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植的信隻有短短幾行字,下麵還有一行字,卻是蔡邕的簽名,筆跡潦草,可見當時心情十分慌亂。
二人雖然沒有讓劉和一定要救迴蔡琰,信中說是盡力周旋,但劉和卻明白,蔡琰對蔡邕的重要性。
蔡琰的文采遠超其姊,尤其在琴藝方麵更是聰慧,一點即透,在這方麵的天賦甚至超過了顧雍。
撫琴之時,蔡邕時常感歎,若蔡琰是男兒身,必將青出於藍,他對這個女兒的喜愛,甚至超過了自己的生命,現在聽到被匈奴人擄去,心情可想而知。
劉和在驚怒的同時,卻在感歎天意弄人,曆史上蔡琰是在丈夫衛寧死後歸寧時被於夫羅劫走,那時候蔡邕已死,不知女兒命途多舛。
蔡文姬被於夫羅帶到塞外,生育二子,直到曹操統一北方後,才花費重金贖迴,寫下了悲苦一生的《胡笳十八拍》。
這一次劉和將蔡邕接到幽州,本以為能讓蔡琰幸免於難,開啟不一樣的琴棋書畫的舒適生活,未料命運竟是如此的巧合,曆史竟會重演。
好像命中注定有此劫難一般,蔡文姬恰好又落到了匈奴人手中。
“好大膽的匈奴人,我們現在就去滅了他。”張飛第一個便卷著袖子要幹架。
關羽冷哼道:“匈奴入侵中原,擄掠百姓,罪不可恕。”
“諸位稍安勿躁,救人乃是大事,千萬不可草率,還需從長計議!”
程昱示意眾人冷靜,讓張合將關張等人先帶出去,隻留賈逵和韓龍在屋裏,問明情況之後才好部署。
於夫羅劫持蔡琰之後,讓隨行的家丁到幽州報信,提出兩個條件:其一,要用蔡琰換百萬斛糧食,其二,讓劉虞派兵協助他登上匈奴單於之位。
房間裏安靜下來,程昱看了一眼劉和,似是在安慰他道:“既然於夫羅提了條件,至少說明蔡小姐暫時安全,不會為賊人所害。”
賈逵言道:“匈奴殺死羌渠單於之後,擁立須卜骨都侯為新單於,於夫羅乃是羌渠之子,遂後也自立單於,原本要到洛陽請陛下發兵複國。
未料正好朝中大亂,便在河東劫掠,卻被我等擊退,於夫羅迴國又遭匈奴各部拒絕,故而輾轉於河東、河內一帶。
如今須卜骨都侯於年初病逝,匈奴單於之位空缺,隻由老王代理國政,於夫羅此舉,恐怕是擔心迴國繼承單於之位實力不足,才有如此下策。”
程昱撫須道:“匈奴退往太行一帶,定是要迴並州,與西河匈奴會合,隻是於夫羅此舉,是本意如此,還是有人故意操縱,甚至暗中為之謀劃?”
劉和雙目微凜,沉聲道:“先生的意思,是袁紹或者韓馥,他們是針對我麽?”
程昱皺眉道:“蔡小姐自濮陽渡河北上,於夫羅遠在河內,他是如何得知消息,又怎能輕易便到了黎陽?這其中諸多巧合,實在匪夷所思。”
賈逵也點頭道:“胡人劫掠成性,向來殘忍濫殺,隻劫財物,此次卻將蔡小姐挾持而走,還提出許多條件,確實與以往大不相同。”
程昱和賈逵一番分析,愈發覺得自己猜測不假,對劉和言道:“此事暗中還有許多未明之處,袁紹、韓馥二人對將軍早就恨之入骨,原先便暗中冀州布兵攔截,見將軍轉道河東,便又設下此計,讓將軍不得不迴上黨,若是如此,當需三思而行。”
賈逵也猛地反應過來,驚唿道:“仲德言之有理,將軍若迴幽州,又平定並州,首當其衝便會對冀州施壓,韓馥此舉,是欲除將軍而後快啊!”
“哼,區區一個韓馥,也想謀劃大事?”劉和冷笑一聲,言道:“隻恐此事背後,還是袁紹使人暗中操縱,韓馥終究不過一顆棋子罷了。”
賈逵言道:“既然這是袁紹陰謀,將軍當謹慎行事。”
“人是一定要救的,否則豈非辜負二老一片信任?”劉和緊緊握拳,沉聲道:“我原本就打算從上黨退迴晉陽,如今兵進河東才改道而行,既然袁紹、韓馥如此苦心算計,正好一並取了上黨,袁紹的陰謀,他休想得逞。”
程昱撚須沉吟道:“隻恐此去上黨,危機重重,將軍不如派關張等人前往救援,不可親身涉險。”
“此事關乎蔡文姬安危,我必須要親自去一趟!”劉和早已下定決心,言道:“我領精兵自王屋山而行,穿白陘入長平,隻要在匈奴人之前拿下上黨,便可設法救人。”
程昱知道勸阻不了劉和,言道:“太行山中黑山賊極多,一年時間號稱有百萬之眾,張牛角死於將軍之手,恐賊軍記恨前仇,將軍此去,千萬要小心黑山賊。”
劉和笑道:“此去救人,雖萬險而不辭,否則叫我有何麵目再迴幽州?黑山賊不來還則罷了,若是前來送死,太行山就是他們的埋骨之地。”
程昱倒是個果決之人,馬上說道:“兵貴神速,將軍既已決心救人,當速速而行,賊軍消息遲慢,來不及聚眾,可早些穿越太行險道。”
“我正有此意!”劉和點頭道:“此次截迴不少財物,恐董卓不肯善罷甘休,非雲長親自運送我不放心,先生與雲長帶兵北上,與顏良會合之後,再分兵南下,與我在上黨會合。”
程昱言道:“如今河東平定,徐榮留在箕關已無大用,可命其北進太行,在端氏接應將軍,同時也可防備袁紹出兵襲擾。”
劉和讓程昱前去傳令,命張飛挑選三千精兵,半個時辰之後整備出發。
遂後又寫了一封書信交給韓龍,吩咐道:“你將此信送到於夫羅手中,就說他的條件都可商量,但不可傷蔡小姐一根毫毛,信送到之後你先留下來保護蔡小姐。”
“遵命!”韓龍躬身領命,頓了一下問道:“若有機會,在下可否刺殺於夫羅,救出蔡小姐?”
“蔡小姐羸弱,非到萬不得已之時,千萬不可冒險,”劉和深吸一口氣,沉聲道:“此事還關乎袁紹、韓馥二人,我要活捉於夫羅,揪出幕後之人。”
“在下明白!”韓龍來不及休息,到營中取了些幹糧,馬不停蹄又趕往冀州去了。
半個時辰之後,在細小的秋雨之中,劉和帶領人馬離開永安,趕奔翼城。
二人雖然沒有讓劉和一定要救迴蔡琰,信中說是盡力周旋,但劉和卻明白,蔡琰對蔡邕的重要性。
蔡琰的文采遠超其姊,尤其在琴藝方麵更是聰慧,一點即透,在這方麵的天賦甚至超過了顧雍。
撫琴之時,蔡邕時常感歎,若蔡琰是男兒身,必將青出於藍,他對這個女兒的喜愛,甚至超過了自己的生命,現在聽到被匈奴人擄去,心情可想而知。
劉和在驚怒的同時,卻在感歎天意弄人,曆史上蔡琰是在丈夫衛寧死後歸寧時被於夫羅劫走,那時候蔡邕已死,不知女兒命途多舛。
蔡文姬被於夫羅帶到塞外,生育二子,直到曹操統一北方後,才花費重金贖迴,寫下了悲苦一生的《胡笳十八拍》。
這一次劉和將蔡邕接到幽州,本以為能讓蔡琰幸免於難,開啟不一樣的琴棋書畫的舒適生活,未料命運竟是如此的巧合,曆史竟會重演。
好像命中注定有此劫難一般,蔡文姬恰好又落到了匈奴人手中。
“好大膽的匈奴人,我們現在就去滅了他。”張飛第一個便卷著袖子要幹架。
關羽冷哼道:“匈奴入侵中原,擄掠百姓,罪不可恕。”
“諸位稍安勿躁,救人乃是大事,千萬不可草率,還需從長計議!”
程昱示意眾人冷靜,讓張合將關張等人先帶出去,隻留賈逵和韓龍在屋裏,問明情況之後才好部署。
於夫羅劫持蔡琰之後,讓隨行的家丁到幽州報信,提出兩個條件:其一,要用蔡琰換百萬斛糧食,其二,讓劉虞派兵協助他登上匈奴單於之位。
房間裏安靜下來,程昱看了一眼劉和,似是在安慰他道:“既然於夫羅提了條件,至少說明蔡小姐暫時安全,不會為賊人所害。”
賈逵言道:“匈奴殺死羌渠單於之後,擁立須卜骨都侯為新單於,於夫羅乃是羌渠之子,遂後也自立單於,原本要到洛陽請陛下發兵複國。
未料正好朝中大亂,便在河東劫掠,卻被我等擊退,於夫羅迴國又遭匈奴各部拒絕,故而輾轉於河東、河內一帶。
如今須卜骨都侯於年初病逝,匈奴單於之位空缺,隻由老王代理國政,於夫羅此舉,恐怕是擔心迴國繼承單於之位實力不足,才有如此下策。”
程昱撫須道:“匈奴退往太行一帶,定是要迴並州,與西河匈奴會合,隻是於夫羅此舉,是本意如此,還是有人故意操縱,甚至暗中為之謀劃?”
劉和雙目微凜,沉聲道:“先生的意思,是袁紹或者韓馥,他們是針對我麽?”
程昱皺眉道:“蔡小姐自濮陽渡河北上,於夫羅遠在河內,他是如何得知消息,又怎能輕易便到了黎陽?這其中諸多巧合,實在匪夷所思。”
賈逵也點頭道:“胡人劫掠成性,向來殘忍濫殺,隻劫財物,此次卻將蔡小姐挾持而走,還提出許多條件,確實與以往大不相同。”
程昱和賈逵一番分析,愈發覺得自己猜測不假,對劉和言道:“此事暗中還有許多未明之處,袁紹、韓馥二人對將軍早就恨之入骨,原先便暗中冀州布兵攔截,見將軍轉道河東,便又設下此計,讓將軍不得不迴上黨,若是如此,當需三思而行。”
賈逵也猛地反應過來,驚唿道:“仲德言之有理,將軍若迴幽州,又平定並州,首當其衝便會對冀州施壓,韓馥此舉,是欲除將軍而後快啊!”
“哼,區區一個韓馥,也想謀劃大事?”劉和冷笑一聲,言道:“隻恐此事背後,還是袁紹使人暗中操縱,韓馥終究不過一顆棋子罷了。”
賈逵言道:“既然這是袁紹陰謀,將軍當謹慎行事。”
“人是一定要救的,否則豈非辜負二老一片信任?”劉和緊緊握拳,沉聲道:“我原本就打算從上黨退迴晉陽,如今兵進河東才改道而行,既然袁紹、韓馥如此苦心算計,正好一並取了上黨,袁紹的陰謀,他休想得逞。”
程昱撚須沉吟道:“隻恐此去上黨,危機重重,將軍不如派關張等人前往救援,不可親身涉險。”
“此事關乎蔡文姬安危,我必須要親自去一趟!”劉和早已下定決心,言道:“我領精兵自王屋山而行,穿白陘入長平,隻要在匈奴人之前拿下上黨,便可設法救人。”
程昱知道勸阻不了劉和,言道:“太行山中黑山賊極多,一年時間號稱有百萬之眾,張牛角死於將軍之手,恐賊軍記恨前仇,將軍此去,千萬要小心黑山賊。”
劉和笑道:“此去救人,雖萬險而不辭,否則叫我有何麵目再迴幽州?黑山賊不來還則罷了,若是前來送死,太行山就是他們的埋骨之地。”
程昱倒是個果決之人,馬上說道:“兵貴神速,將軍既已決心救人,當速速而行,賊軍消息遲慢,來不及聚眾,可早些穿越太行險道。”
“我正有此意!”劉和點頭道:“此次截迴不少財物,恐董卓不肯善罷甘休,非雲長親自運送我不放心,先生與雲長帶兵北上,與顏良會合之後,再分兵南下,與我在上黨會合。”
程昱言道:“如今河東平定,徐榮留在箕關已無大用,可命其北進太行,在端氏接應將軍,同時也可防備袁紹出兵襲擾。”
劉和讓程昱前去傳令,命張飛挑選三千精兵,半個時辰之後整備出發。
遂後又寫了一封書信交給韓龍,吩咐道:“你將此信送到於夫羅手中,就說他的條件都可商量,但不可傷蔡小姐一根毫毛,信送到之後你先留下來保護蔡小姐。”
“遵命!”韓龍躬身領命,頓了一下問道:“若有機會,在下可否刺殺於夫羅,救出蔡小姐?”
“蔡小姐羸弱,非到萬不得已之時,千萬不可冒險,”劉和深吸一口氣,沉聲道:“此事還關乎袁紹、韓馥二人,我要活捉於夫羅,揪出幕後之人。”
“在下明白!”韓龍來不及休息,到營中取了些幹糧,馬不停蹄又趕往冀州去了。
半個時辰之後,在細小的秋雨之中,劉和帶領人馬離開永安,趕奔翼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