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一聽,皆是一震,紛紛不敢相信,沒想到,這其中還有這麽一個緣故。
而太子聽罷,卻是眉頭微皺,那個女人,竟然是永昌侯府的女兒。
等等!太子腦子裏有什麽一閃而過,卻是沒有抓住,他突然覺得,這場大火,肯定就是一個陰謀!
朱麗對昭陵是誰的女兒,並不想過多了解,此刻的他,隻是覺得,自己的大兒子沒了,這對他是一個天大的打擊。
她突然想到,“大爺為什麽會到二少奶奶他們那邊兒去?”
一個僥幸掏出來的丫鬟急忙上前,“迴夫人,當時大爺是去準備看二爺的,可是後來兩人發現二爺不在鬆院,兩人著急又怕打擾了前麵兒,便沒有聲張,可是沒想到,突然就起了火,後來……後來,就這樣了。”
朱麗看了一眼李文昭,“你沒有告訴他們你出來了?”
李文昭閉著眼睛,“沒有。”
朱麗恨恨的瞪了一眼李文昭。
最後的結果出來了,是因為燈油打翻了,而且挨著昭陵的庫房裏麵兒,有許多的酒,這才得以造成這樣的結果。
雖然結果出來了,可真真相信的有幾個?
裏麵兒的水,怕是深著了,可明麵兒上自然不會說出來,背地裏就少不了非議。
而更為奇特的是,忠伯侯府娶的那個二少奶奶,竟然是永昌侯府失散十五年的雙胞胎女兒之一。
這一下,眾人就是看著好戲了,誰都知道忠伯侯府和永昌侯府的關係水火不容,而且這次那個二少奶奶又在忠伯侯府的那場大火裏沒了,兩家現在,更是對立了。
…………………………
如昭陵所料,忠伯侯府,這兩天,在京都可是出盡了風頭,可這風頭可不是什麽好風頭,連皇上都親口斥責了忠伯侯李誌,可想而知了。
而漸漸的離忠伯侯府事件過去,也快過了大半個月了,如今二月末,三月要出頭的天兒,風光正正兒好的時候,諸多的家族子弟和千金小姐,紛紛戴起了鬥笠,出門兒踏青去了。
尤其是趕上要到三月三的上巳節,更是熱鬧非凡。
一個穿著碎花群,齊襟衣的女子,頭上戴了灰色鬥笠,腳步匆匆忙忙,不過在這熱鬧非凡的市井之間,也並不惹人注意。
女子七彎八拐的,終於繞道一處隱蔽的小院,左右看了看,推開門兒,邁進了身子。
“迴來了?”一見來人,昭陵忙跑過去拉住她的手,“怎麽樣了?”
女子摘下鬥笠,此人正是昭陵帶出來的月華。
見狀,月華微微一笑,反握住昭陵的手,“小姐,你不要著急,事情鬧得夠大了,從今以後,再也沒了忠伯侯府的二少奶奶昭陵,隻有您自己。”默了默,想到自己,也開心道,“還有奴婢!”
昭陵聽罷,舒了口氣,隨即轉身,神色卻是不輕鬆,世間再無昭陵,那她便重生,這,不過隻是第一步!
“小姐。”自從他們從忠伯侯府逃了出來,月華便改稱昭陵為小姐了,“他們說,忠伯侯府的二少奶奶,是永昌侯府的女兒呢,那您……”
昭陵猛然轉身,“不許瞎說!”月華嚇得一縮,點點頭,規規矩矩的退後。
昭陵眼睛眯了眯,永昌侯府的女兒……
昭陵嘴角微掀。
昭陵疾步行走,走到李文圳的房間,敲了敲門兒,便想起了李文圳的聲音,“進來。”
李文圳轉頭給了月華一個眼色,月華自覺地站在了外邊兒。
昭陵走進去,李文圳正站在桌前,提筆寫字。
對於李文圳是個正常人,昭陵已經不覺驚詫了。
走到他身前,看了看他提筆正寫的字,一個等,正氣凜然,筆鋒豪邁又不失灑逸,昭陵不由嗤笑一聲,“你倒是閑的很。”
李文圳一聽,不說話。
☆、半月
昭陵便繼續道,“我們出來也有些時日了,可是卻一直窩在這個院子裏,什麽都做不了,你要真是那麽閑,何不來想想,我們下一步,該怎麽做了?”昭陵突然雙手撐在桌沿上,身體前傾,湊到李文圳的眼前,“大爺,可別忘了,你,不止一個人。”
“那又如何?”李文圳聞言,這才輕掀眼皮,睨了昭陵一眼,滿不在乎的道。
“你……”昭陵一時語噎。
李文圳又道,“這麽著急作甚?忠伯侯府的事兒才發生,你便大張旗鼓的出現,是嫌這京都不夠亂?”
昭陵聽罷,不由冷笑,“那我們動也不是,不動也不是,那該如何是好?”
李文圳淡淡的一笑,手一指字帖上他剛剛落筆下的字。
“我們現在能做的,隻有兩個字。”李文圳邊說,邊擦了手,走出來,“一,是等,二。”他轉身,目光沉靜的如一汪讓人永遠看不透的湖,“便是忍!”
昭陵被他的話說的一怔,感覺到他的目光,昭陵有些心虛,心頭微顫,昭陵扭過頭,不與他對視,“那,我們等到何時?忍,又到何時?”
李文圳一聽,便笑了,他搖搖頭,“你著什麽急?我二十年都等了,也忍了,如今這幾天,不差。”
昭陵一聽,有些不自在,她當然知道李文圳的話是對的,隻是她現在逃出了忠伯侯府成功,心裏得到了滿足,她便更加的想要快些複仇!她想複仇都快想瘋了!
她默默的不說話,李文圳便對她道,“你放心便是,我說過的話,一定會做到,而且,不需要你等多久,隻要你日後,時刻謹記,忍之一字,便可。”
說罷不欲多說,“好了,你先走吧,且等我的消息便是。”
昭陵也不好在待下去,點點頭,這才轉身出了門。
……………………
第二天,李文圳卻是又叫了她去一趟。
昭陵雖然心裏不願,可還是過去了,卻沒想到,這次,在一起的,還有一個,道姑。
昭陵一進去,便看見一個身著灰色衣袍,做道士打扮的人,正在和李文圳說著什麽。
昭陵暗自奇怪,今天怎麽會找來一個道姑,便聽的李文圳道,“這位是清塵師太。”一聽這個名字,昭陵不由詫異的瞪大了眼。
李文圳見狀,便笑道,“看來,你是知道了?”便對清塵說,“這就是小生說的那人。”
清塵師太的目光這才看向昭陵,目光淡淡的在她身上掃了一圈,隨即點點頭,昭陵忙道,“見過清塵師太。”
清塵是何許人也?
南昌國信奉道佛兩教,其中以廣元寺的和尚清水庵的道姑為首,而其中兩方的主持,那可是個頂個兒的厲害人物。
他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就好似這世上,沒有他們不知道的事兒一樣。
可是,這廣元寺的主持和清水庵的清塵師太,都不是尋常人可見的,就連皇上,有時候都不一定能見著他們的麵兒呢,因為他們喜歡雲遊四海。
可沒想到,現在,竟然在自己的麵前有一個,別人做夢都沒有想到過的清塵師太。
清塵師太聽聞李文圳言,便點點頭道,“若隻是你所說,那倒是無妨。”
李文圳聞言笑開,立即對昭陵道,“錦娘,日後,你便跟著清塵師太了。”
這是他們在下一次見麵之前,所說的最後一句話,他說了這一句話,李文圳後來便消失了。
昭陵開始還抱怨他,可等安靜下來,又不由想他,多少都是一起經曆了苦難的人,總是會有那麽一些不同尋常的感情的。
像現在,她和月華之間,感情就不似一般的主仆。
從那日後,昭陵被清塵帶到了清水庵,跟著清塵一起,修行,可這個修行,意味可深著呢。
外間便傳言,清塵師太帶迴了一個慧根通透的女子,準備做她的接班人,傳的是浩浩蕩蕩。
如此,到了三月三的上巳節這天,所有出遊的女子,全都奔著往清水庵去裏,因為他們聽說,今日清塵師太開了簾幕,若有能抽中簽王著,可得以和她相見一麵。
眾人全都奔著這個而去,一大清早,外麵兒浩浩蕩蕩的排滿了隊伍,可去的人多,迴去的人便更多。
簽王,千中之一,怎麽可能是那般容易抽得到的呢?
可越是這樣,眾人便越是積極進取。
且說永昌侯夫人自從上次從忠伯侯府迴來,便是一場大病,如今稍微好轉了一點兒,便聽說了清水庵的事兒。
秉著一絲僥幸的心理,永昌侯夫人這日便整理好了儀容,也來了清水庵來了,不為別的,自從知道忠伯侯府的二少奶奶可能就是自己的女兒後,如今她隻希望自己的另一個女兒還好好兒的。
哪知這一去,人山人海的,妙言一見便張大了嘴巴,“夫人,好多多人啊!”
妙語皺著眉頭,也不由擔心道,“夫人,不如,我們下次再來吧?這裏這麽多人,如果發生什麽事兒……”
永昌侯夫人卻似是鐵了心一般,搖搖頭,“既然來了,那便是等一等又有何妨?無礙,我們等一會兒罷。”卻是沒想到,這一等,他們竟然等到了下午。
好不容易輪到他們了,永昌侯夫人戰戰兢兢的上前,行禮,上香等等,然後搖簽,抽出一支簽來,愣住了。
她抽的,正是簽王!
妙言妙語兩個丫頭高興的跳了起來,一旁的道姑也忙站起來,迎著永昌侯夫人道,“恭喜夫人,抽的簽王,可以與清塵師太一敘,夫人請跟貧道來。”
永昌侯夫人也是驚詫不已,萬萬沒想到自己竟然就這麽抽中了簽王,不過這也是高興的,聽說清塵師太法力無邊,說不定,她能幫忙算出她的女兒的下落。
小道姑把永昌侯夫人帶到一處僻靜的地方,“夫人請在此處稍等片刻,待貧道前去通知一聲。”
永昌侯夫人忙一聲,“有勞。”
小道姑退出去了,這時,永昌侯夫人這才細細的打量起這個地方來,是一個小廳,她轉過目光,望著前方,突然,目光微微一動。
恰在此時,妙言道,“夫人,你們看,哪裏是不是有一個人呀?”
這話一說,幾人看去,果然便見得不遠處,一個模樣清秀的女子雙腿盤著,一副虔誠的模樣,嘴裏念念有詞的說著什麽。
她穿著一身灰衣服,若是不經意間,還真不能發現了她。
就在幾人細看之時,那人突然掙開眼睛,扭過頭,看著他們,瓊眉微皺,隨即溫和道,“你們是誰?怎麽會到這裏來了?”
她一邊兒說,一邊兒便起了身,往他們這邊兒走來。
永昌侯夫人看著她,莫名的就覺得有些熟悉,聽見她這話,一旁的妙語準備說話,永昌侯夫人看了她一眼,開口道,“小師傅,我乃今日抽中簽王之人,被人帶至此地,再次等候清塵師太。”
昭陵一聽,不由挑了一下眉頭,細細看了看麵前的這位夫人,永昌侯夫人,她自是知道的,說不定,就是自身這個身子的母親。
略略一笑,道,“原來如此,那夫人請坐。”說著一指旁邊兒的座椅。
永昌侯夫人見這道姑,不僅說話有禮,且待人接物都是令人極為舒服的,不由心生了幾絲喜歡,聞言點點頭,坐下,便問道,“這位小師傅該如何稱唿?”
昭陵聞言,略微一頓,隨即笑道,“夫人喚我名字即可,半月。”
“哦?”永昌侯夫人奇怪,“為何要叫半月?”
昭陵便繼續笑道,“這個,說來話長,我不是家弟子,是跟在清塵師太身邊兒清修的。”
此言一出,妙言立即瞪圓眼睛,指著昭陵道,“哦哦,我知道了,聽說清塵師太前不久雲遊歸來,帶迴了一個資質絕佳的女弟子,難道就是你不成?”
昭陵聞言似是一愣,隨即輕笑,“姑娘說笑了,不過是師太心善,見我無所依靠,這才出手相助了而已。”
而太子聽罷,卻是眉頭微皺,那個女人,竟然是永昌侯府的女兒。
等等!太子腦子裏有什麽一閃而過,卻是沒有抓住,他突然覺得,這場大火,肯定就是一個陰謀!
朱麗對昭陵是誰的女兒,並不想過多了解,此刻的他,隻是覺得,自己的大兒子沒了,這對他是一個天大的打擊。
她突然想到,“大爺為什麽會到二少奶奶他們那邊兒去?”
一個僥幸掏出來的丫鬟急忙上前,“迴夫人,當時大爺是去準備看二爺的,可是後來兩人發現二爺不在鬆院,兩人著急又怕打擾了前麵兒,便沒有聲張,可是沒想到,突然就起了火,後來……後來,就這樣了。”
朱麗看了一眼李文昭,“你沒有告訴他們你出來了?”
李文昭閉著眼睛,“沒有。”
朱麗恨恨的瞪了一眼李文昭。
最後的結果出來了,是因為燈油打翻了,而且挨著昭陵的庫房裏麵兒,有許多的酒,這才得以造成這樣的結果。
雖然結果出來了,可真真相信的有幾個?
裏麵兒的水,怕是深著了,可明麵兒上自然不會說出來,背地裏就少不了非議。
而更為奇特的是,忠伯侯府娶的那個二少奶奶,竟然是永昌侯府失散十五年的雙胞胎女兒之一。
這一下,眾人就是看著好戲了,誰都知道忠伯侯府和永昌侯府的關係水火不容,而且這次那個二少奶奶又在忠伯侯府的那場大火裏沒了,兩家現在,更是對立了。
…………………………
如昭陵所料,忠伯侯府,這兩天,在京都可是出盡了風頭,可這風頭可不是什麽好風頭,連皇上都親口斥責了忠伯侯李誌,可想而知了。
而漸漸的離忠伯侯府事件過去,也快過了大半個月了,如今二月末,三月要出頭的天兒,風光正正兒好的時候,諸多的家族子弟和千金小姐,紛紛戴起了鬥笠,出門兒踏青去了。
尤其是趕上要到三月三的上巳節,更是熱鬧非凡。
一個穿著碎花群,齊襟衣的女子,頭上戴了灰色鬥笠,腳步匆匆忙忙,不過在這熱鬧非凡的市井之間,也並不惹人注意。
女子七彎八拐的,終於繞道一處隱蔽的小院,左右看了看,推開門兒,邁進了身子。
“迴來了?”一見來人,昭陵忙跑過去拉住她的手,“怎麽樣了?”
女子摘下鬥笠,此人正是昭陵帶出來的月華。
見狀,月華微微一笑,反握住昭陵的手,“小姐,你不要著急,事情鬧得夠大了,從今以後,再也沒了忠伯侯府的二少奶奶昭陵,隻有您自己。”默了默,想到自己,也開心道,“還有奴婢!”
昭陵聽罷,舒了口氣,隨即轉身,神色卻是不輕鬆,世間再無昭陵,那她便重生,這,不過隻是第一步!
“小姐。”自從他們從忠伯侯府逃了出來,月華便改稱昭陵為小姐了,“他們說,忠伯侯府的二少奶奶,是永昌侯府的女兒呢,那您……”
昭陵猛然轉身,“不許瞎說!”月華嚇得一縮,點點頭,規規矩矩的退後。
昭陵眼睛眯了眯,永昌侯府的女兒……
昭陵嘴角微掀。
昭陵疾步行走,走到李文圳的房間,敲了敲門兒,便想起了李文圳的聲音,“進來。”
李文圳轉頭給了月華一個眼色,月華自覺地站在了外邊兒。
昭陵走進去,李文圳正站在桌前,提筆寫字。
對於李文圳是個正常人,昭陵已經不覺驚詫了。
走到他身前,看了看他提筆正寫的字,一個等,正氣凜然,筆鋒豪邁又不失灑逸,昭陵不由嗤笑一聲,“你倒是閑的很。”
李文圳一聽,不說話。
☆、半月
昭陵便繼續道,“我們出來也有些時日了,可是卻一直窩在這個院子裏,什麽都做不了,你要真是那麽閑,何不來想想,我們下一步,該怎麽做了?”昭陵突然雙手撐在桌沿上,身體前傾,湊到李文圳的眼前,“大爺,可別忘了,你,不止一個人。”
“那又如何?”李文圳聞言,這才輕掀眼皮,睨了昭陵一眼,滿不在乎的道。
“你……”昭陵一時語噎。
李文圳又道,“這麽著急作甚?忠伯侯府的事兒才發生,你便大張旗鼓的出現,是嫌這京都不夠亂?”
昭陵聽罷,不由冷笑,“那我們動也不是,不動也不是,那該如何是好?”
李文圳淡淡的一笑,手一指字帖上他剛剛落筆下的字。
“我們現在能做的,隻有兩個字。”李文圳邊說,邊擦了手,走出來,“一,是等,二。”他轉身,目光沉靜的如一汪讓人永遠看不透的湖,“便是忍!”
昭陵被他的話說的一怔,感覺到他的目光,昭陵有些心虛,心頭微顫,昭陵扭過頭,不與他對視,“那,我們等到何時?忍,又到何時?”
李文圳一聽,便笑了,他搖搖頭,“你著什麽急?我二十年都等了,也忍了,如今這幾天,不差。”
昭陵一聽,有些不自在,她當然知道李文圳的話是對的,隻是她現在逃出了忠伯侯府成功,心裏得到了滿足,她便更加的想要快些複仇!她想複仇都快想瘋了!
她默默的不說話,李文圳便對她道,“你放心便是,我說過的話,一定會做到,而且,不需要你等多久,隻要你日後,時刻謹記,忍之一字,便可。”
說罷不欲多說,“好了,你先走吧,且等我的消息便是。”
昭陵也不好在待下去,點點頭,這才轉身出了門。
……………………
第二天,李文圳卻是又叫了她去一趟。
昭陵雖然心裏不願,可還是過去了,卻沒想到,這次,在一起的,還有一個,道姑。
昭陵一進去,便看見一個身著灰色衣袍,做道士打扮的人,正在和李文圳說著什麽。
昭陵暗自奇怪,今天怎麽會找來一個道姑,便聽的李文圳道,“這位是清塵師太。”一聽這個名字,昭陵不由詫異的瞪大了眼。
李文圳見狀,便笑道,“看來,你是知道了?”便對清塵說,“這就是小生說的那人。”
清塵師太的目光這才看向昭陵,目光淡淡的在她身上掃了一圈,隨即點點頭,昭陵忙道,“見過清塵師太。”
清塵是何許人也?
南昌國信奉道佛兩教,其中以廣元寺的和尚清水庵的道姑為首,而其中兩方的主持,那可是個頂個兒的厲害人物。
他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就好似這世上,沒有他們不知道的事兒一樣。
可是,這廣元寺的主持和清水庵的清塵師太,都不是尋常人可見的,就連皇上,有時候都不一定能見著他們的麵兒呢,因為他們喜歡雲遊四海。
可沒想到,現在,竟然在自己的麵前有一個,別人做夢都沒有想到過的清塵師太。
清塵師太聽聞李文圳言,便點點頭道,“若隻是你所說,那倒是無妨。”
李文圳聞言笑開,立即對昭陵道,“錦娘,日後,你便跟著清塵師太了。”
這是他們在下一次見麵之前,所說的最後一句話,他說了這一句話,李文圳後來便消失了。
昭陵開始還抱怨他,可等安靜下來,又不由想他,多少都是一起經曆了苦難的人,總是會有那麽一些不同尋常的感情的。
像現在,她和月華之間,感情就不似一般的主仆。
從那日後,昭陵被清塵帶到了清水庵,跟著清塵一起,修行,可這個修行,意味可深著呢。
外間便傳言,清塵師太帶迴了一個慧根通透的女子,準備做她的接班人,傳的是浩浩蕩蕩。
如此,到了三月三的上巳節這天,所有出遊的女子,全都奔著往清水庵去裏,因為他們聽說,今日清塵師太開了簾幕,若有能抽中簽王著,可得以和她相見一麵。
眾人全都奔著這個而去,一大清早,外麵兒浩浩蕩蕩的排滿了隊伍,可去的人多,迴去的人便更多。
簽王,千中之一,怎麽可能是那般容易抽得到的呢?
可越是這樣,眾人便越是積極進取。
且說永昌侯夫人自從上次從忠伯侯府迴來,便是一場大病,如今稍微好轉了一點兒,便聽說了清水庵的事兒。
秉著一絲僥幸的心理,永昌侯夫人這日便整理好了儀容,也來了清水庵來了,不為別的,自從知道忠伯侯府的二少奶奶可能就是自己的女兒後,如今她隻希望自己的另一個女兒還好好兒的。
哪知這一去,人山人海的,妙言一見便張大了嘴巴,“夫人,好多多人啊!”
妙語皺著眉頭,也不由擔心道,“夫人,不如,我們下次再來吧?這裏這麽多人,如果發生什麽事兒……”
永昌侯夫人卻似是鐵了心一般,搖搖頭,“既然來了,那便是等一等又有何妨?無礙,我們等一會兒罷。”卻是沒想到,這一等,他們竟然等到了下午。
好不容易輪到他們了,永昌侯夫人戰戰兢兢的上前,行禮,上香等等,然後搖簽,抽出一支簽來,愣住了。
她抽的,正是簽王!
妙言妙語兩個丫頭高興的跳了起來,一旁的道姑也忙站起來,迎著永昌侯夫人道,“恭喜夫人,抽的簽王,可以與清塵師太一敘,夫人請跟貧道來。”
永昌侯夫人也是驚詫不已,萬萬沒想到自己竟然就這麽抽中了簽王,不過這也是高興的,聽說清塵師太法力無邊,說不定,她能幫忙算出她的女兒的下落。
小道姑把永昌侯夫人帶到一處僻靜的地方,“夫人請在此處稍等片刻,待貧道前去通知一聲。”
永昌侯夫人忙一聲,“有勞。”
小道姑退出去了,這時,永昌侯夫人這才細細的打量起這個地方來,是一個小廳,她轉過目光,望著前方,突然,目光微微一動。
恰在此時,妙言道,“夫人,你們看,哪裏是不是有一個人呀?”
這話一說,幾人看去,果然便見得不遠處,一個模樣清秀的女子雙腿盤著,一副虔誠的模樣,嘴裏念念有詞的說著什麽。
她穿著一身灰衣服,若是不經意間,還真不能發現了她。
就在幾人細看之時,那人突然掙開眼睛,扭過頭,看著他們,瓊眉微皺,隨即溫和道,“你們是誰?怎麽會到這裏來了?”
她一邊兒說,一邊兒便起了身,往他們這邊兒走來。
永昌侯夫人看著她,莫名的就覺得有些熟悉,聽見她這話,一旁的妙語準備說話,永昌侯夫人看了她一眼,開口道,“小師傅,我乃今日抽中簽王之人,被人帶至此地,再次等候清塵師太。”
昭陵一聽,不由挑了一下眉頭,細細看了看麵前的這位夫人,永昌侯夫人,她自是知道的,說不定,就是自身這個身子的母親。
略略一笑,道,“原來如此,那夫人請坐。”說著一指旁邊兒的座椅。
永昌侯夫人見這道姑,不僅說話有禮,且待人接物都是令人極為舒服的,不由心生了幾絲喜歡,聞言點點頭,坐下,便問道,“這位小師傅該如何稱唿?”
昭陵聞言,略微一頓,隨即笑道,“夫人喚我名字即可,半月。”
“哦?”永昌侯夫人奇怪,“為何要叫半月?”
昭陵便繼續笑道,“這個,說來話長,我不是家弟子,是跟在清塵師太身邊兒清修的。”
此言一出,妙言立即瞪圓眼睛,指著昭陵道,“哦哦,我知道了,聽說清塵師太前不久雲遊歸來,帶迴了一個資質絕佳的女弟子,難道就是你不成?”
昭陵聞言似是一愣,隨即輕笑,“姑娘說笑了,不過是師太心善,見我無所依靠,這才出手相助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