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轉 護軍 視從三品
八轉 上輕車都尉 視正四品
七轉 輕車都尉 視從四品
六轉 上騎都尉 視正五品
五轉 騎都尉 視從五品
四轉 驍騎尉 視正六品
三轉 飛騎尉 視從六品
二轉 雲騎尉 視正七品
一轉 武騎尉 視從七品
☆、第五十八章 姊弟深談
數日之後,李家接到都督府上巳節宴飲的邀約帖子。因幾位折衝都尉是都督的下屬,每迴節日宴飲的帖子都不會落下他們的內眷。隻是折衝都尉們都在各自軍府中任職,內眷通常並不在靈州,故而未必會有空閑特地趕去參加宴飲。柴氏忙著準備孫夏的婚事,亦不得空,便打發李遐玉領著孫秋娘、李遐齡去散一散心。
縱馬奔馳來到靈州後,李遐玉三人便在自家別院中住了下來。她寫了封信,托李十二郎李丹莘轉交給李丹薇,而後便特地去探望了石氏。康家的小郎君才五個多月,生得白白胖胖,很是喜人。李遐玉給他補了滿月禮,孫秋娘更是送了好些親手做的小衣衫小鞋子。
瞧著小家夥伸胳膊蹬腿,好奇地抬起頭望著她們的模樣,石氏難掩笑意:“想是兩位小娘子與大郎投緣,他見到你們心裏歡喜得很。不然,若是換了旁的生人抱他逗他,他輕易不會理人。便是他阿爺,隔了幾天不見,他也照樣不認識不搭理。”
“我們看著他也覺得歡喜。”李遐玉微微笑道,“讓我想起了阿弟年幼的時候。”她與李遐齡相差兩歲,李遐齡出世的時候,她便已經依稀記事了。記憶中,阿弟也曾是這般天真無邪,不似後來那般懂事,瞧著卻也令人欣喜心疼。說來,她忙於訓練女兵、剿滅馬賊,已經許久未曾與阿弟說話了。如此忽視他本便不應該,也不知去歲困擾他的那些事,他如今想清楚了不曾。
離開康家迴到別院後,李遐玉便接到李丹薇的迴信。在信中,她邀他們姊弟三人過兩日便去都督府小聚,直言上巳節宴飲她打算稱病不出。李遐玉直覺她應該出了什麽事,但李丹莘的神色卻一如往常,顯然連他也並不清楚內情。
正沉思時,思娘低聲提醒李遐齡過來了。她抬起首,便見披散著濕發、穿了一身簡單素袍的李遐齡走了進來:“阿姊,聽說你尋我?”不經意之間,原以為仍然年幼的阿弟也漸漸長大了。俊秀的麵容已經逐步脫離了稚氣,眉目越發沉著冷靜,舉手投足之間帶著熟悉而又陌生的優雅氣度。
顯然,阿弟並不像祖父與阿爺——究竟像誰呢?
恍然間,李遐玉憶起初見時的謝琰。此時,李遐齡的年紀依然比當初的謝琰小一些,骨子裏卻已經頗似他的世家公子風度。若是無人知道他們的出身,恐怕便會將這孩子當成頂級門閥家的子弟罷。想不到,謝琰對他的影響竟如此之深刻——而這於他也再合適不過,仿佛他天生就該是如此模樣。
“已經許久不曾與你好生說話了,坐下罷。”李遐玉笑道,看著李遐齡雙目一亮,難以抑製地流露出笑意,瞬間仿佛又迴到了過去似的。
“阿姊一直都忙得很,我也不知該不該打擾你……”
“最近進學課業如何?我問過先生,說你之前有段時間曾心不在焉,如今已然好多了。”
李遐齡猶豫了一會兒,這才迴道:“我曾想過棄文從武……但阿兄說文武雙全方能走得更遠。我原以為他是騙我的,但與他議論起經史子集,卻發現他幾乎無所不知。”說到此處,他的眼眸又亮晶晶的,充滿了對謝琰的崇拜:“阿兄如今若有空閑,也會時常與先生論文清談,許多時候他們的論辯我都聽不明白。所以,我打算在課業上更用心,絕不會讓阿兄阿姊失望。”
李遐玉見他這般模樣,禁不住笑起來,戳了戳他的臉:“所以,你也想像阿兄那般,成為文武雙全之人?那到底是從文或是從武,可曾想清楚了?”不與他講道理,而是以事實折服他,阿兄也是用了不少手段,方能如此見效罷。
聞言,李遐齡眉峰微動:“阿姊,阿兄為何棄文從武?不正是因為從武更容易升遷麽?貢舉出仕,頂多隻能是校書郎或正字,不知須得熬多少年,才能服緋服紫。若是從軍,我靠著祖父門蔭便可成為校尉,再像阿兄、大兄似的積累軍功,十年內必能成為果毅都尉。”上府果毅都尉位列從五品下,已是服緋之官。因是輔佐官,假以時日,必能升遷為折衝都尉。正四品上,已經是許多人仰望的官職了,若是再得軍功,便能升任都督或諸衛府將軍,成為服紫高官。
“隻有從武,我方能盡快支撐門戶。若是從文,前路漫漫——”
李遐玉打斷了他:“暫且不提支撐門戶之事,隻說你到底適合或者喜歡走哪一條路,做什麽事的時候心裏最歡喜。”
李遐齡垂目不語。
李遐玉輕輕一歎,搖首道:“玉郎,你分明更喜從文,何必勉強自己?若是顧慮我,大可不必。我歡喜如今的日子,完全不願似尋常小娘子那般,隻知吃喝玩樂或者打理庶務。將來更不想被困在內宅之中,僅僅隻能相夫教子。夏州、靈州、涼州,往後還有甘州、沙州、西域、漠北,都能供我馳騁。區區一座宅邸,又如何能關得住我?”
李遐齡咬了咬牙,雙目微微發紅:“阿姊當真喜歡殺戮麽?”這世上有多少人,是真心喜歡殺戮的?殺戮之事,於男子尚且稱得上勇武,於女子又能算什麽名聲?
李遐玉微微一怔,仔細思索了半晌,搖首道:“不喜歡,但也不厭惡。與其說我喜歡殺戮,倒不如說我喜歡以己之力保護自己——或者保護他人。報仇雪恨固然是我從武的緣由,但保家衛國也同樣重要。殺人,是為了不再殺人;征戰,是為了不再征戰。以殺止殺,以戰止戰,僅此而已。”她絕不能像那個纏綿數年的噩夢中的女子那般,手無縛雞之力,隻能被人擺布。隻有足夠強大,才能自保並保護家人。如果她握有數百女兵,若非權勢相壓,又有誰能欺辱於她呢?
“那阿姊是否想過往後的日子?”李遐齡又追問,“若是邊疆再無征戰,再無殺戮,阿姊又當如何?”
李遐玉笑了笑:“閑時去賀蘭山跑馬射獵,偶爾還可幫你教養兒女,幫弟妹打理中饋。雖說年滿十七若不婚配,便有官媒上門——那也可先尋個門當戶對的成婚,日後再和離亦不遲。”她心中很清楚,如今的選擇會給往後的婚配帶來什麽影響。但婚配如何,到底並非她最關注之事。若是過得不歡喜,和離再嫁或者歸宗便是了。說不得,獨自一人沒有那麽些煩心之事,反倒自在一些。
“那阿姊何不如今便閑時去賀蘭山跑馬射獵,隨意自在?”李遐齡已然生出些許逼人的氣勢,“就似離家的十娘姊姊那般,隻管自由自在地做歡喜之事,不必受家中束縛,亦不必擔負血海深仇,更不必顧慮什麽保家衛國。”
“可我如今更加歡喜。”李遐玉淡淡地道,“我欲效仿平陽昭公主,並非一時意氣之言。若非此誓願,我亦從不知曉,女子也能做這麽多事,也能做成那麽多事。誰說女子便不能擔負血海深仇?便不能顧慮保家衛國?若是有機會,我也想走你和阿兄那樣的路途——但我沒有機會。玉郎,你尚可苦惱到底是該從文或是從武,但我便是想這般苦惱,也沒有機會。故而,我希望你能珍惜,能盡情盡力。”
她伸出手,握住李遐齡微微顫抖的雙手。旁的官家小娘子隻恨不得渾身膚白如玉,柔嫩無比,而她的雙手因拉弓射箭習武的緣故,無論如何保養,都有薄薄的繭子。
“玉郎,我曾心中痛苦,為何不能生為男兒。若是我並非你阿姊,而是阿兄,便不會令你如此瞻前顧後,更不會讓祖父祖母這般年紀仍如此操勞。可我到底隻是長姊,並非長兄,隻能盡力而為。不過,你須得記住,這並非不甘不願的選擇,亦並非為了你犧牲什麽。你隻需記得,我如今很歡喜,便足夠了。”
“阿姊……”李遐齡哽咽地喚道。
“我原以為你是我阿弟,必定會理解我。”李遐玉淺笑道,“便是世上所有人都覺得我這小娘子奇怪得很,你也定會支持我——難不成,是我想錯了?”
“不!”李遐齡搖著首,激烈地道,“不論阿姊想做什麽,我都支持阿姊!隻要阿姊歡喜便足夠了!不獨是我,阿兄、祖父祖母一定也是這麽想的!有我們在,阿姊便是嫁不得如意郎君又如何?日後也定能過得安心快活!”
“那便是了。”李遐玉勾起嘴角,“有你們在,那些個隻會納妾蓄婢的郎君要來何用?隻能平白讓自己生氣煩惱罷了。既是如此,玉郎,告訴阿姊,你到底喜歡從文或是從武?我不想你日後覺得難受痛苦,隻希望你能選最適合自己的路途。何況,若是心中不歡喜,恐怕也不可能走得太長遠。”
李遐齡仔細想了想,低聲道:“我想跟著阿姊出去見識一番,再做決定。”
李遐玉略作思索,方答應:“如此也好。不單是你,秋娘若是想去,也可跟著咱們一同去見識一番。讀萬卷書,不若行萬裏路。你若是隻待在靈州,恐怕也難以增長見聞。”若是不讓這孩子經曆一番,他恐怕仍是對從武抱有幻想。真正殺起馬賊的時候,他才會清楚自己到底適不適合走這條路。戰場,隻會比剿滅馬賊更血腥百倍千倍。
☆、第五十九章 橫生變故
時隔數月,李家姊弟三人再度來到都督府,總覺得不經意之間,這偌大的都督府似乎不知何處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房屋院落依舊華美大氣,路邊景致依舊絢爛若畫,往來仆婢的舉止依舊風儀有度。一切仿佛依然如舊,卻又隱隱約約似有幾分不同。若是隻憑感覺,那便是以往那些多少有些驕矜的仆婢,如今都對客人充滿了敬意——無論是他們這等寒門小戶,或是靈州城內的世家貴婦,仿佛都成了他們的貴客。
李遐玉隨著引路的仆婢緩緩前行,柳眉微挑。以往她過來拜訪時,李丹薇必定會親自前來內院門前相迎。便是通傳遲了片刻,也不至於已經快到他們一房住的院落前仍不現身。難不成都督府當真生了什麽變故?又或者,崔縣君起了什麽念頭,以至於她甚至不能隨意出院子?
正思緒紛繁間,便已經進入了一座百花繽紛的院落。雖則都督府很是軒闊,但由於人口諸多的緣故——光是李丹薇的父輩便足足有五房,從兄們又多有婚配者,故而所居之處十分緊張。通常而言,每一房的父輩子輩都住在相鄰的院落裏,小娘子們則挪到了園子內的樓台亭閣中居住。先前姑臧夫人前來小住時,所居之處正是園子中最好的院落。後來夫人親口將那院落給了李丹薇,讓她挪過去住下來,都督府不少小娘子都眼紅得很。
難不成就因住處這種小事,讓她受了姊妹的刁難?但若是姑臧夫人當時不偏袒些,她的日子也依舊不會太好過。畢竟,她那些姊姊妹妹與她性情不合,心眼比針尖還小些。若是處處忍讓,她們反倒是越發得寸進尺。李遐玉眯了眯烏黑的雙眸,心中一哂:若是十娘姊姊不便出手,就由她來教訓那群小娘子罷。她是客人又是寒門之女,若有理有據地發難,丟麵子的也隻會是這群隴西李氏貴女。
到得院子中主母居住的小樓前時,姊弟三人才見著笑著迎上來的李丹薇。李遐玉仔細打量她一番,隻見她神情泰然自若,也稍稍放心了些。李丹薇把住她的手臂,又牽著孫秋娘,這才笑道:“最近搬來與阿爺阿娘同住,因而不能在小院裏招待你,你可別見怪。阿娘聽聞你們特地趕來赴上巳節宴飲,也念著你們呢。”
崔縣君念著他們?李遐玉笑了笑,斜了李丹薇一眼,繼而便收到她略有些無奈的迴視。她們都知道,這不過是場麵話罷了。崔縣君隻恨不得她離李丹薇越遠越好,若是她們再也不來往,她恐怕才會拍手稱慶。不過,眼下卻又是何種狀況?罷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橫豎他們是小輩,理應先拜見長輩才全了禮節。
進入小樓內後,便見崔縣君笑吟吟地坐在北麵的長榻上。李家姊弟三人上前行禮問好,她溫和地將他們喚起來,又問候了柴氏是否康健,這才讓他們坐下了。許是因李遐齡在的緣故,李丹莘不久之後也過來了。兩人暗地裏使眼色,也不知在傳遞什麽消息。
許是瞧出了孩子們的不自在,崔縣君也並未多留他們,又問了兩句謝琰、孫夏,便讓李丹薇、李丹莘各自招待客人。於是,李丹薇便攜著李遐玉、孫秋娘來到正房,隻留了她們的貼身侍婢伺候,其餘仆婢皆遣開了。李遐玉四下打量,發覺這麵闊五間的正房雖收拾得十分精巧,但到底仍有些角落尚未布置妥當。想來李丹薇是匆匆搬迴來的,又因事情太多而無暇顧及這些細枝末節。
“好端端的院子,怎麽不住了?”她似不經意地問道,“難不成是哪個姊姊妹妹看中了院子,使了什麽撒嬌的法子央著盧夫人,搶了過去?不過是一座院子而已,何至於此?”
聞言,李丹薇笑了笑:“確實,不過是一座院子而已,想住便說一聲就是,何至於此?隻可惜,旁人看中的可不是一座院子,而是未來夫君。”說到此,她微微一頓,輕描淡寫道:“連婚事都被人搶了,住在那院子裏又有什麽意思。倒不如迴到阿爺阿娘身邊,由得她們去爭去搶。”
李遐玉揚起眉,黑白分明的眼眸中掠過幾絲煞氣:“到底發生了何事?十娘姊姊可不能將我當成外人。”堂堂頂級世家隴西李氏嫡脈,居然也會發生這等事情?!簡直是聞所未聞!
孫秋娘亦是同仇敵愾:“到底是誰,竟然如此不顧臉麵,連姊妹的夫君都搶得?!”
見她們皆替她惱怒憤慨,李丹薇心中微暖,握住她們的手:“我去歲便已經及笄,因祖父與故交定下兒女親家,早已身負婚約。不過,有人發覺自己的婚事不如我,便使了法子與那家郎君鴻雁傳書、私相授受。祖父當時隻說孫輩相配,原便沒有當場定下到底是誰,僅是自家人知道而已。誰能料到,對家突然遣人上門提親,結果提的卻不是我——僅此而已。”
“是誰?”李遐玉蹙眉追問。然而,無須李丹薇明言,隻消將都督府未出嫁小娘子的品性在心中過了一遍,她很快便確定了對象:“七娘或是八娘?”李七娘與李八娘姊妹兩個皆是性情偏狹之人,最擅長的便是放暗箭。而以李九娘母女二人的脾性,大概也想不到這樣的主意。至於李六娘、李十一娘,都不過是庶女,年紀也稍有差別,應當不可能搶得了這樁婚事。
“七姊比我們三人年長一歲,年底便要迴長安成婚。”李丹薇淡淡地迴道。
果然是李八娘!李遐玉冷哼一聲:“對方來提親,難不成都督府就這麽將錯就錯?將你置於何地?!而且,此事很是蹊蹺,怎可能不與你們提一句,便突然遣人來提親?莫不是其中還有什麽曲折?”
李丹薇垂下眸:“無論八姊她們那一房在其中生了什麽事,此事都已經定下了。總不可能與對方說明,定親之人並非八娘而是十娘——若是姊妹搶郎君之事傳出去,那我們丹陽房的臉麵就丟盡了。”
“那李八娘如今在何處?”李遐玉站起身來,撣了撣長袖,“我去會一會這賤婦。十娘姊姊礙於姊妹情麵,不好教訓她。崔縣君恐怕也不好出麵,為難她一個晚輩。但我作為你的好友,卻是無妨。”若整個都督府都沒有人為十娘姊姊出頭,怨不得她如今索性眼不見為淨,搬迴了爺娘所住的院落。但若是不悍然迴擊,隻會教人以為好欺負。“絕不能輕易放過這賤婢,說不得她還在背後嘲弄於你!”尋常言語上的明刺暗諷她都不會放在心上,但若有人欺負了她所在意之人,絕不能輕易放過——她早已經不是那等隻會被人擺布的弱質女子了!倘若連身邊人都護不得,又何談保家衛國報仇雪恨?!
“元娘……”李丹薇歎息一聲,也隨著立起來,“我……其實對這樁親事可有可無。那家郎君素未謀麵,也生不出什麽情意來。隻是——我隻是沒想到,竟有人為了個男子,真能做到這般地步。嗬,是我想得岔了,總覺得姊妹之間便是生了些許齟齬,也仍有情誼在。卻不想,‘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旁人卻不會在意什麽姊妹情誼。”
“十娘姊姊就是太注重情誼了。”李遐玉搖首道,“何須為這些不相幹的人費心思?隻須善待一心一意待我們好的人便是了。至於旁的人,是生是死都與我們無幹。顧慮太多,瞻前顧後,反倒容易被這些人尋著空隙。十娘姊姊的性情若是能剛強一些,便無需在意那些個外人眼光、禮儀規矩,也便能與我一般自由自在了。”
李丹薇怔了怔,苦笑道:“確實如此。在賀蘭山的那些時日,去涼州的那些時日,我才最快活。迴到都督府,原本便心中鬱鬱,卻不料又發生了這種事。固然阿娘替我討公道,讓祖母削減八姊的嫁妝補償於我;固然她又忙著給我挑更好的夫婿,時常寬慰我——這些卻皆非我所願。”
“那今天咱們就痛快一迴。”李遐玉道,“十娘姊姊隻管立在旁邊,看我替你出氣便是。”
孫秋娘也很是蠢蠢欲動,連連點頭道:“可不能就這麽放過那李八娘!不然,她還以為這般巧取豪奪,都是她聰明伶俐經營有道呢!這般毫無廉恥之人,就該好好教訓一番才是!”
李丹薇想起當時李八娘一臉愧疚地前來道歉,隻推說自己什麽都不知道的做作模樣,心中的憤懣之氣再也掩蓋不住:“去罷!!”於是,姊妹三人雄赳赳氣昂昂去了園子裏。崔縣君聽聞仆婢匆忙來稟報之後,卻隻勾了勾嘴角,並未阻攔:“十娘一直那般懂事,才教那些賤婢步步緊逼。且讓她出了這口氣,才不會心思過重傷了身子。區區滎陽鄭氏子,給了她就是了!給十娘說個文武雙全的清河崔氏子或博陵崔氏子,教她們嫉恨去罷!”說著,她又是一歎:“想不到,折衝都尉家的小娘子,當真這般血性……倒也確實有可取之處。”
卻說另一廂,李遐齡聽李丹莘說了此事,亦是難掩憤慨:“你居然不替自家阿姊出氣?眼睜睜看她強顏歡笑?”他多麽渴望能有個為自家阿姊出頭的機會,某人有這種機會居然不緊緊抓在手中,實在是不稱職得很!
李丹莘被他激烈的反應驚了一跳:“可……祖父祖母都已經定下此事了。阿爺阿娘也吩咐阿兄與我不許莽撞無禮。我確實心疼阿姊,也鄙薄從姊的品性,卻也不能做什麽事壞了她這樁婚事,免得全家顏麵盡喪……”
李遐齡頗覺他有幾分“朽木不可雕也”,耐著性子與他分析:“你家阿兄為長,自然不好為難從妹,但你才多大年紀,莽撞無禮一些又有何妨?心疼自家阿姊,為她出氣教訓那從姊一番,也不過是受一受家法,跪一跪祠堂罷了。難不成你還怕受罰?”
“自是不怕!”李丹莘挺了挺胸膛,覺得他說得很有道理,“但……到底如何出氣?”
李遐齡笑著哼了一聲:“隨我來!”那些個為難姊姊的人,便都是他的敵人!
☆、第六十章 以力服人
彼時李遐玉、李遐齡姊弟數人在互不知情之時兵分兩路,分別盤問了仆婢之後,均直指都督府後花園。此時李七娘、李八娘卻身著鮮亮的春衫,正笑容妍妍地搖著團扇,穿梭在盛開的百花之中。遠遠看去,姊妹二人麵容清麗出塵、身姿高挑婀娜,徜徉在花叢當中,確實帶著說不出的動人韻致,足以教許多世家子弟皆心向往之。隻可惜,畫皮畫肉難畫骨,誰又知道在這冰肌玉潤的好皮肉底下,到底藏著何等心機深沉的魂魄呢?
李遐玉遠遠望見她們姊妹之後,便囑咐李丹薇、孫秋娘停下:“你們且在此看著就是。”李丹薇自是不便出麵,孫秋娘卻舍不得與阿姊一同“征戰”的好時機。見她猶豫不應,李遐玉笑著睇了她一眼:“我教訓她們,還須你助陣不成?道理在咱們這一邊,又不與她們爭辯什麽,憑我一人亦是綽綽有餘。”她可沒興趣與李八娘假惺惺地周旋——像這般裝模作樣的賤婢,總能找出無數道理為自己辯護,又何須與她白白浪費時光?
另一側,李遐齡與李丹莘將旁邊的粗使仆婢支使開,握著彈弓悄悄地藏進了花叢裏。兩人挑挑揀揀了一堆石丸泥丸,瞄準李八娘那張淺淺敷著脂粉胭脂的秀美臉龐,正要擊出,眼角餘光卻見李遐玉自落英繽紛的杏樹林中轉出來。二人微驚,趕緊壓低身子趴在地上,唯恐讓李遐玉發現他們的行蹤,教他們的“複仇”落空。
李八娘姊妹二人的貼身婢女迎上去,正要行禮說話,李遐玉卻視她們於無物,笑盈盈地走過去:“聽聞八娘私相授受,搶了十娘姊姊的婚事,真教我萬分驚訝。做下這等事體,居然還能若無其事地在此賞花,更令我刮目相看。想來,這便是你們一房的教養做派,絲毫不知羞恥,真是讓人長足了見識。嘖,我是寒門小戶出身,也確實沒見過這般做姊妹的。大約世家大族中,十幾年姊妹的情誼也不值什麽,為了個素不相識的郎君便能翻臉撕破。”
每一字每一句,皆戳著李八娘心中的忌諱,令她臉色大變。幾個侍婢忙伸手想要拉扯李遐玉,李七娘也張口想出言反駁,李遐玉卻身形一動,避開了她們的圍堵。她的步伐奇快無比,眨眼之間便來到姊妹二人跟前,接著笑道:“既然都督府無人為十娘姊姊出頭,我憤慨之下,隻覺得非得送一番好禮給八娘,方能解心頭之恨。”
李七娘、李八娘覺得情勢不妙,正待要退後,李遐玉卻揚起手,便給了李八娘兩個左右對稱的耳光。因她常年習武的緣故,臂力非常,如此看似尋常輕飄飄的兩巴掌,也足以教李八娘雙頰迅速紅腫、口鼻流出血絲。突如其來的劇痛讓李八娘禁不住哭叫起來,軟綿綿地倒在地上。
李七娘何曾見過如此蠻力而又直接的小娘子,愣在了原地,一時間不知作何反應是好。侍婢們焦急不安,想上前將李八娘扶起來,卻又不敢招惹眼前這個煞星。
李遐玉似笑非笑地瞧了她們一眼,伸腳踢了踢地上的李八娘,掩口笑得格外優雅:“嘖,都督府上下為了保全顏麵,不曾與你清算一番,你便覺得自個兒從此就能將這樁醜事當成美談?若是此事真相傳遍你的夫家,也不知你還能不能在妯娌間抬起頭來做人?想來滎陽鄭氏身為郡望豪門,於禮儀規矩應當很是看重才是。”
李八娘捂著紅腫的臉坐起來,淚流滿麵地望向她,目光中既怨毒又惱恨:“口說無憑,誰會信你!!”
“便是沒有證據又如何?空穴來風,未必無因。光是生起這些傳言,便已經足可證明你的品性並非表麵這般‘冰清玉潔’罷。更何況,都督府上下這麽些主子,何人不知何人不曉?除非你將娘家親眷全都除掉……”
“寒門賤婢!此事與你何幹?!光是羞辱我仍覺不足,還想徹底毀了我麽?!”
“隻是路見不平而已。”李遐玉勾起嘴角,“而且,我純粹隻是想羞辱你,至於毀掉你——之前不過是提醒你,我有毀掉你的能力,這也不過是抬抬手指的事。因此,奉勸你莫要輕易動怒,仔細想想我說的話。否則,若是你再做錯什麽,我便當成是對我的挑釁,將這消息放出去,傳得天下皆知。”說罷,她微微側首:“莫以為無論你做下什麽事,都督府都會不計代價地保住你。若要保有家族名聲,手段多得是。”
她彎下腰,欺近李八娘耳畔:“譬如說,出家;又譬如說,病亡。你覺得呢?”
李八娘雙瞳微微一縮,待要再說什麽,李丹薇不知何時走了過來:“元娘隻是替我出頭而已。若是八姊想要報複,她所說的,我都會不計代價去做。還請八姊記住,你的把柄握在我手中,若是我將消息散布出去,祖父祖母應當也不至於隻保你不保我。兩敗俱傷,我倒是無妨,你可舍得?”
八轉 上輕車都尉 視正四品
七轉 輕車都尉 視從四品
六轉 上騎都尉 視正五品
五轉 騎都尉 視從五品
四轉 驍騎尉 視正六品
三轉 飛騎尉 視從六品
二轉 雲騎尉 視正七品
一轉 武騎尉 視從七品
☆、第五十八章 姊弟深談
數日之後,李家接到都督府上巳節宴飲的邀約帖子。因幾位折衝都尉是都督的下屬,每迴節日宴飲的帖子都不會落下他們的內眷。隻是折衝都尉們都在各自軍府中任職,內眷通常並不在靈州,故而未必會有空閑特地趕去參加宴飲。柴氏忙著準備孫夏的婚事,亦不得空,便打發李遐玉領著孫秋娘、李遐齡去散一散心。
縱馬奔馳來到靈州後,李遐玉三人便在自家別院中住了下來。她寫了封信,托李十二郎李丹莘轉交給李丹薇,而後便特地去探望了石氏。康家的小郎君才五個多月,生得白白胖胖,很是喜人。李遐玉給他補了滿月禮,孫秋娘更是送了好些親手做的小衣衫小鞋子。
瞧著小家夥伸胳膊蹬腿,好奇地抬起頭望著她們的模樣,石氏難掩笑意:“想是兩位小娘子與大郎投緣,他見到你們心裏歡喜得很。不然,若是換了旁的生人抱他逗他,他輕易不會理人。便是他阿爺,隔了幾天不見,他也照樣不認識不搭理。”
“我們看著他也覺得歡喜。”李遐玉微微笑道,“讓我想起了阿弟年幼的時候。”她與李遐齡相差兩歲,李遐齡出世的時候,她便已經依稀記事了。記憶中,阿弟也曾是這般天真無邪,不似後來那般懂事,瞧著卻也令人欣喜心疼。說來,她忙於訓練女兵、剿滅馬賊,已經許久未曾與阿弟說話了。如此忽視他本便不應該,也不知去歲困擾他的那些事,他如今想清楚了不曾。
離開康家迴到別院後,李遐玉便接到李丹薇的迴信。在信中,她邀他們姊弟三人過兩日便去都督府小聚,直言上巳節宴飲她打算稱病不出。李遐玉直覺她應該出了什麽事,但李丹莘的神色卻一如往常,顯然連他也並不清楚內情。
正沉思時,思娘低聲提醒李遐齡過來了。她抬起首,便見披散著濕發、穿了一身簡單素袍的李遐齡走了進來:“阿姊,聽說你尋我?”不經意之間,原以為仍然年幼的阿弟也漸漸長大了。俊秀的麵容已經逐步脫離了稚氣,眉目越發沉著冷靜,舉手投足之間帶著熟悉而又陌生的優雅氣度。
顯然,阿弟並不像祖父與阿爺——究竟像誰呢?
恍然間,李遐玉憶起初見時的謝琰。此時,李遐齡的年紀依然比當初的謝琰小一些,骨子裏卻已經頗似他的世家公子風度。若是無人知道他們的出身,恐怕便會將這孩子當成頂級門閥家的子弟罷。想不到,謝琰對他的影響竟如此之深刻——而這於他也再合適不過,仿佛他天生就該是如此模樣。
“已經許久不曾與你好生說話了,坐下罷。”李遐玉笑道,看著李遐齡雙目一亮,難以抑製地流露出笑意,瞬間仿佛又迴到了過去似的。
“阿姊一直都忙得很,我也不知該不該打擾你……”
“最近進學課業如何?我問過先生,說你之前有段時間曾心不在焉,如今已然好多了。”
李遐齡猶豫了一會兒,這才迴道:“我曾想過棄文從武……但阿兄說文武雙全方能走得更遠。我原以為他是騙我的,但與他議論起經史子集,卻發現他幾乎無所不知。”說到此處,他的眼眸又亮晶晶的,充滿了對謝琰的崇拜:“阿兄如今若有空閑,也會時常與先生論文清談,許多時候他們的論辯我都聽不明白。所以,我打算在課業上更用心,絕不會讓阿兄阿姊失望。”
李遐玉見他這般模樣,禁不住笑起來,戳了戳他的臉:“所以,你也想像阿兄那般,成為文武雙全之人?那到底是從文或是從武,可曾想清楚了?”不與他講道理,而是以事實折服他,阿兄也是用了不少手段,方能如此見效罷。
聞言,李遐齡眉峰微動:“阿姊,阿兄為何棄文從武?不正是因為從武更容易升遷麽?貢舉出仕,頂多隻能是校書郎或正字,不知須得熬多少年,才能服緋服紫。若是從軍,我靠著祖父門蔭便可成為校尉,再像阿兄、大兄似的積累軍功,十年內必能成為果毅都尉。”上府果毅都尉位列從五品下,已是服緋之官。因是輔佐官,假以時日,必能升遷為折衝都尉。正四品上,已經是許多人仰望的官職了,若是再得軍功,便能升任都督或諸衛府將軍,成為服紫高官。
“隻有從武,我方能盡快支撐門戶。若是從文,前路漫漫——”
李遐玉打斷了他:“暫且不提支撐門戶之事,隻說你到底適合或者喜歡走哪一條路,做什麽事的時候心裏最歡喜。”
李遐齡垂目不語。
李遐玉輕輕一歎,搖首道:“玉郎,你分明更喜從文,何必勉強自己?若是顧慮我,大可不必。我歡喜如今的日子,完全不願似尋常小娘子那般,隻知吃喝玩樂或者打理庶務。將來更不想被困在內宅之中,僅僅隻能相夫教子。夏州、靈州、涼州,往後還有甘州、沙州、西域、漠北,都能供我馳騁。區區一座宅邸,又如何能關得住我?”
李遐齡咬了咬牙,雙目微微發紅:“阿姊當真喜歡殺戮麽?”這世上有多少人,是真心喜歡殺戮的?殺戮之事,於男子尚且稱得上勇武,於女子又能算什麽名聲?
李遐玉微微一怔,仔細思索了半晌,搖首道:“不喜歡,但也不厭惡。與其說我喜歡殺戮,倒不如說我喜歡以己之力保護自己——或者保護他人。報仇雪恨固然是我從武的緣由,但保家衛國也同樣重要。殺人,是為了不再殺人;征戰,是為了不再征戰。以殺止殺,以戰止戰,僅此而已。”她絕不能像那個纏綿數年的噩夢中的女子那般,手無縛雞之力,隻能被人擺布。隻有足夠強大,才能自保並保護家人。如果她握有數百女兵,若非權勢相壓,又有誰能欺辱於她呢?
“那阿姊是否想過往後的日子?”李遐齡又追問,“若是邊疆再無征戰,再無殺戮,阿姊又當如何?”
李遐玉笑了笑:“閑時去賀蘭山跑馬射獵,偶爾還可幫你教養兒女,幫弟妹打理中饋。雖說年滿十七若不婚配,便有官媒上門——那也可先尋個門當戶對的成婚,日後再和離亦不遲。”她心中很清楚,如今的選擇會給往後的婚配帶來什麽影響。但婚配如何,到底並非她最關注之事。若是過得不歡喜,和離再嫁或者歸宗便是了。說不得,獨自一人沒有那麽些煩心之事,反倒自在一些。
“那阿姊何不如今便閑時去賀蘭山跑馬射獵,隨意自在?”李遐齡已然生出些許逼人的氣勢,“就似離家的十娘姊姊那般,隻管自由自在地做歡喜之事,不必受家中束縛,亦不必擔負血海深仇,更不必顧慮什麽保家衛國。”
“可我如今更加歡喜。”李遐玉淡淡地道,“我欲效仿平陽昭公主,並非一時意氣之言。若非此誓願,我亦從不知曉,女子也能做這麽多事,也能做成那麽多事。誰說女子便不能擔負血海深仇?便不能顧慮保家衛國?若是有機會,我也想走你和阿兄那樣的路途——但我沒有機會。玉郎,你尚可苦惱到底是該從文或是從武,但我便是想這般苦惱,也沒有機會。故而,我希望你能珍惜,能盡情盡力。”
她伸出手,握住李遐齡微微顫抖的雙手。旁的官家小娘子隻恨不得渾身膚白如玉,柔嫩無比,而她的雙手因拉弓射箭習武的緣故,無論如何保養,都有薄薄的繭子。
“玉郎,我曾心中痛苦,為何不能生為男兒。若是我並非你阿姊,而是阿兄,便不會令你如此瞻前顧後,更不會讓祖父祖母這般年紀仍如此操勞。可我到底隻是長姊,並非長兄,隻能盡力而為。不過,你須得記住,這並非不甘不願的選擇,亦並非為了你犧牲什麽。你隻需記得,我如今很歡喜,便足夠了。”
“阿姊……”李遐齡哽咽地喚道。
“我原以為你是我阿弟,必定會理解我。”李遐玉淺笑道,“便是世上所有人都覺得我這小娘子奇怪得很,你也定會支持我——難不成,是我想錯了?”
“不!”李遐齡搖著首,激烈地道,“不論阿姊想做什麽,我都支持阿姊!隻要阿姊歡喜便足夠了!不獨是我,阿兄、祖父祖母一定也是這麽想的!有我們在,阿姊便是嫁不得如意郎君又如何?日後也定能過得安心快活!”
“那便是了。”李遐玉勾起嘴角,“有你們在,那些個隻會納妾蓄婢的郎君要來何用?隻能平白讓自己生氣煩惱罷了。既是如此,玉郎,告訴阿姊,你到底喜歡從文或是從武?我不想你日後覺得難受痛苦,隻希望你能選最適合自己的路途。何況,若是心中不歡喜,恐怕也不可能走得太長遠。”
李遐齡仔細想了想,低聲道:“我想跟著阿姊出去見識一番,再做決定。”
李遐玉略作思索,方答應:“如此也好。不單是你,秋娘若是想去,也可跟著咱們一同去見識一番。讀萬卷書,不若行萬裏路。你若是隻待在靈州,恐怕也難以增長見聞。”若是不讓這孩子經曆一番,他恐怕仍是對從武抱有幻想。真正殺起馬賊的時候,他才會清楚自己到底適不適合走這條路。戰場,隻會比剿滅馬賊更血腥百倍千倍。
☆、第五十九章 橫生變故
時隔數月,李家姊弟三人再度來到都督府,總覺得不經意之間,這偌大的都督府似乎不知何處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房屋院落依舊華美大氣,路邊景致依舊絢爛若畫,往來仆婢的舉止依舊風儀有度。一切仿佛依然如舊,卻又隱隱約約似有幾分不同。若是隻憑感覺,那便是以往那些多少有些驕矜的仆婢,如今都對客人充滿了敬意——無論是他們這等寒門小戶,或是靈州城內的世家貴婦,仿佛都成了他們的貴客。
李遐玉隨著引路的仆婢緩緩前行,柳眉微挑。以往她過來拜訪時,李丹薇必定會親自前來內院門前相迎。便是通傳遲了片刻,也不至於已經快到他們一房住的院落前仍不現身。難不成都督府當真生了什麽變故?又或者,崔縣君起了什麽念頭,以至於她甚至不能隨意出院子?
正思緒紛繁間,便已經進入了一座百花繽紛的院落。雖則都督府很是軒闊,但由於人口諸多的緣故——光是李丹薇的父輩便足足有五房,從兄們又多有婚配者,故而所居之處十分緊張。通常而言,每一房的父輩子輩都住在相鄰的院落裏,小娘子們則挪到了園子內的樓台亭閣中居住。先前姑臧夫人前來小住時,所居之處正是園子中最好的院落。後來夫人親口將那院落給了李丹薇,讓她挪過去住下來,都督府不少小娘子都眼紅得很。
難不成就因住處這種小事,讓她受了姊妹的刁難?但若是姑臧夫人當時不偏袒些,她的日子也依舊不會太好過。畢竟,她那些姊姊妹妹與她性情不合,心眼比針尖還小些。若是處處忍讓,她們反倒是越發得寸進尺。李遐玉眯了眯烏黑的雙眸,心中一哂:若是十娘姊姊不便出手,就由她來教訓那群小娘子罷。她是客人又是寒門之女,若有理有據地發難,丟麵子的也隻會是這群隴西李氏貴女。
到得院子中主母居住的小樓前時,姊弟三人才見著笑著迎上來的李丹薇。李遐玉仔細打量她一番,隻見她神情泰然自若,也稍稍放心了些。李丹薇把住她的手臂,又牽著孫秋娘,這才笑道:“最近搬來與阿爺阿娘同住,因而不能在小院裏招待你,你可別見怪。阿娘聽聞你們特地趕來赴上巳節宴飲,也念著你們呢。”
崔縣君念著他們?李遐玉笑了笑,斜了李丹薇一眼,繼而便收到她略有些無奈的迴視。她們都知道,這不過是場麵話罷了。崔縣君隻恨不得她離李丹薇越遠越好,若是她們再也不來往,她恐怕才會拍手稱慶。不過,眼下卻又是何種狀況?罷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橫豎他們是小輩,理應先拜見長輩才全了禮節。
進入小樓內後,便見崔縣君笑吟吟地坐在北麵的長榻上。李家姊弟三人上前行禮問好,她溫和地將他們喚起來,又問候了柴氏是否康健,這才讓他們坐下了。許是因李遐齡在的緣故,李丹莘不久之後也過來了。兩人暗地裏使眼色,也不知在傳遞什麽消息。
許是瞧出了孩子們的不自在,崔縣君也並未多留他們,又問了兩句謝琰、孫夏,便讓李丹薇、李丹莘各自招待客人。於是,李丹薇便攜著李遐玉、孫秋娘來到正房,隻留了她們的貼身侍婢伺候,其餘仆婢皆遣開了。李遐玉四下打量,發覺這麵闊五間的正房雖收拾得十分精巧,但到底仍有些角落尚未布置妥當。想來李丹薇是匆匆搬迴來的,又因事情太多而無暇顧及這些細枝末節。
“好端端的院子,怎麽不住了?”她似不經意地問道,“難不成是哪個姊姊妹妹看中了院子,使了什麽撒嬌的法子央著盧夫人,搶了過去?不過是一座院子而已,何至於此?”
聞言,李丹薇笑了笑:“確實,不過是一座院子而已,想住便說一聲就是,何至於此?隻可惜,旁人看中的可不是一座院子,而是未來夫君。”說到此,她微微一頓,輕描淡寫道:“連婚事都被人搶了,住在那院子裏又有什麽意思。倒不如迴到阿爺阿娘身邊,由得她們去爭去搶。”
李遐玉揚起眉,黑白分明的眼眸中掠過幾絲煞氣:“到底發生了何事?十娘姊姊可不能將我當成外人。”堂堂頂級世家隴西李氏嫡脈,居然也會發生這等事情?!簡直是聞所未聞!
孫秋娘亦是同仇敵愾:“到底是誰,竟然如此不顧臉麵,連姊妹的夫君都搶得?!”
見她們皆替她惱怒憤慨,李丹薇心中微暖,握住她們的手:“我去歲便已經及笄,因祖父與故交定下兒女親家,早已身負婚約。不過,有人發覺自己的婚事不如我,便使了法子與那家郎君鴻雁傳書、私相授受。祖父當時隻說孫輩相配,原便沒有當場定下到底是誰,僅是自家人知道而已。誰能料到,對家突然遣人上門提親,結果提的卻不是我——僅此而已。”
“是誰?”李遐玉蹙眉追問。然而,無須李丹薇明言,隻消將都督府未出嫁小娘子的品性在心中過了一遍,她很快便確定了對象:“七娘或是八娘?”李七娘與李八娘姊妹兩個皆是性情偏狹之人,最擅長的便是放暗箭。而以李九娘母女二人的脾性,大概也想不到這樣的主意。至於李六娘、李十一娘,都不過是庶女,年紀也稍有差別,應當不可能搶得了這樁婚事。
“七姊比我們三人年長一歲,年底便要迴長安成婚。”李丹薇淡淡地迴道。
果然是李八娘!李遐玉冷哼一聲:“對方來提親,難不成都督府就這麽將錯就錯?將你置於何地?!而且,此事很是蹊蹺,怎可能不與你們提一句,便突然遣人來提親?莫不是其中還有什麽曲折?”
李丹薇垂下眸:“無論八姊她們那一房在其中生了什麽事,此事都已經定下了。總不可能與對方說明,定親之人並非八娘而是十娘——若是姊妹搶郎君之事傳出去,那我們丹陽房的臉麵就丟盡了。”
“那李八娘如今在何處?”李遐玉站起身來,撣了撣長袖,“我去會一會這賤婦。十娘姊姊礙於姊妹情麵,不好教訓她。崔縣君恐怕也不好出麵,為難她一個晚輩。但我作為你的好友,卻是無妨。”若整個都督府都沒有人為十娘姊姊出頭,怨不得她如今索性眼不見為淨,搬迴了爺娘所住的院落。但若是不悍然迴擊,隻會教人以為好欺負。“絕不能輕易放過這賤婢,說不得她還在背後嘲弄於你!”尋常言語上的明刺暗諷她都不會放在心上,但若有人欺負了她所在意之人,絕不能輕易放過——她早已經不是那等隻會被人擺布的弱質女子了!倘若連身邊人都護不得,又何談保家衛國報仇雪恨?!
“元娘……”李丹薇歎息一聲,也隨著立起來,“我……其實對這樁親事可有可無。那家郎君素未謀麵,也生不出什麽情意來。隻是——我隻是沒想到,竟有人為了個男子,真能做到這般地步。嗬,是我想得岔了,總覺得姊妹之間便是生了些許齟齬,也仍有情誼在。卻不想,‘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旁人卻不會在意什麽姊妹情誼。”
“十娘姊姊就是太注重情誼了。”李遐玉搖首道,“何須為這些不相幹的人費心思?隻須善待一心一意待我們好的人便是了。至於旁的人,是生是死都與我們無幹。顧慮太多,瞻前顧後,反倒容易被這些人尋著空隙。十娘姊姊的性情若是能剛強一些,便無需在意那些個外人眼光、禮儀規矩,也便能與我一般自由自在了。”
李丹薇怔了怔,苦笑道:“確實如此。在賀蘭山的那些時日,去涼州的那些時日,我才最快活。迴到都督府,原本便心中鬱鬱,卻不料又發生了這種事。固然阿娘替我討公道,讓祖母削減八姊的嫁妝補償於我;固然她又忙著給我挑更好的夫婿,時常寬慰我——這些卻皆非我所願。”
“那今天咱們就痛快一迴。”李遐玉道,“十娘姊姊隻管立在旁邊,看我替你出氣便是。”
孫秋娘也很是蠢蠢欲動,連連點頭道:“可不能就這麽放過那李八娘!不然,她還以為這般巧取豪奪,都是她聰明伶俐經營有道呢!這般毫無廉恥之人,就該好好教訓一番才是!”
李丹薇想起當時李八娘一臉愧疚地前來道歉,隻推說自己什麽都不知道的做作模樣,心中的憤懣之氣再也掩蓋不住:“去罷!!”於是,姊妹三人雄赳赳氣昂昂去了園子裏。崔縣君聽聞仆婢匆忙來稟報之後,卻隻勾了勾嘴角,並未阻攔:“十娘一直那般懂事,才教那些賤婢步步緊逼。且讓她出了這口氣,才不會心思過重傷了身子。區區滎陽鄭氏子,給了她就是了!給十娘說個文武雙全的清河崔氏子或博陵崔氏子,教她們嫉恨去罷!”說著,她又是一歎:“想不到,折衝都尉家的小娘子,當真這般血性……倒也確實有可取之處。”
卻說另一廂,李遐齡聽李丹莘說了此事,亦是難掩憤慨:“你居然不替自家阿姊出氣?眼睜睜看她強顏歡笑?”他多麽渴望能有個為自家阿姊出頭的機會,某人有這種機會居然不緊緊抓在手中,實在是不稱職得很!
李丹莘被他激烈的反應驚了一跳:“可……祖父祖母都已經定下此事了。阿爺阿娘也吩咐阿兄與我不許莽撞無禮。我確實心疼阿姊,也鄙薄從姊的品性,卻也不能做什麽事壞了她這樁婚事,免得全家顏麵盡喪……”
李遐齡頗覺他有幾分“朽木不可雕也”,耐著性子與他分析:“你家阿兄為長,自然不好為難從妹,但你才多大年紀,莽撞無禮一些又有何妨?心疼自家阿姊,為她出氣教訓那從姊一番,也不過是受一受家法,跪一跪祠堂罷了。難不成你還怕受罰?”
“自是不怕!”李丹莘挺了挺胸膛,覺得他說得很有道理,“但……到底如何出氣?”
李遐齡笑著哼了一聲:“隨我來!”那些個為難姊姊的人,便都是他的敵人!
☆、第六十章 以力服人
彼時李遐玉、李遐齡姊弟數人在互不知情之時兵分兩路,分別盤問了仆婢之後,均直指都督府後花園。此時李七娘、李八娘卻身著鮮亮的春衫,正笑容妍妍地搖著團扇,穿梭在盛開的百花之中。遠遠看去,姊妹二人麵容清麗出塵、身姿高挑婀娜,徜徉在花叢當中,確實帶著說不出的動人韻致,足以教許多世家子弟皆心向往之。隻可惜,畫皮畫肉難畫骨,誰又知道在這冰肌玉潤的好皮肉底下,到底藏著何等心機深沉的魂魄呢?
李遐玉遠遠望見她們姊妹之後,便囑咐李丹薇、孫秋娘停下:“你們且在此看著就是。”李丹薇自是不便出麵,孫秋娘卻舍不得與阿姊一同“征戰”的好時機。見她猶豫不應,李遐玉笑著睇了她一眼:“我教訓她們,還須你助陣不成?道理在咱們這一邊,又不與她們爭辯什麽,憑我一人亦是綽綽有餘。”她可沒興趣與李八娘假惺惺地周旋——像這般裝模作樣的賤婢,總能找出無數道理為自己辯護,又何須與她白白浪費時光?
另一側,李遐齡與李丹莘將旁邊的粗使仆婢支使開,握著彈弓悄悄地藏進了花叢裏。兩人挑挑揀揀了一堆石丸泥丸,瞄準李八娘那張淺淺敷著脂粉胭脂的秀美臉龐,正要擊出,眼角餘光卻見李遐玉自落英繽紛的杏樹林中轉出來。二人微驚,趕緊壓低身子趴在地上,唯恐讓李遐玉發現他們的行蹤,教他們的“複仇”落空。
李八娘姊妹二人的貼身婢女迎上去,正要行禮說話,李遐玉卻視她們於無物,笑盈盈地走過去:“聽聞八娘私相授受,搶了十娘姊姊的婚事,真教我萬分驚訝。做下這等事體,居然還能若無其事地在此賞花,更令我刮目相看。想來,這便是你們一房的教養做派,絲毫不知羞恥,真是讓人長足了見識。嘖,我是寒門小戶出身,也確實沒見過這般做姊妹的。大約世家大族中,十幾年姊妹的情誼也不值什麽,為了個素不相識的郎君便能翻臉撕破。”
每一字每一句,皆戳著李八娘心中的忌諱,令她臉色大變。幾個侍婢忙伸手想要拉扯李遐玉,李七娘也張口想出言反駁,李遐玉卻身形一動,避開了她們的圍堵。她的步伐奇快無比,眨眼之間便來到姊妹二人跟前,接著笑道:“既然都督府無人為十娘姊姊出頭,我憤慨之下,隻覺得非得送一番好禮給八娘,方能解心頭之恨。”
李七娘、李八娘覺得情勢不妙,正待要退後,李遐玉卻揚起手,便給了李八娘兩個左右對稱的耳光。因她常年習武的緣故,臂力非常,如此看似尋常輕飄飄的兩巴掌,也足以教李八娘雙頰迅速紅腫、口鼻流出血絲。突如其來的劇痛讓李八娘禁不住哭叫起來,軟綿綿地倒在地上。
李七娘何曾見過如此蠻力而又直接的小娘子,愣在了原地,一時間不知作何反應是好。侍婢們焦急不安,想上前將李八娘扶起來,卻又不敢招惹眼前這個煞星。
李遐玉似笑非笑地瞧了她們一眼,伸腳踢了踢地上的李八娘,掩口笑得格外優雅:“嘖,都督府上下為了保全顏麵,不曾與你清算一番,你便覺得自個兒從此就能將這樁醜事當成美談?若是此事真相傳遍你的夫家,也不知你還能不能在妯娌間抬起頭來做人?想來滎陽鄭氏身為郡望豪門,於禮儀規矩應當很是看重才是。”
李八娘捂著紅腫的臉坐起來,淚流滿麵地望向她,目光中既怨毒又惱恨:“口說無憑,誰會信你!!”
“便是沒有證據又如何?空穴來風,未必無因。光是生起這些傳言,便已經足可證明你的品性並非表麵這般‘冰清玉潔’罷。更何況,都督府上下這麽些主子,何人不知何人不曉?除非你將娘家親眷全都除掉……”
“寒門賤婢!此事與你何幹?!光是羞辱我仍覺不足,還想徹底毀了我麽?!”
“隻是路見不平而已。”李遐玉勾起嘴角,“而且,我純粹隻是想羞辱你,至於毀掉你——之前不過是提醒你,我有毀掉你的能力,這也不過是抬抬手指的事。因此,奉勸你莫要輕易動怒,仔細想想我說的話。否則,若是你再做錯什麽,我便當成是對我的挑釁,將這消息放出去,傳得天下皆知。”說罷,她微微側首:“莫以為無論你做下什麽事,都督府都會不計代價地保住你。若要保有家族名聲,手段多得是。”
她彎下腰,欺近李八娘耳畔:“譬如說,出家;又譬如說,病亡。你覺得呢?”
李八娘雙瞳微微一縮,待要再說什麽,李丹薇不知何時走了過來:“元娘隻是替我出頭而已。若是八姊想要報複,她所說的,我都會不計代價去做。還請八姊記住,你的把柄握在我手中,若是我將消息散布出去,祖父祖母應當也不至於隻保你不保我。兩敗俱傷,我倒是無妨,你可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