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侯夫人卻似是很有興趣,便問,“這是為何?難道……你的家人?”
昭陵神色黯然道,“我的家人,我不知道,我的養父養母,在三年前就已經去世了,留下我獨自一人,後來若不是遇上清塵師太,如今,也不知我該是何等光景。”
這話說的簡單,可眾人卻好似能從她那言語之中,聽出那些令人感傷的情懷一般。
永昌侯夫人心弦更是顫了顫,她問,“你說你不知道自己的親生父母?”
昭陵奇怪的看她一眼,隨即點點頭,永昌侯夫人心頭一熱,正待說話,卻傳來一陣聲響,轉頭,清塵師太到了。
眾人站起來,對著清塵師太行禮,“師太。”
清塵師太看了一眼昭陵,眸光閃爍。
昭陵心知此刻的目的已經達到,便十分乖覺的行禮告退。
待昭陵一走,永昌侯夫人便笑道,“早聞師太大名,今日一見,果然不同凡響。”
別的不說,清塵師太成名這麽久,她的年紀少說也是四十歲,可現在的清塵師太,一襲青色道袍,一柄拂塵,挽個道鬢,如此簡簡單單,看起來竟是如二十幾歲的女子一般。
清塵淺淺一笑,“夫人也是鴻福之人,竟能抽中簽王,看來是於我有緣。”又道,“不知夫人,想問那方麵的算事?”
☆、女兒
說起這個,永昌侯夫人程氏,不由滿臉哀色。
“不瞞師太,年輕的時候,我與丈夫一同南下抗戰,期間生產一雙女兒,然而遭遇兵亂,我們夫婦無法,隻得安置了他們在一個地方藏住,等之後來尋,一雙女兒竟是就此不知所蹤。”
說到此,她像是想到當時的場景,不由流出眼淚,繼續道,“這十五年來,我們也曾多番打聽,可竟然沒有一絲消息,然而,就在前不久,我們打聽到,忠伯侯府的新娶二少奶奶,可能是我的女兒,可沒想到我前去相認,糟的卻是,她被一場大火,燒死殆盡了!”
說到此處,程氏終於受不住,痛哭流涕。
清塵師太則是一直默默念著咒語,麵上不時的閃過一絲神色,不知想的是什麽。
好一會兒,程氏才停下來,“師太,我現在別無所求,隻想我的另一個女兒,平安幸福就好,不知,師太能否幫我算一卦?”
清塵師太聽罷,緩緩掙開雙眼,隨後看著程氏,歎道,“程夫人不必憂心,生死有別,各安天命,命數最是虛無縹緲,至於你求的……”她看向程氏,“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程氏一聽,不由輕聲呢喃,“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清塵師太不欲多說,隻搖頭道,“話已至此,貧道,無須再說,程夫人,請迴吧。”
妙言妙語扶著程氏一路向前,程氏微微出神,妙言在一旁,“夫人,剛剛那道姑,說的是什麽意思呢?怎麽我們都聽不懂呀?”
妙語瞪她一眼,“什麽道姑,清塵師太是你可以隨便叫做道姑的嗎?”又道,“清塵師太如此說,那肯定就有他的意思,你一個小姑娘家家的,哪裏懂得那般多的大道理?別說了,好生看著夫人罷。”
妙言一聽,忙哦了一聲,果然不在說話。
而這時,妙語轉眼一看,便見到立在一道耳門邊兒等候的昭陵,或者說,是半月,不由出聲道,“半月姑娘,真是巧啊,你怎麽在這兒?”
隻見昭陵扭頭掩嘴一笑,“可不是巧了,師太叫半月在此等候夫人,這前麵兒太亂,怕夫人們走了冤路,特叫半月隨行的。”
妙言妙語一聽,忙屈膝行了個禮,程氏便道,“師太蕙質蘭心,多謝師太了,勞煩半月姑娘過會兒幫我道個謝。”
半月亦是迴一一禮,“好的夫人。”隨後一擺手,“夫人請。”
程氏點點頭,便欲抬步前行,昭陵也是轉身要走,卻不料,突然從一旁出來一個小道姑,昭陵猝不及防,一下便被撞到了。
而程氏和昭陵相距不到三步,昭陵又恰好是往後倒的,程氏嚇了一跳,趕忙上前攙著昭陵,卻是沒攙住,反被絆倒,幸而妙言妙語立即上前攙住了,最後便是昭陵一個人倒在地上了,隨後又“啪噠”一聲,有什麽東西掉到地上了。
昭陵撐著手做起來,卻是不先看自己身上如何,反而是在地上摸找,最後拿住一塊兒半月形的玉佩,這才笑起來,“太好了!幸好沒壞掉!”昭陵滿臉的開心笑容,仿佛那玉佩就是自己最重要的東西,比自己還重要。
而那邊兒鎮定下來的程氏,看見這一幕,立時便怔住了,直到昭陵站起來,不好意思對她笑,“讓程夫人見笑了。”又轉過頭去訓誡了那小道姑一番,這才轉頭重新對程氏道,“程夫人,好了,我們走吧。”
然而程氏卻是一步步向昭陵走來,最後咽哽的問道,“孩子,你……你剛剛拿的那玉佩,可是你的?”
昭陵奇怪的看了她一眼,“迴夫人,是的。”隨即又麵露懷緬,道,“這玉佩,聽我的養父養母說,是我的親生父母親留給我的,隻是不知道……唉算了,不說了,不過,夫人,您怎麽了?”
昭陵搖搖頭,轉頭卻見程氏已經開始哭了起來,她不由慌張了,“夫人……夫人,您,您怎麽哭了呀?!”一聽程氏哭了,妙言妙語也趕忙上前相勸。
程氏卻一把拂開他們,緊緊地抓住昭陵的手臂,問道,“你的右肩上,是否有一個像蝴蝶的胎記?”
昭陵一聽,瞪大了眼看著她,結結巴巴的問,“您……您,怎麽知道我有這樣一個胎記?”
程氏一聽,大吼一聲,隨即一把抱住了昭陵,哭喊道,“女兒啊!我的女兒啊!娘終於找到你了!娘終於找到你了啊!”她不由想起清塵的那句話,遠在天邊,近在眼前,這可不就是近在眼前嗎?!
昭陵好像是被這情況搞蒙了,可心底卻是清楚無比的,這隻不過,是一場戲罷了!
當然,她這個身體,還是是程氏的親生女兒的,隻是靈魂,不過換了一個人罷。
妙言妙語也愣在一旁,不知如何是好。
這時,清塵師太出現了,看見這一幕,不由搖搖頭,“有因有果,現在,我也算是完成了罷!”程氏抬頭,看見清塵師太,立即喜笑顏開,“師太,真是太感謝您了!我真的找到了我的女兒了!師太!謝謝您了!”
清塵師太笑,笑的有些勉強,隨後對程氏點點頭,道,“程夫人,我還有些話,想要對小姐說,不知……?”
程氏裏麵點頭,“好,這些年來,多謝師太照顧我女兒,不然,不知道她現如今還會怎麽樣。”
清塵師太搖頭,“程夫人不必客氣。”隨即看向昭陵,道,“半月,你隨我來。”
昭陵自是跟去。
到清塵師太的房間坐下,清塵師太默了一會兒,才道,“這也是你的應有的福分。”這樣一說,又抬頭對昭陵說,“你想知道,為什麽我第一次見你,會那麽吃驚嗎?”
昭陵聽罷一怔,隨即立即點點頭,這些日子,雖然清塵師太對她極好,可也隻能算是在幫這一點兒上,實際上她很難想像清塵師太為何會幫她,而且第一次見到她,那麽驚訝。
她後來想了想,說不定,這個清塵師太,早就已經見過她的妹妹了。
果然,清塵師太謂歎一聲,隨即道,“這事兒,要說的話,得從三年前說起……”
原來,那年清塵師太出門雲遊,遇見了被人暗算的李文圳,也就是那次,李文圳和李文昭出遊,卻被人暗算,導致一個中毒,隨後李文圳為了救李文昭,而廢了雙腿,而幕後人,竟然是他們的父母親。
當然,那個時候,李文昭兩兄弟不知,而李文圳,卻是裝作不知,故意中了他們的計,而遇上了清塵師太的時候,李文昭已經昏迷了過去。
清塵師太為了救他們,自身也中了毒,那些人為了事情不會被傳出去,所以準備將清塵師太殺了。而後他們被一個小姑娘所救,小姑娘為了救他們,獨自一人引開了那些人,而小姑娘的遺願,就是替她找到姐姐,並且把那個玉佩交給李文圳,因此,這一下,惠及三人。
那個小姑娘,叫半月,因為她父母親留給她的一塊兒玉佩,像殘月,所以她叫半月,因為她知道,自己還有一個雙胞胎姐姐。
當然,那個時候李文昭並不知道,不然的話,後來的李文昭就不可能不會記不得昭陵的模樣。
聽著清塵師太把這些事兒一一道來,昭陵的心狠狠的被撕扯了一番,她實在是想不到,十二歲的小姑娘,是哪裏來的力量,扮作清塵師太,而獨自引開那些人,目的隻是讓他們能幫她找到姐姐送迴家。
而聽著這些,昭陵瞬間便把這些事兒,全都連接在了一起。
自己為什麽會被朱麗看中並且嫁入忠伯侯府,隻怕就是李文圳為了當初小姑娘半月的遺願,可不同的是,李文圳還想因二少奶奶,讓忠伯侯府的大爺,也名正言順的消失。
所以,才有了後來這些事兒,理清了這些事之後,昭陵不由在心裏為這兩個姐妹感到悲哀,如此小的年紀,就遭受到如此的悲痛。
而且算起來,這兩姐妹,可都是死於同一人之手。
半月,是死於李誌他們派出去的殺手之手,等於間接的殺死了她,而錦娘,或許其中還有李文圳的一部分,當然,這個可能當時李文圳並沒有料到,而且錦娘她死了,昭陵又活了,成了她。
另一個,就是錦娘的養母,如此一想,昭陵心裏不由冷笑,她不過是前世也好,還是今生也罷,怎麽都和李誌朱麗兩個人擺脫不了幹係,而且每一層的幹係,都是如此蒙著血淋淋的一層。
清塵師太歎了口氣,“如今你得以和母親相認,我也算是圓了當初半月姑娘的一點兒情義,你,去吧,日後若有何難事兒,也可與我一說,隻要貧道能幫的了的,定不會袖手旁觀。”說罷,轉過身去。
昭陵一聽,深吸了一口氣,對著輕笑師太行了一個大禮,“多謝清塵師太!”隨後起身離去。
時隔一月,京都再一次轟然事件,人人都知道,忠伯侯府的大火,燒死的不僅是忠伯侯府的大爺和二少奶奶,那個二少奶奶更是永昌侯府流落在外的一個雙胞胎女兒。
☆、紹惋
時隔一月,永昌侯府接迴了一直呆在清塵師太身邊兒的三女兒,雙胞胎另一個,薛紹媛。
而這薛紹媛,自然就是昭陵了。
不過為了避人口舌,所以才說了是一直呆在清塵師太身邊兒的,清塵師太乃是清水庵,以及整個南昌國德高望重的道姑,將她說成是在她身邊兒長大,自然名分不同。
而且像其他世家,總有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時不時的接迴從那個莊子,這個寺廟裏的兒子或者是女兒,都不是什麽奇事兒。
而這次造成轟動,也隻是因為忠伯侯府的二少奶奶,和這個三小姐,是雙胞胎姐妹,而且還是從清塵師太身邊兒出來的,一時搞的眾人無不好奇。
不管外界的人怎麽說,反正正主兒的日子,是照樣過的。
昭陵,哦不,現在應該是薛紹媛了,自從認祖歸宗之後,她便改名為薛紹媛了。
此刻,日頭正好,三月份的日光,既不顯得毒辣,也不會太過溫和,打在人的身上,暖洋洋的。
一幹的丫鬟給薛紹媛打扮好了之後,薛紹媛看著鏡中的自己,滿意的點點頭。
轉身,薛紹媛瞥了一眼從忠伯侯府跟著她出來的月華,開口道,“明水,你就在這裏罷。”後來改名為明水。
明水自是知道自己現在是不宜出現過多的,而且對於永昌侯府她也不熟,此刻薛紹媛要去老夫人的福祿園請安,自己更不可能帶著她去了,規規矩矩的行了禮,“是,小姐。”
薛紹媛轉頭看著一旁的一個圓臉小丫鬟,叫道,“明光,走吧。”明光是離開清水庵那天,清塵師太給她的,說是李文圳留給她的,會武。
而明光一張圓圓臉,瞧著憨厚,可亦是精靈,不過兩天,就把永昌侯府給摸清楚了,會武,又精明,最重要的是,以前接觸過昭陵的人沒見過她的,用起來自是更加方便。
明光誒的應了一聲,忙上前引著薛紹媛走了。
他們要去給老夫人請安,不過在這之前,得先去永昌侯夫人,現如今薛紹媛的母親,程氏那裏一趟才是。
程氏在前院的華蘭居,到的時候,外麵兒已經等著幾個人了。
三個年約芳華正茂的少女,和兩個少年老成的少年。
坐在左邊兒第一個位置的,是薛紹媛的同胞兄弟,也是府裏的老大,薛凱奇,今年二十歲,見著自己這個胞妹來臨,臉上沒有絲毫的神情變化。
薛紹媛給他請安,他也隻是點點頭,薛紹媛心裏默默,並不為此感到灰心,雖說這個嫡親大哥沒有表現出喜歡自己這個嫡親妹妹,可也沒有表現出討厭不是嗎?
而坐在左邊兒第二個位置的,是薛紹媛庶出的二哥,薛紹提,今年十八歲,薛紹媛對他行禮,他亦淺淺的迴了一個笑,“恭喜妹妹迴家。”
“多謝二哥。”薛紹媛淺淺迴應,心中卻在思量,這二哥看起來笑眯眯的,可笑卻不達眼底,也是個不好相與的。
這邊兒行完了禮,便是右邊兒,右邊兒第一個位置,是她自己的,第二個位置,則是這府中的大小姐,薛韶華,今年十六歲。
薛韶華乃大姨娘所出,雖是庶女,卻早已芳名在外,是南昌國有名的才女。
薛韶華對著薛紹媛的行禮,站起來淺淺的還了一個,隨後拉住她的手,道,“你我是親姐妹,今後無須多禮。”
薛紹媛亦是迴道,“多謝姐姐。”
而第三個,便是她的四妹,薛紹妍的,今年十三歲,薛紹妍於薛紹提,皆是府中二姨娘所出,還未及薛紹媛行禮,薛紹妍便站起來,拉住薛紹媛便甜甜笑道,“姐姐無須多禮,咱們是親姐妹,那麽多的條條框框,豈不是傷了咱們之間的姐妹情誼?若真按理來說,不是該要妹妹向姐姐行禮嗎?”
昭陵神色黯然道,“我的家人,我不知道,我的養父養母,在三年前就已經去世了,留下我獨自一人,後來若不是遇上清塵師太,如今,也不知我該是何等光景。”
這話說的簡單,可眾人卻好似能從她那言語之中,聽出那些令人感傷的情懷一般。
永昌侯夫人心弦更是顫了顫,她問,“你說你不知道自己的親生父母?”
昭陵奇怪的看她一眼,隨即點點頭,永昌侯夫人心頭一熱,正待說話,卻傳來一陣聲響,轉頭,清塵師太到了。
眾人站起來,對著清塵師太行禮,“師太。”
清塵師太看了一眼昭陵,眸光閃爍。
昭陵心知此刻的目的已經達到,便十分乖覺的行禮告退。
待昭陵一走,永昌侯夫人便笑道,“早聞師太大名,今日一見,果然不同凡響。”
別的不說,清塵師太成名這麽久,她的年紀少說也是四十歲,可現在的清塵師太,一襲青色道袍,一柄拂塵,挽個道鬢,如此簡簡單單,看起來竟是如二十幾歲的女子一般。
清塵淺淺一笑,“夫人也是鴻福之人,竟能抽中簽王,看來是於我有緣。”又道,“不知夫人,想問那方麵的算事?”
☆、女兒
說起這個,永昌侯夫人程氏,不由滿臉哀色。
“不瞞師太,年輕的時候,我與丈夫一同南下抗戰,期間生產一雙女兒,然而遭遇兵亂,我們夫婦無法,隻得安置了他們在一個地方藏住,等之後來尋,一雙女兒竟是就此不知所蹤。”
說到此,她像是想到當時的場景,不由流出眼淚,繼續道,“這十五年來,我們也曾多番打聽,可竟然沒有一絲消息,然而,就在前不久,我們打聽到,忠伯侯府的新娶二少奶奶,可能是我的女兒,可沒想到我前去相認,糟的卻是,她被一場大火,燒死殆盡了!”
說到此處,程氏終於受不住,痛哭流涕。
清塵師太則是一直默默念著咒語,麵上不時的閃過一絲神色,不知想的是什麽。
好一會兒,程氏才停下來,“師太,我現在別無所求,隻想我的另一個女兒,平安幸福就好,不知,師太能否幫我算一卦?”
清塵師太聽罷,緩緩掙開雙眼,隨後看著程氏,歎道,“程夫人不必憂心,生死有別,各安天命,命數最是虛無縹緲,至於你求的……”她看向程氏,“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程氏一聽,不由輕聲呢喃,“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清塵師太不欲多說,隻搖頭道,“話已至此,貧道,無須再說,程夫人,請迴吧。”
妙言妙語扶著程氏一路向前,程氏微微出神,妙言在一旁,“夫人,剛剛那道姑,說的是什麽意思呢?怎麽我們都聽不懂呀?”
妙語瞪她一眼,“什麽道姑,清塵師太是你可以隨便叫做道姑的嗎?”又道,“清塵師太如此說,那肯定就有他的意思,你一個小姑娘家家的,哪裏懂得那般多的大道理?別說了,好生看著夫人罷。”
妙言一聽,忙哦了一聲,果然不在說話。
而這時,妙語轉眼一看,便見到立在一道耳門邊兒等候的昭陵,或者說,是半月,不由出聲道,“半月姑娘,真是巧啊,你怎麽在這兒?”
隻見昭陵扭頭掩嘴一笑,“可不是巧了,師太叫半月在此等候夫人,這前麵兒太亂,怕夫人們走了冤路,特叫半月隨行的。”
妙言妙語一聽,忙屈膝行了個禮,程氏便道,“師太蕙質蘭心,多謝師太了,勞煩半月姑娘過會兒幫我道個謝。”
半月亦是迴一一禮,“好的夫人。”隨後一擺手,“夫人請。”
程氏點點頭,便欲抬步前行,昭陵也是轉身要走,卻不料,突然從一旁出來一個小道姑,昭陵猝不及防,一下便被撞到了。
而程氏和昭陵相距不到三步,昭陵又恰好是往後倒的,程氏嚇了一跳,趕忙上前攙著昭陵,卻是沒攙住,反被絆倒,幸而妙言妙語立即上前攙住了,最後便是昭陵一個人倒在地上了,隨後又“啪噠”一聲,有什麽東西掉到地上了。
昭陵撐著手做起來,卻是不先看自己身上如何,反而是在地上摸找,最後拿住一塊兒半月形的玉佩,這才笑起來,“太好了!幸好沒壞掉!”昭陵滿臉的開心笑容,仿佛那玉佩就是自己最重要的東西,比自己還重要。
而那邊兒鎮定下來的程氏,看見這一幕,立時便怔住了,直到昭陵站起來,不好意思對她笑,“讓程夫人見笑了。”又轉過頭去訓誡了那小道姑一番,這才轉頭重新對程氏道,“程夫人,好了,我們走吧。”
然而程氏卻是一步步向昭陵走來,最後咽哽的問道,“孩子,你……你剛剛拿的那玉佩,可是你的?”
昭陵奇怪的看了她一眼,“迴夫人,是的。”隨即又麵露懷緬,道,“這玉佩,聽我的養父養母說,是我的親生父母親留給我的,隻是不知道……唉算了,不說了,不過,夫人,您怎麽了?”
昭陵搖搖頭,轉頭卻見程氏已經開始哭了起來,她不由慌張了,“夫人……夫人,您,您怎麽哭了呀?!”一聽程氏哭了,妙言妙語也趕忙上前相勸。
程氏卻一把拂開他們,緊緊地抓住昭陵的手臂,問道,“你的右肩上,是否有一個像蝴蝶的胎記?”
昭陵一聽,瞪大了眼看著她,結結巴巴的問,“您……您,怎麽知道我有這樣一個胎記?”
程氏一聽,大吼一聲,隨即一把抱住了昭陵,哭喊道,“女兒啊!我的女兒啊!娘終於找到你了!娘終於找到你了啊!”她不由想起清塵的那句話,遠在天邊,近在眼前,這可不就是近在眼前嗎?!
昭陵好像是被這情況搞蒙了,可心底卻是清楚無比的,這隻不過,是一場戲罷了!
當然,她這個身體,還是是程氏的親生女兒的,隻是靈魂,不過換了一個人罷。
妙言妙語也愣在一旁,不知如何是好。
這時,清塵師太出現了,看見這一幕,不由搖搖頭,“有因有果,現在,我也算是完成了罷!”程氏抬頭,看見清塵師太,立即喜笑顏開,“師太,真是太感謝您了!我真的找到了我的女兒了!師太!謝謝您了!”
清塵師太笑,笑的有些勉強,隨後對程氏點點頭,道,“程夫人,我還有些話,想要對小姐說,不知……?”
程氏裏麵點頭,“好,這些年來,多謝師太照顧我女兒,不然,不知道她現如今還會怎麽樣。”
清塵師太搖頭,“程夫人不必客氣。”隨即看向昭陵,道,“半月,你隨我來。”
昭陵自是跟去。
到清塵師太的房間坐下,清塵師太默了一會兒,才道,“這也是你的應有的福分。”這樣一說,又抬頭對昭陵說,“你想知道,為什麽我第一次見你,會那麽吃驚嗎?”
昭陵聽罷一怔,隨即立即點點頭,這些日子,雖然清塵師太對她極好,可也隻能算是在幫這一點兒上,實際上她很難想像清塵師太為何會幫她,而且第一次見到她,那麽驚訝。
她後來想了想,說不定,這個清塵師太,早就已經見過她的妹妹了。
果然,清塵師太謂歎一聲,隨即道,“這事兒,要說的話,得從三年前說起……”
原來,那年清塵師太出門雲遊,遇見了被人暗算的李文圳,也就是那次,李文圳和李文昭出遊,卻被人暗算,導致一個中毒,隨後李文圳為了救李文昭,而廢了雙腿,而幕後人,竟然是他們的父母親。
當然,那個時候,李文昭兩兄弟不知,而李文圳,卻是裝作不知,故意中了他們的計,而遇上了清塵師太的時候,李文昭已經昏迷了過去。
清塵師太為了救他們,自身也中了毒,那些人為了事情不會被傳出去,所以準備將清塵師太殺了。而後他們被一個小姑娘所救,小姑娘為了救他們,獨自一人引開了那些人,而小姑娘的遺願,就是替她找到姐姐,並且把那個玉佩交給李文圳,因此,這一下,惠及三人。
那個小姑娘,叫半月,因為她父母親留給她的一塊兒玉佩,像殘月,所以她叫半月,因為她知道,自己還有一個雙胞胎姐姐。
當然,那個時候李文昭並不知道,不然的話,後來的李文昭就不可能不會記不得昭陵的模樣。
聽著清塵師太把這些事兒一一道來,昭陵的心狠狠的被撕扯了一番,她實在是想不到,十二歲的小姑娘,是哪裏來的力量,扮作清塵師太,而獨自引開那些人,目的隻是讓他們能幫她找到姐姐送迴家。
而聽著這些,昭陵瞬間便把這些事兒,全都連接在了一起。
自己為什麽會被朱麗看中並且嫁入忠伯侯府,隻怕就是李文圳為了當初小姑娘半月的遺願,可不同的是,李文圳還想因二少奶奶,讓忠伯侯府的大爺,也名正言順的消失。
所以,才有了後來這些事兒,理清了這些事之後,昭陵不由在心裏為這兩個姐妹感到悲哀,如此小的年紀,就遭受到如此的悲痛。
而且算起來,這兩姐妹,可都是死於同一人之手。
半月,是死於李誌他們派出去的殺手之手,等於間接的殺死了她,而錦娘,或許其中還有李文圳的一部分,當然,這個可能當時李文圳並沒有料到,而且錦娘她死了,昭陵又活了,成了她。
另一個,就是錦娘的養母,如此一想,昭陵心裏不由冷笑,她不過是前世也好,還是今生也罷,怎麽都和李誌朱麗兩個人擺脫不了幹係,而且每一層的幹係,都是如此蒙著血淋淋的一層。
清塵師太歎了口氣,“如今你得以和母親相認,我也算是圓了當初半月姑娘的一點兒情義,你,去吧,日後若有何難事兒,也可與我一說,隻要貧道能幫的了的,定不會袖手旁觀。”說罷,轉過身去。
昭陵一聽,深吸了一口氣,對著輕笑師太行了一個大禮,“多謝清塵師太!”隨後起身離去。
時隔一月,京都再一次轟然事件,人人都知道,忠伯侯府的大火,燒死的不僅是忠伯侯府的大爺和二少奶奶,那個二少奶奶更是永昌侯府流落在外的一個雙胞胎女兒。
☆、紹惋
時隔一月,永昌侯府接迴了一直呆在清塵師太身邊兒的三女兒,雙胞胎另一個,薛紹媛。
而這薛紹媛,自然就是昭陵了。
不過為了避人口舌,所以才說了是一直呆在清塵師太身邊兒的,清塵師太乃是清水庵,以及整個南昌國德高望重的道姑,將她說成是在她身邊兒長大,自然名分不同。
而且像其他世家,總有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時不時的接迴從那個莊子,這個寺廟裏的兒子或者是女兒,都不是什麽奇事兒。
而這次造成轟動,也隻是因為忠伯侯府的二少奶奶,和這個三小姐,是雙胞胎姐妹,而且還是從清塵師太身邊兒出來的,一時搞的眾人無不好奇。
不管外界的人怎麽說,反正正主兒的日子,是照樣過的。
昭陵,哦不,現在應該是薛紹媛了,自從認祖歸宗之後,她便改名為薛紹媛了。
此刻,日頭正好,三月份的日光,既不顯得毒辣,也不會太過溫和,打在人的身上,暖洋洋的。
一幹的丫鬟給薛紹媛打扮好了之後,薛紹媛看著鏡中的自己,滿意的點點頭。
轉身,薛紹媛瞥了一眼從忠伯侯府跟著她出來的月華,開口道,“明水,你就在這裏罷。”後來改名為明水。
明水自是知道自己現在是不宜出現過多的,而且對於永昌侯府她也不熟,此刻薛紹媛要去老夫人的福祿園請安,自己更不可能帶著她去了,規規矩矩的行了禮,“是,小姐。”
薛紹媛轉頭看著一旁的一個圓臉小丫鬟,叫道,“明光,走吧。”明光是離開清水庵那天,清塵師太給她的,說是李文圳留給她的,會武。
而明光一張圓圓臉,瞧著憨厚,可亦是精靈,不過兩天,就把永昌侯府給摸清楚了,會武,又精明,最重要的是,以前接觸過昭陵的人沒見過她的,用起來自是更加方便。
明光誒的應了一聲,忙上前引著薛紹媛走了。
他們要去給老夫人請安,不過在這之前,得先去永昌侯夫人,現如今薛紹媛的母親,程氏那裏一趟才是。
程氏在前院的華蘭居,到的時候,外麵兒已經等著幾個人了。
三個年約芳華正茂的少女,和兩個少年老成的少年。
坐在左邊兒第一個位置的,是薛紹媛的同胞兄弟,也是府裏的老大,薛凱奇,今年二十歲,見著自己這個胞妹來臨,臉上沒有絲毫的神情變化。
薛紹媛給他請安,他也隻是點點頭,薛紹媛心裏默默,並不為此感到灰心,雖說這個嫡親大哥沒有表現出喜歡自己這個嫡親妹妹,可也沒有表現出討厭不是嗎?
而坐在左邊兒第二個位置的,是薛紹媛庶出的二哥,薛紹提,今年十八歲,薛紹媛對他行禮,他亦淺淺的迴了一個笑,“恭喜妹妹迴家。”
“多謝二哥。”薛紹媛淺淺迴應,心中卻在思量,這二哥看起來笑眯眯的,可笑卻不達眼底,也是個不好相與的。
這邊兒行完了禮,便是右邊兒,右邊兒第一個位置,是她自己的,第二個位置,則是這府中的大小姐,薛韶華,今年十六歲。
薛韶華乃大姨娘所出,雖是庶女,卻早已芳名在外,是南昌國有名的才女。
薛韶華對著薛紹媛的行禮,站起來淺淺的還了一個,隨後拉住她的手,道,“你我是親姐妹,今後無須多禮。”
薛紹媛亦是迴道,“多謝姐姐。”
而第三個,便是她的四妹,薛紹妍的,今年十三歲,薛紹妍於薛紹提,皆是府中二姨娘所出,還未及薛紹媛行禮,薛紹妍便站起來,拉住薛紹媛便甜甜笑道,“姐姐無須多禮,咱們是親姐妹,那麽多的條條框框,豈不是傷了咱們之間的姐妹情誼?若真按理來說,不是該要妹妹向姐姐行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