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天地造化萬物,千變萬化,千種萬類,自然而然,當作而作,自動運行,從不辭謝而停止。聖人教化萬民亦是如此。天地生育萬物,皆是自然而然。以無心為心,以萬物之心為心,從不容於有心,大公無私,創造萬物而不據為己有。天地雖然無為,無為中自有“不為而為”之妙用。天地造福萬物,不求人知人見,不炫耀己功,不自恃己能,不居功自傲,不圖其迴報。聖人教民亦是如然。
天地有好生之德,萬物有好生之情。天地以其好生之德養育萬物,萬物以其好生之德養育人類生命。稻麥蔬菜為人類供給食物,犧牲自己的微小生命,成就人類的大命;藥材奉獻了自己的全身,以其德性治人身之病。這就是大公無我的精神!人與萬物本為同根所生,與萬物同體,息息相關,休戚(喜樂和憂慮)與共。花木不辭勞作,吸聚天地精華,製造新鮮氧氣,供養人類唿吸養命;又將人類吐出的二氧化碳等汙濁之氣,吸入己身,再造加工。人與萬物共生天地之間,相互依存,各取所需,互惠崢嶸。造化的神奇,互惠的巨大力量,是人的主觀意識所難思議的。
天地萬物皆具有利益人類的善德,奈何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卻失去了本有的天真道性。非但對天地萬物知恩不報,反而破壞自然,迴報天地以私欲惡心,真是太不應該!修真人須知相生相克之理,當效法天地萬物好生之德。若久行不仁,必得不仁之報,絲毫不差。有道是“心存好生必長生,多行逆暴則自亡”;合道則生,失道則亡。修道之理盡在其中。
【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功成而弗居”,“弗”,即不。天地間的萬物,都是不辭辛勞地在造作著,以盡其天性,以它們所創造的成果,無私地奉獻給大自然。它們雖然勞作不息,生長不已,但卻從不據為己有;養育了人類萬物,卻從不恃功自傲。也從不把自己創造的財富占為私有。無論山林樹木,穀物蔬菜等等,都把自己的全部生命,奉獻給了人類。這便是萬物的天德之性。
“弗居”的“居”字,就是占住的意思。正因為天地萬物這種不占為己有的德性,才使人更加尊敬,並從中體認自然天性的偉大。故修道者“以萬物為師”,就是“師”萬物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
天地賜萬物以生命,成就萬物之性,其功浩大,其德深厚。但天地從不以功自居。聖人舍己忘私,德育萬民之生,成就萬民之性,助萬物完備天理,其功德齊天。但聖人功成事就,謙退於後,不以高位而自居。這是聖人效法天地“功成而弗居”的德性。
“夫惟弗居,是以不去”,“夫”字是銜接承上之辭。“惟”者,獨的意思。“居”者,占住之意。此句是說,惟獨聖人功成不居其位,虛心應物,忘名忘相,無人無我。不見有為之跡,不立教化之名,故曰“不居”。
道德自聖人而立,教化隨聖人而出。聖人之心雖不居其功,其功不會因聖人之“不居”而離去,而是福德常在,永不離身。聖人道德高於天下,天下人自然歸伏於聖德之下。正如大海之水,萬派千流,不求歸而自歸矣。故曰“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本章說解】
首章言萬物從無名中來,本章又言萬事從無欲中去,都是歸於無為。太上所說的“無為”,並非不為,而是不妄為,順應自然,為當為之為,在無心中去為,也就是“為無為”。宇宙間萬事萬物的存在,都含有相反相成的對立關係,因而事物中才有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前後等對待。“為”與“無為”也是相反的對立關係,而“為無為”卻是兩者的巧妙結合,是道的執中應用。
“道”與“名”也如同正反相合的邏輯辯證,不自立於不變的肯定與否定形態。“道”的定名,都是為了表達的方便,姑且名之而已。道是“變動不居,周流六虛”的不定態,其名隻是人為意識的塑造而已。叫它是“道”,已是頭上安頭,著於名相了。要想明白這個不可見、不可聞之道,隻有在萬事萬物中去體認,在應用上去體會,才能了解“有無同出而異名”的道妙。因此,太上才在本章推出美與善等道理,加以闡發,讓人從中體悟大道。
大道之理,都是辯證的統一體。有真善美,便有假醜惡;天堂雖好,卻總有人偏要追求地獄;無為之境雖使人向而往之,但卻總有人願意沐浴在有為的苦海裏。與其舍一而取一,不如兩兩相忘,不執著於真假、善惡、美醜,便可得其道妙而逍遙自在。所以真假、美醜、善惡都是形而下人為的相對假立,沒有絕對標準。
美與善是古今中外人所景仰、所追求的境界。在我國傳統文化中,都要求做人要達到至善,生活行為要做到至美的境界,為做人學道樹立了一個美善的架構。這是完全必要的。否則做人便無所遵循,無正確的人生導向。但是作為修德證道,修到一定層次,則要明白道本為一之理。即“變生於定”,二由一起。凡是人以主觀意識之心所為的美與善之道,一落入後天痕跡,即已染上不善不美的灰塵,因為其中已摻雜了私心有為的成份,而使美與善失去了天然的純真。
修真人無論在哪一方麵,都不可過份偏執。即使偏執於真善美,偏執於仁義道德,也會求益反有害,求德反損德。蓋因性中仍有塵,難入真道境。故人常說:“愛美成癖(pi),癖好是大病。”愛美,是享受欲的必然趨向。向善,是要好心理的自然表現。“願天常生好人,願人常作好事”,都是上古時代的道化與德治,早已成為曆史的陳跡。在今日物質第一的世界裏,要真正實現這種理想境界,還需一個相當長的過程。
太上從第一章至本章的大段闡述,從形而上道的“無名”開始,一直到形而下的名實相雜,再到“同出而異名”因果相對的道理,自始至終,都是要人勿偏執一端,莫陷入執著。
修道者為了追求真理,又必須先立起一個目標,在主觀意識中建起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由有入無,執兩用中,方合道義。道就是佛家所說的“真如”。真者如也,如其真也。如果把“真如”確定在美善的範疇,這個“真”也就不會如如自在了。這是修真者在思想觀念上必須突破的大問題。因此佛學以解脫理解上困擾的“見惑”,觀念上困擾的“思惑”,也就是道家的“為無為法”,並作為證道的重心所在。由此可見,佛家與道家學說本為一家,理本同根同源。隻是道家用歸納法來指示,釋家用演繹法來詳析而已。
大道之妙,不無不有,不色不空,物物全彰,人人本具。此乃天地未始之大象,乾坤未立之祖根,不屬於思求,也不能言會。修道之人,若能離去分別之心,絕去名相之念,歸道德於心身,以無為而應物。不起美醜善惡之想,不生有無之見;不存難易之謀,不有長短之爭;不行高下相傾之事,不作音聲逆順之為;絕去凡塵纏繞之弊,除卻牽強傲忤之心。如此靜心定性,則萬有之實理,未嚐不空;萬事之幻境,一目了然。到此境界,雖不以道德自居自有,但道德之功力,卻終身不去矣。
本章的要旨,是教人要效法天道“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全力奉獻,而不辭勞瘁(cui)。不計較名利,功成而不據為己有。萬物皆是秉承天地生生不已之德,所以萬物也像天地一樣,隻有付出,沒有占有之心,沒有迴報之念。人若能效法天地萬物之心,去做人處事,那才是最高的道德風範。如果以為我對社會貢獻太多,得到的卻很少,那就是怨天尤人的怨恨心理,不是效法天地之德。
安民章第三
【不尚賢,使民不爭。】
“不尚賢”,“賢”本是德才兼備之義。“尚”,是崇尚。自春秋以後,“賢”字已經變味,被世人曲解為有才能的人。“不尚賢”,就是不追求權貴厚祿,不攀比高官權位。這個“賢”字,已非聖賢之“賢”,而是指世俗權貴的能言善辯,能文行巧,會施弄權術之輩。
“使民不爭”之“民”字,即現代語言的“人們”、“人類”的意思,而不是在上統治者對在下百姓之稱謂。兩者的觀念不完全相同。古時文字辭匯不多,所以每有轉注假借的用法。
尚賢與不尚賢,因時空的運轉,曆史條件的不同,其內涵也不盡相同。換一句話說,一個真正的太平盛世,天下人人歸道,個個皆具道德,就沒有必要去標榜賢人與愚人,君子與小人,好人與壞人等等分別。之所以提出“尚賢”,是因為存在著不賢;之所以提出“不尚賢”,是怕那些不賢之徒心生私欲,混水摸魚,偽裝“賢”之名,而去幹不賢的勾當,汙染這個“賢”字的尊嚴。
“賢”,即今人所言的德才兼備。但人們往往偏解了“賢”字的真義,隻重才能,而輕視道德品質;以頭上所戴頭銜的高低,作為選賢任能的標準,並作為豐厚待遇的依據。於是便出現剽竊論文,偽造文憑,不擇手段,拚爭高職稱的“尚賢”之風。不僅擾亂了社會,更重要的是汙染了人的心靈。可見“不尚賢,使民不爭”,時至今日,也還有其現實的積極意義。
人之所以有“尚賢”之心,是人我之心未了,分別之心未除。追求賢能的人,皆有以才恃勢,以自尊大,爭勝攀高的虛榮心。自大者,必有不平之肇端;爭先者,必有禍患隨其身。所以,在上位之人,若以後天聰明才智施治天下,民必效仿之,便以機巧之心對策於上,這就是“上下相爭”。天下滋生相爭之心,就會出現爭權奪利,攀高附上,人心自私,道德滑坡,民風敗亂,社會亦不得安寧。
聖人以才智內養心性,以德化民,施無為之治,人心返樸,自然無爭心。崇尚賢才本是自然之情,若是有意標榜提倡,必誘使人爭名逐利,追求虛表榮華,而不務求實際;坐享其成,而不做實事;投機取巧,而自以為能。如此之“賢”,已失“賢”之真意,其結果必然是為害民心,危害社會。
太上所處的春秋時代,社會動亂,霸道橫行,是紛爭霸主的混亂時期。爭霸者皆網絡人才,起用賢士,作為稱霸的資本。那時的所謂“賢者”,就是有才能、有知識、有本領的人。當時墨子特別強調“尚賢”,主張起用賢人主政當政。那時的霸主,多是沒有道德,沒有學問的人,所以墨子才提出“尚賢”。墨子的“尚賢”思想,與太上的“不尚賢”完全相反。太上認為,這種“尚賢”隻能是人治的應病之藥而已,已經離開了道德之本,因而後患無窮。
人類曆史上千古興亡的人物,從做人作事兩方麵而論,賢與不肖,君子與小人,忠與奸,很難下個確切的結論。有德之人不言功,小人挾才以顯能;人心隔肚皮,真假難分清。因此,“選賢與能”的標準也難定論。或以道德仁義作標準,或以才能作標準,其結果都會被人心歪用。正麵標準一立,反麵模式便隨之而興。所以古人說:“一句合頭語,千古係驢橛(jué)。”此話是說,一個道理、一個標準的立起,就好比打了一個固定的樁,為拴物所用。無論是拴驢,還是拴鷹犬,事所必至,皆由人心。任何事情,如果不人為去標榜,那麽真正有賢德之人,就會順從自然趨勢的發展;才能不足之人,也會心安理得。倘若標榜一立,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就會出現不擇手段地攫(jué)取。這種“爭”必生紊亂,必留後患,害人心性。這正是老子提出“不尚賢,使民不爭”的本意。
人的心理狀態很怪,喜歡彼此“比周”。“周”是圓圈,若是情投意合者,便成為一個小圈子。對相近者,譽之又譽;對相憎者,群而攻之。人與人之間的是非毀譽,很難有絕對的標準。所以對相互憎怨的誹謗,或互相親近的稱譽,都要小心明辨,不可偏聽而迷惑。如果先入為主,一落入旋渦,誹譽相爭,則必受損德敗性之害。
上古時代,人心樸實,無需標榜什麽標準名號,個個都是有德之人,不需求賢人來治世。後來王道衰落,社會變亂,所以才需要請賢人來治世。法家雖有“國有常法,雖危不亡”之論,但淮南子卻認為不見得:“鳥窮則啄,獸窮則觸,人窮則詐。峻刑嚴法,不可以禁奸。”雖然法律嚴格,然而眾生業海,照樣犯罪殺人。這就是“人窮誌短,馬瘦毛長”的道理。這又否定了法家的道理。縱觀春秋各家之論,雖各有其專,但都是斷章取義,多是對大道的肢解。無論是墨子的“尚賢”人治,還是法家的“法治”,都是一種離道的偏頗。還是要道德化人間,才能使天下真正太平。正因為“尚賢”所固有的弊病,所以太上才提出“不尚賢,使民不爭”。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盜”之一字,內涵深義。盜有多種多類,有攔路搶劫之盜,有撬門入室之盜;有明盜,有暗盜;有剽竊之盜,有人心之盜……僅以哲學範疇解析,“盜”就是偷,是暗中將人之錢財,以不正當的手段據為己有。比如貪汙受賄,欺世盜名等等。
“盜”又含有取之義。佛家以“不與取”為盜。所謂“與取”,是得到物主的同意給予。所謂“不與取”,就是未經別人同意,而取為己有。道家與佛家有同義。《陰符經》曰:“天地,萬物之盜。萬物,人之盜。人,萬物之盜。”是說萬物取天地之精華;人又取萬物之精華;萬物又反奪人之精華。天地人萬物相互依存,互惠互利。修道就是盜取天地萬物的光炁,再造自己的性命。天地無私,唯德是輔。故修道者奪取天地萬物之精華,是天經地義,以道合道,故“盜”即為“道”。反之,凡不合道德的事物,則稱為“盜”。人若背道損德,七情六欲過甚,順人道下滑,就是一個被天地萬物所反盜的過程。
“難得之貨”,即金玉珠寶諸類。物以稀為貴。對這些珍貴的“難得之貨”,如若過分提倡,必然會助長人們貪求欲得之念。欲望得不到滿足,便以不正當的手段盜取。難得之貨具有極大的誘惑力,是一種靈魂腐蝕劑,極易引起民風的頹變。今人崇拜金錢萬能,追求物質享受,社會上出現的貪汙盜竊,殺人放火,賣淫嫖娼,販毒吸毒,造假行偽,欺詐行騙,短斤少兩等等,皆是“難得之貨”引起的禍端。凡此種種歪風邪氣,汙染社會,亂人常心,惑人本性,誘人邪念,導人妄行,害人至甚至烈。
“難得之貨”,就是滋生盜賊的隱患,是社會紊亂的誘因,是萬惡之淵。在上者若提倡榮華,顯耀富貴,彰揚虛名,必然是惑迷人心,拉人下水。在上者的言行舉止,就是萬民的楷模。若不求儉樸,講究排場;奢侈浪費,不講廉潔。則盜風必起,正氣淪喪。這是最大的誤導。
修真人應視金錢如糞土,淡泊名利,不貪求珍寶。黃金棄於山,珠玉捐於淵。視財為身外之物,不過積錢財,不聚珍貨。財乃大道所生,不可聚斂私有。聚財如聚禍,財多人心亂;有財施舍眾生,不為一己享用,此乃是舍財養心之道。
【不見可欲,使心不亂。】
“不見可欲,使心不亂”,此兩句是對“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的總結。換言之,如果說“不尚賢,使民不爭”是消極的避免好名的爭鬥,“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則是消極的避免爭利的後果。而“不見可欲,使心不亂”,則是積極的釜底抽薪之法,從欲心深處拔除毒根的根本措施。名與勢本來就是權勢的必要工具,名利是因,權勢是果。權與勢,是人性中占有欲的擴展和放大。雖是賢者,亦在所難免。“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是對當今人類社會心態的真實寫照。
世間固然也有人淡泊欲望,唾責名利,認為名利之心不合道性的智者。但“名利本為浮世重,古今能有幾人拋?”除非誠心實證佛道雙修、性命雙修的大誌向者,才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才能徹底擺脫欲心的縛綁。在修真者看來,欲心是造業的罪惡深淵,是修道最大的障礙。在世俗人看來,人欲卻是創造的動力,人如果沒有占有支配的欲望,這個世界便沒有生氣活力,沉寂得像死亡一樣。各人所站的角度不同,對自然真理的認知必有差異,兩種不同的人生態度,是與非,對與錯,各有其說。
道家佛家把人的欲心歸納為“七情六欲”,即“喜、怒、哀、樂、愛、惡、欲”。並且將人世間一切物質世界的事物,凡是心中沾染執著,產生貪愛留戀欲望者,都看作是欲。例如情欲、愛欲、色欲、物欲,凡有貪圖之心者,都算是欲。欲又有善惡之分,善欲可與信願並稱,惡欲可與墜(zhui)落銜接。尤其是佛家戒律,視色欲、物欲如毒蛇猛獸,為害生命與道業甚烈。這與太上的“不見欲,使民心不亂”同出一轍。魏晉以後,儒釋道三家文化相結合,才匯成中華傳統文化的主流。輕視物欲,偏重樂天知命,安於自然生活的思想,便普遍生根。
空淨師有句名言:“人心是一個很矛盾的怪物”。許多人在道理上,也能明白無欲無私符合道性的要求。但遇到實際問題時,自己總難免纏縛在欲網上打轉,鑽進欲圈中走不出來。所以要徹底放下人心欲望,確實是件難上加難之事,非大誌大願者,非有咬釘嚼鐵的精神,難以超越心頭山上的雲遮霧障,難以渡過苦海達彼岸。對此,每個持正真修者,都會有辛酸的淚水和刻骨銘心的感受。正如一位修證者發出的心聲:“修真苦,修真難,萬般諸苦猶可忍,放下人心最苦難!”可見欲心之頑固!
修真人要能做到:對於種種可見可欲之事,心不起,念不動,心地清靜自然。世俗間的幻境甚多,名譽地位、金錢享受,燈紅酒綠,花前月下……等等誘人之欲,無處不有。若能心地空明,不見於物,惟見於道;處物應物,不留於心。豈有一物可求?既無物可欲,心君自然安泰,幻緣豈能搖動?學道之人,果能空其心,視物如幻,此心不靜而自靜;心既清靜,何以能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誌,強其骨。】
“聖人之治”,是說聖人治身與治國相同。所謂“虛其心”,主要是講修心煉性,以性帶命的功夫。也就是要做到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之義。虛心是美德,聖人心地虛靈明妙,蕩蕩空空,無一物所係,無一毫塵垢。無嗜欲,無亂煩。柔弱謙和,平易近人,處下不爭。故曰“虛其心”。“虛其心”就是改造世界觀,離情棄欲,去掉私心,這是最重要的修道前提。如果沒有這一步克己功夫,就很難達到心清靜,性空明的境界;更難邁入“實其腹”的境界。即使終日煉氣,意守丹田,仍然跳不出常人的規則,難以做到性命雙修的升華。一個人真能做到“虛其心”,無欲無妄,心如止水。自然就可以達到呂祖在《百字銘》中所說的:“養氣忘言守,降心為不為。動靜知祖宗,無事更尋誰。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氣自迴。氣迴丹自結,壺中配坎離。陰陽生反複,普化一聲雷。白雲朝頂上,甘露灑須彌。自飲長生酒,逍遙誰得知。坐聽無弦曲,明通造化機。都來二十句,端的上天梯。”呂祖這一百字,就是對“虛心實腹”的最好注解。
“實其腹”,主要是講煉命促性的功夫。即懷道抱一,意守丹田;神凝氣聚,神氣合一;精全髓滿,真炁充盈;百病不生,乾體康寧。乃至神清氣足,理備道全,結為金丹,養育聖胎等,這些都是“實腹”之義。聖人腹中包藏宇宙,涵養萬物,心可上通天,下透地,與天地合為一體,與天地共長久。德深功高,積累深厚,能無為而無不為。故曰“實其腹”。
“實其腹”就是煉氣的功夫。曆史上先輩們對“氣”字有大量精辟的論述。氣有多層含義。有先天之“炁”與後天之氣;有空氣之氣,即人唿吸之“氣”;有人食五穀後化生的水穀之“氣”;人體內又有營氣、衛氣、真炁、邪氣等等。氣是人體生命三大要素之一,人一刻也不能離開氣。古有“三寸氣斷,命歸黃泉”之說。人一口氣上不來,就意味著死亡。
“實其腹”的真義,就在於一個“炁”字。此“炁”字由上無下火組成,內含天機。就層次而言,此炁來自宇宙本源,為先天無極的光炁混合狀態,是含有道性的高能量、全息性的精華物質。它是生天生地生萬物的本源,也是人體性命兩大係統的根本。有此炁即有此命,無此炁則命不存。人的生老病死,皆與此“炁”密切相關。修真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生命升華。在腹部下丹田安爐設鼎,吸聚天地精華之炁,剔除體內陳渣,去陰增陽。使真炁充盈,水火相濟,初而達到身體健康;進而步步凝煉升質,使體內五氣朝元,三花聚頂;終而使人體光化炁化,性命合天,達到複返先天,與自然相合,而盡享長生久視的天人合—之樂。
“弱其誌”,比如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榮守辱,便是弱誌之義。又如赤子之無心,無知無識,神定氣和,柔和謙讓,與世無爭。一言一行皆不敢自恃自傲,嚴以律己,謙以待人。即使為國家、為天下作出巨大貢獻,亦不敢為天下先。道在於柔,不在於強;德在於順,不在於背。人能弱其誌,不與物爭;斂華就實,謙美之德自然歸之於身。若以人心用事,處處爭勝好強,自誇自傲,顯能露才,這都是“強其誌”的表現,不合道性法則。
所謂“強骨”者,就命體而言,就是真精重聚,真炁充盈,髓滿骨堅之義。就其心性而言,就是要以道德戰勝自己的人心私欲,而不是以道德求勝於人。此兩者就是“強骨”之義。以德勝己者,謂之“強骨”;以能求勝於人者,謂之“強力”。強骨者,有自強不息之妙,有勇猛精進之心。修真是偉大的人體生命科學事業。在實證的前進路上,必然是荊棘坎坷,千難萬險,魔關重重。麵對種種考驗,惟有此種“強骨”精神,惟有不畏艱難險阻的堅剛骨氣,才能勇登彼岸。
【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上文所言之虛心、實腹、弱誌、強骨,說的都是無為之道。
“常使民無知無欲”,其義是教人返樸歸真,返本還源,由後天複返到先天。人自降生成長,有了後天知識之後,先天本性便被七情六欲所蒙蔽,先天智慧亦被後天識心所湮沒。所以純粹以後天意識用事,墮(duo)入貪嗔(chēn)癡的苦海中,自造業障,自害其性,輪轉於六道(指三善道:天道,人道,阿修羅道;三惡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難以拔脫。人們若能知有欲有知的害處,便自然“使知者不敢為也”。
聖人慈悲教化,化民以道德,教人要抑製後天欲望。開發先天智慧,以先天駕馭後天,以無為之道治理心身,以恬淡之心處世應物。能如此,天下自然歸於無識無欲之先天大道。民無知而自樸,無欲而自正。聖人既以無為之道治民,人們也會保持淳樸的自然之性,不敢炫耀機巧之謀,不敢施以狡詐之心。同入無為,樂享天真。這是以德化民之根本,而並非無知者所言的“愚民政策”。
“為無為”,是說“道”的體性是“無為”,而道的功用,卻是“無不為”。“為無為”就是用中之道,就是大道之一。概而言之,就是立於旋極,心處無極,運用太極。是體用的完美結合。若能使人民效法天地,常處於這種“無知無欲”的自然之道,虛無自然,無執無偏,則天下德化,民風純樸,百姓自安。修真人心能常處“無知無欲”之境,自能以以無馭有,行“為無為”之事。無論治心治身,處世應物,心君自能清明,身體自能康寧,道果自可成就。
【本章說解】
此章名為“安民”。安民即安心。聖人秉天地之元炁而生,聚道德於一身而存。以無為之道教民,所以萬善具備,萬德周身。無私無我,無餘無欠,無親無疏,無分無別。濟物之心無窮,憂民之心重重。天地雖大,聖人之德與天地同廣;萬民雖多,聖人與萬民同其心。所以聖人不顯山,不露水;不以聰明才智露於世,不以所能惑於人。倘若少有能所欲之心,少有聰明才智的顯露,少有異常功能的炫耀,那便是有欲有為。此等所為,都是落入了後天的塵跡,都是無道的表現。自古以來,無論是功高天下的大德者,無論是德貫古今的大智慧者,從來都是效法天地之道,默默奉獻,含而不露,功成身退。故聖人能以無為之治,安天下人之心。
此章經要,要在談“無為”與“有為”的辯證關係。太上所說的“無為”,是言大道虛無之體,並非不為;而是不主張妄為,不用後天欲心去為。宇宙間的萬事萬物,都存在著相反相對立的一麵,同時也存在著相生相成的關係。有為與無為,就是這種既對立、又統一的整體。太上在本章中又引申出不爭、不盜、不亂,以至於無知、無欲、無為。最終歸結為“為無為”,這既是一個由後天返先天的過程,也是有為與無為的最好結合點。
人生存在這個有形世界,要生存,要發展,無論做人作事,無論學道修真,天天都在“為”。不為何以立命?不為何以為人?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去為?以何種心態去為?以無私之心奉獻社會,將小我溶於大公之中,則心中無私天地寬。其所為當為之事,為之有理,既能利己,又能利人,何樂而不為?怕隻怕以一顆汙濁的私欲之心,去為爭名爭利之事。其所為不僅害人,更在於傷己,乃至為害社會,那是罪惡之為!
對於修真者而言,“為無為”更有一層深義。不僅要無欲無私,心地純靜;更要在“為”中學會“無為”,身在塵中不染塵;在鬧中去取靜;在塵中學脫塵。經受順逆正反的風雨洗禮,承受社會熔爐的冶煉。磨成一顆金剛不動心,造就成為大道器。造到無心無欲,無物無我:有無結合,無為而無不為之境,則道果垂手可得!
詳究“民之爭”,是因為“有欲”才有爭;民之盜,是因為“有欲”才有盜;民之亂,是因為“見欲”而心才亂。心亂則行亂,才造成了社會的不安寧。所以說,無論爭、盜、亂,所表現的形式雖然不一,但其根源皆生於欲。所造成的失德、失性之害,卻是一樣的。所以經文末句以“為無為則無不治”,總歸於治國、治家、治身、治心之實理,都在於無欲無為之道。
本章河上公名之為“安民”,而以“除嗜欲”、“守五神”為解,即所謂“治國與治身同也。”《漢書·藝文誌》稱道家之學為“君人南麵之術”,其要旨為“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隋薛道衡《老氐(di)碑》文說:五千文“用之治身,則神清自靜;用之治國,則反樸還淳。”統觀《道德經》全文,自始至終,兼以治國與治身並論,做人與修真共參。它是站在宇宙本源的高度,闡述天地人萬物之理。無所不包,無所不含。其理就在身邊,就在人心。悟與不悟,得與不得,卻全在各人把握了。
道用章第四
【道衝而用之,或不盈,】
“道衝而用之”,“衝”,即中和、虛中之義。是言陰陽造化的機理。“或不盈”,不自滿之義。大道以虛為體,以和為用。以虛為體者,體之於靜也;以和為用者,用之於中也。故“衝”之所用,就是無為自然。換言之,衝就是虛而不滿,但又源遠流長,綿綿不絕。也可以解釋為用中之道,不執一端,不執一偏,使陰陽處於平和之中。道的妙用在於用柔,在於中謙不已,猶如來自高山上的流泉,涓涓而流注不休,終而匯成無底之深潭。低穀之處,從不拒絕細流之水,無盈滿,無止境。大道衝虛之用,又像宇空生天地萬物一般,生生不已,源源不絕,永無休止,應用無方,量同太虛。天地雖大,天地卻不知其大;萬物雖多,萬物卻不覺其多。大道用衝之妙,視之不見其形,聽之不聞其聲。虛而有實,實而有虛。取之而不可得,舍之而不能去。其妙難探,其用莫測。此即是大道的“匿名藏譽,其用在中”之妙。
“衝而用之”的內涵,就是用中之道,凡事執兩用中,器物不盈滿才能盛物;山穀不盈,才能納氣;江海不盈,才能匯聚千流。從個人修養而論,修道的基本,首先要能衝虛處下,無論是修心養性,或是煉氣養神,都要衝虛自然,永遠不盈不滿。人心不盈滿,才能容納天地萬物,來而不拒,去而不留,除故納新,去陰增陽,流存無礙而不住。凡是太過尖銳,或是呆滯不化的心念,便需衝之,使之平息。倘若尚有紛紜擾亂,糾纏不清的雜念,需要衝虛解脫。對於氣息與精神,也要保養不拘,任其衝而不盈。如此存養純熟,太和之炁,自然暢通無阻;心中的天地,自能太平祥和。
人體在有生之初,先天五行與後天五行兩而為一,五物為五元所統攝,五賊五欲被五德所製,一舉一動,都是先天主宰,後天意識隻是役從,這是一種先天後天相統一的最佳狀態,是修真者應當實踐達到的最佳心身內環境。也是修道者複返先天,返老還童的心身生理狀態。嬰兒是以先天為主的生理狀態,其靜時,是先天五元狀態;其動時,則是五德狀態。他們的動靜都是先天用事,雖也有喜怒哀樂夾雜其中,但都是出於無心,喜而不留,怒而不遷,哀而不傷,樂而不淫,都處在正常的生理閾(yu)值以內,處在中間值狀態。
古人將這種“雖發皆中而不偏”狀態,稱之為“和”,統稱為“中和”或“衝和”。也就是古人所說的“無欲”或“清心寡欲”狀態。修道者所說的“無欲”,並不是木呆狀態,更不是植物人狀態,而是要使後天心理活動保持在中和的狀態。雖說喜怒哀樂欲等人的屬性難免不有,但都是輕微而和諧的反應而已。在這種心理狀態下,體內的精、神、魂、魄、意這些生理係統,就會各安其位,各司其職,不生紊亂而內哄。體內也不會出現超過生理閾(yu)值時所產生的毒素、抑製素、幹擾素等毒汁的傷害,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先天五元五德係統的主宰作用,使修者不斷進入更深層的先天領域,終而完成複返先天的全過程。
人體內的先天係統與後天係統,在中和的心理狀態下,才能和諧統一,體內的陰陽係統就會自然相衝相交。河圖所表達的二五陽陽中所含的精華,就會發生玄妙的結合,凝結為一體。這種耦合過程,就是相衝相生,陰陽相合,不是先天動而後天成,便是後天動而先天成。真不離假,假不離真,真賴假以全,假賴真而存。渾然一體,無傷無損,圓成具足。就像河圖中的陰陽五行同居,先天五行處於主導之先,後天五行處於輔從之後,形成一氣流行之象。古人教導的“窮取娘生麵”,就是指的這種先天與後天相結合的衝和心理生理狀態。
人體成長發育成熟之後,先天光炁發育盈足,就會出現陽極而陰生,先天交於後天。由先天占主導,後天處仆從,發展到後天占主導,先天居偏位。於是體內先天三元係統逐漸虧損,發生不穩定狀態,出現魂魄不定,欲心起而精竅開,心意亂而性迷蒙。因體內失去先天正氣的主宰,識神、濁精、遊魂、鬼魂、妄意等陰性物質一並興浪,而生成喜怒哀樂欲。這五賊相互勾結,興風作浪,擾亂內環境,戕(qiāng)害真主人。先天的元神、元精、元氣、元性、元情這五大係統的正常生理功能,就會受到嚴重破壞,直接影響仁義禮智信這五德的穩定,使人體內環境的五元、五德這兩大先天機製漸次剝銷。直至體內先天盡失,陰氣猖獗,陽氣耗盡,步入死亡之路。這就是“順生人”之道。
惟有聖人能掌握先天之學,能在先天未發展到顛峰,尚未由陽轉陰之前,及時依理依法保陽不損,這個陽就是五元五德。在後天將生成,尚未對心身內環境造成幹擾破壞時,就及時依理依法退陰,此陰就是後天識心欲望所產生的五物五賊。聖人知此先天與後天的變化之機,並能自如地借用後天養先天,以先天化後天,行“為無為”之道,直入聖基。
“或不盈”三字,“或”,常也。道常虛無而不盈滿,故曰“或不盈”。“或不盈”是對大道德性的強名比喻。大道實際未嚐不盈,隻是就其虛中而言,所以謂之“或不盈。”
【淵兮似萬物之宗;】
“淵兮似萬物之宗”,“淵”者,深廣莫測之義。“宗”者,根也。道淵深而不可測,廣而不可量。似有非有,似無非無。但它卻是生化天地萬物的根宗,是宇宙的本源。
“淵兮似萬物之宗”,是承接上句而進一步言道。是說大道不僅“衝而用之”,而且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大道的太和之氣,充滿乾坤,其量包容天地,其神貴乎古今,其德遍乎天下。無論胎卵濕化,無論飛潛動植,這種太和之氣無處不在,無處不有。但大道的本體卻是空空洞洞,渾然無一物,視若不見,用卻有餘。好象百川朝海,而海卻永不見其盈滿。其勢浩浩淵淵,永無窮盡。這就是“淵兮似萬物之宗”之義。
萬物非道而不生,非道而不成,非道而不有,非道而不立。大道之本體,涵養萬物而不匱;大道之妙用,衝和萬物而不遺。其理幽深,不可以人的主觀意識心所能得;其用隱妙,不可能以文字語言說清楚。但是世間萬物,物物有道,處處是道,道皆負載在事物之中。但若探其大道衝用之機,參其深玄之理,似乎既非一、又非二,無窮無盡。萬物來自大道無極之宗。萬物在大道主宰下生育發展。萬物最終又複返於本源。這是宇宙的基本規律。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銳”者,鋒芒畢露之利刃也。“挫”,就是磨礪、抑止之意。“挫其銳”,是說凡是過剛過強的事物,都有棱角,容易傷人,故不合道性。譬如人心的爭勝好強,恃才高傲,盛氣淩人,逞能顯才。這種傲氣十足的人,處事待物,咄(duo)咄逼人,言談舉止,必失謙德。若不挫其銳氣,不磨去棱角,必會傷己害人。故應當斂神以靜,去識忘巧,悔過自省,使鋒芒不露,棱角無存。故曰“挫其銳”。
修真人當知:人若有過銳之傲氣,皆因體內陰性物質偏盛,中氣不足;正不壓邪,陽不製陰,陰陽不平所致。故修真者應當不斷加強清陰增陽,常處下位,常立謙德。有才而不露,有智而不用,雖有功能而不亂施。抱素致和,若癡若愚,抱中守一,遇事冷靜。如此持久自磨,銳氣自可銷匿,其道自可用中。
“解其紛”,挫銳之法,在於解其紛。“紛”者,人心之亂也。不解紛,銳也難以挫去。“銳”與“紛”,都是指人心欲望而言。人欲之銳,可以起爭盜心;人欲之紛,可以生煩亂心。故“挫其銳,解其紛”,與“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等訓導,都是太上教人要減少欲望,效法於大道之用中。天下事物錯綜複雜,有藤纏而不能解者,有凝結而不能散者。人心欲望過盛,凡心過重,就如同作繭自縛,劃地為牢一樣,非要自挫其欲,自己解脫自己。就像蠶蛹一樣,自解其縛,自脫而出。此即“解鈴還需係鈴人”。
修真人身處紅塵,若能明心見性,不沉溺貪欲塵境,不陷入是非爭訟,不過貪名利權貴。應事應物,隨緣就勢,萬般矛盾,視若為一;萬變紛紜顯前,我心寂然不動;應對紅塵,心如止水。眼明如日月,順逆皆不迷。這是太上教給我們“解紛”的妙方。
“和其光”者,是說修真人混跡世俗,共處於凡塵之中,能以本性之光,獨見其明。知其明,亦知其暗,不以獨耀而去亂人。“和其光”,就是和其心德之光。一切有情無情眾生,種種形色萬物,雖形象不一,皆有此光。你我他之光,萬物眾生之光,皆來自宇宙本源,天下眾生皆受佛光道燭的沐浴滋養。故我與萬物同體同源。如能將我之光融合於眾生之光中,則我心德之光即可通天徹地,可以直通本源,可以交感萬物。和光之妙,有如以水投水,其水無二;以火投火,其火皆明;又如千萬盞燈合聚一室,其光不分彼此,其明無際無量。修真人能混跡和光,與世同俗,一若靈芝與眾草為伍,鳳凰偕群鳥並飛,不聞其香而益香,不見其高而益高。此即“和其光”之妙。
修真人應視自己為一滴水,視眾生萬物為大海,惟有將這滴水融入大海,自體與共體合一,才能有所作用。與眾生同體,與萬物和光,其心境寬廣如宇宙;與大道合一。無私奉獻於眾生,才能得眾生萬物之助,才能修道有成。“塵”即凡塵世界。既然能“和其光”,必能“同其塵”。“同塵”之妙,在於物我兩忘,心清意定,常與眾庶同塵世,不脫離社會,不逃避現實,不畏紅塵艱難,不染世俗汙垢,不棄於人,不棄於物。在紅塵中能潔身自好,能化惡而取善,不自愛而愛人。觀三界,猶如琉璃淨界,一體同然;視萬物,猶如燈燈相照,沒有異色。心無起滅,意無憎愛;靜觀世界,無有則有,有有則無,一切皆即一,一即一切。如此“和光同塵”,則修心煉己之功成矣。
【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湛”即深沉之貌。“湛兮似若存”,是說修真者既得大道衝和之用,性海虛靈,心淵湛寂,可以融一真而入妙,可以混萬理以歸元。天外無極之眼睛,無不豁然通透;世間的凡欲凡情,無不了然覷(qu)破,看得湛湛清清。虛靈圓妙,渾渾淪淪,獨立而不移。雖劫數升沉,天地改易,但我之真體如然,不滅不壞。故曰“湛兮似若存”。
我之真體既然常存,那個無體的真我之性,即與無極真空之體合為一體;我的無相之相,即與太極妙相之相同其相。到了這種境界,陰陽在乎手,變化由乎心;我之妙性,未嚐不是天地之始;我之真心,未嚐不是萬物之母。天地之造化,萬物之生成,皆由乎我;造化既由我,造化即是我,我即是造化。如此非人非神,神通廣大,長存不滅者,太上反問說:“吾不知誰之子?”這是太上對修道成真者的比擬。人人具有真性。這種先天真性,來自宇宙本源,在未分天地之先,即有此性;未立太極之始,我己在先,我之真我,便是有象帝之先。文中言“吾不知為誰之子,象帝之先”二句,即是此義。
“象”者,如日月星辰之掛於天,山川河流之顯於地,這些便是象。“帝”者,主宰萬物,運禦乾坤,此便是帝。“象”與“帝”都是喻言大道運用之妙。人若能做到衝虛自謙,不盈不滿,自然可以頓挫堅銳,化解煩憂。然後參和它的光景,互同它的塵象。但它依然是澄(chéng清澈,透明)澄湛湛,和而不雜,同而不流,若存若亡於其間。倘若真能造到這種心境,完成這種素養,性命合一,形神俱妙,變化無窮。雖仍在塵世混跡,與常人無異;但卻似人而非人,似神而非神,實在是無法比擬他像個什麽。假使真有一個能主宰萬有的大帝,那麽能創造大帝的又是誰?這種創造大帝與萬物的根本功能,太上強名之曰“道”。但是道本無形,道本無名,叫他為“道”,便已非道。因此,隻好形容他是“象帝之先”。
本章的原文原義,它的內涵流變,後世多是各取所需。有從修養方麵去體會它的本意的;也有從對人處事等事功方麵去領略它的妙用的。其實大道本是一個全息性、多層麵的整體,它無處不有,無處不用,修之者存,失之者亡,絲毫不爽。
【本章說解】
大道之本體實用,說其大,天下莫能載;說其小,天下莫能破。蕩蕩無邊,無聲臭之可聞;空空無際,無征兆之可見。雖無影無聲,卻有理有氣,無時不旋轉於天地之間。經中所講,正是大道衝用之妙義。人若能悟得此“衝”之用機,則一身之中,真氣無時而不流通,陰陽無往而不順適,無處而不生春。至此,即是“陰陽在吾手,造化在吾身”。此時,我之身,未嚐不是象帝之先。身既同此身,必如此體認,衝用之旨,即可得矣。“衝”就是中,道衝而用之,就是執兩用中,就是自然而然的用中之妙。
無為之道,就是先天河圖中所深含的妙理。河圖是從“中”而生發陰陽兩大五行係統,也就是天地順生人生物之道。河圖中陰陽五行相合,呈現一氣渾然的中和狀態,這就是生聖逆運之道。“逆運”與“返還”的概念並不相同。逆運是運化五行歸於中黃太極,形成先天占主導,後天為輔從的狀態,複見父母未生前的麵目,一氣渾然。無為之中,是一種以道全角的修煉過程。以道全角,就是用五德這個根本、關鍵元素之一的“信”德,統馭其它四德,使仁義禮智四德散居在周邊的基本元素,複歸於中央一“信”之中,也就是將仁義禮智歸於一心中,歸於那個圓陀陀、光灼灼、活潑靈動的先天本源真心中。這就是“道衝而用之”的基本內涵。
聖人之德,在於和光同塵,這是聖人的虛心自然之妙。虛心就是衝用,衝用就是不盈;衝用不盈,就是由無極而太極,即是五行綜整之三五合二五,二五合於一五,一五歸本根的逆修之道。中,就歸根而言,就是一氣,一氣流行,五元五德凝結不散,渾然形成先天的太極,不滲不漏。後天的五物五賊,先歸服於先天的五元五德,進一步化而為純陽。這樣一來,先天氣,後天氣,兩合為一,了性即了命,上德無為之道,河圖的理義,就會完全展現出來。若能會得此義,則萬物之宗,宇宙之本源,即可通可達。
修道者的“和光同塵”,正像魏伯陽真人在《參同契》中所雲:“被褐懷玉,外示狂夫”。所以自古以來的大成者,為了濟世度人,往往裝瘋賣傻,蓬頭垢麵,大智若愚,混跡世俗。例如濟公活佛的喝燒酒、吃狗肉;呂純陽(洞賓)祖師的三戲白牡丹等等。都是從和光同塵的觀念出發,在塵中煉道心,在鬧中磨真性,逆凡俗之反,修常道之真,這正是世人難以理解,更是難以做到的“顛倒顛”。
曆史資料和文藝作品中的濟公活佛,手中搖蒲扇,“鞋兒破,帽兒破,身上的袈裟破”,衣著破爛,一副行腳羅漢模樣。有人說他愛食狗肉,好飲酒,瘋瘋顛顛,以為他不正經,其實這是把他看錯了。濟公看到一些出家修行者,口吃素齋,心懷鬼胎,少有善知識開悟佛法,多是心口不一。他不忍佛門慧命懸絲欲斷,來到人世,化名“修緣”,普化眾生,故裝瘋賣傻,遊戲人間,專門與那些假修行者“作怪”。人說不能吃的,他偏要吃;你說不能去的,他偏要去。這種瘋狂顛倒,逆法度人之為,一些淺智薄慧者,無法理解,以為他這個野顛僧是佛門的魔鬼。哪知他身顛心不顛,念的是“真正經”,不比那些“假正經”、“假悟空”強嗎?其實那些假慈悲者,隻不過混世而已。故當時的僧人都氣他、罵他、恨他,時至今日,還有人誤解他,說他是個“不淨和尚”。而不知他乃是羅漢化身,日光之體,深藏三昧真道,故吃肉喝酒隻到喉中,胃腸空空如也,隻在口中幻化一下,以諷剌警醒僧侶同修而已。同時,他混跡世俗,和光同塵,不到佛寺,卻到俗家,在塵世間廣度化人,使世人德化歸道,萬家生佛。他那副沒有“偽裝”的德性,才是度化世人的“方便法門”。“世人笑我顛,我替世人憐”。這正是“和光同塵”的真義。
用中章第五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仁”,就是愛護人與萬物的仁慈、仁愛等愛心的表相。“天地不仁”,是說天地是在無心無意、無欲無為狀態下,化生養育萬物的仁善之德。天地本無心,以無心生養萬物,不聲不息,施恩無遺,為而不恃,生而不占有,為而不圖報。這種純粹質樸、大公無私的舍己精神。這種不言之仁,天地不知,人也不覺,故曰“天地不仁”。
天地的這種“不仁”,其實才是至高的上德。人若能知此“不仁”的內涵,修此“不仁”之至善,達到這種“不仁”的上德,即可與天地相融,感而遂通。身中之河車自會常轉,性命的圓機即能無所不到,陰陽二氣自然交感,真氣自然充盈,就能與天地合一不二。
“仁”者,善也。愛人施善,慈悲為懷;無私無欲,真誠奉獻;心地寬廣,包容萬物;舍己施人,不求迴報者,才能稱為真仁上德。仁為“五德”之首,五德即仁義禮智信。仁德有層次之分。修仁德要循序漸進,初修者要先分清善惡,劃清善惡界限,見善者為之,見惡者遠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從日常點滴小事做起,除惡務盡,抑惡揚善,積沙成塔,積善累德。繼而再由“有心”入“無心”,從“有仁”到“不仁”,終而進入此種上仁之境。有心行善不為德,無心修善即上德。此上德就是效法天地無心無為的“不仁”上德。
天地有好生之德,萬物有好生之情。天地以其好生之德養育萬物,萬物以其好生之德養育人類生命。稻麥蔬菜為人類供給食物,犧牲自己的微小生命,成就人類的大命;藥材奉獻了自己的全身,以其德性治人身之病。這就是大公無我的精神!人與萬物本為同根所生,與萬物同體,息息相關,休戚(喜樂和憂慮)與共。花木不辭勞作,吸聚天地精華,製造新鮮氧氣,供養人類唿吸養命;又將人類吐出的二氧化碳等汙濁之氣,吸入己身,再造加工。人與萬物共生天地之間,相互依存,各取所需,互惠崢嶸。造化的神奇,互惠的巨大力量,是人的主觀意識所難思議的。
天地萬物皆具有利益人類的善德,奈何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卻失去了本有的天真道性。非但對天地萬物知恩不報,反而破壞自然,迴報天地以私欲惡心,真是太不應該!修真人須知相生相克之理,當效法天地萬物好生之德。若久行不仁,必得不仁之報,絲毫不差。有道是“心存好生必長生,多行逆暴則自亡”;合道則生,失道則亡。修道之理盡在其中。
【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功成而弗居”,“弗”,即不。天地間的萬物,都是不辭辛勞地在造作著,以盡其天性,以它們所創造的成果,無私地奉獻給大自然。它們雖然勞作不息,生長不已,但卻從不據為己有;養育了人類萬物,卻從不恃功自傲。也從不把自己創造的財富占為私有。無論山林樹木,穀物蔬菜等等,都把自己的全部生命,奉獻給了人類。這便是萬物的天德之性。
“弗居”的“居”字,就是占住的意思。正因為天地萬物這種不占為己有的德性,才使人更加尊敬,並從中體認自然天性的偉大。故修道者“以萬物為師”,就是“師”萬物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
天地賜萬物以生命,成就萬物之性,其功浩大,其德深厚。但天地從不以功自居。聖人舍己忘私,德育萬民之生,成就萬民之性,助萬物完備天理,其功德齊天。但聖人功成事就,謙退於後,不以高位而自居。這是聖人效法天地“功成而弗居”的德性。
“夫惟弗居,是以不去”,“夫”字是銜接承上之辭。“惟”者,獨的意思。“居”者,占住之意。此句是說,惟獨聖人功成不居其位,虛心應物,忘名忘相,無人無我。不見有為之跡,不立教化之名,故曰“不居”。
道德自聖人而立,教化隨聖人而出。聖人之心雖不居其功,其功不會因聖人之“不居”而離去,而是福德常在,永不離身。聖人道德高於天下,天下人自然歸伏於聖德之下。正如大海之水,萬派千流,不求歸而自歸矣。故曰“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本章說解】
首章言萬物從無名中來,本章又言萬事從無欲中去,都是歸於無為。太上所說的“無為”,並非不為,而是不妄為,順應自然,為當為之為,在無心中去為,也就是“為無為”。宇宙間萬事萬物的存在,都含有相反相成的對立關係,因而事物中才有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前後等對待。“為”與“無為”也是相反的對立關係,而“為無為”卻是兩者的巧妙結合,是道的執中應用。
“道”與“名”也如同正反相合的邏輯辯證,不自立於不變的肯定與否定形態。“道”的定名,都是為了表達的方便,姑且名之而已。道是“變動不居,周流六虛”的不定態,其名隻是人為意識的塑造而已。叫它是“道”,已是頭上安頭,著於名相了。要想明白這個不可見、不可聞之道,隻有在萬事萬物中去體認,在應用上去體會,才能了解“有無同出而異名”的道妙。因此,太上才在本章推出美與善等道理,加以闡發,讓人從中體悟大道。
大道之理,都是辯證的統一體。有真善美,便有假醜惡;天堂雖好,卻總有人偏要追求地獄;無為之境雖使人向而往之,但卻總有人願意沐浴在有為的苦海裏。與其舍一而取一,不如兩兩相忘,不執著於真假、善惡、美醜,便可得其道妙而逍遙自在。所以真假、美醜、善惡都是形而下人為的相對假立,沒有絕對標準。
美與善是古今中外人所景仰、所追求的境界。在我國傳統文化中,都要求做人要達到至善,生活行為要做到至美的境界,為做人學道樹立了一個美善的架構。這是完全必要的。否則做人便無所遵循,無正確的人生導向。但是作為修德證道,修到一定層次,則要明白道本為一之理。即“變生於定”,二由一起。凡是人以主觀意識之心所為的美與善之道,一落入後天痕跡,即已染上不善不美的灰塵,因為其中已摻雜了私心有為的成份,而使美與善失去了天然的純真。
修真人無論在哪一方麵,都不可過份偏執。即使偏執於真善美,偏執於仁義道德,也會求益反有害,求德反損德。蓋因性中仍有塵,難入真道境。故人常說:“愛美成癖(pi),癖好是大病。”愛美,是享受欲的必然趨向。向善,是要好心理的自然表現。“願天常生好人,願人常作好事”,都是上古時代的道化與德治,早已成為曆史的陳跡。在今日物質第一的世界裏,要真正實現這種理想境界,還需一個相當長的過程。
太上從第一章至本章的大段闡述,從形而上道的“無名”開始,一直到形而下的名實相雜,再到“同出而異名”因果相對的道理,自始至終,都是要人勿偏執一端,莫陷入執著。
修道者為了追求真理,又必須先立起一個目標,在主觀意識中建起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由有入無,執兩用中,方合道義。道就是佛家所說的“真如”。真者如也,如其真也。如果把“真如”確定在美善的範疇,這個“真”也就不會如如自在了。這是修真者在思想觀念上必須突破的大問題。因此佛學以解脫理解上困擾的“見惑”,觀念上困擾的“思惑”,也就是道家的“為無為法”,並作為證道的重心所在。由此可見,佛家與道家學說本為一家,理本同根同源。隻是道家用歸納法來指示,釋家用演繹法來詳析而已。
大道之妙,不無不有,不色不空,物物全彰,人人本具。此乃天地未始之大象,乾坤未立之祖根,不屬於思求,也不能言會。修道之人,若能離去分別之心,絕去名相之念,歸道德於心身,以無為而應物。不起美醜善惡之想,不生有無之見;不存難易之謀,不有長短之爭;不行高下相傾之事,不作音聲逆順之為;絕去凡塵纏繞之弊,除卻牽強傲忤之心。如此靜心定性,則萬有之實理,未嚐不空;萬事之幻境,一目了然。到此境界,雖不以道德自居自有,但道德之功力,卻終身不去矣。
本章的要旨,是教人要效法天道“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全力奉獻,而不辭勞瘁(cui)。不計較名利,功成而不據為己有。萬物皆是秉承天地生生不已之德,所以萬物也像天地一樣,隻有付出,沒有占有之心,沒有迴報之念。人若能效法天地萬物之心,去做人處事,那才是最高的道德風範。如果以為我對社會貢獻太多,得到的卻很少,那就是怨天尤人的怨恨心理,不是效法天地之德。
安民章第三
【不尚賢,使民不爭。】
“不尚賢”,“賢”本是德才兼備之義。“尚”,是崇尚。自春秋以後,“賢”字已經變味,被世人曲解為有才能的人。“不尚賢”,就是不追求權貴厚祿,不攀比高官權位。這個“賢”字,已非聖賢之“賢”,而是指世俗權貴的能言善辯,能文行巧,會施弄權術之輩。
“使民不爭”之“民”字,即現代語言的“人們”、“人類”的意思,而不是在上統治者對在下百姓之稱謂。兩者的觀念不完全相同。古時文字辭匯不多,所以每有轉注假借的用法。
尚賢與不尚賢,因時空的運轉,曆史條件的不同,其內涵也不盡相同。換一句話說,一個真正的太平盛世,天下人人歸道,個個皆具道德,就沒有必要去標榜賢人與愚人,君子與小人,好人與壞人等等分別。之所以提出“尚賢”,是因為存在著不賢;之所以提出“不尚賢”,是怕那些不賢之徒心生私欲,混水摸魚,偽裝“賢”之名,而去幹不賢的勾當,汙染這個“賢”字的尊嚴。
“賢”,即今人所言的德才兼備。但人們往往偏解了“賢”字的真義,隻重才能,而輕視道德品質;以頭上所戴頭銜的高低,作為選賢任能的標準,並作為豐厚待遇的依據。於是便出現剽竊論文,偽造文憑,不擇手段,拚爭高職稱的“尚賢”之風。不僅擾亂了社會,更重要的是汙染了人的心靈。可見“不尚賢,使民不爭”,時至今日,也還有其現實的積極意義。
人之所以有“尚賢”之心,是人我之心未了,分別之心未除。追求賢能的人,皆有以才恃勢,以自尊大,爭勝攀高的虛榮心。自大者,必有不平之肇端;爭先者,必有禍患隨其身。所以,在上位之人,若以後天聰明才智施治天下,民必效仿之,便以機巧之心對策於上,這就是“上下相爭”。天下滋生相爭之心,就會出現爭權奪利,攀高附上,人心自私,道德滑坡,民風敗亂,社會亦不得安寧。
聖人以才智內養心性,以德化民,施無為之治,人心返樸,自然無爭心。崇尚賢才本是自然之情,若是有意標榜提倡,必誘使人爭名逐利,追求虛表榮華,而不務求實際;坐享其成,而不做實事;投機取巧,而自以為能。如此之“賢”,已失“賢”之真意,其結果必然是為害民心,危害社會。
太上所處的春秋時代,社會動亂,霸道橫行,是紛爭霸主的混亂時期。爭霸者皆網絡人才,起用賢士,作為稱霸的資本。那時的所謂“賢者”,就是有才能、有知識、有本領的人。當時墨子特別強調“尚賢”,主張起用賢人主政當政。那時的霸主,多是沒有道德,沒有學問的人,所以墨子才提出“尚賢”。墨子的“尚賢”思想,與太上的“不尚賢”完全相反。太上認為,這種“尚賢”隻能是人治的應病之藥而已,已經離開了道德之本,因而後患無窮。
人類曆史上千古興亡的人物,從做人作事兩方麵而論,賢與不肖,君子與小人,忠與奸,很難下個確切的結論。有德之人不言功,小人挾才以顯能;人心隔肚皮,真假難分清。因此,“選賢與能”的標準也難定論。或以道德仁義作標準,或以才能作標準,其結果都會被人心歪用。正麵標準一立,反麵模式便隨之而興。所以古人說:“一句合頭語,千古係驢橛(jué)。”此話是說,一個道理、一個標準的立起,就好比打了一個固定的樁,為拴物所用。無論是拴驢,還是拴鷹犬,事所必至,皆由人心。任何事情,如果不人為去標榜,那麽真正有賢德之人,就會順從自然趨勢的發展;才能不足之人,也會心安理得。倘若標榜一立,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就會出現不擇手段地攫(jué)取。這種“爭”必生紊亂,必留後患,害人心性。這正是老子提出“不尚賢,使民不爭”的本意。
人的心理狀態很怪,喜歡彼此“比周”。“周”是圓圈,若是情投意合者,便成為一個小圈子。對相近者,譽之又譽;對相憎者,群而攻之。人與人之間的是非毀譽,很難有絕對的標準。所以對相互憎怨的誹謗,或互相親近的稱譽,都要小心明辨,不可偏聽而迷惑。如果先入為主,一落入旋渦,誹譽相爭,則必受損德敗性之害。
上古時代,人心樸實,無需標榜什麽標準名號,個個都是有德之人,不需求賢人來治世。後來王道衰落,社會變亂,所以才需要請賢人來治世。法家雖有“國有常法,雖危不亡”之論,但淮南子卻認為不見得:“鳥窮則啄,獸窮則觸,人窮則詐。峻刑嚴法,不可以禁奸。”雖然法律嚴格,然而眾生業海,照樣犯罪殺人。這就是“人窮誌短,馬瘦毛長”的道理。這又否定了法家的道理。縱觀春秋各家之論,雖各有其專,但都是斷章取義,多是對大道的肢解。無論是墨子的“尚賢”人治,還是法家的“法治”,都是一種離道的偏頗。還是要道德化人間,才能使天下真正太平。正因為“尚賢”所固有的弊病,所以太上才提出“不尚賢,使民不爭”。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盜”之一字,內涵深義。盜有多種多類,有攔路搶劫之盜,有撬門入室之盜;有明盜,有暗盜;有剽竊之盜,有人心之盜……僅以哲學範疇解析,“盜”就是偷,是暗中將人之錢財,以不正當的手段據為己有。比如貪汙受賄,欺世盜名等等。
“盜”又含有取之義。佛家以“不與取”為盜。所謂“與取”,是得到物主的同意給予。所謂“不與取”,就是未經別人同意,而取為己有。道家與佛家有同義。《陰符經》曰:“天地,萬物之盜。萬物,人之盜。人,萬物之盜。”是說萬物取天地之精華;人又取萬物之精華;萬物又反奪人之精華。天地人萬物相互依存,互惠互利。修道就是盜取天地萬物的光炁,再造自己的性命。天地無私,唯德是輔。故修道者奪取天地萬物之精華,是天經地義,以道合道,故“盜”即為“道”。反之,凡不合道德的事物,則稱為“盜”。人若背道損德,七情六欲過甚,順人道下滑,就是一個被天地萬物所反盜的過程。
“難得之貨”,即金玉珠寶諸類。物以稀為貴。對這些珍貴的“難得之貨”,如若過分提倡,必然會助長人們貪求欲得之念。欲望得不到滿足,便以不正當的手段盜取。難得之貨具有極大的誘惑力,是一種靈魂腐蝕劑,極易引起民風的頹變。今人崇拜金錢萬能,追求物質享受,社會上出現的貪汙盜竊,殺人放火,賣淫嫖娼,販毒吸毒,造假行偽,欺詐行騙,短斤少兩等等,皆是“難得之貨”引起的禍端。凡此種種歪風邪氣,汙染社會,亂人常心,惑人本性,誘人邪念,導人妄行,害人至甚至烈。
“難得之貨”,就是滋生盜賊的隱患,是社會紊亂的誘因,是萬惡之淵。在上者若提倡榮華,顯耀富貴,彰揚虛名,必然是惑迷人心,拉人下水。在上者的言行舉止,就是萬民的楷模。若不求儉樸,講究排場;奢侈浪費,不講廉潔。則盜風必起,正氣淪喪。這是最大的誤導。
修真人應視金錢如糞土,淡泊名利,不貪求珍寶。黃金棄於山,珠玉捐於淵。視財為身外之物,不過積錢財,不聚珍貨。財乃大道所生,不可聚斂私有。聚財如聚禍,財多人心亂;有財施舍眾生,不為一己享用,此乃是舍財養心之道。
【不見可欲,使心不亂。】
“不見可欲,使心不亂”,此兩句是對“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的總結。換言之,如果說“不尚賢,使民不爭”是消極的避免好名的爭鬥,“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則是消極的避免爭利的後果。而“不見可欲,使心不亂”,則是積極的釜底抽薪之法,從欲心深處拔除毒根的根本措施。名與勢本來就是權勢的必要工具,名利是因,權勢是果。權與勢,是人性中占有欲的擴展和放大。雖是賢者,亦在所難免。“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是對當今人類社會心態的真實寫照。
世間固然也有人淡泊欲望,唾責名利,認為名利之心不合道性的智者。但“名利本為浮世重,古今能有幾人拋?”除非誠心實證佛道雙修、性命雙修的大誌向者,才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才能徹底擺脫欲心的縛綁。在修真者看來,欲心是造業的罪惡深淵,是修道最大的障礙。在世俗人看來,人欲卻是創造的動力,人如果沒有占有支配的欲望,這個世界便沒有生氣活力,沉寂得像死亡一樣。各人所站的角度不同,對自然真理的認知必有差異,兩種不同的人生態度,是與非,對與錯,各有其說。
道家佛家把人的欲心歸納為“七情六欲”,即“喜、怒、哀、樂、愛、惡、欲”。並且將人世間一切物質世界的事物,凡是心中沾染執著,產生貪愛留戀欲望者,都看作是欲。例如情欲、愛欲、色欲、物欲,凡有貪圖之心者,都算是欲。欲又有善惡之分,善欲可與信願並稱,惡欲可與墜(zhui)落銜接。尤其是佛家戒律,視色欲、物欲如毒蛇猛獸,為害生命與道業甚烈。這與太上的“不見欲,使民心不亂”同出一轍。魏晉以後,儒釋道三家文化相結合,才匯成中華傳統文化的主流。輕視物欲,偏重樂天知命,安於自然生活的思想,便普遍生根。
空淨師有句名言:“人心是一個很矛盾的怪物”。許多人在道理上,也能明白無欲無私符合道性的要求。但遇到實際問題時,自己總難免纏縛在欲網上打轉,鑽進欲圈中走不出來。所以要徹底放下人心欲望,確實是件難上加難之事,非大誌大願者,非有咬釘嚼鐵的精神,難以超越心頭山上的雲遮霧障,難以渡過苦海達彼岸。對此,每個持正真修者,都會有辛酸的淚水和刻骨銘心的感受。正如一位修證者發出的心聲:“修真苦,修真難,萬般諸苦猶可忍,放下人心最苦難!”可見欲心之頑固!
修真人要能做到:對於種種可見可欲之事,心不起,念不動,心地清靜自然。世俗間的幻境甚多,名譽地位、金錢享受,燈紅酒綠,花前月下……等等誘人之欲,無處不有。若能心地空明,不見於物,惟見於道;處物應物,不留於心。豈有一物可求?既無物可欲,心君自然安泰,幻緣豈能搖動?學道之人,果能空其心,視物如幻,此心不靜而自靜;心既清靜,何以能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誌,強其骨。】
“聖人之治”,是說聖人治身與治國相同。所謂“虛其心”,主要是講修心煉性,以性帶命的功夫。也就是要做到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之義。虛心是美德,聖人心地虛靈明妙,蕩蕩空空,無一物所係,無一毫塵垢。無嗜欲,無亂煩。柔弱謙和,平易近人,處下不爭。故曰“虛其心”。“虛其心”就是改造世界觀,離情棄欲,去掉私心,這是最重要的修道前提。如果沒有這一步克己功夫,就很難達到心清靜,性空明的境界;更難邁入“實其腹”的境界。即使終日煉氣,意守丹田,仍然跳不出常人的規則,難以做到性命雙修的升華。一個人真能做到“虛其心”,無欲無妄,心如止水。自然就可以達到呂祖在《百字銘》中所說的:“養氣忘言守,降心為不為。動靜知祖宗,無事更尋誰。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氣自迴。氣迴丹自結,壺中配坎離。陰陽生反複,普化一聲雷。白雲朝頂上,甘露灑須彌。自飲長生酒,逍遙誰得知。坐聽無弦曲,明通造化機。都來二十句,端的上天梯。”呂祖這一百字,就是對“虛心實腹”的最好注解。
“實其腹”,主要是講煉命促性的功夫。即懷道抱一,意守丹田;神凝氣聚,神氣合一;精全髓滿,真炁充盈;百病不生,乾體康寧。乃至神清氣足,理備道全,結為金丹,養育聖胎等,這些都是“實腹”之義。聖人腹中包藏宇宙,涵養萬物,心可上通天,下透地,與天地合為一體,與天地共長久。德深功高,積累深厚,能無為而無不為。故曰“實其腹”。
“實其腹”就是煉氣的功夫。曆史上先輩們對“氣”字有大量精辟的論述。氣有多層含義。有先天之“炁”與後天之氣;有空氣之氣,即人唿吸之“氣”;有人食五穀後化生的水穀之“氣”;人體內又有營氣、衛氣、真炁、邪氣等等。氣是人體生命三大要素之一,人一刻也不能離開氣。古有“三寸氣斷,命歸黃泉”之說。人一口氣上不來,就意味著死亡。
“實其腹”的真義,就在於一個“炁”字。此“炁”字由上無下火組成,內含天機。就層次而言,此炁來自宇宙本源,為先天無極的光炁混合狀態,是含有道性的高能量、全息性的精華物質。它是生天生地生萬物的本源,也是人體性命兩大係統的根本。有此炁即有此命,無此炁則命不存。人的生老病死,皆與此“炁”密切相關。修真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生命升華。在腹部下丹田安爐設鼎,吸聚天地精華之炁,剔除體內陳渣,去陰增陽。使真炁充盈,水火相濟,初而達到身體健康;進而步步凝煉升質,使體內五氣朝元,三花聚頂;終而使人體光化炁化,性命合天,達到複返先天,與自然相合,而盡享長生久視的天人合—之樂。
“弱其誌”,比如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榮守辱,便是弱誌之義。又如赤子之無心,無知無識,神定氣和,柔和謙讓,與世無爭。一言一行皆不敢自恃自傲,嚴以律己,謙以待人。即使為國家、為天下作出巨大貢獻,亦不敢為天下先。道在於柔,不在於強;德在於順,不在於背。人能弱其誌,不與物爭;斂華就實,謙美之德自然歸之於身。若以人心用事,處處爭勝好強,自誇自傲,顯能露才,這都是“強其誌”的表現,不合道性法則。
所謂“強骨”者,就命體而言,就是真精重聚,真炁充盈,髓滿骨堅之義。就其心性而言,就是要以道德戰勝自己的人心私欲,而不是以道德求勝於人。此兩者就是“強骨”之義。以德勝己者,謂之“強骨”;以能求勝於人者,謂之“強力”。強骨者,有自強不息之妙,有勇猛精進之心。修真是偉大的人體生命科學事業。在實證的前進路上,必然是荊棘坎坷,千難萬險,魔關重重。麵對種種考驗,惟有此種“強骨”精神,惟有不畏艱難險阻的堅剛骨氣,才能勇登彼岸。
【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上文所言之虛心、實腹、弱誌、強骨,說的都是無為之道。
“常使民無知無欲”,其義是教人返樸歸真,返本還源,由後天複返到先天。人自降生成長,有了後天知識之後,先天本性便被七情六欲所蒙蔽,先天智慧亦被後天識心所湮沒。所以純粹以後天意識用事,墮(duo)入貪嗔(chēn)癡的苦海中,自造業障,自害其性,輪轉於六道(指三善道:天道,人道,阿修羅道;三惡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難以拔脫。人們若能知有欲有知的害處,便自然“使知者不敢為也”。
聖人慈悲教化,化民以道德,教人要抑製後天欲望。開發先天智慧,以先天駕馭後天,以無為之道治理心身,以恬淡之心處世應物。能如此,天下自然歸於無識無欲之先天大道。民無知而自樸,無欲而自正。聖人既以無為之道治民,人們也會保持淳樸的自然之性,不敢炫耀機巧之謀,不敢施以狡詐之心。同入無為,樂享天真。這是以德化民之根本,而並非無知者所言的“愚民政策”。
“為無為”,是說“道”的體性是“無為”,而道的功用,卻是“無不為”。“為無為”就是用中之道,就是大道之一。概而言之,就是立於旋極,心處無極,運用太極。是體用的完美結合。若能使人民效法天地,常處於這種“無知無欲”的自然之道,虛無自然,無執無偏,則天下德化,民風純樸,百姓自安。修真人心能常處“無知無欲”之境,自能以以無馭有,行“為無為”之事。無論治心治身,處世應物,心君自能清明,身體自能康寧,道果自可成就。
【本章說解】
此章名為“安民”。安民即安心。聖人秉天地之元炁而生,聚道德於一身而存。以無為之道教民,所以萬善具備,萬德周身。無私無我,無餘無欠,無親無疏,無分無別。濟物之心無窮,憂民之心重重。天地雖大,聖人之德與天地同廣;萬民雖多,聖人與萬民同其心。所以聖人不顯山,不露水;不以聰明才智露於世,不以所能惑於人。倘若少有能所欲之心,少有聰明才智的顯露,少有異常功能的炫耀,那便是有欲有為。此等所為,都是落入了後天的塵跡,都是無道的表現。自古以來,無論是功高天下的大德者,無論是德貫古今的大智慧者,從來都是效法天地之道,默默奉獻,含而不露,功成身退。故聖人能以無為之治,安天下人之心。
此章經要,要在談“無為”與“有為”的辯證關係。太上所說的“無為”,是言大道虛無之體,並非不為;而是不主張妄為,不用後天欲心去為。宇宙間的萬事萬物,都存在著相反相對立的一麵,同時也存在著相生相成的關係。有為與無為,就是這種既對立、又統一的整體。太上在本章中又引申出不爭、不盜、不亂,以至於無知、無欲、無為。最終歸結為“為無為”,這既是一個由後天返先天的過程,也是有為與無為的最好結合點。
人生存在這個有形世界,要生存,要發展,無論做人作事,無論學道修真,天天都在“為”。不為何以立命?不為何以為人?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去為?以何種心態去為?以無私之心奉獻社會,將小我溶於大公之中,則心中無私天地寬。其所為當為之事,為之有理,既能利己,又能利人,何樂而不為?怕隻怕以一顆汙濁的私欲之心,去為爭名爭利之事。其所為不僅害人,更在於傷己,乃至為害社會,那是罪惡之為!
對於修真者而言,“為無為”更有一層深義。不僅要無欲無私,心地純靜;更要在“為”中學會“無為”,身在塵中不染塵;在鬧中去取靜;在塵中學脫塵。經受順逆正反的風雨洗禮,承受社會熔爐的冶煉。磨成一顆金剛不動心,造就成為大道器。造到無心無欲,無物無我:有無結合,無為而無不為之境,則道果垂手可得!
詳究“民之爭”,是因為“有欲”才有爭;民之盜,是因為“有欲”才有盜;民之亂,是因為“見欲”而心才亂。心亂則行亂,才造成了社會的不安寧。所以說,無論爭、盜、亂,所表現的形式雖然不一,但其根源皆生於欲。所造成的失德、失性之害,卻是一樣的。所以經文末句以“為無為則無不治”,總歸於治國、治家、治身、治心之實理,都在於無欲無為之道。
本章河上公名之為“安民”,而以“除嗜欲”、“守五神”為解,即所謂“治國與治身同也。”《漢書·藝文誌》稱道家之學為“君人南麵之術”,其要旨為“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隋薛道衡《老氐(di)碑》文說:五千文“用之治身,則神清自靜;用之治國,則反樸還淳。”統觀《道德經》全文,自始至終,兼以治國與治身並論,做人與修真共參。它是站在宇宙本源的高度,闡述天地人萬物之理。無所不包,無所不含。其理就在身邊,就在人心。悟與不悟,得與不得,卻全在各人把握了。
道用章第四
【道衝而用之,或不盈,】
“道衝而用之”,“衝”,即中和、虛中之義。是言陰陽造化的機理。“或不盈”,不自滿之義。大道以虛為體,以和為用。以虛為體者,體之於靜也;以和為用者,用之於中也。故“衝”之所用,就是無為自然。換言之,衝就是虛而不滿,但又源遠流長,綿綿不絕。也可以解釋為用中之道,不執一端,不執一偏,使陰陽處於平和之中。道的妙用在於用柔,在於中謙不已,猶如來自高山上的流泉,涓涓而流注不休,終而匯成無底之深潭。低穀之處,從不拒絕細流之水,無盈滿,無止境。大道衝虛之用,又像宇空生天地萬物一般,生生不已,源源不絕,永無休止,應用無方,量同太虛。天地雖大,天地卻不知其大;萬物雖多,萬物卻不覺其多。大道用衝之妙,視之不見其形,聽之不聞其聲。虛而有實,實而有虛。取之而不可得,舍之而不能去。其妙難探,其用莫測。此即是大道的“匿名藏譽,其用在中”之妙。
“衝而用之”的內涵,就是用中之道,凡事執兩用中,器物不盈滿才能盛物;山穀不盈,才能納氣;江海不盈,才能匯聚千流。從個人修養而論,修道的基本,首先要能衝虛處下,無論是修心養性,或是煉氣養神,都要衝虛自然,永遠不盈不滿。人心不盈滿,才能容納天地萬物,來而不拒,去而不留,除故納新,去陰增陽,流存無礙而不住。凡是太過尖銳,或是呆滯不化的心念,便需衝之,使之平息。倘若尚有紛紜擾亂,糾纏不清的雜念,需要衝虛解脫。對於氣息與精神,也要保養不拘,任其衝而不盈。如此存養純熟,太和之炁,自然暢通無阻;心中的天地,自能太平祥和。
人體在有生之初,先天五行與後天五行兩而為一,五物為五元所統攝,五賊五欲被五德所製,一舉一動,都是先天主宰,後天意識隻是役從,這是一種先天後天相統一的最佳狀態,是修真者應當實踐達到的最佳心身內環境。也是修道者複返先天,返老還童的心身生理狀態。嬰兒是以先天為主的生理狀態,其靜時,是先天五元狀態;其動時,則是五德狀態。他們的動靜都是先天用事,雖也有喜怒哀樂夾雜其中,但都是出於無心,喜而不留,怒而不遷,哀而不傷,樂而不淫,都處在正常的生理閾(yu)值以內,處在中間值狀態。
古人將這種“雖發皆中而不偏”狀態,稱之為“和”,統稱為“中和”或“衝和”。也就是古人所說的“無欲”或“清心寡欲”狀態。修道者所說的“無欲”,並不是木呆狀態,更不是植物人狀態,而是要使後天心理活動保持在中和的狀態。雖說喜怒哀樂欲等人的屬性難免不有,但都是輕微而和諧的反應而已。在這種心理狀態下,體內的精、神、魂、魄、意這些生理係統,就會各安其位,各司其職,不生紊亂而內哄。體內也不會出現超過生理閾(yu)值時所產生的毒素、抑製素、幹擾素等毒汁的傷害,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先天五元五德係統的主宰作用,使修者不斷進入更深層的先天領域,終而完成複返先天的全過程。
人體內的先天係統與後天係統,在中和的心理狀態下,才能和諧統一,體內的陰陽係統就會自然相衝相交。河圖所表達的二五陽陽中所含的精華,就會發生玄妙的結合,凝結為一體。這種耦合過程,就是相衝相生,陰陽相合,不是先天動而後天成,便是後天動而先天成。真不離假,假不離真,真賴假以全,假賴真而存。渾然一體,無傷無損,圓成具足。就像河圖中的陰陽五行同居,先天五行處於主導之先,後天五行處於輔從之後,形成一氣流行之象。古人教導的“窮取娘生麵”,就是指的這種先天與後天相結合的衝和心理生理狀態。
人體成長發育成熟之後,先天光炁發育盈足,就會出現陽極而陰生,先天交於後天。由先天占主導,後天處仆從,發展到後天占主導,先天居偏位。於是體內先天三元係統逐漸虧損,發生不穩定狀態,出現魂魄不定,欲心起而精竅開,心意亂而性迷蒙。因體內失去先天正氣的主宰,識神、濁精、遊魂、鬼魂、妄意等陰性物質一並興浪,而生成喜怒哀樂欲。這五賊相互勾結,興風作浪,擾亂內環境,戕(qiāng)害真主人。先天的元神、元精、元氣、元性、元情這五大係統的正常生理功能,就會受到嚴重破壞,直接影響仁義禮智信這五德的穩定,使人體內環境的五元、五德這兩大先天機製漸次剝銷。直至體內先天盡失,陰氣猖獗,陽氣耗盡,步入死亡之路。這就是“順生人”之道。
惟有聖人能掌握先天之學,能在先天未發展到顛峰,尚未由陽轉陰之前,及時依理依法保陽不損,這個陽就是五元五德。在後天將生成,尚未對心身內環境造成幹擾破壞時,就及時依理依法退陰,此陰就是後天識心欲望所產生的五物五賊。聖人知此先天與後天的變化之機,並能自如地借用後天養先天,以先天化後天,行“為無為”之道,直入聖基。
“或不盈”三字,“或”,常也。道常虛無而不盈滿,故曰“或不盈”。“或不盈”是對大道德性的強名比喻。大道實際未嚐不盈,隻是就其虛中而言,所以謂之“或不盈。”
【淵兮似萬物之宗;】
“淵兮似萬物之宗”,“淵”者,深廣莫測之義。“宗”者,根也。道淵深而不可測,廣而不可量。似有非有,似無非無。但它卻是生化天地萬物的根宗,是宇宙的本源。
“淵兮似萬物之宗”,是承接上句而進一步言道。是說大道不僅“衝而用之”,而且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大道的太和之氣,充滿乾坤,其量包容天地,其神貴乎古今,其德遍乎天下。無論胎卵濕化,無論飛潛動植,這種太和之氣無處不在,無處不有。但大道的本體卻是空空洞洞,渾然無一物,視若不見,用卻有餘。好象百川朝海,而海卻永不見其盈滿。其勢浩浩淵淵,永無窮盡。這就是“淵兮似萬物之宗”之義。
萬物非道而不生,非道而不成,非道而不有,非道而不立。大道之本體,涵養萬物而不匱;大道之妙用,衝和萬物而不遺。其理幽深,不可以人的主觀意識心所能得;其用隱妙,不可能以文字語言說清楚。但是世間萬物,物物有道,處處是道,道皆負載在事物之中。但若探其大道衝用之機,參其深玄之理,似乎既非一、又非二,無窮無盡。萬物來自大道無極之宗。萬物在大道主宰下生育發展。萬物最終又複返於本源。這是宇宙的基本規律。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銳”者,鋒芒畢露之利刃也。“挫”,就是磨礪、抑止之意。“挫其銳”,是說凡是過剛過強的事物,都有棱角,容易傷人,故不合道性。譬如人心的爭勝好強,恃才高傲,盛氣淩人,逞能顯才。這種傲氣十足的人,處事待物,咄(duo)咄逼人,言談舉止,必失謙德。若不挫其銳氣,不磨去棱角,必會傷己害人。故應當斂神以靜,去識忘巧,悔過自省,使鋒芒不露,棱角無存。故曰“挫其銳”。
修真人當知:人若有過銳之傲氣,皆因體內陰性物質偏盛,中氣不足;正不壓邪,陽不製陰,陰陽不平所致。故修真者應當不斷加強清陰增陽,常處下位,常立謙德。有才而不露,有智而不用,雖有功能而不亂施。抱素致和,若癡若愚,抱中守一,遇事冷靜。如此持久自磨,銳氣自可銷匿,其道自可用中。
“解其紛”,挫銳之法,在於解其紛。“紛”者,人心之亂也。不解紛,銳也難以挫去。“銳”與“紛”,都是指人心欲望而言。人欲之銳,可以起爭盜心;人欲之紛,可以生煩亂心。故“挫其銳,解其紛”,與“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等訓導,都是太上教人要減少欲望,效法於大道之用中。天下事物錯綜複雜,有藤纏而不能解者,有凝結而不能散者。人心欲望過盛,凡心過重,就如同作繭自縛,劃地為牢一樣,非要自挫其欲,自己解脫自己。就像蠶蛹一樣,自解其縛,自脫而出。此即“解鈴還需係鈴人”。
修真人身處紅塵,若能明心見性,不沉溺貪欲塵境,不陷入是非爭訟,不過貪名利權貴。應事應物,隨緣就勢,萬般矛盾,視若為一;萬變紛紜顯前,我心寂然不動;應對紅塵,心如止水。眼明如日月,順逆皆不迷。這是太上教給我們“解紛”的妙方。
“和其光”者,是說修真人混跡世俗,共處於凡塵之中,能以本性之光,獨見其明。知其明,亦知其暗,不以獨耀而去亂人。“和其光”,就是和其心德之光。一切有情無情眾生,種種形色萬物,雖形象不一,皆有此光。你我他之光,萬物眾生之光,皆來自宇宙本源,天下眾生皆受佛光道燭的沐浴滋養。故我與萬物同體同源。如能將我之光融合於眾生之光中,則我心德之光即可通天徹地,可以直通本源,可以交感萬物。和光之妙,有如以水投水,其水無二;以火投火,其火皆明;又如千萬盞燈合聚一室,其光不分彼此,其明無際無量。修真人能混跡和光,與世同俗,一若靈芝與眾草為伍,鳳凰偕群鳥並飛,不聞其香而益香,不見其高而益高。此即“和其光”之妙。
修真人應視自己為一滴水,視眾生萬物為大海,惟有將這滴水融入大海,自體與共體合一,才能有所作用。與眾生同體,與萬物和光,其心境寬廣如宇宙;與大道合一。無私奉獻於眾生,才能得眾生萬物之助,才能修道有成。“塵”即凡塵世界。既然能“和其光”,必能“同其塵”。“同塵”之妙,在於物我兩忘,心清意定,常與眾庶同塵世,不脫離社會,不逃避現實,不畏紅塵艱難,不染世俗汙垢,不棄於人,不棄於物。在紅塵中能潔身自好,能化惡而取善,不自愛而愛人。觀三界,猶如琉璃淨界,一體同然;視萬物,猶如燈燈相照,沒有異色。心無起滅,意無憎愛;靜觀世界,無有則有,有有則無,一切皆即一,一即一切。如此“和光同塵”,則修心煉己之功成矣。
【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湛”即深沉之貌。“湛兮似若存”,是說修真者既得大道衝和之用,性海虛靈,心淵湛寂,可以融一真而入妙,可以混萬理以歸元。天外無極之眼睛,無不豁然通透;世間的凡欲凡情,無不了然覷(qu)破,看得湛湛清清。虛靈圓妙,渾渾淪淪,獨立而不移。雖劫數升沉,天地改易,但我之真體如然,不滅不壞。故曰“湛兮似若存”。
我之真體既然常存,那個無體的真我之性,即與無極真空之體合為一體;我的無相之相,即與太極妙相之相同其相。到了這種境界,陰陽在乎手,變化由乎心;我之妙性,未嚐不是天地之始;我之真心,未嚐不是萬物之母。天地之造化,萬物之生成,皆由乎我;造化既由我,造化即是我,我即是造化。如此非人非神,神通廣大,長存不滅者,太上反問說:“吾不知誰之子?”這是太上對修道成真者的比擬。人人具有真性。這種先天真性,來自宇宙本源,在未分天地之先,即有此性;未立太極之始,我己在先,我之真我,便是有象帝之先。文中言“吾不知為誰之子,象帝之先”二句,即是此義。
“象”者,如日月星辰之掛於天,山川河流之顯於地,這些便是象。“帝”者,主宰萬物,運禦乾坤,此便是帝。“象”與“帝”都是喻言大道運用之妙。人若能做到衝虛自謙,不盈不滿,自然可以頓挫堅銳,化解煩憂。然後參和它的光景,互同它的塵象。但它依然是澄(chéng清澈,透明)澄湛湛,和而不雜,同而不流,若存若亡於其間。倘若真能造到這種心境,完成這種素養,性命合一,形神俱妙,變化無窮。雖仍在塵世混跡,與常人無異;但卻似人而非人,似神而非神,實在是無法比擬他像個什麽。假使真有一個能主宰萬有的大帝,那麽能創造大帝的又是誰?這種創造大帝與萬物的根本功能,太上強名之曰“道”。但是道本無形,道本無名,叫他為“道”,便已非道。因此,隻好形容他是“象帝之先”。
本章的原文原義,它的內涵流變,後世多是各取所需。有從修養方麵去體會它的本意的;也有從對人處事等事功方麵去領略它的妙用的。其實大道本是一個全息性、多層麵的整體,它無處不有,無處不用,修之者存,失之者亡,絲毫不爽。
【本章說解】
大道之本體實用,說其大,天下莫能載;說其小,天下莫能破。蕩蕩無邊,無聲臭之可聞;空空無際,無征兆之可見。雖無影無聲,卻有理有氣,無時不旋轉於天地之間。經中所講,正是大道衝用之妙義。人若能悟得此“衝”之用機,則一身之中,真氣無時而不流通,陰陽無往而不順適,無處而不生春。至此,即是“陰陽在吾手,造化在吾身”。此時,我之身,未嚐不是象帝之先。身既同此身,必如此體認,衝用之旨,即可得矣。“衝”就是中,道衝而用之,就是執兩用中,就是自然而然的用中之妙。
無為之道,就是先天河圖中所深含的妙理。河圖是從“中”而生發陰陽兩大五行係統,也就是天地順生人生物之道。河圖中陰陽五行相合,呈現一氣渾然的中和狀態,這就是生聖逆運之道。“逆運”與“返還”的概念並不相同。逆運是運化五行歸於中黃太極,形成先天占主導,後天為輔從的狀態,複見父母未生前的麵目,一氣渾然。無為之中,是一種以道全角的修煉過程。以道全角,就是用五德這個根本、關鍵元素之一的“信”德,統馭其它四德,使仁義禮智四德散居在周邊的基本元素,複歸於中央一“信”之中,也就是將仁義禮智歸於一心中,歸於那個圓陀陀、光灼灼、活潑靈動的先天本源真心中。這就是“道衝而用之”的基本內涵。
聖人之德,在於和光同塵,這是聖人的虛心自然之妙。虛心就是衝用,衝用就是不盈;衝用不盈,就是由無極而太極,即是五行綜整之三五合二五,二五合於一五,一五歸本根的逆修之道。中,就歸根而言,就是一氣,一氣流行,五元五德凝結不散,渾然形成先天的太極,不滲不漏。後天的五物五賊,先歸服於先天的五元五德,進一步化而為純陽。這樣一來,先天氣,後天氣,兩合為一,了性即了命,上德無為之道,河圖的理義,就會完全展現出來。若能會得此義,則萬物之宗,宇宙之本源,即可通可達。
修道者的“和光同塵”,正像魏伯陽真人在《參同契》中所雲:“被褐懷玉,外示狂夫”。所以自古以來的大成者,為了濟世度人,往往裝瘋賣傻,蓬頭垢麵,大智若愚,混跡世俗。例如濟公活佛的喝燒酒、吃狗肉;呂純陽(洞賓)祖師的三戲白牡丹等等。都是從和光同塵的觀念出發,在塵中煉道心,在鬧中磨真性,逆凡俗之反,修常道之真,這正是世人難以理解,更是難以做到的“顛倒顛”。
曆史資料和文藝作品中的濟公活佛,手中搖蒲扇,“鞋兒破,帽兒破,身上的袈裟破”,衣著破爛,一副行腳羅漢模樣。有人說他愛食狗肉,好飲酒,瘋瘋顛顛,以為他不正經,其實這是把他看錯了。濟公看到一些出家修行者,口吃素齋,心懷鬼胎,少有善知識開悟佛法,多是心口不一。他不忍佛門慧命懸絲欲斷,來到人世,化名“修緣”,普化眾生,故裝瘋賣傻,遊戲人間,專門與那些假修行者“作怪”。人說不能吃的,他偏要吃;你說不能去的,他偏要去。這種瘋狂顛倒,逆法度人之為,一些淺智薄慧者,無法理解,以為他這個野顛僧是佛門的魔鬼。哪知他身顛心不顛,念的是“真正經”,不比那些“假正經”、“假悟空”強嗎?其實那些假慈悲者,隻不過混世而已。故當時的僧人都氣他、罵他、恨他,時至今日,還有人誤解他,說他是個“不淨和尚”。而不知他乃是羅漢化身,日光之體,深藏三昧真道,故吃肉喝酒隻到喉中,胃腸空空如也,隻在口中幻化一下,以諷剌警醒僧侶同修而已。同時,他混跡世俗,和光同塵,不到佛寺,卻到俗家,在塵世間廣度化人,使世人德化歸道,萬家生佛。他那副沒有“偽裝”的德性,才是度化世人的“方便法門”。“世人笑我顛,我替世人憐”。這正是“和光同塵”的真義。
用中章第五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仁”,就是愛護人與萬物的仁慈、仁愛等愛心的表相。“天地不仁”,是說天地是在無心無意、無欲無為狀態下,化生養育萬物的仁善之德。天地本無心,以無心生養萬物,不聲不息,施恩無遺,為而不恃,生而不占有,為而不圖報。這種純粹質樸、大公無私的舍己精神。這種不言之仁,天地不知,人也不覺,故曰“天地不仁”。
天地的這種“不仁”,其實才是至高的上德。人若能知此“不仁”的內涵,修此“不仁”之至善,達到這種“不仁”的上德,即可與天地相融,感而遂通。身中之河車自會常轉,性命的圓機即能無所不到,陰陽二氣自然交感,真氣自然充盈,就能與天地合一不二。
“仁”者,善也。愛人施善,慈悲為懷;無私無欲,真誠奉獻;心地寬廣,包容萬物;舍己施人,不求迴報者,才能稱為真仁上德。仁為“五德”之首,五德即仁義禮智信。仁德有層次之分。修仁德要循序漸進,初修者要先分清善惡,劃清善惡界限,見善者為之,見惡者遠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從日常點滴小事做起,除惡務盡,抑惡揚善,積沙成塔,積善累德。繼而再由“有心”入“無心”,從“有仁”到“不仁”,終而進入此種上仁之境。有心行善不為德,無心修善即上德。此上德就是效法天地無心無為的“不仁”上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