為失去孝慈之心,所以要提倡修養修仁慈孝敬之德。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六親不和,社會也難穩定。所以太上提倡孝慈,以盡人本性的天然。
“孝”為十善之首。古雲:“百善孝為先”。儒家稱父母之恩為“昊天罔(wǎng)極”。佛家以孝為戒,佛說母有十種重恩,認為父母養育之恩,高過山嶽,深逾大海。自古聖人無不提倡孝慈,把它作為做人的基本要求。倘若忤逆不孝,違負重恩,人格大虧,還談何為人?古人簞食瓢飲之恩皆思報答,更何況父母之大恩能不報乎?報答之道,唯以孝敬。盡孝道,以服勞奉養者為小孝;以盡忠報國,公而為天下奉獻者為大孝;以勸親修道養德而出輪迴者,乃為大孝中之大孝。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又曰:“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後能事親。”
孝乃個人、家庭、社會、國家道德之本,民族的興旺發達,借此原動力而得以延續。盡孝道之人,必能己立而立人,忠愛國家,必能為國家民族盡大孝。一個不愛自己父母、連做人的起碼資格都不夠的人,很難設想他能有愛他人、愛國家、愛人民之心。難怪國外一些企業在招收員工、提拔重用人才時,首先把是否孝敬父母作為首要條件,並通過密查暗訪,弄清究竟後,方才決斷。這與今之考試考核,麵試外表,隻重虛表才華,難見心靈深處的選才方式相比,確不失為高明之處。
孝者,效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窮究人之本源,乃是無極的一炁所衍化。靈性的本體,來自大道自然,如何事以孝道?唯以“效天之慈悲、公正、好生、自然、無為而無不為”,這才是大慈大孝,慈孝俱足。如果天下所有家庭都能和和美美.一家人和睦相處,個個都是孝子賢孫,那就沒有必要特別標榜孝與不孝。孝與不孝相襯托,正因為出現了不孝子孫,才有必要提倡孝道。“六親不和”,才需要提出“父慈子孝”。由此可知,太上提出“父慈子孝”的用心,是希望天下的子孫都盡孝道,那麽天下的家庭都會和樂幸福。
修道之人,還應當盡孝敬天地師君親的本分。無天地萬物之養,人難以活命;無顯隱眾師之助,難以修煉成真。道經師三寶,師寶為先,無師之嗬護培育,修真寸步難行,故師乃修真人的再造父母。父母隻給了今生,師父卻給予永生。故師之恩同於父母,大於父母,以天高地厚形容,也難盡意。故修真者當盡孝師之恩。敬師在於心,與師心心相印,以師之教誨為尊,大誌修真,功成果就,奉獻於眾生,這是對天地之恩、對眾師之恩、對萬物之恩的最好迴報,也是最大的孝敬!
父慈子孝,則家庭和睦,這是做人的基本倫理。上古時人心淳厚,慈孝在人們心目中被視為天經地義的本分,是天賦人性的自然流露。那時人們雖不知有孝慈之名,但人人皆能自覺遵行,以盡天分。隨著曆史的變遷,社會道德日見淡薄,六親失和,孝慈難盡,故才提出孝慈之名,以化民不孝之心,以立孝慈之德,複家庭之和。家是國之細胞,家不和,國亦難安,故先輩們將齊家與治國並論。
孝慈乃上善之德,是大道賦予天地萬物的本性,故萬物萬類皆有孝慈之心。羊有跪乳之孝,鳥有反哺之慈。人為萬物之靈,更應盡父慈子孝之心。縱觀現今世間,不孝不慈之事例,每見於傳聞報端,殺父弒母等駭人聽聞之事,屢見不鮮。此類傷天害理之事,已不如禽獸,雖衣冠加身,也隻不過是行屍走肉而已。
【國家昏亂,有忠臣。】
“國家昏亂”,為君者不修道德,君昏民暗,上下不明,謂之“昏”。治國失道,民心失信,政令不行,上下相怨,社會不寧,謂之“亂”。當奸邪爭權亂朝政,禍亂國家、危害百姓時,能憂國憂民,挺身而出,匡扶正義,盡心報國,謂之“忠臣”。
“忠”者,盡其中正之心也。一個“忠”字,具有無窮的深意,包含著宇宙萬物的真諦,也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忠”就是誠信厚樸之本心,就是忠誠老實,忠厚待人,忠於家,忠於國,忠於人民,忠誠對待一切事物。人人本性中都具有這個“忠”字,隻因被後天欲心汙染,被私心妄念所遮掩,故忠心逐漸淡失,而變為奸詐機巧之心。一個具有道德之人,忠字常在心,盡忠而不顯忠,全是一種自然的流露。
大忠大信之心,隻有在關鍵的臨難時刻才能表現出來。君權時代,君有過則敢犯顏直諫,是為忠直之臣。在國家有難之際,能誓死不辭,挺身而出,舍身報國,力扶社稷,抗禦禍亂,是為忠節之臣。例如宋時的嶽飛。在國君昏暗,民無寧日,當此臣節難立,臣忠難盡之時,若能忠於真理,不為昏君所亂,此忠信之心不顯而顯。比如商紂無道,囚箕子,殺比幹,此等忠於真理、寧死不屈的忠貞之名萬古不朽。凡忠臣無非是為了保全民生,顧全國體,而不計較個人的利害毀譽。故曰“國家昏亂,有忠臣”。
人必忠於國,忠於家,忠於朋友,忠於一切事物,有此忠誠之德,而後才可以謂之人。萬物皆含忠。觀草木之類,忠於四時。禽獸之屬,忠於卵育。天地之大,忠於氣候。日月之明,忠於晝夜。人秉天地之正氣,言語舉動,豈可不以忠為首務?一人盡忠,千萬人盡忠,眾誌成城,牢不可破,心本實心,腳踏實地,有何事業不可成功?忠之一字,乃天地之剛氣,無堅不可摧,無物不可擋,以之治心則心正,以之治家而家齊,以之治國而國興。觀今之人心,失忠已多。交友處世,待人接物,多施以奸巧詭詐,不能盡其忠心。嗚唿!人心雖非天地日月之可比,奈何連草木禽獸之不如也!
忠誠義士雖然可歌可敬,但從大道來看,也並非是好現象,它反映了社會的動蕩不安。中國曆史上的忠臣,如嶽飛、文天祥、史可法等,皆為人民所敬仰。他們忠心耿耿,臨危受命,為國家民族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然而忠臣都出在曆史混亂、民族危難的悲慘時代。故而凡是忠臣的出現,都伴隨著人民的苦難。假若國家康寧,天下太平,風調雨順,人民幸福,人人皆具德風,那豈不是人人都是忠臣,人人都是好人,何需特別稱讚某一個忠臣呢?前人有雲:“願天常生好人,願人常做好事”。這便是太上提出“國家昏亂有忠臣”的真正含義。
“忠”字是由“中”與“心”兩個字的組合詞,可稱為“中心”或“心中”。這個“忠”字是人道的基本元素,也是修證仙道的基礎。在中華民族的曆史上,無論道家或儒家的學說中,對這個“忠”字都作了大量精辟的闡述。中華文化源於道,我們的祖先都是大智慧者,故國名稱為“中國”,我們的民族稱為“中華民族”。可見“中”與“忠”字同根同源,富有極其深刻的內涵。
就修真證道而論,一部“觀心得道”學說,始終貫穿著“忠”與“中”的理論與實踐兩大係統,又是兩大概念的統一。“忠”與“中”就是一部無上的天元心法,是歸根認祖的根本大法和必修途徑。這是中華先祖們經過自身的長期修證實踐,總結驗證出的由後天複返先天的完整理論和方法,其內涵精髓,都高度濃縮在這個“中”字裏。其內容包羅萬象,直指根本,揭示本源,殷切期望我等後代子孫都能歸根複命,直超彼岸,人人得證,個個成真。
【本章說解】
本章之要,是說上古聖賢治世,本是無為而為,自然之治,從不輕易發號施令,人民相安無事,安享天下太平。因為氣數有興衰,所以後世天下漸失道德,所以不得不以智謀機巧治國,從而導致了人心生偽,民風也隨之愈趨愈下。大道之用,用無為則治,用有為則不治。無為之治,就是循其自然之道,行當行之事,無私心私利,無後天識心欺詐,一切皆是天理純然,上下相安於無事之中,萬民共樂於道德之化。聖君治天下是在“無為”的狀態下而“無不為”,故其所做所為毫無痕跡,不顯山,不露水,不彰揚於世,所以人們皆不識不知。民雖已被德化,入於先天無為之境,卻不知自己是怎樣被化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
老子所稱讚的理想社會,就是聖人治世的“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道治社會。《帝王世紀》中記載了帝堯之世的景況,詩曰:“天下太和,百姓無事,有五老人擊壤於道,觀者歎曰:‘大哉,堯之德也’。老人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這種生動的畫麵,可以說是對老子“百姓皆謂我自然”的最好圖解。若是治以有為,必因時勢之變遷,人心之不古,安能自然乎?縱觀曆史可知,人類社會經曆了道治、德治、政治、法治這四個階段,唯有道治是最理想的社會。自德治以下,都是有為之治,必然導致種種弊端,正像老子在本章中所指出的“有大偽”、“六親不和”、“國家昏亂”等現象,皆是不以無為道德治國的必然結果。
此章經旨,在於教化世人要至誠無妄,複歸於先天自然。天之德,大公而無私,順道而行;地之道,以無為順之於天,以自然之理長養萬物。聖人治世,皆是效法天地之德。修道之人應知此理,須在修無心、行無為上下功夫。若能空明其心,不顯於用仁義,不外露其智慧,盡其當然,行所無事。身在事中,心在事外,何患道之不成、命之不立?
老子所處的春秋時期,社會正麵臨著轉型多變之中,所以出現了許多病態現象。由此他發出無限感歎。在許多章句中,乍看起來是唱反調,其實在這種“正言若反”中,卻寄寓了他無限的慈悲真情,意在對後世進行正麵教育。太上所言,看起來很嚴厲,但也是“愛之心切,責之甚嚴”。看起來是反對仁義、智慧,其實他最擔心的是假仁義、假智慧毒害人心。
老子的思想與儒家學說既有相同之處,也有深度之不同。儒家思想是道家學說的分支,是做人應世的學問。而道家學說則是既有人道,又含天道的至高境界。佛道儒本是一家,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三大支柱,各有分工,各有側重。佛是燈,道是路,儒是身。空淨師曰:“儒家是一個糧食店,人天天都要吃飯,誰都離不了。佛家是一座百貨商店,商品琳琅滿目,由各人隨心選用。道家是一座綜合醫院,既治人身,又治人心。”南懷謹先生說:“孔子是個文化醫生”,“老子是醫生的醫生”。他認為孔子提倡的“仁義”這服治世藥方,對是對,但是藥吃多了,又會出毛病,副作用在所難免。
太上在本章主要是講事物互變之理。任何事物都處在動態變化之中。修道必須全部融會貫通,才能隨時知變、適變、應變,方能洞燭機先,微妙玄通。比如本章所講的“仁義”,雖屬於德,但容易被後天人心曲解。有私心的人,往往會利用“仁義”之名,行假仁假義之實,做欺世盜名之事,結果弄巧成拙,危害社會。老子是根據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病態,所以才感歎曰“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並不是太上反對仁義,反對智慧,反對忠臣,反對孝慈。而恰恰在於喚醒“無為之治”的美好社會。
抱一章第二十二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
“曲則全”,“曲”者,隱曲、圓曲之義。曲與直相對待。道曰“玄竅”,佛曰“那個”,儒曰“端倪(事情的頭緒跡象)”。“曲則全”是我們先祖早就發現的宇宙真理。《易經·係傳》說:“曲成萬物而不遺。”宇宙都是曲線的,是圓周形的,而不是直線所構成。觀察物理世界,沒有一件事物是完全的直線所構成。銀河星係呈圓形旋轉,太陽係有八卦九宮之形,北極就有各類不同曲線光形。樹木有年輪,果實多圓體,萬物無不由曲線構成,圓即是曲。所謂“直”,是把圓切斷分割,或將它拉成直線。故曰“曲成萬物”。人體這個小天地,與宇宙大天體結構相同,氣象的變化與太陽月亮密切相關。《陰符經》曰:“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是說觀察天地的自然法則,把握自身的陰陽變化規律,修煉功夫即可信手得來。
“曲則全”,也是講做人的道理。為人處世,外圓內方,運用巧妙的曲線,往往隨機一轉,就能轉憂為喜,轉兇為吉,這是做人的方法藝術,也就是畫家所講的曲線美。俗話說:“話有三說,巧說為妙”,講的就是“曲則全”之理。別人有錯誤,如果直來直去,往往對方接受不了,如果轉個彎子,話從正麵說,委婉柔和,旁敲側擊,既可達到目的,又能彼此不傷和氣。這就是善於言詞的“曲則全”。不過在“曲則全”中,還要堅持直的原則,老是轉彎抹角,就會滑到不講原則的“大滑頭”裏去。所以,曲直之間的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外圓內方,執兩用中,才是“曲則全”的正確途徑。
太上所雲“曲則全”,就修行而言,是指在人身的隱微之間,在那個獨知獨覺之地,有一個渾淪完全、活潑靈通之機,由此存之養之,采取烹煉,即可至於丹成仙就。此處即古人所喻的冬至一線微陽,以至於生生不已。又如初三一彎新月,漸至十五月圓,無非都是“曲而全”之理。“曲”是隱的意思,隱微之處,其機甚微,其成則大。一曲之內,無非是理氣之一元。全體之間,亦是太極之精粹,這就是“曲則全”。修真人得此“曲全”之理,迴環抱伏,如雞溫卵,一心內守。久則一股清剛之氣,挺然直上。
“枉則直”,“枉”是糾正,將歪的東西糾正過來,就是枉。“枉則直”就是將偏離中心的事物,修正到事物的中心點上,使它圍繞核心,而不至於偏離方向。我們的祖先早就知道宇宙間的萬物,沒有一件是直的,直是人為的、暫時的、勉強的,因此便有“矯枉過正”的成語。矯正太過了,又會變成彎曲。一件事物,太偏左了,將它拉到中間居中即可。如果矯正太過,又偏到右邊,那就不是中道。中是心,中是一,唯心是道,偏左偏右都是“枉”,都是差錯,都不符合道性。“中”道是一門極為廣泛而高深的學問,涉及到哲學、物理、人倫、生理、修真等各個領域。宇宙萬事萬物無處不含中道,合中者存,失中者亡,這是宇宙的一條基本法則。夷險禍辱之來,逆來順受,不辯不爭,這就是“枉”之義。人皆不枉而求直,強以爭直,結果反至於枉。所以聖人順其枉而不逆,屈而忍之,順而化之,故能固其全德。世間事物皆有時數,枉之日久,枉必自化,理之不直,不求而自得。故曰“枉則直”。枉而能直,故知“枉”之道亦甚大。
“窪則盈”,“窪”者,地麵窪下之處。“窪則盈”,是說水性下流,凡是最低窪的地方,流水聚積必多,最容易盈滿。聖人以窪下自處,以謙退處下,不敢為天下先,就好比地之窪下一般,雖無心求盈滿,但其窪下之德未嚐不滿。窪而能盈,用之於地上,用之於天下,無往而不妙。“窪”即謙下之德,甘處人不願處的卑下之位。正因為有處下不爭之德,故天下人亦不能與之爭。由此可知處下不爭的道理。
【弊則新,少則得(多),多則惑。】
所謂“弊則新”。“弊”者,指故舊的東西。溫故能知新。世人多有喜新厭舊、棄舊圖新的思想。求新求好,追逐外表虛華,不知新與舊的辯證關係。修道者修於內而不修於外,自處謙下,自受弊薄,不與人爭新,而心境卻常常自新。這就是孔子所說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如果能夠一天新,就應保持天天新,新了還要更新)。”因為聖人深知道德貴乎隱,所以常養於弊,使舊可以化而為新;不養於弊,則新也可以變而為舊,乃至於損毀弊敗。這是事物的互變法則。“弊則新”是老子從事物的反麵,來表達正麵的道理,即任何事物都有正反兩麵,甚至還有它的八麵、十麵,如果把握不好,往往會走向它的反麵。這就如太上在58章所說的“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少則得”,“少”就是“舍”,是就人的私心欲念與道德的對應關係而言。私心愈少,公心愈得,欲望愈少,道心愈得。聖人隱蔽而不顯露,抱元守一,少私寡欲,不使七情妄動,專心養性,不致五性失和。抱一之道既得,一貫之理時行。自取其少,得而反多。這種有形與無形的轉化之理,多即是少,少即是多,舍即是得,得即是舍。這是天道“佑謙”的法則,故曰“少則得(多)”。
“多則惑”,真知大道的人才能明白,知識愈多,煩惱愈大。財富愈多,痛苦越深。所以佛經裏把煩惱叫作“煩惑”,愈有煩惱,思想就越迷惑不清,認識大道之理就越難。欲修大道者,應先除盡情欲,斷除煩惑。人心對名利的占有欲,從來都是多多益善,豈不知財多者必惑於所守,學多者必惑於所聞,名多者必惑於虛榮。人若不能去掉私心,不清心寡欲,便不能得一貫之理。不能守抱一之道,必然多見多聞,多學多惑。多惑之人,則心中不能清靜,心理不得融貫,內外不能合一,抱著俗識濁見不放,難以求得宇宙大真理,何以能複返先天?辯證法告訴人們:凡事凡物,凡名凡利,追求多者,必失於一,失一就是失道。故曰“多則惑”。
聖人舍其多而守其一,舍其繁而就其簡,舍其奢而就其樸,所以其理不惑,其事不亂。故聖人觀萬物之理,即一物之理。觀萬人之事,即一人之事。能化萬為一,又有何惑?
【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此句是總結上文六句,都是講的抱一之道。老子說:自古以來,有道的聖人,必是“抱一為天下式”,巍然而不拔,固守道一的原則自處。何為“一”?“一”就是道。此句經文其一是說,人活在世上,做人處事要有一個準則。也就是人生觀、世界觀。世間人雖有名位之高低,職業之不同,貧富之差別,但人格都是平等的,都有一個共同的做人準則,也應當有一個人生的目標,活得有價值,才不枉來人世一趟。
萬物萬類雖千差萬別,但皆是稟受道之一氣、天之一理所生。“一”是混元無極大道。在人身即為一點虛靈不昧之光,在物則為自然之本性。聖人守一,乃知萬事,故成為天下人修身、治家、治國、平天下的法式。“法式”就是法則、規矩、模式、規律性。聖人明一之理,歸一之道,惟以抱一為治天下的法式。故先輩雲:“得其一而萬事畢”。
天下萬物各具一理,同出一源。以一理推之,物物皆有理,事事無不通。譬如仁義禮智信這五德,仁主於愛,義主於利,禮主於敬,智主於知,信主於誠。此理在人心本無不足,因人們不能盡其自然,所以私意橫生,曲者不能全,枉者不能直,窪者不能盈,弊者不能新。世間千萬事實證明:多爭而能多得者極少,多欲而不惑者亦少,此皆是因為不能得抱一之道也。聖人所抱者雖一,所應者卻無窮。所以天下之人,不教而自一,天下之物,不齊而自一。這就是“抱一法式”之妙,也是萬物“歸一”之道。
代代祖師,苦口化人,意欲使人人都能同歸覺路,早出苦惱迷津。人若不知心,便不知“道”。所以修道者必須自煉心開始。“然煉於未發難知,煉於已發易為”。例如出現雜念、妄心、遊心,皆是已發之心。欲使心寂然不動,必須守其心、定其心、收其心。守心之訣在“抱一”,守其未動之時。定心之訣,在定其心動時。收心之訣,在收其已動時。收之不易,先要察其機而隨起隨收,收之愈急,守之愈堅,定之愈固。這就是修心的妙訣,其要在於使心的動靜合於道“一”。
心由先天一炁之真陽所結成。故心屬火,但非純陽無陰,其陽中自有真陰。“心”字的形相上有三點覆下,下有偃月載上。可見陽非陰不長,陰非陽不生,真陰從真陽,故名為心。故心的特征就是:動一毫妄念,心內就損耗一分真炁;多一絲妄事入心,便添一種魔障。有道是:“一念動三千,有靈皆由田;寸土常寂靜,隨緣共轉天。”
“抱一”就是修心。修心之道,儒曰“正心”,佛雲“明心”,道名“煉心”。心皆一心,法皆一法,修持雖各有小異,證果卻無不同歸,仙佛聖真之名,就是此“一心”圓滿至善之別稱。從心起修,則一真一切真,一證一切證矣!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
這“四不”,是佛道儒三家通用的道理。隻是佛家與儒家多從正麵講,道家老莊之學往往從反麵說,比較起來,反說的意義往往來得更深刻,更具有啟發性,讓人反思自悟。正麵說往往使人容易視為教條,產生抗拒意識。而太上的正話反說,卻合乎“曲則全”的道理,使人容易接受。世人皆有自見、自是、自伐、自矜之通病,故心不純靜,不能得抱一之道。所以修道有幾層功夫,一克己,二改過,三省察,四布慈。
“不自見故明”。“見”,同觀。所謂“自見”,就是自我的見識。人本來應該時時反省,為什麽這裏卻要說“不自見故明”呢?這是說,要人不可固執自己主觀的成見,執著了己見,便是佛家所說的“所知障”,反而成為自障。隻要腦子有了主觀框框,就很難接收客觀的東西,因此說“不自見故明”。人的主觀意識往往有“先入為主”的習慣,尤其是一個領導者、企業家,一旦事業有所成就,千萬不可得意忘形,須有自知之明,多聽別人的意見,才能更加明白事理。若能虛心聽取大家意見,把群眾的智慧,集中為自己的智慧,那自己的智慧就大了。
人的自見,都是受自己後天因素的長期熏陶形成的。這種“自見”,往往都是管中窺豹,鼠目寸光,難以完全事理。而且這些“自見”多是隻見於己,不見於人;“隻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狹隘陋知短見,所知亦是半解不全。所以,凡有自以為是者,都是被俗心蒙蔽了真性智慧,愛表現自己,容易固執己見,所見既不全不遠,所知也不明不徹,故而誤人又害己。聖人因物而現物,因事而現事,能窮其事理的精微,上能察於天文,下能察於地理,中能參人事物。乃至古今之變,顯隱之機,皆能洞然而見,這些都是聖人“不自見”的妙處,是謂之真見。故曰“不自見故明”。
“不自是故彰”。“自是”與“自見”,其內涵有相通之處,但同中有異。“自是”是認為我的意見一定都對,絕對沒錯。譬如現代人常說的“某某的字典裏沒有難字”,乍聽起來很有氣魄,其實這種“自是”的人,最後終將失敗。曆史上項羽的“剛愎自用”,最後慘敗的結局,就是“自是”的典型例證。所以隻有不自以為是,才是事業成功的保障。
“不自是故彰”,是說有謙虛美德的人,虛心處下,心地無雲遮霧罩之蔽,不自以為是,所以能心常清明,其理不揚自彰。世間常人多以自見為是,自以為正確。但往往因為自己所認為的“是”,隻是門縫之見,不合乎大道之理,僅能自欺己心,未必能信服於人,故其所認為的“是”理不彰,不會被人接受。聖人不以自是為是,而是因物性之是為是,因事理之是為是,因道德之是而是之,毫無半點主觀痕跡,純屬天然之是。故合於道德,合於天理,其道理自會彰現於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