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氏扶著他,笑道:“大郎也想跟著去瞧呢!若不是外頭風雪大,讓乳母抱著他去看看也使得。否則,這小子執拗的脾氣一上來,便指不定要自個兒爬過去了。”她話音方落下,孫小郎便掙紮著從她懷裏爬出來,斜著身子就要往榻下栽。
李遐玉忙將他抱起來,遞給茉紗麗安撫:“果然想跟著去呢。”
茉紗麗輕輕搖著小家夥的身子,歎道:“他阿爺平日也並不經常家來,不知怎地,爺倆卻偏偏親熱得緊。若是半日不見他阿爺,便要幹嚎起來。罷了罷了,我實在是拗不過他,帶他去演武場看著罷。”
孫秋娘忙命乳母準備了厚實的繈褓,把小家夥裹得嚴嚴實實:“阿嫂記得撐著傘,莫受了寒。”說話間,茉紗麗便已經穿上赤紅狐裘,又戴上灰貂皮昭君套,披上銀鼠皮披風,將小家夥摟在懷裏護住,由婢女打著傘、數個小婢圍攏著擋風,漫步出了內堂。
不過片刻之間,內堂中隻剩下柴氏、李遐玉、孫秋娘三人。柴氏便將她們招到身邊,一手攬著一個:“元娘成婚,我心中掛念的事總算也了結一半。隻等玉郎再過幾年成親,秋娘也許了人家,就可安心等著抱重孫子重孫女了。”她雖有心讓孫秋娘與李遐齡親上做親,平日裏卻並不顯露出來,說話時亦十分周全。故而至今為止,孫秋娘從未發覺長輩的心思,撒嬌道:“祖母,兒不想嫁,隻想陪伴在祖母身邊,也能替祖母和阿姊打理內務。”
“好孩子,婚姻的緣分是說不準的。你阿姊先前不也說過不願嫁,要出家為女冠之類的話?你瞧她如今,不是過得很滋潤很自在麽?”柴氏笑起來,捏著她的鼻尖,“可見日後過得順不順心,嫁不嫁便不必再說,嫁什麽人才最為重要。你的新婿,祖母也必會千挑萬選,不會讓你為難。”
孫秋娘不再與她爭辯,隻是皺著鼻子拿眼角瞥向李遐玉,無聲地求救。李遐玉遂忍不住笑起來:“祖母,秋娘臉皮薄,便暫且不必與她提這些了。待到她及笄之後,再與她相看也不遲。咱們靈州的好男兒並不少,那時候尋也使得。”
“她的臉皮薄不薄,我還不知道麽?”柴氏道,“論虛歲,如今已經十四,翻過年就十五,也不小了。”
“……那是虛歲,離及笄還早著呢!況且祖母不是說,早成婚也不好麽?”孫秋娘趕緊抱著她的手臂撒嬌,“等到十六七的時候再說這些事也不遲。”
柴氏聽了,迴過神來,又叮囑李遐玉:“早先替你調養身子的時候,我也曾叮囑過你,最好遲些再有身孕。這可是大醫者曾提過的,年紀不足就開始生養,容易傷身子。所以,你可得千萬小心些,滿了十六之後再有孕也不遲。橫豎又沒有舅姑在身邊,無人會盯著你們。”
“兒省得。”李遐玉低聲應道,臉微微一紅,“兒一點也不著急。”至於一心想要三兒兩女的某人,就讓他幹著急去罷,也不必理會。
作者有話要說: 謝三郎:剛剛用書賄賂小舅郎,結果轉頭就翻臉了,嘖
李玉郎:書當然沒有阿姊重要!!
————————————
李玉郎:姊夫姊夫,說好的書呢?
謝三郎:嗬嗬
☆、第一百二十四章 戰事漸起
十日的婚假聽起來似乎並不算短,然而兩人獨處的甜蜜時光卻像是流水一般轉瞬即逝。縱是再如何不舍,謝琰終究仍是準時趕迴了河間府軍營點卯。李遐玉將他送出門後,便吩咐仆婢將該封存之物都收拾起來,留了些行事周全之人看宅子,就帶著幾車慣用的物什,迴到李家別院住對月。說是住對月,實則是搬迴家來。至於那小別院,或許須得謝琰得了長假時才能再度派得上用場了。
歸家之後,李遐玉每日的生活與出嫁前幾乎相差無幾。習武習字、煎茶點茶、打理庶務、陪伴家人,十分隨意自在。不過,到了年節之時,她卻不能像以往那般隨性,而是須得以謝琰之妻的身份出麵交際,給同僚上峰等諸般人家送節禮、赴宴飲等。
謝琰作為河間府校尉,本便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他的同僚上峰皆是熟識之極的人家,以往便經常來拜訪柴氏,見了李遐玉也隻有滿口誇讚的,自是不會過於為難。然而,輪到靈州城內那些官眷世家的時候,便是免不了諸多風言風語了。刺史府、都督府、司馬府等眾多宴飲場上,仗著門第高且父兄郎君官職高便對她明諷暗刺者,真是數不勝數。她權當什麽都不曾聽見,泰然自若,令那些人大都乘興而來敗興而歸,倒教有些官眷高看了一眼。
及節前,她又去了一趟慕容府探望李丹薇。因天候寒冷並新診出身懷雙胎之故,李丹薇近來並未在這些大大小小的宴飲中露麵,聽聞她受欺負的消息,冷哼道:“不過是些破落戶罷了,見不得你嫁的謝三郎居然是陳郡謝氏子,心中正發酸呢。說不得還做著美夢,想著你這寒門之女能嫁高門,她們也是明珠蒙了塵——也不自個兒照照鏡子好生瞧瞧!可惜你出嫁後,倒不好如以往那般肆意,不然便是狠狠地刺迴去又如何?且再等些時日,我去替你出口氣。我這個懷遠縣主的封號,可不是掛著好看的。”
“有了縣主姊姊這番話,我還擔心什麽呢?”李遐玉禁不住笑出聲來,“就等著縣主姊姊給我撐腰了。你知道,我其實並不喜歡這種拐彎抹角的冷嘲熱諷,白白耗費時間。實在忍不住的時候,便覺得該動手教訓了。隻可惜如今是謝家婦,倒不好傳出什麽奇怪的名聲,免得給日後留下什麽隱患。”
“趕緊讓謝三郎升作果毅都尉,我便去央祖父兌現許給你的縣君誥命。”李丹薇道,“身為誥命夫人,看她們還敢不敢多嘴多舌。我依稀記得,好像還有一級鄉君的誥命,是專門賜給流外勳官之母妻的。不過,眼下你並不算適合,倒不如再等上幾年。說來,這誥命本是你自己掙來的,卻還是須得仗著謝三郎升官才能得到,可真是不公。”
李遐玉聽了,依舊很是坦然,隻淺淺笑道:“原本我便不是為了誥命而出戰的,能得了都督的讚許,已經是意外之喜了。說來,三郎是陳郡謝氏子的消息究竟是如何傳出去的?莫不是迎親的時候,教那些儐相賓客看出了端倪罷?或者,是謝家大兄待客的時候不慎提起了隻言片語?”
“你家謝三郎那模樣氣度,瞧著便完全不似寒門子弟,猜他是陳郡謝氏子的人早就多得很了。隻是見他沒有家族扶持,又是個微末的武官,有些半信半疑,才沒有貿然與他來往,甚至於上門提親而已。你們成親的時候,他的兄長亦是樣貌風度談吐無不出眾,誰還會懷疑他的出身門第?”李丹薇迴道,“恐怕有不少人早便悔恨得捶胸頓足了,所以才瞧你百般不順眼,拿著你出氣。”
“隻希望這些人中沒有什麽好事者,特意去陳州打聽謝家之事,將我們二人的婚事傳得沸沸揚揚……”李遐玉蹙起眉,“三郎曾說過,謝家沒落之後,已經許久不與其他頂級門閥世家來往了。可能消息也不會那麽靈通罷。”
“便是他們知道了又如何?你已經是謝家婦,連宗子謝大郎都認了,誰還能不認?”李丹薇握住她的手,輕輕搖了搖,“若是實在擔心,多派些人手去陳州盯著。有什麽風吹草動,你們二人也好應對。我真是從未見過,還有這般防著緊著的母子。你那阿家身為太原王氏女,居然如此不好相與,弄得母子離心,真是令人覺得感慨萬分。”
“我們如今過得逍遙自在,可不想因疏忽之故,惹來阿家的雷霆震怒。”李遐玉輕輕一歎,“其實我們並不懼怕她什麽,隻是覺得她會阻撓我們的打算,幹擾我們的生活,令大家都不得安生而已。三郎順風順水地走到如今,若是因她之故耽誤了,他心裏必然不會好過。這位眼裏隻有進士才算是晉升之途的阿家,定是瞧不上他這種從七品下的小武官的。”
李丹薇聽了,自是十分同情:“放心,有你懷遠縣主姊姊在呢,必定會一直為你撐腰的。便是長輩,想來她也須得給我三分顏麵才是。不然若是我發了威,必教她的兒子侄兒兄弟外甥們永遠都升不得官,該怕的便是她了。”
“是,是,是。”聽到她這般豪氣萬千的發話,李遐玉收了些許愁色,不禁粲然笑了起來,“縣主姊姊的威望,何人能及?說來,姊姊你近來的脾性真是越發霸氣了幾分,連我都有些自愧不如了呢。莫不是終於領會了該如何做一位禦封的‘縣主’?”
“不好麽?”李丹薇挑起眉,“我隻是如你那般,再也不願意忍耐著罷了。無論是誰,都不能再勉強我做什麽。便是阿娘,說了不中聽的話,我也會明白地說我不愛聽了,她看在我腹中懷著雙胎的份上也不好指責我什麽。果然,如今神清氣爽,真是暢快得很。阿若也說,就該如此隨性一些才好。”
“當然很好。”李遐玉俯下身,小心地貼在她的肚腹上感覺著裏頭的微末動靜,輕聲道,“若是姊姊你永遠都能如此愜意,那便再好不過了。”
李丹薇垂下眼,輕撫著她的背:“咱們姊妹都經受過許多事。我覺得,一定是這輩子的苦難都已經熬過去了。所以,日後必定都會順心如意的。便是稍有不如意之處,也定會漸漸轉好。元娘,你不必擔心。”
“盡人事,聽天命。”李遐玉接過話,“姊姊放心,我並未多想,也在盡力為我和三郎的未來籌謀。我明知將來會遇上什麽樣的阿家,明知可能會受什麽刁難,也仍然要嫁給他,自然不會辜負自己的情意與信念。”許多事,她不能等著謝琰去做,而是應當自己想得更周全一些,更主動一些。
自慕容府歸家之後,李遐玉便迴了內堂拜見柴氏。她步入門內之時,正好瞧見一位眼熟的部曲匆匆退出來:“祖母,方才那個是侍奉在祖父身邊的部曲罷?如此行色匆匆,可是有什麽事發生?”
柴氏展開信件看了幾眼,又將旁邊密封的信匣交給她:“據說北疆有異動,都督命河間府上下夙夜警備,應當是不久之後便要出兵了。為了平息其他人的嫉恨,三郎已經許久沒有得到巡防的機會,這迴都督親自點了他的名,總算不必被壓著了。”
“仍是跟著慕容果毅出戰?”李遐玉打開信匣,匆匆瀏覽之後,蹙眉道,“校尉底下到底隻有二百四十人,還是將家中的部曲都遣過去更安穩些。新練出來的部曲都尚未見過血,也需要這種機會。不過,到底出了什麽異動?怎麽烏迷耳竟並未派人來送信?”最大的異動,莫過於薛延陀夷男可汗病死,二子相爭,兄弟鬩牆。不過,若當真如此,怎麽可能傳不出消息來?
“多想無益。”柴氏道,“咱們將該做之事做好便是了。情況未明之際,你也不必想著隨三郎一同出征。以前隻幾個熟識的人一起出征,你帶著女兵部曲同住也無人會說什麽。如今整個靈州的府兵或許都會北征,你貿然出現便不太合時宜了。若是得了什麽誥命封號倒也還好……罷了罷了,暫且留在我身邊罷。”
“祖母放心,如今正是年節的時候,家中一片忙亂,兒當然要留下來襄助祖母。”李遐玉笑道,“什麽節禮宴飲,總不能讓祖母事事都幫我打算,替我擋迴去。”作為謝琰的新婦,她如今最該做的,便是幫他經營好家人、同僚之間的關係。
諸如,趁著如今陳州老宅尚一無所知的時候,將謝家大兄與大嫂徹底爭取過來。日後便是阿家生事,也能多兩個轉圜之人。大嫂是阿家的內侄女,又是阿家親自為大兄求娶來的,說話定然有幾分份量才是。隻要她是個明理之人,又完全沒有利益的糾葛,她們便應該不難交好。至於給老宅的節禮,照舊多送一份,心照不宣地讓大兄以他的名義送迴去便是了。雖然麵上得不到任何益處,私底下卻得了大兄的讚許,何樂而不為呢?
至於同僚,無論關係好與不好,多備些節禮總不會錯。若是脾性不合,維持麵上的情誼便足矣,無須在意她們背後說什麽做什麽。到底謝琰升遷與否,靠的也不是他們。他們反倒要指著日後分謝琰的功勞,便是看在李和與柴氏的份上,也不敢隨意撕破顏麵。至於上峰,無非是郭果毅、何果毅、慕容果毅三人了。慕容若且不提,懷遠縣主姊姊剛許諾要替她撐腰呢,閨中密友自是與眾不同。倒是郭巡與何長刀兩家的節禮,須得悉心準備。他們如今與李家算是通家之好,無論是長輩或同輩,親近些亦是應該的。
既然心中已經有了打算,李遐玉做起事來自是有條不紊,安排得十分妥當。柴氏對她一向放心,隻看了她的節禮單子,便連連頷首。年前謝琰又派人送了幾迴信,隻略提了些戰事,餘下的便皆是各種膩人的思念之語了。將近元日的時候,河間府千餘府兵皆北上巡防,隻剩下李遐齡一個兒郎的李家依舊十分平靜地過了年。
☆、第一百二十五章 小別重聚
許是因巡防及時的緣故,所謂的北疆異動並未波及靈州等地,民眾們依然歡歡喜喜地度過了正月。不過,河間府千餘府兵卻始終沒有半點消息傳迴來,令武官們的家眷頗有幾分坐立不安。然而,見迴到李家老宅的柴氏與李遐玉等人依舊淡定如常,她們也漸漸安下心來。在這種時刻,沒有消息也算是一種好消息了。
風雪嚴寒轉瞬即逝,或悠閑或忙碌之間,便又至晚春時節。進入三月之後,鶯飛草長,姹紫嫣紅開遍,靈州城內外亦漸漸恢複了繁華熱鬧的景象。去往郊外踏春者比比皆是,準備上巳節遊玩的小娘子們亦是滿含期盼,將顏色鮮豔的春衫著上,希望更能襯出自己的好氣色。天候轉暖之時,李遐玉便約了李丹薇前往莊園中閑居。她狩獵習武鍛煉女兵,李丹薇則采集百花準備親手釀百花酒給即將出世的孩兒們。
深夜,正熟睡間,一個帶著些許寒氣的擁抱將李遐玉從夢中驚醒。她睜開睡眼,瞬間便完全清醒,緊緊迴擁住來人,感受著那熟悉的氣息:“何時迴來的?可曾受傷?”言語間,自是難掩思念與擔憂之意,完全不似平時那般淡然平靜。
謝琰吻住她柔軟的雙唇,低聲道:“不用擔心,我的身手你還不知道麽?不久前我們才悄悄迴了軍營,猜著你大概在莊園中等我,便暗地裏出了營地。”隻要想到愛妻就近在咫尺,他便覺得連一時半刻也不能再等了。新婚十日之後,便離開了一百餘天,思念之情與日俱增,怎麽可能安然待在軍營之中?
“阿玉,你想不想我?我幾乎每時每刻都想著你,有時迴望四周,便依稀覺得你正策馬立在身旁……真該讓你與我一同去才是。”以往即便是出征,大多數時刻他們亦是比肩作戰,故而從來不曾感受到思念竟然是如此刻骨銘心。更何況又不許送出消息一解相思之意,委實難熬之極。
李遐玉主動地貼近他低語的唇,伸舌與他糾纏,許久方稍稍分離,道:“下一迴,我定與你同去……我也舍不得你……”這般熾熱的情話說出口,她的雙頰便倏然染上霞暈。謝琰聞言,雙眸變得無比暗沉,再也不克製滿腔情潮。
耳鬢廝磨,蝕骨纏綿。直至過了許久,兩人才停歇下來,要了熱水一同洗浴。沐浴之時,又免不了再度動情。若不是擔心水太涼會令李遐玉受寒,食髓知味的謝琰恐怕還舍不得這一番閨中之趣。洗淨之後,他披著長衫,將李遐玉橫抱起來放在長榻上,替她擦身擦發:“這些時日,可曾發生什麽事?”
“能有什麽事?”李遐玉慵懶地依偎在他懷中,“便是成了你謝三郎的新婦,也不過是多了些人情往來的雜務罷了。年節之時住在靈州,難以推拒,後來迴到弘靜縣,便沒有什麽宴飲帖子追著過來了。何況我在莊園中住了將近一個月,有十娘姊姊作伴,更是無人膽敢來擾。你呢?怎麽北疆的異動,竟什麽消息也不曾傳出來?”
“據聞夷男可汗一度病重,突利失與拔灼一觸即發,故而此番我們都在大漠附近巡防,以防萬一。此消息不便外傳,出征之前祖父嚴查我的信件不許我明說,所以才未曾告訴你。不過,守了兩三個月,烏迷耳派人來告知,說是夷男可汗病情好轉,綁著兩個兒子大加叱責,又召集各部族長可汗比武示威,已經將漠北亂象暫時穩了下來。”
“如此說來,短時間內,應是不必再大規模北征?若是他日令你跟著慕容姊夫巡防,我定要隨著同去。新練的百餘女兵從未上過陣,須得好生曆練一番才是。給你的部曲也未派上用場,實在可惜了這等好機會。”
謝琰失笑,忍不住逗弄她道:“方才還直說舍不得我,如今又何須尋什麽女兵部曲曆練的借口?難不成隻有那種時候,你才願意說實話與我聽麽?隻可惜,我卻聽得有些不盡興。阿玉,再說幾次來聽一聽?”
“說著正事呢,你又胡鬧。”李遐玉在他懷中蹭了蹭,坐起身來,“還不趕緊迴軍營裏去?若是教祖父發現了,難免用軍法處置了。”說著,她往半合的窗戶外瞧了一眼。此時正是黎明時分,若是不趕緊迴軍營,恐怕便遲了。“去罷,想必過兩天便是休沐,你再來莊園中接應我,咱們一同迴老宅。”
謝琰有些不舍地抱著她溫存片刻,她又幫著他端整衣冠,這才依依分別了。直至馬蹄聲再也聽不見,李遐玉才披著衣衫迴到屋內。方才很有眼色地避開的兩名侍婢立即圍過來,替她攏著半濕的長發,忙不迭地生了炭盆為她驅寒:“郎君迴來固然是喜事,元娘也須得顧念著身子才是。好不容易才調理妥當,若是無端又受了寒,又須得飲一段時間的苦藥湯子了。”
李遐玉任她們碎碎念,含笑靠著隱囊,隨口吩咐道:“明天將前些時日咱們獵得的野物都送去軍營,給祖父嚐嚐新鮮。再命人立即給祖母送信,告知他們已經安全迴營的消息,也好教祖母安心。如今出發,或許正好趕上縣城城門打開的時候。”
因折騰了大半夜,委實有些累了。不知不覺,她便睡了過去。思娘與念娘替她蓋上衾被,小心翼翼地離開屋子,將她的吩咐傳給外頭守候的女兵。兩人心中也替自家娘子高興,新婚之後便別離這般久,如今好不容易迴來了,隻希望郎君能在家中多待些時日才好。即便不提別的,也能教元娘開懷一些不是?
謝琰悄悄迴到軍營的時候,正好撞上同樣躡手躡腳的慕容若。兩人對視一眼,假作什麽也不曾看見,便各自迴營帳去了。不多時軍營內便響起鼓聲,將士們紛紛湧出來去校場上操練。一夜未眠的慕容果毅、謝校尉也如往常一般精神奕奕地在隊列中穿梭,或指導眾人戰鬥,或索性下場比試,與往常毫無二致。
手持陌刀立在旁邊的李和撫著長須,斜睨著兩人,輕哼了一聲,心中暗道:兩個臭小子,若不是看在孫女新婚、懷遠縣主待產的麵上,豈能輕饒他們暗自出營的過錯?這一迴便罷了,再有下一迴,一定得將他們綁起來,打上幾十軍棍以儆效尤!!不知為何,謝琰與慕容若二人突然覺得脊背發寒,警惕地往周圍看去,卻一切如故,並沒有什麽異樣。兩人隻得將疑惑強壓在心中,越發兢兢業業起來。
今歲上巳節與寒食清明相連,故而軍營中許多武官都得了三日休沐假期。謝琰辭別李和、孫夏之後,立即馬不停蹄地趕往莊園去見李遐玉。李遐玉早便牽著馬在莊園門前守候,見他遠遠地帶著數名部曲禦馬而來,立即翻身上馬,笑道:“且不忙著家去,隨我去旁邊莊園探一探十娘姊姊罷。她眼下身子有些沉重,我每日都去看她。這幾日她正要迴靈州待產,許是將有些日子不見,正好向她辭別。”
謝琰微微頷首:“方才便見慕容已經迫不及待地奔迴去了,走罷。”
李丹薇的小莊園就在女兵莊園之側,驅馬隻須兩柱香便至。當謝琰與李遐玉趕到的時候,就見一群侍衛匆匆忙忙衝了出來,焦急萬分地牽馬唿嘯而去。兩人互相看了看,李遐玉臉色立即沉了下來:“許是出了什麽事!咱們趕緊進去瞧瞧!”
他們來到正院內堂前時,慕容若正心焦難耐地在外頭轉著圈,並未發覺他們二人來了。李遐玉見一群婢女忙亂地在內堂和臨時準備的產房間穿梭,蹙眉道:“明明還有一個月才足月,怎麽今日便發動了?趕緊派人迴老宅去請祖母過來坐鎮,再帶幾個弘靜縣有名的產婆過來!靈州那頭也立即使人去請崔縣君!你們別慌張!如今不過剛發動,離生產還有些時辰!醫女可在裏頭?十娘姊姊的傅母呢?”
侍奉李丹薇的婢女見慕容若已經急得惶然不知所措,立即過來向她稟報道:“醫女已經在裏頭了,傅母前兩日迴了靈州,說是會帶產婆過來以防萬一……”這位傅母並非從小侍奉李丹薇之人,而是她封了懷遠縣主之後,盧夫人特意給她的,故而其實並不算親近,也是盧夫人明擺著安在孫女孫女婿身邊的人。長者賜,不敢辭,李丹薇平日裏也隻能敬而遠之。
李遐玉自是知道底細,不免銀牙暗咬,道:“真是混賬東西!如此緊要之事,也敢隨意怠慢!待她迴來,立刻鎖了關進柴房裏,聽候十娘姊姊發落!產房已經備好了麽?將十娘姊姊抬過去!醫女雖然在,但還是請些合適的醫者在外頭等著更周全些,立刻去請來!”畢竟是雙胎,生產比單胎要艱難許多,她心裏實在有些不放心。
慕容若聽得她的聲音後,有些慌慌張張地走過來:“十娘不會有事,是不是?我能不能去產房裏頭瞧瞧?在吐穀渾,沒有什麽男子不可入產房的規矩!我想進去陪著她,不教她一個人忍著痛苦!”
“姊夫既有心,便趕緊去洗浴,換身幹淨衣衫。”李遐玉冷靜地道,“吐穀渾確實不必遵循什麽大唐的規矩。想來姊姊也定是想親眼見著你,才覺得心裏安心。”打發了慕容若,又見周圍已經是井井有條不再忙亂,她才略鬆了口氣:“幸好趕上了。”迴首再看謝琰,卻見他擰著眉頭,一臉凝重。
“三郎?”她喚道,過去握住他的手。這種時刻,她才發覺,原來自己竟也緊張得雙手都有些顫抖:“十娘姊姊定會無事的,我方才並沒有落下什麽……”
“你安排得很妥當,有祖母趕過來坐鎮,應當無妨。”謝琰低聲寬慰道,又難掩擔憂地望著她,“隻是我沒想到,女子生產竟如此兇險。阿玉……你說得是,什麽三兒兩女,我都不想要了。我不願見你忍受痛苦,更不願見你遇到危險。隻要能湊成一個好字,甚至隻需一兒或一女,我便心滿意足了。”
李遐玉怔了怔,輕輕笑起來:“想不到,連你也嚇壞了。你這般反複無常,可別將咱們的孩兒嚇走才好。安心罷,到時候,我一定會做好萬全的準備,不會有事的。便是你不在我身邊,我也會安安生生地將咱們的孩兒生下來。”
謝琰攥著她的手,望著她堅毅的側臉,久久無言。雖說令他心折的,便是她如此堅定獨立的脾性,然而聽見這樣的話,到底心中仍是心疼之極:“不,我一定要守護在你跟前,守護著你,看著咱們的孩兒出生……”
李遐玉橫了他一眼:“孩兒都不知還在何處呢,你就懸起心來了……可真是杞人憂天。”
謝琰不由得笑了,轉念想到這是在別人家中,遂不再多言。
☆、第一百二十六章 翹首期盼
因著李遐玉事事安排妥帖,又有柴氏及時趕過來坐鎮的緣故,突然於莊園中生產的李丹薇在慕容若的陪伴下,有驚無險地得了一對龍鳳孿生子。她常年習騎射,身子骨較為強健,生產完後隻是有些虛弱,精神卻依舊不錯。見自家兩個孩兒雖並非足月,哭聲卻很是洪亮,精神氣十足,便連連催著傻笑的慕容若:“讓元娘趕緊進來瞧一瞧。不管是取中了女婿或是媳婦都使得,隨便她挑就是。”
新晉為耶耶的慕容若一時未迴過神來,便依言去將李遐玉請進產房。不過,待他意識到自家的孩兒還沒抱幾下,便已經許了一個出去,立即就急了。然而,他到底不忍心向著辛苦了數個時辰的娘子多言什麽,便去外頭院子裏尋了謝琰低聲抱怨:“哪有如此年幼便定下兒女親家的道理?誰知孩兒們到了年紀之後,會相中什麽樣的郎君娘子?這般定下來,豈不是如同兒戲?”他與十娘是彼此鍾情才成就了婚事,又如何能忍心兒女們日後因青梅竹馬的情誼所惑,將婚姻大事就此交托出去,反倒遇不上命定之人?
“不過是說一說罷了,你擔心作甚?十幾年後的事,如今想來又有何用?不若等他們真正到了年紀之後,再考慮這些亦是無妨。”謝琰淡定地迴道,見他抱怨之時眼角眉梢仍是喜氣洋洋,心中難免有些羨慕——慕容的運道簡直再好不過,兒女成雙,“好”字一次便湊了個齊全。然而,轉念想到雙胎生產如此艱難,又覺得倒不如順其自然得好了。
這時候,崔縣君緊趕慢趕地驅車來到莊園中,急得臉色煞白。乍聽聞龍鳳雙胎這個好消息之後,竟一時虛軟地昏倒在地。幸而醫女與醫者都尚在,連忙與她診治,開了個壓驚的藥方。慕容若又忙讓仆婢將她安置在後院正房中住下,讓婢女熬藥照顧起來,這才鬆了口氣。
柴氏見了,自是唏噓不已:“從靈州一路趕到賀蘭山腳下也不容易,想來傳話之人說得有些嚴重,才教她一直懸著心罷。”李遐玉扶著她,淺笑著寬慰道:“崔縣君也是一時情急,並沒有大礙,祖母不必替她擔心。說起來,祖母這一日亦是十分累了,咱們且迴自家莊園中歇息罷。十娘姊姊方才歇下之前,也讓兒替她好生謝一謝祖母呢,說是若沒有祖母在,也不知外頭會亂成什麽模樣了。”
“也不過是吩咐了幾句罷了。”柴氏輕輕地拍著她的手,“將心比心,這孩子一直過得不容易。不過,兩個孩兒生在上巳節,亦算是大吉之兆了。方才我細細想了想,若是不慎在莊園中生產的人是你,隻怕我也會和崔縣君一樣憂心忡忡。不如過些時日,咱們祖孫幾個再去尼寺裏抄經齋戒,為你們多積累些福德罷。”
“都聽祖母安排。”李遐玉迴道。柴氏方才是騎馬而來的,謝琰已經命人安排了舒適的牛車乘坐。慕容若也匆匆出來相送,有些激動地說了許多感謝的話,又道:“我與三郎是知交,元娘與十娘亦是摯友,我們素來視郡君如同祖母。若是郡君不嫌棄,日後便將我們當成孫兒孫媳便是。”
不待柴氏迴應,李遐玉便似笑非笑道:“原來道謝尚且不夠,姊夫竟然還想與我們搶祖母?”說著,她便作勢扶著柴氏上牛車:“姊夫可真是好盤算,我卻不想輕易教你如願,奪走祖母的寵愛!”
慕容若心知她隻是存心打趣而已,便又行了個叉手禮:“好元娘,你既然一直叫著姊姊姊夫,坐實了親戚關係豈不是更好?說起來,本該從十娘來論親戚,都是同姓也便宜,無奈她身後一家子人虎視眈眈,也不好提起此事。我卻是無妨,長輩隻得阿娘一人,同輩亦隻有堂兄堂嫂,若能再得一門親戚,他們也隻會替我高興。”
柴氏微微頷首,拍了拍李遐玉的手,和藹地笑道:“我原想著,以咱們彼此之間的情分與緣分,眼下這般來往也夠了。想不到,你們心裏還存著這樣的念頭。也好,你們兩個都是好孩子,若能得了你們這樣的孫子孫媳,我自然隻有高興的。”
慕容若喜出望外,接道:“待十娘出了月子,我們一定帶著兩個孩兒去給祖父祖母行禮。”
李遐玉忙將他抱起來,遞給茉紗麗安撫:“果然想跟著去呢。”
茉紗麗輕輕搖著小家夥的身子,歎道:“他阿爺平日也並不經常家來,不知怎地,爺倆卻偏偏親熱得緊。若是半日不見他阿爺,便要幹嚎起來。罷了罷了,我實在是拗不過他,帶他去演武場看著罷。”
孫秋娘忙命乳母準備了厚實的繈褓,把小家夥裹得嚴嚴實實:“阿嫂記得撐著傘,莫受了寒。”說話間,茉紗麗便已經穿上赤紅狐裘,又戴上灰貂皮昭君套,披上銀鼠皮披風,將小家夥摟在懷裏護住,由婢女打著傘、數個小婢圍攏著擋風,漫步出了內堂。
不過片刻之間,內堂中隻剩下柴氏、李遐玉、孫秋娘三人。柴氏便將她們招到身邊,一手攬著一個:“元娘成婚,我心中掛念的事總算也了結一半。隻等玉郎再過幾年成親,秋娘也許了人家,就可安心等著抱重孫子重孫女了。”她雖有心讓孫秋娘與李遐齡親上做親,平日裏卻並不顯露出來,說話時亦十分周全。故而至今為止,孫秋娘從未發覺長輩的心思,撒嬌道:“祖母,兒不想嫁,隻想陪伴在祖母身邊,也能替祖母和阿姊打理內務。”
“好孩子,婚姻的緣分是說不準的。你阿姊先前不也說過不願嫁,要出家為女冠之類的話?你瞧她如今,不是過得很滋潤很自在麽?”柴氏笑起來,捏著她的鼻尖,“可見日後過得順不順心,嫁不嫁便不必再說,嫁什麽人才最為重要。你的新婿,祖母也必會千挑萬選,不會讓你為難。”
孫秋娘不再與她爭辯,隻是皺著鼻子拿眼角瞥向李遐玉,無聲地求救。李遐玉遂忍不住笑起來:“祖母,秋娘臉皮薄,便暫且不必與她提這些了。待到她及笄之後,再與她相看也不遲。咱們靈州的好男兒並不少,那時候尋也使得。”
“她的臉皮薄不薄,我還不知道麽?”柴氏道,“論虛歲,如今已經十四,翻過年就十五,也不小了。”
“……那是虛歲,離及笄還早著呢!況且祖母不是說,早成婚也不好麽?”孫秋娘趕緊抱著她的手臂撒嬌,“等到十六七的時候再說這些事也不遲。”
柴氏聽了,迴過神來,又叮囑李遐玉:“早先替你調養身子的時候,我也曾叮囑過你,最好遲些再有身孕。這可是大醫者曾提過的,年紀不足就開始生養,容易傷身子。所以,你可得千萬小心些,滿了十六之後再有孕也不遲。橫豎又沒有舅姑在身邊,無人會盯著你們。”
“兒省得。”李遐玉低聲應道,臉微微一紅,“兒一點也不著急。”至於一心想要三兒兩女的某人,就讓他幹著急去罷,也不必理會。
作者有話要說: 謝三郎:剛剛用書賄賂小舅郎,結果轉頭就翻臉了,嘖
李玉郎:書當然沒有阿姊重要!!
————————————
李玉郎:姊夫姊夫,說好的書呢?
謝三郎:嗬嗬
☆、第一百二十四章 戰事漸起
十日的婚假聽起來似乎並不算短,然而兩人獨處的甜蜜時光卻像是流水一般轉瞬即逝。縱是再如何不舍,謝琰終究仍是準時趕迴了河間府軍營點卯。李遐玉將他送出門後,便吩咐仆婢將該封存之物都收拾起來,留了些行事周全之人看宅子,就帶著幾車慣用的物什,迴到李家別院住對月。說是住對月,實則是搬迴家來。至於那小別院,或許須得謝琰得了長假時才能再度派得上用場了。
歸家之後,李遐玉每日的生活與出嫁前幾乎相差無幾。習武習字、煎茶點茶、打理庶務、陪伴家人,十分隨意自在。不過,到了年節之時,她卻不能像以往那般隨性,而是須得以謝琰之妻的身份出麵交際,給同僚上峰等諸般人家送節禮、赴宴飲等。
謝琰作為河間府校尉,本便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他的同僚上峰皆是熟識之極的人家,以往便經常來拜訪柴氏,見了李遐玉也隻有滿口誇讚的,自是不會過於為難。然而,輪到靈州城內那些官眷世家的時候,便是免不了諸多風言風語了。刺史府、都督府、司馬府等眾多宴飲場上,仗著門第高且父兄郎君官職高便對她明諷暗刺者,真是數不勝數。她權當什麽都不曾聽見,泰然自若,令那些人大都乘興而來敗興而歸,倒教有些官眷高看了一眼。
及節前,她又去了一趟慕容府探望李丹薇。因天候寒冷並新診出身懷雙胎之故,李丹薇近來並未在這些大大小小的宴飲中露麵,聽聞她受欺負的消息,冷哼道:“不過是些破落戶罷了,見不得你嫁的謝三郎居然是陳郡謝氏子,心中正發酸呢。說不得還做著美夢,想著你這寒門之女能嫁高門,她們也是明珠蒙了塵——也不自個兒照照鏡子好生瞧瞧!可惜你出嫁後,倒不好如以往那般肆意,不然便是狠狠地刺迴去又如何?且再等些時日,我去替你出口氣。我這個懷遠縣主的封號,可不是掛著好看的。”
“有了縣主姊姊這番話,我還擔心什麽呢?”李遐玉禁不住笑出聲來,“就等著縣主姊姊給我撐腰了。你知道,我其實並不喜歡這種拐彎抹角的冷嘲熱諷,白白耗費時間。實在忍不住的時候,便覺得該動手教訓了。隻可惜如今是謝家婦,倒不好傳出什麽奇怪的名聲,免得給日後留下什麽隱患。”
“趕緊讓謝三郎升作果毅都尉,我便去央祖父兌現許給你的縣君誥命。”李丹薇道,“身為誥命夫人,看她們還敢不敢多嘴多舌。我依稀記得,好像還有一級鄉君的誥命,是專門賜給流外勳官之母妻的。不過,眼下你並不算適合,倒不如再等上幾年。說來,這誥命本是你自己掙來的,卻還是須得仗著謝三郎升官才能得到,可真是不公。”
李遐玉聽了,依舊很是坦然,隻淺淺笑道:“原本我便不是為了誥命而出戰的,能得了都督的讚許,已經是意外之喜了。說來,三郎是陳郡謝氏子的消息究竟是如何傳出去的?莫不是迎親的時候,教那些儐相賓客看出了端倪罷?或者,是謝家大兄待客的時候不慎提起了隻言片語?”
“你家謝三郎那模樣氣度,瞧著便完全不似寒門子弟,猜他是陳郡謝氏子的人早就多得很了。隻是見他沒有家族扶持,又是個微末的武官,有些半信半疑,才沒有貿然與他來往,甚至於上門提親而已。你們成親的時候,他的兄長亦是樣貌風度談吐無不出眾,誰還會懷疑他的出身門第?”李丹薇迴道,“恐怕有不少人早便悔恨得捶胸頓足了,所以才瞧你百般不順眼,拿著你出氣。”
“隻希望這些人中沒有什麽好事者,特意去陳州打聽謝家之事,將我們二人的婚事傳得沸沸揚揚……”李遐玉蹙起眉,“三郎曾說過,謝家沒落之後,已經許久不與其他頂級門閥世家來往了。可能消息也不會那麽靈通罷。”
“便是他們知道了又如何?你已經是謝家婦,連宗子謝大郎都認了,誰還能不認?”李丹薇握住她的手,輕輕搖了搖,“若是實在擔心,多派些人手去陳州盯著。有什麽風吹草動,你們二人也好應對。我真是從未見過,還有這般防著緊著的母子。你那阿家身為太原王氏女,居然如此不好相與,弄得母子離心,真是令人覺得感慨萬分。”
“我們如今過得逍遙自在,可不想因疏忽之故,惹來阿家的雷霆震怒。”李遐玉輕輕一歎,“其實我們並不懼怕她什麽,隻是覺得她會阻撓我們的打算,幹擾我們的生活,令大家都不得安生而已。三郎順風順水地走到如今,若是因她之故耽誤了,他心裏必然不會好過。這位眼裏隻有進士才算是晉升之途的阿家,定是瞧不上他這種從七品下的小武官的。”
李丹薇聽了,自是十分同情:“放心,有你懷遠縣主姊姊在呢,必定會一直為你撐腰的。便是長輩,想來她也須得給我三分顏麵才是。不然若是我發了威,必教她的兒子侄兒兄弟外甥們永遠都升不得官,該怕的便是她了。”
“是,是,是。”聽到她這般豪氣萬千的發話,李遐玉收了些許愁色,不禁粲然笑了起來,“縣主姊姊的威望,何人能及?說來,姊姊你近來的脾性真是越發霸氣了幾分,連我都有些自愧不如了呢。莫不是終於領會了該如何做一位禦封的‘縣主’?”
“不好麽?”李丹薇挑起眉,“我隻是如你那般,再也不願意忍耐著罷了。無論是誰,都不能再勉強我做什麽。便是阿娘,說了不中聽的話,我也會明白地說我不愛聽了,她看在我腹中懷著雙胎的份上也不好指責我什麽。果然,如今神清氣爽,真是暢快得很。阿若也說,就該如此隨性一些才好。”
“當然很好。”李遐玉俯下身,小心地貼在她的肚腹上感覺著裏頭的微末動靜,輕聲道,“若是姊姊你永遠都能如此愜意,那便再好不過了。”
李丹薇垂下眼,輕撫著她的背:“咱們姊妹都經受過許多事。我覺得,一定是這輩子的苦難都已經熬過去了。所以,日後必定都會順心如意的。便是稍有不如意之處,也定會漸漸轉好。元娘,你不必擔心。”
“盡人事,聽天命。”李遐玉接過話,“姊姊放心,我並未多想,也在盡力為我和三郎的未來籌謀。我明知將來會遇上什麽樣的阿家,明知可能會受什麽刁難,也仍然要嫁給他,自然不會辜負自己的情意與信念。”許多事,她不能等著謝琰去做,而是應當自己想得更周全一些,更主動一些。
自慕容府歸家之後,李遐玉便迴了內堂拜見柴氏。她步入門內之時,正好瞧見一位眼熟的部曲匆匆退出來:“祖母,方才那個是侍奉在祖父身邊的部曲罷?如此行色匆匆,可是有什麽事發生?”
柴氏展開信件看了幾眼,又將旁邊密封的信匣交給她:“據說北疆有異動,都督命河間府上下夙夜警備,應當是不久之後便要出兵了。為了平息其他人的嫉恨,三郎已經許久沒有得到巡防的機會,這迴都督親自點了他的名,總算不必被壓著了。”
“仍是跟著慕容果毅出戰?”李遐玉打開信匣,匆匆瀏覽之後,蹙眉道,“校尉底下到底隻有二百四十人,還是將家中的部曲都遣過去更安穩些。新練出來的部曲都尚未見過血,也需要這種機會。不過,到底出了什麽異動?怎麽烏迷耳竟並未派人來送信?”最大的異動,莫過於薛延陀夷男可汗病死,二子相爭,兄弟鬩牆。不過,若當真如此,怎麽可能傳不出消息來?
“多想無益。”柴氏道,“咱們將該做之事做好便是了。情況未明之際,你也不必想著隨三郎一同出征。以前隻幾個熟識的人一起出征,你帶著女兵部曲同住也無人會說什麽。如今整個靈州的府兵或許都會北征,你貿然出現便不太合時宜了。若是得了什麽誥命封號倒也還好……罷了罷了,暫且留在我身邊罷。”
“祖母放心,如今正是年節的時候,家中一片忙亂,兒當然要留下來襄助祖母。”李遐玉笑道,“什麽節禮宴飲,總不能讓祖母事事都幫我打算,替我擋迴去。”作為謝琰的新婦,她如今最該做的,便是幫他經營好家人、同僚之間的關係。
諸如,趁著如今陳州老宅尚一無所知的時候,將謝家大兄與大嫂徹底爭取過來。日後便是阿家生事,也能多兩個轉圜之人。大嫂是阿家的內侄女,又是阿家親自為大兄求娶來的,說話定然有幾分份量才是。隻要她是個明理之人,又完全沒有利益的糾葛,她們便應該不難交好。至於給老宅的節禮,照舊多送一份,心照不宣地讓大兄以他的名義送迴去便是了。雖然麵上得不到任何益處,私底下卻得了大兄的讚許,何樂而不為呢?
至於同僚,無論關係好與不好,多備些節禮總不會錯。若是脾性不合,維持麵上的情誼便足矣,無須在意她們背後說什麽做什麽。到底謝琰升遷與否,靠的也不是他們。他們反倒要指著日後分謝琰的功勞,便是看在李和與柴氏的份上,也不敢隨意撕破顏麵。至於上峰,無非是郭果毅、何果毅、慕容果毅三人了。慕容若且不提,懷遠縣主姊姊剛許諾要替她撐腰呢,閨中密友自是與眾不同。倒是郭巡與何長刀兩家的節禮,須得悉心準備。他們如今與李家算是通家之好,無論是長輩或同輩,親近些亦是應該的。
既然心中已經有了打算,李遐玉做起事來自是有條不紊,安排得十分妥當。柴氏對她一向放心,隻看了她的節禮單子,便連連頷首。年前謝琰又派人送了幾迴信,隻略提了些戰事,餘下的便皆是各種膩人的思念之語了。將近元日的時候,河間府千餘府兵皆北上巡防,隻剩下李遐齡一個兒郎的李家依舊十分平靜地過了年。
☆、第一百二十五章 小別重聚
許是因巡防及時的緣故,所謂的北疆異動並未波及靈州等地,民眾們依然歡歡喜喜地度過了正月。不過,河間府千餘府兵卻始終沒有半點消息傳迴來,令武官們的家眷頗有幾分坐立不安。然而,見迴到李家老宅的柴氏與李遐玉等人依舊淡定如常,她們也漸漸安下心來。在這種時刻,沒有消息也算是一種好消息了。
風雪嚴寒轉瞬即逝,或悠閑或忙碌之間,便又至晚春時節。進入三月之後,鶯飛草長,姹紫嫣紅開遍,靈州城內外亦漸漸恢複了繁華熱鬧的景象。去往郊外踏春者比比皆是,準備上巳節遊玩的小娘子們亦是滿含期盼,將顏色鮮豔的春衫著上,希望更能襯出自己的好氣色。天候轉暖之時,李遐玉便約了李丹薇前往莊園中閑居。她狩獵習武鍛煉女兵,李丹薇則采集百花準備親手釀百花酒給即將出世的孩兒們。
深夜,正熟睡間,一個帶著些許寒氣的擁抱將李遐玉從夢中驚醒。她睜開睡眼,瞬間便完全清醒,緊緊迴擁住來人,感受著那熟悉的氣息:“何時迴來的?可曾受傷?”言語間,自是難掩思念與擔憂之意,完全不似平時那般淡然平靜。
謝琰吻住她柔軟的雙唇,低聲道:“不用擔心,我的身手你還不知道麽?不久前我們才悄悄迴了軍營,猜著你大概在莊園中等我,便暗地裏出了營地。”隻要想到愛妻就近在咫尺,他便覺得連一時半刻也不能再等了。新婚十日之後,便離開了一百餘天,思念之情與日俱增,怎麽可能安然待在軍營之中?
“阿玉,你想不想我?我幾乎每時每刻都想著你,有時迴望四周,便依稀覺得你正策馬立在身旁……真該讓你與我一同去才是。”以往即便是出征,大多數時刻他們亦是比肩作戰,故而從來不曾感受到思念竟然是如此刻骨銘心。更何況又不許送出消息一解相思之意,委實難熬之極。
李遐玉主動地貼近他低語的唇,伸舌與他糾纏,許久方稍稍分離,道:“下一迴,我定與你同去……我也舍不得你……”這般熾熱的情話說出口,她的雙頰便倏然染上霞暈。謝琰聞言,雙眸變得無比暗沉,再也不克製滿腔情潮。
耳鬢廝磨,蝕骨纏綿。直至過了許久,兩人才停歇下來,要了熱水一同洗浴。沐浴之時,又免不了再度動情。若不是擔心水太涼會令李遐玉受寒,食髓知味的謝琰恐怕還舍不得這一番閨中之趣。洗淨之後,他披著長衫,將李遐玉橫抱起來放在長榻上,替她擦身擦發:“這些時日,可曾發生什麽事?”
“能有什麽事?”李遐玉慵懶地依偎在他懷中,“便是成了你謝三郎的新婦,也不過是多了些人情往來的雜務罷了。年節之時住在靈州,難以推拒,後來迴到弘靜縣,便沒有什麽宴飲帖子追著過來了。何況我在莊園中住了將近一個月,有十娘姊姊作伴,更是無人膽敢來擾。你呢?怎麽北疆的異動,竟什麽消息也不曾傳出來?”
“據聞夷男可汗一度病重,突利失與拔灼一觸即發,故而此番我們都在大漠附近巡防,以防萬一。此消息不便外傳,出征之前祖父嚴查我的信件不許我明說,所以才未曾告訴你。不過,守了兩三個月,烏迷耳派人來告知,說是夷男可汗病情好轉,綁著兩個兒子大加叱責,又召集各部族長可汗比武示威,已經將漠北亂象暫時穩了下來。”
“如此說來,短時間內,應是不必再大規模北征?若是他日令你跟著慕容姊夫巡防,我定要隨著同去。新練的百餘女兵從未上過陣,須得好生曆練一番才是。給你的部曲也未派上用場,實在可惜了這等好機會。”
謝琰失笑,忍不住逗弄她道:“方才還直說舍不得我,如今又何須尋什麽女兵部曲曆練的借口?難不成隻有那種時候,你才願意說實話與我聽麽?隻可惜,我卻聽得有些不盡興。阿玉,再說幾次來聽一聽?”
“說著正事呢,你又胡鬧。”李遐玉在他懷中蹭了蹭,坐起身來,“還不趕緊迴軍營裏去?若是教祖父發現了,難免用軍法處置了。”說著,她往半合的窗戶外瞧了一眼。此時正是黎明時分,若是不趕緊迴軍營,恐怕便遲了。“去罷,想必過兩天便是休沐,你再來莊園中接應我,咱們一同迴老宅。”
謝琰有些不舍地抱著她溫存片刻,她又幫著他端整衣冠,這才依依分別了。直至馬蹄聲再也聽不見,李遐玉才披著衣衫迴到屋內。方才很有眼色地避開的兩名侍婢立即圍過來,替她攏著半濕的長發,忙不迭地生了炭盆為她驅寒:“郎君迴來固然是喜事,元娘也須得顧念著身子才是。好不容易才調理妥當,若是無端又受了寒,又須得飲一段時間的苦藥湯子了。”
李遐玉任她們碎碎念,含笑靠著隱囊,隨口吩咐道:“明天將前些時日咱們獵得的野物都送去軍營,給祖父嚐嚐新鮮。再命人立即給祖母送信,告知他們已經安全迴營的消息,也好教祖母安心。如今出發,或許正好趕上縣城城門打開的時候。”
因折騰了大半夜,委實有些累了。不知不覺,她便睡了過去。思娘與念娘替她蓋上衾被,小心翼翼地離開屋子,將她的吩咐傳給外頭守候的女兵。兩人心中也替自家娘子高興,新婚之後便別離這般久,如今好不容易迴來了,隻希望郎君能在家中多待些時日才好。即便不提別的,也能教元娘開懷一些不是?
謝琰悄悄迴到軍營的時候,正好撞上同樣躡手躡腳的慕容若。兩人對視一眼,假作什麽也不曾看見,便各自迴營帳去了。不多時軍營內便響起鼓聲,將士們紛紛湧出來去校場上操練。一夜未眠的慕容果毅、謝校尉也如往常一般精神奕奕地在隊列中穿梭,或指導眾人戰鬥,或索性下場比試,與往常毫無二致。
手持陌刀立在旁邊的李和撫著長須,斜睨著兩人,輕哼了一聲,心中暗道:兩個臭小子,若不是看在孫女新婚、懷遠縣主待產的麵上,豈能輕饒他們暗自出營的過錯?這一迴便罷了,再有下一迴,一定得將他們綁起來,打上幾十軍棍以儆效尤!!不知為何,謝琰與慕容若二人突然覺得脊背發寒,警惕地往周圍看去,卻一切如故,並沒有什麽異樣。兩人隻得將疑惑強壓在心中,越發兢兢業業起來。
今歲上巳節與寒食清明相連,故而軍營中許多武官都得了三日休沐假期。謝琰辭別李和、孫夏之後,立即馬不停蹄地趕往莊園去見李遐玉。李遐玉早便牽著馬在莊園門前守候,見他遠遠地帶著數名部曲禦馬而來,立即翻身上馬,笑道:“且不忙著家去,隨我去旁邊莊園探一探十娘姊姊罷。她眼下身子有些沉重,我每日都去看她。這幾日她正要迴靈州待產,許是將有些日子不見,正好向她辭別。”
謝琰微微頷首:“方才便見慕容已經迫不及待地奔迴去了,走罷。”
李丹薇的小莊園就在女兵莊園之側,驅馬隻須兩柱香便至。當謝琰與李遐玉趕到的時候,就見一群侍衛匆匆忙忙衝了出來,焦急萬分地牽馬唿嘯而去。兩人互相看了看,李遐玉臉色立即沉了下來:“許是出了什麽事!咱們趕緊進去瞧瞧!”
他們來到正院內堂前時,慕容若正心焦難耐地在外頭轉著圈,並未發覺他們二人來了。李遐玉見一群婢女忙亂地在內堂和臨時準備的產房間穿梭,蹙眉道:“明明還有一個月才足月,怎麽今日便發動了?趕緊派人迴老宅去請祖母過來坐鎮,再帶幾個弘靜縣有名的產婆過來!靈州那頭也立即使人去請崔縣君!你們別慌張!如今不過剛發動,離生產還有些時辰!醫女可在裏頭?十娘姊姊的傅母呢?”
侍奉李丹薇的婢女見慕容若已經急得惶然不知所措,立即過來向她稟報道:“醫女已經在裏頭了,傅母前兩日迴了靈州,說是會帶產婆過來以防萬一……”這位傅母並非從小侍奉李丹薇之人,而是她封了懷遠縣主之後,盧夫人特意給她的,故而其實並不算親近,也是盧夫人明擺著安在孫女孫女婿身邊的人。長者賜,不敢辭,李丹薇平日裏也隻能敬而遠之。
李遐玉自是知道底細,不免銀牙暗咬,道:“真是混賬東西!如此緊要之事,也敢隨意怠慢!待她迴來,立刻鎖了關進柴房裏,聽候十娘姊姊發落!產房已經備好了麽?將十娘姊姊抬過去!醫女雖然在,但還是請些合適的醫者在外頭等著更周全些,立刻去請來!”畢竟是雙胎,生產比單胎要艱難許多,她心裏實在有些不放心。
慕容若聽得她的聲音後,有些慌慌張張地走過來:“十娘不會有事,是不是?我能不能去產房裏頭瞧瞧?在吐穀渾,沒有什麽男子不可入產房的規矩!我想進去陪著她,不教她一個人忍著痛苦!”
“姊夫既有心,便趕緊去洗浴,換身幹淨衣衫。”李遐玉冷靜地道,“吐穀渾確實不必遵循什麽大唐的規矩。想來姊姊也定是想親眼見著你,才覺得心裏安心。”打發了慕容若,又見周圍已經是井井有條不再忙亂,她才略鬆了口氣:“幸好趕上了。”迴首再看謝琰,卻見他擰著眉頭,一臉凝重。
“三郎?”她喚道,過去握住他的手。這種時刻,她才發覺,原來自己竟也緊張得雙手都有些顫抖:“十娘姊姊定會無事的,我方才並沒有落下什麽……”
“你安排得很妥當,有祖母趕過來坐鎮,應當無妨。”謝琰低聲寬慰道,又難掩擔憂地望著她,“隻是我沒想到,女子生產竟如此兇險。阿玉……你說得是,什麽三兒兩女,我都不想要了。我不願見你忍受痛苦,更不願見你遇到危險。隻要能湊成一個好字,甚至隻需一兒或一女,我便心滿意足了。”
李遐玉怔了怔,輕輕笑起來:“想不到,連你也嚇壞了。你這般反複無常,可別將咱們的孩兒嚇走才好。安心罷,到時候,我一定會做好萬全的準備,不會有事的。便是你不在我身邊,我也會安安生生地將咱們的孩兒生下來。”
謝琰攥著她的手,望著她堅毅的側臉,久久無言。雖說令他心折的,便是她如此堅定獨立的脾性,然而聽見這樣的話,到底心中仍是心疼之極:“不,我一定要守護在你跟前,守護著你,看著咱們的孩兒出生……”
李遐玉橫了他一眼:“孩兒都不知還在何處呢,你就懸起心來了……可真是杞人憂天。”
謝琰不由得笑了,轉念想到這是在別人家中,遂不再多言。
☆、第一百二十六章 翹首期盼
因著李遐玉事事安排妥帖,又有柴氏及時趕過來坐鎮的緣故,突然於莊園中生產的李丹薇在慕容若的陪伴下,有驚無險地得了一對龍鳳孿生子。她常年習騎射,身子骨較為強健,生產完後隻是有些虛弱,精神卻依舊不錯。見自家兩個孩兒雖並非足月,哭聲卻很是洪亮,精神氣十足,便連連催著傻笑的慕容若:“讓元娘趕緊進來瞧一瞧。不管是取中了女婿或是媳婦都使得,隨便她挑就是。”
新晉為耶耶的慕容若一時未迴過神來,便依言去將李遐玉請進產房。不過,待他意識到自家的孩兒還沒抱幾下,便已經許了一個出去,立即就急了。然而,他到底不忍心向著辛苦了數個時辰的娘子多言什麽,便去外頭院子裏尋了謝琰低聲抱怨:“哪有如此年幼便定下兒女親家的道理?誰知孩兒們到了年紀之後,會相中什麽樣的郎君娘子?這般定下來,豈不是如同兒戲?”他與十娘是彼此鍾情才成就了婚事,又如何能忍心兒女們日後因青梅竹馬的情誼所惑,將婚姻大事就此交托出去,反倒遇不上命定之人?
“不過是說一說罷了,你擔心作甚?十幾年後的事,如今想來又有何用?不若等他們真正到了年紀之後,再考慮這些亦是無妨。”謝琰淡定地迴道,見他抱怨之時眼角眉梢仍是喜氣洋洋,心中難免有些羨慕——慕容的運道簡直再好不過,兒女成雙,“好”字一次便湊了個齊全。然而,轉念想到雙胎生產如此艱難,又覺得倒不如順其自然得好了。
這時候,崔縣君緊趕慢趕地驅車來到莊園中,急得臉色煞白。乍聽聞龍鳳雙胎這個好消息之後,竟一時虛軟地昏倒在地。幸而醫女與醫者都尚在,連忙與她診治,開了個壓驚的藥方。慕容若又忙讓仆婢將她安置在後院正房中住下,讓婢女熬藥照顧起來,這才鬆了口氣。
柴氏見了,自是唏噓不已:“從靈州一路趕到賀蘭山腳下也不容易,想來傳話之人說得有些嚴重,才教她一直懸著心罷。”李遐玉扶著她,淺笑著寬慰道:“崔縣君也是一時情急,並沒有大礙,祖母不必替她擔心。說起來,祖母這一日亦是十分累了,咱們且迴自家莊園中歇息罷。十娘姊姊方才歇下之前,也讓兒替她好生謝一謝祖母呢,說是若沒有祖母在,也不知外頭會亂成什麽模樣了。”
“也不過是吩咐了幾句罷了。”柴氏輕輕地拍著她的手,“將心比心,這孩子一直過得不容易。不過,兩個孩兒生在上巳節,亦算是大吉之兆了。方才我細細想了想,若是不慎在莊園中生產的人是你,隻怕我也會和崔縣君一樣憂心忡忡。不如過些時日,咱們祖孫幾個再去尼寺裏抄經齋戒,為你們多積累些福德罷。”
“都聽祖母安排。”李遐玉迴道。柴氏方才是騎馬而來的,謝琰已經命人安排了舒適的牛車乘坐。慕容若也匆匆出來相送,有些激動地說了許多感謝的話,又道:“我與三郎是知交,元娘與十娘亦是摯友,我們素來視郡君如同祖母。若是郡君不嫌棄,日後便將我們當成孫兒孫媳便是。”
不待柴氏迴應,李遐玉便似笑非笑道:“原來道謝尚且不夠,姊夫竟然還想與我們搶祖母?”說著,她便作勢扶著柴氏上牛車:“姊夫可真是好盤算,我卻不想輕易教你如願,奪走祖母的寵愛!”
慕容若心知她隻是存心打趣而已,便又行了個叉手禮:“好元娘,你既然一直叫著姊姊姊夫,坐實了親戚關係豈不是更好?說起來,本該從十娘來論親戚,都是同姓也便宜,無奈她身後一家子人虎視眈眈,也不好提起此事。我卻是無妨,長輩隻得阿娘一人,同輩亦隻有堂兄堂嫂,若能再得一門親戚,他們也隻會替我高興。”
柴氏微微頷首,拍了拍李遐玉的手,和藹地笑道:“我原想著,以咱們彼此之間的情分與緣分,眼下這般來往也夠了。想不到,你們心裏還存著這樣的念頭。也好,你們兩個都是好孩子,若能得了你們這樣的孫子孫媳,我自然隻有高興的。”
慕容若喜出望外,接道:“待十娘出了月子,我們一定帶著兩個孩兒去給祖父祖母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