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者意守丹田,返觀內照的目的,就是為了促進人體內環境玄元係統的變化。精神內守,耳不外聽,凝煉聚集先天能量。耳常外聽,眼常外視,必然損耗腎炁與肝炁,說到底消耗的都是體內的光質能源。所以修煉人要“眼不外視,耳不外聽,心不外想”,三心歸一心。
當修真進入上乘境界後,就沒有後天語言聲音之類的相互交流,也不是以神道層次的“神通”進行溝通,而是“以光當語,照心而明”。換言之,也就是以心光為音,心心相映,心領神會,心知肚明,不用言語之音,心耳一切皆通。這一點許多修真者出神進入極高維空間時,都有自己切身的體會。《佛祖統記》中說:“光音天無覺觀語言,以光當語。又此天語時,口出淨光。”《名義集》曰:“光音,口絕言音,光當語故。”傳統上所講的“拈花一笑”,就是一種以光為音、以心為音的上乘心會過程。
【搏之不得,名曰微,】
“搏之不得名曰微”,無形曰“微”。大道無形,不可捕捉,不可觸摸,不可執持,太無虛妙。大而無外,小而無內,充滿宇宙而無窮,變化微妙而不可見,此謂之“微”。若是可以用手執觸摸,那已是後天顯態有象之物。既有形體,已落入後天低維空間,豈能役使陰陽,隻能受陰陽的製約而變化。
“搏之不得,名曰微”,是以顯態可摸的實物,而對無形大道的反襯比喻。是說大道無形無象,無色無狀,虛無縹緲,不可捉摸,不象顯態的物品那樣具有實體,可以拿到手上觸摸,可以為人實用。
雖然大道微妙,搏執不得,但它卻無處不在,無處不有,無物不包。天下萬物,大至日月星辰,山川河穀,小至一草一木,一滴水,一粒沙,一隻昆蟲,以及生活日用的樁樁件件……,無不是大道所生,無不具有道性。隻不過所含道性的質量與層次不同而已。
“形而上者謂之炁,形而下者謂之器”。大道造物,離不開精、氣、神這“三元(源)”,離不開“一元四素”的象數理氣。自然大道的本源就是太虛之體,充滿了肉眼不可見的道性細微物質。其中混合著精、信、神、光、炁等多種高能量物質,但又處在無物無象的狀態,故不可搏得。《太始經》曰:“昔兩儀未分之時,號曰洪源,溟涬(xing道家所謂的自然之氣。)蒙鴻,如雞子狀,名曰混沌。”混沌就是一種無極態,是一種具有質性而無形象的狀態。故《易乾鑿度》中說:“氣似質具而未相離,謂之混沌。”
由混沌狀態的無極態,經過太易、太初、太素、太始階段,這種形成、演變的過程,既是微觀的,也是宏觀的,是一種無極性的演變階段。這“五態”都是道的本質現象。進入第六態“太極”階段,才分陰分陽,產生有形的變化。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萬物。從此才產生千姿百態的萬物萬狀。
自然大道宇宙的隱顯層次,都是由宇宙本源的混沌態演變而成,其演化的規律,就是輕清者上升為炁,重濁者下降為器,故才產生了不同的級次,形成大道包容下的形質各異,層次分別,充滿太空的三千大千世界,以及五彩繽紛,種類萬千,形狀萬殊的無色世界和有色世界。對於大道虛無的本體以及隱態的無色世界,處於低維空間的人類不可見、不能聽、不能摸,故曰“搏之不得名曰微。”
人若能修性煉命,修心養德,除去人心之私,洗滌身中陰濁,一塵不染,心空無物,則小中自然可以見大,無中自然可以生有。當由後天複返到先天虛無狀態,迴歸到大道本源之時,即能知微、明微、見微的深義,就可以成為一個撥弄太極之人。
【此三者,不可致詰(jié),故混而為一。】
“此三者”是指“視之不見曰夷”,“聽之不聞曰希”,“搏之不得曰微”。
“不可致詰”,“致”者,極盡之義。“詰”者,問也。此句是說:大道無色無象,無聲無形,口不能言,耳不能聽,書不能傳,手不能摸,語不能答,隻能意會,隻能心悟。就像鴨子浮水,冷暖自知。別人無法替代,也無法迴答。人若修證大道,處之以靜,求之於自我真性,體悟大道個中三昧,自能心知肚明,但又不是以語言問答所能說明白的,全在於以真如自性去體悟。
“混而為一”者,“混”為合。即眼不能視、耳不能聽、手不能摸,將這三者合而為一去理解。這三種基本作用,原是一體的三角形,它與物理世界的聲、光、炁,有著密切的關聯性。也可以說它是一體的三種作用,或曰“混元一體”、“混元一炁”。三者所求的形式雖不同,但所求的對象都是大道。其方式雖然有三,但所求之理相同為一,故曰“混而為一”。
夷、希、搏這三者,都是言的大道實體。大道之體本為一,沒有彼此,但表現在大千世界之中,卻是形態萬千,各各不同。俗有“百人百性,千人千麵”之說。即使孿生兄弟,也有不少差異。綜觀天下,沒有完全相同的星體,沒有完全相同的物狀,皆是同類而不同形,大同而小異。即使聚攏天下的所有樹葉,亦沒有完全相同的紋絡,即使不計其數的石子、沙礫、小草,也都存在著物性元素的含量多寡不一。可見大道造化萬物之妙!
“夷”即是希,“希”即是微,“微”又是夷。三者即一,一者即三,三一之妙,無始無終,混然一體。故曰“此三者不可致詰”。三者沒有彼此之分,沒有名相之別,其實都是“混而為一”,都是在道體未分判時的混沌狀態。
細想在鴻蒙未判之始,道之本體,無方所,無形狀,耳目不可及,言問不能到,如雲出山顛,拿捉不住,似月映潭,觸摸不得。是故大道放之可彌六合,斂之又無征兆。這便是自然大道的玄妙之處,也是難以被常人理解,不被今人誠信的原因。我們的祖先早在數千年前,就以自己的先天大智慧,並以自身為實驗場,揭示了宇宙大真理的規律,洞曉天人合一的奧秘。古代四大發明的產生,人體生命科學的奧秘,以及中華傳統文化整體的強大生命力,無不閃耀著真理的光輝,這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亦是人類未來道德文明的基石。
世人隻信眼見為實,以眼不見為虛。現代科學雖已繁榮進步,但也隻能在有與無的邊緣上徘徊,難以跨入大道本源去窺探其本質。現代人認為,凡是可以重複試驗的,才是科學真理,凡是不能重複驗證的,就是虛妄假說。這是一種片麵的武斷!魔術雖然可以重複表演,假冒偽劣商品可以重複生產,人的詐巧心可以故伎重演,但它終歸都是假,而不是真理。世間萬物都是真中有假,假中有真。宇宙之大大無邊,真理浩翰無窮盡,科學研究也永無止境。人類在認識自然大道真理的道路上,還相差十萬八千裏,已被認識的還很少很少,未被認識的領域太多太多。
人類認識真理的智慧和手段,還顯得十分薄弱。何不向中華文明寶庫中去索取?何不向老祖宗去請教?今人反向古人求,這並不是文明的倒退,而是自然界循環往複的必然趨勢!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其上不皦”,“皦”,音jiǎo,同皎,光明之義。“其下不昧”,“昧”,即黑暗、昏冥、蒙昧無知。大道本是虛體,它無上無下,不皎不昧,似明非明,似暗非暗。仰觀其上,其上不皎,俯察其下,其下不昧。滿虛空,遍法界,無分別,無間斷。渾渾冥冥,包羅萬法,無所不是,無處不有。此便是大道真一不二之妙理,惟其一也。
“其上不皎,其下不昧”,是說一氣含三的聲、光、觸,本是“混而為一”的東西,它的本身,並無上下左右等的方位差別,也沒有明暗的界別。混而為一,不可或分,具有超時空的性質。“其上不皎”,是說雖在九天之上,也不因皎然光明而特別。“其下不昧”,是說雖在九地之下,也不受晦昧不明的現象所汙染。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兩句,乃是闡述大道尚未化生萬物的混元狀態。運用玄靈修真學的“三元論”解析,宇宙萬物皆是玄元(源)、質元(源)、物元(源)這“三元(源)”的合同,離此三元(源),就沒有萬物的存在。《太上老君虛無自然本起經》中說:“夫三始之相包也,炁包神,神包精,故曰白包黃,黃包赤,赤包三,三包一,三一混合,名曰混沌。”
當大道處在混沌狀態時,天地未分,萬物未生。當大道運化之後,即分陰分陽,分清分濁,分明分昧。《太真科》中說:“大羅生玄、元、始三炁,化為三清天,一曰清微天,玉清境,始炁所成;二曰禹餘(yu)天,上清境,元炁所成;三曰大赤天,太清境,玄炁所成。”
“大羅”是道家表述宇宙層次結構的學說,能包容三十六天的更高層次,也稱為大羅天。大羅天實際上就是混沌境界。道家認為:三清天一氣含三,其中有太極高速運動後的兩極,其色為三元色:紅、黃、白。這三色是生成天、地、人的原始物質。如果以精氣神三元物質來論述這一層次,其中神的主宰領域就是:元始天尊居於玉清境,稱為清微天,其炁始青或元綠;靈寶天尊居上清境,稱為禹餘天,其炁元(玄)黃;道德天尊居於太清境,稱為大赤天,其炁元紅(一稱元白)。這三色三炁合而為一,分而為三,生天、生地、生人、生萬物,故亦可稱為宇宙萬物之母。
這裏所言的神炁精三種物質,都是混為一體的,其層次是甚高質量的原始核心能量,具有炁、色、光的性質,遠非人體內的精、氣、神所可比擬。人體內雖含有這三種質性,但質量甚差,量級極低。但是道能生人,人亦能返而生道,因為這三種物質祖性同源,同類相親,是修道者返歸自然大道的根基。也是人區別於動物、植物的根本所在。
當修道者體內道場完成“人法地”階段,進入我道法天層次之後,這些質元能量即可通過人體物元傳輸係統,大量進入人體內道場,促進複返先天的變化。當完成太極化以後,必然出現旋極的逆運變化,從而返歸五太的混沌狀態,此時方為得證聖道。
【繩繩兮不可名,複歸於無物。】
“繩繩兮”,即連續不斷之義。是說大道運化的動行無窮極。說它似無關,它卻有關的永遠不斷似的連在一起。“不可名”者,說它是一個具體物質的東西,它又不是物質。不可名狀、無法形容。大道之本體並非一色,不可以青黃紅白黑而分。非一聲,不可以宮商角征羽而別。非一形,不可以長短大小去度量。
“複歸於無物”,“物”即質形也。萬物皆是從生到滅,從有形有象複歸於無形象,循環往複,連綿不絕,返本還源。如日出月落,月落日出,一陰一陽,晝夜交替,四季互換,寒暑相往,永不停歇。萬物隨著四季的變化,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相依相續,輪轉循環,這就是自然之道的生化之妙。大道這種生化萬物的妙處,無間無斷,無法表述。指其名,無處可名,喻其物,無物可見,言其有,則又無物可歸,言其無,卻又繩繩兮無間斷。人不知道它是怎樣化而為有,也不知其如何化而為無。所以不可言有,不可言無,有而不有,無而不無。此兩句經文即此義。
觀“繩繩”兩字之義,既繩繩不絕,似乎有物,實無一物。蓋因大道廣泛存在於無邊無際的宇宙空間,無論是銀河係、沙河係,皆無所不通;入於微物中的細胞、原子、核子、中子、誇克等內核,亦是無所不貫。彌於太空而泛蒼穹,散之於微塵而無窮。聚之為一,散之為萬,由一化為萬,由萬而歸一。大道這種應用之妙,雖無繩繩之形,卻有繩繩之理。
“繩繩”還有敬直之義。《易經》坤卦傳曰:“敬以直內,義以方外”。“敬”之意是指敬道不疑,謹固牢藏。“直”者正也,身正、心正、言正、行正,人須守此四正,修真不懈,中正不偏,方能得道,故四正為登天之雲梯。“敬直”就是內率自己之性而“道修”,亦即河圖所表述的“無為自然之道”。“義以方外”四個字,“義”是指變化適宜,“方”的意思是指不動不搖,循規蹈矩。以義方外,就是修道的一種有為教修方法,亦即洛書中所表述的“有為變化之道”。無為以修內,有為以修外。修內者性也,修外者命也。讀經者當詳悟之。
【是謂無狀之狀,無象之象,是謂恍惚。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無狀之狀”,即不能用任何一種東西來比擬它的形象。大道之“一”本無形狀,而卻能生育出萬物之形狀。故“無狀之狀”,即非狀,即妙狀。
“無象之象”,是說大道既無物象,而卻能演化成萬物的形象。“無象之象”,即非象,即妙象。萬物之形狀外象,皆是無極之元精、元炁、元神所生。
“是謂恍惚”,此類“三元(源)”性物質,非狀非不狀,含有太極之實理。非象非不象,所以恍恍惚惚,後天的智慧難以知之。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大道本然運化之妙,本是來無蹤,去無影,神秘莫測。迎之於前,不見其首;隨之於後,不見其尾。無前無後,無頭無尾。它是無來無去,不去不來,超越古今時空。所以它之來,也無所從來,你去迎接,卻摸不著邊。它之去,也無法追隨,想跟蹤它卻無影無形,悄然如逝了。它本是無始無終的,但在人文的觀察上,人類勉強分別它有始有終,有去有來,有古有今的界別。大道這種至真無妄之理,猶如顏迴所雲:“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然在後;雖欲從之,莫由也矣。”大道之本體,概如此也。
人能悟到這個境界,“這個”便是我,我便是“這個”。這個與我,原非兩個模樣,是謂無體之體,無相之相;非色非空,不動不靜;棒打不著,喝它不動。認識“這個”,眼前便是真如大道。
這五句經文,皆是太上剖判一元,直指無極道妙,教一切修道之人從此處去悟,知鴻蒙未判之理,通達父母未生之時,明白混而為一之義。既得此理,萬法歸一。莫知其有,莫知其無。萬物出入於無有,由是而知聖人為何常深藏於無有之中,此乃聖人的心身已經與道合其妙也。
【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執”者,執持也。“古之道”,即先天先地,萬象未立,混而為一的宇宙本源。“禦”即治也。“有”,即世間一切有形的萬物,以及人以識心有作有為之事物。
“古始”是無始之始的代名。無始不可得,上古不能留,對我們今人來說,最要切實把握好現實的今天,便可以體認“風日無古今,情懷自淺深”的真諦。此即“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但切勿忘了道是無古今、無終始的本相,這樣,就可以把握道的綱要了。此即“能知古始,是謂道紀”之義。
“古始”,是指大道未生象之先的無極混沌狀態。“道紀”者,是說大道是天地萬物的總綱、樞紐和主宰。“能知古始,是謂道紀”,是說能明白天地萬物皆來自大道本源。大道是天、地、人的靈魂,是萬事萬物的主幹和脊梁,是宇宙萬物生命的本源,亦是萬物生滅運化的總持。若無大道,宇宙生態不能平衡,日月星辰不能運行,人體生命不能健康長壽,萬物不能生息長存。所以說,大道本源是宇宙萬物之母。
此四句是總結上文,以萬法總歸於大道之義。天下唯大道之理至高至尊,永恆不變,不分古今。並不因時間、空間的變遷而變遷,也不因人的輕視、歪曲而不存在,更不會因今日科技的發達而消失。反之,更加證明了大道真理的真實存在。
無論古時的四大發明,或是今之飛船上天,以至於當今信息時代電腦等科技成果的普及,皆是得於大道物理的應用。無論古今,人類社會都是循道而行,始終逃脫不了“順道者昌,逆道者亡”這一鐵定的規律。此即“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的現實意義。常言所說的“人心不古”,是說當今人類隻偏重物質,而忽視精神,隻重享受,而不講道德,故而失去了古道淳樸的元始一炁,丟失了上蒼賦予人類的天良,不能以道德正確駕馭人生之舟,這正是人類社會的極大缺憾!
大道之妙,曰夷、曰希、曰微,又曰不皦、不昧,又曰無象、無狀。千比萬喻,是亦不是,不是亦是,無處摸索,無處下手,難以體認,捉摸不透,無法言表。大道的體性,人雖難以知曉,但並不神秘,也不遙遠,就在眼前,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自己心中。現實中的萬事萬物中,無處不有道,無事不含道。
大道至簡至易,並非高不可攀,人們每日穿衣吃飯,行住坐臥,舉手投足,言語思慮,待人接物,工作生活……。樁樁件件,巨細多少,高低貴賤,前後上下,樣樣都有道理內含其中。唯在於信與不信、覺與不覺、修與不修而已。
人若能經常返觀內照,不著於聲色,不執著有無。前念不起,後念不續,私欲凡念不生,人心死滅,道心即活。心若無私欲、無凡識,遠離一切色相,則大道無狀之狀,無象之象,心中的天地萬法,自然合而為一。心即是天,天即是心,人天溶為一體。一切物形的巨細精粗,偌大世界的無窮色象,莫不出自大道,莫不包容於心。執古道綱紀而行,禦今之有。以靜應物,以無馭有,身處塵中不染塵,緣花鏡中心不迷。那便是“心清水顯月,意定天無雲”的道境。
前輩雲:“真理無古今,橫直在人心;若執偏邪理,皆是造業人。”修道修理,修理依真。道就在日常生活中,修道是件極平常、極平實之事,隻要將五德貫通於二六時中,自自然然行於日用之間。不但獨善其身,而且兼善天下,這便是修道。若是離開日常生活工作,破壞正常的內外環境,甚至荒廢正業,陷入狂熱衝動,失去理智,皆非修正道的表現。此正是“以其有而體其無,體其無而用其有之妙也”。
【本章說解】
本章是在辯說物理的境界,與上章所講的不可為物情所累,而困擾於世俗的寵辱中,因此而產生得失之心。而且為進一步了解寵辱的發生,都是由於我有我身之累而來。“及吾無身,吾有何患?”由此便可知在現實世界中,所謂“我與無我”之間的關鍵,都是因有此身的存在而受累無窮。但我身是血肉之軀,處於後天的生理狀態,也就是陰陽物理的造化而來。因此便進一步說明心物一元的形而上與形而下的理則。這也是道家學說始終從生理物理入手,研究人體生命科學,而達到由後天複返先天境界的高明之處。也是道家學說大異於後世的儒家與佛家的理趣所在。
本章提出一個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的大命題,即混元一體的東西。說它是物,卻又不同於物質世界的形體表象。說它不是物,而宇宙萬有的存在,都是由它造化而生。因此在理性上稱它為“道”。而在實際應用上,又把它稱為“渾元一炁”。由此太上對視之不見的,稱它為“夷”。對聽之不聞的,稱它曰“希”。對觸摸不到的,稱之為“微”。其名雖表現為三,其體總歸為一。
大道之妙,昭明而在上,皦而不皎,潛密而在下,昧而不暗,圓機廣大,散之而彌滿六合。至理無窮,斂之而細入無塵。求其始而不知其始,問其終而不知其終。無終無始,而通今貫古,立地成天。人果能體天地之奧,窮造化之源,悟事物之理,盡性情之妙,不須在外遠求,自然可以道眼圓睜,昭然而洞見道體。不勞心力,自然心光發現,照破娑婆世界。若能到此境界,可喚出寒潭之月,可拿住峻嶺之雲。則道紀之玄微,我能視而人不能視,我能聽而人不能聽,我能搏而人不能搏。希夷之微妙,一而為三,三而歸一。陰陽在於手,變化由乎心。總是自身中的變化而已。執之有,歸之無,無不是自性中道妙的運化。
此章經旨,獨重“混而為一”。修真人應知:道本為一,一即是道。道一可生萬殊,萬殊複歸為一。一為道之綱紀,得其一而萬事畢。若不知道之本始為一,心性不能綜整歸一,三五不能合一,信德不能圓滿,則道不能混為一體,即不能執古之道,不能以一禦今之物,不能以一駕馭性命,亦不能行“以無馭有”之妙。故修真者應對此經文詳參深悟,方可體其道味。
本章主要是在言德跡之顯露。經中所言“曰夷、曰希、曰微、曰一”等句,都是指德而言。德是道的載體,德處在有與無之間,是道生萬物的橋梁,又是萬物返歸大道的階梯,故處於若有名而不可名的狀態。無物是指道而言,萬物都是生於大道元始混一的無物狀態,又返還其初,而歸於無物之道。莊子曰:“德同至於初是也,道紀者德也。”所以說大道無前後、無古今,長於上古而不為老。天地萬物及人類,日日用而日日新。知今日道之所由來,即知古道元始一炁之所始。宇宙時空雖萬劫轉換,萬物雖生生息息,大道的元始之炁卻始終如一。無終無始,無頭無尾,永不停息,此即是大道之綱紀所使然。大道之體雖不能執,但隻要執此一德。執德就是執道紀,也就是執大道也。
三千大千世界,無非元始一炁所生。故上清之境為始炁,太清之境為中炁,降至人境,則為元始之餘氣。是故上界仙佛聖真直得宇宙本源之光炁,含炁最清最厚。中界星辰為氣天諸神所居,稟承上界仙佛之炁而變通,其炁的質量層次已較薄。至於人類萬物,乃是稟承中界的日月星辰以及地球、大海之氣,以為活命之源,故其氣澆薄而質雜。人類雖得大道元始之“餘氣”而成其身,但內含一點靈光,能接通先天道性,以成就萬德萬行而返歸於天。若沉溺世俗物欲,將上蒼所賜的先天元光元炁消耗殆盡,以致性光泯滅,命歸黃泉,豈不可惜!若能大誌修真,不昧原靈,證道成真,即可以返歸天賦於人的那一團圓陀陀的真靈性光,恢複本來麵目。
本章雖是從時空、心物的關係上,來闡述道的體用,但從用世的角度來看,它與後世的人文哲學,又有深密的哲學關係。俗稱的“官”字,即管之義,便是領導管理。“官”又是人體的五官百骸,各司人體生命的各個生理係統,最終歸由大腦中樞統領。在人體輔助大腦最多最得力的官能,便是眼之所視,耳之所聽,體之觸摸,心之所思。曾子曰:“一心可以事百君,百心不可事一君。”子思說:“百心不可以得一人,一心可以得百人。”“君子以心導耳目,小人以耳目導心。”可見修心歸一的重要性。心是人身的主宰,是向上或向下、成道或成魔、做君子或做小人的總樞。
人活一世,都有許多不幸或缺憾,都是被自己的耳目所欺騙,被自己的主觀識心所蒙蔽,故而造成人生失道的種種偏差。既知耳目之見聞不可全信為真實,隻有用真心去體悟宇宙法則的“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能知古始,是為道紀”,這才是唯一正確的途徑。假若固執“不信‘自然’無以明”的頑愚態度,那就會像子思在《中庸》中所說的:“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災及其身者也。”由此反觀今日世界,都是重耳目之用,以耳目所得的信息,作為判斷事物的依據,而終難達真明。即使應用最先進的電腦,也難免因耳目之偏,操作之誤,而造成結論的失誤。由此聯想到太上“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的妙語,也隻好無可奈何了!
不盈章第十五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修真得道之人稱為“士”。“善為士者”,即上盡天道,能知陰陽消長之妙,下盡地理,能知剛柔夷險之理,中盡人事,能知巨細事物利害成敗之機。其心中之體用,至微至妙,至玄至通,即可稱為“上士”。大道之體的隱奧曰“微”,至道之應用變化不測曰“妙”,至道之幽深博大曰“玄”,至道之暢行無礙曰“通”。能體至道之隱奧,能用至道之不測,能得至道之幽深,能達至道之無礙,才能謂之“微妙玄通”。
世人不能識大道之行藏,不能窺大道之體用,不知道之無方無所、無象無狀,故難知難見大道之妙。道德之實義深遠,世人不信大道之存在,不修學大道之理,故不知大道之玄妙。雖大道終日伴隨左右,大道之理時刻展現眼前,但卻不覺不悟,視而若盲,聽而若聾,故對日常中極為淺顯的道理不能知行,視至簡至易之道為高深莫測,對玄妙深奧之道體,深不可識。
所謂“善為士者”,即明曉真理,大誌修真,以修心為上,和光同塵,在塵中脫塵,在魔難中消業遷善,在汙泥濁水中汲取營養,在火宅中滋潤心田。不迷失於酒色財氣的漩渦,不為妖魔興風作浪所嚇倒,不被外物所誘。麵對世俗間一切順逆之境,皆心明如鏡,以道為準繩,以德為度量,心湖不起波瀾,靈台不染一物。無論外環境如何變化,都不變其道誌,無論遇到多麽劇烈的狂風驟雨,身心房舍堅固如鋼。雖終日混跡世俗之中,不被外塵所轉,雖魔考重重,皆泰然自若。經雲:“達摩西來一字無,全憑心意用功夫。”故善為士者,會修道者,雖不見其終日參禪打坐,但修道卻每日二十四小時從不間歇,勤修不輟。故雲:“鬧市煉道客,塵囂試修人”,“大隱隱於市,小隱隱於山”。
此章不言聖人、至人,而隻言“善為士者”,乃是專示人入道之要,而強為形容比喻大道之妙。粗盡而微,微至而妙,妙極而玄,則無所不通而深不可識,故謂之“微妙玄通。”人因稟受天地之氣的質量不同,故有聖凡賢愚之別,存在著上品、中品、下品之分。這好比物之品種,一等品者列入天之上界,中等品者列入天之中界,三等品者生於下界;以至於四級、五級、六級……,各生於四生六道。故蓮台有九品,是按其功德的厚薄大小而分類。人人具有佛性,個個天賦道根,唯看其覺與不覺、修與不修,而決定著自己未來的前途命運。若能修身養性,明理識道,原靈不昧,則必能修道成真,返歸道源本根。
【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夫唯”,是承上轉下之語。“不可識”,是說有道之人皆是大智慧者,洞徹宇宙真理,精通自然規律,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無所不能。因其心身與天道相合,天人一體,故能對天下萬物感而遂通,息息相應,能合道之精微、高妙、玄奧、通達,故而難以被世人認識。
修道人清靜無為,淳樸渾厚,人格高尚,道德豐厚,其所思高遠,心中裝著大公;其所行謙下自卑,混跡世俗而不顯耀,含而不露,高深莫測。為人處事,能知人所不能知,能行人所不能行,能忍人所不能忍,微妙通玄,深不可識。修道人的精神境界,遠遠超越了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水平,所以常被世俗之見評頭品足,乃至於不屑一顧,嗤之以愚癡。
常人重顯不重隱,知陽不知陰,隻相信眼見為實,凡看得見、能聞聽、能拿捉者,為可識之“真實”;對不可見、不可聞、不可觸摸,形跡全無,體用不見者,便以為是不可識之“虛假”。以大道而論之,這不僅是片麵的,而且有時甚至是顛倒的。常人對遠在數千年前早已被我們的祖先以超前的慧觀科學驗證了的,確實是客觀存在著的隱態微觀、宏觀等多維世界,因為自己眼難見,現代科學至今亦隻能知太陽係的皮毛,故而便對三千大千世界的一切真理一概不信,一概不識,一律否定排斥,乃至大加殺伐,甚至冠之以“假幻”、“偽科學”、“封建迷信”。如此堵塞通往自然真理之路,無異於斷絕大道之根,這正是人類的最大愚昧之處。
正因為世人有此“不可識”之病,為了挽救人類的盲知,破除今人認知的局限,格除人心私欲妄念所造成的思維障礙,故太上懷著慈悲之心,不得不反複類比,強為形容,以示教世人明白大道之理。以下十五句,都是勉強形容大道微妙玄通之大概而已,願誠信者細細品味,領悟個中真義。
【豫兮若冬涉川,】
“豫”者,謹慎、憂慮之義,戒而後動曰“豫”。“豫兮若冬涉川”是說:人在處世接物時,應當謹慎行事,三思而後行,不敢急迫冒進。凡事皆不可以主觀欲心妄作妄為,應當本著“被迫而後動,不得已而後行”的原則,此乃“無為而無不為”之義。
古之聖賢師祖,韜光晦跡,不露才能,遇事接物,謹言慎行,不敢妄進。好象冬天履薄冰過河一般,時時小心,步步謹慎,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唯恐一失足而遭禍殃。不僅是畏懼冰水有徹骨之寒,更恐失足溺入水中有生命之不測。聖人行事,不起心,不動念,為當為之事,為不得已之事,且是隨緣而遇,隨遇而安,隨心所欲,毫無後天識心的痕跡,故無有隱患。
修真人當知:動機與效果相統一,互為體用。即使為社會做好事,也要度德量力,審慎而行。古有“專欲難成,眾怒難犯”之論。這八個字不僅妄動邪為者宜慎,即使以至公無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亦須審時度勢,調整人情,講明事理,講究方式方法,調動人的積極性,使大家信從,然後才能動而有成,成而能久。因為人心多私,昧於遠識,若稍不遂己心,便會群起而壞之,可不慎乎?學道者遇事不能外圓內方,不善於處事應俗,故常有“好心辦壞事”的教訓,其病在心不在事。
世間隻有煉心法,沒有煉事法。煉心之法,大要是胸中無一事而已。心無一事,才能事萬事,此乃主靜功夫的“以無馭有”、“以靜製動”、“以不變應萬變”的得力之處。凡事臨頭,先後退半步,靜心觀察,以理為先,不主動激化矛盾,執兩用中,把矛盾擺平了,就不會有後顧之患。
空淨師曰:“修真路上有奇險”。修真猶如涉冬川,履薄冰,舉步唯艱,步步有難。最大之難,莫甚於層層魔障來阻攔。最大之苦,莫甚於心中之苦。內外魔與業障聯手,體內陰神與識神串通,敗人成功,欲置死地而後快。另有諸天眾師設考場,試以所欲,或試你所不欲,或試以所難,或試以所畏,所試皆是心之所不悟,心之所不知,心之所不願放下者。酒色財氣,名利恩愛,八大魔王,近於身旁,侍機設場。無論魔考與師考,皆是上蒼所賜之考驗機會。惟有一心不動,咬緊牙關,以堅強的毅力抵抗過去,才不致被內外陰魔之力所嚇倒。
“魔考”就是“佛試”,是“天賜”,也是“人召”。凡修道者,患難必多,乃是為了消去曆世業障,磨去心中塵垢,故當以歡喜心接受魔考。若遇魔難病苦,或遇身家變異,切勿退誌,不可畏縮,隻要一顆真心常在,大誌修真,諸魔即使施盡技倆,設下九九八十一難現於前,猶如閑庭信步。魔見磨不動你,奈何不了你,心生敬佩,自然離去。不僅邪魔放你過關,且諸天舉保,萬魔欽伏,魔王奉迎,是謂得道。一旦氣餒倒誌,則是魔勝道敗,必然自取其辱。
登天雖難,但隻要抱定一顆至誠之心,卻並不難。任何魔難來試道,見怪不怪,魔自消,見魔不驚,魔自滅。為了德化人間,普度眾生,修真人應有甘願受魔的雄心壯誌,要有笑迎一切磨煉的真人風範。隻有磨煉才能生光,天助有道,眾師祖們亦喜歡有傲骨、無傲心的弟子。有師助、天助、眾生之助,何愁道路有風險?何愁大道不圓成?心正法則正,堅信修道,忍耐魔考,一旦功德增添,火候熱度充足,自然陰魔無法近身,還可以引火歸原,成為護法之神。故有詩雲:“道高龍虎伏,德重鬼神欽。”
【猶兮若畏四鄰,】
“猶兮若畏四鄰”,“猶”者,猶豫生疑,遲而不行,若有所畏,不敢行動之義。此句是說:凡是有道德之人,心德純正,一言一行,慎之又慎,唯恐違背天道;一動一靜,皆審時察勢,明悟陰陽,唯怕悖逆物理。人之在世,日處萬事,夜有千思,但絲毫不敢有欺心違天理之事。雖燕居獨處,倘若心有一絲不良念頭,言有半句不當之過,行有一毫不規,猶如左鄰右舍都能看見聽到一般。做了虧心事,雖四鄰未睹未見,但心中自生愧疚,惴惴不安,思之改正,這是天良未昧的善良表現,是本性中天理的顯露。在當今社會中,這種具有良知的發現者,確實稀之又稀。非大聖大賢者,非真正修心證道者,或修心水平未進入高境者,很難有如此慎獨煉己的硬功夫。
天如一個大鏡子,人間的一切動態,一一映入鏡中,再反射至宇宙,攝影追蹤,絲毫無隱,故雲:“暗室虧心,神目如電;人間私語,天聞若雷。”人雖生存在地上,離天遙距甚遠,但也無法逃脫天眼的監控。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人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盡現於廣大無邊的天鏡中,乃至一個念頭,心音起動之處,在天亦如鍾聲,又如高音喇叭一般。善惡公私,功過是非,德行厚薄,準確無誤,記錄在案,由此決定每個人未來的前途和命運。但世人不信自然因果規律,心地昏暗,常存僥幸心理,投機取巧,暗室操作,損德敗性,自以為人不知鬼不覺,其實隻能自欺欺人,豈能欺天乎?
太上以“猶兮若畏四鄰”,其意在於教人要明白自然因果規律。“畏四鄰”即畏天道。要嚴以律己,慎獨自處,管好自己的心,言語行為,做人處事,都要以德為本,不可放肆,不可造次,不要給自己造業障。常言道:“要得人不知,除非己莫為”,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儼兮其若客,】
“儼兮其若客”,“儼”音演。莊嚴、恭敬之義。“其若客”,是說人在平時日常行為中,行住坐臥,舉手投足,音容笑貌,言語聲調,都要合乎規範,像家中有客人時那樣溫文爾雅,彬彬有禮,不失做人的儀規。
人常常以兩副麵孔出現,在社會上,在眾人麵前,言行尚能自我約束,以美好的形象出現,亦能暫時掩飾心中陰暗之麵,以博得人們的好評。但在家中,在無人獨處時,在名利欲望極強時,在利害衝突麵前,卻往往私心溢於言表,本性暴露於外,失去理智,不能以德自製,難以溫良恭儉讓。
一個人要做到表裏如一,唯有修心煉己,抑惡揚善,吾日三省吾身,時時克己之心,修善累德,去陰增陽,積沙成塔。待到德行深厚,五德齊備,內道場能量俱足,中和之氣飽滿之時,自然內敬外恭,內外如一,謙和之氣流露於心身。五官端正慈祥,待人接物,恭敬有禮,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無論順逆,不亢不卑,無論在家獨處,或混跡人群,皆執一德,別無二致,毫無掩飾,純是一片天德的自然流露。
太上以“儼兮其若客”之句,在於教誡世人,做人立德要從點滴做起,從日常生活中修改,不可常戴假麵孔處世,要以真善德立身,才不枉來世間一趟。此句是就立身煉己,舉例強為形容而言。其實做人之道千頭萬緒,無處不是,方方麵麵,無事不有道,無時不有做人的規矩,唯有一心而已。
古之聖賢,外恭內敬,正心誠意,敦厚虛靜。雖無賓客當麵,其音容形貌,舉止動靜,猶如會見大賓一般。雖無人見、無人聞,卻能儼然律己,依德而行,無時不生敬謹之心,無處不是賓主相待。能如此這般,絕無假做作的虛偽痕跡,皆是自心自性的自然流露,都是天理之流行。故才能“儼若客”。
《金剛經》“法會因由分第一”中,描寫佛祖“著衣持缽”,“入城乞食”,“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等日常生活細節,其寓意深刻。佛在世時飲食起坐,日用動容,皆與眾人一般,並無特別之處。隻是裏麵一點與人不同,即如如不動之心。經中所述的日常細事,其意在於告訴世人:借乞食,以令眾生在日用之間,行住坐臥,穿衣吃飯,皆與佛無異。“著衣持缽”,正是明彰其戒。“乞食”,正是教眾生布施。“次第行乞”,正是表示其忍,不分貧富,大慈平等。“收衣缽”,以示休息,心無勞慮。“洗足”以表除塵,清淨身業。“敷坐”以表禪定,正念不動。由是可知,無上大智慧,不在語言文字間,隻在尋常日用內,若能守中節,依修德行,識取自家本來麵目,則日常行住坐臥,吃飯穿衣,無不是修道之埸所,何須進山林、住廟觀呢?
【渙兮若冰之將釋,】
“喚兮若冰之將釋”,“渙”者,散也。就是不留滯、不貪染之義。古之修真者,觀世間一切有為有相之事物,猶如水上之浮泡,如過眼的煙雲,知其瞬間即逝,故心不貪不留,不粘不滯。視一切沉迷愛染之為,皆如夢中幻境,知其虛妄不實,故不貪不染。人心上的情景,一切塵緣,皆應隨順解脫,自自然然,如陽光溫暖之化厚冰,遇暖即釋,漸化無蹤,化過而不留。
“渙兮若冰之將釋”之句,就是形容洗滌心靈之塵埃,應當像化冰消雪那般自然,來時不拒,去時不留,心地一片空明。
世人皆被五顏六色的花花世界所迷染,被濁塵層層包圍著,長期積成的濁識欲念,曆世所造的諸般惡業,猶如寒冬所結的百丈冰山,需要有愚公移山,挖山不止的遠大誌向,用自心的佛道金光去緩緩消溶,才能剝去層層陰質,耕耘自家的性田淨土,再造一個純陽金身。“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消融此堅冰,絕非一朝一夕之事,非要有鐵忤磨針的精神。正如先輩所雲:“修真證道訣無多,一顆凡心日夜磨”。磨心不息,日積月累,才能功成圓滿。
一個道力深厚之人,即使進入冰天雪地,或飲冰如水,也不會覺得寒冷。反之,若體弱多病,滿身陰氣之人,難以耐寒,稍有涼風寒氣,極易招風染寒,疾病叢生,這是陽氣不足的表現。人心若是陰險自私,冷酷無情,心身必然寒氣密布,一遇冷鋒,極容易結成堅冰,失去中和之氣,陰府之門也就自動開啟,迎接你進去了。所以人應當像春天般的溫暖之心去應世接物,懷著“古道熱腸”去做人,心身才能冷暖均適,水火相濟,迴到天地的懷抱之中,達到天人合一之境。詩曰:“夏日堪容百尺冰,心無愧溺和風乘。凡心放下真心佛,滿地慈蓮玉露凝。”
【敦兮其若樸,】
“敦(dun)兮其若樸”,“敦”者,厚也。“樸”者,實也,即未分解之原木。“敦兮其若樸”是指人的本源淳厚渾全的本性而言。人的本來天性,來自大道本源核心的混元一炁,本是圓陀陀、光灼灼的一團靈光,其性淳厚渾全,未被人欲凡識鑿喪。正像未解體成器物的圓木一樣,渾然一體,一元如初,質純篤厚。
古之修道者,德性敦樸,持己之一顆渾樸真心,不為七情六欲所銷亡。無論視聽言動,處世待人,皆是真誠一片,毫無私心雜念,也沒有你我利害之爭,故人人以道持身,個個大德厚樸。隻是到了後世,人心漸私,厚德漸失,而變成一個殘缺不全的性體。修真就是修爻補漏,人應不斷去除後天智識之虛妄,步步向平實處下腳,無是無非,一切從天理處安身。待敦厚之德如木之未分,則性體自會樸然而有渾全之體也。
“敦兮其若樸”,是指元始的上善之德。仁義禮智信這“五德”,合之為一,分之為五。五德含五行,以仁善為首。仁德為東華之木氣所化,中國處於世界的東方,中華傳統道德即是東方文化精華的結晶,故中華文明的核心是善德。東方甲乙木之氣,本是混元一炁所生。東方日出,世界光明。木氣由三清所化,木氣主生,天下之樹木森林,一切生靈,皆為木氣所生。木氣即是“朝氣”、“青氣”、“生氣”,最富有厚樸善德。
今之世界萬物已進入金色世界,西方應運,木氣削弱,故人類由天然的生活,進入西方式的工業化機械生活,淳樸仁善之德的形影漸漸消失,人心沉溺於酒色財氣之中,使自己的靈性之根毀喪,使人身生命之樹幹枯。木氣既失,善性即失,殺心徒增,故肝膽之疾患與日增多。
人稟五行之氣而生,本是一個五元具足、五德齊全的混元純真之體,卻被七情六欲鑿喪,靈氣散失,無法迴歸本位。修道並無什麽捷徑,能保持心境的純真光明,自然能灌滿東華靈氣,恢複孩童赤子之心,如青翠樹木之生長,欣欣向榮。修道應學東華厚樸精神,青木頂天立地,行功立德,如樹木之分枝過節,廣植道林,造福眾生。且莫使生命之樹變成枯木,離天倒地,由活變死。詩曰:“神愛生人人損神,勞心費氣喪其身。痛哉世人皆如此,達道通神有幾人?”
當修真進入上乘境界後,就沒有後天語言聲音之類的相互交流,也不是以神道層次的“神通”進行溝通,而是“以光當語,照心而明”。換言之,也就是以心光為音,心心相映,心領神會,心知肚明,不用言語之音,心耳一切皆通。這一點許多修真者出神進入極高維空間時,都有自己切身的體會。《佛祖統記》中說:“光音天無覺觀語言,以光當語。又此天語時,口出淨光。”《名義集》曰:“光音,口絕言音,光當語故。”傳統上所講的“拈花一笑”,就是一種以光為音、以心為音的上乘心會過程。
【搏之不得,名曰微,】
“搏之不得名曰微”,無形曰“微”。大道無形,不可捕捉,不可觸摸,不可執持,太無虛妙。大而無外,小而無內,充滿宇宙而無窮,變化微妙而不可見,此謂之“微”。若是可以用手執觸摸,那已是後天顯態有象之物。既有形體,已落入後天低維空間,豈能役使陰陽,隻能受陰陽的製約而變化。
“搏之不得,名曰微”,是以顯態可摸的實物,而對無形大道的反襯比喻。是說大道無形無象,無色無狀,虛無縹緲,不可捉摸,不象顯態的物品那樣具有實體,可以拿到手上觸摸,可以為人實用。
雖然大道微妙,搏執不得,但它卻無處不在,無處不有,無物不包。天下萬物,大至日月星辰,山川河穀,小至一草一木,一滴水,一粒沙,一隻昆蟲,以及生活日用的樁樁件件……,無不是大道所生,無不具有道性。隻不過所含道性的質量與層次不同而已。
“形而上者謂之炁,形而下者謂之器”。大道造物,離不開精、氣、神這“三元(源)”,離不開“一元四素”的象數理氣。自然大道的本源就是太虛之體,充滿了肉眼不可見的道性細微物質。其中混合著精、信、神、光、炁等多種高能量物質,但又處在無物無象的狀態,故不可搏得。《太始經》曰:“昔兩儀未分之時,號曰洪源,溟涬(xing道家所謂的自然之氣。)蒙鴻,如雞子狀,名曰混沌。”混沌就是一種無極態,是一種具有質性而無形象的狀態。故《易乾鑿度》中說:“氣似質具而未相離,謂之混沌。”
由混沌狀態的無極態,經過太易、太初、太素、太始階段,這種形成、演變的過程,既是微觀的,也是宏觀的,是一種無極性的演變階段。這“五態”都是道的本質現象。進入第六態“太極”階段,才分陰分陽,產生有形的變化。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萬物。從此才產生千姿百態的萬物萬狀。
自然大道宇宙的隱顯層次,都是由宇宙本源的混沌態演變而成,其演化的規律,就是輕清者上升為炁,重濁者下降為器,故才產生了不同的級次,形成大道包容下的形質各異,層次分別,充滿太空的三千大千世界,以及五彩繽紛,種類萬千,形狀萬殊的無色世界和有色世界。對於大道虛無的本體以及隱態的無色世界,處於低維空間的人類不可見、不能聽、不能摸,故曰“搏之不得名曰微。”
人若能修性煉命,修心養德,除去人心之私,洗滌身中陰濁,一塵不染,心空無物,則小中自然可以見大,無中自然可以生有。當由後天複返到先天虛無狀態,迴歸到大道本源之時,即能知微、明微、見微的深義,就可以成為一個撥弄太極之人。
【此三者,不可致詰(jié),故混而為一。】
“此三者”是指“視之不見曰夷”,“聽之不聞曰希”,“搏之不得曰微”。
“不可致詰”,“致”者,極盡之義。“詰”者,問也。此句是說:大道無色無象,無聲無形,口不能言,耳不能聽,書不能傳,手不能摸,語不能答,隻能意會,隻能心悟。就像鴨子浮水,冷暖自知。別人無法替代,也無法迴答。人若修證大道,處之以靜,求之於自我真性,體悟大道個中三昧,自能心知肚明,但又不是以語言問答所能說明白的,全在於以真如自性去體悟。
“混而為一”者,“混”為合。即眼不能視、耳不能聽、手不能摸,將這三者合而為一去理解。這三種基本作用,原是一體的三角形,它與物理世界的聲、光、炁,有著密切的關聯性。也可以說它是一體的三種作用,或曰“混元一體”、“混元一炁”。三者所求的形式雖不同,但所求的對象都是大道。其方式雖然有三,但所求之理相同為一,故曰“混而為一”。
夷、希、搏這三者,都是言的大道實體。大道之體本為一,沒有彼此,但表現在大千世界之中,卻是形態萬千,各各不同。俗有“百人百性,千人千麵”之說。即使孿生兄弟,也有不少差異。綜觀天下,沒有完全相同的星體,沒有完全相同的物狀,皆是同類而不同形,大同而小異。即使聚攏天下的所有樹葉,亦沒有完全相同的紋絡,即使不計其數的石子、沙礫、小草,也都存在著物性元素的含量多寡不一。可見大道造化萬物之妙!
“夷”即是希,“希”即是微,“微”又是夷。三者即一,一者即三,三一之妙,無始無終,混然一體。故曰“此三者不可致詰”。三者沒有彼此之分,沒有名相之別,其實都是“混而為一”,都是在道體未分判時的混沌狀態。
細想在鴻蒙未判之始,道之本體,無方所,無形狀,耳目不可及,言問不能到,如雲出山顛,拿捉不住,似月映潭,觸摸不得。是故大道放之可彌六合,斂之又無征兆。這便是自然大道的玄妙之處,也是難以被常人理解,不被今人誠信的原因。我們的祖先早在數千年前,就以自己的先天大智慧,並以自身為實驗場,揭示了宇宙大真理的規律,洞曉天人合一的奧秘。古代四大發明的產生,人體生命科學的奧秘,以及中華傳統文化整體的強大生命力,無不閃耀著真理的光輝,這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亦是人類未來道德文明的基石。
世人隻信眼見為實,以眼不見為虛。現代科學雖已繁榮進步,但也隻能在有與無的邊緣上徘徊,難以跨入大道本源去窺探其本質。現代人認為,凡是可以重複試驗的,才是科學真理,凡是不能重複驗證的,就是虛妄假說。這是一種片麵的武斷!魔術雖然可以重複表演,假冒偽劣商品可以重複生產,人的詐巧心可以故伎重演,但它終歸都是假,而不是真理。世間萬物都是真中有假,假中有真。宇宙之大大無邊,真理浩翰無窮盡,科學研究也永無止境。人類在認識自然大道真理的道路上,還相差十萬八千裏,已被認識的還很少很少,未被認識的領域太多太多。
人類認識真理的智慧和手段,還顯得十分薄弱。何不向中華文明寶庫中去索取?何不向老祖宗去請教?今人反向古人求,這並不是文明的倒退,而是自然界循環往複的必然趨勢!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其上不皦”,“皦”,音jiǎo,同皎,光明之義。“其下不昧”,“昧”,即黑暗、昏冥、蒙昧無知。大道本是虛體,它無上無下,不皎不昧,似明非明,似暗非暗。仰觀其上,其上不皎,俯察其下,其下不昧。滿虛空,遍法界,無分別,無間斷。渾渾冥冥,包羅萬法,無所不是,無處不有。此便是大道真一不二之妙理,惟其一也。
“其上不皎,其下不昧”,是說一氣含三的聲、光、觸,本是“混而為一”的東西,它的本身,並無上下左右等的方位差別,也沒有明暗的界別。混而為一,不可或分,具有超時空的性質。“其上不皎”,是說雖在九天之上,也不因皎然光明而特別。“其下不昧”,是說雖在九地之下,也不受晦昧不明的現象所汙染。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兩句,乃是闡述大道尚未化生萬物的混元狀態。運用玄靈修真學的“三元論”解析,宇宙萬物皆是玄元(源)、質元(源)、物元(源)這“三元(源)”的合同,離此三元(源),就沒有萬物的存在。《太上老君虛無自然本起經》中說:“夫三始之相包也,炁包神,神包精,故曰白包黃,黃包赤,赤包三,三包一,三一混合,名曰混沌。”
當大道處在混沌狀態時,天地未分,萬物未生。當大道運化之後,即分陰分陽,分清分濁,分明分昧。《太真科》中說:“大羅生玄、元、始三炁,化為三清天,一曰清微天,玉清境,始炁所成;二曰禹餘(yu)天,上清境,元炁所成;三曰大赤天,太清境,玄炁所成。”
“大羅”是道家表述宇宙層次結構的學說,能包容三十六天的更高層次,也稱為大羅天。大羅天實際上就是混沌境界。道家認為:三清天一氣含三,其中有太極高速運動後的兩極,其色為三元色:紅、黃、白。這三色是生成天、地、人的原始物質。如果以精氣神三元物質來論述這一層次,其中神的主宰領域就是:元始天尊居於玉清境,稱為清微天,其炁始青或元綠;靈寶天尊居上清境,稱為禹餘天,其炁元(玄)黃;道德天尊居於太清境,稱為大赤天,其炁元紅(一稱元白)。這三色三炁合而為一,分而為三,生天、生地、生人、生萬物,故亦可稱為宇宙萬物之母。
這裏所言的神炁精三種物質,都是混為一體的,其層次是甚高質量的原始核心能量,具有炁、色、光的性質,遠非人體內的精、氣、神所可比擬。人體內雖含有這三種質性,但質量甚差,量級極低。但是道能生人,人亦能返而生道,因為這三種物質祖性同源,同類相親,是修道者返歸自然大道的根基。也是人區別於動物、植物的根本所在。
當修道者體內道場完成“人法地”階段,進入我道法天層次之後,這些質元能量即可通過人體物元傳輸係統,大量進入人體內道場,促進複返先天的變化。當完成太極化以後,必然出現旋極的逆運變化,從而返歸五太的混沌狀態,此時方為得證聖道。
【繩繩兮不可名,複歸於無物。】
“繩繩兮”,即連續不斷之義。是說大道運化的動行無窮極。說它似無關,它卻有關的永遠不斷似的連在一起。“不可名”者,說它是一個具體物質的東西,它又不是物質。不可名狀、無法形容。大道之本體並非一色,不可以青黃紅白黑而分。非一聲,不可以宮商角征羽而別。非一形,不可以長短大小去度量。
“複歸於無物”,“物”即質形也。萬物皆是從生到滅,從有形有象複歸於無形象,循環往複,連綿不絕,返本還源。如日出月落,月落日出,一陰一陽,晝夜交替,四季互換,寒暑相往,永不停歇。萬物隨著四季的變化,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相依相續,輪轉循環,這就是自然之道的生化之妙。大道這種生化萬物的妙處,無間無斷,無法表述。指其名,無處可名,喻其物,無物可見,言其有,則又無物可歸,言其無,卻又繩繩兮無間斷。人不知道它是怎樣化而為有,也不知其如何化而為無。所以不可言有,不可言無,有而不有,無而不無。此兩句經文即此義。
觀“繩繩”兩字之義,既繩繩不絕,似乎有物,實無一物。蓋因大道廣泛存在於無邊無際的宇宙空間,無論是銀河係、沙河係,皆無所不通;入於微物中的細胞、原子、核子、中子、誇克等內核,亦是無所不貫。彌於太空而泛蒼穹,散之於微塵而無窮。聚之為一,散之為萬,由一化為萬,由萬而歸一。大道這種應用之妙,雖無繩繩之形,卻有繩繩之理。
“繩繩”還有敬直之義。《易經》坤卦傳曰:“敬以直內,義以方外”。“敬”之意是指敬道不疑,謹固牢藏。“直”者正也,身正、心正、言正、行正,人須守此四正,修真不懈,中正不偏,方能得道,故四正為登天之雲梯。“敬直”就是內率自己之性而“道修”,亦即河圖所表述的“無為自然之道”。“義以方外”四個字,“義”是指變化適宜,“方”的意思是指不動不搖,循規蹈矩。以義方外,就是修道的一種有為教修方法,亦即洛書中所表述的“有為變化之道”。無為以修內,有為以修外。修內者性也,修外者命也。讀經者當詳悟之。
【是謂無狀之狀,無象之象,是謂恍惚。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無狀之狀”,即不能用任何一種東西來比擬它的形象。大道之“一”本無形狀,而卻能生育出萬物之形狀。故“無狀之狀”,即非狀,即妙狀。
“無象之象”,是說大道既無物象,而卻能演化成萬物的形象。“無象之象”,即非象,即妙象。萬物之形狀外象,皆是無極之元精、元炁、元神所生。
“是謂恍惚”,此類“三元(源)”性物質,非狀非不狀,含有太極之實理。非象非不象,所以恍恍惚惚,後天的智慧難以知之。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大道本然運化之妙,本是來無蹤,去無影,神秘莫測。迎之於前,不見其首;隨之於後,不見其尾。無前無後,無頭無尾。它是無來無去,不去不來,超越古今時空。所以它之來,也無所從來,你去迎接,卻摸不著邊。它之去,也無法追隨,想跟蹤它卻無影無形,悄然如逝了。它本是無始無終的,但在人文的觀察上,人類勉強分別它有始有終,有去有來,有古有今的界別。大道這種至真無妄之理,猶如顏迴所雲:“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然在後;雖欲從之,莫由也矣。”大道之本體,概如此也。
人能悟到這個境界,“這個”便是我,我便是“這個”。這個與我,原非兩個模樣,是謂無體之體,無相之相;非色非空,不動不靜;棒打不著,喝它不動。認識“這個”,眼前便是真如大道。
這五句經文,皆是太上剖判一元,直指無極道妙,教一切修道之人從此處去悟,知鴻蒙未判之理,通達父母未生之時,明白混而為一之義。既得此理,萬法歸一。莫知其有,莫知其無。萬物出入於無有,由是而知聖人為何常深藏於無有之中,此乃聖人的心身已經與道合其妙也。
【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執”者,執持也。“古之道”,即先天先地,萬象未立,混而為一的宇宙本源。“禦”即治也。“有”,即世間一切有形的萬物,以及人以識心有作有為之事物。
“古始”是無始之始的代名。無始不可得,上古不能留,對我們今人來說,最要切實把握好現實的今天,便可以體認“風日無古今,情懷自淺深”的真諦。此即“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但切勿忘了道是無古今、無終始的本相,這樣,就可以把握道的綱要了。此即“能知古始,是謂道紀”之義。
“古始”,是指大道未生象之先的無極混沌狀態。“道紀”者,是說大道是天地萬物的總綱、樞紐和主宰。“能知古始,是謂道紀”,是說能明白天地萬物皆來自大道本源。大道是天、地、人的靈魂,是萬事萬物的主幹和脊梁,是宇宙萬物生命的本源,亦是萬物生滅運化的總持。若無大道,宇宙生態不能平衡,日月星辰不能運行,人體生命不能健康長壽,萬物不能生息長存。所以說,大道本源是宇宙萬物之母。
此四句是總結上文,以萬法總歸於大道之義。天下唯大道之理至高至尊,永恆不變,不分古今。並不因時間、空間的變遷而變遷,也不因人的輕視、歪曲而不存在,更不會因今日科技的發達而消失。反之,更加證明了大道真理的真實存在。
無論古時的四大發明,或是今之飛船上天,以至於當今信息時代電腦等科技成果的普及,皆是得於大道物理的應用。無論古今,人類社會都是循道而行,始終逃脫不了“順道者昌,逆道者亡”這一鐵定的規律。此即“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的現實意義。常言所說的“人心不古”,是說當今人類隻偏重物質,而忽視精神,隻重享受,而不講道德,故而失去了古道淳樸的元始一炁,丟失了上蒼賦予人類的天良,不能以道德正確駕馭人生之舟,這正是人類社會的極大缺憾!
大道之妙,曰夷、曰希、曰微,又曰不皦、不昧,又曰無象、無狀。千比萬喻,是亦不是,不是亦是,無處摸索,無處下手,難以體認,捉摸不透,無法言表。大道的體性,人雖難以知曉,但並不神秘,也不遙遠,就在眼前,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自己心中。現實中的萬事萬物中,無處不有道,無事不含道。
大道至簡至易,並非高不可攀,人們每日穿衣吃飯,行住坐臥,舉手投足,言語思慮,待人接物,工作生活……。樁樁件件,巨細多少,高低貴賤,前後上下,樣樣都有道理內含其中。唯在於信與不信、覺與不覺、修與不修而已。
人若能經常返觀內照,不著於聲色,不執著有無。前念不起,後念不續,私欲凡念不生,人心死滅,道心即活。心若無私欲、無凡識,遠離一切色相,則大道無狀之狀,無象之象,心中的天地萬法,自然合而為一。心即是天,天即是心,人天溶為一體。一切物形的巨細精粗,偌大世界的無窮色象,莫不出自大道,莫不包容於心。執古道綱紀而行,禦今之有。以靜應物,以無馭有,身處塵中不染塵,緣花鏡中心不迷。那便是“心清水顯月,意定天無雲”的道境。
前輩雲:“真理無古今,橫直在人心;若執偏邪理,皆是造業人。”修道修理,修理依真。道就在日常生活中,修道是件極平常、極平實之事,隻要將五德貫通於二六時中,自自然然行於日用之間。不但獨善其身,而且兼善天下,這便是修道。若是離開日常生活工作,破壞正常的內外環境,甚至荒廢正業,陷入狂熱衝動,失去理智,皆非修正道的表現。此正是“以其有而體其無,體其無而用其有之妙也”。
【本章說解】
本章是在辯說物理的境界,與上章所講的不可為物情所累,而困擾於世俗的寵辱中,因此而產生得失之心。而且為進一步了解寵辱的發生,都是由於我有我身之累而來。“及吾無身,吾有何患?”由此便可知在現實世界中,所謂“我與無我”之間的關鍵,都是因有此身的存在而受累無窮。但我身是血肉之軀,處於後天的生理狀態,也就是陰陽物理的造化而來。因此便進一步說明心物一元的形而上與形而下的理則。這也是道家學說始終從生理物理入手,研究人體生命科學,而達到由後天複返先天境界的高明之處。也是道家學說大異於後世的儒家與佛家的理趣所在。
本章提出一個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的大命題,即混元一體的東西。說它是物,卻又不同於物質世界的形體表象。說它不是物,而宇宙萬有的存在,都是由它造化而生。因此在理性上稱它為“道”。而在實際應用上,又把它稱為“渾元一炁”。由此太上對視之不見的,稱它為“夷”。對聽之不聞的,稱它曰“希”。對觸摸不到的,稱之為“微”。其名雖表現為三,其體總歸為一。
大道之妙,昭明而在上,皦而不皎,潛密而在下,昧而不暗,圓機廣大,散之而彌滿六合。至理無窮,斂之而細入無塵。求其始而不知其始,問其終而不知其終。無終無始,而通今貫古,立地成天。人果能體天地之奧,窮造化之源,悟事物之理,盡性情之妙,不須在外遠求,自然可以道眼圓睜,昭然而洞見道體。不勞心力,自然心光發現,照破娑婆世界。若能到此境界,可喚出寒潭之月,可拿住峻嶺之雲。則道紀之玄微,我能視而人不能視,我能聽而人不能聽,我能搏而人不能搏。希夷之微妙,一而為三,三而歸一。陰陽在於手,變化由乎心。總是自身中的變化而已。執之有,歸之無,無不是自性中道妙的運化。
此章經旨,獨重“混而為一”。修真人應知:道本為一,一即是道。道一可生萬殊,萬殊複歸為一。一為道之綱紀,得其一而萬事畢。若不知道之本始為一,心性不能綜整歸一,三五不能合一,信德不能圓滿,則道不能混為一體,即不能執古之道,不能以一禦今之物,不能以一駕馭性命,亦不能行“以無馭有”之妙。故修真者應對此經文詳參深悟,方可體其道味。
本章主要是在言德跡之顯露。經中所言“曰夷、曰希、曰微、曰一”等句,都是指德而言。德是道的載體,德處在有與無之間,是道生萬物的橋梁,又是萬物返歸大道的階梯,故處於若有名而不可名的狀態。無物是指道而言,萬物都是生於大道元始混一的無物狀態,又返還其初,而歸於無物之道。莊子曰:“德同至於初是也,道紀者德也。”所以說大道無前後、無古今,長於上古而不為老。天地萬物及人類,日日用而日日新。知今日道之所由來,即知古道元始一炁之所始。宇宙時空雖萬劫轉換,萬物雖生生息息,大道的元始之炁卻始終如一。無終無始,無頭無尾,永不停息,此即是大道之綱紀所使然。大道之體雖不能執,但隻要執此一德。執德就是執道紀,也就是執大道也。
三千大千世界,無非元始一炁所生。故上清之境為始炁,太清之境為中炁,降至人境,則為元始之餘氣。是故上界仙佛聖真直得宇宙本源之光炁,含炁最清最厚。中界星辰為氣天諸神所居,稟承上界仙佛之炁而變通,其炁的質量層次已較薄。至於人類萬物,乃是稟承中界的日月星辰以及地球、大海之氣,以為活命之源,故其氣澆薄而質雜。人類雖得大道元始之“餘氣”而成其身,但內含一點靈光,能接通先天道性,以成就萬德萬行而返歸於天。若沉溺世俗物欲,將上蒼所賜的先天元光元炁消耗殆盡,以致性光泯滅,命歸黃泉,豈不可惜!若能大誌修真,不昧原靈,證道成真,即可以返歸天賦於人的那一團圓陀陀的真靈性光,恢複本來麵目。
本章雖是從時空、心物的關係上,來闡述道的體用,但從用世的角度來看,它與後世的人文哲學,又有深密的哲學關係。俗稱的“官”字,即管之義,便是領導管理。“官”又是人體的五官百骸,各司人體生命的各個生理係統,最終歸由大腦中樞統領。在人體輔助大腦最多最得力的官能,便是眼之所視,耳之所聽,體之觸摸,心之所思。曾子曰:“一心可以事百君,百心不可事一君。”子思說:“百心不可以得一人,一心可以得百人。”“君子以心導耳目,小人以耳目導心。”可見修心歸一的重要性。心是人身的主宰,是向上或向下、成道或成魔、做君子或做小人的總樞。
人活一世,都有許多不幸或缺憾,都是被自己的耳目所欺騙,被自己的主觀識心所蒙蔽,故而造成人生失道的種種偏差。既知耳目之見聞不可全信為真實,隻有用真心去體悟宇宙法則的“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能知古始,是為道紀”,這才是唯一正確的途徑。假若固執“不信‘自然’無以明”的頑愚態度,那就會像子思在《中庸》中所說的:“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災及其身者也。”由此反觀今日世界,都是重耳目之用,以耳目所得的信息,作為判斷事物的依據,而終難達真明。即使應用最先進的電腦,也難免因耳目之偏,操作之誤,而造成結論的失誤。由此聯想到太上“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的妙語,也隻好無可奈何了!
不盈章第十五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修真得道之人稱為“士”。“善為士者”,即上盡天道,能知陰陽消長之妙,下盡地理,能知剛柔夷險之理,中盡人事,能知巨細事物利害成敗之機。其心中之體用,至微至妙,至玄至通,即可稱為“上士”。大道之體的隱奧曰“微”,至道之應用變化不測曰“妙”,至道之幽深博大曰“玄”,至道之暢行無礙曰“通”。能體至道之隱奧,能用至道之不測,能得至道之幽深,能達至道之無礙,才能謂之“微妙玄通”。
世人不能識大道之行藏,不能窺大道之體用,不知道之無方無所、無象無狀,故難知難見大道之妙。道德之實義深遠,世人不信大道之存在,不修學大道之理,故不知大道之玄妙。雖大道終日伴隨左右,大道之理時刻展現眼前,但卻不覺不悟,視而若盲,聽而若聾,故對日常中極為淺顯的道理不能知行,視至簡至易之道為高深莫測,對玄妙深奧之道體,深不可識。
所謂“善為士者”,即明曉真理,大誌修真,以修心為上,和光同塵,在塵中脫塵,在魔難中消業遷善,在汙泥濁水中汲取營養,在火宅中滋潤心田。不迷失於酒色財氣的漩渦,不為妖魔興風作浪所嚇倒,不被外物所誘。麵對世俗間一切順逆之境,皆心明如鏡,以道為準繩,以德為度量,心湖不起波瀾,靈台不染一物。無論外環境如何變化,都不變其道誌,無論遇到多麽劇烈的狂風驟雨,身心房舍堅固如鋼。雖終日混跡世俗之中,不被外塵所轉,雖魔考重重,皆泰然自若。經雲:“達摩西來一字無,全憑心意用功夫。”故善為士者,會修道者,雖不見其終日參禪打坐,但修道卻每日二十四小時從不間歇,勤修不輟。故雲:“鬧市煉道客,塵囂試修人”,“大隱隱於市,小隱隱於山”。
此章不言聖人、至人,而隻言“善為士者”,乃是專示人入道之要,而強為形容比喻大道之妙。粗盡而微,微至而妙,妙極而玄,則無所不通而深不可識,故謂之“微妙玄通。”人因稟受天地之氣的質量不同,故有聖凡賢愚之別,存在著上品、中品、下品之分。這好比物之品種,一等品者列入天之上界,中等品者列入天之中界,三等品者生於下界;以至於四級、五級、六級……,各生於四生六道。故蓮台有九品,是按其功德的厚薄大小而分類。人人具有佛性,個個天賦道根,唯看其覺與不覺、修與不修,而決定著自己未來的前途命運。若能修身養性,明理識道,原靈不昧,則必能修道成真,返歸道源本根。
【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夫唯”,是承上轉下之語。“不可識”,是說有道之人皆是大智慧者,洞徹宇宙真理,精通自然規律,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無所不能。因其心身與天道相合,天人一體,故能對天下萬物感而遂通,息息相應,能合道之精微、高妙、玄奧、通達,故而難以被世人認識。
修道人清靜無為,淳樸渾厚,人格高尚,道德豐厚,其所思高遠,心中裝著大公;其所行謙下自卑,混跡世俗而不顯耀,含而不露,高深莫測。為人處事,能知人所不能知,能行人所不能行,能忍人所不能忍,微妙通玄,深不可識。修道人的精神境界,遠遠超越了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水平,所以常被世俗之見評頭品足,乃至於不屑一顧,嗤之以愚癡。
常人重顯不重隱,知陽不知陰,隻相信眼見為實,凡看得見、能聞聽、能拿捉者,為可識之“真實”;對不可見、不可聞、不可觸摸,形跡全無,體用不見者,便以為是不可識之“虛假”。以大道而論之,這不僅是片麵的,而且有時甚至是顛倒的。常人對遠在數千年前早已被我們的祖先以超前的慧觀科學驗證了的,確實是客觀存在著的隱態微觀、宏觀等多維世界,因為自己眼難見,現代科學至今亦隻能知太陽係的皮毛,故而便對三千大千世界的一切真理一概不信,一概不識,一律否定排斥,乃至大加殺伐,甚至冠之以“假幻”、“偽科學”、“封建迷信”。如此堵塞通往自然真理之路,無異於斷絕大道之根,這正是人類的最大愚昧之處。
正因為世人有此“不可識”之病,為了挽救人類的盲知,破除今人認知的局限,格除人心私欲妄念所造成的思維障礙,故太上懷著慈悲之心,不得不反複類比,強為形容,以示教世人明白大道之理。以下十五句,都是勉強形容大道微妙玄通之大概而已,願誠信者細細品味,領悟個中真義。
【豫兮若冬涉川,】
“豫”者,謹慎、憂慮之義,戒而後動曰“豫”。“豫兮若冬涉川”是說:人在處世接物時,應當謹慎行事,三思而後行,不敢急迫冒進。凡事皆不可以主觀欲心妄作妄為,應當本著“被迫而後動,不得已而後行”的原則,此乃“無為而無不為”之義。
古之聖賢師祖,韜光晦跡,不露才能,遇事接物,謹言慎行,不敢妄進。好象冬天履薄冰過河一般,時時小心,步步謹慎,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唯恐一失足而遭禍殃。不僅是畏懼冰水有徹骨之寒,更恐失足溺入水中有生命之不測。聖人行事,不起心,不動念,為當為之事,為不得已之事,且是隨緣而遇,隨遇而安,隨心所欲,毫無後天識心的痕跡,故無有隱患。
修真人當知:動機與效果相統一,互為體用。即使為社會做好事,也要度德量力,審慎而行。古有“專欲難成,眾怒難犯”之論。這八個字不僅妄動邪為者宜慎,即使以至公無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亦須審時度勢,調整人情,講明事理,講究方式方法,調動人的積極性,使大家信從,然後才能動而有成,成而能久。因為人心多私,昧於遠識,若稍不遂己心,便會群起而壞之,可不慎乎?學道者遇事不能外圓內方,不善於處事應俗,故常有“好心辦壞事”的教訓,其病在心不在事。
世間隻有煉心法,沒有煉事法。煉心之法,大要是胸中無一事而已。心無一事,才能事萬事,此乃主靜功夫的“以無馭有”、“以靜製動”、“以不變應萬變”的得力之處。凡事臨頭,先後退半步,靜心觀察,以理為先,不主動激化矛盾,執兩用中,把矛盾擺平了,就不會有後顧之患。
空淨師曰:“修真路上有奇險”。修真猶如涉冬川,履薄冰,舉步唯艱,步步有難。最大之難,莫甚於層層魔障來阻攔。最大之苦,莫甚於心中之苦。內外魔與業障聯手,體內陰神與識神串通,敗人成功,欲置死地而後快。另有諸天眾師設考場,試以所欲,或試你所不欲,或試以所難,或試以所畏,所試皆是心之所不悟,心之所不知,心之所不願放下者。酒色財氣,名利恩愛,八大魔王,近於身旁,侍機設場。無論魔考與師考,皆是上蒼所賜之考驗機會。惟有一心不動,咬緊牙關,以堅強的毅力抵抗過去,才不致被內外陰魔之力所嚇倒。
“魔考”就是“佛試”,是“天賜”,也是“人召”。凡修道者,患難必多,乃是為了消去曆世業障,磨去心中塵垢,故當以歡喜心接受魔考。若遇魔難病苦,或遇身家變異,切勿退誌,不可畏縮,隻要一顆真心常在,大誌修真,諸魔即使施盡技倆,設下九九八十一難現於前,猶如閑庭信步。魔見磨不動你,奈何不了你,心生敬佩,自然離去。不僅邪魔放你過關,且諸天舉保,萬魔欽伏,魔王奉迎,是謂得道。一旦氣餒倒誌,則是魔勝道敗,必然自取其辱。
登天雖難,但隻要抱定一顆至誠之心,卻並不難。任何魔難來試道,見怪不怪,魔自消,見魔不驚,魔自滅。為了德化人間,普度眾生,修真人應有甘願受魔的雄心壯誌,要有笑迎一切磨煉的真人風範。隻有磨煉才能生光,天助有道,眾師祖們亦喜歡有傲骨、無傲心的弟子。有師助、天助、眾生之助,何愁道路有風險?何愁大道不圓成?心正法則正,堅信修道,忍耐魔考,一旦功德增添,火候熱度充足,自然陰魔無法近身,還可以引火歸原,成為護法之神。故有詩雲:“道高龍虎伏,德重鬼神欽。”
【猶兮若畏四鄰,】
“猶兮若畏四鄰”,“猶”者,猶豫生疑,遲而不行,若有所畏,不敢行動之義。此句是說:凡是有道德之人,心德純正,一言一行,慎之又慎,唯恐違背天道;一動一靜,皆審時察勢,明悟陰陽,唯怕悖逆物理。人之在世,日處萬事,夜有千思,但絲毫不敢有欺心違天理之事。雖燕居獨處,倘若心有一絲不良念頭,言有半句不當之過,行有一毫不規,猶如左鄰右舍都能看見聽到一般。做了虧心事,雖四鄰未睹未見,但心中自生愧疚,惴惴不安,思之改正,這是天良未昧的善良表現,是本性中天理的顯露。在當今社會中,這種具有良知的發現者,確實稀之又稀。非大聖大賢者,非真正修心證道者,或修心水平未進入高境者,很難有如此慎獨煉己的硬功夫。
天如一個大鏡子,人間的一切動態,一一映入鏡中,再反射至宇宙,攝影追蹤,絲毫無隱,故雲:“暗室虧心,神目如電;人間私語,天聞若雷。”人雖生存在地上,離天遙距甚遠,但也無法逃脫天眼的監控。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人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盡現於廣大無邊的天鏡中,乃至一個念頭,心音起動之處,在天亦如鍾聲,又如高音喇叭一般。善惡公私,功過是非,德行厚薄,準確無誤,記錄在案,由此決定每個人未來的前途和命運。但世人不信自然因果規律,心地昏暗,常存僥幸心理,投機取巧,暗室操作,損德敗性,自以為人不知鬼不覺,其實隻能自欺欺人,豈能欺天乎?
太上以“猶兮若畏四鄰”,其意在於教人要明白自然因果規律。“畏四鄰”即畏天道。要嚴以律己,慎獨自處,管好自己的心,言語行為,做人處事,都要以德為本,不可放肆,不可造次,不要給自己造業障。常言道:“要得人不知,除非己莫為”,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儼兮其若客,】
“儼兮其若客”,“儼”音演。莊嚴、恭敬之義。“其若客”,是說人在平時日常行為中,行住坐臥,舉手投足,音容笑貌,言語聲調,都要合乎規範,像家中有客人時那樣溫文爾雅,彬彬有禮,不失做人的儀規。
人常常以兩副麵孔出現,在社會上,在眾人麵前,言行尚能自我約束,以美好的形象出現,亦能暫時掩飾心中陰暗之麵,以博得人們的好評。但在家中,在無人獨處時,在名利欲望極強時,在利害衝突麵前,卻往往私心溢於言表,本性暴露於外,失去理智,不能以德自製,難以溫良恭儉讓。
一個人要做到表裏如一,唯有修心煉己,抑惡揚善,吾日三省吾身,時時克己之心,修善累德,去陰增陽,積沙成塔。待到德行深厚,五德齊備,內道場能量俱足,中和之氣飽滿之時,自然內敬外恭,內外如一,謙和之氣流露於心身。五官端正慈祥,待人接物,恭敬有禮,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無論順逆,不亢不卑,無論在家獨處,或混跡人群,皆執一德,別無二致,毫無掩飾,純是一片天德的自然流露。
太上以“儼兮其若客”之句,在於教誡世人,做人立德要從點滴做起,從日常生活中修改,不可常戴假麵孔處世,要以真善德立身,才不枉來世間一趟。此句是就立身煉己,舉例強為形容而言。其實做人之道千頭萬緒,無處不是,方方麵麵,無事不有道,無時不有做人的規矩,唯有一心而已。
古之聖賢,外恭內敬,正心誠意,敦厚虛靜。雖無賓客當麵,其音容形貌,舉止動靜,猶如會見大賓一般。雖無人見、無人聞,卻能儼然律己,依德而行,無時不生敬謹之心,無處不是賓主相待。能如此這般,絕無假做作的虛偽痕跡,皆是自心自性的自然流露,都是天理之流行。故才能“儼若客”。
《金剛經》“法會因由分第一”中,描寫佛祖“著衣持缽”,“入城乞食”,“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等日常生活細節,其寓意深刻。佛在世時飲食起坐,日用動容,皆與眾人一般,並無特別之處。隻是裏麵一點與人不同,即如如不動之心。經中所述的日常細事,其意在於告訴世人:借乞食,以令眾生在日用之間,行住坐臥,穿衣吃飯,皆與佛無異。“著衣持缽”,正是明彰其戒。“乞食”,正是教眾生布施。“次第行乞”,正是表示其忍,不分貧富,大慈平等。“收衣缽”,以示休息,心無勞慮。“洗足”以表除塵,清淨身業。“敷坐”以表禪定,正念不動。由是可知,無上大智慧,不在語言文字間,隻在尋常日用內,若能守中節,依修德行,識取自家本來麵目,則日常行住坐臥,吃飯穿衣,無不是修道之埸所,何須進山林、住廟觀呢?
【渙兮若冰之將釋,】
“喚兮若冰之將釋”,“渙”者,散也。就是不留滯、不貪染之義。古之修真者,觀世間一切有為有相之事物,猶如水上之浮泡,如過眼的煙雲,知其瞬間即逝,故心不貪不留,不粘不滯。視一切沉迷愛染之為,皆如夢中幻境,知其虛妄不實,故不貪不染。人心上的情景,一切塵緣,皆應隨順解脫,自自然然,如陽光溫暖之化厚冰,遇暖即釋,漸化無蹤,化過而不留。
“渙兮若冰之將釋”之句,就是形容洗滌心靈之塵埃,應當像化冰消雪那般自然,來時不拒,去時不留,心地一片空明。
世人皆被五顏六色的花花世界所迷染,被濁塵層層包圍著,長期積成的濁識欲念,曆世所造的諸般惡業,猶如寒冬所結的百丈冰山,需要有愚公移山,挖山不止的遠大誌向,用自心的佛道金光去緩緩消溶,才能剝去層層陰質,耕耘自家的性田淨土,再造一個純陽金身。“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消融此堅冰,絕非一朝一夕之事,非要有鐵忤磨針的精神。正如先輩所雲:“修真證道訣無多,一顆凡心日夜磨”。磨心不息,日積月累,才能功成圓滿。
一個道力深厚之人,即使進入冰天雪地,或飲冰如水,也不會覺得寒冷。反之,若體弱多病,滿身陰氣之人,難以耐寒,稍有涼風寒氣,極易招風染寒,疾病叢生,這是陽氣不足的表現。人心若是陰險自私,冷酷無情,心身必然寒氣密布,一遇冷鋒,極容易結成堅冰,失去中和之氣,陰府之門也就自動開啟,迎接你進去了。所以人應當像春天般的溫暖之心去應世接物,懷著“古道熱腸”去做人,心身才能冷暖均適,水火相濟,迴到天地的懷抱之中,達到天人合一之境。詩曰:“夏日堪容百尺冰,心無愧溺和風乘。凡心放下真心佛,滿地慈蓮玉露凝。”
【敦兮其若樸,】
“敦(dun)兮其若樸”,“敦”者,厚也。“樸”者,實也,即未分解之原木。“敦兮其若樸”是指人的本源淳厚渾全的本性而言。人的本來天性,來自大道本源核心的混元一炁,本是圓陀陀、光灼灼的一團靈光,其性淳厚渾全,未被人欲凡識鑿喪。正像未解體成器物的圓木一樣,渾然一體,一元如初,質純篤厚。
古之修道者,德性敦樸,持己之一顆渾樸真心,不為七情六欲所銷亡。無論視聽言動,處世待人,皆是真誠一片,毫無私心雜念,也沒有你我利害之爭,故人人以道持身,個個大德厚樸。隻是到了後世,人心漸私,厚德漸失,而變成一個殘缺不全的性體。修真就是修爻補漏,人應不斷去除後天智識之虛妄,步步向平實處下腳,無是無非,一切從天理處安身。待敦厚之德如木之未分,則性體自會樸然而有渾全之體也。
“敦兮其若樸”,是指元始的上善之德。仁義禮智信這“五德”,合之為一,分之為五。五德含五行,以仁善為首。仁德為東華之木氣所化,中國處於世界的東方,中華傳統道德即是東方文化精華的結晶,故中華文明的核心是善德。東方甲乙木之氣,本是混元一炁所生。東方日出,世界光明。木氣由三清所化,木氣主生,天下之樹木森林,一切生靈,皆為木氣所生。木氣即是“朝氣”、“青氣”、“生氣”,最富有厚樸善德。
今之世界萬物已進入金色世界,西方應運,木氣削弱,故人類由天然的生活,進入西方式的工業化機械生活,淳樸仁善之德的形影漸漸消失,人心沉溺於酒色財氣之中,使自己的靈性之根毀喪,使人身生命之樹幹枯。木氣既失,善性即失,殺心徒增,故肝膽之疾患與日增多。
人稟五行之氣而生,本是一個五元具足、五德齊全的混元純真之體,卻被七情六欲鑿喪,靈氣散失,無法迴歸本位。修道並無什麽捷徑,能保持心境的純真光明,自然能灌滿東華靈氣,恢複孩童赤子之心,如青翠樹木之生長,欣欣向榮。修道應學東華厚樸精神,青木頂天立地,行功立德,如樹木之分枝過節,廣植道林,造福眾生。且莫使生命之樹變成枯木,離天倒地,由活變死。詩曰:“神愛生人人損神,勞心費氣喪其身。痛哉世人皆如此,達道通神有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