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和與關羽帶兵來到臨汾之時,麹義和於禁也順利拿下白波穀,於禁在正麵攻打,麹義帶兵潛入後山,前後夾擊,斬殺郭太,盡降其眾。


    半月時間,嘯聚河東一年之久的白波賊終被討平,衛覬親自運送錢糧到臨汾犒賞三軍。


    劉和言道:“河東雖平,然西河尚有匈奴叛亂,若不能及時壓製,還會危及河東,我欲請毋丘都尉為西河太守,發兵平叛,先生意下如何?”


    這件事是路上就和毋丘興商量過的,毋丘興有統兵之能,曆史上曾鎮守河西走廊對付過羌人,政績突出。


    衛覬此次親自前來,正是為了西河匈奴之事,見劉和主動提出來,不禁大喜,言道:“毋丘都尉統兵有方,有他治理西河,定能保住河東屏障。”


    劉和點頭道:“劉正禮已經兵進晉陽,待收複並州北部諸郡,河東便可安定。”


    衛覬卻歎道:“隻恐董卓還會派兵進駐,以護衛關中,這對河東百姓來說,禍福難料啊!”


    如果董卓以朝廷的名義派兵,劉和也無能為力,隻能寬慰衛覬幾句,並將準備把白波賊遷徙到太原之事告知衛覬。


    衛覬欣然答應,他深知白波賊被剿滅,還是仗著劉和的威名和實力,如果不講他們完全處理,劉和退兵,很可能還會再次叛亂,這倒是徹底連根拔除了。


    劉和將臨時屯兵之地定在永安,讓張合帶兵幫朱靈運送截獲的財物北上,先在永安休整,等打通西河、太原兩郡的通路之後,便可全部運到晉陽。


    不覺中秋已過,一場秋雨降下,天氣轉涼,劉和也趁機整修人馬,與此同時,信使終於和劉繇取得聯係,帶來迴信。


    “太史慈,哈哈哈……太史慈!”看到書信,劉和忽然大笑起來。


    張飛疑惑道:“將軍為何發笑?這太史慈是何許人也?”


    劉和笑道:“太史慈乃東萊人,與劉正禮是同鄉,青州賊患,又因得罪了州府官吏,便到上穀投奔好友,此人也是一員虎將,與諸位恐怕不相上下。”


    “哦?”關羽微微睜開雙目,緩緩點頭道:“恭喜將軍又得一員虎將。”


    賈逵也被劉和正是拜為參軍,問道:“不知現在並州形勢如何?”


    劉和言道:“劉正禮已派太史慈攻打樓煩,阻斷匈奴南下之路,張遼在雁門關聯合鮮卑人剿滅休屠各部,顏良已經領兵南下,自祁縣往界休而來,最多兩月,我們便可順利會師了。”


    “太好了!”張飛言道:“等天晴之後,我們便出兵北上,與顏將軍會合。”


    毋丘興問道:“不知將軍派何人進兵西河?”


    劉和看看左右,還未決定,徐晃第一個站出來:“徐晃願往!”


    徐晃是以白波賊的身份加入軍中,這段時間與眾將相處,方知人才濟濟,尤其是關羽這個同鄉,最讓他敬服,但要想與他一樣帶兵,還得殺敵立功才行。


    劉和略作思索,點頭道:“好,就由張合帶領一萬精兵,麹義、公明二將為輔,梁道先生為軍師,你們帶兵先取離石,待太史慈攻下樓煩之後,南北遙相唿應,可一舉蕩平西河。”


    幾人馬上抱拳道:“遵命!”


    這幾人中毋丘興、賈逵和徐晃是河東人,熟悉地形,麹義對付羌人很有一套,由他來對戰匈奴兵,也同樣有把握,再加上張合的大戟士,對付已經沒落的南匈奴綽綽有餘,權當一次練兵機會。


    九月秋熟麥黃,劉和與眾人商議收糧之事,等收完這一波秋糧,人馬便離開河東,這也是事先和王邑商量過的,現在整個汾水以北田地無人看管,雖然莊稼長得不是很好,但能收一點是一點。


    這一日正看徐晃和關羽比武,忽然親兵帶著一人風塵仆仆趕來,來人頭發淩亂,麵容憔悴,仔細一看,卻是韓龍。


    劉和吃了一驚,趕緊將韓龍私自拉進房中,低聲問道:“可是洛陽之事失敗了?”


    見韓龍如此狼狽模樣,劉和以為他去找玉璽的事情失敗了,兵荒馬亂的到現在才逃迴來。


    韓龍幹澀的嘴唇勉強擠出一絲笑意,抱拳道:“洛陽之事幸不辱命!”


    劉和倒了一碗水讓他喝下,問道:“既然洛陽之事穩妥,你為何如此匆忙?”


    “是盧公派我前來送信,事情緊急。”韓龍從懷中掏出一張巴掌大小的油紙遞過來。


    “哦?”劉和有些意外,沒想到竟是老嶽的來信。


    盧植知道自己出兵在外,深知領兵之重,一般家中之事絕不會來信,而且讓韓龍親自送來,可見事關重大。


    油紙上還沾著汗漬,劉和顧不上許多,急忙拆開書信,才看了一眼,便臉色大變。


    砰——哢嚓嚓——


    外麵練武的關羽等人聞聲都衝進來,隻見劉和臉色鐵青,雙拳緊握,將桌案一拳砸成了數瓣。


    程昱上前兩步問道:“將軍,發生何事?”


    “於夫羅——”劉和從牙縫裏擠出幾個字,沉聲道:“我要將你碎屍萬段。”


    毋丘興詫異道:“於夫羅乃是匈奴新立單於,年初曾響應袁紹討伐董卓,與張揚共同屯兵河內,與匈奴其餘各部遠隔南北,他能有多大作為?”


    劉和深吸一口氣,讓自己盡量冷靜下來,攥著手中的書信說道:“”


    東諸侯聯盟討伐董卓,於夫羅於袁紹、張楊聯盟,屯兵於河內漳水。後來,於夫羅在河內引兵叛離,在黎陽擊敗耿祉,劫掠百姓,正往太行一帶逃竄。


    程昱不解道:“縱然匈奴人劫掠冀州,吾等也是鞭長莫及,將軍何故震怒?”


    “他們劫持了蔡中郎之女!”劉和痛苦地抹了一把臉,長歎道:“天意弄人,這都是命啊!”


    “蔡中郎之女?”程昱吃了一驚,終於明白過來劉和為何如此震怒。


    蔡邕無子,隻有兩女,長女嫁給泰山羊氏,次女也暫留在徐州,臨出征之時,蔡邕就說過已經寫信讓小女迴到範陽,劉和還想派人去接,蔡邕卻說羊家有家丁護送,無需再耗費人力。


    劉和之妻盧玥、甄道婚後一年未孕,盧植還曾開玩笑要做媒將蔡琰嫁給劉和,蔡邕似乎並無反對之意,此時還在燕京學宮傳揚了一陣。


    沒想到偏巧不巧,歸途中竟會遇到匈奴人,無論於公於私,以劉和的性情,肯定是要出兵救人的,但這其中會不會有其他陰謀?


    一瞬之間,程昱腦中無數念頭閃過,思索此事的來龍去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漢室再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弓挽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弓挽月並收藏三國之漢室再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