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紹妍古靈精怪,頗為討人喜愛,一聽這話,一旁的薛韶華便點著她的額頭笑罵道,“就你這丫頭,古靈精怪。”
薛紹媛也是對他們這相處感到詫異,前世的她,身為將軍府的嫡女,那些明爭暗鬥怎麽可能沒有體會過,可看這永昌侯府的姐妹之間,相處身為融洽。
不過隨即,她也不由冷笑,在她的眼裏看來,這些表麵的虛與尾蛇,都不過是層虛假的麵具,明麵上笑顏如花,背後便是陰冷如刀。
看著眼前這一幕,薛紹媛眼底露出諷笑,麵上還是笑吟吟的,“大姐姐說的好,四妹妹這張嘴,多半是吃了蜜糖,才會這般甜罷?”
薛韶華便道,“趕快說說,是吃了什麽蜜糖,讓姐姐門也去吃一點兒。”
薛紹妍便笑。“哪裏有吃什麽蜜糖,姐姐門就會笑話我。”
這時,大哥薛凱琪咳嗽一聲,“都不要鬧了,母親要出來了,看見這般,成何體統?”三人立馬安靜。
薛紹媛坐迴到自己的位子上,悄悄兒的拿眼去看自己的哥哥,薛凱琪目不斜視,正在此時,一串環佩叮當響起。
眾人轉頭看去,便見的程氏在兩位姨娘並幾個婆子的簇擁下出來,程氏今日心情許是好,傳來一溜兒的靚麗顏色。
上身翠綠色的斜襟繡花邊底兒衣,下著同色撒花裙,漫頭青絲挽坐一個雙鬢,斜插一支垂花流蘇釵,麵容靚麗,看著比之前,竟像是多了絲活力,年輕了好幾歲的樣子。
眾人見狀,便上前行禮,“見過母親。”
程氏點點頭,“都起來罷,讓你們多等了。”眾人忙道,“沒有沒有。”
程氏的眼睛便在幾個孩子中一轉,笑著對薛紹媛招招手道,“快,瑗姐兒,到母親這兒來。”
薛紹媛依言,踏著小碎步上前,“母親。”說著,一把抱住程氏的右手,“母親,您今天真漂亮。”
程氏聞言,摸了摸自己的臉,高興道,“真的嗎?就你這小丫鬟會誇人。”
一旁的二姨娘一身橘紅,看著極是喜慶,說話也討人喜,“夫人可是不知道,自從三小姐迴來,您都年輕了好幾歲。”
程氏一聽,立即眉開眼笑,“真的嗎?我怎麽就沒有發現呢?”
一身碧綠色的大姨娘,看著人極其溫婉,聞言也笑道,“人逢喜事兒精神爽,可不就是這個理兒嗎?”
程氏點點頭,捏了捏薛紹媛的手,笑道,“好了,不說了,我們去老夫人哪兒吧。”
這時,薛凱琪和薛紹提站出來,一臉抱歉,“母親,孩兒,恐是不能與您去祖母哪裏了。”
程氏彎眉,“為何?”
薛凱琪道,“今日書院,有同窗相約……”
未待他話說完,程氏揮揮手,“罷了,去罷,娘就知道你那書院一天天的。”
薛凱琪和薛紹提在國子監,素日便是與同窗之間的關係,程氏很是頭疼,可兒子們的事兒,他也不好查收太過,給永昌侯說,永昌侯反而不管,也隻能隨了他們去。
於是程氏便帶著三個女兒,和兩個姨娘,往老夫人的院子趕去。
到的時候,老夫人起來有一陣了,正在暖塌上喝茶,幾人進去,一一行了禮,老夫人便看了幾眼薛紹媛。
隻見少女身材嬌小玲瓏,站在那兒,就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兒,如清幽的百合一般,一襲水粉色的衣裙,又映照出一些少女心思,就如朝陽初升的含怯,嬌羞清嫩。
麵容不說多美,可組合在一起,就是讓人看的賞心悅目,嘴角微微勾起,一絲淺笑便能深入人心。
老夫人想到她在外受的苦難,心裏不禁心疼起這個孫女兒,對喝薛紹媛招招手,“三丫頭,卡過來,讓祖母好好兒的瞧瞧你。”薛紹媛本應該是行二,不過現在她是妹妹,便是行三,行二的姐姐在忠伯侯府,那場大火中,死了。
薛紹媛依言上前,老夫人便一把拉住薛紹媛的小手,細細的打量,越看越是喜歡,她一把樓主薛紹媛,聲音帶了一絲歉疚道,“我的小乖乖兒,可憐的孫女兒,這些年來,苦了你了。”
本來薛紹媛心裏的感觸不大,可是此刻,被老夫人這麽抱著,也不知道是怎麽了,薛紹媛的鼻子一酸,想起死去的半月,還有以前的錦娘,若是他們知道,他們的孫女兒,女兒,其實早就死了,又該是怎麽樣的一個場景?
可是現在,她也無聲無息的流出眼淚,或許是這個身體的原主,還殘存的一絲意念吧?
薛紹媛瞬間又撫摸著老夫人的背,“祖母,不哭了,如今孫女兒迴來了,便好好兒的陪著祖母和母親,再也不會丟了。”
這麽簡單的一句話,卻是讓老夫人和程氏都不禁潸然淚下,不過現在人多,不宜失了分寸,程氏抹了抹臉上的淚,便笑道,“是啊,老夫人,您也不用在念著了,如今他們姐妹……”說起這個,他就想到自己那死去的另一個女兒,不過又反應過來,看著麵前的薛紹媛,還好,她總算是少了一個愧疚,少了一個遺憾,她的女兒,總算也是迴來了。
“他們姐妹如今都迴來了,您在也不用操心了。”
老夫人點點頭,“是啊,迴來了。”
當得知忠伯侯府的二少奶奶是永昌侯府的二小姐的時候,永昌侯府說什麽,都把錦娘的牌位帶迴了永昌侯府,認了祖歸了宗,取名薛紹惋。
☆、才女
紹惋紹惋,然後惋惜,人已是不再,怎麽說起來,都有點兒悲傷的感覺。
這時,程氏開口笑道,“說起來,瑗姐兒也是今年滿十五歲及笄呢。”
老夫人一聽,便“哦”了一聲,笑道,“那可有行及笄禮?”
薛紹媛一聽,假裝羞澀的低下頭,輕輕的搖搖頭,小聲說,“道門裏不興這些禮節,所以……未能行及笄禮節。”這倒是是事實,不管是昭陵也好,還是之前的半月也好。
半月死的時候十二歲,就算是後來昭陵假裝的半月,就算是在道門,可跟在清塵師太的身邊兒,講究六根清淨,靜心靜神,哪裏會被這些俗世禮節所拌繞?
昭陵是活到十五歲了,可在那樣靠賣女兒為生的窮人家裏,別說她不是親生女兒,就算是親生女兒,也未必會給她辦。
而他們的生辰是在正月裏,剛剛十五歲便嫁作他人婦,怎會去想其他的東西?
所以,薛紹媛就算是不用說,老夫人和程氏也是大概知道的,之所以這麽一問,不過是有個由頭說接下來的事兒罷了。
果然,兩人點點頭。
就聞程氏開口說道,“既然如此,那幹脆這樣,如今瑗姐兒接迴來了,自然是要辦一場還俗禮的,到時候,不如便借著還俗禮那天,一起將瑗姐兒的及笄禮也辦起來,老夫人,您看如何?”
程氏和老夫人這婆媳倆,素來關係便好,這其中也有是程氏事事都敬著老夫人三分的原因。
老夫人一聽,自然是滿意的點點頭,末了還添到,“你說的不錯,就按照你這樣去辦。”又摟著薛紹媛笑道,“定要給咱們的瑗姐兒辦的隆重一點兒,風風光光的,讓京都所有人都知道,咱們的瑗姐兒是咱們永昌侯府的嫡出姐兒。”
這話說的有點兒出頭了,老夫人不覺,但也何嚐不是給薛紹媛撐腰的意思?
薛紹媛一個姑娘家,在外十幾年,雖然打的是送到清塵師太身邊養著的稱號,可自是不如土生土長的京都的世家小姐。
到時候出去了,和別人交際,也會矮了三分。
而老夫人這話,其一是像外人宣布,不管薛紹媛如何,總歸是永昌侯府的嫡出女兒,有整個永昌侯府的寵愛和撐腰,誰也不能欺了她去。
而其二,便是提醒這府中的人,莫要狗眼看人低,雖然這種情況很少發生,可隻要有一絲一毫,薛紹媛這個嫡出小姐不受寵的風聲傳出去,那她定然遭到別人的白眼兒。
而其他的兄弟姐妹,都會對她避之不及,這是老夫人最不希望看到的局麵兒。
程氏一聽,立即便笑道,“老夫人說的是,兒媳下去了便著手辦。”
老夫人滿意的點點頭,隨即道,“若是話費銀錢太多,可從老婆子我這裏支出五百銀。”
程氏自是笑道,“老夫人放心,就算是抽兒媳自個兒的,也萬不能抽您的,這事兒您就放一百個心罷,兒媳自會辦妥的。”默了默,又道,“隻是,這還俗禮的話,怕是還要請清塵師太下山一趟才好……”有點兒猶豫的感覺,因為清塵師太名聲太大,雖然有薛紹媛這個在前,可程氏還是不大覺得希望在後麵還麻煩她一趟。
薛紹媛一聽,眼睛幽幽一轉,便道,“母親不必擔心,女兒會書信一封給師太,請她下山一趟的。”雖然她不大想麻煩清塵師太,可想到此前的情景,也不得不麻煩了,最多日後多還師太一禮便是。
下山前清塵師太曾對她說過,有事兒便找她,能幫的她自會前來,清塵師太是何等人物,薛紹媛相信,她既然說了這話,那便不會食言,是以這點兒把握她還是有的,開口說話也是信心十足。
而且說這還俗禮,也於他們之前的事兒相關,雖然他們沒有師徒之名,可在外相傳她可是自小跟著清塵師太的,不管怎麽說,師徒之情卻是怎麽都要有的,不然的話,外麵兒可就不知道會怎麽說了。
想到這裏,薛紹媛都不禁想,清塵師太是不是早就料到會有此等事故,所以才會對她說那一番話的?
可不管怎麽樣,這個情,她薛紹媛是承定了。
聽薛紹媛這麽一說,老夫人和程氏都不由露出笑容,點點頭,而程氏的心裏卻還在想,說不定,到時候瑗姐兒的及笄禮上,說不定還可以請清塵師太做瑗姐兒的正賓,清塵師太乃是德高望重之人,雖是道姑,可仍是女性。
程氏越想越覺得此計可行,麵上笑著,心裏便在盤算著,到時候如果清塵師太來了,該怎麽樣去請清塵師太了。
於是,這件事兒便就這麽給定下了。
座下的薛韶華聽罷,臉上沒有絲毫的動容,還是那副不動於聲色的模樣,這般淡淡然,薛紹媛瞟了一眼,不是真的太過淡然,便是隱藏極深之人。
薛紹媛對於家裏這幾個姐妹,也是有點兒防範的,在清白的世家後院兒,這可能會沒有點兒齷齪事件?
薛紹媛是不信這個邪的,而薛紹妍年紀小,可她一雙黑黝黝的眼珠時不時的轉悠,時不時的閃過一絲精光,薛紹媛瞧著,怎麽可能看不出來?
不過她這樣的,薛紹媛一眼便看穿,倒是沒什麽顧忌,她有什麽心思,就算掩著,薛紹媛也能看的清楚。
就如此刻,薛紹妍抬袖掩唇一笑,“聽祖母這說的,真真是讓妍兒也好生羨慕三姐姐了。”她眼珠兒一轉,盯著一旁的薛韶華道,“當初大姐姐及笄禮,都沒有祖母這麽說呢!”
說著嬌嗔,“祖母真偏心!”
她一說這話,別人隻當天真,單純的羨慕薛紹媛罷了,可聽在別人的眼裏,就不是這麽一個味兒了。
這是在說,薛韶華不如薛紹媛得寵,被人看重。
薛紹媛冷笑的看了一眼薛紹妍,並不把她這麽拙劣的挑撥手段放在眼裏,轉眼又去看薛韶華,她相信,若薛韶華真是個聰明的,就絕不會因為薛紹妍這麽一句話而有什麽大的反應的。
當然,就算是有,也是埋在心裏。
果然如此,薛韶華一聽,便轉頭對薛紹妍又仿佛是說給眾人聽的,“四妹妹,你年紀小,看著這些作甚?在說了,這些自然有母親和父親老夫人做主,我們做女兒,管那麽多可是要打手板的。”這是懲罰一些管的多的人的家法,很多世家都有這種小懲罰,不足為慮。
薛韶華便又繼續道,“況且,你三姐姐身為永昌侯府的嫡出女兒,而且,你我在家中錦衣玉食這麽多年,你三姐姐在外受苦,如今隔離十幾年才歸家來,又豈是這一次及笄禮能補得迴來的?這種話,日後你莫要在說了,沒得被人傳出去,就要說成我們姐妹不合,別人看了笑話不說,反倒傷了我們姐妹的情誼才是重呀!”
薛韶華這一番,苦口婆心的話,說的真真兒的又巧又妙,便是薛紹媛都忍不住為她鼓掌叫好了。
她避重就輕的說了,輕飄飄兒的,把自己摘了個幹幹淨淨,反倒把薛紹媛和薛紹妍兩個拖進去了,前,薛紹媛受苦迴來於姐妹不和,後,薛紹妍嘴皮子不幹淨,挑撥離間。
在場眾人誰人沒有一顆七巧玲瓏心?不然的話怎能在大宅院兒裏混?
薛紹媛能想到的,別人自然也都想到了。
有些人自然是樂的看笑話的,例如冷眼旁觀的大姨娘,嘴角含著譏笑看著二姨娘,大姨娘和二姨娘自知這一生是比不過程氏,掙不到這個正室的位置了,便兩個人相互攀比。
二姨娘年輕貌美,得寵又生養了四小姐薛紹妍和二少爺薛紹提,自然是時時刻刻都比大姨娘要趾高氣昂。
可大姨娘卻有個名冠京都的才女兒,自然也是比起二姨娘要腰杆子軟不了多少,可到底卻還是比她要軟一些。
此刻二姨娘的女兒薛紹妍出醜,聰明反被聰明誤,可叫她看了一場好笑話。
而程氏一聽,不由心裏冷笑了一聲,看了一眼薛紹妍,笑道,“你這小妮子有甚羨慕的?過幾年,等你及笄禮上,不照樣兒給你辦的熱熱鬧鬧的。”卻是拂過薛韶華的事兒不談,然後又轉臉對薛韶華笑道,“平日你就叫你多學學你的大姐姐,看看,現在怎麽樣了?被我說重了吧?”說著歎一聲,“還是你大姐姐知分寸,懂禮重。”
然後又轉頭對薛紹媛,目光柔和的笑道,“瑗姐兒,你可也要記好了,你大姐姐是京都有名的才女,有事兒沒事兒,多跟著你大姐姐學著點兒啊。”
薛韶華便忙站出來,微微一福禮,“母親言重了,女兒要學的還很多,三妹妹自幼便跟著清塵師太,想來定是博學多才,見多識廣的,到時候,女兒也要向三妹妹學習學習呢。”
薛紹媛手裏的這方硯台,全然是清心石所製,清心石,顧名思義,便是具有清心凝氣的作用。
而這清心石具有一直特殊的清香,沒有薄荷的涼爽,卻比薄荷更能深入人心,薛紹媛看著手裏的這方硯台,更是不得了,這硯台不僅僅隻是清心石,還是清心石裏麵的特殊品種,可以製作成硯台使用。
☆、約見
不知道多少的文人墨客,想要有這樣一方硯台呢,更何況,這還是前朝書法千枝大家的遺物,薛紹媛打從心底喜歡的緊。
薛紹媛也是對他們這相處感到詫異,前世的她,身為將軍府的嫡女,那些明爭暗鬥怎麽可能沒有體會過,可看這永昌侯府的姐妹之間,相處身為融洽。
不過隨即,她也不由冷笑,在她的眼裏看來,這些表麵的虛與尾蛇,都不過是層虛假的麵具,明麵上笑顏如花,背後便是陰冷如刀。
看著眼前這一幕,薛紹媛眼底露出諷笑,麵上還是笑吟吟的,“大姐姐說的好,四妹妹這張嘴,多半是吃了蜜糖,才會這般甜罷?”
薛韶華便道,“趕快說說,是吃了什麽蜜糖,讓姐姐門也去吃一點兒。”
薛紹妍便笑。“哪裏有吃什麽蜜糖,姐姐門就會笑話我。”
這時,大哥薛凱琪咳嗽一聲,“都不要鬧了,母親要出來了,看見這般,成何體統?”三人立馬安靜。
薛紹媛坐迴到自己的位子上,悄悄兒的拿眼去看自己的哥哥,薛凱琪目不斜視,正在此時,一串環佩叮當響起。
眾人轉頭看去,便見的程氏在兩位姨娘並幾個婆子的簇擁下出來,程氏今日心情許是好,傳來一溜兒的靚麗顏色。
上身翠綠色的斜襟繡花邊底兒衣,下著同色撒花裙,漫頭青絲挽坐一個雙鬢,斜插一支垂花流蘇釵,麵容靚麗,看著比之前,竟像是多了絲活力,年輕了好幾歲的樣子。
眾人見狀,便上前行禮,“見過母親。”
程氏點點頭,“都起來罷,讓你們多等了。”眾人忙道,“沒有沒有。”
程氏的眼睛便在幾個孩子中一轉,笑著對薛紹媛招招手道,“快,瑗姐兒,到母親這兒來。”
薛紹媛依言,踏著小碎步上前,“母親。”說著,一把抱住程氏的右手,“母親,您今天真漂亮。”
程氏聞言,摸了摸自己的臉,高興道,“真的嗎?就你這小丫鬟會誇人。”
一旁的二姨娘一身橘紅,看著極是喜慶,說話也討人喜,“夫人可是不知道,自從三小姐迴來,您都年輕了好幾歲。”
程氏一聽,立即眉開眼笑,“真的嗎?我怎麽就沒有發現呢?”
一身碧綠色的大姨娘,看著人極其溫婉,聞言也笑道,“人逢喜事兒精神爽,可不就是這個理兒嗎?”
程氏點點頭,捏了捏薛紹媛的手,笑道,“好了,不說了,我們去老夫人哪兒吧。”
這時,薛凱琪和薛紹提站出來,一臉抱歉,“母親,孩兒,恐是不能與您去祖母哪裏了。”
程氏彎眉,“為何?”
薛凱琪道,“今日書院,有同窗相約……”
未待他話說完,程氏揮揮手,“罷了,去罷,娘就知道你那書院一天天的。”
薛凱琪和薛紹提在國子監,素日便是與同窗之間的關係,程氏很是頭疼,可兒子們的事兒,他也不好查收太過,給永昌侯說,永昌侯反而不管,也隻能隨了他們去。
於是程氏便帶著三個女兒,和兩個姨娘,往老夫人的院子趕去。
到的時候,老夫人起來有一陣了,正在暖塌上喝茶,幾人進去,一一行了禮,老夫人便看了幾眼薛紹媛。
隻見少女身材嬌小玲瓏,站在那兒,就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兒,如清幽的百合一般,一襲水粉色的衣裙,又映照出一些少女心思,就如朝陽初升的含怯,嬌羞清嫩。
麵容不說多美,可組合在一起,就是讓人看的賞心悅目,嘴角微微勾起,一絲淺笑便能深入人心。
老夫人想到她在外受的苦難,心裏不禁心疼起這個孫女兒,對喝薛紹媛招招手,“三丫頭,卡過來,讓祖母好好兒的瞧瞧你。”薛紹媛本應該是行二,不過現在她是妹妹,便是行三,行二的姐姐在忠伯侯府,那場大火中,死了。
薛紹媛依言上前,老夫人便一把拉住薛紹媛的小手,細細的打量,越看越是喜歡,她一把樓主薛紹媛,聲音帶了一絲歉疚道,“我的小乖乖兒,可憐的孫女兒,這些年來,苦了你了。”
本來薛紹媛心裏的感觸不大,可是此刻,被老夫人這麽抱著,也不知道是怎麽了,薛紹媛的鼻子一酸,想起死去的半月,還有以前的錦娘,若是他們知道,他們的孫女兒,女兒,其實早就死了,又該是怎麽樣的一個場景?
可是現在,她也無聲無息的流出眼淚,或許是這個身體的原主,還殘存的一絲意念吧?
薛紹媛瞬間又撫摸著老夫人的背,“祖母,不哭了,如今孫女兒迴來了,便好好兒的陪著祖母和母親,再也不會丟了。”
這麽簡單的一句話,卻是讓老夫人和程氏都不禁潸然淚下,不過現在人多,不宜失了分寸,程氏抹了抹臉上的淚,便笑道,“是啊,老夫人,您也不用在念著了,如今他們姐妹……”說起這個,他就想到自己那死去的另一個女兒,不過又反應過來,看著麵前的薛紹媛,還好,她總算是少了一個愧疚,少了一個遺憾,她的女兒,總算也是迴來了。
“他們姐妹如今都迴來了,您在也不用操心了。”
老夫人點點頭,“是啊,迴來了。”
當得知忠伯侯府的二少奶奶是永昌侯府的二小姐的時候,永昌侯府說什麽,都把錦娘的牌位帶迴了永昌侯府,認了祖歸了宗,取名薛紹惋。
☆、才女
紹惋紹惋,然後惋惜,人已是不再,怎麽說起來,都有點兒悲傷的感覺。
這時,程氏開口笑道,“說起來,瑗姐兒也是今年滿十五歲及笄呢。”
老夫人一聽,便“哦”了一聲,笑道,“那可有行及笄禮?”
薛紹媛一聽,假裝羞澀的低下頭,輕輕的搖搖頭,小聲說,“道門裏不興這些禮節,所以……未能行及笄禮節。”這倒是是事實,不管是昭陵也好,還是之前的半月也好。
半月死的時候十二歲,就算是後來昭陵假裝的半月,就算是在道門,可跟在清塵師太的身邊兒,講究六根清淨,靜心靜神,哪裏會被這些俗世禮節所拌繞?
昭陵是活到十五歲了,可在那樣靠賣女兒為生的窮人家裏,別說她不是親生女兒,就算是親生女兒,也未必會給她辦。
而他們的生辰是在正月裏,剛剛十五歲便嫁作他人婦,怎會去想其他的東西?
所以,薛紹媛就算是不用說,老夫人和程氏也是大概知道的,之所以這麽一問,不過是有個由頭說接下來的事兒罷了。
果然,兩人點點頭。
就聞程氏開口說道,“既然如此,那幹脆這樣,如今瑗姐兒接迴來了,自然是要辦一場還俗禮的,到時候,不如便借著還俗禮那天,一起將瑗姐兒的及笄禮也辦起來,老夫人,您看如何?”
程氏和老夫人這婆媳倆,素來關係便好,這其中也有是程氏事事都敬著老夫人三分的原因。
老夫人一聽,自然是滿意的點點頭,末了還添到,“你說的不錯,就按照你這樣去辦。”又摟著薛紹媛笑道,“定要給咱們的瑗姐兒辦的隆重一點兒,風風光光的,讓京都所有人都知道,咱們的瑗姐兒是咱們永昌侯府的嫡出姐兒。”
這話說的有點兒出頭了,老夫人不覺,但也何嚐不是給薛紹媛撐腰的意思?
薛紹媛一個姑娘家,在外十幾年,雖然打的是送到清塵師太身邊養著的稱號,可自是不如土生土長的京都的世家小姐。
到時候出去了,和別人交際,也會矮了三分。
而老夫人這話,其一是像外人宣布,不管薛紹媛如何,總歸是永昌侯府的嫡出女兒,有整個永昌侯府的寵愛和撐腰,誰也不能欺了她去。
而其二,便是提醒這府中的人,莫要狗眼看人低,雖然這種情況很少發生,可隻要有一絲一毫,薛紹媛這個嫡出小姐不受寵的風聲傳出去,那她定然遭到別人的白眼兒。
而其他的兄弟姐妹,都會對她避之不及,這是老夫人最不希望看到的局麵兒。
程氏一聽,立即便笑道,“老夫人說的是,兒媳下去了便著手辦。”
老夫人滿意的點點頭,隨即道,“若是話費銀錢太多,可從老婆子我這裏支出五百銀。”
程氏自是笑道,“老夫人放心,就算是抽兒媳自個兒的,也萬不能抽您的,這事兒您就放一百個心罷,兒媳自會辦妥的。”默了默,又道,“隻是,這還俗禮的話,怕是還要請清塵師太下山一趟才好……”有點兒猶豫的感覺,因為清塵師太名聲太大,雖然有薛紹媛這個在前,可程氏還是不大覺得希望在後麵還麻煩她一趟。
薛紹媛一聽,眼睛幽幽一轉,便道,“母親不必擔心,女兒會書信一封給師太,請她下山一趟的。”雖然她不大想麻煩清塵師太,可想到此前的情景,也不得不麻煩了,最多日後多還師太一禮便是。
下山前清塵師太曾對她說過,有事兒便找她,能幫的她自會前來,清塵師太是何等人物,薛紹媛相信,她既然說了這話,那便不會食言,是以這點兒把握她還是有的,開口說話也是信心十足。
而且說這還俗禮,也於他們之前的事兒相關,雖然他們沒有師徒之名,可在外相傳她可是自小跟著清塵師太的,不管怎麽說,師徒之情卻是怎麽都要有的,不然的話,外麵兒可就不知道會怎麽說了。
想到這裏,薛紹媛都不禁想,清塵師太是不是早就料到會有此等事故,所以才會對她說那一番話的?
可不管怎麽樣,這個情,她薛紹媛是承定了。
聽薛紹媛這麽一說,老夫人和程氏都不由露出笑容,點點頭,而程氏的心裏卻還在想,說不定,到時候瑗姐兒的及笄禮上,說不定還可以請清塵師太做瑗姐兒的正賓,清塵師太乃是德高望重之人,雖是道姑,可仍是女性。
程氏越想越覺得此計可行,麵上笑著,心裏便在盤算著,到時候如果清塵師太來了,該怎麽樣去請清塵師太了。
於是,這件事兒便就這麽給定下了。
座下的薛韶華聽罷,臉上沒有絲毫的動容,還是那副不動於聲色的模樣,這般淡淡然,薛紹媛瞟了一眼,不是真的太過淡然,便是隱藏極深之人。
薛紹媛對於家裏這幾個姐妹,也是有點兒防範的,在清白的世家後院兒,這可能會沒有點兒齷齪事件?
薛紹媛是不信這個邪的,而薛紹妍年紀小,可她一雙黑黝黝的眼珠時不時的轉悠,時不時的閃過一絲精光,薛紹媛瞧著,怎麽可能看不出來?
不過她這樣的,薛紹媛一眼便看穿,倒是沒什麽顧忌,她有什麽心思,就算掩著,薛紹媛也能看的清楚。
就如此刻,薛紹妍抬袖掩唇一笑,“聽祖母這說的,真真是讓妍兒也好生羨慕三姐姐了。”她眼珠兒一轉,盯著一旁的薛韶華道,“當初大姐姐及笄禮,都沒有祖母這麽說呢!”
說著嬌嗔,“祖母真偏心!”
她一說這話,別人隻當天真,單純的羨慕薛紹媛罷了,可聽在別人的眼裏,就不是這麽一個味兒了。
這是在說,薛韶華不如薛紹媛得寵,被人看重。
薛紹媛冷笑的看了一眼薛紹妍,並不把她這麽拙劣的挑撥手段放在眼裏,轉眼又去看薛韶華,她相信,若薛韶華真是個聰明的,就絕不會因為薛紹妍這麽一句話而有什麽大的反應的。
當然,就算是有,也是埋在心裏。
果然如此,薛韶華一聽,便轉頭對薛紹妍又仿佛是說給眾人聽的,“四妹妹,你年紀小,看著這些作甚?在說了,這些自然有母親和父親老夫人做主,我們做女兒,管那麽多可是要打手板的。”這是懲罰一些管的多的人的家法,很多世家都有這種小懲罰,不足為慮。
薛韶華便又繼續道,“況且,你三姐姐身為永昌侯府的嫡出女兒,而且,你我在家中錦衣玉食這麽多年,你三姐姐在外受苦,如今隔離十幾年才歸家來,又豈是這一次及笄禮能補得迴來的?這種話,日後你莫要在說了,沒得被人傳出去,就要說成我們姐妹不合,別人看了笑話不說,反倒傷了我們姐妹的情誼才是重呀!”
薛韶華這一番,苦口婆心的話,說的真真兒的又巧又妙,便是薛紹媛都忍不住為她鼓掌叫好了。
她避重就輕的說了,輕飄飄兒的,把自己摘了個幹幹淨淨,反倒把薛紹媛和薛紹妍兩個拖進去了,前,薛紹媛受苦迴來於姐妹不和,後,薛紹妍嘴皮子不幹淨,挑撥離間。
在場眾人誰人沒有一顆七巧玲瓏心?不然的話怎能在大宅院兒裏混?
薛紹媛能想到的,別人自然也都想到了。
有些人自然是樂的看笑話的,例如冷眼旁觀的大姨娘,嘴角含著譏笑看著二姨娘,大姨娘和二姨娘自知這一生是比不過程氏,掙不到這個正室的位置了,便兩個人相互攀比。
二姨娘年輕貌美,得寵又生養了四小姐薛紹妍和二少爺薛紹提,自然是時時刻刻都比大姨娘要趾高氣昂。
可大姨娘卻有個名冠京都的才女兒,自然也是比起二姨娘要腰杆子軟不了多少,可到底卻還是比她要軟一些。
此刻二姨娘的女兒薛紹妍出醜,聰明反被聰明誤,可叫她看了一場好笑話。
而程氏一聽,不由心裏冷笑了一聲,看了一眼薛紹妍,笑道,“你這小妮子有甚羨慕的?過幾年,等你及笄禮上,不照樣兒給你辦的熱熱鬧鬧的。”卻是拂過薛韶華的事兒不談,然後又轉臉對薛韶華笑道,“平日你就叫你多學學你的大姐姐,看看,現在怎麽樣了?被我說重了吧?”說著歎一聲,“還是你大姐姐知分寸,懂禮重。”
然後又轉頭對薛紹媛,目光柔和的笑道,“瑗姐兒,你可也要記好了,你大姐姐是京都有名的才女,有事兒沒事兒,多跟著你大姐姐學著點兒啊。”
薛韶華便忙站出來,微微一福禮,“母親言重了,女兒要學的還很多,三妹妹自幼便跟著清塵師太,想來定是博學多才,見多識廣的,到時候,女兒也要向三妹妹學習學習呢。”
薛紹媛手裏的這方硯台,全然是清心石所製,清心石,顧名思義,便是具有清心凝氣的作用。
而這清心石具有一直特殊的清香,沒有薄荷的涼爽,卻比薄荷更能深入人心,薛紹媛看著手裏的這方硯台,更是不得了,這硯台不僅僅隻是清心石,還是清心石裏麵的特殊品種,可以製作成硯台使用。
☆、約見
不知道多少的文人墨客,想要有這樣一方硯台呢,更何況,這還是前朝書法千枝大家的遺物,薛紹媛打從心底喜歡的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