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東臨碣石,以觀滄海。”,若不出來走走便如坐在井裏的青蛙,當真不知天有多高、海有多闊,小侯爺由衷感慨道:“神州四大商賈之家,僅一個楚家就有如此勢力,想那越國的顧家,楚國的南宮家,和北溟的斛律家,應該也不在話下。”

    殷姑娘忙道:“奴家可不知道其餘三家的情況。但是,既然小侯爺跟我家大公子交好,小侯爺的母上又與我家主母大人是嫡親姐妹,我們楚家的‘暗流’自然也會為小侯爺鞍前馬後、效犬馬之勞。”

    “說來說去,等的就是你這句話。”

    趙小侯爺絕對是一個蹬鼻子上臉的人物。殷姑娘這麽一說,他也不客套兩句。接著,就把自己的計劃悉數相告。此計劃是:集暗流之眾,秘查右將軍蔡韜的關押之地。待三日後的未時,暗流在城中製造混亂、放出“截河”的流言、以造人勢。酉時,營救蔡韜。戌時,向城外大軍發送花火信號,趁亂攻擊城門,與大軍匯合,一舉破城。

    殷姑娘聽到此處,蹙眉道:“南襄城內暗流不過三十餘,皆是收集情報之人,且並非個個都是孔武有力之輩。貿然攻擊城門,無疑以卵擊石。”

    元毓一聽,微微愕然。

    但不過須臾,他就致歉道:“我未曾了解過南襄城‘暗流’的實際情況,這是我的疏忽,多虧有殷姑娘的提點。”隨即,又剛毅果決道:“攻擊城門之事就此作罷。讓暗流就在城裏製造混亂,到時,越混亂越好。”

    殷姑娘思慮片刻,方才點頭。又問:“時間這麽緊,如若救不出蔡將軍該怎麽辦?”

    元毓道:“……按照原計劃執行。”

    殷姑娘手心起汗,追問:“那就不管蔡將軍了?”

    元毓點頭:“不管了。”

    殷姑娘神色複雜地看元毓一眼,不再言語。

    其實,尚未與這位蒼國的鎮南小侯爺見麵時,她就從各方的傳言中窺見過小侯爺一二。起先,她認為鎮南小侯爺不過仗著太子殿下和郡主母親的寵愛,是一個在天京城作威作福的紈絝子弟而已。再後來,便與大公子楚寒在無意間提及此人,未曾想大公子竟對小侯爺讚不絕口,甚至評價其為“敗絮其外,金玉其內。”當時,她還糾正大公子說錯話,大公子隻是笑而不語。

    故而,甫一見麵,她真沒有把這個乳臭未幹的“紈絝子弟”放在眼裏。

    但是,這一輪的談話過後,她不得不對麵前的少年刮目相看。真真是綿裏藏針、口蜜腹劍。拋開年少輕狂的缺點不說,單就他這個年紀,行事如此果斷,作風如此決絕之人,除西楚六皇子慕子高以外,她暫時找不出第二個來。

    殷姑娘到此終於相信自家大公子說得沒有錯。

    “敗絮其外”,不過是迷惑人的假象;“金玉其內”,才是表象底下的貨真價實。

    看透這一點以後,殷姑娘也就看透小侯爺此行的真正用意:毫無疑問,他想要贏得這場戰爭的勝利;但為其勝利所做的一切事情,絕非偶然。如今天下的局勢就好比一盤星羅密布的棋局,趙小侯爺的此舉就是強行插入局中,再孤注一擲。

    這一步棋說簡單也頗為簡單,考驗的無非是人性。

    南襄城並非過河而建,城內水源是靠人工修建的河渠分流渭河與瀾江引入。如果蒼國的軍隊把瀾江下遊的水流截斷,那河水勢必湧入人工河渠。待到河渠無法承載的時候,河水必然一瀉千裏淹沒整個南襄。到那時,南襄城就會不攻自破,城內百姓亦無活路。這個戰術就像當年的慕子高滅靈衫國的那一戰一樣。

    然而,正所謂“假亦真來真亦假”。

    趙小侯爺並非真正想要淹沒南襄城,不是不敢做,而是此計萬萬行不通。不同與靈衫國國都鹿陽的地勢,瀾江下遊寬約數十裏,此時又是春迴大地之季,鎮南軍縱然有通天的本事也無法將其截斷。

    故而,趙小侯爺真正要的是這樣的流言,以引城中百姓驚惶,擾亂城內守軍的陣腳。

    但此計雖好,卻有一個無比致命的弱點:如若此時有冷靜聰慧之人站出來,稍加提點,城中百姓自會分辨,謠言很容易不攻自破。趙小侯爺也算到此等情況的發生。故而,他必須掐著時間點,讓謠言剛剛好擴散到一個沸點,未時謠言剛起,戌時裏應外合,如此才能讓冷靜的人衝動起來,聰慧的人也來不及止謠。

    隻要把握住這個片刻,便能“今見功名勝古人”。

    所以,為了計劃的成功,元毓必須放眼大局。蔡韜能救,固然兩全其美;如若不能,那也是大局為重,實在沒有辦法的事情。殷姑娘明白:從趙小侯爺踏入南襄城的那一刻起,其實蔡韜將軍的死活已經無足輕重了。

    殷姑娘想到此處,長長歎息一聲,心道:“我雖識人無數,自詡有雙慧眼,終歸還是不及大公子。就算今日事終不成,但這鎮南小侯爺也絕非池中物,待他日魚躍龍門,隻怕前途不可估量。楚家選擇他,實乃良策。”如此,再看元毓的時候,便多出幾分敬重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晟世帝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昔默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昔默語並收藏晟世帝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