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娘歎了口氣,拉著華苓的手,低落地說:“小七的脾氣一直都是很古怪的,誰也不知道她要做什麽,小九,八姐姐勸你還是離她遠點兒的好,不然,要是什麽時候太太要發作人,發作到你身上的話,八姐姐都不知道怎麽辦才好……我們都是太太看不上的姨娘生的女兒,要是不互相幫著的話,這日子該怎麽過……”
“總之小九你不能再這般沒心沒肺的了,要學會好好為自己打算打算才好,我們當庶女兒的,要是不努力爭取著點兒,在這府裏麵呀,那還有容身之處呀!”
八娘小心地從袖裏抽出一張邊角繡了蝶戀花的絲帕塞到華苓手裏:“小九拿著吧,這是四姐姐專門繡給你的帕子,她說了,小九沒有姨娘也沒有姐姐,過得很苦呢,連能給小九繡小物件兒的人都沒有。竹園那邊連個會開花的樹都沒有,小九的日子一定過得很枯燥吧?四姐姐說了,小九有空的時候可以去找她玩,她可以幫小九補功課哦——悄悄告訴你,我的功課呀,還沒開蒙的時候都是四姐姐提前教了我,所以我現在學得比七娘都好呢!”
“好啦,我不和你說了,小九你很聰明,我知道你都聽懂了。這些話不要告訴別人哦,我隻和你說!”八娘聽到四娘叫她,遂不再和華苓推心置腹,匆匆跑了。
華苓靠在廊邊,低頭看看製得特別精致的絲帕,實在想不明白——她看起來,就那麽像個聽不懂人話的傻瓜?
八娘遠遠看了華苓一眼,發現她伏在廊柱上,縮成了小小的一團,和四娘交換了一個得意的眼神。
人遇到知音的時候真正是可以陶陶然連時間都忘記的,謝華葦和王霏就是如此,一談起琴事來就沒完沒了,你奏我評,我彈你說,越聊感情越好。
王霧並不怎麽愛琴,卻又不願意離開姐姐身邊太遠,便在謝四娘的提議下玩起了雙陸,謝四娘似乎又找到了生活的鬥誌一般,卯足了勁兒陪著玩,畢竟是個會說話的,沒多久,看起來也就和王霧好得跟親姐妹一般了。連帶著八娘一起,這兩個完全把三五六說話的空間擠沒了。
華苓聽曲子聽厭了就看她們,越看越覺得心裏難受。
謝三娘原就是個言拙的,五六又小,於是就顯得謝四娘特別出挑。王霧也還小,活潑愛玩,照這樣下去,等王霧迴家之後,能想起來的謝家女孩大概就隻有謝四娘一個了,而且記起來的時候印象會很不錯,熱情、會說話、會玩,諸如此類。
這是,圖個什麽啊?怎麽說都是有著一半相同血脈的親親姐妹,也不是指望她能像同胞的兄弟姐妹一般冷了熱了都想著對方,隻是在客人麵前互相照顧著些,都做不到。
這真的是姐妹嗎?
這樣小的時候,為了爭奪一個朋友的注意力就能完全將姐妹撇到身後,那麽,長大了,當謝四娘要麵對更多的生活矛盾、更多的利益爭端——她會將家族、親人的存亡放在自己欲得的那份利益之前?
華苓忽然覺得有點兒冷。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太大了,華苓從來沒有這麽清楚地意識到這一點。丞公府裏,她常常看得到的母親就有五個,牟氏,車陳蘭紅四個姨娘。她們各自生育有自己的孩子,孩子也都在自己身邊。
言傳身教、耳濡目染,孩子生來是白紙,父母在上麵畫什麽就是什麽,看府裏這一群孩子的表現,也就等於看到了他們身後父母的模樣。
華苓見過蘭姨娘幾次,那是個從不多言的女人,年華已經老去,但眼裏閃爍著安寧,那讓她看起來頗為可親。她的女兒二娘和五娘平日裏也頗為安靜,從來不與人爭什麽,但是心裏是有著一套自己的原則的,不該讓的不會讓,這樣的人到了哪裏,都會過得不錯。
車姨娘麽,是個為了躲避麻煩可以數日閉門不出的人,三棍子打不出一個字,三娘倒不像是懦弱,但平素不論有事沒事,都不會往人跟前湊。
紅姨娘麽,當初對辛嬤嬤的那一頓暴打已經讓華苓徹底看清了這個女人的本質,欺軟怕硬,給點顏色就敢開染坊,卻又極其會見風轉舵,為了保護自己,可以將跟隨了自己許多年的忠心老仆隨意放棄。
華苓甚至想象得到她平日裏會教兒女什麽:“你那些個姐姐妹妹都是沒本事的,平日裏跟鵪鶉似的,不必理會她們!這世道,人不為己,天誅地滅!能抓在手裏的實惠最重要!凡事都得往出挑了做,老爺那般忙,太太守得那般緊,你們姐妹不緊著往老爺麵前靠些,多說些話,老爺有好事的時候哪裏想得起你們來!怕是死得屍骨都白了還沒發現呢!”
真怨不得四娘和八娘是這個樣子……華苓想到了小小的四郎,如今還是一團稚氣,再這樣下去,變成又一個四娘也很正常。
陳姨娘麽,從頭到尾都是普普通通的,生的二郎和六娘也是普普通通的,沒什麽好說。
還有牟氏。華苓對牟氏的感覺比較複雜,這個女人算不上壞,她是對看在眼裏的人好,不在眼裏的人就連半點心思都不花。
她曾養了大郎六年,大郎雖然是庶生子,但現在已經長成了絕對出色的少年郎,做事堂堂正正,不爭不搶不妒不嫉,聰敏勤奮好學,愛護弟妹,華苓確信,如果沒有人生早期那六年裏牟氏教養的打底,大郎如今不可能是這個樣子。
但牟氏依然是女人,有雌性最明顯的缺點,她有了自己的親兒子之後,就半推半就地放棄了大郎,轉而將一腔的母愛傾注到三郎和七娘身上。隻是都說慈母敗兒,這樣養下來,三郎想要成才,怕是難了。
最後是謝丞公。這個父親無疑是極其出色的男人,論在朝堂上的成就,論在家族中的貢獻,他毫無疑問是頂頂尖的。就算是為人父親,他也在盡量做到公平——芍園裏諸位講課的教授都是十分出色的人物,願意數年如一日地在丞公府中教導小娘子,丞公絕對是其中最大的一股影響力。
兒女眾多,他也不可能像後世的父親那般對人人都嗬護備至,但他至少做到了讓每一個孩子都吃飽穿暖,能受很好的,在這個時代來說是全方位的教育。
——錢財名聲都有可能在某天離人而去,但知識不會。憑這一點,謝丞公就算得上是個好爹。
而且謝丞公一直強硬地要求兒女必須和睦相處,這是他對家庭的態度,他就像這個府邸中的定海神針。大郎沒有因為被嫡母放棄而性格大變,生母過分懦弱的三娘隻是性格安靜了些,如果沒有丞公的一碗水端平,他們怎麽可能有依然宜人的性情。
一直到這裏,華苓才覺得冰涼的心略略好了起來,這個世界還不是太壞,她的日子也不是太壞的。
總之,等長大了,就找一個和爹爹差不多的男人嫁了吧。
作了個重要的決定,華苓這才迴過神來,然後發現自己已經盯著一盤糕點不知發了多久的呆,七娘在旁邊看著她,一臉嚴肅,皺著小眉頭。
“七……姐姐?”華苓結了結巴,七娘這是怎麽了?
七娘伸出小手,將那盤做成菱形的甜糕往華苓麵前推推:“吃。有很多。”說完把下巴昂起來,眼睛高傲地看向別處,一副我看不上這種食物的樣子。
華苓差點笑了出聲,七娘這是在關心她啊。
真是的,怎麽能用這種態度來關心人呢,很容易讓人誤會的嘛。
華苓兩邊看看,見美人姐姐和二娘依然談興很高,七娘在旁邊也是無所事事的樣子,便拿了兩塊糕點攥在手裏,跳下椅子,拉著七娘往外走。
☆、第16章 廊下喂魚
16
青蘿亭建的很別出心裁,是搭了高高的架子,令綠油油、氣味清新的綠藤順架爬成厚厚實實的屋頂,在盛夏裏比屋內還要涼爽些。一道藤蘿覆頂的迴廊從亭子延伸出去,廊下就是從清涼湖引出來的活水,漱漱潺潺,偶爾看得到兩三尾金紅的鯉魚遊過。
“七姐姐,給。”在迴廊的欄杆邊,華苓將一塊捏扁的甜糕遞給七娘,看她雖然表情嫌棄,卻接了過去,越發開心,“這個喂魚,水裏有大魚。”
七娘便將糕點整塊扔下了溪渠,撲通一聲濺起了小小的水花,然後沉落水底。然後她才看到華苓將糕點捏成了碎粒撒下去,幾條小鯉魚就遊了過來吞吃,於是皺起眉,神色有些懊惱,小嘴緊緊地抿成了一條線。
“太太往常喂魚食。”她似是解釋又似是炫耀地說了一句。
華苓小跑步迴去,又偷渡了兩塊糕點過來。“哪,我們一起喂,待會就會有好多好多鯉魚來了。”她張開雙手,劃一個大圓:“好多好多。”
七娘臉色有點嫌棄,有點懊惱,但卻像華苓一樣蹲在欄杆邊,開始捏碎糕點往下麵撒。
鯉魚都是貪吃的。
丞公府中各處的水源是流通的,放養的鯉魚也不知繁殖了多少,隨著兩小一把一把的糕點下去,遊過來爭食的魚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大了,簡直跟一群大蟲子一樣,緊緊地擠在兩人正下麵的一小塊水麵,看得七娘又驚奇又有點害怕,兩隻眼睛瞪得圓圓。
糕點很快就消耗光了,華苓和七娘輪流跑迴去偷渡了好幾次糕點,沒有兩個人一起去的原因,是怕一走魚群就不在了。
鬼鬼祟祟遮遮掩掩的偷渡很能讓人產生難言的興奮和快樂,七娘來迴跑了幾趟,小臉蛋已經興奮得通紅,一顆朱砂點兒越發紅豔豔的。為了趕時間,華苓也跑得渾身是汗,蹲下來的時候都有點大喘氣。
其實姐姐們和侍婢們早就發現了兩小的動作,隻是眼看著兩小玩得那般快樂,誰也不忍心出聲打破而已。
大郎、二郎、王硨、王磷順著迴廊走過來的時候,首先看到的就是兩小頭並頭,緊緊蹲著擠在圍欄邊往下看的樣子。四個少年郎都是麵容俊美、氣質上乘的貴公子,已經十五歲的王硨長得最好,英氣勃勃,身材頎長,周圍的侍婢們都在麵容含羞地偷看他。
不巧華苓正在和七娘說:“你看那條塘鰍,好大哦,它的嘴比碗口還大!”
真是生動活潑市井味兒十足的比喻,四個少年郎一下都笑了,很默契地都把腳步放輕。
七娘糾正華苓的錯誤:“不是,比胡嬤嬤的嘴還大,比簸箕還大!”胡嬤嬤是丞公府大廚房的一個廚娘,出了名的愛偷吃,大家就都說她的嘴大,也不知怎的傳到了七娘耳朵裏。
王磷正好見過養在豬欄裏的豬,總是緊緊擠在圍欄前往外要吃的,遂道:“謝家妹妹忒像小豬。”
王硨一下子笑得不可開交,大郎和二郎臉都黑了,哪有這樣說別人家妹妹的?!如果不是顧念著王磷是客人年紀又小,大郎二郎肯定已經將他按倒在地一頓好錘。
華苓和七娘迴過頭。
王硨強按著王磷的頭令他道歉,忍著笑意說:“世妹莫怪,阿磷這小子說錯話了。快向世妹道歉!”
王磷強著頭掙紮,堂兄硬在大家夥麵前這般對待他,讓他覺得很沒麵子,往日出門,誰不稱讚他是個最整整齊齊的、俊俊俏俏的郎君?
但是他才九歲,比起十五歲的王硨來說太弱勢,掙紮得白玉帶束的發冠都亂了,一個翩翩小少年瞬間氣質全無。
七娘很生氣!
她知道豬是什麽,大家都吃的牲畜,又肥又大。王三居然這麽說她和小九!七娘子憤怒得胸膛起伏,眼看著就要衝上去打人。
華苓臉色很古怪,忍笑忍的。她不至於為了這麽句話生氣,相比起來,王硨真是個可怕的哥哥啊,居然這麽折騰自己的弟弟!為免七娘撒潑,華苓拉拉她的袖子,小聲說:“七姐姐,王三扭的像廊下的鯉魚否?”
王硨拎住了王磷的後頸衣服,任王磷怎麽扭都掙不開,看起來正像一尾被吊起來的藍色鯉魚。
七娘眼前一亮,衝上去把手裏剩下的半塊糕點往王磷嘴裏一塞。
全世界都靜默了。
王磷嘴裏塞著白白的糕點,吞也不是,吐也不是,死死瞪著七娘,眼眶慢慢紅了。
大郎二郎哈哈大笑,七娘這奇招出的好,解氣!
華苓笑得眼泛淚花,她從來不曾像現在這樣強烈地覺得,這個時代沒有相機是多麽可惜的一件事,看王三這般要麵子,隻要能把他的黑曆史拍下來,以後就是妥妥一輩子的把柄了啊!
王硨慢慢將王磷放到地上,扭過頭去。
王磷從喉嚨裏嗚咽了一聲,反身跑了。
從此王三和謝七結下了血海深仇。
*
牟氏午睡方起,小寒在門口輕聲報告道:“太太,大娘來了。”
“快請進來。”牟氏高興地笑起來,然後對大寒說:“到東廂去看看三郎起了沒,若是起了,記得讓麻嬤嬤先喂他喝一口水,再喂他喝補藥。仲秋都過了,天兒眼見著就要冷起來,三郎體質弱,仔細看好勿令他吹了風。”
大寒福福身,趕緊轉身去了。
謝大娘聽到了牟氏的吩咐,眼裏閃過幾分憂慮。她在牟氏身邊坐下來,看她對鏡理妝。牟氏梳的是高錐髻,大娘便親手從牟氏的描金海棠花妝匣裏選了幾支鑲紅寶石的海棠花短簪,笑道:“娘帶這個吧,襯得你膚色好呢。”
牟氏愛海棠,妝盒裏常用的頭麵有一半以上都是海棠花樣子的。她一看大娘的選擇就笑了,示意小雪幫她簪上,拉過大娘的手放在膝上輕輕拍著,愛憐地說:“蓉娘還記得否?你小時最愛將我妝盒裏的花簪一支支拿出來,在床上擺著玩,若是有長短顏色不同的,擺得不合心意了,還要哭呢。真正是個小古怪脾氣。三郎和七娘也和你這個大姐姐像,看著乖得很,其實哪一個都不好伺候,為著他們兩個呀,我日間真是操碎了心。”
伺候的丫鬟們都抿嘴笑了起來。
“娘~~~”大娘軟軟地靠著牟氏的肩頭埋怨她:“我都這般大了,連孩兒都生了,還提這些陳年往事作甚麽?沒得叫人臉紅。”
牟氏含笑端詳大娘,她的女兒生得端莊秀麗,從小嗬寵著大的,嫁的是這天下最年少有為的少年郎,生的是日後前程最遠大的孩子,將會一輩子榮華富貴,享之不盡。
牟氏心滿意足地歎口氣:“娘的蓉兒嫁得好,日子過得好,娘心裏就順著呢。娘這後半輩子,隻要將那兩個調皮鬼兒好好養大,看著三郎娶了好媳婦兒,七娘嫁了好郎君,早早生了聰慧乖巧的孩兒,娘這一輩子也就心滿意足了。”
大娘垂眸想了想,輕聲問:“娘,三郎已經足五歲了,怎地不將他送去開蒙?大郎和二郎都在王氏族學開蒙的,我看著學得很好。族學現在也是磐郎管著呢,三郎送去那兒不會有事的。”
牟氏歎氣道:“你是不知道三郎的身子弱呢,他是用一口不妥當的飯食都要鬧肚子的,日常穿少半件衣衫都要受涼,我哪放心將他放到學裏?而且學裏孩子多先生少,又不允許仆婢隨身跟著,三郎現下連衣衫都還穿不好,一團孩兒氣。你爹前些時候也說要送三郎去學裏,嚇得我一夜睡不好覺,幸好說住了他。我想著呢,家裏什麽都有,就令他在家中開蒙,請了好先生教,不也一樣?三郎是個聰慧孩子,在哪裏學得都不差的。也請了良醫慢慢與三郎調理著,待過兩三年,三郎的身子骨壯健了,便再令他家外去進學。三郎是好孩子,到時再去,與同窗們相處得必也不差的。”
大娘無聲歎了口氣,半晌不知能再說什麽。
牟氏站起身來,要去廚房看給三郎和七娘準備的晚食,大娘便用了個話頭兒退出來,慢慢迴到了前院,她和夫郎王磐暫住的風院,伴著自己的孩兒王修玩耍了半個下午。
夜裏,王磐看著妻子鬱色難去的表情,笑道:“蓉娘這是怎了,在爹娘家都這般愁眉不展?”
謝大娘問他:“築之,我大弟弟在學中表現如何?”
“大郎華邵?學裏秦教授評他‘心正,敏慧,好學’,說實在的,我亦十分欣賞他。”王磐正了臉色,仔細看妻子一眼,直說了:“你怕大郎太強,阻了三郎的前程?”
大娘臉色微微一沉:“你如何這般看我?大郎也是我親手抱過、喂過飯的弟弟,我出門前,他與我最親不過。”
王磐微微一笑,安撫妻子:“蓉娘多心了,我何曾這樣看你。”他不再說謝家郎君,轉而提起了家族曆史:“你嫁入王家未久,許是不知我金陵王氏曾分族兩次,次次元氣大傷。兩次分族,源於在任的族長實力薄弱,無法服眾,以致族內矛盾滋生,無法一致對外。分家分族便是衰落的起始。”他意味深長地說。
大娘想要說什麽,王磐止住她,含笑道:“你已嫁與我,是我王氏族人。好好教養修兒,早日再為他添個弟弟吧。”
王磐的眼神太亮,亮的幾乎刺痛大娘的眼。她終究是柔順地說:“嗯,妾身明白了。”
☆、第17章 送別王家
17
“總之小九你不能再這般沒心沒肺的了,要學會好好為自己打算打算才好,我們當庶女兒的,要是不努力爭取著點兒,在這府裏麵呀,那還有容身之處呀!”
八娘小心地從袖裏抽出一張邊角繡了蝶戀花的絲帕塞到華苓手裏:“小九拿著吧,這是四姐姐專門繡給你的帕子,她說了,小九沒有姨娘也沒有姐姐,過得很苦呢,連能給小九繡小物件兒的人都沒有。竹園那邊連個會開花的樹都沒有,小九的日子一定過得很枯燥吧?四姐姐說了,小九有空的時候可以去找她玩,她可以幫小九補功課哦——悄悄告訴你,我的功課呀,還沒開蒙的時候都是四姐姐提前教了我,所以我現在學得比七娘都好呢!”
“好啦,我不和你說了,小九你很聰明,我知道你都聽懂了。這些話不要告訴別人哦,我隻和你說!”八娘聽到四娘叫她,遂不再和華苓推心置腹,匆匆跑了。
華苓靠在廊邊,低頭看看製得特別精致的絲帕,實在想不明白——她看起來,就那麽像個聽不懂人話的傻瓜?
八娘遠遠看了華苓一眼,發現她伏在廊柱上,縮成了小小的一團,和四娘交換了一個得意的眼神。
人遇到知音的時候真正是可以陶陶然連時間都忘記的,謝華葦和王霏就是如此,一談起琴事來就沒完沒了,你奏我評,我彈你說,越聊感情越好。
王霧並不怎麽愛琴,卻又不願意離開姐姐身邊太遠,便在謝四娘的提議下玩起了雙陸,謝四娘似乎又找到了生活的鬥誌一般,卯足了勁兒陪著玩,畢竟是個會說話的,沒多久,看起來也就和王霧好得跟親姐妹一般了。連帶著八娘一起,這兩個完全把三五六說話的空間擠沒了。
華苓聽曲子聽厭了就看她們,越看越覺得心裏難受。
謝三娘原就是個言拙的,五六又小,於是就顯得謝四娘特別出挑。王霧也還小,活潑愛玩,照這樣下去,等王霧迴家之後,能想起來的謝家女孩大概就隻有謝四娘一個了,而且記起來的時候印象會很不錯,熱情、會說話、會玩,諸如此類。
這是,圖個什麽啊?怎麽說都是有著一半相同血脈的親親姐妹,也不是指望她能像同胞的兄弟姐妹一般冷了熱了都想著對方,隻是在客人麵前互相照顧著些,都做不到。
這真的是姐妹嗎?
這樣小的時候,為了爭奪一個朋友的注意力就能完全將姐妹撇到身後,那麽,長大了,當謝四娘要麵對更多的生活矛盾、更多的利益爭端——她會將家族、親人的存亡放在自己欲得的那份利益之前?
華苓忽然覺得有點兒冷。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太大了,華苓從來沒有這麽清楚地意識到這一點。丞公府裏,她常常看得到的母親就有五個,牟氏,車陳蘭紅四個姨娘。她們各自生育有自己的孩子,孩子也都在自己身邊。
言傳身教、耳濡目染,孩子生來是白紙,父母在上麵畫什麽就是什麽,看府裏這一群孩子的表現,也就等於看到了他們身後父母的模樣。
華苓見過蘭姨娘幾次,那是個從不多言的女人,年華已經老去,但眼裏閃爍著安寧,那讓她看起來頗為可親。她的女兒二娘和五娘平日裏也頗為安靜,從來不與人爭什麽,但是心裏是有著一套自己的原則的,不該讓的不會讓,這樣的人到了哪裏,都會過得不錯。
車姨娘麽,是個為了躲避麻煩可以數日閉門不出的人,三棍子打不出一個字,三娘倒不像是懦弱,但平素不論有事沒事,都不會往人跟前湊。
紅姨娘麽,當初對辛嬤嬤的那一頓暴打已經讓華苓徹底看清了這個女人的本質,欺軟怕硬,給點顏色就敢開染坊,卻又極其會見風轉舵,為了保護自己,可以將跟隨了自己許多年的忠心老仆隨意放棄。
華苓甚至想象得到她平日裏會教兒女什麽:“你那些個姐姐妹妹都是沒本事的,平日裏跟鵪鶉似的,不必理會她們!這世道,人不為己,天誅地滅!能抓在手裏的實惠最重要!凡事都得往出挑了做,老爺那般忙,太太守得那般緊,你們姐妹不緊著往老爺麵前靠些,多說些話,老爺有好事的時候哪裏想得起你們來!怕是死得屍骨都白了還沒發現呢!”
真怨不得四娘和八娘是這個樣子……華苓想到了小小的四郎,如今還是一團稚氣,再這樣下去,變成又一個四娘也很正常。
陳姨娘麽,從頭到尾都是普普通通的,生的二郎和六娘也是普普通通的,沒什麽好說。
還有牟氏。華苓對牟氏的感覺比較複雜,這個女人算不上壞,她是對看在眼裏的人好,不在眼裏的人就連半點心思都不花。
她曾養了大郎六年,大郎雖然是庶生子,但現在已經長成了絕對出色的少年郎,做事堂堂正正,不爭不搶不妒不嫉,聰敏勤奮好學,愛護弟妹,華苓確信,如果沒有人生早期那六年裏牟氏教養的打底,大郎如今不可能是這個樣子。
但牟氏依然是女人,有雌性最明顯的缺點,她有了自己的親兒子之後,就半推半就地放棄了大郎,轉而將一腔的母愛傾注到三郎和七娘身上。隻是都說慈母敗兒,這樣養下來,三郎想要成才,怕是難了。
最後是謝丞公。這個父親無疑是極其出色的男人,論在朝堂上的成就,論在家族中的貢獻,他毫無疑問是頂頂尖的。就算是為人父親,他也在盡量做到公平——芍園裏諸位講課的教授都是十分出色的人物,願意數年如一日地在丞公府中教導小娘子,丞公絕對是其中最大的一股影響力。
兒女眾多,他也不可能像後世的父親那般對人人都嗬護備至,但他至少做到了讓每一個孩子都吃飽穿暖,能受很好的,在這個時代來說是全方位的教育。
——錢財名聲都有可能在某天離人而去,但知識不會。憑這一點,謝丞公就算得上是個好爹。
而且謝丞公一直強硬地要求兒女必須和睦相處,這是他對家庭的態度,他就像這個府邸中的定海神針。大郎沒有因為被嫡母放棄而性格大變,生母過分懦弱的三娘隻是性格安靜了些,如果沒有丞公的一碗水端平,他們怎麽可能有依然宜人的性情。
一直到這裏,華苓才覺得冰涼的心略略好了起來,這個世界還不是太壞,她的日子也不是太壞的。
總之,等長大了,就找一個和爹爹差不多的男人嫁了吧。
作了個重要的決定,華苓這才迴過神來,然後發現自己已經盯著一盤糕點不知發了多久的呆,七娘在旁邊看著她,一臉嚴肅,皺著小眉頭。
“七……姐姐?”華苓結了結巴,七娘這是怎麽了?
七娘伸出小手,將那盤做成菱形的甜糕往華苓麵前推推:“吃。有很多。”說完把下巴昂起來,眼睛高傲地看向別處,一副我看不上這種食物的樣子。
華苓差點笑了出聲,七娘這是在關心她啊。
真是的,怎麽能用這種態度來關心人呢,很容易讓人誤會的嘛。
華苓兩邊看看,見美人姐姐和二娘依然談興很高,七娘在旁邊也是無所事事的樣子,便拿了兩塊糕點攥在手裏,跳下椅子,拉著七娘往外走。
☆、第16章 廊下喂魚
16
青蘿亭建的很別出心裁,是搭了高高的架子,令綠油油、氣味清新的綠藤順架爬成厚厚實實的屋頂,在盛夏裏比屋內還要涼爽些。一道藤蘿覆頂的迴廊從亭子延伸出去,廊下就是從清涼湖引出來的活水,漱漱潺潺,偶爾看得到兩三尾金紅的鯉魚遊過。
“七姐姐,給。”在迴廊的欄杆邊,華苓將一塊捏扁的甜糕遞給七娘,看她雖然表情嫌棄,卻接了過去,越發開心,“這個喂魚,水裏有大魚。”
七娘便將糕點整塊扔下了溪渠,撲通一聲濺起了小小的水花,然後沉落水底。然後她才看到華苓將糕點捏成了碎粒撒下去,幾條小鯉魚就遊了過來吞吃,於是皺起眉,神色有些懊惱,小嘴緊緊地抿成了一條線。
“太太往常喂魚食。”她似是解釋又似是炫耀地說了一句。
華苓小跑步迴去,又偷渡了兩塊糕點過來。“哪,我們一起喂,待會就會有好多好多鯉魚來了。”她張開雙手,劃一個大圓:“好多好多。”
七娘臉色有點嫌棄,有點懊惱,但卻像華苓一樣蹲在欄杆邊,開始捏碎糕點往下麵撒。
鯉魚都是貪吃的。
丞公府中各處的水源是流通的,放養的鯉魚也不知繁殖了多少,隨著兩小一把一把的糕點下去,遊過來爭食的魚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大了,簡直跟一群大蟲子一樣,緊緊地擠在兩人正下麵的一小塊水麵,看得七娘又驚奇又有點害怕,兩隻眼睛瞪得圓圓。
糕點很快就消耗光了,華苓和七娘輪流跑迴去偷渡了好幾次糕點,沒有兩個人一起去的原因,是怕一走魚群就不在了。
鬼鬼祟祟遮遮掩掩的偷渡很能讓人產生難言的興奮和快樂,七娘來迴跑了幾趟,小臉蛋已經興奮得通紅,一顆朱砂點兒越發紅豔豔的。為了趕時間,華苓也跑得渾身是汗,蹲下來的時候都有點大喘氣。
其實姐姐們和侍婢們早就發現了兩小的動作,隻是眼看著兩小玩得那般快樂,誰也不忍心出聲打破而已。
大郎、二郎、王硨、王磷順著迴廊走過來的時候,首先看到的就是兩小頭並頭,緊緊蹲著擠在圍欄邊往下看的樣子。四個少年郎都是麵容俊美、氣質上乘的貴公子,已經十五歲的王硨長得最好,英氣勃勃,身材頎長,周圍的侍婢們都在麵容含羞地偷看他。
不巧華苓正在和七娘說:“你看那條塘鰍,好大哦,它的嘴比碗口還大!”
真是生動活潑市井味兒十足的比喻,四個少年郎一下都笑了,很默契地都把腳步放輕。
七娘糾正華苓的錯誤:“不是,比胡嬤嬤的嘴還大,比簸箕還大!”胡嬤嬤是丞公府大廚房的一個廚娘,出了名的愛偷吃,大家就都說她的嘴大,也不知怎的傳到了七娘耳朵裏。
王磷正好見過養在豬欄裏的豬,總是緊緊擠在圍欄前往外要吃的,遂道:“謝家妹妹忒像小豬。”
王硨一下子笑得不可開交,大郎和二郎臉都黑了,哪有這樣說別人家妹妹的?!如果不是顧念著王磷是客人年紀又小,大郎二郎肯定已經將他按倒在地一頓好錘。
華苓和七娘迴過頭。
王硨強按著王磷的頭令他道歉,忍著笑意說:“世妹莫怪,阿磷這小子說錯話了。快向世妹道歉!”
王磷強著頭掙紮,堂兄硬在大家夥麵前這般對待他,讓他覺得很沒麵子,往日出門,誰不稱讚他是個最整整齊齊的、俊俊俏俏的郎君?
但是他才九歲,比起十五歲的王硨來說太弱勢,掙紮得白玉帶束的發冠都亂了,一個翩翩小少年瞬間氣質全無。
七娘很生氣!
她知道豬是什麽,大家都吃的牲畜,又肥又大。王三居然這麽說她和小九!七娘子憤怒得胸膛起伏,眼看著就要衝上去打人。
華苓臉色很古怪,忍笑忍的。她不至於為了這麽句話生氣,相比起來,王硨真是個可怕的哥哥啊,居然這麽折騰自己的弟弟!為免七娘撒潑,華苓拉拉她的袖子,小聲說:“七姐姐,王三扭的像廊下的鯉魚否?”
王硨拎住了王磷的後頸衣服,任王磷怎麽扭都掙不開,看起來正像一尾被吊起來的藍色鯉魚。
七娘眼前一亮,衝上去把手裏剩下的半塊糕點往王磷嘴裏一塞。
全世界都靜默了。
王磷嘴裏塞著白白的糕點,吞也不是,吐也不是,死死瞪著七娘,眼眶慢慢紅了。
大郎二郎哈哈大笑,七娘這奇招出的好,解氣!
華苓笑得眼泛淚花,她從來不曾像現在這樣強烈地覺得,這個時代沒有相機是多麽可惜的一件事,看王三這般要麵子,隻要能把他的黑曆史拍下來,以後就是妥妥一輩子的把柄了啊!
王硨慢慢將王磷放到地上,扭過頭去。
王磷從喉嚨裏嗚咽了一聲,反身跑了。
從此王三和謝七結下了血海深仇。
*
牟氏午睡方起,小寒在門口輕聲報告道:“太太,大娘來了。”
“快請進來。”牟氏高興地笑起來,然後對大寒說:“到東廂去看看三郎起了沒,若是起了,記得讓麻嬤嬤先喂他喝一口水,再喂他喝補藥。仲秋都過了,天兒眼見著就要冷起來,三郎體質弱,仔細看好勿令他吹了風。”
大寒福福身,趕緊轉身去了。
謝大娘聽到了牟氏的吩咐,眼裏閃過幾分憂慮。她在牟氏身邊坐下來,看她對鏡理妝。牟氏梳的是高錐髻,大娘便親手從牟氏的描金海棠花妝匣裏選了幾支鑲紅寶石的海棠花短簪,笑道:“娘帶這個吧,襯得你膚色好呢。”
牟氏愛海棠,妝盒裏常用的頭麵有一半以上都是海棠花樣子的。她一看大娘的選擇就笑了,示意小雪幫她簪上,拉過大娘的手放在膝上輕輕拍著,愛憐地說:“蓉娘還記得否?你小時最愛將我妝盒裏的花簪一支支拿出來,在床上擺著玩,若是有長短顏色不同的,擺得不合心意了,還要哭呢。真正是個小古怪脾氣。三郎和七娘也和你這個大姐姐像,看著乖得很,其實哪一個都不好伺候,為著他們兩個呀,我日間真是操碎了心。”
伺候的丫鬟們都抿嘴笑了起來。
“娘~~~”大娘軟軟地靠著牟氏的肩頭埋怨她:“我都這般大了,連孩兒都生了,還提這些陳年往事作甚麽?沒得叫人臉紅。”
牟氏含笑端詳大娘,她的女兒生得端莊秀麗,從小嗬寵著大的,嫁的是這天下最年少有為的少年郎,生的是日後前程最遠大的孩子,將會一輩子榮華富貴,享之不盡。
牟氏心滿意足地歎口氣:“娘的蓉兒嫁得好,日子過得好,娘心裏就順著呢。娘這後半輩子,隻要將那兩個調皮鬼兒好好養大,看著三郎娶了好媳婦兒,七娘嫁了好郎君,早早生了聰慧乖巧的孩兒,娘這一輩子也就心滿意足了。”
大娘垂眸想了想,輕聲問:“娘,三郎已經足五歲了,怎地不將他送去開蒙?大郎和二郎都在王氏族學開蒙的,我看著學得很好。族學現在也是磐郎管著呢,三郎送去那兒不會有事的。”
牟氏歎氣道:“你是不知道三郎的身子弱呢,他是用一口不妥當的飯食都要鬧肚子的,日常穿少半件衣衫都要受涼,我哪放心將他放到學裏?而且學裏孩子多先生少,又不允許仆婢隨身跟著,三郎現下連衣衫都還穿不好,一團孩兒氣。你爹前些時候也說要送三郎去學裏,嚇得我一夜睡不好覺,幸好說住了他。我想著呢,家裏什麽都有,就令他在家中開蒙,請了好先生教,不也一樣?三郎是個聰慧孩子,在哪裏學得都不差的。也請了良醫慢慢與三郎調理著,待過兩三年,三郎的身子骨壯健了,便再令他家外去進學。三郎是好孩子,到時再去,與同窗們相處得必也不差的。”
大娘無聲歎了口氣,半晌不知能再說什麽。
牟氏站起身來,要去廚房看給三郎和七娘準備的晚食,大娘便用了個話頭兒退出來,慢慢迴到了前院,她和夫郎王磐暫住的風院,伴著自己的孩兒王修玩耍了半個下午。
夜裏,王磐看著妻子鬱色難去的表情,笑道:“蓉娘這是怎了,在爹娘家都這般愁眉不展?”
謝大娘問他:“築之,我大弟弟在學中表現如何?”
“大郎華邵?學裏秦教授評他‘心正,敏慧,好學’,說實在的,我亦十分欣賞他。”王磐正了臉色,仔細看妻子一眼,直說了:“你怕大郎太強,阻了三郎的前程?”
大娘臉色微微一沉:“你如何這般看我?大郎也是我親手抱過、喂過飯的弟弟,我出門前,他與我最親不過。”
王磐微微一笑,安撫妻子:“蓉娘多心了,我何曾這樣看你。”他不再說謝家郎君,轉而提起了家族曆史:“你嫁入王家未久,許是不知我金陵王氏曾分族兩次,次次元氣大傷。兩次分族,源於在任的族長實力薄弱,無法服眾,以致族內矛盾滋生,無法一致對外。分家分族便是衰落的起始。”他意味深長地說。
大娘想要說什麽,王磐止住她,含笑道:“你已嫁與我,是我王氏族人。好好教養修兒,早日再為他添個弟弟吧。”
王磐的眼神太亮,亮的幾乎刺痛大娘的眼。她終究是柔順地說:“嗯,妾身明白了。”
☆、第17章 送別王家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