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節
[反穿]寫手妹子非人類 作者:間歇性抽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正想著,遠處不知道發生了什麽,傳來嗡嗡的議論。
“賣了?真的賣了?”
“恩,價格還挺高的呢……是個美國來的買家。”
“這麽快?主展畫還沒成交呢,聯展的倒是先賣出去了。有趣。”
所謂聯展其實很多人認為就是一些畫展為了表現多元性,或者主展畫不夠的時候,作為湊數添加進來的。大部分水平和成熟度都無法與主展畫作相比較。
這一場布倫登畫展也不例外。
布倫登畫展其實是紐約當地一個小型畫展,定期舉辦。每期都有一個主題,主推一個畫家的作品。而同時也會附帶展出一些其他有潛力,但是還沒什麽名氣的新畫家作品。
但如玉會進入這個畫展成為聯展畫家,其實還是因為她之前與某品牌合作的關係。
且說迴畫展上眾人口口相傳有一位聯展畫家的作品賣出去了。盧卡走過去,發現他們討論的不是別人的作品,正是但如意的那幅畫。
盧卡眼睛一亮,加快腳步走到畫前。他發現,自己看過這幅畫。不,確切的說是他看過網絡上這幅畫的翻拍版本。
如今看到實物,盧卡覺得之前他對但如玉的估計有些錯誤了。
畫的內容盧卡看過很多次:深厚且暗淡的黑夜籠罩,天空中沒有星星,雲團由深灰到墨藍色,在月光和地麵燈光的襯托下顯出層層色彩。月亮沒有直接出現,而是在雲後麵,透出光芒……
先不管地景畫了什麽,單單就這張畫上天空的部分,就顯出了作者非常紮實的透光畫法。
再往下看,是突然放大,又不讓人感到突兀的怪物和人影交織在一起,互相搏鬥。動作精致生動,畫麵張力十足。
盧卡不知不覺中就被這畫吸引了。他發現了之前在電腦上看畫時沒有發現的震撼,尤其是那一團團黑色在畫布上鋪張時,能看到筆觸和紋路,甚至讓人感受到作畫者當時的心緒是如何澎湃的……
他猛然推翻了自己之前對但如意的畫的看法。
什麽老派,什麽太寫實,什麽沒有靈氣,什麽隻是基本功紮實……
有這樣的功力還管其他幹什麽,就好像用純粹的力量可以碾壓一切一樣。
畫集!對,一定要出畫集!
盧卡是看畫的行家了,見到這樣的作品便知道隻要但如意有持續的作品,在倫敦這個藝術品行業混上一段時間,名氣很快就不再是問題。
這時他忽然又想到了但如意的書——那本《瘋子迪亞洛》會不會也如同她的畫一樣,有著不可忽視的潛力?
“什麽?這畫已經賣出去了?買主是誰!我要出雙倍的價格!“忽然,一個略有些熟悉的聲音,在盧卡耳邊響起。
他轉頭去看,果然看見一個熟人:威斯伍德先生。
威斯伍德家族據說頗有曆史,但是直到他這一輩才開始真正發跡,名下不但有許多實業公司,還掌握著不少英國能源企業的股份。
他也看上了這幅畫?盧卡有些奇怪。雖然伍德先生很有錢,但是他其實對藝術品沒什麽鑒賞能力,往常買畫也就是看看評價和作家名氣購入。
今天他竟然主動提出要買但如意的畫?
這時,畫展的主辦方也出麵解釋。因為購買畫的人不願意透露姓名,他們必須為顧客保密。盡管伍德先生也是他們的大客戶,但是他還是不得不解釋並拒絕他的要求。
威斯伍德臉色十分難看,像是在懊惱。
盧卡走過去與他攀談,安慰了一會兒之後問:“伍德先生,您為什麽一定要買這幅畫?是因為您很喜歡它嗎?“
“當然喜歡。不過最主要的是,畫上的城堡我很熟悉……“
盧卡猛然想到,去年這位伍德先生曾經舉辦過一個城堡酒會,是在他的一處私產。當時盧卡有幸受邀參加了酒會。現在想來,那城堡真的跟畫上的有幾分相似。
不過即便如此,這年頭還沒有幾幅城堡的畫?他幾乎敢肯定但如意是照著網絡上找到的圖片畫的。而且,難道這個伍德先生,會把所有自己城堡相關的畫作都買迴去?
似乎是看到他的驚訝,威斯繼續道:“我知道你在想什麽。現在的這座城堡經過修葺和增改建設,而這幅畫上正是它修葺之前的樣子……而且畫麵上的人,我總覺得很熟悉,好像在祖父留下來的遺物中看到過相似的畫法,不,再仔細看,連這人臉都很像,還有怪物!“威斯越發驚訝,也越發激動。他剛剛略顯平複的心情,又一次激蕩起來。懊悔的情緒重新浮上心頭。
盧卡聽了,沉默地轉過頭去,也盯著那幅畫又看起來。熟悉……他想起自己第一次看到但如意的畫時,也有類似的感覺。
----
第二天,英國《每日電訊報》藝術板塊刊登了前一天布倫登畫展開幕的消息。而這篇文章的後麵,還專門提到一副來自中國年輕畫家的畫,在開展第一天的上午就被重金買走!
☆、60|第 60 章
“……此次布倫登畫展上,除了主展畫家範達爾的最新作品令人印象深刻不虛此行意外,還有幾位聯展畫家的作品頗為引人注目。其中,範達爾學生的巨幅水彩畫《theskydevil》用夢幻的筆觸和色彩拚出了線條獨特的作品,震撼人心。而更令人意外的是,一位來自中國的畫家missruyu的油畫《第十九章》在開展第一天上午,便被來自美國的買家高價買走。”但如玉一邊享用著典型的英式早餐,一邊聽許芬妮讀最新的《每日電訊報》。
頓了頓,許芬妮似乎跳過了一些內容之後,繼續念:“畫展方麵並沒有透露買家信息,然而很多人質疑這名美國買家並非真正的藝術品收藏家。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富豪移民美國,並在世界藝術品市場投入大量金錢;許多中國的藝術家也借由此開始在世界上嶄露頭角。據悉,《第十九章》的作者missruyu是在中國富豪之家長大,從小接受西方精英教育……這是在暗示什麽?”
但如玉笑道:“別太敏感,也許他隻是隨口一說。”
“不是敏感,這些歐洲記者就是故意的。”許芬妮冷哼一聲,“是看你的畫賣得比範達爾還快不高興了吧?拐彎抹角暗示你的畫是自己找人買來炒作的?”
但如玉聳肩,問道:“知道買家是誰了嗎?”
許芬妮道:“恩,畫展方麵給了名字。但是更多信息拒絕透漏。我去查了一下,並沒有查到這個人。也許對方並不願意露麵。”
“也不奇怪。”但如玉隨即不再關心這件事。她想了想:“我這兩天會集中翻譯《瘋子迪亞洛》,也沒有什麽其他的事情,你如果想可以在英國或者歐洲逛一逛。”
許芬妮卻道:“沒什麽好逛的。我拿了你父親的工資,就要盡到責任。”
但如玉看她似乎有什麽想法便沒說話。果然,許芬妮繼續道:“你介不介意接受采訪?”
“采訪?”
“對,不用出鏡也不需要照片。”許芬妮道,“我有一個朋友,就在《閑暇》做兼職專欄作家。這是一家倫敦本地的休閑周刊雜誌,國際影響力一般,新聞時效也不明顯。但是本地名氣不小,而且不是小報那種低檔次的讀物。我想聯係她做一期你的專訪。”
但如玉挑眉:“倒不是不可以……你聯係一下吧。”
----
如玉姑娘的畫作參展並被來自美國的富豪買下這件事,雖然上了倫敦的報紙,消息卻沒有迅速傳到國內。
這倒不是因為如玉姑娘沒有粉絲在倫敦,反而得知她到了英國之後,出現不少國外時差黨粉絲表示求如玉姑娘在哪裏,求麵基。
隻是大部分人都沒有想到她會參加畫展,還有畫作展出,更沒有想到要去報紙上翻看有沒有關於她的報道了。
但如玉倒是也不在意,如往常一樣發了微博之後,便開始今天的寫作過程。她沒有留在酒店,而是帶著電腦,找了一個比較僻靜的咖啡館。
上午的時間,陽光明媚,這裏不是市中心繁華地區,所以人煙稀少。她在靠窗的位置坐下之後,閉著眼曬了會兒太陽,才打開電腦屏幕。
這兩天全天沒有安排,她打算將《遺忘之書》的寫作和《瘋子迪亞洛》的翻譯都向前推進。
其中《遺忘之書》自從連載以來,其實一直更新並不算多。每天三千字打底,隻有特殊情況,比如入v、過節、或者有特殊宣傳目的的時候才會加更。
即便如此它的收入仍然非常可觀,每天牢牢占據著晉江男頻的金榜第一位置,幾乎不可撼動。
不過隨著其他作者的更新量增大,故事漸入佳境,火因曾經告訴過她如果不加更,有可能金榜首位會被後麵的作者取代。
“如玉大大,最近有幾個男寫手真的太厲害啦,都拚命一樣每天三萬字更新。還有誇張的最近一周更了將近五十萬字,要瘋了!”火因一邊是給她提醒,一邊也是高興。
畢竟作為網站編輯,男頻的作者越是勤奮,收入越高,網站收入也多,說明她的工作成績就越好。
起碼男頻上線之後,火因不但獎金多了,在業內的名氣也日漸高漲。將來她即便不在晉江發展,去更大的公司發展也絕對沒問題了。
不過作為但如意的粉絲,火因私心裏還是希望她能繼續製霸晉江金榜。想想看連載即上榜,上榜即第一,然後一直保持到文章完結。想想看這是何等的霸氣?簡直本身就是金手指小說主角才有的待遇。
但是現在,眼看著《遺忘之書》這本不是因為本身成績不好,訂閱減少,而是被後麵的作者
利用更新超越。說實話,她覺得有點可惜。
但如玉知道了這個消息,倒是沒有太過在意。她雖然目前每天仍能保持碼字六千字左右,但是必須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瘋子迪亞洛》的英文版翻譯中。
“英文版!簽約了嗎?要出了嗎?!”火因激動不已。
但如玉道:“隻是簽約了。我之前翻譯了一部分,這兩天再努力一下周末應該能完成第一本的翻譯。出版社方麵想一本一本出版,所以如果順利,七月底就能上市了。”
“嗷嗷嗷!這個消息好震撼!”
“我這兩天讓人把合同相關信息掃描一下,發給熠熠。”但如玉沒有忘記她和晉江的合約是包括實體版的收入分成的。
雖然這一次與巴爾巴卡的合作沒有晉江的編輯參與,但是按照規定晉江仍然需要從中抽取一部分費用。
火因也知道這件事,不過她跟但如玉說:“如玉大大,因為晉江這邊還是盡量希望保持所有作者都能享受平等的權益,所以即便再紅的作者也沒有特殊合約。但是五年合約到期之後。我們續約的時候可以給部分作者提供更優厚的待遇。比如連載收入分成增加,並且如果作者實體出版、影視改編沒有晉江參與的話,晉江也不會抽成。”
但如玉點點頭:“好,那到時再說。”
也許是本身衣食無憂,但如玉並不特別在乎收入如何。不過火因既然提出了,她也不會拒絕。
按部就班地寫完了《遺忘之書》。但如玉又打開一個文檔,拿出《瘋子迪亞洛》的實體書,開始對照翻譯。
其實翻譯的過程比她想象得還要順利,還要快。
因為所有情節都已經寫完,內容沒有任何需要改動的地方。她隻需要看到一句中文之後,再用英文將它轉述,敲進電腦裏即可。
而對曾經在倫敦生活過百年之久的但如玉來講,這簡直可以媲美本能,完全不需要費什麽腦筋。
兩天下來,她的工作進度比想象中還要快。再六月的最後一天,但如玉已經將第一本全部翻譯完畢,並交給許芬妮,讓她發給巴爾巴卡出版社的編輯。
許芬妮拿到書稿驚訝不已:“你都翻完了?”
得到肯定答案,她越發覺得自己看不懂這個但家大小姐了。
但如玉道:“其實來之前已經抽空翻譯了一部分,這段時間稍微趕了一點,就翻完了。我想盡快寫完之後,給出版社多一點時間校對。”
許芬妮看著她淡然鎮定,又充滿自信的樣子,不由心生感慨。
雖然受雇於但潮升有一段時間,對但如意也有所耳聞,但是許芬妮十分肯定之前她了解到的但如意與眼前這個人截然不同。
宅、內向、不愛與人交流、不會穿著打扮、沒有氣質……
所有這些留言都將她描述成了一個雖然家境優渥,卻隻不過是暴發戶的第二代,沒有任何女人味,能力也十分一般的形象。甚至很多人對她的樣貌也看不上眼。
但是這一次接觸下來,許芬妮卻發現所謂流言之所以是流言,還是有道理的。
但如意哪裏是什麽沒有氣質的宅女?根本就是端莊大方,知書達理,充滿文藝氣息和大家氣質的女孩好不好!
而且人家哪裏沒才華,哪裏能力一般了?
各種曆史文化知識不但豐富,甚至可以秒殺對應專業的研究生博士生,寫的小說不但情節吸引人甚至還有一定的藝術價值。而且她的畫,她的英文交流水平,她的藝術鑒賞力和時尚敏銳度,都足以讓大部分同齡的女孩汗顏。
這樣的一個優秀富家子弟,為什麽之前會被傳成那樣子?究竟傳閑話的人跟她有什麽仇什麽怨?
許芬妮完全沒考慮到但如意換了個芯子的可能,隻覺得說不定是有人妒忌她所以才會傳她的壞話。而之前網絡上發生的林萱與如玉姑娘的競爭事件,似乎更成為了這件事可能發生的佐證。
許芬妮將書稿發出之前,閱讀了一部分。而隨著她讀的越多,就越發肯定但如意的才能,對她更加佩服。
說實話,這樣的英文寫作水準,就是拿到專業翻譯公司去,也不一定能得到這種效果。
更令她驚訝的是,英文版第一卷的內容不但翻譯的非常準確,行文優美而充滿英文文學的韻律感。甚至在遣詞用句上也讓她大吃一驚。
好幾次,她發現以自己的英文水平,遇到了不認識的詞句。查看之下,竟然發現是比較古英語的說法。
太誇張了吧?雖然人物和故事背景都在那個時代,但是有必要真的將對話還原古英語嗎?
“賣了?真的賣了?”
“恩,價格還挺高的呢……是個美國來的買家。”
“這麽快?主展畫還沒成交呢,聯展的倒是先賣出去了。有趣。”
所謂聯展其實很多人認為就是一些畫展為了表現多元性,或者主展畫不夠的時候,作為湊數添加進來的。大部分水平和成熟度都無法與主展畫作相比較。
這一場布倫登畫展也不例外。
布倫登畫展其實是紐約當地一個小型畫展,定期舉辦。每期都有一個主題,主推一個畫家的作品。而同時也會附帶展出一些其他有潛力,但是還沒什麽名氣的新畫家作品。
但如玉會進入這個畫展成為聯展畫家,其實還是因為她之前與某品牌合作的關係。
且說迴畫展上眾人口口相傳有一位聯展畫家的作品賣出去了。盧卡走過去,發現他們討論的不是別人的作品,正是但如意的那幅畫。
盧卡眼睛一亮,加快腳步走到畫前。他發現,自己看過這幅畫。不,確切的說是他看過網絡上這幅畫的翻拍版本。
如今看到實物,盧卡覺得之前他對但如玉的估計有些錯誤了。
畫的內容盧卡看過很多次:深厚且暗淡的黑夜籠罩,天空中沒有星星,雲團由深灰到墨藍色,在月光和地麵燈光的襯托下顯出層層色彩。月亮沒有直接出現,而是在雲後麵,透出光芒……
先不管地景畫了什麽,單單就這張畫上天空的部分,就顯出了作者非常紮實的透光畫法。
再往下看,是突然放大,又不讓人感到突兀的怪物和人影交織在一起,互相搏鬥。動作精致生動,畫麵張力十足。
盧卡不知不覺中就被這畫吸引了。他發現了之前在電腦上看畫時沒有發現的震撼,尤其是那一團團黑色在畫布上鋪張時,能看到筆觸和紋路,甚至讓人感受到作畫者當時的心緒是如何澎湃的……
他猛然推翻了自己之前對但如意的畫的看法。
什麽老派,什麽太寫實,什麽沒有靈氣,什麽隻是基本功紮實……
有這樣的功力還管其他幹什麽,就好像用純粹的力量可以碾壓一切一樣。
畫集!對,一定要出畫集!
盧卡是看畫的行家了,見到這樣的作品便知道隻要但如意有持續的作品,在倫敦這個藝術品行業混上一段時間,名氣很快就不再是問題。
這時他忽然又想到了但如意的書——那本《瘋子迪亞洛》會不會也如同她的畫一樣,有著不可忽視的潛力?
“什麽?這畫已經賣出去了?買主是誰!我要出雙倍的價格!“忽然,一個略有些熟悉的聲音,在盧卡耳邊響起。
他轉頭去看,果然看見一個熟人:威斯伍德先生。
威斯伍德家族據說頗有曆史,但是直到他這一輩才開始真正發跡,名下不但有許多實業公司,還掌握著不少英國能源企業的股份。
他也看上了這幅畫?盧卡有些奇怪。雖然伍德先生很有錢,但是他其實對藝術品沒什麽鑒賞能力,往常買畫也就是看看評價和作家名氣購入。
今天他竟然主動提出要買但如意的畫?
這時,畫展的主辦方也出麵解釋。因為購買畫的人不願意透露姓名,他們必須為顧客保密。盡管伍德先生也是他們的大客戶,但是他還是不得不解釋並拒絕他的要求。
威斯伍德臉色十分難看,像是在懊惱。
盧卡走過去與他攀談,安慰了一會兒之後問:“伍德先生,您為什麽一定要買這幅畫?是因為您很喜歡它嗎?“
“當然喜歡。不過最主要的是,畫上的城堡我很熟悉……“
盧卡猛然想到,去年這位伍德先生曾經舉辦過一個城堡酒會,是在他的一處私產。當時盧卡有幸受邀參加了酒會。現在想來,那城堡真的跟畫上的有幾分相似。
不過即便如此,這年頭還沒有幾幅城堡的畫?他幾乎敢肯定但如意是照著網絡上找到的圖片畫的。而且,難道這個伍德先生,會把所有自己城堡相關的畫作都買迴去?
似乎是看到他的驚訝,威斯繼續道:“我知道你在想什麽。現在的這座城堡經過修葺和增改建設,而這幅畫上正是它修葺之前的樣子……而且畫麵上的人,我總覺得很熟悉,好像在祖父留下來的遺物中看到過相似的畫法,不,再仔細看,連這人臉都很像,還有怪物!“威斯越發驚訝,也越發激動。他剛剛略顯平複的心情,又一次激蕩起來。懊悔的情緒重新浮上心頭。
盧卡聽了,沉默地轉過頭去,也盯著那幅畫又看起來。熟悉……他想起自己第一次看到但如意的畫時,也有類似的感覺。
----
第二天,英國《每日電訊報》藝術板塊刊登了前一天布倫登畫展開幕的消息。而這篇文章的後麵,還專門提到一副來自中國年輕畫家的畫,在開展第一天的上午就被重金買走!
☆、60|第 60 章
“……此次布倫登畫展上,除了主展畫家範達爾的最新作品令人印象深刻不虛此行意外,還有幾位聯展畫家的作品頗為引人注目。其中,範達爾學生的巨幅水彩畫《theskydevil》用夢幻的筆觸和色彩拚出了線條獨特的作品,震撼人心。而更令人意外的是,一位來自中國的畫家missruyu的油畫《第十九章》在開展第一天上午,便被來自美國的買家高價買走。”但如玉一邊享用著典型的英式早餐,一邊聽許芬妮讀最新的《每日電訊報》。
頓了頓,許芬妮似乎跳過了一些內容之後,繼續念:“畫展方麵並沒有透露買家信息,然而很多人質疑這名美國買家並非真正的藝術品收藏家。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富豪移民美國,並在世界藝術品市場投入大量金錢;許多中國的藝術家也借由此開始在世界上嶄露頭角。據悉,《第十九章》的作者missruyu是在中國富豪之家長大,從小接受西方精英教育……這是在暗示什麽?”
但如玉笑道:“別太敏感,也許他隻是隨口一說。”
“不是敏感,這些歐洲記者就是故意的。”許芬妮冷哼一聲,“是看你的畫賣得比範達爾還快不高興了吧?拐彎抹角暗示你的畫是自己找人買來炒作的?”
但如玉聳肩,問道:“知道買家是誰了嗎?”
許芬妮道:“恩,畫展方麵給了名字。但是更多信息拒絕透漏。我去查了一下,並沒有查到這個人。也許對方並不願意露麵。”
“也不奇怪。”但如玉隨即不再關心這件事。她想了想:“我這兩天會集中翻譯《瘋子迪亞洛》,也沒有什麽其他的事情,你如果想可以在英國或者歐洲逛一逛。”
許芬妮卻道:“沒什麽好逛的。我拿了你父親的工資,就要盡到責任。”
但如玉看她似乎有什麽想法便沒說話。果然,許芬妮繼續道:“你介不介意接受采訪?”
“采訪?”
“對,不用出鏡也不需要照片。”許芬妮道,“我有一個朋友,就在《閑暇》做兼職專欄作家。這是一家倫敦本地的休閑周刊雜誌,國際影響力一般,新聞時效也不明顯。但是本地名氣不小,而且不是小報那種低檔次的讀物。我想聯係她做一期你的專訪。”
但如玉挑眉:“倒不是不可以……你聯係一下吧。”
----
如玉姑娘的畫作參展並被來自美國的富豪買下這件事,雖然上了倫敦的報紙,消息卻沒有迅速傳到國內。
這倒不是因為如玉姑娘沒有粉絲在倫敦,反而得知她到了英國之後,出現不少國外時差黨粉絲表示求如玉姑娘在哪裏,求麵基。
隻是大部分人都沒有想到她會參加畫展,還有畫作展出,更沒有想到要去報紙上翻看有沒有關於她的報道了。
但如玉倒是也不在意,如往常一樣發了微博之後,便開始今天的寫作過程。她沒有留在酒店,而是帶著電腦,找了一個比較僻靜的咖啡館。
上午的時間,陽光明媚,這裏不是市中心繁華地區,所以人煙稀少。她在靠窗的位置坐下之後,閉著眼曬了會兒太陽,才打開電腦屏幕。
這兩天全天沒有安排,她打算將《遺忘之書》的寫作和《瘋子迪亞洛》的翻譯都向前推進。
其中《遺忘之書》自從連載以來,其實一直更新並不算多。每天三千字打底,隻有特殊情況,比如入v、過節、或者有特殊宣傳目的的時候才會加更。
即便如此它的收入仍然非常可觀,每天牢牢占據著晉江男頻的金榜第一位置,幾乎不可撼動。
不過隨著其他作者的更新量增大,故事漸入佳境,火因曾經告訴過她如果不加更,有可能金榜首位會被後麵的作者取代。
“如玉大大,最近有幾個男寫手真的太厲害啦,都拚命一樣每天三萬字更新。還有誇張的最近一周更了將近五十萬字,要瘋了!”火因一邊是給她提醒,一邊也是高興。
畢竟作為網站編輯,男頻的作者越是勤奮,收入越高,網站收入也多,說明她的工作成績就越好。
起碼男頻上線之後,火因不但獎金多了,在業內的名氣也日漸高漲。將來她即便不在晉江發展,去更大的公司發展也絕對沒問題了。
不過作為但如意的粉絲,火因私心裏還是希望她能繼續製霸晉江金榜。想想看連載即上榜,上榜即第一,然後一直保持到文章完結。想想看這是何等的霸氣?簡直本身就是金手指小說主角才有的待遇。
但是現在,眼看著《遺忘之書》這本不是因為本身成績不好,訂閱減少,而是被後麵的作者
利用更新超越。說實話,她覺得有點可惜。
但如玉知道了這個消息,倒是沒有太過在意。她雖然目前每天仍能保持碼字六千字左右,但是必須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瘋子迪亞洛》的英文版翻譯中。
“英文版!簽約了嗎?要出了嗎?!”火因激動不已。
但如玉道:“隻是簽約了。我之前翻譯了一部分,這兩天再努力一下周末應該能完成第一本的翻譯。出版社方麵想一本一本出版,所以如果順利,七月底就能上市了。”
“嗷嗷嗷!這個消息好震撼!”
“我這兩天讓人把合同相關信息掃描一下,發給熠熠。”但如玉沒有忘記她和晉江的合約是包括實體版的收入分成的。
雖然這一次與巴爾巴卡的合作沒有晉江的編輯參與,但是按照規定晉江仍然需要從中抽取一部分費用。
火因也知道這件事,不過她跟但如玉說:“如玉大大,因為晉江這邊還是盡量希望保持所有作者都能享受平等的權益,所以即便再紅的作者也沒有特殊合約。但是五年合約到期之後。我們續約的時候可以給部分作者提供更優厚的待遇。比如連載收入分成增加,並且如果作者實體出版、影視改編沒有晉江參與的話,晉江也不會抽成。”
但如玉點點頭:“好,那到時再說。”
也許是本身衣食無憂,但如玉並不特別在乎收入如何。不過火因既然提出了,她也不會拒絕。
按部就班地寫完了《遺忘之書》。但如玉又打開一個文檔,拿出《瘋子迪亞洛》的實體書,開始對照翻譯。
其實翻譯的過程比她想象得還要順利,還要快。
因為所有情節都已經寫完,內容沒有任何需要改動的地方。她隻需要看到一句中文之後,再用英文將它轉述,敲進電腦裏即可。
而對曾經在倫敦生活過百年之久的但如玉來講,這簡直可以媲美本能,完全不需要費什麽腦筋。
兩天下來,她的工作進度比想象中還要快。再六月的最後一天,但如玉已經將第一本全部翻譯完畢,並交給許芬妮,讓她發給巴爾巴卡出版社的編輯。
許芬妮拿到書稿驚訝不已:“你都翻完了?”
得到肯定答案,她越發覺得自己看不懂這個但家大小姐了。
但如玉道:“其實來之前已經抽空翻譯了一部分,這段時間稍微趕了一點,就翻完了。我想盡快寫完之後,給出版社多一點時間校對。”
許芬妮看著她淡然鎮定,又充滿自信的樣子,不由心生感慨。
雖然受雇於但潮升有一段時間,對但如意也有所耳聞,但是許芬妮十分肯定之前她了解到的但如意與眼前這個人截然不同。
宅、內向、不愛與人交流、不會穿著打扮、沒有氣質……
所有這些留言都將她描述成了一個雖然家境優渥,卻隻不過是暴發戶的第二代,沒有任何女人味,能力也十分一般的形象。甚至很多人對她的樣貌也看不上眼。
但是這一次接觸下來,許芬妮卻發現所謂流言之所以是流言,還是有道理的。
但如意哪裏是什麽沒有氣質的宅女?根本就是端莊大方,知書達理,充滿文藝氣息和大家氣質的女孩好不好!
而且人家哪裏沒才華,哪裏能力一般了?
各種曆史文化知識不但豐富,甚至可以秒殺對應專業的研究生博士生,寫的小說不但情節吸引人甚至還有一定的藝術價值。而且她的畫,她的英文交流水平,她的藝術鑒賞力和時尚敏銳度,都足以讓大部分同齡的女孩汗顏。
這樣的一個優秀富家子弟,為什麽之前會被傳成那樣子?究竟傳閑話的人跟她有什麽仇什麽怨?
許芬妮完全沒考慮到但如意換了個芯子的可能,隻覺得說不定是有人妒忌她所以才會傳她的壞話。而之前網絡上發生的林萱與如玉姑娘的競爭事件,似乎更成為了這件事可能發生的佐證。
許芬妮將書稿發出之前,閱讀了一部分。而隨著她讀的越多,就越發肯定但如意的才能,對她更加佩服。
說實話,這樣的英文寫作水準,就是拿到專業翻譯公司去,也不一定能得到這種效果。
更令她驚訝的是,英文版第一卷的內容不但翻譯的非常準確,行文優美而充滿英文文學的韻律感。甚至在遣詞用句上也讓她大吃一驚。
好幾次,她發現以自己的英文水平,遇到了不認識的詞句。查看之下,竟然發現是比較古英語的說法。
太誇張了吧?雖然人物和故事背景都在那個時代,但是有必要真的將對話還原古英語嗎?