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女兒卻成日都粘著她,睜著烏溜溜的眼眸,似乎一刻都不敢讓她離開自己的視線。盡管李暇玉一直擔心自己身上的病氣會過給她,卻也因不舍瞧見她泫然欲泣的神情,隻得放任她待在身邊。而且,不過是四個月不見,女兒便仿佛長大許多,她也確實很想念她,恨不得時刻都能將她捧在手心裏才好。
“阿娘,看看……”染娘很是聰明伶俐,不過剛一歲多,吐字便已經十分清晰。她正坐在茵褥上,頑著一堆零散的小木塊。這些小木塊許是從謝琰的工坊角落中取出來的,形狀大小顏色皆不一。尋常人看著不過是一堆邊角料而已,她卻愛不釋手,能用小木塊搭出各種奇形怪狀的物事來。此刻她成功地搭了一座狀似房屋之物,立即抬起首來,烏黑的眸子亮晶晶的,仿佛正在向著自己最依戀的娘親邀功。
“染娘真是厲害,這房子看著便像是咱們家呢。”李暇玉仔細看了看,微笑著讚道。
小家夥得了誇讚,心滿意足地繼續努力去了。李暇玉憐愛地望著她,忽而又想起依然渺無音訊的謝琰,心中不由得一慟。她的目光移向窗外,發現映在上頭的日光,倏然很想曬一曬溫暖的日頭。成日關在寢房中,不得隨意開窗通風,不得隨意換洗,總讓她想起當時坐月子的時候。然而,那個會千裏迢迢趕迴來探望她的人,卻始終沒有再度出現。甚至,連她的夢中也難以見到他的身影。
“雨娘,打開窗戶。”李暇玉淡淡地吩咐道,看了幼小的女兒一眼,又道,“一條縫隙即可,免得染娘吹風受寒。”女兒畢竟年紀太小,身子骨不甚強健,還是謹慎些為好。
見她似乎已經忘記自己才是病人,雨娘本欲提醒,在她再度瞧過來的時候,卻不由得微微一凜。這並非她的錯覺,娘子從病中清醒之後,渾身的威勢便不同以往了。那並非是駭人的氣勢,而是從根骨之中散發出的似有似無的尊貴之氣。教人不知不覺便想聽從她的命令,或者為她赴湯蹈火,去做任何事情。
“不過是一條縫隙,不礙事。”李暇玉道。雨娘遂有些猶豫地打開窗戶,帶著新雪氣息的風吹入室內,攪動了沉悶的空氣。不過片刻之間,李暇玉便覺得精神了許多,微微笑道:“什麽時候下的雪?原本隻是想曬曬太陽,想不到卻有意外的收獲。”
“正下著呢。”由院中走進來的李遐齡脫下大氅,拂去肩頭的雪,直到渾身暖起來,才走入寢房。他不著痕跡地望了雨娘一眼,似乎頗不讚同她居然聽從這樣無理的要求。李暇玉不由得道:“她是我的貼身侍婢,自然是聽我的。你也不必使什麽眼色,我一向自在慣了,可不想連開窗戶都要受教訓。”
“阿姊等身子好些再賞雪也不遲。”李遐齡接過話,抱起外甥女逗了逗。染娘坐在他懷中,咿咿呀呀地說著許多聽不懂的話,他也仿佛能聽明白一般仔仔細細地側耳傾聽,時不時很給麵子地點點頭,讓小家夥越發高興起來。
李暇玉望著這舅甥二人,輕輕勾了勾嘴角,繼而目光又有些悠遠起來:“祖父祖母這些時日可安好?一直守在我身邊,恐怕他們也累壞了罷?你記得叮囑醫者,定時給他們診一診脈,敦促廚下多做些調養的吃食。莫要令他們因擔憂我這個不孝孫女的緣故,反而傷了身子。”
“阿姊安心罷,秋娘早已安排妥當。”李遐齡迴道,答得很是自然而然。
李暇玉不由得一怔,細細地打量著自家阿弟。她尚是頭一迴見阿弟如此心平氣和地提及秋娘,仿佛兩人曾經的那些幼稚爭鬥都早已不見蹤影,又仿佛他們朝夕之間便迅速長大了,終於能夠完全控製自己的情緒。
李遐齡似乎發覺了她的目光意味著什麽,清咳一聲:“阿姊,我早已經不是年幼的孩童,當然不會再與她多作計較。而且,我不在的這些時日,也幸虧有她裏裏外外地安排打理,不然咱們家早便一片混亂了。我再不知事,也不會與她繼續爭搶阿姊的喜愛——她確實值得阿姊你如此疼愛她,如此信賴她。”
李暇玉這才忽然想起,自家阿弟已經年滿十六,確實是個能夠獨當一麵的少年郎了。而且,他在外遊曆一載有餘,見識經曆都絕非以往。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何況一別許久,也確實應該重新認識他。想到此,她半垂下眸:“三郎還是沒有任何消息?眼下部曲該搜尋到瀚海了罷?仔細想想,很有可能他早已被經過附近的鐵勒人救起,必須盡快擴大搜索範圍才好。”
“阿姊放心,家裏的部曲、慕容姊夫的侍衛都派出去了,遲早都能將姊夫尋迴來。”李遐齡小心翼翼地觀察著她的神色,“契苾何力將軍與執失思力將軍也都一直盡力派人找尋。如今鐵勒部落都已經傳開了,若是誰有姊夫的消息,咱們必以重金相謝。想來,便是姊夫被人救走,也遲早都會傳出消息來。”
“你做得很好。”李暇玉頷首道,“三郎若是聽聞傳言,也定會及早與部曲聯係。他重傷未愈,可不能待在酷寒的漠北過冬,免得寒氣入骨傷了身子。”她說完這幾句,又微微笑了笑,仿佛數日之後或許便能得到好消息一般。
李遐齡望著她,忽然有些不知該如何迴應是好——全家都依著阿姊,作出堅信姊夫一定會迴來之態,然而已經過去這麽些時日,卻依舊什麽也沒尋著,誰不曾動搖過?但在阿姊麵前,誰又忍心說破?
李遐玉轉而又問起了戰事:“大軍都已經迴朝了?薛延陀殘部眼下如何?迴紇果然又要崛起了麽?那吐迷度可不是什麽易與的人物,他日說不得便又是一位夷男可汗。以我看,倒不如支持鐵力爾部落和烏迷耳,隻可惜他們部落的人實在太少了些,難以震懾其他部落。”
“鐵力爾部落如眼下這般便已經足夠了,至少咱們還能保留著一個漠北草原上的朋友。”李遐齡卻答道,“若是他們得了權勢,占據了漠北的疆域,誰說人心不會發生什麽變化?倒時候恐怕便做不成朋友,隻能做敵人了。”
李暇玉若有所思,不得不承認他說得很有道理:“不錯,人心易變。能夠掌握漠北草原,能夠號令數十萬控弦之士後,或許無論是誰,都不可能輕易滿足自己的所得,想要更多的土地、奴隸、金銀珠寶。不過,迴紇已經聲稱要效忠大唐,若能如突厥那般,設立羈縻都護府或者都督府,或許至少能夠在數十年內維持北疆的平和。”不過,羈縻政策並非萬能,很可能其中還隱藏著許多危機,叛變而後投降,投降而後叛變,周而複始。許多胡族比想象中更善變,若是能一直湧現出阿史那思摩、阿史那社爾、執失思力、契苾何力等深具威信又忠心耿耿的胡將,然後令胡族如鮮卑那般融入大唐,或許邊疆方可徹底安寧。
“那涼州那邊,可有什麽新消息?”她又問,“當初涼州都督府與馬賊勾結的證據應該早便被處理幹淨了,不過若是仔細查一查,未必不能查出什麽。此事由我們自己打聽最為合適,不能輕易去煩勞姑臧夫人,免得連累契苾部的安寧。”
李遐齡點點頭:“阿姊放心,此事我並未透露給表嫂得知,也交代過表兄務必保守秘密。契苾部身份敏感,隻需作為咱們震懾對方的屏障之一便足夠了。迴到靈州之後,慕容姊夫已經著人去查了,我也將咱們的人手派了出去,不過暫時並無證據。想來李襲譽早已警覺,不會輕易再教咱們得了把柄。而且,他似乎對咱們也越加提防了,若不是聖人這些時日正駐蹕靈州,恐怕便會尋機會對咱們下手。不過阿姊放心,李都督也得知了此事,定不會教他有什麽可趁之機。”
“聖人?”李暇玉卻挑起眉,“大軍不是凱旋還朝了麽?聖人怎地來了靈州?”不知為何,提起這二字,她心中便微微一動,而後又迅速地控製住情緒。前世的記憶出現了種種錯亂,她權當是妄想便是了。她的家人,都一直在她身邊。
這時候,門外忽然傳來一聲笑:“迴紇等鐵勒部落正式上呈降表,想尊聖人為天可汗。他們遠赴長安到底不便,聖人這才從長安巡幸而來,受降並令各族族長酋長覲見。聖人禦駕上月中旬便到得靈州,可惜當時的情景你不曾瞧見——幾乎所有世家官眷都顧不得儀態,恨不得將都督府刺史府的飲宴帖子都搶過來,也好得機會見一見真龍天子呢。”
李暇玉尚未迴應,就見孫秋娘攜著李丹薇走進來:“阿姊,十娘姊姊來探望你了。”
李丹薇眼眸微微濕潤,坐在床邊握住她的手:“前兩迴過來,你都昏迷不醒,如今總算是看著好多了。趕緊些好起來罷,祖父有心想讓你覲見聖人呢。”
☆、第一百四十七章 莊公夢蝶
覲見聖人?
李家姊弟妹三人皆微微怔住了,幾乎以為自己聽錯了。天子豈是隨便什麽人都能覲見的?若說李遐玉隻是憑著常識做出判斷,李遐齡與孫秋娘心中便再清楚不過——便是李和與柴氏,身為四品武官與誥命,應邀去參加了都督府與刺史府的飲宴,亦隻是遠遠拜見過這位聖人。聖人此次禦駕駐蹕靈州,隻是為了鐵勒諸部的受降會盟罷了,並沒有什麽遊玩的心思,當然不會耗費時間召見無關人等。
這一瞬間,李暇玉自然理解了李都督的良苦用心:“如果能覲見聖人,甚至於得一兩句誇讚,在隨行朝廷重臣之前掛個名號,自是比籍籍無名更容易自保。李襲譽日後想對我們動手,也必定會顧忌幾分,不敢隨意妄為。將來若能獲得證據扳倒他,或可得些難得的助力。隻是,我畢竟不過是——”
“不過是什麽?”李丹薇柳眉倒豎,輕嗔著拍拍她的手,“你可是難得的女將,千裏迢迢趕往漠北救夫,與謝三郎合擊剿滅三萬薛延陀騎兵!得了這等功勳,如何不能覲見聖人?遍數大唐之內,猛將或許並不少,女將卻能有幾人?再者,鐵力爾部落也是受降諸部之一,當初若無你們相助,烏迷耳又如何能建起這個部落來?而且,若無謝三郎嘔心瀝血製出的輿圖,我們大唐雄師又豈能毫無顧忌地馳騁漠北?他尚未歸來,你身為他的妻子,又如何不能得到召見?不僅僅是召見,祖父和契苾何力將軍還想當場為你請功請賞呢。”
聞言,李暇玉恍然間又想起謝琰。不錯,若是她不堅持,那他的功勞到底會如何算?少不得有人要將他定為“戰死”!她絕不能讓那些人算成什麽“追封”!便是在聖人麵前,也須得為她的三郎正名,給他留著所有他該得的一切。她絕不是作為遺孀的身份去博取同情,而是堂堂正正地領受他們的功勳,領受他們的榮光與獎賞。
李遐齡望了正出神的自家姊姊一眼,誠懇地道:“多謝李都督與十娘姊姊為阿姊籌謀。都督的照拂,我李家上下皆感激不盡。對於十娘姊姊,我們便不這麽客氣了。阿姊如今也醒過來了,十娘姊姊若得空,不妨帶著阿修與芷娘過來住些時日?你們這麽些日子不見,想來也有許多話想說。”
“是呢。”孫秋娘親熱地一邊攬住李丹薇的手臂,一邊握住李暇玉的手,“十娘姊姊無論什麽時候過來都使得。你常住的院子,我每日都讓人仔細打掃,直接住下亦無不可。而且眼下家裏不夠熱鬧,祖母每日都想聽咱們的小郎君小娘子們笑笑鬧鬧,不然便覺得有些寂寥。”
“這些時日宴飲帖子實在太多,抽不開身。而且以我看,你們也都暫時一同搬去靈州住些時日才好,也免得祖母在路上奔波勞累。禦駕離開靈州之後,咱們再啟程迴弘靜縣來,豈不是更好?”
“十娘姊姊說得很是。祖母前些日子……既是如此,我便趕緊收拾起來。待阿姊身子轉好些,便去靈州別院住下。此外,其實我還覺著有些好奇,此番計功,阿姊和姊夫能得什麽功勳?職官可能升上一升?”
“這樣的功勞,自然至少當得起一個折衝都尉。”李丹薇迴道,“元娘也應該晉為郡君才是。按我說,不如給她請封一個縣主,封號就是弘靜縣主,那我們姊妹二人便齊全了。懷遠縣主、弘靜縣主,聽起來便是姊妹不是?”
迴過神來的李暇玉聽得此話,禁不住失笑:“縣主豈是隨便封的?那可是宗室女的品階。我家雖是姓李,卻和隴西李氏沒有半點幹係,是再尋常不過的寒門子弟。不似懷遠縣主你,繞著彎還能算是宗室遠親呢。幸而李都督沒有聽你的,不然恐怕就鬧笑話了罷。不過……仔細想想,弘靜縣主聽起來確實很不錯呢。”
此時,她腦海裏卻又倏然響起那句話——“長孫皇後是我祖母,太宗皇帝是我祖父”。宗室?若是前世記憶確實有跡可循,大部分屬實,或許她和皇室的確有淵源。隻可惜,前世便是前世,無論是真是假,她都不可能接受陌生人為親人,都不可能為了陌生人付出什麽。
十來日之後,李暇玉便隨著家人一同搬到靈州。然而,她卻並未住在李家別院中,而是帶著染娘去了謝琰購置的小別院住下。這是他們的新房,攏共卻並沒有住過多少時日,她其實也不算多熟悉。不過,這宅子是謝琰精心布置的,置身其中之時,她仿佛還能感覺到他正守候在身邊,故而不願意離開。而染娘也甚是喜歡梅開滿園的景致,頑得十分自在。家人到底放心不下她們獨自住在此處,索性便一同搬過來。小小的宅院中住下了十口人,數十仆婢,雖是擁擠了些,卻有種別樣的溫暖之意。
又兩三天後,李暇玉便穿上覲見的鈿釵禮衣,與李丹薇一同去覲見當今聖人。
便是從未受過前世影響,李暇玉對這位天子亦是心懷崇敬。少年時遂深謀遠慮,用兵如神,且令無數漢族胡族的英雄折服於他,不得不說是與生俱來的能力與魅力。登基之時玄武門外的廝殺暫且不提,鬩牆之禍到底未能避免。然而,登基之後,卻是開創了盛世——在外連戰連勝威震四海,在內倉廩充實民生繁榮。無論史家如何苛刻評論,如何詬病他的私德,於天下黎民而言,他也是位不可多得的明君。他不僅在朝堂中擁有無上的威望與擁戴,且在民間亦是聲望甚隆。故而此番來靈州,幾乎所有人都渴望著能得見天子龍顏。
這一日,是正式受降之後,又一次宴請諸部落酋長族長的日子。相對前些時日的正式大宴飲而言,此次較為隨意一些。而且,宴飲結束之後,諸部落的首領便將陸續離開,聖人之禦駕也將返迴長安。故而,此時正是聖人身心最為放鬆的時候,亦是最適合覲見的時候。
李暇玉與李丹薇靜靜走在錦繡繁華的行宮園林中,遠遠便能聽見絲竹聲響,甚是熱鬧。兩人的腳步依舊不緊不慢,來到正在行宴的殿堂前。當她們停下之後,便有宮侍往裏傳信,不多時又有地位更高的女官出來相迎。
兩位綺年玉貌的年輕美婦徐徐而入,目不斜視。女官引著她們順著長廊繞過宴飲正堂,來到側堂之中。這裏頭坐著盧夫人等高官貴婦,以及部族首領的大小閼氏或女兒。絲帖兒亦在其中,眼眸微微發亮地朝著兩人使了好幾個眼色。
李丹薇輕輕握了握李暇玉的手,便轉身去絲帖兒身邊坐下了。女官則繼續引著李暇玉前行,來到男子們宴飲的正堂之上。舉目望去,幾乎一半皆是熟悉的麵孔,李都督、契苾何力將軍、執失思力將軍等自不必說,李襲譽也赫然在座,另還有諸鐵勒部落首領之中的烏迷耳等。然而,在那些她本該並不熟悉的臉孔中,她卻一眼就認出了當今天子——
並非是他的衣著打扮貴氣,亦並非是他的氣度出眾,而是在她記憶中,天子就是這般模樣,她前世的祖父就該是這般摸樣。他兩鬢斑白,雙頰微陷,臉色略有些發白,顯然有些病態。而且,他亦不似身邊那些將軍那般或魁梧或富態,而是清臒猶如文士。不過,他的舉動卻豪爽如武人,嗬嗬大笑著放下酒樽,而後饒有興致地望向猶如闖入不適宜之地的她。
仿佛有什麽正在血脈之中湧動著,一瞬間似乎便要按捺不住衝出來。這一刹那,李暇玉有些恍然。她無比清晰地意識到,前世的記憶或許並非不真實,而僅僅是出了些許錯漏而已。而眼前的聖人,也確確實實是她曾經的祖父,能夠引起她發自血脈中的共鳴與牽念。她先前所篤定的不會為前世故舊所動的信念,竟不知不覺有些動搖起來。
莊公夢蝶,蝶夢莊公,她到底是李暇玉,還是義陽公主李下玉?這世上是否還有一位義陽公主,正在東宮之中生長?她的經曆到底是否真實?抑或另一個她的經曆才是真實?
心中有萬般思緒湧動,李暇玉卻都緊緊地按捺住了,麵上絲毫不顯現。在外人看來,她不過是朝著天子行了禮節,優雅動人猶如受過嚴苛教養的貴女,完全不似能夠行軍打戰殺敵的女將:“妾謝李氏,覲見聖人。”她淡定的表現,毫無錯漏的舉止,甚至令世家出身的幾位高官不由得為之側目。
“這種場合,如何能令女流——”不知是誰用鐵勒語嚷嚷了一句,烏迷耳不緊不慢地接過話:“在座的諸部族長,除了吐迷度族長之外,誰曾殺滅三萬薛延陀人?若有如此戰功,方有資格道出此話。”
“不錯。”李正明都督與契苾何力將軍齊齊起身。李都督和藹地笑道:“聖人,這便是謝果毅都尉之妻,臣麾下李折衝都尉之女孫,亦是朝廷禦封的縣君謝李氏。亦正是她,孤身一人帶著部曲女兵奔赴漠北,勸服烏迷耳族長,借兵千餘人,又請烏迷耳族長之女絲帖兒說服迴紇、仆骨等部落出兵,一同助夫解去三萬薛延陀騎兵之困。”
“不僅如此,她與謝果毅都尉合擊這些薛延陀人,施計驅趕殘兵令其炸營,最後僅僅以數百人傷亡為代價,將這三萬多彌可汗的親信盡數剿滅。”契苾何力將軍接道,“夫婦二人,皆是難得的智勇雙全的將才!我曾向聖人讚過,謝果毅都尉有霍驃騎之才,其實謝李氏也絲毫不遜於他!”
☆、第一百四十八章 口諭封賞
前有烏迷耳的支持,後又有兩位服紫高官毫不掩飾的讚賞,在場眾多皆可稱為一時英豪的男子皆一改方才的散漫輕蔑之色。他們甚至都顧不得禮節,以驚異的目光打量著眼前這位年輕的命婦。她生得精致美麗,膚色有些蒼白,身量比尋常女子略高些,瞧起來卻仍是十分纖細婀娜。在這堪稱瘦弱的身軀當中,居然蘊藏著那般兇殘的實力?簡直教人難以置信。
“能得兩位愛卿如此交口稱讚,確實絕非尋常之輩。”聖人笑道,命女官上前相扶,“起來罷。無論你們如何瞪大眼睛瞧著,她也不過是個年方十七八歲的小娘子而已——雖然長安城裏那些成日策馬飛奔狩獵打球的小娘子,確實遠遠不能及她之萬一。而且,在朕看來,她也是個頗有些麵熟的晚輩。”
聞言,李遐玉心中微微一動,她不著痕跡地抬起眼,敏銳地捕捉到天子一閃而過的和藹神情。瞧上去,竟與她記憶中一般無二。昔年她尚是太子膝下唯一的長女,經常能見到這位祖父。因著愛屋及烏之故,他待她與長兄很是榮寵,無論有什麽賞賜給東宮,絕不會少了給她的那一份。曾幾何時,他也會難得地牽著他們兄妹的手,在偌大的宮城中漫步而行;曾幾何時,在滿目繁華的家宴上,他們也曾經有過難以忘懷的天倫之樂;曾幾何時,他駕崩的時候,尚且年幼的她也曾經悲傷哀泣。
恍惚之間,她又聽見天子輕輕歎道:“如此難得的小娘子,倒教朕想起了阿姊——許是如此,才覺得麵熟罷。”他所說的阿姊,自然是他唯一的嫡姊平陽昭公主,亦是古往今來唯一以軍禮下葬的巾幗英雄。
幾乎是本能地,李遐玉便迴道:“啟稟聖人,妾之祖母曾是平陽昭公主身邊的侍婢,後來亦是守護貴主安危的女兵,得賜姓柴。妾之祖父亦曾是駙馬之部曲,亦守衛貴主身側,得賜姓李。祖父祖母在貴主身邊侍奉多年,得貴主恩赦放為良人,又得貴主提拔護佑,方能走到如今。貴主之恩情如同再造,妾與家人永不能忘。”祖父祖母的出身從來不是秘密,在他們家亦從來不是可恥之事。
聖人微微一怔:“想不到阿姊與你們還有這般淵源。這也難怪,你祖父祖母居然能教養出如你這般出眾的女將來,確實巾幗不讓須眉。以你的功勳,若為男子,便是封個折衝都尉也使得了。也罷,既然謝果毅升為折衝都尉,你便夫唱婦隨,封作四品郡君罷。不過,隻作個尋常郡君到底還是有些委屈你了,朕再給你一個封號‘定敏’。此外,朕特許你多養些女兵部曲,湊夠千人,都交給你帶著。再讓李愛卿在賀蘭山腳下多圈幾個莊子給你,好好養兵練兵!”
“妾跪謝聖人隆恩。”安民大慮曰定,純行不二曰定,嗣成武功曰定,德操純固曰定,鎮靜守度曰定;應事有功曰敏,明作有功曰敏,英斷如神曰敏。兩個嘉字皆是再適宜不過。雖依然是郡君誥命,但有嘉字的郡君大約是大唐頭一份,自是與眾不同。這般的榮寵,或許是看在平陽昭公主的情分上,或許是確實欣賞她的才能,或許是……純粹覺得麵善——然而,他依然是高高在上的天子,她依然隻可能是臣屬內眷。所謂的血緣血脈,或許曾經存在,如今卻早便斷絕得幹幹淨淨。
李正明都督撫著須欣慰地笑起來:“有了聖人這番話,你看中了賀蘭山腳下的哪些莊子,盡管來與老夫說便是。不拘是哪家的,老夫都一定給你淘換過來。用區區幾個莊子,換一位駐守靈州的女將,那可是再值得不過了。將來無論是誰接替老夫作靈州都督,想來也須得承下聖人這份人情。”
聽得此話,眾人都轟然笑起來,舉杯相慶。飲下杯中酒之後,李襲譽卻忽地道:“說來,謝果毅還未尋到麽?算起來都已經過了四個月罷?他身中數箭落入河中,至今了無音訊——唉,如此將才,真是令人惋惜。”
李遐玉舉著酒樽,險些手腕一抖,將裏頭醇厚的劍南燒春都潑到這個陰毒小人的臉上。然而,她尚未出言,契苾何力將軍便很率直地拿話堵了迴去:“說句不中聽的話,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如今尚未有定論,李襲譽都督何出此言?便是我這個鐵勒人也曾經聽聞,當年張騫通西域,蘇武牧羊,亦是十數年音訊不通,後來不都安然地返迴?如今謝果毅不過剛剛失去消息而已,茫茫大漠,誰又等不起呢?”
李襲譽滿臉愧色,舉杯一飲而盡:“是我不該提起此事。”然而,那雙飽含暗示的眼,卻依舊在李遐玉身上轉了轉,仿佛是可憐這位年紀輕輕的“遺孀”一般。李遐玉隻當做沒瞧見,垂眼啜了一口酒液,將烏黑雙眸中熊熊燃燒的火焰遮掩得嚴嚴實實。她在這群高官之中確實什麽也算不上,又是年紀輕輕的晚輩,隻得煩勞李正明都督與契苾何力將軍出言相護了。
許是喝得暢快了,又有鐵勒部族的某位酋長半醉半醒地嚷嚷道:“聽說這位女將曾殺敵數百?想必武藝應該很是了得?不如來比一比射箭如何?”說罷,還略帶著些挑釁之意地看過來:“我們鐵勒男兒的射藝,絕不會輸給女人!”
李遐玉夷然無懼,淺淺一笑:“若是閣下輸了,那又當如何?”若是比武,她的力氣自然與男子還有些差異,隻能以靈活的反應取勝。若是射箭比準頭,她卻是充滿了自信。每日勤練不輟,她不可能輕易輸給他人。
那酋長一愣,豪爽地揮手道:“願賭服輸!那我便送良馬兩千匹,獻給天可汗!”他的頭腦倒是靈活得很,這麽一番話便取悅了正注視著他們的天子,亦令諸高官與部族酋長皆很是給麵子地隨之大笑起來。
李遐玉勾起唇角:“這是你我之間的賭約,自然隻能將馬給我,然後由我借花獻佛上呈聖人。若是我輸了,便將新得的幾座莊子五十年內出產的糧食都送與酋長罷。賀蘭山腳下的土地肥沃,這些糧食應該足夠酋長的部落每年過冬了。此外,若是酋長還覺得不足,我便傾家蕩產買十車西域的胡椒補足如何?”胡椒與安息茴香皆為價值千金的香料,在漠北草原上尤其珍貴。當然,十車香料遠遠不足以令李家謝家傾家蕩產,隻是須得在大庭廣眾之下彰顯出自己的誠意而已。
那酋長雙眸輕輕一縮,顯然十分滿意這個彩頭。另有幾位小部落的酋長似乎也被價值高昂的彩頭所吸引,立即紛紛跳起來,嚷嚷著“我也想賭”、“我也能出良馬一千匹”之類的話。李遐玉遂挑眉輕笑,對著天子行禮道:“請聖人做主,他們這麽些人一擁而上,豈能讓我大唐勢單力孤?”
聖人高聲笑道:“確實如此!你們這麽些魁梧漢子,居然集結在一起去欺負一個年輕小娘子!朕都替你們覺得害臊了!”他環視周遭,又道:“朕若讓愛卿們下場,恐怕你們也會覺得不公平。這樣罷,李愛卿將慕容家的小兒喚過來!讓你的孫女婿也為咱們大唐爭口氣!”
李正明都督笑眯著眼,嗬嗬道:“不僅老臣的孫女婿武藝出眾,老臣的孫女射藝亦是不在話下。此外,李折衝都尉還有不少厲害的孫子孫女呢,不如都讓年輕人過來罷!若是他們輸了,老臣便是砸鍋賣鐵,也會將彩頭拿出來!”
“好!好!好!”聖人最喜射獵,立即吩咐宮人準備,“光是飲宴有什麽意思?趕緊些將人都喚過來!等他們分出勝負,咱們也下場鬆一鬆筋骨!唉,若不是這迴出來得太急,又趕著迴長安,朕還想去賀蘭山射獵呢。”
人群越發興奮起來,笑鬧之中,李遐玉迴到偏殿,低聲與李丹薇、絲帖兒說了此事。絲帖兒立即撫掌笑道:“比起幹巴巴的飲宴,這才更有意思呢!我也想去!彩頭就讓我阿父出好了!不過,我可是要和兩位姊姊站在一起的!”
李丹薇無奈地輕嗔:“你們的射藝都比我高明,祖父怎地將我也推了出去?若是害得咱們輸了……也罷,都已經說出口了,咱們趕緊去換身衣衫罷。幸好侍婢們都帶足了換洗衣物。”說罷,她便牽著李遐玉、絲帖兒離席。盧夫人也聽聞了此事,皺著眉頭欲喚住她們,但此事已成定局,她還能抗旨不尊不成?於是,也隻能強壓下心頭的鬱怒與對李都督的埋怨,閉口不言了。
待到眾人皆準備妥當,鐵勒族已經有七八位酋長躍躍欲試,皆是看起來便精壯強悍的魁梧漢子。而大唐這一頭,除了慕容若、李遐齡、郭樸之外,竟都是女子——李遐玉、李丹薇、絲帖兒、孫秋娘。孫夏射藝較差,搬出了雙斧,用渴望的目光望著對麵,卻似乎沒有一位酋長打算迎戰。
“瞧瞧他們,簡直就是在欺負咱們大唐的年輕郎君和小娘子。”聖人搖著首,對身邊的愛將們道,“若是待會兒不慎輸了,彩頭不能賴掉,不過你們卻須得下場將他們的氣焰都打壓下去。唉,如果懋功(英國公李勣)在此,他們安敢妄動?”
契苾何力與執失思力等人皆朗聲笑道:“聖人盡管放心,若是咱們的小郎君小娘子們輸了,臣等立即就下場去好好教訓那些家夥!不過,聖人且先瞧著罷,咱們的小郎君小娘子恐怕也不會輕易讓聖人失望。”
他們的話音方落,身著一身赤紅胡服的李遐玉便執弓出列:“不知各位酋長打算如何比?每人指定一人比試?或者敗者下場換人,勝者則一直不下場?又或者,七戰四勝?當然,無論諸位選擇什麽規則,我們都盡可隨意。”換了身衣衫的她渾身上下並無多餘的裝飾,然而卻不知不覺多了幾分軍中將士的剛強之氣甚至於淩厲之氣,同時亦是自信飛揚、耀眼至極。
“各比各的,輪流挑對手,不得重複比試。”酋長們很幹脆地道。方才主動挑釁於她的那位酋長遂出列。
☆、第一百四十九章 名震靈州
此時此刻,臨時鋪設的射場之外已經坐滿了言笑晏晏的觀眾。為首的自是當今天子與其諸位愛將,席下還坐著鐵勒諸部族長以及靈州的文武屬官。原本在偏殿中飲宴的女眷們亦坐了數席,帶著矜持的笑容,不著痕跡地打量著立在場中的那位英姿勃發的少婦。她們或多或少都聽聞過李暇玉,也曾暗地裏嘲笑堂堂陳郡謝氏子竟娶了個粗野的寒門之女。然而,曾經嘲弄諷刺的對象年紀輕輕地就獲取了戰功,竟又幸得天子刮目相看,如今更是充滿自信地應下了鐵勒酋長的挑戰,這讓她們心中都頗為複雜。
地位最高的盧夫人沉著眼望著場上的年輕郎君與娘子們,有些氣悶的目光掠過了不遠處的柴郡君,發現剛來的她身邊已經簇擁了好些武官家眷,便又悄然移開了視線。昔日她絲毫不放在眼中的部曲女婢出身的寒門家族,居然眼看著便要後來者居上了,她也曾暗地裏焦急過。然而,天命有常,如今他們引以為傲的孫女婿折損在塞外,憑著區區孀婦和稚子,往後又能翻出什麽水花來?隻是她卻並未想到,自家從老到少都將胳膊肘往外拐,不提拔自家人也就罷了,反而將大好的機會給了這群庶族,著實令她氣怒難當。
蕭瑟寒風卷著秋葉,將旁邊的圍障吹得簌簌作響。眾人皆是談笑自若,看上去仿佛隻當這是個再尋常不過的遊戲。然而,絕大多數人心中都很清楚,這絕非簡單的遊戲。這次射藝比賽的結果,關乎著靈州一地的戰力,更關乎著大唐對鐵勒諸部的震懾之威。贏了,自是大出風頭無人能及;輸了,或許仕途便就此止步,更可能一輩子都受到嘲弄與蔑視。
李暇玉與那鐵勒酋長立在階下,幾乎同時舉弓對準百步之外的箭靶。她仿佛感覺不到任何壓力,泰然自若地拉弓射箭,似乎不必猶豫不必瞄準,甚至不必思考。僅僅片刻之間,一支支箭便帶起風聲,狠狠地射中了遠處的靶子。每中一箭,皆引得四周禁不住歡聲雷動,喝彩聲連連。
二人皆是十射十中,李暇玉速度極快,且幾乎是後箭緊追著前箭,箭箭正中紅心。鐵勒酋長費時比她更多些,有一兩箭稍微偏離紅心,卻也並不算失敗。幾名身為天子近衛的千牛備身抬著二人的靶子繞場一周,而後在聖人麵前停了下來。
“阿娘,看看……”染娘很是聰明伶俐,不過剛一歲多,吐字便已經十分清晰。她正坐在茵褥上,頑著一堆零散的小木塊。這些小木塊許是從謝琰的工坊角落中取出來的,形狀大小顏色皆不一。尋常人看著不過是一堆邊角料而已,她卻愛不釋手,能用小木塊搭出各種奇形怪狀的物事來。此刻她成功地搭了一座狀似房屋之物,立即抬起首來,烏黑的眸子亮晶晶的,仿佛正在向著自己最依戀的娘親邀功。
“染娘真是厲害,這房子看著便像是咱們家呢。”李暇玉仔細看了看,微笑著讚道。
小家夥得了誇讚,心滿意足地繼續努力去了。李暇玉憐愛地望著她,忽而又想起依然渺無音訊的謝琰,心中不由得一慟。她的目光移向窗外,發現映在上頭的日光,倏然很想曬一曬溫暖的日頭。成日關在寢房中,不得隨意開窗通風,不得隨意換洗,總讓她想起當時坐月子的時候。然而,那個會千裏迢迢趕迴來探望她的人,卻始終沒有再度出現。甚至,連她的夢中也難以見到他的身影。
“雨娘,打開窗戶。”李暇玉淡淡地吩咐道,看了幼小的女兒一眼,又道,“一條縫隙即可,免得染娘吹風受寒。”女兒畢竟年紀太小,身子骨不甚強健,還是謹慎些為好。
見她似乎已經忘記自己才是病人,雨娘本欲提醒,在她再度瞧過來的時候,卻不由得微微一凜。這並非她的錯覺,娘子從病中清醒之後,渾身的威勢便不同以往了。那並非是駭人的氣勢,而是從根骨之中散發出的似有似無的尊貴之氣。教人不知不覺便想聽從她的命令,或者為她赴湯蹈火,去做任何事情。
“不過是一條縫隙,不礙事。”李暇玉道。雨娘遂有些猶豫地打開窗戶,帶著新雪氣息的風吹入室內,攪動了沉悶的空氣。不過片刻之間,李暇玉便覺得精神了許多,微微笑道:“什麽時候下的雪?原本隻是想曬曬太陽,想不到卻有意外的收獲。”
“正下著呢。”由院中走進來的李遐齡脫下大氅,拂去肩頭的雪,直到渾身暖起來,才走入寢房。他不著痕跡地望了雨娘一眼,似乎頗不讚同她居然聽從這樣無理的要求。李暇玉不由得道:“她是我的貼身侍婢,自然是聽我的。你也不必使什麽眼色,我一向自在慣了,可不想連開窗戶都要受教訓。”
“阿姊等身子好些再賞雪也不遲。”李遐齡接過話,抱起外甥女逗了逗。染娘坐在他懷中,咿咿呀呀地說著許多聽不懂的話,他也仿佛能聽明白一般仔仔細細地側耳傾聽,時不時很給麵子地點點頭,讓小家夥越發高興起來。
李暇玉望著這舅甥二人,輕輕勾了勾嘴角,繼而目光又有些悠遠起來:“祖父祖母這些時日可安好?一直守在我身邊,恐怕他們也累壞了罷?你記得叮囑醫者,定時給他們診一診脈,敦促廚下多做些調養的吃食。莫要令他們因擔憂我這個不孝孫女的緣故,反而傷了身子。”
“阿姊安心罷,秋娘早已安排妥當。”李遐齡迴道,答得很是自然而然。
李暇玉不由得一怔,細細地打量著自家阿弟。她尚是頭一迴見阿弟如此心平氣和地提及秋娘,仿佛兩人曾經的那些幼稚爭鬥都早已不見蹤影,又仿佛他們朝夕之間便迅速長大了,終於能夠完全控製自己的情緒。
李遐齡似乎發覺了她的目光意味著什麽,清咳一聲:“阿姊,我早已經不是年幼的孩童,當然不會再與她多作計較。而且,我不在的這些時日,也幸虧有她裏裏外外地安排打理,不然咱們家早便一片混亂了。我再不知事,也不會與她繼續爭搶阿姊的喜愛——她確實值得阿姊你如此疼愛她,如此信賴她。”
李暇玉這才忽然想起,自家阿弟已經年滿十六,確實是個能夠獨當一麵的少年郎了。而且,他在外遊曆一載有餘,見識經曆都絕非以往。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何況一別許久,也確實應該重新認識他。想到此,她半垂下眸:“三郎還是沒有任何消息?眼下部曲該搜尋到瀚海了罷?仔細想想,很有可能他早已被經過附近的鐵勒人救起,必須盡快擴大搜索範圍才好。”
“阿姊放心,家裏的部曲、慕容姊夫的侍衛都派出去了,遲早都能將姊夫尋迴來。”李遐齡小心翼翼地觀察著她的神色,“契苾何力將軍與執失思力將軍也都一直盡力派人找尋。如今鐵勒部落都已經傳開了,若是誰有姊夫的消息,咱們必以重金相謝。想來,便是姊夫被人救走,也遲早都會傳出消息來。”
“你做得很好。”李暇玉頷首道,“三郎若是聽聞傳言,也定會及早與部曲聯係。他重傷未愈,可不能待在酷寒的漠北過冬,免得寒氣入骨傷了身子。”她說完這幾句,又微微笑了笑,仿佛數日之後或許便能得到好消息一般。
李遐齡望著她,忽然有些不知該如何迴應是好——全家都依著阿姊,作出堅信姊夫一定會迴來之態,然而已經過去這麽些時日,卻依舊什麽也沒尋著,誰不曾動搖過?但在阿姊麵前,誰又忍心說破?
李遐玉轉而又問起了戰事:“大軍都已經迴朝了?薛延陀殘部眼下如何?迴紇果然又要崛起了麽?那吐迷度可不是什麽易與的人物,他日說不得便又是一位夷男可汗。以我看,倒不如支持鐵力爾部落和烏迷耳,隻可惜他們部落的人實在太少了些,難以震懾其他部落。”
“鐵力爾部落如眼下這般便已經足夠了,至少咱們還能保留著一個漠北草原上的朋友。”李遐齡卻答道,“若是他們得了權勢,占據了漠北的疆域,誰說人心不會發生什麽變化?倒時候恐怕便做不成朋友,隻能做敵人了。”
李暇玉若有所思,不得不承認他說得很有道理:“不錯,人心易變。能夠掌握漠北草原,能夠號令數十萬控弦之士後,或許無論是誰,都不可能輕易滿足自己的所得,想要更多的土地、奴隸、金銀珠寶。不過,迴紇已經聲稱要效忠大唐,若能如突厥那般,設立羈縻都護府或者都督府,或許至少能夠在數十年內維持北疆的平和。”不過,羈縻政策並非萬能,很可能其中還隱藏著許多危機,叛變而後投降,投降而後叛變,周而複始。許多胡族比想象中更善變,若是能一直湧現出阿史那思摩、阿史那社爾、執失思力、契苾何力等深具威信又忠心耿耿的胡將,然後令胡族如鮮卑那般融入大唐,或許邊疆方可徹底安寧。
“那涼州那邊,可有什麽新消息?”她又問,“當初涼州都督府與馬賊勾結的證據應該早便被處理幹淨了,不過若是仔細查一查,未必不能查出什麽。此事由我們自己打聽最為合適,不能輕易去煩勞姑臧夫人,免得連累契苾部的安寧。”
李遐齡點點頭:“阿姊放心,此事我並未透露給表嫂得知,也交代過表兄務必保守秘密。契苾部身份敏感,隻需作為咱們震懾對方的屏障之一便足夠了。迴到靈州之後,慕容姊夫已經著人去查了,我也將咱們的人手派了出去,不過暫時並無證據。想來李襲譽早已警覺,不會輕易再教咱們得了把柄。而且,他似乎對咱們也越加提防了,若不是聖人這些時日正駐蹕靈州,恐怕便會尋機會對咱們下手。不過阿姊放心,李都督也得知了此事,定不會教他有什麽可趁之機。”
“聖人?”李暇玉卻挑起眉,“大軍不是凱旋還朝了麽?聖人怎地來了靈州?”不知為何,提起這二字,她心中便微微一動,而後又迅速地控製住情緒。前世的記憶出現了種種錯亂,她權當是妄想便是了。她的家人,都一直在她身邊。
這時候,門外忽然傳來一聲笑:“迴紇等鐵勒部落正式上呈降表,想尊聖人為天可汗。他們遠赴長安到底不便,聖人這才從長安巡幸而來,受降並令各族族長酋長覲見。聖人禦駕上月中旬便到得靈州,可惜當時的情景你不曾瞧見——幾乎所有世家官眷都顧不得儀態,恨不得將都督府刺史府的飲宴帖子都搶過來,也好得機會見一見真龍天子呢。”
李暇玉尚未迴應,就見孫秋娘攜著李丹薇走進來:“阿姊,十娘姊姊來探望你了。”
李丹薇眼眸微微濕潤,坐在床邊握住她的手:“前兩迴過來,你都昏迷不醒,如今總算是看著好多了。趕緊些好起來罷,祖父有心想讓你覲見聖人呢。”
☆、第一百四十七章 莊公夢蝶
覲見聖人?
李家姊弟妹三人皆微微怔住了,幾乎以為自己聽錯了。天子豈是隨便什麽人都能覲見的?若說李遐玉隻是憑著常識做出判斷,李遐齡與孫秋娘心中便再清楚不過——便是李和與柴氏,身為四品武官與誥命,應邀去參加了都督府與刺史府的飲宴,亦隻是遠遠拜見過這位聖人。聖人此次禦駕駐蹕靈州,隻是為了鐵勒諸部的受降會盟罷了,並沒有什麽遊玩的心思,當然不會耗費時間召見無關人等。
這一瞬間,李暇玉自然理解了李都督的良苦用心:“如果能覲見聖人,甚至於得一兩句誇讚,在隨行朝廷重臣之前掛個名號,自是比籍籍無名更容易自保。李襲譽日後想對我們動手,也必定會顧忌幾分,不敢隨意妄為。將來若能獲得證據扳倒他,或可得些難得的助力。隻是,我畢竟不過是——”
“不過是什麽?”李丹薇柳眉倒豎,輕嗔著拍拍她的手,“你可是難得的女將,千裏迢迢趕往漠北救夫,與謝三郎合擊剿滅三萬薛延陀騎兵!得了這等功勳,如何不能覲見聖人?遍數大唐之內,猛將或許並不少,女將卻能有幾人?再者,鐵力爾部落也是受降諸部之一,當初若無你們相助,烏迷耳又如何能建起這個部落來?而且,若無謝三郎嘔心瀝血製出的輿圖,我們大唐雄師又豈能毫無顧忌地馳騁漠北?他尚未歸來,你身為他的妻子,又如何不能得到召見?不僅僅是召見,祖父和契苾何力將軍還想當場為你請功請賞呢。”
聞言,李暇玉恍然間又想起謝琰。不錯,若是她不堅持,那他的功勞到底會如何算?少不得有人要將他定為“戰死”!她絕不能讓那些人算成什麽“追封”!便是在聖人麵前,也須得為她的三郎正名,給他留著所有他該得的一切。她絕不是作為遺孀的身份去博取同情,而是堂堂正正地領受他們的功勳,領受他們的榮光與獎賞。
李遐齡望了正出神的自家姊姊一眼,誠懇地道:“多謝李都督與十娘姊姊為阿姊籌謀。都督的照拂,我李家上下皆感激不盡。對於十娘姊姊,我們便不這麽客氣了。阿姊如今也醒過來了,十娘姊姊若得空,不妨帶著阿修與芷娘過來住些時日?你們這麽些日子不見,想來也有許多話想說。”
“是呢。”孫秋娘親熱地一邊攬住李丹薇的手臂,一邊握住李暇玉的手,“十娘姊姊無論什麽時候過來都使得。你常住的院子,我每日都讓人仔細打掃,直接住下亦無不可。而且眼下家裏不夠熱鬧,祖母每日都想聽咱們的小郎君小娘子們笑笑鬧鬧,不然便覺得有些寂寥。”
“這些時日宴飲帖子實在太多,抽不開身。而且以我看,你們也都暫時一同搬去靈州住些時日才好,也免得祖母在路上奔波勞累。禦駕離開靈州之後,咱們再啟程迴弘靜縣來,豈不是更好?”
“十娘姊姊說得很是。祖母前些日子……既是如此,我便趕緊收拾起來。待阿姊身子轉好些,便去靈州別院住下。此外,其實我還覺著有些好奇,此番計功,阿姊和姊夫能得什麽功勳?職官可能升上一升?”
“這樣的功勞,自然至少當得起一個折衝都尉。”李丹薇迴道,“元娘也應該晉為郡君才是。按我說,不如給她請封一個縣主,封號就是弘靜縣主,那我們姊妹二人便齊全了。懷遠縣主、弘靜縣主,聽起來便是姊妹不是?”
迴過神來的李暇玉聽得此話,禁不住失笑:“縣主豈是隨便封的?那可是宗室女的品階。我家雖是姓李,卻和隴西李氏沒有半點幹係,是再尋常不過的寒門子弟。不似懷遠縣主你,繞著彎還能算是宗室遠親呢。幸而李都督沒有聽你的,不然恐怕就鬧笑話了罷。不過……仔細想想,弘靜縣主聽起來確實很不錯呢。”
此時,她腦海裏卻又倏然響起那句話——“長孫皇後是我祖母,太宗皇帝是我祖父”。宗室?若是前世記憶確實有跡可循,大部分屬實,或許她和皇室的確有淵源。隻可惜,前世便是前世,無論是真是假,她都不可能接受陌生人為親人,都不可能為了陌生人付出什麽。
十來日之後,李暇玉便隨著家人一同搬到靈州。然而,她卻並未住在李家別院中,而是帶著染娘去了謝琰購置的小別院住下。這是他們的新房,攏共卻並沒有住過多少時日,她其實也不算多熟悉。不過,這宅子是謝琰精心布置的,置身其中之時,她仿佛還能感覺到他正守候在身邊,故而不願意離開。而染娘也甚是喜歡梅開滿園的景致,頑得十分自在。家人到底放心不下她們獨自住在此處,索性便一同搬過來。小小的宅院中住下了十口人,數十仆婢,雖是擁擠了些,卻有種別樣的溫暖之意。
又兩三天後,李暇玉便穿上覲見的鈿釵禮衣,與李丹薇一同去覲見當今聖人。
便是從未受過前世影響,李暇玉對這位天子亦是心懷崇敬。少年時遂深謀遠慮,用兵如神,且令無數漢族胡族的英雄折服於他,不得不說是與生俱來的能力與魅力。登基之時玄武門外的廝殺暫且不提,鬩牆之禍到底未能避免。然而,登基之後,卻是開創了盛世——在外連戰連勝威震四海,在內倉廩充實民生繁榮。無論史家如何苛刻評論,如何詬病他的私德,於天下黎民而言,他也是位不可多得的明君。他不僅在朝堂中擁有無上的威望與擁戴,且在民間亦是聲望甚隆。故而此番來靈州,幾乎所有人都渴望著能得見天子龍顏。
這一日,是正式受降之後,又一次宴請諸部落酋長族長的日子。相對前些時日的正式大宴飲而言,此次較為隨意一些。而且,宴飲結束之後,諸部落的首領便將陸續離開,聖人之禦駕也將返迴長安。故而,此時正是聖人身心最為放鬆的時候,亦是最適合覲見的時候。
李暇玉與李丹薇靜靜走在錦繡繁華的行宮園林中,遠遠便能聽見絲竹聲響,甚是熱鬧。兩人的腳步依舊不緊不慢,來到正在行宴的殿堂前。當她們停下之後,便有宮侍往裏傳信,不多時又有地位更高的女官出來相迎。
兩位綺年玉貌的年輕美婦徐徐而入,目不斜視。女官引著她們順著長廊繞過宴飲正堂,來到側堂之中。這裏頭坐著盧夫人等高官貴婦,以及部族首領的大小閼氏或女兒。絲帖兒亦在其中,眼眸微微發亮地朝著兩人使了好幾個眼色。
李丹薇輕輕握了握李暇玉的手,便轉身去絲帖兒身邊坐下了。女官則繼續引著李暇玉前行,來到男子們宴飲的正堂之上。舉目望去,幾乎一半皆是熟悉的麵孔,李都督、契苾何力將軍、執失思力將軍等自不必說,李襲譽也赫然在座,另還有諸鐵勒部落首領之中的烏迷耳等。然而,在那些她本該並不熟悉的臉孔中,她卻一眼就認出了當今天子——
並非是他的衣著打扮貴氣,亦並非是他的氣度出眾,而是在她記憶中,天子就是這般模樣,她前世的祖父就該是這般摸樣。他兩鬢斑白,雙頰微陷,臉色略有些發白,顯然有些病態。而且,他亦不似身邊那些將軍那般或魁梧或富態,而是清臒猶如文士。不過,他的舉動卻豪爽如武人,嗬嗬大笑著放下酒樽,而後饒有興致地望向猶如闖入不適宜之地的她。
仿佛有什麽正在血脈之中湧動著,一瞬間似乎便要按捺不住衝出來。這一刹那,李暇玉有些恍然。她無比清晰地意識到,前世的記憶或許並非不真實,而僅僅是出了些許錯漏而已。而眼前的聖人,也確確實實是她曾經的祖父,能夠引起她發自血脈中的共鳴與牽念。她先前所篤定的不會為前世故舊所動的信念,竟不知不覺有些動搖起來。
莊公夢蝶,蝶夢莊公,她到底是李暇玉,還是義陽公主李下玉?這世上是否還有一位義陽公主,正在東宮之中生長?她的經曆到底是否真實?抑或另一個她的經曆才是真實?
心中有萬般思緒湧動,李暇玉卻都緊緊地按捺住了,麵上絲毫不顯現。在外人看來,她不過是朝著天子行了禮節,優雅動人猶如受過嚴苛教養的貴女,完全不似能夠行軍打戰殺敵的女將:“妾謝李氏,覲見聖人。”她淡定的表現,毫無錯漏的舉止,甚至令世家出身的幾位高官不由得為之側目。
“這種場合,如何能令女流——”不知是誰用鐵勒語嚷嚷了一句,烏迷耳不緊不慢地接過話:“在座的諸部族長,除了吐迷度族長之外,誰曾殺滅三萬薛延陀人?若有如此戰功,方有資格道出此話。”
“不錯。”李正明都督與契苾何力將軍齊齊起身。李都督和藹地笑道:“聖人,這便是謝果毅都尉之妻,臣麾下李折衝都尉之女孫,亦是朝廷禦封的縣君謝李氏。亦正是她,孤身一人帶著部曲女兵奔赴漠北,勸服烏迷耳族長,借兵千餘人,又請烏迷耳族長之女絲帖兒說服迴紇、仆骨等部落出兵,一同助夫解去三萬薛延陀騎兵之困。”
“不僅如此,她與謝果毅都尉合擊這些薛延陀人,施計驅趕殘兵令其炸營,最後僅僅以數百人傷亡為代價,將這三萬多彌可汗的親信盡數剿滅。”契苾何力將軍接道,“夫婦二人,皆是難得的智勇雙全的將才!我曾向聖人讚過,謝果毅都尉有霍驃騎之才,其實謝李氏也絲毫不遜於他!”
☆、第一百四十八章 口諭封賞
前有烏迷耳的支持,後又有兩位服紫高官毫不掩飾的讚賞,在場眾多皆可稱為一時英豪的男子皆一改方才的散漫輕蔑之色。他們甚至都顧不得禮節,以驚異的目光打量著眼前這位年輕的命婦。她生得精致美麗,膚色有些蒼白,身量比尋常女子略高些,瞧起來卻仍是十分纖細婀娜。在這堪稱瘦弱的身軀當中,居然蘊藏著那般兇殘的實力?簡直教人難以置信。
“能得兩位愛卿如此交口稱讚,確實絕非尋常之輩。”聖人笑道,命女官上前相扶,“起來罷。無論你們如何瞪大眼睛瞧著,她也不過是個年方十七八歲的小娘子而已——雖然長安城裏那些成日策馬飛奔狩獵打球的小娘子,確實遠遠不能及她之萬一。而且,在朕看來,她也是個頗有些麵熟的晚輩。”
聞言,李遐玉心中微微一動,她不著痕跡地抬起眼,敏銳地捕捉到天子一閃而過的和藹神情。瞧上去,竟與她記憶中一般無二。昔年她尚是太子膝下唯一的長女,經常能見到這位祖父。因著愛屋及烏之故,他待她與長兄很是榮寵,無論有什麽賞賜給東宮,絕不會少了給她的那一份。曾幾何時,他也會難得地牽著他們兄妹的手,在偌大的宮城中漫步而行;曾幾何時,在滿目繁華的家宴上,他們也曾經有過難以忘懷的天倫之樂;曾幾何時,他駕崩的時候,尚且年幼的她也曾經悲傷哀泣。
恍惚之間,她又聽見天子輕輕歎道:“如此難得的小娘子,倒教朕想起了阿姊——許是如此,才覺得麵熟罷。”他所說的阿姊,自然是他唯一的嫡姊平陽昭公主,亦是古往今來唯一以軍禮下葬的巾幗英雄。
幾乎是本能地,李遐玉便迴道:“啟稟聖人,妾之祖母曾是平陽昭公主身邊的侍婢,後來亦是守護貴主安危的女兵,得賜姓柴。妾之祖父亦曾是駙馬之部曲,亦守衛貴主身側,得賜姓李。祖父祖母在貴主身邊侍奉多年,得貴主恩赦放為良人,又得貴主提拔護佑,方能走到如今。貴主之恩情如同再造,妾與家人永不能忘。”祖父祖母的出身從來不是秘密,在他們家亦從來不是可恥之事。
聖人微微一怔:“想不到阿姊與你們還有這般淵源。這也難怪,你祖父祖母居然能教養出如你這般出眾的女將來,確實巾幗不讓須眉。以你的功勳,若為男子,便是封個折衝都尉也使得了。也罷,既然謝果毅升為折衝都尉,你便夫唱婦隨,封作四品郡君罷。不過,隻作個尋常郡君到底還是有些委屈你了,朕再給你一個封號‘定敏’。此外,朕特許你多養些女兵部曲,湊夠千人,都交給你帶著。再讓李愛卿在賀蘭山腳下多圈幾個莊子給你,好好養兵練兵!”
“妾跪謝聖人隆恩。”安民大慮曰定,純行不二曰定,嗣成武功曰定,德操純固曰定,鎮靜守度曰定;應事有功曰敏,明作有功曰敏,英斷如神曰敏。兩個嘉字皆是再適宜不過。雖依然是郡君誥命,但有嘉字的郡君大約是大唐頭一份,自是與眾不同。這般的榮寵,或許是看在平陽昭公主的情分上,或許是確實欣賞她的才能,或許是……純粹覺得麵善——然而,他依然是高高在上的天子,她依然隻可能是臣屬內眷。所謂的血緣血脈,或許曾經存在,如今卻早便斷絕得幹幹淨淨。
李正明都督撫著須欣慰地笑起來:“有了聖人這番話,你看中了賀蘭山腳下的哪些莊子,盡管來與老夫說便是。不拘是哪家的,老夫都一定給你淘換過來。用區區幾個莊子,換一位駐守靈州的女將,那可是再值得不過了。將來無論是誰接替老夫作靈州都督,想來也須得承下聖人這份人情。”
聽得此話,眾人都轟然笑起來,舉杯相慶。飲下杯中酒之後,李襲譽卻忽地道:“說來,謝果毅還未尋到麽?算起來都已經過了四個月罷?他身中數箭落入河中,至今了無音訊——唉,如此將才,真是令人惋惜。”
李遐玉舉著酒樽,險些手腕一抖,將裏頭醇厚的劍南燒春都潑到這個陰毒小人的臉上。然而,她尚未出言,契苾何力將軍便很率直地拿話堵了迴去:“說句不中聽的話,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如今尚未有定論,李襲譽都督何出此言?便是我這個鐵勒人也曾經聽聞,當年張騫通西域,蘇武牧羊,亦是十數年音訊不通,後來不都安然地返迴?如今謝果毅不過剛剛失去消息而已,茫茫大漠,誰又等不起呢?”
李襲譽滿臉愧色,舉杯一飲而盡:“是我不該提起此事。”然而,那雙飽含暗示的眼,卻依舊在李遐玉身上轉了轉,仿佛是可憐這位年紀輕輕的“遺孀”一般。李遐玉隻當做沒瞧見,垂眼啜了一口酒液,將烏黑雙眸中熊熊燃燒的火焰遮掩得嚴嚴實實。她在這群高官之中確實什麽也算不上,又是年紀輕輕的晚輩,隻得煩勞李正明都督與契苾何力將軍出言相護了。
許是喝得暢快了,又有鐵勒部族的某位酋長半醉半醒地嚷嚷道:“聽說這位女將曾殺敵數百?想必武藝應該很是了得?不如來比一比射箭如何?”說罷,還略帶著些挑釁之意地看過來:“我們鐵勒男兒的射藝,絕不會輸給女人!”
李遐玉夷然無懼,淺淺一笑:“若是閣下輸了,那又當如何?”若是比武,她的力氣自然與男子還有些差異,隻能以靈活的反應取勝。若是射箭比準頭,她卻是充滿了自信。每日勤練不輟,她不可能輕易輸給他人。
那酋長一愣,豪爽地揮手道:“願賭服輸!那我便送良馬兩千匹,獻給天可汗!”他的頭腦倒是靈活得很,這麽一番話便取悅了正注視著他們的天子,亦令諸高官與部族酋長皆很是給麵子地隨之大笑起來。
李遐玉勾起唇角:“這是你我之間的賭約,自然隻能將馬給我,然後由我借花獻佛上呈聖人。若是我輸了,便將新得的幾座莊子五十年內出產的糧食都送與酋長罷。賀蘭山腳下的土地肥沃,這些糧食應該足夠酋長的部落每年過冬了。此外,若是酋長還覺得不足,我便傾家蕩產買十車西域的胡椒補足如何?”胡椒與安息茴香皆為價值千金的香料,在漠北草原上尤其珍貴。當然,十車香料遠遠不足以令李家謝家傾家蕩產,隻是須得在大庭廣眾之下彰顯出自己的誠意而已。
那酋長雙眸輕輕一縮,顯然十分滿意這個彩頭。另有幾位小部落的酋長似乎也被價值高昂的彩頭所吸引,立即紛紛跳起來,嚷嚷著“我也想賭”、“我也能出良馬一千匹”之類的話。李遐玉遂挑眉輕笑,對著天子行禮道:“請聖人做主,他們這麽些人一擁而上,豈能讓我大唐勢單力孤?”
聖人高聲笑道:“確實如此!你們這麽些魁梧漢子,居然集結在一起去欺負一個年輕小娘子!朕都替你們覺得害臊了!”他環視周遭,又道:“朕若讓愛卿們下場,恐怕你們也會覺得不公平。這樣罷,李愛卿將慕容家的小兒喚過來!讓你的孫女婿也為咱們大唐爭口氣!”
李正明都督笑眯著眼,嗬嗬道:“不僅老臣的孫女婿武藝出眾,老臣的孫女射藝亦是不在話下。此外,李折衝都尉還有不少厲害的孫子孫女呢,不如都讓年輕人過來罷!若是他們輸了,老臣便是砸鍋賣鐵,也會將彩頭拿出來!”
“好!好!好!”聖人最喜射獵,立即吩咐宮人準備,“光是飲宴有什麽意思?趕緊些將人都喚過來!等他們分出勝負,咱們也下場鬆一鬆筋骨!唉,若不是這迴出來得太急,又趕著迴長安,朕還想去賀蘭山射獵呢。”
人群越發興奮起來,笑鬧之中,李遐玉迴到偏殿,低聲與李丹薇、絲帖兒說了此事。絲帖兒立即撫掌笑道:“比起幹巴巴的飲宴,這才更有意思呢!我也想去!彩頭就讓我阿父出好了!不過,我可是要和兩位姊姊站在一起的!”
李丹薇無奈地輕嗔:“你們的射藝都比我高明,祖父怎地將我也推了出去?若是害得咱們輸了……也罷,都已經說出口了,咱們趕緊去換身衣衫罷。幸好侍婢們都帶足了換洗衣物。”說罷,她便牽著李遐玉、絲帖兒離席。盧夫人也聽聞了此事,皺著眉頭欲喚住她們,但此事已成定局,她還能抗旨不尊不成?於是,也隻能強壓下心頭的鬱怒與對李都督的埋怨,閉口不言了。
待到眾人皆準備妥當,鐵勒族已經有七八位酋長躍躍欲試,皆是看起來便精壯強悍的魁梧漢子。而大唐這一頭,除了慕容若、李遐齡、郭樸之外,竟都是女子——李遐玉、李丹薇、絲帖兒、孫秋娘。孫夏射藝較差,搬出了雙斧,用渴望的目光望著對麵,卻似乎沒有一位酋長打算迎戰。
“瞧瞧他們,簡直就是在欺負咱們大唐的年輕郎君和小娘子。”聖人搖著首,對身邊的愛將們道,“若是待會兒不慎輸了,彩頭不能賴掉,不過你們卻須得下場將他們的氣焰都打壓下去。唉,如果懋功(英國公李勣)在此,他們安敢妄動?”
契苾何力與執失思力等人皆朗聲笑道:“聖人盡管放心,若是咱們的小郎君小娘子們輸了,臣等立即就下場去好好教訓那些家夥!不過,聖人且先瞧著罷,咱們的小郎君小娘子恐怕也不會輕易讓聖人失望。”
他們的話音方落,身著一身赤紅胡服的李遐玉便執弓出列:“不知各位酋長打算如何比?每人指定一人比試?或者敗者下場換人,勝者則一直不下場?又或者,七戰四勝?當然,無論諸位選擇什麽規則,我們都盡可隨意。”換了身衣衫的她渾身上下並無多餘的裝飾,然而卻不知不覺多了幾分軍中將士的剛強之氣甚至於淩厲之氣,同時亦是自信飛揚、耀眼至極。
“各比各的,輪流挑對手,不得重複比試。”酋長們很幹脆地道。方才主動挑釁於她的那位酋長遂出列。
☆、第一百四十九章 名震靈州
此時此刻,臨時鋪設的射場之外已經坐滿了言笑晏晏的觀眾。為首的自是當今天子與其諸位愛將,席下還坐著鐵勒諸部族長以及靈州的文武屬官。原本在偏殿中飲宴的女眷們亦坐了數席,帶著矜持的笑容,不著痕跡地打量著立在場中的那位英姿勃發的少婦。她們或多或少都聽聞過李暇玉,也曾暗地裏嘲笑堂堂陳郡謝氏子竟娶了個粗野的寒門之女。然而,曾經嘲弄諷刺的對象年紀輕輕地就獲取了戰功,竟又幸得天子刮目相看,如今更是充滿自信地應下了鐵勒酋長的挑戰,這讓她們心中都頗為複雜。
地位最高的盧夫人沉著眼望著場上的年輕郎君與娘子們,有些氣悶的目光掠過了不遠處的柴郡君,發現剛來的她身邊已經簇擁了好些武官家眷,便又悄然移開了視線。昔日她絲毫不放在眼中的部曲女婢出身的寒門家族,居然眼看著便要後來者居上了,她也曾暗地裏焦急過。然而,天命有常,如今他們引以為傲的孫女婿折損在塞外,憑著區區孀婦和稚子,往後又能翻出什麽水花來?隻是她卻並未想到,自家從老到少都將胳膊肘往外拐,不提拔自家人也就罷了,反而將大好的機會給了這群庶族,著實令她氣怒難當。
蕭瑟寒風卷著秋葉,將旁邊的圍障吹得簌簌作響。眾人皆是談笑自若,看上去仿佛隻當這是個再尋常不過的遊戲。然而,絕大多數人心中都很清楚,這絕非簡單的遊戲。這次射藝比賽的結果,關乎著靈州一地的戰力,更關乎著大唐對鐵勒諸部的震懾之威。贏了,自是大出風頭無人能及;輸了,或許仕途便就此止步,更可能一輩子都受到嘲弄與蔑視。
李暇玉與那鐵勒酋長立在階下,幾乎同時舉弓對準百步之外的箭靶。她仿佛感覺不到任何壓力,泰然自若地拉弓射箭,似乎不必猶豫不必瞄準,甚至不必思考。僅僅片刻之間,一支支箭便帶起風聲,狠狠地射中了遠處的靶子。每中一箭,皆引得四周禁不住歡聲雷動,喝彩聲連連。
二人皆是十射十中,李暇玉速度極快,且幾乎是後箭緊追著前箭,箭箭正中紅心。鐵勒酋長費時比她更多些,有一兩箭稍微偏離紅心,卻也並不算失敗。幾名身為天子近衛的千牛備身抬著二人的靶子繞場一周,而後在聖人麵前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