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要住一兩旬日,但其實到第三天午前,王磐便領著妻兒弟妹告辭歸家了。
丞公府從上到下都到大門口相送,王家的車馬已經整裝待發。
牟氏握著大娘的手細細叮囑著保重話兒,而男人們看起來就一點兒離愁別緒都沒有,謝丞公背著手說了幾句諸如“好好待大娘”之類的話,王大郎自然也是肅容應了。
華苓覺得最有趣的是王三郎,他依然將自己打理得整整齊齊的,今日穿一身圓領滾邊黑緞袍,白玉帶束發,腰懸白玉佩,猶如觀音座前童子。王三郎一看到七娘就死瞪了她一眼,七娘又怎會忍氣吞聲,當下眉心一點朱砂也都殺氣四溢,然後從袖子裏摸出了一塊白白的糕點,狠狠地朝三郎晃了晃。
王三郎的臉色一下全黑了,紅黑紅黑交錯,一下子連身子都有些打晃。
華苓目瞪口呆,她從來不知道七娘也這麽記仇啊!
兩邊王硨、謝大郎、二郎都將這一幕看得清清楚楚,各各無聲大笑。
王霏也抿唇笑,原本就是自家弟弟有錯在先,又技不如人,居然讓比他小了幾歲的謝七反擊成功,然後身為堂堂的王家子弟還敢記仇,這般小心眼兒——這種事說出去她都嫌丟臉,怎麽可能幫弟弟說話。
王霏上前兩步,親熱地牽住二娘的手:“葦妹妹,待我迴去,得了空閑便下帖子請你來,我們再一道撫琴。”謝二娘淺笑著點頭。
謝四娘領著八娘,拉著王霧說話,依依不舍得眼眶兒都有些紅:“霧妹妹,真舍不得你走。這個扇套是我親手繡的,盼你勿要嫌棄。”謝八娘嬌嬌地拉著王霧的手,眨巴著水汪汪的眼睛,甜甜的說:“霧姐姐,你可不要忘了我和四姐姐哦,有機會我們再一起打雙陸呀。”王霧點點頭,神態不怎麽親熱,接過了四娘贈的扇套,很快迴到了王霏身邊。
四娘暗暗跺了跺腳,她和妹妹使盡了渾身解數,陪王霧玩了兩天,怎地王霧現在看起來還是不冷不熱的?王霏都說出了要請二娘去玩的話,王霧怎麽也應該和她說一兩句才對啊……
王磐看著兩家孩子們感情這般好,依依不舍眉來眼去的,很是樂見其成,笑道:“無需這般不舍,過幾日便令蓉娘在家中辦起賞花宴,把妹妹們都請過去耍一日豈不是好?”
牟氏眼神掃過家裏這一群大小女孩,頷首笑道:“如此卻正好,這幾年我事忙,宴會也辦得少,他們小孩子家正是好玩的時候。”
眼看著一行人就要告辭了,華苓一指王家的馬車輪子說道:“霏姐姐家的輪子,不一樣。”
華苓雖然還小,但長得可愛,又愛笑,王家眾人對她的印象都很好。當下連王磐都注意到了華苓的話,迴身看看馬車輪子,展顏笑道:“九娘眼神兒真好,確實是不一樣的。這幾輛馬車的輪子上裝了棉膠輪套,卻是晏河長公主收攏的那些西域工匠新近研究出來的奇物,裝上之後,車架行駛起來格外平穩。”
晏河長公主,華苓立刻記住了這個名字。
“竟這般好?”謝丞公立刻就有些注意了起來,他那一日不坐馬車?雖然金陵城裏處處鋪了青石板,但其實石板和石板之間是以灰泥填塞的,所以總做不到完全的平穩,偶爾跑快些便能叫人顛散半架骨頭。
王磐笑道:“隻是此物還有一個不好處,若是承物太重,便易斷裂,浸水太過,又易斷裂。”
謝丞公一下又失去了興趣,擺手道:“罷了,心思倒是新巧,隻是不堪推敲。你們這便去罷,又非生離死別,不必作小兒女態。”
王磐笑笑,對謝丞公的反應早有預料。於是便不再多說,令諸人上車,驅動車架去了。
因為客人的到訪集體活動了三天,丞公府的大小主人們早就累了,送走王家一行人便作鳥獸散。
華苓迴到竹園,想了想,問金瓶道:“金瓶姐姐,晏河長公主是皇帝家的小娘子嗎?”
金瓶抿嘴一笑,九娘子的話總是很有意思。她手上在飛針走線,給華苓做著一套深秋穿的厚襖裙,點頭道:“九娘子說得不錯,晏河長公主殿下是皇帝陛下的長女,皇後殿下所出。太子殿下是她的親弟弟。”
看看華苓很有興趣聽下去的樣子,金瓶迴憶了一下,繼續說道:“如今是顯聖十七年,婢子沒有記錯的話,太子殿下是陛下登位之後第三年出生的,長公主殿下比太子殿下年長一兩歲。大家都說,皇後殿下極美,她所出的長公主殿下和太子殿下相貌都很好,又很聰慧孝順,所以陛下最寵愛他們。”
金甌端著一碟糕點進來,後麵跟著辛嬤嬤。聽到華苓在問天家的事,辛嬤嬤臉上立刻露出了崇敬的表情:“陛下是英明神武的明君,自從他登位之後,年年各地都風調雨順,邊關也很安穩,日子好過著呢。”
原來辛嬤嬤是皇帝陛下的死忠粉呀,華苓聽得津津有味,招手道:“嬤嬤來小九身邊坐,再多說一點兒吧,這些小九都不知道。”雖然後來的金甌金瓶都比辛嬤嬤得用些,但華苓總是會對辛嬤嬤更親近些。
辛嬤嬤眉開眼笑,在榻上華苓身邊坐下,話匣子大開地把自己所知道的皇家的事說了一大堆,加上做著針線的金瓶金甌也時不時插一兩句,總算讓華苓對皇帝一家子有了些認識。
現下的皇帝家是姓錢的,皇後出自洛陽大姓陰氏,為皇帝生了長公主和太子,都很受寵愛。除了長子長女外,皇帝還有不到兩位數的妃嬪,為他生了另三位皇子和三位公主,四子四女,十分整齊。
“采辦上的何執事曾經見過太子殿下和長公主殿下,在直通金光門的平安大道上!”辛嬤嬤說得煞有介事:“那一日太子殿下和長公主殿下要到城外的菩提寺去為皇後殿下祈福,前後都有儀容嚴整、威風凜凜的侍衛開道護駕,太子殿下騎著高頭大馬,穿一身繡了飛龍的圓領袍服,以金鑲玉扣束發,是堂堂的好相貌,路邊的娘子們都看住了!如若不是軍士們十分威嚴,許是還有小娘子要上去擲與他香囊玉佩呢!”
華苓聽得很樂,眼睛閃閃發亮地追問:“那公主呢,長公主呢?長公主也騎馬麽?”這年頭連秦夫人那樣身份高貴的夫人都能自由騎馬上街,公主應該也可以吧?
“長公主卻不曾騎馬,她坐在馬車裏呢。”辛嬤嬤又細細的描述道:“長公主殿下坐的馬車不僅雕龍畫鳳,鎏金嵌玉,連垂掛的帷布都是千金一尺的天青錦,怕是世上再沒有第二輛的。何執事有幸在公主掀起帷簾觀看街景的時候遠遠看了她一眼,噯!那可真是九天仙女下凡來了。”
華苓已經習慣在聽完了辛嬤嬤的話之後轉頭去問金甌或者金瓶,隻因為這兩個侍婢總是能比別人知道更多的信息:“金甌姐姐,長公主和太子去祈福,是什麽時候的事呀?”
金甌想了想:“這個……婢子記不太清了,大約是去歲四月間,說是皇後殿下有恙在身,久不痊愈,所以長公主和太子殿下就去香火最盛、最靈驗的菩提寺為皇後殿下祈福。菩提寺當時閉寺相迎,連閉關修禪的九定大師都被驚動了,親自為皇後娘娘解了一簽。”
光這麽聽,根本看不出那位長公主殿下有什麽特別的地方。若是以後有機會,希望可以見她一麵……
想到這裏,華苓不由又有些無奈,見了又如何,即使那位長公主和她一樣又如何?她現下已經在這裏了,已經是謝丞公府的九娘子,日日看著的都是這副身子,掐自己會疼,跌倒了會痛,餓了會難受,難道還會有迴去的一日?
華苓輕輕地對自己搖頭,然後托腮認真地看了金甌金瓶幾眼。
這個年代的世家大族,基本上使用的仆役侍婢全部都是從小采買、培養起來的。她現在真不太能確定了,金甌金瓶這兩名侍婢在來到她身邊之前,到底是被謝丞公培養來做什麽的?不僅服侍人的活兒樣樣麻利精到,思維也非常敏捷,見識頗廣。如果隻需要在府裏服侍主人,華苓不認為她們會被教導這麽多的知識——以金甌和金瓶的能力和氣度,便是立刻成為大官之妻,也完全能夠勝任自如。
難道,丞公是準備培養她們來使美人計麽?
華苓的腦袋裏一下子出現了無數稀奇古怪的情節,什麽贈婢刺殺政敵、將美婢嫁給得力的下屬籠絡人心,林林種種,於是看兩婢的表情都古怪了起來。
金瓶第一次覺得在華苓麵前有些不自在起來,小主人一直是天真單純的,但現在那雙烏溜溜的眼睛裏竟露出了幾分沉靜得像睿智的神色。
她不由側了側臉,微笑著問:“九娘子怎地了,一直看著婢子呢。”
金甌倒是依然淡定,微笑著不說話。
華苓笑眯眯地問:“金瓶姐姐,你們來到我這裏之前是作什麽的?”
“婢子本是要伺……”金瓶順口就要說什麽,一看到金甌的表情忽然打住了,頓了一頓才垂下視線說道:“婢子和金甌往前是丞公老爺院子裏的二等丫鬟,丞公老爺後來就將我們給了九娘子,令我們好好伺候九娘子呢。”
本是什麽?華苓眨眨眼,也沒有再問,既然她們不願說,那也自然有她們的道理,更何況,她謝九不過是一個五六歲的小孩子而已,沒有大人會失心瘋到把秘密都告訴小孩子的。
反正,憑自己的能力解謎也是一種樂趣呢,華苓微笑著想。
☆、第18章 前往菩提寺
18
日子又變得平靜起來,華苓的精神都被芍園開設的課程占據,習字、習琴、習禮、習繡……
除了算術這門課華苓接受起來毫無壓力之外,其他的都是需要花心神去學的東西,在丞公的壓力下她又不能學得太差,所以每日裏從睜開眼睛到閉上眼睛,大部分的時間都用在了練習上,終究是沒有被分外聰慧的七娘和總是加練的八娘拋下太遠。
開蒙第二個月,謝丞公檢查華苓的大字時終於有兩分滿意了,但是依然沒有把令她每日多寫十張大字的話收迴。
誰說王公貴族家的女孩子生活悠閑自在?
華苓隻能深深的歎氣。
終於盼到了休沐日,一大早,麵貌十分端謹嚴肅的宋嬤嬤來到了竹園。
華苓記得在唯一一次到前院校場的時候,曾經見過這位嬤嬤,在丞公麵前十分得用的。
金甌立刻恭謹地將她引進華苓的正房來:“九娘子,這位是老爺跟前的宋嬤嬤。她是來代老爺問九娘子,老爺今日要到城外菩提寺去品茶,問九娘子想不想去呢。”
“去!”華苓興奮得差點從椅子上蹦了起來,眼睛亮閃閃的。
可以出門去玩,誰不願意啊?
丞公爹果然是個好爹,有事沒事都想著她!
活潑可愛的小孩子就是惹人喜愛,臉上有深深法令紋的宋嬤嬤也不由露出幾分笑意,微微躬躬身,和聲道:“如此甚好。菩提寺乃是佛門清淨地,便請九娘子換一身素淨的衣物,頭麵亦是素雅為好。”她看一眼金甌和金瓶,又道:“丞公囑咐了,此去輕車簡從,金甌金瓶卻不必跟隨,由老身照料九娘子便可。”
辛嬤嬤一聽就露出了幾分憂慮,九娘子長到這般大,還未曾離開過她身邊呢,這一下就是去金陵城外,來迴須得四五個時辰……
華苓毫不猶豫地點頭,朝宋嬤嬤甜甜地笑:“那就麻煩宋嬤嬤了,九娘一定會很乖的。”又安撫辛嬤嬤:“嬤嬤你別擔心,有爹爹和宋嬤嬤照顧我,一定很妥帖的,你就安心在家裏等我迴來吧。”
金甌和金瓶也有些猶豫,但看華苓高興的樣子,便沒再說什麽,快手快腳為她換上一身黛色襦裙,頭發梳成雙丫髻,以綴了珍珠的黛色綢帶飾髻。金甌蹲下身,給華苓在腰帶上掛了一個小小的青色香囊,含笑道:“九娘子一路平安。”又將華苓一身衣物打成包裹,奉給了宋嬤嬤。
辛嬤嬤終於把心態調整好了,叮囑華苓道:“九娘子到了寺裏萬萬不可對佛對大師們不敬,如此方能得佛祖護佑。”
華苓不停地點頭,嘴上說著“嬤嬤放心姐姐放心”,腳下已經踩了風一樣跑到了宋嬤嬤身邊,看得金甌金瓶都忍不住笑。
宋嬤嬤領著華苓一路到前院,謝丞公已經在他設成書房的瀾園前站著,背著手,穿一身醬色圓領袍子,大郎侍立一旁。一架清漆油麵,沒有任何特別標誌的馬車停在旁邊,兩匹高頭大馬格外精神。
華苓一下子就驚喜了起來,邁動小短腿跑過去:“爹爹,大哥!原來大哥也去呀!”仲秋之後,華苓和大郎的感情一日比一日好。大郎隔三岔五下學迴來,都會打發小廝給華苓送來些小玩意兒,竹製的風車、一整套幾十個的泥人兒、幹果糕點,總之他是看到什麽有趣的就給華苓買一點。這些小物件花費不多,有的是大郎對妹妹的一份關愛,總讓華苓感覺到心裏暖和。
大郎笑道:“小九怎地這般高興?”
華苓將雙手背到身後,鄭重地說:“小九還沒去上過香,所以很高興。今天要上很多香。”
大郎“哦”了一聲,拍拍華苓的頭承諾道:“小九放心,要燒多少的香都有,哥哥幫你進香油錢。”
“謝謝大哥。”華苓這下才想起,這年代燒香是要上香油錢的,這業務她不熟,更重要的是她沒錢。遂又諂媚地朝大郎一笑。
謝丞公看看華苓穿的素淡,滿意地點點頭,將兩兄妹提溜上馬車,宋嬤嬤也上了馬車坐在一角,又令謝貴大掌事親自在前麵執駕。不過旭日初升時分,馬車已經漸漸駛出了丞公府。
致遠堂裏,牟氏聽得平嬤嬤報告,一張雍容的臉上並無什麽表情。
平嬤嬤小心的注意著牟氏的表情,眼裏有些憂慮,小聲的說:“太太,老爺年年都要去菩提寺品幾次茶,怎麽這次卻帶了大郎和九娘……”丫鬟們互相交換著眼色,誰心裏沒有猜測呢。老爺帶了大郎,為何不帶三郎?帶了九娘子,又為何不帶七娘子?明明七娘子和三郎才是嫡子女……
牟氏的表情很平靜,隻有手裏抓成了一團的絲帕泄漏出半分心思。她忽然神色一厲,啪地反手給了平嬤嬤一巴掌,打得平嬤嬤立刻跪到了地上:“老爺的心思,也是你們這些當下人的能揣測的?不過是去城外品個茶,老爺心情好帶上個把孩子罷了,帶誰不是帶?反正我三郎七娘身子弱,我可不會交給他帶出去!他也是沒辦法!”
“太太息怒,是卑下想差了,太太息怒……”平嬤嬤被牟氏忽然的怒氣嚇得不輕,連聲求饒。
“都給我出去。”牟氏冷聲命令,侍婢丫鬟們立刻無聲的退出了房間。待得四下無人,牟氏眸中才露出了極其冰冷的神色。她是這府中的女主人,她親生的兒女才是這府中名正言順的繼承人。若是有人想要幹涉這一點,就不要怪心狠手辣。
木頭車輪子軋在青石路上嶙嶙地響,車廂一震一震的,即使鋪了幾層軟墊,也不怎麽舒服。但和能夠出外的誘惑相比,這點缺點完全不被華苓看在眼裏。她適應了一下環境,得了丞公的許可,就開始興致滿滿地從車窗往外看。
丞公府在金陵城東,離府便是一段平整幹淨的道路,兩旁是修葺整齊的高牆,這片區域分布的都是高官貴族擁有的府邸,市容非常好。
馬車很快駛進了更熱鬧繁華的區域,道路依然橫平豎直,兩旁的屋舍開始參差不齊,門麵幾乎都開辟成了店鋪,售賣各種各樣的貨物,門前還會用高杆挑起亮眼的招牌,招徠顧客。
路上行走的人以男性居多,但女性也不少,矜持些的會以帷帽遮麵,也有年紀大些的婦人連帷帽都不戴的,路上的人也不以為異。
大郎早出過門無數迴了,笑嘻嘻地一指幾十米外:“小九看那裏。那個番邦人像不像戲文裏講的夜叉?”那是一個紅褐色卷發的高大男子,身穿褐色的短上衣、繃住臀部的窄腿褲和長靴,轉過臉來,一臉遮天蔽日的大胡子,眼神很兇。
謝丞公斥道:“勿要嚇唬你妹妹。”父親的怒氣是不能承受的,大郎趕緊收起笑容,連辯解也不曾,眼觀鼻、鼻觀心地坐好。
“小九不怕,那是眼瞳、發色不一樣的人。”華苓迴頭朝謝丞公笑笑,認真地說:“他們亦有自己的國家和族人,傳承。他們從很遠很遠的地方來。”
謝丞公麵上浮起一縷讚許的微笑:“小九還知道些什麽?”
知道的多著呢,華苓在心裏歎了口氣,然後很幹脆地搖搖頭:“小九就知道這麽多,嬤嬤和姐姐們說的。”
華苓的話讓大郎思索了片刻,他臉色嚴肅起來,問謝丞公道:“爹,孩兒聽人有言,近來那末盧國主似有不臣之心,近三年內進貢的財物一年比一年更少。”
末盧國,占據的就是前唐時期吐蕃國所在的青藏高原一帶。
高原上氣候與中原地帶相去甚遠,空氣稀薄,降水又少,宜守難攻。大丹百萬兵馬久曆戰火,戰力強盛,在輔弼二公的帶領下,能將大丹的四境守得牢如鐵桶,但在條件惡劣的高原地帶上作戰,依然舉步維艱。
這片壯闊而豐饒的高原地帶,從漢至唐再到如今的丹,從來不曾真正地納入中原人的版圖之中。
華苓不再關注馬車外的事物,迴身坐好,專心地聽大郎和謝丞公說話。
“確實如此。末盧國在前唐時乃是吐蕃國所在,彼時吐蕃國力弱於唐,曾向唐稱臣。便如如今的末盧與大丹。”謝丞公有了談興,緩緩同兒女分說道:“國與國間從無真正和平可言,若我大丹軍隊得到克服高原氣候之法,輔弼二公必然揮師直進,克末盧於馬下。反之末盧亦然。三十年前,末盧國主領十萬兵馬犯我沙洲、肅州、甘州,前任弼公麾下衛叔平將軍率兵狠擊,末盧十萬兵馬全沒。”
少年眸中光芒如火,卻是沉聲道:“此後,末盧國向我大丹稱臣、進貢三十年。枕畔有猛獸利爪,何能安睡!”
謝丞公緩緩頷首,他知道大郎已經聽明白了他的意思。
華苓一拍坐墊,大聲道:“這樣的人太壞了!打怕了就求饒,有了力氣又來打!就該把他們都打死!”
話倒是很有氣勢,奈何小娘子還太小,中氣都不足,說話奶聲奶氣的,聽起來倒是好笑的意味更多。父子倆相視一笑,肅穆的氣氛一下鬆懈了下來。
謝成公笑著問:“小九既如此說,麵對打不死的敵人又如何?”
丞公府從上到下都到大門口相送,王家的車馬已經整裝待發。
牟氏握著大娘的手細細叮囑著保重話兒,而男人們看起來就一點兒離愁別緒都沒有,謝丞公背著手說了幾句諸如“好好待大娘”之類的話,王大郎自然也是肅容應了。
華苓覺得最有趣的是王三郎,他依然將自己打理得整整齊齊的,今日穿一身圓領滾邊黑緞袍,白玉帶束發,腰懸白玉佩,猶如觀音座前童子。王三郎一看到七娘就死瞪了她一眼,七娘又怎會忍氣吞聲,當下眉心一點朱砂也都殺氣四溢,然後從袖子裏摸出了一塊白白的糕點,狠狠地朝三郎晃了晃。
王三郎的臉色一下全黑了,紅黑紅黑交錯,一下子連身子都有些打晃。
華苓目瞪口呆,她從來不知道七娘也這麽記仇啊!
兩邊王硨、謝大郎、二郎都將這一幕看得清清楚楚,各各無聲大笑。
王霏也抿唇笑,原本就是自家弟弟有錯在先,又技不如人,居然讓比他小了幾歲的謝七反擊成功,然後身為堂堂的王家子弟還敢記仇,這般小心眼兒——這種事說出去她都嫌丟臉,怎麽可能幫弟弟說話。
王霏上前兩步,親熱地牽住二娘的手:“葦妹妹,待我迴去,得了空閑便下帖子請你來,我們再一道撫琴。”謝二娘淺笑著點頭。
謝四娘領著八娘,拉著王霧說話,依依不舍得眼眶兒都有些紅:“霧妹妹,真舍不得你走。這個扇套是我親手繡的,盼你勿要嫌棄。”謝八娘嬌嬌地拉著王霧的手,眨巴著水汪汪的眼睛,甜甜的說:“霧姐姐,你可不要忘了我和四姐姐哦,有機會我們再一起打雙陸呀。”王霧點點頭,神態不怎麽親熱,接過了四娘贈的扇套,很快迴到了王霏身邊。
四娘暗暗跺了跺腳,她和妹妹使盡了渾身解數,陪王霧玩了兩天,怎地王霧現在看起來還是不冷不熱的?王霏都說出了要請二娘去玩的話,王霧怎麽也應該和她說一兩句才對啊……
王磐看著兩家孩子們感情這般好,依依不舍眉來眼去的,很是樂見其成,笑道:“無需這般不舍,過幾日便令蓉娘在家中辦起賞花宴,把妹妹們都請過去耍一日豈不是好?”
牟氏眼神掃過家裏這一群大小女孩,頷首笑道:“如此卻正好,這幾年我事忙,宴會也辦得少,他們小孩子家正是好玩的時候。”
眼看著一行人就要告辭了,華苓一指王家的馬車輪子說道:“霏姐姐家的輪子,不一樣。”
華苓雖然還小,但長得可愛,又愛笑,王家眾人對她的印象都很好。當下連王磐都注意到了華苓的話,迴身看看馬車輪子,展顏笑道:“九娘眼神兒真好,確實是不一樣的。這幾輛馬車的輪子上裝了棉膠輪套,卻是晏河長公主收攏的那些西域工匠新近研究出來的奇物,裝上之後,車架行駛起來格外平穩。”
晏河長公主,華苓立刻記住了這個名字。
“竟這般好?”謝丞公立刻就有些注意了起來,他那一日不坐馬車?雖然金陵城裏處處鋪了青石板,但其實石板和石板之間是以灰泥填塞的,所以總做不到完全的平穩,偶爾跑快些便能叫人顛散半架骨頭。
王磐笑道:“隻是此物還有一個不好處,若是承物太重,便易斷裂,浸水太過,又易斷裂。”
謝丞公一下又失去了興趣,擺手道:“罷了,心思倒是新巧,隻是不堪推敲。你們這便去罷,又非生離死別,不必作小兒女態。”
王磐笑笑,對謝丞公的反應早有預料。於是便不再多說,令諸人上車,驅動車架去了。
因為客人的到訪集體活動了三天,丞公府的大小主人們早就累了,送走王家一行人便作鳥獸散。
華苓迴到竹園,想了想,問金瓶道:“金瓶姐姐,晏河長公主是皇帝家的小娘子嗎?”
金瓶抿嘴一笑,九娘子的話總是很有意思。她手上在飛針走線,給華苓做著一套深秋穿的厚襖裙,點頭道:“九娘子說得不錯,晏河長公主殿下是皇帝陛下的長女,皇後殿下所出。太子殿下是她的親弟弟。”
看看華苓很有興趣聽下去的樣子,金瓶迴憶了一下,繼續說道:“如今是顯聖十七年,婢子沒有記錯的話,太子殿下是陛下登位之後第三年出生的,長公主殿下比太子殿下年長一兩歲。大家都說,皇後殿下極美,她所出的長公主殿下和太子殿下相貌都很好,又很聰慧孝順,所以陛下最寵愛他們。”
金甌端著一碟糕點進來,後麵跟著辛嬤嬤。聽到華苓在問天家的事,辛嬤嬤臉上立刻露出了崇敬的表情:“陛下是英明神武的明君,自從他登位之後,年年各地都風調雨順,邊關也很安穩,日子好過著呢。”
原來辛嬤嬤是皇帝陛下的死忠粉呀,華苓聽得津津有味,招手道:“嬤嬤來小九身邊坐,再多說一點兒吧,這些小九都不知道。”雖然後來的金甌金瓶都比辛嬤嬤得用些,但華苓總是會對辛嬤嬤更親近些。
辛嬤嬤眉開眼笑,在榻上華苓身邊坐下,話匣子大開地把自己所知道的皇家的事說了一大堆,加上做著針線的金瓶金甌也時不時插一兩句,總算讓華苓對皇帝一家子有了些認識。
現下的皇帝家是姓錢的,皇後出自洛陽大姓陰氏,為皇帝生了長公主和太子,都很受寵愛。除了長子長女外,皇帝還有不到兩位數的妃嬪,為他生了另三位皇子和三位公主,四子四女,十分整齊。
“采辦上的何執事曾經見過太子殿下和長公主殿下,在直通金光門的平安大道上!”辛嬤嬤說得煞有介事:“那一日太子殿下和長公主殿下要到城外的菩提寺去為皇後殿下祈福,前後都有儀容嚴整、威風凜凜的侍衛開道護駕,太子殿下騎著高頭大馬,穿一身繡了飛龍的圓領袍服,以金鑲玉扣束發,是堂堂的好相貌,路邊的娘子們都看住了!如若不是軍士們十分威嚴,許是還有小娘子要上去擲與他香囊玉佩呢!”
華苓聽得很樂,眼睛閃閃發亮地追問:“那公主呢,長公主呢?長公主也騎馬麽?”這年頭連秦夫人那樣身份高貴的夫人都能自由騎馬上街,公主應該也可以吧?
“長公主卻不曾騎馬,她坐在馬車裏呢。”辛嬤嬤又細細的描述道:“長公主殿下坐的馬車不僅雕龍畫鳳,鎏金嵌玉,連垂掛的帷布都是千金一尺的天青錦,怕是世上再沒有第二輛的。何執事有幸在公主掀起帷簾觀看街景的時候遠遠看了她一眼,噯!那可真是九天仙女下凡來了。”
華苓已經習慣在聽完了辛嬤嬤的話之後轉頭去問金甌或者金瓶,隻因為這兩個侍婢總是能比別人知道更多的信息:“金甌姐姐,長公主和太子去祈福,是什麽時候的事呀?”
金甌想了想:“這個……婢子記不太清了,大約是去歲四月間,說是皇後殿下有恙在身,久不痊愈,所以長公主和太子殿下就去香火最盛、最靈驗的菩提寺為皇後殿下祈福。菩提寺當時閉寺相迎,連閉關修禪的九定大師都被驚動了,親自為皇後娘娘解了一簽。”
光這麽聽,根本看不出那位長公主殿下有什麽特別的地方。若是以後有機會,希望可以見她一麵……
想到這裏,華苓不由又有些無奈,見了又如何,即使那位長公主和她一樣又如何?她現下已經在這裏了,已經是謝丞公府的九娘子,日日看著的都是這副身子,掐自己會疼,跌倒了會痛,餓了會難受,難道還會有迴去的一日?
華苓輕輕地對自己搖頭,然後托腮認真地看了金甌金瓶幾眼。
這個年代的世家大族,基本上使用的仆役侍婢全部都是從小采買、培養起來的。她現在真不太能確定了,金甌金瓶這兩名侍婢在來到她身邊之前,到底是被謝丞公培養來做什麽的?不僅服侍人的活兒樣樣麻利精到,思維也非常敏捷,見識頗廣。如果隻需要在府裏服侍主人,華苓不認為她們會被教導這麽多的知識——以金甌和金瓶的能力和氣度,便是立刻成為大官之妻,也完全能夠勝任自如。
難道,丞公是準備培養她們來使美人計麽?
華苓的腦袋裏一下子出現了無數稀奇古怪的情節,什麽贈婢刺殺政敵、將美婢嫁給得力的下屬籠絡人心,林林種種,於是看兩婢的表情都古怪了起來。
金瓶第一次覺得在華苓麵前有些不自在起來,小主人一直是天真單純的,但現在那雙烏溜溜的眼睛裏竟露出了幾分沉靜得像睿智的神色。
她不由側了側臉,微笑著問:“九娘子怎地了,一直看著婢子呢。”
金甌倒是依然淡定,微笑著不說話。
華苓笑眯眯地問:“金瓶姐姐,你們來到我這裏之前是作什麽的?”
“婢子本是要伺……”金瓶順口就要說什麽,一看到金甌的表情忽然打住了,頓了一頓才垂下視線說道:“婢子和金甌往前是丞公老爺院子裏的二等丫鬟,丞公老爺後來就將我們給了九娘子,令我們好好伺候九娘子呢。”
本是什麽?華苓眨眨眼,也沒有再問,既然她們不願說,那也自然有她們的道理,更何況,她謝九不過是一個五六歲的小孩子而已,沒有大人會失心瘋到把秘密都告訴小孩子的。
反正,憑自己的能力解謎也是一種樂趣呢,華苓微笑著想。
☆、第18章 前往菩提寺
18
日子又變得平靜起來,華苓的精神都被芍園開設的課程占據,習字、習琴、習禮、習繡……
除了算術這門課華苓接受起來毫無壓力之外,其他的都是需要花心神去學的東西,在丞公的壓力下她又不能學得太差,所以每日裏從睜開眼睛到閉上眼睛,大部分的時間都用在了練習上,終究是沒有被分外聰慧的七娘和總是加練的八娘拋下太遠。
開蒙第二個月,謝丞公檢查華苓的大字時終於有兩分滿意了,但是依然沒有把令她每日多寫十張大字的話收迴。
誰說王公貴族家的女孩子生活悠閑自在?
華苓隻能深深的歎氣。
終於盼到了休沐日,一大早,麵貌十分端謹嚴肅的宋嬤嬤來到了竹園。
華苓記得在唯一一次到前院校場的時候,曾經見過這位嬤嬤,在丞公麵前十分得用的。
金甌立刻恭謹地將她引進華苓的正房來:“九娘子,這位是老爺跟前的宋嬤嬤。她是來代老爺問九娘子,老爺今日要到城外菩提寺去品茶,問九娘子想不想去呢。”
“去!”華苓興奮得差點從椅子上蹦了起來,眼睛亮閃閃的。
可以出門去玩,誰不願意啊?
丞公爹果然是個好爹,有事沒事都想著她!
活潑可愛的小孩子就是惹人喜愛,臉上有深深法令紋的宋嬤嬤也不由露出幾分笑意,微微躬躬身,和聲道:“如此甚好。菩提寺乃是佛門清淨地,便請九娘子換一身素淨的衣物,頭麵亦是素雅為好。”她看一眼金甌和金瓶,又道:“丞公囑咐了,此去輕車簡從,金甌金瓶卻不必跟隨,由老身照料九娘子便可。”
辛嬤嬤一聽就露出了幾分憂慮,九娘子長到這般大,還未曾離開過她身邊呢,這一下就是去金陵城外,來迴須得四五個時辰……
華苓毫不猶豫地點頭,朝宋嬤嬤甜甜地笑:“那就麻煩宋嬤嬤了,九娘一定會很乖的。”又安撫辛嬤嬤:“嬤嬤你別擔心,有爹爹和宋嬤嬤照顧我,一定很妥帖的,你就安心在家裏等我迴來吧。”
金甌和金瓶也有些猶豫,但看華苓高興的樣子,便沒再說什麽,快手快腳為她換上一身黛色襦裙,頭發梳成雙丫髻,以綴了珍珠的黛色綢帶飾髻。金甌蹲下身,給華苓在腰帶上掛了一個小小的青色香囊,含笑道:“九娘子一路平安。”又將華苓一身衣物打成包裹,奉給了宋嬤嬤。
辛嬤嬤終於把心態調整好了,叮囑華苓道:“九娘子到了寺裏萬萬不可對佛對大師們不敬,如此方能得佛祖護佑。”
華苓不停地點頭,嘴上說著“嬤嬤放心姐姐放心”,腳下已經踩了風一樣跑到了宋嬤嬤身邊,看得金甌金瓶都忍不住笑。
宋嬤嬤領著華苓一路到前院,謝丞公已經在他設成書房的瀾園前站著,背著手,穿一身醬色圓領袍子,大郎侍立一旁。一架清漆油麵,沒有任何特別標誌的馬車停在旁邊,兩匹高頭大馬格外精神。
華苓一下子就驚喜了起來,邁動小短腿跑過去:“爹爹,大哥!原來大哥也去呀!”仲秋之後,華苓和大郎的感情一日比一日好。大郎隔三岔五下學迴來,都會打發小廝給華苓送來些小玩意兒,竹製的風車、一整套幾十個的泥人兒、幹果糕點,總之他是看到什麽有趣的就給華苓買一點。這些小物件花費不多,有的是大郎對妹妹的一份關愛,總讓華苓感覺到心裏暖和。
大郎笑道:“小九怎地這般高興?”
華苓將雙手背到身後,鄭重地說:“小九還沒去上過香,所以很高興。今天要上很多香。”
大郎“哦”了一聲,拍拍華苓的頭承諾道:“小九放心,要燒多少的香都有,哥哥幫你進香油錢。”
“謝謝大哥。”華苓這下才想起,這年代燒香是要上香油錢的,這業務她不熟,更重要的是她沒錢。遂又諂媚地朝大郎一笑。
謝丞公看看華苓穿的素淡,滿意地點點頭,將兩兄妹提溜上馬車,宋嬤嬤也上了馬車坐在一角,又令謝貴大掌事親自在前麵執駕。不過旭日初升時分,馬車已經漸漸駛出了丞公府。
致遠堂裏,牟氏聽得平嬤嬤報告,一張雍容的臉上並無什麽表情。
平嬤嬤小心的注意著牟氏的表情,眼裏有些憂慮,小聲的說:“太太,老爺年年都要去菩提寺品幾次茶,怎麽這次卻帶了大郎和九娘……”丫鬟們互相交換著眼色,誰心裏沒有猜測呢。老爺帶了大郎,為何不帶三郎?帶了九娘子,又為何不帶七娘子?明明七娘子和三郎才是嫡子女……
牟氏的表情很平靜,隻有手裏抓成了一團的絲帕泄漏出半分心思。她忽然神色一厲,啪地反手給了平嬤嬤一巴掌,打得平嬤嬤立刻跪到了地上:“老爺的心思,也是你們這些當下人的能揣測的?不過是去城外品個茶,老爺心情好帶上個把孩子罷了,帶誰不是帶?反正我三郎七娘身子弱,我可不會交給他帶出去!他也是沒辦法!”
“太太息怒,是卑下想差了,太太息怒……”平嬤嬤被牟氏忽然的怒氣嚇得不輕,連聲求饒。
“都給我出去。”牟氏冷聲命令,侍婢丫鬟們立刻無聲的退出了房間。待得四下無人,牟氏眸中才露出了極其冰冷的神色。她是這府中的女主人,她親生的兒女才是這府中名正言順的繼承人。若是有人想要幹涉這一點,就不要怪心狠手辣。
木頭車輪子軋在青石路上嶙嶙地響,車廂一震一震的,即使鋪了幾層軟墊,也不怎麽舒服。但和能夠出外的誘惑相比,這點缺點完全不被華苓看在眼裏。她適應了一下環境,得了丞公的許可,就開始興致滿滿地從車窗往外看。
丞公府在金陵城東,離府便是一段平整幹淨的道路,兩旁是修葺整齊的高牆,這片區域分布的都是高官貴族擁有的府邸,市容非常好。
馬車很快駛進了更熱鬧繁華的區域,道路依然橫平豎直,兩旁的屋舍開始參差不齊,門麵幾乎都開辟成了店鋪,售賣各種各樣的貨物,門前還會用高杆挑起亮眼的招牌,招徠顧客。
路上行走的人以男性居多,但女性也不少,矜持些的會以帷帽遮麵,也有年紀大些的婦人連帷帽都不戴的,路上的人也不以為異。
大郎早出過門無數迴了,笑嘻嘻地一指幾十米外:“小九看那裏。那個番邦人像不像戲文裏講的夜叉?”那是一個紅褐色卷發的高大男子,身穿褐色的短上衣、繃住臀部的窄腿褲和長靴,轉過臉來,一臉遮天蔽日的大胡子,眼神很兇。
謝丞公斥道:“勿要嚇唬你妹妹。”父親的怒氣是不能承受的,大郎趕緊收起笑容,連辯解也不曾,眼觀鼻、鼻觀心地坐好。
“小九不怕,那是眼瞳、發色不一樣的人。”華苓迴頭朝謝丞公笑笑,認真地說:“他們亦有自己的國家和族人,傳承。他們從很遠很遠的地方來。”
謝丞公麵上浮起一縷讚許的微笑:“小九還知道些什麽?”
知道的多著呢,華苓在心裏歎了口氣,然後很幹脆地搖搖頭:“小九就知道這麽多,嬤嬤和姐姐們說的。”
華苓的話讓大郎思索了片刻,他臉色嚴肅起來,問謝丞公道:“爹,孩兒聽人有言,近來那末盧國主似有不臣之心,近三年內進貢的財物一年比一年更少。”
末盧國,占據的就是前唐時期吐蕃國所在的青藏高原一帶。
高原上氣候與中原地帶相去甚遠,空氣稀薄,降水又少,宜守難攻。大丹百萬兵馬久曆戰火,戰力強盛,在輔弼二公的帶領下,能將大丹的四境守得牢如鐵桶,但在條件惡劣的高原地帶上作戰,依然舉步維艱。
這片壯闊而豐饒的高原地帶,從漢至唐再到如今的丹,從來不曾真正地納入中原人的版圖之中。
華苓不再關注馬車外的事物,迴身坐好,專心地聽大郎和謝丞公說話。
“確實如此。末盧國在前唐時乃是吐蕃國所在,彼時吐蕃國力弱於唐,曾向唐稱臣。便如如今的末盧與大丹。”謝丞公有了談興,緩緩同兒女分說道:“國與國間從無真正和平可言,若我大丹軍隊得到克服高原氣候之法,輔弼二公必然揮師直進,克末盧於馬下。反之末盧亦然。三十年前,末盧國主領十萬兵馬犯我沙洲、肅州、甘州,前任弼公麾下衛叔平將軍率兵狠擊,末盧十萬兵馬全沒。”
少年眸中光芒如火,卻是沉聲道:“此後,末盧國向我大丹稱臣、進貢三十年。枕畔有猛獸利爪,何能安睡!”
謝丞公緩緩頷首,他知道大郎已經聽明白了他的意思。
華苓一拍坐墊,大聲道:“這樣的人太壞了!打怕了就求饒,有了力氣又來打!就該把他們都打死!”
話倒是很有氣勢,奈何小娘子還太小,中氣都不足,說話奶聲奶氣的,聽起來倒是好笑的意味更多。父子倆相視一笑,肅穆的氣氛一下鬆懈了下來。
謝成公笑著問:“小九既如此說,麵對打不死的敵人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