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遐玉微微點頭,謝過了他,麵容一派肅然,吩咐部曲道:“將方才那些四處亂竄,趁人不注意悄悄偷盜財物的仆婢都捆起來!!”幸而這些部曲將宅院中的門戶都仔細地看守得很妥當,才不至於令那些起了壞心思的仆婢借機盜得財物奔逃出去。她很清楚,自家阿弟尚且年幼,必定不可能立即想到這些。這應當是謝琰的功勞。
虎背熊腰的部曲們很快就將因心虛而嚷嚷起來的幾個仆婢捆得結結實實,他們方才趁亂拿取的物品錢財也都搜了出來。剩下的人因這一出而受了驚嚇,一時竟忘了哭喊,均怔怔地呆在原地,不約而同地望向自家小主人。
李遐玉環視周遭,冷聲喝道:“背主之仆,原本不應再留,合該送到縣廨去當作盜匪處置!杖七十,流放三千裏!不過,眼下薛延陀人攻城,你們若能戴罪立功,我非但既往不咎,還會按照功勞給你們獎賞!”
原本因“盜匪”、“流放”等字眼而瑟瑟發抖的幾人眼中掠過亮光,忙不迭接道:“方才都是奴一時糊塗!奴不敢了!再也不敢了!”“小娘子饒奴一命!奴一定好好立功!!”“小娘子仁慈!”
“你們幾人,立即都去廚下燒滾油、開水,以備守宅之用。”李遐玉道。她的祖父是折衝府一府長官折衝都尉,阿爺是折衝府領三百軍士的校尉,自小便對戰事耳濡目染,多少也通曉些守城之事,心中早已經有了替阿爺守住家的念頭。“剩下之人,即刻去察看門戶,用重物將門抵住。”
她有條不紊地吩咐下去,眾仆婢便似有了主心骨,不再隻顧著驚惶失措,而是匆匆地領命而去。然而,她心中卻並無半點放鬆。長澤縣地處長城之外,周圍並無險要關隘,隻有一個折衝府,很難及時請得救兵解圍。而且,區區縣城,畢竟不比得守備森嚴的夏州州城,沒有甕城,連城牆也不過比尋常縣城厚一些而已。若是薛延陀人不計代價攻城,兩三千騎兵便足夠橫掃這座縣城了。而縣城一旦攻破,自家的小宅院就如同大海中的孤舟,恐怕頃刻間便會翻覆。
“李娘子,我去城門附近探看情況。”謝琰道,“你……且找找家中可有隱蔽的地窖。”
“城門附近太危險。”李遐玉搖首,“謝郎君不可輕易涉險。李甲幾人已經去了,若探得消息,定會讓人迴來通報。”
“他們或許也有顧不上的時候。”謝琰道,“讓我去罷,李娘子盡快做好準備。”
李遐玉略作思索,這才答應道:“謝郎君萬事小心。”
謝琰匆匆朝她行了一禮,轉身便飛奔而去。李遐玉看他靈敏的身手,知道他必定從小習武,心中也便稍稍放心了。
“元娘,這小郎君定是撇下咱們走了。”從方才起便不見人影的阿長突然出現,抹著淚湊過來,“他一人悄悄躲起來,總比咱們這一群人更容易逃過這一劫。”
“謝郎君不是那樣的人。”李遐玉淡淡地看了她一眼,道,“何況,萍水相逢,即使他獨自離開,也在情理之中。”她隻不過將他帶到家中,甚至來不及讓他喝一碗熱薑湯驅寒,於他並沒有什麽恩情,也無顏讓他報答什麽。若是他一人能逃脫,倒也是件好事。
“元娘,眼下該如何是好?”孫氏抱著李遐齡哭夠了,遂六神無主地問道。
“阿娘,家中可有什麽隱秘的地窖?”李遐玉問。
孫氏慌慌張張,如何能想起來。而且她一向不理會中饋之事,對這些也一知半解:“問問威娘罷!威娘在何處?威娘!”
威娘已經用照袋簡單地收拾了幾個包袱,聞聲匆匆而出,瞥了瞥阿長與周圍的仆婢,低聲道:“家中隻有一個貯藏冬菜的菜窖,就在廚房旁邊。前一陣為了過冬,裏頭已經塞滿了菘菜(白菜)和蘿卜,眼下必須盡快清理出來,才能入內躲避。”
“趕緊些。”李遐玉望著已經被著火的房屋燒得半壁通紅的夜空,催道,“恐怕縣城和宅院很快就要守不住了。”
關係到身家性命,仆婢們立刻動了起來,爭先恐後地去將菜窖搬空。趁他們不注意的時候,威娘將幾個小香囊塞進李遐玉懷裏,輕聲道:“元娘,那菜窖並不大,裝不下這麽多人。而且,半截露出地麵,很容易引起蠻族注意。”
李遐玉知道,她方才言辭十分小心,便是暗示這些仆婢未必忠誠,應該提防他們背叛。不過,既然她公然說出了菜窖,想必仍有餘地。於是,她低聲問:“除了菜窖,家中可還有藏身之地?”確實,方才不過以為是地動,就出了幾個背主盜財的奴婢。眼下麵臨著性命危急,誰知道這些人會做出什麽事來?
“噓,別急。”威娘淡定地將另外幾個香囊塞進李遐齡衣物中,“背主仆婢,留不得。”
她的言行讓李遐玉不由得想起遠在幾百裏之外的靈州的祖母。若是祖母在此,定然也隻會靜靜觀察這些奴婢的舉止,然後給他們每人一個最適合的結局。此時此刻,確實不宜有什麽婦人之仁。不然,受難的便是他們了。
想到此處,她眉頭微蹙,銀牙輕咬,眼圈紅了起來:阿爺若不在了,阿弟尚未長大,她便是一家之主。為了保護阿娘與阿弟,她應該像祖母一樣,永遠挺直脊背,不被任何事、任何人擊垮。小郎君能做到的事,她都必須做到。小郎君能做下的決斷,她也必須做下!
“拿出些剩餘的散錢,待會兒看著給。讓李丙幾個不必巡邏察看了,都迴內院來。”她們幾人勢弱,隻有深得祖父、阿爺信重的部曲都在旁邊,才能鎮得住那些心懷不軌的仆婢。
“是。”威娘深深地看了她一眼,躬身退下了。
☆、第三章 長澤城破
離開李家之後,謝琰便發現,長澤縣城如今的境況可能比他預想的更加淒慘。數千馬匹奔馳帶來的地動轟鳴越來越輕,說明薛延陀人已經來到城門底下——取而代之的,則是幾乎清晰可聞的鳴鏑聲。縣城正北的城門便是薛延陀人的目標,城樓附近已然是一片火海。
長澤縣的百姓們畢竟曾經曆過國朝初建時那些慘烈無比的戰事,此時也都已經漸漸反應過來。除了惶惶然想要奔逃而走的人之外,許多青壯男子甚至老丈都默默地拿起了已經生鏽的橫刀、柴刀,聚集起來匆匆朝著北城門而去。常年被塞北風沙吹得黧黑的粗糙麵龐上充滿了堅毅,亦展露出了屬於大唐子民的血性。薛延陀人又如何?當初突厥人如此強橫,肆虐整個北方,如今不也成了大唐降部?自今上登基以來,大唐雄師連戰連勝,伐突厥,破吐穀渾,征高昌,令兒郎們早便已經豪氣幹雲,對任何膽敢前來劫掠家園的胡人都毫無畏懼。縱然此去大抵不過是赴死,他們也相信這些敵人在不久的將來必會付出更加沉重的代價。
謝琰望著他們的背影,隻覺得胸臆間熱血沸騰:這才是錚錚鐵骨!這才是真正的男兒!那些隻會躲在家中傷春悲秋者,抱著祖宗昔日榮光死死不放者,甚至於自暴自棄、自怨自艾者,連這些最尋常的平民百姓亦遠遠不如。
一時間,保家衛國的情懷令這位小少年郎心中激蕩不已,隻覺得連日來的顛沛流離仿佛都算不得什麽了。他並沒有猶豫,拔足便小跑著跟了上去,混入了隊伍當中。
他年紀尚幼,隨在這隊人後頭,顯得尤為醒目。一個須發斑白的老漢忍不住喝道:“哪裏來的黃毛小兒!還不趕緊滾迴家去!”
謝琰微微抬起首,道:“我習武多年,老丈與各位大兄能做的事,我也都能做!”
“呔!快滾!有俺們在,哪裏輪得上你這小兒逞能?!”旁邊一臉橫肉的大漢不耐煩地將他拎起來,“趕緊找個地方窩著!別礙老子們的事!”
謝琰使巧勁微微一掙,便靈活地脫離了大漢的掌握。他知道這些人看起來兇惡,實則是不忍他小小年紀便去送死。但他已經答應李家小娘子,去城門附近探看敵情。就算隻是為了完成諾言,他也必須去:“我絕不會礙事!”
見他如此固執,這群漢子便不再驅趕他。畢竟,這般膽大的少年郎總比那些隻知道哭鬧的混小子們強多了。而且,若是不見見血,多經曆這種刀光劍影,也磨礪不出邊塞的悍勇男兒。他們夏州漢子的血性,也隻有這般才能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到得北城門前時,城樓、民宅早已經被薛延陀人射入的火箭點燃了。火光映紅了暗沉的黑夜,照在那些大吼著衝上城牆的漢子們身上,仿佛給他們印上了一層血色。謝琰避過幾個驚惶失措、四散奔逃的人,撿起角落裏屍首抱著的弓箭,也跟著爬上城牆。他極力讓自己忘記方才那具摔得血肉模糊、死不瞑目的屍體,然而甫登上去,一支箭便貫穿了身前那個老漢的頭顱。
謝琰烏黑的雙瞳微微一縮,無數慘烈的嘶嚎吼叫一瞬間仿佛都離得遠了,隻剩下老漢喉嚨間沉重而嘶啞的唿吸聲,以及箭頭上那些紅紅白白之物。他不自禁地伸出手,想要扶住他,老漢卻用盡最後的力氣將他推倒在地上,自己摔下了城牆。
幾支箭堪堪擦過謝琰的頭頂,射入城內。他有些呆怔地望著老漢方才站立的地方,心中升起了複雜的情緒——既有對薛延陀人的憎恨,報仇雪恨的堅定,亦有對老漢的感激,更有對生命無常、生生死死的恐懼。
他從來都很清楚,每一場戰事都意味著無數條人命,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便是如此。然而,書上看來的慘烈,卻遠遠比不過親身的見聞。他生在貞觀年間,故鄉遠在安定繁華的中原,年紀又尚小,何嚐經曆過這樣如佛家地獄一般的景象?
然而,無數心念轉過,都不過隻是刹那之間罷了。謝琰很清楚如今自己身在何地,眼下又該做什麽。他咬著牙站了起來,尋了個合適的隱蔽處之後,便舉弓抽箭。借著城樓燃燒的火光,他望向城外,意圖瞄準敵人。不過,這一眼看過去,他的心便徹底地沉了下去:底下烏壓壓一片薛延陀騎兵,足足有三四千之眾!區區一座長澤縣城,必定守不住!何況,既然派兵攻打長澤縣城,為了取得足夠的戰果,薛延陀人必定也盯上了夏州州城。若是州城被困,必定多方救援,誰還顧得上旁邊的一座小縣城?
心中雖然頗有幾分絕望之意,但謝琰射箭時卻異常冷靜。若是此時有人注意到他,必會發現他小小年紀,竟然能做到箭無虛發。不過,數千薛延陀人,隻在城牆稀稀落落的箭雨中倒下了幾十人,自然絲毫未能引起旁人矚目。
謝琰很快便將周圍能搜集到的箭都用光了,也勉強挨過了薛延陀人的幾輪箭雨。城牆上仍然安然無恙活著的人已經寥寥無幾,完全無法壓製試圖攀援城牆的敵人。不多時,便有些身手靈敏的薛延陀人爬了上來,與大唐的兒郎們展開了肉搏戰。
謝琰隨手拿起一柄已經生鏽的橫刀,用盡力氣斬落了兩三人。溫熱的鮮血濺在他的臉上,沾濕了他的兔皮長襖,而後迅速變得冰冷。他心底也從剛開始的滿懷忿恨,逐漸變得悸動不安,最終隻剩下一片麻木。
砍殺,砍殺,砍殺。
直到雙臂酸疼得快要抬不起來的時候,謝琰才停了下來。他心中清楚自己已經無法再戰,便丟下橫刀,轉身離去。然而,在奔下城牆時,到底仍有幾分愧疚,仿佛自己當了逃兵一般。隻是,想到或許仍然在等他傳消息的李家小娘子,他便覺得依舊身負著重任,決不能輕易死在此處。
“城門破了!!”
“薛延陀人殺進來了!!”
“快逃!!”
謝琰跌跌撞撞地穿過惶恐躲避的人們,好不容易才迴到李家。因門戶都已經被堵住了,他不得不跳牆而入。正要往內院走,卻見幾個粗使仆婢匆匆地拎著包袱躲進了下人所居的倒座房。隨後,濃重的血腥味便傳了過來,令他想起了城牆頭上那片血肉橫飛的景象。迴過神,他不禁擰起了眉:如此異象,李家必定是出了什麽事。李家小娘子、小郎君不知可安然無恙?
當他循著血腥味來到廚房邊時,便見李家幾個部曲正將三四具屍首藏到旁邊的樹叢後。孫氏嚇得渾身戰抖,摟著李遐齡輕聲哽咽。李遐玉的臉色亦有些蒼白,卻已經將恐懼都深深地藏在漆黑的雙瞳之中。而母子三人身邊,隻剩下威娘一個侍婢。
“李娘子,三四千薛延陀人已經破開了城門。”謝琰道。
李遐玉循聲望去,一瞬間,那張白玉般的臉龐竟像是有些無悲無喜——仿佛已經因經曆得太多反而超脫於外,又似乎是看穿世間生死的出家者。這般的神情出現在一個年幼的小娘子身上,委實有些奇異,卻越發令人憐惜。不過,下一刻,她的目光便微微一動,上前一步:“謝郎君可曾受傷?”
謝琰恍然,抬手抹了抹臉上的血跡:“我無妨,隻是濺上去的而已。”說罷,他看向那個被緊緊關住的菜窖:“世母、李娘子、玉郎,趕緊進這地窖裏躲一躲罷。薛延陀人隻為了劫掠而來,或許搶得糧食、牛羊和金銀之後,便會很快離開。”即使這地窖看起來並不隱蔽,也總比躲在房間中好些。
“裏頭有人,且堵住了門。”李遐玉道。方才那些個搬空菜窖的仆婢有大半都背主了——眼看著即刻便要完全騰空的時候,七八個人磨磨蹭蹭地留在裏頭,忽然將菜窖關上,死死抵住,不讓其他人進入。另外幾人狗急跳牆意欲挾持李遐齡取得錢財逃亡,被部曲處置了。隻剩下區區幾人還算老實聽話,威娘便分了些錢財與他們,讓他們徑自去尋地方躲藏,各安天命。
她曾經覺得自己主持中饋尚且算是得法,如今卻連貼身婢女阿長都背叛了她,真是諷刺得很。到頭來,她所能依賴的,也隻有祖父和阿爺留下的部曲,與祖母調教的威娘而已。不過,生死關頭,也怨不得這些未經收服的人做出這種選擇。無非是他們並不將主人放在眼裏,認為自己的性命更重要罷了。
部曲們正要去撞菜窖的門,遠遠地便已經傳來了馬蹄聲。
李遐玉、謝琰均是一凜,互相對視一眼,從彼此眼中都看出了些許焦急之色。
“罷了,眼下已經遲了。”李遐玉搖了搖首,向威娘使了個眼色。威娘略帶懷疑地看了幾眼謝琰,便攙扶著孫氏,低聲道:“在左耳房中,隨奴來罷。”
位於正房西側的左耳房,是前些年李信為了生性好潔的李遐玉而改建的浴房。裏頭十分寬敞,不僅擺放著一個偌大的浴斛,旁邊還挖了一個小浴池。威娘將那浴池一角的青石磚取了下來,露出裏頭一方小小的烏黑空間:“這浴池郎君從未用過,隻是障眼之法。而這個密室,也僅僅留作這種時候使用。”
在昏黃的燈火下,那處暗室看起來實在小得有些可憐。李遐玉心知,恐怕阿爺隻是為了以防萬一,才匆匆做了這番準備。隻是,他當初從未將自己也考慮進去,僅僅想護住他們母子三人,又成日忙碌無暇顧及,所以才建得如此狹小。如今她與玉郎身量已經增長,孫氏又豐腴了些,恐怕連裝下他們母子三人都很勉強。思及此,她便將李遐齡推進去,又去推孫氏。
孫氏卻不知哪裏來的氣力,猛地將她按了進去。
這間暗室實在是太狹小了,李遐玉與李遐齡縮在一處,尚且不能伸展身體。而略顯豐腴的孫氏若想入內的話,恐怕已經不可能。李遐玉掙紮著想出來,卻不料孫氏又冷不防地將謝琰推到她身上,而後便命部曲與威娘將青石磚重新砌起來。
“阿娘……阿娘……”李遐齡仿佛察覺到什麽,終於忍不住哀哀哭泣起來。
“阿娘,讓我出去!你進來!”李遐玉高聲道。她想要掙紮,卻因謝琰擠在她身後而動彈不得。
“李家世母,我自己找個地方躲著便夠了……”謝琰也道,倒退著便要出去。
“別動!!”孫氏低低地喊道,一向柔弱的臉孔上竟多了些許決然之色。她便像是突然從沉睡中醒過來的母獅,一雙眼瞬間爆發出明亮的光彩,一時間竟將扭過頭看向她的李遐玉與謝琰都震懾住了。
“謝小郎君,你是個好孩子,幫我照顧元娘、玉郎幾日罷。你在今夜來到我們李家,也算是與我們有緣了。便是不讓你進去躲藏,我也鑽不進去,所以你很不必放在心上。”
“元娘,護好阿弟。阿娘知道,你一定不會讓我和你阿爺失望。”
“玉郎,不許哭!你是小郎君,往後長大了還要保護阿姊,決不能軟弱。”
孫氏一口氣說完,部曲與威娘也砌上了最後一塊青磚,隻留出了一道縫隙作為通氣口。而後,他們又將浴斛蓋在浴池上,這才放心地離開了。
李遐玉聽著腳步聲遠去,心中充滿了懼怕與恐慌,又恨自己竟然如此無能,禁不住低低地啜泣起來:漫天神佛,信女求求你們,保佑我的阿爺和阿娘。於信女而言,他們是這世間最好的爺娘,信女絕不能失去他們。
☆、第四章 痛失怙恃
紛亂的馬蹄聲由遠及近,刺耳的笑聲穿過宅邸,伴隨著憤怒的低吼與遍野的哀鴻。李遐玉將李遐齡緊緊地摟在懷中,捂住他的雙耳。分明身前依偎著阿弟,身後還有謝琰,她卻覺得自己的血肉筋骨都已經被寒風與噩耗凍得寸寸成冰。
世間一切仿佛都已經遠去,隻餘下他們三人仍然活在這個漆黑的小密室當中。隻要想到或許長澤縣城內如今已是十不存一,甚至僅剩下他們,她便覺得冰冷刺骨、心痛難當。念及生死不知的阿爺與阿娘,她既驚惶恐懼,又忿恨之極。然而,無論情緒如何激烈,她都不能再表露出半分,反倒要強作鎮定,安撫年幼的阿弟。
仿佛過了許久,又仿佛不過是片刻之間,夾雜著猖狂大笑、慘嚎哭喊的聲音終於漸漸遠去。謝琰靜靜聽了半晌,直至再也聽不見任何聲響,這才微微動了動,低聲道:“薛延陀人許是已經走了,咱們出去看看?”
“算算時辰,大概已經過去一日一夜,我們也不應該僅僅隻是躲在此處空等。”李遐玉迴道。她憂心孫氏的安危,若不是顧念著她留下的話,早便忍耐不住了。
兩人因許久不曾飲食的緣故,聲音都有些低啞。李遐齡則並未發聲,似是已經昏過去了。
謝琰試著挪動身子,卻發覺因太久不曾動,渾身早已是麻木不堪。他擰起眉,索性忍痛往後一撞,將青石磚都撞飛出去,自己也倒在浴池底部,掙紮了許久才坐起來。這番動靜雖然並不小,卻似乎並未引起任何人的注意。李遐玉仔細聽了聽,方小心翼翼地鑽出密室。
因著長時間都隻能保持同一姿勢,她亦覺得身子酸痛得很,已經沒有氣力將李遐齡也抱出來了。不過,不待她請謝琰相助,他便已經再度躬身進入密室,將李遐齡夾帶而出。他們在小浴池中休息了片刻,確定宅院裏確實沒有動靜之後,這才推開頭頂的浴斛。
外頭果然已經入夜,一片靜謐。恍然間,李遐玉甚至覺得,他們所經曆的那一夜都隻是個噩夢而已。然而,被踢壞的門在寒風中輕輕擺動,發出吱呀的聲響;院子裏滿是髒汙,白雪覆蓋之處皆已經被踐踏成了泥水;濃重的血腥味彌漫,完全掩蓋住了昔日家中溫暖的熏香氣息——這一切都提醒著她:城破家亡,才是事實。
耳房內空無一人,李遐玉猛然清醒過來,喚著“阿娘”便奔向正房。然而,甫踏進正房,她便瞧見威娘倒臥在床榻前,身下血泊已經凝結成冰。她仍懷著一絲希望,將威娘翻過來,試了試她的鼻息。然而,這個臉色青白的忠婢卻已經不可能再度站起來了。
希望落空之後的不祥之感令李遐玉抽泣起來:“阿娘!阿娘!”
她打開儲藏衣物的櫥櫃,奔進臥房鑽進床底下,四處尋找,卻仍不見孫氏的蹤影。而後,她又跑向東廂房,在堂屋中便發現了幾個部曲肢體不全的屍首。這些勇武的大漢在臨死之前與薛延陀人展開了殊死搏鬥,身上滿是傷痕,還被敵人砍下了頭顱帶走作為報複。她看著眼前的慘狀,渾身發軟,幾乎要昏厥過去。
然而,她到底克製住了恐懼與失措——沒有尋得孫氏,她便不可能放棄。不錯,她心裏仍然存著一線微弱的希望:哪怕漫天神佛有一絲憐憫……也必定不會讓她與阿弟成為失去怙恃的孤兒罷!!
“阿娘!我是元娘!阿娘,你在何處?!”忍著強烈的不適感,她跌跌撞撞地越過堂屋,走入寢房內。而後,她一眼就看見插在櫥櫃上那把彎刀。刀身上的血、櫥櫃裏流出的血匯成了涓流,都早已經凝住了。裏頭……裏頭……
分明知道孫氏或許就在這櫥櫃裏,李遐玉卻再也不敢上前一步。強烈的心悸突然襲來,她眼前一黑,捂住自己的胸口,倒在了地上。
再度醒來的時候,李遐玉便發現,自己與李遐齡正睡在廚房角落裏的柴堆邊。謝琰借著廚下灶膛裏未燃盡的木炭燒起了火,火光躍動著映在他們身上,照得渾身暖和起來,一度冷到骨子裏的寒氣也仿佛被驅散了。他依舊坐得脊背挺直,風骨凜然,卻隱約多了些許曾經殺過人、染過血的悍然之氣。
“李娘子,用點吃食罷。”發覺她醒了,謝琰推過來一個破碗,裏頭裝著半碗粟米粥。廚房內的糧食、肉菜等物幾乎都已經被薛延陀人搶走了,碗碟陶罐等器具則被砸光了,一片狼藉。他好不容易才收集了些許粗糧,卻也隻能供得他們一頓所食而已。
李遐玉確實餓得狠了,腹部隱隱作痛,但此刻她卻無心吃食,隻是默默地站了起來。
“李家世母的遺體,我已經放到了之前藏身的密室中。”謝琰道,“那位婢女與幾位忠義之士,也都放在了小浴池中。”他注視著李遐玉,聲音輕了些:“方才玉郎醒過來後,也用了些吃食。你是阿姊,更應該照顧好自個兒,別教他小小年紀還須得為你擔心。”他並不認為,李遐玉能安然麵對母親的遺體。而且,有些事,她毫不知情反而更好些。
“……謝郎君說得是,多謝。”李遐玉沉默半晌後,便坐了下來,強迫自己將那半碗粗糙的粟米粥喝下去。這種未曾脫殼的粟米,平日裏連仆婢都不願意食用,買來大約也放了許久,不但有種奇怪的異味,亦刮得她的喉嚨疼痛不已。不過,不論如何這也是糧食,吃了半碗居然也飽了,渾身多了些氣力。
虎背熊腰的部曲們很快就將因心虛而嚷嚷起來的幾個仆婢捆得結結實實,他們方才趁亂拿取的物品錢財也都搜了出來。剩下的人因這一出而受了驚嚇,一時竟忘了哭喊,均怔怔地呆在原地,不約而同地望向自家小主人。
李遐玉環視周遭,冷聲喝道:“背主之仆,原本不應再留,合該送到縣廨去當作盜匪處置!杖七十,流放三千裏!不過,眼下薛延陀人攻城,你們若能戴罪立功,我非但既往不咎,還會按照功勞給你們獎賞!”
原本因“盜匪”、“流放”等字眼而瑟瑟發抖的幾人眼中掠過亮光,忙不迭接道:“方才都是奴一時糊塗!奴不敢了!再也不敢了!”“小娘子饒奴一命!奴一定好好立功!!”“小娘子仁慈!”
“你們幾人,立即都去廚下燒滾油、開水,以備守宅之用。”李遐玉道。她的祖父是折衝府一府長官折衝都尉,阿爺是折衝府領三百軍士的校尉,自小便對戰事耳濡目染,多少也通曉些守城之事,心中早已經有了替阿爺守住家的念頭。“剩下之人,即刻去察看門戶,用重物將門抵住。”
她有條不紊地吩咐下去,眾仆婢便似有了主心骨,不再隻顧著驚惶失措,而是匆匆地領命而去。然而,她心中卻並無半點放鬆。長澤縣地處長城之外,周圍並無險要關隘,隻有一個折衝府,很難及時請得救兵解圍。而且,區區縣城,畢竟不比得守備森嚴的夏州州城,沒有甕城,連城牆也不過比尋常縣城厚一些而已。若是薛延陀人不計代價攻城,兩三千騎兵便足夠橫掃這座縣城了。而縣城一旦攻破,自家的小宅院就如同大海中的孤舟,恐怕頃刻間便會翻覆。
“李娘子,我去城門附近探看情況。”謝琰道,“你……且找找家中可有隱蔽的地窖。”
“城門附近太危險。”李遐玉搖首,“謝郎君不可輕易涉險。李甲幾人已經去了,若探得消息,定會讓人迴來通報。”
“他們或許也有顧不上的時候。”謝琰道,“讓我去罷,李娘子盡快做好準備。”
李遐玉略作思索,這才答應道:“謝郎君萬事小心。”
謝琰匆匆朝她行了一禮,轉身便飛奔而去。李遐玉看他靈敏的身手,知道他必定從小習武,心中也便稍稍放心了。
“元娘,這小郎君定是撇下咱們走了。”從方才起便不見人影的阿長突然出現,抹著淚湊過來,“他一人悄悄躲起來,總比咱們這一群人更容易逃過這一劫。”
“謝郎君不是那樣的人。”李遐玉淡淡地看了她一眼,道,“何況,萍水相逢,即使他獨自離開,也在情理之中。”她隻不過將他帶到家中,甚至來不及讓他喝一碗熱薑湯驅寒,於他並沒有什麽恩情,也無顏讓他報答什麽。若是他一人能逃脫,倒也是件好事。
“元娘,眼下該如何是好?”孫氏抱著李遐齡哭夠了,遂六神無主地問道。
“阿娘,家中可有什麽隱秘的地窖?”李遐玉問。
孫氏慌慌張張,如何能想起來。而且她一向不理會中饋之事,對這些也一知半解:“問問威娘罷!威娘在何處?威娘!”
威娘已經用照袋簡單地收拾了幾個包袱,聞聲匆匆而出,瞥了瞥阿長與周圍的仆婢,低聲道:“家中隻有一個貯藏冬菜的菜窖,就在廚房旁邊。前一陣為了過冬,裏頭已經塞滿了菘菜(白菜)和蘿卜,眼下必須盡快清理出來,才能入內躲避。”
“趕緊些。”李遐玉望著已經被著火的房屋燒得半壁通紅的夜空,催道,“恐怕縣城和宅院很快就要守不住了。”
關係到身家性命,仆婢們立刻動了起來,爭先恐後地去將菜窖搬空。趁他們不注意的時候,威娘將幾個小香囊塞進李遐玉懷裏,輕聲道:“元娘,那菜窖並不大,裝不下這麽多人。而且,半截露出地麵,很容易引起蠻族注意。”
李遐玉知道,她方才言辭十分小心,便是暗示這些仆婢未必忠誠,應該提防他們背叛。不過,既然她公然說出了菜窖,想必仍有餘地。於是,她低聲問:“除了菜窖,家中可還有藏身之地?”確實,方才不過以為是地動,就出了幾個背主盜財的奴婢。眼下麵臨著性命危急,誰知道這些人會做出什麽事來?
“噓,別急。”威娘淡定地將另外幾個香囊塞進李遐齡衣物中,“背主仆婢,留不得。”
她的言行讓李遐玉不由得想起遠在幾百裏之外的靈州的祖母。若是祖母在此,定然也隻會靜靜觀察這些奴婢的舉止,然後給他們每人一個最適合的結局。此時此刻,確實不宜有什麽婦人之仁。不然,受難的便是他們了。
想到此處,她眉頭微蹙,銀牙輕咬,眼圈紅了起來:阿爺若不在了,阿弟尚未長大,她便是一家之主。為了保護阿娘與阿弟,她應該像祖母一樣,永遠挺直脊背,不被任何事、任何人擊垮。小郎君能做到的事,她都必須做到。小郎君能做下的決斷,她也必須做下!
“拿出些剩餘的散錢,待會兒看著給。讓李丙幾個不必巡邏察看了,都迴內院來。”她們幾人勢弱,隻有深得祖父、阿爺信重的部曲都在旁邊,才能鎮得住那些心懷不軌的仆婢。
“是。”威娘深深地看了她一眼,躬身退下了。
☆、第三章 長澤城破
離開李家之後,謝琰便發現,長澤縣城如今的境況可能比他預想的更加淒慘。數千馬匹奔馳帶來的地動轟鳴越來越輕,說明薛延陀人已經來到城門底下——取而代之的,則是幾乎清晰可聞的鳴鏑聲。縣城正北的城門便是薛延陀人的目標,城樓附近已然是一片火海。
長澤縣的百姓們畢竟曾經曆過國朝初建時那些慘烈無比的戰事,此時也都已經漸漸反應過來。除了惶惶然想要奔逃而走的人之外,許多青壯男子甚至老丈都默默地拿起了已經生鏽的橫刀、柴刀,聚集起來匆匆朝著北城門而去。常年被塞北風沙吹得黧黑的粗糙麵龐上充滿了堅毅,亦展露出了屬於大唐子民的血性。薛延陀人又如何?當初突厥人如此強橫,肆虐整個北方,如今不也成了大唐降部?自今上登基以來,大唐雄師連戰連勝,伐突厥,破吐穀渾,征高昌,令兒郎們早便已經豪氣幹雲,對任何膽敢前來劫掠家園的胡人都毫無畏懼。縱然此去大抵不過是赴死,他們也相信這些敵人在不久的將來必會付出更加沉重的代價。
謝琰望著他們的背影,隻覺得胸臆間熱血沸騰:這才是錚錚鐵骨!這才是真正的男兒!那些隻會躲在家中傷春悲秋者,抱著祖宗昔日榮光死死不放者,甚至於自暴自棄、自怨自艾者,連這些最尋常的平民百姓亦遠遠不如。
一時間,保家衛國的情懷令這位小少年郎心中激蕩不已,隻覺得連日來的顛沛流離仿佛都算不得什麽了。他並沒有猶豫,拔足便小跑著跟了上去,混入了隊伍當中。
他年紀尚幼,隨在這隊人後頭,顯得尤為醒目。一個須發斑白的老漢忍不住喝道:“哪裏來的黃毛小兒!還不趕緊滾迴家去!”
謝琰微微抬起首,道:“我習武多年,老丈與各位大兄能做的事,我也都能做!”
“呔!快滾!有俺們在,哪裏輪得上你這小兒逞能?!”旁邊一臉橫肉的大漢不耐煩地將他拎起來,“趕緊找個地方窩著!別礙老子們的事!”
謝琰使巧勁微微一掙,便靈活地脫離了大漢的掌握。他知道這些人看起來兇惡,實則是不忍他小小年紀便去送死。但他已經答應李家小娘子,去城門附近探看敵情。就算隻是為了完成諾言,他也必須去:“我絕不會礙事!”
見他如此固執,這群漢子便不再驅趕他。畢竟,這般膽大的少年郎總比那些隻知道哭鬧的混小子們強多了。而且,若是不見見血,多經曆這種刀光劍影,也磨礪不出邊塞的悍勇男兒。他們夏州漢子的血性,也隻有這般才能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到得北城門前時,城樓、民宅早已經被薛延陀人射入的火箭點燃了。火光映紅了暗沉的黑夜,照在那些大吼著衝上城牆的漢子們身上,仿佛給他們印上了一層血色。謝琰避過幾個驚惶失措、四散奔逃的人,撿起角落裏屍首抱著的弓箭,也跟著爬上城牆。他極力讓自己忘記方才那具摔得血肉模糊、死不瞑目的屍體,然而甫登上去,一支箭便貫穿了身前那個老漢的頭顱。
謝琰烏黑的雙瞳微微一縮,無數慘烈的嘶嚎吼叫一瞬間仿佛都離得遠了,隻剩下老漢喉嚨間沉重而嘶啞的唿吸聲,以及箭頭上那些紅紅白白之物。他不自禁地伸出手,想要扶住他,老漢卻用盡最後的力氣將他推倒在地上,自己摔下了城牆。
幾支箭堪堪擦過謝琰的頭頂,射入城內。他有些呆怔地望著老漢方才站立的地方,心中升起了複雜的情緒——既有對薛延陀人的憎恨,報仇雪恨的堅定,亦有對老漢的感激,更有對生命無常、生生死死的恐懼。
他從來都很清楚,每一場戰事都意味著無數條人命,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便是如此。然而,書上看來的慘烈,卻遠遠比不過親身的見聞。他生在貞觀年間,故鄉遠在安定繁華的中原,年紀又尚小,何嚐經曆過這樣如佛家地獄一般的景象?
然而,無數心念轉過,都不過隻是刹那之間罷了。謝琰很清楚如今自己身在何地,眼下又該做什麽。他咬著牙站了起來,尋了個合適的隱蔽處之後,便舉弓抽箭。借著城樓燃燒的火光,他望向城外,意圖瞄準敵人。不過,這一眼看過去,他的心便徹底地沉了下去:底下烏壓壓一片薛延陀騎兵,足足有三四千之眾!區區一座長澤縣城,必定守不住!何況,既然派兵攻打長澤縣城,為了取得足夠的戰果,薛延陀人必定也盯上了夏州州城。若是州城被困,必定多方救援,誰還顧得上旁邊的一座小縣城?
心中雖然頗有幾分絕望之意,但謝琰射箭時卻異常冷靜。若是此時有人注意到他,必會發現他小小年紀,竟然能做到箭無虛發。不過,數千薛延陀人,隻在城牆稀稀落落的箭雨中倒下了幾十人,自然絲毫未能引起旁人矚目。
謝琰很快便將周圍能搜集到的箭都用光了,也勉強挨過了薛延陀人的幾輪箭雨。城牆上仍然安然無恙活著的人已經寥寥無幾,完全無法壓製試圖攀援城牆的敵人。不多時,便有些身手靈敏的薛延陀人爬了上來,與大唐的兒郎們展開了肉搏戰。
謝琰隨手拿起一柄已經生鏽的橫刀,用盡力氣斬落了兩三人。溫熱的鮮血濺在他的臉上,沾濕了他的兔皮長襖,而後迅速變得冰冷。他心底也從剛開始的滿懷忿恨,逐漸變得悸動不安,最終隻剩下一片麻木。
砍殺,砍殺,砍殺。
直到雙臂酸疼得快要抬不起來的時候,謝琰才停了下來。他心中清楚自己已經無法再戰,便丟下橫刀,轉身離去。然而,在奔下城牆時,到底仍有幾分愧疚,仿佛自己當了逃兵一般。隻是,想到或許仍然在等他傳消息的李家小娘子,他便覺得依舊身負著重任,決不能輕易死在此處。
“城門破了!!”
“薛延陀人殺進來了!!”
“快逃!!”
謝琰跌跌撞撞地穿過惶恐躲避的人們,好不容易才迴到李家。因門戶都已經被堵住了,他不得不跳牆而入。正要往內院走,卻見幾個粗使仆婢匆匆地拎著包袱躲進了下人所居的倒座房。隨後,濃重的血腥味便傳了過來,令他想起了城牆頭上那片血肉橫飛的景象。迴過神,他不禁擰起了眉:如此異象,李家必定是出了什麽事。李家小娘子、小郎君不知可安然無恙?
當他循著血腥味來到廚房邊時,便見李家幾個部曲正將三四具屍首藏到旁邊的樹叢後。孫氏嚇得渾身戰抖,摟著李遐齡輕聲哽咽。李遐玉的臉色亦有些蒼白,卻已經將恐懼都深深地藏在漆黑的雙瞳之中。而母子三人身邊,隻剩下威娘一個侍婢。
“李娘子,三四千薛延陀人已經破開了城門。”謝琰道。
李遐玉循聲望去,一瞬間,那張白玉般的臉龐竟像是有些無悲無喜——仿佛已經因經曆得太多反而超脫於外,又似乎是看穿世間生死的出家者。這般的神情出現在一個年幼的小娘子身上,委實有些奇異,卻越發令人憐惜。不過,下一刻,她的目光便微微一動,上前一步:“謝郎君可曾受傷?”
謝琰恍然,抬手抹了抹臉上的血跡:“我無妨,隻是濺上去的而已。”說罷,他看向那個被緊緊關住的菜窖:“世母、李娘子、玉郎,趕緊進這地窖裏躲一躲罷。薛延陀人隻為了劫掠而來,或許搶得糧食、牛羊和金銀之後,便會很快離開。”即使這地窖看起來並不隱蔽,也總比躲在房間中好些。
“裏頭有人,且堵住了門。”李遐玉道。方才那些個搬空菜窖的仆婢有大半都背主了——眼看著即刻便要完全騰空的時候,七八個人磨磨蹭蹭地留在裏頭,忽然將菜窖關上,死死抵住,不讓其他人進入。另外幾人狗急跳牆意欲挾持李遐齡取得錢財逃亡,被部曲處置了。隻剩下區區幾人還算老實聽話,威娘便分了些錢財與他們,讓他們徑自去尋地方躲藏,各安天命。
她曾經覺得自己主持中饋尚且算是得法,如今卻連貼身婢女阿長都背叛了她,真是諷刺得很。到頭來,她所能依賴的,也隻有祖父和阿爺留下的部曲,與祖母調教的威娘而已。不過,生死關頭,也怨不得這些未經收服的人做出這種選擇。無非是他們並不將主人放在眼裏,認為自己的性命更重要罷了。
部曲們正要去撞菜窖的門,遠遠地便已經傳來了馬蹄聲。
李遐玉、謝琰均是一凜,互相對視一眼,從彼此眼中都看出了些許焦急之色。
“罷了,眼下已經遲了。”李遐玉搖了搖首,向威娘使了個眼色。威娘略帶懷疑地看了幾眼謝琰,便攙扶著孫氏,低聲道:“在左耳房中,隨奴來罷。”
位於正房西側的左耳房,是前些年李信為了生性好潔的李遐玉而改建的浴房。裏頭十分寬敞,不僅擺放著一個偌大的浴斛,旁邊還挖了一個小浴池。威娘將那浴池一角的青石磚取了下來,露出裏頭一方小小的烏黑空間:“這浴池郎君從未用過,隻是障眼之法。而這個密室,也僅僅留作這種時候使用。”
在昏黃的燈火下,那處暗室看起來實在小得有些可憐。李遐玉心知,恐怕阿爺隻是為了以防萬一,才匆匆做了這番準備。隻是,他當初從未將自己也考慮進去,僅僅想護住他們母子三人,又成日忙碌無暇顧及,所以才建得如此狹小。如今她與玉郎身量已經增長,孫氏又豐腴了些,恐怕連裝下他們母子三人都很勉強。思及此,她便將李遐齡推進去,又去推孫氏。
孫氏卻不知哪裏來的氣力,猛地將她按了進去。
這間暗室實在是太狹小了,李遐玉與李遐齡縮在一處,尚且不能伸展身體。而略顯豐腴的孫氏若想入內的話,恐怕已經不可能。李遐玉掙紮著想出來,卻不料孫氏又冷不防地將謝琰推到她身上,而後便命部曲與威娘將青石磚重新砌起來。
“阿娘……阿娘……”李遐齡仿佛察覺到什麽,終於忍不住哀哀哭泣起來。
“阿娘,讓我出去!你進來!”李遐玉高聲道。她想要掙紮,卻因謝琰擠在她身後而動彈不得。
“李家世母,我自己找個地方躲著便夠了……”謝琰也道,倒退著便要出去。
“別動!!”孫氏低低地喊道,一向柔弱的臉孔上竟多了些許決然之色。她便像是突然從沉睡中醒過來的母獅,一雙眼瞬間爆發出明亮的光彩,一時間竟將扭過頭看向她的李遐玉與謝琰都震懾住了。
“謝小郎君,你是個好孩子,幫我照顧元娘、玉郎幾日罷。你在今夜來到我們李家,也算是與我們有緣了。便是不讓你進去躲藏,我也鑽不進去,所以你很不必放在心上。”
“元娘,護好阿弟。阿娘知道,你一定不會讓我和你阿爺失望。”
“玉郎,不許哭!你是小郎君,往後長大了還要保護阿姊,決不能軟弱。”
孫氏一口氣說完,部曲與威娘也砌上了最後一塊青磚,隻留出了一道縫隙作為通氣口。而後,他們又將浴斛蓋在浴池上,這才放心地離開了。
李遐玉聽著腳步聲遠去,心中充滿了懼怕與恐慌,又恨自己竟然如此無能,禁不住低低地啜泣起來:漫天神佛,信女求求你們,保佑我的阿爺和阿娘。於信女而言,他們是這世間最好的爺娘,信女絕不能失去他們。
☆、第四章 痛失怙恃
紛亂的馬蹄聲由遠及近,刺耳的笑聲穿過宅邸,伴隨著憤怒的低吼與遍野的哀鴻。李遐玉將李遐齡緊緊地摟在懷中,捂住他的雙耳。分明身前依偎著阿弟,身後還有謝琰,她卻覺得自己的血肉筋骨都已經被寒風與噩耗凍得寸寸成冰。
世間一切仿佛都已經遠去,隻餘下他們三人仍然活在這個漆黑的小密室當中。隻要想到或許長澤縣城內如今已是十不存一,甚至僅剩下他們,她便覺得冰冷刺骨、心痛難當。念及生死不知的阿爺與阿娘,她既驚惶恐懼,又忿恨之極。然而,無論情緒如何激烈,她都不能再表露出半分,反倒要強作鎮定,安撫年幼的阿弟。
仿佛過了許久,又仿佛不過是片刻之間,夾雜著猖狂大笑、慘嚎哭喊的聲音終於漸漸遠去。謝琰靜靜聽了半晌,直至再也聽不見任何聲響,這才微微動了動,低聲道:“薛延陀人許是已經走了,咱們出去看看?”
“算算時辰,大概已經過去一日一夜,我們也不應該僅僅隻是躲在此處空等。”李遐玉迴道。她憂心孫氏的安危,若不是顧念著她留下的話,早便忍耐不住了。
兩人因許久不曾飲食的緣故,聲音都有些低啞。李遐齡則並未發聲,似是已經昏過去了。
謝琰試著挪動身子,卻發覺因太久不曾動,渾身早已是麻木不堪。他擰起眉,索性忍痛往後一撞,將青石磚都撞飛出去,自己也倒在浴池底部,掙紮了許久才坐起來。這番動靜雖然並不小,卻似乎並未引起任何人的注意。李遐玉仔細聽了聽,方小心翼翼地鑽出密室。
因著長時間都隻能保持同一姿勢,她亦覺得身子酸痛得很,已經沒有氣力將李遐齡也抱出來了。不過,不待她請謝琰相助,他便已經再度躬身進入密室,將李遐齡夾帶而出。他們在小浴池中休息了片刻,確定宅院裏確實沒有動靜之後,這才推開頭頂的浴斛。
外頭果然已經入夜,一片靜謐。恍然間,李遐玉甚至覺得,他們所經曆的那一夜都隻是個噩夢而已。然而,被踢壞的門在寒風中輕輕擺動,發出吱呀的聲響;院子裏滿是髒汙,白雪覆蓋之處皆已經被踐踏成了泥水;濃重的血腥味彌漫,完全掩蓋住了昔日家中溫暖的熏香氣息——這一切都提醒著她:城破家亡,才是事實。
耳房內空無一人,李遐玉猛然清醒過來,喚著“阿娘”便奔向正房。然而,甫踏進正房,她便瞧見威娘倒臥在床榻前,身下血泊已經凝結成冰。她仍懷著一絲希望,將威娘翻過來,試了試她的鼻息。然而,這個臉色青白的忠婢卻已經不可能再度站起來了。
希望落空之後的不祥之感令李遐玉抽泣起來:“阿娘!阿娘!”
她打開儲藏衣物的櫥櫃,奔進臥房鑽進床底下,四處尋找,卻仍不見孫氏的蹤影。而後,她又跑向東廂房,在堂屋中便發現了幾個部曲肢體不全的屍首。這些勇武的大漢在臨死之前與薛延陀人展開了殊死搏鬥,身上滿是傷痕,還被敵人砍下了頭顱帶走作為報複。她看著眼前的慘狀,渾身發軟,幾乎要昏厥過去。
然而,她到底克製住了恐懼與失措——沒有尋得孫氏,她便不可能放棄。不錯,她心裏仍然存著一線微弱的希望:哪怕漫天神佛有一絲憐憫……也必定不會讓她與阿弟成為失去怙恃的孤兒罷!!
“阿娘!我是元娘!阿娘,你在何處?!”忍著強烈的不適感,她跌跌撞撞地越過堂屋,走入寢房內。而後,她一眼就看見插在櫥櫃上那把彎刀。刀身上的血、櫥櫃裏流出的血匯成了涓流,都早已經凝住了。裏頭……裏頭……
分明知道孫氏或許就在這櫥櫃裏,李遐玉卻再也不敢上前一步。強烈的心悸突然襲來,她眼前一黑,捂住自己的胸口,倒在了地上。
再度醒來的時候,李遐玉便發現,自己與李遐齡正睡在廚房角落裏的柴堆邊。謝琰借著廚下灶膛裏未燃盡的木炭燒起了火,火光躍動著映在他們身上,照得渾身暖和起來,一度冷到骨子裏的寒氣也仿佛被驅散了。他依舊坐得脊背挺直,風骨凜然,卻隱約多了些許曾經殺過人、染過血的悍然之氣。
“李娘子,用點吃食罷。”發覺她醒了,謝琰推過來一個破碗,裏頭裝著半碗粟米粥。廚房內的糧食、肉菜等物幾乎都已經被薛延陀人搶走了,碗碟陶罐等器具則被砸光了,一片狼藉。他好不容易才收集了些許粗糧,卻也隻能供得他們一頓所食而已。
李遐玉確實餓得狠了,腹部隱隱作痛,但此刻她卻無心吃食,隻是默默地站了起來。
“李家世母的遺體,我已經放到了之前藏身的密室中。”謝琰道,“那位婢女與幾位忠義之士,也都放在了小浴池中。”他注視著李遐玉,聲音輕了些:“方才玉郎醒過來後,也用了些吃食。你是阿姊,更應該照顧好自個兒,別教他小小年紀還須得為你擔心。”他並不認為,李遐玉能安然麵對母親的遺體。而且,有些事,她毫不知情反而更好些。
“……謝郎君說得是,多謝。”李遐玉沉默半晌後,便坐了下來,強迫自己將那半碗粗糙的粟米粥喝下去。這種未曾脫殼的粟米,平日裏連仆婢都不願意食用,買來大約也放了許久,不但有種奇怪的異味,亦刮得她的喉嚨疼痛不已。不過,不論如何這也是糧食,吃了半碗居然也飽了,渾身多了些氣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