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音令人耳聾,】
“五音令人耳聾”,聲與音合稱為“聲音”。古有“聲五音八”之說。聲為本,出於五行;音為末,象八風。“五音”者,即宮、商、角、征、羽。“宮”在五行為土,在五德為信,在七情為思。“商”為金、為義、為言。“角”為木、為仁、為貌。“征”為火、為禮、為心。“羽”為水、為智、為聽。能聽音者,謂之耳根;能分別五音者,謂之耳識。
當耳未聽處在空靜之時,雖無外音接耳,卻能在靜到極處時,察聽五音之正。若聽覺常被凡音染惑,迷逐於世俗繁雜濁音,則靜聽之神機必被幹擾,耳根不能清靜,聽覺不能遍滿大千法界;內聽的真空設施,不能通徹宇空的大音希聲,不能聽高維空間的無聲之聲。人若經常耳隨音去,心隨音飛,身中之真氣必然隨聽而散,體內的能量必然隨聲而耗。雖天之五音當前,不能辨別;雖有耳聽,亦如無聽。“五音令人耳聾”之義即此。
五音含五行。音樂是陰陽五行的外在表現,不同的音樂旋律,可以對人的心神起到不同的作用。激昂、豪放的音樂,可以激勵人的意誌;節奏過快的音樂,可使人心顛狂;糜糜之音,可令人精神消沉低迷;悠揚平和、美妙悅耳的音樂、歌曲,可以涵養心性,使人心態平靜,使體內的五行趨於平衡。故古醫學有“音療”之法。
古人製禮樂,是為了規範天下人倫道德的長幼秩序,維護社會的有序化。創作音樂,是為了陶冶人的心性,使人狂燥不安之心,趨於中和平靜。故古典傳統的民族樂曲,乃至琴棋書畫,皆有悠揚雅爾、令人愉悅的屬性,道性之美,深含其中。欣賞音樂是一種道味的美好享受。絲弦之韻,筲管之聲,古聖亦所不厭。所以中華民族傳統的音樂文化,曆經數千年而不衰,至今一些名曲仍令人聽之不厭。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節奏的加快,今人多喜歡音調強、節奏快的音樂,諸如搖滾樂、迪斯科之類的音樂歌曲,普遍流行。這正反映了現代人心理的狂燥不安,借此以宣泄其心中的煩悶。但同時也在損失著體內大量的精華物質,更損傷了溫文爾雅的自然本性。傾一己之精神,取片時之快樂,而耳靈之內蘊精華,盡馳於外,而致耳聾,實是可惜!
人能了悟肉耳非耳、塵音非音之理,能做到“非禮勿聽”、“聽而不聞”,耳根即可清靜。對那些讚美之言、恭維之言,乃至不善之言、是非之言、侮辱之言……,統統“這個耳朵進來,那個耳朵出去”。不入耳識,不辨好惡。久而習之,後天即可複返先天,清靜妙音,自然可以不聽而自聽。
耳根通腎,耳為腎竅,聽音過多,必然傷腎。尤其是好聽那些節奏強烈、狂燥、淫邪、怪聲怪氣之音者,必然禍亂心神,耳必受損。不僅不能聽無聲之聲,乃至損傷後天耳的生理功能,使聽覺失靈。故曰“五音令人耳聾”。
“於無聲處聽驚雷”。是說在無聲之處,隱寓著天音希聲,隻有“常不聽”才能聽。修道就是苦中求樂,能知其樂,不見其苦。世人皆貪榮華,迷惑聲色,肆情縱欲,尋求刺激,看起來是強歡作樂,實質上是造諸般苦。修道者是先苦後樂,常人則是先樂後苦,人當明悟而慎擇之。
【五味令人口爽,】
“五味令人口爽”,“五味”者,酸、鹹、甘、苦、辛是也。萬物皆有五種元素,皆有其味。凡是可飲可食之物,皆有五味。舌以得味為塵。舌有先天後天之分,味有道味世味之別,物有五味之性。人能分別滋味者,乃是舌識的功能。人能識別道味者,則是靠舌的先天功能。人能知物之道味者,乃是人之正性也。舌識非性,不具有知道味之體。識性非味,不能有舌識之用。舌的先天之性好淡,若長期被濃食厚味所攝,性迷於味,味亂其性,所以貪滋好味,貪濃味者,口中之正味必失。
“口爽”者,舌神亡也。是指口腔舌頭的味覺出了毛病,而不是爽快的意思。古代醫書所稱的口爽,便是口腔乏味,食欲不振之意。口之於味,在於五味調和,清淡適節,聖人亦所必需。如若貪口腹,好滋味,偏滋偏味,乃至一箸數金,一餐萬費,隻知利於口,卻不知害於心。豈知人心中有無限至味,不肥腯(tu,古時祭祀用的豬)而自甘,不膏梁而自飽。
“五味令人口爽”,是說人若過貪五味之食,容易導致口舌糜爛生瘡。人若長期嗜好五味,則舌神必亡,所謂“口爽”,即喪失舌的先天功能,喪失道味之義。世人皆好美味佳肴,卻不能識辨五味的益害與善惡。孔子曰:“飯疏食飲水,而樂在其中。”可見孔子深知“不味”中之真味,即道味也。萬物皆為道所生,皆有其道味。人之食物,五穀蔬菜等素食,皆含有天地元氣,雖咬菜根,淡中亦有道味。心不貪世味,舌不執厚味,不偏不嗜,百味皆空,則道之真味即生,諸病不起,可不樂乎!
修道如煮菜,火候不至,五味不調,其味不佳。然不可就此作罷,必待燉熟,方可美味在口。否則,自暴自棄,千生萬劫道業休矣。
【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
走馬急速謂之“馳”,馳馬直走謂之“騁”。“馳騁田獵”,即騎馬在山林田野裏打獵。田獵一事,原為先民們為除殘去害,樂業安耕起見。上古時禽獸多,經常出沒於田野,危害人身安全,糟踏莊稼田禾。為了護田,或圍之於田野,或圍之於山川,騎馬東奔西走,是為了驅散野獸之危害。後世人尋求剌激,貪食野味,將狩獵作為取樂享受的手段。這種騎馬追殺動物的行為,必會引起心動神馳,一往一來,馳騁奔波,耗精累神。
天有好生之德。凡狩獵殺生害命者,即是暴戾性天之時,其身狂,其心亦狂。使慈悲天良心喪失,殺性大增,野性大發。萬物皆本天地一氣而生,所秉之氣,雖有清濁偏正之不同,物之品位秉性雖各有異,但其根體與人相通,故殺它之命,即殺己之命。
人與萬物皆由太極陰陽之氣構成其形,同具有天性之命。若能以己之性命,觀他物之性命,皆是同體同根,都有貪生惜命之心,何能忍心殺它之命來享己之樂?將心比,都一理。能生慈悲之心,自然不會再做打獵害命、自造罪業之事。人要學道,慎勿懷殺念。一切諸眾生,皆貪生怕死,我命即他命,慎勿輕於眾生之命,而心貪口腹,樂殺害命。若能懷惻隱之心,心想動物慘死時的痛苦狀,必當不忍啖其食,以證其慈悲行。
空淨師雲:“不信自然無以明,醉生夢死混人生;消盡宿福造新業,不知身後墮(duo)沉淪。”混命,是當前多數世人對待自然全息因果律的態度。人們過度地沉迷於四大假合,在混命的總潮流中虛度一生,大多數是在自覚或不自覺地積福或造業,糊糊塗塗地走完自己的人生。這些人惡業或善業的積累,果報的享用,都處在一種被動的總趨勢中,由其本因中善惡因子含量的多寡,內因中心性修為水平的高低,外因中社會的影響、家庭教育等多種集約因素所決定。但有一條不可改變的定律:不戒殺者,將來的去向一定不妙!是珍惜人生難得之機緣而增福消業,還是醉生夢死而消福增業?唯看己之心念而已,一念之差常至萬劫難複。
混命者大多不相信自然萬物都是顯隱共存,不相信物質不滅定律,不相信除了肉體之我的客觀存在之外,還有一個信息狀態之我真實地存在著。這種不信自然,從根性上分析,是其本體元性在往昔時空流浪生死中,靈光損耗丟失過多,或是長期進入動物、植物生物鏈中滾爬,所以不明因果,不能正確對待人生。
不殺生、不食生是修真者重視生態平衡的重要戒律,亦是先賢們用大智慧觀察眾生全息因果律之後,而提出的免造大惡因的重要措施。俗話說“萬物有靈”。如果大肆殺生,生物鏈被破壞,其生存環境喪失,本應逸入空間之靈而擠入人群,必然導致人類品質的下降,殺生者自己的去向也必不佳,從而進入三大生物鏈中他負債最多的物類中生滅流轉,可不畏乎!
【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難得之貨”,即金銀珠玉之類的稀有財物。“妨”者,傷害之意。傷於己或害於人,皆謂之妨。
“難得之貨,令人行妨”,其義是說,世間一切珍寶奇物,金銀錢財,珠光寶氣,都是天地靈氣的精華,稀有難得,所以世人都有追求之心。凡是難得之貨,人若貪之不義,得之不善,則禍辱必生,遭人忌妒,招賊之擾,謀財害命之事,皆由此而起。貪得無厭,追求難得之貨,是世間一切罪惡之源。俗有“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之說。錢財有兩重性,既可利益養人,也能傷害人的心身性命。故太上在此以“難得之貨,令人行妨”之句,以警誡世人。
上士積德,下士貪財。貪財之人,晝不能息,夜不能寢,唯慮財貨不足。難得之貨,皆是身外之物,亦是傷身之禍胎。故人應視金錢財寶為糞土,視富貴為浮雲。重道德,輕財物,去貪欲,淡泊難得之貨,何有行妨之害?難得之貨,最能誘人邪念,勾人心魂,使人行為不規,做出傷天害理之事。綜觀世間的種種罪惡,貪汙盜竊,謀財害命,工於心計,投機取巧等等,皆因貪財之心肆起,其後患不僅害己害人,而且為害社會。
有人說:“現在是金錢世界”,人們崇尚拜金主義。金為萬寶之王,故世人視金為“至寶”。金之為寶物,其質性不怕火煉,不怕水浸、土埋、木壓,故為五行之王。金性之靈,任毀不滅,故佛稱為“金身”,道稱為“金丹”。金居尊貴,流通無礙。“金母”能生“金子”,金炁為萬靈之主,故稱金為“金母”。萬物的靈性,即一團金光,所以原靈以金為母,以示靈性如金不滅。
當今之世已進入“金色世界”,五金已伴隨著人類左右,生活中處處離不開金。諸如汽車、火車、飛機、鋼筋樓房、家用電器、項鏈戒子……等等,衣食住行,樣樣離不開金,五金設備取代了土木器材,顯示出“金”是隨身寶,“母”是眾生珍。金氣人人喜愛,但人性卻走向反麵,生活糜亂顛倒,所謂“紙醉金迷”。
“利”就是財貨利益。今人重利,視金錢為生命。縱觀人類的爭爭鬥鬥,社會的是是非非,一切矛盾的總根源,無非是為了奪取私利。凡以非法手段擁有私利者,必招怨忌,必損福德,所以在得利之後,禍害就隨之而至。人若執著地追求財利,終會被“利刃”剝奪生命,故“利害”兩字緊密相連。願世人輕利遠害,切勿貪盜騙搶,切勿唯利是圖,以免利刃無情。一切物質利益,其應用之妙,全在乎一心,故應當善而用之。
有人問曰:“世上何物為寶?”先輩曰:“無罪於身,是為至寶。”若是要財不要德,即使珍珠瑪瑙、金銀財寶係滿身軀,也不過是“囚犯”身上的“枷鎖”而已。財為患之本,聚財如聚禍,財為愛欲根,能起一切罪。若以財去積善,施舍於人,乃是財之善用,則可積福德。凡眼視財為寶貝,慧眼視財為累贅。棄其俗物,無掛無礙,軽鬆自在,豈不美哉!勸君勿貪世上難得之貨,金銀財寶乃大道所生,可遇而不可求。錢財是天下公有的流通之物。“錢水”有流通之性。“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有錢應當扶濟眾生,把“死水”變成清澈活潑的“活水”,不要當個守財奴、吝嗇鬼、小氣鬼,而把活水變成腐臭、滋生細菌的死水。
錢財乃天下人所共有,即使你已經擁有,也隻不過是僅讓你借用幾年而已,終必散而流去,不可能長期據為私有。也不論你願意與不願意,它都要像奔騰的江河一樣,流向該去的地方。知此理,又何須積財累禍,背上沉重的包袱呢?還是修身養性,培養自己的一顆善德本心,踏上金色大道,與您的金色心光相映成趣。那時,你所擁有的,才是天下最真實、最可寶貴的東西!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為腹”,即注重靜心默養,修心煉己,修持內在德性,凝煉五元真氣,使體內德厚命固,複返先天。守五德,去六情,節私欲,養神明,不斷充實內道場,使之固若金湯,此即謂之“實腹”。
“為目”,是說眼睛總向外看,心總向外求,忘本逐末,迷於外物,都是為了暫時滿足人心的虛華而已。“不為目”,即目不妄視,不為外部物欲所誘,不隨物之流動而轉,故能心靜性定,精神內守,抱元守一,蓄精養神,方可返本歸源。
“故去彼取此”。“去彼”就是“不為目”。“取此”就是“為腹”。太上教導世人要像聖人那樣,要“為腹不為目”,而不要“為目不為腹”。目與腹,一外一內,一假一真,一凡一聖,雖一字之差,其結果卻是天壤之別。《陰符經》雲:“心生於物,死於物,其機俱在於目。人之六識六賊,出自眼耳鼻舌身意,以眼為首,見物生染,故以見惑為甚,其機正在於此。”人處於有色界,若能忘於目,見物“視而不見”,觀色“非色非空”,即使大徹大悟者,其機亦在於此。眼耳鼻舌身意,俱屬情識之幻。惟性之本體,真空而妙有。
聖人為腹,意在養性中之本體。不為目,意在視而非視,忘物忘視,不貪不染,皆知萬象為幻。既知眼見為幻,一切塵緣皆宜除去,去除彼目之妄視,故曰“去彼”。既知腹中性體之貴,一切存養之事,皆宜取之,取來在腹中養性,故曰“取此”。其去其取,皆是自然之道,非有心而去,亦非有心而取。
人有六根,經中隻言眼、耳、口三根,何也?因為在六根中,以此三塵為最。為什麽又言“為腹不為目”?因為眼根是六根中的第一根,故隻言“不為目”。眼為六根之首,眼根一返,迴光內視,其餘五根即會自靜。以一根帶五根,了盡一切塵緣。聖人“為腹不為目”之義,一言以備之矣。
【本章說解】
本章的要點,是教人要“善於用物,而不被物所反用”。因此而提出警告,要人們對於聲、色、貨、利以及口腹之欲,加以節製,不要任性縱欲,而損性害命。
天地之大,能包含萬物,能容納百川。天地猶如一個大肚腹,內有日月之明,能光照三界,能通達八極,好象人的大眼目。天地雖大,日月雖明,若不得無極之真,不具太極之理,則不能有如此之大的包含,亦不能有如此之大的光明。此即天地之大妙。
人人有肚腹,與天地之肚腹一樣,性命陰陽含之於內,五髒六腑包容其中。二目即人之日月,左眼為日,右眼為月(女性反之),一陰一陽,陰陽合明,通神之妙竅。人雖有肚腹,雖有眼目,若不能得性真之妙,五髒之真氣不能攝養,二目之神不能通光。倘若見物生心,正性不空,必然隨緣逐妄。所以目盲、耳聾、口爽、發狂、行妨之害,隨之而生。是以有道高人,都是虛其心以養性,實其腹以立命。知先天一炁,生則隨來,死則隨去,為人身不壞之寶,故一心專注於此,而外來一切,皆若浮雲煙塵,所以虛靈不昧。人欲長生久視,須將有形有限的財物看淡些,將無形的性命真主人看重些,這就是“去此取彼”,顛倒常道之非常道也。
本章經旨,要在教人精神內守,斂華就實,返妄歸真。不可循俗苟安,隨波逐流,沉溺私欲,而自取其害。五色使人眼花失明,五音使人耳聾失聰,五味使人口舌生瘡,打獵使人心發狂,追求難得的財寶使人腐化墮(duo)落。故聖人教人要“為腹”,修心於內,聚德養性。要人“不為目”,而使精神內守,不耗損於外。
物質錢財,本是養命之物,但若不加節製,任情縱欲,則必招殃禍。《呂氏春秋》曰:“肥肉厚酒,務以自強,命之曰‘爛腸之食’;靡(mi)曼皓齒,鄭衛之音,務以自樂,命之曰‘伐性之斧’。”皆是言縱欲之害。
現代社會物質文明高度發達,人們隻注重聲色貨利等物質享受的滿足,道德觀、世界觀、價值觀出現嚴重扭曲,人心發狂的現象處處可見,物質與精神發生了明顯的傾斜。
讀了本章,令人感歎不已。精神文明是主幹、是根本,物質文明是枝葉、是末稍。毛澤東主席所講的“政治是統帥,思想是靈魂”,是對精神與物質主次關係的正確闡述。實踐證明,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是一對陰陽,相互依存,相輔相成,不可偏執。否則就是單腳獨立,難以持久。
反複體悟太上聖祖在本章中的話語,字字真切,語重心長,常常使人自愧暗傷,不勝惆悵。在物質文明的現代,科技進步,促使了聲色貨利的繁榮。聲光電器的廣泛應用,而人的先天功能卻更加鈍化。滿眼所見,傳聞所及,父母所生的五官機能,都已經大為走樣。現代青年的近視率急劇增加。噪音的幹擾,又造成聽覺不靈。爹媽所給的烏黑亮發,被染成五顏六色;眼皮被割,眉毛被紋,……一副好端端的自然麵孔,被人為地破壞了。先天應用失靈,大有不能全靠本來麵目應世之慨。反觀今日人樣,真真假假,也就不足為奇,隻不過人人都在人生這個大屏幕上作一番自我表演而已。
當今有些學者認為,老子的這些觀點,是對人類社會曆史發展與現實的否定,是一種狹隘庸俗的反曆史觀。這些批判隻能是一種不知之“知”。太上發此數言,是站在自然大道的高維空間,觀察世人的急功近利,目光短淺,心隻向外,不向內求的愚昧無知現象,才發出以上肺腑之言。意在勸人不要舍本逐末,不要陷入隻講物質,不要精神,隻圖享受,不講道德,隻求華表,不求實質的種種偏執迷暗。太上苦口婆心,語重心長,在於挽救世人走出誤區,跳出迷圈。也包括持有這種觀點的人。至於能否覚悟認同,全在各人隨心隨緣了。隻是千萬不要錯怪了聖人的良苦用心!
寵辱章第十三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寵”是得意的總表相。得受恩惠、偏愛、尊貴者,謂之“寵”。惶懼恐怖謂之“驚”。心中憂慮,遇到災禍謂之“患”。上下有知遇之寵。在下者受到在上者的賞識器重,提升重用,加官進爵,授以權柄,位尊聲榮,此即是“得寵”。當一個人在成名、成功之時,若平時缺乏淡泊名利的修養,一旦得意,便會欣喜若狂,喜極而泣,自然會產生震驚心態,甚至會得意忘形。
世人多欲,皆有求寵之心。得寵之後,心中有喜又有懼。喜者,喜其位高祿厚,功名顯達。懼者,懼其得而複失,得失無常,毀譽不一。剛得其寵,即憂其辱,其辱未至,患心先動。心生驚疑之念,念起未來之想。受寵者一般都會遭到攻奸排斥,毀謗紛爭,恩怨重重,心中無一日安寧清靜,煩惱纏繞不斷。常人之情,計較於得失,非本來之貴,偶然得之,得之若驚,失之也驚,故言“寵辱若驚”。
“辱”是失意的總代號。受到降罰、貶斥,失位、失祿者;或遭人毀謗中傷,身家受不白之冤,人格受到侮辱者;或遇災禍、不幸、疾病等一切不順之事者,皆謂之“辱”。受辱是得寵的反麵,但人都喜歡受寵,而遠避禍辱。“寵”與“辱”是矛盾的統一體。麵對寵辱,若能做到平心靜氣,順其自然,不以得寵為喜,不以加辱為憂,則心無波瀾,自無憂患。常人視榮貴為極美,我視榮貴若大患。如此,則有何患?
何謂“貴大患若身”?是說人因為有這個肉身,所以有患。若無吾身,患從何來?當人在未成道時,不得不借此身作為修煉的工具,待到脫殼飛升,有神無氣,有何禍患可加。因為這個四大假合之報身,有種種欲望的貪求,有煩惱妄想的纏身,還有曆世所造業力的果報,更有今世不斷造作的惡因。凡此等等,皆為此身大患,以患加患,這就是“貴大患若身”之義。所以人活在世間,應當不患其得,不患其失,一切順應自然。來無心,去無意,淡泊名利,清心寡欲,知足常樂,又有何寵辱之憂患呢?
修真人更當受寵不驚,受辱不怨,以忍為先,不與人爭。一切諸魔來,我以忍坐去勝,不與群魔應。來辱我者,我敬為師,甘心受辱,以消宿業。損人先自損,忍者得安寧,魔損我不損,我煉真佛心。一切諸仙真,皆是以忍辱處成就大業的。要煉就一個“金剛不動心”、“金剛不壞身”、“無極萬能體”,就得在火宅中經受順與逆、寵與辱的火候磨煉。煉得百度不傷,達到“入火不焚,入水不溺”的功夫,方可免禍患。不經過千錘百煉,難成大器。故雲:“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
對修真人而言,無論寵與辱,都應當心淡如水,泰然自若,把它當作鍛煉考驗的機會。無論是“佛考”,還是“魔考”,也無論是“天賜”,或是“人召”,都是上蒼的慈懷無限。修道者在未悟道、未解脫之前,業力必隨身後,緊追不舍,無時不在尋找機會討債報複。若能明悟大道,解開心鎖,心中之光定能化去陰業,驅散一切災厄。
人若有病,打針吃藥,忍受苦痛,不可抱怨,這是為你解毒治療,也是在煉道消業。縱觀世間的一切,皆是前因後果的循環。牛隻吃草,任人鞭打,默默負重,這是為償還前因,過著吃苦受累的修煉生活。犬食人糞殘食,為人看守門戶,忠於職守,這是往昔所造的自作自受。
現代人類的生活富足齊全,可以說業力的牽纏已甚微小,應當知足常樂,不可迷入酒色財氣中再造新業。無論寵辱得失,皆應置之度外,唯道是真,這才是一個明白人。人人皆具有道心佛性,世人卻茫然不知。“是佛而忘佛”。故當“焚去木偶相,求出真如來”,方不枉來人世一生!
【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上,辱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此段是重複加深解釋上文之義。意在喚醒世人認識寵與辱,都是危險的禍胎,唯看人心如何去把握。世人隻知“寵為上”,所以人人所好;“辱為下”,所以個個所惡。故人心皆趨高而避下,求寵而遠辱。不知寵之所來,亦是自然而來,原非我之所求而有;辱之所至,亦是自然而至,亦非我力所能禁,故寵與辱皆是自己所造的前因,今日所結之果,是一種自然全息因果律的必然定數,人的主觀意識是無法抗拒的。
佛祖曰:“世間無偶然,皆是因果大循環”。人若明白此理,得寵不為寵,不以尊貴自居,不以勢欺人,知寵守辱,處上守下,謙恭自卑,超然於寵辱之外,心不落寵辱之塵,必不會有“得之若驚,失之若驚”之心。假若不明寵辱互變之理,得寵便驚喜若狂,以寵傲視於人,不可一世,喪失謙德,必遭非議,謗毀也在所難免。由得寵而受辱,弄巧成拙,僅此一步之遙。
心地無私天地寬。有道之人心地寬廣,處世應事,無論寵辱,都能“提得起,放得下”。不粘不滯,來去自然,故無寵辱之患。得寵後又怕失去,這是常人固有的心病。人心都是“好上還想好”,“高了還想高”,欲心難平,永不知足,無有盡時,這正是釀成人生悲劇的根源。
世人多是失寵若驚,心生憂患,心理不平衡,受辱也驚,恐禍辱再來,惴惴(zhui)不安。其實兩者皆是心起波瀾,自己驚嚇自己。古有“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之說,內含著極深的自然大道之理,隻可惜常人難以理解個中真諦,更難遵行做到。道高德重之人,得寵時,不敢自安,居高位如臨深淵。遇順境,如履薄冰,貴不敢驕,富不敢奢。失寵時,則不悲戚,淡然處之,心靜如水。人之所以有寵辱之患,唯在於有心。心已無有,何患之有?
忍辱是菩薩六度之一。修真路途多奇險,當業力釋放,魔軍橫前阻擋。當遇挫折毀謗時,當遭災難奇辱時,當受病魔痛苦時,不怨不怒,由忍化恕,心自安然。外忍饑寒,內忍七情六欲,乃至傷病疾痛、煩惱折磨、內外環境的壓力幹擾等等,皆能忍而不動。如此大誌如昆侖,不畏困難,矢誌不改,待心性光明,業力消盡之時,必能大道功成。
【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世人不知患從貴起,禍自福生之理,一切禍患,都是由這個四大假合的肉身所引起。
“貴大患若身”之意,是說人生在世,有此肉身,便有憂其勞苦,念其饑寒,觸情縱欲,貪圖享受,厭惡疾苦等等煩惱。圍繞這個肉身七情六欲的需要,造下了般般業力,撒下了種種禍根,以致釀成不少禍患。以身觀患,此身就是“患之形”;以患觀身,此患又是“身之影”。是以可知患即是身,身即是患,有此身即有此患,患與身如影隨形,形影不離。人之所以有大患,皆因其業力隨身相伴,業力隨此報身的存在而存在。待到陰業報盡,業力消完,患身化為道身之時,大患將會遠去,無以寄生。
人生在世,為了存養性命,不得不有饑食渴飲的需要,亦難免有防寒避暑之勞。生老病死之苦,吉兇禍福之遇,追名逐利之累,一切都是為了這個凡軀肉身,才產生了這一係列麻煩,所以肉身被稱為“患身”。佛家稱人的肉身為“報身”。人在往昔宿世所種的惡因,堆積如山。所造的業力,都會分毫不差地伴隨著今生這個肉身,來到你的左右,隨緣釋放,榮辱順逆,應時而受。既是理之自然,亦是患身所招。
人生就是一台戲,劇本皆由自己寫就,角色由自身扮演,生旦淨醜,酸甜苦辣,喜怒哀樂,劇情隨緣而變,角色隨因而扮。劇本情節的起伏迭宕,一生運勢的升降沉浮,乃至吉兇禍福,生老病死,都是自編自演,自作自受,一切都由自己的本因、內因、外因這“三因”所決定。而且在扮演今生角色的同時,又為來世的自我角色命運,譜寫著美醜善惡的情節,撒播著吉兇禍福的種子。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自種自收,這是永恆不易之理。
人生的一切,都遵循著自然全息因果規律,受陰陽消長製化之道的製約,不離“禍福無門,唯人自招”之理。天道無情勝有情,唯與善人相親和,唯德是輔,此即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之義。隻有積善為福,厚養道德,遠離私欲,誠修大道,方可改造人生運勢,與天道相合,永離苦海。如若癡迷七情六欲,抱著私心不放,傷天害理,作惡造業,至於命終身壞,大限將至時,最終收場謝幕,真我難免又墜(zhui)入深淵,歸於大患,豈不可歎!
惟聖人無私無欲,能識寵辱之微機,觀身為患,視患即身。不起一切貪高愛貴之心,不生一切人我寵辱之念,以清靜自然之身為我身,以無得失之貴為我之貴。所以性分中空明潔淨,一物全無,如太虛一般。何寵何辱,何貴何賤,何得何失,何驚何患,物我兩忘,性與天地同一自然而已。
【故貴以身為天下者,則可以寄於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者,乃可以托於天下。】
“寄”者,暫時寄存之意。“貴以身為天下者,則可以寄於天下”,是說為人之君,倘若把自己看得高貴於天下百姓之上,雖可以暫時“寄立”為天下之主,但不能得民心的真誠擁戴,故不能長久。君王若能“愛以身為天下者,乃可以托於天下”,是說身為天下之主者,能自愛其身,潔身自好。以厚德愛民,為萬民之父母,以道德教化人民,一切為百姓謀利益,必能得到人民的信賴與重托。這種以自愛之德為天下主者,才有資格托其身於萬民之上,才能國泰民安,天下太平,百姓安享幸福。
聖人住世,不以己身為貴,而以天下百姓為貴,以百姓之心為心,沒有自貴之心。以公心為之於天下,不以自私之心占有天下。所謂“不自貴”,就是忘記自己的存在,心身與大道合一。以無為之德治天下,天下才能長治久安。若是以高人一等的“貴身”之心治天下,雖然有天下,也隻不過是暫寄而已。以“愛身”之心為之於天下,雖有天下,亦隻是權托而已。這好比別人以物寄存於我,我不過暫時保管而已,終非我之所有。
心為一身之主,治身先治心。人身中最根本、最關鍵的是修“人心”。人心是識神的同義詞,與人體同生、同存、同滅。人心識神動,也就是“欲主”動,此心一動必生欲念,所以人心又稱為“欲神”。欲神一動,便生凡欲凡識,劇烈的人心燥動,必然產生大量濁欲,這種濁欲帶有大量“毒素”、“幹擾素”和“抑製素”,超過生理閾(yu)值範圍時,就會嚴重破壞和摧毀人體內的先天係統、玄源係統,以及後天生理組織機能。
人體內的性體係統和五髒六腑各個生理係統,最懼怕這種“凡識濁欲”所形成的劇毒,可以說是“畏濁如虎狼”。這也是人體慢性疾病或突發性急症的根本原因。故前輩曾雲:“生我者神,殺我者心。心生於物,死於物。心正則神正,心動則神離,心亂則萬神廢。心生則性滅,心滅則性現。”可見欲心凡識與道心之間的勢不兩立。識心是修真證道的頑敵,變識心為道心是證道的雲梯。“凡心一顆日夜磨”的意義正在於此。
要修到無身境界,確實不易。但無“身”之患,也未必能進到“無我”的成就。修道者若偏重於實腹,大作身體上的文章,不在修心上下功夫,仍然是被有身之患所累。所以宋代南宗祖師便有“何苦拋身又入身”之歎!至於說如何才能修到無“身”之累?隻能多從存神返觀、內照形軀入手,然後才能進入“外而身先”的超神入化境界。故太上在上句中發出“吾患有吾身”的感歎!
人生在世,如過眼煙雲,悠有悠無。縱然是貴為天子,“一身係天下安危”,富有四海,都不過如匆匆過客,終不是長久不去。能悟得此理,以虛靜恬淡自處,忘卻自身之貴,把自己置於眾生中,把心身融於百姓中,一個心眼隻為公,毫無個人私利。以愛己之心,來珍惜嗬護天下百姓,發揮出對全人類的最大愛心,才能寄以“係天下安危為一身”的重任。這也是全民所望的重托。如此,怎會有累身害神的大患發生呢?
【本章說解】
上章旨在教人要學會用物,而不要被物所用,更不要為物所累。若能利物,便能成就“為無為”的大用。本章進而說明人生龐辱的根本原由,是因為人有這個肉身軀殼的存在。
聖人之進退,皆順應於自然之理,無論寵與辱、貴與賤、得與失,皆不動心,守當然之道。事至而不凝,事過而無跡。以大同之道,同於上下,以無私之德,普施天下。不以夷險而稍變,不以好惡而生心,惟以道德行於天下。不在功名富貴上計較得失寵辱,故無驚無辱,無大患加身之憂。如果能真知真行聖人之德,此章的經旨即可自得。
太上在本章警示世人,對於名與利、得與失、寵與辱,應當處之泰然,心靜如水,不可心馳於外物,而自累心身,自找苦吃。受寵亦驚,受辱亦驚,得寵者怕失去寵而驚,失寵者怕大禍臨頭而驚,受辱者怕新辱再來而驚。寵辱皆驚,此乃世俗人的普遍心態。為什麽會得寵若驚、受辱亦驚呢?隻因為有“貴此身”之心。世人皆是以我為核心,一切以是否有利於我,作為價值取向的依據,判斷是非的標準。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所以心地狹窄,易喜易怒,遇寵則驚,遇辱則恐,心如大海波濤,永無寧日。這是不明事理的表現。
人若能知雄守雌,清靜無為,視寵辱為一體,觀寵中之辱,守辱而不寵。看輕得失,看淡此身,淡泊名利,則無所謂“寵”與“辱”,何驚之有?世人貴寵貪得,不知持盈保泰,得寵時作威作福,以勢淩人,恃貴傲人,忘乎所以,頭腦發昏,顛倒發狂,則恥辱必隨其身。名位之顯赫,受寵之尊貴,世人皆視為榮。修道者卻反而觀之,知寵中有辱,貴中有賤。故明道者貴德不貴名,貴心不貴物,貴內不貴外。愛虛榮尊貴者,抱寵為貴,念念不忘,常為之動心,故才有此驚辱之憂。貨財之貴,世人皆視為大利,有道者反而觀之,視利為大患。故有道者不貴財,貴財者必害身,此乃自然之理也。
有關人生的得意與失意,榮寵與羞辱之間的感受,古今中外,在官場、商場、情場,都如劇場一樣,是表現得最明顯的地方。世情本冷暖。天下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人際事物的交流,勢利是其常態,人們都是為了利害關係而往來。所以說:“錦上添花到處是,雪中送炭少而稀。”有錢有勢時,人都趨之若鶩,門庭若市。當失勢時,便是望望而他去,自是門前冷落了。這是世態炎涼的當然之理。《昔時賢文》雲:“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這正是堪破世俗常態的形象寫照。
天下的真理,平常才是真,平淡最可貴,平凡最可愛。但誰又肯“知足常樂”而甘於淡泊呢?唯有修成大道的真智者。諸葛亮有一則名言,可作為修道者的最好左右銘:“勢利之交,難以經遠。士之相知,溫不增華,寒不改棄,貫四時而不衰,曆坦險而益固。”
道紀章第十四
【視之不見,名曰夷,】
“視之不見名曰夷”,“夷”者,無色曰夷。“夷”又為“易”,即大道變易之象。人的肉眼可見者,皆為有色之相,肉眼不可見者,稱為無色之相,即夷也、道也。道雖無形無象,人的肉眼“視之不見”,但它卻是真實地存在著,而且是天地造化之樞紐,生化萬物之根柢(di)。凡世間肉眼可見者,都是有色有象之物。道雖名曰“夷”,人雖不可見,但若能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物我兩忘,內外皆空,其道則可見也。
在宇宙萬物中,人體、動物、植物等一切有生命之物,都含有人肉眼不可見的生物質元光,隻是含量差異較大,所表現的層次不同。凡肉眼可見的物質,其所含的光與炁的密度較少,飽和態低,所以往往以微量級氣或炁的現象表現出來。光是氣與炁的密度、濃度、質量的升華聚合狀態。所以,凡是以炁態存在的物質,質元光的量級不足,肉眼便不可見。凡是質元光的量級高,飽和狀態濃的物象,肉眼就能看見。例如一些修真者照相時,頭上出現的彩色孤形光帶和光斑,雖有當時肉眼不可見性,但在相片上卻是一種生物光的真實記錄。
光是修真質元領域的高質性、高能量物質。有隱態質元光與顯態火電光。生物光並非“常道”之光,而是一種“非常道”之光。兩者雖具有相似的特性,一顯一隱,互為陰陽。顯者肉眼可見,隱者肉眼不可見。故曰“視之不見名曰夷”。
太上有“觀心得道”之訓。“觀心論”,是修證玄靈正道大法的根本途徑,是直達彼岸的蓮舟。進入高層修證階段的修證重點,就是增強“心光”,使體內“法天”、“法道”、“法自然”的三元素,盡快與自然大道相合。
“觀”字一字,含義博大,有智觀慧觀、顯觀隱觀、宏觀微觀等不同質量層次的區分。現代人僅以智識分析研究聖人們慧觀玄觀中得出的超前科學結論,故往往將前人認識宇宙規律的科學,斥之為虛無的“唯心論”,這是極大的誤解。
近代高科技的發展,量子力學、粒子學說的出現,才部分地驗證了修真理論的科學性。但對於人肉眼不能及的三千大世界、銀河係、太陽係,也包括人身這個小宇宙,人類現有的認知水平還相當有限。中華先祖的大智慧者,早已“望穿”宇宙,洞曉萬物。人因有肉身的拖累,七情六欲的損耗,不能超越多維空間的製約,故不能窺見宇宙真貌,不知大道運化萬物的規律。
雖然人類已有衛星、宇宙飛船上天,以及電子射電望遠鏡,對星係進行探測,但也隻能在太陽係這個小小的港灣裏遊弋,更難談到了解銀河係和諸多大銀河係了。我們的祖先很早就以自己的全息元係統(即身外身),坐在家中,神遊宇宙太空,自由穿梭多重空間之天,出入於顯隱兩態,故能
【無所不知,無所不見。】
世間萬物,皆有顯形和場性(隱態)的雙重特性,皆含有許多全息因子。這些基因都是先以隱態場性而存在,在它沒有展現以前,人的肉眼不能觀察其蹤跡,故隻能是一個“盲人”。人由父母極小的受精卵子而孕育成胎,長大成人;蘋果籽入種後方可成苗生長、開花結果……。舉一反三,世間無物不是如此。大道亦是如此。雖然它的本體質性人不可見,但天下萬物,卻都是大道所生,都遺傳著大道的先天因子,具有大道的質性特點。所以說大道並不神秘,並不遙遠,它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每個人的心中和身邊,俯拾皆是。隻是人們不注意觀察和實踐它,生活中許多常見的道理,人們往往常見而不覺,與道擦肩而過。
人心藏世界,大道就在人心中。人有本性之心、細胞核心、本因之心、內因之心、隱態形質之心,內含著無限的玄元信息和物質世界,在未達到空明之境,未具一定光質量級時,它不能展現這些客觀規律。一旦與道相合相融時,心中所潛藏的大宇宙的整體全息圖象,將會一攬無餘,盡收眼底。那時我就是宇宙,宇宙就是我,何有“視之不見”之“夷”呢?
世有“觀光”二字,人之肉眼隻能借光才能見物,無光的黑暗中,即不能見物。“觀光”就是向光明之處觀看人生的真理。當今世界交通方便,生活幸福,人們到處旅遊觀光。然而是否能從自然美景和光明世界中“觀”出點什麽?全在各人自心了。蒼蠅逐臭肉。世間也確有人避光逐暗,鑽進暗室幹虧心之事,去色情場所“觀暗”,這無疑是毀滅自我人生。實是可悲又可歎!
【聽之不聞,名曰希,】
“聽之不聞名曰希”,無聲曰“希”。聽之不聞的,還有非聽聞所及的作用,所以命名它曰“希”。
“希”不是無聲,隻是非人類耳目所能聽到的大音而已。道本無聲,聽無所聽,聞無所音,故為“希聲”。耳通腎,耳主聽,耳識為六根之一。人的肉耳可聞者,皆是有形有象的物質音聲,而難聞大道妙音,不能聽天音希聲。大道之妙,唯有先天之耳可以聽到,後天之耳不可聞。若人能得性命之真閑,心靜神清,無聞而聞,內道場能量到達天耳通的層次,即可以聞之於三界內外,無聽而聽,可聽之於六合十方。
“於無聲處聽驚雷”,便是無聲無聽中之大音。《清靜經》雲:“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就是說人能虛靜至極,心身合道,感而遂通,即可深入大道希夷之妙。
“五音令人耳聾”,聲與音合稱為“聲音”。古有“聲五音八”之說。聲為本,出於五行;音為末,象八風。“五音”者,即宮、商、角、征、羽。“宮”在五行為土,在五德為信,在七情為思。“商”為金、為義、為言。“角”為木、為仁、為貌。“征”為火、為禮、為心。“羽”為水、為智、為聽。能聽音者,謂之耳根;能分別五音者,謂之耳識。
當耳未聽處在空靜之時,雖無外音接耳,卻能在靜到極處時,察聽五音之正。若聽覺常被凡音染惑,迷逐於世俗繁雜濁音,則靜聽之神機必被幹擾,耳根不能清靜,聽覺不能遍滿大千法界;內聽的真空設施,不能通徹宇空的大音希聲,不能聽高維空間的無聲之聲。人若經常耳隨音去,心隨音飛,身中之真氣必然隨聽而散,體內的能量必然隨聲而耗。雖天之五音當前,不能辨別;雖有耳聽,亦如無聽。“五音令人耳聾”之義即此。
五音含五行。音樂是陰陽五行的外在表現,不同的音樂旋律,可以對人的心神起到不同的作用。激昂、豪放的音樂,可以激勵人的意誌;節奏過快的音樂,可使人心顛狂;糜糜之音,可令人精神消沉低迷;悠揚平和、美妙悅耳的音樂、歌曲,可以涵養心性,使人心態平靜,使體內的五行趨於平衡。故古醫學有“音療”之法。
古人製禮樂,是為了規範天下人倫道德的長幼秩序,維護社會的有序化。創作音樂,是為了陶冶人的心性,使人狂燥不安之心,趨於中和平靜。故古典傳統的民族樂曲,乃至琴棋書畫,皆有悠揚雅爾、令人愉悅的屬性,道性之美,深含其中。欣賞音樂是一種道味的美好享受。絲弦之韻,筲管之聲,古聖亦所不厭。所以中華民族傳統的音樂文化,曆經數千年而不衰,至今一些名曲仍令人聽之不厭。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節奏的加快,今人多喜歡音調強、節奏快的音樂,諸如搖滾樂、迪斯科之類的音樂歌曲,普遍流行。這正反映了現代人心理的狂燥不安,借此以宣泄其心中的煩悶。但同時也在損失著體內大量的精華物質,更損傷了溫文爾雅的自然本性。傾一己之精神,取片時之快樂,而耳靈之內蘊精華,盡馳於外,而致耳聾,實是可惜!
人能了悟肉耳非耳、塵音非音之理,能做到“非禮勿聽”、“聽而不聞”,耳根即可清靜。對那些讚美之言、恭維之言,乃至不善之言、是非之言、侮辱之言……,統統“這個耳朵進來,那個耳朵出去”。不入耳識,不辨好惡。久而習之,後天即可複返先天,清靜妙音,自然可以不聽而自聽。
耳根通腎,耳為腎竅,聽音過多,必然傷腎。尤其是好聽那些節奏強烈、狂燥、淫邪、怪聲怪氣之音者,必然禍亂心神,耳必受損。不僅不能聽無聲之聲,乃至損傷後天耳的生理功能,使聽覺失靈。故曰“五音令人耳聾”。
“於無聲處聽驚雷”。是說在無聲之處,隱寓著天音希聲,隻有“常不聽”才能聽。修道就是苦中求樂,能知其樂,不見其苦。世人皆貪榮華,迷惑聲色,肆情縱欲,尋求刺激,看起來是強歡作樂,實質上是造諸般苦。修道者是先苦後樂,常人則是先樂後苦,人當明悟而慎擇之。
【五味令人口爽,】
“五味令人口爽”,“五味”者,酸、鹹、甘、苦、辛是也。萬物皆有五種元素,皆有其味。凡是可飲可食之物,皆有五味。舌以得味為塵。舌有先天後天之分,味有道味世味之別,物有五味之性。人能分別滋味者,乃是舌識的功能。人能識別道味者,則是靠舌的先天功能。人能知物之道味者,乃是人之正性也。舌識非性,不具有知道味之體。識性非味,不能有舌識之用。舌的先天之性好淡,若長期被濃食厚味所攝,性迷於味,味亂其性,所以貪滋好味,貪濃味者,口中之正味必失。
“口爽”者,舌神亡也。是指口腔舌頭的味覺出了毛病,而不是爽快的意思。古代醫書所稱的口爽,便是口腔乏味,食欲不振之意。口之於味,在於五味調和,清淡適節,聖人亦所必需。如若貪口腹,好滋味,偏滋偏味,乃至一箸數金,一餐萬費,隻知利於口,卻不知害於心。豈知人心中有無限至味,不肥腯(tu,古時祭祀用的豬)而自甘,不膏梁而自飽。
“五味令人口爽”,是說人若過貪五味之食,容易導致口舌糜爛生瘡。人若長期嗜好五味,則舌神必亡,所謂“口爽”,即喪失舌的先天功能,喪失道味之義。世人皆好美味佳肴,卻不能識辨五味的益害與善惡。孔子曰:“飯疏食飲水,而樂在其中。”可見孔子深知“不味”中之真味,即道味也。萬物皆為道所生,皆有其道味。人之食物,五穀蔬菜等素食,皆含有天地元氣,雖咬菜根,淡中亦有道味。心不貪世味,舌不執厚味,不偏不嗜,百味皆空,則道之真味即生,諸病不起,可不樂乎!
修道如煮菜,火候不至,五味不調,其味不佳。然不可就此作罷,必待燉熟,方可美味在口。否則,自暴自棄,千生萬劫道業休矣。
【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
走馬急速謂之“馳”,馳馬直走謂之“騁”。“馳騁田獵”,即騎馬在山林田野裏打獵。田獵一事,原為先民們為除殘去害,樂業安耕起見。上古時禽獸多,經常出沒於田野,危害人身安全,糟踏莊稼田禾。為了護田,或圍之於田野,或圍之於山川,騎馬東奔西走,是為了驅散野獸之危害。後世人尋求剌激,貪食野味,將狩獵作為取樂享受的手段。這種騎馬追殺動物的行為,必會引起心動神馳,一往一來,馳騁奔波,耗精累神。
天有好生之德。凡狩獵殺生害命者,即是暴戾性天之時,其身狂,其心亦狂。使慈悲天良心喪失,殺性大增,野性大發。萬物皆本天地一氣而生,所秉之氣,雖有清濁偏正之不同,物之品位秉性雖各有異,但其根體與人相通,故殺它之命,即殺己之命。
人與萬物皆由太極陰陽之氣構成其形,同具有天性之命。若能以己之性命,觀他物之性命,皆是同體同根,都有貪生惜命之心,何能忍心殺它之命來享己之樂?將心比,都一理。能生慈悲之心,自然不會再做打獵害命、自造罪業之事。人要學道,慎勿懷殺念。一切諸眾生,皆貪生怕死,我命即他命,慎勿輕於眾生之命,而心貪口腹,樂殺害命。若能懷惻隱之心,心想動物慘死時的痛苦狀,必當不忍啖其食,以證其慈悲行。
空淨師雲:“不信自然無以明,醉生夢死混人生;消盡宿福造新業,不知身後墮(duo)沉淪。”混命,是當前多數世人對待自然全息因果律的態度。人們過度地沉迷於四大假合,在混命的總潮流中虛度一生,大多數是在自覚或不自覺地積福或造業,糊糊塗塗地走完自己的人生。這些人惡業或善業的積累,果報的享用,都處在一種被動的總趨勢中,由其本因中善惡因子含量的多寡,內因中心性修為水平的高低,外因中社會的影響、家庭教育等多種集約因素所決定。但有一條不可改變的定律:不戒殺者,將來的去向一定不妙!是珍惜人生難得之機緣而增福消業,還是醉生夢死而消福增業?唯看己之心念而已,一念之差常至萬劫難複。
混命者大多不相信自然萬物都是顯隱共存,不相信物質不滅定律,不相信除了肉體之我的客觀存在之外,還有一個信息狀態之我真實地存在著。這種不信自然,從根性上分析,是其本體元性在往昔時空流浪生死中,靈光損耗丟失過多,或是長期進入動物、植物生物鏈中滾爬,所以不明因果,不能正確對待人生。
不殺生、不食生是修真者重視生態平衡的重要戒律,亦是先賢們用大智慧觀察眾生全息因果律之後,而提出的免造大惡因的重要措施。俗話說“萬物有靈”。如果大肆殺生,生物鏈被破壞,其生存環境喪失,本應逸入空間之靈而擠入人群,必然導致人類品質的下降,殺生者自己的去向也必不佳,從而進入三大生物鏈中他負債最多的物類中生滅流轉,可不畏乎!
【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難得之貨”,即金銀珠玉之類的稀有財物。“妨”者,傷害之意。傷於己或害於人,皆謂之妨。
“難得之貨,令人行妨”,其義是說,世間一切珍寶奇物,金銀錢財,珠光寶氣,都是天地靈氣的精華,稀有難得,所以世人都有追求之心。凡是難得之貨,人若貪之不義,得之不善,則禍辱必生,遭人忌妒,招賊之擾,謀財害命之事,皆由此而起。貪得無厭,追求難得之貨,是世間一切罪惡之源。俗有“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之說。錢財有兩重性,既可利益養人,也能傷害人的心身性命。故太上在此以“難得之貨,令人行妨”之句,以警誡世人。
上士積德,下士貪財。貪財之人,晝不能息,夜不能寢,唯慮財貨不足。難得之貨,皆是身外之物,亦是傷身之禍胎。故人應視金錢財寶為糞土,視富貴為浮雲。重道德,輕財物,去貪欲,淡泊難得之貨,何有行妨之害?難得之貨,最能誘人邪念,勾人心魂,使人行為不規,做出傷天害理之事。綜觀世間的種種罪惡,貪汙盜竊,謀財害命,工於心計,投機取巧等等,皆因貪財之心肆起,其後患不僅害己害人,而且為害社會。
有人說:“現在是金錢世界”,人們崇尚拜金主義。金為萬寶之王,故世人視金為“至寶”。金之為寶物,其質性不怕火煉,不怕水浸、土埋、木壓,故為五行之王。金性之靈,任毀不滅,故佛稱為“金身”,道稱為“金丹”。金居尊貴,流通無礙。“金母”能生“金子”,金炁為萬靈之主,故稱金為“金母”。萬物的靈性,即一團金光,所以原靈以金為母,以示靈性如金不滅。
當今之世已進入“金色世界”,五金已伴隨著人類左右,生活中處處離不開金。諸如汽車、火車、飛機、鋼筋樓房、家用電器、項鏈戒子……等等,衣食住行,樣樣離不開金,五金設備取代了土木器材,顯示出“金”是隨身寶,“母”是眾生珍。金氣人人喜愛,但人性卻走向反麵,生活糜亂顛倒,所謂“紙醉金迷”。
“利”就是財貨利益。今人重利,視金錢為生命。縱觀人類的爭爭鬥鬥,社會的是是非非,一切矛盾的總根源,無非是為了奪取私利。凡以非法手段擁有私利者,必招怨忌,必損福德,所以在得利之後,禍害就隨之而至。人若執著地追求財利,終會被“利刃”剝奪生命,故“利害”兩字緊密相連。願世人輕利遠害,切勿貪盜騙搶,切勿唯利是圖,以免利刃無情。一切物質利益,其應用之妙,全在乎一心,故應當善而用之。
有人問曰:“世上何物為寶?”先輩曰:“無罪於身,是為至寶。”若是要財不要德,即使珍珠瑪瑙、金銀財寶係滿身軀,也不過是“囚犯”身上的“枷鎖”而已。財為患之本,聚財如聚禍,財為愛欲根,能起一切罪。若以財去積善,施舍於人,乃是財之善用,則可積福德。凡眼視財為寶貝,慧眼視財為累贅。棄其俗物,無掛無礙,軽鬆自在,豈不美哉!勸君勿貪世上難得之貨,金銀財寶乃大道所生,可遇而不可求。錢財是天下公有的流通之物。“錢水”有流通之性。“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有錢應當扶濟眾生,把“死水”變成清澈活潑的“活水”,不要當個守財奴、吝嗇鬼、小氣鬼,而把活水變成腐臭、滋生細菌的死水。
錢財乃天下人所共有,即使你已經擁有,也隻不過是僅讓你借用幾年而已,終必散而流去,不可能長期據為私有。也不論你願意與不願意,它都要像奔騰的江河一樣,流向該去的地方。知此理,又何須積財累禍,背上沉重的包袱呢?還是修身養性,培養自己的一顆善德本心,踏上金色大道,與您的金色心光相映成趣。那時,你所擁有的,才是天下最真實、最可寶貴的東西!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為腹”,即注重靜心默養,修心煉己,修持內在德性,凝煉五元真氣,使體內德厚命固,複返先天。守五德,去六情,節私欲,養神明,不斷充實內道場,使之固若金湯,此即謂之“實腹”。
“為目”,是說眼睛總向外看,心總向外求,忘本逐末,迷於外物,都是為了暫時滿足人心的虛華而已。“不為目”,即目不妄視,不為外部物欲所誘,不隨物之流動而轉,故能心靜性定,精神內守,抱元守一,蓄精養神,方可返本歸源。
“故去彼取此”。“去彼”就是“不為目”。“取此”就是“為腹”。太上教導世人要像聖人那樣,要“為腹不為目”,而不要“為目不為腹”。目與腹,一外一內,一假一真,一凡一聖,雖一字之差,其結果卻是天壤之別。《陰符經》雲:“心生於物,死於物,其機俱在於目。人之六識六賊,出自眼耳鼻舌身意,以眼為首,見物生染,故以見惑為甚,其機正在於此。”人處於有色界,若能忘於目,見物“視而不見”,觀色“非色非空”,即使大徹大悟者,其機亦在於此。眼耳鼻舌身意,俱屬情識之幻。惟性之本體,真空而妙有。
聖人為腹,意在養性中之本體。不為目,意在視而非視,忘物忘視,不貪不染,皆知萬象為幻。既知眼見為幻,一切塵緣皆宜除去,去除彼目之妄視,故曰“去彼”。既知腹中性體之貴,一切存養之事,皆宜取之,取來在腹中養性,故曰“取此”。其去其取,皆是自然之道,非有心而去,亦非有心而取。
人有六根,經中隻言眼、耳、口三根,何也?因為在六根中,以此三塵為最。為什麽又言“為腹不為目”?因為眼根是六根中的第一根,故隻言“不為目”。眼為六根之首,眼根一返,迴光內視,其餘五根即會自靜。以一根帶五根,了盡一切塵緣。聖人“為腹不為目”之義,一言以備之矣。
【本章說解】
本章的要點,是教人要“善於用物,而不被物所反用”。因此而提出警告,要人們對於聲、色、貨、利以及口腹之欲,加以節製,不要任性縱欲,而損性害命。
天地之大,能包含萬物,能容納百川。天地猶如一個大肚腹,內有日月之明,能光照三界,能通達八極,好象人的大眼目。天地雖大,日月雖明,若不得無極之真,不具太極之理,則不能有如此之大的包含,亦不能有如此之大的光明。此即天地之大妙。
人人有肚腹,與天地之肚腹一樣,性命陰陽含之於內,五髒六腑包容其中。二目即人之日月,左眼為日,右眼為月(女性反之),一陰一陽,陰陽合明,通神之妙竅。人雖有肚腹,雖有眼目,若不能得性真之妙,五髒之真氣不能攝養,二目之神不能通光。倘若見物生心,正性不空,必然隨緣逐妄。所以目盲、耳聾、口爽、發狂、行妨之害,隨之而生。是以有道高人,都是虛其心以養性,實其腹以立命。知先天一炁,生則隨來,死則隨去,為人身不壞之寶,故一心專注於此,而外來一切,皆若浮雲煙塵,所以虛靈不昧。人欲長生久視,須將有形有限的財物看淡些,將無形的性命真主人看重些,這就是“去此取彼”,顛倒常道之非常道也。
本章經旨,要在教人精神內守,斂華就實,返妄歸真。不可循俗苟安,隨波逐流,沉溺私欲,而自取其害。五色使人眼花失明,五音使人耳聾失聰,五味使人口舌生瘡,打獵使人心發狂,追求難得的財寶使人腐化墮(duo)落。故聖人教人要“為腹”,修心於內,聚德養性。要人“不為目”,而使精神內守,不耗損於外。
物質錢財,本是養命之物,但若不加節製,任情縱欲,則必招殃禍。《呂氏春秋》曰:“肥肉厚酒,務以自強,命之曰‘爛腸之食’;靡(mi)曼皓齒,鄭衛之音,務以自樂,命之曰‘伐性之斧’。”皆是言縱欲之害。
現代社會物質文明高度發達,人們隻注重聲色貨利等物質享受的滿足,道德觀、世界觀、價值觀出現嚴重扭曲,人心發狂的現象處處可見,物質與精神發生了明顯的傾斜。
讀了本章,令人感歎不已。精神文明是主幹、是根本,物質文明是枝葉、是末稍。毛澤東主席所講的“政治是統帥,思想是靈魂”,是對精神與物質主次關係的正確闡述。實踐證明,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是一對陰陽,相互依存,相輔相成,不可偏執。否則就是單腳獨立,難以持久。
反複體悟太上聖祖在本章中的話語,字字真切,語重心長,常常使人自愧暗傷,不勝惆悵。在物質文明的現代,科技進步,促使了聲色貨利的繁榮。聲光電器的廣泛應用,而人的先天功能卻更加鈍化。滿眼所見,傳聞所及,父母所生的五官機能,都已經大為走樣。現代青年的近視率急劇增加。噪音的幹擾,又造成聽覺不靈。爹媽所給的烏黑亮發,被染成五顏六色;眼皮被割,眉毛被紋,……一副好端端的自然麵孔,被人為地破壞了。先天應用失靈,大有不能全靠本來麵目應世之慨。反觀今日人樣,真真假假,也就不足為奇,隻不過人人都在人生這個大屏幕上作一番自我表演而已。
當今有些學者認為,老子的這些觀點,是對人類社會曆史發展與現實的否定,是一種狹隘庸俗的反曆史觀。這些批判隻能是一種不知之“知”。太上發此數言,是站在自然大道的高維空間,觀察世人的急功近利,目光短淺,心隻向外,不向內求的愚昧無知現象,才發出以上肺腑之言。意在勸人不要舍本逐末,不要陷入隻講物質,不要精神,隻圖享受,不講道德,隻求華表,不求實質的種種偏執迷暗。太上苦口婆心,語重心長,在於挽救世人走出誤區,跳出迷圈。也包括持有這種觀點的人。至於能否覚悟認同,全在各人隨心隨緣了。隻是千萬不要錯怪了聖人的良苦用心!
寵辱章第十三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寵”是得意的總表相。得受恩惠、偏愛、尊貴者,謂之“寵”。惶懼恐怖謂之“驚”。心中憂慮,遇到災禍謂之“患”。上下有知遇之寵。在下者受到在上者的賞識器重,提升重用,加官進爵,授以權柄,位尊聲榮,此即是“得寵”。當一個人在成名、成功之時,若平時缺乏淡泊名利的修養,一旦得意,便會欣喜若狂,喜極而泣,自然會產生震驚心態,甚至會得意忘形。
世人多欲,皆有求寵之心。得寵之後,心中有喜又有懼。喜者,喜其位高祿厚,功名顯達。懼者,懼其得而複失,得失無常,毀譽不一。剛得其寵,即憂其辱,其辱未至,患心先動。心生驚疑之念,念起未來之想。受寵者一般都會遭到攻奸排斥,毀謗紛爭,恩怨重重,心中無一日安寧清靜,煩惱纏繞不斷。常人之情,計較於得失,非本來之貴,偶然得之,得之若驚,失之也驚,故言“寵辱若驚”。
“辱”是失意的總代號。受到降罰、貶斥,失位、失祿者;或遭人毀謗中傷,身家受不白之冤,人格受到侮辱者;或遇災禍、不幸、疾病等一切不順之事者,皆謂之“辱”。受辱是得寵的反麵,但人都喜歡受寵,而遠避禍辱。“寵”與“辱”是矛盾的統一體。麵對寵辱,若能做到平心靜氣,順其自然,不以得寵為喜,不以加辱為憂,則心無波瀾,自無憂患。常人視榮貴為極美,我視榮貴若大患。如此,則有何患?
何謂“貴大患若身”?是說人因為有這個肉身,所以有患。若無吾身,患從何來?當人在未成道時,不得不借此身作為修煉的工具,待到脫殼飛升,有神無氣,有何禍患可加。因為這個四大假合之報身,有種種欲望的貪求,有煩惱妄想的纏身,還有曆世所造業力的果報,更有今世不斷造作的惡因。凡此等等,皆為此身大患,以患加患,這就是“貴大患若身”之義。所以人活在世間,應當不患其得,不患其失,一切順應自然。來無心,去無意,淡泊名利,清心寡欲,知足常樂,又有何寵辱之憂患呢?
修真人更當受寵不驚,受辱不怨,以忍為先,不與人爭。一切諸魔來,我以忍坐去勝,不與群魔應。來辱我者,我敬為師,甘心受辱,以消宿業。損人先自損,忍者得安寧,魔損我不損,我煉真佛心。一切諸仙真,皆是以忍辱處成就大業的。要煉就一個“金剛不動心”、“金剛不壞身”、“無極萬能體”,就得在火宅中經受順與逆、寵與辱的火候磨煉。煉得百度不傷,達到“入火不焚,入水不溺”的功夫,方可免禍患。不經過千錘百煉,難成大器。故雲:“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
對修真人而言,無論寵與辱,都應當心淡如水,泰然自若,把它當作鍛煉考驗的機會。無論是“佛考”,還是“魔考”,也無論是“天賜”,或是“人召”,都是上蒼的慈懷無限。修道者在未悟道、未解脫之前,業力必隨身後,緊追不舍,無時不在尋找機會討債報複。若能明悟大道,解開心鎖,心中之光定能化去陰業,驅散一切災厄。
人若有病,打針吃藥,忍受苦痛,不可抱怨,這是為你解毒治療,也是在煉道消業。縱觀世間的一切,皆是前因後果的循環。牛隻吃草,任人鞭打,默默負重,這是為償還前因,過著吃苦受累的修煉生活。犬食人糞殘食,為人看守門戶,忠於職守,這是往昔所造的自作自受。
現代人類的生活富足齊全,可以說業力的牽纏已甚微小,應當知足常樂,不可迷入酒色財氣中再造新業。無論寵辱得失,皆應置之度外,唯道是真,這才是一個明白人。人人皆具有道心佛性,世人卻茫然不知。“是佛而忘佛”。故當“焚去木偶相,求出真如來”,方不枉來人世一生!
【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上,辱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此段是重複加深解釋上文之義。意在喚醒世人認識寵與辱,都是危險的禍胎,唯看人心如何去把握。世人隻知“寵為上”,所以人人所好;“辱為下”,所以個個所惡。故人心皆趨高而避下,求寵而遠辱。不知寵之所來,亦是自然而來,原非我之所求而有;辱之所至,亦是自然而至,亦非我力所能禁,故寵與辱皆是自己所造的前因,今日所結之果,是一種自然全息因果律的必然定數,人的主觀意識是無法抗拒的。
佛祖曰:“世間無偶然,皆是因果大循環”。人若明白此理,得寵不為寵,不以尊貴自居,不以勢欺人,知寵守辱,處上守下,謙恭自卑,超然於寵辱之外,心不落寵辱之塵,必不會有“得之若驚,失之若驚”之心。假若不明寵辱互變之理,得寵便驚喜若狂,以寵傲視於人,不可一世,喪失謙德,必遭非議,謗毀也在所難免。由得寵而受辱,弄巧成拙,僅此一步之遙。
心地無私天地寬。有道之人心地寬廣,處世應事,無論寵辱,都能“提得起,放得下”。不粘不滯,來去自然,故無寵辱之患。得寵後又怕失去,這是常人固有的心病。人心都是“好上還想好”,“高了還想高”,欲心難平,永不知足,無有盡時,這正是釀成人生悲劇的根源。
世人多是失寵若驚,心生憂患,心理不平衡,受辱也驚,恐禍辱再來,惴惴(zhui)不安。其實兩者皆是心起波瀾,自己驚嚇自己。古有“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之說,內含著極深的自然大道之理,隻可惜常人難以理解個中真諦,更難遵行做到。道高德重之人,得寵時,不敢自安,居高位如臨深淵。遇順境,如履薄冰,貴不敢驕,富不敢奢。失寵時,則不悲戚,淡然處之,心靜如水。人之所以有寵辱之患,唯在於有心。心已無有,何患之有?
忍辱是菩薩六度之一。修真路途多奇險,當業力釋放,魔軍橫前阻擋。當遇挫折毀謗時,當遭災難奇辱時,當受病魔痛苦時,不怨不怒,由忍化恕,心自安然。外忍饑寒,內忍七情六欲,乃至傷病疾痛、煩惱折磨、內外環境的壓力幹擾等等,皆能忍而不動。如此大誌如昆侖,不畏困難,矢誌不改,待心性光明,業力消盡之時,必能大道功成。
【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世人不知患從貴起,禍自福生之理,一切禍患,都是由這個四大假合的肉身所引起。
“貴大患若身”之意,是說人生在世,有此肉身,便有憂其勞苦,念其饑寒,觸情縱欲,貪圖享受,厭惡疾苦等等煩惱。圍繞這個肉身七情六欲的需要,造下了般般業力,撒下了種種禍根,以致釀成不少禍患。以身觀患,此身就是“患之形”;以患觀身,此患又是“身之影”。是以可知患即是身,身即是患,有此身即有此患,患與身如影隨形,形影不離。人之所以有大患,皆因其業力隨身相伴,業力隨此報身的存在而存在。待到陰業報盡,業力消完,患身化為道身之時,大患將會遠去,無以寄生。
人生在世,為了存養性命,不得不有饑食渴飲的需要,亦難免有防寒避暑之勞。生老病死之苦,吉兇禍福之遇,追名逐利之累,一切都是為了這個凡軀肉身,才產生了這一係列麻煩,所以肉身被稱為“患身”。佛家稱人的肉身為“報身”。人在往昔宿世所種的惡因,堆積如山。所造的業力,都會分毫不差地伴隨著今生這個肉身,來到你的左右,隨緣釋放,榮辱順逆,應時而受。既是理之自然,亦是患身所招。
人生就是一台戲,劇本皆由自己寫就,角色由自身扮演,生旦淨醜,酸甜苦辣,喜怒哀樂,劇情隨緣而變,角色隨因而扮。劇本情節的起伏迭宕,一生運勢的升降沉浮,乃至吉兇禍福,生老病死,都是自編自演,自作自受,一切都由自己的本因、內因、外因這“三因”所決定。而且在扮演今生角色的同時,又為來世的自我角色命運,譜寫著美醜善惡的情節,撒播著吉兇禍福的種子。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自種自收,這是永恆不易之理。
人生的一切,都遵循著自然全息因果規律,受陰陽消長製化之道的製約,不離“禍福無門,唯人自招”之理。天道無情勝有情,唯與善人相親和,唯德是輔,此即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之義。隻有積善為福,厚養道德,遠離私欲,誠修大道,方可改造人生運勢,與天道相合,永離苦海。如若癡迷七情六欲,抱著私心不放,傷天害理,作惡造業,至於命終身壞,大限將至時,最終收場謝幕,真我難免又墜(zhui)入深淵,歸於大患,豈不可歎!
惟聖人無私無欲,能識寵辱之微機,觀身為患,視患即身。不起一切貪高愛貴之心,不生一切人我寵辱之念,以清靜自然之身為我身,以無得失之貴為我之貴。所以性分中空明潔淨,一物全無,如太虛一般。何寵何辱,何貴何賤,何得何失,何驚何患,物我兩忘,性與天地同一自然而已。
【故貴以身為天下者,則可以寄於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者,乃可以托於天下。】
“寄”者,暫時寄存之意。“貴以身為天下者,則可以寄於天下”,是說為人之君,倘若把自己看得高貴於天下百姓之上,雖可以暫時“寄立”為天下之主,但不能得民心的真誠擁戴,故不能長久。君王若能“愛以身為天下者,乃可以托於天下”,是說身為天下之主者,能自愛其身,潔身自好。以厚德愛民,為萬民之父母,以道德教化人民,一切為百姓謀利益,必能得到人民的信賴與重托。這種以自愛之德為天下主者,才有資格托其身於萬民之上,才能國泰民安,天下太平,百姓安享幸福。
聖人住世,不以己身為貴,而以天下百姓為貴,以百姓之心為心,沒有自貴之心。以公心為之於天下,不以自私之心占有天下。所謂“不自貴”,就是忘記自己的存在,心身與大道合一。以無為之德治天下,天下才能長治久安。若是以高人一等的“貴身”之心治天下,雖然有天下,也隻不過是暫寄而已。以“愛身”之心為之於天下,雖有天下,亦隻是權托而已。這好比別人以物寄存於我,我不過暫時保管而已,終非我之所有。
心為一身之主,治身先治心。人身中最根本、最關鍵的是修“人心”。人心是識神的同義詞,與人體同生、同存、同滅。人心識神動,也就是“欲主”動,此心一動必生欲念,所以人心又稱為“欲神”。欲神一動,便生凡欲凡識,劇烈的人心燥動,必然產生大量濁欲,這種濁欲帶有大量“毒素”、“幹擾素”和“抑製素”,超過生理閾(yu)值範圍時,就會嚴重破壞和摧毀人體內的先天係統、玄源係統,以及後天生理組織機能。
人體內的性體係統和五髒六腑各個生理係統,最懼怕這種“凡識濁欲”所形成的劇毒,可以說是“畏濁如虎狼”。這也是人體慢性疾病或突發性急症的根本原因。故前輩曾雲:“生我者神,殺我者心。心生於物,死於物。心正則神正,心動則神離,心亂則萬神廢。心生則性滅,心滅則性現。”可見欲心凡識與道心之間的勢不兩立。識心是修真證道的頑敵,變識心為道心是證道的雲梯。“凡心一顆日夜磨”的意義正在於此。
要修到無身境界,確實不易。但無“身”之患,也未必能進到“無我”的成就。修道者若偏重於實腹,大作身體上的文章,不在修心上下功夫,仍然是被有身之患所累。所以宋代南宗祖師便有“何苦拋身又入身”之歎!至於說如何才能修到無“身”之累?隻能多從存神返觀、內照形軀入手,然後才能進入“外而身先”的超神入化境界。故太上在上句中發出“吾患有吾身”的感歎!
人生在世,如過眼煙雲,悠有悠無。縱然是貴為天子,“一身係天下安危”,富有四海,都不過如匆匆過客,終不是長久不去。能悟得此理,以虛靜恬淡自處,忘卻自身之貴,把自己置於眾生中,把心身融於百姓中,一個心眼隻為公,毫無個人私利。以愛己之心,來珍惜嗬護天下百姓,發揮出對全人類的最大愛心,才能寄以“係天下安危為一身”的重任。這也是全民所望的重托。如此,怎會有累身害神的大患發生呢?
【本章說解】
上章旨在教人要學會用物,而不要被物所用,更不要為物所累。若能利物,便能成就“為無為”的大用。本章進而說明人生龐辱的根本原由,是因為人有這個肉身軀殼的存在。
聖人之進退,皆順應於自然之理,無論寵與辱、貴與賤、得與失,皆不動心,守當然之道。事至而不凝,事過而無跡。以大同之道,同於上下,以無私之德,普施天下。不以夷險而稍變,不以好惡而生心,惟以道德行於天下。不在功名富貴上計較得失寵辱,故無驚無辱,無大患加身之憂。如果能真知真行聖人之德,此章的經旨即可自得。
太上在本章警示世人,對於名與利、得與失、寵與辱,應當處之泰然,心靜如水,不可心馳於外物,而自累心身,自找苦吃。受寵亦驚,受辱亦驚,得寵者怕失去寵而驚,失寵者怕大禍臨頭而驚,受辱者怕新辱再來而驚。寵辱皆驚,此乃世俗人的普遍心態。為什麽會得寵若驚、受辱亦驚呢?隻因為有“貴此身”之心。世人皆是以我為核心,一切以是否有利於我,作為價值取向的依據,判斷是非的標準。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所以心地狹窄,易喜易怒,遇寵則驚,遇辱則恐,心如大海波濤,永無寧日。這是不明事理的表現。
人若能知雄守雌,清靜無為,視寵辱為一體,觀寵中之辱,守辱而不寵。看輕得失,看淡此身,淡泊名利,則無所謂“寵”與“辱”,何驚之有?世人貴寵貪得,不知持盈保泰,得寵時作威作福,以勢淩人,恃貴傲人,忘乎所以,頭腦發昏,顛倒發狂,則恥辱必隨其身。名位之顯赫,受寵之尊貴,世人皆視為榮。修道者卻反而觀之,知寵中有辱,貴中有賤。故明道者貴德不貴名,貴心不貴物,貴內不貴外。愛虛榮尊貴者,抱寵為貴,念念不忘,常為之動心,故才有此驚辱之憂。貨財之貴,世人皆視為大利,有道者反而觀之,視利為大患。故有道者不貴財,貴財者必害身,此乃自然之理也。
有關人生的得意與失意,榮寵與羞辱之間的感受,古今中外,在官場、商場、情場,都如劇場一樣,是表現得最明顯的地方。世情本冷暖。天下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人際事物的交流,勢利是其常態,人們都是為了利害關係而往來。所以說:“錦上添花到處是,雪中送炭少而稀。”有錢有勢時,人都趨之若鶩,門庭若市。當失勢時,便是望望而他去,自是門前冷落了。這是世態炎涼的當然之理。《昔時賢文》雲:“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這正是堪破世俗常態的形象寫照。
天下的真理,平常才是真,平淡最可貴,平凡最可愛。但誰又肯“知足常樂”而甘於淡泊呢?唯有修成大道的真智者。諸葛亮有一則名言,可作為修道者的最好左右銘:“勢利之交,難以經遠。士之相知,溫不增華,寒不改棄,貫四時而不衰,曆坦險而益固。”
道紀章第十四
【視之不見,名曰夷,】
“視之不見名曰夷”,“夷”者,無色曰夷。“夷”又為“易”,即大道變易之象。人的肉眼可見者,皆為有色之相,肉眼不可見者,稱為無色之相,即夷也、道也。道雖無形無象,人的肉眼“視之不見”,但它卻是真實地存在著,而且是天地造化之樞紐,生化萬物之根柢(di)。凡世間肉眼可見者,都是有色有象之物。道雖名曰“夷”,人雖不可見,但若能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物我兩忘,內外皆空,其道則可見也。
在宇宙萬物中,人體、動物、植物等一切有生命之物,都含有人肉眼不可見的生物質元光,隻是含量差異較大,所表現的層次不同。凡肉眼可見的物質,其所含的光與炁的密度較少,飽和態低,所以往往以微量級氣或炁的現象表現出來。光是氣與炁的密度、濃度、質量的升華聚合狀態。所以,凡是以炁態存在的物質,質元光的量級不足,肉眼便不可見。凡是質元光的量級高,飽和狀態濃的物象,肉眼就能看見。例如一些修真者照相時,頭上出現的彩色孤形光帶和光斑,雖有當時肉眼不可見性,但在相片上卻是一種生物光的真實記錄。
光是修真質元領域的高質性、高能量物質。有隱態質元光與顯態火電光。生物光並非“常道”之光,而是一種“非常道”之光。兩者雖具有相似的特性,一顯一隱,互為陰陽。顯者肉眼可見,隱者肉眼不可見。故曰“視之不見名曰夷”。
太上有“觀心得道”之訓。“觀心論”,是修證玄靈正道大法的根本途徑,是直達彼岸的蓮舟。進入高層修證階段的修證重點,就是增強“心光”,使體內“法天”、“法道”、“法自然”的三元素,盡快與自然大道相合。
“觀”字一字,含義博大,有智觀慧觀、顯觀隱觀、宏觀微觀等不同質量層次的區分。現代人僅以智識分析研究聖人們慧觀玄觀中得出的超前科學結論,故往往將前人認識宇宙規律的科學,斥之為虛無的“唯心論”,這是極大的誤解。
近代高科技的發展,量子力學、粒子學說的出現,才部分地驗證了修真理論的科學性。但對於人肉眼不能及的三千大世界、銀河係、太陽係,也包括人身這個小宇宙,人類現有的認知水平還相當有限。中華先祖的大智慧者,早已“望穿”宇宙,洞曉萬物。人因有肉身的拖累,七情六欲的損耗,不能超越多維空間的製約,故不能窺見宇宙真貌,不知大道運化萬物的規律。
雖然人類已有衛星、宇宙飛船上天,以及電子射電望遠鏡,對星係進行探測,但也隻能在太陽係這個小小的港灣裏遊弋,更難談到了解銀河係和諸多大銀河係了。我們的祖先很早就以自己的全息元係統(即身外身),坐在家中,神遊宇宙太空,自由穿梭多重空間之天,出入於顯隱兩態,故能
【無所不知,無所不見。】
世間萬物,皆有顯形和場性(隱態)的雙重特性,皆含有許多全息因子。這些基因都是先以隱態場性而存在,在它沒有展現以前,人的肉眼不能觀察其蹤跡,故隻能是一個“盲人”。人由父母極小的受精卵子而孕育成胎,長大成人;蘋果籽入種後方可成苗生長、開花結果……。舉一反三,世間無物不是如此。大道亦是如此。雖然它的本體質性人不可見,但天下萬物,卻都是大道所生,都遺傳著大道的先天因子,具有大道的質性特點。所以說大道並不神秘,並不遙遠,它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每個人的心中和身邊,俯拾皆是。隻是人們不注意觀察和實踐它,生活中許多常見的道理,人們往往常見而不覺,與道擦肩而過。
人心藏世界,大道就在人心中。人有本性之心、細胞核心、本因之心、內因之心、隱態形質之心,內含著無限的玄元信息和物質世界,在未達到空明之境,未具一定光質量級時,它不能展現這些客觀規律。一旦與道相合相融時,心中所潛藏的大宇宙的整體全息圖象,將會一攬無餘,盡收眼底。那時我就是宇宙,宇宙就是我,何有“視之不見”之“夷”呢?
世有“觀光”二字,人之肉眼隻能借光才能見物,無光的黑暗中,即不能見物。“觀光”就是向光明之處觀看人生的真理。當今世界交通方便,生活幸福,人們到處旅遊觀光。然而是否能從自然美景和光明世界中“觀”出點什麽?全在各人自心了。蒼蠅逐臭肉。世間也確有人避光逐暗,鑽進暗室幹虧心之事,去色情場所“觀暗”,這無疑是毀滅自我人生。實是可悲又可歎!
【聽之不聞,名曰希,】
“聽之不聞名曰希”,無聲曰“希”。聽之不聞的,還有非聽聞所及的作用,所以命名它曰“希”。
“希”不是無聲,隻是非人類耳目所能聽到的大音而已。道本無聲,聽無所聽,聞無所音,故為“希聲”。耳通腎,耳主聽,耳識為六根之一。人的肉耳可聞者,皆是有形有象的物質音聲,而難聞大道妙音,不能聽天音希聲。大道之妙,唯有先天之耳可以聽到,後天之耳不可聞。若人能得性命之真閑,心靜神清,無聞而聞,內道場能量到達天耳通的層次,即可以聞之於三界內外,無聽而聽,可聽之於六合十方。
“於無聲處聽驚雷”,便是無聲無聽中之大音。《清靜經》雲:“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就是說人能虛靜至極,心身合道,感而遂通,即可深入大道希夷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