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見爺往書案後去了,知道要寫字,便叫人進來伺候筆墨,自己剛要出去瞧瞧前頭有什麽事兒,就聽爺吩咐了一聲:“昨兒娘娘哪兒賜的山楂糕送些過去。”
洪承愣了一下,才會意爺說的是送去西廂,估摸是聽見那丫頭吃多了,讓她消食,心說,爺這心都操碎了,連吃多了都管。
陶陶雖說吃多了些,卻也沒到積食這麽嚴重,可見了桌子上的山楂糕,心裏卻開始琢磨,美男叫洪承巴巴的送這個來,莫不是旁敲側擊的嫌棄自己吃的太多了?
越想越覺得是這個意思,撇了撇嘴,真小氣,這麽大的王府,自己一個小丫頭還能把他吃窮了不成,又拿了一片山楂糕塞到嘴裏嚼了嚼,不過,這山楂糕做的真好吃,不是一味的酸,酸中帶著甜,吃下去果然覺得肚子不那麽飽漲,舒服了許多。
婆子見一碟子山楂糕眼瞅就見了底忙道:“這東西雖好,卻不能多吃,姑娘喝口茶吧。”說著把茶盞遞了過來。
“我不渴。”陶陶搖搖頭,湊到窗戶邊兒上,隔著窗子上糊的窗紗往外瞧了瞧,那邊兒書房的窗戶上影綽綽映出個挺秀的影兒,像是寫字呢,美男還真是美男,連影子都如此養眼,要是不隔著窗戶就好了。
正想著就聽婆子道:“姑娘別怨老奴多話,老奴在府裏也有些年了,還沒見爺對誰這般呢,姑娘是有福的,可也得惜福才行……”
婆子正說著抬眼見陶陶從炕上跳了下來,套上鞋就往外跑,嚇了一跳:“這晌午頭上日頭大,剛吃了飯,姑娘不在屋裏歇著出去做什麽?”
陶陶:“你不讓我惜福嗎,現在就去。”說著已經跑了出去。
那婆子追出去的時候,陶陶已經進了書房,爺的書房她們可不敢進,隻得在廊下跟洪承討饒認錯。
洪承往裏頭瞧了一眼,揮揮手:“不妨事,下去吧。”那婆子道:“姑娘擅闖書房壞了規矩,爺隻怕要責罰。”
洪承:“你們這麽大年紀怎麽連眼色都不會瞧了,規矩是死的,人可是活的,若是別人自要重罰,這位就不必了。”心說這些婆子也不動動腦子,自己巴巴在外頭守著呢,若不是自己睜隻眼閉隻眼,這丫頭哪進得去,且進去這麽半天,也沒見出來,可見爺並未惱怒,隻是爺跟個小丫頭有什麽話說,便是洪承都有些好奇。
想著微微靠近窗子支起耳朵聽了聽,一開始沒聽見有人說話兒,過了會兒聽見小丫頭說了句:“我來謝謝你的山楂糕。”
洪承不免好笑,到底是個小丫頭,連話都不會說,卻也知道些好歹了。
晉王頭都沒抬,仍是懸著腕子在桌子上寫字,嘴裏倒是說了句:“凡事過猶不及,吃飯也一樣,過飽脾胃不受用,積在心裏許就成了症候。”
陶陶:“我以為是你摳門,怕我把你吃窮了呢。”
晉王手裏的筆頓了頓,筆端的墨點了下去浸在紙上,這一撇的起筆太粗了,這丫頭是有意過來搗亂的嗎,微微歎了口氣放下筆,抬頭看了她一眼:“我在你眼裏就這般小氣嗎?”
陶陶嘟嘟嘴:“以前我沒見過你,哪知道你大方還是小氣,而且,上次你去我家的時候,臉色那麽難看,活像十年八年也不想再搭理我一樣,再有,我還闖了這麽大的禍,跑到你家來避風頭,白吃白喝的,你小氣些也應該,不過,你放心,在你家的這些日子吃住的費用,以後我會還給你的,真的。”
晉王臉色沉了沉冷聲道:“你跑過來就是想跟我說這個嗎?”
陶陶搖搖頭:“不是,我是來謝你的,還有……”陶陶剛要再說,卻見他的臉色越發冷了下來,給這樣冷冷的目光盯著,陶陶到了嘴邊兒的話終究沒敢說出來,這男人便不說話也自有一股不怒而威的氣勢。
更何況,陶陶感覺的到,自己再說下去,這男人就要怒了,想到自己還要指望他平事兒,真惹惱了,這男人真丟開手不管,自己沒了靠山,牽連進科舉舞弊這樣的大案之中,小命也就玩完了,故此,把嘴邊兒的話生咽了迴去。
也知道自己說這些他不愛聽,便想著緩和緩和氣氛,別搞得太僵了,畢竟,還得在他家住些日子呢,想到此,便隻當沒瞧見他冷冷的臉色,舔著臉探頭瞧了瞧書案道:“你寫的字真漂亮,有句話叫顏筋柳骨,你這字可是深得兩家真髓。”
便是晉王剛給她氣了一下,聽了這個也忍不住好笑:“你還知道顏筋柳骨?”
陶陶一拍胸脯:“你可別小瞧了我。”
晉王唇角彎了彎,把手裏的筆遞給她:“你寫個我瞧。”
陶陶哪能露怯啊,忙擺手:“我會看,寫就算了,算了……”見美男王爺仍看著自己,一副自己不寫不行的神情。
陶陶撓撓頭:“真寫啊,其實我的字寫得不大好看。”
晉王眼裏閃過笑意,指了指自己寫了一半的地方,那意思讓陶陶接著他的寫。
陶陶有些後悔自己胡亂賣弄,她哪懂書法啊,就知道個顏筋柳骨,剛才為了緩和氣氛,拍美男的馬屁情急之下隨口謅出來的,不想倒把自己逼到了牆角兒。
話都扔出去了,今兒這臉是丟定了,末了一咬牙,丟臉就丟吧,自己就是個小丫頭,又不考狀元,字寫不好有什麽要緊。
做好了心理建設,接過筆,在墨池裏潤了潤,刷刷寫了一個花體的陶,這是她的名字,還算熟練,隻是不大適應毛筆,筆畫有粗有細,不如硬筆順手。
寫完了側頭,一雙大眼頗有幾分期待,像個急待表揚的小孩子。
晉王忍不住笑了一聲:“五哥說的是,這樣的字體不曾見過,雖少些筋骨卻也不難看,你再寫個別的我瞧。”
陶陶眨眨眼:“其實,我隻會寫陶字。”晉王看了她一會兒:“你姐沒教過你嗎?”
陶陶哪知道啊,對於陶家的姐妹的事兒,她都是從柳大娘嘴裏聽來的,而柳大娘一提起陶家的事兒就沒完沒了的歎氣,便也沒說太多。
她隻知道,陶家是南邊發水逃到京裏來的,陶家二老早早病死了,大妮前頭嫁過人,男人死了,未滿月的孩子也沒了,因緣巧合進了晉王府當奶娘,被晉王瞧上得了體麵,才有了陶陶住的那個小院,對於陶家之前是什麽來曆,陶陶一無所知。
如今聽晉王的話頭,她姐莫非念過書?據刑部那個叫耿泰的差官的反應來看,這裏女子念書識字的並不多,便是那些富裕人家也多不會給女兒請先生,如此看來,陶家的來曆隻怕並不簡單,不然,晉王也不會認為陶大妮該教自己寫字。
隻是,這些事兒自己也稀裏糊塗的,怎麽迴答他,說教過,可自己寫的這兩筆狗爬一樣的字,實在拿不出手,說沒教過吧,自己卻又識字會寫,這個是瞞不住的。
且,剛的魏王跟這個晉王仿佛都對自己識字的事兒並不太驚訝,可見覺得陶家的女兒就該如此,所以,這個問題怎麽答都容易露餡兒。
想起這丫頭之前的狀態,陶陶有了對策:“前些日子我病了好些天,好了以後,之前有些事兒便有些記不得了,柳大娘說是病鬧得,請了大夫來瞧了,說以後慢慢就能想起來。”
晉王眉頭皺了皺:“外頭的郎中大都是庸醫,明兒叫洪承拿著我的帖字去請太醫院的許長生來給你瞧瞧,他的脈科極好。”
陶陶忽挺理解陶大妮的,別看這男人冷的跟塊北極寒冰似的,心真不壞,隻不過,這男人瞧上真不像個饑不擇食的色鬼啊,怎麽會打奶娘的主意,難道是人可不貌相,不可能,陶陶無論如何都不會相信,這個清風朗月一般的男人會是那樣的猥瑣之人。
可是陶大妮的事兒自己真是不想知道,陶陶潛意識覺得陶大妮的死一定不簡單,這件事兒所涉及的人,事,絕不是自己一個小丫頭能碰的。
既知不能碰,最好就永遠都不知道,這樣可以隔絕許多不必要的麻煩甚至危險。
更何況,自己也不想跟這些人打太多交道,等這個案子過了,自己還是迴廟兒胡同過她的小日子去吧,她一個小老百姓跟這些權貴裹在一塊兒,可沒什麽好兒……
第15章 做小工?
“怎麽不說話了?可是想你姐了?”不知是不是因為低沉的緣故,晉王的聲音聽上去柔和了許多。
一提起陶大妮,陶陶心裏就忍不住發虛,忙岔開話題:“不說這個案子皇上交給三皇子了嗎求五爺有用嗎?”
晉王:“父皇讓三哥主審五哥協辦。”
陶大妮探了腦袋過去:“那你怎麽不請三王爺過來?”
洪承愣了一下,才會意爺說的是送去西廂,估摸是聽見那丫頭吃多了,讓她消食,心說,爺這心都操碎了,連吃多了都管。
陶陶雖說吃多了些,卻也沒到積食這麽嚴重,可見了桌子上的山楂糕,心裏卻開始琢磨,美男叫洪承巴巴的送這個來,莫不是旁敲側擊的嫌棄自己吃的太多了?
越想越覺得是這個意思,撇了撇嘴,真小氣,這麽大的王府,自己一個小丫頭還能把他吃窮了不成,又拿了一片山楂糕塞到嘴裏嚼了嚼,不過,這山楂糕做的真好吃,不是一味的酸,酸中帶著甜,吃下去果然覺得肚子不那麽飽漲,舒服了許多。
婆子見一碟子山楂糕眼瞅就見了底忙道:“這東西雖好,卻不能多吃,姑娘喝口茶吧。”說著把茶盞遞了過來。
“我不渴。”陶陶搖搖頭,湊到窗戶邊兒上,隔著窗子上糊的窗紗往外瞧了瞧,那邊兒書房的窗戶上影綽綽映出個挺秀的影兒,像是寫字呢,美男還真是美男,連影子都如此養眼,要是不隔著窗戶就好了。
正想著就聽婆子道:“姑娘別怨老奴多話,老奴在府裏也有些年了,還沒見爺對誰這般呢,姑娘是有福的,可也得惜福才行……”
婆子正說著抬眼見陶陶從炕上跳了下來,套上鞋就往外跑,嚇了一跳:“這晌午頭上日頭大,剛吃了飯,姑娘不在屋裏歇著出去做什麽?”
陶陶:“你不讓我惜福嗎,現在就去。”說著已經跑了出去。
那婆子追出去的時候,陶陶已經進了書房,爺的書房她們可不敢進,隻得在廊下跟洪承討饒認錯。
洪承往裏頭瞧了一眼,揮揮手:“不妨事,下去吧。”那婆子道:“姑娘擅闖書房壞了規矩,爺隻怕要責罰。”
洪承:“你們這麽大年紀怎麽連眼色都不會瞧了,規矩是死的,人可是活的,若是別人自要重罰,這位就不必了。”心說這些婆子也不動動腦子,自己巴巴在外頭守著呢,若不是自己睜隻眼閉隻眼,這丫頭哪進得去,且進去這麽半天,也沒見出來,可見爺並未惱怒,隻是爺跟個小丫頭有什麽話說,便是洪承都有些好奇。
想著微微靠近窗子支起耳朵聽了聽,一開始沒聽見有人說話兒,過了會兒聽見小丫頭說了句:“我來謝謝你的山楂糕。”
洪承不免好笑,到底是個小丫頭,連話都不會說,卻也知道些好歹了。
晉王頭都沒抬,仍是懸著腕子在桌子上寫字,嘴裏倒是說了句:“凡事過猶不及,吃飯也一樣,過飽脾胃不受用,積在心裏許就成了症候。”
陶陶:“我以為是你摳門,怕我把你吃窮了呢。”
晉王手裏的筆頓了頓,筆端的墨點了下去浸在紙上,這一撇的起筆太粗了,這丫頭是有意過來搗亂的嗎,微微歎了口氣放下筆,抬頭看了她一眼:“我在你眼裏就這般小氣嗎?”
陶陶嘟嘟嘴:“以前我沒見過你,哪知道你大方還是小氣,而且,上次你去我家的時候,臉色那麽難看,活像十年八年也不想再搭理我一樣,再有,我還闖了這麽大的禍,跑到你家來避風頭,白吃白喝的,你小氣些也應該,不過,你放心,在你家的這些日子吃住的費用,以後我會還給你的,真的。”
晉王臉色沉了沉冷聲道:“你跑過來就是想跟我說這個嗎?”
陶陶搖搖頭:“不是,我是來謝你的,還有……”陶陶剛要再說,卻見他的臉色越發冷了下來,給這樣冷冷的目光盯著,陶陶到了嘴邊兒的話終究沒敢說出來,這男人便不說話也自有一股不怒而威的氣勢。
更何況,陶陶感覺的到,自己再說下去,這男人就要怒了,想到自己還要指望他平事兒,真惹惱了,這男人真丟開手不管,自己沒了靠山,牽連進科舉舞弊這樣的大案之中,小命也就玩完了,故此,把嘴邊兒的話生咽了迴去。
也知道自己說這些他不愛聽,便想著緩和緩和氣氛,別搞得太僵了,畢竟,還得在他家住些日子呢,想到此,便隻當沒瞧見他冷冷的臉色,舔著臉探頭瞧了瞧書案道:“你寫的字真漂亮,有句話叫顏筋柳骨,你這字可是深得兩家真髓。”
便是晉王剛給她氣了一下,聽了這個也忍不住好笑:“你還知道顏筋柳骨?”
陶陶一拍胸脯:“你可別小瞧了我。”
晉王唇角彎了彎,把手裏的筆遞給她:“你寫個我瞧。”
陶陶哪能露怯啊,忙擺手:“我會看,寫就算了,算了……”見美男王爺仍看著自己,一副自己不寫不行的神情。
陶陶撓撓頭:“真寫啊,其實我的字寫得不大好看。”
晉王眼裏閃過笑意,指了指自己寫了一半的地方,那意思讓陶陶接著他的寫。
陶陶有些後悔自己胡亂賣弄,她哪懂書法啊,就知道個顏筋柳骨,剛才為了緩和氣氛,拍美男的馬屁情急之下隨口謅出來的,不想倒把自己逼到了牆角兒。
話都扔出去了,今兒這臉是丟定了,末了一咬牙,丟臉就丟吧,自己就是個小丫頭,又不考狀元,字寫不好有什麽要緊。
做好了心理建設,接過筆,在墨池裏潤了潤,刷刷寫了一個花體的陶,這是她的名字,還算熟練,隻是不大適應毛筆,筆畫有粗有細,不如硬筆順手。
寫完了側頭,一雙大眼頗有幾分期待,像個急待表揚的小孩子。
晉王忍不住笑了一聲:“五哥說的是,這樣的字體不曾見過,雖少些筋骨卻也不難看,你再寫個別的我瞧。”
陶陶眨眨眼:“其實,我隻會寫陶字。”晉王看了她一會兒:“你姐沒教過你嗎?”
陶陶哪知道啊,對於陶家的姐妹的事兒,她都是從柳大娘嘴裏聽來的,而柳大娘一提起陶家的事兒就沒完沒了的歎氣,便也沒說太多。
她隻知道,陶家是南邊發水逃到京裏來的,陶家二老早早病死了,大妮前頭嫁過人,男人死了,未滿月的孩子也沒了,因緣巧合進了晉王府當奶娘,被晉王瞧上得了體麵,才有了陶陶住的那個小院,對於陶家之前是什麽來曆,陶陶一無所知。
如今聽晉王的話頭,她姐莫非念過書?據刑部那個叫耿泰的差官的反應來看,這裏女子念書識字的並不多,便是那些富裕人家也多不會給女兒請先生,如此看來,陶家的來曆隻怕並不簡單,不然,晉王也不會認為陶大妮該教自己寫字。
隻是,這些事兒自己也稀裏糊塗的,怎麽迴答他,說教過,可自己寫的這兩筆狗爬一樣的字,實在拿不出手,說沒教過吧,自己卻又識字會寫,這個是瞞不住的。
且,剛的魏王跟這個晉王仿佛都對自己識字的事兒並不太驚訝,可見覺得陶家的女兒就該如此,所以,這個問題怎麽答都容易露餡兒。
想起這丫頭之前的狀態,陶陶有了對策:“前些日子我病了好些天,好了以後,之前有些事兒便有些記不得了,柳大娘說是病鬧得,請了大夫來瞧了,說以後慢慢就能想起來。”
晉王眉頭皺了皺:“外頭的郎中大都是庸醫,明兒叫洪承拿著我的帖字去請太醫院的許長生來給你瞧瞧,他的脈科極好。”
陶陶忽挺理解陶大妮的,別看這男人冷的跟塊北極寒冰似的,心真不壞,隻不過,這男人瞧上真不像個饑不擇食的色鬼啊,怎麽會打奶娘的主意,難道是人可不貌相,不可能,陶陶無論如何都不會相信,這個清風朗月一般的男人會是那樣的猥瑣之人。
可是陶大妮的事兒自己真是不想知道,陶陶潛意識覺得陶大妮的死一定不簡單,這件事兒所涉及的人,事,絕不是自己一個小丫頭能碰的。
既知不能碰,最好就永遠都不知道,這樣可以隔絕許多不必要的麻煩甚至危險。
更何況,自己也不想跟這些人打太多交道,等這個案子過了,自己還是迴廟兒胡同過她的小日子去吧,她一個小老百姓跟這些權貴裹在一塊兒,可沒什麽好兒……
第15章 做小工?
“怎麽不說話了?可是想你姐了?”不知是不是因為低沉的緣故,晉王的聲音聽上去柔和了許多。
一提起陶大妮,陶陶心裏就忍不住發虛,忙岔開話題:“不說這個案子皇上交給三皇子了嗎求五爺有用嗎?”
晉王:“父皇讓三哥主審五哥協辦。”
陶大妮探了腦袋過去:“那你怎麽不請三王爺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