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門第【楓糖。清樾】整理


    附:【本作品來自互聯網,本人不做任何負責】內容版權歸作者所有!


    =================


    書名:紅顏風華錄


    作者:華飛白


    文案:


    無論是前世或是今生,李遐玉的生命中似乎都充滿了悲傷。然而,前世她隻能鬱鬱而亡,今生卻決不能讓命運擺布自己。失去父母又如何?失去心愛的夫君又如何?她依然能夠按照自己的信念,堅定地走下去。隻是,她卻從未想過,當信念崩潰,死去的夫君再度複活且充滿了秘密,她又該如何麵對。


    看文請注意:


    (1)平行世界的大唐,設定承接上一篇文。


    (2)有比較狗血的梗,無宮鬥宅鬥各種鬥。(3)男女主1v1,互相忠實始終如一。


    內容標簽: 穿越時空


    主角:李遐玉,謝琰 ┃ 配角:李遐齡 ┃ 其它:陳郡謝氏,世庶通婚


    ==================


    ☆、第一章  雪夜相遇


    甫進入十月,位於塞北的夏州境內便降下了鵝毛大雪。紛紛揚揚的白雪不僅蓋住了已然枯黃的草場,亦令長澤縣城這座邊關城鎮增添了幾分雄渾之外的景色。然而,伴隨著蕭蕭風雪而來的,並不僅僅是令人難耐的酷寒烈風,還有驛道堵塞、胡族異動等消息。當然,作為鎮邊城鎮,幾乎每年都會傳來這些消息。隻要沒有戰事,這一切便與長澤縣城內的百姓們無關。而自從東突厥頡利可汗被俘,率部降大唐之後,夏州已經十年未曾燃起烽火了。


    入夜之後,風雪依舊唿嘯,長澤縣城諸裏坊內漸次亮起了萬家燈火。雖然宵禁之時未至,但行人無不加快腳步,匆匆往溫暖且明亮的家宅中而去。在這種時節,若非有要事在身,誰會頂著刺骨的寒風大雪在外頭流連?


    不多時,街道上便已是空無一人。然而,在這人人都趕緊家去的時刻,卻有一個裹得嚴嚴實實的人悄悄地離開了自家宅院,一步一步往外挪去。此人雖然穿得很暖和,但因身量幼小的緣故,在這蕭蕭風雪中走得尤為辛苦。過了許久,他才堪堪離開坊門,來到外頭的大街上。


    風雪唿嘯而來,卷起的雪花盡數撲打在他身上。由於視線受到遮擋,昔日熟悉的高大坊門、坊牆也仿佛陌生了許多。且此時已是黑夜,周遭除了積雪之外便是烏壓壓的一片。定睛看去,仿佛這些暗影都有些張牙舞爪起來,無數魑魅魍魎隱藏其中。


    油然而生的些許怯意,讓此人禁不住退了幾步。不過,他僅僅猶豫了片刻,便又繼續往前走去。走了不多時,就遠遠看見武侯夜巡的燈火,他心中微微一跳,轉身四處找地方躲藏——雖說眼下並未到宵禁的時刻,但他年紀太小,孤身出行難免引來武侯盤問。而此時此刻,他最不需要的便是引起他人注意。


    然而,一行人越來越近了,他不斷左右張望,卻始終未能尋著合適的躲藏之地。正焦急之時,一雙手從坊牆邊的雪堆裏伸了出來,猛地將他拉了進去。


    風聲如嗚咽,送走了若有若無的腳步聲。雪洞裏頭的兩人不約而同地鬆了口氣,相視一笑。他們這才有餘裕互相打量對方,靠著雪光依稀辨別彼此的麵容。先至者是個穿著兔皮長襖、戴著小帽,年約十一二的小少年,後至者則是個穿著狐裘、覆著兜帽的八九歲小少女。


    “方才真是失禮了。不過,快要宵禁了,小娘子怎麽不家去?”小少年問道,頗為彬彬有禮。而且,他聲音中含著幾分笑意,令人聞之尤為親切。


    “郎君為何在此?”小少女幾乎是同時問道,用黑白分明的眼睛打量著他,充滿了警惕。


    “我與叔父走散了,身無長物,正愁無處可去。”小少年答道,“本想找一戶人家投宿,卻因沒有過所而無人收留。”他從未想過,這些邊關的民眾竟然如此謹慎。因懼怕他是薛延陀人的細作,即使見他完全是漢人長相也不敢隨意留下他。風雪肆虐,他實在無處可去,這才隻能自己悄悄築個結實些的雪洞暫時棲身。


    小少女略作思索,道:“郎君的官話聽起來沒有任何口音,應當不是薛延陀人。這裏的百姓說話都帶著夏州音,無法辨別長安官話,才覺得你甚為可疑。”


    “小娘子的官話也說得很不錯。”小少年誇讚道。


    “我家祖父祖母曾在長安生活過,一向隻說官話。”小少女迴道,微微探出首往外看了一眼,有些焦躁又有些沮喪,“快要宵禁了,恐怕今夜出不得縣城了。”其實,她出門時便覺得自己走不了多遠,隻是不試試難免有些遺憾罷了。


    “小娘子獨自出縣城作甚?城外危險得很,說不得便有野狼群與馬賊呢?”小少年道。


    “今日我突覺心中不安,擔憂阿爺的安危,很想去探望他。”小少女歎了口氣,“不過,阿爺所在的營地離得遠,便是坐牛車,也須得走至少一日。”她此舉確實有些過於衝動了,但卻不曾後悔。隻是,心中的擔憂隻能暫時放下,待明日再說了。


    若是過了宵禁還在外頭,便是違律了。小少女並不打算冒險,便鑽出了雪堆,舉步往迴走。不過,走了兩步,她便忍不住停了下來,迴首望向仍然藏在雪堆中的小少年:“風雪這般大,你若當真在此過夜,恐怕會凍壞。”


    小少年噙著笑容:“小娘子可願收留我?”


    “隨我來罷。”


    悄悄出了一趟門,又帶了一個人迴來,宅院裏卻沒有任何人發覺。小少女將院門關上插好,既有幾分慶幸又有些擔心。阿娘並不懂得如何管束仆婢,也不願細思細想,一心隻顧念著如何親手照料阿爺與他們姊弟二人。若不是身邊還有祖母賜下的婢女守著,恐怕這宅院裏早就亂成一團了。但,這樣其實也並無不妥。能得到阿娘的親手照料,每日聽著她溫聲細語的叮囑,她與阿弟不知有多幸福呢。阿娘不擅長做的事,便交給她來做就是了。


    雖然宅院軒闊得很,但到底也不過是座二進的小院子而已。小少女對自家下人的行跡了如指掌,躲躲藏藏地穿過幾道門,避開兩三個粗使仆婢之後,便成功地帶著小少年迴到了她所住的內院東廂房。她的貼身婢女阿長正一臉蒼白地坐在榻邊,見她迴來了,猛地跳將起來,哭泣道:“元娘終於迴來了……嚇壞奴了……”話音未落,她便瞧見後頭的少年郎,淚流得更是洶湧:“元娘怎麽隨隨便便就將外人帶迴家來了?”


    “佛曰,‘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他無處可去,我們收留他一夜又何妨。”小少女道,“你且去將阿弟喚來,就說家裏來了客人,讓他過來待客。”


    “可是……娘子還不知情呢。”


    “阿娘今日心情不佳,不必教她煩惱了。”小少女道,“按我說的去做就是了。”她身為長女,一向早熟,又曾得祖母的悉心教導,頗通曉些中饋之事。因而,她在仆婢當中的威望,素來也比母親孫氏更高些。


    阿長猶豫片刻,覺得這少年郎生得唇紅齒白,並不像什麽壞人,便推門出去了。


    小少年規規矩矩地立在門邊,雙目微垂,並不隨意探看打量。他雖然穿得很普通,但舉止做派有禮有節,顯然並不是平民子弟,而是官家子。小少女不著痕跡地看了他幾眼,坦然道:“郎君請坐。”


    小少年便在榻邊的茵褥上坐下來,背脊挺直。他雖然意欲盡力放鬆,不教尋常人看出什麽不對之處,卻因長年累月所受教養之故,依舊隱約可見風骨斐然。


    小少女依稀覺得仿佛在何處見過這種人物,細細一想,卻隻能心中一哂。恐怕是記岔了罷。以她日常的交際,怎麽可能遇到這樣的人?恐怕尋常官家子都沒有這般氣度教養,也不知此人到底是何等出身。“不知郎君如何稱唿?”


    “我姓謝,名琰,族中行三。”謝琰答道。


    “我姓李。”李遐玉道。


    謝琰也知道,她是女娘,不便告知他人自己的名字,便微微笑道:“多謝李娘子相助。”


    李遐玉搖搖首:“不過是舉手之勞罷了。而且,眼下我阿爺不在家中,恐怕留不得謝郎君太久。”


    “能得李娘子收留一夜,已經是萬幸了。”謝琰道,“明日一早,我便會離開。”


    “我會遣家中部曲陪著你去打聽叔父的下落。”李遐玉道,“長澤縣城並不大,一日下來應該會有些消息。若不盡早與叔父團聚,你身無分文又沒有過所,恐怕很難在長澤縣城中生活。”


    “多謝李娘子。”謝琰行了個叉手禮。能養得起部曲的人家,一家之主又在軍營之中,大抵應該是附近折衝府的武官了。不過,眼前這位小娘子的儀容舉止、言行氣度,卻並不似是尋常人家能養得出來的。他心念微動,並未再細想下去。畢竟,這位李家小娘子算得上是他的救命恩人,揣摩過甚反而是唐突無禮。


    這時,一個梳著雙髻的五六歲小童推門而入,好奇地瞧了謝琰一眼,朝他行了禮。


    謝琰還禮,並不因他年紀幼小而心生輕視,笑道:“我是謝琰謝三郎,小郎君如何稱唿?”


    “李遐齡,謝郎君喚我玉郎便是。”小家夥看著穩重得很,完全不像尋常小郎君那般跳脫。他聽了阿長帶的話之後,原本還有些擔憂,因而急匆匆地便趕了過來。但一見謝琰的姿容氣度,便覺得這位阿兄應當是個不錯的人。不過,東廂房是阿姊的閨房,畢竟不方便待客,他便引著謝琰往外走:“謝郎君隨著我去西廂房吧,咱們今晚一起睡。”家中並無客房,兩人也隻能擠一擠將就一晚了。


    “多謝玉郎盛情。”謝琰笑道。這小家夥生得玉雪可愛,確實當得起玉郎之名。


    兩人一前一後走了,李遐玉又吩咐阿長讓廚下熬些薑湯,與她驅寒:“西廂房也送去些,讓客人和玉郎都暖一暖身子。”阿長奉命去了,李遐玉獨坐在房內,垂目靜思。忽而,外頭傳來宵禁的打更聲,她抬起首,突然覺得胸間一窒,便似喘不過氣來一般。


    很快,這一陣心悸便過去了,李遐玉卻越來越覺得不安。剛入夜的時候,她也曾如此心痛過,一時焦急才不管不顧地奔了出去尋阿爺,不親眼見著他便總覺得不安心。眼下這陣心悸卻比方才更甚,難不成是阿爺當真出了什麽事?


    想到此,她便再也坐不住了,披上狐裘就往正房而去。


    正房是三間四架的大屋子,平日總是十分安寧,此時亦是一片靜寂。李遐玉進門的時候,孫氏的貼身侍婢威娘便迎了上來,有些無奈地低聲道:“娘子將自己關在寢房裏,不讓奴進去服侍,也不讓奴通報元娘和玉郎。”


    李遐玉頷首,輕聲道:“無妨,我去勸一勸阿娘。”前兩日,母親孫氏應邀去宴飲,結果因出身蓬門小戶而受了奚落,迴來便悶悶不樂。今日聽聞旁人宴飲卻沒有人叫上她的消息,更是難受之極。她性情溫軟又敏感,想來是受不住那些人的輕視,所以才鑽了牛角尖罷。


    “阿娘。”李遐玉走進寢房,就見孫氏正斜倚在榻邊垂淚。


    孫氏也不知已經哭了多久,雙目都有些發腫,見她來了,趕緊拭淚道:“我……我隻是想著風雪這般大,也不知阿郎在外頭是不是受了苦……”這倒也並非是托詞,受了委屈之後,她自然想讓自家郎君迴來與她主持公道,卻不曾想過這內宅中事,男子又如何能插手。


    李遐玉見狀,也不好再提方才心悸之事,便順勢接道:“我也想念阿爺了。不如明日便讓部曲去軍營裏探一探阿爺,給他送些皮襖、裘衣與木炭?”到時候,她便將家裏十來個部曲都遣過去,讓他們一直留在軍營裏保護阿爺。不然,她實在放不下心。


    “還是元娘想得周到。”孫氏勉強打起了精神,“近日我正好給阿郎新做了件皮襖,再多收拾幾件,都讓人帶過去。也不知阿郎什麽時候能休沐幾日,也好家來。”邊鎮折衝府對武官的要求甚為嚴格,不到休沐之日斷不會放人歸家。軍營離長澤縣城有些距離,李遐玉、李遐齡之父李信又是個自律甚嚴之人,隻在休長假時才會迴家。


    “算一算日子,阿爺歸家,大概須得到冬至了罷。”李遐玉道。冬至休沐七日,阿爺在家中住上五六日也是使得的。


    母女二人便收拾起了東西,將給李信捎帶之物都收到照袋與箱籠中去。正忙碌著,突然覺得地上震顫起來,榻上、長案上擺放的物件都震得微微跳動,轟隆隆的聲響由遠及近,沉悶而又無比可怕。


    李遐玉畢竟隻是個八九歲的小娘子,從未遇見過這等境況,有些不知所措。而孫氏已經呆住了,完全不知該如何是好。


    “是地龍翻身!”


    “真是地龍翻身!!還不趕緊出來!!”


    “娘子!元娘!玉郎!”


    外頭傳來仆婢們鬧哄哄的哭喊聲,李遐玉猛然迴過神,拉著孫氏跌跌撞撞地奔了出去。


    作者有話要說:


    微調內容包括女主出場年紀、女主爹任職的折衝府,他們所在的縣城等等。因為新資料發現,夏州三縣,長澤縣在長城外,寧朔縣在長城內,朔方縣(後改名徳靜縣)是州府治所。夏州目前資料就兩個折衝府,寧朔府不用說,肯定在寧朔縣,另外一個順化府極有可能在長澤縣。就醬紫吧,反正能查到多少資料是多少,沒有資料就架空啦~


    ☆、第二章  禍從天降


    舉目望去,暗沉沉的夜空邊緣泛著火紅色,猶如鮮血逐漸噴湧;耳邊充溢著淒惶的叫喊聲,嘈雜且尖銳的哭鬧聲,完全掩蓋了其他一切聲響;腳下的大地震顫不休,似乎下一刻便要地動崩裂。平常還勉強可算井然有序的小院裏,如今到處都是或跪地或匆忙奔跑的仆婢。旁邊的鄰家亦是一片混亂,尖叫、哭喊延綿不絕,仿佛響徹了整座長澤縣城,令本來便不安穩的人心更加驚慌不已。


    李遐玉一時有些恍惚,不知身在何處。原以為在暗夜中獨行已經是足夠可怕之事了,卻料不到遇上天災竟然這般令人畏懼。她勉強定了定神,想起幼弟,立即焦急地高聲喚道:“玉郎!玉郎在何處?!”因擔心阿弟年幼,被突如其來的天災嚇住了,並未及時跑出來,她便想暫時放開孫氏,去西廂房裏尋人。


    孫氏卻緊緊地攥著她的手不放,眼中充滿了恐懼,也跟著哭喊道:“玉郎我兒!!”


    她們二人的聲音湮沒在眾人的嘶喊哭泣中,自是未能得到任何迴應。兩人都急了,互相攙扶著便要進西廂房探看,不料卻被護主心切的威娘攔了下來:“娘子和元娘萬萬不能冒險!讓奴進去找一找玉郎便是了!”說罷,她便衝了進去。


    李遐玉一怔,心中感念她不愧是祖母調教出的忠婢。西廂房算不得太大,要找一個孩童應該不難。若不是她還有阿娘要顧著,必定須得親眼得見阿弟安全無虞,才能徹底放心。正在她心焦無比的時候,院門處忽而湧進來十幾名部曲。他們本該在外院守著,此時卻盡數入了內院。


    “阿姊!”領著部曲進來的,正是李遐齡與謝琰。


    李遐玉見他安然無事,微微鬆了口氣。孫氏也顧不得理會謝琰這個陌生的少年郎,忙將李遐齡摟入懷中,察看他是否受傷。李遐齡性情溫和,不忍她憂心,便輕聲寬慰著她。謝琰望著母子二人,眸光輕輕動了動。


    “元娘。”部曲的頭領李甲大步走過來,沉聲道,“這並非地龍翻身,而是馬蹄聲。”


    “馬蹄?”李遐玉心神大震,大驚失色,“是薛延陀人來攻城了?”夏州與薛延陀人中間隔著東突厥降部。這兩部在陰山附近搶奪遊牧之地,素來便是互相劫掠,兩相損耗。誰又能想到,薛延陀人竟然穿過了東突厥降部所在地,來強攻夏州?若不是邊關承平十載有餘,長澤縣城的民眾又何至於連馬蹄聲與地動都一時分辨不出來?


    她顧不得再想其他,急聲問道:“攻城者大概有多少人?離得多遠?阿爺……阿爺……即刻去城門附近看看情況!若是能出城,一定要去軍營中找到阿爺!!”如此聲勢浩大,猶如地動,那該有多少馬匹?!


    “是。某帶兩人去,剩下的都留下來保護娘子、元娘和小郎君。”李甲道。


    “再多帶幾人,城外畢竟危險。”李遐玉搖首迴道。若是按照她原來的想法,恨不得將所有部曲都派出去。但光憑她的力量,卻不足以守護柔弱的阿娘、年幼的阿弟。阿爺既然不在家,她便須得替他做出最適合的選擇。


    目送李甲幾人動身離開,李遐玉不由自主地跟著他們走了幾步。她心底已經暗暗升起了惶惑與恐懼——方才幾度心悸,眼下薛延陀攻城的境況,已經讓她有了不詳的預感。但她不願意去想,哪怕一絲一毫失去阿爺的可能。


    謝琰發覺她攥緊的雙拳正在微微顫抖,不由得心生憐惜。像她這般年紀的小娘子,正應該是天真爛漫、無憂無慮的時候。不過八九歲的年紀,尋常人家的小娘子想的無非是宴飲玩樂或者琴棋書畫、德言容功。然而,從今往後,她卻需要代替父親背負起一個家庭,照顧弱母幼弟——最近的折衝府順化府,正在長澤縣城以北。若是折衝府將士尚在,斷不會放薛延陀人前來攻打長澤縣城。此時此刻,隻怕那千餘府兵都已經是兇多吉少了。


    “李娘子。”他低聲喚道。


    李遐玉迴過首,帶著茫然、驚惶的雙眸在望見他的那一刹那,便漸漸鎮定下來。


    “事有輕重緩急。”謝琰提醒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顏風華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華飛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華飛白並收藏紅顏風華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