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理財不僅是一種行為,更是一種態度(6)
我最需要的理財常識書 作者:王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曾經有一個客戶,她有著超強的工作能力和過人的智慧。畢業兩年,她就在北京買了兩套房子,一套自住,一套出租。聽她講述自己的事跡後,我反問她:你這樣應該是生活得很幸福的呀,為什麽還愁眉不展呢?誰知道她告訴我:“兩年的時間,我已經大病了三場,動過兩次手術了。”
原來,她一個星期的工作時間在90個小時以上!並且兩年的時間從沒有休過周末,更別提出去旅行了,即便是與愛人看電影,也是屈指可數的兩次。她對我說這些的時候,內心的苦惱已經表露無遺。我很明白她此時此刻的心境:已經意識到應該讓自己的生活有所改變,卻又處處擔心,怕還不上房貸、怕職位被新人頂替、怕……
我把以這種生活方式生活的人叫作“金錢奴隸”,因為他們受金錢左右。
直到現在,很多人對“理財”這個概念還是很不熟悉,覺得理財就是要不停地工作,增加收入。但增加收入,讓自己有財可理,這隻是理財的一部分,根本就不是理財的最終目的。當你做一件事,與最終目的有嚴重的偏差,或者說當你理財時從一開始便偏離了理財的正確軌道,那還叫什麽理財?
前麵我已經說過,知道方向錯誤的時候,停下來就等於前進!
這個客戶之前所做的一切,根本不能叫理財,我覺得叫“玩命”可能更確切一些。其實生活中比錢更重要的東西無處不在,我們所說的財富,根本就不等於錢,我們所說的理財,終極目的是要讓自己的未來更有保障,幸福才是一生最大的財富,不是嗎?
很多人沒日沒夜地為錢奔波,其根本目的不也是想要生活變得更美好嗎?隻不過是他把金錢看作了能讓生活變得更美好的唯一法寶,而忽略了比錢更重要的幸福元素。理財固然是為了錢生錢,但並不等於說,這就是我們理財的根本目的。
記住,理財永遠都是在調整自己的幸福結構!
金錢對於每個人、每個家庭來說固然重要,難道健康、團圓、美滿、開心,所有這一切就都比不上金錢重要嗎?我們必須清楚:金錢隻是工具,如果我們把財富看成一個多元函數、把理財看作一個多元函數的方程的話,金錢僅僅是這個函數和方程中的一個變量而已!它並不能決定整個財富函數滿足財富方程的平衡。為追逐一個變量(比如金錢達到100萬元)而犧牲其他變量(比如健康出現問題而花費50萬元,家庭產生矛盾等於消耗50萬元),你理財的方程永遠無解,答案永遠錯誤!
另一個經常被人闖入的理財誤區是——容易盲從,沒有主見。
股票投資中有個術語,叫作“羊群效應”。在一群羊前麵放一根木棍,第一隻羊跳過去了,第二隻、第三隻也會有模有樣地學著跳過去。這時,如果把木棍拿走了,後麵的羊走到這裏,還會像之前的羊一樣,依然向上一跳。“羊群效應”,指的就是股票交易中存在的模仿與跟風現象,盲目效仿別人,從而導致很多人在同一時間買賣同一隻股票。然而,除了股票市場,“羊群效應”就沒有別的表現形式嗎?最常見的,恐怕就是在選擇投資理財方式時,很多人也會盲目地跟隨別人,缺乏主見。
突然想到一個朋友的故事。2006年,國內股票形勢一片大好,財富的江山萬裏紅。存了一輩子錢的朋友的父親突然給他打電話,非要把自己的錢投入股市。朋友告訴他:“這是您一輩子的積蓄、養老錢,還是放在銀行裏更保險。”父親卻說:“現在投資股票就是賺錢,我以前的老同事,比我年齡都大了,半年前進的股市,到現在都快翻番了。”朋友又勸他:“您對股市根本一竅不通,沒聽說過‘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嗎?您不適合進去。”父親卻死活認為兒子在阻撓他賺錢。勸了幾次之後達成協議,兒子讓父親先用2萬元“試試水”,並且隻是選擇基金,而不要進入股市。從買入基金的第一天,老父親便每天打電話,告訴兒子今天是漲了還是跌了。有時候還纏著兒子,問他是不是應該換另一隻基金了,因為“老孫頭剛跟我說,這幾天礦產股比較熱,應該購買主要投資礦產股方向的基金”。後來,等到股市6000點大玩過山車時,父親的基金也被套牢了。於是便跟兒子發牢騷,兒子說:“我已經在半個月前從股市裏撤出了。”老父親顯然很受傷,問兒子當時為什麽沒有告訴他,兒子解釋:“我們倆投入的資金量不同,投資風格也不一樣。而且,我怕直接對您說了之後,再漲了,您又會抱怨我。”結果,父親的2萬元套牢到現在還沒有撤出,而他早把理財的事情拋諸腦後了,偶爾提起隻是說:“那個錢就留給我兒子了。”
剛剛開始理財的人,往往對年紀比較大的理財者或某些理財機構的說法持崇拜態度,容易聽從這些人的建議,盲目跟風。即便是股市裏的一些老股民,也經常會聽從某些小道消息,結果慘遭損失。
我們在進行理財時,一定要有足夠的知識,這樣才能全麵了解投資產品的風險,從而結合自身的資金狀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
投資理財,一定要記住三個“自”:自主決策、自擔風險、自享收益。如果聽從了別人的建議,跟隨別人去投資,即使吃虧也不能怪別人。
股票主要追求的是高收益,同時也伴隨著高風險,所以千萬不能把股票當作一種存錢手段;定期存款是保障存款的安全性;活期或短期存款是保證資金的流動性;而保險則更側重於保障。我們平時購買理財產品時,一定要分清主次,分清側重。
有一位秦先生,他在拿到今年的分紅後非常糾結:“怎麽才110.3元呢?”去年,秦先生在銀行簽下了一份1萬元的分紅險保單,宣傳資料上寫的該險種的特色還深深印在他的腦海裏:固定收益、年年分紅、複利累積。
“當時,櫃台的營業員還給我看了他們往年的收益率匯總,幾乎都在5%以上。我想著,這樣的投資可以說是一舉兩得,不賠穩賺還能有保險,怎麽今年的收益率就隻有1.1%了呢?這也太不靠譜了。”
其實,很多人和秦先生一樣,看重保險的分紅功能。僅僅為了投資而購買這些保險,其收益率往往令人非常失望。首先,分紅型保險的收益並不能得到保證,隻會在宣傳材料上印上“預期收益”,如果收益下降,保險公司也是不保證最低收益率的。其次,有些保險是需要投保人扣除一部分的初始費用後,餘下部分才能進入投資賬戶,這無形中壓低了投資者的本金,這樣的保險,在市場不好時甚至連本金都難以保證。
所以,在投保時千萬不能將保險和投資混為一談,應該更看重保險的保障功能,而不是增值功能。
也有很多人認為銀行的理財產品是可以隨意支取的,這實際上也是一個很大的誤區。
我們總會有這樣的思維,認為某個東西是自己的,即使借給別人也可以隨時取迴來。就像是租房子一樣,身為房東,很多時候都有一個感覺:“房子是我的,雖然我租給了你,但是,隻要我有需求,你就必須馬上搬走。”殊不知,法律中有一條通用的原則:“買賣不破租賃原則。”也就是說,這個房子雖然歸你所有,但是如果你想賣的話,也必須保證房客租約到期,才能把房子正式移交給下家。
在銀行購買理財產品時,我們也應該有這樣的意識。理財產品的期限有幾天、十多天、二十多天、一個月、三個月、半年、一年等,並不是有些人認為的,把錢放到理財產品中還可以隨意支取。客戶在購買了有期限的理財產品時,必須等到理財期結束才能自由支配資金,中途毀約支取的成本是相當高的。很多銀行的理財產品直接投入到國外市場或者是實業,根本不可能為了你的一部分投入隨時準備著變現。如果耐不住這種“寂寞”,或者因為某些原因不能夠遵守這種理財約定時間,那就還是選擇普通銀行存款,這樣才能保證自由支取。
妄想一夜暴富,是很多人投資理財的又一個大誤區。他們認為投資就是要一夜暴富、就是要賺大錢,甚至認為要在一年之內讓資產翻幾番,那才真正算得上理財。殊不知,被我們稱為“股神”的巴菲特,年收益率幾乎沒人能與之匹敵,也就是24%。但是你千萬別小瞧這24%,如果現在有1元錢,以24%的年增長率,50年後就會變成(1+24%)50,約為46890.43,就是說,50年的時間,會讓財富增長4萬多倍。如果現在拿出100元投資,每年收益24%,50年後,就會有468萬元。
當然,我們不是股神,不可能有股神那麽高的收益率。但是對於理財,還是要擺正心態,理財是要通過對家庭資產狀況和理財目標進行分析,製訂出一個長期的科學規劃,讓生活水平得到不斷地提高,從而達到最終的財務自由。一夜暴富是美好的夢想,根本不是理財,堅持長期投資的觀念才是最正確的。
當然,國內很多人理財,還有個誤區就是愛買房子,導致自己的固定資產所占的比例過高。
有很多人都覺得買房子是最好的理財方法,保險又增值,所以,手頭隻要一有錢就去買房子。現在,擁有5套房子的家庭也不少,這些固定資產占到家庭總資產的95%以上;還有的剛畢業的年輕人,就“啃老”加借錢,買一兩套房子,為此背上了上百萬元的貸款。其實,固定資產雖然保值功能比較好,但是增值的空間還是有限,中國人之所以愛買房子,是因為我們前幾年的房市太過火爆,市場不理性導致投資者也跟著不理性,結果房價越來越高,大家都認為買房子一定能賺錢。其實,這些人還是忽略了本書前麵就談過的問題,沒有百分之百賺錢的投資,風險與利潤同在,風險與利潤成正比。房市不理性最近得到了國家的抑製,現在,風險才慢慢顯露出來,最明顯的就是眾多炒房團成員手裏的房子全被套牢,無法變現。還有著名的“鄂爾多斯死城”,套住了無數的投資者,他們都是隻懂買房不懂增加其他理財渠道的人。
事實上,一個合理的家庭固定資產比例,60%左右是最合適的,大家不妨以此來衡量一下自己的理財規劃。
原來,她一個星期的工作時間在90個小時以上!並且兩年的時間從沒有休過周末,更別提出去旅行了,即便是與愛人看電影,也是屈指可數的兩次。她對我說這些的時候,內心的苦惱已經表露無遺。我很明白她此時此刻的心境:已經意識到應該讓自己的生活有所改變,卻又處處擔心,怕還不上房貸、怕職位被新人頂替、怕……
我把以這種生活方式生活的人叫作“金錢奴隸”,因為他們受金錢左右。
直到現在,很多人對“理財”這個概念還是很不熟悉,覺得理財就是要不停地工作,增加收入。但增加收入,讓自己有財可理,這隻是理財的一部分,根本就不是理財的最終目的。當你做一件事,與最終目的有嚴重的偏差,或者說當你理財時從一開始便偏離了理財的正確軌道,那還叫什麽理財?
前麵我已經說過,知道方向錯誤的時候,停下來就等於前進!
這個客戶之前所做的一切,根本不能叫理財,我覺得叫“玩命”可能更確切一些。其實生活中比錢更重要的東西無處不在,我們所說的財富,根本就不等於錢,我們所說的理財,終極目的是要讓自己的未來更有保障,幸福才是一生最大的財富,不是嗎?
很多人沒日沒夜地為錢奔波,其根本目的不也是想要生活變得更美好嗎?隻不過是他把金錢看作了能讓生活變得更美好的唯一法寶,而忽略了比錢更重要的幸福元素。理財固然是為了錢生錢,但並不等於說,這就是我們理財的根本目的。
記住,理財永遠都是在調整自己的幸福結構!
金錢對於每個人、每個家庭來說固然重要,難道健康、團圓、美滿、開心,所有這一切就都比不上金錢重要嗎?我們必須清楚:金錢隻是工具,如果我們把財富看成一個多元函數、把理財看作一個多元函數的方程的話,金錢僅僅是這個函數和方程中的一個變量而已!它並不能決定整個財富函數滿足財富方程的平衡。為追逐一個變量(比如金錢達到100萬元)而犧牲其他變量(比如健康出現問題而花費50萬元,家庭產生矛盾等於消耗50萬元),你理財的方程永遠無解,答案永遠錯誤!
另一個經常被人闖入的理財誤區是——容易盲從,沒有主見。
股票投資中有個術語,叫作“羊群效應”。在一群羊前麵放一根木棍,第一隻羊跳過去了,第二隻、第三隻也會有模有樣地學著跳過去。這時,如果把木棍拿走了,後麵的羊走到這裏,還會像之前的羊一樣,依然向上一跳。“羊群效應”,指的就是股票交易中存在的模仿與跟風現象,盲目效仿別人,從而導致很多人在同一時間買賣同一隻股票。然而,除了股票市場,“羊群效應”就沒有別的表現形式嗎?最常見的,恐怕就是在選擇投資理財方式時,很多人也會盲目地跟隨別人,缺乏主見。
突然想到一個朋友的故事。2006年,國內股票形勢一片大好,財富的江山萬裏紅。存了一輩子錢的朋友的父親突然給他打電話,非要把自己的錢投入股市。朋友告訴他:“這是您一輩子的積蓄、養老錢,還是放在銀行裏更保險。”父親卻說:“現在投資股票就是賺錢,我以前的老同事,比我年齡都大了,半年前進的股市,到現在都快翻番了。”朋友又勸他:“您對股市根本一竅不通,沒聽說過‘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嗎?您不適合進去。”父親卻死活認為兒子在阻撓他賺錢。勸了幾次之後達成協議,兒子讓父親先用2萬元“試試水”,並且隻是選擇基金,而不要進入股市。從買入基金的第一天,老父親便每天打電話,告訴兒子今天是漲了還是跌了。有時候還纏著兒子,問他是不是應該換另一隻基金了,因為“老孫頭剛跟我說,這幾天礦產股比較熱,應該購買主要投資礦產股方向的基金”。後來,等到股市6000點大玩過山車時,父親的基金也被套牢了。於是便跟兒子發牢騷,兒子說:“我已經在半個月前從股市裏撤出了。”老父親顯然很受傷,問兒子當時為什麽沒有告訴他,兒子解釋:“我們倆投入的資金量不同,投資風格也不一樣。而且,我怕直接對您說了之後,再漲了,您又會抱怨我。”結果,父親的2萬元套牢到現在還沒有撤出,而他早把理財的事情拋諸腦後了,偶爾提起隻是說:“那個錢就留給我兒子了。”
剛剛開始理財的人,往往對年紀比較大的理財者或某些理財機構的說法持崇拜態度,容易聽從這些人的建議,盲目跟風。即便是股市裏的一些老股民,也經常會聽從某些小道消息,結果慘遭損失。
我們在進行理財時,一定要有足夠的知識,這樣才能全麵了解投資產品的風險,從而結合自身的資金狀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
投資理財,一定要記住三個“自”:自主決策、自擔風險、自享收益。如果聽從了別人的建議,跟隨別人去投資,即使吃虧也不能怪別人。
股票主要追求的是高收益,同時也伴隨著高風險,所以千萬不能把股票當作一種存錢手段;定期存款是保障存款的安全性;活期或短期存款是保證資金的流動性;而保險則更側重於保障。我們平時購買理財產品時,一定要分清主次,分清側重。
有一位秦先生,他在拿到今年的分紅後非常糾結:“怎麽才110.3元呢?”去年,秦先生在銀行簽下了一份1萬元的分紅險保單,宣傳資料上寫的該險種的特色還深深印在他的腦海裏:固定收益、年年分紅、複利累積。
“當時,櫃台的營業員還給我看了他們往年的收益率匯總,幾乎都在5%以上。我想著,這樣的投資可以說是一舉兩得,不賠穩賺還能有保險,怎麽今年的收益率就隻有1.1%了呢?這也太不靠譜了。”
其實,很多人和秦先生一樣,看重保險的分紅功能。僅僅為了投資而購買這些保險,其收益率往往令人非常失望。首先,分紅型保險的收益並不能得到保證,隻會在宣傳材料上印上“預期收益”,如果收益下降,保險公司也是不保證最低收益率的。其次,有些保險是需要投保人扣除一部分的初始費用後,餘下部分才能進入投資賬戶,這無形中壓低了投資者的本金,這樣的保險,在市場不好時甚至連本金都難以保證。
所以,在投保時千萬不能將保險和投資混為一談,應該更看重保險的保障功能,而不是增值功能。
也有很多人認為銀行的理財產品是可以隨意支取的,這實際上也是一個很大的誤區。
我們總會有這樣的思維,認為某個東西是自己的,即使借給別人也可以隨時取迴來。就像是租房子一樣,身為房東,很多時候都有一個感覺:“房子是我的,雖然我租給了你,但是,隻要我有需求,你就必須馬上搬走。”殊不知,法律中有一條通用的原則:“買賣不破租賃原則。”也就是說,這個房子雖然歸你所有,但是如果你想賣的話,也必須保證房客租約到期,才能把房子正式移交給下家。
在銀行購買理財產品時,我們也應該有這樣的意識。理財產品的期限有幾天、十多天、二十多天、一個月、三個月、半年、一年等,並不是有些人認為的,把錢放到理財產品中還可以隨意支取。客戶在購買了有期限的理財產品時,必須等到理財期結束才能自由支配資金,中途毀約支取的成本是相當高的。很多銀行的理財產品直接投入到國外市場或者是實業,根本不可能為了你的一部分投入隨時準備著變現。如果耐不住這種“寂寞”,或者因為某些原因不能夠遵守這種理財約定時間,那就還是選擇普通銀行存款,這樣才能保證自由支取。
妄想一夜暴富,是很多人投資理財的又一個大誤區。他們認為投資就是要一夜暴富、就是要賺大錢,甚至認為要在一年之內讓資產翻幾番,那才真正算得上理財。殊不知,被我們稱為“股神”的巴菲特,年收益率幾乎沒人能與之匹敵,也就是24%。但是你千萬別小瞧這24%,如果現在有1元錢,以24%的年增長率,50年後就會變成(1+24%)50,約為46890.43,就是說,50年的時間,會讓財富增長4萬多倍。如果現在拿出100元投資,每年收益24%,50年後,就會有468萬元。
當然,我們不是股神,不可能有股神那麽高的收益率。但是對於理財,還是要擺正心態,理財是要通過對家庭資產狀況和理財目標進行分析,製訂出一個長期的科學規劃,讓生活水平得到不斷地提高,從而達到最終的財務自由。一夜暴富是美好的夢想,根本不是理財,堅持長期投資的觀念才是最正確的。
當然,國內很多人理財,還有個誤區就是愛買房子,導致自己的固定資產所占的比例過高。
有很多人都覺得買房子是最好的理財方法,保險又增值,所以,手頭隻要一有錢就去買房子。現在,擁有5套房子的家庭也不少,這些固定資產占到家庭總資產的95%以上;還有的剛畢業的年輕人,就“啃老”加借錢,買一兩套房子,為此背上了上百萬元的貸款。其實,固定資產雖然保值功能比較好,但是增值的空間還是有限,中國人之所以愛買房子,是因為我們前幾年的房市太過火爆,市場不理性導致投資者也跟著不理性,結果房價越來越高,大家都認為買房子一定能賺錢。其實,這些人還是忽略了本書前麵就談過的問題,沒有百分之百賺錢的投資,風險與利潤同在,風險與利潤成正比。房市不理性最近得到了國家的抑製,現在,風險才慢慢顯露出來,最明顯的就是眾多炒房團成員手裏的房子全被套牢,無法變現。還有著名的“鄂爾多斯死城”,套住了無數的投資者,他們都是隻懂買房不懂增加其他理財渠道的人。
事實上,一個合理的家庭固定資產比例,60%左右是最合適的,大家不妨以此來衡量一下自己的理財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