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止是有,簡直太多了。”鈴蘭忍不住抱怨道,“也不知是誰把消息傳了出去,下午好幾十個人一起湧過來,加上拉扯的小孩子簡直把衙門擠爆了,好不容易招待走,碧竹還在前麵等著,以免還有人過來。”
“這是好事啊,要的就是這種效果,名聲也傳開了,來的小孩子會越來越多。”十三喜笑顏開。
鈴蘭卻沒有她那樣樂觀,擔憂道,“可是夫人,花銀子倒是小事情,這麽多孩子你怎麽有精力管教?累著你怎麽辦?”
“當然是你和碧竹來啊,我還有公務在身怎麽可能天天泡在這裏。”十三笑嘻嘻道,甩給她一個“難道不是這樣麽”的眼神。
鈴蘭被驚住了,結巴道。“我和碧竹,可是我們隻是奴婢怎麽能給人當先生呢?”
“你和碧竹都是識文斷字的,教他們不是綽綽有餘,怎麽做不得?而且也不是教什麽高深的文章,就讀讀開蒙的,沒問題的。”
鈴蘭繼續聲辯道,“可是我們走了誰伺候夫人呢?”
“我平日都是跑公務你們也幫不上忙。”十三寬慰道,“再說了你和碧竹天天幫我端茶倒水的也是大材小用,這幾天你們跟旁邊看看大概步驟,到時候就交給你們了。”
“夫人。”鈴蘭聲音拉長,隱含了一絲委屈不解,“夫人是嫌棄我們了,才把我們甩這裏麽?”
“怎麽可能,好鈴蘭。”十三誘哄道,“哪天你們公子不要我了我覥著臉都把你們要來帶走。”
“你就哄我吧夫人。”鈴蘭忍不住笑出聲來,“公子哪會不要你。”
十三摟住她的肩膀,舌燦蓮花道,“鈴蘭,天下興亡匹婦有責,輪到你為大盛朝的未來做貢獻的時候了。”
“真的?”鈴蘭不確定道。
十三再接再厲,“當然,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可是為大盛朝的教育事業做貢獻,名垂千古功耀千秋的大事情。”
鈴蘭失笑,“不過是教邊野幾個孩子認字,哪裏就像夫人說那麽厲害,再說奴婢一介婢子,不敢想那些。”
“有什麽不敢想,做成了就是。”十三不以為然,繼續施展自己的不爛之舌,“教小孩子識字可是很重要的,你現在教會他們識字,他們以後可以教自己孩子,繼續教孩子的孩子,一代代傳下去那可是幾萬人就被教會了,還不夠了不起?要這幾萬人裏麵有一個有資質的,考了狀元,你可就是人家師祖,給朝廷培養了棟梁之才呢。”
“是這樣麽?”鈴蘭總覺得有些怪怪的,可聽起來又確實是這麽個理,自己給狀元當師祖?
“就是這樣沒錯。”十三拍板道,“所以鈴蘭,以後這裏主要事務就拜托你了,碧竹毛毛躁躁的不如你穩重,我會經常過來的。”說完就加快了步子往前廳去,今天還有一摞公文沒有寫呢。
眼見自家夫人就要沒了影,鈴蘭迴過神來追了幾步,“夫人,我都忘了問你,今天許多人都來打聽為什麽女孩子的工錢比男孩子高呀?”
“跟他們說這是規矩,城裏女掌櫃的工錢都比男掌櫃高。”
其實這樣規定主要是為了鼓勵那些害怕女兒染病或是讓女兒在家遊手好閑嬌養的家庭讓女孩子出門來,因著前世經曆十三心底一直有一絲隱憂,再這樣發展下去,別說女尊製度了,幾百年後女孩子恐怕都要被養廢掉了,隻這種憂慮卻不大好對旁人啟齒,便索性不一一解釋了,簡單粗暴給個標準答案。
或許她勢單力薄,可為了前世那個自己,能做一分便算一分吧。
☆、第六十五迴得寶書機緣巧合慘烈事似曾相識
這日公務並不多,十三早早便料理完畢,她繞到後院看了一圈,鈴蘭和碧竹兩個人身邊各圍了一群小孩子,她們正在指點孩子們寫字,用手帶著孩子用木棍在沙地上一筆一劃。
十三側耳聽了,今天她們正在教這些孩子們寫自己名字,邊野之地,小兒取名都沒什麽講究,門前一草院裏一井都可以當名字來用。
小孩子們似乎很喜歡她們二人,你一言我一語熱絡極了,張口閉口就是“鈴蘭姐姐,碧竹姐姐”的,比起十三自己教的時候氛圍不知道好了多少。十三知道自己大小是個官,那些孩子來之前肯定被家裏耳提麵命過,怎麽樣都沒有在鈴蘭和碧竹麵前自在。
鈴蘭和碧竹都已經成親卻沒有孩子,這些天被一群孩子包圍著心中也不由歡喜,或許一開始是被十三強壓著過來,幾天下來也得了樂趣,倒比十三這個掛名師傅盡職盡責的多,迴了府兩人還一起鑽研授課之事,已經頗有老師的樣子了。
“碧竹姐姐,我和大石都姓陳,為什麽寫起來不一樣?”有孩子在問。
碧竹耐心道,“你們戶籍上的姓是不一樣的,你是陳述的陳,諾得這樣寫,而他是禾字旁的程,音雖相似,意思卻不一樣,實乃不同的字。”
“何必這麽麻煩呢,都用一樣的不好麽,還省力些!”
“就是。”有小兒興衝衝附和道,“都用一樣的,一會就全學會了。”
碧竹敲了他一下,“胡說,字就是這麽寫的,怎麽能改?”
“我覺得他的比較好。”那個姓程的女孩開口了,對之前出聲的小孩說到,“我之前還以為我們姓一樣的呢,還是你的比較好記,要是和你換換就好了。”
“行,換換就換換,這個讓給你了!”那孩子豪爽道,“待會我們一起迴家。”
聽到這裏,十三失笑,悄悄掩門退出去。
一個多月了,自己這學堂辦得算成功還是失敗呢?若說毫無進步,至少他們會寫自己名字會寫個數字年號什麽的,但十三見了剛剛的景象也心知肚明,沒了那五個銅板這些孩子一個都不會過來,不出半個月,還能記得自己名字的不會超過五個。
自己雖然能把筆畫硬塞進他們腦子,卻是根本沒能教會他們那一個個複雜的方塊背後到底蘊含的是什麽樣珍貴的寶藏,這樣對他們真的有意義麽?
無人陪伴,也無什麽事可做,十三索性一個人在這唯一的一條街上閑逛。街上人也有許多認得了這位新來的官娘子,紛紛和她招唿,“莊大人好。”“莊大人,您出來啦!”
十三必須承認,這種待遇讓她小小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滿足,終於找到了些身為朝廷命官的威嚴。
她狀似隨意地走走看看,在一個擺在地上的雜貨攤上停下腳步,這個攤主人是個三十多歲的女子,黑黑壯壯,露出一口黃牙討好道,“莊大人,你隨意看。”
十三有些奇怪問到,“你這些貨都是從哪裏來的,為什麽什麽東西都有?”她不僅看到了半根蠟燭,一把生鏽的銅鎖,許多瓶瓶罐罐,甚至還發現了角落裏一尊明顯不是大盛朝風格的神像。
“這些都是到處奔走收來的,可都是花大力氣的,您看這個,嘖嘖,那可是好東西,是西邊一個什麽小國的王爺用的,是我從一個胡商手裏弄來的,他賭牌輸了拿這個抵給我,要拿到中原去能換上百兩銀子呢,我這裏隻要二兩銀子,劃算得很。”攤主極力推銷十三之前瞧見的小神像,說得天上有地下無,恨不能說成天宮裏的寶貝,實際上這是他去鄉下收破爛時候從一個小孩手上花三個銅板買的。
麵前這莊大人是當官的,還是蕭將軍妻主,這隻肥羊豈有錯過的道理?
哪知十三曾經呆的那個世界什麽花樣騙術沒有,這種最原始的手段實在是拙劣,她笑笑起身要走的樣子,“我父親信道也拜佛,偏偏不信這西方神仙,請迴去怕要衝撞了。”
“誒,大人,你別走呀。”攤主急了,“我這還有好東西,你們讀書人肯定喜歡。”
十三來了興趣,“哦,什麽東西?”
攤主從屁股底下的布袋子裏摸出幾本書遞給十三,“我差些忘了這裏還有幾本書,一直沒賣出去都快忘了,咱們這裏就您學問最高,隻有您才配的上。”其實她心裏也是發虛的,她不識字,並不知道這些書寫的什麽,值不值錢,若是惹惱了官娘子怎麽好。
也都怪她自己貪便宜,聽說書賣得很貴,硬是十文錢一本收了三本,結果全砸手裏了,這茵城根本就沒有人用得上這破玩意,趙大戶家倒是說要買書,可這幾本又舊又老擺書架上也不氣派,最後也沒有下文。
每次見著這三本書,她都唉聲歎氣許久,見著心煩扔了又不舍得,便胡亂塞到了屁股下麵,好不容易有人來了,怎麽樣都一定要出手了。
“這書……多少錢?”十三站在那裏,仍低頭看著。
攤主估摸了一下,給自己鼓鼓勁,“五十文一本。”
十三猛然抬頭,眼神詫異。
難道貴了?攤主驚疑不定,生怕溜了這主顧,口氣弱了下來,“不過既然是莊大人,肯定要給些折扣,二十五……不,二十文,二十文一本,您看怎麽樣?”她試探道。
十三默然無語,實則心底驚濤駭浪,這可是隻聞其名的珍本,便是京城也不一定能找到,任何一個讀書人看見,都會為之一振,這樣珍貴的的書居然出現在這殘破的邊城。
“這些是你從哪裏收來的?”十三問,“故事還挺有意思的。”
“原來是故事書啊!我個粗人還琢磨半天不知道是什麽東西,還是官娘子有學問。”攤主又抓住時機吹捧了十三一把才道,“是我從西邊那個老太婆,就是那個半邊臉手裏收來的,十文……”不經意漏了底,她訕訕一笑道,“這東西在這裏都沒人要的,我是看她可憐才收了三本,那老太婆米湯都沒得喝了,一個人無兒無女的,實在看不過眼。”
……
手裏提著書,繞過一道牆,十三越走越快,幾乎是用跑的到了家裏。
家門口已經點了燈籠,門半開著,院門口站著幾個人,是蕭炎的親兵。
看見十三過來,他們都招唿道,“夫人好。”
“夫君在裏麵?”十三問。
“是的,將軍正在裏麵等您呢,今晚將軍迴來住。”
果不其然,十三到正廳的時候蕭炎已經坐在那裏了,換下了鎧甲,穿一身常服,似乎又變成了京城裏的那個侯門公子。桌上碗筷已經擺好,五個菜並一鍋湯,還冒著熱氣。
“蕭炎,你今天怎麽迴來了?”十三驚奇問到,來這麽久蕭炎一直宿在軍營中。
“今天剛好有空就過來了。”蕭炎道,“而且你在家中,總不好一直讓你一個人。”說這句話的時候,他把頭微微轉了一下沒看十三,似是頗為不自在。
家?十三一愣,心底不知為何就升起一股暖意,聲音也不由溫柔了許多,“讓你等久了,肚子餓了吧。”
“還好,不過你去哪裏了,鈴蘭和碧竹都迴來了。”蕭炎問。
說到這,十三忍不住要找人分享一下今天的收獲,興致勃勃坐到蕭炎身邊,把那三本書遞給他看。
蕭炎雖說不在學問上狠下功夫,但基本的眼力還是有的,這幾本書便是收進皇宮的藏書閣也夠格了,他驚異道,“這是從哪裏來的。”
“我從一個小攤上淘來的,隻花了三十文錢。”十三略得意道,“老板不識貨就當垃圾一般,不過運氣好還是被我發現了,聽老板說這書的主人就是茵城西邊的一位老人家,叫什麽班邊連,因為生活所迫才典賣書籍,沒想到這茵城卻是臥虎藏龍的地方。”
“老人家?茵城的?”蕭炎挑眉問。
十三點點頭,“夫君,若這位老人家真的生活困苦,我倒有心幫她一把,這些書都是無價之寶不能輕易毀了。”
蕭炎起身把書小心放到屋子一角的架子上,淡淡道,“我大概知道你說的是誰了。”
“夫君你認識她?”十三驚喜道。
“她不叫班邊連,而是半邊臉,人家這麽叫她是因為她有半邊臉被毀掉了。”
十三呆住,“半邊臉都被毀了?這是怎麽迴事,意外麽?”
“不是,是她自己親手毀的。”
“為什麽?”十三倒吸一口氣。
“她得罪人了,為了避禍。”
“到底是什麽人,竟讓她下這樣的狠手?”
蕭炎扯出一個古怪的笑容,似是譏嘲又如歎息,“還能有誰?今上。”
看十三傻掉的樣子,他繼續道,“你忘了這裏是什麽地方了麽?這裏還是流放之地。她姓王,似乎是叫王英鸞,是以前關中王家的嫡長女,人稱關中四傑之首就是她,她是先帝時候的狀元,年紀輕輕便入了翰林院,可謂當世俊傑。”
“怎麽會這樣?”十三喃喃,一個出身清貴前途無量的大家小姐,怎麽會淪落成邊城的貧苦老婦?
原來,當年這位王家女兒年紀輕輕就蟾宮折桂,容貌端麗,騎馬遊街,風姿折煞無數人,其中就有當時還是普通皇子的今上。今上不是一般男兒,登基後手段或軟或硬納了許多內寵,這個時候王英鸞已經攜夫郎外放。本來一切相安無事,一日不知因何今上突然想起曾經在宮宴上見到的那位風姿超然的狀元娘子,遂一道詔書要將她調迴京城。
對這位屠戮手足的新皇,王英鸞是極為厭惡的,尤其還是一個男子,她以身體有疾的名義推脫三次,第三次太醫親自過來替她看診,無可奈何之下才與夫君離別一人孤身入京。或許今上對她本來也是一時興起,但王英鸞這種不配合的態度無疑惹惱了今上。
王英鸞自幼讀聖賢書,美名被世人追捧,個性也因此十分孤傲強硬,每每都一副公事公辦油鹽不進的樣子對待今上的明暗撩撥,甚至在朝堂上從不留情,諫言尖銳又直接,隻差沒指著今上的鼻子罵他枉顧天道了。終於,在一樁案子中,今上要誅一位老臣滿門,王英鸞連上十八道奏折阻攔此事,今上徹底惱火了。
他已經不再是那個屏風後遙遙窺視的皇子而是天下主人,一道聖旨下來,王家全族都被捋了個遍,貶謫的貶謫,判罪的判罪,連祖宅都被收了,王英鸞本人被貶為罪奴,發配邊疆,一去便是白頭身。
在流放路上,王英鸞失去了肚子裏的孩子,接到了母親傷心過度去世的消息,兩個月之後,甚至守哀的草廬沒有搭好,有人告訴她,她父親也去了,夫郎為拒絕再嫁懸梁自盡,那個晚上,王英鸞親手用燒紅的鐵塊毀了自己那張臉。
聽蕭炎講完事情原委,十三心中沉沉,她仿佛能看見一個原本意氣風發的女子被強權硬生生攔腰折斷,摧殘殆盡。
她多少能夠體會這位王前輩的境遇,她比之王英鸞幸運的地方在於她沒有家族牽絆沒有對於女尊男卑根深蒂固的執念,而且她遇上的是蕭炎。
“我明日想去探望一下王前輩。”十三沉默片刻後道,“聽那個小販說她的生活極為困苦。”
“陛下將她流放過來就是要磋磨掉她,還特意叮囑過地方的人,所以這麽多年附近官員哪怕同情也不敢接近她,不過這麽久了,陛下應該也不記得這邊了,如果不是你提起我也快忘記她了。”
蕭炎說到這裏不由也感歎道,“北楚南王,當年說的就是她和現在的楚相,甚至她的才學還要在楚相之上,曾經也是名動天下的人物啊。”
“楚相應該慶幸她長得不夠入陛下眼。”十三黑色幽默了一下,“男皇帝女臣子,還是長得醜些才能保障清名。”
畢竟是自家長輩,蕭炎沒有接茬。
他不敢多說,因為他突然覺得陛下和王英鸞,自己和十三,他們的處境是多麽相像,他發覺自己有些緊張十三會產生這樣的聯想。
“這是好事啊,要的就是這種效果,名聲也傳開了,來的小孩子會越來越多。”十三喜笑顏開。
鈴蘭卻沒有她那樣樂觀,擔憂道,“可是夫人,花銀子倒是小事情,這麽多孩子你怎麽有精力管教?累著你怎麽辦?”
“當然是你和碧竹來啊,我還有公務在身怎麽可能天天泡在這裏。”十三笑嘻嘻道,甩給她一個“難道不是這樣麽”的眼神。
鈴蘭被驚住了,結巴道。“我和碧竹,可是我們隻是奴婢怎麽能給人當先生呢?”
“你和碧竹都是識文斷字的,教他們不是綽綽有餘,怎麽做不得?而且也不是教什麽高深的文章,就讀讀開蒙的,沒問題的。”
鈴蘭繼續聲辯道,“可是我們走了誰伺候夫人呢?”
“我平日都是跑公務你們也幫不上忙。”十三寬慰道,“再說了你和碧竹天天幫我端茶倒水的也是大材小用,這幾天你們跟旁邊看看大概步驟,到時候就交給你們了。”
“夫人。”鈴蘭聲音拉長,隱含了一絲委屈不解,“夫人是嫌棄我們了,才把我們甩這裏麽?”
“怎麽可能,好鈴蘭。”十三誘哄道,“哪天你們公子不要我了我覥著臉都把你們要來帶走。”
“你就哄我吧夫人。”鈴蘭忍不住笑出聲來,“公子哪會不要你。”
十三摟住她的肩膀,舌燦蓮花道,“鈴蘭,天下興亡匹婦有責,輪到你為大盛朝的未來做貢獻的時候了。”
“真的?”鈴蘭不確定道。
十三再接再厲,“當然,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可是為大盛朝的教育事業做貢獻,名垂千古功耀千秋的大事情。”
鈴蘭失笑,“不過是教邊野幾個孩子認字,哪裏就像夫人說那麽厲害,再說奴婢一介婢子,不敢想那些。”
“有什麽不敢想,做成了就是。”十三不以為然,繼續施展自己的不爛之舌,“教小孩子識字可是很重要的,你現在教會他們識字,他們以後可以教自己孩子,繼續教孩子的孩子,一代代傳下去那可是幾萬人就被教會了,還不夠了不起?要這幾萬人裏麵有一個有資質的,考了狀元,你可就是人家師祖,給朝廷培養了棟梁之才呢。”
“是這樣麽?”鈴蘭總覺得有些怪怪的,可聽起來又確實是這麽個理,自己給狀元當師祖?
“就是這樣沒錯。”十三拍板道,“所以鈴蘭,以後這裏主要事務就拜托你了,碧竹毛毛躁躁的不如你穩重,我會經常過來的。”說完就加快了步子往前廳去,今天還有一摞公文沒有寫呢。
眼見自家夫人就要沒了影,鈴蘭迴過神來追了幾步,“夫人,我都忘了問你,今天許多人都來打聽為什麽女孩子的工錢比男孩子高呀?”
“跟他們說這是規矩,城裏女掌櫃的工錢都比男掌櫃高。”
其實這樣規定主要是為了鼓勵那些害怕女兒染病或是讓女兒在家遊手好閑嬌養的家庭讓女孩子出門來,因著前世經曆十三心底一直有一絲隱憂,再這樣發展下去,別說女尊製度了,幾百年後女孩子恐怕都要被養廢掉了,隻這種憂慮卻不大好對旁人啟齒,便索性不一一解釋了,簡單粗暴給個標準答案。
或許她勢單力薄,可為了前世那個自己,能做一分便算一分吧。
☆、第六十五迴得寶書機緣巧合慘烈事似曾相識
這日公務並不多,十三早早便料理完畢,她繞到後院看了一圈,鈴蘭和碧竹兩個人身邊各圍了一群小孩子,她們正在指點孩子們寫字,用手帶著孩子用木棍在沙地上一筆一劃。
十三側耳聽了,今天她們正在教這些孩子們寫自己名字,邊野之地,小兒取名都沒什麽講究,門前一草院裏一井都可以當名字來用。
小孩子們似乎很喜歡她們二人,你一言我一語熱絡極了,張口閉口就是“鈴蘭姐姐,碧竹姐姐”的,比起十三自己教的時候氛圍不知道好了多少。十三知道自己大小是個官,那些孩子來之前肯定被家裏耳提麵命過,怎麽樣都沒有在鈴蘭和碧竹麵前自在。
鈴蘭和碧竹都已經成親卻沒有孩子,這些天被一群孩子包圍著心中也不由歡喜,或許一開始是被十三強壓著過來,幾天下來也得了樂趣,倒比十三這個掛名師傅盡職盡責的多,迴了府兩人還一起鑽研授課之事,已經頗有老師的樣子了。
“碧竹姐姐,我和大石都姓陳,為什麽寫起來不一樣?”有孩子在問。
碧竹耐心道,“你們戶籍上的姓是不一樣的,你是陳述的陳,諾得這樣寫,而他是禾字旁的程,音雖相似,意思卻不一樣,實乃不同的字。”
“何必這麽麻煩呢,都用一樣的不好麽,還省力些!”
“就是。”有小兒興衝衝附和道,“都用一樣的,一會就全學會了。”
碧竹敲了他一下,“胡說,字就是這麽寫的,怎麽能改?”
“我覺得他的比較好。”那個姓程的女孩開口了,對之前出聲的小孩說到,“我之前還以為我們姓一樣的呢,還是你的比較好記,要是和你換換就好了。”
“行,換換就換換,這個讓給你了!”那孩子豪爽道,“待會我們一起迴家。”
聽到這裏,十三失笑,悄悄掩門退出去。
一個多月了,自己這學堂辦得算成功還是失敗呢?若說毫無進步,至少他們會寫自己名字會寫個數字年號什麽的,但十三見了剛剛的景象也心知肚明,沒了那五個銅板這些孩子一個都不會過來,不出半個月,還能記得自己名字的不會超過五個。
自己雖然能把筆畫硬塞進他們腦子,卻是根本沒能教會他們那一個個複雜的方塊背後到底蘊含的是什麽樣珍貴的寶藏,這樣對他們真的有意義麽?
無人陪伴,也無什麽事可做,十三索性一個人在這唯一的一條街上閑逛。街上人也有許多認得了這位新來的官娘子,紛紛和她招唿,“莊大人好。”“莊大人,您出來啦!”
十三必須承認,這種待遇讓她小小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滿足,終於找到了些身為朝廷命官的威嚴。
她狀似隨意地走走看看,在一個擺在地上的雜貨攤上停下腳步,這個攤主人是個三十多歲的女子,黑黑壯壯,露出一口黃牙討好道,“莊大人,你隨意看。”
十三有些奇怪問到,“你這些貨都是從哪裏來的,為什麽什麽東西都有?”她不僅看到了半根蠟燭,一把生鏽的銅鎖,許多瓶瓶罐罐,甚至還發現了角落裏一尊明顯不是大盛朝風格的神像。
“這些都是到處奔走收來的,可都是花大力氣的,您看這個,嘖嘖,那可是好東西,是西邊一個什麽小國的王爺用的,是我從一個胡商手裏弄來的,他賭牌輸了拿這個抵給我,要拿到中原去能換上百兩銀子呢,我這裏隻要二兩銀子,劃算得很。”攤主極力推銷十三之前瞧見的小神像,說得天上有地下無,恨不能說成天宮裏的寶貝,實際上這是他去鄉下收破爛時候從一個小孩手上花三個銅板買的。
麵前這莊大人是當官的,還是蕭將軍妻主,這隻肥羊豈有錯過的道理?
哪知十三曾經呆的那個世界什麽花樣騙術沒有,這種最原始的手段實在是拙劣,她笑笑起身要走的樣子,“我父親信道也拜佛,偏偏不信這西方神仙,請迴去怕要衝撞了。”
“誒,大人,你別走呀。”攤主急了,“我這還有好東西,你們讀書人肯定喜歡。”
十三來了興趣,“哦,什麽東西?”
攤主從屁股底下的布袋子裏摸出幾本書遞給十三,“我差些忘了這裏還有幾本書,一直沒賣出去都快忘了,咱們這裏就您學問最高,隻有您才配的上。”其實她心裏也是發虛的,她不識字,並不知道這些書寫的什麽,值不值錢,若是惹惱了官娘子怎麽好。
也都怪她自己貪便宜,聽說書賣得很貴,硬是十文錢一本收了三本,結果全砸手裏了,這茵城根本就沒有人用得上這破玩意,趙大戶家倒是說要買書,可這幾本又舊又老擺書架上也不氣派,最後也沒有下文。
每次見著這三本書,她都唉聲歎氣許久,見著心煩扔了又不舍得,便胡亂塞到了屁股下麵,好不容易有人來了,怎麽樣都一定要出手了。
“這書……多少錢?”十三站在那裏,仍低頭看著。
攤主估摸了一下,給自己鼓鼓勁,“五十文一本。”
十三猛然抬頭,眼神詫異。
難道貴了?攤主驚疑不定,生怕溜了這主顧,口氣弱了下來,“不過既然是莊大人,肯定要給些折扣,二十五……不,二十文,二十文一本,您看怎麽樣?”她試探道。
十三默然無語,實則心底驚濤駭浪,這可是隻聞其名的珍本,便是京城也不一定能找到,任何一個讀書人看見,都會為之一振,這樣珍貴的的書居然出現在這殘破的邊城。
“這些是你從哪裏收來的?”十三問,“故事還挺有意思的。”
“原來是故事書啊!我個粗人還琢磨半天不知道是什麽東西,還是官娘子有學問。”攤主又抓住時機吹捧了十三一把才道,“是我從西邊那個老太婆,就是那個半邊臉手裏收來的,十文……”不經意漏了底,她訕訕一笑道,“這東西在這裏都沒人要的,我是看她可憐才收了三本,那老太婆米湯都沒得喝了,一個人無兒無女的,實在看不過眼。”
……
手裏提著書,繞過一道牆,十三越走越快,幾乎是用跑的到了家裏。
家門口已經點了燈籠,門半開著,院門口站著幾個人,是蕭炎的親兵。
看見十三過來,他們都招唿道,“夫人好。”
“夫君在裏麵?”十三問。
“是的,將軍正在裏麵等您呢,今晚將軍迴來住。”
果不其然,十三到正廳的時候蕭炎已經坐在那裏了,換下了鎧甲,穿一身常服,似乎又變成了京城裏的那個侯門公子。桌上碗筷已經擺好,五個菜並一鍋湯,還冒著熱氣。
“蕭炎,你今天怎麽迴來了?”十三驚奇問到,來這麽久蕭炎一直宿在軍營中。
“今天剛好有空就過來了。”蕭炎道,“而且你在家中,總不好一直讓你一個人。”說這句話的時候,他把頭微微轉了一下沒看十三,似是頗為不自在。
家?十三一愣,心底不知為何就升起一股暖意,聲音也不由溫柔了許多,“讓你等久了,肚子餓了吧。”
“還好,不過你去哪裏了,鈴蘭和碧竹都迴來了。”蕭炎問。
說到這,十三忍不住要找人分享一下今天的收獲,興致勃勃坐到蕭炎身邊,把那三本書遞給他看。
蕭炎雖說不在學問上狠下功夫,但基本的眼力還是有的,這幾本書便是收進皇宮的藏書閣也夠格了,他驚異道,“這是從哪裏來的。”
“我從一個小攤上淘來的,隻花了三十文錢。”十三略得意道,“老板不識貨就當垃圾一般,不過運氣好還是被我發現了,聽老板說這書的主人就是茵城西邊的一位老人家,叫什麽班邊連,因為生活所迫才典賣書籍,沒想到這茵城卻是臥虎藏龍的地方。”
“老人家?茵城的?”蕭炎挑眉問。
十三點點頭,“夫君,若這位老人家真的生活困苦,我倒有心幫她一把,這些書都是無價之寶不能輕易毀了。”
蕭炎起身把書小心放到屋子一角的架子上,淡淡道,“我大概知道你說的是誰了。”
“夫君你認識她?”十三驚喜道。
“她不叫班邊連,而是半邊臉,人家這麽叫她是因為她有半邊臉被毀掉了。”
十三呆住,“半邊臉都被毀了?這是怎麽迴事,意外麽?”
“不是,是她自己親手毀的。”
“為什麽?”十三倒吸一口氣。
“她得罪人了,為了避禍。”
“到底是什麽人,竟讓她下這樣的狠手?”
蕭炎扯出一個古怪的笑容,似是譏嘲又如歎息,“還能有誰?今上。”
看十三傻掉的樣子,他繼續道,“你忘了這裏是什麽地方了麽?這裏還是流放之地。她姓王,似乎是叫王英鸞,是以前關中王家的嫡長女,人稱關中四傑之首就是她,她是先帝時候的狀元,年紀輕輕便入了翰林院,可謂當世俊傑。”
“怎麽會這樣?”十三喃喃,一個出身清貴前途無量的大家小姐,怎麽會淪落成邊城的貧苦老婦?
原來,當年這位王家女兒年紀輕輕就蟾宮折桂,容貌端麗,騎馬遊街,風姿折煞無數人,其中就有當時還是普通皇子的今上。今上不是一般男兒,登基後手段或軟或硬納了許多內寵,這個時候王英鸞已經攜夫郎外放。本來一切相安無事,一日不知因何今上突然想起曾經在宮宴上見到的那位風姿超然的狀元娘子,遂一道詔書要將她調迴京城。
對這位屠戮手足的新皇,王英鸞是極為厭惡的,尤其還是一個男子,她以身體有疾的名義推脫三次,第三次太醫親自過來替她看診,無可奈何之下才與夫君離別一人孤身入京。或許今上對她本來也是一時興起,但王英鸞這種不配合的態度無疑惹惱了今上。
王英鸞自幼讀聖賢書,美名被世人追捧,個性也因此十分孤傲強硬,每每都一副公事公辦油鹽不進的樣子對待今上的明暗撩撥,甚至在朝堂上從不留情,諫言尖銳又直接,隻差沒指著今上的鼻子罵他枉顧天道了。終於,在一樁案子中,今上要誅一位老臣滿門,王英鸞連上十八道奏折阻攔此事,今上徹底惱火了。
他已經不再是那個屏風後遙遙窺視的皇子而是天下主人,一道聖旨下來,王家全族都被捋了個遍,貶謫的貶謫,判罪的判罪,連祖宅都被收了,王英鸞本人被貶為罪奴,發配邊疆,一去便是白頭身。
在流放路上,王英鸞失去了肚子裏的孩子,接到了母親傷心過度去世的消息,兩個月之後,甚至守哀的草廬沒有搭好,有人告訴她,她父親也去了,夫郎為拒絕再嫁懸梁自盡,那個晚上,王英鸞親手用燒紅的鐵塊毀了自己那張臉。
聽蕭炎講完事情原委,十三心中沉沉,她仿佛能看見一個原本意氣風發的女子被強權硬生生攔腰折斷,摧殘殆盡。
她多少能夠體會這位王前輩的境遇,她比之王英鸞幸運的地方在於她沒有家族牽絆沒有對於女尊男卑根深蒂固的執念,而且她遇上的是蕭炎。
“我明日想去探望一下王前輩。”十三沉默片刻後道,“聽那個小販說她的生活極為困苦。”
“陛下將她流放過來就是要磋磨掉她,還特意叮囑過地方的人,所以這麽多年附近官員哪怕同情也不敢接近她,不過這麽久了,陛下應該也不記得這邊了,如果不是你提起我也快忘記她了。”
蕭炎說到這裏不由也感歎道,“北楚南王,當年說的就是她和現在的楚相,甚至她的才學還要在楚相之上,曾經也是名動天下的人物啊。”
“楚相應該慶幸她長得不夠入陛下眼。”十三黑色幽默了一下,“男皇帝女臣子,還是長得醜些才能保障清名。”
畢竟是自家長輩,蕭炎沒有接茬。
他不敢多說,因為他突然覺得陛下和王英鸞,自己和十三,他們的處境是多麽相像,他發覺自己有些緊張十三會產生這樣的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