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講義》
作者:空淨師
觀妙章第一
【道,可道,非常道;】
“道”,即無極大道。“道”之一字,其義最極最大,最細最微,其變化奧妙無窮,其理高深莫測。道,無名無象,不可見,不可觸;其大不可量,其小不可指;變化無窮,至玄至妙。大道之理,就是“無極生太極”,“有生於無”。無極就是“無”,太極即是“有”。無極與太極二者是縱向的派生關係;太極中的陰與陽,是橫向的對待關係。無極是本,太極是末;無極是母,太極是子;無極是源,太極是流;無極是總體,太極是分枝;無極是定靜,太極是變動,等等。無極順而生太極,太極順而生萬物;無極動而生太極,太極靜而返無極。無極本體為〇,動生太極為一;太極一本散為萬殊,萬殊返歸於一本。這些都是無極與太極的辯證之理。
《周易》雲:“一陰一陽之謂道”。“道”是無極,“可道”是太極;道是無,太極陰陽則是有。宇宙萬物皆由陰陽二氣合和而成,陰陽是萬物一體兩麵的總合。萬物無不有陰陽,無陰陽就無萬物;陰陽就是矛盾,沒有陰陽矛盾的相生、相化、相搏,就沒有世界。大道無形,可生天地;大道無名,可長養萬物,可為天下母;大道無情,可運行日月。
“道”,至尊至聖,它是宇宙之本源,天地之本始,萬物之根蒂,造化之樞機。它雖然無形無象,無色無臭;但又無所不在,無所不包;充塞宇宙,遍滿十方;不增不減,永恆常存。
“道”字,富有多層涵義。“道”字的結構,一個“首”字坐在車上行走。“首”即人的頭部,首上兩點代表天地陰陽;兩點下之“一”,代表人為陰陽合一之體。一橫下的“自”字,就是每個人各自的性命實體,坐車行進在人生旅途上,譜寫著自己的人生交響曲。朱子(朱熹)雲:“道猶路也,人之所共同也。”《說文解字》曰:“道者,路徑也。”也就是人生所走的道路之意。“古道西風瘦馬”、“遠芳侵古道”的詩句,便是形容道路的“道”。
“道”,又代表著抽象的規律、法則,學理上、理論上不可變易的原則性,以及實際的規矩,生天生地生萬物之理,故謂之“道”。《左傳》中所言“天道遠,人道邇” 。《中庸》首章所言的“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易·係傳》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又如道書所說:“離有離無之謂道”。這與佛家所論的“即有即空,即空即有”,其義相通。皆是言大道的玄妙幽微,深不可測。天地未判以前,此道懸於太空;天地開辟以後,此道寄諸天地人萬物之體。先天地而長存,後天地而不弊。生於天地之先,混於虛無之內,無可見、亦無可聞等論,皆是就道的理性而言。
“可道”二字,就是可變化之道,是道的運行與應用。“可道”就是無極生太極,太極生萬物之後的狀態。太極生萬物,有形有象,變化不測;可言可說,可見可聞者,便是“可道”。“可道”就是混沌初開,陰陽始判,清濁已分,乾坤定位的太極。在天有日月星辰,風雲雷雨;在地有東西南北,山川湖海;天地間的飛植動潛,人類社會的萬類萬事等等,皆屬“可道”。可道中有生有滅,有成有毀,凡一切不能永久常存的有形有象事物,都是“可道”的範疇。
“非常道”,就是非恆常之道。真靜悠久謂之“常”,永恆不變之義。眼既可見,口既能言,有所形容,有所變換。既有變換,豈能常久?故曰“非常道”。
修真者以學道、修道、證道、成道、了道為旨歸。道可受而不可傳。別人可以將道的感受告訴你,卻不能將道交給你。修道就像鴨子浮水,冷暖自知;又像啞巴吃餃子,心中有數。天理在人心,自性中有大道。大道的體性特征,道的個中滋味,一切都在自心中,故古有“唯心是道”,“唯心是法”,“心明道成”之論。修道在心,明道在心,得道成道亦在心,這就是太上“觀心得道論”的圭旨。
【名,可名,非常名。】
此段有三個“名”。第一個“名”,即大道無名之名。大道原本無名,為了闡述表達代表它的概念,無奈強立其“名”曰“道”,此名實為常名。道為虛無之體,不可見,不可聞,實無可指;以名而言,虛而無物,實無可名。凡是可言可名者,已是形而下之器物,非真常之名;凡所可道者,皆是道的顯見外表,已不是真常之道。
第二個“名”,即“可名”,是指“可道”之名。其“名”隨“可道”所生的象而來,由實際存在的事物而起。故有物有象才有名。宇宙萬物,千門別類,千差萬別,各具特性。為了對萬物分門別類,才安名立字,以識其體,以辨其形。世間事物,凡有變易者,皆為“可名”;無變易者,皆不可名。因其有變有易,不能常存永恆,所以謂之“非常名”。萬物皆可立名,惟生萬物之大道,雖以“道”名之,總是強以其名,它畢竟無名。
第三個“名”,即“非常名”。“可名”代表著可生可滅的事物,變動不居;隨著事物的變化而變化;跟著體象之生而有,隨著物之亡而滅。故凡“可名”者,皆為“非常名”。修道人若能悟透“可名”之名,又能悟出“無名”之名,則可知世間種種名相事物,都在陰陽運化中生滅無常。故無永恆之物,亦無永恆之名。
“可名”與“非常名”之意,即佛家所言的“萬事皆空”。既明此理,何須執著假幻的名相而自迷?人世間名利二事,不宜貪求,貪者必招禍患。今人都在爭求自己的“知名度”,卻不知“名”是社會的公器。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天爵就是名氣。無論何種“名”,名太高了,樹大招風,名不符實,都會產生很大的負麵影響。古人雲:“譽滿天下,謗亦隨之”;“一家飽暖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愆(qiān)”,都是講的這個道理。佛家勸人放棄名利,老子教人“少私寡欲”,皆是修道的基本原則。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無名”,是指太極未分,陰陽未判之前,無形無象的無極混元狀態。因為大道本體未動,無形無象,故曰“無名”。天地本無名,有了上下左右四方之形象,才有其名。天地生在大道之後,所以無名是“天地之始”。
所謂“天地之始”,就是天地未生前的無極狀態。這種元炁初動之態,在陰陽則為氤氳(yinyun煙氣、煙雲彌漫的樣子;氣或光混合動蕩的樣子)之交;在天地則為一陽之初;在日月則為晦朔(晦,月盡也,陰曆每月的最後一天。朔:月一日始蘇也,陰曆月初的一天。)之時;在四季則為冬春之間;在晝夜則為亥子之時;在人心就是喜怒哀樂未發之中。人心處於寂然不動之地,也可以稱為人心中的“無名天地之始”。太上慈悲渡世,廣為說法。在鴻蒙未兆之先,一炁未動之前,原是混混沌沌,渾然一團,無半點形跡可見,故曰“無名”。
雖曰無名,而天地人萬物皆孕育其中,隻是尚未成象而已。有如人在父母未生前的原始之初,此即是“無名天地之始”的無極狀態。待到靜之已久,氣機一動,氤氤氳氳(yinyun),生育天地萬物,才有可名;一片太和元炁,流行宇宙,養育群生,就是“有名萬物之母”。始者,天地未開之前,一團元炁相抱,好似雞蛋的白黃相抱一般;母者,天地開辟以後,化生養育萬物,生生不息,關愛備至,如母之養子一般慈心。此即為“萬物之母”。
修真人下手之初,唯清淨身心,去妄存真,念慮俱滅,一心不動,抱元守一。神神相照,息息常歸,順其一往一來,神炁相凝,打成一片。於是混混沌沌,不起一念;恍恍惚惚,入於無有之鄉。渾然無人無我,無天無地無萬物;而又非昏聵(kui),不丟真我。於此無知無覺之際,忽然一覺而生,此即是我太極的開基,我本來真性之覺。
修真就是為了迴歸人心中“無名之始”、“天地之始”的先天之地。一切有名有象者,皆屬於後天,變滅無常,非真道之常也。大道既無名,又何言“有名,萬物之母”?有道即有理,有理即有天地萬物。大道以無極生太極,以無而生有,以一而生萬物。萬物皆從無極而生,所以無名為有名之母,有名又為萬物之母。天地從道而生,萬物自道而成,故道又為天地萬物之母,皆是自然無為之妙。修道之人,若能知此有名之母,便知萬物雖各具一性,實同於一無;雖各具其名,實本於無名也。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jiào)。】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妙”:即要也。要,即一也、道也。“欲”:即、將之意。是言人能常無欲念,先天體性不被後天情欲耗損,處於至清至靜、寂然不動的常無欲之中,即可在杳冥中洞察萬物造化的至微至妙之機,可見至道生生不息之妙。無欲無念神清靜,有欲有念神昏沉。此即前輩所說的“心死神活”之理。
真常之妙,表現在“無中而生有”。此“有”無窮無盡,奇妙無比。修真人果能處於常無、常空之境,即可會心於此妙;亦可知“常無”是天地無名之始,是衍生妙有之源泉。
“常有”者,即有形有物的可見世界。“徼”音校。“徼”即竅,意即微妙之機;亦可引伸為事物未成前的界域、端倪、征兆。“常有欲以觀其徼”,此是太上聖祖示誡世人,要在常有的世界中,觀世俗萬物萬事的歸宿趨勢;觀事物的生生息息,及其發生、發展與終結,以明大道之妙。天下事物的演生規律,皆是隱動在先,陽隨其後。隱雖潛在無中,但卻有據;顯雖從隱而出,出則有竅。隱顯互變,變中有妙,此妙即是竅道。人果能在常態的“常有”中,洞見隱微之徼,把握住事物發展的規律,便可知“有名萬物母”的真諦。
自古仙佛聖真,無不由此竅妙之動而成。無以觀妙,有以導觀竅,兩者一動一靜,互為其根,互為依存,皆是修真者必須掌握的執兩用中原則,皆是用中之道。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此兩者”,是指“常無”與“常有”。“有”與“無”名雖不同,但都是從“無極”中所出,故曰“同出”。稱“無”為“無名”,是說萬物尚未成形,無有名相,僅是一炁的混沌狀態,故曰“無名”。萬物之形色俱全,有象有形,故稱為“有名”。此即是“同出而異名”之義。
所謂“同謂之玄”,“玄”即天,即自然。張衡在《太平禦覽》中說:“玄者,形而上之炁,無形無象,大道本作於太始,莫之能先;包含道德,構掩乾坤;作於太氣,稟受無窮”。由此可知,“玄”者,就是大道自然的變化莫測,不可捕捉,無端倪,無形象,無言說;至靜至明,至圓至活,至顯至露,至真至常;渾化無端,妙用無方。所以謂之“玄”。
“玄”者,深遠之謂也。修真者當從無欲有欲、觀宏觀妙處下手。雖然無與有、妙與竅,無非是陰靜陽動,一炁分為陰陽二氣,二氣又歸一炁而已。以其靜久而動,無中生有,名為一陽生、活子時;以其動極複靜,有又返無,名曰複命歸根。皆是太極一炁陰陽的變化。兩者雖名不同,但實際上同出於一源。太上稱此為之“玄”。這是第一個玄。
學者欲得玄道,必須靜之又靜,定而又定,心中渾然無事,是為“無欲觀妙”。這是又是一個“玄”。及至氣機一動,雖有知,但又不生一知之見;雖有動,卻又沒有一動之想。隻有一心,沒有二念,是為“有欲觀竅”。這是第二個“玄”。
至於“玄之又玄”,實為歸根之所,眾妙之門。“玄”者,天也。天道陰陽二氣運化萬物,生生滅滅,輪轉不息。天中又有天,天上還有天,三千個大千世界,無窮無盡,無邊無際。天受宇宙本源之炁的厚薄不同,故天的層次各有不同。清輕者在上,重濁者在下。陰陽之氣的質與量不同,變化之深奧亦各異。
無極生太極,宇宙間之萬有,皆生於無,皆來自宇宙本源。所謂“又玄”,即極之又極,微之又微,真之又真,隱之又隱,深之又深,遠之又遠之義也。聖人觀無而識玄之妙,觀有而識玄之真;觀有與無之同,而愈能識玄之變化無窮。這種“又玄”,在太虛,為太虛之妙;在天地,為天地之妙;在萬物,為萬物之妙。一切有形無形,有色無色,莫不出自宇宙核心這個大本源。這就是“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之義。
【本章說解】
《道德經》旨在論道德。何為道德?無極而太極,自然無為之實理,謂之道;造道實有而得於己,謂之德。“經”者,道之路也,真常不易謂之經。道生天、生地、生人、生萬物,是宇宙萬物之總樞,是修身治國平天下之總要。自古以來,仙佛聖真,無不是從觀徼觀妙處下手,而成就大道的。但世俗之人,智見梗塞,心識蒙昧,不能修心立德而進道,所以難知道之竅妙。
“道”,實為陰陽未判之前的混元無極。是宇宙之起源,天地之本始,萬物之根蒂,造化萬物之樞機。它無形無象,無色無臭,無所不在,無所不有,充塞宇宙,遍滿十方,不增不減,不色不空,永恆常存。太上在《清靜經》中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聖祖老子的《道德經》,內容博大精深,包羅萬象,是哲學思想的基石和總綱。其理可以概括為兩個字,即“道”和“德”,最後又歸結為一個“道”字。“道德”二字,是對自然界最本質、最高境界的高度概括,是對天下萬類萬物理性的高度濃縮。
所謂“德”,就是唯道是從。道是德之體,德是道之用。天之道即人之道,天下萬物,世間萬事,皆是道的體現,德又是道性的外在表現。天地人萬物,皆載有道之德性,有德則生,無德則亡,這是自然界永恆的法則。失道而後德。人失去道性,或道性不全,才來到這個三維空間,才需要積累德行,以彌補道性之不足,這就是修德證道之真意。世人不明大道自然規律,故需要修心補德。德滿道自圓,即可返歸道鄉。
德是進道的階梯。未得道前,方需修德。德有五要,即仁義禮智信。五德是人格化的體現,是做人的基本準則。五德全備,則德合於道,身心才能歸於無為先天,萬事才能合乎自然。德化道中,無為而無不為也。
道的體性有十大特征:即虛無、自然、純粹、樸素、簡單、平易、清靜、無為、柔弱、不爭。道本先天,無法言說,後天文字語言終難盡意。道之十大特征,體現於人就是上德。上德是道的人格化和倫理化。道體現於人謂之德,顯態為之德,隱態為之道。人的後天世界觀,隻有改造修證到符合大道的自然特性,方可謂之合道。
修真證道,下手工夫就在玄關一竅。太上在首章就將無名有名、觀竅觀妙指出來。此竅不在別處,就在一個“心”字中。人身雖有許多關竅,需要經過修煉打通,與天體自然溝通,以彌補體內真炁之損耗,再造性命,終而複歸為乾健之體。但百竅千竅,總攬於心,心通則百通,心明則萬明。故修道之要全在於心,全在於觀心得道,除觀此心、修此心、證此心以外,別無它途。
本章開頭四句,是說大道的本源(核心),無形無狀,不可思議,難以窮究。在天地未開之初,混混沌沌,沒有端倪可見;此種境界在人心,就是致虛守靜時的無為狀態。大道元始一炁分判,天地開辟;在人就是靜極而動,一覺而醒,真炁已動,此即是煉丹育神之機。這種轉瞬之變,非有智珠慧劍,不能得也。其要在於:一覺起處為玄牝,這是人體內天地開辟之端。此覺不是後天欲心妄念,而是在人心全無,靜極之後的一種先天真性的閃露。自古仙佛聖真,無不是從此一覺而動之機所造成。
修真者要達到較快的開悟、覺悟,獲得大智慧、大自在,關鍵在於要把握好“觀心得道論”。觀心之法,是頓悟大法,是直達彼岸的蓮舟,舍此別無它途。這是正道大法與傍門左道的根本區別。在修心問題上,在世界觀與認識論上,在心的境界上,要跨越一大步,才能進入修道的實質階段。不在心上下功夫,即使理論上可以口若懸河,長篇大論;即使具有許多功能,有很高的神通。若離開觀心得道這個根本,終而難達真境。
太上所說的“觀心得道”,包含著人體內道場“法於地”、“法於天”、“法於道”的三大元素。如何使心身兩大係統,盡快與天道自然規律相吻合,真正達到“天人合一”之境,觀心、修德就是一個關鍵的步驟,其樞機就是如何修證心性,修持心光。“觀心得道”的內涵極其深刻,很少有人論及到。“觀”之一字,含義廣大。有意觀、神觀;有慧觀、智觀;有內觀、外觀;有顯觀、隱觀;有分觀、合觀;有宇觀、微觀等等。可知“觀”有不同層次、不同質量、不同等級的區分。“觀”就是法,就是功。太上的“觀心得道論”,就是一部宏大的上乘天元神修丹法。《道德經》五千言,實際上就是一部“觀心得道”之大法。對“觀”掌握的是否全麵,實踐層次的高低,直接決定著修證者能否得道成真。
觀心得道,首先應知何為心?對於不知此“心”深刻內涵的常人而言,似乎就是“唯心論”。這是莫大的誤解。僅僅觀肉心,觀主觀意識之心,是永遠無法得道的;不僅不能得道,就是識道、有道、證道也無法實現。大道靠自悟,也要靠心傳,無法用語言文字準確地表達清楚。我們祖先中的成道者,慈憫後代,不得已而用文字表達大道真理。由於顯態文字對表述大道的局限性,因此隻能采用喻示法,借用世人所熟知的事物,以小喻大,以高喻低……使尚未得道者得到啟示,具有感性認識,使其逐漸認知,並進而修證實踐大道。
“觀心得道”中“心”的概念,是一個極其博大精深的理法體係。都是道家佛家的師祖們,經過自身的實踐驗證,從顯隱三元和三源兩大係統中,通過慧觀、宇觀、宏觀、微觀、玄觀,而對“心”的概念作出的科學總結。隻有把握了這種顯隱共論,智慧同觀,三源共觀,以一體去觀心,才符合“觀心”的真義,才能進入真道。否則就是片麵的背道!
觀徼章第二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這四句經文是說,天下人都知道什麽是美,並追求美,彰揚美,而不知美與醜是相比較而存在,彼此相生,而又相互轉化;人都知道怎樣是善,並向往善,執著善,而不知善與惡同存一體,彼此相成。天下事物,皆是大道自然之運化,陰陽互變之造作。無極生太極,太極生陰陽,陰陽成萬物,故天下事無不有陰陽,皆是一元含三,一體兩麵的綜合體。由於陰陽二氣的演化,故任何事物都含陰含陽,在表象上就表現為真、善、美與假、醜、惡。事物都具有兩重性和可變性的特征,因而任何事物都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美中有醜,醜可化美;善中有惡,惡可化善。
任何美與善的事物,本身就包含著不美、不善的一麵。一切事物都處在運動變化中,隨著時空的變化而變化,根據本因、內因、外因的條件而轉化,醜會轉化為美,美亦會轉化為不美;惡會轉化為善,善亦會轉化為不善。把美的事物當成永恆的美,把善的事物當成絕對不變的善,因而片麵、執著地去追求,結果必然適得其反。
修真人應該懂得,大道之妙,美者貴乎藏,善者貴乎隱。天地造萬物之神機,循環無端,無始無終,人無法知道其中的奧妙。世人所知之美,所知之善,皆是大道運作的一種自然顯露。世人隻知表象的美與善,而不知美與善是自然無為中的產物。人隻知美之為美,隻知美之華麗表象,而不知心靈美之內核;皆知善之為善,而不知真善的實質。追求有形之美,有為之善,並以此炫耀於外。此種出於私心的華表之美、有為之善,是為不善、不美,有害於心身,損性害德,故應視之為惡。
大道本是渾然一炁,沒有美醜善惡之分。若說美說醜,說善說惡,皆為道之偏。大道之狀,儒家曰“隱微”,其中有不睹不聞之要;釋家曰“那個”,其中有無善無惡之真;道家曰“玄關”,其中有不思不慮之密。大道根源本來如此,一經人的主觀想象,便落入後天巢臼(jiu);一經人的心思擬議,便墮(duo)入蹄窩。雖然古聖仙賢以美善讚歎大道之妙,皆是就道的恍惚之象而言,並非實指某個物象的端倪。世間事物,有善就有惡相對,有美就有醜相隨。美醜善惡,都是後天陰陽之氣所生的對待,才有此正負參差之不齊,而非先天一氣的渾然整體。太上在此以美醜善惡相比較,是在教人要知大道之一,凡是執著於美醜善惡一端,都是舍本逐末,都不是大道。
佛魔在一心。人心善惡,皆由心性。心善則佛,心惡則魔。佛魔無定性,但隨心念之善惡以為轉移而已。誠實、謙恭、慈悲、勤儉,善念也。欺詐、驕慢、嗔(chēn)恨、淫惰,惡念也。故一念善,則佛應之,心身環境成為祥和,而化於佛。不獨善念愈善,惡者亦轉而為善。一念惡,則魔應之,身心環境轉為惡劣,而化於魔。不獨惡者愈惡,善者亦轉而為惡。故曰:凡聖不出一心,善惡皆由心造。心佛則佛,心魔則魔,理之固然也。
【故有無相生,】
“故有無相生”,“故”字,即事之因。“故”字在此處,是承接上句而言。
所謂“有”,是指天下一切有名象之事物,如有天地、有人物、有動植飛潛、日月星辰等,凡是可視可見,有象有名者,皆謂之“有”。“有”是相對於“無”而言,是無極大道所生之子,泛指天地人萬物,皆謂之“有”。
所謂“無”,是指大道未動前的元始一炁狀態,非常人所理解的什麽都沒有。“無”是指一切肉眼視之不可見,凡耳聽之不可聞,希夷微妙;隻可以神會,不可名狀,不能言表者,皆謂之“無”。無,就是先天無極大道,就是宇宙本源,是生萬有之母。
“有無相生”,是指有與無互相轉化,相生相依,相循相因。“相生”即生生不已,變化無窮之義。此句是太上恐後人執著於有,迷戀於可見可聞的顯態事物,而陷入“有”中不能自拔;又恐怕世人誤認為肉眼不可見的一切事物為實無,而執於頑空。所以告示世人“有無相生”之理。人們隻知有形的顯態世界,而不知伴隨其間、如影隨形的隱態世界的存在;隻知能見能聽中的“有”,而不知不能見不能聽中的“有”。不知虛無自然中的元炁,才是萬物之源,才是萬有之有。人皆知有之為有,無之為無,而不知“有而不有”,乃是“以有入無”;“無而不無”,又是“以無入有”。有無不顛倒,則陰陽不複返;陰陽不複返,則相生之道不能立。所以,有無相生之妙,變化無窮,隱顯莫測。由此可知,世界事物皆有顯有隱,有中有無,無中有有;有無相生,循環不已,周而複始。物從虛中生,有從無中來,無可化而為有,有可化而為無,永遠處於相互轉化之中。
世人隻知有中生有,如人生子,雞生蛋之類的有有相生。而對“無中生有”,對萬物從無中生出,認為是一件不可思議之虛無事。古今中外崇信唯物論者,除了絕對否定“無中生有”這個概念之外,要麽就是給太上扣上頂“虛無主義”的帽子。更有曲解者,斷定老子的“無”,就是什麽都沒有,更不理會“相生”二字的內涵。如果勉強用現代物理學的質能互變原理,去理解“有無相生”,雖有一定道理,但也不能透徹完全。唯有進入道境之中,才能真知“有無相生”的出神入妙。
修真亦是在有無相生中,造化天地,運用陰陽,從後天複返先天。打坐之初,萬緣放下,心中了無一事,垂簾塞兌,返照丹田凝神又調息,調息又凝神。如此久之,神炁相抱,頃刻間進入杳冥(yǎoming)之地,此即是“無”。無到至極,靜定生動,忽然一覺而起,此即是“有”。此一念雖說是有,卻是無中之有,是天然本真之閃現,混混續續,神依炁立,炁依神行。似無知卻有知,似無覺卻有覺,此即是玄牝之門立起。此時恪守規中,凝神象外,一唿一吸,一往一來,與天地交通,炁歸玄竅。炁正時息息皆自然,任遊道遙,我性命之根,仙佛聖真之本,皆在此有無造化之玄妙中。
【難易相成,】
“難易相成”,所謂“難”,就是因天時不利,人事不通,悖(bèi)亂乖違,事遇不順,心不能如願,力不能從心,願不能實現,事不能成就等等,皆謂之“難”。
所謂“易”,就是沒有主觀造作,不用心機,自然而然,無為而為。順天理,識地利,盡人事,凡事都能順而有成。
“難”與“易”是辯證的對立統一體,是事物發展過程中的不同表現。有先難後易者,有先易後難者,有難易相間者。難易互變,易難同源,其機皆在於心。難與易,本來是互為成功的原則,其重點在於這個“成”字。天下沒有容易成就之事,但天下事都在成功的那一刹(chà)那,易最客易的。凡事的開始,看來都很容易,但做起來都往往難難不斷。故“圖難於易”,卻是成功的要訣。
對於“難”,不可畏,不可妄生穿鑿,不可妄思妄作。隻要靜心定性,一心不亂,因事應物,因物處物,靜觀其變,隨其自然之性,則難自變為易。對於“易”,不可輕忽懈怠,心慌意懶,任意悠遊。物來不順應,事至不能通,失時錯機。如此,則易即變為難。難與易是可變之對待,相背相成,轉化之竅,皆在於心之見解與知覺。若不明其理,執迷於有欲有為,雖至易之事,終變為難;若能以道識妙,定心識竅,雖至難之事,也能化難為易,事而成就。由此說來,難易之化,全在於心。此即“難易相成”之義。
【長短相形,】
“長短相形”,“長”與“短”,是計量距離之比較。“相形”,即如影隨形,是比喻人的身形與身影之永不相離。天下之事,有長必有短,有短必有長;長短相依,互為一體。人各有品德的高下優劣,物各有尺寸的長短。萬物本無長短,皆出於一炁之本。陰陽互變之後,才演化出長與短、高與低。故一可生萬,萬中有一;萬不為長,最終歸一;一不為短,可生萬有。故古有“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之說。
人最可悲的就是目光短淺,不識人生世理的短長。一切以我為核心,崇拜金錢至上的人生哲學,以追求名利為價值取向。對人生為何而生,為何而死?人從何處來,又到何處去?一概茫然不知,抱著一顆“醉生夢死混人生”之心,行短視無明之為,造萬端之業而不知。待到三寸氣短時,背負著沉重的業債包袱,流浪生死,實是可憐!
人總是抱住一個四大假合之凡軀,隨欲所動,我行我素,管它顛倒與長短,管它命歸南北與西東。凡事隻看眼前,不顧長遠;隻圖一時享受,卻往往為害終生;雖也求健康長壽,卻往往自賤而短生。看人都是別人短,看己都是自家長。閑來不思己之過,總是議論別人的是非與短長。心胸狹窄,不知“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毛澤東語)”。如此昏昏噩噩,何日能邁出這漫漫長夜、茫茫苦海,重塑自己的新生,而返歸無極之鄉!
修真人應知長短互補之理。今日之長,未必不是將來之短;今日之短,未必不會變為未來之長。長與短都是事物演變過程中的暫時現象,且不可固執一端。而應當反而用之,取人之長,補己之短;見人之所短,化為我之長。相與比並,長短相生。修真人最緊要的是,不生長短是非之心,不起人短我長之念,不有太過或不及之為。虛心下氣,視短長為一,何有長短之分?何有短長之事?如此清心慮念,何愁不能靜心!“長短相形”,又如一出一入之唿吸,在任督二脈中往來不息,前行短、後行長之謂也。
【高下相傾,】
“高下相傾”,“高下”是豎向直線之比喻,是“有名”的概念之辭。天高為上,地低為下。天不傲其高,地不卑其下。天高地低,各安其本分,循其自然而成。
所謂“相傾”者,即“高”與“下”的互變道理。天有厚德,高而不傲其高;地有厚德,低而不自卑其低。高與低,是相比較而存在,心相感而互應,氣相通而互生。天地各盡其職,各安其分,養育萬物不圖報,此乃天地之大德。若高者自恃其高,而有淩物傲世之氣,就是高傾於下,不成其為高;若是下者不自安於下,而有欺高滅上之心,則是下者傾於高。此兩者“相傾”,皆是失位背理,違背自然法則,必得其反。
高與下,本來就是相傾而自然歸於平衡的。其要在於一個“傾”字。高高本在上,低低本在下,從表象上看,絕不是平等齊一,這是人感知的局限性。天地宇宙,本來都是在周圓旋轉之中,隨著時空的運轉而變化,並無絕對的高下之分。譬如地球在運行轉換中,白晝時,人頭頂藍天,足踏大地,好似藍天在上為高,足立地下為低。當夜晚日落月出時,地球運行到背麵,人本是頭朝下而足向上。隻是地球有巨大的引力作用,人無此顛倒之感而已。又如一根棍子,上可以顛倒為下,下亦可調位朝上,本無絕對的上下之分,全是人為所致。
人的高下概念,僅是一種感知。天地在時空的運轉中,本無高下之分,隻是各自沿著自然界的圓周法則,循環往複,永無止息地運轉著。由此可知,凡事崇高必有傾倒,而複歸於平衡。凡事物低下,必然要傾向於高,高到一定限度,自然複歸於平。在宇宙天地的弧形迴旋律中,高下本來同歸於一律。佛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就是這個意思。《易經》泰卦九三爻說:“無平不陂(bēi),無往不複”,亦是同理。
“高下相傾”之理,是說世間萬物凡是傾倒者,皆是失道之正氣,貪身外之邪氣所致。修真人若能持正而修,所處或高或下,皆安於本分。見高而為下,順自然天理,曲己全人。見高不生忌妒,處低下安靜之心;居高而不見高,處低不覺低,則大道之實理明矣。
【音聲相和,】
“音聲相和”,天地之間,陰陽生五行,五行成萬物,萬物皆含金木水火土五種質性。五行無不有質性,有質性的東西都有聲,有聲即有音。音聲分五階,聲中有音,音響成聲。金空則響,響則有聲而音和。木被風搖,搖之有聲而音和;水激有聲而音和;火烈有聲而音和;土為缶(fou)器,撞擊有聲而音和。物之有音聲,是因實中而有虛,虛實相擊而生音,虛而空應則為聲。聲中有音,音響成聲,無物不有聲音,無物不有聲。聲與音是陰陽互合,虛實相應,震蕩相擊,而所產生的物質波流。上唱下必合,有音必有聲,皆生之於自然。
聲與音相和,才構成自然界和諧的音律。因此又有“禽無聲,獸無音”的說法。《禮記·樂經》說:“感於物而動,故形為聲。聲相玄,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音聲是五行的反應。五行平衡,音聲必和。音聲相和,才能奏出優美動聽的旋律,陶冶性情,使人愉悅祥和。聲音失和,則會蕩出刺耳的怪聲狂調,使人放蕩不羈,心性發狂。今之社會進入物質化時代,人們物質享受之心越來越重。生活節奏加快,人心浮躁不安;體內陰陽失衡,五氣不和。表現為缺乏自製力,心中煩躁,肝火旺盛,腎水不足,故心血管係統、神經係統多病。
人心的價值取向越攀越高,以我為核心的私字日益膨脹,貪多求高,貪大求強,愈趨愈烈。此種不和之心音,表現在內,就是缺乏中氣,不能心平氣和;表現在外,則是聲色俱厲,缺乏和顏悅色。細觀今人追求狂歌亂舞之種種神情,即可盡知人心中的黃鍾之音已嚴重失調。
修真人講究心平氣和,有德性涵養之人,皆是虛心下氣,言語謹慎,聲調平和,此乃德之自然流露。人體內環境的小天地,是在中和意識場的統禦下而趨於中和。人體中和態的形成,需要真炁能量的充足才能形成。這種中和之炁能量場的流行,才能使修者心身整體的愉悅和諧。表現在外,就是一身正氣,平易近人,不嚴而威;外貌慈眉善眼,待人慈祥和藹,語音平和而流暢。
【前後相隨。】
何謂“前後相隨”?無名之始謂之“前”,有名之後謂之“後”。天地之始終,人事之循環,萬物之輪迴,上行下必效,前進後必隨,此乃天理之自然。一動一靜,萬物而生。陰陽相隨,一寒一暑;日月運轉,四季相序;春夏秋冬,氣候相隨……由此類推,世間事物,皆為一正一反、一去一來、一清一濁、一消一長等等,皆有相因相隨之理。
前與後,本來是相隨而來,相隨而去,無有界限。無論是時間的前後,或者是空間的前後,都是人的主觀意識形成的定勢,人為劃定的界限。它的重點就在這個“隨”字上。前去後來,後來又前去,時空人物的腳步,永遠跟著不斷地追隨迴轉,永無休止。
太上所指出的“前後相隨”之句,意在類比自然大道的規律。前與後都是相對的、暫時的,由對立而同行,由比較而存在。古有“欲進先退”,“後退一步,海闊天空”之訓;先輩有“原來退步是向前”的體悟等,皆是教人正確地認識萬物,掌握運用執中(即中庸)法則。
以上所說的“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前後”等六種現象界的相互關係,都是在自然旋轉的規律中相互為用,互為因果。是太上教化世人認識,自然界沒有絕對的善或不善,美或不美的界限。其旨在於教人要認識道的妙用,效法天地宇宙的體然法則,不執著,不落偏,不自私,不占有。對待世間萬物不可執於一端,不可迷於表象,不可惑於有為。
太上列舉這六對矛盾,其旨在於教導人們:有無彼此而相生,難易相反而相成,長短因比較而存在,高下因時空而顯現,音聲由對立而和諧,前後因時序而相隨。這些相反相成的關係,都是因為陰陽互變、正反相成,互相影響而產生的作用力。看問題不僅要看正麵,而且更要看重反麵;不僅要重視陽的一麵,更要看到陰的一麵;不僅要重視顯態的存在,更要重視隱態的存在。要知白守黑,知陽守陰。多從反的、隱的關係內涵中,觀察把握正的、顯態的變化關竅。如此執兩用中,心明理順,才能始終處於主動地位。此正如有詩所雲:“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雲變態中。”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是以”二字,是承上句接下句之銜接辭。“聖人”,即知天知地大智慧者。“無為”即自然大道。“聖人處無為之事”,是說聖人皆是通曉天地萬物之理,深知自然大道運化之機。順應天時,以德化民,以眾生之心為心。清靜無為,效法天道,以道德處世應事。不自妄為,本以無為,故能心合宇宙。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所以能在無為中造福天下。
所謂“處無為之事”,是說為而無為的原則。一切作為,應如行雲流水,義所當為,理所應為之事。作過了,如雁過長空,風來竹麵,不著絲毫痕跡,不留纖芥在心,空空蕩蕩,一片純淨。
“行不言之教”,是說萬事以言教不如身教,光說不作,或作而後說,往往都是徒費口舌而已。正如司馬子長所說(應為司馬遷引孔子言):“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不言”者,即大道本無所為,又無所言。道雖不言,卻蘊寓著無窮之理於萬物之中。天司其覆,地司其載,聖人司教化人民。聖人之心即天地之心。天地以無心而養育萬物,聖人以無心而教化萬民;天地以不言而善應,聖人以寂靜而感通。聖人之所以能“處無為者”,蓋因不待為而事始成;“行不言”者,因不須言而教始明。心靈上的感而遂通,即是“不言而言”。過而即化,就是“無為而為”。經中教人,皆是在於啟發人性分中固有本然之妙理,都是讓人自悟本性而已。在心性之外,聖人何曾多言過?
【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
作者:空淨師
觀妙章第一
【道,可道,非常道;】
“道”,即無極大道。“道”之一字,其義最極最大,最細最微,其變化奧妙無窮,其理高深莫測。道,無名無象,不可見,不可觸;其大不可量,其小不可指;變化無窮,至玄至妙。大道之理,就是“無極生太極”,“有生於無”。無極就是“無”,太極即是“有”。無極與太極二者是縱向的派生關係;太極中的陰與陽,是橫向的對待關係。無極是本,太極是末;無極是母,太極是子;無極是源,太極是流;無極是總體,太極是分枝;無極是定靜,太極是變動,等等。無極順而生太極,太極順而生萬物;無極動而生太極,太極靜而返無極。無極本體為〇,動生太極為一;太極一本散為萬殊,萬殊返歸於一本。這些都是無極與太極的辯證之理。
《周易》雲:“一陰一陽之謂道”。“道”是無極,“可道”是太極;道是無,太極陰陽則是有。宇宙萬物皆由陰陽二氣合和而成,陰陽是萬物一體兩麵的總合。萬物無不有陰陽,無陰陽就無萬物;陰陽就是矛盾,沒有陰陽矛盾的相生、相化、相搏,就沒有世界。大道無形,可生天地;大道無名,可長養萬物,可為天下母;大道無情,可運行日月。
“道”,至尊至聖,它是宇宙之本源,天地之本始,萬物之根蒂,造化之樞機。它雖然無形無象,無色無臭;但又無所不在,無所不包;充塞宇宙,遍滿十方;不增不減,永恆常存。
“道”字,富有多層涵義。“道”字的結構,一個“首”字坐在車上行走。“首”即人的頭部,首上兩點代表天地陰陽;兩點下之“一”,代表人為陰陽合一之體。一橫下的“自”字,就是每個人各自的性命實體,坐車行進在人生旅途上,譜寫著自己的人生交響曲。朱子(朱熹)雲:“道猶路也,人之所共同也。”《說文解字》曰:“道者,路徑也。”也就是人生所走的道路之意。“古道西風瘦馬”、“遠芳侵古道”的詩句,便是形容道路的“道”。
“道”,又代表著抽象的規律、法則,學理上、理論上不可變易的原則性,以及實際的規矩,生天生地生萬物之理,故謂之“道”。《左傳》中所言“天道遠,人道邇” 。《中庸》首章所言的“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易·係傳》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又如道書所說:“離有離無之謂道”。這與佛家所論的“即有即空,即空即有”,其義相通。皆是言大道的玄妙幽微,深不可測。天地未判以前,此道懸於太空;天地開辟以後,此道寄諸天地人萬物之體。先天地而長存,後天地而不弊。生於天地之先,混於虛無之內,無可見、亦無可聞等論,皆是就道的理性而言。
“可道”二字,就是可變化之道,是道的運行與應用。“可道”就是無極生太極,太極生萬物之後的狀態。太極生萬物,有形有象,變化不測;可言可說,可見可聞者,便是“可道”。“可道”就是混沌初開,陰陽始判,清濁已分,乾坤定位的太極。在天有日月星辰,風雲雷雨;在地有東西南北,山川湖海;天地間的飛植動潛,人類社會的萬類萬事等等,皆屬“可道”。可道中有生有滅,有成有毀,凡一切不能永久常存的有形有象事物,都是“可道”的範疇。
“非常道”,就是非恆常之道。真靜悠久謂之“常”,永恆不變之義。眼既可見,口既能言,有所形容,有所變換。既有變換,豈能常久?故曰“非常道”。
修真者以學道、修道、證道、成道、了道為旨歸。道可受而不可傳。別人可以將道的感受告訴你,卻不能將道交給你。修道就像鴨子浮水,冷暖自知;又像啞巴吃餃子,心中有數。天理在人心,自性中有大道。大道的體性特征,道的個中滋味,一切都在自心中,故古有“唯心是道”,“唯心是法”,“心明道成”之論。修道在心,明道在心,得道成道亦在心,這就是太上“觀心得道論”的圭旨。
【名,可名,非常名。】
此段有三個“名”。第一個“名”,即大道無名之名。大道原本無名,為了闡述表達代表它的概念,無奈強立其“名”曰“道”,此名實為常名。道為虛無之體,不可見,不可聞,實無可指;以名而言,虛而無物,實無可名。凡是可言可名者,已是形而下之器物,非真常之名;凡所可道者,皆是道的顯見外表,已不是真常之道。
第二個“名”,即“可名”,是指“可道”之名。其“名”隨“可道”所生的象而來,由實際存在的事物而起。故有物有象才有名。宇宙萬物,千門別類,千差萬別,各具特性。為了對萬物分門別類,才安名立字,以識其體,以辨其形。世間事物,凡有變易者,皆為“可名”;無變易者,皆不可名。因其有變有易,不能常存永恆,所以謂之“非常名”。萬物皆可立名,惟生萬物之大道,雖以“道”名之,總是強以其名,它畢竟無名。
第三個“名”,即“非常名”。“可名”代表著可生可滅的事物,變動不居;隨著事物的變化而變化;跟著體象之生而有,隨著物之亡而滅。故凡“可名”者,皆為“非常名”。修道人若能悟透“可名”之名,又能悟出“無名”之名,則可知世間種種名相事物,都在陰陽運化中生滅無常。故無永恆之物,亦無永恆之名。
“可名”與“非常名”之意,即佛家所言的“萬事皆空”。既明此理,何須執著假幻的名相而自迷?人世間名利二事,不宜貪求,貪者必招禍患。今人都在爭求自己的“知名度”,卻不知“名”是社會的公器。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天爵就是名氣。無論何種“名”,名太高了,樹大招風,名不符實,都會產生很大的負麵影響。古人雲:“譽滿天下,謗亦隨之”;“一家飽暖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愆(qiān)”,都是講的這個道理。佛家勸人放棄名利,老子教人“少私寡欲”,皆是修道的基本原則。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無名”,是指太極未分,陰陽未判之前,無形無象的無極混元狀態。因為大道本體未動,無形無象,故曰“無名”。天地本無名,有了上下左右四方之形象,才有其名。天地生在大道之後,所以無名是“天地之始”。
所謂“天地之始”,就是天地未生前的無極狀態。這種元炁初動之態,在陰陽則為氤氳(yinyun煙氣、煙雲彌漫的樣子;氣或光混合動蕩的樣子)之交;在天地則為一陽之初;在日月則為晦朔(晦,月盡也,陰曆每月的最後一天。朔:月一日始蘇也,陰曆月初的一天。)之時;在四季則為冬春之間;在晝夜則為亥子之時;在人心就是喜怒哀樂未發之中。人心處於寂然不動之地,也可以稱為人心中的“無名天地之始”。太上慈悲渡世,廣為說法。在鴻蒙未兆之先,一炁未動之前,原是混混沌沌,渾然一團,無半點形跡可見,故曰“無名”。
雖曰無名,而天地人萬物皆孕育其中,隻是尚未成象而已。有如人在父母未生前的原始之初,此即是“無名天地之始”的無極狀態。待到靜之已久,氣機一動,氤氤氳氳(yinyun),生育天地萬物,才有可名;一片太和元炁,流行宇宙,養育群生,就是“有名萬物之母”。始者,天地未開之前,一團元炁相抱,好似雞蛋的白黃相抱一般;母者,天地開辟以後,化生養育萬物,生生不息,關愛備至,如母之養子一般慈心。此即為“萬物之母”。
修真人下手之初,唯清淨身心,去妄存真,念慮俱滅,一心不動,抱元守一。神神相照,息息常歸,順其一往一來,神炁相凝,打成一片。於是混混沌沌,不起一念;恍恍惚惚,入於無有之鄉。渾然無人無我,無天無地無萬物;而又非昏聵(kui),不丟真我。於此無知無覺之際,忽然一覺而生,此即是我太極的開基,我本來真性之覺。
修真就是為了迴歸人心中“無名之始”、“天地之始”的先天之地。一切有名有象者,皆屬於後天,變滅無常,非真道之常也。大道既無名,又何言“有名,萬物之母”?有道即有理,有理即有天地萬物。大道以無極生太極,以無而生有,以一而生萬物。萬物皆從無極而生,所以無名為有名之母,有名又為萬物之母。天地從道而生,萬物自道而成,故道又為天地萬物之母,皆是自然無為之妙。修道之人,若能知此有名之母,便知萬物雖各具一性,實同於一無;雖各具其名,實本於無名也。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jiào)。】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妙”:即要也。要,即一也、道也。“欲”:即、將之意。是言人能常無欲念,先天體性不被後天情欲耗損,處於至清至靜、寂然不動的常無欲之中,即可在杳冥中洞察萬物造化的至微至妙之機,可見至道生生不息之妙。無欲無念神清靜,有欲有念神昏沉。此即前輩所說的“心死神活”之理。
真常之妙,表現在“無中而生有”。此“有”無窮無盡,奇妙無比。修真人果能處於常無、常空之境,即可會心於此妙;亦可知“常無”是天地無名之始,是衍生妙有之源泉。
“常有”者,即有形有物的可見世界。“徼”音校。“徼”即竅,意即微妙之機;亦可引伸為事物未成前的界域、端倪、征兆。“常有欲以觀其徼”,此是太上聖祖示誡世人,要在常有的世界中,觀世俗萬物萬事的歸宿趨勢;觀事物的生生息息,及其發生、發展與終結,以明大道之妙。天下事物的演生規律,皆是隱動在先,陽隨其後。隱雖潛在無中,但卻有據;顯雖從隱而出,出則有竅。隱顯互變,變中有妙,此妙即是竅道。人果能在常態的“常有”中,洞見隱微之徼,把握住事物發展的規律,便可知“有名萬物母”的真諦。
自古仙佛聖真,無不由此竅妙之動而成。無以觀妙,有以導觀竅,兩者一動一靜,互為其根,互為依存,皆是修真者必須掌握的執兩用中原則,皆是用中之道。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此兩者”,是指“常無”與“常有”。“有”與“無”名雖不同,但都是從“無極”中所出,故曰“同出”。稱“無”為“無名”,是說萬物尚未成形,無有名相,僅是一炁的混沌狀態,故曰“無名”。萬物之形色俱全,有象有形,故稱為“有名”。此即是“同出而異名”之義。
所謂“同謂之玄”,“玄”即天,即自然。張衡在《太平禦覽》中說:“玄者,形而上之炁,無形無象,大道本作於太始,莫之能先;包含道德,構掩乾坤;作於太氣,稟受無窮”。由此可知,“玄”者,就是大道自然的變化莫測,不可捕捉,無端倪,無形象,無言說;至靜至明,至圓至活,至顯至露,至真至常;渾化無端,妙用無方。所以謂之“玄”。
“玄”者,深遠之謂也。修真者當從無欲有欲、觀宏觀妙處下手。雖然無與有、妙與竅,無非是陰靜陽動,一炁分為陰陽二氣,二氣又歸一炁而已。以其靜久而動,無中生有,名為一陽生、活子時;以其動極複靜,有又返無,名曰複命歸根。皆是太極一炁陰陽的變化。兩者雖名不同,但實際上同出於一源。太上稱此為之“玄”。這是第一個玄。
學者欲得玄道,必須靜之又靜,定而又定,心中渾然無事,是為“無欲觀妙”。這是又是一個“玄”。及至氣機一動,雖有知,但又不生一知之見;雖有動,卻又沒有一動之想。隻有一心,沒有二念,是為“有欲觀竅”。這是第二個“玄”。
至於“玄之又玄”,實為歸根之所,眾妙之門。“玄”者,天也。天道陰陽二氣運化萬物,生生滅滅,輪轉不息。天中又有天,天上還有天,三千個大千世界,無窮無盡,無邊無際。天受宇宙本源之炁的厚薄不同,故天的層次各有不同。清輕者在上,重濁者在下。陰陽之氣的質與量不同,變化之深奧亦各異。
無極生太極,宇宙間之萬有,皆生於無,皆來自宇宙本源。所謂“又玄”,即極之又極,微之又微,真之又真,隱之又隱,深之又深,遠之又遠之義也。聖人觀無而識玄之妙,觀有而識玄之真;觀有與無之同,而愈能識玄之變化無窮。這種“又玄”,在太虛,為太虛之妙;在天地,為天地之妙;在萬物,為萬物之妙。一切有形無形,有色無色,莫不出自宇宙核心這個大本源。這就是“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之義。
【本章說解】
《道德經》旨在論道德。何為道德?無極而太極,自然無為之實理,謂之道;造道實有而得於己,謂之德。“經”者,道之路也,真常不易謂之經。道生天、生地、生人、生萬物,是宇宙萬物之總樞,是修身治國平天下之總要。自古以來,仙佛聖真,無不是從觀徼觀妙處下手,而成就大道的。但世俗之人,智見梗塞,心識蒙昧,不能修心立德而進道,所以難知道之竅妙。
“道”,實為陰陽未判之前的混元無極。是宇宙之起源,天地之本始,萬物之根蒂,造化萬物之樞機。它無形無象,無色無臭,無所不在,無所不有,充塞宇宙,遍滿十方,不增不減,不色不空,永恆常存。太上在《清靜經》中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聖祖老子的《道德經》,內容博大精深,包羅萬象,是哲學思想的基石和總綱。其理可以概括為兩個字,即“道”和“德”,最後又歸結為一個“道”字。“道德”二字,是對自然界最本質、最高境界的高度概括,是對天下萬類萬物理性的高度濃縮。
所謂“德”,就是唯道是從。道是德之體,德是道之用。天之道即人之道,天下萬物,世間萬事,皆是道的體現,德又是道性的外在表現。天地人萬物,皆載有道之德性,有德則生,無德則亡,這是自然界永恆的法則。失道而後德。人失去道性,或道性不全,才來到這個三維空間,才需要積累德行,以彌補道性之不足,這就是修德證道之真意。世人不明大道自然規律,故需要修心補德。德滿道自圓,即可返歸道鄉。
德是進道的階梯。未得道前,方需修德。德有五要,即仁義禮智信。五德是人格化的體現,是做人的基本準則。五德全備,則德合於道,身心才能歸於無為先天,萬事才能合乎自然。德化道中,無為而無不為也。
道的體性有十大特征:即虛無、自然、純粹、樸素、簡單、平易、清靜、無為、柔弱、不爭。道本先天,無法言說,後天文字語言終難盡意。道之十大特征,體現於人就是上德。上德是道的人格化和倫理化。道體現於人謂之德,顯態為之德,隱態為之道。人的後天世界觀,隻有改造修證到符合大道的自然特性,方可謂之合道。
修真證道,下手工夫就在玄關一竅。太上在首章就將無名有名、觀竅觀妙指出來。此竅不在別處,就在一個“心”字中。人身雖有許多關竅,需要經過修煉打通,與天體自然溝通,以彌補體內真炁之損耗,再造性命,終而複歸為乾健之體。但百竅千竅,總攬於心,心通則百通,心明則萬明。故修道之要全在於心,全在於觀心得道,除觀此心、修此心、證此心以外,別無它途。
本章開頭四句,是說大道的本源(核心),無形無狀,不可思議,難以窮究。在天地未開之初,混混沌沌,沒有端倪可見;此種境界在人心,就是致虛守靜時的無為狀態。大道元始一炁分判,天地開辟;在人就是靜極而動,一覺而醒,真炁已動,此即是煉丹育神之機。這種轉瞬之變,非有智珠慧劍,不能得也。其要在於:一覺起處為玄牝,這是人體內天地開辟之端。此覺不是後天欲心妄念,而是在人心全無,靜極之後的一種先天真性的閃露。自古仙佛聖真,無不是從此一覺而動之機所造成。
修真者要達到較快的開悟、覺悟,獲得大智慧、大自在,關鍵在於要把握好“觀心得道論”。觀心之法,是頓悟大法,是直達彼岸的蓮舟,舍此別無它途。這是正道大法與傍門左道的根本區別。在修心問題上,在世界觀與認識論上,在心的境界上,要跨越一大步,才能進入修道的實質階段。不在心上下功夫,即使理論上可以口若懸河,長篇大論;即使具有許多功能,有很高的神通。若離開觀心得道這個根本,終而難達真境。
太上所說的“觀心得道”,包含著人體內道場“法於地”、“法於天”、“法於道”的三大元素。如何使心身兩大係統,盡快與天道自然規律相吻合,真正達到“天人合一”之境,觀心、修德就是一個關鍵的步驟,其樞機就是如何修證心性,修持心光。“觀心得道”的內涵極其深刻,很少有人論及到。“觀”之一字,含義廣大。有意觀、神觀;有慧觀、智觀;有內觀、外觀;有顯觀、隱觀;有分觀、合觀;有宇觀、微觀等等。可知“觀”有不同層次、不同質量、不同等級的區分。“觀”就是法,就是功。太上的“觀心得道論”,就是一部宏大的上乘天元神修丹法。《道德經》五千言,實際上就是一部“觀心得道”之大法。對“觀”掌握的是否全麵,實踐層次的高低,直接決定著修證者能否得道成真。
觀心得道,首先應知何為心?對於不知此“心”深刻內涵的常人而言,似乎就是“唯心論”。這是莫大的誤解。僅僅觀肉心,觀主觀意識之心,是永遠無法得道的;不僅不能得道,就是識道、有道、證道也無法實現。大道靠自悟,也要靠心傳,無法用語言文字準確地表達清楚。我們祖先中的成道者,慈憫後代,不得已而用文字表達大道真理。由於顯態文字對表述大道的局限性,因此隻能采用喻示法,借用世人所熟知的事物,以小喻大,以高喻低……使尚未得道者得到啟示,具有感性認識,使其逐漸認知,並進而修證實踐大道。
“觀心得道”中“心”的概念,是一個極其博大精深的理法體係。都是道家佛家的師祖們,經過自身的實踐驗證,從顯隱三元和三源兩大係統中,通過慧觀、宇觀、宏觀、微觀、玄觀,而對“心”的概念作出的科學總結。隻有把握了這種顯隱共論,智慧同觀,三源共觀,以一體去觀心,才符合“觀心”的真義,才能進入真道。否則就是片麵的背道!
觀徼章第二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這四句經文是說,天下人都知道什麽是美,並追求美,彰揚美,而不知美與醜是相比較而存在,彼此相生,而又相互轉化;人都知道怎樣是善,並向往善,執著善,而不知善與惡同存一體,彼此相成。天下事物,皆是大道自然之運化,陰陽互變之造作。無極生太極,太極生陰陽,陰陽成萬物,故天下事無不有陰陽,皆是一元含三,一體兩麵的綜合體。由於陰陽二氣的演化,故任何事物都含陰含陽,在表象上就表現為真、善、美與假、醜、惡。事物都具有兩重性和可變性的特征,因而任何事物都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美中有醜,醜可化美;善中有惡,惡可化善。
任何美與善的事物,本身就包含著不美、不善的一麵。一切事物都處在運動變化中,隨著時空的變化而變化,根據本因、內因、外因的條件而轉化,醜會轉化為美,美亦會轉化為不美;惡會轉化為善,善亦會轉化為不善。把美的事物當成永恆的美,把善的事物當成絕對不變的善,因而片麵、執著地去追求,結果必然適得其反。
修真人應該懂得,大道之妙,美者貴乎藏,善者貴乎隱。天地造萬物之神機,循環無端,無始無終,人無法知道其中的奧妙。世人所知之美,所知之善,皆是大道運作的一種自然顯露。世人隻知表象的美與善,而不知美與善是自然無為中的產物。人隻知美之為美,隻知美之華麗表象,而不知心靈美之內核;皆知善之為善,而不知真善的實質。追求有形之美,有為之善,並以此炫耀於外。此種出於私心的華表之美、有為之善,是為不善、不美,有害於心身,損性害德,故應視之為惡。
大道本是渾然一炁,沒有美醜善惡之分。若說美說醜,說善說惡,皆為道之偏。大道之狀,儒家曰“隱微”,其中有不睹不聞之要;釋家曰“那個”,其中有無善無惡之真;道家曰“玄關”,其中有不思不慮之密。大道根源本來如此,一經人的主觀想象,便落入後天巢臼(jiu);一經人的心思擬議,便墮(duo)入蹄窩。雖然古聖仙賢以美善讚歎大道之妙,皆是就道的恍惚之象而言,並非實指某個物象的端倪。世間事物,有善就有惡相對,有美就有醜相隨。美醜善惡,都是後天陰陽之氣所生的對待,才有此正負參差之不齊,而非先天一氣的渾然整體。太上在此以美醜善惡相比較,是在教人要知大道之一,凡是執著於美醜善惡一端,都是舍本逐末,都不是大道。
佛魔在一心。人心善惡,皆由心性。心善則佛,心惡則魔。佛魔無定性,但隨心念之善惡以為轉移而已。誠實、謙恭、慈悲、勤儉,善念也。欺詐、驕慢、嗔(chēn)恨、淫惰,惡念也。故一念善,則佛應之,心身環境成為祥和,而化於佛。不獨善念愈善,惡者亦轉而為善。一念惡,則魔應之,身心環境轉為惡劣,而化於魔。不獨惡者愈惡,善者亦轉而為惡。故曰:凡聖不出一心,善惡皆由心造。心佛則佛,心魔則魔,理之固然也。
【故有無相生,】
“故有無相生”,“故”字,即事之因。“故”字在此處,是承接上句而言。
所謂“有”,是指天下一切有名象之事物,如有天地、有人物、有動植飛潛、日月星辰等,凡是可視可見,有象有名者,皆謂之“有”。“有”是相對於“無”而言,是無極大道所生之子,泛指天地人萬物,皆謂之“有”。
所謂“無”,是指大道未動前的元始一炁狀態,非常人所理解的什麽都沒有。“無”是指一切肉眼視之不可見,凡耳聽之不可聞,希夷微妙;隻可以神會,不可名狀,不能言表者,皆謂之“無”。無,就是先天無極大道,就是宇宙本源,是生萬有之母。
“有無相生”,是指有與無互相轉化,相生相依,相循相因。“相生”即生生不已,變化無窮之義。此句是太上恐後人執著於有,迷戀於可見可聞的顯態事物,而陷入“有”中不能自拔;又恐怕世人誤認為肉眼不可見的一切事物為實無,而執於頑空。所以告示世人“有無相生”之理。人們隻知有形的顯態世界,而不知伴隨其間、如影隨形的隱態世界的存在;隻知能見能聽中的“有”,而不知不能見不能聽中的“有”。不知虛無自然中的元炁,才是萬物之源,才是萬有之有。人皆知有之為有,無之為無,而不知“有而不有”,乃是“以有入無”;“無而不無”,又是“以無入有”。有無不顛倒,則陰陽不複返;陰陽不複返,則相生之道不能立。所以,有無相生之妙,變化無窮,隱顯莫測。由此可知,世界事物皆有顯有隱,有中有無,無中有有;有無相生,循環不已,周而複始。物從虛中生,有從無中來,無可化而為有,有可化而為無,永遠處於相互轉化之中。
世人隻知有中生有,如人生子,雞生蛋之類的有有相生。而對“無中生有”,對萬物從無中生出,認為是一件不可思議之虛無事。古今中外崇信唯物論者,除了絕對否定“無中生有”這個概念之外,要麽就是給太上扣上頂“虛無主義”的帽子。更有曲解者,斷定老子的“無”,就是什麽都沒有,更不理會“相生”二字的內涵。如果勉強用現代物理學的質能互變原理,去理解“有無相生”,雖有一定道理,但也不能透徹完全。唯有進入道境之中,才能真知“有無相生”的出神入妙。
修真亦是在有無相生中,造化天地,運用陰陽,從後天複返先天。打坐之初,萬緣放下,心中了無一事,垂簾塞兌,返照丹田凝神又調息,調息又凝神。如此久之,神炁相抱,頃刻間進入杳冥(yǎoming)之地,此即是“無”。無到至極,靜定生動,忽然一覺而起,此即是“有”。此一念雖說是有,卻是無中之有,是天然本真之閃現,混混續續,神依炁立,炁依神行。似無知卻有知,似無覺卻有覺,此即是玄牝之門立起。此時恪守規中,凝神象外,一唿一吸,一往一來,與天地交通,炁歸玄竅。炁正時息息皆自然,任遊道遙,我性命之根,仙佛聖真之本,皆在此有無造化之玄妙中。
【難易相成,】
“難易相成”,所謂“難”,就是因天時不利,人事不通,悖(bèi)亂乖違,事遇不順,心不能如願,力不能從心,願不能實現,事不能成就等等,皆謂之“難”。
所謂“易”,就是沒有主觀造作,不用心機,自然而然,無為而為。順天理,識地利,盡人事,凡事都能順而有成。
“難”與“易”是辯證的對立統一體,是事物發展過程中的不同表現。有先難後易者,有先易後難者,有難易相間者。難易互變,易難同源,其機皆在於心。難與易,本來是互為成功的原則,其重點在於這個“成”字。天下沒有容易成就之事,但天下事都在成功的那一刹(chà)那,易最客易的。凡事的開始,看來都很容易,但做起來都往往難難不斷。故“圖難於易”,卻是成功的要訣。
對於“難”,不可畏,不可妄生穿鑿,不可妄思妄作。隻要靜心定性,一心不亂,因事應物,因物處物,靜觀其變,隨其自然之性,則難自變為易。對於“易”,不可輕忽懈怠,心慌意懶,任意悠遊。物來不順應,事至不能通,失時錯機。如此,則易即變為難。難與易是可變之對待,相背相成,轉化之竅,皆在於心之見解與知覺。若不明其理,執迷於有欲有為,雖至易之事,終變為難;若能以道識妙,定心識竅,雖至難之事,也能化難為易,事而成就。由此說來,難易之化,全在於心。此即“難易相成”之義。
【長短相形,】
“長短相形”,“長”與“短”,是計量距離之比較。“相形”,即如影隨形,是比喻人的身形與身影之永不相離。天下之事,有長必有短,有短必有長;長短相依,互為一體。人各有品德的高下優劣,物各有尺寸的長短。萬物本無長短,皆出於一炁之本。陰陽互變之後,才演化出長與短、高與低。故一可生萬,萬中有一;萬不為長,最終歸一;一不為短,可生萬有。故古有“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之說。
人最可悲的就是目光短淺,不識人生世理的短長。一切以我為核心,崇拜金錢至上的人生哲學,以追求名利為價值取向。對人生為何而生,為何而死?人從何處來,又到何處去?一概茫然不知,抱著一顆“醉生夢死混人生”之心,行短視無明之為,造萬端之業而不知。待到三寸氣短時,背負著沉重的業債包袱,流浪生死,實是可憐!
人總是抱住一個四大假合之凡軀,隨欲所動,我行我素,管它顛倒與長短,管它命歸南北與西東。凡事隻看眼前,不顧長遠;隻圖一時享受,卻往往為害終生;雖也求健康長壽,卻往往自賤而短生。看人都是別人短,看己都是自家長。閑來不思己之過,總是議論別人的是非與短長。心胸狹窄,不知“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毛澤東語)”。如此昏昏噩噩,何日能邁出這漫漫長夜、茫茫苦海,重塑自己的新生,而返歸無極之鄉!
修真人應知長短互補之理。今日之長,未必不是將來之短;今日之短,未必不會變為未來之長。長與短都是事物演變過程中的暫時現象,且不可固執一端。而應當反而用之,取人之長,補己之短;見人之所短,化為我之長。相與比並,長短相生。修真人最緊要的是,不生長短是非之心,不起人短我長之念,不有太過或不及之為。虛心下氣,視短長為一,何有長短之分?何有短長之事?如此清心慮念,何愁不能靜心!“長短相形”,又如一出一入之唿吸,在任督二脈中往來不息,前行短、後行長之謂也。
【高下相傾,】
“高下相傾”,“高下”是豎向直線之比喻,是“有名”的概念之辭。天高為上,地低為下。天不傲其高,地不卑其下。天高地低,各安其本分,循其自然而成。
所謂“相傾”者,即“高”與“下”的互變道理。天有厚德,高而不傲其高;地有厚德,低而不自卑其低。高與低,是相比較而存在,心相感而互應,氣相通而互生。天地各盡其職,各安其分,養育萬物不圖報,此乃天地之大德。若高者自恃其高,而有淩物傲世之氣,就是高傾於下,不成其為高;若是下者不自安於下,而有欺高滅上之心,則是下者傾於高。此兩者“相傾”,皆是失位背理,違背自然法則,必得其反。
高與下,本來就是相傾而自然歸於平衡的。其要在於一個“傾”字。高高本在上,低低本在下,從表象上看,絕不是平等齊一,這是人感知的局限性。天地宇宙,本來都是在周圓旋轉之中,隨著時空的運轉而變化,並無絕對的高下之分。譬如地球在運行轉換中,白晝時,人頭頂藍天,足踏大地,好似藍天在上為高,足立地下為低。當夜晚日落月出時,地球運行到背麵,人本是頭朝下而足向上。隻是地球有巨大的引力作用,人無此顛倒之感而已。又如一根棍子,上可以顛倒為下,下亦可調位朝上,本無絕對的上下之分,全是人為所致。
人的高下概念,僅是一種感知。天地在時空的運轉中,本無高下之分,隻是各自沿著自然界的圓周法則,循環往複,永無止息地運轉著。由此可知,凡事崇高必有傾倒,而複歸於平衡。凡事物低下,必然要傾向於高,高到一定限度,自然複歸於平。在宇宙天地的弧形迴旋律中,高下本來同歸於一律。佛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就是這個意思。《易經》泰卦九三爻說:“無平不陂(bēi),無往不複”,亦是同理。
“高下相傾”之理,是說世間萬物凡是傾倒者,皆是失道之正氣,貪身外之邪氣所致。修真人若能持正而修,所處或高或下,皆安於本分。見高而為下,順自然天理,曲己全人。見高不生忌妒,處低下安靜之心;居高而不見高,處低不覺低,則大道之實理明矣。
【音聲相和,】
“音聲相和”,天地之間,陰陽生五行,五行成萬物,萬物皆含金木水火土五種質性。五行無不有質性,有質性的東西都有聲,有聲即有音。音聲分五階,聲中有音,音響成聲。金空則響,響則有聲而音和。木被風搖,搖之有聲而音和;水激有聲而音和;火烈有聲而音和;土為缶(fou)器,撞擊有聲而音和。物之有音聲,是因實中而有虛,虛實相擊而生音,虛而空應則為聲。聲中有音,音響成聲,無物不有聲音,無物不有聲。聲與音是陰陽互合,虛實相應,震蕩相擊,而所產生的物質波流。上唱下必合,有音必有聲,皆生之於自然。
聲與音相和,才構成自然界和諧的音律。因此又有“禽無聲,獸無音”的說法。《禮記·樂經》說:“感於物而動,故形為聲。聲相玄,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音聲是五行的反應。五行平衡,音聲必和。音聲相和,才能奏出優美動聽的旋律,陶冶性情,使人愉悅祥和。聲音失和,則會蕩出刺耳的怪聲狂調,使人放蕩不羈,心性發狂。今之社會進入物質化時代,人們物質享受之心越來越重。生活節奏加快,人心浮躁不安;體內陰陽失衡,五氣不和。表現為缺乏自製力,心中煩躁,肝火旺盛,腎水不足,故心血管係統、神經係統多病。
人心的價值取向越攀越高,以我為核心的私字日益膨脹,貪多求高,貪大求強,愈趨愈烈。此種不和之心音,表現在內,就是缺乏中氣,不能心平氣和;表現在外,則是聲色俱厲,缺乏和顏悅色。細觀今人追求狂歌亂舞之種種神情,即可盡知人心中的黃鍾之音已嚴重失調。
修真人講究心平氣和,有德性涵養之人,皆是虛心下氣,言語謹慎,聲調平和,此乃德之自然流露。人體內環境的小天地,是在中和意識場的統禦下而趨於中和。人體中和態的形成,需要真炁能量的充足才能形成。這種中和之炁能量場的流行,才能使修者心身整體的愉悅和諧。表現在外,就是一身正氣,平易近人,不嚴而威;外貌慈眉善眼,待人慈祥和藹,語音平和而流暢。
【前後相隨。】
何謂“前後相隨”?無名之始謂之“前”,有名之後謂之“後”。天地之始終,人事之循環,萬物之輪迴,上行下必效,前進後必隨,此乃天理之自然。一動一靜,萬物而生。陰陽相隨,一寒一暑;日月運轉,四季相序;春夏秋冬,氣候相隨……由此類推,世間事物,皆為一正一反、一去一來、一清一濁、一消一長等等,皆有相因相隨之理。
前與後,本來是相隨而來,相隨而去,無有界限。無論是時間的前後,或者是空間的前後,都是人的主觀意識形成的定勢,人為劃定的界限。它的重點就在這個“隨”字上。前去後來,後來又前去,時空人物的腳步,永遠跟著不斷地追隨迴轉,永無休止。
太上所指出的“前後相隨”之句,意在類比自然大道的規律。前與後都是相對的、暫時的,由對立而同行,由比較而存在。古有“欲進先退”,“後退一步,海闊天空”之訓;先輩有“原來退步是向前”的體悟等,皆是教人正確地認識萬物,掌握運用執中(即中庸)法則。
以上所說的“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前後”等六種現象界的相互關係,都是在自然旋轉的規律中相互為用,互為因果。是太上教化世人認識,自然界沒有絕對的善或不善,美或不美的界限。其旨在於教人要認識道的妙用,效法天地宇宙的體然法則,不執著,不落偏,不自私,不占有。對待世間萬物不可執於一端,不可迷於表象,不可惑於有為。
太上列舉這六對矛盾,其旨在於教導人們:有無彼此而相生,難易相反而相成,長短因比較而存在,高下因時空而顯現,音聲由對立而和諧,前後因時序而相隨。這些相反相成的關係,都是因為陰陽互變、正反相成,互相影響而產生的作用力。看問題不僅要看正麵,而且更要看重反麵;不僅要重視陽的一麵,更要看到陰的一麵;不僅要重視顯態的存在,更要重視隱態的存在。要知白守黑,知陽守陰。多從反的、隱的關係內涵中,觀察把握正的、顯態的變化關竅。如此執兩用中,心明理順,才能始終處於主動地位。此正如有詩所雲:“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雲變態中。”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是以”二字,是承上句接下句之銜接辭。“聖人”,即知天知地大智慧者。“無為”即自然大道。“聖人處無為之事”,是說聖人皆是通曉天地萬物之理,深知自然大道運化之機。順應天時,以德化民,以眾生之心為心。清靜無為,效法天道,以道德處世應事。不自妄為,本以無為,故能心合宇宙。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所以能在無為中造福天下。
所謂“處無為之事”,是說為而無為的原則。一切作為,應如行雲流水,義所當為,理所應為之事。作過了,如雁過長空,風來竹麵,不著絲毫痕跡,不留纖芥在心,空空蕩蕩,一片純淨。
“行不言之教”,是說萬事以言教不如身教,光說不作,或作而後說,往往都是徒費口舌而已。正如司馬子長所說(應為司馬遷引孔子言):“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不言”者,即大道本無所為,又無所言。道雖不言,卻蘊寓著無窮之理於萬物之中。天司其覆,地司其載,聖人司教化人民。聖人之心即天地之心。天地以無心而養育萬物,聖人以無心而教化萬民;天地以不言而善應,聖人以寂靜而感通。聖人之所以能“處無為者”,蓋因不待為而事始成;“行不言”者,因不須言而教始明。心靈上的感而遂通,即是“不言而言”。過而即化,就是“無為而為”。經中教人,皆是在於啟發人性分中固有本然之妙理,都是讓人自悟本性而已。在心性之外,聖人何曾多言過?
【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