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怎樣這原主總歸是常氏十月懷胎生下的,就算不是在她跟前長大的沒感情,素日裏不喜歡,一味偏疼趙玉琴,可也不至於用這樣卑劣的手段來害她吧,這樣的事情得有多奇葩的人才做得出來啊。趙玉琴想到這個,既寒心又疑惑.
不過蔣嬤嬤的舉止也太過奇怪了,說她不是故意來攪局的趙玉笙怎麽都不相信。蔣嬤嬤來得太及時了,以至於自己想假裝失手將茶盅打碎的小手段都不用施展了。
蔣嬤嬤是趙彥跟前的老人,一手將他喂養大,乃是他最信任的人。趙彥應該是猜到了趙玉琴要對自己不利,所以蔣嬤嬤才會及時出現,看來這位胞兄是真的想護著自己。不過他沒有去爹爹跟前告發,而隻是阻止,應該也是想護著趙玉琴甚至常氏的。
好吧,常氏是生養他的人,趙玉琴也是他的妹子,他這樣做自己能理解。隻是這兩個女人既然對自己生了歹心,有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誰知道下一次自己會不會有那麽幸運呢?
自己要怎麽做?告訴祖母或者爹爹,常氏總歸是這身子的親娘,家醜不可外揚,祖母和爹爹又能如何懲罰她們?最多不過是讓趙玉琴遠嫁,讓常氏稱病關上她一兩年。畢竟家裏才和福王府聯姻,這節骨眼上決不能鬧出什麽醜聞來的。
忍氣吞聲不聲張就此揭過?可這麽被動挨打下去終究不是事啊,而且這不符合她一貫的行事風格,一直忍著她心頭憋屈得慌。趙玉笙心頭正一團亂麻,秋桂已然取出尺頭,喊她動身去萱瑞堂。她隻能暗自歎了一口氣,起身出門。
品香居元倓和趙家兄弟的會談氣氛極其尷尬。 “大人大量,原諒你兄弟二人,郡王爺上下嘴皮一碰,說得多輕巧!郡王爺若是見過我兒當年的慘象,就不會有臉說出這樣的話了!”趙清溪冷笑著,就差沒有一口啐在元修臉上了。
“笙兒當初十一歲的人,身子還不如七八歲的孩子重,瘦得皮包骨頭。自己的親骨肉,跪在自己跟前求我可憐可憐,給條生路,你知道我這個做老子的是怎樣的心情!”趙清溪眼眶血紅,聲音發抖,“你的弟弟金貴,我的閨女也不是那田間的野草,他憑什麽抬手就打,說丟進刑部大牢就丟進去!如不是我兒機靈,隻怕當日就叫那姓顧的兇婆娘給打死在了牢裏!”
元修羞赧不已:“趙大人,千錯萬錯,都是修和倓哥兒錯了。正因為倓哥兒對不住笙姐兒,才要將她娶迴家,好生彌補。倓哥兒發誓非笙姐兒不娶,笙姐兒呢,雖然和他有那麽多的誤會,但兩人畢竟是曾經共過患難的,俗話說不是冤家不聚頭是吧……”
“答應讓我兒嫁一個差點沒害死他的人為妻,我這個做老子怎麽對得住她!郡王爺不用多說,趙某告辭!”趙清溪鐵青著臉,唿地起身,氣衝衝走了。
“趙大人,趙大人……”元修起身欲追,卻被趙清源拉住了。趙清源看著弟弟揚長而去的背影,搖頭道:“郡王爺不用追了,三弟在氣頭上,九頭牛也拉不迴來。”
元修苦著臉道:“伯爺幫幫我吧。我們家的情況您也知道,我娘早早逝去,臨終前死死拉著我的手,叫我一定要護著倓哥兒,保他一生快活無憂。可我不但沒護好他,還拆散了他和自己心愛的姑娘。如今他為著笙姐兒在我跟前尋死覓活地,我真是焦頭爛額。我也知道我們兄弟做了錯事,大大地對不住笙姐兒。隻要府上肯答應親事,改日我夫妻帶著倓哥兒一道去貴府給老太君和趙大人笙姐兒好生賠禮。”
趙清源忙道:“郡王爺放心,迴頭我再和老太君商量商量,好生勸勸三弟,你等我的好消息就是。”
趙清源是新昌伯府的家主,崔老太君也大多聽他的,有了他的保證,元修宛如吃了顆定心丸,滿意地找元倓說去了。
元倓聽完卻濕了眼眶,喃喃道:“笙妹那時候根本不知道趙大人是自己的父親,卻跪著求他給口飯吃,那孩子是個自尊心極強的人,最不肯給人下跪,若不是走投無路了,她怎麽會那樣求人!我真是罪孽深重……”元倓說到後麵哽咽起來,再也說不下去了。
將人家一個小姑娘生生撇下,自己兄弟這事確實做得太過分,元修身為人父,倒是能體會趙清溪的心痛和憤怒。他長歎一聲,拍了拍弟弟的肩膀道:“事情已經那樣了,後悔也沒用。往後將人娶迴家,咱們一家子都好生彌補她吧。”
元倓擦了擦眼角,擔憂道:“趙大人那樣生氣,笙妹又對我滿腔怨憤,新昌伯能說服他們嗎?不然,我去趙大人跟前跪求他原諒,讓他責罰一頓消消氣?”
元修道:“能,怎麽不能。即便是小孩子,你們兩個孤男寡女地總歸是一道生活了幾年,趙家哪能將你那笙妹許給旁人。堂堂伯府,又不是那等小門小戶,顏麵還是要講的。”
第95章 應承
一番勸說,元倓心情總算有些好轉。隨即告訴了元修秦師傅跟蹤秋山聽到的事情。元修眉頭緊皺,沉吟道:“我之前就跟你說過,你那笙妹在新昌伯府的日子恐怕並不如表麵那麽好過,這次隻怕是有人要算計於她被她識破了。至於是誰算計的她,最大的嫌疑是趙玉琴,但也有可能是旁的人。這些勳貴人家,人口眾多關係雜亂,可不比咱們家就這麽幾個人。”
元倓點頭說自己這麽認為,然後下定決心道:“哥哥,笙妹在新昌伯府時刻會遭遇算計,我隻想盡快將她娶進門。隻要趙大人鬆了口,咱們立馬上門求親,將事情挑明,我看還有誰敢再對笙妹不利。”
元修譏諷道:“這迴不怕你那心尖子生氣了?”元倓歎了口氣:“比起她生氣砸我兩磚頭或者不肯搭理我,我更怕她真的被那些人算計成功。”
再說趙清溪撇下胞兄,氣衝衝地迴了府。常氏見他這麽早就迴了,奇怪地問:“不是說信郡王邀請夫君和大哥去品香居嗎?怎麽夫君這時候便迴府了,你們不吃酒嗎?”趙清溪板著臉道:“府衙臨時有事,提前迴了。”
丈夫黑著臉,擺明心情不好,可事關趙玉琴的幸福,常氏無論如何都要阻止丈夫向杜悠之挑明,便鼓足勇氣道:“之前彥哥兒來尋過夫君,說是有事要說,見你不在又迴了,如今是不是要讓人喊他過來?”
趙清溪不解道:“彥哥兒不是該陪著悠之去禮部看選拔考試的成績嗎,怎麽還在府裏?他又為著何事要尋我?”常氏道:“還不是悠之,堅決不要彥哥兒跟著,非要自己一個人去看。至於彥哥兒為何尋你,他沒說我可不知道。”
趙清溪道:“叫個婆子去蒼鬆院喊他過來,我在書房等著他。”常氏高興地揚聲喊人,趙清溪則起身去了書房。
趙彥心情極端複雜,昨日他從蒼鬆院迴來,本想尋杜悠之說話,杜悠之的小廝卻說他家大爺多喝了幾杯有些頭暈已然躺下了。杜悠之住在丹楓院的西廂房,一個院子裏有什麽動靜哪裏瞞得過丫頭婆子。
據蔣嬤嬤搜集的消息,杜悠之昨晚洗了許久的冷水澡,褻褲也換了好幾條,再聯係當初青樓妓子給朗婆子的東西,趙彥就算是個童子雞,總歸是個弱冠青年,一下就確定了那黑茶裏頭加了什麽東西。
母親和琴姐兒真是太過分了,竟然用這樣下三濫的手段來陷害笙姐兒,太惡毒也太膽大!他之前想錯了,祖母和爹爹再怎麽疼愛笙姐兒,也奈何不了母親和琴姐兒這兩個笙姐兒至親之人的算計。
可恨他又不能告發這二人。這一次有自己護著,笙姐兒逃過一劫,往後自己外放了,笙姐兒時刻都有可能遭遇不測。他要護住笙姐兒,又不能讓爹爹和祖母察覺,該如何做呢?
趙彥正為此苦惱著,下頭報說常氏和趙玉琴來了。趙玉琴在胞兄跟前嗚嗚直哭,說自己不想遠嫁,若是嫁了杜悠之,往後不知道多少年才能迴娘家一趟。常氏也哭哭啼啼,說自己舍不得趙玉琴,讓趙彥無論如何都要說服趙清溪打消念頭。
趙彥看著哭得梨花帶雨楚楚可憐的妹子,又看著一副慈母嘴臉的母親,隻覺得心頭一陣陣發寒。他擔心自己再看著這兩張臉,會忍不住掀開事情真相,便一口應承下來,然後借口自己需要好生想想如何說服父親,即刻打發這兩人離開了。
趙彥深吸了一口氣,起身跨進了父親的書房。“彥哥兒,你尋為父有何事?”趙清溪看著爭氣的兒子,臉上總算露出了一絲笑模樣。
趙彥道:“今日兒子從母親嘴裏得知爹爹打算將琴姐兒許配給悠之,兒子以為此事不妥。”趙清溪臉一沉:“可是琴姐兒那孽障找你來當說客?都說家醜不可外揚,彥哥兒你是不知道,你這妹子都做了何等不堪之事。”
趙清溪忍不住將趙玉琴癡戀元倓如何不要臉全告訴了兒子。趙彥恍然大悟,暗罵趙玉琴好生糊塗,難怪爹爹和祖母要將她許給杜悠之。
他心裏感歎,嘴上卻道:“爹爹擔心琴姐兒會叫伯府蒙羞,一心將其遠嫁,正好杜伯父又在書信裏頭請托您和祖母幫悠之在京裏尋一個合適的妻子,便動了兩家聯姻的念頭。然而琴姐兒性子這般不好,又不是自己情願嫁過去,哪能和悠之過好日子啊。”
趙清溪道:“我兒所說為父不是沒考量過,不過我想琴姐兒遠嫁沒有娘家在跟前,慢慢自會收了性子的。杜家知根知底也不至於慢待了她”
趙彥搖頭:“琴姐兒本就被母親寵壞了,這幾年頂著個京都才女的名頭更是眼高於頂。京裏宗室勳貴之家太多,興許她還有幾分敬畏之心。若果真叫她出了京嫁去杜家,她隻會越發目無下塵,而這門親事是咱們家主動提議的,到時候您讓杜伯父怎麽想。兒子擔心因為這門親事,到頭來倒要斷送您和杜伯父舊日的交情。就琴姐兒這嬌氣的習性,肯隨著悠之去偏遠貧苦的小縣過日子才怪。”
趙清溪不得不承認兒子說得對。人家這般信任自己,自己卻行不厚道之事,非君子所為啊。趙清溪沉默一陣後歎了口氣:“此事我和老太君還有你大伯父他們再商量吧。”
以自己對父親的了解,他這樣說應該是聽進去了,趙彥不由大鬆了一口氣,打算起身去牡丹院,委婉地提示一下趙玉笙,往後別這麽傻傻地對常氏和趙玉琴沒有任何防備了。
然而他還沒開口告辭,便聽趙清溪歎息道:“琴姐兒不受教,咱們不提她了,隻是笙姐兒的事情,好生叫爹爹為難啊。”
不過蔣嬤嬤的舉止也太過奇怪了,說她不是故意來攪局的趙玉笙怎麽都不相信。蔣嬤嬤來得太及時了,以至於自己想假裝失手將茶盅打碎的小手段都不用施展了。
蔣嬤嬤是趙彥跟前的老人,一手將他喂養大,乃是他最信任的人。趙彥應該是猜到了趙玉琴要對自己不利,所以蔣嬤嬤才會及時出現,看來這位胞兄是真的想護著自己。不過他沒有去爹爹跟前告發,而隻是阻止,應該也是想護著趙玉琴甚至常氏的。
好吧,常氏是生養他的人,趙玉琴也是他的妹子,他這樣做自己能理解。隻是這兩個女人既然對自己生了歹心,有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誰知道下一次自己會不會有那麽幸運呢?
自己要怎麽做?告訴祖母或者爹爹,常氏總歸是這身子的親娘,家醜不可外揚,祖母和爹爹又能如何懲罰她們?最多不過是讓趙玉琴遠嫁,讓常氏稱病關上她一兩年。畢竟家裏才和福王府聯姻,這節骨眼上決不能鬧出什麽醜聞來的。
忍氣吞聲不聲張就此揭過?可這麽被動挨打下去終究不是事啊,而且這不符合她一貫的行事風格,一直忍著她心頭憋屈得慌。趙玉笙心頭正一團亂麻,秋桂已然取出尺頭,喊她動身去萱瑞堂。她隻能暗自歎了一口氣,起身出門。
品香居元倓和趙家兄弟的會談氣氛極其尷尬。 “大人大量,原諒你兄弟二人,郡王爺上下嘴皮一碰,說得多輕巧!郡王爺若是見過我兒當年的慘象,就不會有臉說出這樣的話了!”趙清溪冷笑著,就差沒有一口啐在元修臉上了。
“笙兒當初十一歲的人,身子還不如七八歲的孩子重,瘦得皮包骨頭。自己的親骨肉,跪在自己跟前求我可憐可憐,給條生路,你知道我這個做老子的是怎樣的心情!”趙清溪眼眶血紅,聲音發抖,“你的弟弟金貴,我的閨女也不是那田間的野草,他憑什麽抬手就打,說丟進刑部大牢就丟進去!如不是我兒機靈,隻怕當日就叫那姓顧的兇婆娘給打死在了牢裏!”
元修羞赧不已:“趙大人,千錯萬錯,都是修和倓哥兒錯了。正因為倓哥兒對不住笙姐兒,才要將她娶迴家,好生彌補。倓哥兒發誓非笙姐兒不娶,笙姐兒呢,雖然和他有那麽多的誤會,但兩人畢竟是曾經共過患難的,俗話說不是冤家不聚頭是吧……”
“答應讓我兒嫁一個差點沒害死他的人為妻,我這個做老子怎麽對得住她!郡王爺不用多說,趙某告辭!”趙清溪鐵青著臉,唿地起身,氣衝衝走了。
“趙大人,趙大人……”元修起身欲追,卻被趙清源拉住了。趙清源看著弟弟揚長而去的背影,搖頭道:“郡王爺不用追了,三弟在氣頭上,九頭牛也拉不迴來。”
元修苦著臉道:“伯爺幫幫我吧。我們家的情況您也知道,我娘早早逝去,臨終前死死拉著我的手,叫我一定要護著倓哥兒,保他一生快活無憂。可我不但沒護好他,還拆散了他和自己心愛的姑娘。如今他為著笙姐兒在我跟前尋死覓活地,我真是焦頭爛額。我也知道我們兄弟做了錯事,大大地對不住笙姐兒。隻要府上肯答應親事,改日我夫妻帶著倓哥兒一道去貴府給老太君和趙大人笙姐兒好生賠禮。”
趙清源忙道:“郡王爺放心,迴頭我再和老太君商量商量,好生勸勸三弟,你等我的好消息就是。”
趙清源是新昌伯府的家主,崔老太君也大多聽他的,有了他的保證,元修宛如吃了顆定心丸,滿意地找元倓說去了。
元倓聽完卻濕了眼眶,喃喃道:“笙妹那時候根本不知道趙大人是自己的父親,卻跪著求他給口飯吃,那孩子是個自尊心極強的人,最不肯給人下跪,若不是走投無路了,她怎麽會那樣求人!我真是罪孽深重……”元倓說到後麵哽咽起來,再也說不下去了。
將人家一個小姑娘生生撇下,自己兄弟這事確實做得太過分,元修身為人父,倒是能體會趙清溪的心痛和憤怒。他長歎一聲,拍了拍弟弟的肩膀道:“事情已經那樣了,後悔也沒用。往後將人娶迴家,咱們一家子都好生彌補她吧。”
元倓擦了擦眼角,擔憂道:“趙大人那樣生氣,笙妹又對我滿腔怨憤,新昌伯能說服他們嗎?不然,我去趙大人跟前跪求他原諒,讓他責罰一頓消消氣?”
元修道:“能,怎麽不能。即便是小孩子,你們兩個孤男寡女地總歸是一道生活了幾年,趙家哪能將你那笙妹許給旁人。堂堂伯府,又不是那等小門小戶,顏麵還是要講的。”
第95章 應承
一番勸說,元倓心情總算有些好轉。隨即告訴了元修秦師傅跟蹤秋山聽到的事情。元修眉頭緊皺,沉吟道:“我之前就跟你說過,你那笙妹在新昌伯府的日子恐怕並不如表麵那麽好過,這次隻怕是有人要算計於她被她識破了。至於是誰算計的她,最大的嫌疑是趙玉琴,但也有可能是旁的人。這些勳貴人家,人口眾多關係雜亂,可不比咱們家就這麽幾個人。”
元倓點頭說自己這麽認為,然後下定決心道:“哥哥,笙妹在新昌伯府時刻會遭遇算計,我隻想盡快將她娶進門。隻要趙大人鬆了口,咱們立馬上門求親,將事情挑明,我看還有誰敢再對笙妹不利。”
元修譏諷道:“這迴不怕你那心尖子生氣了?”元倓歎了口氣:“比起她生氣砸我兩磚頭或者不肯搭理我,我更怕她真的被那些人算計成功。”
再說趙清溪撇下胞兄,氣衝衝地迴了府。常氏見他這麽早就迴了,奇怪地問:“不是說信郡王邀請夫君和大哥去品香居嗎?怎麽夫君這時候便迴府了,你們不吃酒嗎?”趙清溪板著臉道:“府衙臨時有事,提前迴了。”
丈夫黑著臉,擺明心情不好,可事關趙玉琴的幸福,常氏無論如何都要阻止丈夫向杜悠之挑明,便鼓足勇氣道:“之前彥哥兒來尋過夫君,說是有事要說,見你不在又迴了,如今是不是要讓人喊他過來?”
趙清溪不解道:“彥哥兒不是該陪著悠之去禮部看選拔考試的成績嗎,怎麽還在府裏?他又為著何事要尋我?”常氏道:“還不是悠之,堅決不要彥哥兒跟著,非要自己一個人去看。至於彥哥兒為何尋你,他沒說我可不知道。”
趙清溪道:“叫個婆子去蒼鬆院喊他過來,我在書房等著他。”常氏高興地揚聲喊人,趙清溪則起身去了書房。
趙彥心情極端複雜,昨日他從蒼鬆院迴來,本想尋杜悠之說話,杜悠之的小廝卻說他家大爺多喝了幾杯有些頭暈已然躺下了。杜悠之住在丹楓院的西廂房,一個院子裏有什麽動靜哪裏瞞得過丫頭婆子。
據蔣嬤嬤搜集的消息,杜悠之昨晚洗了許久的冷水澡,褻褲也換了好幾條,再聯係當初青樓妓子給朗婆子的東西,趙彥就算是個童子雞,總歸是個弱冠青年,一下就確定了那黑茶裏頭加了什麽東西。
母親和琴姐兒真是太過分了,竟然用這樣下三濫的手段來陷害笙姐兒,太惡毒也太膽大!他之前想錯了,祖母和爹爹再怎麽疼愛笙姐兒,也奈何不了母親和琴姐兒這兩個笙姐兒至親之人的算計。
可恨他又不能告發這二人。這一次有自己護著,笙姐兒逃過一劫,往後自己外放了,笙姐兒時刻都有可能遭遇不測。他要護住笙姐兒,又不能讓爹爹和祖母察覺,該如何做呢?
趙彥正為此苦惱著,下頭報說常氏和趙玉琴來了。趙玉琴在胞兄跟前嗚嗚直哭,說自己不想遠嫁,若是嫁了杜悠之,往後不知道多少年才能迴娘家一趟。常氏也哭哭啼啼,說自己舍不得趙玉琴,讓趙彥無論如何都要說服趙清溪打消念頭。
趙彥看著哭得梨花帶雨楚楚可憐的妹子,又看著一副慈母嘴臉的母親,隻覺得心頭一陣陣發寒。他擔心自己再看著這兩張臉,會忍不住掀開事情真相,便一口應承下來,然後借口自己需要好生想想如何說服父親,即刻打發這兩人離開了。
趙彥深吸了一口氣,起身跨進了父親的書房。“彥哥兒,你尋為父有何事?”趙清溪看著爭氣的兒子,臉上總算露出了一絲笑模樣。
趙彥道:“今日兒子從母親嘴裏得知爹爹打算將琴姐兒許配給悠之,兒子以為此事不妥。”趙清溪臉一沉:“可是琴姐兒那孽障找你來當說客?都說家醜不可外揚,彥哥兒你是不知道,你這妹子都做了何等不堪之事。”
趙清溪忍不住將趙玉琴癡戀元倓如何不要臉全告訴了兒子。趙彥恍然大悟,暗罵趙玉琴好生糊塗,難怪爹爹和祖母要將她許給杜悠之。
他心裏感歎,嘴上卻道:“爹爹擔心琴姐兒會叫伯府蒙羞,一心將其遠嫁,正好杜伯父又在書信裏頭請托您和祖母幫悠之在京裏尋一個合適的妻子,便動了兩家聯姻的念頭。然而琴姐兒性子這般不好,又不是自己情願嫁過去,哪能和悠之過好日子啊。”
趙清溪道:“我兒所說為父不是沒考量過,不過我想琴姐兒遠嫁沒有娘家在跟前,慢慢自會收了性子的。杜家知根知底也不至於慢待了她”
趙彥搖頭:“琴姐兒本就被母親寵壞了,這幾年頂著個京都才女的名頭更是眼高於頂。京裏宗室勳貴之家太多,興許她還有幾分敬畏之心。若果真叫她出了京嫁去杜家,她隻會越發目無下塵,而這門親事是咱們家主動提議的,到時候您讓杜伯父怎麽想。兒子擔心因為這門親事,到頭來倒要斷送您和杜伯父舊日的交情。就琴姐兒這嬌氣的習性,肯隨著悠之去偏遠貧苦的小縣過日子才怪。”
趙清溪不得不承認兒子說得對。人家這般信任自己,自己卻行不厚道之事,非君子所為啊。趙清溪沉默一陣後歎了口氣:“此事我和老太君還有你大伯父他們再商量吧。”
以自己對父親的了解,他這樣說應該是聽進去了,趙彥不由大鬆了一口氣,打算起身去牡丹院,委婉地提示一下趙玉笙,往後別這麽傻傻地對常氏和趙玉琴沒有任何防備了。
然而他還沒開口告辭,便聽趙清溪歎息道:“琴姐兒不受教,咱們不提她了,隻是笙姐兒的事情,好生叫爹爹為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